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生物学学习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生物学学习方法范文1
【关键词】微生物教学;合作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方法应用
微生物教学发展的意义在于能够实际的推动微生物领域的发展,能够为微生物产品的研究发明奠定基础,促进微生物作用的拓展,同时能够发展微生物发酵以及微生物处理来代替化学物质,这样能够实际的保护环境,能够保证在经济,生产发展加快步伐的情况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微生物教学所涉及的知识以及应用领域较为复杂多样,导致微生物教学进步缓慢,对于我国该领域的发展造成阻碍,需要对此引起重视,本文主要研究的方向就是改变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
1.微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方法探究
微生物教学过程中需要讲解的不仅仅是微生物基础知识,同时需要让学生理解微生物领域的研究方向以及让学生掌握基础性的研究手段以及实验方式,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微生物领域的发展现状,微生物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意义。微生物教学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微生物研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发展空间以及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微生物领域的研究深入化能够影响整个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走向,而微生物教学是培养微生物人才以及完善微生物领域知识的重要步骤,因此,针对微生物教学进行相应研究是较为有必要的,在实际教学方式探究过程发现合作学习方法发挥的作用较为明显,主要原因就是微生物教学对于学生的研究精神以及创新意识,合作能力要求较高,合作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该种学习方式较为合适微生物教学,但是随着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其中所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为保证微生物教学的质量发展,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同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1.1.微生物教学中教师对合作学习方法认识探究
微生物教学中教师是引导教学走向的存在,同时能够影响教学具体知识以及具体内容,在微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存在的主要影响合作学习方法效果体现的问题就是教师对该种学习方法认识存在偏差性以及存在误区,具体体现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以自身为主体,在小组分配上,教师通过自我理解进行分配,在小组研究过程中教师给予过多的干扰以及意见,在小组探讨过程中给予学生独立讨论的时间过于有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的比例过多,导致的结果就是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较为缺乏,导致合作学习方法无法进一步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主要应对措施就是制定相应政策以及进行相应宣传,让教师理解合作学习方法的真正含义,了解其的真正作用,同时学校通过听课以及随机调查课件有效限制教师对于课堂的掌握程度。这样能够较为有效的推动合作学习方法的发展,能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属于自我的课堂,进而增加学习热情以及学习兴趣。
1.2.微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方法体现模式探究
微生物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方法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体现模式存在问题,在传统微生物教学模式上添加小组探讨模式,具体体现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应的课题探讨,教师给出固定的课题内容,给予学生固定的资源探讨范围以及固定的资源搜索内容,让学生以此做为基础进行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记住这一知识,有基本性的了解,学生主要理解以及学习知识的渠道还是教师的讲解,教师的主要目的就是学生能够获取较为突出的成绩。根据这一现状提出的对策就是学生根据彼此的了解自主组队,队员组成需要包括不同能力的人员,需要能够实现相互促进的效果,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学生探讨的主体为半固定形式,学生探究方向以及探究资料自主确定,并且根据课外搜索探讨结论在课堂上进行小组之间的辨析,能够全面的增加学生知识面,对于教师而言也能够获取不同的见解对于教师的自我提升有一定的作用。
1.3.微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方法设计探究
微生物教学过程中合作教学方法设计不理想以及不贴合实际是现今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具体体现为教师在合作学习方法应用过程中过度参考以及过度引用成功例子以及成功案例,导致的结果就是设计的方案以及设计的课件较为脱离实际,不符合具体学生的需求,导致教学成果较为不理想,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就是教师需要随时把握学生的变化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学习能力,同时了解学生的兴趣方向,教师结合微生物教学具体内容进行相应的配合分析,确定最为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案。
2.微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方法的应用分析
