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1

——河南云中鹤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一周年成长回顾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当今世界,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只有紧紧拥抱数字经济浪潮,才能跨越赶超、实现引领。

作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市、国家智慧城市创新实践研究基地和我省首批“全光网”城市,近年来,我市乘着信息革命浪潮和高质量发展大势,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从无到有,已经形成集聚发展态势,为高质量发展城市建设提供着有力支撑,勾勒出鹤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框架,培育了高质量富美鹤城建设的新动能。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2019年9月30日,作为市政府与京东集团战略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由鹤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京东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农信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河南云中鹤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中鹤公司)在抢抓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这一机遇中应运而生。

能谋势者必有所成。一年来,云中鹤公司踏准高质量富美鹤城建设的节拍,依托鹤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京东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的优势和资源,专注探索智慧城市集约化建设之道,成为鹤壁东区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风劲正当时。一年来,云中鹤公司以技术创新打造城市服务新体验,以技术集成打造城市最大公约设施,以生态孵化打造产业共同体;在助力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等工作中贡献着强而有力的力量。

(小标)为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提供“数”的支撑

如今大数据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在便利店,刷一下脸就能支付;在家里,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可工作;出门办事,数据代替人工“跑路”,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

得数据者得天下。在数据已成为和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新型生产要素的当下,谁能率先驾驭新动能,谁就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下一站赢家。

走进鹤壁东区,无人超市、无人餐厅、智慧书吧、智能灯杆、智慧公交站……处处散发着数字经济的魅力,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座智能要素积聚之城。随着越来越多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重点项目落地,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生态链正在不断完善,营商环境、发展潜力等方面优势日渐彰显,我市已然成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沃土。在鹤壁东区,众多企业正托举着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新经济引擎,云中鹤公司便是其中一家。

置身于信息革命浪潮和高质量发展大势中,作为一家成立一年的“新”公司,云中鹤公司深刻地理解到新兴产业发展的好不好,不单单是引进几家龙头企业的问题,更重要在于能否形成具有成长性、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各生态链企业分工合作、延链补链,进而集聚发展、实现规模效应。

如何在政府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化运作的最大能效,将数字经济做大做强?如何立足鹤壁,为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提供“数”的支撑,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最大贡献?是云中鹤公司一年来的重要课题,而云中鹤全体员工,用一年的发展给出了答案。

——在运营模式方面,云中鹤公司坚持“政府指导、国有控股、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形成“政府搭台, 社会唱戏”的多元化协同创新机制。以开放数据和释放需求为源头活水,拉动更多更多资源汇聚多元化创新力量,发挥数字经济的行业平台作用,鼓励人才引入,加强技术交流,引入专家把脉,帮助本地企业提升大数据技术应用水平,为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在打造“数据开放+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上,云中鹤公司坚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在市直相关单位的指导下,依托京东云强大的数据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以企业为主体,着力推进数据汇集和发掘,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创新应用,释放技术红利、制度红利和创新红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在扎根本地,培育产业生态上,云中鹤公司协助政府部门高效汇聚多方数据,确保数据权威性,并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保障服务,进而激发不同交易主体的积极性,扩大参与主体范围,打通数据壁垒,降低数据“跑路”成本,大幅提升数据间的运行效率,推动数据交易从“商业化”向“社会化”、从“分散化”向“平台化”、从“无序化”向“规范化”的转变,实现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数据对接交换,促进产生生态链的建立与完善。

当前,我市正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这一方面有利于推动我市资源型城市转型,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借助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为传统产业赋能,驱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创建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另一方面也有益于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渗透,培育数字生活新生态,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服务,深化智慧社会建设;同时还将形成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技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新动能,引领和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城市建设。

云中鹤公司总经理邱爱军介绍,大数据是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模式、生态体系等方向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掌握和运用大数据的能力正日益成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一年来,云中鹤公司经过对《河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鹤壁市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的学习研讨,细化了公司重点发展任务,完善了建设内容设计。同时,结合我市发展实际与投资战略规划,向政府部门提出了明确大数据产业统计体系,建立大数据产业运行监测机制;深化、细化重点发展任务建设方案,统一管理形成工作专栏;补足完善联动机制,建设以互联网为基础、以大数据为主线、以人工智能为驱动的“数据供应链”;利用区块链等新型技术,提升大数据安全及敏感信息管控能力等建设性意见。

一个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广阔空间正逐步凸显,激荡起阵阵新浪潮。

(小标)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贡献“云”的力量

城市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缩影,而当前方兴未艾的智慧城市建设,正可以作为一个地方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帮助我们将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衡量数字经济的产出和效益。

