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酒店文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酒店文化论文范文1
对酒店来说,它的经营目标、类型,甚至建筑风格、服装服饰、规章制度、仪容仪表都透视着企业领导者在创业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是其人格魅力的再现。单纯的统一服装、统一标志,喊口号、搞公益活动以及CI形象设计都只是企业文化的塑造过程,当今社会,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领导者的思想才是企业文化真正的原动力。由领导者思想凝练而成的企业文化,是培养员工积极性的动力,也是员工产生积极性、创造性的根源,它可以将全体员工的事业心和成功欲望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只有当企业文化渗透到每一个员工内心深处,员工真正明白企业追求的价值标准,才能自觉维护企业的利益,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本职工作当中。我们的员工在年龄、经历、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个人与酒店、酒店的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利益也存在着差异,如果他们渗透着领导者思想的同一制度、同一氛围、同一环境的导向,这种导向就容易形成精神共同体,形成每一个员工共有的目标及方向,成为企业的一种无形的约束。以海尔的企业文化为例,张瑞敏总裁本人喜好研究传统哲学,如《老子》《论语》《孙子兵法》,其企业文化就极大程度地体现了他本人的思想:以中国传统哲学为基础,糅合现代企业管理,做到兼收并蓄(老子言:内圣外王)。他所起的导向作用就是引导员工不断学习,争创世界第一。
2企业文化对酒店员工的调试作用
广州丽嘉酒店有这样一条座右铭:“我们以绅士淑女的态度为绅士淑女服务。”任何企业的员工不可能都是优秀的,优秀的人只有优秀的领导者才能调试出来。而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通过其特有的价值体系,影响酒店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内部矛盾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酒店业普遍都提出“微笑服务“”问好服务”“一站式服务”及“个性化服务”等服务形式,给客人一个可心的微笑是很自然的一件事,客人不一定永远是对的,但让客人带着不满意离去,就是我们的错,把助人当作快乐之本,喜欢看到客人快乐,唯有把服务做精做细,才能赢得客人的心,服务是一种态度和美德,它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可以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及行为规范体现出来,可以制约、调试员工的习惯、信念、素质,甚至人生观,潜移默化地将企业所需弘扬的文化渗透于员工的思想中去,从而达到提高服务水平及服务质量的目的。
3企业文化是酒店的最佳宣传途径
一个企业建立和实施企业文化,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向社会公众展示自身成功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管理风格和良好的经营状况,为本企业树立信誉,扩大影响,从而提升整体形象和竞争力。好的企业文化所表现出的具体形态,会被人们广泛地借鉴、仿制甚至克隆。因此,它所产生的宣传效应是巨大的,只要它代表先进、代表优秀、代表时代,就会有很强的生命力及影响力。我们之所以致力于建立一个“学习型”的企业,就是要在管理模式、文化观念、经济收入等方面向更高目标迈进。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了21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它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战略,也是另一种宣传模式,其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取长补短,扬优避劣,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提高知名度,达成共识。太原市洗浴行业协会的成立就是最好的证明,它标志着新的企业文化即将诞生。
4企业文化能增强员工的凝聚力
在酒店业中,服务行为的最直接提供者就是酒店员工。关心、爱护他们,培养他们,给他们展示自己的舞台及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让他们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为什么而干,有了清晰的目标后,他们才会将酒店工作视为发展自己的事业,努力为其积累利润,为社会创造财富,增强主人翁意识,做到“人企合一”。这就是我们一贯倡导“爱兵如子”的领导作风的原因之一,因为我们知道任何企业不养无用之人,而员工也不会在任何一个企业虚度光阴,它只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这就需要以企业文化陶冶人,营造生动活泼的企业氛围,满足员工的精神生活需求,凝聚员工,融洽企业内部各种关系。通过开展群众性的有益的文化活动,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企业氛围,使企业员工在共同的兴趣爱好中增进沟通和了解,融洽感情,从而不断给员工注入正能量,激活企业机体,用先进文化理念指导企业员工的行动。利用宣传标语、店报、板报、店庆等各种形式强化员工的视觉感受,以达到统一思想、增强酒店凝聚力的目的,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在“言传身教”。因为它所产生出的形象、直观教育比语言更具体、力量更大,它可以使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转化成员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员工拥有自豪感及荣誉感,从而更大程度地发挥其潜能,体现自身价值,尽献其才。哲学家形容人生是“带着锁链跳舞”,企业文化何尝不是?我国的海尔集团,仅用10年的时间,便将一个资不抵债的破旧小厂一崛而起成为进军世界500强的大型科技型企业!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数百年。”用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的一句话来概括:“每个人,甚至国家都会有很困难的时候,但重要的是精神不倒!”这里的精神,是指企业的灵魂,也就是企业的精髓———企业文化!
5企业文化能更好地推动经营理念的实现
没有客源,酒店何以生存?从事酒店工作的人都知道:客人是我们的上帝,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这就要求企业文化不只是员工认可,更要服务社会,让宾客受到酒店温馨氛围的感染,把更多的客人吸引到酒店来,从而实现酒店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大家知道,人可以成为资产,也可以成为负债。这里的人不只指员工也包括客人。以人为本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酒店业要以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人为本,以与酒店价值观同步的人为本。企业不应将工作重点只简单地停留在抓技能上,而应加大力度提高服务意识、了解宾客心理需求、处理好与宾客关系。员工要端正工作态度,明确岗位职责,最终使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与酒店的企业文化达到高度统一。通过提高宾客满意度、降低投诉率,关注宾客需求,明确经营战略,塑造企业形象,用优质的服务潜移默化地引导客人,从而提高酒店的市场竞争能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
6结语
酒店文化论文范文2
