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状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流动人口状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流动人口状况

流动人口状况范文1

[关键词]流动人口 计划生育 探析

人口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是趋势,社会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农村女性主要是农民工家属是流动大潮中更为突出的群体,是正在或已经发生深刻社会角色变化的特殊对象,直接关联到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重视农民工问题就不得不重视农村流动人口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关注和重视农村流动女性状况,这已经成为各地计划生育部门重点探讨的热门话题,也是当前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一、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现状分析

(一)农民工数量呈高速发展态势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农民工流入城市。他们的流动状况必然影响农村女性的生育状况,流动行为必然影响其生育行为。农民工流动性大,居住分散,有的居住在社区单身楼,有的租住在当地农村,计划生育管理难度相当大。近年来,虽然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不断进行突击清理,但仍未走上规范管理。因此,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是影响和制约计划生育整体工作水平提高的主要障碍,迫切需要加大力度,综合治理。

(二)农民工家属在流动中生育状况面临直接而深层的影响

农民工家属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无可否认的,流动对他们自身发展的影响也是勿容置疑的,与此同时,她们在流动境况中遇到来自社会、经济、制度以及自身的压力和风险。

(三)农民工家属没有完全享受政策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若干规定》等法律规章明确规定了计划生育及相关技术服务的基本内容,明确了为流动人口提供服务的基本要求。但流动状况和体制的局限使农村流动女性容易成为游离于城乡的服务群体,她们在城市难以享受到同等的生殖健康服务,在农村因为条件落后或因为流出而失去了应有的机会。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重视和有效解决,必然影响女性发展、城市生活、社会进步,影响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必然在社会经济发展诸多方面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产生制度。

二、建议或对策

(一)建立流出地和流入地信息互通、档案同建、管理同管的新机制

1.细化管理

建立流出地和流入地相互管理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档案,严把流出关和流入关。对无生育证、结婚证、暂住证的“三无”人员实行重点管理,流出地和流入地相互反馈信息。流入地要将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纳入本地、本部门人口与计生工作目标责任制,实行同奖同罚,并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责任追究制,对辖区工作人员实行责任连带追究制,使管理人员真正负起责任,从而从机制上管住。

2.延伸管辖

建立流动人口“保垒”,使流动人口在点上管住。要本着有利于服务、有利于管理、有利于宣传教育的原则,计生管理部门要与房屋出租和用工单位分别签订计生合同,让群众和部门共同管理,相互监督,堵塞漏洞。

3.延伸触角。

落实责任,实行群防群治,切实做到在面上管住。在流动人口比较集中且流量大的区域,要按块成立流动人口计生协,让流动人口自己管理自己。在流动人口较少的区域,落实流动人口联系人,实行生育行为承包责任制,努力做到人口流动到哪里,计生协就建在哪里,努力做到哪里有流动人口,哪里就有管理人员和机构。

4.严格标准,强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力求在制度上管住。要按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为执法依据,加强经常性执法工作,实行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做到以制度管人,从制度上管住。

(二)采取多种形式,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1.教育形式要灵活

要根据流动人口的职业特点及知识层面等特点,在流动人口较集中的地方,设立流动人口之家,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

2.教育内容要新颖

对流动人口的国策教育,不能停留在单一的灌输计生法规知识上,要与时俱进地增添新内容,本着实用、实在、实际的原则,积极开展生理卫生、致富信息等综合教育。

3.服务手段要全面

要为流动人口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服务,为他们提供劳务、生活、生育方面的服务,如定期开展宣传服务、信函家访服务、孕情检查和开具孕情证明服务及实用技术培训服务,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及节育服务。

4.信息管理要到位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网络,发动志愿者充当信息员,广泛及时收集流动人口婚育信息,主动与流出地建立互递信息关系,实行双向反馈、双向委托、双向考核、双向管理。