建设智慧城市最终是为了提升城市的管理和治理水平,城市的管理好不好、老百姓幸不幸福,取决于管理水平的提升。所以,智慧城市不单纯是城市的信息化,更应该是城市发展方式的智慧化。

8月20日,《鹤壁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明确了我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要注重公众体验,实现服务普惠便捷;提升产业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平安和谐;加强集约共建,夯实城市基础支撑4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与发展重点,是我市多年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的成果和经验的总结,更为我市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了急需的指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的共性标准,为参与建设智慧城市的各级建设方提供了详实详尽的指导说明,对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

在云中鹤公司副总经理朱鹏伟看来,《方案》紧盯建设“高质量富美鹤城”发展目标,顺应“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发展趋势,以“数据驱动、服务导向、智能应用”为核心理念,以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促进惠民服务、产业创新和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为重点,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深入集成应用为手段,对建成“一端”智享生活、“一体”连接政企、“一台”汇集数据、“一心”统筹城市运行、“云网融合”夯实数字基础的新型智慧城市体系,建成“感知敏捷、资源共享、服务优化、生态协同、产业共生”的新型智慧城市指明了方向。

9月29日,云中鹤公司凭借雄厚的技术优势,在我市新型智慧城市项目一期中成功中标。这意味着云中鹤公司在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在信用、教育、公安、应急、医疗、交通、环保、消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审计等共计15个项目将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京东作为云中鹤公司的投资方,其在智慧城市相关技术方面具有多项唯一性的核心专利技术。而且京东已经将智慧城市相关专利、软件著作权许可给云中鹤公司。”邱爱军介绍,云中鹤公司已实现与我市相关委办局沟通对接,具备跨部门协调以及解决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

同时,鹤壁市京东云计算中心由云中鹤公司负责整体运营管理;云中鹤公司将依托京东云的关键核心技术,提供长期、稳定的本地化服务,保证数据的统一管理,保证运行系统的安全、稳定,实现整个智慧城市业务管理和后续服务的一致性,最终实现“鹤壁新型智慧城市1234” (一个中枢平台、两大功能中心、三大支撑体系、四大创新应用)的整体目标。

“智慧城市建设实质上是一个城市以信息化为手段,实现城市科学化、现代化、智能化的管理与社会民生的公共服务,建设范围涉及思路、策略、方法、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和领域。”云中鹤公司项目技术负责人李超迪介绍,规划建设方案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顶”,是智慧城市科学化、集约化、可持续建设的基础。

同时,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管理机制、技术路径、建设周期等原因,现实中的智慧城市建设普遍存在标准不一、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等问题,集约化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主体的重要要求。云中鹤在市委、市政府和京东集团的支持下,将秉持集约化原则,致力打造高效和谐的智慧鹤壁,并形成完善的技术、产品和运营体系,为云中鹤的发展奠定基础。

“云中鹤公司将严格落实《方案》内的工作部署要求,理顺智慧城市投资运营思路和操作规程,在先行先试中不断积累经验,确保圆满完成相应工作任务。”李超迪说,本着建设参与方的工作职责要求,他们将秉承高质量发展理念,从规划入手,以智慧规划引领城市智慧的发展,循规律、练内功,进一步深化、细化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坚持“重点突破、示范带动”和“一体化”建设原则,实现鹤壁智慧城市从数字化到智慧化升级,丰富覆盖维度和建设内涵,最终实现综合竞争力显着增强、城市影响力显着增强、文化软实力显着增强、生态承载力显着增强、群众幸福感显着增强的城市发展目标。

日前,云中鹤公司接到市发改委邀请,将于今年12月代表鹤壁市参加2020年北京智慧城市博览会。“公司一体谋划、整体推进的发展局面已初步打开。”邱爱军说,他们将通过智慧鹤壁项目的实施,实现产品打磨、技术封装、生态培育、团队打造,使云中鹤具备完整实施智慧城市的资源、能力和案例。

近期可为、远景可期。云中鹤公司正以迎难而上的勇气、积极向上的朝气,勇当先锋的志气,助力高质量富美鹤城建设行稳致远。

轴一:在途项目轴

宝剑锋从磨砺出,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整整一年时间的筹备,云中鹤在智慧公安、智慧教育、智慧审计、智慧医疗、智慧应急等多个领域为我市量身定制了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蓝图。