2.1.微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方法在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微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方法使用的效果较为凸显,能够实际的促进微生物教学发展,其使用的方向以及层次方面较为清晰,在全面改进合作学习方法之后,进行其的应用的全面探讨,这样能够为合作学习方法进一步推进发展奠定基础。比如在学习《微生物学》中,第一章原核微生物中的细菌。微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方法在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师通过学生的意愿以及其的实际能力分为4-6人一组,进行每周2-4次的课堂探讨,每次给出一个半固定课题,比如细菌细胞的一般结构与特殊结构,让学生自主分析。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形式或者通过文件形式记录探讨过程以及显现探讨结果,在课堂上教师给予足够的空间,让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探讨,完善各组的结果。教师根据各组的表现进行评定,对于表现的优异的给予课程加分的奖励。
2.2.微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方法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微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方法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具体操作就是学生进行自我定位分为2-4人一小组,教师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参与实验,各小组之间相互监督,对于微生物的培养以及微生物的形态以及各项数据的变化进行记录,同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独立实验,实验主题以及实验内容学生自己制定,教师只提供学生实验场所,学生必须得出实验结果,教师进行随机调查,根据学生的实验数据以及实验情况给予实验分数,独立实验为主要实验分数。
2.3.微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方法在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微生物教W中合作学习方法在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分为8-10人一小组,要求学生在实习基地相互帮助,共同合作,达到教师给予的实习目标,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努力学习实践提升自我,给出小组最终成绩以及心得。
微生物学学习方法范文2
【关键词】 细菌学各论;模拟教学;病人;医生;护士;常见病原菌
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其中细菌各论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学好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身边的微生物,也能了解一些常见感染的来源和治疗。
常规的教学方法只能使学生背下细菌的知识点,但学生对其临床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对一些常见病原菌如痢疾杆菌、肺炎链球菌等虽背到了知识却不知道怎么去应用。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充分掌握利用相关知识,我做了以下尝试:即模拟医院环境,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扮演病人,并由其他同学进行模拟诊治。通过两届学生的实践,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知识利用能力提高,为以后内外科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报道如下:
1 教学准备
1.1 将学生分成3组,一组扮演患者,一组扮演护士,一组扮演医生。医生组和护士组可自由组合。
1.2 病人组宜选成绩稍次的同学,抽签决定扮演哪类疾病的患者,要求能掌握该类疾病的常见症状或典型临床表现。
1.3 医生组宜选成绩较好的同学,要求医生组对所学各种细菌的知识加强复习、查阅资料以期能熟练应对各种常见病人。
1.4护士组宜选操作较好的同学,要求熟悉各类护理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如有困难可请高年级实习同学进行讲解),在医生开出医嘱后对熟练病人进行操作。
以上各组,均给予一周时间进行准备,适时给予辅导。
2 教学过程
2.1 医生护士组出场,自行布置治疗环境。
2.2 病人组出场,告诉医生自己的症状(症状要符合所扮演疾病的基本临床特征),医生可进行问诊和查体,之后做出诊断并提出合理用药方案。
2.3 护士组遵医嘱对病人进行护理操作,包括健康教育、打针、输液等。
2.4 对各组的过程进行点评,指出其中错误或不规范的地方,对各组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嘉奖。
3 教学结果
3.1 增加了学生对细菌各论的兴趣,特别是在准备期间尽心投入,不自觉间就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2 增加了医生组对疾病诊断的逻辑思维能力,对问诊及查体有了自己的经验。
3.3 增加了护士组的实际操作机会,在实习前就能对医院的操作流程进行熟悉,对以后的实习有很大帮助。
综上,学生对细菌各论知识的掌握显著提高,对一些常见疾病了解加深,能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者达90%。
4 讨论
4.1 模拟场景用于细菌各论教学有益于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要求学生自己进入角色可以克服学生对书本的依赖。模拟临床首先需要学生思考,考虑应该按怎样的病人,有什么样的临床表现等。使学生的思维由被动从书变为主动思考。
4.2 临床模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以往教学总是老师讲,学生记,课后再大量习题加强。这样做尽管考试所得分数较高,但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经常处于被动依赖状态,老师怎么说,同学即怎么做。故为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积极性,用模拟场景给学生以进入临床实际感觉,使其积极性得以充分的发挥;使学生多动脑,勤动手,教师则积极互动但尽量少参与;使学生尽力发挥自己,而且这样做的结果如果准确则有利于建立学生参与临床的成就感。
4.3 模拟临床教学能使学生临床实习快速适应工作 模拟临床教学与临床实际非常相近,而且是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所以同学记忆比较深刻,故其进入后期内外科学习阶段能很快地适应。两届的微生物细菌各论教学采用此法,内外科老师普遍反应这两届学生学习基础好。
微生物学学习方法范文3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探讨
