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文化艺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丝绸之路文化艺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丝绸之路文化艺术范文1

[关键词]甘肃;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影视创作;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8—0072—05

一、 甘肃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及其影视创作

早在丝绸之路开创时期,古代人民就开始通过文学、音乐、舞蹈、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对新颖文化生活的特殊感受。从汉武帝刘彻的《西极天马歌》到唐代诗人张籍的《凉州词》,从敦煌变文到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从西凉乐到长安宫廷舞,从克孜尔石窟到敦煌莫高窟、瓜州榆林窟、武威天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再到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无不彰显丝绸之路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魅力。1900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发现楼兰古城,同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丝绸之路文化再次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由此诞生了敦煌学、丝绸之路学、西夏学等诸多学派,也大大激发了文学家、艺术家的灵感,创作出很多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音乐、舞蹈和影视作品。尤其是影视作品,以其迅捷的传播速度与多元性综合化艺术效果,更是后来居上、影响极大。

(一)甘肃拥有丰厚的丝绸之路文化资源

丝绸之路①在我国境内长4000多公里,东起长安(西安)或洛阳(东延段),西至罗马帝国,纵横交错,形成网络,覆盖欧亚大陆大片地域。这条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大动脉绵延2000年,将所经地区的民族部落联结在一起,在商业贸易、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军事政治等方面相互发生深刻影响。

甘肃处在丝绸之路咽喉位置,丝绸之路三条主干道均穿越甘肃省境,②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缔造了博大精深的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丝绸之路的交流、繁荣铸就了天水、兰州、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历史文化名城的品位和魅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敦煌。敦煌是多种文化融汇与撞击的交叉点,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文化在这里相遇,造就了独一无二的敦煌文化艺术。敦煌文化不仅包括壁画、彩塑、文书等,还有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人文生态系统和人们的生存方式。敦煌莫高窟汇集了世界四大文化命脉精华,创造、保存了中国上千年的文明和历史,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湛、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追溯历史,甘肃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西文化交汇的要道和各民族交融的前沿地带,新石器时代众多民族就在这里生息繁衍,相传,人文始祖伏羲、女娲诞生于陇上,周秦先祖从这里走向中原。甘肃在历史遗产、经典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观光文化四类资源丰富度排在全国第五位,堪称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随着丝绸之路文化特别是敦煌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影视艺术表现手段的快速发展,在影视创作中充分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甘肃省文化产业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

1.电视专题片

中国影视界主创人员很早就将目光投向丝绸之路。近几十年来,以甘肃丝绸之路文化为背景拍摄的电视专题片有《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敦煌再发现》、《守望敦煌》、《大河西流》、《敦煌写生》、《敦煌》、《黑戈壁·黑喇嘛》等。1979年,中央电视台(CCTV)与日本放送协会(NHK)合作拍摄大型系列片《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让许多人真正了解了这条举世闻名的古代商道和蕴涵丰富人文历史文化的中国西部地区,它代表了当时中国纪录片制作的最高水平,在日本等国家掀起一股了解中国的热潮。2004年6月,中国中央电视台与日本放送协会再次携手合作摄制12集电视纪录片《新丝绸之路》。两国共派出350多人的拍摄队伍,深入敦煌、楼兰、黑水城、喀什等地采访,还专门设立海外组,在八国十个博物馆拍摄到大量珍贵镜头。该片历时两年摄制完成,于2006年3月10日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新丝绸之路》以近年来考古发现与学术研究成果为基础,尽可能还原历史原貌。该片在技术手段上也多有突破,首次使用超高清晰设备,以直升机、动力伞、航模飞行器从空中全方位进行拍摄,首次将电脑复原的壁画展现在世人面前。为尊重拍摄双方的审美情趣、观察角度、素材取舍和表述方式,合作方式比较灵活,最终形成CCTV与NHK两个版本。

丝绸之路文化艺术范文2

《丝绸之路》杂志创刊16年来,紧紧围绕“弘扬丝绸之路优秀文化,服务中国西部现代旅游”的办刊宗旨,以“追求高品位和可读性统一”的风格,获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同。近年来,杂志社在利用自身力量做好刊物编辑、出版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强杂志的总体发展和对外联络工作,先后在北京、陕西和新疆三地组建了办事

