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的核心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酒文化的核心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酒文化的核心意义

酒文化的核心意义范文1

【摘要】文章以继承和发扬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为切入点,重点探讨了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之间的关系以及弘扬湖湘文化,增强其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功能的现实路径等内容,做好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关键词】湖湘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医学生医德教育的路径研究》研究成果,编号:XJK016CDY011。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2016年度立项课题《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研究》研究成果,编号:xspybzz02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传统文化作为滋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高度概括和凝练。湖湘文化是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中十分富有特色并且有深远影响的一种区域性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提供鲜活的文化质料、丰富的实践载体、深厚的群众基础,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凝练所得,对于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塑造崇高人格和民族精神品格,培育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源’”,“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湖湘文化产生和传承于湖湘大地,它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系统,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特征,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价值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滋养。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独树一帜的湖湘精神,这种精神具有优良特质,它是中华精神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经世致用”“心忧天下”“百折不挠”“兼收并蓄”和“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彰显了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也展现了湖湘人的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湖湘大地的生动诠释和体现。

继承发展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和精神特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性,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文化滋养,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然而湖湘文化毕竟诞生并很长时间存在于中部一个相对封闭的农业地区,由于历史继承性,故难免留下历史时代的印迹,多多少少存在一些与生俱来的落后的封建的思想观念,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背离的,是不可取的。因而对湖湘文化的继承发展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进行科学辩证的扬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湖湘文化的继承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指导新时期的湖湘人继承发展好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做好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研究,这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国梦”,凸显湖南特色,达到“六个走在前列”是非常重要的。

二、弘扬湖湘文化,增强其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功能的现实路径

怎样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和倡导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同时,让广大青年学子易于接受,老百姓喜闻乐见?我们完全可以在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找到切入点。在三湘大地,这个切入点就是湖湘文化的精华。如果我们把湖湘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就能找到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就能深化核心价值的内核,就能赋予核心价值体系以灵魂,就能在倡导弘扬核心价值体系时接地气。继承发扬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做好湖湘文化优良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使湖湘文化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服务。弘扬湖湘文化,增强其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功能,具体可通过以下方法和路径实现。

(一)加强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挖掘,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文化内涵

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它的精神特质在中华民族文化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千年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积淀孕育了内涵丰富的价值思想,体现了湖湘人民的价值追求。加强对湖湘文化优良传统价值元素的挖掘,有助于丰富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

(二)加强对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宣传,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绵长而持久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源自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中华地域文化具有地缘亲和力,易被当地群众理性认识和有情感认同。中华地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源”。湖湘文化产生流传于湖湘大地,是湖湘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优良传统形成独特的精神特质,折射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风貌。加强对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宣传,对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研究,辨析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传承,提供一种地域文化作为核心价值体系参照,识别其中的历史脉络,做出系统深刻的理论分析,为地域性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有助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

(三)加强对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弘扬,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

人们对一种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需要一个文化体验的过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践行也是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人们从社会的生活体验中逐渐形成文化体验的同时,也不断强化和巩固共同的价值标准、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它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加强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弘扬,提炼、总结出湖湘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让湖湘文化有机融入核心价值体系,再将其有效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中,有助于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体验和领悟它,从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

【参考文献】

[1]朱汉民.湖湘文化通史[M].长沙:岳麓书社,2015.

[2]王伟光.充分发挥湘学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N].光明日报,2014-10-11.

[3]郑大华.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N].北京日报,2015-01-19.

酒文化的核心意义范文2

关键词:流行文化;新媒体艺术;微电影。

中国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265-2

流行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其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在维基百科中把流行文化定义为:“一个时期的流行风气与社会环境,是流行文化的表现。一个时期内社会环境崇尚的流行,特点是年轻、个性、多变和公众认同和仿效。”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流行文化的普遍性

流行文化不仅全面地显示了新时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新特点,也暗示着未来社会的文化发展趋向。现在,这个以视觉文化发展为重心的趋势包括了海报、广告、影像、计算机等等,这些内容都与美术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性。

高宣扬在他的《流行文化社会学》书中提到:流行文化成为当代人类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社会文化现象,主要表现于它在社会生活中的极度普遍性,以至于可以说它真正地在整个社会中无孔不入。

(二)《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相关论述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美术课程应关注文化与生活。“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

就此我们可以看出,美术与文化具有密切的联系,美术的学习是在文化情景中完成的。身处于当今社会,流行文化以直接的方式包围着学生的生活,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融入流行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二、课程概述