(三)从政策执行的人文关怀角度,解决农村“留守”问题

近年来,与农村流动女性相关的一个话题日渐频繁: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爱人。一方面,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许多地方出现“只见村不见人”的现象。另一方面,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动带来“留守现象”的加剧,以老人、小孩及特殊人群为主体的留守者带来一系列留守问题。留守者,以成为社会问题的方式提醒着各届关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出问题。改变这种状况,要农村女性不流出不可能。问题的解决,目前有效的方式是,从政策执行的人文关怀角度,给予“留守者”情感关注、生活关爱、社会帮助。

(四)落实部门责任,实行分工负责

1.明确责任 各司其职

由各单位计生员通过走访、观察,随时将了解到的育龄妇女结婚、怀孕、生育、节育情况登记到手册上,并每月定期将掌握的情况上报到矿计生办。

2.建档立卡 规范档案

及时将清理清查过程中掌握的数据归类整理,规范填写流动人口计生情况登记表、育龄妇女信息卡,准确掌握基本信息,动态管理,分类归档。

3.建立制度 长效运行

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两地联系信息互通。完善工作网、责任链,使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步入规范化、人性化和长效运行的管理轨道。

流动人口状况范文2

[关键词]流动人口 艾滋病 高危

一、引言

高危是最具危险性的艾滋病易感行为,性途径成为目前我国艾滋病传播主要模式。从国际艾滋病传播史看,因高危感染艾滋病的比率比其他行为更高。估计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中75%以上通过性接触感染。与城市居民相比,流动人口从事易较多或有多个,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性传播疾病(HIV/STD)。据国家统计局调查资料显示,中国目前有2.2 亿流动人口,流动人口在HIV 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的传播中起到了桥梁作用。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二、艾滋病高危

艾滋病高危是艾滋病感染高危行为中的一种,同时也是高危行为中最具危险性的艾滋病“易感”行为。就传染病学的视角而言?高危是指发生在健康个人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间的带有体液交换性质的。而就人群传播视角而论,高危则是指发生在健康个人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间的无保护。其中既包括发生在男男性关系人群间的无保护,又包括发生在男女两性间的无保护;既包括发生在偶然间的无保护,同时又包括发生在固定间的无保护。

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已针对同性间、商业性、多性伴等不同类型高危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HIV/AIDS经各类传播的途径及危险因素:①同性间。国内外对同性恋人群的研究一致发现,该人群中的男男性接触者(即MSM)是HIV感染的高危群体。在以欧美国家为主的工业化国家中,HIV/AIDS的流行与男同性恋人群有关。②商业性。商业性中的女性性工作者和男性缥客在艾滋病防治研究中被称之为“桥梁人群”和“中介群体”。女性性工作者因职业特殊性在经由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危险的角色。③多性伴。多性伴一般是指在同一时期内与多个性伴发生性关系。无论对同性恋者还是异性恋者,理论和研究都证实多性伴是HIV感染和传播的重要危险因素。艾滋病领域内的多项研究表明,人群的平均性伴更换率和个人之间不同的性伴更换率都对艾滋病的传播概率有重要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平均性伴更换率越高,艾滋病的流行率也越高。④无保护的。无保护指所有未坚持每次正确使用安全套的。研究证明,在多性伴人群中减少无保护(即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可以有效地避免新的HIV感染。使用安全套对减少HIV传播所起的作用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干预项目中被证实,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泰国。无论是在商业性还是非商业性的中,无保护均有相当高的危险性。

三、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状况

流动人口即地域流动性较强的人群。这类人群固定性较差,生活或工作地变换频繁。近30年来,由于在流动人口中青年人口比例极大,且无配偶者或无配偶伴随者人数较多,因此在该人群中存在大量非婚,从而为艾滋病传播埋下了隐患。特别是农村外出务工的流动人口,更易因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感染HIV.因而是艾滋病感染的脆弱人群。有研究指出我国目前的1.2亿流动人口是导致艾滋病传播流行的主要人群。这类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青壮年构成的主体人群文化程度较低、疾病预防知识匮乏,因而存在着严重的艾滋病感染危机。中国性病疫情报告显示,早在1999年,艾滋病感染人群中有外出流动史者所占比例就已达到15.6%。目前在某些地区的该类人群中,艾滋病感染率已经很高。