智慧公安领域,建立鹤壁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紧密依托“圈层查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结构布局,利用现有或新建物联感知设施、设备,推进智能感知、智能采集等信息化科技手段应用,有效汇聚互联网数据、政府政务数据和城市物联网数据,通过对治安数据的全量全要素采集和数据价值深度挖掘,改变目前治安管理数据零散、信息化程度低、态势研判预警手段不足等现状。构建形成“主动发现、智能推送、精准处置、高效联动”的立体化、信息化“平安鹤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提升对各类风险隐患的自动识别、敏锐感知和预测预警预防能力。

智慧教育领域,建立鹤壁市智慧教育大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应用模式,形成教育行业基础设施和应用支撑平台,完成覆盖全市、多级分布、互联互通的数字教育云服务体系。规范教育平台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使用、共享管理,保证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安全及可用,实现教育基础数据的有序开放与共享,做好教育基础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推进已建系统运行与服务,提升资源平台、教育管理、平安校园等诸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利用已有系统,提升教育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测评价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实现与其他政务部门的数据共享。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2

“十四五”服务业发展思路书面发言材料

一、主要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市场体系,形成创新创业、公平竞争、安全放心的市场营商环境,形成市场导向、标准引领、质量为本的质量强区体系,形成法治保障、科技支撑、多元共治的市场治理格局。

二、发展思路

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平统一、开放透明的市场准入规则基本形成,各种行政审批大幅减少,商事登记前置、后置审批事项大幅减少,市场活力持续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市场环境不断改善;百姓投资办企业时间缩减,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零见面、一网办、一次办妥”,新增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活跃发展,新设企业生命周期延长,企业数量增长显著;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民营经济主体、民营经济增加值、民间投资“三个持续增长”;推动餐饮行业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形成“XX味道”品牌聚集效应;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进一步形成。

三、保障措施

(一)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1、优化软硬件配置。进一步优化网上办事平台,加强实体办事大厅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备,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办事人员业务和服务素质。

2、延伸办事大厅至各银行网点、街道等。在各银行网点、街道配备相关机具和办事人员,让群众少跑路,在“家门口”就能够办好事。

3、进一步为企业减负。采用减免或者政府购买的方式,进一步降低企业开办成本,激发市场活力。

(二)加强政策扶持,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1、持续推进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产权开放化、治理规范化和管理科学化的要求,推进民营企业产权结构由单一向多元转变、治理模式由家族化向社会化转变、企业制度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建立产权清晰、债权明确、治理规范、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把民营企业打造成合格的现代企业和充满活力的企业群体。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评审验收通过的民营企业,兑现资金鼓励。

2、加大帮扶力度,积极推动对全区民营企业减税降费、加大金融支持等扶持政策的落实,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三)监管与服务并重,推动XX特色餐饮业发展

1、加快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遵循“四个最严”要求,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法规制度体系、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监管责任体系、产品追溯体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全链条监管机制,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实现XX品牌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2、加强食品生产、经营环节安全监管。严把食品加工质量安全关,实行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结合日常巡查监管,开展抽检不合格企业专项检查工作;加快食品标准体系建设,完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日常监管、量化分级、风险分级相关制度;加大抽检监测力度,更加突出问题导向,提高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科学性和规范性,提升智慧抽检监测水平。

3、加强对食品经营业者的帮扶指导。对辖区内食品经营业者分批分类开展食品安全专题宣传培训,提高食品经营业主及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依法依规经营的自觉性;严格细致做好《食品经营许可证》现场验收工作,指导不符合规范、未通过验收的经营者整改升级达标。

4、全力开展重大节会驻点保障工作。全面做好世界川菜大会、泡博会等各类重大节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在重大活动保障工作中实行驻点全程监督和巡回监督,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为弘扬XX美食文化、建设川菜名城提供坚强的食品安全保障。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3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急转直下,国内经济困难明显增加。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影响程度大大超过了1998―1999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仍为正增长,1998年和1999年全球经济分别增长了1.9%和2.6%;而此次金融危机期间,占全球经济比例较高的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已陷入衰退,2009年全球经济可能仅有微弱增长。根据联合国、世界银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在2009年初作出的预测,2009年美、欧、日经济将同时出现负增长,世界经济增速将比2008年下降1.5―2.5个百分点左右。

根据近年来的数据测算,中国出口增长率与世界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世界经济增长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中国出口增长率将下降5―6个百分点。如果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下降1.5―2.5个百分点,则2009年中国出口增长率将下降8―15个百分点左右。2008年中国出口增长了17.2%,预计2009年全年中国出口只能实现低速增长,考虑到2009年出口商品平均价格将低于2008年,因此2009年全年中国出口也可能出现负增长。