处,聘请专职人员负责刊物在北京、陕西、新疆范围内的宣传、组稿、征订、广告等事宜,并利用《丝绸之路》杂志的品牌优势,主动与当地文物、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组织各种高品位的文化艺术活动。

为了探讨《丝绸之路》如何更好地服务新疆旅游,进一步加大对新疆旅游文化的宣传推介力度,2008年11月12日,《丝绸之路》杂志社在乌鲁木齐市召开新疆通联会。来自新疆旅游、文物、文化研究部门和高校、新闻媒体的近40位代表参加了座谈。新疆自治区旅游局党组书记池重庆作了讲话,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季成家对座谈会进行了总结。与会代表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就如何加强《丝绸之路》与新疆的全方位联系与合作,把新疆的文化旅游做深度展示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大家一致认为:“丝绸之路”是东方文明中最具魅力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品牌,它既蕴含着丰厚的历史内涵,又具有多彩的现实内容,因而,《丝绸之路》杂志在内容上的资源优势是取之不尽的,其对国内外读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也是无限的。目前,国内以《丝绸之路》命名的刊物独此一份,它在甘肃、西北乃至全国同类刊物中的地位也是无可取代的。新疆是丝绸之路国内段的重点区域之一,它独具的文化、旅游、交通等资源优势为丝绸之路文化在新疆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也为《丝绸之路》杂志在新疆的扎根和成长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要以此为契机,拓宽领域,加强合作,在保持办刊宗旨和文化品位的前提下,适应时代的变化发展,不断更新理念,充实内容,进一步强化组织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区域建设、国际化建设,将刊物办成浓缩丝绸之路灿烂文明、古老文化和向世人全面介绍中国西部现代旅游和发展的权威性、标志性媒体。

会上同时举办了“丝绸之路―魅力新疆”旅游书画联谊笔会,特邀赵万顺、康国桢、王如一、吴景秋、马肇、解兴禄、冉世钧、陈少林、崔逢春、王砚华、靖殿国等新疆十多位书画家现场写字、作画,进一步深化了会议主题。

丝绸之路文化艺术范文3

1.汉魏洛阳城遗址

该遗址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东约15千米,这里是当时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它代表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大融合所产生的独特城市文化,见证了佛教在中原地区的传播和本土化过程。2008年,考古人员在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发现了大量人和动物的足迹及车辙痕迹,尤其是骆驼蹄印的发现,为洛阳是丝绸之路起点之一提供了佐证。

2.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

崤函古道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是遗产点中唯一一条古道遗迹,主要包括石灰岩质古道路面、路旁蓄水设施。崤函古道是汉唐时期沟通长安、洛阳两大都城交通要道的组成部分,是丝绸之路长期、长距离交通保障系统的珍贵物证。

3.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未央宫遗址位于今陕西西安市,处于汉长安城遗址的西南隅,又称西宫。未央宫总体布局呈长方形,四周筑有围墙,面积4.8平方千米,包括未央宫等40余座建筑。未央宫作为西汉都城最重要的宫殿,起到汉通西域的决策和指挥中心的作用,见证了汉长安城在丝绸之路发展历程中兼具时间及空间上的双重起点价值。

4.张骞墓

作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的墓葬也入选了丝绸之路的遗产点。张骞墓位于陕西汉中城固县,该墓自汉以来,历代文献均有著录,沿革明确。其具有汉代特征的封土墓葬形制以及“博望造铭”封泥、汉五铢钱、石首等文物的发掘出土,无不与张骞这一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特征相印证,从考古学上证明了该墓的真实性。

5.悬泉置遗址

悬泉置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该遗址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汉代驿站遗址,也是此次丝绸之路遗产点中唯一的驿站遗址。遗址包含汉代悬泉置的完整建筑群落遗迹,出土文物包括简牍文书、帛书、纸质文书、丝织品、农作物等,数量巨大,内容丰富,保存完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为人们认识古代交通邮驿制度提供了绝佳素材,为复原和再现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提供了价值极高的实物证据。