四、结论

流动人口是艾滋病感染和传播的脆弱易感群体,在HIV 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的传播中起到了桥梁作用,是控制艾滋病性途径传播的重点人群。人口流动本身并不是导致HIV/AIDS扩散的根本原因,而是人口流动与艾滋病病毒传播因素相结合,才真正导致了艾滋病病毒的加速传播。我国流动人口与艾滋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在预防知识缺乏、高危行为发生较多及性病、艾滋病发病率较高。

参考文献:

[1]吴尊友,祁国明,张家鹏.艾滋病流行与控制.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 2009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报告. 上海: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3] Jia Y, Sun J, Fan L, et al. Estimates of HIV prevalence in a highly endemic area of China: Dehong Prefecture, Yunnan Province. Int. J.Epidemiol. 2008, 37(6):1287-1296.

[4] WHO. Health and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5.

[5]国家统计局. 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报告[R].http://.

流动人口状况范文3

[关键词]女性流动人口 人口学角度 现状 问题

一、女性流动人口基本状况综述

对于流动人口的基本状况或者说是特征,在各种研究文献中主要是将他们归结在流动人口的数量、流动人口的性别特征、流动人口的年龄构成研究中。而对女性流动人口的自然特征研究,也要从这些方面进行,同时,要在和男性的比较之中得出结论

1.女性流动人口的数量状况。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流,市场经济推动下,流动人口数量激增。其中(段成荣,2009),认为女性流动人口已经占据“半壁江山”,他们认为传统的男多女少的流动人口现象,已经改变。男性在20世纪 90年代曾经明显地多于女性。但近年来,流动人口“性别均衡化”的现象十分突出,女性在流动人口中所占份额越来越高。根据研究数据,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中,流动人口的性别比已从2000年的107.25下降到100.47。

虽然女性流动人口的总量在激增,但是就各地平均水平而言,男性流动人口明显多于女性流动人口,以山西省的调研为例(谭克俭,2009)。山西省的女性流动人口从2000年到2005年增加了90万人。但是与男性流动人口比较就可以得出,各年龄段的性别比远远高于120,数据显示女性流动人口仍然少于男性流动人口:这主要是受制于女性流动人口外出的个人、家庭、社会、文化等因素。

2.女性流动人口的年龄构成。根据(谭克俭,2009)对山西省女性流动人口研究来看,就地区而言女性流动人口的年龄特征有三个方面:第一,女性流动人口峰值年龄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别。农村女性流动人口的峰值年龄为15岁~19 岁组,次峰值在20岁~24岁组。而城市女性流动人口的峰值年龄在30岁~34岁组。主要源于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意识的差异。第二,女性流动人口在各年龄段的比重非常接近,差异比较小,由此看来各年龄段的女性流动人口都有各自的流动目的。第三,流向省外的女性人口由于务工经商、随属迁移,高低年龄段比重相对突出。虽然这仅仅是山西省的个案,但是对于研究整个女性流动人口年龄状况特征是有意义的。

二、女性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状况

1.女性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分布。根据十年前(黄润龙,1999)的研究显示,女性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不高,有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也就是说,女性流动人口中文盲和高中学历以上的比例比较低,而中间小学、初中文化程度者居多。按我国目前教育体制来看,90年以来女性流动人口平均的受教育年龄是5.7年,就这个教育水平而言是很低的。同时,在和男性流动人口的比较中不难看出,女性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的年数均低于男性:这明显反应了男女在教育问题上的不平等。

在发展了十年之后,女性流动人口的自身文化素质仍然不容乐观,(段成荣,2009)。在自身方面,女性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6年,尚不足初中毕业:初中学历者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小学学历,第三是高中学历,高学历的女性流动比例极低。在与男性比较方面,男性流动人口的受教育年限达到9.51年,比女性流动人口高了将近1年。城乡差距方面,农业户口的女性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低于非农业女性流动人口。

