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的表现方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互联网思维的表现方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互联网思维的表现方式

互联网思维的表现方式范文1

关键词:手机文化;传播变革;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6)01011805

手机作为媒介因其传播信息的重要性而被人们称为“第五媒体”。可是,在十多年前,谁也想不到模样笨重、被戏称为“大哥大”的手机会演变为外形时尚小巧、文化个性突出、综合服务和娱乐功能兼而有之的强势媒体。手机作为现代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正在成为社会进步与文化创新的巨大推动力量,也是我们国家发展科学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因素。同时,它对扩展与开放社会交往、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正产生着其他媒体无法比肩的重大影响。

一、手机文化传播的历史走向及其特点

保罗・莱文森曾提出传播媒介发展的“三分说”,即“旧媒介”、“新媒介”和“新新媒介”三个发展阶段和传播形态。莱文森认为:自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以来,在互联网诞生之前的一切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都是“旧媒介”,即“第一代媒介”;“新媒介”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第二代媒介”;而“新新媒介”则指产生于21世纪初期,因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而带来的“第三代媒介”,特别是手机媒体的普及。 “新新媒介涵盖以前新媒介的原理”,“使其用户对新媒介有一定的控制权,用户可以决定何时何地去获取新媒介提供的文本、音频和视听”[1]。移动互联网特别是手机媒体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深刻改变着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1987年,作为个人移动通信工具的模拟信号手机在美国被制造出来,即世界上“第一代手机”,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的飞跃发展, “第二代手机”数字手机开始了由个人通信工具向大众传播媒介的革命性跨越,再到“第三代手机”、“第四代手机”(3G、4G)的出现,手机传播集文字、音频、视频、图片、表情符号、消费购物、在线支付等多种媒介功能为一体,堪称一种多维传播媒介,成为传统媒介甚至新媒介从未有过的可以进行“无限传播”的“新新媒介”。手机传播的革命性变革不仅带来了文化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文化构成与交往方式,也革新了人们的大众传播理念。

互联网思维的表现方式范文2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表现方式;意义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273-01

一般而言,人们把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信息传播媒介称为新媒体,而将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创作、承载、传播、鉴赏与批评等艺术行为方式上推陈出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称为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开始于电子音乐,在国外已有60年的历史,而在中国则有40年的历史。而实际上,严格意义上的新媒体艺术在中国只有20年左右的时间,像数字化电影等带给人们越来越大的影响,可以说,新媒体艺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之进行理论上的思考是很有必要的。

媒体艺术的根本理念是尽可能地用艺术反映真实的思想和创造思想产生的情景。也可以说,媒体艺术用艺术反映思想的理念,透过艺术所表达的思想与观念,而这正是现代人的内心所看到的世界,媒体艺术家则使用媒体艺术使这些观念和思想情景再现,演示给观众。新媒体的发展和观念对传统媒体进行了反叛,是全新的颠覆与革新,对以往的艺术形式是一种超越。

新媒体的表现方式为描述自我提供了新的方式。探索潜意识的踪迹,从而获得传统艺术无法反映出的部分;同时探索自我的空间,显示恐惧、紧张、孤独等情绪感受。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种认知和表现方式:

1、非线性叙事:在叙事和媒体结合的意义上,最先有传统叙事媒体,接着出现了基于时间为基础的媒体,它的叙事能力远远超过传统媒体,而在新媒体艺术出现之后,叙事成为一种开放的游戏过程,表现为由观众来选择叙事方式、故事演进过程。

非线性叙事最具体的表现形式是网络的超文本语言艺术,用户将网上文字或其他材料诸如形象、声音结合在一起形成超文本语言,用超文本链接来实现一则故事的非线性叙事。在这里,世界可以由可能性组成,任何一件事情的结果只是它发展的可能性之一。在这一点上,非线性叙事和线性叙事的对比中更具有开放性,使得新媒体艺术更接近生活原貌,也有助于人们以更开放的态度面对生活和认识生活。

2、交互性:新媒体视觉艺术家注重使用网络,利用网络特有的交互性、可扩展性和可复制性为视觉艺术服务。人们对艺术家的要求从创作内容扩展到要求设计环境、氛围,以便让自己参与其中,同时艺术家的工作也是能够让观众发挥出创造性,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

互动性艺术观念最完美体现的当属网络艺术,在网络互动世界中,现实可以被虚拟。作品的完成必须由观众来完成,来激活,从而产生实质性的内容。而且,观众的参与是没有完结的,只要有新的观众参与进来,就会有新的互动过程,从而有了作品新的部分。

