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范文1

论农村改革――第69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

2010年8月7―8日,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共同主办,以“城乡一体化:趋势与挑战一一中国‘十二五’时期的农村改革”为主题的第69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于海口隆重举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彭森,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段应碧,中圆经湃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昌元,来自中央有关部委、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各大媒体和25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来自德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韩国等国家的学者和官员共计400多人出席本次论坛,

与会专家就新阶段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十二五”农村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热点进行深入探讨,专家普遍认为,“十二五”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意义重大,是实现我国发展方式转型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举措。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现实需求出发,“十二五”将是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时期,需要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本刊摘取论坛发言,供决策参考。

“目前,从统计数据上看,中国城镇化率达到46,6%。但是,中国的城镇化率实际上被大大高估了。因为在目前统计的6亿城镇人口中,包括1.5亿农民工在内,至少有2亿人并没有享受市民的权利。”

陈锡文认为,目前,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中国每年有数百万亩的耕地转为建设用地。但是,与“土地的城市化”相比,“人口的城市化”却进展缓慢。主要的标志是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无法享有市民的权利。

据他介绍,2005年,公安部统计的农业户籍人口为9.49亿人。但是,此后由于有13个省宣布取消农业户口,城镇人口与农业人口难以准确区分,2006年后,公安部不再公布全国农村户籍人口总量。

在他看来,近年来,中国城镇化的成果到底有多大,应该有实事求是的评估。至少有一点,目前的城镇化模式,并未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据他估计,2006年以来,中国新增的数千万城镇人口中,真正转为城市居民的农民工可谓凤毛麟角。

陈锡文警告,城镇化的本质是农村人口融入城市。但是,中国各地正在推进的城镇化,更多是农村土地的城市化,更多强调城市边界的扩张,更多是站在城市的角度去制定政策,而在“农民的城市化”上进展缓慢。

“在现有模式下,虽然中国城镇化率每年都在提高,但农民的数量并没有明显减少,城乡二元结构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大量进城农民工根本没有享有市民的权利。”陈锡文指出。

近年来,一些地方强力推进村庄撤并,大量农民被迫集中上楼居住。从统计上看,农民人口减少了,但由于这些农民缺乏二三产业就业机会,集中居住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生活成本,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而且侵害农民的土地权利,加剧了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范文2

《意见》提出,从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强个人所得税调节、改革完善房地产税、促进中低收入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加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健全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等方面,落实和推动收入分配改革。

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整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收入分配方式经历了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再到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演变过程。然而,收入分配领域也出现了利益分配格局失衡并持续恶化的问题,普通居民与劳动者收入低、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13年社会蓝皮书》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超过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3倍;劳动收入占总产出的比重从2009年的46.62%下降到2011年的44.94%;国内生产总值在住户、企业和政府间形成的初次收入分配格局中,企业收入所占比重相对稳定,政府收入比重不断上升,住户收入比重则持续下降。

党的“十”提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需要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扎实基础。

目前存在的收入分配问题主要是由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彻底、不平衡和收入分配管制制度及调节制度的不完善所造成的。真正扭转失衡的利益格局和规范失范的收入分配秩序,难点在于:如何尽快缩小分化明显的城乡差别,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如何推进垄断行业的高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如何规范和整顿收入分配秩序,消除各种非法非正常收入。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范文3

今天召开校办产业工作会议暨改革推动会议,主要是落实区委、区政府年初确定的工作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快推进我区校办企业改革和发展。刚才,、同志分别作了改制动员讲话和工作报告,同志就《校办企业改制工作实施意见》作了重点说明,部分企业代表也进行了表态性发言。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在改革认识上实现新突破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企业改革工作,年初对改革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提出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各项配套改革,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校办企业改革作为全区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板块,随着国家对校办企业的政策性调整,也被列上议事日程,成为今年全区企业改革的重点。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充分认识深化校办企业改革的重大意义。

