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产业融合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产业融合内涵范文1
关键词:媒介融合 中国演进 坦帕模式 学术喧闹 理论变异
媒介融合自译介到中国以来,提倡、推动等远远超出传播学的范围。从研究态度和研究方法看,大多是定性分析和文献分析,缺乏实证研究。因此,遭人质疑,使人反思。笔者从辩证思维的角度探究媒介融合应有的面貌和本质,并对流行的观点进行评骘。
一、媒介融合有无边界:逻辑归谬媒介融合的边界与其应有的科学内涵
从逻辑归谬法来看,媒介融合的边界在哪里?是不分媒介地域、不分媒介种群、不分内容属性、不分民族国别,越大越好的融合吗,还是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对象和领域的媒介融合?当媒介融合从一种理念变成媒体实验(实践)时,媒介研究的科学性和价值规范就愈显重要。
从媒介区域分布看,无论中国的省地还是外国的州县,都拥有地方的报、刊、广、电、网等媒介,任何人似乎都无力将其整合成一种媒介,也无这个必要。正如原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黄勇所说:“无论从国家信息文化安全的角度讲还是从市场竞争的角度讲,全中国不可能只有一个物理网络。‘三网合一’,那是一种想当然的想法。现在世界上任何发达国家都还没有做到‘三网合一’。”从媒介种群分布来看,人类传播媒介形态的演变规律是继承叠加发展的,即使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原初的声音、书写传播照样有其无法替代的功能。因此,提倡、允许一种媒介生存而扼杀、限制另一种媒介生存不符合媒介生态的演变规律。从民族国别来看,任何媒介都是一国或当地民族的生活方式之必需。即使媒介不含意识形态,仅就语言的多样性和技术的复杂性而言,恐怕世界上永远都难以出现一个供地球50多亿受众都能看得懂、听得懂、用得上的媒介。从内容设置来看,媒介级别、类型、形式不同,它传播的功能、作用和针对的受众群体也自然不同。传播专业信息和大众信息,传播科技、文化信息和新闻娱乐信息的媒介自然不会融合在一起。《自然》《科学》等杂志刊载的信息自然不会和都市报的新闻娱乐信息融合在一起。因此从形式逻辑归谬法来看,将某一事物发展推到极致就会产生谬误。基此,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媒介融合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应有其科学的内涵。
从原初定义翻译看,媒介融合(mesa convergence)的定义就有不甚准确、不甚科学之嫌。宋昭勋认为根据牛津英文词典的注解,convergence一词最早源于科学领域,如1713年英国科学家威廉・德汉谈到光线的汇聚或发散(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of the rays),其后,经普尔・高登、安德鲁・莱彻逊翻译后对我国新闻传播有重要影响。蔡雯、章于炎的研究,都将其限定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使其没有衍生出“融合”一词中文含义和语境中过多的附加意义,这无疑可以看出,当初的翻译是忠实于原文和美国媒介实际的。蔡雯发表了数十篇文章,始终将其限定在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malism)或新闻媒介中,章于炎也是从优质新闻业务谈媒介融合。然而,现今的媒介融合无限制的生发和外延,使其本来就富有歧义的概念更难表述,从而引发太多质疑,如产业融合和媒介融合是何关系?从概念种属关系看,谁的内涵大、谁的外延广?产业是经济学的概念,媒介是传播学的概念,媒介作为产业应是产业种概念之属。从语义学来看,“产业融合”“媒介融合”作为主谓词组无级量差别,但从逻辑上分析,“产业融合”包含“媒介融合”而不足相反。故此,两者在交叉中应以产业为重并作为媒介生存的基础。由此看来,产业融合内涵要大于媒介融合,或者说媒介融合应隶属于产业融合,而目前一些国人的著作中从媒介融合分类看都将产业融合隶属于媒介融合,这就难怪遭人质疑。李良荣认为,在没有跨媒体组合,也没有跨行业组合的前提下,“我们国家媒体融合的前景何在”?陈国权认为,“媒介融合易导致内容同质化”。另外,融合之后出现的高度垄断,将会对民主社会产生什么影响,也是令人十分担忧的。尽管中国与国外的传媒环境不同,但传媒发展有其共有规律,应按照事物发展的必然逻辑,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探求媒介融合的现象和规律。对此,应消除翻译语境中的歧义,寻求其共同之处。因为中文融合有“融化”“消融”之意,不如按mediaconvergence原义将其译为“媒介聚合”,这样,任何形态的媒介在互联网技术平台上都能拥有其位,都能生存。基于此,我将媒介聚合界定为新闻媒介形态受新媒体技术和受众市场的牵引、为最大化地获取传播效果而进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拟态行为。诚然,媒介技术是催生媒介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发生变革的主导和擎动因素,然而从媒介生态学而言,媒介规制和媒介市场也是媒介变革的关键。可以这样说,媒介技术是催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变革的通用货币。但是,媒介制度和市场则因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各有倚重。不注重规制和市场,未必能及时调节媒介融合进入改革领域。鉴于此,笔者反对将媒介融合扩大化、神圣化、万能化,主张将其限定在新闻媒介新闻业务的融合或聚合上才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这一概念的科学内涵。否则,传播科技信息的媒介与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介在一起融合只能像恩格斯讽刺的“把鞋刷子综合在哺乳动物的统一体中”样荒唐。
产业融合内涵范文2
一、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
旅游产业尤其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坚持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体制改革和产业化发展的历史重任,旅游产业发展已进入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素质的关键时期。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1世纪文化旅游将会与探险旅游、运动旅游等成为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紧密结合,互为条件、科学发展,既是进一步把宜宾建设成为旅游强市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宜宾文化产业大发展,提升宜宾文化旅游“软实力”的客观要求。
(一)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旅游本身也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旅游活动,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到地方民族文化,同时,也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地方民族文化,因此,可以说旅游活动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我市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依托,地方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既是加强宜宾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式,也是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的有效方式。
