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介的作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媒介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媒介的作用

传统媒介的作用范文1

(1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2武汉轻工大学学报编辑部 湖北 武汉 430023)

摘 要:数字媒介相较于以往的传统媒介有了本质性的变化,而在数字媒介时代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传播方式下存在的群体压力产生了重大变化。通过数字媒介的自身特征,从形式上、传播方式等方面分析并阐述了数字媒介时代下存在的群体压力及作用方式。

关键词 :数字媒介;群体压力;网络传播

中图分类号:F 71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2.035

1 数字媒介的特征

数字媒介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依托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技术,通过数字语言来编码和处理信息的媒介。形式上,数字媒介的编码是非物质性的字节—比特(bit)。比特的非物质性使得它在传递过程中不会出现信息损耗,从而能够超越限制,无限传递。在数字媒介时代下,主体间不再是传统媒介时代下媒介拥有绝对权威的独白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对话关系。数字媒介因其交互性和主体性的特征突破了传统媒介单向的传播模式,同时也打破了媒介的绝对权威,使得信息接受者与发送者能够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

马克·波斯特为强调以网络传播为代表的新媒介对人的影响,将数字媒介时代称为“第二媒介时代”,即以互联网为代表、以介入融合模式、无作者权威为特征的双向互动的媒介时代。媒介在作用于用户的同时,用户也作用于媒介。用户能够利用网络选择信息,成为操作主体,从而使得信息接收者掌握更大的主动性。除了超越时空性、交互性、主体性外,数字媒介的另一大重要特性是虚拟性。

2 群体压力

群体压力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是指在群体成员的思想或行为与群体意见或规范发生冲突时,成员为了保持与群体的关系而需要遵守群体意见或规范时感受到的一种心理压力,其表现方式多为从众心理与趋同行为。在模糊情境下,群体压力使得成员倾向于做出为群体所接受的或认可的反应。大众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造成了重大影响。大众媒介强调提示的意见往往容易被当作是多数或优势意见,如此营造的“意见气候”会影响和制约舆论,“舆论”是使得成员感到群体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3 数字媒介时代下存在的群体压力及作用方式

在数字媒介时代下,由于媒介形态在本质上较之前发生了改变,人们在面对群体压力时的态度与行为同处于传统媒介时代下时比较,就有了十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形成,与数字媒介区别于传统媒介的特征有关。传统媒体时代由于传播方式的单向性,多元化的意见难以被公开表明,而数字媒介时代平等、开放、多元、个性的特点使得多角度、多立场的观点与意见能够在网络上最大限度内地进行交流碰撞,各方的意见通常都是强烈而明确的,用户能够在网络传播中获取足够数量的信息,由媒介强制推行舆论的可能性大为降低。由此,大众媒介之前所营造的较为明朗的“意见气候”也因网络传播的开放与多元而变得更加复杂化,从而影响到群体压力的对于个人行为产生效果的强度。

由群体压力造成的恐惧及其产生的、对意见的从众和趋同的作用程度在数字媒介中的体现因现实约束力的降低而有了较大改变。人们在网络上的表现往往更大胆,更敢于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哪怕是较为小众的意见。网络成为了一个参与者相对平等参与的领域,用户现实社会线索的减少,意味着社会的控制与规范也会相应减少。这使得用户在使用数字媒介时产生一种安全感,不用过多担心作为现实的社会人被社会孤立或是惩罚。这种“匿名状态”使得群体压力在数字媒介中的强度因此大大减弱。

在网络媒介中,人们更容易通过在网络中积极地寻找同盟者来消解孤独感,选择切换到自己有兴趣、意见冲突少、立场接近的网络虚拟社区,而非选择从众来应对群体压力。同时,因为现实压力的减小,用户对所持观点的坚持程度也会有一定提高,网络本身个性化、包容与相对平等的特点也使得用户能够保持其较高的自我确信度以及独立思考能力。

网络传播是开放的、自由的,是能为一般人所掌握的,弱势群体的意见在网络中也能够得到适当表达,并在极小的成本下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发挥其影响力。数字媒介的特性使得个人捍卫自己的立场,公开发表言论的勇气大大增强,处于“劣势”的意见并不会像在传统媒介中迅速衰竭以至消失。

但仍应认识到,群体压力对个人的作用在数字媒介中不可能完全消失。网络社群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基于现实人际关系形成的虚拟社交网络,如微博、微信朋友圈、Facebook、Twitter等,现实关系会对网络关系产生较强的影响,这种情况下的群体压力依然强烈;另一种是在网络上形成的网络社群,如百度贴吧、网络论坛等网络社区。网络社区自身孕育的群体虽然在最初现实社会关系的影响不大,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群体也会形成自己的群体规范,对于不符合群体规范的网民,也会进行孤立、批判甚至是惩罚。

一般情况下,网民都有自己的网络身份。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社区,每个人的代号也是相对固定的。每个人在确定ID名称后,都有强烈的身份认同。而网络的隐蔽性与匿名性并不是绝对的。调查显示,70%的人认为现实的社会关系会或多或少被带入网络空间中,从而影响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在调查中,更有85%以上的被访问者认为自己在网络社区中的性格表现和他们在现实中的性格表现完全或基本一致。

4 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监管与网络规范也在日益完善,现今“实名制”的实行,IP地址的查询监管,甚至是网络上的人肉搜索,都显示用户的网络身份并没有那么隐蔽,网络的虚拟性也不是绝对的虚拟。当得知在他人知道自己的现实身份的情况下,84.3%的人表示在对某个问题发表评论时,态度会有所保留。由此可见,无论是以现实的群体关系为基础形成的网络群体,还是经过社区自身形成的群体,群体压力都无法完全消失。

网民从众心理的动因还会存在,网络虚拟社会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社会而存在。但是,通常作用的程度与范围则会比现实中减少。因此,社会心理学的“从众心理”并不会在数字媒介时代下的网络环境中失效,只是它发生作用的条件起了变化。数字媒介时代下的群体压力依然存在,只是其压力作用方式有所变化,强度相对减弱。

参考文献

1 金新.第二媒介时代网络传播方式对主体自我构成的重构——兼论马克·波斯特的媒介思想[J].兰州学刊,2007(6)

