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轻工业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轻工业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国有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原则 问题 措施
广东物骏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广东物资集团公司下属的国有企业。企业青年员工较多,他们是公司可以持续发展的中间力量和希望之所在,因此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加强和改进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国有企业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思想政治工作是其他一切的生命线,是国有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所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因此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国有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青年员工在广东物骏贸易有限公司的员工中占大多数,是该国有企业发展的主力和生力军,担负着该国有企业前进和发展的重任。因此,加强对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调动青年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青年员工的才能和潜能,才能更好地使青年员工为国有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国有企业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2.1树立青年员工“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理念
从青年员工的个性特点入手,根据他们的喜好、兴趣,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真正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使得青年员工的心中牢牢树立服务于人的思想,通过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质量,最终实现企业健的快速发展。
2.2加强青年员工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新时期下加强和改进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应着眼于实现青年员工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要使青年员工把自身的利益同集体的利益紧密相连,形成集体主义观念,以集体利益为主,将集体利益视为企业最核心的和最根本的利益,才能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整体,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发展。
2.3加强青年员工职业道德教育
新时期,由于部分国有企业集中于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青年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导致在部分青年员工中出现了诸如盗窃等不良现象,对国有企业的想象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在对青年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青年员工职业道德的教育。
2.4创新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方法
由于青年员工大多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网络技术,因此要充分借助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通过建立企业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宣传网站,并通过网站进行积极的宣传,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以提高青年员工的质素,防止不良信息对青年员工思想的干扰和影响。
3.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国有企业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3.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教育方式陈旧
某些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方法缺乏变通,总是用一成不变的教条式方式去对待不同思想的青年员工,从而导致青年员工产生反感情绪,以至于沟通交流出现阻碍,使得教育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空洞,没有针对性
某些思想教育工作者没有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空洞,思想陈旧,跟不上新时期现代青年员工的思想特点,导致教育过程脱离实际。
3.3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的重视不够,属于从属地位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短时间难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成绩,因此容易被边缘化,再加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本身业务经费少,工作人员待遇低,从而使得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产生消极的情绪,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最终导致产生思想政治工作属于从属地位的认识。
4.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国有企业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4.1树立积极向上、自强自立的自我价值观念
国有企业员工的青年时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时期,企业应该为青年员工搭建发展的平台和空间,调整他们的思想观念,树立积极向上、自强自立的自我价值观念,最终促进企业的发展。
4.2实现个人思想教育和企业中心工作的统一
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法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员工树立一切以企业工作为中心点的观念,以企业利益为重心,个人的发展要围绕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大局展开,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思想上和精神动力上的保证。
4.3坚持通过企业的实践活动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一些企业内部的实践活动,一方面能提高青年员工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激发青年员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培养和塑造青年员工的凝聚力,使得他们能更加专注于本职工作,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4引导和丰富青年员工的业余生活
在针对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该积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区分网络信息的能力。在青年员工的业余时间,还可以通过组织体育比赛、旅游观光、文化活动等来消除他们的思想波动,丰富单调的业余时间。
5.结语
新时期下,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要通过培养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个人理念、树立以企业利益为中心的意识,提高自我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为企业更好更快更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罗孜鹃.国有企业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浅析[J].政工·管理,2012:149-150.
[2]唐喜政.关于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36):204-206.
轻工业的概念范文2
从杂货铺到商场,时间长河淹没了大量历史细节,而从商场到超市货架恐怕是中国人感受最为明显的变化。而今类似的变化再度降临。
在互联网思维的带动下,B2C、B2B等形式的线上买卖运营正在逐步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维系已久的销售流程。电子商务的异军突起带给各行各业不同程度的冲击。中国轻工业涉及行业众多,其中不少企业和细分行业已经开始建立自己的企业或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同时也涌现出不少优秀的转型案例。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作为行业信息的集中者,应该如何发挥自身的作用,帮助行业建立更加规范的电商平台?又该如何指导各行业合理有效的分配电商资源?
“高大上”的优势
Boston Consulting Group(BCG) 报告称,在中国大陆,网上零售销售额从 2008年(1280 亿元人民币)到 2010 年(4760 亿元人民币)几乎翻了两番,2013年有 23% 的城镇人口在网上购物。该报告强调,到 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在中国大陆的总零售额的比例将从今年的 3.3%增长到 7.4%。而在众多线上成交的交易中,轻工业产品占据了较大比例。