(二)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优化和升级。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观光型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人们更多的要求参与到旅游过程中,对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品位有较高的要求。而宜宾目前的旅游产品仍以观光型、简单性的产品占主导地位,缺乏富有地方特色的高品位旅游纪念品,缺乏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等高端旅游产品。与文化产业融合,经过其渗透及辐射,用文化支撑旅游、包装旅游和指导旅游,使旅游产品具有更高的文化创意附加值与更大的利润空间,同时为旅游者创造了源源不断的文化潮流和时尚新品,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功能,促进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三)有利于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不仅会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而且会增加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游览和体验时间,游客通过对旅游目的地更深入的了解,加深了对旅游目的的感情,从而愿意继续在当地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旅游交通、餐饮、住宿、娱乐和购物等相关产业和部门的发展。
(四)有利于设计开发旅游商品,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旅游商品的开发和销售一直是宜宾旅游的软肋,宜宾旅游纪念品品种少,产品雷同,设计、制作粗糙,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艺术品位不高。旅游纪念品是消费弹性较大的商品,文旅融合有利于深度开发富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品质精良的旅游纪念品,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旅游消费者,才能进一步开拓旅游市场,增加旅游收入。
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一)建设了一批体现地方文化的旅游景点。宜宾市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已建成有兴文石海苗文化博物馆、竹文化博物馆、酒文化博物馆、真武山道教古建筑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文化旅游景点,这些景点有机地将地方文化、民族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结合起来,在其建筑、布局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地方民族文化特色。
(二)培育了一批具有文化内涵的节庆活动。节庆旅游属于文化旅游的范畴,属于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活动,节庆旅游可以使旅游者在精神上获得享受和营养,使旅游者在停留期间具有较多的参与机会,以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目前宜宾比较成功地推出了一些旅游节庆活动,如中国宜宾酒圣节、蜀南竹海龙舟节、兴文高桩、农家“转转会”、兴文苗族花山节等,都是宜宾地方文化和旅游开发结合较好的节庆活动。
(三)推出了一批富有文化特色的旅游线路。十二五期间,宜宾将重点推出能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的四条精品旅游线路。一是酒文化旅游线:以五粮液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为中心,加快中国五粮液酒文化特色街区、流杯池酒文化主题公园的开发,形成中国酒文化旅游线;二是名城古镇文化风情旅游线:以宜宾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心,李庄、南溪、江安、龙华为依托,形成名城古镇文化风情旅游线;三是“五尺道”寻幽探秘旅游线:以翠屏区为起点,连接高县、珙县、筠连三县形成“五尺道”探险考古旅游线;四是红色主题旅游线:以、赵一曼、余泽鸿、李硕勋、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等革命先烈的故(旧)居、纪念馆为中心,打造宜宾红色主题旅游线。这四条精品文化旅游线路的推出,是我市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成果。
三、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游客参与体验项目少。宜宾市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目前开发成熟的旅游产品主要以浅层次的观光型产品为主,景区基本是单一靠门票过日子;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不适应多层次的游客不同需求,景区体验性差、“回头客”少。旅游消费以吃住行为主,制约旅游产业链延伸。
(二)部分景区可进入性差,制约了文化旅游的发展。宜宾市较高品位的文化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较边远的县镇境内,如“五尺道”文化资源、赵一曼烈士故居等。这些景点交通建设滞后,影响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又如珙县的人故里是世界级的文化旅游资源,然而由于该景点的交通建设相对滞后,可进入性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景区的发展和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三)缺乏文旅融合整体规划,整体宣传和整体营销。搞好规划是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互动融合发展的前提和先导。目前,宜宾还缺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整体规划,进一步的整体宣传和营销就无法到位。如围绕“酒”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开发为例,目前就酒类产品的宣传和营销做得很好,但如何把“酒文化”融入“酒产业、酒产品”进行文化旅游的深度规划、开发、宣传和营销,还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项目。
(四)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文化旅游产业是智慧产业,其核心竞争力是人才。可以说,没有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就不能形成高品位高质量的旅游产品。目前来看,宜宾旅游人才储备不足,整体素质不高,高端人才缺乏和创新力不足成为制约文化与旅游发展的重要方面。
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思路
