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媒体现状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媒体现状分析范文1
一、 新媒体广告概念及新媒体广告分类
新媒体包括数字电视、网络、数字广播、移动电视、手机短信、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桌面视窗、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新媒体形态。新媒体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乐趣和方便,带动了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和需要。
新媒体广告就是指借助新兴媒体为媒介进行的广告传播形式。其中主要包括有数字电视广告、触摸媒体广告和互联网广告。
1、数字电视广告,增强了广告传播与受众群体的人际互动,服务性、娱乐性效果突出,广告画面清晰,内容完整,增强了广告的观众印象,贴近人们购买心理。
2、触摸媒体广告,包括了户外触摸显示频以及智能触摸手机,这种媒体主要迎合了年轻受众的接受心理,以快速的,有针对性的广告信息获取途径迎合了广告受众的需要,同时让广告信息传播直接到达目标消费者。
3、互联网络广告,借助于网络传播无限广阔的虚拟空间,使信息传递更加快捷、方便、多样、广泛。网络广告常见的形式有使用新闻组广告、使用电子邮件和电子邮件列表广告、插入式广告、搜索引擎广告、聊天室广告、文本链接及浮动广告以等。
二、新媒体广告特点
1、媒体的整合性特征。新媒体整合了传统媒体优势,结合报纸、广播、电视的特点,使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动画等要素融合起来,实现了平面与立体结合,使受众有了如同亲身体验的,因此新媒体广告被接受度较高。此外新媒体广告的强大信息检索功能,能更直接的给受众带来所需要的由各种传播符号整合而成的广告信息。
2、媒体的互动性特征。互动性特征指的是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双向甚至多向的互动传播,是人类的传播行为中传播主体与客体所追求的方向,新媒体就有这样的优势,其互动性表现在目标受众具有对信息控制性的操作权和选择权,这就改变了传统媒介传播信息过程中受众只有被动地收看和收听,也正因为这个,新媒体被人们快速接受。新媒体广告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对于受众不喜欢的信息,他可以进行操作跳过或者关闭,而对于受众喜好的信息,他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了解,甚至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特征对于使用者来说不仅给他带来了方便和可靠,而且自由灵活的操作与选择已经成为人们的首选。
3、媒体的表现超文本性特征。新媒体融合了诸多媒体特点,它将艺术与科技结合在一起,其中超文本性就是网络的信息组织方式,新媒体广告借助于这一与传统印刷文本不同的方式“自由运动的非顺序写作方式”1即非连续性的特点给予受众展现其所想看见的多元的,富于创造力的广告信息。当然高品质的新媒体广告需要诸多因素的配合,不仅包括了程序设计,还需要视觉传达方面的设计等等,正是这样才创造出不同的表现方式。
4、媒体的传播多层次性特征。新媒体广告的传播具有多层次性,主要是因为新媒体传播的多层次性,尤其是网络传播中,传播主体与受众的身份越来越模糊,有时候得到一条广告信息的同时,受众还会将这条信息迅速转发出去,所以这样的传播必然是多层次的,另外新媒体广告传媒形态多样,可以覆盖不同年龄、学历、收入层次的受众群。
三、 新媒体广告发展现状分析
1. 广告新媒体现状
媒体的经济命脉是广告,新媒体广告的多样化和覆盖率,得到广告主的青睐,这样就使传统媒体的生存基础——广告市场遭受较大的影响。根据摩根士丹利的分析预测,目前在国内,新媒体市值超过600亿,未来五年,国内的新媒体将以平均每年15%左右的用户增长率、30%以上的收益增长率发展。2新媒体广告已经开始改变着人类生活形态与行为方式,城市受众对广告的获知途径已经悄然转变,新媒体广告孕含着巨大的投资价值。
2.新媒体广告受众接触分析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认为:新媒体领域聚集了大量新兴注意力资源。3以互联网为例,互联网受众的主要年龄段为18至35岁,移动媒体增值业务的使用者也主要集中于年轻受众群体,年轻化受众代表着将来的社会主流话语权,对这些受众的注意力资源的掌握,是新媒体拥有的重要社会资产。虽然发生了上述变化和调整,这些重新聚集的社会资产依然需要通过货币化来体现其价值。
四、新媒体广告的发展反思
随着新媒体广告慢慢被受众接受认可,广告主对新媒体广告亲睐的同时还应该留意其中很多潜在的问题 。
第一,弥补公信力不足。新媒体的发展面临着很多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例如其中的权威性可信度常常受到质疑,这点对于广告传播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受众在接受广告信息的过程中对信息信任与否直接关系到广告的经济效益,因此如果新媒体,特别是网络传播信息的真假难辨,良莠不齐必然会引起受众的排斥心理,所以新媒体广告效果较好的往往还是在传统媒体上过的,所以目前还是应该与传统媒体进行广告整合传播策划。
第二,重视广告互动。新媒体广告之所以受欢迎,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互动效果,但是广告主不能让这种互动形同虚设,既然能让受众提要求,有反馈,就应该重视受众的反馈信息,而不是视而不见,不加改进,或者受众反馈后没有回应。
第三,利用先进手段,创意为王。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新媒体的发展必然引起新媒体广告的进一步兴盛,这种新兴的媒体形式可以使受众接触到更新型的广告形式,了解更多的信息,但是在视觉与听觉享受的同时也需要有广告创意的吸引才能让受众接纳更多的广告内容。广告主应该注意在创意方面多下工夫,使受众不仅自己接受信息还可以用作娱乐向其他人转发信息,达到信息的二次传播。