(一)课程开发目的

1.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创造力

对流行文化的体验实质上是对生活中美的发现,通过实地考察、作品鉴赏以及制作过程,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在创作过程中,结合开放的资源,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对于新媒体的应用能力

当今是数字化的时代,在课程设计中加入微电影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多媒体应用技术的能力,紧跟时代变迁的脚步。

3.增强小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开发的整个课程中、均采用了小组协作的模式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协作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课程开发内容

流行文化与新媒体艺术相结合

微电影是这个网络时代流行的新热潮,微电影即微型电影,是短片的其中一个类型、小型电影。从视觉停留的角度来讲,微电影有其特殊的意义,它能更清楚地让观众记得发生在30分钟以内的故事,而且在长时间内,依然记忆犹新。

本课程的中心在于以流行时尚元素为主题的微电影,用新媒体艺术的形式开展《时尚上海微电影》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用影像工具拍摄微电影,表现对上海时尚的独特理解。

三、单元教学设计

《时尚上海微电影》

(一)教学设计思路

由教师带领学生考察上海各大时尚地标,如上海新天地,K11和田子坊。上海有一种独特的风情,可以让人们在极端现代与传统两种气质中穿梭,大到如外滩、新天地的地标建筑,小到田子坊的窄弄堂,展现了融合在田子坊身上的“东”和“西”,即传统和现代时尚的结合。在考察过程中让学生从多方面艺术的角度出发,从中挖掘探索该地标的艺术特点与内涵,并用摄影摄像等方法记录下来,利用手绘的方法,设计绘制学生自己拍摄电影的宣传海报,课程最后以电影首映的会模式来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体验到当电影制片人的特殊体验。

(二)教学资源:照相机、摄影机、马克笔、卡纸、蜡笔、水彩颜料、铅画纸、剪刀、铅笔、直尺等。

年级:九年制义务教育七年级

课时:5课时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考察地标基本信息与文化历史背景,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基础简单的摄影摄像技巧,了解微电影的基本概念与摄像的基本技巧,利用电子设备能拍摄出简单的影片。

2.学会运用基本的综合材料和基础工具创作海报,初步懂得海报的基本分类和艺术风格、创作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过程:

第一第二课时,教师首先通过拍摄技巧等方面知识的讲解,同时搭配软件的应用来讲解和实拍如何制作微电影。教师带领学生考察上海时尚地标新天地、k11和田子坊,仔细观察其地标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时尚的表现,用影像艺术来创造微电影。

第三课第四课时,教师在课时展示播放回顾同学们考察时所拍摄的影片,并从中进行初步指点以便学生的修改。在上两节课的微电影拍摄基础上,进行绘制宣传海报。教师首先通过鉴赏考察中商场里的优秀海报案例来开拓学生的思维,并在此基础上讲授海报的基本分类和艺术风格、创作的基本知识。最后引导学生绘制宣传海报。

第五节课时开展微电影首映的会,将学生的微电影作品进行播放与海报的招贴展示,邀请学生家长来参观并一起参与评价,评选出最受欢迎的微电影,教师进行评价。

四、总结

本研究统合了新媒体和现代设计的领域,对“流行文化”为核心的创意课程开发进行研究,研究了关于上海的传统建筑与现代时尚结合、高楼大厦里老上海的新时尚的课程,引导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学会绘画、设计、影像等方面的知识,从学习中发现美感,培养构建良好的视觉经验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资料来源维基百科[E]http:///wiki/%E6%B5%81%E8%A1%8C%E6%96%87%E5%8C%96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钱初熹.文化创意产业与当代学校美术教育的研究[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2.

[4]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

酒文化的核心意义范文3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金融创新随即成为金融领域引人注目的对象,并成为广大学者的研究对象。随着我国加入WTO,为了在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与发展,各市场主体不断的进行金融创新来维持竞争力,增加了金融体系的风险,更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一方面,金融监管过严,会打击金融机构的创新积极性,不利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监管太松,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和风险的上升。因此,研究两者的关系,把握金融监管的度,对于提高监管效率,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创新,促进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进化博弈理论介绍

进化博弈论用复制动态方程探讨群体成员采用某种特定策略比例的变化趋势和稳定性。博弈各方达到进化稳定时的策略组合称为进化稳定策略(ESS)。复制动态方程一个是微分方程,其基本思路是:如果策略K的结果优于平均水平,那么选择该策略的那些群体在整个群体中的比例就会增加。复制动态方程一般如下:

二、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博弈基本假定与模型构建

1.参与人。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参与人是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商业银行等)和金融监管机构(如证监会、中央银行等),假定双方均为有限理性的经济人,风险偏好为中性。