(一)转变观念,促进文化与旅游的高度融合。转变观念是实现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前提。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改变孤立强调旅游要素或文化要素的单一发展模式,从深度和广度上促进二者的融合,加快形成文化旅游互动发展、互融共赢的良好发展态势,逐步实现旅游景区景点由“卖景点”向“卖文化”转变。在实践中,我们以旅游业为载体,积极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将其作为提升经济效益、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源泉;推进旅游消费与文化消费的融合,将其作为拓宽旅游市场的重要引擎;推进旅游创新与文化创新的融合,将其作为推动产业升级、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支点。十二五期间,按照市委市政府“壮旅”的战略布署,宜宾市旅游局已完成全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就是要转变观念,把发展旅游业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推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方法、新思路、新途径,把地方特色文化融入旅游发展,提升宜宾旅游的品位和文化内涵,适应旅游消费需求取向的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产品高端化,推动产品创新和升级。
(二)体制创新,增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活力。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是实现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根本保障。一是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改变文化和旅游分部门的管理体制,实行一体化管理,加强不同部门和各行业的有效合作与协调。在对文化、旅游企业管理方面,改变多头管理模式,精简文化、旅游企业创立时的审批环节,为文化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条件。二是坚持规划引领。要按照大旅游的范畴编制好文化旅游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坚持先规划后开发、以规划指导开发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文化旅游资源,杜绝低水平开发和重复建设的现象。在制定规划过程中,坚持文化与旅游“互通有无、互为利用、互相促进、共同繁荣”的思路,高效配置资源,合力打造旅游文化精品,使文物保护、交通旅游、商业贸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三是狠抓体制机制创新。在组建文化旅游发展投资公司的基础上,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整合组建跨所有制、跨行业的文化旅游产业集团。将文艺团体、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等联合起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加快旅游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发挥好市旅游管理委员会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增强旅游行业管理部门的调控手段,发展旅游行业协会,形成全社会齐心协力抓文化旅游的合力。
(三)市场运作,突破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瓶颈。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实现文化旅游投资从政府主导向多元投资和多方建设转变。长期以来,资金投入不足成为制约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瓶颈”。为此,应当坚持和完善文化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政策,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一是制定并完善“鼓励与扶持社会力量参与两个产业互动发展”的优惠政策,在不断加大以财政资金为主导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鼓励国有文化企业和民营资本以各种形式进入文化与旅游产业,参与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二是成立宜宾文化旅游产业投融资公司。以文化旅游重大项目投资、贷款融资担保、产权产品评估交易为主要职能和运营手段,通过资本撬动、项目带动、市场运作,推动文化旅游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资源整合重组、规模经营,把集团公司打造成为立足宜宾、面向全国甚至上市融资的文化旅游产业融资平台和战略投资主体。三是加快培育民营文化旅游企业。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扶持鼓励改制职工、名家能人、非遗传承人、专业技术人才创办文化企业。鼓励支持中小民营文化企业向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集中,向“专、特、精、新”方向发展。
(四)整合资源,重视文化旅游业的品牌建设。品牌文化,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经济因子与文化因子相融合的集中表现。任何一个旅游项目的远近闻名和常兴不衰,固然有资源优势的重要因素,但品牌文化的建设或包装,则是旅游产品“好景不怕路途远”的重要原因。企业和产品是品牌的载体,文化则是品牌的灵魂和品味,对于任何一种品牌文化建设来说,都必须集中物质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信息资源和文化资源六种资源要素的优势,精心打造敢为人先和天下先的品牌文化。 这些年来,随着我市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品牌文化意识的不断增强,如中国宜宾酒圣节、蜀南竹海春笋节、南溪豆腐干文化节等,品牌文化虽然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其节庆活动过程中的文化氛围仍然还比较淡薄,没有得到深度的开发,相关配套设施未完全到位。品牌文化建设意在品牌,重在文化,因为文化是品牌的内涵、底蕴和灵魂。宜宾被评为“历史文化名城”、白酒之所以叫“五粮液”,如此等等,均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如对酒文化的开发及品牌文化建设,必须了解酒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所起的历史作用和影响。品牌文化贵在创新,重在升华,关键在于文化创意。一般企业及产品的品牌文化建设是如此,文化旅游业的品牌文化建设也是如此。因此,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必须高度重视和着力推进旅游产品的品牌文化建设。
产业融合内涵范文3
“十二五”以来,改革力度加大,沿海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产业,中西部地区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不能走老路,发展应该立足长远。本文结合时代背景探索开发区的产城融合发展策略,为中西部地区开发区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城融合开发区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 A
1产城融合的背景与内涵
我国是在改革开放后迎来了城市的快速发展,沿海城市首先崛起,回顾其发展历程,是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来实现产业的集聚,进而推动城市的发展,即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道路。在产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的城市空间产生了剧烈变迁,各种新型城市产业空间层出不穷,开发区就是为了响应此种发展方式而产生的特殊的城市空间。然而此种发展方式,成绩虽然显著,但问题更加值得注重。例如,各类配套设施缺乏、人气不足、钟摆交通等一系列产城发展不协调问题始终困扰着开发区的发展。
(1)产业转移背景解析
