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论文评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论文评语范文1
平面设计是比较实用的艺术形式,介于纯粹艺术与应用设计之间。它包含有绘画性和设计性两个层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隐喻性。然而要想做出最具民族底蕴和文化韵味的平面设计作品仅凭设计的技法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地纳入本土文化和本民族的文化及艺术语素,才能逐步形成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平面设计作品。中国水墨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语言,其中包含着民族的智慧。如何将中国水墨画的语素运用在平面设计中,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概括、凝练是平面设计中重要的观念,中国水墨画同样有着这样的特质。古人曾讲过“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用简练的语言表现丰富的寓意。水墨画能通过凝练的笔墨关系,表现出广阔的心理空间和耐人寻味的意境。在中国水墨画中,兰草就是用几根粗细走势不同的墨线交织而成,传达给人以幽兰深谷的意境。然而在平面设计中,对表现的物象加以提炼概括的现象是很普遍的。
比如在图案设计中,把复杂的花卉用最为简练的线条和形状表现出来,使物象变得简洁并带有较强的装饰意味。平面设计中的标志设计最具代表性,能用最为凝练的语素体现作者的意图是最高明的,这些都与水墨画有着共通之处。水墨画强调留白。留白,在水墨画中是常见的,也运用得最多,并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白为无画处,以无画处衬托有画处,使画面既不被塞满又具有韵味。虚实相生,以虚写实,以实写虚,都是为了使画面更具节奏更具变化。山人的画作中,有不少花鸟画多为一枝花,一条鱼或两个简单的物象,再施以独具匠心的款识,画面空灵而耐人寻味。画家用点、线、面的语言将一张白纸分割,形成一张有意味的作品,这种有意味的空间想象远远超越画面的内容。在设计中这种表现手法也是常见的,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中就运用了这样的表现手法,通过这种艺术手法处理画作后,会使画面更加凝练、简洁,给观者留有回味的余地。空间的营造也体现了二者的共通之处。
在水墨画中,空间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它反映了作者的立足点。中国水墨画的空间观念,是以一个平面的二维空间营造一个纵深的广度空间。通过物象的堆叠逐步地拓展观者的视觉空间,让观者有身临其境的体验。可以说,这种视觉效果在平面设计中同样存在。冈特·兰堡的设计作品中有这样一件作品:在一张黑底的纸上绘制两把椅子,上为白下为红,将画面一分为二,在四边角施以文字(文字是镂空的白色),画面没有多的语言,但是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更大的思索和想象的空间。空间的营造取决于作者的观念,观念的形成在于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其他综合素养,这些素养的形成离不开本民族的文化基因。
二、中国水墨画元素在平面设计中运用的意义
中国水墨画对平面设计有着深刻的审美影响,在平面设计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中国水墨画的语言及画面的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可以说,中国水墨画是依托文化而存在的艺术,其终极目的并不止是对客观物象的表现和水墨技巧的展示,而是对画者内在综合修养的展示。其追求的不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而是通过绘画表达画者的内在观照。其用笔法的抑扬顿挫,线条的浓淡干湿,用概括凝练的绘画语言展现出东方古国独有的神秘和含蓄之美。将中国水墨画元素及理念运用到平面设计教学里,不能是简单地照搬照抄就能解决的,要对中国水墨语言的韵味有深入的理解。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加入水墨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有关水墨画的实践活动能理解到水墨语言的独特性。同时让学生对水墨作品进行赏析,并对绘画背后蕴涵的文化意蕴进行领悟,使学生了解水墨语言在平面设计中的巧妙运用不是单纯地展示视觉之美,而是其表现的由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飞跃的和谐之美,追求动态之中的矛盾的平衡之美。这种对学生民族性审美眼光的锻炼,在现代的平面设计教学领域是必要的。中国水墨特有的语言体系对平面设计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平面设计作为一个在西方已经发展得很成熟的艺术门类,从理念到制作技法都是自成体系的。