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改革具体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改革具体措施范文1
十七届三中全会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必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工作的各个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振兴“两翼”特别是__区50万土家苗汉儿女致富奔小康的根本前提。在加快构建生猪、蚕桑、烤烟三大现代农业产业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始终坚持把加快“三大”农业产业的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从现有的产业基础出发,从促进发展入手,将过去单纯靠政府“强推硬逼”的发展产业,转变为出政策给扶持、上规模重激励、送科技教方法,增强农户自身造血功能的引导服务式发展。
第一,要形成“区域大产业”的工作格局。乡镇党委、政府是贯彻落实中央、市、区农村改革发展政策措施的基层和“中枢”,是各项惠农政策落地的“主体”,是产业发展的“主战场”。走“政府主导、广泛动员、大户带动、规模经营、整乡(镇)推进、全面发展”的具有山区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之路。实践表明,水市烤烟、金溪猕猴桃、石会蚕桑的产业,无论是群众的接受度、面积的占比、收入的比重都是显而易见的,是成功的例子和典范。如何巩固现有基础,进一步夯实面积,以点为轴扩散周边,尤其需要我们沉心静气“一抓不放”。一是学有样板,以白石乡“六分工作法”为榜样,结合实际抓一个产业扭住不松手。二是完善机制,机制活、产业兴,在后农业税时代,怎么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职能,围绕“加强农业基础、扶持农村发展、加快农民增收”,百计千方构建乡镇工作机制。三是加大投入,在用好、用活、用够各级政策的同时,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要求,尽最大可能地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兑现各项扶持“三大农业产业”的“硬”政策。“区域大产业”工作格局的形成,可以动员、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和各种资源参与农业产业,使愿意直接投资农业的人更多,从农的人员、资金、项目更广泛,分布更合理,措施更具体,为产业的良性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第二,要强化工作重点,突出“主业”,促进产业加快发展。“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乡镇工作性质的使然,但并不是说,工作就平铺直叙,“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而是有轻重缓急的,有“主业”的,,!那就是一切围绕产业想、产业转、产业投。大力促进产业发展,通过产业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改善基础设施,修村级连网路、入户路、农网改造、水窖、农房改造;产业与帮乡扶贫相结合,继续实行区级扶贫集团对口帮扶街道镇乡,在加大扶贫帮乡力度上有新举措,机关干部下驻帮扶贫困户制度上有新突破,街道帮镇、镇帮乡的梯度帮扶上有新进展;产业与科技有效结合,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科技培训,将现代技术、管理和人才等要素引入乡镇,促进其区域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延伸产业链条,在农产品加工、销售上做文章,鼓励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等。通过发展农业主导产业,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打造“200亿__、跻身全市区县20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做出乡镇应有的贡献和努力。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__的人民群众共享__乃至全国发展成果,这项工作主要靠农业产业的发展来完成。改革开放30年,我区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成绩有目共睹,农村经济总收入、粮食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7874万元、 13.9万吨、71元上升到20__年底的21.27亿元、24.77万吨、2828元(农经口径)。这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的生动体现。在产业发展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粮食、最直接的“票子”、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坚持做到勤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常兴安民之举,使农民人均纯收入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步较多地增加。市委《决定》规划到20__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要实现6000元,要达到平均水平,今后4年平均要增加400元以上,如果产业上不去,难度极大,更不用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应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认真谋划未来4年发展的思路、目标和具体措施,细化到年,分类到作物,科学测算对gdp的贡献份额,而不是上有政策、我有对策,上有指标、我有数据。着力帮助有一定产业基础、有规模经营大户、有致富“领头雁”的村(居),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对有劳力、有土地、有种植头脑的农户,给予其必要的扶持。同时,壮大集体经济、镇域个私经济,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增加产业投入,动员机关干部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产业建设,形成人人思发展、个个能创业的产业氛围。
农村改革具体措施范文2
论文关键词:财政支农;农村社会保障
农业财政政策是国家财政通过分配和再分配手段促进解决“三农”问题一系列政策的总和。通过运用农业财政政策,为我国“三农”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财力支持。财政支农政策的存在不仅具有必要性更具有重要性以适应现阶段我国农业的发展。而现行的财政支持“三农”政策体系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应尽快建立完善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迫在眉睫。
一、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现状分析
经过多年来的不断调整、创新,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适应,以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改革、加快新农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财政支持“三农”政策框架体系已经显现,但该体系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财政农业绝对两周增加,相对量趋于下降。表现在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比重呈现出下降、徘徊和增长缓慢的趋势。二是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1.财政支持对象不合理;2.农业内部支持结构不合理。三是财政农业投入体制不完善。政府对农业的投资渠道较多,不同渠道的投资在使用方面、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有相当程度的重复和交叉,造成重复投入等问题,这种投入体制使整体目标不明确,有限的资金无法形成合力。四是财政支农力度小一些。这必然造成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影响到农业的均衡发展。