作品也许是虚拟的,但是这种交互式的可能性却是真实的。这也说明了从提取现实到虚拟形象的出现,再回到现实问题,网络媒介所达到的深广度。“新媒体艺术交互性叙事方式使大众、艺术品、艺术家可以进行更紧密的交流,大众的思维可以直接地反馈给艺术家,而艺术作品又会将大众的思想和行为实时反映出来,使得艺术生产在接受主体的审美创造过程中最终得以完成。”

3、对传统社会结构的瓦解

新媒体的兴起,使信息逐渐成为代替金钱的最有价值的财富,与此相对应,以资本、金钱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结构开始解体,信息财富以其不可抗拒的力量,重新组成新的社会结构。一方面,传统的主流社会阶层,由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媒体兴起后的信息时代,逐渐淡出社会舞台;另一方面,伴随着网络媒体诞生的新一代,逐渐成为社会主流。同时,由于新媒体的出现,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自己的信息,通过新媒体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想法,新媒体称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行使自己权利的重要媒介。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对传统社会的瓦解并非一蹴而就,必须要依靠传统财富的力量。网络的介入彻底改变了受众通过传统的大众传媒接受信息的方式,引发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新媒体艺术给当代艺术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其变革意义是无比明显的,也是相当重要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产生全新的时空观念:互联网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或者说物理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信息在全世界触网之处流动,就像麦克卢汉预言的,“生活在今天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逃脱如今已经覆盖全球的电子新闻地毯”,“地域与国别不再成为空间的尺度,高山大河也难以表示距离的存在;时间被大大的缩短,空间也大大贴近,人们对时间的认识已经完全‘微缩’了。”

2、提供人机对话的可能性

现代科技与IT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创作的机会,特别在视觉艺术的表达形式上。要实现这些,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必须要为善于人际互动和沟通的人所了解和掌握。在从事多媒体创作时,除了需要学习计算机科技知识及了解计算机游戏规则外,还需要充分掌握有关艺术与人性的相关知识,需要有一颗开放并富于想象的心。只有这样,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内容及其表现方式才会更有效果。

3、推动新媒体广告艺术的发展

新媒体动画在网络广告艺术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新媒体艺术的应用给广告艺术的动画展示带来了巨大的空间,网页中闪动的标识,漂浮的广告,游行于画面之间、行踪不定的标题,这些都是以往传统广告艺术中所没有的。浏览者会被它们深深吸引,因而点击这样的网页。也有一些简单的互动游戏,吸引观众参与。而且业余作者,也完全有能力完成较为复杂的广告艺术效果制作,使得特殊广告艺术效果制作不再是某些人的专利。

4、新媒体艺术对文化产业复兴的推动

在中国,文化的复兴与发展和民族的发展紧密相关,最近一些年来,这一问题更是上升到国家意识层面,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问题成为国家、学术界、科技工作者和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共同关注的大事。人们进一步想要实现文化的创新,作为民族复兴的一个重要方面。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可以在其中发挥极大的作用。

新媒体艺术的在消费时代的图像价值以及文化商品特性,可以使得它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起来。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注意到这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要加强对新媒体艺术的研究投入以及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并寻找实现新媒体艺术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更多可能模式。”

5、催生人类新的生存观、价值观

网络改变着人类的认知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也改变着人类的生存观和价值观。网络的出现就好像创造了一个与现实社会或平行或相交的空间。通过QQ、网络游戏等“网络交往”,人们可以把自己人生面孔的另一面展示出来,这种虚拟空间中的交往无形中必然改变人类感知及认识世界的方式。

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是在历史中慢慢形成的。在网络中没有权威,更没有完全掌握真理的人。网络对人类生存观、价值观的改变尚在进行之中。总的来看,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网络所带来的高度信息化社会之中,这个社会经济结构从以工业为中心转移到了以信息产业为中心;政治结构从金字塔型转向网络型;文化结构从中心文化型转向多元文化型等等。网络带来的不仅仅是社会现实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对人们思维观念的冲击,这就必然会带来深刻的变革。

参考文献:

互联网思维的表现方式范文3

一、强调整体为设计原则;具有交互性与持续性、多维性、综合性、版式的不可控性、艺术与技术结合的紧密性等五个特点。在明确了网页艺术设计与网站主题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美"和"功能"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网站主题这一观点。网页艺术设计是伴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络的产生而形成的视听设计新课题,是网页设计者以所处时代所能获取的技术和艺术经验为基础,依照设计目的和要求自觉地对网页的构成元素进行艺术规划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必然要成为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表面上看,它不过是关于网页版式编排的技巧与方法,而实际上,它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