严格来说,食品微生物学是属于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涉及到很多学科、很广范围的的课程。食品微生物学主要是对和食品有关的微生物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研究些食品和这些微生物之间的联系,从而开发出有益的微生物,并将其利用到相关的食品生产、制作和保存上,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好、更多的食品;同时也对危害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的微生物进行研究,研究相关的检测技术并将之运用于食品安全监测和监控上,以有效保障食品的安全,防止人们食用之后发生食品中毒事故。食品微生物学作为高等院校食品科学的一个重要课程,它是培养食品安全专业人才的必修课。而如何让学生在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学会生物学理论知识,掌握食品安全检测、安全控制、以及产品的研究开发等专业技能,从而适应市场对于食品安全人才的需要,则是目前食品微生物学教学的重要课题。因此,做好食品微生物课程的教学工作,促进教学改革,对于培养高素质的食品安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结合近几年来的食品微生物学教学经验,并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改进和探索,以期望可以提高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1调整教学计划
食品微生物学是一门应用性实用性比较强的课程,要培养高素质实用性的食品安全人才,就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要调整食品微生物学课程计划,合理安排好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的分配。而根据一些相关的课程安排情况,我们建议将理论课和实验课的课时分配由原来的7:3调整到6:4,或者5:5。通过适当增加实验课的课时,让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从而加强他们对食品微生物学实用技能的掌握,提高他们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2选择合适教材
教学离不教材,教材是教学工作最基本的一个工具,因此,选择的教材合不合适,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选择一个合适的教材,则是一个成功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例如,笔者在这里就选择了浙江大学编写的《食品微生物学》,这套教材的结构比较完善,知识的总结和归纳也比较合理,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为学生提供比较丰富比、较全面的食品微生物知识,让学生以较短的时间获得较大的知识收益。
3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实施的手段和过程,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们分别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3.1教学方法
科学的教学方法就如同科学的学习方法一样重要,这是所有的教师都认可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采取的是“授之以鱼”的方式,主要强调教师的知识传授作用,而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要改变这种单方面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还原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根据食品微生物学的实践性特点,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采取情景教学来提高学生对食品微生物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最终学会应用。例如在进行大肠杆菌的讲解时,直接向学生讲解:大肠杆菌的长度是1纳米到2纳米。这样的感觉就很死板,很没意思。笔者在这里是这样说明的“1500个大肠杆菌首尾相连的长度差不多就等于一颗芝麻的长度”,通过引用了芝麻来进行对比,就显得生动很多了。另外,合理利用课堂讨论教学,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充分活跃了他们的课堂思维,培养他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安排学生就微生物和食品酿造进行专题讨论,让学生讲解自己喜欢的酿造食品和比较感兴趣的酿造工艺,并分析酿造食品的制作和微生物之间具有什么联系等,最后教师再适当进行总结。通过课堂讨论,大大活跃了课堂教学学习的氛围,并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
考虑到食品微生物学的理论概念比较丰富繁多,其研究对象的范围也比较广,因此采用比较法来进行教学往往可以起到很好效果。例如真核、原核微生物的比较,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比较,不同微生物之间的营养类型的比较等,这些比较都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3.2教学手段。现代信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教学工作提供了许多的教学手段支持,因此,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一些比较清晰的微生物图片,播放一些比较形象生动的动画,从而为学生展示一个微观下的奇妙世界,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还可以将各个知识点连接起来,从而加强理论和概念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并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照搬教材内容,文字要尽量精简,同时还要注意在讲解过程中要注重和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不要只顾对着幻灯变照本宣科。
结语:随着食品科学和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在食品的制造、保存、检测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食品安全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加强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工作,促进教学改革,从而培养出具备高素质的实用型食品安全人才,既是食品专业学生的发展需要,也是社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冯建英.微生物学课程绪论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微生物学通报,2010(07).