2 谢新洲.“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J].现代传播,2003(6)

3 姚珺.互联网中的反沉默螺旋现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4 马学清.“沉默的螺旋”在传统大众传播环境和网络传播环境中表现方式的差异[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传统媒介的作用范文2

【关键词】媒介素养;传统文化认同;提升策略;青年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为省社科联2016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6lslktzi jyx-14)、2016年度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资助课题(W2016005)、2015年度沈阳化工大学教育教学研究基金项目(2015B21)的研究成果。

一、媒介接触与媒介素养的调查分析

鉴于青年人才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特殊作用,其媒介认知及媒介文化素养状况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在媒介接触习惯和时长方面

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介以其信息量大,传递快捷,交互性和即时性强,数字化的特点得到92%以上受访者的青睐,其中近一半的受访者每天使用手机上网浏览的时长达到3~5小时,且其对手机、网络的依赖程度呈上升趋势;但青年人才较之其他群体,与纸质媒介、广播等传统媒介的接触时长、接触程度仍然相对较高,这与个体学习需求密切相关。

(二)在媒介接触的功用和内容方面

81%的受访者接触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等传统媒介的目的以获取知识信息,了解时事新闻为主。以语言专业学习者为例,进行报刊选读、视听说、文学、翻译等跨文化课程的研修,或是旨在提高运用目的语的能力,取得理想的成绩,满足就业、考研、留学、访问交流等必备资格的需要。

同时,青年人才在媒介使用上网络化倾向愈加明显。他们会借助网络搜索引擎获取目的语语料、学术资源,使用在线翻译工具等,进行资料的收集、学术研究、语言互译转换等。但就目前来说,对网络媒介的有效利用还处于较低水平,以单向输入为主。73%以上的受访者对手机和网络系统支持下的网络游戏、文体娱乐资讯等乐此不疲,甚至痴迷上瘾,尤以男性表现得更为突出;而在阅读小说、杂志、收听广播等方面,女性所占比例更高,尤其是与海外影视剧的接触频率超过了对本土电影、电视剧的关注。

从功用和内容上来看,媒介的使用无论是作为娱乐工具,还是用于获取信息,增长知识等,都需要进一步改变“被动地接受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的局面[1],重视受众进行自发、主动性的知识积累及人际互动沟通、文化传承等社会功能。

(三)在媒介信息的信任度和辨识度方面

在信息饱和的时代,对各种信息的筛选和认知至关重要。受访者对报纸、电视等提供的信息具有较高信任度,分别达到36.6%、33.4%;而对于网络媒介信息的信任度较低,仅占13.1%。调研显示,他们虽具备常识性的警惕态度,但尚未掌握科学的批判方法和解读能力。很多人利用手机网络、微博、微信、QQ空间、视频等对信息,如对有争议的信息进行无意义地转载,传播,调侃式评论,缺乏理性的质疑和思考;还有不少人受到外来语语料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异国节日习俗、流行娱乐文化推崇备至,而对本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及传统节日、民情风俗不甚了解,甚至不屑一顾。

从整体上看,青年群体对媒介缺少有选择的接触,对媒介的批判能力及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服务社会的能力不足,这一群体媒介素养的状况制约了他们在民族文化建设中发挥引领、示范、辐射的作用。

二、提升青年人才传统文化认同的策略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它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青年人才在跨文化教育和交流中通过电影、电视、网络、软件等媒介接触到大量西方文化,如果一味地强调目的语文化而忽略母语文化,势必导致文化知识结构的欠缺和不平等的文化价值观的形成,无法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播、交流和翻译等工作,削弱了本土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的影响力。所以,提高人才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是应对霸权文化冲击,维护自身的文化生存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一)加强信息过滤,提高跨文化意识和思辨能力

在利用媒介获取信息时,应学会能动地鉴别和筛选有用的信息,即对信息进行过滤,增强对文化中糟粕的辨识能力,并进行合理地质疑、批判,避免对外来文化无条件的吸收和认同[4]。

青年人才应明确跨文化交际的双向性,既注重目的语文化导入,又要避免陷入对母语文化的刻意回避的误区,导致本土文化缺失[4]。应兼顾中西方双向文化吸收,培养文化意识,通过文化差异对比,提高自身对外来文化的鉴别能力,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如对节日风俗的渗透不能停留在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节日起源、庆祝方式等,需要通过对比分析,挖掘文化内涵。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是以节气时令产生的,所以强调“民以食为天”,饮食在节日庆祝中占据主В煌时中国人倡导集体主义、“利他”精神,注重家庭观念,喜欢浓郁的亲情氛围,节日里走亲访友、宾客满堂、礼尚往来就约定俗成了。而西方人的传统节日具有宗教的渊源和色彩,节日里注重宗教礼拜带来的净化和解脱,之后通过制造欢庆的气氛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因此,西方人家庭观念淡漠,崇尚个人主义,庆祝方式上更强调个性的张扬与自我表现,情感的自由抒发和传递。

(二)充分利用新媒介手段,推动本土与传统文化的共享性发展

在新媒介时代,掌握使用媒介的必要技术知识,参与媒介互动,将博客、平板电脑、手机打造成文化传播的有效平台,通过QQ、MSN的联系人或邮箱通讯录等多种途径来查找志同道合的人,在网络上拓展交际圈,建立虚拟社区,同时将网络人际交往链延伸到现实世界中,通过参与媒介应用制作等在线上和线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文化的交流,如主题文化(地域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影视文化等)大学堂、文化知识竞赛、读书研讨会、艺术节等分享、渗透文化信息;以全球“汉语热”为契机,对外汉语教学与孔子学院对外汉语国际推广项目相结合,加强与留学生的文化交流、互动学习和体验,从而加深人才对中国传统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的理解、丰富、认同和传播,增强民族文化自觉与自豪感。

三、结语

理性地接触和使用媒介,汲取他国文化的精华,可使本国文化更臻完美,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同时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养,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梅琼林.关于大众传媒分众化问题的重新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6(02):32-34.

[2]周小玲.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0(05):152-153,159.