一、网页艺术设计的内容设计活动中包含着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在确立了网页主题之后,首先要明确和熟悉设计的对象和构成的要素。网页艺术设计涉及的具体内容很多,可以概括为视听元素和版式设计两个方面。1.视听元素这里所说的视听元素,主要包括:文本、背景、按钮、图标、图像、表格、颜色、导航工具、背景音乐、动态影像等。无论是文字、图形、动画,还是音频、视频,网页设计者所要考虑的是如何以感人的形式把它们放进页面这个"大画布"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大大丰富了网页艺术设计的表现力。以上各视听元素大多数浏览器

器本身都可以显示或收听,无需任何外部程序或模块支持。比如,大部分浏览器都可以显示GIF、JPEG图形和GIF89a动画。还有些多媒体文件(如MP3音乐)需要先下载到本地硬盘上,然后启动相应的外部程序来播放。另外,在浏览器使用插件(Plug-in)可以播放更多格式的多媒体文件。微软推出IE浏览器后,提供了基于OLE的ActiveX技术,用来在网页中播放多媒体。目前ActiveX已经成为热门技术。另一种播放多媒体的技术是JavaApplet。它是用Java语言编写的应用于网页之中的小应用程序,相比于插件和ActiveX,JavaApplet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良好的跨平台能力,因此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总之,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多媒体元素在网页艺术设计中的综合运用越来越广泛,使浏览者可以享受到更加完美的视听效果。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也对网页的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版式设计网页的版式设计同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体的版式设计有很多共同之处,它在网页的艺术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谓网页的版式设计,是在有限的屏幕空间上将视听多媒体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将理性思维个性化的表现出来,是一种具有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的视听传达方式。它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产生感官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享受。但网页的排版与书籍杂志的排版又有很多差异。印刷品都有固定的规格尺寸,网页则不然,它的尺寸是由读者来控制的。这使网页设计者不能精确控制页面上每个元素的尺寸和位置。而且,网页的组织结构不像印刷品那样为线性组合,这给网页的版式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网页艺术设计的原则网页作为传播信息的一种载体,同其他出版物如报纸、杂志等在设计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也要遵循一些设计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表现形式、运行方式和社会功能的不同,网页设计又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网页的艺术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内容与形式的统

一。它要求设计者必须掌握以下三个主要原则:1.主题鲜明视觉设计表达的是一定的意图和要求,有明确的主题,并按照视觉心理规律和形式将主题主动地传达给观赏者。诉求的目的,是使主题在适当的环境里被人们即时地理解和接受,以满足人们的实用和需求,这就要求视觉设计不但要单纯、简练、清晰和精确,而且在强调艺术性的同时,更应该注重通过独特的风格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来鲜明地突出设计主题。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大多数人在短期记忆中只能同时把握4到7条分立的信息,而对多于7条的分立信息或者不分立的信息容易产生记忆上的模糊或遗忘,概括起来就是:较小而分立的信息要比较长而不分立的信息更为有效和容易浏览。这个规律蕴含在人们寻找信息和使用信息的实践活动中,它要求视觉设计者的设计活动必须自觉地掌握和遵从。作为视觉设计范畴一种的网页艺术设计,其最终目的是达到最佳的主题诉求效果。这种效果的取得,一方面通过对网页主题思想运用逻辑规律进行条理性处理,使之符合浏览者获取信息的心理需求和逻辑方式,让浏览者快速地理解和吸收;另一方面通过对网页构成元素运用艺术的形式美法则进行条理性处理,更好地营造符合设计目的的视觉环境,突出主题,增强浏览者对网页的注意力,增进对网页内容的理解。只有两个方面有机地统一,才能实现最佳的主题诉求效果。优秀的网页设计必然服务于网站的主题,就是说,什么样的网站,应该有什么样的设计。例如,设计类的个人站点与商业站点性质不同,目的也不同,所以评论的标准也不同。网页艺术设计与网站主题的关系应该是这样:首先,设计是为主题服务的;其次,设计是艺术和技术结合的产物,就是说,即要"美",又要实现"功能";最后,"美"和"功能"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当然,有些情况下,"功能"即是"主题",还有些情况下,"美"即是主题。例如,雅虎作为一个搜索引擎,首先要实现"搜索"的"功能"。它的主题即