要想有所变化,有新的突破,有独特的表现方法,就要加入一个独特的艺术语言要素,转变原有的观念。中国水墨画独特的语言是极具拓展性的,水和墨在宣纸上的运动产生了很多随机的独特肌理效果,这对于平面设计来说,有一定的价值。线条的浓淡干湿、粗细曲直和圆转方析等诸多变化,不仅仅是特殊效果的融入,也是一种在独特文化背景下水墨绘画艺术元素的嵌入。恰恰是这种水墨画特有的自然而随机的艺术效果,为平面设计提供了更大的拓展空间和思索的余地。在中国水墨画中,线不仅构成了物象的轮廓与结构,也是情感的载体。而在西方绘画中,线更多是勾勒边界和结构。中国水墨画中,线是画的骨骼,表现画的节奏韵律。线本身就充满情绪,蕴含着耐人寻味的意蕴。线的变化形式就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可以脱离物体单独存在,也可依托物象传递讯息。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将书写性线条的实践运用到设计中,可以提升平面设计作品的内在韵味和表现力。其别样的用色观念,即“以墨为主,色为辅”的表现形式,一直为文人墨客所钟爱。而就是这样少许的色彩,在水墨晕淡的画面上更显珍贵。这也是古人所说的“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实证。在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中,再多的色彩似乎都已不能诠释这样的意境。
文化论文评语范文2
从这些书评的生成原因看,有几个情况值得注意。
一是评论机制问题。不少书评作者与专著作者一般为或师生关系,或脾胃相投的“哥俩好”,戏文尚未进入“正本“,其开场锣鼓先就使得书评的客观公正性大打折扣;国外由编辑指定或随机选取书评者、盲评机制在我国尚未形成。特别在我国音乐理论界,“短平快”书评的即刻出笼,也使得能够坐下来潜心研读原著、可能发表不同看法者因被“抢占先机”而不得已悻悻然作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普遍国人心理也使得前者如入无人之境,大行其道。
二是成果评价问题。一般来说,书评不能被认定为学术成果,且要写出精当的书评,需要花大量时间精力研读原作,故真正愿意为之费心者寥。这就必然造成下列普遍现象:1.“拉大旗作虎皮”。即不论货色怎样,首先树一招牌,拉一名人“剪彩”。名人若真有耐得住性子细看书再为文者固可放心,但要求功成名就者再来费这个劲儿未免天真;况且,恕我小人之腹度之,名人一般来说心情都不错,下手也就特别温柔。故此类书评多半乃“隔山买牛”之作,凭老经验,没有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至于[前这块猪肉是否真正吃进了嘴里,就很难说了。2.“套近乎”心理。此类专著作者大多已为名人或准名人,无需吭声稍假以颜色,必有侍者争宠。要求这类书评说真话,有如要儿子打老子,可得乎么哥?这就像小孩儿佩服孩儿王,以为[前就是天王爷,夸起来都精选最美的词儿,简直捧上了天。你若想在这种书评中见出真正的“学术”评价,那就对孩子们要求太高了,如果不信,不妨将著作与书评当作商品与包装,比较一下便可见出在下所言大致不虚。
文化论文评语范文3
【关键词】舆论引导 娱乐化 话语体系 标题公信力
《金鱼说话》是2011年1月辽宁广播电视台资讯广播(FM90.6)节目改版后推出的一档新闻评论节目。节目名称采用两位个性化男主播的姓氏组合形式,既突出了主持人的形象符号,又鲜明地体现了节目定位和个性特色。每天早晨8点到8点半的黄金时间,金龙、于雷两位主持人用嬉笑的语言,夸张的演绎、辛辣的讽刺,融合相声、演绎、调侃等多种形式,对社会焦点热点事件进行个性化评点,激情而不失冷静,幽默但不失尖刻,嬉笑怒骂而又一针见血,让听众在轻松的氛围中对新闻事件多一分思考和回味。
尽管节目开播时间不足一年,但其在大连收听市场的认可度呈直线上升趋势。从本台监评员的监评报告看,对《金鱼说话》节目的监评报告高度集中,监评员认为,该节目形式富于创意、内容引人深思、主持人反映机敏、风趣生动、收放自如,让早晨的新闻时光变得格外与众不同。
应该说,对于一档身处广播新闻节目播出最集中、竞争最激烈的“黄金档”广播新闻节目,《金鱼说话》能取得这样的关注度、获得这样的评价相当不易。从整体节目定位来看,《金鱼说话》是以传统曲艺――相声的形式,糅合主持人自身演绎、调侃、讽刺、幽默的主持风格,评论“昨日新闻”的节目。实现用娱乐的形式提高广播新闻的舆论引导力是这档节目突出的特点。
初探:遵循新闻规律,乐而不“娱”,内容严肃,形式活泼
1、恪守新闻规律,形式创新与新闻传统回归高度融合
《金鱼说话》节目首先是一档新闻节目,它信息量大、新闻性强,内容涉及重大主题报道、舆论监督报道、社会热点报道及生活服务报道等方方面面,在节目选题方面坚守新闻价值原则,在节目形式方面则坚持“创新话语体系”。
如2011年5月5日的节目中提到了警察用凡客体提醒居民防止上当受骗,主持人借用网络流行的凡客体改造出不同情境的片段,或冷嘲热讽、或风趣幽默,不仅向听众传递了当下网络风潮,又以极富调侃、令人捧腹的形式,间接地点评了一些社会现象。再如讲到明星吸毒,主持人用模仿的口气,说莫少聪“绝不忏悔”,又以听众的口气劝他“长点心吧”,角色多变,惟妙惟肖,让人有如同观看戏剧之感。又如讲到老年人被骗买药,主持人模仿各种人物之语气,绘声绘色,效果逼真。