第一、坚持把改革作为加快校办产业发展的动力。校办企业是城市集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校办企业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政策优势,敢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并在市场竞争中逐渐成长和壮大起来,为全区经济和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不容回避的问题是,校办企业由于受政策性的制约,在一些同志思想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依赖思想,改革的内在动力不足,进展还不快,一些企业规模较大的企业也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相当一部分企业经济效益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还有一些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随着国家对校办产业政策性支持的取消,校办企业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不改革,不解决企业的机制和活力问题,校办企业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生机,生产力就不可能实现大的解放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向改革要发展,向改革要效益,向改革要规模和水平。

第二,坚持把改革作为加快校办企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十六大以来,全国各地进一步认识到抓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区委、区政府也反复强调抓好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推进国有和集体资产的合理流动和重组。如果说校办产业在发展之初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实体,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还能发展的话,那么随着校办企业全面融入市场,实现同等竞争,这种产权结构和产业结构就会形成很大体制性弊端,就会产生不利于发展和竞争的劣势。因此,必须依靠改革,加快调整校办产业经济布局,努力做到进而有为,退而有序,实现抓大要强,放小要活。校办企业深化改革是过程、是手段,加快发展才是目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有机遇意识,以改革为契机,通过改革,真正将校办企业融入到推进建设生态石化基地的进程之中,力争在全区整体发展中抢得更多的商机,特别是能够在原有发展基础上,进入新的行业和重要发展领域。企业经营者,要有做大做强企业的信心和决心,以改革为动力,构筑新优势,实现新跨越。

第三,坚持把改革作为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举措。校办企业只有通过改制,才能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把无限责任变为有限责任;通过清产核资,产权界定,夯实集体资产的底数;通过改变产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防范和化解教育部门的风险,使校办企业一心一意抓发展、学校集中精力抓教育;通过落实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校企人事、资产、经营和责任的分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充分尊重经营者的人力资本价值,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最大限度地实现集体经济的保值增值。

二、立足实际,在改革思路上要不断创新

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此,要在认真总结以往企业改制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校办企业发展和改革的实际,坚持尊重历史与承认现实相结合,维护集体资产权益与兼顾各方面利益相结合,肯定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价值与调动其积极性相结合,认真做好改制的总体方案、职工安置方案、股权设置方案。在推进校办企业改革中,坚持改革形式多样化与操作程序规范化相统一,立足实际,着眼发展,实现改制思路的新突破。一是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根据校办企业的实际情况,由区体改办、教育局和集体办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收了全国一些地方改制的做法,依据国家和我市的相关政策,确定了在产权界定、人员安置、股权设置等方面政策,这些政策充分体现了发展、改革和稳定的统一,希望各企业认真消化。并在制定方案时得以很好地落实。二是在形式上力求多样。校办企业的改制,在形式可以实行因企制宜,对于规模较大的、产品有市场、发展前景好、赢利能力强的企业,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实行部分固定资产租赁使用;部分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租赁、承包、联合等形式维持企业现在的生产局面。总之,实行一厂一策,因企制宜,适合什么形式,就采用什么形式。三是操作上寻求新突破。校办企业改革既然是我区企业改革的最后一个板块,就要充分借鉴和应用以往或其它所有制企业改革的先进理念,比如在对经营者的期权问题上,借鉴了驻区国有企业主辅分离的做法,有关部门要抓时间,抓紧研究,力争月份之前,拿出一个既能体现经营者人力资本价值,又易于操作的办法来;对于位于城区东扩内的企业,对土地置换问题,要集中力量,抓紧协调,达成具有操作性的意向,切实解除改,制企业的后顾之忧。对改制企业的政策支持问题,有关部门要统筹考虑,按照公平一致的原则,在完善鼓励发展政策中一并予以考虑。

三、把握关键,在改革措施上要认真落实

企业改革是各方利益的重新调整,确保改革措施的全部到位,就必须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职工思想工作是校办企业改革首要工作,要及时传达国家、我市和我区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企业改制的实施方案以及职工的各项社会保障措施通过宣传渠道公布于众,使广大职工了解改制的意义,明白改制的程序,清楚改制后自己的权利和责任,使他们接受改革、支持改革。二是严把评估和产权界定关。企业改革中评估和产权界定非常重要。一定要参照《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公正、合法、合理地进行产权界定,明确改制企业的资产范围,对资产性质和所属做出严格界定,将集体资产与个人资产划分清楚,将学校资产与企业资产划分清楚,一切操作均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改革工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三是维护职工的合法利益。改制涉及每名职工的切身利益,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依法维护职工利益。校办企业的特殊性在于有部分职工是教师身份,对于教师身份的职工,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愿意在企业继续工作的,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不愿意在企业继续工作的,按规定重新安排工作。