郭永新,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信息统计部、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作为行业的管理者,郭永新十分了解中国轻工业的发展脉络。他介绍,按照国民经济统计,我国轻工业主要在消费品序列中包括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酒,家电、家具等50多个分行业协会。轻工产值占国内整个工业产值的19.7%。同时,轻工业是典型的出口导向性行业,2013年全国轻工行业进出口贸易总额为6834.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15%。其中:出口总额5583.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99%;进口总额1251.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54%;轻工行业贸易顺差4332.2亿美元。轻工的整体贸易顺差额是全国贸易顺差总额的数倍,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轻工业市场化程度较高,中小企业比重较高,在贸易产品流通,商贸方面比较活跃。虽然感觉上轻工行业是比较传统的,但实际上轻工业也拥有众多“高大上”的企业,例如格力、三元等国内外都具备一定实力的优势企业。
目前全国轻工业百强企业中,现代化企业众多,不但在国内制造业中拥有不俗的表现,甚至也拥有相应的国际地位。郭永新说:“轻工业行业中有不少企业在信息化方面功底不俗,这些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拥有不少生产管理系统的先进经验。近两年在电子商务应用、互联网技术应用中,也涌现出了不少领军企业。对于开展行业范围内的平台普及和推广具有典型优势。例如, 2013年‘双十一’期间,波司登羽绒服线上的销售额就达1个亿。轻工业是消费品行业,依靠的是贴近消费者。电子商务对于了解消费者喜好,定制等信息的获得非常有利。对于行业促进,调整行业战略来讲有极大的利好影响。”
平台化流通
郭永新长期深入轻工行业中,谙熟行业的运行规则。他透露,在传统的有形销售中,中间的流通费用非常高。例如,在某些行业中,产品的市场价是出厂价的3~6倍,大量的费用消耗在中间环节,无法做到让利于消费者。而电商平台的出现,让企业多了一种可以免去入店费用的渠道。例如国产品牌的洗涤用品进超市的费用要占到销售收入的25%,尽管商务部出台了相关政策一直在指导零供关系,但都是指导性意见,实质效果并不好。利用电商平台不但能够节省产品流通费用,还能够使更多企业有机会接触消费者,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例如,广东的一家彩泥企业虽然出口效益一直不错,利润却不高,且一直无法实现创新似的发展。对于电子商务也只是抱着尝试的心态,没想到仅2013年一年的线上销售收入就达到1000万,不但赚回了流通费还使产品市场价格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观察中不难发现,轻工企业中不少具备实力的先行者早早就开始搭建属于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而以行业组织为发起者的行业电商平台目前多半只具备行业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以及提供相关的价格指数的功能。对此郭永新解释,即使在同一行业中,不同企业也存在很多个性化需求,很难实现完全的统一。各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不一样,总体上还没有达到行业电商平台的水平。行业协会等组织更应该充当鼓励者,提高行业自信心,为企业提供相关资讯的平台,目前较为不错的行业平台如中国皮革网等已经具备提供行业产品的供需信息、加盟等多项电商基本信息,为其他正在踟蹰于此的行业提供了不错的样板。
信息化带动融合
“轻工业整体具备优质的信息化水平和意识。”这是郭永新一直强调的观点。基于此,轻工业在行业信息化的整体趋势中屡有建树。
例如,中心结合技术服务提供商,根据国家的整体经济形势建设了平台――中国轻工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系统,已经投入使用。系统的功能是将统计局、海关等部门的数据放到系统里,利用BI的概念,将数据进行充分的挖掘展示,将各种图表半格式化文件都利用起来,成为国家工业分析领域的样板。郭永新说:“行业协会首先要说清楚行业,这套系统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行业,通过分析,为行业提供更准确的指导性预测性意见。”此外,中心还拥有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产学研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具备产业运行分析、科技、专利等功能的服务项目。
“轻工业提升国际竞争力需要信息情报提供支撑体系。产品走出去,企业走出去,实现并购、产业转移,应对国际贸易摩擦,都需要好的情报体系进行支撑。两化融合,决策信息化要先行。”郭永新感叹,中国轻工业在发展中因为信息不灵造成的战略失误比比皆是。例如某些行业转移至国外发展的过程中,就遭遇了如投资不到位,土地被收回,政局不稳等产业安全方面的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可以根据预警系统事先预知的,遗憾的时当时没有人在做,给企业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从这方面来讲,行业组织的信息化工作任重道远,但前景无限宽广。IT的各种技术手段归根结底是要服务于实业,IT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无论企业还是行业,面对信息化的潮流要敏感,要适应。行业组织要审时度势,做自己会做的,能做的,不可替代的,要先于企业提供决策上的指导,做到“春江水暖鸭先知”。
抓住发展的重大机遇
从互联网意识的启蒙到电子商务意识的逐步渗透,电商对于整个轻工行业的影响已经从潜移默化演化成了轰轰烈烈。在今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评选出的百强企业时,就已经是根据综合发展评定出来的,其中“电商销售收入”这项指标尤为关键。
同时,在跨境电商(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跨境电子商务从进出口方向分为: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和进口跨境电子商务。从交易模式分为B2B跨境电子商务和B2C跨境电子商务。按照E贸易方式。跨境电子商务分为:一般跨境电子商务和E贸易跨境电子商务。)领域,轻工业也拥有不错的表现。尽管如此,轻工行业的电子商务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郭永新回忆,事实上在行业角度内,也谋划过类似百强商城的平台,希望利用中心第三方认证作用的公信力为行业提供服务,为中小企业减轻一些负担,而且事实证明这种形式也有一定的市场前景。但问题是,某一企业建设平台与在商城中拥有自己的门店还是不一样的。门店的选择与诸多相关要素密切相关,而线上平台则不然,不少企业意识不到位,还需要时间去培养。其他行业若要模仿成功者,还需要根据行业市场化程度,做相应的调整。
最为关键的问题是:业务与技术的脱节,严重阻碍了行业电商进度的提升。一方面,在以行业为导向的行业电商领域中,多是以企业需求为主的,具备行业属性,但竞争对手却并不会把自己的需求放上去实现满足。另一方面,在以技术为导向的行业电商中,技术占了先导,却缺乏对行业深刻的洞察力,无法串联产业链,诸多失败案列都归结于此。
轻工业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粤东;粤西;区域经济;外部经济环境
[作者简介]徐红宇,李志勇,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广东湛江524088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4-0006-03
区域经济的发展总处在全球、全国或是与其临近相关区域等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之下,这也就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把握这些契机,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对自身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条件,在变化中抢先机,占据有利地位,这样才能在竞争中获胜;否则,就会逐渐被竞争所淘汰。
广东省东西两翼区域的地理位置具有独特性:一是具有其他地区难得的海岸线,这是区域对外开放的一个良好基础条件;二是背靠着经济增长迅猛,全国经济发展的极核之一――珠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联动发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都很大。这种位置的独特性使得广东省东西两翼具备一些其他区域难以获得的有利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一、东西两翼所处的外部经济环境
目前,广东省东西两翼面临的经济发展有利的外部经济环境主要有:
(一)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潮流,它使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地融入世界经济的整体运行之中,并从中获益。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中国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中国对外开放是从东南沿海开始试点起步的,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一开始就设立了经济开发区和经济开放城市,可以说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比内陆地区更具有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基础。