一般而言,每部电影作品均包蕴一定的文化阐释价值,而且是多方面的。不同的电影艺术家创作出来的电影作品所展现的文化形态和内涵也是千姿百态、各有特色的。如同为中国第五代导演,在20世纪90年代就展现出不同的文化取向:陈凯歌一如既往沉缅于民族历史,热衷于人性建构,从早期《黄土地》起步,途经《大阅兵》、《孩子王》、《边走边唱》、《霸王别姬》、《风月》,直至《荆轲刺秦王》。他电影创作的基调一直是那种和中国血缘关系断然撕裂的痛楚,并始终坦露士大夫式的精神忧愤,强调历史哲学的表达,他的个人艺术行为和电影文本皆成为文化苦旅的代名。张艺谋则愈加显示出一个形式主义者的轻盈,他认为中国(大陆)电影过于注重政治、社会、文化等形而上意义,固然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哲理性,但却缺乏生动具体的人性描写。他的表白实际上再次证明了他与陈凯歌在电影文化想象上的不同。因而无论是表现现代化遭遇传统中国的《秋菊打官司》,还是纪录乡村文化撞击都市文明的《一个都不能少》,他都在或过去、或现在,或农村、或城市的景观中,把国民的生存状态和技巧以“好玩”的形式展现出来。黄建新则又不同于“陈张”,他的《站直luō@①,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红灯停绿灯行》、《埋伏》等一批内在涵义陈陈相因的影片均紧扣当代主题,展现了此时此刻的人间百态和可感可知的形形的社会情绪,透过历史的踪迹和传统的力量,看到了另一个中国诞生时所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在现代化炼狱中翻滚挣扎的当代华夏。此外夏钢的平和温情、孙周的忧郁恬淡、李少红的直面生活和宁瀛的理性风格化都使各自的影片展现出独特风貌的文化形态和内涵。而90年代的周晓文更是积极多变,时而畅想都市青春,时而影像乡土《二嫫》,时而涉足远古《秦颂》,一个人,三种影片类型,三种表达格调,三种文化想象。
尽管每一部影片所展现的文化形态、内涵各有不同,但其中包蕴的文化阐释价值有些则又是共通的。如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均表露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在选材、叙事、结构、语言等方面标新立异。作品的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都比较强,注重人物内心表现,探索民族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从电影本体出发,努力建构独具民族内蕴和民族形态的文化模本等等。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例子表明,不论是什么电影,也不管是哪位导演的作品,在文化阐释价值的构成中,必然有一些共通之处。概括说来,电影作品的文化阐释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俗学价值
最常见的文化阐释价值是通过观赏一部影片,阐释其中所反映的某个时代、地区、民族的民风和民俗。人类的精神生活中有两个倾向,一是眷恋故乡,对本土文化有特别的亲近感;一是向往远方,对异域文化有特别的新鲜感。愈是民族的也愈是世界的,具有鲜明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影片往往容易得到各方的青睐,这也是中国影片屡获国际大奖的重要原因。而人们喜爱观赏影片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能经常地、直观地接触丰富多彩的异域文化,了解世界各个民族的不同风情。
阐释民风、民俗主要通过影片特有的环境、道具、布景以及不同民族演员的服饰、歌舞、语言等展开。如美国影片中灯红酒绿的现代都市、英国影片中荒凉寂寥的庄园城堡、拉美影片中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阿拉伯影片中广阔无垠的瀚海沙漠等等,这些都让观众一下子就进入了特定地域民族的特有文化氛围之中。再如日本人的和服、美国人的牛仔服、欧洲人的燕尾服、中国人的长袍马褂等等几乎都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符号。还有印度和日本影片中的歌舞表演,中国影片中的腰鼓、“颠轿”和信天游,美国影片中的“淘金”浪潮,欧洲影片中的“决斗”情结,无不传递出各具时代风情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信息。当然,电影作品的民俗学价值还只是文化阐释价值中的表层价值。
二、社会学价值
电影作品中所包蕴的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内涵,也是影片中常见的文化阐释价值。这些文化价值作为内在层面的文化形态特征,往往存在于影片的内部结构中。如历史事件、政治风暴、社会习俗、民间传说等等,常常成为一些影片的整体构架,从中可以阐释出极为丰富的文化价值。《拯救大兵瑞恩》、《罗生门》、《》、《茶馆》、《泰坦尼克》、《无头骑士》等等都是生动的例证。拍摄于20世纪40年代初的《公民凯恩》更堪称这方面的典范。影片是根据美国实有其人的亿万富翁、新闻大王威廉·伦道夫·哈斯托的生平事迹创作的。它陈述了新闻巨子凯恩作为“大国民”精神风貌,并且由这个人物扑朔迷离的命运概括了人类前史时代的深刻命题:资本与人性的冲突以及人性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普遍性异化。是资本这个怪物打破了幼年凯恩的平衡,资本的教育代替了母亲的抚爱;是资本这个怪物在养成了凯恩作为社会人的才干的同时,也激发了他对资本的贪婪。他的巨大财富的累积,是以牺牲人的良知和人的情感为代价的;也是资本这个怪物使凯恩承受着现代声色犬马生活的辉煌,同时也彻底地撕毁了他在人的生活中的全部温情。凯恩拥有资本和现代生活提供的宏传版图,但他却失掉了人最美好的东西和最基本的享受。他没有爱人,也失去了朋友,他是孤独的,生前如此,弥留之际也不能免,他的那句般的“玫瑰花蕾”,显示了他的心灵上的疲惫,同时也是心灵的自觉。它发生在凯恩相对远离现代生活的时刻,并且联系着他尚未涉足现代生活的孩提时代,因而带有特别的催人沉思的力量。凯恩的形象呈现着一种全新的沉思的浓度,几乎也是他生存的那个国家巨大历史矛盾的回响,从中观众几乎可以完整地了解到“凯恩时代”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三、生命学价值
电影作品中所蕴含的生命价值(特别是人生价值)是电影文化价值中较为深层,也较为重要的阐释价值。草长莺飞,虎啸猿啼,生命的踪迹无处不在。“生命之树常青”,而体验生命、思索生命、张扬生命,也是电影艺术魅力的源泉。生命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充盈于每一个个体的存在中。如法国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的动物影片《熊》,由一只小熊担任主角,以一只大棕熊为最佳配角,再加上两名猎人,组成了全部演员阵容。影片用拟人手法,始终以小熊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为主线,通过小熊那些颇有“传奇”色彩的经历,把观众带入大自然中。摄影机展示的完全是熊的视野和范围,观众在欣赏到一幅幅平时不易接触到的自然景象的同时,深深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和丰盈,进而领会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合谐是多么美丽又是多么重要。但电影由人创造,并因人而存在,其中心必然是人的生命形式和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人才是美的,只有充满生命的人才是美的”。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值得仔细审视,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与梦想。电影艺术只有与人的生活、命运紧紧联接在一起,才能叩响出生命的感觉,探寻到生活的意义。