6.高昌故城

高昌故城位于新疆吐鲁番市,这里是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4世纪吐鲁番盆地第一大中心城镇。城址包括外城、内城和“可汗堡”,城址内分布有大量宗教建筑遗址和房屋遗址。高昌故城见证了汉唐等中原王朝通过设置郡、州县等建置对丝绸之路开创与繁荣所起的重要推动和保障作用,展现了城市文化、建筑技术、多种宗教和多民族文化在吐鲁番盆地的交流与传播。

7.北庭故城遗址

北庭故城遗址位于新疆吉木萨尔县,时代为7~14世纪,是天山以北地区的重要军政中心和交通枢纽。该遗址主要包括北庭故城城址、城址西部的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北庭西大寺)两部分,见证了唐帝国“都护府”等边疆管理模式及其对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保障和古代西域地区高昌、回鹘等文明。

8.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开凿于3~9世纪,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佛教遗迹之一,现存洞窟349个,壁画近1万平方米。它以独特的洞窟形制和壁画风格,揭示出佛教经西域地区由西向东的传播轨迹,以及在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本土化过程即龟兹风格。

9.碎叶城(阿克・贝希姆遗址)

碎叶城位于吉尔吉斯斯坦第三大城市托克马克附近,始建于5世纪,13世纪毁于蒙古西征。唐高宗时期在西域设此重镇,是中国历代以来在西部地区设防最远的边陲城市。碎叶城与龟兹、疏勒、于阗并称为唐代“安西四镇”,更因传为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出生地而闻名于世。

丝绸之路文化艺术范文4

时光回溯到西汉时期。汉王朝的西进及与西方世界进行交流必须拥有一个巩固的桥头堡和后方基地。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和两关(玉门关、阳关)的设置,主要是在政治和军事上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与此同时,围绕“保畅通”的战略目标,开始有计划地强化边疆防务。甘肃有史可查的边防设施建设始于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秦国在甘肃东部沿黄河河套修筑长城。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起自临洮,至于碣石” 。仅汉一代,在河西的疏勒河流域修筑了包括烽燧、城障和长城在内的绵延千里的边防线,东接秦长城,西至盐泽。甘肃现存秦汉等早期长城里程全国第二、明代长城里程全国之首,是名副其实的“长城故乡”。

20世纪初期开始,河西地区的汉塞和烽燧遗址陆续出土大批汉简,有居延汉简、敦煌汉简、悬泉汉简、武威汉简等。这些简牍主要是屯戍机构和人员来往的公文、档案、书信以及契约和生活方面的记录,为研究当时河西边塞地区的政治、经济、民俗、军事情况和汉代屯戍制度提供了宝贵而鲜活的第一手资料。甘肃不仅是发现汉简最早的地方,同时也是出土汉简最多的省份,占全国出土总数八成以上。拂去覆盖在简牍上的岁月风尘,长河落日与大漠孤烟同辉,金戈铁马印证峥嵘岁月,一个不朽帝国的光荣与梦想流传至今。

甘肃被誉为“石窟艺术之乡”。这一称号和丝绸之路有着密不可分的特殊历史与地理渊源。佛教文化艺术发源于印度,学术界认为早在公元前25年左右,在南亚大陆已经出现了将佛陀人形化的作品。到公元1世纪,来自西方的外国商人已经在塔克拉玛干的绿洲城镇拥有了自己的居住区,商人们毫无疑义成为佛教的传播者。佛教最先由印度传入中亚并在此兴盛和取得支配地位,以后逐步蔓延至东亚成为那里主要的。在中国历史上,“通过(丝绸之路)这条通商大道,一种外国宗教首次传入了中国”。甘肃是中西交通的要道,入玉门关后首先到达河西四郡,即十六国时代的五凉和西秦,这一地区首先接触到佛教及石窟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迭经战乱,而河西地区在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等政权统治下,社会相对安定,经济亦持续发展。《资治通鉴》载,隋唐时期,“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阎文儒先生在《中国石窟艺术总论》中总结道:“在中原大乱时,黄河以北种族斗争与阶级斗争极其尖锐,而河西却比较平静,因而文化是相当发达的。十六国及北朝时代的统治者利用、推广、传播宗教,因此甘肃便成了佛教的中心,作为宗教艺术的石窟,也就居全国之冠了。”沙漠中的美术馆――敦煌莫高窟,东方雕塑陈列馆――天水麦积山石窟,中国石窟鼻祖――武威天梯山石窟……甘肃石窟寺以其历史悠久、艺术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而系统全面地反映出了中国佛教艺术发展兴衰的全过程。