二、财政支农政策的完善
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必须立足稳定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促进农民收入增加这两个主要目标,不仅要保持必要的支出增长幅度,体现公共财政资源分配向农村倾斜;而且要合理确定支出重点,优化支出结构,有效配嚣公共财政资源。
(一)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展望
1.切实加大国家财政对“三农”投入的倾斜力度。
加强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建立公共财政与WTO框架相适应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切实加大国家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
2.建立规范的支农资金管理机制。
积极推进支农资金的,积极创新财政支持和民办公主的机制,规范和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
3.着力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扩大“省直管县”、“乡财县管”财政体制和方式改革试点范围,完善县乡财政收入体系,加强县乡财政管理。
4.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现代税收制度。
统一城乡税制的目标是:强化城乡税收协调,公平城乡税负,规范和统一城乡税收管理体制,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税制结构,最终实现农业、农村、农民与工商业、城市居民适用税制的完全统一。在税收政策上体现对“三农”的扶持,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创造良好的水质环境,为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二)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具体措施
1.稳定农业投入政策,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
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人,必须建立在用法律、法规进行制约的基础上,切实做到依法投资,真正落实。同时,各级对农业的投资总额、投资方向、资金匹配额都应制定具体标准和办法,以分清责任,强化对农业的投入。要积极利用政策作用,引导集体、农民和其他有关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2.改革农业补贴政策。
要建立健全农业补贴的政策法规,使财政对农业补贴成为一项长期稳定的制度。要改变目前国家对农业补贴绝对额逐年减少、相对数明显下降的状况,逐步增加对农业的补贴额度。
3.利用好财政贴息政策。
财政贴息作为一种特殊的财政补贴方式,是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相配合的一种形式,它既能弥补财政资金的不足,又能发挥银行信贷资金的优势,它是在市场基础上维持有效率的农业需要。目前,我国的财政贴息只要用于政策性银行的贷款贴息。但因为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是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全部政策性贷款的需要,故还有必要对一部分商业银行的农业贷款进行贴息。财政通过贴息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更多地投资到农业上,以解决当前农业投资整体资金不够的问题。但应注意的是,按照wI'o规则,财政贴息是属于应予减让的政策,这一数额不宜过大。转贴于
4.整合农业税收政策。
要进一步推进农业税费改革,建立新的农业税制,然后做好新农业税制试点的配套改革。
5.加强财政扶贫开发的力度。
首先以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为目标,加强对贫困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就业能力。然后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贫移民开发力度,支持贫困地区农产品加工、运销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壮大,支持贫困人口教育和医疗卫生。
6.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改革具体措施范文3
农村变革的新起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提出。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村变革的一个新起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上的第三次重大调整。第一次调整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实施的,土地承包给农民,分权是其核心。2003年开始的农村税费改革为第二次调整,调整的核心是减负。
而站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看这个“新起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则更加清晰。国际经验表明,农业衰落和农村凋敝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我国实行了几十年的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三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矛盾累积到今天已演化成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大局的焦点。
正是在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2.6万亿元,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这样的宏观背景,催生出跳出“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农业用地减少了数千万亩,突破了应该稳定在2010年的18.8亿亩的耕地指标,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到15亿亩以下。在这种情况下,粮食短缺造成基本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进而带动物价上涨,导致2004年年初物价指数突破5%。
“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林毅夫由此进一步分析认为,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对于保证农业作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粮食安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而且对于预防通缩、拉动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动,将成为未来我国投资和消费的最大市场。