微生物学学习方法范文4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的操作模式总是老师讲解、准备、示教,学生被动地理解和操作,学生的操作严格地按实验指导上的操作步骤进行,这样操作的结果就会导致学生养成被动思维的习惯,做事喜欢依葫芦画瓢,最终形成惰性思维,缺乏创新和主动思维,更无从谈起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这种教学方式的作用下,学生往往自学能力不高,尤其是缺乏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新的授课模式的提出
近几年来,我们尝试在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以及教学考核等多个学环节上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这种模式授课,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这种授课模式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起来,改善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和欢迎。
三新的授课模式的实施要点
1学生对课程重视程度的教育
作为生物工程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微生物学课程不仅可让学生学习掌握系统的微生物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还可为后续专业课,如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遗传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生刚开始学习时,对课程的地位和意义往往认识不够,学习该门课程的动力不足。针对这一点,我们提出了以目的和职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的探索,让他们明白该课程学习地位、目标及和生物高新技术的关系,旨在让学生在开始学习新知识的起始阶段就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加深对课程的热爱。
2研讨式教学
研讨式教学模式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2],这种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在授课过程中,讲授完阶段性教学内容后,给学生布置几个讨论专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通过归纳、思考、总结,以PPT的形式向大家汇报,作为该阶段性教学内容的拓宽和深化。这种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例如微生物授课过程中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给学生:“我们生活中抗生素利用的现状与滥用抗生素导致的后果”,并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实施这种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上台讲演积极性高涨,学生查阅的资料内容丰富,PPT图文并茂。通过专题讨论,可以使他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由被动地接受向主动学习转变。学生经过这种教学模式的训练不仅可以加深对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拓宽了知识面,还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得到有益的锻炼。此外,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多媒体教学在微生物学教学中是极其必要的且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3]。尤其是PPT的色彩、图片、动画和信息量等都体现出它的优势。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查阅了大量的网络资料,广泛收集各种微生物形态与结构的图片,构建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把显微镜下的影像搬到教室的多媒体大屏幕上,将肉眼看不见的世界变成很容易看得见的世界,此外多媒体教学将微生物的抽象知识变得具体化[4],上课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生动,上课形式也变得生动活泼[5],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掌握和接受,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4实验课的教学改革
微生物学实验的改革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可开阔他们的视野。关于实验课的教学我们的思路是:在学生掌握灭菌、无菌操作、涂片、染色、显微观测技术、培养基的制备、分离纯化、纯种培养等微生物基本技术和基本操作后,再将一些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项目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在这些基本实验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实验项目[6]。力争让大部分学生体会到微生物学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学生在对某种微生物进行检测时,可在实验的设计中把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特点、病原学诊断及免疫诊断技术相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机地将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验证性实验与基本实验结合在一起,深化对实验项目的理解和掌握。对学生来说可以在样品采集、分离纯化、生物学特性、初步鉴定诊断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切实提高他们掌握实验知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他们主动去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了实验成功的喜悦后,学习的兴趣就会被极大地激发。
5考核方式的变革
教学考核的目的是为了督促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总结和复习,最终实现对知识的掌握,此外教学效果也可以通过这种考核反映出来[7]。在传统的考核模式下,微生物学课程的考核多是以学生的闭卷考试成绩和实验报告为依据。事实证明,仅凭书面试卷的成绩和实验报告并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实验态度、操作水平、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对知识的实际掌握和运用程度。事实证明,许多学生的理论考分很高,但动手能力很差,为了引导学生扎实地学好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我们对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