甘肃是中国“彩陶故乡”。东部渭河流域的大地湾文化是甘肃彩陶之肇始,距今8000年前后,先民们在这里生产了我国第一批彩陶,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彩陶之一。中部黄河、湟水流域及河西走廊一带,孕育了著名的马家窑文化,成就了甘肃彩陶的鼎盛阶段,器物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进入青铜时代,在中国其他地区彩陶难觅踪影的情况下,分布于甘肃各地特别是河西走廊的齐家、四坝、辛店、沙井等含有彩陶的文化,为甘肃青铜文化增添了独有魅力。安特生在1925年出版的《甘肃考古记》中写道:“此次甘肃考古,足迹所涉,几及甘省大半。所得结果,颇出意料所及。盖不仅器物丰盈之仰韶纪遗址,为吾人所获,而多数前古未闻之重要葬地,亦竟发现。其中完整之彩色陶瓮多件,类皆精美绝伦,可为欧亚新石器时代末叶陶器之冠。”甘肃彩陶自此闻名世界。今天,彩陶有可能是甘肃民间知名度和普及程度最高的收藏品,在全国亦有相当影响力,成为代表甘肃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符号。

甘肃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民族交汇点,汉族和少数民族在此最早接触、杂居,中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以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此交融、荟萃。先秦时期的戎族,西汉时期的匈奴,东汉和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氐、羌、鲜卑,隋唐至宋代的吐蕃和回鹘,对甘肃的历史发展都有过重大影响,各民族围绕丝绸之路繁衍生息,多元文明在这里碰撞融合,多种宗教在这里和谐共处,多样性民族文化在这里互动发展,使甘肃成为西北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摇篮和国家统一与边疆稳定的见证地,同时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独特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着悠久的民族历史与灿烂文化。

甘肃地处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交会地带,自古以来就有拱卫中原、护翼宁青、保疆的战略地位和独特的文化通道区位优势,为中原连系西北乃至中西亚的咽喉和纽带,在政治地理、经济地理、军事地理特别是文化地理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甘肃以璀璨夺目的华夏文明,引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秦汉至唐代前期,甘肃更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风向标。丝绸之路上佛教东传,丝绸和四大发明西去,证明了甘肃是中西文化交流第一站。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交流与文化融合的杰出范例,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沿着丝绸之路这条东西贯通甘肃全境的文化线路而搏动,丝绸之路沿线的甘肃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因而也具备了相当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多元性,包括佛教石窟寺、长城、大遗址在内的若干类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早已具备了成为世界遗产的潜质。1985年,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87年12月11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1次会议审议通过,莫高窟和嘉峪关(与长城其他关隘共同以“万里长城”名义入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标志着有甘肃特色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走出国门,开始向全世界展示自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莫高窟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成为了甘肃的代名词。甘肃的文物保护、管理、研究和利用工作亦逐渐与国际全面接轨,并在世界遗产地管理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为时隔27年再度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奠定了基础。

丝绸之路是典型的文化线路遗产。早在1988年,为研讨中西相遇时的复杂文化交流并帮助塑造多元文化特性及丰富欧亚大陆的共同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主题为“对话之路:丝绸之路整体性研究”项目,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于丝绸之路的浓厚兴趣。1990~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围绕该项目先后组织开展了五次国际性考察。2006年8月,国家文物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在新疆吐鲁番召开“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国际协商会议”,签署了《丝绸之路跨国申报世界遗产吐鲁番初步行动计划》,标志着丝绸之路跨国(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联合申遗工作正式启动。

