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想论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法治思想论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法治思想论述

法治思想论述范文1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思想;数学教学改革

    数学思想是人脑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反映,是思维加工的产物,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认识。它隐藏在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方法的背后,反映了这些知识的共同本质。它比一般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方法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因而更深刻、更本质。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的,是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关键所在,是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基础,也是一个人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目前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现状1.1 思想上不重视高职教育更加强调“专业教育”,对高职数学教育提出了“必须、够用”的原则,这直接导致数学课时减少,内容不得不被压缩。这使得一些数学教师片面理解“为专业服务”的真实含义,教学中采用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教授本身,学生只是学到了各种题目的具体解法,并没有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水平并没有得到提高。在后续学习中,导致学生数学知识面偏窄,数学思想苍白,眼界不广,缺乏创造力,“后劲”不足。

    1.2 教法上的随意性

    现行教材主要以知识结构作为编写体系,数学思想散见于教材之中,这就决定了数学思想教学的主观随意性很大,其教学效果主要依赖于教师对数学思想的理解程度。虽然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非常强调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只注重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被淹没在大量的计算、证明题之中,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和价值。例如,导数思想是高等数学中的重要思想,但导数部分的内容常被当作求导的技能技巧来训练,成为一种机械操作,使学生在专业工程技术、经济、电工学习中对影子价格、边际函数、瞬时电流强度等感到困惑。

    2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意义2.1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需要高职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意识,善于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解释、表述现实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趋势、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可见,加强数学思想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全面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

    2.2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是教学改革的新视角从教材的构成体系来看,高职数学教材所涉及的数学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汇成了数学结构系统的两条“河流”。一条是由具体的知识构成的易于被发现的“明河流”,它是构成数学教材的“骨架”;另一条是由数学思想方法构成的具有潜在价值的“暗河流”,它是构成数学教材的“血脉”。有了数学思想,数学知识点才不再是孤立的、零散的东西,而是数学的内在本质,是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动力工具。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改革可以从这条“暗河流”入手,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层次上的数学教育,这将是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有效突破口。

    2.3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数学思想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环境科学、自然科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之中,加强数学思想的教学,可以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如定积分的思想广泛地被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

    因此,21世纪的数学课程必须突破原有的结构,从旧的框架中走出来,突出数学思想这条主线,才有可能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之学到的知识“充满活力”。

    3 实施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对策数学思想方法蕴含于数学基础知识中,相对来说,它是隐性的、抽象的。为了更好地完成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数学思想方法素养。认真学习、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容和实质,明确数学思想方法在整个数学发展中的地位,努力把初等数学、高等数学和现代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有机地联系起来。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3.1 要重视数学史和数学思想史的介绍数学史是一部追求真理的历史,在追求真理的征途中,前人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最终形成高度抽象严谨的数学概念,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绝好实例。在教学中应交代清楚数学知识的背景和出处,使学生感受和了解原始创新过程。

    例如,在极限的概念教学中,通过介绍历史上刘徽为求圆周率而产生的“割圆术”、阿基米德用“穷竭法”求出抛物线弓形的面积等数学问题引入概念,学生一般都能认识到极限是一种研究变量的变化趋势的数学方法,它产生于求实际问题的精确解。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随后介绍数列极限的定义也大有益处。教师还可以由此给出悬念:同学们在学了定积分的应用之后,可以证明阿基米德所作解答是正确的。

    3.2 要倡导“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数学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通常称为数学表层知识。数学教材主要记述的就是数学表层知识,深入分析这些表层知识,便可以发现蕴涵在其中的极为丰富的深层知识,这就是贯穿于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模式等。数学深层知识是数学的本质和精髓,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记忆,是学会学习、发展创新的前提。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就知识论知识,就书本论书本,应引导学生去领悟内容中蕴含的深邃思想和巧妙方法。