事实上,《金鱼说话》在很多舆论监督类报道上,都一反过去流行的“高举高打”的做法,而是变得越来越重视听众的接受心理,特别致力于创新报道的话语体系――居高临下的说服被平等交流代替;抽象概括的工作式语言被富有亲切感的口语和富于地方特色的调侃取代,甚至时不时地冒出网络用语,流行词汇,说学逗唱无所不用,曲艺形式发挥至极。事实上,话语方式的转变,不仅仅是叙事方式的转变、语言风格的转变,从更深层次来讲,这种创新是对传统新闻的回归和提升。
2、把握评论和调侃尺度,注意适当回避
《金鱼说话》节目主持人思维活跃,主观能动性作用大,经常能在节目直播过程中迸发出闪耀着光芒的语言火花,但个性化和主观性的发挥时常是一把双刃剑,导向和尺度把握得好,节目就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而不注意评论和调侃细节的把握,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式的评论将会引起导向的偏差。尺度的把握,与主持人的政治意识、语言表达能力、节目主持技巧、文化知识素养等综合素质密切相关,《金鱼说话》节目主持人正是在这些能力的不断锤炼中提升着节目美誉度。
不只在新闻内容上要把握一个“度”,《金鱼说话》节目的形式上,也严格要求“度”的把握。主持人在运用聊新闻、侃新闻、借用相声等娱乐手段时,要视新闻内容的题材而定,如悲剧性的新闻不能娱乐化,而对于一些本身就具有强大的震撼性、传播力强的新闻,也是没有娱乐的必要。同时,也要注意回避过度调侃造成的人身侮辱、个别社会问题普及化等问题。
如2011年9月22日的《金鱼说话》节目,有一个话题讲到某地三名小学生相约跳楼自杀的新闻事件。虽然主持人仍然使用听众熟悉的调侃口气来报道和评论,但因为涉及到儿童主题,主持人的话语就特别谨慎。新闻事件中的三名小学生因为作业太多,相约自杀,就不用做作业了。两位主持人调侃说,“我小时候作业写不完,找我姨替我写”,另一位说,“我叫比我小的学生替我写,他要不写,我就‘削’他。”但这个题目是少儿主题,主持人马上插了句话,“我们俩都是开玩笑哈,小朋友们不要学”,这就避免了少儿的误解、甚至模仿。
从监评员这些方面的评析可以看出,一方面《金鱼说话》在选题方面充分遵循新闻规律,突出新闻的时效性、信息量,特别是内容的严肃性――所选新闻并没有追求轰动、爆炸、刺激、血腥等噱头,也没有忽视新闻伦理道德等问题。另一方面,《金鱼说话》在表现形式上却充分发挥了广播作为一种声音传播媒介的优势和特点,既实现了新闻“娱乐化”改造后,对听众的吸引力的提升――从受众接受心理出发,加强贴近性,增加趣味性;也规避了新闻“被娱乐”的负面效应,比如忽视舆论引导责任、盲目追求娱乐性而导致庸俗化、功利化等倾向。
解析:形式“娱乐化”是广播提高舆论引导力的有效手段
广播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同样面临提高舆论引导力的问题。提高新闻舆论引导力,不仅体现在于你报道了什么,而且在于你的报道有没有人听、是否被接受和认可。所以,广播提高舆论引导力首先就要提高收听率。
如何提高广播节目的收听率?根据《2010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中国广播产业发展概况》,提高广播新闻节目的地域性和贴近性是提高收听率的重要手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本地新闻资讯增多;2、主持人风格贴近本地审美趣味;3、节目中更多使用方言和地方语言;4、节目反映当地居民生活习惯和特点并更多地满足听众在本地的需求。
应该说,《金鱼说话》正是遵循了广播新闻的这一趋势。其相声的表现形式满足了听众对新闻传媒的多元化需求。随着新兴媒体的兴起,信息传递已经不是包括广播在内的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对于同样的信息,如何使用本媒体独特的表现形式并增加新闻的附加值已成为受众选择的关键。从新闻信息方面来说,《金鱼说话》与同时段其他广播节目区分并不大,但在同质化信息的基础上,《金鱼说话》独特的表现形式使硬邦邦的新闻变成了早间的一杯温馨醇香的咖啡,带给了听众别样的听觉享受。从这个角度看,正是形式上的“会心一笑”使《金鱼说话》拥有了众多忠诚的听众。
形式即内容。从《金鱼说话》可以看出,形式“娱乐化”是广播提高舆论引导力的有效手段。从传媒理论上讲,美国学者赖特曾经指出:“大众传播具有以下四种功能: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和提供娱乐。”可见,提供娱乐,本身就是传媒重要功能。从新闻实践讲,从《铿锵三人行》到《王刚讲故事》再到周立波的海派清口脱口秀,我们看到,形式“娱乐化”的大行其道之势。更直接的例子来自山东齐鲁电视台有一档叫《拉呱》的节目。主持人是一个已经说了十几年相声的戏曲演员,每天眉毛一抖之后,便操着山东口音对你说:“现在我们开拉。”对这种带着“逗贫”的播报方式,令老百姓大呼“过瘾”――据调查,该节目的平均收视率是55%,这意味着每100个正在看电视的人中,有55人在看这个节目。
启示:遵守新闻价值和职业操守是防止新闻娱乐化的天枰失衡的基点