2.女性流动人口的性别认同。身份认同是内嵌于社会关系中并被逐步建构出来(Berger,1966),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里个人的身份认知,代表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生活方式。当前,女性流动人口面临消极的性别认同。她们受到了来自社会、企业和家庭父权制的歧视和压迫,遭受着阶层、性别和地域差异等多层面的残酷剥削(李小江,1997)。由于对自身的消极性别认同,女性们即使遭受极端不平等的境遇,却仍选择不表达不申诉。同时这一认同又强化了该群体在城市中的不平等待遇,从而使她们陷入了权益受损的恶性循环。

3.女性流动人口的经济状况。虽然女性的地位在不断的提高,但是她们的平均收入水平并没有和地位一样稳步上升,特别是女性流动人口收入还处于比较低的状态。在经济上,她们仍然会受制于男性(李晓静,2009)。同时,职业的水平横向变动,无法实现收入的提高(姜山,2009)。女性流动人口获得工作的途径有限,职业地位不高,教育水平低:因此经济地位无法得到提升,收入也处于社会的较低水平(任秀杰,2009)。

笔者认为女性流动人口在经济建设中,特别是在服务业、第三产业的贡献是应该得到肯定的,她们应该从中获得自己的相等的经济回报: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必须不断完善流动人口权益的保障体系。

三、关于女性流动人口状况展望、建议

笔者认为,当前对于女性流动人口最重要的工作有几点:首先,提高她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二是关心她们的生殖健康和身心健康;三是提高她们的文化和科技水平,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四是提高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使她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证。这些都需要依靠当地政府和计生、妇联等部门,通过上门服务等方式,医治她们的疾苦,组织她们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并且进行多种职业培训,既学文化又学科学知识,开拓致富门路,让她们享受跟本地妇女一样的“居民待遇”:只有这样,女性流动人口群体才能真正地扎下根来,当地的流动人口相关工作水平才能真正地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流动人口状况范文4

这一信息顺理成章地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在人,流动越来越频繁的今天,户籍管理上城乡二元结构已经铸成许多社会不公正现象,由于社会管理建立在户籍确认这一基本条件之上,大量进城农民无法在其工作与居住地获得平等待遇,其权益往往处于缺乏有效保护的状态。公安部官员关于户籍改革的设想,使得人们对户籍管理迈向人性化产生巨大的期待。

如果对公安部官员透露的户籍改革设想认真推敲,当可发现本次的信息,虽然首次明确了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界限的设想,但仍然沿袭着近来一直所强调的“不会取消户籍制度”的态度,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并不意味着立即实现居民自由迁徙,“逐步放宽大中城市户口迁移”,表明落户大中城市仍将受到一定限制。

正如公安部官员所说,现在,“流动人口不流动”、“暂住人口常住化”是人口管理中面临的新问题。因为人口流动的一般规律是从乡村流向城市,所以“流动人口”、“暂住人口’’是建立在城市视角上的概念,而流动人口定居化、暂住人口常住化的现象表明“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已经不能描述城市人口状况的现实,而仅仅只是一个户籍意义的概念,用以区分了那些不具备本地城市户口的人。显然,户籍管理无视“流动人口定居化”的现实,而仅仅从城市居民与“流动人口”的概念出发,是不可想像的。可以说,推动户籍改革的根本力量,在于人们以不可阻挡的脚步从乡村迈向城市。这涌动的人潮以其数量的巨大,使得自身的就业、居住、劳动保障、医疗卫生、义务教育等问题,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从而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

尽管针对公安部官员的信息,人们多集中于建立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但真正说来,公安部官员本次的信息中,最值得关注的一点,在于户籍管理理念的转变。关于这一点,公安部官员说,“要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由过去的防范控制型管理转变为管理和服务并重的服务型管理”。现行户籍管理制度重在“防范控制”。从设计上讲,它是一种视“流动”与“迁徙”为异常情况的制度,其中隐含着历史上人们对“游民”、“流民”的恐惧,对人口流动的深度控制。既然如此,当所有社会事务的管理都建立在户籍之上时,必然要对“流动人口”、“暂住人口”给予不同于“常住人口”的差别对待,从而对“流动”、“暂住”状态中的人产生种种不利的结果。户籍管理的理念从防范控制转向服务型管理,应当视为一种历史性的跨越,它的本质含义是理顺了社会管理中国家与公民的关系,意味着抛弃了历史悠久的“防民”思路,而代之以服务于民众。