二、2009年中国经济可保持平稳适度增长

尽管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影响程度要显著大于1998―1999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但这次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保增长”的国内条件要好于当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时期。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积累了雄厚物质基础,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金融体系总体稳健,财政赤字规模较小,外汇储备充足,国内储蓄率较高,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有较大余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形成了较好的体制环境;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居民消费、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有巨大发展空间,扩大内需潜力巨大。

随着从中央到地方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再考虑到2008年下半年经济增速基数较低的影响,预计2009年我国经济增长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四个季度的增长率将在6―7―8―9%区间摆动。

只要2009年中国出口能实现一位数的增长,尽管企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可能并不活跃,但考虑到中央和地方大力“扩内需”的刺激效应,则中国GDP可实现7.5―8.5%左右的增长。

在金融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影响进一步加深的背景下,如果2009年中国出口出现负增长,使企业投资、就业和消费受到较大影响,则中国GDP增长8%的难度将增加。即便如此,只要我们坚持保持增长速度和提高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则相对于发达经济体普遍陷入衰退、全球经济仅有微弱增长的外部环境而言,中国经济依然算是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三、扩内需调结构抓改革,统筹兼顾保增长

为了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坚决防止“豆腐渣工程”

要较大幅度增加公共支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先进装备制造业、服务业、中小企业、重大改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要足够、用处要恰当,坚决防止“豆腐渣工程”。要注意准确把握政策导向,按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优胜劣汰的要求,着重缓解和消除发展的瓶颈制约,切实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对于财政支持的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项目审批和建设程序办事,坚决防止“豆腐渣工程”。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要支持能够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需求的项目,支持在国际分工中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先进生产能力建设,支持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有效引导结构调整。

(二)虽然我们面临着保增长的艰巨任务,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大方向不能动摇

必须坚持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要以增强发展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需求,有效吸收和消化国内生产能力,形成发展新优势。要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扩大最终消费需求为重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和医疗事业,优先安排教育医疗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医疗投入。继续做好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工作,稳定发展住房消费和汽车消费,着力发展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不断增强最终消费能力。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三次产业协调性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着力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关键技术,精心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支持重点企业技术改造,提高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发展生产业和生活业,加强铁路、水利等短缺性基础设施建设。要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优化生产力布局为重点,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梯度转移。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配套出台分类调控的区域政策。

(三)推出有利于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改革措施,这既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办法,也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4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措施

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较大改善,相比之前,大量的人员返乡创业,大量的优惠政策出台实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面对经济快速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活动的开展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实施,才能真正提升农村的现代化水平。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相应的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首先,我国当前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相对滞后的管理模式运用,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现代农村经济。比如在当下的农村经济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以老人、妇女和孩子为主的经济主体,这部分人群存在技术水平低等特点,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活动的高质量开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其次,在现有的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着金融管理体系水平不高的现象。随着新农村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家推行了更多的优惠政策扶持农村经济发展,但是部分地区存在着农村经济金融管理制度落后的现象,对一些政策的落实不到位,不能更好地助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影响了农村经济从密集型向技术型转化。

(二)信息化管理技术运用不全面首先,在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信息化技术运用不全面的现状。比如在农村经济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大多数还依靠传统的经济方式,线下实体店的经济模式,大大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大范围开展。在全球购的趋势下,农村经济活动还不能及时地从线下走到线上,结合相应的电商平台发展,是限制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其次,农村经济活动的开展存在创新不足的现状。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不高、数量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眼前利益一旦消耗殆尽,将严重限制其长远健康发展。比如在某些资源型地区,资源开发结束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下降,甚至出现倒退现象。最后,政府相应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待提升。政府部门在相应的政策上进行了优惠,但是并没有进行政策落实开展的培训,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稳现象发生。