在学生的考核方面我们主要是通过强化综合考核来改革教学考核。将掌握运用微生物学学科的理论知识的考试与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考核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综合考核方式,注重综合考查学生的能力与水平。把学生的微生物学学科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实验操作、实验分析能力、微生物学检查方法的运用能力等,均纳入教学全过程的考核体系内,这种做法既能打造优质的考核方式,又有利于考核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能力水平提高情况。
综合考核采用课程的理论成绩占学科成绩的70%(包括授课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专题讨论等成绩占30% ,考试成绩占40%),实验成绩占30%,实验课成绩采用综合评定办法:(1)课前提问评定:要求学生在课前对将要进行的实验有一定的预习和熟悉,在正式开始实验之前教师针对实验的原理、操作程序、关键步骤、注意事项及实验中涉及的微生物理论问题进行提问,检测学生对实验的预习情况,帮助学生熟悉即将开始的实验内容,这部分考核占20%;(2)操作技能评定:在每节实验课中为鼓励学生重视操作技能的锻炼,教师将对他们操作技术的正确性、熟练度给出成绩,占30%;(3)学习态度评定:好的学习态度的培养对实验技能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教师将对学生对实验物品的准备、整理、卫生打扫及出勤等情况的考查进行评定,占20%;(4)实验报告的评定:将依据学生写出的实验报告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对结果的分析讨论等给出成绩,占30%。在整个考核过程中,学生需要从各方面来体现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实力,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这种考核同时也可以缓解期末考试的压力。
四新的授课模式的实施效果
运用这种模式授课,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让我学”为“我要学”,只有将学生被动做实验转变为主动要求做实验,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依据实验指导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改革了过去学生照老师的葫芦画自己的瓢的“机械式”实验操作,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会增强学生的自学意识,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将改革过去学生对实验指导的态度,迫使学生积极地理解实验指导上每一步骤的必要性及实验操作的可行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模式可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使他们的思想和意识可以在设计实验中得到充分体现。
这种教学模式将改革过去学生上实验课个人单枪匹马的独立操作情况,有利于同学之间、小组之间的互帮互助,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统一的精神,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
参考文献
[1]梁玉祥,汤洁.把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在实验教学的首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2):81-84.
[2]张楠楠,朱昌蕙,王国庆.关于新型教学模式PBL的思考与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8(8):1480-1483.
[3]高玉千,邱立友,梁振谱,等.创新型微生物学的教学改革实践初探[J].科技创新导刊,2008(18):171-173.
[4]叶姜瑜.高校微生物学多媒体教学及双语教学一些问题的探讨[J].微生物学通报,2002(6):95-98.
[5]朱永宁,吴海歌.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的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7(4):542-544.
微生物学学习方法范文5
1.推荐适宜的学习方法和易记的口诀要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呈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该把自己实践摸索或教学总结出的好的学习方法推荐给学生。对于细菌学各论来说,因其主要阐述的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病菌,知识量大,内容繁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得要领,“眉毛胡子一把抓”,不但考试成绩不理想,而且严重挫伤了学习积极性。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在第一堂课就可以用“三性两法”四个字概括本篇的主要内容,“三性”即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两法”包括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方法。对每种菌的认识都主要从这五方面把握,简单明了。学生不论是新学还是复习,都可以遵循这几个方面去提纲挈领、有的放矢地学习,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率。