是它的"功能"。而一个个人网站,可以只体现作者的设计思想,或者仅仅以设计出"美"的网页为目的。它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美。只注重主题思想的条理性而忽视网页构成元素空间关系的形式美组合,或者只重视网页形式上的条理而淡化主题思想的逻辑,都将削弱网页主题的最佳诉求效果,难以吸引浏览者的注意力,出现平庸的网页设计或使网页设计以失败而告终。要使网页从形式上获得良好的诱导力,鲜明地突出诉求主题,具体可以通过对网页的空间层次、主从关系、视觉秩序及彼此间的逻辑性的把握运用来达到。2.形式与内容统一任何设计都有一定的内容和形式。内容是构成设计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是设计存在的基础,被称为"设计的灵魂";形式是构成内容诸要素的内部结构或内容的外部表现方式。设计的内容就是指它的主题、形象、题材等要素的总和,形式就是它的结构、风格或设计语言等表现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一个优秀的设计必定是形式对内容的完美表现。正如黑格尔所说:"工艺的美就不在于要求实用品的外部造型、色彩、纹样去摹拟事物,再现现实,而在于使其外部形式传达和表现出一定的情绪、气氛、格调、风尚、趣味,使物质经由象征变成相似于精神生活的有关环境。"(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一方面,网页设计所追求的形式美,必须适合主题的需要,这是网页设计的前提。只讲花哨的表现形式以及过于强调"独特的设计风格"而脱离内容,或者只求内容而缺乏艺术的表现,网页设计都会变的空洞而无力。设计者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深入领会主题的精髓,再融合自己的思想感情,找到一个完美的表现形式,才能体现出网页设计独具的分量和特有的价值。另一方面,要确保网页上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存在的必要性,不要为了炫耀而使用冗余的技术。那样得到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只有通过认真设计和充分的考虑来实现全面的功能并体现美感才能实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摘要:随着时代步伐的前进,时代的概念也在逐渐变化,第四媒体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信息传播业面临一场变革,视觉识别系统(visualIndentitysystem),也延伸到新的领域,互联网络上逐渐成为企业讯息等宣传的重要阵地,具有迅捷、传播范围广等优势,vi的含义也逐渐应用在互联网上,我们重新定义为网络形象识别设计,简称VISI(VisualIndentitysysteminternate),开拓了新的空间,视觉文化成为主导设计潮流.

关键词:网络形象设计视觉文化时代新媒体语素

一历史的形象识别设计与视觉文化

1历史上CI的出现

从50年代初到现在,CI的诞生有近50年的历史,他发展沿革大致上经历三个阶段:A从商标品牌到产品视觉统一设计,B企业风格的视觉传达设计,C从视觉形象识别到整体形象识别,CI已经从单纯的视觉传达设计演变为一种企业形象的传播策略,我们可以看出VI形象的识别是现在CI、MI等的最初起源,最初是商品标志视觉功能的扩展,商标品牌作为商品的标记和象征,在商品市场的竞争中发挥这主要作用,1851年,美国宝龄公司老板发现负责货运的人总是在装蜡烛的箱子上画上黑叉叉,经询问才知道是为了那些目不识丁的码头工人能分辨哪是蜡烛哪是香皂。后来,有位聪明的工人把难看的叉叉改成了星星,进而成为固定的符号经常出现。

CI这一词最早由美国的设计家来蒙特于1930年左右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经济发展在世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企业重视工业设计和产品的视觉设计。现代设计的摇篮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这所起初培养建筑设计而创建的学校,转而以培养工业设计、商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专门人才。造就了一批设计师,对今天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

据说视觉文化的时代已经来临。丹尼尔?贝尔认为:"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大众社会的要求逐渐扩展延伸,品牌等成为一种无形资产成为商品分辨和信誉保证的重要识别,使得在人们视线里出现整体的视觉识别系统,时代也有了它新的概念,即视觉文化时代。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急剧加速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促使视觉文化的进步,总之,设计与经济时代的发展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二第四大众传媒互联网的发展

1互联网的发展自从发明了电脑,出现了WWW,科学发明改变了社会,人类的智慧是无穷无限的,互联网的发明称之为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的最伟大的发明。PC时代的数字化是个人的,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则是全球的。互联网使时空的距离成为零,整个地球被收缩成一个新的世界,我们可以周游世界,大大地降低了信息的传播费用,实现社会化,达到信息的迅速广泛的传播。与传统的传媒方式相比较,互联网具有鲜明的优势。以计算机二进制语言处理的数字化信息,构成了信息社会的最基本原子,在信息时代,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不可避免地建立在数字化信息之上,第四大众传媒互联网将普及发展与人类社会。