近年来,我国产业推动城市发展的色彩较为浓厚,城市的发展也是在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中不断优化主体功能;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改革力度加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已然迫在眉睫。沿海发达地区因环境压力、土地资源供给紧张、成本上升等多方面原因,产业不得不向内地转移。然而需要转移的产业多为劳动密集、资源密集、代工类产业,因此对承接地区来讲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产业的转移与承接提出了新要求,不仅仅是简单的搬家,而是扬弃的过程,不能再走改革初期粗放发展的老路,开发区的发展应当具有前瞻意识,立足长远,从产业发展的内部规律出发,考虑到日后开发区的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产城融合应运而生,一时间多个地方的开发区提出发展要实现“产城融合”。
产城融合内涵解析
从事物产生与发展的本质对其分析,产城融合是被动产生的。产城融合概念的提出,只是为了解决产业与城市协调发展的问题,其内涵中并没有具体的目标设定与描述。城市的规模与发展阶段不同,所面临的产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类型与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业内对产城融合的认识不统一,所提出的产城融合的涵义也不尽相同。
从城市的起源角度讲,城市是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产业与城市本就是相伴而生的。本文认为产城融合是指城市功能融合发展的自然过程与趋势,即功能的自组织过程。然而某些原因会造成产城功能暂时不协调,针对不同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提出解决产城发展不协调问题的策略,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2开发区产城不协调问题分析
城市产业的发展分为两种方式: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这两种发展方式只是借用形式逻辑关于事物发展概念的两个普遍特征来说明产业发展的两种形式和路径。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强调事物“质”的发展;外延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外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它所强调的是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
城市产业的内涵式发展,是通过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来体现的,会引起城市产业空间的重构,即产业结构的转型调整;城市产业的外延式发展,外在表现形式是城市产业的规模化,引起城市产业空间的增长,即城市规模的扩展。
2.1开发区产城发展不协调问题的类型
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总体来看,我国城市开发区发展时间较短。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还没有开发区经历过从产生到衰落的完整阶段。我国城市的开发区,按照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两类:规模扩展时期的开发区与产业结构转型调整时期的开发区。
沿海发达地区城市产业结构转型调整,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承接产业转移的开发区则处于规模扩展时期,外延式增长所带来的规模扩大、数量增多的问题较多;内涵式增长所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不多。总的来讲开发区所面临的是产业高速发展与开发区快速适应的问题。所面临的问题分为两个方面:第一,生产的不协调;第二,生活的不协调。
2.1.1 生产不协调型
制造业从某个城市的主城区迁出,去往开发区发展,在生产发展的起步阶段,因迁入地缺少该类产业生产所需要的配套设施,而产生的生产发展不协调导致产城发展脱节。此类问题多产生于“产业由异地主城区迁入本地开发区”的情况。
(1)产业发展速度快,生产配套设施不足
开发区的发展初期,绝大部分都是通过招商引资来实现开发区产业的起步发展。然而由于高速发展的原因,产业落户初期并没有足够的配套设施与配套产业辅助其生产;或公共设施用地被产业用地挤占,无法支撑生产中心的建设。外来产业发展难以适应本地环境。
(2)产业转移随机性强,主导产业不明确,产业联系不足
开发区招商引资的发展方式,虽然短时间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随着规模扩大,会出现各种问题,承接的产业性质较为随机,主导产业不明确,产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横向与纵向联系,或者有联系的企业由于落户时间差异,且功能组织不具有前瞻性,所以造成生产组织混乱,产业联系性不强,开发区运转效率低。
2.1.2生活不协调型
制造业从某个城市的主城区迁出,去往开发区发展,由于生产设施与生活设施发展不同步,生产发展较快,生活服务设施发展较慢。部分职工依然在主城区居住,造成职住分离问题。此类问题多产生于“产业由本地主城区迁入本地开发区”的情况。
(1)开发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开发区人气不足,职住分离
开发区由于起步阶段底子薄,资金少,距离主城区较近的城市开发区都会依托主城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随着规模的扩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匮乏的不足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商业服务设施匮乏,缺少综合性商务中心、金融业。由于公共服务设施的缺乏,对居住在主城区工作在开发区的从业人员没有吸引力。开发区缺乏人气,城市职住分离严重。然而,如若开发区发展依托主城区发展,则空间布局容易缺乏前瞻性,造成日后的布局形式不能够完全适应新阶段的发展要求。
(2)部分产业影响开发区生活环境,对科研机构和人才吸引力不足。
承接产业转移的开发区,往往面临着部分产业影响生活环境的问题。在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如何保护城市的环境不仅仅是开发区所面临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开发区的职能不仅仅是简单的承接产业,而是有效的组织生产,配合整个城市乃至区域的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宜居业的城市新空间。开发区部分产业若污染环境,则是重走粗放式发展的老路,与开发区的设立初衷背道而驰。
科技是产业发展的持续动力,然而科技人才对城市环境要求较高。如何塑造开发区特色形象,吸引科研人才驻足,是开发区面临的新挑战。
2.2我国产城发展不协调问题的原因与影响
(1)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引起产城发展不协调
产城功能发展不协调主要是因为主城区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阶段,面临成本压力,产业结构不得不进行调整,制造业分散发展。产业的分散发展造成产城功能的暂时不协调问题,分散发展是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表现的。制造业从主城区迁出,即“退二”,制造业会有两种去向,其一,制造业向自己开发区迁移发展,面临的主要是生活不协调的问题;其二,制造业迁入其它城市开发区发展,则面临的主要是生产不协调的问题(见图1)。
(2)产业结构调整对开发区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引发的制造业从主城区外迁,对开发区发展来讲,会有两种产业来源,一是来源于自己的主城区,二是来源于其它城市。结合上文所述的两类问题,根据产业来源的不同,可以判断出开发区面临的主要问题的特点与类型。开发区只有一种产业来源则面临一种主要的问题;开发区两种产业来源都有则会同时面临两种困境。