在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的今天,新媒体广告已经为广告主和广告逐渐接受,但真正将新媒体广告的优势发挥出来才是广告传播发展的未来方向。
注释:
[1]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传统媒体现状分析范文2
关键词:中学生;公民教育;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1)12-0015-03
一、新媒体与中学德育现状
新媒体(New Media)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当时是指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也就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种主要大众传播媒体”。学者对新媒体的内涵也各有见解。宫承波在《新媒体概论》一书中认为,新媒体是20世纪后期世界科学技术取得巨大进步的背景下,在全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出现,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能使传播信息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与传统媒体迥然不同的新型媒体。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不管是以网络为中心的“第四媒体”,或是以手机为中心的“第五媒体”都是新媒体。[1]Blog Bus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魏武挥认为新媒体是受众可以广泛且深入参与(主要是通过数字化模式)的媒体形式。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由此看来,相对于互联网和手机这些新媒体来说,报纸、广播和电视成为了相对的旧媒体或者说是传统媒体。
要了解新媒体的“新”,就不得不将其与旧媒体或者说是传统媒体的“旧”和“传统”作一个比较。首先,新媒体在传播载体上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的传播都是在互联网和无线通信技术支持下而实现的。其次,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一对多”的形式,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多对多”的形式,也就是说,在传统媒体中,传播的内容都是由一个传播主体发出,代表一家之说,受众广泛,而在新媒体中,传播主体不再受到限制,无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拥有绝对话语权的权威人士都拥有发言权,可以各抒己见甚至针锋相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人在论坛或微博里发出的见解,很快就会有成千上万的评论和转发。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不再清晰,角色随时会发生转换。再次,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家事国事天下事,一经发生,只要有值得关注之处就能够以影像的方式即时传播。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中学德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社会上显现出来的冷漠、暴力等不良现象仍然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战,也为学校德育敲响了警钟。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不应该让学校全部买单,但面对当下的不良现象,学校德育必须要有相应的对策。有学者认为,中学德育存在着德育目标缺乏层次性、德育观念滞后、德育内容脱离实际、德育方法忽视学生主体、德育途径单一、忽视日常行为表现等问题。[2]另一位学者通过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在中学德育工作当中,德育地位得不到足够重视、德育内容针对性不强、德育方式单一、德育评价滞后、缺乏良好的育人环境、德育专职队伍不健全等等。[3]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的古代中国非常看重德育,道德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成熟且分量最重的部分。[4]不仅是德育内容,德育理念、德育方式和途径也在岁月变迁中对当代中学德育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下,许多教师在德育过程当中总是以“说教者”的姿态面对学生。对学生采取传统的“讲授”方式,立足于学生的“不足”,致力于提高学生德育知识水平。在方式上耳提面命、一味灌输;在路径上不胜其烦;在形式上树立典型;在本质上“矫正”“防范”。[5]
公民是指“具有本国国籍,并依据宪法或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6]现代社会是法制民主的社会,法律、权利和责任成为维持社会秩序和维护社会关系的重要准绳。因此中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应当成为中学德育的主要内容。公民意识和责任的养成对中学德育理念、途径、评价方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学德育有必要向公民教育转型。公民教育恰好弥补了传统中学德育在内容、理念、方式、途径等方面的不足。公民教育是社会通过培养使公民成为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责权主体,成为在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中有效成员的过程。[7]目前公民教育途径多种多样: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课;在学校中建立民主的氛围,为学生体验民主提供途径;通过合法社团提供多种试验民主的机会;注重对学校规章制度和国家法律,对各阶层人士、他人自由、不同种族、文化和信仰持尊重态度和对自由的赞赏等。[8]在公民教育实践的多元化途径中,形成良好的德育环境,充分发挥中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同时也刺激了德育教师素质的提升,从而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德育队伍中来。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学公民教育实践