2四次信息传播革命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类社会至少已经经历了四次意义重大的信息传播革命,每一次信息传播革命都把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第一次信息传播革命是语言传播的诞生:提高了人类信息传播的质量、速度与效率。第二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文字传播的诞生:使得人类的信息传播革命第一次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得以广泛流传和长期保存。第三次信息传播革命是印刷传播的诞生。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品大众媒介迅速普及。第四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模拟式电子传播的诞生。

19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一系列模拟式电子传播技术与媒介相继出现,并迅速普及,使得人类信息传播的速度空前迅疾,范围空前广泛,内容空前丰富,复制扩散和保存信息的能力空前增强。人类进入以模拟式电子传播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时代。

最新的一次信息传播革命,即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第五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数字式电子传播的诞生。进入90年代以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不仅征服了文字数字化的难题,而且征服了比文字更复杂的声音世界。如今,表现和记录人类物资和精神世界的数字、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过去相互之间界限分明的各种信息传播方式,都可以用计算机的二进制语言来作数字化处理,从而可以浑然一体,相互转换了。报纸、广播、电视和书籍、杂志、电影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介在形式之间的差异正在缩小或消失;交互式传播媒体的出现,使得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传统的相互关系正面临巨大的变化。人类进入了真正的信息时代。

3"第四大众传媒"互联网新媒体

网络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体确实有它独特的优势,这恐怕任何一个用过互联网的用户都能一一道来:报道及时、零传播成本、多媒体、可以检索等等。有报道说互联网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前几任媒体:无线电广播问世38年后,拥有5000万听众,电视诞生13年后,拥有同样数量的观众,而因特网从1993年对公众开放,到拥有这个数量的用户只花了4年时间。网络作为新的信息传播的载体,确实起了传统媒体所起的很多功用,或者说它替代了传统媒体的很多功用。

公认的大众传媒主要包括报纸、广播、杂志、书籍和电影等六大媒介。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电脑硬件的更新换代,互联网技术迅速普及和网站的大量建立,互联网正成为一种新的媒体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如今,国际上已把互联网纳入六大媒介中,并将其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众传媒"。这说明,人们已经认同了互联网的作用,能够同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一样,广泛地传递新闻信息。其实,国际互联网不仅具有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介能够及时广泛传播信息的一般功能,而且还具有多媒体、实时性、交互性传播新闻信息的独特优势。它使人类面临着一次信息传播技术的前所未有的,带有根本性的突破和变革。传统的、界限分明的语言、文字、声音、影像等各种传播形式之间的铜墙铁壁顷刻就要瓦解,传统的、相互分割的报纸、广播、书籍、杂志和电影等大众传媒顷刻就要融为一体。人类社会,就要随着新一代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进入一个信息传播的时代。由于国际互联网所具有的超越传统新闻媒介的优势,决定了网络对平面媒体的超越,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互联网的发展使视觉文化识别出现了新的空间和领域。

三网络形象设计的出现与定义

1几个问题的解答引述

互联网思维的表现方式范文4

一、移动互联网技术概述

移动互联简单来说就是以宽带IP为技术核心,可以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开放式基础电信网络;用户使用手机、上网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本等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网络获取移动通信网络服务和互联网服务。比较科学的一种定义是,移动互联技术是在IP技术的基础之上,将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二者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新技术。它的工作原理其实就是利用手中现有的移动设备去连接设备上的数据终端设备,从而连接到设备中人们所需要的数据信息的过程。这种移动互联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便捷性、便携性、定向性。运用到英语教学上,可以打破学生在学习上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去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移动互联设备为自己制订一个学习英语的计划,当遇到问题时,还可以及时地与英语教师通过移动互联平台进行沟通,从而促进自身英语水平与能力的提高。

二、现代技校中英语教学现状

我国现阶段技校英语教学情况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阻碍着我国技校英语教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不浓厚

对于技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脱离了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选择技校来学习一门手艺,最后希望以此在社会中立足。因此,他们本身对英语的学习就存在偏见,认为只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才会在社会中用到英语,所以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浓厚。除此之外,技校学生不愿意学习英语的另一个原因是,英语本身的学习就是背单词、背语法的过程,学生会觉得太过枯燥,难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2.教材设置和学生能力不匹配