虽然近年来,人们对现行户籍制度的意见主要集中于城乡二元结构,然而客观地讲,这一制度所制造的不只是城乡之间的鸿沟,也包括城镇与城镇之间的鸿沟。在这一制度中,任何“流动’’的人都可以说是农村人,一个北京人流动到了上海,或者一个上海人流动到了深圳,他的法定身份与一个流动的农村人一样。差异不仅仅存在于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之间,而是普遍存在于城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农村与农村之间。它在农村与城市之间规定了等级,吊销城市户口可以作为一种惩罚措施;它也在城市与城市之间规定了等级,从大城市迁往中小城市十分容易,而从中小城市迁往大城市十分困难。

流动人口状况范文5

关键词:健康宣教;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权

【中图分类号】R1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5-0047-01

“世界人口行动计划”提出,“各国政府应当采取适当措施协助妇女避免流产,流产绝不能作为一种计划生育方法来宣传”; “开罗行动纲领”指出,“绝不应当把堕胎作为计划生育的方法加以提倡”。因此,从自觉落实避孕措施,避免非意愿的妊娠,都是每一个公民应当努力达到的,也是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这对于保障妇女的身心健康,推动国家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一直坚持“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的工作方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所谓“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是指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培训和咨询,使广大育龄群众了解避孕节育知识后,根据自己的家庭、身体等实际状况及避孕节育服务提供的情况,自主地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近年来,我们通过加强健康宣教和管理,来达到提高农村群众对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权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现就我们的做法总结如下:

1 农村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的现状

1.1 错误理解普遍存在:计生工作人员存在“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对知情选择认识不一致[1]。乡镇级管理人员普遍认为,实施知情选择权会造成计划生育率下降,因此积极性不高;而县、村级想把知情选择权交给群众。有调查资料显示[2],8.53%的计划生育干部由于担心开展知情选择权会让少数人“钻空子”,出现超生现象,特别是女孩户、多胎率会大大增加,不如“一环二扎”方便管理,也能防止人口失控。此外由于镇级技术人员缺乏,实施知情选择权,势必增加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增加技术难度,基层技术服务人员积极性不大,同时基层技术人员执行规范不严,缺乏对知情选择程序技术规范的严格执行,也影响知情选择权的实施。有学者认为[3]避孕方法的知晓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文化程度高的采取避孕方法的人多,而文化层次低的未采取避孕方法的多。生活条件好的地区比生活条件差的采取避孕方法的多。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大多从身边同事或网上所得的知情选择内容,对知情选择权一知半解,存在别人咋办,咱咋办的想法。

1.2 健康宣教服务不到位:主要表现为部分技术服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从而出现服务不规范,以宣教代替了平等互助的咨询。互动咨询,缺乏针对性;技术人员缺乏沟通交流技巧;服务上只重视定期“查环查孕”忽视术后访视,或回访制度执行不严,保护隐私,服务周到体贴做的不够。

1.3 管理措施没有跟上:人口工作计划服务内容与群众需求不相一致,规章制度在执行中没有充分彰显优质服务的理念,人员培训缺乏正规化,技术人员准入把关不严,知情选择的信息与技术服务信息不对称,药具发放的形式和渠道,不能满足目前群众的需求,技术设备较差,资金投入不足,影响了群众知情选择权的实施。

1.4 重女轻男性现象很普遍:首先应强调,男性应尊重妇女取得性健康和生殖健康的权利。男性有与妻子共同协商,采取双方都适合的避孕节育方法,采取杜绝性病、艾滋病传染的措施,防止非意愿怀孕。由于男性在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权上存在观念淡薄,从而影响了夫妻避孕节育措施知情权的选择。