新媒体对中小学生的影响载体主要是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9]网络媒体包括门户网站、微博、即时通讯工具、论坛和贴吧等。手机媒体则包括短信息、手机上网、手机应用等。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了《第28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其中显示:网民年龄结构上,20~29周岁之间比例最大,为30.8%;紧随其后的是10~19周岁,比例为26%,二者之和占据了中国网民的将近3/5;而上网设备比例中,手机以65.5%仅次于电脑的74%,也就是说,除了常见的电脑外,手机也成为了上网的热门选择;在学历结构中,大学及其本科以上11.7%的上网比例意外地低于初中和高中,其中初中比例为35.1%,而高中为33.9%,且与上一次数据统计相比,初中有增长趋势;网民职业结构中,学生以29.9%的绝对优势占据第一。前五大网络应用分别为搜索引擎(79.6%),即时通讯(79.4%),网络音乐(78.7%),网络新闻(74.7%)和博客/个人空间(65.5%)。增长最快的前三个应用分别是微博(208.9%),团购(125.0%)和网上支付(11.7%)。[10]从这一系列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尤其是初高中学生上网人数多,手机上网的便捷实用使得学生上网更方便,而在上网过程当中,学生通常使用的是搜索、即时交流、听音乐、看新闻和个人空间,近期颇为流行的是微博、团购和网上支付。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现阶段学生的交流方式、信息获得渠道、消费观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发生的变化值得注意。在交流方式上,学生通过即时通讯、论坛和微博等途径,在倾诉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增强了对话语权的需求和平等交流的意愿;在信息获得渠道上,学生不再盲从于教师,遇到问题时,能迅速通过网络搜索获得解决方案;在消费观上,便捷的支付淡化了金钱观,网上购物使得消费中冲动增加。
新媒体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中学生的交流期望、信息获得渠道和消费观。在这种改变之下,中学德育要作出怎样的适应性改变,才能够有效增强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呢?在学生话语权需求和平等意识日益增强的情况下,中学公民教育实践需要作出的适应性改变,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言行举止、教学风格、教学环节、师生关系方面。教师的言行举止和教学风格对教学环节设置和师生关系又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学生话语权需求和平等意识增加的情况下,教师在言行和教学风格上要尊重学生,以平等的姿态来和学生对话;在教学环节上,不仅要增加师生互动环节,还可以增加学生叙述环节。在新媒体环境下,如果学生在不加引导的情况下通过微博、论坛用匿名的方式各抒己见,在各种话语主导者的诱导之下,很容易产生价值判断混乱。教师如能以开放、平等的姿态和学生沟通,就有可能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满足学生的话语权需要,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和烦恼。
对学校制度的适应性改变则主要体现在学校领导体制、规章制度、领导风格、管理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在教育工作中,如举办听证会、选举等活动要收放有度,既充分采纳学生的意愿,又要巧妙地参与其中,进行适当的引导。这种“巧妙地参与”就需要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在重大决定上掌舵,在具体操作方面放权,以“伙伴”的心态共同践行公民理念。学生在话语权得到满足、个人观念得到正确引导的情况下,才能意识到并敢于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
信息获取渠道的改变,使得教师和管理者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学校课程和学校制度也需要进行适应性改变。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在遇到学生质疑时,不应急着辩解和压制,而应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共同探讨,及时引导学生。同时,还要紧跟时代的变化,充分利用新媒体所带来的便利。落实到中学德育工作中,就要求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灵活运用新的信息获取渠道,并将这些渠道变成与中学生沟通的桥梁。