在当前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中,新闻娱乐化日渐兴盛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愈演愈烈的新闻娱乐化操作,已经越过媒介市场化的底线,降低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异化了新闻媒体的新闻功能,麻醉着我们的受众,因此,新闻娱乐化倾向长期以来充满争议、饱受诟病,也给社会、受众以及媒介自身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如何回避新闻娱乐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金鱼说话》节目在创办之初就明确了节目的内容定位,即聚焦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发现社会上存在的各种问题,以供相关职能部门参考;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保持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和在听众心目中的形象――即忠于公众利益,比如“匡扶正义”、“追求真理”、“主持公道”、“解危济困”、“铁肩担道义”、“为人民鼓与呼”、“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等。
因此,《金鱼说话》节目拒绝炒作带有煽情性、或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等内容,避免千奇百怪、子虚乌有、哗众取宠的奇闻轶事和社会新闻,少些低俗之风,多些人间正气;少些奢靡之音,多些黄钟大吕;少些官腔官调,多些百姓疾苦,从而实现新闻媒体的责任回归。
所以,面对新闻娱乐化,传媒必须准确把握一个度,即要做到贴近受众,又不能一味迎合。如果大众传媒能在不违背公益性和社会责任的范围内充分发掘新闻的娱乐功能,不仅可以使媒介真正走向大众,受大众欢迎,同时还可以为其带来预期的市场效应,为其走向发展和壮大开拓道路。反之,如果大众传媒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弃其公益性和社会责任于不顾,一味迎合受众的低俗化需求,纵然可能会带来一时的市场效益,但长此以往,媒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必将丧失殆尽,其生存和发展壮大更是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①万艳霞,《新闻娱乐化的利弊》,《东南传播》,2006(1):14-15
文化论文评语范文4
新闻评论为何要拒绝“娱乐化”
根据丁法章先生在2002年出版的《新闻评论教程》中给出的定义,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①而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就是:鲜明的政治性、强烈的新闻性、广泛的群众性和严格的科学性。②
关于娱乐化的问题,近几年来学者的表述并不统一,笔者以为,所谓新闻评论的娱乐化,是指对新闻进行评论的时候,忽视理性思辨,过于夸大新闻中软性的部分,过于讲求趣味性、刺激性,甚至通过文字游戏的方式来获得受众眼球。
虽然说,新闻评论不应该排斥多元化的表达,特别是轻松、自然、诙谐的表述方式更加容易为观众所接受。但有一点必须明确,新闻评论是以理性思考社会问题为生命的,对于新闻评论边缘性、变异性的探索或尝试,不能突破这一点。新闻评论从业者(主要是指作者与编辑)倘若利用市民文化批评能力较弱,利用当下浮躁的社会文化心态,以“贴近民众”为借口而哗众取宠,将娱乐化“化”得越来越离谱,置刚刚重新起步的新闻评论发展方向于不顾,则是缺乏社会责任感之举。
新闻评论因何难以拒绝“娱乐化”
凡是写过或者做过评论的人,都会感慨做评论之“难”:既要最大程度发挥评论以思考、分析、批评等方式,通过思想“干预”社会的功能,又要考虑到转型时期复杂敏感的社会环境,还要琢磨受众是否乐于阅读,是否能够接受。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一些媒体无法做到每天都有新观点、新视角,为了避免可能引发的诸多麻烦,便主动地逃避监督批评,开始以趣味性、刺激性作为取向,并在撰写形式上强调“五花八门”,越来越多地开始走“文学创作”的道路,也就不是十分难以理解了。此为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由于转型社会必然存在的现实问题,不正常、不公平甚至令人愤恨的事情的确很多,于是,一些文章空以一腔道德义愤,夸张地放纵嘲讽。没有观察、没有思考、没有分析、没有追问,只有简单的言语霸道。这似乎很“解气”,也在短时间里能够与读者形成很好的情绪情感的共鸣,却因为没有思辨而弥漫着浮躁的情绪,造成了评论娱乐化取向的扭曲。比如,在今年争论较多的打破水、电等行业垄断的问题上,业内人士提出“行业内也有差异、要区别对待垄断行业的高收入问题”的说法,这原本没有错,但说这话的官员却被套上了个人道德有问题的大帽子,甚至有的评论文章对其做出了人格上的污辱,迎合了一些读者的不满情绪,但就实质而言,却是在毫无建设性的基础上,放大了社会对立情绪。
原因之三,新闻评论理论支撑的缺乏。坦率地讲,新闻评论的娱乐化倾向,作为一种相对性的理念和操作方式,是客观存在的,在某些时候,也有一定的探索空间,稍有尝试、谨慎探索未尝不可。但坚守的底线在哪里?“化”的最低限度在哪里?怎样的探索才不会背离评论的本质?在这些问题上,都缺乏业务理论研究的成果作为支撑。