透视生命,首先要展现人的生存方式。好莱坞影片精心描述了一种高度现代化和“理想化”的北美生活方式:文明、舒适、温情、浪漫……男主角正直幽默,女主角能干漂亮,由此构成了对亚洲广大青年观众的强大吸引力。与此类似,我国《黄土地》、《老井》和《爱情麻辣汤》、《没事偷着乐》等影片分别展示了传统的中国农村生存方式和现代的都市生活方式,因而引起中外观众的强烈兴趣和深刻关注。生命体验更多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更多的人像克莱默夫妇、贫嘴张大民一般地“活着”,活在窘迫困顿中,活在鸡零狗碎中,活在嘈杂拥塞中。高明的电影叙事和观赏正在于滤去浮动的烟尘,聆听生命真实轻微的音色。有时生命体验也存在于罕见的突发事件中,特别是在面对巨大生存挑战的灾难时,人的生命意义会在短时间内爆发,在一瞬间闪现出剧烈而灼人的人性光辉。如《地震》、《龙卷风》、《活火熔城》、《天地大冲撞》等展现人类在自然灾难面前的无能为力和坚强不屈;《泰坦尼克》、《紧急迫降》、《恐怖地带》等则充分展示了人在技术社会里对不被自己了解或控制的技术灾难的恐惧无助和劫后余生的生命体验;《现代启示录》、《猎鹿人》、《细红线》、《辛德勒名单》、《发条桔子》等则向观众展示了人的生命在人为的灾难(如战争、暴力犯罪)面前既是无比脆弱,不值一钱,又是弥足珍贵,至高无上。人类的生命价值正是在生存形式的变幻中不断得到实现和充实,人活着不管是享受生命,还是含辛茹苦,都是生命之光的闪耀。
对每个具体的生命过程而言,浅的是人生的表象,而深的是人的情感世界。情感始终是电影创造的核心,对生命感觉的捕捉,经常表现为对情感的凝聚与剖析。电影叙事以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方式为主脉,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而将心比心,以情动情,是沟通创作者和观众心灵的最有效的途径。“如果充分意识到情感意味着意识到它的全部独特性,那么充分表现情感就意味着表现它的全部独特性。”(科林伍德《艺术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16页)当人的内心隐藏着旋转运动的情感潜流时,当情感在相反的两极——欢乐与悲伤、希望与绝望、真诚与虚伪之间持续摆动时,电影让观众看到了人类灵魂的最深处。《雨人》中的兄弟情深,《城南旧事》中的淡淡乡愁,《广岛之恋》中的复杂恋情……或甜蜜或苦涩的种种情感,虽然是一时一地的故事,却似一只弓拉动千万人的心弦,唤起了萦回于每个人心头的思绪。无论是“大江东去”,还是“杨柳岸晓风残月”,只要表达的是永恒的情绪或意志倾向,即便是微山浅水,也能于细微处见出广博,化瞬间成为永恒。因为“在这一瞬间,我们不再是个体,而是整个族类,全人类的声音一齐在我们心中回响”(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75~376页)。
电影中的生命意蕴、人生价值是电影文化阐释价值中最易与观众产生交流和共鸣的部分,观众观赏电影,通过经历影片中人物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品尝影片中人物的酸甜苦辣,体味生活的欢愉和艰辛,以达到认识自身、珍惜生命、善待生活、完善人生的理想境界。一部《泰坦尼克》,让多少人为之感伤,为之感动,为之莫名的惆怅和振奋。既有爱的甜蜜,又有恨的痛苦;既有生的欢愉,又有死的伟大。大难来临时的人生百态让观众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愈是美好的事物,当被破坏的时候,就愈具有悲剧的力量。电影中上演的一幕幕“悲剧”把观众,甚至把人类的整体生命价值推向一个个新的高峰。
四、哲学价值
电影作品文化阐释价值中,最为重要也最为深刻的是其中所蕴含的哲学价值。电影能唤醒个体生命的感觉,更可以使艺术成为超越生命的有限而获得无限的中介。追求永恒、普遍与无限,追求艺术创造的哲理化,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共同特征,也是现代影视艺术的总体趋向。
哲学和艺术都是升华现象,艺术在追求升华的进程中往往就获得了哲学品格。同样是对战争的反思,《广岛之恋》和《现代启示录》就超越了一般的侵略与反抗、失败与胜利、怯懦与英勇的简单对照,而深触到战争背后人性的永恒主题。一部绝好的惊险片素材,却引起了黑泽明对人的思考,引出了发人深省的《罗生门》。安东尼奥尼曾表示:“我的影片源自我的情感,同时对应我的生活阶段。”(S·查特曼《安东尼奥尼在1980年》,载《世界电影》1999年第1期,第236页)然而他的作品却让东西方观众在个体中看到整个人类、整个世界的面影。只有关注整个人类的共同问题,才有可能引起普遍的共鸣;也只有穿透生活的表层,努力揭示出人类生存状态的本质,才能使作品走向永恒。人,是艺术的宗旨,也是哲学的根本,而哲学意识赋予作品穿透时空的无穷魅力,也因此成为品评作品优劣的一个重要话语。
电影作品的哲学品格主要表现在对人类及其生存处境的理性思考。聪明的俄底浦斯解开了“斯芬克斯之谜”,作为谜底的“人”,却成为人类更难回答的问题。“人是什么?”“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又是谁?”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直到今天,这些形而上的命题被反复追问。电影艺术无法回避也不应回避对人、人存在的本性、人的内在与外在困境的探讨。电影史上那些深刻与永恒的杰作都是创作者们以深邃的目光关注人及人生存的这个世界的结果。美国当代著名电影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在他为数不多的作品中,总是将探讨人、人性、人类未来的命运等哲理化命题放到创作的首位。其中《奇爱博士》《二一年太空漫游》这两部描写未来的影片,更可以看作库布里克关于人类未来的哲理化思考的升华。英年早逝的基耶斯洛夫斯基被誉为欧洲“最有独创性、最有才华而又最无顾忌的导演”之一。尽管人们试图从政治、宗教等各个层面上解读他的电影,然而他那自省的目光始终超越政治、宗教和社会学层面,深情地注视着现代社会中破损的个体命运。如在他的堪称“天鹅之歌”的杰作《三色:蓝、白、红》中,他抛开政治、社会、宗教乃至艺术的层面,深入探讨“自由、公平、博爱”这些人类的生存原则在个人生命层面上的巨大意义。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看来,真正的爱情是广博无私的,能使人高尚的,但错误的爱情足以让人遗憾一生。人世之爱好比一个个切成两半的苹果,只有找到切下的那一半,才能相合无间,用别的半个苹果来代替是不可能完美的。但没有遇到真正的对象的人也不必因此封闭人生。基耶斯洛夫斯基是运用电影进行人生哲学思考的为数不多的当代导演之一。同样出于对人的思考,对人存在的可能性的探讨,中国有了深沉凝重的《黄土地》,有了自由奔放的《红高粱》,有了气势磅礴的《霸王别姬》……有了与世界对话的可能。但应当承认,在我国每年为数众多的电影创作中,真正能跳出政治、道德等框架,让观众通过银幕眺望人生万象,在短时间内感悟直接的生存哲学的力作,可谓凤毛麟角。注重使命感的中国电影在追求哲理化方面还有许多路要走。
五、宗教价值
电影作品中所蕴含的宗教价值也是值得关注的较为重要的文化阐释价值。人类艺术文化的发展历史表明,艺术和宗教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同构统一性。两者以其对人类生活的晦暗性的洞烛、突破与超越,激情满盈地传达了一种普遍性的东西,从而改变了围绕它的人们,把人们纳入一种秩序之中,进入一种神圣的意义领域。人类通过艺术和宗教不断提供的全新意义模式共同展现被创造的知觉和意义构架,解释其经验并规范其生活。宗教不仅成为艺术孕生的母体与土壤,而且直接与艺术创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艺术发展的无可争辩的因素。电影作为一门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各项成果迅速发展起来的最年轻、最现代化的艺术样式,同样也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一方面,在长期的艺术发展历程中,艺术宗教化非常突出,广义地看,甚至可以说,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伟大的艺术作品是无宗教的,而电影作为借鉴并容括人类艺术文化各种经验的综合性艺术,无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留下宗教文化的痕迹。另一方面,电影艺术的思维模式(包括创作思维模式和观赏思维模式)和宗教的思维模式有共通之处。电影是影像的艺术,面对影像的电影创作者(包括电影观赏者)对影像的偶然性、可能性、开放性以及纷至沓来转变流动不可遏止的一切,收视反叫,耽思傍讯,在体味和知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韵的同时,也会生出“终不许一语道破”的模糊感受与“无言之美”。这种创作和观赏中的模糊性、神秘性,散发着深沉的宗教感。电影艺术家和观众就有可能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通过独特的“影像”话语,独力阐释自己的经验,得出与宗教相似的有关世界的结论,特别是对生命与神秘之物的沉思、顿悟、揭示,是与宗教(至少是亚宗教)感情和宗教经验的理解相联系的。以至于有人将到电影院观赏一部电影也比作是举行一次宗教仪式。