同时,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也具备了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现实条件。其一,它位于中国南部沿海,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优良的海港。沿海的区位是区域经济对外的重要平台。优良港口对于增强城市与区域的经济实力、参与全球的竞争具有重要意义。面临全球化,港口对城市、区域发展的作用可通过如下途径进一步释放出来:一是利用港口的基础设施功能发挥产业优势,产生直接的经济贡献;二是通过港口的服务功能,发挥环境优势,吸引国际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的集中,为城市的集聚和扩张奠定基础;三是通过港航业的关联作用,发挥结构优势,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进而向服务型城市迈进。另外是利用港口物流功能,逐步形成物流、人流、资金流、商流、信息流合为一体、互相吸引的良性循环,推进城市、区域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步伐。港口辐射功能可为临近区域提供经济、便捷的物流服务平台,促进带动起开发开放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其二,它属于东南亚经济圈的一部分。目前,中国正积极致力于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强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有望在东南亚建立一个经济实力雄厚的经济圈。东南亚经济圈的建立,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应对人世挑战的一项重要举措。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以信息技术进步为基础,以市场为纽带,所连接成的一个相互依赖、合作、竞争的开放性经济整体,是把最具优势的点组成最具优势的链条,形成市场竞争中的强势,实现最大效益,达到共赢。广东省东西两翼正处于东南亚经济圈之上,在东南亚经济一体化中是贡献者,也是受益者。
(二)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是国家加快西部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发挥西部资源能源优势,促进西部广大地区的经济发展是西部大开发的目的所在。但西部大开发的意义远远超过了这些。西部大开发培育的是一个全国范围的资源能源市场和内需市场。对于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尤其是与大西南地缘接近的粤西而言,西部大开发同时也意味着是自身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西部丰富的能源和资源的输入是对能源资源较为缺乏的粤西的动力和原料的支持,为粤西或者说是整个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西部也将为粤西粤东产品的输出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珠江三角洲经济的整合
虽然经历了20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但由于没有充分重视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珠三角城市群呈现出“诸侯经济”现象:各城市强调的是各自经济增强,大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势,而较少地考虑城市、区域之间的合作与合理分工。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削弱了本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经济综合体的珠三角城市群综合经济实力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能力的下降。目前,随着珠三角城市的整合,内部的协调必然出现整体实力的增强,珠三角城市群对广东省东西两翼的经济辐射和带动也会随之增强。
(四)大珠江三角洲的形成
珠江三角洲的快速崛起与港澳的紧密联系是十分相关的,珠江三角洲和港澳的整体性是由来已久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签订,使大珠三角的概念更加明确和清晰。除珠三角之外,与港澳接触最为便捷的就要数东西两翼地区了。在建设“大珠三角”,粤港加强12方面的合作中,就有“扩大粤港经济合作腹地,促进港资到广东山区和东西两翼投资”,鼓励港资企业到山区和东西两翼投资开发资源加工型产业、三高农业、海洋产业、生态旅游业以及发展批发市场、仓储、运输等现代流通业。在香港举行的广东省"2003年粤港经贸交流会”上,以香港为主签署的项目多达500多个,总投资金额达60多亿元,其中有50%投到了东西两翼区域及北部山区。可见,在大珠三角的形成中,有着东西两翼加速发展的极大空间。
(五)泛珠江三角洲的打造
从区位和历史造成的优势看,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极核之一,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如何进一步发挥这种历史与现实优势,挖掘区域市场潜力,推动区域经济增长,进而把“大珠三角”扩展为大华南经济协作区,使之成为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核心对聚区域,便成为重要课题。在这大背景下,“泛珠三角”新概念呼之欲出。福建、江西、广西等九省区共同看准了CEPA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合力打造“泛珠三角”。东西两翼在泛珠三角的格局中,起到的是中间联系桥梁的作用。一面临近珠江三角洲,另一面又分别与福建和广西交界。这样一个经济位置既给东西两翼带来了竞争的压力,也得到来自珠江三角洲和邻省两方面的经济辐射的受益。
从“珠三角”到“大珠三角”再到“泛珠三角”,表明广东已经将发展的眼光投到珠江三角洲之外的广阔区域,这是广东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
势。东西两翼地区充分利用良好的外部契机,有望成为广东省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亮点。
二、东西两翼经济发展对策
在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下,广东省东西两翼抓住机遇,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
(一)树立区域协同开发战略
区域是经济全球化下竞争的主体。要很好地参与到全球经济的竞争当中,就需要具有将区域当作一个整体的开发思路和战略眼光。以当前东西两翼相对落后的经济状态,将东西两翼分别以独立的区域推向全球经济竞争的时机尚未成熟。东西两翼的区域开发要着眼于所在区域或临近区域,在与区域协同开发的过程中,提高本身区域经济的实力。东西两翼区域开发战略需要考虑的区域协同开发的整体经济环境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与“大珠三角”结为一体发展,紧密地以珠三角的发展为导向,接受珠三角产业转移,充分利用好来自珠港澳台的投资;二是发挥好在“泛珠三角”中的桥梁作用,成为联系珠三角和邻近省区的重要地域;三是调整对外经济贸易法规政策,做好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准备,成为中国在东南亚经济圈中的前头阵地。
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区域的竞争力来源于城市的竞争力。粤东粤西区域经济中存在的重大不足是城市的中心地位不突出,难以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在粤东粤西区域开发战略实施中,将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如汕头、湛江等建设为区域的中心城市、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在区域范围内形成一个分工合理、协作能力强的城镇体系,对区域竞争力的增强具有重大意义。
(二)建立区域创新体制
在世界经济凸显区域化特征的今天,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实现跨越式发展,区域经济扮演着重要角色,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在“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合作共生”的原则下建设“大珠三角”、“泛珠三角”、“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就是进一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重大举措。东西两翼在创新的整体经济环境下谋求发展,更要求有创新体制的建立。东西两翼需要建立起与其协同发展的区域相适应的区域创新体制。在“大珠三角”、“泛珠三角”乃至东南亚经济圈内建立起一种推广的创新体制,实行科技资源的开发与共享,重点突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区域科技综合实力、营造创新大环境三个环节,依靠开放型区域创新体制实现东西两翼产业和经济发展。
(三)加强工业基础地位
工业化阶段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在相邻的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城市进入了工业化的成熟发展阶段,东西两翼相对而言,工业化进展缓慢,加快两地工业化进程,加强工业的基础地位是东西两翼区域发展的重中之重。
轻工业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苏北城市化;工业化;思路对策
Abstract: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jiangsu province not only lags far behind its economic developed in the south of jiangsu, also behind the provincial level, the reason is very complex, both for economic reasons, and political,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and even geographical factors, while they are related to each other,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they are the cause, that form a whole structure relation in the combination of factors caused the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under behind the status quo. This paper from the dialectic relationship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ization and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and puts forward to both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of north jiangsu region.