(三)专业的人才管理队伍不到位首先,在当前的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专业的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农村经济管理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化的分析和研究,制定长远的健康发展规划,这些实际活动的开展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技能知识,但是在实际的活动开展中,往往农村经济管理的人员存在年龄较大、素质较低的现状,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工作要求。其次,在当前农村地区,大量的青壮年外出,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居多,他们对农村经济活动的开展认识不足,能力有限,不能开展高质量的经济活动,更不能开展有效的管理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最后,现有的管理人员对新农村建设的概念存在不清楚的现象,不能正确地进行能力提升、素质提升,还依靠人情、面子进行管理,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管理活动水平的提升。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创新管理监督体系建设首先,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要结合新农村的整体发展思路与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一套完全适用于农村发展的经济管理体系。从农村地区的特色农业发展、区位优势体现到展现当地的人文历史、地理条件等各种实际情况,实行符合当地农村发展的一套管理体系,服务于当地农村经济活动的开展,并对农村经济活动的开展进行各种制度的约束和规范。其次,要对农村金融管理体系的完善进行建设。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大量资金涌入农村,带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因此需要对农村经济活动进行金融制度的完善,对资金的投入、使用进行规范的管理和监督,保证在农村经济活动中资金投放到位、使用合理,全面推动农村经济活动的高质量开展。最后,在进行农村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要健全相关的监督制度。对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对农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各种管理事实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一旦发现问题严肃处理,保障规章制度的落实,也增加农村经济管理活动的廉洁、高效,真正服务于农村、农业和农民。

(二)不断更新管理方法在进行管理方法更新的过程中,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以及当地农村经济活动的特色进行创新性思考,助力农村经济发展。首先,要对当地的农业经济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国家相应的政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保障机制,制订符合农村经济活动的管理方法。比如有些地区农产品销售占据一定的优势,当地政府就要对销售渠道大力开发,扩大销售规模,结合市场发展的需要,进行竞争力的有效提升,全力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打造出一个完整的销售链条,对市场上的机会进行有效的预测,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其次,要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管理方法的创新进行全面突破。比如针对某些农村地区农产品质量优但销售难的现状,要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将线下的销售转化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模式,进行有效的管理。结合大型电商平台或者流行的直播平台,进行农产品的直播销售、线上销售,扩宽农村经济活动的实施渠道,推动农村经济综合发展。

(三)保障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在进行人才队伍保障建设过程中,要对农村现有的人才队伍进行全面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并相应地加以解决。如果当地的人才队伍中存在专业人才缺乏现象,可以进行专业人才的引进;如果当前队伍建设中存在素质不高的现象,要不断进行培训和教育,提升其队伍整体素质。总之,要根据队伍的建设现状,进行全面的素质能力提升。其次,要对人才福利保障制度进行必要的改善。农村地区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和工作压力不同于城市地区,要结合当地人才的实际情况和整体收入情况,对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福利加以改善,才能留下人才、引进人才,提升农村地区专业人才队伍水平。最后,要对人才的培养制度进行职业化发展体系的建设,从职业提升的角度不断培养新人才,对农村经济管理的人才制订职业化发展规划,使其能够自愿留下来,补充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真正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

(四)实现产业化新发展在农村经济活动开展过程中,要不断与其他产业结合发展,提升农业的经济价值。比如,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与工业生产进行结合,实现地区的产业化发展。某地区最开始种植的水果口感较好,广受市场欢迎,在长期的种植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种植技术,并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实现了大面积的广泛种植,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在这种形势下,该地区将水果的深加工企业进行引进,结合相应的政策支持,进行农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真正打造了属于该地区的农产品品牌,实现了农村经济价值的翻倍突破。又比如,在农业经济活动发展过程中,与服务业进行结合,实现地区的产业化发展。某地区结合当地景色优美、山水资源优势进行旅游开发,结合当地资源优势打造出一个完整的旅游链条,实现了农业与旅游服务业的完美结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突飞猛进,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5

[关键词] 黑龙江省 东北亚 金融 合作 策略

随着中俄日韩四国双边金融合作的逐渐加强,东北亚金融合作有望在良性发展轨道中运行。黑龙江省积极参与东北亚金融合作符合国家政策,符合黑龙江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而其能够取得何等成果则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策略是否得当。

一、金融合作是东北亚经贸合作重要组成部分

1.东北亚金融合作的内容

东北亚金融合作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宏观上,中央政府间的合作确定了合作的基本框架,为中观和微观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微观上,为企业在东北亚范围内更有效率的运营提供金融服务是东北亚金融合作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位于二者之间,地方政府和民间组织一方面根据中央政策确定地方或行业的政策与规定,另一方面,在中央政策框架下开展地方政府间与民间组织间的合作。东北亚地区是冷战格局残余保留最突出的地区。朝鲜半岛南北双方政治军事对立尚存,中日、日韩、日俄之间仍存在领土争端,历史的与现实的干扰因素对区内经济合作的影响较多一些,严重阻碍中央政府间的沟通与合作。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以地方国际化为中心的地方国际合作已成为推动东北亚区域开发与合作的主导模式,因此,对于地方政府与民间组织层面的合作必须予以足够重视。