原因之四,新闻评论的娱乐化有强烈的社会背景,因为当前我们整个社会都在泛起一股强劲的娱乐化倾向。反映到媒体上,文娱娱乐化、体育娱乐化、社会新闻娱乐化、国际新闻娱乐化,甚至时政新闻也有了这种倾向。这些表象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闻评论的操作思维。
新闻评论娱乐化倾向的社会对策
1、 首先需要明确地认识到这股“娱乐化”潮流发展的终极方向
对于这个社会的娱乐化倾向,很多人的态度是悲观的,认为这股势头将“不可逆转”,笔者倒不这样认为。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民众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受众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总是以庸俗化、肤浅化来迎合受众,最终也会被受众所唾弃,这是必然的走向。
很多人以为,今天的读者不喜欢严肃的东西,看不进去理性的思考,这是严重的偏见。以《华商报》的“华商时评”栏目为例,自从开办以来,不少人曾提出疑问,“没有视觉冲击的大图片,“没有醒目的大标题,干巴巴的全是紧凑的文字,你们再不迎合读者情绪,经常跳出来‘骂一骂’,会有读者吗?”尽管没有固定的版位安排、没有固定的版面大小,版面忽大忽小,忽前忽后,但操作一段时间以后,报社的各项数据调查表明,阅读率、精度率都“出人意料”地高,读者的反馈、来电来稿来信也很多。这让很多人意外,却也表明读者并非都是爱看娱乐化的东西,随着思辨能力的提高,他们具有强烈的“消费观点”的需求。整天对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搞一些不痛不痒的小议论,读者是会厌倦、逆反的。这也是这股来势凶猛的“评论娱乐化”之风最终必将归于沉寂的群众基础――用葛优的台词来说,“要相信群众”。
2、必须从观念上无条件地坚持四大基本规律
近来的新闻评论有一些非常错误的倾向:对于没有明确的新闻作义正言辞的批评,当新闻明确了之后却又沉默不语;评论文章常常建构在“假想观点”的批驳之上,以某个网民某句及其特例的话为靶子;只要有人爱听,不讲逻辑起点、推理方式……这些都是损害新闻评论生命的行为。
新闻评论从本质上说是新闻传播的一种,所以必须无条件坚持新闻的传播规律:真实性、准确性、权威性、可信性。在泛滥的新闻娱乐化大潮中,无论哪一种类型的新闻方式,哪一种类型的娱乐化取向,最低限度都不能忽视这四大基本规律。
3、加强新闻评论理论的实务研究
对于新闻评论的理论问题,学院派研究过多地注重评论的结构、写作的方式等表象化的东西,常常缺乏对现实操作的个案研究。廓清必要的概念界限,为评论的整体操作设置好“沦落”的底线,这是新闻理论研究者责无旁贷的义务。
从一名新闻评论实际操作者的角度来看,笔者以为下面这些议题似乎需要做出明确的理论回答:新闻评论的娱乐化倾向有哪些分类?哪些是可以做的探讨、哪些是绝对的误区?最近兴起的电视读报对于报纸的评论文章有哪些引导与误导?电视评论与报纸评论无法做到的同质化有哪些?时事评论与杂文的相通之处与最大界限又在哪里?等等问题都有待理论界作出更加明确的应答。
4、传媒工作者需要做好自律
面对新闻娱乐化与评论娱乐化,在新闻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政策和法律对其作出规范之前,作为新闻把关人的新闻从业者,需要先给自己的价值取向“把好关”,对自己这艘航船找好准确的方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在以娱乐的笔法游走时,不能忘记道义的重担。
注释:
文化论文评语范文5
关键词:文化伦理;饮食男女;李安
从文化视域来评论《饮食男女》这部影片,无非是三个大的方面:一是饮食,二是家庭,三是中西文化的差异。这两个要素在中国人的生活中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事物。
一、《饮食男女》中的饮食文化
饮食在最早的时候是满足人的生存的必要事物,所以说饮食对于整个人类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离开了各种水和食物,人们根本无法生存下去,更遑论其他任何了。所以在世界范围内,饮食都是基础性的食物。随着时代的发展,饮食已经从传统的果腹发展为一种文化,特别是中国,饮食自古以来就不仅仅是果腹的工具,而是深深映射出中国社会层面的重要载体。在《饮食男女》影片中,饮食文化的传扬和描述是直接又具体的。李安将主角老朱身份设置为一个大厨,自然在影片中就会充斥着关于做菜的画面。在电影中,老朱做菜的画面没有任何的画外音,做菜在这一刻不是表演,也不是演绎,而是真正地做菜。此时,观众的感官随着老朱的各种做菜细节,将精神与影片融为一体。真正将影片升华的并不是做菜本身,而是以一桌菜为叙事的铺垫和见证者。在影片前两次的家庭聚会中,老朱做了满满当当当的一桌饭菜,这些饭菜都是老朱精心准备的,无疑是美味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大家都无心真正将关注点放在饭菜上。二女儿宣布搬离这个家庭立马让一桌饭菜营造出的团圆气氛消失殆尽。影片中我们可以通过导演的细节设置---屋内的照片看出二女儿在老朱心目中有多重要,二女儿的离开标志着整个家庭牢不可破的情感关系开始岌岌可危,丧失味觉的老朱本就已经失去了一部分的功能,女儿的离去更加剥夺了老朱在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二、《饮食男女》中的家庭伦理