Keywords: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Idea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8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苏北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也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要想加快苏北区域经济发展进程,必须分析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笔者认为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其中既有经济原因,又有政治的、思想文化的,甚至还有自然地理的因素,而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为因果,以至形成一种整体结构关系,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造成了苏北的落后现状。本文将从苏北城市化与工业化辩证关系入手,提出二者协调发展,促进苏北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辩证关系分析
(一)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根据孙久文、叶裕民在《区域经济学教程》的归纳,城市化具有六个方面的内涵: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国家创造财富的能力不断提高;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以上是关于城市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那么到底是什么推动了城市化的形成与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又存在着什么关系呢?
从经济史的角度来考虑城市化,人们可以发现工业革命以来,几乎所有的新兴城市都是工业城市,如英国的曼彻斯特、纽卡斯尔、利物浦、美国的底特律、匹兹堡等。在这些城市早期的发展中,都紧密地依附于城市中的主导工业。因此许多经济学家都将工业的发展视为城市发展的直接动因,可以说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演进遵循着轻工业―重工业―第三产业的轨迹,由于轻工业具有以农产品为原材料、投资少、见效快、吸纳劳动等特征,其大规模发展使得城市劳动力供不应求,收入的差异吸引着农业劳动力大量向轻工业转移,轻工业的发展满足了人们衣食需求后,基本需求结构转向家电等重工业产品,重工业的迅速发展就成为历史的必然。重工业的发展超过轻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的重要标志,但是重工业的资金密集型特征及规模化发展的要求,决定了它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并不十分强大,一旦由于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对劳动需求量的减少,大于新生产领域或新的市场拓展所增加的劳动力需求量,那么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下降。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化水平依然不断提高,这是因为重工业化过程中企业的规模化与专业化发展,客观上导致企业发展对外部环境及社会服务依赖性不断增加,生产业获得了广泛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富有效率的重工业化使更多的人进入中高档消费阶层,对社会服务的高档化、个性化需求,生活服务业同样成为富有活力的产业。第三产业的“服务”特性决定了它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它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大规模的就业机会,因此伴随着重工业化的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掀起了非农业吸纳劳动力的第二次浪潮,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可见,工业化造就了足够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乡村富余劳动力以及其它的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工业化的发展规模与水平决定了城市化的发展规模和水平。
(二)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为工业化提供巨大的市场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具体地讲,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和推动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城市化将通过推动市场扩张促进工业化进程。一方面,企业和人力的集聚形成对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化需求,当这种需求量达到和超过第三产业发展的门槛要求时,就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拉力,带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从事非农业的人口随着企业的集聚而集聚在城镇,能够扩张工业品市场,拉动城市化的市场需求,包括消费品市场的需求和生产资料市场的需求,从而成为拉动工业化的重要力量。
第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加速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健全,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广泛,它既包括经济基础设施还包括社会基础设施,具体而言分为五大部分:交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设施、文化教育及科学研究系统、信息产业基础设施以及市场体系(如人才和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等)。城市的规模越大,集聚的企业越多,城市基础设施越是完善,使用效率越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更加迅速,对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就越显著。
综上所述,城市化、工业化存在着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因,工业化有力促进了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产生的巨大的创造力又推进了工业化进程。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同步进行会有效地促进工业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不断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反之则无论是城市化超前还是滞后于工业化都会不利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进而也会影响到城市化水平。
二、苏北城市化发展现状分析
如前文所述,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工业化带动城市化,而城市化又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同步进行会有效地促进工业化发展,而苏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现状见下表。
表1 2006-2010年苏南、苏中、苏北城市化水平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苏南 67.1% 67.5% 67.7% 67.9% 70.8%
苏中 47.3% 48.8% 50.2% 52.3% 56.1%
苏北 40.4% 41.7% 43.1% 44.8% 51.5%
资料来源《江苏统计年鉴》2007-2011年
城市化水平=(城镇非农业人口/总人口)×100%
从表1可以看出,近几年来,苏北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远远地低于苏南地区,也低于苏中地区。
表2 2006-2010年苏南、苏中、苏北工业化水平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苏南 55.2% 54.6% 53.2% 50.8% 49.5%
苏中 48.2% 49.4% 49.3% 47.9% 46.8%
苏北 39.8% 41.3% 41.9% 41.0% 39.9%
资料来源《江苏统计年鉴》2007-2011年
上表中的工业化率的计算公式是指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表2可以看出,近年来,苏北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也远地低于苏南地区、苏中地区。苏北城市化水平也没有与工业化同步发展。
苏北地区城镇密度小、城市规模小(苏南五市中有四市为特大城市,一市为大城市,苏北五市中徐州是唯一的特大城市,淮安、连云港为大城市,盐城、宿迁仅为中等城市)、产业结构层次低,对周围地区的辐射能力弱,城市对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也不强。总之,苏北地区城市化进程的落后,必将引发诸多的负面效应,必然会对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带来一系列消极后果。一方面,城市化水平低在一定程度上减慢了苏北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影响了城市文明在人口中传播的范围,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长与城市容纳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阻碍了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这一就业机制发挥作用,延缓区域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大量的人口被阻滞于农村地区,削弱了城市的消费集聚功能,使工业发展缺少了一个重要的拉动力,也延缓了地区工业化进程。
三、苏北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造成苏北地区城市化水平落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归根结底在于苏北地区工业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与苏南相比,经济基础薄弱,缺乏雄厚财力,城市建设投资不足,造成苏北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得不到健全和完善,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的需要,产业结构层次低,影响了城市发展速度和城市规模、质量的提高。又由于工业化水平低,第三产业规模小,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低,即苏北城市化过程中缺乏强有力的经济支撑是造成苏北地区城市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加快苏北的城市化进程,必须要加快苏北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水平,大力发展旅游、商贸、运输、信息、房地产等第三产业,通过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来推进城市化进程。考虑到苏北地区农村人口规模过大,经济科技相对落后的基本区情,苏北将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具体思路如下所述:
首先,要加强城市规划和政府对城市化的指导,要修订、完善苏北地区城镇体系规划,都市圈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协调好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之间的关系,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和城乡经济的交流和互动。同时苏北五市应该增强整体意识,比如在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上要加强联合,形成合力,建立五市合作发展机制,共同采取跨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第二,积极培育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大城市具有较强的凝聚力,苏北城市化发展要积极培育强有力的中心城市,全面提高其经济功能,促进经济增长点的发展和城镇就业容量的提高。将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作为区域发展的增长点,要将连云港、淮安、盐城逐步发展成为大城市。同时构建徐州都市圈,徐州是苏北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中心大城市,把徐州作为全省三大都市圈之一进行建设。以营造苏北发展强大的增长级,与苏南发达地区一起,对苏北构成相向经济辐射的格局,形成由徐州辐射淮海经济区各中心城市的放射式空间布局,建成京沪之间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第三,培育以农村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增长极。为了有效利用资本等短缺资源,应选择有区位优势、交通方便、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加大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力度,使之尽快成为县(市)域经济的增长极。
第四,加快发展和提高小城镇。进一步发挥出小城镇沟通城乡、活跃经济的功能,以及作为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极和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推进苏北农村城市化进程。
此外在苏北城市进程中,还要加快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城乡人口有序流动。同时还要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协调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人、自然、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打牢基础。
1、 孙久文 ,叶裕民 ,区域经济学教程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王必达,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4
3、江苏统计年鉴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2011
轻工业的概念范文5
【摘要】本文选用中国34 个工业行业2001~2012 年面板数据,考察了FDI 技术水平溢出、后向溢出以及前向溢出对工业碳排放绩效及其分解指数的影响。结果发现,工业各行业全要素碳排放绩效指数存在较大的差异,技术进步是碳排放绩效改善的主要原因,而技术效率变化明显抑制了碳排放绩效的提高。FDI 技术效应抑制了技术进步,而FDI 技术垂直溢出促进了技术效率的改进,且FDI 技术前向溢出效应大于后向溢出效应。分行业的研究表明,轻工业行业FDI 的技术效应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显著,而重工业行业的相关影响系数不明显。
关键词 低碳经济;减排路径;FDI 技术效应
【作者简介】李珊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低碳经济。
一、文献综述
Kinzig and Kammen (1998) 最早使用低碳经济术语,并探讨了各国能源与工业部门政策对碳排放变化的影响。继英国政府2003年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构建一个低碳经济》中正式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之后,国外学者Tapioet al. (2005)、Wiedmann et al. (2007) 分别对低碳经济的内涵、特征和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在对传统高碳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同时,国内学者庄贵阳(2005)、潘家华(2008)、付加锋等(2010) 也对低碳经济的内涵和特征分别进行了探讨。
沿袭Grossman and Krueger (1991) 的思路,经济活动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机制可分解为规模、结构、技术三个方面,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详尽的探讨。
(一) 关于低碳经济转型进程的评价研究
基于对低碳经济内涵理解的差异,对低碳经济转型进程的评价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低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为依据。如陈诗一(2012)、雷明和虞晓雯(2013)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度低碳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以体现低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二是以低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为依据,从效率、结构、技术、制度等方面构建低碳经济转型指标体系,付加锋等(2011) 运用层次分析法、阳玉香和谭忠真(2012)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低碳经济转型进程进行了评价。
(二) 低碳经济转型的结构、技术以及规模视角研究
一是结构视角。长期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使中国低碳经济转型面临高碳“锁定效应”的惯性制约。从结构类型来看,其“锁定效应”包含等(2014) 提出的产业结构、范德成等(2012) 提出的能源结构、王立斌和齐晓安(2012) 提出的对外贸易结构以及Dalton et al.(2008) 提出的人口结构的高碳化。二是技术视角。郑丽琳、朱启贵(2012) 认为,技术创新、能源效率对碳排放的影响与技术类型相关。申萌等(2012) 认为,技术创新会通过两条路径影响碳排放,技术创新的直接效应存在路径依赖现象,其影响方向与初始获利技术的碳减排效应有关。三是规模视角研究。从规模类型来看,经济规模包含姚西龙、于渤(2011) 提出的工业规模、王桂新和武俊奎(2012) 提出的城市规模以及姚从容(2012) 提出的人口规模等。蔺雪芹和方创琳(2008)、武俊奎等(2012) 认为,规模变化还会通过产业集聚的“反弹效应”和“节能效应”路径间接减少碳排放。
总体来看,大多数文献从规模、结构、技术等方面对低碳经济转型路径及其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考察。国内研究侧重于FDI与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两者关系的初步考察,而关于不同技术溢出途径所发挥的FDI技术效应对东道国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及其分解指数影响的实证研究,目前尚无文献涉及。因此,本文从工业行业层面考察FDI技术效应对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的影响,工业行业层面的研究可能会更好地反映两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FDI技术效应分别通过何种途径影响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分解指数、FDI技术溢出途径是否存在行业异质性、同一途径的传导机制是否也存在行业异质性诸问题。
因此,本文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的工业行业全要素碳排放绩效及其分解指数,通过投入产出表构造代表不同FDI技术效应的指标,以考察不同类型FDI技术效应对碳排放绩效及其分解指数的影响。
二、研究模型的设立
(一) 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 指数的全要素碳排放绩效的测度模型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 方法来测算工业行业碳排放效率的变化情况, 首先测算2001~2012年期间行业全要素碳排放绩效。为同时衡量非期望产出减少与期望产出增加时的综合绩效情况,进一步借鉴Chung 等(1997) 构建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的碳排放绩效测算模型:
在规模报酬不变(CRS) 的条件下,ML指数可以分解为两种指数: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
其中,MLt,t+1 代表全要素碳排放绩效指数;MLEFFt,t+1 代表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测度从t 期到t+1 期每个决策单元的实际生产与环境生产前沿面的追赶程度,若MLEFFt,t+1>1,说明技术效率提升,反之则下降;MLTEt,t+1 代表技术进步指数,测度环境生产前沿面从t期到t+1期的变动情况,若MLTEt,t+1>1,说明技术进步,反之则退步。
(二) 中国工业行业碳减排路径的优化模型
借鉴Grossman and Krueger (1991) 的处理方法,将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三个作用机制,表述如下:
ML=Y×S×T (3)
式中,ML 为行业碳排放绩效,Y 为产出水平,S为行业结构,T为低碳技术水平。其中,低碳技术水平经由内部技术与外部技术渠道产生,内部技术主要来自行业自主研发,外部技术渠道包括FDI 与对外贸易技术溢出,其中FDI 技术溢出包括FDI技术水平、前向溢出以及后向溢出三种技术溢出路径。此外,市场竞争程度越高,行业垄断势力越弱,能源利用和低碳技术的创新动力越强。因此,关于T的函数如下:
参考Hubler and Keller (2009) 的处理方法,本文将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设定如下:
其中, i 表示工业行业横截面单元, i=1,2…,34;t表示时间;ηi 为行业差异的非观测效应;εit为与时间和地点无关的随机扰动项;ML为行业碳排放绩效;Y 为工业总产值;S 为行业结构;RD为行业研发投入强度;HS、BS、FS分别为FDI水平技术关联、后向技术关联以及前向技术关联度量指标;SE为企业所有制结构衡量的市场竞争程度;OPEN为对外贸易技术效应。
根据对全要素碳排放绩效测度指标ML 指数的分解,估算各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指数MLTE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MLEFF,用分解出的指标替代方程(6) 中的ML 指数,将方程(6) 转换成方程(7) 与方程(8):
三、研究方法、变量与数据说明
(一) 研究方法
为消除内生性影响,本文用滞后一期的FDI技术效应变量代替方程(7)(模型A1) 和方程(8)(模型B1) 中的FDI 技术溢出变量,得到模型A2 和模型B2。为进一步考察较长时间FDI 技术效应的滞后性影响,运用当期和前两年FDI技术效应的移动平均值代替方程(7) 和(8) 中的相应变量,得到模型A3 和模型B3。以此测算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视角下的FDI技术效应。
(二) 变量与数据说明
1.变量说明。测算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的投入变量为资本存量、劳动力和能源消费量,产出变量为分行业工业总产值和碳排放量。①资本存量。运用工业行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表示,并折算为2000年不变价。②劳动力。以工业行业年末就业人数表示。③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考虑到电力与热力不仅是工业的一种行业类型,为避免重复计算,运用能源消费的统计中考虑了除电力与热力以外的其余所有种类的化石能源消费,相应行业碳排放量的估算方法参考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2006 年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④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折算成2000年不变价。
2.数据来源。本文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运用MaxDEA 5.2Version软件,测算全要素碳排放绩效指数ML 及其分解出的技术进步指数MLTE和技术效率指数MLEFF。由于2001年后我国才开始公布工业分行业出货值,为了保持统计口径的一致及数据可得,本文研究集中于2001~2012年,工业行业归并为34个行业类型,剔除“其他采矿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五个行业。测算数据分别来自各期《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为消除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本文利用公布数据推算了相应工业行业的价格指数,并利用该指数将2001~2012年工业分行业总产值折算成2000年不变价。
四、中国工业行业碳减排路径优化分析
表1 给出了FDI 技术溢出对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分解指数影响的分析结果。由表1 可知,A2、A3模型的所有FDI技术效应均在1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FDI技术溢出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技术进步, 与邱斌等(2008)、王滨(2010) 的研究结论相反,后者均认为FDI总体上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技术进步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结论相反的原因在于前者是在考虑资源投入与环境效应条件下测算出的技术进步指数,这一现象说明为规避母国严格的环境规制,一些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向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跨国企业对内资企业的技术效应可能体现在这些高能耗、高排放的工业行业,导致内资企业的技术进步建立在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的代价之上。B1、B2 和B3 模型的FDI 前后向技术关联影响系数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与B1 模型相比,B2、B3 模型中的影响系数和显著性均明显增大。进一步从产业间关联效应的比较可知,前向技术关联的影响系数和显著性均强于后向技术关联,这表明FDI前后向技术关联效应促进了技术效率的改进,且FDI前向技术关联效应的影响力度大于后向技术关联效应,两者的影响均存在滞后性,可能是因为外资企业向下游内资企业出售高质量的中间产品和服务,如汽车行业外资企业向国内自主品牌汽车生产企业出售高技术含量的零部件等。同时,为避免上游内资企业可能存在的中间投入品质量以及供货问题,外资企业会定期派遣高级技术人员对其上游内资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协助引进设备生产线,进而促进中国内资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关于控制变量系数,B1、B2 和B3 模型的外贸依存度系数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外贸依存度的扩大抑制了技术效率的改进。其原因在于,对外贸易规模的整体增长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可能会限制内资企业对现代化厂房、设备等进行投资的能力或降低投资的意愿而转向追求成本最小化战略,在环境规制力度不够强的情况下,所追求的成本最小化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成本最小化,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进而对技术效率产生负面影响。B1、B2和B3模型的工业产出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经济发展规模抑制了技术效率的改善,现阶段中国仍然是以高能耗、高排放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为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体现为地方政府出于对地方自身利益的考虑而倾向于选择投资价高利大、见效快及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五、行业特征影响FDI 技术效应的检验
表2 反映了FDI 技术效应分别对两类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碳排放绩效、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影响。其中,前三列为重工业行业的估计结果,后三列为轻工业行业的估计结果。由表2 可知,从分行业碳排放绩效分解指数的影响系数来看,FDI技术效应对重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无明显影响,而对轻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影响显著,说明FDI技术效应主要集中于轻工业行业,其具体技术效应与工业行业整体的分析结论相似:FDI技术垂直溢出抑制了轻工业技术进步,但促进了技术效率的改进,且FDI技术前向溢出效应大于后向溢出效应。与行业整体分析结论不同之处在于,轻工业FDI技术水平溢出对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的影响均不明显。原因可能与轻工业行业与重工业行业FDI 的相对规模有关,以FDI 产值占该行业产值比重来衡量这一相对规模,分行业来看,轻工业行业FDI 相对规模均值为0.3195,而重工业行业相对规模均值为0.2127,轻工业行业明显大于重工业行业,说明FDI 技术溢出存在“规模门槛”条件,即行业内的外商投资规模达到一定规模后,内资企业才能凭借行业内的地位对产业链上下游本土产业产生影响。
六、小结与启示
(一) 小结
本文选用中国34个工业行业2001~2012年面板数据,在测算工业行业Malmquist-Luenberger 碳排放绩效及其分解指数的基础上,考察了FDI技术水平溢出、FDI 后向技术溢出以及FDI 技术前向溢出对工业碳排放绩效及其分解指数的影响。结果发现,工业各行业全要素碳排放绩效指数存在较大的差异,技术进步是碳排放绩效的主要原因,而技术效率变化明显抑制了碳排放绩效的提高。全行业的研究表明,FDI技术效应抑制了技术进步,而FDI技术垂直溢出促进了技术效率的改进,且FDI技术前向溢出效应大于后向溢出效应。分行业的研究表明,轻工业行业FDI的技术效应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显著,而重工业行业的相关影响系数不明显。
(二) 启示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得出以下几点启示。1.加强与内资产业关联度较大的低碳产业或清洁产业引进力度,引资的方式应从依靠优惠政策倾斜的短期策略向营造与高新技术或低碳技术相适应的产业配套环境的战略规划转变,鼓励外资企业优先选择本土清洁供应商,充分发挥外资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本土配套产业的人员素质、管理制度等与技术效率相关因素的积极效应。
2.研发方面以提高东道国吸收消化能力为主,不仅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还应加大与FDI 技术垂直溢出相匹配的研发投入方向、力度。首先,构建低碳政策体系框架,以优势企业作为“优势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市场用户”多方合作的“产学研用”创新平台的核心枢纽,有效链接市场需求与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关联,基于低碳研发创新,提升国内对低碳技术的吸收消化能力;其次,制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与优势企业之间双向互动的长效机制,以低碳技术研发合作的方式改进产业链利益相关方的清洁技术,提高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率,逐渐形成“创新-市场回报-深入创新”的良性循环局面。
3.转变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短期将环境指标作为绩效指标纳入考核范畴,有利于逐步修正地方政府的执政理念与思维惯性,从长远来看,增长模式的根本转变在于转变以政府行政干预为主导的经济模式,减少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过度干预,同时改革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机制,以适应低碳经济转型优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Kinzig A P,Kammen D M. National trajectories of carbon emissions: analysis of proposals to foster the transition to low-carbon economies[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1998,8(3):183-208.