农村进步的新理念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短短20字的定位,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政策,体现了我党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全新理念。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温铁军分析说,新农村至少具有三个“新”特点:一是新在城乡之间的统筹良性互动上,体现出一种城乡之间的和谐;二是新在农村的发展重在农村的社会制度建设,体现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要求;三是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仍保持充满田园风光的良好生态型社会。
全新的建设理念来源于这样一个现实: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1997年之后连年扩大,目前仍维持在3.21∶1。全国有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的行政村没有通公路通电话,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的厕所。由于农民手中没钱,农村各项经济社会事业投入明显不足,不仅影响到农民生活质量,甚至连基本的看病就医、读书上学也难以满足。据卫生部估计,全国有40%到60%的农村人口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湖南的一项调查则表明,农村孩子从进学校到高中毕业,在上世纪80年代共需支出108元,90年代需支出约8000元,到2004年则需支出约3万元。
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也不能止于增加农民收入,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意味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期。
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也正是国务院总理挂牵的事。今年4月在四川巴中考察时对乡亲们说:“我心里始终有三件事放不下,一是让农村孩子能上学,二是让农民看得起病,三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农村建设的新发展
过去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我国农村建设正迎来一次新的发展。
——各地种粮农民首次享受到直接补贴的好处,2004年全国共安排粮食直补资金116亿元;全面放开了主产区的粮食购销和价格,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明确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产粮大县实行转移支付。
——农村教育方面,中央明确提出,到2007年,西部地区整体上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十一五”期间农村中小学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医疗卫生方面,中央财政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的投入力度,预计涉及中央集中采购的金额将有30多亿元,这个金额明显高于2004年招标采购总计22亿元的总值。
来自农业部的统计显示,全国已有1540万农户用上了沼气。以沼气等新能源为代表的一批生态项目,如今已在各地农村积极推进。山东、浙江等省提出了“生态立省”的口号,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等可再生能源。河北省从2004年开始在全省农村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确定把“道路硬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作为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的主要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则被确定为“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
农村变革的新起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提出。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村变革的一个新起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上的第三次重大调整。第一次调整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实施的,土地承包给农民,分权是其核心。2003年开始的农村税费改革为第二次调整,调整的核心是减负。
而站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看这个“新起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则更加清晰。国际经验表明,农业衰落和农村凋敝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我国实行了几十年的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三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矛盾累积到今天已演化成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大局的焦点。
正是在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2.6万亿元,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这样的宏观背景,催生出跳出“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农业用地减少了数千万亩,突破了应该稳定在2010年的18.8亿亩的耕地指标,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到15亿亩以下。在这种情况下,粮食短缺造成基本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进而带动物价上涨,导致2004年年初物价指数突破5%。
“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林毅夫由此进一步分析认为,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对于保证农业作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粮食安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而且对于预防通缩、拉动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动,将成为未来我国投资和消费的最大市场。
农村进步的新理念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短短20字的定位,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政策,体现了我党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全新理念。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温铁军分析说,新农村至少具有三个“新”特点:一是新在城乡之间的统筹良性互动上,体现出一种城乡之间的和谐;二是新在农村的发展重在农村的社会制度建设,体现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要求;三是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仍保持充满田园风光的良好生态型社会。