    3.2.1 重视论证的结论

    从应用的角度讲,对于高职学生而言需要的往往不是论证的过程,而是它的结论。因此我们主张,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应淡化严格的数学论证,强化几何说明,重视直观、形象的理解,但这并非是将定理的推证与公式的推导全盘舍弃。若是推证、推导中包含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猜想,运用归纳法和类比的思想积极探索,力求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教学模式,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重要的现代数学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

    3.2.2 展示思维的过程

    学生的思维往往是通过模仿教师的思路逐渐形成的,“让学生看到思维的过程”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措施。让学生看到思维的过程,意在使学生能从教师的分析中懂得怎样去变更问题、怎样引入辅助问题、怎样进行联想类比、怎样迂回障碍,使之柳暗花明,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渐养成自觉思维的习惯。

    3.3 要重点突出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介绍和传授数学思想方法主要包括:化归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构造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方法、极限的思想方法、积分的思想方法、归纳与猜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方法等等。高职数学教学中应重点渗透以下两种类型的数学思想方法:3.3.1 宏观型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抽象概括、化归、数学模型、数形结合,方程与函数,积分等等。

    3.3.2 逻辑型的数学思想方法

    如分类、类比,归纳,演绎,等等。

    4 结论

    数学思想方法对数学的认识结构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杠杆,由于数学思想方法比其它数学知识更抽象、更概括,学生一般难以在教材中独立获得,只有通过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和点拨,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俯瞰全局、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形成,才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法治思想论述范文2

此课程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思想多元,内容庞杂等原因实际的教学效果急需改善。因此高职院校借鉴专业课“能力导向,项目驱动”的任务教学法,逐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进行运用。所谓任务教学法,就是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内容,设计符合教学目的的具体项目任务,教师引导,学生准备,师生课堂共同参与的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实施四年以来,成效明显,学生开始喜欢这个课程,课堂参与性也大大提高,还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学生优秀作品。我们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同时,也在思考一个问题,任务教学法为什么能在高职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有收效呢?众所周知,实践出真知,而真知又是用来更好的指导实践活动的,所以我们在几轮教学实践后就有必要在理论上寻找到任务教学法的依据所在,从而能够在一定层面上推广该教学法。

1、哲学依据

(1)马克思的交往实践理论

按照马克思的基本观点,交往实践是“实践观”意义下的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实践着”的主体,即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它不是孤立存在的活动形式,而是与各种社会要素系统地连结在一起的。因此,马克思那里的交往实践,与人们眼里孤立地搞关系的活动不在一个层面上。人类的交往活动与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实践活动、认知活动密切相关。见图一

交往概念进入教育领域原因有二,一是:它是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表明教育的社会性质和作用由社会关系决定。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了环境、遗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对人的发展所起作用的辩证关系。交往是教育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二是:重视研究外部世界(社会、教师、集体、环境)与学生发展的社会性相互作用,表明交往具有教育功能、发展价值。

“交互决定观”是社会认知学习理论中的一个内容,它指出环境、个体、行为是相互影响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的时候,建构主义盛行,人们更加关注人的认知发展,知识的建构。建构主义的杰出代表皮亚杰,尤其强调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认为个体通过与环境的顺应过程,才能同化,个体才能取得与环境的平衡。

在任务教学中一方面是教师和学生的知识传授与接受过程,另一方面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内容的过程,如何进行任务设计,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分割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这些问题的解决要靠师生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逐步完成,要靠师生教学交往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来完成。总之,马克思的交往实践理论,指出了教学的实施不断改进的历程,指出了任务教学法的实施应该符合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