[2]Tapio,P.Towards A Theory of Decoupling:Degrees of Decoupling in the EU and the Case of Road Traffic in Finland Between 1970and 2001[J]. Transport Policy,2005,12(2):137-151.
[3]Wiedmann T,Lenzen M,Turner K,et al.Examining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regional consumption activities—Part 2:Review of input-output models for the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 embodied in trade[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7,61(1):15-26.
[4]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 8(3):79-87.
[5]潘家华.满足基本需求的碳预算及其国际公平与可持续含义[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1(1):35-43.
[6]付加锋,庄贵阳,高庆先.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8):38-43.
[7]Grossman and Krueger.Environmental Impact of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D].NBER Working Paper,1991.
[8]陈诗一.中国各地区低碳经济转型进程评估[J].经济研究,2012,(8): 32-44.
[9]雷明,虞晓雯.地方财政支出、环境规制与我国低碳经济转型[J].经济科学, 2013,(5):47-61.
[10]付加锋,郑林昌,程晓凌.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内差异与国际差距评价[J]. 资源科学,2011,33(4):664-674.
[11]阳玉香,谭忠真.湖南省低碳经济驱动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J].湖南社会科学,2012,(2):160-162.
[12],吴宗杰,薛翘.低碳经济视域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模式转变研究[J].东岳论丛,2014,(1):135-139.
[13]范德成,王韶华,张伟.低碳经济目标下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影响因素分析[J]. 资源科学,2012,34(4):696-703.
[14]王立斌,齐晓安.低碳约束下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调整问题探讨[J].东岳论丛,2012,33(1):172-175.
[15] Dalton,Michael,Brian C,O´Neill,et al. Population Aging and Future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J].Energy Economics,2008,(30):642-675.
[16]郑丽琳,朱启贵.技术冲击、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经济波动[J].财经研究, 2012,38(7):37-48.
[17]申萌,李凯杰,曲如晓.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理论和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12,(7):83-100.
[18]姚西龙,于渤.规模效率和技术进步对CO2排放影响的实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1(12):22-26.
[19]王桂新,武俊奎.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3):89-112.
[20]姚从容.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变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机制:理论框架与协整检验[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10):86-103.
[21]蔺雪芹,方创琳.城市群地区产业集聚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3):110-118.
[22]武俊奎,姜惠敏,王桂新.城市规模扩张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产业集聚的视角[J].产经评论,2012,(4):23-35.
[23] Chung, Y. H., Fare, R., S. Grosskopf, Productivity and Undesirable Outputs:A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Approach[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7,51(3):229-240.
[24]Hubler,M.,A. Keller,Energy Saving Via FDI?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J].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9, (15):59-80.
[25]IPCC,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Z].Intergover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2006.
[26]邱斌,杨帅,辛培江. FDI 技术溢出渠道与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8,(8):20-31.