全新的建设理念来源于这样一个现实: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1997年之后连年扩大,目前仍维持在3.21∶1。全国有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的行政村没有通公路通电话,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的厕所。由于农民手中没钱,农村各项经济社会事业投入明显不足,不仅影响到农民生活质量,甚至连基本的看病就医、读书上学也难以满足。据卫生部估计,全国有40%到60%的农村人口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湖南的一项调查则表明,农村孩子从进学校到高中毕业,在上世纪80年代共需支出108元,90年代需支出约8000元,到2004年则需支出约3万元。
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也不能止于增加农民收入,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意味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期。
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也正是国务院总理挂牵的事。今年4月在四川巴中考察时对乡亲们说:“我心里始终有三件事放不下,一是让农村孩子能上学,二是让农民看得起病,三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农村建设的新发展
过去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我国农村建设正迎来一次新的发展。
——各地种粮农民首次享受到直接补贴的好处,2004年全国共安排粮食直补资金116亿元;全面放开了主产区的粮食购销和价格,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明确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产粮大县实行转移支付。
——农村教育方面,中央明确提出,到2007年,西部地区整体上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十一五”期间农村中小学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医疗卫生方面,中央财政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的投入力度,预计涉及中央集中采购的金额将有30多亿元,这个金额明显高于2004年招标采购总计22亿元的总值。
来自农业部的统计显示,全国已有1540万农户用上了沼气。以沼气等新能源为代表的一批生态项目,如今已在各地农村积极推进。山东、浙江等省提出了“生态立省”的口号,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等可再生能源。河北省从2004年开始在全省农村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确定把“道路硬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作为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的主要目标。
引领改革开放大潮之先的广东省围绕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实施了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统筹城乡居民就业、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体制改革等五项具体措施,已经初步探索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发展路子。
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也在不断地验证说明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是一项从根本上破解我国“三农”问题的正确的战略决策。
农村改革具体措施范文4
关键词:收入差距;基尼系数
中图分类号:F0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人民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达到3.33:1,10%的最高收入户与10%的最低收入户人均收入相差20多倍。当前我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基尼系数达0.49远远超过国际警戒线0.4的水平,为此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上日程。
一、进行收入分配格局改革的原因
1.基尼系数超过警戒线
基尼系数是最常用来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差距越大。我国的基尼系数1999年增至0.397,2005年、2006年分别为0.447、0.442。2009年更是达到了0.49,从1985年0.24上升至2004年0.447。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早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而且正在逐年扩大。
2.政策因素
长期以来政策因素一直是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动力。经济政策农村支持城市,产业政策农业支持工业,区域政策改革开放优先发展沿海主要开放城市地区。长期以来工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的农业部门积累,而工业发展起来之后没能有效的反哺农业。农村流行这么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薄弱的基础设施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市场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缺乏资本,同时劳动力大量剩余,所以资本的价格一直大于劳动力的价格。具体表现上我们对于资本的渴望近乎达到了痴狂的程度:全国各地都在招商引资,为了能让商人来投资,给予税收上各种优惠,甚至以污染环境为代价。98年以来我国把住房推向市场,大学扩招,医疗市场化改革,这三项改革现在看来是失败的。盲目市场化改革,企图用市场来解决一切问题。政府在涉及到公共利益时的角色缺失,对民生领域投入太少。
4.经济结构不合理
经济结构不合理放大了由生产力不平衡、自然资源等客观条件形成的收入差距不合理的主要根源。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我们过分注重投资和出口。长期以来我们把积累起来的财富主要投向基础设施,机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大坝“钢筋水泥越多,老百姓越辛苦,中国的产业政策搞偏了。社会大量资源被拿去修桥铺路,所以GDP每年才以约10%的速度增长。这种增长并不能代表中国经济有什么了不起的增长。”[1]
二、解决当前收入分配改革的具体途径
1.解决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具体措施
(1)政策上。首先,党的十六大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工业生产出先进的生产工具支持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继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对购买农药、种子、化肥、农机的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其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田水利管网和道路的建设,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18亿亩农田这个红线不能破。促进农业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加快农村市场化建设,尤其生产要素市场,资金、土地、技术、信息以及集体企业的产权等,各种要素参与到市场中来,优化资源配置。第三,尽快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获得城市户籍就意味着在同等条件下城里人优先获得工作机会,同时享受到更好的社会保障,另外子女可以接受城里良好的教育。