甘肃省申遗工作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八年。2006年下半年,丝绸之路跨国申遗工作正式启动后,甘肃省文物局迅速组织开展相关调研和申遗备选点的推荐、遴选工作。2007年,成立申遗领导小组并向国家文物局上报了13处申遗备选点的基础资料;经过专家考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水帘洞石窟群、榆林窟、马蹄寺石窟群、锁阳城遗址、骆驼城遗址、悬泉置遗址、玉门关遗址、果园―新城墓群、张掖大佛寺11处被列入申遗预备名单。2008~2011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各申遗备选点的文物本体保护维修、周边环境治理、陈列展示、遗产监测、保护性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全面展开,相关地方政府陆续公布实施了申遗备选点的保护管理办法或保护规划。2011年12月,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遗协商会确定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以“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名称先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12年2月,国家文物局初步确定甘肃省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玉门关遗址、张掖大佛寺六处入选丝绸之路申遗首批名单。2013年1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我国22处首批丝绸之路申遗名单,甘肃省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玉门关遗址入选;同年10月,五处申遗点顺利通过国际专家的现场考察评估。2014年1月,“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申报文本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8届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会建议该申报项目命名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并一致同意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甘肃省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和玉门关遗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大家庭的新成员。至此,甘肃省世界文化遗产地总数增至七处,跃居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大省前列。

甘肃省七处世界文化遗产地宛如七颗璀璨的宝石镶嵌于长达16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咽喉段,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与丝绸之路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丝绸之路各个时期的交通、文化线路基本涵盖了甘肃省大部分市州,至今保存有大量的文化遗存,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由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整个丝绸之路的起始路段与分布于天山山脉地区的交通路网组成,它从中国古代的长安/洛阳往西,经甘肃河西走廊进入天山山脉地区,路网跨距近5000公里、总长达8700多公里,主要包括分布于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境内的不同历史时期的诸多帝国或汗国的都城或宫城、中心城镇、商贸聚落、佛教石窟寺、古道、驿站、关隘、烽燧、长城、城堡、水利管理系统、墓葬等考古遗址和多种宗教建筑与代表性遗存。它连接了多种文明地带,见证了东西方之间持续而广泛的商贸、宗教、科技、文化等交流活动,体现了亚欧大陆突出的多元文化特征,促进了洲际间多种文明的协调和共同繁荣,是亚洲大陆上建立长距离东西方交通、开展广泛的人类文明与文化交流的杰出范例。

丝绸之路文化艺术范文5

丝绸纺织产业是淄博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有着辉煌的历史,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出口创汇、安置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将淄博丝绸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很重要,发扬光大更重要。从目前丝绸行业的现状和前景看,淄博的丝绸企业必须在品牌建设和丝绸文化建设方面寻求突破和转变。在转变观念、合理规划、科技进步、自主创新、市场带动、管理体制等方面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的基础上,对探索、弘扬丝绸文化建议如下:

(1)大力营造弘扬淄博丝绸文化的氛围。定期举办丝绸形象大使选拔赛、丝绸技能大赛、丝绸服装设计赛、丝绸文学艺术竞赛等,每年评比养蚕状元和丝绸之星,奖励丝绸功臣、表彰丝绸热心人,让淄博人人了解丝绸、关心丝绸、支持丝绸、发展丝绸。

(2)加强丝绸的系列、持续宣传工作。一是策划电视、广播、报社、网络等媒体举办持续宣传丝绸的专栏;二是编辑出版中国丝绸知识读本,发放给学生、领导干部、工人、城市居民,定期举办知识竞赛。

(3)建立丝绸文化交流平台:定期举办国际、国内丝绸论坛;建立淄博丝绸文化研究会;整合淄博丝绸网络资源,打造国内一流的丝绸门户网站。

(4)建立校企联合机制,利用部分大专院校的科技和师资力量,共同研究、开发丝绸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加强古丝绸历史文化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加强对丝绸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服装、艺术设计等对丝绸拓展开发有益的人才培养和引进。

(5)加强淄博丝绸文化名店建设和丝绸文化市场的开拓。在中心城市和重点景区建设集丝绸历史文化展示、丝绸知识宣传、丝绸产品展销为一体的丝绸特色专卖店;建立、博采众长,构建即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又融入书画艺术、餐饮文化、手工艺术和出版印刷等文化艺术特色的丝绸文化市场或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

丝绸之路文化艺术范文6

[关键词]敦煌;历史文化名城;丝绸之路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4-0027-02

1986年,敦煌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79年,敦煌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对外开放城市。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梳理、分析了敦煌之所以被列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因。

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

敦煌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地方,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与雄浑朴厚的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璀璨夺目。古代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用他们的不屈精神和顽强毅力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