中学生消费观念的改变也值得引起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注意,金钱观念的淡薄和消费冲动的增加也应该成为中学公民教育实践当中的关注点。中学生消费观念的改变需要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改变管理方式。网上有一段淘宝体广为流传:“交学费应该用支付宝,成绩出来了再确认支付,好评差评看心情,挂科了就申请退款。”乍一看,这种调侃非常有趣甚至有点偏激,实际上,这正好体现了学生对当前师生关系的不满和自我意识的提高。在中学公民教育实践中,我们不能仅仅立足于公民意识、公民知识等的传播,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当下中学生所遭遇的价值冲击,深入理解学生的价值两难困境,引导中学生认清自己,从而更加有效地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新东方创始人之一徐小平说:一个绝望的组织,每个人既不抬头看路,也不埋头拉车;一个卓越的组织,每个人都会抬头看路,也会埋头拉车;一个平庸的组织,只有领导会抬头看路,其他人只会埋头拉车;一个失败的组织,每个人都抬头看路,却没有人埋头拉车。现在的社会,充其量只是个平庸的组织,要成为一个卓越的组织,就必须增强每个人的社会责任感,真正做到既会看路也能拉车。
参考文献:
[1] 谈敏.新媒体视域下传播伦理的困境及对策[D].南京:江苏大学,2010:8.
[2] 张武.中学德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3] 郭金萍.中学德育的问题与对策――金昌市中学德育现状调查与探索[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6.
[4] 汪凤炎.中国传统德育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修订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5.
[5]鞠文灿.公民意识教育:现代中小学德育的基石[J].中小学德育,2011(5):17.
[6][7][8]蓝维.公民教育:理论、历史与实践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9,21, 421.
[9] 孙健.新媒体时代普通高中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策略[D].南京:江苏大学.
传统媒体现状分析范文3
【关键词】 三网融合;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对策
一、“三网融合”的发展现状
2010年国务院先后下发了三网融合总体方案和试点方案,确定了三网融合12个试点地区名单,制定了快速推进三网融合的目标。并将三网融合作为重要任务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三网融合的新形势给新媒体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广电新媒体,促进新老媒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所谓三网融合,即是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以及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融合与兼容,同时逐渐整合渗透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为了推进三网融合,我国政府早在2010年10月就已经开始在国内部分大中型城市开始试点工作。虽然现阶段三网融合还有很多关键性问题需要解决,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1年《关于印发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在保证播出安全的基础上,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电信企业可以探索更多的合作经营模式,从而充分挖掘出自身优势,调动各方积极性,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丰富和优质的信息服务[1]。三网融合是我国信息化时展所要经历的必然阶段,它为受众建构了一个新型的“全媒体环境”,而媒介受众的变化必将对媒体转变产生深远的影响。相信随着三网融合工作的推进,随着新媒体发展步伐的加快,我们必将迎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为新媒体时代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二、促进“三网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1、健全“三网融合”监管法律体系
进一步完善三网融合的法律监管体系,尽快颁布和完善《电信法》与《广播电视法》,确保三网融合拥有法律支撑,如此便能够有效的处理三网融合过程中关键的法律性问题。在促进三网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确保电信业与广电业都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按照欧盟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可以在法律层面上适当的把传统通信网络统一列入电子通信网这一大框架之中,即是把目前的三网从传统网络转化为电子通信网络。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体现出现阶段网络的技术实质,同时还可以被电信、广电以及互联网所接受,获得各方的认可与支持。《电信法》能够针对国内三网融合的市场监督管理提供原则和参考,允许针对电信与广电进行有差异性的监督管理,采取传输网络和内容的区别监管,从而解决政出多门的问题。如此一来,三网融合的发展具备了法律依据,这是确保三网融合最终全面实现的根本保障。
2、电信广电合作共赢,逐步开放