观众通过观赏电影,特别是观看宗教题材或与宗教相关的影片,可以看见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已经觉察的东西(否则他们便不会知道他们需要它),发现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已经构想的东西(否则他们便不会知道它已经丧失了,或者当它被发现时,也不能够认出它来);而且还可以进一步看见他们至今不能看见的东西,甚至发现他们还没有构想的东西。例如美国环球公司1988出品的影片《基督最后的诱惑》,这是一部探讨耶稣在成神过程中的内心世界的影片。影片从耶稣当木匠为罗马人制造用来处死犹太人的十字架开始,后来,耶稣的灵魂得到净化,开始直接与上帝对话,又在沙漠中修炼40日,得到了惊人的神力;最后他得到神的昭示,应以牺牲自己来换取神对世人的拯救;他为了成为一个救赎的英雄,让犹大出卖自己。但是就在他被罗马人钉在十字架上即将成神的时候,发生了幻觉。他在幻觉中得救,结婚生子,过上了平常“人”的生活,直至垂垂老矣。在他行将就木时,犹大前来指责他的背叛行径,此时他才幡然醒悟,并且发现他仍在十字架上作着最后的成神努力。通过观赏该部影片,观众看到了神对人类的重要性,人类需要神的拯救;也发现了神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人自身修炼而成,神就是人;不尽于此,影片还进一步揭示出,神虽然是一个神,但他并不想成为一个神,人就是人,人也不想成为一个神。神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需要有一个神,需要有别人来做他们的神。神不是本身性的,神不过是一种消费性的和权谋性、策略性的存在。神不是由于本身而伟大,神只是由于人的需要才伟大。当人有一天不需要神的时候,神就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这一点是对以往的关于神的观点的一次颠覆,揭开了“神圣”不可侵犯的面纱,为人类自身的自我反省和发展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和积极的贡献。
但是正如艺术与宗教具有“无言之美”,观众对电影文化中宗教价值的阐释也是很难的。大多数影片蕴含的宗教价值往往与生命价值、人性价值、哲学价值交织在一起。即使是宗教题材的影片,也往往借宗教的外衣传递更为丰富的内在的人文价值和哲学价值。如韩国电影巨匠林权泽拍摄于1981年的影片《曼陀罗》,虽然以佛教为背景,但究其实,它在本质上体现的仍然是人本主义思想。在拍摄《曼陀罗》时,导演林权泽明确表示,不是要拍什么宗教电影,因为他对佛教并不关心,也不相信宗教,他只是读了《曼陀罗》的原作后,觉得这是一个最适合将其感受附于画面中的故事,那种为了实现理想而独立奋斗直至殒身不恤的执著过程竟是那样美丽,他相信能打动他的必能打动观众。《曼陀罗》以守戒苦修的法云和放荡不羁的知山进行对比,两个修行方式不同的人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大彻大悟而去。影片中知山走的似乎是大乘佛教的路,他不是闭门苦参“瓶中之鸟”如何解脱,而是投身世俗救度众生。在被政府封锁的小岛上帮病人洗澡,替穷人要饭,为逝者念经超度。在他的身上隐约透露出“有一众生不得度者,我誓不成佛”的崇高信念。但知山似乎又是一个徘徊于欲望和虚无之间的凡人,直面的勇气常常被无尽的欲望吞没。影片通过熟原僧人之口转述他的救度行为,都通过闪回将他的爱情故事(也即他对欲望和虚无的斗争)以影像完整地表现出来,这样安排显然是导演有意削弱他身上的宗教性而突出人性的挣扎。知山像推着滚石的西绪弗斯一样永远无法达到解脱的山顶。知山酒醉后坐化在冬日的山路上,未完成的佛像和他额上深刻的岁月之痕,隐隐透出的遗憾之情,在暗示他未能真正得道。而法云由于母爱缺失造成的心理创伤十几年来始终不能释怀,“瓶中之鸟”即是法云受困的心。他期望通过不断压抑自己的欲望来得道,而事实上无论是逃避还是肉体上的酷刑都不能对其有所帮助。只有当这两个看似对立,实则相反相成的人物思想最终融合时,通往解脱的门才会轰然洞开。法云在焚烧知山遗体时体会到知山的勇气,终于下山寻母,与母亲见面后安详离去。影片定格在一条无止境的道路上,与片头近两分钟的道路的长镜头遥相呼应,起到了喻示主题作用,求道之路漫漫其修远兮,法云依然会坚定地走下去。观众在影片中体会更深的是知山、法云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文精神,佛门戒规、禅门公案都只是对这一精神的点缀。《曼陀罗》确切地说是一部“人”的电影,而不是“佛”的电影。(参见吴丹《宗教外衣人本内核》,载《当代电影》1999年第2期,第116页)
一般来讲,文化价值是包括认识属性、审美属性在内的总体化的价值属性,因而,电影作品的文化阐释价值除了上面提到的民俗学价值、社会历史学价值、生命学价值以及哲学价值、宗教价值之外,还有认知价值、审美价值等,电影文化自身的丰富性也为观众阐释电影文化价值提供了丰富性。正因为电影作品具有丰富的可供阐释的文化价值,方才形成了文化发展的当代奇观:在电影诞生刚过百年的短短时间内,观赏电影已经成为人们最普遍、也最平常的生活经验了。
酒店文化论文范文3
国家主管部门的坚定支持、生产厂商的积极介入,再加上整个国际大环境的推动,一些业内人士十分乐观地断言:税控收款机作为全球税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已经成为我国推行税收电子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讲,它就是实现金税工程的“咽喉要道”。
为何称为咽喉要道
人们之所以将税控收款系统置于如此重要的地位,不仅仅是由于其本身对规范市场、增加税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从各国税收电子化的发展经验看,它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首先,从税控收款系统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就可以看出它的重要作用:其一是税控收款机,这是整个系统的硬件支持部分,通过商业收款机功能与税控功能的有机结合,它可以最大限度地规范市场销售活动;其二是税控机制,它包括一系列有效的控制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纳税人的销售记录和相关的时间等信息可在税控收款机内保留较长的年限,且不可修改或者清除,以此有效地约束在销售和纳税环节中的不法行为;其三是税务征管部门的申报、管理、稽查系统,该系统可最大限度地通过行政监督机制,有效地遏止集团性的违法违规行为;最后是管理、运作和监控规范,它从制度层面保障整个税控收款系统的顺利实现和有效实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税控收款系统对约束不法涉税行为、规范市场以及增加税收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也许不同国家由于国情、内部机制的不同,在税控收款系统的组成上有所差别,但税控收款系统本身的重要性却是相同的。
其次,从各国的经验也能看出税控收款系统的重要作用。在意大利,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税收电子化的推广,但推行的过程相当缓慢,原因不在于其税收内部机制不好或是政府部门不积极参与,而是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无法有效解决税收的电子申报和全国联网管理问题,而税控收款系统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意大利正是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其税收电子化的发展才逐渐走入正轨。同样,在1993年欧盟统一市场建成后,欧盟也在大力推进税收信息化。近日,欧盟委员会发表报告指出,税收征管无纸化改革将有效打击税收欺诈等犯罪活动,并有助于提高各国政府部门的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欧盟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好处,加强税收征管,最终实现税收征管无纸化。欧盟将为此在未来5年时间投资3500万欧元,建立起一张覆盖全欧盟的税收监控网络。而税控收款系统的推行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在欧盟已建成的增值税信息交换系统、消费税电子控制系统以及各地的税收电子数据库中,税控收款系统是最为高效的连接政府和纳税者的纽带,也是各种税收信息的来源和管理工具。