(2)市场体系建设。首先,生产要素市场发育滞后。资金、土地、技术、信息以及集体企业的产权等,有的市场化程度很低,有的尚未进入市场,不仅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也使农民收入渠道难以拓宽。其次,由于市场规则不健全,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农产品的流通费用高,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2]再次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是关系当前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所以要鼓励多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尤其在征用农民土地时,要考虑土地入股解决农民失地后的收入减少问题。最后,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增收渠道,建立确保农民收入增长的机制,尽快形成全国统一的、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实现城乡统一的经济社会体制、制度和政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仅影响农村地区货币政策传导、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发展的实际效果,并最终决定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可持续性。[3]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要积极扶持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由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是经济结构的转变。大大提高工业和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大大降低农业所占比重。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第三产业在发展较快的地方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甚至主要来源。[4]加强农村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大教育对农业的实用性与针对性,实施科教兴农的方针。
2.解决行业差距大的思路和举措
(1)政策上包容性增长:2010年9月16日同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致辞首提“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之中尽快解决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让中国广大劳动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市场产业层面:密切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产业升级,并不仅仅满足于全球工厂的现状,努力拓宽上下游产业链。如中粮集团打造全产业链,在原料采购,产品加工,运输销售,努力下足功夫,面对国际粮油巨头的激烈竞争,仍取得巨大发展。国家一定要加大力度整合资源,谋求在相关领域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另外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国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研发,促进企业创新,掌握相关领域的核心技术,摆脱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3)分配方面:切实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要求,改变劳动“弱势要素”地位,提高劳动力的要素索取权和回报。国家即将出台的有关分配领域的改革将设立企业职工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加强企业工会的作用,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做好沟通企业和职工的联系工作,引入薪酬谈判机制,合理协商工资待遇问题。
(4)市场调节:我国金融体系目前仍以大银行和股票市场为主,主要为大公司和富人提供资金服务。而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以及小农户很难从中得到资金服务。[5]行业垄断也是促成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重要因素。[6]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打破行业垄断、部门垄断,鼓励公平竞争,铲除滋生特许利益集团的土壤,破除收入分配改革的阻力。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调控。对一些非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放宽市场准入,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加强对垄断行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管理。加强对垄断行业企业工资监管,深化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工资收入分配的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充实社保账户。[7]
三、小结
当前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仅对于消除部分不和谐因素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然而由于经济转型期的特殊性以及改革进展的不平衡性,分配领域中一直存在着权利、身份等非生产要素和体制性因素影响,在相当程度上对新型分配关系的形成产生扭曲作用,收入分配领域“合理的”差距与扭曲差距交织在一起,从而使收入分配关系呈现较为复杂的局面,深化收入分配改革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应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有效合理配置资源,实现社会各个方面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郎咸平.欧美剥削让中国人过的辛苦[N].环球时报,2010-09-23.
[2]吴春桃.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J].现代商业,2010(12):101.
[3]宋冬林,李海峰.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1(10):80-83.
[4]魏民洲.非农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途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81-85.
[5]林毅夫.林毅夫:解决分配不均才能根治投资过快[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8(06):35.
[6]汤文华.我国收入分配失衡的原因与对策[J].理论探索,2011(01):71-73.