根据考古发现,今敦煌地区最早的居民,相当于夏代玉门市火烧沟类型文化的主人,此后又逐渐演变为玉门市骟马类型的文化。近年来,敦煌境内零星出土的独具地方特色的彩陶、石器、铜器和金银器,表明当时已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墓葬、遗址中出土数量较多的动物骨骼,证明生活在敦煌的先民们以畜牧业为主,有专家考证属于羌人;从石器、陶器、青铜器、金银器种类来看,已经有了分工较细的手工业;从遗址出土的石锄、石磨、酒器和粟类考证,农业生产也有一定规模。从遗址中发现的不属于当地生产的珍珠、玛瑙珠、海贝、蚌壳等饰品遗物看,其与外界有贸易交流关系。

敦煌有可靠文字记载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河西走廊的主体民族是月氏人,他们游牧于敦煌和祁连山一带。此外,敦煌地区还有乌孙人和塞种胡。大约在秦朝末年,月氏击败乌孙占据了敦煌。秦汉之际,北方强大的匈奴先是打败东胡,然后西击月氏,河西走廊及敦煌归入匈奴统治下。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为了安定边防,打通国际交往的通道,于元狩二年(前121)发动了对匈奴的攻击,歼敌4万余人,得匈奴祭天金人。汉武帝征服河西走廊后,在河西建立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和玉门关、阳关,并划玉门关、阳关为敦煌郡管辖,史称“列四郡,据两关”。丝绸之路开通后,敦煌遂成为中外交通的咽喉要道。

曹丕伐汉建魏,分置河西为凉州,敦煌郡归凉州管辖。东晋十六国时期,敦煌先后被前凉、前秦所据。东晋咸康元年(335),前凉张骏又分敦煌为敦煌、晋昌、高昌、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玉门大护军三郡三营置沙州。兴宁三年(365),前凉被前秦所灭,凉州郡县悉为前秦所管辖。敦煌郡是前秦凉州的属郡。

晋安帝隆安四年(400),敦煌太守李建立西凉国,自称凉公,管辖着西海、建康、凉宁、祁连、酒泉、会稽、晋昌、凉兴、广至、敦煌共十个郡。永建元年(421),被北凉所灭。

北魏太延六年(439)灭北凉,敦煌为北魏统治。北魏初期的敦煌管辖范围最大,北魏末,敦煌罢镇,置瓜州刺史,管辖着敦煌、效谷、寿昌、晋昌、常乐、会稽、凉宁七个郡。

557年北周灭北魏,敦煌属北周所辖,北周并敦煌、效谷、龙勒等县,更名为鸣沙县。隋大业初年(605),复置敦煌郡,改鸣沙县为敦煌县。唐武德二年(622),改敦煌为西凉州。唐太宗贞观七年(685年),分全国为十道,改敦煌为沙州,受领着敦煌、寿昌二县,隶属于陇右道。唐德宗二年(781),吐蕃占领敦煌长达70余年。唐宣宗大中二年(848),敦煌人张义潮率民武装驱逐了吐蕃统治者,依次收复了伊、瓜、沙、肃、甘、兰、河、岷、鄯、廊等州的大片土地。唐天三年(906),张承奉举事,在敦煌建立“西汉金山国”,后张氏后嗣遂绝。州人推沙州长史曹议金继掌州事。这一时期,张、曹两家世守此地达198年,在拓疆守土、保境安民方面建立了不朽功业。

宋仁宗景二年(1036),敦煌被西夏占领。1227年元灭西夏后,在敦煌设沙州路,隶甘肃行省。元世祖二十九年(1292),将瓜、沙一带居民下令全部东迁。明灭元后,永乐二年(1404),敦煌设沙州卫。嘉靖十八年(1539),明政府两次封闭嘉峪关,敦煌又被吐蕃占领。

清康熙中叶,又开始经营敦煌,设立沙州卫。雍正四年(1726),从甘肃56州县移民2400户。乾隆二十四年(1760),将沙州卫改升敦煌县,直至后县名始终未作改变。198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敦煌撤县改市。