传统媒介的作用范文3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7) 03-0041-04

Research on the Editorial Force Under the Media Convergence Environment

Duan Lechuan Du Chuangui

(Southern Publishing and Media Company Limited,Guangzhou,510075)

[Abstract] Media convergence not only leads to the editing and publishing process reengineering, but also leads to great changes in the compos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ditorial force.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media convergence, the integration of planning force, the transboundary of resources conformity, the polymorphism of machining, the divergence of communication are all highlighted.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editorial force essentially refl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dia and the editor, as well as the dynamic change of the position, function and mode of the editor’s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media.

[Key words] Editing ability Media convergence Editorial subject

媒介融合是一场影响深远的传播革命。在这场媒介变革中,作为参与媒介生成的重要主体元素之一,编辑主体的地位、功能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日本编辑学者鹫尾贤也曾提出编辑力的概念,是对传统媒介环境下编辑主体作用力的精辟概括。他认为,出版产品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编辑力,编辑力主要是编辑活动所产生的一种作用[1]。传统编辑学对编辑力这一命题有深入分析,包括编辑力的构成、内涵和特征等。但是,在媒介融合环境下,无论是编辑力的构成,还是编辑力的特征,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值得深思。笔者认为,编辑力从本质讲是一种媒介创造力,是编辑参与创造媒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媒介创新力。编辑主体,通过协同作者、用户等不同的主体元素参与媒介生产传播,从而实现媒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社会功能[2]。媒介深度融合导致人类信息生产传播模式变革,必然会引发编辑流程再造,编辑活动发生变化。与此相应,传统编辑力的构成、形态和特征也在发生着很大变化。本文重点从媒介融合视角探讨编辑力演化、嬗变和构成。

1 集成性创意策划力

策划是编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编辑力的首要构成。鹫尾贤也在《编辑力》中指出:“没有策划,就没有编辑,因为策划能力是编辑的生命线。”[3]在他看来,策划力是编辑力的基础性构成,是最富有创造性的编辑劳动。他说:“策划的创意是考验创造问题的能力,将社会、人群和时代隐然有感,但尚未成形的关心和欲望化为问题。”[4]编辑策划的核心是选题,策划力的重点在于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媒介选题,是展示编辑主体选题敏感和选题价值捕捉和挖掘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编辑策划重要性没有变化,但是策划理念和方式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媒介产品生产不再局限于一种媒介形态,媒介产品传播也不再拘泥于一种媒介途径。面对同一个内容选题,编辑主体如果还按照传统策划观念和策划方式,以一种媒介形态来进行产品策划,就无法最大程度地实现媒介产品价值的深度拓展和媒介业态的多元创新。这就需要编辑主体能够针对同一内容主题进行不同媒介产品形态和不同文化业态的创意思考、一体谋划,即集成性策划。集成性策划需要编辑主体对选题内容不同媒介形态呈现方式有深入认知和把握,比如,对网络形态、移动端形态和数据库形态的媒体符号特征和媒体建模方式有深入体认。集成性策划,还要求编辑主体对不同文化业态产品的发展和商业模式进行锐意探索。比如,将一个主题性图书内容资源转化为影视文化业态,或者文化产业园区业态。集成性策划方式的出现,既是媒体融合中编辑主体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的需要,也是探索融合发展商业模式的要求。在融合传播环境下,如果编辑主体还各自为政,部T分割,仍然按照传统媒介产品线流程进行产品策划,不仅会带来生产成本高企,生产效率低下,还会造成媒介产品生产同质化和产品质量层次低档化。

从单一产品态的策划到集成性产品态策划的转向,是媒介融合环境下编辑策划力的主要特征。在融合环境下,媒介产品质量已经不仅是传播速度和单个产品创意的竞争。在融合环境下,媒介的整体生态格局发生变化,以机构为主体的媒介生态格局逐渐地被以机构和个体并驾齐驱的新的多元化媒介生态格局所取代[5],媒介内容生产的垄断性被新媒体技术赋权所打破,由此带来媒介产品生产的独家性和垄断性式微。对传统媒体机构来讲,媒介产品生产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需要转变的是,在提升媒介产品生产专业性和权威性上更加重视产品创意的多端策划、多态谋划,以集成性思维和前置性观念来统筹策划不同媒介形态、不同产业业态下的同一内容主题的产品生产和传播。只有这样,才能在融合发展中逐步探索构建新的产品矩阵,探索新的媒体业态,从而实现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

2 跨界性资源整合力

编辑主体不仅是媒介产品的创意策划者,更是组织和实施者。有了好的产品创意策划,还需要编辑主体动员调配各种出版资源推进实施。从这个角度讲,媒介产品的编辑过程就是媒介资源的整合开发过程,资源整合力理应是编辑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在传统媒介环境下,编辑策划选题之后,由作者进行稿本生产创作,编辑加工完善,媒介资源整合开发主要围绕单个媒介产品进行。但是,媒介融合环境下,由于产品形态多样化,单靠个体作者的创作已经无法满足融合生产的需要。比如,广东人民出版社策划实施的大型《世界客家文库》项目包括数据化产品、图书产品、动漫影视产品和主题文化产业园等多个媒介形态和文化业态的产品。编辑主体要完成这一策划创意就需要非同寻常的资源整合力。这个整合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不同媒介形态产品作者资源的整合。同一个内容主题的融合性媒介产品生产常常需要几个人、几十个人甚至更多人参与的团队介入。以《世界客家文库》图书产品的数据库建设为例,包括文库图书数据库、客家族谱数据库、客家方言语料数据库和地方文献数据库,产品的生产既需要大量跨学科专家学者参与,也需要新媒体公司的技术支撑。这都需要编辑主体统筹谋划思考,协调动员指挥,把跨越不同学科、专业和行业的作者资源整合到媒介产品的生产中来。二是媒介产品用户资源的整合。融合传播环境下,用户日益成为“生产消费者”[6],常常在产品生产之前,甚至策划阶段就介入媒介产品的生产过程,并以“生产者”的身份参与编辑组织的网络社群运营。在这一过程中,编辑主体要善于聚合和黏贴用户,必须具备动员、组织和吸引大规模用户参与媒介产品生产过程的能力。再以《世界客家文库》为例,项目启动之初推出的“世界客家文库”微信公众号订阅用户达到几千人,一方面成为文库的潜在用户,另一方面是文库生产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三是产品生产中其他出版资源,包括媒介组织内部的人力、技术、营销等各种资源的整合,还有媒介组织外部市场资源、文化资源和金融资源的联动和调配。比如,《世界客家文库》围绕内容主题策划实施的客家山歌主题馆、客家非遗博物馆、客家名人博物馆等文化产业园区项目,需要与地方政府和民间资本合作,创新媒介业态,没有较高水平的组织整合力是不可能完成项目实施的。因此,媒介融合环境下的编辑整合力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跨界整合力,跨越不同业态、不同主体、不同部门,甚至不同层级、不同区域的媒介产品生产力量整合。