四、加强领导,在改革工作中要高度重视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范文4

我国股市任何重大发展都与重大制度创新相联系。我国股市的建立本来就是一个重大的制度创新。1994年的三大政策虽然最后没有完全兑现,但当时提出的给证券公司融资,成立中外合资基金,都属于重大的制度创新。1999年的“5.19行情”,核心内容是拓展股市的资金通过基金入市,允许三类企业有条件入市,这显然也是重大的制度创新。

国有股全流通同样也需要制度创新。因为它的有效实施对我国股市而言,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走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实施的好,国家不但可收回巨额资金用于社保基金和经济建设,从而造福于全国人民,更为重要的是,国有股全流通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而导致的治理结构失效问题,理顺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进而大大提高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从已经公布的方案来看虽然作了一些新的制度安排,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认为还不完善,我们还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新的制度安排:

一、取消政府隐性担保

国有股设置所导致的政府对上市公司以及整个股票市场的隐性担保是股价高企、股市异常波动和前几次股改未达目的的主要原因。从制度创新角度出发,取消政府隐性担保是保证股权分置改革,国有股全流通成功的关键一步。取消政府隐性担保的主要措施是减少政府对市场的政策干预和完善上市公司退市机制。

(一)减少政府对市场的政策干预。政府对股票市场频繁的干预以及多次的救市行为及主导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行为都给了投资者以“股市有政府担保”的错误理念,而解除这种认知上的偏差就必然要减少政府的适当干预。当然,减少干预并不是否定政府的管理,而是在政府促进市场规则形成与政府替代市场规则之间做出选择。根据投资者行为理论,由于投资者普遍存在的“过度自信”、“过度恐惧”和“羊群效应”等认知偏差导致的市场过度反应,其后市场会按规律纠正偏差,向均衡与理性回归。政府只需扮演“看门人”的角色,制定合理的制度,而不是进行不当的干预。逐步培养市场的自我恢复和适应机制,减少投资者以及整个证券市场对于政府政策的依赖,通过制度安排以达到能兼顾各方利益的帕累托改进。这样政府的隐性担保也就逐渐退出市场。

(二)在制度上对上市公司退市加以保证。我国的《证券法》、《公司法》以及证监会的一些办法中都有关于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的法律法规,但其评判标准和执行力度都显不够。要完善上市公司退市机制,首先要健全上市公司退市的法律法规,参考西方成熟市场,采取一些有实际约束意义的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其次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地方政府不能因政治利益而阻止经营不善的上市公司退市;另外,还应建立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为退市公司后续交易场所,以减少退市对投资者及市场的影响。

二、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国有股购买的市场利益导向机制形成,营造国有股的需求系统和把握住国有股全流通的时机

(一)营造国有股的需求系统,化解国有股退出对证券市场的冲击。这个冲击主要功能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市场上股票供给的急剧增加必然波及流通市场,因为不管国有股是否进入流通市场,只要国有股从存量转为流量市场总的股票供给;二是巨大的价差可能引起价格的巨幅波动,因为国有股必须以一定的价格退出股票市场。因为,为化解国有股全流通对证券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就必须在现有的流通市场之外,营造新的国有股需求系统,而要形成这一新的需求系统,重要的是应围绕国有股市场需求这一核心,形成国有股购买的市场利益导向机制。为此,就必须在国有股流通后的权益保障、所有权运用、再套现等方面进行创新,以实现扩大国有股东的市场需求,避免对现有社会公众股流通市场产生需求分流的副作用,将其对流通市场产生的冲击尽可能地降至最低。

