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土壤改良的主要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土壤改良的主要措施范文1
一、目的意义
根据烟叶生长特性,实施土壤改良攻坚计划,对全乡植烟土壤进行逐年改良,解决栽培方式简化、绝大多数植烟田块耕作层逐年变浅、犁底层土壤养分不能正常分解释放、有害物质逐年沉淀、植物根系发育环境逐年恶化等问题。
二、目标任务
2013年12月15日前全乡完成稻草还田1020亩,2013年1月10前全县完成冬翻3400亩,撒施石灰2720亩。村任务见附表:
三、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
针对我乡植烟土壤环境,土壤改良攻坚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深翻晒垡、调节土壤酸碱度、稻草还田和增施有机肥等措施,调节土壤碳氮平衡,创造土壤微生物繁殖和生长发育环境,达到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和提高土壤再生能力的目的。
1.深翻晒垡
深翻晒垡是在晚稻收割后将土壤进行全面深翻耕,将犁底层土壤充分暴露于空气中,充分利用冬季干燥、低温和霜冻等气候,将土壤晒干、冻融的过程。主要功效是促进土壤养分元素的分解释放、有害物质的转化,为土壤微生物提供有氧环境,促进微生物繁殖和发育,提高土壤自我修复的能力;同时通过土壤的冻融过程,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降低土壤粘性,提高土壤颗粒吸肥传输能力。
深翻晒垡方法:用铧犁(包括单铧犁、双铧犁和三铧犁等)或翻耕起垄机均匀翻耕,可以犁成条状、圆状,对地势低洼的田块,要犁成畦状,疏通畦沟以便及时排水。
深翻晒垡的技术要求:时间要求在晚稻收割以后开始至冬至前进行,翻耕深度要求在土表以下18-20cm,质量要求是将犁底层全部翻晒不遗漏,表面不见表土层,同时要求将田块中50%以上的稻草切碎还田撒施,覆土堆沤,增强土壤通透性。
2.调节土壤酸碱度
我乡植烟土壤水田或水稻土均呈酸性,旱地土壤呈弱碱性。水稻土的酸性程度较为严重,PH值低于5.8的土壤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植烟土壤最适宜的PH值在5.8-6.5之间,急需对土壤酸碱度进行调节,即对水稻土加施石灰或白云石粉,不施用酸性肥料(如过磷酸钙);而对旱地碱性土壤则要加大土壤碳素含量,增施大量有机肥,配合一定的酸性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达到降低PH值的目的。
调节土壤酸碱度方法:对酸性土壤采取施用石灰或白云石粉的办法提高土壤PH值,一般第一年亩施石灰或白云石粉50-100公斤,第二年减半使用,第三年不使用,依次循环;碱性土壤则要采取增施大量有机肥、种植绿肥、使用酸性肥料等措施改良即可。
技术要求:石灰或白云石粉撒施均匀,有条件的地方适当灌水并让水分在田间自然落干,加快石灰或白云石粉溶解。土壤粘性重的田块适当多施,沙性土壤适当少施。
3.增施有机肥
目前有机肥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植物秸秆类、动物粪便类和两者结合类,其中对土壤粘性较重的田块宜以植物秸秆类为主,改善土壤通透性;而对粘性较轻的土壤则宜以动物粪便类为主,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含量。不管是哪一类有机肥,施用之前都必须充分腐熟,否则在土壤中发酵时对当季作物的根系会有较大损伤。
技术要求:一般要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在移栽前30天以上施入土中,保持土壤含水量60%左右,以利于土壤与有机肥的交融。根据当年烟叶生产技术方案要求,单季有机肥施入量必须计入施肥总量。
4.稻草还田
质地粘重土壤其保水保肥能力较强,但是土壤板结、通透性差,不利于根系生长,主要原因是土壤中碳氮元素不平衡,土壤粘结,不能形成团粒结构,离子交换量小。可以通过秸秆还田技术,增加土壤碳源,调节土壤碳氮平衡,改善土壤结构。我县一般采用稻草还田技术,俗称“做白水”。
技术要求:晚稻收割后,将本田块50-100%稻草切成3~4段均匀撒在田间,撒施石灰或白云石粉50-100kg,灌水后用旋耕机翻耕2—3遍,至稻草与土壤混合起浆,保持田间水层7—8cm浸泡15~20天,田间水分自然落干;稻草还田40天后用起垄机翻耕起垄。做白水必须根据天气情况,并最好在11月底前完成,确保做白水后不影响烟叶的整地。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乡党政办负责对全乡土壤改良攻坚计划的组织实施、检查督促、考核验收工作,并对工作进度进行通报。从11月10日起,每日通过黑板通报各村深翻晒垡、土壤改良工作进度。
村要重视和强化植烟土壤改良工作,将乡分配任务落实分解到村小组、包片责任干部,并加强对包片责任干部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和调度,制定具体考核办法,促进植烟土壤改良工作按时按技术要求落实到户、到田块。
乡党政府将在11月底到进度较慢的村召开“全县深翻晒垡、土壤改良工作调度会”,全力推进全县深翻晒垡、土壤改良工作。