3 多态性内容加工力

优化和加工是编辑的基本技能,是编辑力的重要体现。传统媒介环境下,编辑加工涵盖稿本的方方面面,从标题到文字到篇章结构,再到排版设计,编辑加工既是一个稿本优化完善的过程,也是稿本价值增值和提升的过程。因此,编辑加工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稿本质量,是保证和提升媒介产品影响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正如学者靳青万所言,编辑加工是编辑最为重要的基本功[7]。有没有这个基本功,决定着一个编辑是否称职。问题是,融合传播环境下,编辑加工力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工多态性。传统媒介环境下编辑加工是单一媒介产品生产,不需要考虑不同媒介文本的转换生成问题。但是,融合环境不一样,同一内容主题的稿本,需要加工为不同的媒介形态,这对编辑主体加工力的要求更高,需要他们掌握不同媒介的文体模式和媒体模式,对加工对象的主题内容、表现形态、重点难点需要全新的认识和把握。加工由一次性变成“N”次性的多态加工。二是加工定制性。传统媒介环境下,编辑加工主要面对大众,立足于媒介产品的整体优化完善,虽然是一种“再创造性”的加工完善,但是,智能化和个性化的加工制作无法实现。在媒介融合传播环境下,由于移动终端交互平台的出现,编辑主体可以直接面对用户社群,再借助大数据的分析工具,进行用户画像,然后针对不同用户进行定制化、个性化的媒介产品加工。

编辑加工的多态性,已经逐渐成为当下媒介融合产品生产制作的常态。一方面,编辑加工的对象范围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度推进而不断地延伸和扩大,极大地改变着编辑主体的加工思维,即单一媒介思维。另一方面,编辑加工的手段在不断地革新和提升,传统文字和图片态的加工工具逐步向音视频态的数字化多元加工工具转换,甚至一些智能化编辑手段,如人机协作编辑、智能语义分析加工等,都在编辑加工实践中有所应用。编辑加工多态性的本质是编辑主体对媒介内容资源价值的深度挖掘、广度提取和高度提炼,是媒介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印刷媒介时代,同一内容资源的多态即时加工由于媒介技术的限制不可能实现,媒介产品的编辑主体不可能进行跨平台跨媒介编辑加工。在媒介融合时代,多态性编辑加工力既是媒介融合转型发展的方向,更是媒介转型升级的必然阶段。通过多态性编辑加工,实现媒介产品的形态和业态创新,将是提升媒介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4 发散性的媒介产品传播力

编辑主体不仅是媒介产品的创意设计加工者,更是其传播营销者。在传统媒介环境下,编辑主体也参与媒介产品的整体营销和传播,但是由于没有直接面对用户,更多的传播工作是交给特定的经营人员来做的。比如,书报刊都有专司媒介产品营销和传播的发行部门。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由于互联网的交互和连接功能彰显,媒介产品的生产和传播环节的“并置”[8],编辑直接面对用户,媒介产品生产、传播连接和转换的链条缩短,由此导致媒介产品的传播功能更多地赋予到编辑主体身上。同时,媒介融合环境下,用户分层化现象突出,社群圈层集聚趋势显现,这都给编辑主体的媒体产品传播提出了很大挑战。一方面,传播的广度需要大尺度覆盖。由于媒介形态多样,媒介平台繁富,用户的媒介使用五花八门、各有选择,因此编辑主体媒介产品的分发传播必须重视传播的集束性,传播广度务求大尺度覆盖,力求多平台分发,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媒介产品的推介传播到达不同的媒介平台和用户社群。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在谈到产品营销传播创新时说:“我们还打通了微信公众号与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腾讯企鹅号、搜狐等平台的关联,每篇文章都可以在各个平台上同步,有效地扩大了宣传效果。”[9]这种媒体联动、多平台分发,实际上要做的就是提升媒介产品传播的广度。另一方面,传播要向精准化发力。提高传播精度,关键在于对媒介产品的用户定位和获取有准确把握,善于运用媒体大数据进行用户画像,根据用户需求偏好提供精准化媒介产品推送。这实际上是一种发散性传播,以一种蒲公英运动的方式,借助大数据技术的“风”和“云”,在圈层传播中实现个性化发散性推送。此外,传播手段的不断创新日益成为提升编辑传播力的重要方面,尤其是一些新兴媒体技术传播手段,比如,一些国内媒体将传统艺术和新媒体技术结合,巧妙运用我国传统的沙画艺术,精心设计制作沙画新媒体特刊《“山神”刘真茂:我用一生护青山》,以创新的艺术形式讲述传奇人物刘真茂在大山深处守山护林的感人故事。这部沙画特刊推出后,经过多平台分发传播,两天内点击量超830万,传播效果非常可观。还有很多媒体尝试运用直播、VR等新兴媒体技术进行内容生产的创新和传播方式的创新,都很有启发和借鉴意义。此外,在媒介产品传播过程中,如何吸引用户参与,通过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助推社交平台上的圈层传播效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比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推介《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新书时,专门建立了人文社“哈迷”微信社群,线下组织专场“哈利波特2016都市寻宝活动”,邀请100多位哈迷读者进行场景化体验推广,然后由现场用户在移动端社群和微信进行圈层转发,最后取得的效果超出想象。