饮食二字代表的是中国的传统,也就是家庭,而男女则并不特别指代的是亲情,这里的男女指的是超出老朱和女儿亲情之外的其他人的男女爱情。老朱的大女儿是一个老姑娘,表面上她是因为大学时候受到的感情伤害而将自己封闭起来,事实上这只不过是她给自己找的借口而已,她将自己封闭起来,其实与自己的父亲是有很大的相似之处的。老朱丧失的是味觉,实则是将自己的情感封存起来,大女儿亦是如此。直到她遇见了合适的人,所有的伪装全部粉碎,她在家庭聚会上宣布了喜讯并离开了老朱。二女儿是最离经叛道的,她从小就想要当大厨却被父亲极力阻止,却在最后整个家庭都分崩离析之后向父亲大展身手。她的感情生活同样充斥着不可思议,她不仅跟前男友保持着暧昧的男女关系,还跟同事也发生着不清不楚的感情。她是整个家庭走向崩塌的始作俑者,也正是她的离开,让满桌饭菜所代表的其乐融融彻底毁灭,将深层次的不满与裂纹暴露出来。三女儿的情感则相对简单得多,爱情观也简单直接,有喜欢的人就抢到手并毫不犹豫地准备结婚。
《饮食男女》中与其说在塑造一个走向破碎的家庭,不如说是在刻画一个家庭伦常中最为重要的角色---老朱。他是一个老人,他是一个父亲,他是一个单身的老父亲。老朱的性格是含蓄的、内敛的。一方面,这肯定与老朱的工作有关系,作为大厨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只需要做就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家庭情况,他需要把三个女儿拉扯大,岁月磨去了老人的言语。老朱的形象与中国大多数老父亲没有什么区别,默默奉献,默默地为子女准备一桌的饭菜甚至是生活,却不知道子女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却总得不到子女的理解。
三、《饮食男女》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李安作为中西合璧的导演,自然在其影片中不可避免地会提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饮食男女》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潜移默化的,是不太明显的。老朱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慈祥的中国老父亲形象,但是最终他却跟与女儿差不多年纪的锦荣相爱。这既是对中国传统伦理的一次挑战,也是对整个人性的一次挑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纲常中,相互结合的两个人可以有年龄的差距,但是这个差距不能太大,否则就会乱了辈分。而在西方的文化中,情感是最重要的,西方人并不在乎人的真实身份,而在意的只是个人的本心。我们不能够去断定哪种文化是正确的,因为两种文化都是在悠久的历史积淀中才形成的,但是我们可以知道的是,李安将这部影片的主角放置到中国,就是为了突出着一种对传统伦理纲常的挑战,给人们以深思。
影片中,老朱作为一个大厨,具体做了松鼠鳜鱼、蒸腊肉、小笼包等极具中国特色的菜肴,其向西方的观众很好地展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在西方人看来,饮食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填饱肚子,而对于中国人来说,饮食更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文化。所以西方都是大块吃肉,各种简单食材的简单料理和混搭就行;中国的饮食需要经过煎煮烹炸各种不同的方式,还讲究色香味等多重的要素,不啻是一种文化特征的体现。并且上文已经说了,在中国,饮食是具备深刻的含义的,一大桌的团圆饭映射的是亲情。这也是中西饮食文化中最大的差别。
【参考文献】
文化论文评语范文6
[关键词]教学文化文化转型平衡转型
加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处于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整个社会不仅在物质层面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精神层面上,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及思维方式也随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教育引导的重要性凸显。尤其是新课改的提出,加深了人们对当前教学文化的深刻思考,许多学者就此展开了讨论,论述了教学文化的内涵、教学文化的冲突、教学文化的变迁及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文化的建构等。从哲学视角来看,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伴随着和旧事物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教学文化也不例外。根据已有研究,一般将新课程实施前的教学文化称为“记忆型教学文化”或“传统教学文化”,对新课程实施后的文化称为“嗯维型教学文化”或“现代教学文化”。在新形势下,现代教学文化和传统教学文化之间的对立是教育领域内的主要矛盾,实现两者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至关重要。