(2)主体间性哲学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由着名现象学代表人物胡塞尔提出,后几经发展,其大意主要指涉及自我与他我、他者的关系,这里既有我与他、我与你的关系,也有我与我的类――我们的关系,同时也涉及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主体之间的共通性、共同性以及彼此间沟通的可能性。主体间性范畴内的主体――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是具有相互平等的同等地位;主体间性概念的提出体现了人与人、人与世界的有机统一,体现了自我与他我、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充分融合,体现了主体间的相互交往、沟通、承认、对话与理解,是自我与对象内在统一的生存境界,是人类对自我的“终极关怀”。它的提出,使得先验的现象学摆脱了“为我论”的危机,并使得关注的对象从“自我”走向“他人”,从单数的“我”走向复数的“我们”,即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思想强调,真正的主体只有在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中,即主体与主体相互承认和尊重对方的主体身份时才可能存在。在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中,人们是相互需要的,他们既相互是目的又相互是手段,而不纯粹是目的或纯粹是手段。同时,主体间性的提出客观上是对以主体性(Subjectivity)的确立为标志的近代哲学的反思,是对以统治自然为目标的人类中心主义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占有性个人主义的反省,更是试图对主体性给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科学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以及工业文明的巨大成就起到推动作用,但同时改善了资本主义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社会的分离、人与人之间关系淡漠以及人们信任危机和现代性道德危机的现状的颠覆和重构。

在教育活动中,不仅教育者是具有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人,受教育者同样如此,师生间的关系是主体间的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师生间的授受关系,最早的时候,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随着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学生的主体性备受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呼吁要重视师生的“双主体”性。事实上,教育者把学生当作客体来认识,就不可能把学生当作主体来形成,即使把他当成主体来形成,由于把他当作客体来认识,认识到的是学生客体发展规律而不是学生主体发展规律,因此也不可能以形成主体的方式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当代哲学师生主体间关系理论消解了传统哲学的各种矛盾,把师生关系看作是主体间关系,把学生既当作认识者、学习者和实践者的主体,又当作被教育者认识和教育的对象主体。在师生主体间关系中,学生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是主体,学生在认识教师及其教育教学内容时是主体,在被教师认识和教育时也是主体。教师在认识和指导学生时是主体,在被学生认识和影响时也是主体。这为师生主体间关系的形成和学生主体性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2、教育学依据

(1)杜威的教育思想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从事的教育改革几十年,形成一整套“杜威的教育理论” 具体是:

① 教育就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

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和发展起来。广义地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就是教育。不管正规教育还是非正规教育,实际上都在进行经验的改造。由于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而且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个人成长,杜威便总结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他认为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了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

② 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所以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③ “从做中学”的教学论思想

杜威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儿童不从活动而由听课和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渺的。

④ 道德教育论

杜威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在杜威看来,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杜威极力强调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在德育实施方面,杜威首先主张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这与他的“从做中学”是一致的。其次是要求结合智育达到德育的目的,德育是各科教学共同的和首要的目的,要把各门学科的教学作为理解社会生活方式的手段,各学科的教材必须与生活紧密结合,才能既有学术价值,又有利于德育。再则,他很注重教育方法的道德教育作用。

任务教学法在高职校的实施符合杜威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

(2)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

埃米尔?涂尔干是法国着名的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道德教育理论是其整个社会学和教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涂尔干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事实,他从社会立场出发建构了道德教育理论的。其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道德的三要素 即纪律精神、牺牲精神和自律精神。

2)道德教育的目的 涂尔干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将个人培养成为社会的一分子”。所以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个人在道德上社会化,即按照符合所在社会的规范和理想的方式去行为,或者说,道德教育就是要使个体的心理社会化。

3)道德教育的内容 涂尔干认为道德教育既非单纯教给学生以一整套具体的行为规范,也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道德推理的过程或发展他们表达道德情感的能力。而是,既要使学生能够按照一整套规范去行动;又要用适当的方法去发展或塑造那些一般的性向,这些性向一旦形成即能自行适应人类生活的特定环境。

4)道德教育方法 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涂尔干并没片面强调灌输,而是从其理性主义立场出发,认为教道德既非说教也非灌输,它要的是解释。