2.予以补贴扶持
a深耕早翻补贴50元/亩,同时撒施石灰的深耕早翻补贴为60元/亩;
b稻草还田“做白水”补贴35元/亩;
c补贴兑现方法:稻草还田工作必须在12月15日前完成,深耕早翻和撒施石灰或白云石粉的工作必须在2013年元月10日前完成,经县烟草公司验收合格并公示无异议后,按照验收结果,分户造册备案;移栽结束后再实行面积复核,并经市烟草公司复验后,根据复验结果再重新造册兑付补贴金额;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或未达到质量要求的一律不予补贴。
(2)乡补贴扶持政策;
a规定时间内冬翻整地的补贴10元/亩;
b免费供应撒施石灰或白云石粉;
c新购置翻耕机的补贴500元/台;
3.强化宣传动员
各村要切实抓好宣传发动工作,采取派发宣传单、召开群众会、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土壤改良的好处、措施、技术标准和补贴政策,做到烟农家喻户晓,彻底扭转部分烟农不重视土壤改良,不按农时操作时间落实技术的习惯,推动土壤改良技术按时全面落实到位。
4.落实配套服务
乡、村干部和烟技员要认真指导和帮助烟农搞好种烟田块规划,落实好2013年种烟田块,使种植计划落实到户,要做好土壤改良物资、设备的准备工作,包括石灰(或白云石粉)采购、农机具的购置或维修等,组织好机耕服务队伍,调剂好机耕设备,监控机耕服务价格,加快土壤改良进度,提高土壤改良质量。
5.层层抓点示范
采取层层抓示范点的方法,以点带面迅速掀起深翻晒垡、土壤改良,要求村支书、主任、烟技员每人在11月20日前完成1个集中连片的高标准示范点。村支书、主任、烟技员的示范点面积按以下标准抓好落实,收购计划在1000担以上村的必须达到100亩以上,收购计划在1000担以下的必须达到50亩以上。同时对种烟相对集中连片的地段要实行统一机耕、连片推进的办法加快冬翻进度。
6.加强检查考核
(1)考核时间:所有土壤改良工作必须在2013年元月10日以前完成,2013年元月中下旬组织检查考核。
(2)考核办法:
土壤改良的主要措施范文2
【关键词】土壤改良剂;园林;绿化
1前言
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土壤退化变得更加明显,所以,人们逐渐在土壤中使用土壤改良剂,从而使土壤尽快得到修复。到目前为止,国家上已经研发出多种土壤改良剂种类,例如:松土剂、消毒剂、土壤改良剂等,这些土壤改良剂品种都对土壤的修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从而导致大多数的园林绿地逐渐消退,由此看来,给土壤施用土壤改良剂已经势在必行,这样才能减少园林绿地土壤的消退。
2土壤改良剂的发展
早在19世纪,人们就已经开始对干旱、盐碱地的土壤改良剂的施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现如今,由于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不加节制的使用土地,例如:大量施用各种农业与化肥,这样一来,便加快了土壤绿化的消退速度,不能充分利用土壤生产力的稳定发展。经过大量实践表明,快速修复消退的绿化土壤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大量使用土壤改良剂。近几年,我国对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特别是在进入21世纪后,有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广泛推广和使用了土壤改良剂。
3土壤改良剂的重要作用
现如今,由于土壤改良剂的种类偏多,因此,不同的改良剂会有不同的作用,这种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有效改良土壤的物理与化学特性;第二,提高土壤的抗水蚀能力;第三,改善土壤中的酸碱成分,中和PH值;第四,有利于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的数量,同时酶的活性也会大大提高;第五,土壤肥力增强,有助于植物的生长。
4土壤改良剂的分类
现如今,由于市场中的土壤改良剂的种类是非常多的,因此,必须哟对土壤改良剂进行科学、合理的整理与分类,这样一来,变可以使人们充分了解与使用土壤改良剂。在实际生活中,土壤改良剂的可以按照其性质与用途加以细致分类。按照其性质可以把土壤改良剂分成酸性与碱性土壤改良剂、有机物与无机物土壤改良剂;而按照其用途进行分类,便可将土壤改良剂分成防土壤退化与防土壤侵蚀微生物改良剂、生物制剂改良剂等多个品种。
5土壤改良剂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重要性
5.1土壤改良剂在贫瘠土地上的应用
一般来说,园林绿化都是在城市和城市周围进行的。近几年,由于我国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而且,在大面积进行土地绿化时,势必会大大降低土壤的能力,从而会使绿化种植条件变得非常差,有些甚至会在土壤中混入建筑垃圾,如果在表层种植草坪与树木,这样一来,草坪与树木的成活率就会大大降低。传统的方法是在土地表面覆盖异地土,尽管这些做法都是可行的,另外,又能增加用土量,甚至会提高运输成本,与此同时,也会导致土壤的能力下降。
5.2土壤改良剂用劣质水灌溉的应用