在国内,税控收款系统的重要作用则要从金税工程的目标谈起。总结起来,金税工程的总目标是建立全国从国家税务总局到省、地(市)、县四级统一的计算机主干网,形成“增值税交叉稽核系统”、“防伪税控系统”、“发票协查系统”和“税控收款系统”四个子系统。按照金税工程的总体规划,整个工程将于今年年底最终完成,而且前只有税控收款这一部分尚未实现。在时间上,税控收款系统已经是左右金税工程能否实现的最终环节,在整个中国税收电子化的过程中,它也是“咽喉要道”。
正因如此,政府早在1994年就开始了税控收款方面的推广工作。然而其结果却不容乐观……
多年奋斗历经曲折
也许用“奋斗”一词说明全球税控收款系统的发展过于严肃,但在实质上却是再恰当不过的,这从包括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税控发展过程就可见一斑。
在美国和加拿大,尽管其技术和信息化的发展十分迅速,尽管也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推广税控收款机,但由于各地区情况不同,整个税收系统的信息化并不顺利,只是在90年代末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才带动起税控收款系统的高速发展。以两年前引入的个人所得税电子申报为例,经过两年的发展,电子申报率已超过70%,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和加拿大日益普及的税控收款系统。同样,德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的电子申报也经历了大致相同的发展历程。意大利也是经过十几年的奋斗才在税控收款系统上有了较大的发展。而欧盟在其更为浩大的税收监控网络的建设中,更是充分认识到了其中的困难,要用5年的时间来奋斗,以期在2007年左右实现税控收款系统和整个欧盟的统一税收网络的初步健全。
在税控收款系统的发展中,发达国家经历了多年的艰苦奋斗,对于信息化相对落后的中国来说,则更是如此。
1994年,电子工业部指定几家企业定点生产税控收款机;
1997年,国家税务总局与有关部门联合《关于在商业、服务业、娱乐业推广使用税控收款机的通知》,将北京、济南等地确定为首批试点城市;
1999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加油机安装税控装置的通知》,并在试点城市的加油站安装税控收款机……但是,这诸多努力的结果却远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原因就在于实现税控收款的过程十分复杂。
问题首先出在缺乏统一的行业技术标准上。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在我国,收款机打印出的票据仅仅是购物清单,无法作为合法的购货发票。再看有关发票长度的规定就更加让人头痛:太原规定发票长度为127毫米,而南京规定长度为210毫米。由于没有相应的行业标准进行规制,各地的政策和技术标准都不统一,使得有心致力于税控收款系统开发的厂商胆战心惊、无所适从。结果是,除了几家厂商凭借雄厚的实力,采取“保存实力、以观后效”的持久战略之外,多数厂商皆慨叹而去。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欠缺法律依据。税控收款之所以从金税工程实施之初的“急先锋”沦为如今的“老大难”,其主要原因无疑是缺乏法律依据。在我国目前的税收环境下,缺少包括法律依据在内的相应的强制性规范,纳税人很难表现出主动纳税的积极性,税收征管部门对纳税人的非法避税甚至逃税行为也无可奈何。于是,尽管早在1994年我国就确定了第一批税控收款机生产基地,但由于在试点推广中遇到的阻力很大,同时又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因此推广工作一直步履维艰。
此外,税控收款对象的庞杂、财务管理不健全、应用环境不成熟等因素也是阻碍税控收款系统推广和建设进程的原因,但上述技术标准和法律依据的欠缺无疑是造成“久推不广”尴尬局面的主因。
当然,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关于技术标准和法律依据的问题也许已经不是最为主要的问题,但应当看到,国外税控收款系统发展也是经历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曲折发展历程,才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各种系统。对于中国来说,现在所要做的就是要脚踏实地发展中国的税控收款系统,尤其是中国入世之后,在这方面更应该尽快向国际靠拢。
“尴尬”之后的新转机
由于税控收款系统的推广不力,人们不得不面对税收流失的尴尬。欧洲根据欧盟的一份资料,1996年各成员国消费税总收入折合为2340亿欧元,但烟、酒两项消费品的逃税额估计达48亿欧元,占消费税总收入的2%以上。对此,欧盟税收和内部市场委员布鲁克斯坦说:“逃税严重影响了各国的财政利益,扭曲了内部市场的正常交易,各国必须严肃对待。”疯狂的偷、逃税和管理的低效率给欧盟各国的税收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税收管理水平已是迫在眉睫。
在我国,当前我国的增值税收入已占年税收总额的近50%,这对税收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目前增值税的征管难点不是一般纳税人,而是数以千万计的小规模纳税人,其数量占纳税人总数的70%以上。这些纳税人的财务制度普遍不健全,因此成为税收征管方面最为薄弱的环节;同时,我国针对这些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的是传统的估税制,无法根据其实际经营状况进行征税,因此就无怪乎在小规模纳税人这一部分每年流失大量的税收收入。
故而,税控收款系统的及早实施真不是“燃眉”二字所能涵盖得了的。所幸柳暗花明,我们现在终于看到了希望……
第一大转机是行业技术标准问题即将得到解决。在各方面的推动下,信息产业部税控收款机标准化工作小组已经成立并已开始工作,统一的税控收款机行业标准可望于今年底正式出台。这一标准化工作小组首次以会员制的形式吸收企业参与行业应用标准的制定,部分国内领先的税务行业应用供应商成为其中组员。
第二大转机是立法依据有了突破性进展。《税收征管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国家根据税收征收管理的需要,积极推广使用税控装置。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不得损毁或者擅自改动税控装置。《税收征管法》对有关税控收款机的具体规定,为税控收款机推广扫清了法律上的障碍。
酒店文化论文范文4
电视谈话节目中,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的有效介入使节目本身具有了独特的视觉价值和审美价值,进一步提高了电视文化传播的效力。
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以人际传播的方式介入整个传播过程,在大众传播中实现了人际传播的最优化。作为媒介与受众之间的“感情、信息交流的桥梁与纽带”的谈话节目主持人,神情自然、亲切随和、落落大方,与现场的嘉宾及观众作真诚的交流,在媒介和受众之间营造了一种虚拟的人际交流情境,使大众传播摆脱了媒介机器的冷漠与单调,缩短了荧屏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最大程度地拆除了电视与受众之间的藩篱与壁垒。美国著名谈话节目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把对观众和嘉宾生活的关注凝聚在倾听中,通过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把谈话的主题逐步引向深入。在她的节目中,经常涉及到性、虐待儿童、吸毒、社会暴力等非常敏感非常刺激的话题,更有与上司不和、饮食过度、缺乏自信、尊严受损这类个体化和心理因素很强的话题。但在她极富耐心和魅力的带动和启发下,来自普通人群的嘉宾和现场观众倾谈出他们真实的生活感受,表露他们个人心中的隐秘,并通过这种倾诉来缓解郁结心底的压力。她非常真诚地对于每一个内心痛苦的在场者都表现出深切的同情,这使得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觉得她更像一个关心他们的邻居和好朋友。美国传播学者唐·库什曼说,“一个人想要进入人际沟通,不需要首肯对方的每个想法,但必须把对方作为一个独特自我或重要的个人加以支持,积极的尊重对这种互动来说是最基本的”。②