农村改革具体措施范文5
一、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投入不足影响农村教学条件的改善
教育历来是国家财政投资大户,硬件环境的改善和软件环境的运营,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但是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政府教育投入不足却是不争的事实。致使农村学校基本建设问题突出。比如,有的学校校舍过于陈旧,安全隐患众多;许多乡镇小学至今没有微机室,或设备老旧无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农村小学经费严重不足,致使教师急需的设备、图书等奇缺。据不完全统计,农村小学现有的设备、图书等基本上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借“两基”验收“补缺补漏”的。根本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二)办学理念落后,无法适应时代要求
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新课程标准也推行了多年,但看现今农村小学教育课堂,却涛声依旧。究其原因主要是观念陈旧,教育目标错位。有调查表明,多达80%的老教师认为新课改与他们无关,而50%的中年教师仍沿用老的教学模式,即使是年轻教师也认为实施新课改费时费力,不易出成绩。许多学校领导和小学教师依然把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定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教学目标多定位为好操作的知识技能类,教学方法多为简单的分析讲解类,新课改成了装门面的招牌,重视学生基本素养的养成成为空头口号。
(三)农村社会、家庭的教育功能缺失
农村父母们对孩子的教育思想传统保守,对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知之甚少,更鉴于目前大中专生毕业后需自谋职业的现实,对孩子受教育的目的往往定位特别近视,对升学有望的孩子,就盼望成龙成凤。否则就会认为教育投入是浪费,不如让孩子认点字,就早点去学手艺挣钱。因而在家庭教育管理上或娇宠过分放任自流,或严厉有余,使孩子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上有了偏差。家庭教育的失策,给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部分学生则是初中未毕业就流失。同时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城市入,产生的留守儿童问题,城市农民工子女问题等,既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困难,也给社会带来问题。
二、促进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端正农村教育办学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农村小学教育健康快步发展,更新意识是关键。从地方行政领导,到学校校长教师,再到家长学生,都要充分认识到小学教育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对孩子发展的必要性。为孩子学会生存打基础,这应该成为小学教育的重心。具体措施是通过各种宣传手段,不断更新教育着的教育理念,紧跟时展潮流。利用各种教师培训以及校际交流,或研讨活动等形式,增进广大教育者献身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二是学校通过建立家校联动平台,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融合沟通,以形成教育共识,合力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二)强化责任,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
规范学校收费,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但同时也限制了学校收入渠道,政府投入成了农村教育投入的主渠道。为此应通过强化教育投入法律责任,构建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是农村学校教育发展的基础。强化政府责任,调整农村偏僻地区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健全政府对贫困学生的直接资助制度。普遍建立由政府公共经费负担的政府助学金制度,以使贫困学生受到政府的特别关注,并获得较为充足的经费资助。现在我国已经在这方面加大了行动力度,受益学生正在逐年递增。
(三)为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搭建平台
从优化培训机制入手,帮助农村小学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努力实现教育理念、教师角色、教育能力、教育评价全面转变。多途径促进农村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将教师的进修与学历、职称三者挂钩,促进教师自觉参加脱产学习、函授、自考等进修;举办各类培训班,定期轮训,分散自学,分段考试,做到培训与教学两不误;开展远程教育项目,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建立城乡教师轮岗制度。促进校际间交流,安排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小学定期任教,尤其是派往偏僻地区支教。有计划地安排农村青年教师到城市学校任教,在教学实践中接受培训;科学安排教师考评体系,激发教师们的竞争意识,提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四)秉持公平原则,努力缩小农村教育的差距
坚持平等教育、公平教育的原则,根据农村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合理规划。科学的做好学校网点布局,力求利于整合优势教育资源,同时兼顾家长和学生方便。尽快取消重点学校的设立,实现县城以下城乡学校师资力量和教育硬件平衡,以调动乡镇农村中小学教育者的积极性。
(五)优化学校人事管理
农村改革具体措施范文6