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导致水资源非常缺乏,从而使城市生态用水比例会大大减小。为了更好的满足绿地的观赏、生态的需求,逐渐扩大绿地面积,这样一来,我国水资源缺乏变得更加明显,由此看来,园林绿化应该大量开辟水源,从而使劣质水的比例会逐渐增多。如果过多的使用劣质水,那么会增加土壤中有害物质的量,有机物变会快速分解,但是,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是非常大的,通常污染具有隐蔽性、不可逆转的特性。另外,由于长期的重金属污染,从而在土壤中会积累大量的重金属,直接会影响到树木与草坪的正常生长,园林景观效果也不可观。
5.3土壤改良剂在预防土壤病害上的应用
土壤病害指的是某些土壤病原物侵染所导致的植物病害。其中主要包含各种病菌,例如:真菌、放线菌、线虫等,在这些病菌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真菌。特别是在园林绿化中,草坪病害非常多,尤其是土传染病害,情况严重时会使整个植株受到污染,一般来说,大多数病菌都是由根部可是侵入植物的器官,到目前为止,治理这种病虫害主要以保护性杀菌剂与内吸性杀菌剂为主。由此看来,我们必须要及时改变传统施药的方式,并在土壤中大量施用多种生物改良剂,例如:甲壳素,这样一来,能够减少土壤病害,另外,也能使药物次数与用量大大减少。
5.4在草坪种植上的应用
近几年,由于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绿化面积逐渐增加。可以说,在园林绿化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就是草坪,而且,所占的比例也是非常大的。由此看来,绿化、保护、改善园林绿化面积变得更加突出。由于草坪的根系在表层土壤的5—10厘米。一旦根系过于密集,那么土壤表层土壤的水分就会很快被消耗,所以,必须要灌溉大量的水,否则势必会影响草坪的正常生长,有些甚至还会死亡。另外,灌水量的增加,使城市生态需水量也加大了,这样一来,水资源缺乏问题会越来越明显。其中,聚烯类土壤改良剂,能够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除此之外,土壤也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与化学状态,释放更多的肥料,然而,这样做,会大大增加成本费用,有些中间产物还会产生有毒的中间物,因此,这些土壤改良剂要尽量少施。
5.5在树木移栽上的应用
在园林绿化中,经常会移栽树木,这样一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起到美化与绿化的效果。在将树木从原有土地移栽到其它种植地时,极易使植物的根系受到损伤,再加上,一旦施肥不到位,会导致植物死亡,因此,在移栽树木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除此之外,移栽树木后,通常会移栽到道路两旁和建筑场所,所以,会在土壤中掺杂很多建筑垃圾,从而破坏土壤的结构,降低土壤中的成分,导致吸水能力大大降低,这样一来,树木移栽的成活率就会有所降低。经过大量实践证明,保水剂与有机肥料相结合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5.6调节土壤酸碱性的应用
各种植物生长的物质基础是土壤,因此,土壤中的成分会影响植物的生产速度与质量。其中,有些花草树木对土壤并没有非常高的要求,但是,有些花草树木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除此之外,由于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大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有所提高,人们在假日送花成为一种时尚,特别是我国南方地区对花卉的需求是非常大的。然而,因为南方花卉都是生长在酸性土壤中,但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土壤呈碱性,因此,在种植花卉时要适当的条件土壤的酸碱性。
6土壤改良剂在使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现如今,我们所使用的土壤改良剂都是水溶性的,这样一来,便可以快速溶解在土壤中,从而收到俩个号的改土效果。为了改良土壤,我们通常会混合使用改良剂,特别是和多种有机肥料同时使用。只有这样,才可以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在使用土壤改良剂过程中,选择最适合的比例,改良剂施用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如果用量过多,有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用量很少,改良效果又不是非常明显,因此,在改良土壤时,必须要注意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陈义群,董元华.土壤改良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生态环境,2008(3).