在当今的社会传统价值观念与外来价值观念相互冲突,社会价值判断日益呈现多元倾向,人们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日渐模糊,信仰逐渐缺失,人的终极价值理念在追求感官享受中遭到无情冲击;同时,网络的高速发展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判断和学习习惯,这使得中国社会出现了价值的多元化和文化多样性给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空前压力,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怎样才能达到要求,实施任务教学法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3、心理学依据

(1)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过程理论

皮亚杰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 “发生认识论”。主要是研究人类的认识(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的发生和结构)。他认为,人类的认识不管多么高深、复杂;都可以追溯到人的童年时期,甚至可以追溯到胚胎时期。

他的主要观点:①认识结构及其动态过程,皮亚杰的几个基本概念:图式(指人的一种心理机能结构)、同化(原生物学概念,指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过程,这里主要说明人类智力的发展也是生物的一种适应)、顺应(原有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时,通过调整原来的图式建立新的图式,使认识图式发生质的变化的过程);

②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提出心理发展四要素:a、机体的成熟因素;b、个体对物体作出动作时的练习和习得经验的作用;c、社会环境;d、对心理起决定作用的平衡过程(平衡过程是指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在与外界物理和社会的环境相互作用中不断调整认识结果的过程,也就是心理不断发展的过程)。

任务教学法的实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的规律。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也称之为“基本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在一定程度上的积极反映。马斯洛在探索人的激励和研究人的行为时,紧紧抓住了人的需要这一决定性因素,抓住了问题的关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要是分级的,是由低级向着高级不断发展的,这一规律对于教师如何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强的启发作用,也能让教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始终联系着教学的需要、学生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价值体系存在两种不同的需要,一种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种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每个人的身体中都蕴含着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在人们成长成熟的不同阶段,这些需要会不同层次的显现出来,而且需要的迫切程度也不一样。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所在。当人的需要从外部得到满足后,会进一步转化为内在的动力,去实现下一步的迫切需要。

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热情是由高层次的需要激发。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自己的潜力,惟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

人们身上所蕴含的五种基本,往往是无意识的。实际生活中,人们无意识的动机比有意识的动机更重要。因为有时无意识的动机或许是人们内心需求迫切的外在表现,能激发人们的潜能,做出不一般的行动。

法治思想论述范文3

“广大医务人员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大家夜以继日、连续奋战,体现了大爱无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不愧是生命的守护神、疫情防控的英雄”。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白衣战士们负重前行,从未放弃。而站在你们身后的则是14亿的人民,我们是你们的后盾,是你们最忠实的支持者。在这个春暖花必开的三月,我们期待着你们“今朝书奏入,明日凯歌归”!

请回答:

一、结合材料,论述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答:

论述:每个青年都想用自己的奋斗书写自己美好的人生,个人价值要用个人的创造来实现,实现人生价值要从如下几方面来实现:

1.通过自己的技能和劳动力,努力的工作,脚踏实地,立足于现实,坚守好自己的岗位,为自己赚到一定的金钱让自己生活得更好,同时也为单位创造更多的效益,更是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2.坚持不懈的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武装自己的

体能保护自己,可以更好的工作;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工作的技能,通过不断的学习武装自己头脑;

3.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护好自己的同学、好友圈子,在家里对老人要孝顺,对小孩要照顾,对爱人要尊重和呵护,努力让夫妻恩爱,家庭和谐美满。

法治思想论述范文4

[关键词]韩非子;政治思想;现实意义

一、韩非子简介

1、韩非子(约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今河南新郑),法家学派集大成者,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非子英年早逝,但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后人留下了先秦法家理论集大成之作品《韩非子》。