2.策略空间。金融监管机构的策略选择有积极监管和消极监管,在博弈初期,采用积极监管的金融监管机构比例为p,采用消极监管的策略的监管机构的比例为1-p;金融机构的策略选择有创新或不创新,最初分别采用这两种策略的金融机构的比例为1-q和q。

3.损益。假定金融监管机构积极监管,成本为C,消极监管,成本为0,但如果金融机构进行创新发生事故,监管机构将受到处罚为v。假定金融机构不创新得到的效用是u,创新得到的超额效用是u1,金融创新被监管受到的惩罚损失是u2[2]。

三、博弈各方的复制动态方程和稳定点分析

四、相关建议

通过上述对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进化博弈分析,为使得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本文提出如下3点建议。

1.改变高成本,低效率的传统监管模式。在以市场为导向的时代,传统的金融监管模式已适应不了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金融监管机构应引入市场机制,给予金融机构更广泛的自主权,把监管机构的外部监管、金融机构的自我监督以及行业自律监督结合起来,降低监管成本,提高效率,为金融业市场机制的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酒文化的核心意义范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校园文化;德育答辩;效能提升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华北理工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研究项目《基于“德育答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效能提升研究》(项目编号:ZD2015-04)的研究成果。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构成及内涵分析

高校校园文化是校园建设的灵魂和主要内容之一。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社会文化为根本,以学校校园为空间,以教室和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环境和师生实践活动为载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形象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相统一的一种群体组织文化,它既包括物质文化又包括非物质文化。校园文化体现着全校师生共同的追求和理念,是全校师生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共同遵守的核心价值观和共同的价值取向,对全校师生中每一个人的行为形成潜移默化的指导与规范,从而将思想变为所有成员的自觉行为。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包括了教学科研相关用具与设备、工作生活场地和场所以及校园的公共环境区域等,整体体现出了大学的内在精神与外在传承;校园制度文化,是学校规章制度和规范习俗的集合,内容较为丰富,既包括了学校的总体章程,也包括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所涉及的各项制度条例和管理办法,以及外延至学生的礼仪规范、文明公约、校风校纪等方方面面;校园行为文化,是相对于院校静态文化而言的,具有动态特征。主要包括了教学科研活动的运转、学生文体活动的开展以及各项服务工作的进行等;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与核心,主要涵盖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历史传承、精神追求,具体体现在学校的校规校训、心理趋向以及校园文化氛围,主要体现着整个校园群体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因素。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遵循的教育理念

1.以培养学生崇高理想信念为核心。成才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为主要目标的。但要想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人,单纯的专业知识的教育还远远不够,更要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信念素养。信念素养则是贯穿在整个成才活动中的意识、习惯和精神的深度培养等。信念素养需要通过不断的教育、引导、熏陶和内化才能形成。

2.以浓郁校园文化氛围为抓手。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德育养成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校园文化氛围使置身于其中的师生互相影响。从开放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培养开阔的视野、宽广的胸怀,会从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中培养执着和探索精神,会从校园文化要求中自觉形成角色认知,从校园文化中养成高雅气质。崇高的信仰、严谨的作风、独特的视角、理性的思维、恪守规范的信念都与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密不可分。

三、德育答辩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效能提升

1.通过展示交流学习,查找隐性深层缺陷。“德育答辩”作为展示的平台,在其涵盖的开题、中期、答辩的过程中,在导师的指导下,同学的帮助下,自我的自省下,在过程的展示、交流、剖析中,作为“考察”与“被考察”的师生双方,都会发现教育的过程中以及提升的过程中隐性存在不足与缺陷,这些恰恰是能力提升与水平提高的瓶颈所在,也是问题的本质之处。通过学习与修正,将隐性的深层缺陷弥补,必将提升师生整体的综合素养。

2.通过宣传教育引导,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德育答辩”作为检验平台,能够起到良好的宣传教育引导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依托“德育答辩”的平台,树立先进榜样,宣传优秀事迹,将正能量的精粹通过多样的表现形式,提托“德育答辩”的平台进行宣传,达到教育引导的良好效果,促使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3.通过实践剖析总结,提升认知能力水平。“德育答辩”作为实践的平台,以丰富的文体活动为载体,在实践中剖析,在剖析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通过“实践-剖析-总结-提升”的模式,将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精髓,不断固化到学生的成长中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敬业教育”“文明修身教育”“成才励志教育”等作为实践的主题,通过“德育答辩”的实践平台,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梳理与深入,不断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慕微.试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J].科教导刊,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