对于技校来说,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低,而且自身素质也不高。而现阶段采用的英语教材部分章节超出了技校学生的承受能力,他们学习起来十分困难,自然就会影响学习的情绪,毕竟他们进入技校主要是来学习一技之长的,对于太高深的课程也就没有太大的兴趣。而且由于现阶段采用的教材,特别是专业英语教材缺乏趣味性,对于技校里的学生也就自然缺少吸引力。

3.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在职教师虽然具有一些教学经验与知识,但是这些教师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去积极地学习先进的英语教学方法与经验,从而使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仅仅停留在教学的表面。他们还是遵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即教师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负责背单词、背语法,再由教师进行统一的考试测试,来检验学习的结果。由此可见,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排斥心理。

三、移动互联技术在技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移动互联技术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大部分学生对听力没什么兴趣, 学生不喜欢听力是因为听力词汇和日常阅读看到的词汇有很大不同,听力中有很多的吞音现象,在学生对于语言知识掌握不清楚的情况下,学生听不懂说什么,持续的听不懂学生就不听了。随着智能手机、互联网、WIFI以及一些新兴互联技术的发展进步,英语教学中的这一问题可望得到解决。运用移动互联技术进行英语趣味教学被引进到技校英语教学中。可以利用起移动互联技术下的互联网、多媒体平台,比如在讲到Interview部分,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平台、本校网,以及微信平台上的视频、音频等功能给学生播放一些比较短的英语对话,像一些具有趣味性、幽默性的英文短片。这样学生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利用移动互联平台,模仿视频中的对话内容进行移动式学习,而且由于短片趣味十足,又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听完听力以后,教师还可以通过此平台循环播放视频内容,然后在移动互联平台上要求学生模仿视频中的对话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读音容易混淆的地方用标记标注出来,然后通过平台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学生,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注意到这些读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

2.利用移动互联技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巨大进步的,而是要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通过点滴的积累来达到。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技术为学生随时随地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移动互联技术来连接相关的数据终端获取相关资料,将资料呈现在移动互联的平台之上。如Little Tom down the street calls our dog“The keep dog”.Zip is a sheep dog. But when Tom tries to say“Seep”,it comes out “keep”.And in a way Tom is right.Zip is always bringing things hoem for us to keep!I'll tell you about some of them.让学生思考Tom calls Zip“the keep dog”because ______,然后教师就可以通过平台来带领学生做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同时大家还可以在移动互联的平台上就阅读题进行讨论与交流,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3.利用移动互联技术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移动互联技术教学能优化英语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移动互联技术可以通过互联网、微信等平台将一些抽象的事物与思维转化成具体的图片、视频以及音频等形式,从而增强学生对其内容的理解。同时利用移动互联结合技校本身的技术结构,让学生能够接受本校的教学模式,通过移动互联技术的强大功能和多彩的学习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他们的英语学习效率自然会有新的突破。如教师在教“Can l help you?”时,可以运用学生比较喜欢的学习方式开展。先运用一个比较滑稽的动画演出一个人落水后大声呼救“Help”的情景,让学生自己猜测这个单词的含义,学生猜测出“救助、拯救”之义。生动的场景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教师还可以利用移动互联技术来给学生进行情景创设,“餐馆、商店、警察与迷路人”,之后显示出“Can I help you?”这句话,在三种场景中寻找三种不同的答案,培养技校学生的情景交流能力,让学生根据情景,想象自己就在情景之中,并自己表达想法。学生的观察以及思维能力可以在第一时间进入最佳状态,也有助于学生对句型的理解和运用。另外,还可以利用移动互联技术来展示一些本校的技术结构图片,设置一些本校技术的学习视频,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技校技术知识的印象。

教学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移动互联技术的运用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无论教师的语言表达多么形象,都不能够达到移动互联技术中视频、音频以及图象那样的直观效果。同时,还可以在教学中给画面不同的例子引入声音和环境的因素,这样抽象的句子和事物会变得更加形象和生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4.运用APP教学软件实现“全天候”英语学习

移动互联技术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方式就是手机APP的应用,借助开发出的APP教学软件,师生可以随时随地将教学资源以文件上传或者拍照等方式进行共享,上传到学校的教学平台当中,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不仅如此,学生也可以及时通过手机APP下载平台当中的教学资源,这就方便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以说,借助APP教学软件,学生已经不需要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中自行检索教学资源,而且也满足了学生之间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学自由度和灵活度极高,真正做到了“全天候”的英语学习。