二、法、术、势

1、在战国时期,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分封制逐渐瓦解,社会处于新旧交替之时,人们的观念也处于混乱之中,在《诡使》篇中,曰:“难致,谓之‘正’。难予,谓之‘廉’。难禁,谓之‘齐’。有令不听从,谓之‘勇’。无利于上,谓之‘愿’。少欲、宽惠、行德,谓之‘仁’。”有人不听君主的召唤,被称为“正直”;不接受君主的赏赐,被称为廉洁;不服从君主的制约,被称为平等;有了命令不服从,被称为勇敢等许多是非颠倒、思想混乱的现象,韩非子认为这些都是在教臣民犯上作乱并且把这些当做治国的原则。更严重的是,人们经常受许多社会观念的支配,听从一些错误的观念,随波逐流,而不听信国家的法令,出现了混淆不清、认识模糊的现象,这样就大大地激发了人们谋私利的行为,进而危害了国家的利益。这种社会局面的出现使实行法治成为必要,韩非子认为私利是扰乱社会法制度的根源“私者,所以乱法也。”,因此只有设置法令才能杜绝各种谋私的邪门歪道,“法令行而私道废矣”。以上说明了法治的必要性,韩非子作为一个法治的理论者,他并不相信道德的力量,放弃对民众的道德教化,只希望达到外在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在他看来,制定法令的权限只能限于官府,他在《定法》中说:“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难三》中提到“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由此可知,韩非子所说的法,是指用文字仔细规定下来的的文法,这种法令必须由官府来制定,而且必须做到家喻户晓,是每个人都要遵守的准则。君主治国必要以法令为准则,臣民的日常行为都要符合法令的规定。君主在推行法令时,关键在于掌握好“使法择人”和“使法量功”,韩非子认为君主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脑袋去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都不不足以考察文武百官,只有用法制来选择人才,才可以选出真正的有才能的官员。在衡量功劳大小事也要用法制,这样君主才能对臣子的功过是非明辨清楚,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

2、韩非子说“术”,尖锐而深刻,其宗旨无外乎是教君主如何驾驭群臣。在春秋之后,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宗法制逐渐瓦解,君主任用的臣子不在局限于同一血统之内的族人了,因为处于战争的激烈状态,君主必须选拔又能力的人在岗位。这种君与臣的结合并不是处于情义,而只是出于利益关系。一方面,君主要依靠群臣来治理国家,另一方面,又要提放臣子的阴谋活动。因此韩非子提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概之曰:“术”。

韩非子对“术”的定义是:“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又在《难三》中说:“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故法莫如显,而术欲不见。”可见,“术”是君主用来察奸和防奸的一种权术。“从公开方面来说,是用循名责实的办法来考核臣下;从秘密的方面来说,则是指暗中用来控制臣下的手段。”君主要以冷静客观甚至是“冷酷”、功利的态度来看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利益相关密切的人,比如群臣。韩非子从当时复杂多变的社会政治思想出发,以独特的视角对各种政治现象进行分析,进而为君主得出了一整套以功利计算为基本方法的人事处理方法和对策。他在《八奸》中论述了大臣从内部篡夺权利的八种阴谋伎俩,将“八奸”归类为:“在同床、在旁、父兄、养殃、民萌、流行、威强、四方”,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在《十过》中论述了君主容易犯的十种错误,以警示后代的君主;在《六反》中论述了六种违背法治原则的现象,并且指出君主如果想成就霸业,就必须实行法治,奖赏和惩罚都有依据,这样才能杜绝“六反”现象,是社会得到发展,国家富强。

3、韩非子一书中有许多地方都讨论了“势”,最主要的论述集中在《难势》篇中。韩非子在《难势》中说:“夫‘势’,者,名一而变无数者也”,表明“势”是变化无穷的。“势”是君主的“胜众之资”,是君主的地位权力。韩非子认为权势是制服众人的凭借,君主在法、术二者之前要注意得“势”,只有掌握权柄而据有势位,才能令则行、禁则止,掌握赏罚生杀大权;离开了“势”君主就不成其为君主,法和术也就无从谈起。他在《难势》中说:“贤者用之则天下治,不肖者用之则天下乱。”“贤人而诎于不肖者,则权轻位卑也;不肖而能服于贤者,则权重而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吾以此知势位之足以恃而贤智不足慕也。”在我看来,势是一种与道德伦理无关的、客观的、非人格化的力量。