一、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
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可以视为“文化转型”的一个下位概念,而“文化转型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群体学习习以为常地赖以生存的主导性文化模式为另一种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所取代”。与此相应,教学文化的转型也是一种教学文化模式向另外一种教学文化模式的转换。这表明教学文化转型不是同一种模式的自我进展,而是在不同模式之间的平衡过渡转换。研究文化转型的机制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探讨人自身的发展和演进的机制。文化的内在的矛盾运动实际上也就是人的活动的内在的矛盾。所以,教学文化的真正转型关键还是在于处于主体地位的人,只有人在认识上得到真正的转型,教学文化才能实现真正的转型。借用皮亚杰认识发展理论中的“平衡”过程,个体的认知图式是通过同化和顺化而不断发展达到认识上新的平衡以适应新的环境的,而且这种平衡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变化不定的。因此,在这里将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定义为:在个体的认识上,教学文化模式通过冲突、变迁或建构向另一种教学文化模式转换以求达到一种平衡状态,而且这种平衡不是绝对静止的,是处于动态生成的过程。
二、传统与现代教学文化平衡转型的重要性
(一)传统与现代教学文化平衡转型的理论价值
1.有助于教学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教学文化的历史研究表明,每一种教学理论都是有其深层的文化意蕴与依靠。同样,每一时期的教学文化存在着与之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理论。在特定时代的文化背景之下都会有一种教学理论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实践,而这种教学实践在相应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得以成长和发展,从而又推动教学理论的进步。教学文化永远都是新旧教学文化相互产生冲突、变迁以至达到平衡转型。在这种平衡转型期间,相应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使得教学理论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2.有助于正确认识教学文化的内容,把握教学文化的发展方向
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并非是把原有的教学文化全部否定,也不是简单地接受新的教学文化,更不是教学过程中教和学形式上的变化,而是立足于传统的教学文化,吸收现代教学文化的精华,剔除其糟粕,使得教学思想上同化(顺应)最终达到平衡。这个过程是在原有教学文化的基础上,与现代教学文化之间产生冲突、变迁、融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真正了解有关教学文化的内容,明确教学文化的构成及特征,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深刻理解教学文化内外部各要素和范畴之间的各种关系,从整体上把握教学文化的发展方向。
(二)传统与现代教学文化平衡转型的实践价值
1.有利于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在全国首届教学文化研讨会上,研究者认为:“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已有的教学文化越来越成为影响教学改革的重要阻力,当前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教学论研究必须关注教学文化,必须对教学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这对于深化教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也具有关键性意义。能否塑造和生成新教学文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毋庸置疑,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与现实中教育实践仍存在较大的落差,改革所追求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仍旧是一种理想状态。主要原因还在于教学理念或教学文化未真正得到平衡转型。教学文化是教学的内核,教学改革的实质是教学文化的转型,没有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任何教学活动枝节的改变都是徒劳的。