[2]高伟,邵玉翠,杨军.盐碱地土壤改良剂筛选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1).
土壤改良的主要措施范文3
关键词:宁夏;盐碱地;造林;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 S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1-63-02
宁夏银北地区75.6%的耕地都属于盐渍化土壤[1],其中碱化土壤(俗称白僵土)尤以平罗县西大滩最为典型。土壤pH值>9,碱化度>15%,土壤全盐含量2~5g/kg,有机质含量3~18g/kg,碱解氮14~60mg/kg,速效磷6~24mg/kg,速效钾123~230mg/kg。土壤剖面有高度碱化层,地下水位较高,一般在1.5m左右,矿化度
1 盐碱土类型划分
盐碱土是盐化土、碱化土和盐碱土的总称[2]。盐碱土类型的划分以土壤全盐含量、土壤碱化度和pH值为指标,一般公认的分类标准见表1。土壤全盐含量常采用电导法和烘干残渣法测定。土壤碱化度指交换性钠离子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比,与pH值一样反应了土壤碱化程度。
表1 盐碱土壤类型划分标准
[\&正常土壤\&盐化土\&碱化土\&盐碱土\&全盐(g/kg)\&4\&4\&碱化度(%)\&15\&pH值\&7~8.5\&
2 盐碱地造林的主要技术措施
由于盐碱地特殊的立地特点,植树造林前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土壤返盐碱,同时降低地下水位,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才能达到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目的。
2.1 盐碱地造林准备 (1)全面整地。造林之前需进行土地规划,在灌排设施配套的前提下,全面整地。筑埂(埂高30cm,地块667~1 334m2),大面积浇水洗盐。针对宁夏银北的季节及土壤特点,一般分为秋洗和春洗。对于翌春造林的盐碱地可选择在秋末冬初灌水洗盐。春洗之后经过秋耕晒垡的土地,可在土壤解冻之后灌水洗盐,再浅耕造林。(2)开沟起垄整地。不适宜全面整地的地块,采取沟垄整地。每隔2~3m,挖深0.5~0.6m,上口宽0.7~0.8m,下底宽0.4~0.5m的沟,在沟内挖穴造林,植树面比原地面低10~15cm,使盐分集中在垄上,在沟里浇灌淡水洗盐,以减少沟里的盐分,降低土壤的盐分含量,达到防盐躲盐的目的,提高林木的成活率。
2.2 盐碱土壤改良 国内外盐碱土的改良利用有以下途径:一是物理改良措施(造林底部做垫层),二是水利改良措施(灌排系统),三是化学改良措施(即施用土壤改良剂),四是生物改良措施(种植绿肥等)。针对宁夏银北地区立地条件,目前采用较多的改良措施有:(1)施用燃煤烟气脱硫废弃物和盐碱地营养性专用改良剂。以植树穴为0.6m×0.6m×0.6m为例,碱化土壤与脱硫废弃物5.0kg/穴、改良剂3.0kg/穴比例和土壤充分混合均匀后回填。盐渍化土壤与脱硫废弃物3.0kg/穴、改良剂1.5kg/穴比例和土壤充分混合均匀后回填。(2)铺设隔离层。在植树穴的底部铺设稻草秸秆、黄沙、锯末、粉煤灰等,垫层之上与根系之间要有保护性土层,以防止烧坏根系。垫层上用原土,重盐碱地换客土,一方面能有效的防止返盐,另一方面利用优质土来保证苗木生根、萌发。
2.3 主要树种的合理选择 盐碱地造林树种的选择原则是采用耐盐能力强的乡土树种。因地制宜的确定乔+灌+草、乔+灌,灌+草的不同配置模式,做到树种的多样性合理搭配。同时考虑苗木成本,就近培育的苗木一般适应性更强,路途运输短,成活率较高,造林成本也就相应降低。适合盐碱地造林的树种有:垂柳、白蜡、竹柳、国槐、沙枣、杏树、柽柳、紫穗槐、枸杞、四翅滨藜等。
2.4 造林时间 根据盐碱土壤先改良后造林的原则,宁夏银北地区应选择秋季节(10月中旬~10月下旬)和春季(3月中旬~4月下旬)栽植。春季造林宜早,土壤化冻之后即可栽植。
2.5 造林后的抚育管理 (1)植树后要科学灌水,利用盐水运动的规律降低土壤含盐碱量。植树后先灌大水压盐碱,并及时松土。过15d左右趁盐碱未返上来在浇一次透水,把盐碱压下去,有利于树木根系的生长促进成活。(2)盐碱地造林后要及时整修围埂,平整土地。造林后的1~3a内,在春季返盐时灌水压碱以保证幼林生长;在早春、降雨和灌水后应及时除草、中耕,防止蒸发返盐,每年1~2次。(3)要加强树冠的整形、修剪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在使用脱硫废弃物和专用改良剂改良后的造林区域,每隔6a需补施(下转81页)(上接63页)土壤改良剂1次。
参考文献
土壤改良的主要措施范文4
关键词:耕地; 土壤; 改良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211 文献标识码:A