3开发区产城融合的发展策略
(1)开发区与主城区协调发展
通过分析开发区与主城区的产业发展阶段,以及开发区空间增长对主城区造成的影响,合理的提出发展策略。使得开发区的发展与主城区能够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从而实现主城区与开发区的产城融合。
(2)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
由于我国的开发区工业化发展的同时,也担负着当地城市化的重任。因此,应当注重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从而达到产城的融合。
(3)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产业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产业发展与保护环境两个目标并重。对于生活环境没有影响的产业鼓励其优先发展;对于部分产业生产方式落后,要采取措施,避免其对开发区的生活环境造成影响;采取措施不能奏效的产业,严格限制其在开发区的发展。
(4)区域产业竞争到产业分工协作
开发区的产业发展都带有外来产业迁入的色彩,开发区产业的发展应当宏观的考虑区域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注重区域内部产业的分工与协作,减少恶性竞争、产业趋同、试错经营造成的资源成本与时间成本的浪费,着力打造区域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
(5)前瞻意识,立足长远,跨越式发展
开发区的发展应当具有前瞻意识,立足长远,从产业发展的内部规律出发,考虑到日后开发区的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多是从其它地方转移过来的产业,这种转移不仅仅是简单的搬家,而是扬弃的过程,不能再走试错经营的老路,而是要实现开发区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静等.论城市开发区的发展:历史进程、理论背景及生命周期[J].世界地理研究,2000(02):79-86
[2] 王兴平,崔功豪.中国城市开发区的空间规模与效益研究[J].城市规划,2003(09):6-12
[3] 王慧.开发区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内在肌理及空间效应[J].城市规划,2003(03):20-25
[4] 何立胜.产业结构高度化新探[J]社会科学刊,2004(1):178-180
[5] 郑国,王慧.中国城市开发区研究进展与展望[J].城市规划,2005(08):51-58
产业融合内涵范文4
关键词:产业融合;陕西;因子划分;发展策略;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5-0023-0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文化的发展,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产业支撑,并展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陕西作为具有丰富民俗和体育资源的大省,如何借助产业融合的春风,加快传统民俗文化和体育文化之间的融合,成为目前思考的重点。要理清楚这个问题,需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陕西具有何种体育文化。为解决该问题,从次一级机能文化区入手,结合不同的文化因子对陕西体育文化特征进行总结;二是目前传统文化和体育文化融合存在的问题;三是结合陕西文化特征和问题,从政府角度提出相关的策略和对策,从而促进两者之间的融合。
一、文化产业与产业融合关系
产业融合通常是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一种必然产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产业和其他的产业相同,都是在市场大规模生产下的一种产物,并具有精细化、大众化、标准化和系列化的特点。而从文化产业的字面意思可以认为文化产业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文化的产业化;二是产业的文化化。其中,认为文化产业是文化的产业化的观点,其主要是从生产方式的角度来看待文化产业的内涵,这主要反映出在文化和产业中的不同元素之间的融合;而产业的文化化则更加强调泰罗制的生产方式,更注重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使得其他的产业也逐步具备文化的内涵。因此,根据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文化是一种内涵,而产业则是一种形态。文化必须要依附和寻找新的载体,从而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
同时,对产业融合来讲,是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所采取的一种策略。因为任何的事物在其演化的过程中都会不断地伴随着相反的活动,并在矛盾和促进中不断发展。而在分工更加专业化的前提下,必然会使得不同的专业产生融合,并促进不同文化资源的整合,扩大各自内容的来源和呈现的形式,以此实现文化产业自身的不断壮大。
二、基于因子划分的陕西体育文化特征
要加快陕西体育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就必须要理清楚目前陕西体育文化呈现的特征。对此,为更好地研究陕西体育文化特征,奠定产业融合基础,从一级和次一级机能文化区的角度,将陕西文化资源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以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因子划分,可以将整个陕西看成文化区,在这个文化区中,包含武术、摔跤、骑射、举石等体育项目。而这些体育项目的与陕西行政区域文化划分有很大的关系,并通过行政区域机制加强了不同文化的融合。
第二,以娱乐性体育项目作为因子划分,可以将陕西体育文化区分为关中体育文化区、陕南体育文化区和陕北体育文化区,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与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等有着很大的关系,如陕北地区干旱,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而这种气候使得陕北地区的人们长期以游牧或者是半游牧进行生活,让人们形成了一种豪放、浪漫的性格,由此产生了如秧歌、二人踢场等具有体育形态的体育活动。又如关中地区,关中地区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古代重要的行政中心。因此,对于关中地区来讲,其体育文化多以游戏体育为主,如“跑马城”游戏。
第三,以民俗体育中的龙舟竞渡作为因子划分,可以将其分为岭南和岭北体育文化区,特别是安康地区。产生这两种不同的体育文化的原因,与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如陕北和关中地区相对空旷,多以放风筝作为主要的民俗项目,但是在陕南地区,由于人口变动大,地理位置相对以茂密的树木为主,从而让这些地区的民俗活动带有很强的迷信色彩。而龙舟竞渡则以祭祀为主,并兼具身体锻炼。