四、在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教学中对英语教师的要求

互联网的应用快速进入技校教学中,必然要求教师改变传统观念,不能再满足于用粉笔加黑板来教学,而是要把移动互联网作为教学的新工具,对学生进行多渠道、多方式的趣味性教学,以满足新的教学要求。英语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主动学习新的、前沿的知识和技能,要不断学习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英语教师应当明白现在已经是网络时代,课堂已经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渠道,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让它成为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并结合本校技术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

五、结束语

互联网思维的表现方式范文5

关键词:电子商务;数字艺术;包装

当人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视觉信息,电子商务的交互性特征和访问者的切身体验性对于电子商务企业的品牌战略就变得十分重要,电子商务包装的“互动性”会让电子商务平台更具人性化,实现高度的互动性和良好的视觉审美相结合。

1 互动的电子商务包装

互动是整个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的出发点,是设计人员成功策划、设计、制作电子商务平台的关键,互动的电子商务包装是基于互联网,包括数据、文字、图形、图像、音频以及视频等的网络互动交流方式。通过网络多元化的应用,声音、图像和文字等多种媒介才能在电子商务包装得以有效地传播,当今人们面对多元化的视觉信息,以单纯的文字信息为主的电子商务传播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用户多方位获取信息的要求,如果电子商务包装在内容上并没有实质性突破,依然以文字信息为主,那么即使涉及多媒体,也是单向传输式,无法满足电子商务应用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单纯地在网络上传播商务的文字信息和播放动画或视频的媒体都不是互动的电子商务包装,很多电子商务包装在网络上都是单方面的,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真正的互动电子商务包装是通过网络这个平台,用户可以在自己亲身的参与其中,在整个电子商务包装过程中进行愉悦的购物体验,并与网络产生良好的互动。

2 互动电子商务包装的视觉表现

“视觉表现”也可以理解为视觉设计表现,视觉设计是一种创作者的视觉传达方式,这种传达是智慧和激情的表达方式,需要用头脑和心来创作,同时“视觉设计”又不得不以功能和美学为载体而创作,它可以分成两个主要领域:设计和风格,“设计”是为了符合一个特定的目标;“风格”是为了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力。

电子商务包装的视觉设计不仅要具有电商的功能而美感的追求也非常重要,二者缺一不可;为了功能而忽视美感,或者为了美感而忽略功能的设计都是不成功的,现代的电子商务包装需要将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与访问者完成良好的电子商务体验,完成真正的互动使电子商务品牌深入人心,建立良好的电子商务品牌形象,实现电子商务品牌价值最大化。

网络作为一种媒体有其自己独有的个性,它与我们平时接触的平面媒体有所不同,对于报纸、杂志,设计时必须考虑其特定空间的限制,而对于网络来说,这个问题似乎不存在,设计者不用为了限定的空间而大费周折,但是整体的视觉表现不但要考虑如何将图片、文字和多种媒体安排到特定空间,而且要选择如何将所有的信息放置得更符合逻辑性,并且要充分考虑到与访问者的视觉流程和心理体验的互动,选择将所有的信息放置得更符合逻辑性更富有美感的视觉传达方式,形成一个具有创新的交互界面是十分重要的。

3 交互电子商务网站的建立

电子商务的形象代表了电子商务企业的品牌视觉化,是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单纯以传统表现方式取胜的企业识别手段已经不能解决现代电子商务形象的传播,现代的电子商务形象的树立已经成为企业宣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标准形象贯穿整个网站,更能加深它在访问者心中的认知度,让电子商务包装的整体形象的互动体验深入人心,建立有自己特色的、质量上乘的形象已成为当务之急。

3.1 互动电子商务网站策划

电子商务网站是网站建设前对市场及网站访问者进行调查分析,确定网络的目的和功能,根据互动需求以及投入费用来确定网站制作的步骤和规模,并对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中的技术、内容、费用、测试、维护等作出规划,互动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建立是否成功,与建站前的网站策划有极为重要的关系,电子商务平台的整体策划与形象设计把握如同建房时所打的地基,没有良好的基础,就很难建成摩天大厦,或者即便是勉强的建成了,大厦也将摇摇欲坠,只有经过详细的策划设计,才能有组织、有计划、分阶段进行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也只有建立健康、有效、规范的交互体制,才能满足电子商务用户不断增长的设计需求。