电视谈话节目不仅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更是一个感情表达和交流的盛宴。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的共同参与,无论在观念意识上和情感态度上,还是在传播视点和传播手法的表达上,开放型的电视传播都打破了以往“我传你受”的单向关系,使传播者与受众保持一种平和对等交流的状态,进一步引入了人际传播机制,使得互动性增强,亲和力显现,最终提高了电视文化传播效力。
二、构建大众话语空间,拓展公共领域
相对于西方国家,中国电视谈话节目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它从一开始就给受众带来了一个健康的交流空间和多视角的文化碰撞。从其本质来讲,电视谈话节目形式是通过建立一种全国或地域性的谈话系统来实现它作为“公共领域”功能的。它为大众提供了一种类似于中国古代议事厅那样的大众话语的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最早是由汉娜·阿伦特提出的,后来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将它发展为“公共领域”的概念。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指市民可以自由表达以及沟通意见,以形成民意或共识的社会生活领域,其条件是所有人应有相等的表达机会,参与者以私人身份参加自主性的聚会,而讨论的主题以公共事物为主。他认为:“不管怎样,大众传媒充当了个人疾苦和困难的倾诉、生活忠告的权威人士:它们提供了充分的认同机会,在公共鼓励和服务的基础上,私人领域获得了再生。原先内心领域与文学公共领域之间的关系颠倒了过来:与公共领域相关的内心现象逐渐让位于一种以内心领域相关的客观化现象。在某种程度上,私人生活的问题被吸收到公共领域当中,在新闻机构的监督,这一问题即便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也至少被公开化了。另一方面,正是通过这样一种公开化过程,由大众传媒建立起来的领域获得了次内心领域的特征,而私人意识也得以提升。”③在哈贝马斯看来,随着公众由主要依靠阅读书籍(文学)变为依靠画报、杂志、广播、电视等现代传媒来进行沟通,文学公共领域消亡了,随着文化批判的公众逐渐转变成文化消费的公众,公共领域本身在消费公众的意识中被严重的私人化了。这主要表现在原来高高在上的公众领域变成了私人生活故事的领域,大众传媒就是理想型的公共领域,尤以电视为代表。
电视谈话节目正是构建了这样一个公共的大众话语空间,让普通人在电视荧屏上表达对某一事件的看法,谈论真实生活的体验,倾诉生活中隐秘的部分,从中获得一种心理慰藉和精神宣泄。“电视媒介为大众的交流提供了技术条件,可以说为大众构建了一个可供自由交流的公共大厦,一个谈话的场所,具有社会公共空间的性质,提供了可以发展谈话节目的大众话语空间,在培养观众的话语习惯,给予社会一种良性推动上具有其他节目形态所不及的作用。”④
电视谈话节目是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而产生的最接近原生态的节目样式,在宽松和开放的聊天气氛中,一个崭新的公共话语空间也初步形成。在这个意义上,电视谈话节目的出现和盛行,是对逐渐消逝的社会空间的一个拯救,拓展了社会的文化空间和生活空间,也大大拓展了社会的公共领域。
三、确立民本文化风格,弘扬人文精神
在电视“平民化”过程中诞生的谈话节目使得电视不再是“一台发号施令的机器”,转而以平民的视角关注生活,以受众的兴趣作为话题设置依据,并邀请受众或其代言人出场。主持人、嘉宾和受众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整个谈话现场和谈话过程成为一个开放的信息场,在这个场中,电视从云端重新回归受众,重新成为平民百姓享有平等话语权的平台”,⑤确立了以民为本的文化风格。一批以普通大众、寻常百姓为主体的电视谈话节目,如《实话实说》、《往事》、《聊天》、《讲述》、《荧屏连着你和我》、《天下父母》等注重普通人的生活,极力挖掘普通人身上的不寻常故事,讴歌普通人的真实情感,努力追求平民视角和纪录风格。节目将平民百姓请进直播室,让昔日隔屏如隔山的主持人与观众面对面谈话、交流,直接参与节目的制作。电视谈话节目通过“谈话”的方式审视着世俗社会人们的悲欢离合,也在探究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越来越多的平民百姓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参与到电视的传播当中,他们带着自己的故事和困惑走进电视。普通百姓不再是普通观众,而逐渐成为能够向大众传播的电视节目的主角。
对平民主义的追求,是中国电视在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下的一种回应,更是人对媒介自身的一种全新的认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让老百姓说自己的话”,电视谈话节目以平民化的风格、平等的交流氛围、大众的话题重新成为表述普通人思想理念和价值观的公共论坛。《实话实说》选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话题和叙事方式,是一个最大众化的节目。节目中平民百姓走上荧屏,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袒露自己的心迹和经历。
电视谈话节目除了体现一种对平民化的文化追求,也深刻彰显了人文关怀的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人文关怀突出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它不仅要求人们关注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关注社会的变迁,更要关注人的社会行为,关注支配这些行为的人的精神品格、信念、理想与尊严。
如今的电视谈话节目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了体现在创意、编导、制作中的一种“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对象的思想”,“一种对人的关注”的人文精神。我们从普通人的生存空间、生存境遇中感受到一种对人的关怀,通过节目中人物的日常遭遇、人物的心态和困惑,讲述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情感体验,进而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给观众一种心灵的触动,一种对于生命和生存的感悟,使我们从这种对周围人的感动中体会到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与爱,感受到一种对于生活和生命的热爱,传达出对于人和生活的一种关怀。电视谈话节目不仅在于让人看到人,还在于让人看清人,充分体现了百姓的思想、情感、意愿、性格和情操,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尊严、价值的关怀和维护。
四、满足受众文化需求,舒缓精神压力
电视谈话节目一方面满足“倾听”的需求,另一方面张扬“倾诉”的魅力,把关注的视点转移到普通百姓身上。“谈话”这种方式更是让社会普通百姓通过各种大众文化途径直接参与进来,以对话、谈心等方式表达内心情感,尽情倾诉心中的喜悦、烦恼、困惑,甚至是愤怒、不平。同时,谈话节目也使普通百姓获得了倾诉的现实空间,以谈话者的角色充分展露自己对平凡人生的种种智慧的洞见以及他们平凡中崇高的人生态度。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把朋友间随心所欲的、没有任何约束的聊天搬上荧屏,同时将丰富多彩的娱乐元素引入谈话节目,从信手拈来的话题出发,肆意发挥,天马行空……无主题的漫谈正如朋友间聚会的闲聊,最大限度地保持了人们日常谈话的原生态。“不求高度,只求广度;不求深度,只求温度;不求结论,只求趣味”的节目定位,尽情追求当下世俗的快乐,满足了受众追求娱乐的文化心理需求。
电视谈话节目通过“谈话”这种最古老的交流方式,与“电视”这种现代最普遍的传媒手段相结合,有效地满足了当代中国人的现实心理需求,解除了经济社会给他们带来的沉重的道德伦理困惑,让他们从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种种迷惘中缓解和解脱出来,也获得一种文化舒缓。同时,它还把普通人悲欢离合展现出来,让人们知道不仅是自己在饱受磨难,别人也同样有烦恼和痛苦,挣扎和奋斗,从而使人们平静下来,以一种平常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对待现实。