推进电信与广电的合作共赢,在双向进入上有所突破。从西方发达国家三网融合的发展经验来看,一般都历经了从电信与广电的双向进入到相互合作的阶段,例如美国,三网融合选择了下面几种模式:第一是广电进入电信,第二是电信借助于IPTV进入广电,第三是广电和电信相互合作。这几种模式的关键都是利用逐步开放的方式来最终实现整个行业的发展,这是与三网融合未来发展趋势相符合的。如果电信与广电在试点阶段对等进入,则很容易产生一些就业和竞争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所以为了实现电信与广电的双赢,必须要选择积极稳妥的方式,结合三网融合的整体发展方案以及试点要求,在双向进入上逐渐的摆脱传统封闭的广电网以及电信网,打破过去一直以来广电和电信分离的局面,过于激进或者保守都不是二者的出路,最科学合理的方式是电信与广电分别作出让步,逐渐实现二者的相互开放,最终取得合作共赢的局面[2]。
3、加强媒体传播方式和内容创新
在促进新媒体发展的同时,不但要紧紧抓住媒体核心业务,坚守阵地,同时也要结合新媒体形态更加多样化、传播范围更加广泛、渗透力更强的特征,充分的利用市场手段,增强力度,推动新媒体的持续健康发展。要更加关注传播内容的创新,深入研究新媒体的传播规定,尽快适应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的特点,将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同时对其展开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开发,打造更多的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收入层次的,内容丰富、品位高雅、形式生动活动的新视听产品,从而尽可能的满足不同受众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而非是单纯的将传统媒体传播内容照搬到新媒体之上。另外我们还必须要注重科技创新,不仅要创作出更多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视听产品,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创新传播方式,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视听享受,同时也为新媒体视听节目监督管理工作提供更加有效的技术手段,保证信息安全与传播安全。最后必须要加快体制创新,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媒体传播体制,从而更好的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在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三、“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之下,我们必须要真正认识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相互依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并最终走向融合的关系,进一步统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发展,紧紧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所以不管是广电媒体还是电信,不管是播出机构还是传输机构,都应当有清醒的认识,推进三网融合的尽快实现。
首先,未来一段时间内,广电媒体在内容资源方面的优势依旧是网络不能比拟的,新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自身的交互性与海量信息,这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若广电媒体在内容制作上增加投入,网络新渠道就会为其带来更大的增值效果,进而让广电和网络达成共赢的局面。另外,三网融合也为终端制造业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未来几年我国电视机的年销售总量也许能够超过9000万台,而当网络电视时代来临之后,用户仅仅需要购置一台网络电视机,就能够享受到电视与网络的双重功能。
其次,三网融合未来的朝向是互联网,当前的互联网依旧是主要借助于电信网作为基础和支撑,依旧处在比较弱势的状态,无法真正承担三网融合全面发展的重任。但是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从终端和业务等方面而言,未来的电视与手机必然会与互联网全面靠拢。在三网融合服务差异化阶段,广电网也必然会成为互联网的重要基础,从而构成计算机通信网以及计算机广播网共同支撑互联网发展的新局面[3]。
最后,根据过去的方式来促进三网融合的发展必然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怎样绕过传统的三网来实现成功融合的目的?其答案是寻求通信体制改革。我们应当依托技术发展支撑,构建商业模式,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来有针对性的选择发展方式。我们当前的实际情况是数据通信发展还处在落后位置,传统数据通信业务规模较小,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多业务的包袱要小得多,所以应当积极转向为以IP为基础的新体制,光缆中选择IP优化光网,完善宽带IP网,促进我国Internet网发展,让其能够和国内传统通信网并存发展。
四、结语
二十一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三网融合的发展,其关键在于广电具备内容资源优势与内容管理优势,而电信具备交互网络优势,将其二者相结合,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让电信和广电双方都能够利用自身优势促进双方发展,从而真正的带动我国信息产业和新媒体发展,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仇力.三网融合现状分析及问题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4.12.25.