(二)国有股全流通时机的把握。对于全流通时机的把握,目前已是较佳时刻,因为股市的泡沫已去,价值成为决定股票价格的主要因素。我国有句俗语:“只要有梧桐树,就不怕引不来金凤凰”。目前,我国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只有2%,还要缴纳20%的利息税,但截止到2004年7月未,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21093亿元。由此可见,我国股市的低迷完全不是资金方面的问题,而是上市公司的质量低下所造成的投资者信心的丧失。只要实行减持的上市公司确实有较好的业绩,就不愁没有投资者,而且股票的价格,绝不会长期低于价值的,并且随着上市公司整体素质的提高,我国股市的蓬勃发展是可以预见的。

三、采取多渠道分流国有股

在对国有股全流通分流渠道相关过程做出制度安排时,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明确国有股退出证券市场就是向社会出售国有股,任何个人都可以购买,因而国有股的退出就是将国有股社会化,使之成为投资人的投资对象。这样,国有股本身不但可以从存量化为流量,从死的变成活的,而且从宏观上看也有利于整个社会资产存量的重组和资源的再配置。关于国有股向社会投资者全面解禁,笔者认为正像我国B股市场向境内居民解禁一样,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更为重要的是,国有股与个人股的并轨是股份制规范化的必然要求。

第二,研究分流国有股的特别措施。在过渡阶段,我们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相应的解决方法。鉴于我国股份制改革和证券市场的发展状况,针对国有股的现状,我们认为采用上述任何单一的方法来使国有股退出的思路都是不可行的和脱离实际的。正确的做法是坚持多渠道分流的原则,按各公司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我们认为,以下几条途径应该是非常有效的:其一,向境外战略投资者开放,即国有股向境外投资者出售;其二,组建中外合资的国有股投资公司或投资基金;其三,向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直接配售;其四,采取一定的折价方式配售给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东。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范文5

一、 发展林业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森林质量下降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目前世界森林面积为3454亿平方米,森林覆盖率平均为26.6%,森林蓄积量为3831.27亿平方米。我国森林面积仅占世界的3.9%,森林蓄积量不足世界总蓄积量的3%,森林覆盖率为13.92%,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蓄积量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分别排在世界的120位和121位,森林覆盖率排在142位。同时,又由于我国多年来对森林过量采伐,使大径级木材比例大大减少,且多为国家保护的公益林,在中幼林中,人工林比重很大,由于人工林树种单一、稳定性差、易于死亡,所以我国森林总量严重不足,且处于低产期、低效益的状态。林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森林资源,而森林资源的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必然影响林业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林业企业生产技术落后,研发能力差

我国林业企业在生产技术和装备上普遍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要落后十多年甚至数十年。首先是代表现代技术水平的生产设备,我们还不能设计生产,主要是引进国外生产设备。所以我国林业企业的生产设备始终赶不上世界先进水平。

(三)我国林业企业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

目前世界木材加工企业的平均规模为:胶合板大于1万立方米/年,刨花板大于10万立方米/年,中纤维板为10万立方米/年。而我国的企业规模则是:胶合板平均规模为0.3万立方米/年,刨花板平均规模为0.65万立方米/年,中纤维板平均规模为0.37万立方米/年。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我国林业企业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很大、我国林业企业规模严重偏小、集约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下。影响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

(四)我国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

我国林业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过小、生产分散、重复建设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产品的生产成本、规模经济效益。同时,沿海发达地区与内地及西部地区之间差距也较大,发展很不平衡。林业企业还普遍存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多、技术密集型企业少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致使生产效率低下,影响林业经济的发展。

(五)我国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缓慢,束缚林业经济的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但是,林业体制改革进展缓慢,主要表现在:1、我国现行的林业经济体制还存在条块分割,政企职责不分,产权和经营权不清,国家对企业管得过多过死,企业经营自不足。2、国家对林业企业投入少,税费征收重,企业包袱沉重,企业自我技术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够。3、我国林业企业经营机制还没有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走出来,缺乏市场经济、自由竟争的意识,从目前看,我国林业企业要真正建立一个新型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经营机制,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