2.东北亚金融合作的重要性

现代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从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来看,市场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金融资本对于实体资本的引导作用显著增强。金融体系不仅提高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效率,而且通过影响资金成本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向。金融体系的完善使货币的功能得以有效发挥。交易成本的降低有利于资源的流动,从而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金融市场的完善也给予企业更广阔的融资和投资渠道,使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融通资金从而促进投资,也能够通过金融市场捕捉更有力的投资机会。

东北亚金融合作的深化能够推动东北亚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从而有利于资源在东北亚区域内进行优化配置,降低资金成本,促进投资,提高合作各方资源使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二、黑龙江省参与东北亚金融合作的重要意义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需要资金,以下几个方面比较急迫,包括国有企业改革、基础设施建设、非国有企业的发展等。

1.国有企业改革

由于多种原因,截止2007年底,黑龙江省国有经济仍然占据绝大比例。2007年,黑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854.7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占81.45%,远远高于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省份 。因此,国有企业改革是振兴黑龙江省最重要、最急迫的工作之一。

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开展需要巨额资金的推动,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国有企业的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黑龙江国有企业,大部分是20世纪60年代前建立起来的。多年来,上缴多,投入少,企业老化、设备老化、技术老化、产品老化问题突出,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虽然近年通过国家拨款、公开募集等渠道筹集了部分资金,但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2)国有企业转制的职工安置。随着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些劣势国有企业转产、兼并或破产,失业职工人数大量增加。据估计,黑龙江省向失业保险并轨的职工人数约有163万人。原国有企业职工的妥善安置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

(3)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由于历史原因,黑龙江国有企业承担了大量办社会职能。根据黑龙江省政府提供的数据,黑龙江省国有企业办社会支出123亿元,占全国四分之一;黑龙江省国有企业办中小学3152所,占全国28.7%。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主要途径是办社会机构的企业化改革,或者将办社会机构关闭,原有工作推向社会。办社会机构独立后缺少充足的资金来源,至少在一段时间内需要一定量的资金注入;如果直接关闭则涉及原机构职工的工作安排或经济补偿等一系列问题,同样需要资金。

2.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经济振兴的基础,包括高速公路、铁路、电网、航空运输、海港及港口设施、电信系统、可靠的能源生产及输送系统、供水和废水排放设施等。

黑龙江省许多基础设施已经严重老化或者落后,极大限制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例如,2004年至2007年,我国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涨。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之一,但由于运力不足,许多企业不得不以运定产。黑龙江省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由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地方财政收入有限且用途广泛,无力支持更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中央财政的支持也是有限度的,必须多方面开拓融资渠道。

3.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2007年,黑龙江省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含港澳台资)拥有全省工业资产的19.67%;其职工人数占全省工业企业职工人数的22.1%3。非国有经济较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省份发展缓慢。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广东省之所以能够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起来,与其吸引了海外华人华侨的大量投资有密切关系。黑龙江省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多方面开拓资金渠道。

三、黑龙江省参与东北亚金融合作的优势与劣势

1.黑龙江省金融发展现状

2007年末,黑龙江省已开设金融机构及网点(不含保险公司)5910个。包括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机构及网点共5902个,财务公司网点3个,信托投资公司网点1个和资产管理公司网点4个。保险公司已经有25家在黑龙江省开设了省级分公司。

由于多种原因,黑龙江省目前尚无外资银行入驻,随着我国金融业开放步伐的加快,这种情况预计将有所改善。

2007年末,黑龙江省已有33家上市公司,10余年间共通过IPO、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债的方式筹集资金198.28亿元。

总体上,我国东北三省金融发展水平在东北亚区域内处于中等水平,落后于日本和韩国,较朝鲜、蒙古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又相对较高。黑龙江省金融发展水平与东北其他地区基本相差不大。

2.黑龙江省参与东北亚金融合作的优势

(1)实体经济发展要求高素质的金融服务。金融业的发展依托于实体经济的发展。黑龙江省具有较大的经济发展潜力。黑龙江省经过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经济体系。2000年以来,经济发展出现重要转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工业生产发展较快,经济效益持续好转,利税和利润成倍增长,总体经济呈平稳较快增长态势。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具有几方面优势:

第一,自然资源丰富,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煤炭资源、森林资源、石油资源等;第二,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较高,工资水平在我国处于较低水平;第三,地处东北亚中心区域,在未来东北亚交通体系中处于枢纽地位;第四,国家“东北经济振兴”的政策支持。黑龙江省实体经济的发展必然为金融发展提供强劲的需求拉动。