敦化市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西麓,隶属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东经 127°28′~129°13′,北纬42°42′~44°30′之间,总面积11957平方公里,境内平均海拔756米。总的地形是一个西南高东北低的箕型盆地,四周环山,中间为河谷平原,既有构造地貌,又有河谷地貌和火山地貌。土壤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明显。
1敦化市土壤分类情况及耕地地力现状
(一)土壤类型及分布面积(表一)
表一 敦化市土壤类型分布情况
(二)敦化市耕地地力现状
敦化市现有耕地面积147.16万亩。按照全省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的要求,划分为8个等级,其中一级地和二级地为高产类型田,种植大豆常年产量水平约为每亩170公斤左右;三级地、四级地和五级地为中产类型田,种植大豆常年产量水平约为每亩140公斤左右;六级地、七级地和八级地为低产类型田,大豆常年产量水平约为每亩120公斤左右。各类型土壤面积及所占总耕地面积比例如下。
表二 敦化市各类耕地面积统计 单位:万亩
敦化市高肥高适应性土壤主要是地形较好或排水能力较强,并且有较好的供肥能力的黑土型暗棕壤和质地沙黏适当的冲积土,主要分布在北部牡丹江河谷,耕地面积为8.2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59%;中肥中适应性土壤广泛分布于全市各地,是一些土壤肥力相对较高的土种,黑土层深度相对较厚,地形和土壤剖面排水相对较好,没有明显的障碍因素,耕地面积为33.0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2.47%;低肥低适应性土壤主要是黑土层薄,土壤养分含量低,土壤物理性质差,耕性不好,存在障碍因素,但尚可作为耕地的土壤,土壤改良的迫切性较大,面积为105.8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1.94%。
以上数据表明,敦化市现有耕地中,有74.82%属于中低产田,严重制约了粮食生产。主要原因是由于农业生产当中耕地地力建设尚未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长期对耕地存在重用轻养倾向,导致耕地地力迅速下降。
2加强耕地地力建设和土壤改良利用对策建议根据敦化市耕地的实际情况和限制因素,加强耕地地力建设,对现有耕地实行合理利用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有效改良,从而遏制地力下降,促进地力升级,提高土地承载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现对各土壤类型针对性分析,提出以下土壤改良利用对策。
(一)坡耕地治理
1耕作治理
(1)把顺坡垄改为横坡垄,拦蓄一部分雨水,增加土壤透水量和抗冲能力。
(2)采取深松技术,打破犁底层,增肥改土,增强土壤的透水性能,深耕可以促进土壤耕作层的熟化,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减少地面径流,防止土壤冲刷。
(3)通过种植各种农作物,可以增加地面覆盖,延长地面覆盖时间,提高土壤抗蚀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4)对坡度较陡的耕地兴修水平梯田,田埂种植灌木缓冲带。
(5)对沟壑采取沟头防护,修筑小型塘坝等措施,控制冲刷强度。大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建立新的生态系统平衡,治理和控制水土流失。
2林草治理
采取造林种草和封山(封沟、封滩)育林、育苗等手段,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增加地面植被,保护坡面土壤不受暴雨径流的冲刷。
(二)涝洼地治理
1工程措施:根据涝洼地的类型采取相应的工程治理措施。主要有:开沟排水,除涝防渍;修筑台、条田;筑堤防洪;滞洪、截洪、分割流域;建站排洪,分散水势。
2农业措施: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肥力。主要有:压沙,可降低土壤的黏结性和可塑性,提高土壤的适耕性;施炉灰渣,增加土壤的孔隙度,从而调节土壤的水、气、热状况,特别是改变了涝洼地土壤冷凉特性,而且炉灰还含有少量的磷、钾成分及其他微量元素;压黄土,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
(三)低产田治理
1白浆良
敦化市的耕地土壤以白浆土面积最大,遍布全市16个乡镇,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4.79%,大部分均待改良。白浆土黑土层薄,土壤肥力过低,土体结构不良,透水性差,持水量低,既不抗涝又不抗旱。改良利用白浆土主要还是针对土壤瘠薄和土壤酸性等方面来考虑。