1.5 对青少年重视欠缺:目前少数中学开设青春期健康教育课程较少,即使开设也无专职教师讲课,平时对青春期健康宣传较少,从网站所得不健康性知识的误导,从而导致青少年对安全性生活知识缺乏,预防性病和艾滋病能力下降,再加上对避孕节育知情选择了解较小,极易造成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1.6 流动人口管理乏力:流动人口管理是目前管理的难点,由于人员易流动,管理难度大,流动人口知识参差不齐,导致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权成了盲区,同时对流动人口服务滞后,未婚先育,堕胎等情况时有发生。从而导致流动人口不能享受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权,对流动人口的健康造成了损害。

2 我们加强健康宣教和管理的具体做法

2.1 宣传、教育、培训、咨询切实到位。我们通过多种形式,采取通俗易懂、简明扼要,易学,易掌握的形式,制作关于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标语口号,例如“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生殖保健温馨你我”、“知情选择节育好,夫妻恩爱无烦恼”等在农村进行张贴。让广大育龄群众了解国家的人口状况和有关人口政策,通过培训和咨询把多种常用避孕方法介绍给群众,使群众知道各种避孕方法的避孕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使群众能根据自身健康与生育状况自愿的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在避孕方法选择中,技术服务人员应给予必要技术指导和帮助,从而实现避孕节育的知情选择。

2.2 完善优质服务。实施优质服务是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权的重要保证,一是要提高技术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以满足广大群众对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权的需要,有针对性开展面对面、个性化的自选服务,提高咨询的技巧和服务质量,充分体现知情选择的内涵,在开展知情选择过程中,注重尊重服务对象的知情权与选择权,平等的对待服务对象[4]。二是积极开展育龄妇女健康检查,通过妇女病普查普治,使育龄妇女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以便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避孕节育措施。三是积极进行计划生育高新技术的开发,以满足群众知情选择的需要。四是在街道、社区、农村应设置方便、快捷、免费、足量避孕药具,以满足群众的需要,同时介绍避孕的新技术、新方法。

2.3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工作应纳入人口和计生目标责任制。考核,使知情选择成为政府行为,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管理到位,确保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权的落实,计生服务机构充分发挥网络建设的优势,树立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理念,把计生服务机构建成环境优美、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质、群众满意的“育龄夫妻之家”,以满足群众对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权的新需求,同时在计划生育机构布局上要注重公平、优化配置,确保良性运行。计生、卫生、药监、工商、公安等部门要相互配合,各行其职,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确保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权落到实处,造福群众、服务群众。同时政府要将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权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投入到位,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陈锡宽、袁伟、武俊青.实施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权的障碍及其对策《生殖与避孕》.2011.22(3):183

[2] 郭光萍、王裕.山西省榆次区避孕节育知情选择访谈结果分析《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12(7)411

流动人口状况范文6

彝族人口变动人口流动

变动和流动是分析人口的两个基本维度。变动表明了人口的时间变化,流动显示了人口的空间变化。以此来分析一个具有庞大数量的群体,即使不会仔细深入,也不会显得空洞偏离。流动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社会的发展使人的流动变得便捷,人的自由流动又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彝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动关系到他们对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的享有,体现了他们对法定权利的行使情况,也可以反映出其民族的一些基本情况。自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慢慢确立,经济市场化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人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人的流动往往加速了资源的空间分配。

一、彝族的人口分布

彝族旧称“古夷人”,其名源于汉史记载中的“西南夷”(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根据彝文典籍《彝族源流》、《西南彝志》等历史巨著记载,自称为尼,古代汉语“尼”发音为夷,故汉文记载多称“夷族”。1956年,在破除旧社会的民族歧视称期间,彝族派代表进京会见,了解情况和听取意见后给出建议,由于“夷族”之称带有贬义(蛮夷),便将“夷”改为“彝”,意为房子()下面有“米”有“丝”、有吃有穿,象征兴旺发达,故把“夷族”改为“彝族”。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但是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其分布形式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聚居区有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贵州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地区。

截至2010年,全国彝族人口共有871万,其中云南省分布最多,约占总数的57%,然后是四川省,约占30%,贵州所占比例约为9%,云贵川三省彝族占全国彝族总数的98%,其中彝族人口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川省彝族人口的87%分布在这里。其他彝族人口较多的省份为江浙闽粤等,都是地处东南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