法治思想论述范文5

把修身作为内在的自觉要求

在中国哲学里面,严以修身、严以律己特别突出。严以律己,中国哲学非常讲“慎”,在这个状态下面更加要谨慎。“慎独”一直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各级干部要讲“慎独”,每一个中国公民要讲“慎独”,把修身作为自己内在的自觉要求。

“严”和“实”结合起来就是人格的理想

总书记用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表达对干部、治党、治国的重要理念,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圣”之道;面临国家的政治、社会军事等实际事务的时候,必须要非常务实,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外王”离不开“实”字。内圣之道的“严”和外王之道的“实”结合起来就是人格的理想。

“三严三实”是“仁学”的升华

“三严三实”蕴含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智慧。儒家提倡仁者爱仁,所谓夫子之学就是仁,即是“仁学”。实际上就是讲正己,化人的道理。“三严三实”里面“严以用权、谋事要实、创业要实”的提法,是这种思想的反映和升华。“三严三实”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而传统文化扎根在广大的民众、民间的社会生活之中。

挖掘博大精深的中国文明

“三严三实”概括起来就是严和实。“严”是中国最需要的东西,中国人缺少约束,需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实”不能从“虚”的出发,谋事不实、创业不实、做人不实是不行的。如果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明挖掘出来,重新应用起来,在当代的生活里面能够加上当代化、社会主义化、化,这就是当代中华文明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

修身立德就是做人的根本

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言简意赅,一是做人,一是做事,作为修身做人的基本遵循,是为官的基本原则。“三严三实”就是儒家修己安人的思想在今天新常态时期的思想捷径,当前切实践行“三严三实”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继承和培养,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法论。

静下来才能谋划重大事情

“三严三实”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讲,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凝聚每一个人的精神力量。立身处世做事业,就是知止然后有定,定然后能静,静然后能安。有了目标才能有定性和定力,咬住青山不放松。一个人安静下来才能思考复杂问题,谋划重大事情。

让传统文化深入生活

“三严三实”是植根于中华丰厚的文化之中的,它的表述虽然是对当下干部的要求,但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概括。为文化自觉举牌子,为文化自信搭台子,为文化自强开路子,为文化强国想点子。以儒学为主体的文化基因里面,孔学堂就可以担当这样的先锋、平台,让传统文化深入民间、深入生活,让学术文化转入大众民间化,成为全国的标杆。

“三严三实”有中国文化的根基

“三严三实”是中华文化的根,它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两个理想,一个是人格上的完善,另外一个是客观事业上怎么完善、发展。《易经》里说“天地是真”,朱熹讲“诚就是真实勿妄”,做人必须要扎扎实实,而且修身要严,做人做事要严。

礼法并重不可偏废,但因时展有所侧重

传统的儒家思想论述都是既重礼教,也重刑法,光靠刑法不能平天下。礼法既是判断道德仁义的标准,也是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礼法并重,不可偏废,但是并不是说“礼”与“法”二者在任何时代都同等重要,而是因时代的发展变化而有所侧重。

用“大时间观”理解传统立法与现代法治

中国传统礼法是在时间的变迁中不断自我否定和融合发展的,而法治的内涵也随时间的进度变化着,因此还原时间观,在“大时间观”的前提下来理解,才能明白传统礼法与现代法治之间必须存在相互抵制和相互融合发展。一个优秀的、伟大的传统,必然需要不断否定、对话、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发展。

植根道德基础的法治才可能被尊重

礼治是源远流长的法律建设,中国传统礼法凝聚着中国人的情感,有中国人的智慧在其中。可以说,中国传统法的因素不可或缺,体现着中国的特色和中国意识。儒家礼治更重视道德,作为个人,有道德要求;作为官吏,也有道德标准,只有根植于道德基础上的法治,才能获得最大的尊重。