同时本篇内容比较零碎,易懂不易记,教师应多总结一些口诀或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如葡萄球菌的抵抗力可以简要概括为“三耐两怕”。又如伤寒沙门菌引起的肠热症进行微生物学检查时,因病程不同采取不同标本,可用“一血、二便、三检尿、四检骨髓全知道”来帮助记忆,等等诸如此类的口诀或顺口溜不但便于学生课后复习,而且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问题情境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情境,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激发探究欲望的前提。针对本篇内容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病菌这一特点,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病症或临床上典型的病例为切入点提出问题,变“以菌说病”为“以病说菌”,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化脓性细菌中,致病性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疖肿、须疮在生活中屡见不鲜,教师可以此提问“平时皮肤表面的疖肿是由什么感染引起的?”或直接引入一则临床病例,提问“患者可能患有什么疾病?此病最有可能与何种病原体有关?”通过巧设疑问,给学生留下悬念。这样,学生在课余时间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讨论、查阅文献,求知欲望很强烈。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展开讨论,自己解释病因,提出诊治方案,最后教师归纳总结,给出准确答案。这样一来,可以使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临床实际中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措施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头脑中构建了一套理论联系实际的系统知识体系。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了探究问题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探究活动的情感得到了培养,逐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利用CAI课件教学与常规教学相结合,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CAI课件辅助教学具有许多优点。首先直观性好,内容新颖丰富,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细菌学各论中各种致病菌的形态结构仅靠文字讲解非常抽象,学生难以理解,采用CAI课件辅助教学能够提供大量直观的图片,真实形象地显示各类微生物的形态及超微结构。这样就不再是教师空讲,学生空想,而是讲有所依,学有所据,使抽象的教学过程具体化,使同学们对各类致病菌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增强记忆。其次CAI课件可以能够化静为动,对于一些难点内容可采用连续动画画面,很好地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比如SPA的特性和作用,配以动画画面,使原来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变为生动的画面,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又可以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CAI课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画面富于变化而可能导致教学内容线条不清晰,重点不突出,同时内容消失得太快,学生也难于记笔记,不利于课后的复习和考试等。在反馈的调查问卷学生所罗列的缺陷中,这一项排在首位,有高达57%的学生有此看法。而且有时为了把文字显示清晰,就需要把字体放大。因此,不得不经常在多屏内容之间来回切换,影响了知识的整体感。例如,在讲授某种菌的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时,由于教学内容较多,使得它在展示知识结构的整体性方面差一些。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将现代CAI课件教学与常规教学形式相结合,必要时应用板书辅助教学,把重要的词句罗列出来,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注重与总论的联系,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医学微生物学总论已经从生物学性状、感染免疫、遗传变异、病原学诊断和防治等方面对三大类微生物进行了阐述,细菌学各论只是对临床上常见的致病菌进行进一步深入具体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一定注重前后的联系,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如在细菌学各论中学到致病性葡萄球菌引起全身性感染时,可以结合临床病例图片,以病情发展依次出现的临床病症与总论中的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联系起来。这样就很自然地使总论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在各论中具体化了,同时使学生可以把总论和各论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5.关注科学前沿,注重知识更新
医学发展到今天,各种传染病及其病原谱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病原微生物在临床上的重要性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耐药菌株及条件致病菌乃至非致病菌所替代,而且近20年来,新型病原体和传染病也有愈演愈烈之势。而这些新动向在教材中难以得到及时反映。教师应经常阅读文献、上网检索相关资料,时刻关注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科研新动态,在课堂上适时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学术动态。如在讲到葡萄球菌的耐药性问题时可以引申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严重耐药性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关注,同时列举一些相关的最新科研报道。通过知识点的延伸,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医学微生物学学科前沿知识,最新科研动态,研究热点,为以后从事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这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我国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作为医学院校的教师,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结合本校实际,不断总结经验,力争以最适的教学方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为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的合格医学人才而努力。
微生物学学习方法范文6