(2)金融体系基本完善。经多年发展,黑龙江省已经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辐射全省大部分地区的金融网络体系。

微观主体方面,商业银行现代企业改革初见成效,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基本建立。随着政策的逐渐放松,金融中介结构逐渐趋于多样化,财务公司、投资公司、咨询公司、保险公司得到巨大发展。

融资方式方面,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渐发展,黑龙江省越来越多企业通过直接融资方式筹集资金,融资方式逐渐趋于多样化,极大缓解了资金不足问题。

监管方面,中央监管部门及其分支机构的监管范围、监管方式、监管效率等正在发生良性的变化,为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证。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逐渐深入,黑龙江省的金融体系必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将为黑龙江省参与东北亚金融合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3)法律法规基本健全。目前,我国的金融法律、法规基本涵盖了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各个领域,构成了我国金融市场运行的基本法律框架,为金融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完善的法律体系为吸引外资金融机构提供了有利条件。

3.黑龙江省参与东北亚金融合作的障碍

(1)金融体系仍然薄弱。黑龙江省金融体系仍然存在许多不合理。首先,覆盖范围有限,仍然有相当多急需资金的领域无法获得金融支持,如农业、中小企业等;其次,金融机构的服务相对简单化,无法满足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例如,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缓慢;再次,民营与外资的金融机构基本为零。此二者是金融企业中较有活力的部分,前者具有较强的利润驱动和成本约束,后者更在服务质量上具有明显优势,都是成熟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最后,金融机构中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滞后,相关服务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2)金融环境仍然有待改善。金融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主要指基础设施等;软环境则主要包括政策环境、人文环境等。目前,我国的金融法律法规已经基本完善,但是执行环节存在较大问题,存在较多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许多违法违规事件,如东方电子事件、银广厦事件等,查处困难,无法及时、有效惩处责任人,无法有力震慑违法者。

黑龙江省金融基础设施也存在投资不足,以至于供给不足的情况;行政、执法等环节则存在更多问题,如有些部门审批手续繁杂、相关政策过于繁复且不透明等;相对于经济较发达省份,黑龙江省居民思想意识也相对僵化、保守。

四、黑龙江省参与东北亚金融合作的对策

1.积极开展地方政府层面的对外交流

从目前情况来看,以地方政府合作为主导的合作模式仍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发挥重要作用。黑龙江省地方政府必须在中央政府政策框架内,根据合作发展的具体情况,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及时灵活的采用有效措施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有效促进彼此间的沟通,尽可能消除潜在的合作障碍,以推动东北亚金融合作的发展。

2.改善金融环境

理性的公司或企业必然考虑投资环境问题。因此,地区经济环境的优劣,往往决定了资源集聚的数量、速度及使用效率,进而决定了一个开放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黑龙江参与东北亚金融合作的目的在于通过合作完善金融体系,提供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以吸引本地区稀缺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助力。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改善金融环境,尤其是软环境。

3.完善东北三省的金融网络

东北三省作为我国的三个省份,先天上就存在着密切合作的有利条件,东北办的建立更使这些有利条件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在东北亚金融合作过程中,东北三省作为一个整体发挥的必然是乘数效应,有利于三省在合作过程中更好地把握合作带来的机会。

4.加强黑龙江省金融中心建设

金融发展的过程也是金融中心形成的过程。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哈尔滨市已经成为黑龙江省的金融中心。国内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已经在哈尔滨市设置了分支机构,形成了相对成熟而完善的金融网络。

哈尔滨市距离国际金融中心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合理的政策可以缩短这一过程。目前,哈尔滨市决定建设金融区,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标志着哈尔滨市的金融发展走上了集约化道路,必将对哈尔滨市的金融发展,从而为黑龙江省金融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赵传君:东北经济振兴与东北亚经济合作[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

[2]曲 伟:黑龙江省应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发挥“六个基地”作用[J].西伯利亚研究,2008年8月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6

今年“两会”,精准扶贫再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

如何推进精准扶贫?金融扶贫是一支重要力量,其中保险因具有扶危济困的天然属性,与精准扶贫的理念高度契合,在精准扶贫中,有更多的创新发展。

去年6月,保监会联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做好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后,行业经营主体们各展拳脚,积极探索,在大病扶贫、农险扶贫、补位扶贫、产业扶贫等方面发力,取得了很多值得推广复制的经验和成效。