传统媒体现状分析范文4
关键词:文艺副刊;新媒体;微博
中图分类号:G2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104-03
21世纪以来,随着传媒技术的更新,互联网、3G手机等新媒体进入大众生活,我国也逐渐迈入了信息海量存储、高效传播的时代。在实现传播效果的同时,传统平面媒体也深感危机,而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报纸版面之一的副刊,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文艺副刊具有内容深入、语言生动、读者群稳定等优势,而新媒体具有存储空间大、传播迅速及时、互动性强的特点,文艺副刊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各种报纸的文艺副刊在利用新媒体的过程中做了哪些尝试?在利用新媒体的过程中如何处理版权问题?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才能实现文艺副刊的成功突围,这也是本文的出发点所在。
一、文艺副刊运用新媒体现状分析
(一)纸媒上网,文艺副刊与新媒体共舞
文艺副刊开设内容更丰富的网络版。许多文艺副刊开设了相应的网络主页,利用网站多媒体、海量存储以及信息获取便利等特点,努力实现报网的互补和融合。作为《文汇报》最具核心竞争力的版面之一,《笔会》副刊经过60余年的发展,今天在中国主流报纸副刊中也有了一定的地位。“笔会在线”是该副刊创办的对应网络主页,相较于报纸副刊有限的版面,“笔会在线”可以说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对《笔会》的内容作了大幅的延伸。除了转载报纸上的文章,“笔会在线”还设有“文会讲堂”、“博客部落”、“深呼吸”和“信息雷达”四大板块,汇聚文化界的各家观点和各方信息。同时还邀请有实力、有人气的作家组成“笔会作者群”,使得笔会得以佳作不断,同时使得读者有机会对文章背后的作者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全国副刊界有较大影响的文艺副刊《文萃》是《光明日报》的传统专刊之一,每周一期。主要刊发散文、随笔、杂文、诗词和书画作品等,该版面历史悠久,名家荟萃。光明网的“文萃频道”就是借助文萃影响力创办的副刊频道。与“笔会在线”不同的是,除了转载《文萃》副刊的文章外,“文萃频道”同时也选摘《书摘》以及光明网等其他集团内品牌的文章。如此一来,将《文萃》积累的读者吸引到线上,扩散到其他自有刊物及网站,提高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
文艺副刊开设微博。随着一系列公共事件的推进,微博的价值不断凸显,逐渐成为重要的舆论信息传播平台。微博对旧传播方式的改变使得作为传统媒体之一的报纸倍感压力,副刊自然也不能幸免。然而在部分副刊还在担心新媒体的侵蚀时,另一些副刊已经开始对其加以利用,实现副刊与微博的优势互补。
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南方周末》的副刊(包括文化与副刊两版)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准和格调。2011年2月“南方周末文化”在新浪开设实名认证微博,该微博以报纸副刊内容为主,用微博形式对内容进行编辑,并给出母网站的链接。
《杭州日版》的《西湖副刊》也在新浪开设了官方微博,相较于“南方周末文化”,“西湖副刊”的微博更加活泼,个人色彩也比较浓。还利用微博发起活动,实现报网的互动,如2012年3月21日的微博:“拯救民勤,绿色传递——十元钱去荒漠种梭梭2012援种今天开始正式启程……具体活动请见今天杭州日报B1、B2版,参与途径见一下条微博”。
《嘉兴日报》的“江南周末”微博将副刊内容的文艺性与微博形式的多样性有效地结合。例如举办了多次微博网友免费观影的活动,之后再收集网友的微影评,充分实现了与读者的良好互动,丰富了微博内容的同时也有利于提升读者对母媒的好感度。
文艺副刊开设论坛、讨论群组等。论坛历来是广大网友交流信息、发表观点的网络平台,也是容易在重大问题上迅速形成舆论影响力的多元言论空间。传统媒体在抢占网络领地时,自然也瞄准了论坛这快高地。由于传统文艺副刊内容和形式的特殊性,合理的利用论坛不仅有利于作者与读者间的交流,同时对编辑发现高质量的稿件源也有很大帮助。如北青网青年论坛中的“天天副刊”版块,就是都市报新兴副刊的代表《北京青年报》副刊《天天副刊》的投稿专版。广大读者在版内发文和交流,编辑在版内及时征稿信息、与读者互动,为母报的副刊提供稿件,报网联合增加影响力。此外,天天副刊虽然没有官方认证微博,但是2012年3月在新浪开设了“天天副刊”微群。可以说是微博领域的小论坛,为读者的交流讨论提供了新的空间。
《三湘都市报》的副刊·情感板块在华声论坛开办了“微话题”栏目的讨论群,针对每期副刊出版的内容在新媒体上与读者进行直接的互动,同时为读者提供更无限的交流平台。
此外,新媒体的出现还加快和增强了读者与文艺副刊互动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除了在论坛发文外,许多文艺副刊还提供了多样的电子投稿方式,如邮箱、QQ等。如《大河报》悦览·读书版面的投稿邮箱()、《江城晚报》副刊“博客看吧”的征稿邮箱(及QQ:57363997),《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投稿邮箱(.cn)等都在报纸的相应位置做了标注,改变了原先副刊以书信为主要交流互动手段的局限,降低了读者书信投稿的遗失率,时间上的缩短也就意味着同样时间内信息量的增加。