需要指出的是,编辑力有非常丰富多样的内涵,并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推进在不嗟匮荼洹3了以上所讲几个方面,编辑的选择力、编辑的人际交往力和终身学习力都是其重要构成,在融合传播环境下也都呈现出很多新的特征,值得高度重视。总体上看,编辑力的演变,实质上反映的是媒体与编辑的关系,以及编辑参与整体媒介生产和传播过程的地位、作用和方式的动态性变化。无论是创意策划的集成性,还是资源整合的跨界性,抑或内容加工的多态性,都在凸显这样一个事实,即媒介融合进程的推进,没有弱化编辑的主体地位和编辑的创造功能,没有改变编辑活动的基本性质。恰恰相反,媒介融合环境下编辑力的作用和价值将更加重要,在媒介创新上的主导性作用将更加显现。

注 释

[1][3][4][日]鹫尾贤也著;陈宝莲译.编辑力:从创意、策划到人际关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2,50,63

[2]王振铎,赵运通.编辑学原理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73-74

[5][8]段乐川,路畅.微信编辑:基于文本生成观的认识[J].河南大学学报,2016(6):144

[6]王亚炜.生产消费者对品牌塑造的价值分析[J].商业时代,2012(23):27

传统媒介的作用范文4

关键词:媒介融合 期刊 新媒体

媒介融合是数字化时代期刊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期刊媒介融合包括媒介形态、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传统期刊业要利用已有的品牌、资金和人才优势,利用自身资源与电信、ISP等新媒体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和战略重组,从而降低成本,通过媒介融合,期刊可以发展为手机版、多媒体版、语音版、网络版、博客版等。延伸期刊生产价值链。

媒介融合的理论和我国期刊业媒介融合的背景

媒介融合的理论。“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简而言之。就是基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形态所呈现出的一种全新的变化。对于这种变化,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副院长莱恩・布鲁克斯教授在2006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学术讲座中解释说,媒介融合是一个新闻学上的假设,其核心思想就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与媒介融合同步是媒介的分化,融合、分化的共同作用将导致现有媒介形态分类的变革。第一媒介报刊、第二媒介广播、第三媒介电视、第四媒介网络、第五媒介手机,这种以媒介形态作为分类依据的模式可能被改变,而变成以特性为主的分类方式,从而形成三种媒介:固定媒介、移动媒介和可固定可移动的媒介。媒介融合是动态的发展过程,期刊媒介融合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期刊业和其他媒体之间的整合与并购。形成具有多种媒介单位组合的大传媒集团。二是期刊和其他媒体之间的交融与互动。期刊通过不同媒介之间传播方式和内容的相互借用,实现媒介功能重新组合和媒介资源重新配置。由此可见,期刊媒介融合并不是媒介集萃,而是要突出期刊的自身特性,吸纳其他媒介可以为我所用的特点,构建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传统期刊在媒介融合竞争条件下的发展,不能排除期刊独有的表现形式,而是在融合运用其他媒介表现形式的同时,仍然依靠其自身独有的传播形式。并将其作为全媒体运作的核心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期刊发展不能摒弃自身形态。恰恰相反,而是要充分认识到其自身独有形式的优势,并以此为起点,进行新时期发展的战略转型。

我国期刊业媒介融合的背景。中国期刊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得到提高,期刊的读者群体越大。人们对期刊质量和专业化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期刊业发展的技术背景、消费者背景和产业背景共同促进或制约着媒介融合的广度和深度。

第一,我国期刊业媒介融合的技术背景。随着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和在传媒领域的全方位渗透与应用,传统期刊的单一媒介终端向视听多媒体终端进化,媒介融合使高科技应用于传统期刊内容编辑、制作发行、传输及接收等各个核心环节。期刊媒介产业组织的发展空间及市场机会也相应增长。不同媒介方式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数字技术打破了期刊媒介的介质壁垒。使期刊同一内容多介质实现成为可能。

第二,我国期刊业媒介融合的受众背景。网络具有多媒体性、传播范围无限性和互动性,而传统期刊拥有巨大的作者队伍和大量的信息资源。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期刊媒介受众即读者的需求由单一的阅读转化为多元化,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选择和互动。收入、文化及适应力的差异使读者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不再趋同,如受众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一般是媒体利用度高、年轻、收入高的社会中坚阶层,是最具活力的消费群体,受众的需求是媒介融合的内在驱动力。媒介融合使得期刊传播主体发生了变化,传统期刊传播信息的主要是编辑和作者,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的主体转变为与社会公众共同分享,原来单一的传受关系也将随着这种公共交流平台的建立而改变。

第三,我国期刊业媒介融合的产业背景。期刊媒介融合涉及广播、电视、电影产业、信息通信产业、电子制造产业、出版产业等多个产业,目前我国对期刊媒介融合影响最大的分别是广播电视产业和电信产业。我国期刊业媒介融合需要在业务、网络等领域冲破上述产业间的壁垒,通过市场结构使资源合理配置。

第四,3G的发展使我国媒介融合加速。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3G原本是通信技术,但在当今媒介融合的背景下。3GH{代手机媒体成为网络的延伸,传统的期刊和互联网与手机的融合,可以实现移动网络化和网络移动化,3G的发展使我国媒介融合加速。

新媒体与传统期刊业激烈竞争态势和期刊业媒介融合的发展

传媒行业激烈竞争的态势。传统期刊业正在面对新兴媒体的竞争压力,以互联网为例,据CNNIC统计的数字显示,中国网民数量达到3.16亿,大多数受教育程度较高,新媒体分流了大量传统期刊业的受众和相当部分的广告市场。传统期刊和新媒体通过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调整组合,形成适应市场需要的媒介融合模式。

第一,传统媒介的受众覆盖率低于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根据2009年2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手机用户达到6.4亿,手机上网用户已经达到1.176亿。3G网络建成后,手机的数据传输速度将大大提升,384kps是基本的速度,最高可达到2.8M/秒以上,将来手机上网会比传统互联网上网更为方便快捷和高速,必将吸引更多的人上网。而与此同时,传统期刊的发行量出现整体下滑的趋势。