礼法结合不能忘记中华文化根基

讲法治应该区分中国传统法治与西方法治的区别,中国传统法治思想是用法律的思想来贯彻的。一方面,讲现代法治不能脱离传统礼法的大背景;另一方面,讲传统礼法也不能背离和牺牲情理与伦理。

现代法治要走向中国落地中国

讲法治要有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分别。在谈到“公权”时,法治就应该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在讲到“私权”时,法治就是政府要最大限度保护好公民的权益。现代法治要落地中国,就要寻找老百姓的思维方式和心理模式,让法治同老百姓的生活相结合。

法治思想论述范文6

【摘要】

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对祛风解痉法治疗哮喘病证源流进行考析,阐述了祛风解痉法的基本含义、理论渊源以及治疗哮喘病证主导地位的确立,认为祛风解痉法是基于对哮喘病因病理变化特点的全面认识提出的,符合哮喘病证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 祛风解痉 哮喘病证

祛风解痉或称疏风解痉,是哮喘病证的重要治法之一,属治肺、治标之法,在中医哮喘病证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对祛风解痉法进行了理解和论述,见解各异。笔者对祛风解痉法治疗哮喘病证源流进行考析,旨在促进中医祛风解痉法治疗哮喘病证理论的发展。

1 祛风解痉法的基本含义

祛即“除掉”之意,祛风是祛除外邪,使肺气得以宣通;解亦即“消除”之意,解痉是解除气管挛急,使肺管通利。

风为六之首,“善行而数变”,具有轻扬、升散、向上向外、开泄的特性,其性主动,为百病之长。《素问·太阴阳明论》曰:“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风胜则动”。《临证指南医案》说:“盖六气之中,惟风能全五气。如兼寒则曰风寒,兼暑则暑风,……,故曰百病之长。”

风邪所致疾病具有病位游走、变幻无常、发病迅速的特性;哮喘病证具备时发、时止、反复的特征,符合风邪所致疾病的特点。

祛风解痉是使风消挛解,风止病祛;挛解则气道通,哮喘病证缓解。

2 祛风解痉法形成的理论渊源

“风盛”是哮喘发病的主要因素,是祛风解痉提出的病理基础。哮喘发作与风邪特点相符,多骤发骤止,反复发作。《素问·风论》云:“风者,善行而数变”;《内经》曰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内经·玉机真藏论篇》云:“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伤于人……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中医认为“风盛”包括了某些过敏因素,如吸入花粉、烟尘、异味气体等,均可影响肺的宣发肃降,致津液凝聚,痰浊内蕴,上扰气道,使气道平滑肌痉挛导致哮喘。故隋代巢元方说:“邪盛于肺则肺胀,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气上喘逆,鸣息不通”。

3 祛风解痉法治疗哮喘病证主导地位的确立

祛风解痉作为治疗哮喘病证的大法,经历了历代医家的不断丰富与完善。元·朱震亨《丹溪心法治要》:“哮专主乎痰,宜用吐法。亦有虚不可吐者。治哮必须薄滋味,专主乎痰。必用大吐,吐药中多用甘,不可全用凉药,必带表散。”明·李梴《医学入门·哮》云:“挟水寒须带表”,“凡哮须忌燥药,亦不宜纯凉,须常带表”。明·刘默《证治百问·喘》:“凡风寒初感,其病在肺,其邪在表。肺窍为风寒痰积闭遏,而有通者,则涕泪不清鼻息不利,喘嗽交作,两寸之脉必浮紧,或浮滑。先宜疏散之药急治之。此乃初起有余之标病也。”清·蒋宝素《问斋医案》中:“哮喘屡发,发时以散风为主。”清·林珮琴《类证治裁·哮症论治》:“总之,哮既发,主散邪;哮定,则扶之。”沈金鳌也认为:“哮之一证,……治需表散。”

4 祛风解痉法治疗哮喘病证经历了实践验证与认识的深化

祛风解痉治疗哮喘病证的有效性,在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了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