传统媒体现状分析范文5
1.秦皇岛体育旅游文化的现状分析
1.1秦皇岛体育旅游接待条件和体育旅游氛围。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秦皇岛市定位发展,秦皇岛旅游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硕果累累,城市旅游功能日益完善,秦皇岛海景假日酒店、秦皇岛大酒店,香格里拉大酒店等五星级酒店,填补了秦皇岛市五星级酒店的空白,此外,近150家的旅行社具备了完备的旅游服务体系。2008年奥运会以来的后奥运时代和全国马拉松锦标赛、中国足协超级联赛的重磅来袭,围绕体育旅游文化的发展,建设城市森林体育公园、奥林匹克大道公园、黄金海岸滑沙体育休闲度假村,增加草坪足球场等配套设施,更好地为市民和旅游者服务。
1.2秦皇岛体育旅游的目的和方式特征。
通过对秦皇岛市体育旅游的目的分析统计,其中以观光游览为主要目的的占48.15%,以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的占30.06%,以探亲访友为主要目的的占9.73%,商务、会议等占12.06%,由此可以看出,秦皇岛市体育旅游主要是以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此外,旅游的方式以家庭游和个人游为主的游客分别占47.26%和26.28%,单位统一组织占11.16%,旅行社组织出游占10.15%,其他占5.15%。由此可以看出,秦皇岛市体育旅游主要以自助游和小群体组合形式为主,有组织的团体体育旅游所占比重较少,体育旅游由公费、团体旅游向自费、自助旅游的大众化、个性化旅游发展。
1.3秦皇岛市体育旅游资源分析。
秦皇岛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类型主要有:山林(草)体育旅游资源;海滨体育旅游资源;水体湿地体育旅游资源;冰雪体育旅游资源;长城体育旅游资源;传统体育项目旅游资源;体育训练基地及场馆体育旅游资源;高尔夫体育旅游资源;奥运体育旅游资源,等等。
1.4秦皇岛体育旅游产品分析。
秦皇岛经过多年的发展,其体育旅游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体育场馆的修建、以体育旅游为主题的各种活动的开展及各种体育景点的推出,表明秦皇岛在体育旅游产品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1.4.1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1.4亿建成的体育中心现为国家游泳跳水基地,为秦皇岛营造出运动、活力、健康的全民健身氛围。
1.4.2北戴河区连续10多年举办轮滑品牌运动,成为当地旅游市场的新卖点,并带动整个秦皇岛市民学习轮滑的热情。
1.4.3紫云山滑雪场城为秦皇岛冬季旅游新亮点,丰富了体育旅游项目。除滑雪外,还有雪地摩托、雪橇、滑雪圈道,儿童滑雪等多种娱乐项目,并与市重点体校联合成立秦皇岛市滑雪队,提供高质量的硬件配置及各种服务。
1.4.4 2016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作为河北华夏幸福足球队的主场,必然也吸引河北乃至全国的球迷前来旅游并观看比赛。训练开放日的现场近距离地和球星的接触,必然推动秦皇岛市体育旅游的热潮。
2.秦皇岛体育旅游文化发展的对策
2.1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加强秦皇岛市体育旅游文化的宣传。
通过依托央视、河北电视台、秦皇岛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加强对秦皇岛体育项目和赛事的宣传和推广,打造秦皇岛市体育旅游文化品牌,并利用微信等新媒体,设立公众服务平台,简单、方便、快捷、全面、准确地介绍具有秦皇岛特色的体育旅游文化品牌,吸引更多的群体进行互动与参与,实现信息媒体的全覆盖。
2.2以高水平体育赛事为契机,大力发展秦皇岛市体育观战游。
秦皇岛具有足球市场的优势和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良好条件及成功经验。2008年秦皇岛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足球比赛的男足、女足的小组赛和四分之一决赛;奥运会足球比赛期间,秦皇岛接待了大量中外游客,极大地促进了秦皇岛第三产业的发展并积极影响和促进秦皇岛住宿、餐饮、旅游等服务行业。另外,随着2016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的到来,秦皇岛作为河北华夏幸福足球队的主场必将引起旅游者和球迷的关注,借助这一优势及条件可以大力发展体育观战旅游。
2.3与旅行社共同开拓体育旅游文化主题项目,推出特色旅游产品及线路。
依据旅游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全面科学系统的规划,制定出详细的景区和旅游网络图,建立开发项目库,推出特色旅游产品及线路,如“挑战自我”拓展训练、绿色世界之旅等。积极鼓励挖掘、整理、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利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的观赏性、娱乐性,以体育表演为突破口,适当开发出一些参与型项目,使秦皇岛体育旅游文化得到迅猛发展。