第二,新媒体的经营收入赶超传统期刊。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7-2008)》透露,2007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4811亿元,电视广告、报纸广告、报纸发行等产值均超过200亿元。移动媒体和网络媒体增长较快,移动媒体年总收入达到1053亿元。网络媒体总收入297亿元。传统传媒产业,除有线电视收费外,其他门类收入基本都呈下降趋势,图书出版、电视广告、报纸发行、广告公司等占传媒产业的比重下降幅度较大。

第三,我国媒介融合的发展现状。从上世纪90年代的我国报纸杂志与网络的融合,到如今的电视、网络和电话三个产业的融合,我国不同媒体之间的融合还处

于初始阶段,多数还不是完全的市场行为,传媒集团的规模还不大,从目前媒介融合的情况来看,是三网合一,即现有的电信网络、计算机网络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相互融合,逐渐形成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系统,在以IPTV和手机电视为代表的融合类业务的推动下,我国的三网融合在2006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行业之间建立了适当的合作模式,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我国最初的媒介融合是组织的融合,这种结合往往是依靠外部的力量(如行政力量)使媒体结合成共同体,如中国的一些报业集团,普遍存在融合深度不够,组织松散的弊端。我国媒介的不同行政区划也对媒介融合有影响,如目前一般都遵循一省一报业集团一广电集团的模式,地方市场几乎是被当地媒介集团所垄断。我国目前的政策体制,并不是所有的媒体都有采访报道权,特别是在进行跨地区、跨媒体的新闻采访时受到诸多政策的限制,影响搭建媒介融合所需要的多媒体平台。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期刊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3G引发传统期刊业更深刻的媒介融合。实施3G技术后,传统期刊业可以在3G平台上建立自己的期刊传播信息网站。传统期刊可以利用自身拥有的专业性强、稳定而优质的作者队伍和信息源等优势,通过3G使用户高速上网获取多媒体信息。在营收方面,传统期刊可以通过手机平台收取信息费,比在网络上收费更加可行。3G技术实施后,还将促进传统期刊广告盈利模式的发展,大大降低用户承担的费用,传统期刊有强大的信息内容优势,在与3G时代的手机媒体结合的过程中可以吸引到大量的受众,广告空间也随之扩展,手机广告还可以实现更多的广告创意,表现效果大大提高。3G引发了我国期刊业更深刻的媒介融合,传统期刊产业在手机媒体这个新平台上有更大的发展,手机媒体可以像传统期刊那样根据目标受众特征选择合适的内容表现形式,加大与读者和用户的互动性,而传统期刊会真正实现以读者为中心的办刊和营销理念,可以按照用户需要,以服务信息的形式为读者量身打造传播内容。

构建立体期刊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包括数字化平台、期刊网站、电子商务、电子阅读器、多媒体数字期刊、户外数字媒体、手机报刊、手机二维码、移动采编系统等。传统期刊业内容生产方式的变革包括数字化平台构建和移动采编系统等。内容编辑仍然是期刊杂志最重要的竞争力。期刊社应集合自身资源,构建基于数字技术的多种媒介生产和、业务运营和决策管理等各方面支撑的系统平台,实施灵活的数字技术机制和通畅的数字采编业务流程。编辑将稿件以及用户生成内容等合成到统一的平台上,经选择性编辑分发到不同的媒体终端,形成多样化的产品,实现媒介融合的新模式。期刊社要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运营体系。注重人性化服务理念,通过高效互动模式,实现内容信息为各种媒介所共享,以满足用户的多元需求,同时应创建期刊品牌、保持权威性和专业特色。

在媒介融合时代,期刊编辑要实行一个内容多个介质(期刊、网站、短信等)的联合工作方式,配置全千兆以太网连接以及IP电话、集成电子邮件和网络聊天功能,接有多个频道的IPTV。媒介融合的最核心涵义是媒介形态的多媒体融合。传统期刊社要构建网站(包括网络版)、多媒体数字刊(包括手机报刊、电子纸刊、电子显示屏信息)、数据库等。传统期刊可以融合互联网多媒体、超链接、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在阅读习惯上保持传统读者的认同,还要满足受众互动参与和接收多媒体信息的个性化需求。融合后的期刊可浏览、可播放、可检索、可链接、可评论、可下载,从传播终端的选择来说,可以在线阅读,并且可向3G手机、电子纸或者其他阅读器平移,使传统期刊向数字出版、电子发行转型。

传统媒介的作用范文5

【关键词】生态心理学;媒介;生存环境;范式

当代许多人机界面的人体工学程序,很多是基于用户加入半自动主体或智能主体组装的环境的隐喻和机制,这些技术形态包括定位、追踪、确认、掌握和移动、修改对象。为了更好地适应用户,媒介的交互设计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体现了和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心理意向。把媒介作为环境研究,是对媒介交互智能化的一种适应,更是我们认识观的一次跃进。媒介环境学认为:“媒介即环境,环境即媒介。”[1]从生态心理学的视角研究媒介环境,我们即是媒介,媒介即是我们。新兴的媒介形式要求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我们赖以生存的媒介。

生态心理学研究特征

(一)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秦晓利在《生态心理学》一书中,定义生态心理学为“运用生态学的视角与方法,研究人与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并把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划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生态学的生态心理学,主要以吉布森、奈瑟、巴克为代表,强调在非实验室的情景下研究生态心理学;另一种是生态危机的生态心理学,这更趋向于问题型的心理学研究,针对的是生态危机的现象,其代表人物有温特、霍华德和罗杰克,他们试图用心理学的方法,改变人们对环境的不适当的行为。

(二)生态心理学研究方法

强调自然情景的生态效度的研究。传统的科学心理学研究,采用还原的方法,将现实生活简单化,讲究在实验室环境中,通过变量控制,消除无关变量的影响,以线性方法解释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以求达到实验的效度。虽然,实验室的研究方法强调内在效度与外在效度的达成,然而,生态心理学认为,影响实验效度的因素是复杂的、多变的,静态的变量控制不足以说明问题的复杂性。生态心理学家吉布森、巴克、奈瑟等力图在现实生活中研究知觉现象,立足于生态世界观,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态心理学家使用“生态效度”一词,来强调与传统的实验室心理研究的区别。“生态效度”最初是由布伦斯维克(Brunswink)提出的一个术语,指“远近距离的协变程度”。[2]