由此,通过对陕西体育文化的划分,可以发现陕西体育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健身性和娱乐性。如地域性来讲,由于受不同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得陕西形成了以陕北、关中和陕南为主的独特体育文化区域;健身性则是从体育自身的功能出发,任何的活动都具有明显的健身作用;娱乐性则与陕特的历史和文化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三、陕西传统文化与体育文化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对传统文化与体育文化融合的自觉意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延续和发展的保障。随着全球化和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越来越淡薄。而意识的淡薄,也使得陕西传统体育文化地位逐步下降。在陕西当地,很少有人参加舞龙、舞狮、赛龙舟等传统体育项目,取而代之的是篮球、足球、跆拳道等西方体育。正是人们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忽视,导致文化断层和文化自觉性的缺失问题相当严重,有些传统的民俗体育项目已经失传。因此,提升对陕西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视程度,加强人们对传统体育文化融合的自觉意识,成为制约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
第二,融合市场化程度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给传统文化造成严重的冲击。通过对目前陕西体育文化的分析可以看出,陕西具有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包括武术、礼射、赛龙舟等体育项目。但是,结合自身的工作和对陕西部分地区的走访调研发现,目前在陕西西安、渭南等地传统体育项目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以健身培训为例,目前在西安市内的健身俱乐部主要是以瑜伽、有氧训练、跆拳道等训练为主,特备是在一些青年群体中,这几类体育项目更是大受欢迎。而在少儿培训方面,跆拳道项目开展程度更是要远远优于传统的武术项目。对于陕西传统的体育项目来讲,无论在社会的关注度和广告效应方面,都严重滞后于上述的几个体育项目。由此,“窥一斑而知全豹”,从而我们可以看出,陕西传统体育项目的市场融合程度很低,不利于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
第三,传统文化和体育文化融合相对封闭。陕西作为我国中部的一个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文化渗透和融合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和主流方向。但是,受传统农业文化思想的影响,陕西传统文化和体育文化之间的融合还相对保守和封闭,很多文化之间的交流仅仅局限在某个小范围的地域,没有形成自己独有的品牌和模式。由此,正是这种相对封闭的思想,让陕西传统的体育文化活动之局限在西部地区,如那达慕大会。而相对于西部来讲,陕西东部地区的体育活动更少。因此,加快陕西传统文化和体育融合模式,成为目前加强陕西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重点。
四、文化产业发展下的陕西传统文化与体育融合策略
第一,加大对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的扶持力度。针对陕西传统文化和体育融合市场化程度低的问题,要充分发挥好政府对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作用。通过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并鼓励社会化资本进入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持中,从而提高传统体育文化的的市场化程度,并激发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活力。同时,通过社区、街道等力量,宣扬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如通过社区的作用,通过广场舞、社区活动等方式,宣传陕北秧歌,以此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这项运动中来。
第二,加强传统体育文化项目融合模式的创新。借助上述分析的陕西传统体育文化的地域性、娱乐性等特点,结合目前陕西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强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如将陕北秧歌编制成具有特色的迎宾舞蹈,并在各大景区、娱乐公园等开展礼射、摔跤、武术等表演项目,以此大大促进传统体育文化和旅游业的融合。除旅游业以外,陕西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思路,加强与特色农业、居民健身活动、外来体育文化的融合。如借助现有的那达慕大会,在原有大会的基础上,丰富体育活动类型,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大会,在加强不同产业融合的同时,加强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同时,编制具有陕北特色的秧歌广场舞蹈,加快与现代健身理念的融合。
第三,加强传统体育项目文化品牌和集群建设。借助陕西丰富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我们可以建立三大产业集群,并通过加强对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的体验性来做大和做强陕西传统体育文化品牌,全面发展陕西体育文化产业。借助陕西三大文化区域――陕北、关中、陕南,建立以西安―榆林―汉中为中心的文化产业集群城市。如将西安作为关中地区的一级“点”的传统武术项目为主,同时辅之于闹社火、踩高跷等特色传统体育文化表演项目,从而辐射整个陕西经济;在陕北,形成以安塞腰鼓为主,以秧歌为辅的体育项目,并主打陕西红色旅游;在陕南,以划龙舟为主要项目,配合游泳等,从而构建集合休闲、观赏和娱乐的特色旅游。由此,通过这种三点一线的方式,实现传统体育文化项目产业集群建设。
第四,加强传统体育文化项目人才培养。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文化继承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充分发挥陕西高校的作用,培养更多传统文化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对加强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教练员和社会指导员队伍的开发和建设,从而为陕西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五、结语
总之,陕西作为文化大省,只有不断地加强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播的自觉性,并通过政府、社会等的广泛参与,通过丰富融合模式等,才能更好地对陕西传统体育文化项目进行保护,并推动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转型。
参考文献:
[1] 张杨.陕西区域体育文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2] 刘志敏,连殿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合与发展模式研究――以阿瓦提县“刀郎体育文化”为例[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5,(1):
79-81.
[3] 王晓燕,林小美,赵寒治,等.吴越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以温州南拳为研究对象[J].浙江体育科学,
产业融合内涵范文5
文化内涵是艺术的本体,将文化内涵融入到动漫设计中,动漫作品才具有灵魂和渗透力。文化内涵对动漫设计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形式上避免了对传统图案或器物形态等表面文化的简单移植和拼凑,在内容上将湖湘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体育、游艺与杂技、戏曲等元素融入到故事情节中,挖掘湖湘文化中真正对人们生活造成无形影响的精神力和风骨特征。湖湘动漫创意设计依托于湖湘文化,只有湖湘文化才能使动漫湘军具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而湖湘文化的内涵精髓才是动漫创作取之不尽的创意资源。