从表1可知,彝族男女总数在20年里大致保持平衡的状态。1990年,彝族总数为658万,男女人数分别为335万和323万,男女人数相差12万,到2000年男女人数差上升到22万,到了2010年又缓慢下降,男女人数相差20万。单是看数量显得有点小,看起来问题不严重,但是在基于彝族人口总数也不高的情况下,这个数量还是显得有点高。在人数变少的省份中,首当其冲的是东北三省,2000年相比较于1990年,彝族人口呈现增长态势,但是2010年却出现了下降,究其原因,跟东北老工业区的衰落一脉相承,有研究显示,东北地区是持续的人口净流出地区,经济不景气,导致了该地的人员流失。总体来看,最受彝族欢迎的地区并不是经济最发达的北上广深,而是浙江。浙江商品经济发达,20年里吸引了大量的彝族同胞流入。

二、彝族的人口增长

1990-2000年这10年时间里,全国彝族人数增加了大约120万,其中云南彝族人数增加了64万,占增加人数的53%;四川彝族人数增加了34万,约占增加人数的30%;贵州彝族人数增加了14万,占增加人数的11%。在增加的比例上,三个省份增加的比例跟各个地区所占总人数的比例基本上是一样的。2010年人数增长速度比2000年缓慢,10年里增长人数下降到了100万,其中云南和四川彝族分别增加了34万和52万,增长比例占增加人数的34%和52%,跟两省2000年的数据几乎是相互置换了。贵州省的彝族人数出现了下降,人数减少了9万,其原因应该是2010年统计口径的变化造成的。

跟1982年人口普查数据相比,1990年全国人数增长率为12.61%,之后增长率持续下降,2000年和2010年分别降至9.92%和5.84%。跟全国人口增长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呈现出总体高,下降快的特点。1990年,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增长率大概是全国的3倍,到了2000年降为全国的2倍,至2010年下降到大概与全国的水平持平。彝族的情况又跟少数民族总体情况有点不同,它的最高点没有少数民族总体的高,最低点也没有少数民族总体的低,而是介于两者之间。跟全国情况相比,彝族增长率始终在全国水平的2倍左右。

三、彝族的城镇化水平

2000年彝族的城镇化水平为14.4%,到了2010年则为24.9%,10年时间只增加了10.5%,在经济快速发展的10年里,彝族城镇人口只以年均1%的速度增加,可见其基本没有享受到经济发展的福利。在这十年里,彝族,跟哈尼族一样,在所有民族中稳居中国城镇化水平的倒数一二位。究其原因,跟其分布位置是相关的,彝族多分布在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的大山里,因此,彝族的城镇化水平自然无法跟位于优越区位,或者易于迁徙的少数民族相比。

四、彝族的人口流动

人口流动是指不以改变常居住地为目的的跨越一定地区的人口移动行为;从流动的地区差异看,可以按跨越地区行政区的大小来划分,有国际流动和国内流动,省际流动和省内流动等。本文主要比较彝族人口的省际和省内流动。

彝族自古以来就是流动性很小的民族,由于其民族特性和闭塞的交通环境,其一直生活在聚居地不轻易流动。著名人口学家盘小梅研究了珠三角彝族务工人员的流动迁移方式,她发现,彝族务工者的输出地往往在同一地域,务工者之间存在着亲属或是同乡关系,将彝族务工者群体凝聚起来的文化纽带和社会网络是仍然发挥着身份认同和道德约束作用的“家支”体系。而段成荣的研究发现,彝族流动人口占全部少数民族人口的7%,并且云贵川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90%以上来自本省。

五、小结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第七大族,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在对彝族的研究并不足够,大多是基于对彝族文化的研究和零星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宏观的和中观的社会学研究的缺乏,已经长时间的动态的同期群追踪等等视角的缺失,使得彝族同胞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中面临这巨大的不公,彝族并没有藏族、维吾尔族等引人注目而受到重视,人数众多的彝族却面临着数量庞大而不为人所知的困境。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应该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马戎.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民族关系[J].西北民族研究,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