(1)科学施用有机肥、微生物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养分,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增进土壤肥力。
(2)施用客土、石灰改良土壤:白浆土质地黏重,耕性不良,掺入适量的沙或炉灰渣等,以改变沙黏比例;利用泥炭改良白浆土,增加土壤腐殖质和养分含量,改善其物理性状;施入石灰,中和土壤酸度,消除有毒物质,加强土壤供肥能力,改善土壤腐殖质性质,调解速效养分的释放,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能力。
(3)秸秆(根茬)直接还田:增加耕层有机质、改良培肥,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腐殖质组成状况。
(4)深耕深松,挖沟排涝,增强土壤蓄水纳墒的功能。
(5)水土保持:白浆土多分布于坡度较大的岗 地,因地制宜的采取各种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
2冷浆型水稻良
本市冷浆型水稻土面积为0.1万亩,占水稻土面积的1.99%。冷浆型水稻土俗称"漂垡地",土温低、酸性强、土体过轻,不利于水稻的着生;土壤含氮多,早期供氮力弱,后期供氮力猛增,使水稻营养失调,易造成水稻贪青晚熟和引起病虫害发生。此外,由于长期渍水,土体中还原性物质积累较多,易对水稻产生毒副作用。土壤中矿物质成分含量较少,钾素缺乏。
改造冷浆型水稻土应以工程措施为主。
(1)开通排水渠道,排除渍水状态,增强土壤通透性减轻还原物质对水稻的毒害作用。
(2)客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提高地温,促进土壤中养分释放。
(3) 增施磷、钾肥,促进水稻早生快发,提早成熟。
3灰棕壤改良
本市需要改良的灰棕壤耕地面积3.75万亩,坡度较大,一般在21度以上;黑土层薄,有机酸淋溶严重,土壤比较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有的甚至达到砾石遍地难以耕种的程度。灰棕壤改良从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着手。
(1)采取上沿挖截水沟,下沿开顺水沟,使自然降水不致随坡任意流淌,把耕地表土冲走,以延长耕地的使用年限。
(2)采取上沿种草或植树,下沿栽植耐湿树种,既"穿鞋戴帽"的办法防止水土流失。
(3)采用农作物和豆科牧草轮作的办法,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和养分的含量。
参考文献
土壤改良的主要措施范文5
【关键词】农业;中低产田;改良;措施
一、主要做法
1.农业站技术人员亲自到项目村组堪查设计,采集土样,送土肥站检测土壤养分,提出改良技术方案。按照技术规程,每200亩采集一个农化样,按S型采样法,取15点混合均匀后,取1公斤做为一个样品,经自然风干,处理后按国家规定检测方法检测其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值。自2010年项目开展以来,共采集土壤样品284个,取得检测数据1420组。经过测试,其结果为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2.0%,比全市平均值低0.59(全市平均值2.59%),属缺乏;土壤碱解氮含量加权平均值122mg・kg-1,略低于全市平均值(全市平均值为132mg・kg-1),属稍缺水平;土壤有效磷含量19.3mg・kg-1,比全市平均值高4.2mg・kg-1(全市平均值15.1),按国家土壤分级标准,属于3级标准,含量较丰富;土壤速效钾平均值71.6mg・kg-1,比全市平均值高10.2mg・kg-1(全市平均值61.4),大大低于缺钾临界值(
2.抓好项目区试验田、示范田,验证改良技术方案。试验田和示范田主要内容包括:施用配方肥(20~25公斤/亩),增施有机肥(2000~3000公斤/亩),根茬还田(机械耙地),施用生石灰(75~100公斤/亩)以及客土(10立方米/亩)等技术措施。经过秋季测产发现:在亩底施有机肥2000公斤基础上,撒施配方肥20公斤/亩,配合根茬还田、施用生石灰以及客土等综合措施,各试验点均表现增产12%以上,甚至在平安村李保安家玉米试验田达到亩增产208公斤,增产42%的喜人景象。