目前,湖湘动漫作品在内容叙事中逐渐远离了传统文化这一重要的文化源头,使得当前动漫内容与传统文化的融合问题日渐突出。湖湘动漫求发展,就应探索新时期的动漫创作规律,在创作思维、审美理念、视觉形态等方面的进行转变。在湖湘非物质文化的基础上,打破原有的保守动画题材,展开丰富的创造力和想像力,拓展新的民族艺术形式,探索出一条适合湖湘动漫民族化道路。注重湘西少数民族文化的承载,形成对优秀民族文化资源的发扬自我意识,将湖湘文化的内在逻辑、湘西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以及各种富有湖湘元素的形式在湖湘动漫产业中予以贯彻,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将湖湘民族文化的精髓传递给年轻的一代,使其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动漫传播创意策略包含文化传播与市场营销传播
动画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和艺术符号,承担着文化传播的功能和市场传播功能。一部艺术与商业价值并存的优秀动漫作品必然是文化、艺术与市场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文化传播是动漫实现艺术价值的内在要求
以动漫产业为代表的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不同之处在于动漫产业具有强大的延伸力和扩张性,以饱含民族文化符号和含义的动漫形象延伸出来的产品,传达给受众的不仅是一件普通物质产品,而且是一种文化载体。湖南省动漫产品需要用湖湘文化资源和民间艺术设计来拓展创意思路,提升原创项目开发的创作水平,塑造具有湖湘特色动漫的文化品牌以达到文化和艺术属性价值最大化。这就要求在动漫设计之时,对动漫内容的文化内涵进行准确定位和剖析,把要传达的文化气质经由动漫载体的形式进行承载和体现,从而把文化的魅力传播出去。文化的传播需要树立民族文化认同的自觉意识和传承意识,将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加以提炼和升华,无缝融入到动漫的设计之中,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其形式是动漫,骨子里是文化,将湖湘文化精神蕴涵其中,使湖湘动漫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传统文化的动漫传播不仅关系着本土原创动漫内容瓶颈的突破,更是紧密联系着传统文化如何搭载影视、网络等新媒体优化传播效果,进而在全球化语境下更好弘扬传统文化的魅力,彰显异质文明的特质。
2.市场传播是动漫实现商业价值的必然要求
市场传播功能依靠湖南现有渠道和媒介,通过动漫跨界传播和产业协作实现动漫商业属性利益的最大化,进行“动画先导、文化渗透、市场拓展”的创意整合。形成以动漫设计为特色,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衍生产品为拓展,相互协作的多赢局面,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为动漫文化产业创造出更多的衍生价值和附加值。整合渠道融合媒介,实现跨媒体传播。“跨媒体传播”概念由复旦大学的王晴川博士提出,其定义是指信息在不同媒体之间的流布与互动,它至少包含两层涵义:其一是指相同信息在不同媒体之间的交叉传播与整合,其二是指媒体之间的合作、共生、互动与协调。动漫作品可以在图书报纸、音像电子、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的媒体上并行生存。动漫作品在传统媒体体现在视觉影像、艺术性、故事性,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在新媒体的优势在于主体体验的互动性、个性化和多样化,具有强烈的互动性,只有将动漫作品内容和平台组合,才能实现跨媒体传播。
动漫主要渠道定位于传统媒体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所在,手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正蓬勃兴起,整合传统媒介和新媒体媒介已成为大势所趋,来为动漫的传播提供更广阔空间。传统动漫品牌影响力如果只依靠传统媒介,即使有创意的动漫也往往由于传播渠道的约束不能迅速深入人,为观众长久地记住,如果运用多元媒介融合的传播,就能使动漫品牌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通过整合渠道融合媒介可以使动漫商品实现其商业价值的利益最大化。开展“产业协作式”动漫营销模式,扩大动漫与相关文化产业的传播力。动漫作为一种文化创意产品,貌似难以直接转化为刚性需求,但一旦动漫与消费品、旅游、早教等传统行业相融合,则能创造出很大的衍生价值,并转化成为相对刚性的需求。“产业协作式”营销模式是从动漫作品创作之初,就全面考虑与游戏、广告等文化产业结合,形成授权经营模式、渠道运营模式并存的格局。从娱乐角度扩大动漫与相关文化产业的传播力,在不同媒体上展现相关动漫产业的游戏、广告、手机电子书等密切相关的文化产业,将传媒公司、广告公司、玩具商、游戏软件公司授权经营共同开发。
通过“产业协作式”动漫营销,预估其潜在效益和投资回报周期时间,并重点打造卡通形象对一些特定目标消费群体的吸引能力,通过科学有效的寻找与动漫产品形象相关的游戏、广告、玩具等衍生品的契合处,挖掘动漫制作以外的附加产值,进行更多的口碑传播,强化社会效应和品牌美誉,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相关产业的优势和竞争力,产生更多的附加值。从2001年湖南蓝猫卡通公司首次与服装制造业合作针对儿童设计具有蓝猫形象的服装之时,就意识到挖掘动漫创作以外的附加产值的必要性。之后,湖南山猫卡通动漫公司与体育用品等传统行业合作,开发出“山猫兄弟”系列篮球等产品,成立了拥有千余学员的山猫功夫武术俱乐部、摔跤俱乐部。以优秀的动漫产品为基础,将体育、旅游、餐饮、娱乐、教育等传统行业与动漫产品进行对接、融合、跨界,用产品的独特功能来增强产品的影响力,从而使得卡通品牌的价值得到延伸与发展。只有对动漫品牌和附加产业进行多方位的深入协作,利用其象征价值和文化价值进行文化渗透、市场拓展,建立具有直观针对性的渠道,才能提高动漫企业营销的效率,完成商业的持续升值。
结语
产业融合内涵范文6
关键词:旅游;文化;融合发展
新时期下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很大比重,而作为高速经济发展下所衍生出来的旅游文化产业必定会成为未来经济领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由于旅游文化其本质就是如何能更好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以及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所以对新时期旅游文化发展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研作用。
一、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产业边界
(一)旅游产业
能向专门的行业或部门提供物质(智力、财力)或非物质支持的产业统称为旅游产业,而从宏观上来讲,旅游产业必须以资源、产品与市场等三方面为依托。而旅游资源又包括自然风光的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这些林林总总的旅游资源还不足以激发游客的旅游动机,必须有相对应的文化产品作为辅助。这些文化产品通过人为的加工、改造再进入到特定的旅游市场,从而大部分消费者或游客能够清晰直观的感受到旅游文化的魅力,并也能间接振兴当地的文化产业,比如桐乡的白菊,杭州的丝绸,南京的刀具等,这些特色的文化产品都是旅游产业衍生出来的经济产物。因此,特定的旅游服务产品传递渠道和流转环节构成旅游产业自成一体的业务边界,而为经济活动提供操作市场的则成为旅游产业的市场边界。