轻工业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策略;价值取向;吉林省;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11—052—04
从逻辑上讲,产业的发展策略取决于政府发展该产业的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中国各级政府的重视。对于象吉林省这样的农业省份来说,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更是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契机与战略。一般地讲,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意义和作用是多方面的,即存在多种价值,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其发展策略。随着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形势的变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价值取向也应随之变化,进而对发展策略也应做出重新选择。吉林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具有很好的资源优势,其农产品加工业近些年有了较大的发展,形势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策略也应随之转变。
一、关于价值与价值取向
1.价值。“价值”一词原本是在经济意义上使用的,其内涵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效用价值,即有用性,而作为哲学范畴的一般“价值”概念经过几代哲学家前后相继的努力才逐步确立起来。本文所探讨的农产品加工产业的价值,是经济意义上的价值,即价值的本意,而非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2.事物的多种价值。价值是某种事物对特定个体或群体而言的有用性。虽然价值需要主观判断,但它却是客观存在的。而事物往往又是多种价值并存的,即对于特定的个体或群体而言,事物往往具有多种有用性。事物的多种价值之中,有些是相伴而生相容的,有些是互不相干的,有些是此消彼长不相容的。对于事物不相容的多种价值,人们势必要做出取舍。
3.价值取向。“价值取向”原本基于哲学范畴的价值概念,归属于价值哲学的范畴。它“是介于价值观念和行为之间的中间环节,人们对价值的认识、判断均需通过价值取向才能在实践中实现”。而在哲学以外的文献中,“价值取向”一词又恢复了“价值”的本意,通常指特定主体对事物多种有用性的取舍意向,如管理心理学把价值取向定义为“在多种工作情景中指导人们行动和决策判断的总体信念”。在经济研究文献中有学者提出“效率和公平问题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基本价值取向”,有学者将传统经济的价值取向归纳为“欲平天下先理财”、“重农轻商、不与商人为伍”、“重义轻利,甚至要义不要利”、“轻视技术改进和资本积累”,等等。当然,在经济研究的文献中也不乏采用“价值取向”之哲学含义者,如黄少安在论及合理的经济增长时,指出经济学“不可能没有人文基础,不可能没有价值观,包括经济学本身的科学观”,“人是有理性的,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不同的目的体现的是不同的偏好、不同的价值取向(包括道德观),或者说是不同的理念。”本文中的“价值取向”是指特定主体对事物多种有用性的取舍意向。
二、农产品加工业的地位与作用
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一个工业部门,区别于以不可再生的矿物为原料的其他工业部门。因为它所衔接的第一产业是农业,而农业被人们称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在为广大居民提供衣食等生活资料的同时,还能拉动农业的发展,因此是一个地区乃至国家极其重要的主导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意义与价值具体体现在,农产品加工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而以实现其某种价值作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目的,即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一种价值取向。
1.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农产品加工业,通过保鲜、储藏、加工等环节,可以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是重要的国民经济部门。特别是农产品的核心产区,农产品加工原料充足,具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区位优势,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对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农产品加工业为城乡居民提供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生活资料。农产品加工业包括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皮革制品业、木材加工业、家具制造业、造纸业和橡胶制品业等行业,几乎涉及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足见其在居民生活中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消费品种类的增加和对质量要求的提高。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不断地满足居民这种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3.农产品加工业的原料需求带动农业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就出现了农产品的“卖难”现象,存在农产品结构性过剩、区域性过剩和阶段性过剩问题。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原料的需求扩大了农产品的销路,解决了农产品“卖难”和相对过剩问题。依据产业关联理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增长;依据产业结构理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满足中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要求具有重要作用。
4.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增加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发挥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同时,有利于增加城乡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尤其是许多农产品加工行业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其拉动就业的作用更为明显。农产品加工业对原料的需求,在扩大农产品销路的同时,还起到价格保障乃至提高价格的作用,进而增加农民的农业经营收入;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而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5.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扩大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可以促进农产品原料加工品的出口;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优势,弥补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不足,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基于不同价值取向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策略
农产品加工业的上述作用,决定了地方政府必须重视发展这一产业。而地方政府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一般也会有以上几个方面的多重目的,即有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但在多个目标发生矛盾冲突时,就要有所侧重。这主要体现在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策略上。不同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农产品加工业不同的发展策略。
1.满足城乡居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资料的需求,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社会效益。这也正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但我们发展市场经济,就是要用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社会生产活动,以达到满足社会需求的目的。也就是说,满足社会需求不会作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主要目的,因而也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策略无关。
2.带动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劳动力就业,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最为直接的作用。将其作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主要目的,是符合农产品核心产区地方政府的思维逻辑的。在发展策略上,从带动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政府应侧重发展原料需求量大的大宗农产品的加工业;从扩大劳动力就业的角度,政府应侧重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业。
3.发展地方经济,提高农业的竞争力,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更高追求。随着农产品加工业在地方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增加,其在地方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越来越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举措。在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通过加工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这也无疑会成为政府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主要目的。在发展策略上,从发展地方经济的角度,政府不应在消耗农产品的量上做文章,而应注重原料投入和经济产出之比,发展加工产品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业,延长农产品加工的产业链;从提高产品竞争力的角度,政府应鼓励增加产品的科技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
四、吉林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价值取向的实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随着形势的变化,这两个阶段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价值取向也随之变化。
1.初期的高速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速度快于轻工业、重工业和工业总体。1990年与1978年相比,轻工业产值增加了2.5倍,年均增长11.0%;重工业产值增加了1.8倍,年均增长9.1%;工业总产值增加了2.1倍,年均增长9.9%;而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加了2.8倍,年均增长11.7%。但是,在这一阶段,农产品加工业投资水平和加工层次均较低。在“七五”和“八五”两个五年计划中,用于农产品加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仅占整个基本建设投资的5%,低于全国15%的平均水平;农产品加工业,主要加工饲料、淀粉、面粉、制糖、酿酒、烟草、肉类、皮革等初级产品。在此阶段,吉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和其他主产区一样,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价值取向是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增值问题,以及农民增收问题。
2.新成长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进入新的成长阶段。1995年吉林省提出建设成为粮食大省、畜牧业大省、农产品加工业大省,进而实现农村经济强省的15年奋斗目标。1997年吉林省提出以玉米、猪、牛、鸡、参茸五大产业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构筑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群。从此,吉林省每年拿出1亿元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用于龙头企业技术改造,或者弥补龙头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加,使农产品加工企业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规模迅速扩大,加工层次迅速提高,生物饲料、大豆纤维饼干、卵磷脂、林蛙油等新产品和深加工产品不断涌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进入了总量扩张、加速发展、优化升级的新成长阶段。据吉林省农产品加工局统计,到2003年,吉林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为706家,企业资产总额达471.28亿元。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369.51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3.88%,实现工业增加值115.67亿元,占全省GDP的5。7%。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仅次于汽车、已经超过石化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此后,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每年都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2011年和2012年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分别突破了3083亿元和354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和15%。吉林省的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长为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在此阶段,吉林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价值取向,已经从单纯的农业增值、农民增收,转变为发展地方经济,培育支柱产业。
五、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策略的规范分析
近年来,农产品加工业出现了原料紧缺迹象,特别是以玉米等为原料的大宗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明显。而吉林省的粮食产品在国家粮食安全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那么政府还要不要扶持农产品加工业,以促进其发展呢?形势变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目的,也随之变化。面临新的形势,要不要扶持农产品加工业?怎么扶持?这主要取决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价值取向。
吉林省利用支柱产业的带动作用,繁荣地方经济,仍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价值取向。农产品的种类繁多,决定了农产品加工业具体行业的不同特点;不同的农产品加工行业,以及同类农产品不同的加工深度,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作用是不同的。同时,要考虑国家的粮食安全政策和原料紧缺的资源约束,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提倡循环经济的今天,人们认识到农业副产品的开发利用不够,尤其是农业生物产量中的废弃物还会造成环境问题。解决农产物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应作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一种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