3.深入项目区村、组、农户中举办技术培训班。几年来,我们先后在山东沟村、平安村、保卫村、黄岭村、爱河村等项目区举办培训班20期次,发放土壤改良资料1.8万份,在凤城电视台进行新闻报道2期次,项目培训中拍摄照片200余张。在宣传培训当中,实现了“四个公开”。一是补贴额度公开;二是补贴作物公开;三是补贴对象公开;四是补贴面积公开。整个项目完全公开运行。培训内容包括:(1)测土施肥技术。几年来,通过在项目区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共落实“3414”试验5个,肥料校正试验7个,摸清了草河区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优化了作物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构建了施肥模式,实现了测土科学施肥,建立不同作物肥料配方8个,推广配方肥360吨,直接施用配方肥面积达1.8万亩次。通过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亩减少化肥施用4.5公斤(折纯),亩增产100公斤以上,节省化肥投入15元,提高肥料利用率3个百分点。(2)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鼓励农民亩施农肥2000公斤以上,对于高产经济作物,施用农肥3000公斤以上。(3)秸秆还田,提升地力。几年来,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每年综合开发办都拿出一定的资金对直接还田农户进行补贴,秸秆还田面积和根茬还田面积处于逐年上升趋势。(4)施用生石灰,改良酸性土。土壤酸性过强,不利有益微生物的活动,造成土壤板结,地温回升慢,限制农作物产量。经过连续三年的试验发现,亩施生石灰100公斤,土壤PH值由5.1提高到5.9,增加明显,亩增产粮食105公斤,增产19.6%,效益显著。(5)客土,增加土层厚度。对于土层厚度在30厘米以下的土层薄,砂石含量多的耕地,采取粘土垫砂土或砂土垫粘土的措施,增加耕层厚度,每亩需客土10立方米以上。实现土壤保水保肥,抗旱,增产的目的。
4.镇、村两级领导重视是做好土壤改良项目的前提。2010年12月在山东沟村和平安村举办培训班时,主管农业的范区长都亲自参加,全力做好项目的前期发动,中期实施以及后期验收,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认可。
5.明确项目区土壤改良计划,全力做好具体项目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实名制原则,项目受益农民必须本人签字或盖章,补贴名单经村、镇主管领导审核签字后盖政府公章方可上报。确保整个项目“阳光”运行,真正实现百姓受益,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土壤改良的主要措施范文6
关键词土壤改良;措施;黑龙江富裕
中图分类号S1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295-01
耕地退化是自然原因(内因)和人为原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原因是耕地退化的基础和潜在因子,人为原因是耕地退化的诱发因子。耕地退化直接影响耕地的生产力,影响范围不仅涉及大田耕地,而且涉及林地、果树、园地、草原、荒地等所有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耕地。防治耕地退化,是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当地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兴衰有重大的影响[1]。防治耕地退化的主要措施包括制止乱垦、滥伐和过度放牧,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合理施肥和灌溉,对退化耕地进行综合治理等。治理措施主要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
导致地力减退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水土流失以外,盲目开荒、广种薄收、用养脱节、掠夺式经营也是重要原因。所谓土壤肥力降低,是指本来没开荒前土壤库中存有较多养分,由于只种不养,肥力必然衰减[2]。随着集约化农业生产和单位面积产量的不断提高,靠自然恢复地力效果极差,必须在现有生产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增施尽可能多的优质农家肥,以保肥力不减,地力常新。增施有机肥,在改良土壤理化性质、补充微量元素方面的效果尤为突出。
对于耕地退化所造成的危害,有关部门采取了一些相应的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绩。如:富裕县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就陆续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对部分土地进行初步治理,根治耕地退化问题,要采取农业、生物和水利工程相结合的措施[3]。加强以养地、培肥地力为主的基础工作,尤其是国家要在这方面加强立法,把这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1农业措施
1.1深耕深松