二、发展林业经济应采取的对策

(一)全面实施“绿色革命”工程,大力培育和发展后备森林资源

事实证明,违背自然规律来获取经济利益是要付出高昂的生态成本的,局部暂时的经济增长,要带来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又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建国以来,由于多年过量采伐,全国林业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大幅度下降,林业资源严重减少,为此,要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使森林资源得到保护,才能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严格控制天然林采伐,调减木材产量,与此同时,还要加大造林力度,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首先要严格控制天然林采伐,甚至封山育林,只有封山育林,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好天然林,否则,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就无从谈起。

(二)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增强林业发展活力

首先要推进国有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个行业都不断通过体制改革和创新获得了加快发展的新动力,都已基本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唯有国有林业仍一直实行单一封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和僵化落后的经营机制,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体制性的弊端已成为束缚林区发展的根本瓶颈和主要矛盾,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因此,全面深化国有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是加快解放林业生产力的关键,是引领和推动国有林区走出体制性、资源性、结构性、社会性矛盾的制约瓶颈,走向全面发展和振兴的重要开端,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国有林区的最生动体现。

其次是实行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要改革过去林业那种粗放经营方式,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把林业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即把一部分森林划出来作为公益林,其主导利用方向是为国家提供生态服务和社会服务,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投入为主,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建设,落实各种管护经营责任制,凡纳入公益林管理的森林资源,政府将以多种方式对投资者给予合理补偿,生产经营者要放弃林产品收益权和一部分经营自,擅自改变经营方向要承担法律责任。另一部分森林划定为商品林,其主导利用方向是提供木材和林产品,放宽政策,由投资主体和经营者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经营,以经济效益最高为目标,用现代化手段,大幅度提高森林的生长量。这样,才能尽快促进森林资源的发展,保障林产工业的用材,真正把林业从多年的困境中解脱出来,真正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林业的体制、机制,才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可以说,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实现林业分类经营是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的关键。

(三)实施“优化升级工程”,推进林业产业结构升级

推进林业经济发展,必须实施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把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林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

首先,根据生态建设和市场要求,实行林业产业战略改组,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我国林业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技术相对落后等不足,推进林业经济发展,必须实行战略改组,扩大产业规模,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大技术改进力度,实现企业提档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大力发展木材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实现多次增值,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另外还要强化布局调整,合理配置资源,逐步淘汰落后产品和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产品,大力开发新产品、特色产品,推进林业经济快速发展。

其次,要大力发展林业特色经济,培育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一是要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森林、河流、冰雪等林业特色资源正在成为人们的旅游热点,漂流、滑雪、畅游天然氧吧等正在成为最具特色、最具活力的旅游项目,旅游业已成为林区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为此,应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二是充分利用林业山特产品资源,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绿色食品是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是食品中的精品,食用绿色食品是人们对自身健康的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绿色食品以保证身体健康的愿望日趋强烈,绿色食品加工业的潜在市场无比宽阔,与木材加工业相比,绿色食品加工业具有产业链长、领域宽、发展前景广阔的特点,再加上林业资源危困,因而发展林业替代产业已成为振兴林区经济、加快林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当务之急。同时还要树立品牌效应,创立名牌产品,把企业做大、做强。三是要充分利用林区中草药资源,大力发展医药制造业。林区具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中草药是我国医药出口的拳头产品。

(四)加强依法治林,实行科技兴林

国家应加强林区立法工作,抓紧制定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国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以及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林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乱砍乱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以确保林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实现林业资源的永续利用。

实行科技兴林是振兴林业经济的关键。目前,我国林业科技贡献率约为27%,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振兴我国林业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实施科技兴林这一重大举措。

首先,要重视林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提高林业科技创新能力。重点研发林木良种选育,条件寒冷地区造林、重大森林病虫害防治及林产品加工转化等关键性技术。建立并抓好林业重点实验室,使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与林业技术的应用紧密结合,促进林业经济快速发展。

其次,是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发挥市场机制对林业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在林业科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要积极推进企业、院校和科研单位联合。要选准目标集中攻关,改变传统的“条块割裂”,项目重复等不足,要建立起适应林业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灵活的林业科技管理体制。对林业科学研究、新技术推广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重奖。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大力培养林业专业技术人才,建立林业科技示范点,不断完善林业科技开发体系。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范文6