二、独特的地理位置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是狭长的走廊与广阔的西域诸国的交通要冲。其西接西域,东接中国,处在古代中国早起对外开放的窗口;扼据两关,雄视西域,是丝路之咽喉、西边之锁钥。

秦汉以前,敦煌是古代各民族必争之地。西汉武帝时,为争夺西域曾多次以敦煌玉门关为基地向西域派兵。太初元年至四年(前104至前101),贰师将军李广利两次出征大宛,先后几十万人马均在敦煌玉门关会师盟誓,把敦煌玉门关作为伐宛基地。宣帝时外交官长罗侯常惠、破羌将军辛武贤在解决中国与中亚的友好关系中均在敦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中国的凿井技术也是由辛武贤通过敦煌在伐宛过程传到了中亚一带。

丝绸之路开通后,敦煌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外交、贸易、文化与科学技术交流的世界口岸。那时的敦煌正如《汉书・西域传》所记载:“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旅贩客,日牧于塞下。”隋唐南北朝时期,多次的商品交易“万国博览会”就在敦煌召开。

北魏时,敦煌常遭邻国侵乱,战争不止,有人建议朝廷放弃敦煌,但韩秀却陈述:“敦煌之立,其来已久……一旦废罢,则关右荒忧,烽警不息,边役繁兴,艰难方甚。”因而,敦煌得以保存。武则天时期,为使敦煌与西域交通畅通,加强兵力争夺“安西四镇”,每次用兵都以敦煌为指挥基地。因此,这一时期“敦煌地方最为繁忙,是兵站、粮站,也是庸役人力的补给站” 。

唐代的敦煌既是西域交通的总枢,又是国际贸易市场。内地生产的丝绸、茶叶、陶瓷器等,先在这里进行交易,然后运往西方。而西域各国的金玉珠宝、奇禽异兽及各种畜产品也在这里交易后,再运往中原。可见敦煌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三、突出的政治地位

敦煌这个名字,是汉武帝建郡时命名的。当时为郡的治所,相当于地区行政级别,管辖敦煌、龙勒、效谷、广至、渊泉、冥安六县及阳关、玉门关两关。

东晋咸康元年(335),前凉王张骏将敦煌、高昌、晋昌三郡和西域都护、戊已校尉、玉门大护军三营设置为沙州,州治在敦煌。沙州之名最早始见于此。沙州之设,提高了敦煌的行政地位,扩大了管辖范围。隆安四年(400),敦煌太守李建立西凉国,定都敦煌。拓疆东至建康,西至鄯善,北达伊吾,南邻鄯州海。

唐大中二年(848),敦煌人张义潮率领各族人民一举了吐蕃贵族,收复沙州。至此,“西进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六郡山河,宛然而归”。断绝近百年的东西交通,从此又畅通无阻。

1226年,蒙古军击败西夏攻占沙州,在敦煌置驿站抵玉门关,以保障西域的畅通。并升沙州为路,设沙州路总管府,将瓜州也改隶沙州路管辖。

明朝为经营西域,在肃州以西至哈密,次第建了“关外七卫”。其中罕东卫(敦煌南湖乡、肃北一带)、沙州卫(敦煌古城)与明朝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它是直接担负着西域防线军马粮秣的供应基地,敦煌不保,则明朝的西域防线就无法存在。

清康中叶以后,因敦煌人口日繁,商业也日益兴旺发达。原筑卫城已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需要,所以,又筑新城。各朝帝王都十分重视西北交通和敦煌这个战略重镇,常以宗室诸王驻镇沙州。

四、灿烂的文化艺术

敦煌地上地下文物保存十分丰富,共有文物点241处,文物保护单位47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9处、市级35处。公元1世纪,佛教由敦煌传入中原,首先在这里开花结果,孕育了举世闻名的以莫高窟为代表的文化和艺术,对中国宗教、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以敦煌遗书、石窟艺术、敦煌史地为主形成的敦煌学使敦煌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敦煌被列入国家保护的历史文化名城,促进了文化交流,繁荣了科学文化事业。这片神奇的土地和博大精深的人类文化瑰宝,吸引了无数中外人士前来寻幽探奇,更使敦煌蜚声遐迩。

[参考文献]

[5]敦煌市志编辑委员会编纂.敦煌市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

[2]常书鸿.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