结合土壤中耕进行垅沟深松,可有效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透性,加厚肥沃土层,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接纳降雨、蓄水保墒能力。特别是多雨年份,深松结合施有机肥的效果会更理想,因有机肥不仅能为作物增加养分,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其自身也有极强的调节水分能力[2]。
针对部分薄层黑钙土黑土层薄、底土黏重、土壤持水量较小、怕旱怕涝的特点,应继续采取土壤深耕、深松方法,增施农肥,促进增加土壤孔隙度,增强土层通透性[2]。深松后的耕地耕作层加厚,作物根系发育好,扎得深,分支多。一般整个生育期可以提高积温50 ℃,提高土温0.4~1.6 ℃,促进增产3%~5%,秋早霜和春季低温寡照年的增产幅度更大。
1.2秸秆还田
积极推行秸秆还田技术,但还田深度不宜过深,因为较深的土壤底层温度低,微生物少,秸秆很难分解或分解较慢。把秸秆耙入10~20 cm土层,能有效刺激土壤各类微生物数量的增长,有利于秸秆有机残体的腐解[2]。在秸秆还田后要注意适量增施氮肥,因为秸秆在分解时需要消耗土壤中的氮素,若不适当补充氮肥有可能造成缺氮而影响产量。
1.3盐碱良
一是挖排水沟,降低水位。二是增施优质农肥,增加土壤有机质,以肥压碱,以肥改土[4]。三是种植绿肥和耐盐碱作物,如甜菜、葵花、高粱等,以生物排碱。四是实行浅翻(10 cm)深松(30 cm),防止把盐碱土翻到地表。五是对小块碱地(碱疤瘌)可以采取客土加砂改良。六是大造农田防护林,创造优良的农田生态环境,严禁乱挖碱土乱垦荒地,对产量很低的盐碱地实施退耕还草。对于土壤沙化的防治,最好的办法是弃耕还林还草,大造防风固沙林带,一时不能全退的也要实施粮草轮作,并增施有机肥或河塘泥,以增加土壤粘粒和腐殖质含量,改良沙性[5-6]。七是旱改水,在退化的耕地上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以水洗盐、以水洗碱。
2生物措施
主要指植树和种草,增加土地覆被率。森林能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涵养水源,防治风沙,缓解旱涝[7]。据测定:在森林植被下,雨水有14%~40%被树冠截留,5%~10%被林下枯枝落叶层吸收,50%~80%缓慢渗入地下,形成径流,沿地表流失的水量不超过1%。1 hm2森林的蓄水量相当于300 m3的水库;农田防护林可以降低风速25%~48%,增加土壤水分3.3%~4.7%。可见,森林既储蓄水分,又缓解旱涝和水土流失。据省林科院测定,设置农田防护林网250 m×1 000 m×1 200 m,林带宽3~5行,占地4%~6%即可达到保护农田的效果。近年来,随着“三北”防护林规划的实施,已初见成效。除农田防护林外,还应种植以水土保持为目的的沟头、沟坡等水土保持林及水分涵养林。
在生物措施中除了植树,还包括对一年生、二年生作物和草地的管理,要配合养畜,在坡地种植牧草,并对保护性差和保护性好的作物施行带状间作,也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种植绿肥改良盐碱土,具有肥分高、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2]。草木栖和紫花苜蓿等绿肥作物都有改土、肥田、增产的效果,可增加地面覆盖,减轻返盐、疏松土壤,加速洗盐。据有关资料记载,种植草木栖,当年可使0~20 cm耕层总碱度降低1/8,代换性钠减少1/6。
3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包括蓄(修蓄水池)、截(截流沟)、排(排水沟)、防(修防洪堤坝)、灌(电机井、自流灌等灌水工程)。这些措施中应适当强调蓄水的作用,因其既可灌溉,又可减轻低洼地涝害,还可借以发展渔业生产,达到旱涝兼治的目的[2]。
4参考文献
[1] 崔振岭,曹宁,陈新平,等.县级区域粮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评价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8,23(B10):319-324.
[2] 宋庆英,蔡森.林影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实现粮食稳产增产[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4):120-125.
[3] 栾进华,王伟,黄波,等.渝东北奉节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分析[J].华北农学报,2010,25(B12):45-48.
[4] 张有山,林启美.大比例尺区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定量分析[J].华北农学报,1998,13(1):122-128.
[5] 刘伟.中低产土壤改良及培肥措施综述[J].农技服务,2008(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