对还原论和元素主义的批判。来自经典力学的还原论认为一切高级的运动形式都可以转换为低级的运动形式,我们可以把整体性的现象分解为具体的组成部分,从低级的、简单的形式中分析复杂的整体。与还原论相类似,元素主义,也是与简单性相联系,牛顿的机械世界具有因果决定性、统一性、可加性、简单性,因此用分析的方法是可行的,在心理学上体现为将心理和行为分解为基本的元素。生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到作为部分来研究整体以及强调整体、忽视部分的局限性。吉布森的“生态光学”理论,把对视知觉的研究放在一个整体的环境中,关注来自环境对实验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他允许被试的头部摇动。吉布森的生态光学是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一体的光学。

具体的研究方法的运用。生态心理学采用具有生态效度的实验法,行为样本记录法、行为背景调查法、档案法来实施具体的研究。生态效度实验法与传统的实验法有所区别,在实验的取样、设计或者是实验场的选择方面都尽量靠近真实的环境,以揭示现实生活中人们真正的心理状态。样本记录法,指在自然环境中对人或物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而后分析解释从而获得行为变化的原则。[3]行为背景调查法通过K-12量表,对处于各个不同行为背景的被试进行分类,设定边界,在各个边界中探究行为的差别。这种方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方法,包含描述法、自然观察法等;巴克强调进行生态行为科学研究必须注重对生态数据的搜集,以及如何在档案中保存这些数据,以便容易接触这些数据。

生态心理学把媒介作为环境研究的视角

(一)人与媒介的关系

在人与媒介的关系上,有两个概念。第一个是把我们作为媒介之外来看问题,我们使用媒介来进行传播。第二个是媒介环境学的观点,是把环境当做媒介来理解,或是把媒介当做环境,我们参与到媒介中达到媒介交流的目的。

我们把媒介定义为“在自然中起中介作用的事物或者物质,通过空气的力量产生了一个效果”(Random House/Reference Software,1993),媒介的这个观点强调了技术使用和作为发送传递信息的通道。与此同时,认知主义把认知描述为信息处理,信号通过转换进程、暂存器和处理模型传输。依照这样的思路,人类使用电脑工作的方法就是通过信号和机器语言与电脑的相互交流。然而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和开发中,我们是否可以单纯地理解人与媒介的关系是一种交流?

传统媒介知觉隐性的我。生态心理学认为,知觉环境就是知觉自身,我们与环境是一种交互的、互补的关系。当我们把媒介作为环境来研究时,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的知觉或者思维模式赋予对媒介的理解,当媒介反作用于我们自身时,又体现了我们的知觉形态。我们与媒介的交互也就是与自身的知觉进行交互。在传统的媒介形式中,我们的交互是“我-媒介-我”的转换,另一个我依旧存在于我的思维中。

新兴媒介知觉显性的我。尽管媒介环境学的理论不只是针对新兴的媒介形式,但在一定程度上,生态心理学把媒介作为环境来研究正是顺应了新兴媒介的发展。新兴媒介的发展集合了我们人类本身复杂时空与准社会环境中的优良交互传统,不管是对人类认知环境的模拟还是对人类认知模式的模拟,抑或是媒介界面的设计等,越来越顺应了我们的认知模式,根据人类认知处理的差别,跟随适应我们的认知模式,相比传统的媒介环境,无处不在的关怀体验显性了我们的认知模式。如果说,传统的媒介交互是与隐性的我们进行交互,那么新兴的媒介交互形式,体现为显性的交互形式。这种交互模式体现为“我-媒介-克隆我”,这与生态心理学的“知觉环境即是知觉自身”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人与环境的关系

进化论的观点。现代人类与前冰川时代的祖先的区别是我们的适应性是重要的文化,自然选择的许多进程被快速的适应机制代替,塑造了智慧的人类。但是人类的进化速度在某些方面可能会放慢,因为,选择的压力可能由技术和社会政策来调节而不是自然选择来调节。[4]诺曼(1993)曾简洁地总结了信息外化的主题,“事物使我们变得很聪明”。他认为,人类的认知大多不是存在于我们的思考或者记忆能力中,而是我们构建外部认知事物,并使用它们去补偿我们工作的限制和长期记忆。媒介进化是一种系统内的自调节、自组织,其机制就是补救媒介。媒介不断补救的过程就是媒介技术在模仿甚至是复制人体的某些功能,甚至是模拟和复制人的感知和认知模式。莱文森“人性化趋势”的媒介进化论认为,人好比是“自然环境”,人们选择技术和媒介,用以维持、发展自我,改造世界。[5]

系统论的观点。贝塔朗菲的系统论观点指出,机械论有三个错误的观点:一是,简单相加说明有机体的观点;二是,“机械”的观点,把生命现象简单地比做机器;三是,被动反应的观点,有机体受到刺激才做出反应,否则就静止不动。[6]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整体的、动态的、等级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强调,不仅要通过部分解释现象,还要估计它们之间联系的总和。动态的观点把有机体看做是保持动态稳定的开放的系统,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异因同果率。等级观点认为,有机体是按照严格的等级制度组织起来的,具有层级性,生物学的任务是发现在生物系统中起作用的规律,建立机体论代替机械论。

(三)媒介与环境的关系

说到媒介与环境的关系,不得不提到媒介环境学。波斯曼说,媒介环境学主要探讨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的感知、理解、感觉和价值,以及我们与媒介的相互作用,如何帮助和阻碍我们的生存。[7]52麦克卢汉(1962)也指出,一旦世界的主导传播媒介变化了,符号系统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人们依靠媒介进行交流时,感官必然会发生这样的变化。[1]媒介环境学把“媒介本身”作为变化之源、立论之本,不从媒介环境学的传播内容、影响媒介传播的各种噪音,也不从媒介背后的意识形态来分析,而是肯定传播形式的重要性,在它看来“一切历史都是媒介史”[7]15。