3.2 设计具体的电子商务网站建站方案

电子商务平台的互动打造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泛,我们着重从图形图像和色彩加以介绍,一个成功的交互电子商务包装是要将页面视为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工具与访问者产生充分的视觉、听觉,以及感官的充分互动;另一方面,使用各种媒体的结合技巧,具备多维度的设计准则,充分理解和灵活运用形式美的法则,保证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在商业和艺术上获得成功,这里的图形和图像包括矢量图和位图两个概念。最终页面中的图像往往都是两者的结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将两者的完美结合以达到访问速度和页面质量的良好的结合,给良好的交互打下基础;页面的色彩使我们认识电子商务平台更加富有活力,每个人对色彩的感受不尽相同,页面的色彩所传递出的信息与访问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良好的互动,颜色的使用在这种交流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电子商务包装是电子商务品牌视觉的直接体现,创建一个简单的电子商务平台是很容易的,但是要建立一个真正能够满足平台访问者需求的能与访问者产生良好互动性的网络平台缺不是那么容易,一个良好的交互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应该建立在良好的客户调查的基础上,把电子商务的品牌理念植入于电子商务平台的打造,用品牌包装的视觉化设计思想与访问者的情感交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的策划、广告的运用、客户的调查。平台页面的整体设计思想和视觉设计表现,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的后期维护等诸多因素良好地结合在一起,打造成一个让访问者在平台的互动更丰富,已达到更好的销售业绩,让电子商务品牌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实现电子商务品牌价值的最大化建立和传播,这就是电子商务包装互动性的重要所在。

参考文献:

[1] 张润彤,等.电子商务概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 斯蒂芬诺(美),朱厄尼塔・埃利斯.电子商务宝典[M]. 田风辉,李畅铎,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互联网思维的表现方式范文6

互联网的出现促使新的消费形式和消费平台的诞生,它们更加平民化。新的传播方式也不断涌现,消费者的注意力、时间、空间变得碎片化,随之带来的挑战就是,传统媒体和1.0的传播方式很难影响到他们,因为消费者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而更多的变成了信息的生产者。此外,新媒体不断拓展功能,向移动领域急速扩张,一种新的媒体游戏规则即将展开。我们可以发现,近期的一些社会热点话题,几乎都是通过新媒体的这种网络媒体的形式以一个不可思议的膨胀速度迅速的传播开来。

不过,汽车行业的互动传播当下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口碑传播,而汽车恰恰是个大宗商品,它不像快速消费品,消费者在购买阶段或许会因为一个帖子,同事的一句话而改变一个主意。新势在近两年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去调研公司或者第三方数据公司那里获取大量的数据,去了解网络上哪些环节、什么样的文章或者活动会打动消费者,进而深入了解潜在消费者的触网行为。正是因为这些投入,我们在互动营销上取得了客户的信任。这也是我们对新媒体环境的一个理解,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了解到最前沿的营销思想,才能创造新的营销思路。

而新媒体的运用需要真正的创新思维,它会给企业带来全新的传播机遇,如果不能跟上技术和媒体形式的变化,我们也不一定能够抓住这样的一个机遇。既然是在新媒体环境中,那么,传播、营销的各个领域也要适应这个新的环境,力求创新。我们在为客户服务时,不论是传播,还是营销思路都发生了诸多改变,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新媒体时代营销方法论――CCDE体系。

新的内容角度(Content)。我们要表达什么?在新媒体环境下,随着传播环境不断的碎片化,大量网友自发创作的内容大量填充到传播空间中。且事实证明这样的内容更加容易被受众接受,新势的内容策略也随之进行调整,总结为一句话:“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再居高临下,不再硬性给予,将所有的网友当做品牌的朋友,就像三五知己在一起攀谈。我们努力在帮助客户营造这样的沟通氛围,我们所要做的并不是按传统的模式产出所有的内容,交予媒体或自主传播,而是设置内容的调性,表达方式及基本格式,其余的内容则调动广大网友的智慧,协助我们完成,再以此用于传播过程中。

新的传播渠道(Channel)。我们要在哪里表达?媒体形式在不断更迭,新的媒体不断涌现,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这都对我们的渠道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SNS,微博等媒体形式的出现,他们将线下的物理关系带到了线上,形成了一个网状的传播渠道,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中心点和若干个中转点,能够将信息集中扩散出去。这样就要求我们将社会化媒体进行整合。首先建立一个桥头堡,将重点信息展开,衍生内容再进行多次跨媒体、跨平台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