关键词:小康社会;职业教育体系;均衡发展;体制改革;机制创新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新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伴随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而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基本建成初、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普、职、成教育相沟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职业教育在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中逐步形成自身的体系框架。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全面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都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并提出:“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指明了方向。

从外部环境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与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相匹配,以“四个服务”为导向,努力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就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需要。从内涵看,这一体系不仅仅指结构,还包括体制部分,一方面要做到结构合理,进一步完善初、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普、职、成教育沟通,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另一方面要求体制灵活、开放,与已经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它是现有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现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的缺陷

(一)发展不均衡

这种发展不均衡突出表现在布局结构上的不均衡,实质上反映为职教体系与市场结合的不均衡。

1.地区之间和区域内部之间发展不均衡

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部和西部,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水平差距较大,其核心是城乡不均衡,是中国社会发展中二元结构在职教内部的反映。江苏在全国属于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仍呈明显的梯度状态: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非常重视职业教育,职教普教协调发展,2002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6%;而在经济不发达的苏北地区,职教却成为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薄弱环节,由于思想观念、经济状况和财政能力等因素,苏北职教发展面临较大的困难,严重影响了江苏省职教整体水平的提高。

2.受教育人群的教育保障体系不均衡

这主要表现在社会弱势群体身上,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下,进入城市的大批民工缺乏最基本的职业培训。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总队的调查, 2印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70%,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的比重高达87.8%;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的提高。又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估算,目前我国至少有 1.2亿农村人口流人城镇,其中1/4至1/3为15-25岁的农村劳动力在城镇非正规就业,他们本来属于高中阶段及高等教育的适龄人口,在转移前没有得到相应的正规教育,在转移中也不易得到各种非正规的高中阶段教育或高等教育。从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来看,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要达到50%-55%,这意味着将有2— 3亿农业劳动力转为非农劳动力、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其中大多数是农村富余的青壮年劳动力,这一历史性的巨变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二)发展不全面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但是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多元化的格局尚未真正形成,与国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形式并存的所有制形式不相适应,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急切需求,也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多样选择的需求。以民办职业教育为例,近几年来,国家对民办教育提出“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1997年国务院颁布《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后进一步促进了民办教育的发展。但是,由于“九五”以来职业教育所处的发展环境和自身特点,民办职业教育在整个民办教育中所占份额很小,全国现有民办职业中学1040所,仅占民办教育机构总数的1.85%,占全国职业中学总数的13.3%;在校生38万人,占民办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12%,占全国职业中学在校生总数的8.1%。现阶段,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国家财政主要用于扶持基础教育的情况下,不建立健全多元的办学体制,职业教育发展将举步维艰。

目前我国民办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之所以不尽人意有多种原因,其中一条是民办教育发展机制不全面。在我国,严重缺乏在政府调控下非政府、非市场的第三种社会力量的参与,即缺乏社会公益性民办机制,这就是我国社会民办教育事业发展机制不全面的重要标志。

转贴于 三、在均衡、全面发展中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切人点,也是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在加快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的新形势下,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不能就农村谈农村,必须放眼全局,从“致富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发展农业必须发展非农产业,繁荣农村必须加快城市化步伐”的思维出发,采取统筹发展战略,打破过去单一的发展模式。

1.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在办学方向上,要打破职业教育服务面向的城乡分割局面,不再把农村职业教育局限于县及县以下职业高中和农林专业学校,要本着城乡统筹的原则,使所有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农村,担负起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的任务。在专业结构上,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林、牧专业,必须考虑到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的要求,统筹传统的农业类教育与工业类教育,统筹职业技能和经营管理知识,以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分流。在培养目标上,既要根据本地经济特点培养地方经济的建设者和在当地从事农业生产、家庭经营的“新农民”,也要兼顾劳动力向省外、境外、国外输出,根据劳务输入地的需求培养进城务工经商的创业者和“新公民”。