传统媒体现状分析范文6
对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对于会计还没有明确的认知,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理解会计学基础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是所有会计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由于这门课程的理论性知识比较多,内容相对比较枯燥,而且专业性极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1)没有始终坚持会计教学的宗旨和目标。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在强调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缺少有效的教学方法,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很难将这些内容体现出来。(2)教学进度表流于形式。笔者发现很多会计教师在填写教学进度表时,只是记录一些流水账来应付学校的检查,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而言,并无任何实际意义。(3)教学方法传统落后,比较单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很多会计教师只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灌输式教育。
二、会计学基础课堂教学中“讲授”策略应用的方式
1.重新激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进行会计学基础课堂教学之前,老师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通常这门的课程都是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所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大部分学生对它都是充满好奇的。老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如教师在第一堂课的教学中,可以从当前的经济形势出发,向学生介绍会计工作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再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介绍一些学姐学长的成功案例,让他们树立学好会计学的信心。
2.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
何为课堂心理氛围?就是教师和学生在周围环境的作用下营造出来的一种情感的综合表现。营造出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教师的情感发生共鸣,实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如老师在讲解借贷记账法的具体应用时,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工作岗位进行真实模拟,将学生分成生产小组、集资小组、监管小组、销售小组和财务小组,每个组的成员又各自扮演不同的职务角色。在不同的阶段,不同职位上的小组成员究竟应该怎样编制会计分录、完成财务凭证登记等内容,学生通过实际的体验和感受,就能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除此之外,这种方法还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首先,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备课,然后自己讲解。又或者是在每一章的学习内容完成之后,让学生自己对这一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其次,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现代媒体电脑、展示台、投影仪等与传统媒体文字教材、辅导资料、凭证、账簿等进行有机结合,形象直观地表达相关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他们对会计理论的理解。再次,结合实际生活进行举例教学。如在讲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时,企业有三个循环的资金周转阶段,它们分别为供应、生产以及销售,这时就可以利用日常的生活例子来讲解,如养猪场用资金采购饲料、养生猪、销售这三个阶段来解释。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