关键词:农村会计;会计监督;村务;信息失真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热潮中,广大农村会计人员在推进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等方面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随着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的实施,农村公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征用、惠农补贴等大量的国家扶持资金物资投放到农村,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征收工作等。农村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方面工作任务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明显增强,这就对新时期的农村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农村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1、村级会计机构设置不规范。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分割二元结构经济社会体制,农村会计工作和财务工作被排除在体制之外。行政村作为若干农户和村民的一个集体组织,应当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建立健全会计机构,反映和监督村集体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但是,在我国农村,不按规定设置会计机构,或是会计机构名存实亡的现象还相当普遍。
2、农村会计制度不健全。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其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应当遵循一定的规范,制定相应的财务会计制度是其保障。但在一些地方,根本没有财务会计制度,更多的是,财务会计制度往往成了应付各种检查的标签,大多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3、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
村民主理财小组享有对本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活动的民主监督权利,有权参与制定本组织的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有权参与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有权检查审核财务帐目,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民主理财小组基本上没有行使职权,有的小组成员根本不在村上住,一般找不到人,有的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还不知道自己是该小组成员。
4、村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呈下降趋势。
农村会计队伍年龄结构老化,专业技术、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又加上长期以来疏于管理,不少会计人员从未接受正规会计专业培训,无证上岗现象也比较严重。实行村帐站管,集中核算后,会计人员的职权上划,日常的经济核算由乡镇经管人员,村会计的职责范围发生了变化;实行村级财务资金“双代管”后,村级财务资金划归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负责,服务中心为各村设立帐户核算收支,分村设户存储管理资金。这样特别是“双代管”后,村会计人员业务索质呈下降趋势。村会计人员一不做财务收支帐,二不做银行日记帐,名副其实是一个报帐员;有的报帐员都不稳定,村委会三年一换届,旧领导落选,“一朝君王一朝臣”,新领导上台,报帐员也跟着换人;农村财务工作人员越来越得不到重视,培训学习的机会也随之越来越少。
5、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信息失真。
农村会计信息失真不会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直接的不利影响,因而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农民群众在之后,客观上与村集体的经济联系减少了,他们关心村集体财务会计信息也不如以前那么强烈了。
6、农村会计操作流程不完善,农村财务秩序不够规范。
会计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由于农村会计管理体制不完善,农村会计队伍不稳定,农村会计业务素质偏低,造成农村财务混乱。记账不规范,错记漏记乱记的现象十分严重。账账不符,账实不符,账表不符,白条抵库,乱收乱支,贪污挪用,土地征用款分配不公,集体资金开支透明度不高,现金存量超标等各种违法违规违纪现象普遍存在。会计资料残缺不全,绝大多数村不能做到财务公开,按时公布账目。有的地方还存在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兼任会计、出纳的现象,自己签批、自己做账、自己保管现金。
二、农村会计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农村会计队伍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业务能力偏低、队伍极不稳定、与会计工作的性质及要求极不适应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1、缺乏科学的聘用机制。
村会计人员都是从村委会换届当选的委员中指定的,没有经过正式的业务学习和培训,这也是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大部分村会计人员在业务上只能“记记帐,打打算盘”,无法适应《会计法》的要求,不能及时发现和提供经济运行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缺乏必要的管理机制。
村支部、村委会在村会计人员的使用上“一朝天子一朝臣”,会计跟着干部走,出现了每到三年一换届,就有一批新会计人员要培训的现象。这样既加大了乡镇财政所的工作压力,也降低了农村会计队伍的业务水平,同时也使担任会计的人员不敢坚持原则,对村干部的违规行为缺少约束力。
3、缺乏合理的培养机制。
由于农村难以留住人才,大多数上岗的村会计人员没有《会计资格证》,也难于取得会计资格证,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完善。同时,有的村不按规定配备会计人员或者村会计人员身兼数职,使村会计人员完全成了结帐、整条子、到乡农村财务中心报帐的工具,监督管理职能欠缺。
4、缺乏严厉的审计监管。
在农村会计人员既是财务管理者,又是会计核算者,还是信息统计员,往往根据村领导及上级领导的意图进行报告,迎上瞒下,给数据信息的层层汇总带来很大水分在,上级审计在很大程度上是走过场,无法起到应有的外部监督作用,农村财务管理的混乱,使村干部有机可乘,乱收费,挪用提留款、扶贫款甚至贪污集体财产,在一些地方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