2.统筹区域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整体提高职业教育水平,促进经济全面发展,必须以更有力的措施扶持基础薄弱地区的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缩小区域间、学校间的发展差距。近几年江苏省职业教育积极开展东西部合作,南北联动。今年全省职业学校面向西部招生520人,省内开展南北合作招生近1.2万人。南北合作的职业学校从招生、教学内容、就业安置一条龙统筹考虑,分段培养,形成了跨地区联合的专业教育链,这种新型的结构体系充分利用了苏北的生源优势和苏南的专业实践、就业优势,既为苏南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适需的新增劳动力,又带动了苏北职业教育和经济的发展。

3。统筹农、科、教和产、学、研多重功能的开发

农村职业教育要努力成为农村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桥梁,坚持以科研和产业发展支撑教学创新,以教学创新推动科研和产业的发展,从对科技知识的传播逐步走向局部创新,产生新知识、新技术,从技术推广逐步走向参与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职业院校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校际合作、社会协作等多种途径创办科研型产业,进行新品种开发、新技术引进和应用研究,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提供前瞻性示范,在为“三农”服务的过程中追求跨越式发展。

4.统筹学历性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举发展

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基本上还是以长周期、全日制和学历化的正规教育为主,但是大多数农民当前的紧迫需要是迅速就业和增加收入,无论是现有的成年劳动者还是今后的新增劳动者,都期望职业教育能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务。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应从原来以学历教育为主转变为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重,并突出发展短期培训,同时通过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来改革办学模式,使农村职业教育既能满足农村劳动者多样化的学习意愿,为农民增收服务,又成为终身教育学习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人的自身发展服务。

5.统筹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指引下,职业教育不应只是注重职业技能培训的狭隘教育,而应该成为把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的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针对特定的岗位、工种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使他们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又要为未来劳动者的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根据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趋势,增强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二)推进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完善现代职教制度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面临的基本矛盾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强烈需求与现有教育供给严重不足(包括规模、质量)的矛盾,是教育自身发展对资源的巨大需求与财政性投入经费和高质量的师资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现阶段教育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现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因此,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社会资源,利用一切可能的办学形式和投资体制来发展教育事业。

1.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建好骨干职业院校

职业教育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相适应,地方政府有责任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制定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政策和措施,统筹地方职业教育资源,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跨行业、大规模、多功能的综合性骨干职业院校,并加大投入,提高其质量效益。江苏自“八五”期末开始,在各级政府的统筹协调下建设“1122工程”,到“十五”初期在全省基本建成了100所具有较大规模、较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中心,成为发展职业教育的骨干、中坚力量。目前,江苏省常州、苏州、盐城、宿迁等市政府又突破了单个职业学校发展的思想局限,引进科学工业园区建设理念,统筹建设职业教育园区,形成职业教育多个学校、多种层次、多样形式聚集性发展的超常模式,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地方职业教育的发展。

2.探索市场机制,在允许获取合理回报的政策引导下,积极调动社会力量投资办学

鼓励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和引进国外优质职教资源,是弥补我国职业教育资源不足的重要渠道,也是我国加入WTO后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提高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但是,现在相当多的民办教育机构和国外教育机构举办职业教育的目的主要是谋求回报和盈利,因此只能在一部分条件成熟的地区、学校和专业举办,还不能全面兴办,同时必须加强管理,规范发展,使之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课程特色、管理特色和良好的升学前景、就业前景,吸引学生及其家长投资这部分职业教育。

3.政府要通过税收等其他政策的调节来扶持社会公益力量,完善投资机制

用好用足现有适用于职业教育的捐赠法规和政策,积极筹建职业教育发展基金会,鼓励吸纳社会各界及公民个人对职业教育提供资助和捐赠;通过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投资举办职业教育,依法落实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责任,鼓励大企业独立举办职业学校,中小企业可与政府合作办学,以双赢为原则吸引企业参与职教集团,参与招工招生合作、办学合作、研发合作和投资合作;探索中介组织创新,发挥行业管理和中介服务的功能作用,并在地方政府统筹经费中给予一定补贴,支持行业管理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