《投资者报》记者了解到,作为一家始终践行“让人们拥有更多阳光”使命和“一切为客户”的核心价值观的阳光保险,一直在进行有意义的尝试与探索,阳光保险的模式值得同行学习。

创新思路运用保险产品扶贫

让保险更好地助力脱贫攻坚,关键在于以改革创新激发保险扶贫的内在活力。其中,多元化保险创新被作为保险公司的切入点。

《投资者报》记者注意到,在国家贫困县,阳光保险积极开发并推广贫困户主要劳动力意外伤害、疾病和医疗等扶贫小额人身保险产品,为贫困家庭提供更全面的风险保障。同时,制定“千县崛起”行动方案,为广大抗风险能力弱的乡村农民提供保险保障,尤其是在最缺乏人身险保障的地方发展意健险,进一步为广大县域地区的人民群众保驾护航。

2017年,阳光产险在集团公司统一部署下,还将重点推进产品扶贫,以产品创新为抓手,精准对接广大贫困地区群众的保险需求。坚持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双线并行,在传统财产保险和人身意外保险的基础上,大力开发价格保险、指数保险、保证保险等创新型产品,努力覆盖贫困地区群众全方位的风险保障需求。同时加大产品整合力度,结合当地群众的实际需求,开发保障面广、费率灵活的套餐产品,通过提高运营效率、扩大保险责任、加大费率优惠,进一步降低贫困群众保费负担。

参与相关产业扶贫投资基金

利用产业扶贫投资基金,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专项用于贫困地区资源开发、产业园区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也是保险公司参与精准扶贫重要的探索方式之一。

今年1月,阳光保险参与了中保投基金发起的中国保险业产业扶贫投资基金(第一期),基金存续期为7年。

据了解,该基金将按照中央要求,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独特优势,重点投向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特色资源开发、产业园区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等领域,并带动其他社会资金流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脱贫。

阳光保险表示,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保监会关于金融扶贫相关决策部署,并主动参与中保投基金成立发起的其他扶贫产业基金。明确相关责任部门的具体工作内容,积极对接贫困省份精准扶贫项目,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并根据各省的情况制定相应交易结构和合作模式。

贵州省一直是“保险助推脱贫攻坚”示范区,记者了解到,阳光保险正考虑在贵州省成立省级扶贫专项基金(有限合伙),专门投资于当地的精准扶贫项目,同时通过项目所在地的地级市城投平台回购基金LP份额,且贵州省级平台对回购予以担保并协助险资退出,这样的交易结构设置,一方面能够有利于扶贫落地,基金存续期较长也能够切实解决资金需求方长期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城投平台的回购和担保能够较大程度保障保险资金的安全。

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活动

当然,阳光保险在直接扶贫上也进行了大量投入。

阳光财产保险的“定点帮扶项目”在众多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荣登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保险扶贫先锋榜”。

旗下的阳光产险分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来便组建起“强基础,惠民生”工作队,赴昌都地区察雅县烟多镇中铝新村(下辖亚尼、德日、索日三个自然村)开展驻村工作,先后派遣5批10余名员工围绕“建强基层组织、维护社会稳定、寻找致富门路、进行感恩教育、办实事解难事”等五项内容在驻村点开展帮扶工作。中铝新村距离拉萨1300公里,海拔3300米,当地居民人均年收入低,经济发展观念保守。10余名员工先后阔别父母妻儿,在这里克服了人生地不熟、生活条件差、语言不通等困难,开展帮扶工作。

中铝新村属半农半牧型经济,受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发展资金、村民收入来源单一等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村民一直处于贫困线,驻村工作队前期做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工作,结合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交通及村民的接受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决定了以养殖、种植业为主开展帮助村民致富的工作思路。截至目前,较为成功的集体经济有藏香猪、藏香鸡养殖园、生态林项目;并新修建了灌溉用水渠、蓄水池,方便村民在枯水季的农作物灌溉;藏香猪、藏香鸡养殖园项目已开展三年,受销路影响规模不是很大,生态林项目自开展以来,每年能够为村民带来的收入30万~50万元,直接受益人群有40余舸120余人。

除了定点帮扶,阳光保险还以就业扶贫为着力点,变输血为造血,拓宽贫困群众就业出路,推动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高质量就业。加大面向贫困地区学生的招聘力度,充实各级机构后备管理梯队。加强与贫困地区职业教育院校的对口协作,开展职业教育和定向招聘,充实公司电销中心和集中运营中心团队。配合农险业务开展,加快农险协保员队伍建设,通过加强专业培训,提升协保员业务技能,实现协保员收入的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