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表述方式的创新,其意义不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说话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一种思维方式的革新,即人人都有平等交流、表达意见的权利。总而言之,电视谈话节目在我国还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电视节目竞争的规范有序,一个真正的公众平等对话、开放交流沟通、众声喧哗的电视谈话时代终将到来。
注释
①时统宇:《电视批评理论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第237页。
②朱菁:《从谈话节目的崛起看电视传播观念的转变》【J】,《电视研究》2001年第1期。
③[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98页。
④朱羽君,殷乐:《大众话语空间:电视谈话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二》【J】,《现代传播》,2001年第2期。
④黄永超,坤:《从谈话栏目看电视传播的人际化趋向》【J】,中国新闻学传播评论,2003-07-11。
酒店文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AT89C2051MC145436ISD33060电话遥控
1主要芯片简介
(1)AT89C2051
AT89C2051是Atmel公司生产的与MCS-51系列兼容的单片机。内含:2K字节FlashEEPROM、128字节RAM、15根I/O引线、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1个五向量两级中断结构,1个全双工串行口、1个精密模拟比较器等,其引脚如图1所示。
(2)MC15436
MC145436是Motorola公司生产的DTMF(双音多频)解码器,负责将DTMF信号转变为二进制数字信号,其引脚如图2所示。7脚(AIN)为信号输入端;2、1、14、13脚D1、D2、D3、D4为解码输出端;12脚(DV)为输出数据有效端,当输入的DTMF信号经IC解码成功后该脚转变为高电平;3脚(EN)为解码输出控制端;6脚(XEN)为CLK信号控制端。
(3)ISD33060
ISD33060是ISD公司的第3代3V的单片语音IC,其引脚如图3所示。
该芯片总存储时间达60s,其与外部微处理器的接口采用SPI(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或MSI(MircowireSerialInterface)微传输线串行接口,ISD33060的录放音时间可任意进行分段,每段最短长度为150ms。
使用SPI接口协议时,主要用到5条控制线:
①1脚(SS)--芯片选择输入端,低电平有效;
②2脚(MOSI)--串行数据输入端,ISD芯片从该脚接收来自单片机的控制命令数据;
③3脚(MISO)--串行数据输出端,单片机从该脚获得ISO的返回数据;
④28脚(SCLk)--SPI接口串行时钟输入,用于同步数据的传送;
⑤25脚(INT)--当语音放结束或录放音溢出时,该脚变低电平,在下一个SPI周期开始时,该信号被清除并返回高电平。
2硬件原理图
硬件原理如图4所示。上电后单片机在不断查询P1.4脚。无来电时,P1.4呈高电平,当有铃流来到时,光电耦合器PC817导通,P1.4呈现低电平。单片机检测到P1.4的低电平后,为了防止正常来电话本装置过快动作,先延时一段时间(这里初定为7s),然后再查询有无铃流存在,如没有,继续进入查询状态;如还有,则P3.7输出高电平,驱动9012导通,继电器J动作,接通线路。这时P1.5、P1.6、P1.7、P3.0、P3.1发出配合信号,启动语音电路ISD33060,通过13脚AUDOUT端发出语音提示:"请输入密码,以#字结束"。用户听到提示后,通过电话发出DTMF密码信号,此信号通过C1进入MC145436的AIN脚,经内部解码得到4位二进制信号从D1~D4脚输出;同时DV端输出高电平,单片机不断查询P3.2脚,将密码信号从P1.0~P1.3端输入,检测到"#"字信号即0CH后说明已输入完密码,然后判断密码是否正确。不正确,可输入3次,3次再不正确就结束。如正确,则ISD33060再发语音提示:"请选择:1开灯,2关灯,3开空调,4关空调,5开总闸,6关总闸,7改密码,8退出"(这里初定只对灯具、空调和总闸进行控制,也可改为控制其它电器)。单片机再通过MC145436接收控制选择,如想开空调,则用户发出信号3,单片机P3.4送出高电平,控制固态继电器SSR2动态,使空调运转;如想退出,则用户通过电话按8,单片机P3.7送出低电平,9012截止,J切断线路。每次可进行多个电器的控制。
图4
3软件设计
主程序框图如图5所示。
图5
酒店文化论文范文6
分析研究并解决会计电算化的安全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会计工作岗位出发,就会计电算化的安全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并就解决会计电算化安全性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会计电算化安全现状分析
(一)会计电算化科技含量提高,但基础工作仍较薄弱
不仅会计信息系统硬件、软件本身的科技含量比较高,而且由于会计电算化所跨学科比较多,各自的发展亦很迅速,这就增加了其他学科与会计学之间融合的难度,科技含量的提高给会计电算化安全控制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
事实上许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在会计电算化实施的过程中,对电算化的认识不够,会计电算化实施时并没有专业的指导和系统的调研,没有充分的专业储备,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会计电算化基础工作不健全,操作不规范。这给本来很规范化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带来了因不当操作而造成数据丢失、系统错误分析、甚至会计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电算化安全管理也就出现了一些问题。电算化信息系统安全防范缺陷甚至影响了单位会计电算化的网络化、信息化、财务管理专业化的发展。
(二)会计电算化安全管理难度增大,系统控制方法、控制手段更复杂
会计信息的安全在传统的纸质信息载体和手工处理阶段就存在,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人们已摸索出比较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随着计算机在会计中的运用,会计的组织管理、日常维护与管理均发生了变化。
1.会计电算化后会计的岗位和工作职责在原有的手工分工的基础上新增了电算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系统维护、电算审查、数据分析等岗位,岗位职责发生变化或调整。设置电算化岗位时不仅要适应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核算的要求,而且要与会计部门的会计人员配备相适应,要符合单位的实际规模。如何合理分工又与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内部控制等相适应,这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会计信息系统不是单一系统而是人机一体的复杂系统,其安全不仅涉及设备安全,而且涉及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安全控制内容广泛,安全控制的方法、手段比手工账务处理时期更复杂,这就增加了安全管理难度。
3.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处理的无形化,数据储存的电磁化,伪造和舞弊的隐蔽性,这些新特征的存在都会成为电算化安全的杀手,也给系统的安全控制带来了困难,而且电子数据的储存介质容易受损,很难保管,会造成会计信息容易丢失和毁坏的危险。