4.生态心理学知觉与媒介环境的关系

生态心理学认为,知觉和行为不能分开,知觉包括选择和牺牲其他来处理一些信息资源。奥卡姆的剃须刀理论,要求我们用最简略的途径达到解释的完善。我们的认知过程也是在修剪的过程中处理信息资源,这必然要牺牲其他的一些信息。作为环境的媒介,不能简单地模型化,因为环境中包含了大量独立的信息资源,也就是生态心理学中的“生态位”的影响。

媒介环境设计对认知的支持。哈肯在热力学内容中提出,有机体花费少量的能量去处理环境的某些方面,可能会产出大量的回报。把媒介作为环境来研究,改进媒介环境方面的建设,可以减少我们认知的消耗。举例说,新的写字楼的员工即使住了几个星期也不能画出整个楼层的布局,但这并不影响他在这栋楼里工作,因为写字楼详细的导航保证了员工行为的正常进行。在这个媒介环境中,我们通过外化的媒介环境,增长了热力学效度,减少了有机体认知的消耗。而香农-韦弗的传播信道的模式,简化了我们的认知模式,哈肯因此拓展了香农-韦弗的观点,认为他们的联结的观点是机械的、决定论的,热力学的联结是多对多的联结。要想概括联结和信息转换的讨论,我们应当通过媒介技术来理解人类知识的外延,通过分配人类和他们外化的环境之间的表现工作,减少有机体认知的消耗。

传统媒介的作用范文6

关键词:媒介融合 媒介经济 社会变革

媒介是人的延伸。作为全球传媒业发展的重大现实和重要趋势,媒介融合正在并进一步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变革,它广泛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

一、经济影响

1.媒介融合改善了媒介市场的供给结构,增加了媒介产品的有效供给。媒介融合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市场格局,让原本互不搭界的传统媒介有了竞技的舞台。竞争范围和强度的大大提高,有效改善了媒介的市场供应结构,激发了媒介机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仅提升了融合媒介的生产效率和有效供给,对传统媒介也有所带动。

我国“十一五”期间,从传统的广播影视产业到数字网络视听新媒体产业,均借媒介融合发展之东风,创出产量加速增长之业绩。就媒介内容产品的生产、供给情况而言,我国“十一五”期间广播影视产业有网络、手机电视等媒介平台的加入有了更为突出的平稳增长态势(见表)。

表 “十一五”期间中国广播影视内容产品供给情况

以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为例,CNTV已建成亚洲规模最大的网络视频数据库,直播频道100个,节目存储总量约达24万小时,日均节目制作量超过500小时,各终端日均视频量5000余条。除通过自主生产、版权购买和商业合作等渠道提供媒介内容与信息服务外,用户生成的内容(UGC)同样构成了视听媒体内容产品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媒介终端产品的开发、供给情况而言,各具特色的视听终端层出不穷,并以支持移动性的手持终端类型最为丰富。据工信部统计,2011年1月至11月,中国彩色电视机产量为10936万台,微型电子计算机产量达29455.1万部(笔记本电脑21935.7万部),移动通信手持终端产量则高达104259.6万部,同比分别增长6.3%、32%、20.7%。可见,在媒介融合的影响下,媒介终端产品的供给量大幅增加,多功能一体化的便携式移动终端的增速尤为明显。

2.媒介融合调动了媒介消费者的参与积极性,激发了融合媒介的市场需求。媒介融合具有“双向互动”“产消合一”“去中心化”等特质。基于此,媒介消费者参与信息生产与传播过程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体验”成为新型媒介消费特征,消费者对媒介信息内容、服务,以及接收终端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据统计,截至2012年6月,中国网民达到5.38亿,手机网民为3.88亿,网络视频用户达3.5亿,用户使用率继续保持在65.1%的水平。微博用户为2.74亿,较2011年底增长9.5%,微博用户规模已进入平稳增长期。数据表明,媒介融合激发并拉动了媒介信息消费的市场需求,使我国逐步成为融合媒介的需求大国。

综合而言,媒介融合带来了传媒“注意力经济”与“影响力经济”的“乘数效应”,推动了媒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媒介市场增添了运营活力与发展动力。

二、政治影响

1.媒介融合拓宽了党政信息自上而下的传播渠道,确保了公民的知情权。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央与地方各级党政部门的政策、政务信息均已不再仅仅通过传统媒体来,而是综合利用各类融合媒介作为记录和传播信息的有效载体,以确保公众能够随时随地了解相关信息。这表明,媒介融合拓宽了党政信息自上而下的传播渠道,推动了政务公开化的进程,在更大程度上保障了公民对党政信息的知情权及对公权部门的监督权。

但值得注意的是,媒介融合在拓宽信息传播渠道的同时,也带来了虚假信息传播的裂变效应,导致公众非理性情绪扩大,这就使政务信息的及时公开显得更为重要。在给党政部门的舆论引导带来压力和挑战的同时,也从侧面推进了政务的公开。

2.媒介融合拓宽了社情民意自下而上的反馈渠道,保障了公民的表达权。相对于传统媒介时代人民群众在表诉民意时处于被动的局面,媒介融合为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表达平台,从而拓宽了社情民意自下而上的反馈渠道,更加充分地保障了公民的话语权与参与权。这必将进一步推动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加快公民社会的构建。

3.媒介融合搭建起党政部门与人民群众双向互动的沟通平台,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媒介融合让党政部门与人民群众双向互动的电子沟通平台得以实现,产生了非同凡响的效果。从现实来看,党政部门与人民群众基于此类平台而展开交流互动的主要方式有:

(1)论坛问政。论坛问政是指通过网络论坛,党政部门与社会公众进行交流互动的问政方式。2008年6月20日,总书记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2009年和2010年2月,总理先后两次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同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此后,网络论坛大量涌现,论坛问政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

(2)微博问政。这是党政机关、通过开通微博以实现与社会公众平等、深入交流的问政方式。截至2011年7月,全国共有5114个政府机构、3432名政府公务人员、438名全国及地方两会代表开通新浪微博。据统计,在全国微博(新浪)十强中,官员级别既有基层,也有高层,其所从事的职务也广泛涉及各个领域。如今,微博已越来越成为党政机关及体察民意的重要渠道,并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