论文摘要:鉴于开放式答卷能够更有利于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课程设置和教师授课情况的看法,在学院的层次实施又可以使学生的意见及时与教师见面,做了四个学期的学生问卷调查,观察学生评价叶课程设置和教师教学质量改进的作用。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一切工作,归根到底要通过学生的努力,才能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和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因素的作用。学生的原有基础、智力水平、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方法,是教学质量这一主要矛盾的内因的根据,其中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方法是我们可以辅以一定措施加以改变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方法有多种,我们希望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关注教学活动,表达对课程设置和对教师教学的看法,促使学生对学校的教育活动进行思考,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对教师授课的评价有多种渠道:同行评价、督导组听课、学生评价等。其中的学生评价,会更客观直接地反映学生的感受,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我院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近三年引人的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 /3,更需及时获得学生反馈的信息。我们采取设置开放性答卷,匿名回答的方式征求学生对教师授课情况的意见。使教师能够客观、及时地认识自己的授课特点和不足,明确需改进之处,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我院于2007年成立,是由其他三个学院中的部分专业合并而成,在课程的安排上必然有不符合我院培养方向的情况,为使课程安排更加符合专业要求,我们也将学院课程设置修改方案提供给学生,征求学生意见。
一、研究方法
(一)方法。采取开放式答卷的方式。首先拟定题目(题目附后),在学期初即将题目发给学生,并向学生讲明卷的目的意义,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关注这些问题,期未时收回答卷。从2007年秋季到2009年秋季,共进行了四个学期。为使学生畅所欲言,答卷采取匿名方式。参与答卷的学生1569人次,收到答卷5383份。答卷及时与相关教师见面。
(二)收集到的问题
1课程设置方面
理论课:来源于农学院的生物技术专业的有些课程偏重农学,如: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作物学通论、植物保护学通论及园艺学通论等;有些课程安排的顺序不是很适合学生学习掌握,如:《食品生物技术》时间安排上可提前,可在《食品生物化学》和《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结束后即开设,增加知识学习的连贯性;学时不尽合理,大三课时太少、大四课时多。
实验课:希望增加创新性实验课的比例,部分实验课学时少,经费少,故动手机会少,去野外实习机会少,感觉不过瘾。
2.教师授课情况
反应最多的问题是:教师授课的严谨与课堂气氛活跃的矛盾,学生希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更多的知识,而部分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总是偏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部分教师与学生交流不够,课堂上对学生的反应注意不够,课下又不能主动与学生交谈;有些教师的知识面过窄,仅限于书本知识;个别教师语言不够准确等。
(三)采取的措施
1,在2007版教学计划中删除了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中偏重农学的课程,并根据专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增加了相应的课程,如: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细胞工程大实验等必修课,动物生理学、普通病毒学、基因组学、免疫学、生物制品学、现代微生物检验技术、生物技术制药等限选课及分子标记技术、应用微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病毒学、分子免疫学生物芯片技术、生物过程工程等选修课。调整了部分课程的开课时间。实验课的学时和经费不足问题,我们一方面积极向学校争取对于生命科学学科的实验经费实行倾斜政策,另一方面向学生解释我们这个层次学校的教学经费情况,不能简单地与高层次的学校攀比,要充分地利用好现有的条件,获取更多知识。 2.向教师反馈
学生对大多数教师的授课及多媒体课件的制做给予肯定;对再次上课的青年教师的进步给予鼓励:“稳重、自如了许多”。特别是对于一位高年资教师提出的“每一堂课都要象做讲座一样准备”,并且实施,深受学生好评。受到学生赞扬的教师,很兴奋,很受激励,表示今后别无选择,只能更加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特别是再次为同一批学生上课受到肯定的青年教师,更是信心倍增,对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受欢迎的教师充满信心;被指出不足的教师,更客观地了解了自己授课过程中的缺点,明确了努力方向。改进的情况还需时间来观察。
3.将问卷调查后,采纳学生意见做的课程设置修改及学生意见反馈给教师的情况,及时告知学生,避免学生误认为他们的意见无足轻重,有利于保护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二、结果分析
第一、大学阶段的大部分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价值判断能力,他们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有很强的说服力,尤其是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敬业精神、思想境界,以及知识的渊博程度、教学的组织能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与运用等方面能够做出客观的评价。
第二、通过不同班级,不同年级学生的答卷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高年资教师的教学风格,青年教师的教学特点和不足。使教师更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的授课情况,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
第三、评价结果更客观我校在征求学生意见方面,有多种措施:网上评教,召开学生座谈会等,均为学生评价教师的不错途径,但网上评教,教师不能看到,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召开学生座谈会,学生往往碍于情面,而不对本院教师提出任何意见。通过本文组织的评教活动,使教师看到了许多尖锐的意见。
第四、要注重少数学生的意见尽管是以匿名形式填写答卷,学生还是有顾虑,因而比较尖锐的意见往往还是为数不多的学生提出。而这些意见往往是教师真正需要改进之处。
三、需要改进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