4.网络和数据库的开放性也对会计电算化的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商品化的财务软件一般都具备网络版本,会计人员在感受网络带来的便利时,会计机密的被侵犯、被恶意破坏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如网络通信协议和软件自身不完善,造成网络协议存在漏洞;网络自身布线不合理造成通信质量差;大量的传播极易受计算机病毒的攻击;网络黑客的恶意入侵、窃取、篡改、破坏系统和数据。
(三)会计电算化安全法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财政部也先后制定了有关会计软件开发、评审及管理的相关规定,促进了会计电算化的健康发展。但会计电算化后与会计核算相关的会计工作规范,仍然按传统的手工算账、记账为制定基础,电算化会计法规的建设和电算化的普及推广不很融洽。
会计核算的财务处理、会计账簿登记、财务报告的编制、会计监督、错账更正方法、内部会计管理等都因电算化核算环境、核算手段、技术方法的变化而变化,电算化实务中上述许多问题仍然无法可依,会计电算化安全管理的相关法规还很不健全,会计行业内系统的电算化安全规范尚未形成。
(四)会计人员知识结构亟待更新
人的素质决定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质量,高素质的复合型会计人才不仅是电算化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而且某种程度上能弥补硬软件投入相对不足的缺陷,提高信息系统运行质量。
二、会计电算化安全策略
(一)加快电算化法制建设,规范电算化安全管理
电算化会计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是电算化安全正常运行的制度保证。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主要是通过认真落实会计准则、会计规章来实现,通过具体会计准则、会计规范、会计制度、管理办法来指导会计业务处理,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
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要对会计电算化的软件采用的标准、软件的安全性、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信息的规范使用、会计电算化文档的保管以及会计电算化人员的责任作出指导和说明;对于原有的会计工作规范、管理办法、会计制度,根据电算化的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安全的日常维护
1.电算化实施的准备阶段
电算化实施前要做好充分的调研。调研的内容主要包括:(1)对不同会计软件的可用性、安全性进行比较,选择适合本单位核算与管理要求的会计软件。(2)操作系统软件的选用要与会计软件相适应。商业会计软件都有不同的版本,版本的不同操作系统也有不同,其稳定性也有区别,要选择安全性高又与会计软件最适应的操作系统。(3)硬件的选用对于系统安全运行至关重要,要根据会计软件、系统软件的硬件配置要求,详细咨询软件供应商或软件研发单位,选购计算机和相关设备。
2.电算化系统的运行阶段
电算化安全控制虽然难度大,但只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规程,建立规范有序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实行日常工作制度化管理就能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1)安全运行的制度保障
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建立健全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操作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硬、软件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实现网络化的单位还应建立网络管理制度。制度的制定者还要根据本单位电算化的发展需要及时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当然单位在制定这些内部管理制度时,应充分体现对系统和数据的安全保障,制度制订后还需要重视并倡导制度在工作中的贯彻落实。
(2)安全运行技术保障
①电算化操作人员要善于运用软件的对经济业务的控制功能。成熟的财务软件对输入的数据具有校验功能,如总额控制校验、数据平衡校验、重复输入校验,以保证数据输入的准确性。只要对该功能启用就能发挥作用,但要经过必要的授权,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
②建立多级备份与恢复机制。系统备份与恢复机制的目的就是防止系统瘫痪,提高安全性,保证在意外情况下有快速自救能力。要善于运用先进的安全保障设备和措施,建立多级备份和恢复机制,会计电算化开展单位应结合单位实际,分层次的采用以下几种备份:
进行服务器双热机备份,发生故障时,保证在一般故障出现时,服务器系统的不停顿工作,瞬间恢复。其级别最高,保障系数最高,但投入多,对人员要求高。
采取磁盘镜像备份技术,是指通过磁盘镜像技术,实现数据库服务器磁盘的完全备份,即两个物理磁盘的数据完全一致,保证在一个磁盘发生故障时,数据可从另一个磁盘上读出,不会停止系统运行。
财务及管理软件自动备份,它是利用财务软件或管理软件本身的备份功能,实现重要数据的定期或定时备份。备份程序运行时可能会降低系统运行效率,但对数据的安全很有必要。网络环境和单机环境下都适合使用。
系统管理员定期集中数据备份和账务主管的日常备份,这是最基本的备份级别。当前三种备份条件不能实现时,其备份尤为重要,而且网络环境和单机环境下都适合使用。
系统的恢复也是电算化安全的重要一环,恢复时,特别是第一次恢复数据,要做到忙而不乱,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在软件商的专业人员或开发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要注意勤备份、少恢复,内部管理制度也要对恢复流程有明确的规定,每次恢复操作必须有详细的书面记载。
③加强系统的防病毒入侵工作。尽可能做到财务系统的相对封闭运行,控制病毒源,及时更新防杀病毒软件,充分运用加锁存储设备,加强磁盘读写控制。网络环境下除防病毒措施外,还应采用网络防火墙技术、网关技术、身份认证技术、密码技术,确保系统的安全。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的监督与管理
必要的监督将会促进管理制度执行水平的提高,电算化工作也不例外,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监督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①系统维护人员的监督。主要是监督电算化系统的运行是否正常,性能是否降低,有无病毒存在,指导操作员操作,检测数据的完整性。②电算化主管的监督与管理。主要是监督操作人员有无违规行为,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质量,及时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调整,监督系统的运行质量。③电算化单位领导的监督与管理。单位领导应把电算化工作作为本单位管理的重要部分,单位领导要加强本单位的电算化监督,经常听取单位会计人员对电算化工作的意见,支持电算化及安全管理工作。④主管单位和财政部门的监督与管理。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要监督电算化单位的电算化组织实施情况、管理状况、安全措施情况。要把电算化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和电算化的安全性作为评价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组织电算化单位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行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组织行业精英专业指导电算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