2.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与教学文化交叉相连的学校文化是教师成长的微观环境,教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亚文化,它对教师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教师专业发展重要的影响因素。文化的冲突容易给教师造成内心上不安全感觉,不知何去何从。为了促使传统与现代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教师必须学习足够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这是最基本的物质因素。只有将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到一定的程度,教师才能立足于自身的文化背景有选择性地接受外来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从而达到传统与现代教学文化的真正转型。另外,这种转型可以避免教师在教学文化冲突流行的文化环境下,因受到当前教学文化冲突的攻击而采取“安全策略”,即保守的、经人尝试过的、具有防御性的策略。
三、教学文化平衡转型的建议
(一)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是尊重传统的转型
要实现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首先必须重视自己所处社会的主流文化,尊重并深刻理解传统的教学文化。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吸收新鲜事物的精华,剔除糟粕。所以实现传统与现代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必须在传统教学文化的基础之上实现转型。这就要求我们深刻理解传统的教学文化,从表现形式和发挥作用上剖析传统教学文化与现代教学文化的各自功能和特点,立足教学文化的内涵,寻求不同教学文化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在尊重传统教学文化的基础上,发掘传统之魂,吸取现代之新,搭建传统和现代之间交流融合的桥梁,避免两者间的直接转化和冲突,在变迁中创建和谐平台,实现两者教学文化形式上的软着陆。
(二)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是渐进性的过程
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不是把原有的教学文化全部推倒重来,也不是对新的教学文化的简单接受,更不是教和学在形式上的变化。所以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完成的,而是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渐进的文化融合的转型过程。它包含着新的教学文化与旧有教学文化之间的冲突与整合,也包含着教师和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冲突与适应。教学文化转型得越慢,涉及的范围就越广,转型的程度就越深。因此。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需要一个长时间的逐渐转变的过程。
(三)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是创造性转型的过程
社会历史文化转型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转型不管是由文化内部的发明或发现所引发的,还是由外来文化传播所引发的,它都必须是在自己原有的文化传统基础上,融合新的文化要素的创造性的转化。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也应同此理,合理吸收新的或外来的有益及相合的文化元素,对教育文化传统中的一些可以改造、值得改造的符号和价值系统进行创造性转化,使之变成有利于转型的种子,从而实现对我们教学文化的更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改革:新视点与生长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5(8):20-22.
[2]衣俊卿.文化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167.
[3]衣俊卿.论文化转型的机制和途径[J].云南社会科学,2002(5):53-58.
[4]陈效飞.任春华.教学文化历史研究及启示[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3):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