(二)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实质上就是一种经济行为,并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促进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而企业和消费者则通过市场实现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价值交换。比如中国侨商黄乙玲先生,作为杭州宋城的投资者,其打响的文化口号“宋城一日游,还你千年古城风貌“这样的文化代言词其实就在潜移默化上深深地吸引着无数的消费者,再加上杭州本身独特的历史底蕴,宋城这个最具特色的经典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通过地方特色文化特别是歌舞表演向游客传达信息,也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的特征之一。所以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提供价值交换的市场构成了文化产业的市场边界。
二、新时期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一)新时期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的客观要求
首先,旅游与文化是两个密不可分的产业。从宏观文化角度而言,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而微观角度而言(产业角度),旅游与文化作为关系密切的姊妹产业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其次,作为文化资源的传承载体,旅游能够将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上得优势;而文化作为旅游宣传的重要载体,对旅游产品可发挥提升品味和竞争力的核心作用。因此又称旅游和文化是多元交互的产业关系。
最后,旅游和文化发展同时是客观要求的,融合发展有别于会同发展和结合发展,关系到两大产业全方位的合作发展,更确切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方面,促进“文化旅游化”, 通过多种多样的旅游载体,将无形的文化形象化,精英的文化大众化;另一方面推动实现文化产业化,让文化能丰富旅游内涵和提升旅游产业的素质。
(二)推动旅游文化发展,实现双赢目标
文化与旅游相伴相生,没有旅游的文化是没有活力的文化,而没有文化的旅游则是没有生命力的旅游。新时期下,对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的研究重点已经发生转移,更加侧重如何最大程度发挥游客作为文化交流传播者的作用和增强地区特色旅游文化的软实力。而新时期下,具体到某个城市就必须有相应的举措,比如打造区域性旅游休闲基地就是促进文化传承开发的重要手段。
而旅游的过程是体验文化差异的过程。比如桐乡市围绕着建设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的目标所打造的区域旅游休闲基地,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是不言而喻。只有将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群众的吃穿住行等各个方面,才能真正实现景点外观和文化内涵的统一。
旅游的发展必将造就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中国本身地大物博,数千年的历史积淀造就了无数个传奇,而一些极具特色的文化小镇由于缺乏有效的文化传播体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逐渐被大众所忽视,处于旅游文化中的弱势地位。由于传媒力量的逐步上升,现今类似于桐乡等文化小镇利用旅游这个载体,让大量涌入旅游景点的游客主动感受文化的魅力,这样实现了文化交流的融合同时也推动了地方传统特色产业的复兴,比如泰国仰光的油伞和制陶工艺。
三、推动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的研究重点和新思路
(一)文化内涵的挖掘
而新时期下,为了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在文化历史名城下功夫。充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比如号称六朝古都和十朝都会的南京,其旅游文化产业的成功值得高度借鉴,南京充分利用其沉厚的历史底蕴,致力于发掘刀具文化,宗教文化,龙母文化等,也通过对地域文化的包装点缀来增强文化活力。同时南京政府结合其典型的文化特点,深度拍摄具有历史特色的电视剧和电影,从而丰富了文化内涵,扩大文化影响力。加大了文化对外交流力度,以文化的影响力提升了旅游的竞争力。
(二)市场导向机制的引入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要加大市场开放力度才能保证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创新运营机制,整合跨行业的产业集团以及加强对旅游市场和文化市场的研究等都属于引入市场导向机制必不可少的方面。而且只有通过多渠道营销结合方式才能实现文化产品的真正意义上的推广,比如利用节日会展与网络促销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加强了品牌的宣传力度,如山西汾酒。
(三)文化手段的运用
旅游业的品质和前景取决于旅游服务中能否体现出多元化文化内涵。比如江滨市所打造的集娱乐休闲、养生休闲和园林茶艺于一体的综合性星级酒店,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的影响了,同时其旅游接待和服务能力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文化质量的提高
按照错位发展的原则,需要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的结为一体,并做好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划。在开发设计旅游产品的过程中,文化特色的彰显与文化元素的突出是尤为关键的问题。比如云南大理所打造的西双版纳生态文化旅游,就是通过设计一批独具文化魅力的旅游路线来吸引大批量的游客的,同时这也间接促使旅游行为由观光型向度假型跃迁。
(五)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地域特色鲜明且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被列入了21世纪旅游文化产业链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比如湖南衡阳市乡村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其开发的乡村红色旅游资源最富盛名,大量的历史遗址以及纪念性的建筑在湖南境内都能觅得踪影,使湖南成为近现代乡村旅游的“名人故居”;同时“农家乐”(集餐饮、娱乐、运动、住宿还有购物为一体的乡村民俗旅游)的兴起又从现实意义上提高了乡村旅游的品牌效应。同时研究发现,坚持因地适宜为原则,才能突出特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永葆乡村旅游文化的青春活力。
四、结语
新时期下,为了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真正的良性互动,就必须在提高旅游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和促性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等两方面下功夫。
参考文献:
[1]马勇,周霄.WTO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曹诗图,沈中印.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互动整合―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J].特区经济,2007,(10):14-20
[3]王慧敏.旅游产业的新发展观:5C模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8,(6):14-20
[4]周振华.信息化与产业融合中得公司结构分析[J].经济学家,2008,(4):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