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网络文化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网络文化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网络文化建设

乡村网络文化建设范文1

多年来,政府不断创造条件,为发展网络文化搭建平台、提供服务。由文化部等相关部门和机构牵头组织的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各地网络文化协会纷纷成立,成为连接行业与政府各管理部门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各地网络文化节的热潮也渐次兴起,以节庆形式推进了区域内的网络文化建设。

拓展网络文化内容空间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形成了以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为龙头、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为骨干、传统媒体网站与商业门户网站发挥积极作用的中国互联网新闻报道体系。当前,我国不少网络媒体访问量高、互动性好、影响力大,在报道新闻、舆论监督、反映民意、引导舆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舆论平台,网络媒体日益成为中国重要的传媒形态。

网络媒体形成了新闻传播与正面舆论的强势。与此同时,包括网络出版、网络视听、网络文学、网游动漫等在内的网络文化内容产业也呈现出高速发展势头。“内容产业”作为网络文化产业的核心,在美国、欧盟和日韩的年产值、年增长率乃至出口额都非常可观。我国也在大力加强创作生产,使网络文化产品与服务种类更加丰富,并视之为推进文化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2006年11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积极发展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内容产业,加快发展民族动漫产业,大幅度提高国产动漫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积极发展网络文化产业,鼓励扶持民族原创的、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研发,拓展民族网络文化发展空间。”

网络动漫步入高速发展期。2006年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动漫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2006年6月1日,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北京)发展基地正式挂牌成立。北京市陆续出台一批包括税收、人才、评奖、评优等在内的产业扶持政策。5年间,我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扩大了100多倍。中国网络出版也初具规模,特别是从2006年开始,北京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明确提出要建立包括新闻出版版权、动漫在内的文化创意中心,其中新闻出版版权和文艺动漫产业发展中心由新闻出版局监测。仅2006年产值就逾19亿元。网络视听、网络文学等领域也生机勃勃,国内一批蓬勃发展的原创文学网站,如起点中文网、幻剑书盟、红袖添香等,也打造了一条独特的价值链,拓展了互联网的文化空间。

张开网络文化新形态的双翼

形式是指内容诸要素的结构、组织类型,是内容的表现方式。不断出现的网络文化新形态、平台与技术,共同助力网络文化形式的创新。新的网络文化形态,不断提高了我国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水平。

“网上大讲堂”:文化讲坛激荡网络时代。2007年5月28日,千龙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TOM网、中华网等北京网站联手在各自网站推出“网上大讲堂”教育活动专区。“网上大讲堂”采取专家在线讲座和文字、图片、Flash、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文化教育,满足了现代人高效率高品质的生活需求,成为中国网民新的学习平台。网友“闪闪的星空”说,“网上大讲堂”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发挥了网络的功能,用一种很流行的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带到了大家的身边。

“E”路传情贺节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节庆文化在网上风生水起。人们借助网络,“E”路欢庆佳节。百度的“50年代帖吧”是一个热门的中老年网络论坛。论坛里的中老年网友在重阳节组织“网络歌会”,借助麦克风、摄像头、聊天工具,在虚拟世界展示风采,网友们都能听到,看到彼此演唱的歌曲和场面。此外,近年来兴起了一种快捷方便、文明环保、跨越时空的新型祭祀文化――网上祭祀,“数字墓地”、“虚拟殡仪馆”、“网络纪念堂”等如雨后春笋。2007年,《民政部关于做好清明节期间群众祭奠活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在清明节群众集中进行祭祀活动的过程中,推广“网上祭祀”等文明祭祀方法。

网络公益:网上真善美的号召一呼百应。网络公益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彰显了时代特色。它将年轻人带人爱心奉献的队伍,提升了年轻网民思想道德水准,进而对全社会公民道德建设产生良好影响。这样的成功案例很多。如“多背一公斤”这一网上公益旅游活动,鼓励旅游者把图书和文具等带给乡村学校,并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为乡村孩子的开阔视野,返回后与网友分享,用网络推进社会公益事业。但如何让网络公益走向规范是新的问题,如“网络求救”充斥虚假内容,网上乞丐出现,陈易“卖身救母”质疑不断,引发“网络救助”规范难题,

技术创新:推动网络文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片、音频、视频等网络媒介形式的升级和传播效率的提升以其独特的冲击力吸引更多用户,web2.0浪潮更催生了博客、交友、电子杂志等众多新产品和服务:无线增值服务剧增,手机媒体也成为新的增长点。

网络文化创新要着眼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立足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例如各网抓住党的十七大这一热点时机,通过论坛、博客、动漫,电子杂志、RSS聚合新闻等多种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段,积极创新了互联网的新闻宣传方式。

加强网络文化内容管理,不仅要治理网上有害信息,创造绿色上网环境,还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推动优秀文化艺术产品数字化、网络化,加强数字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期刊数据库等的建设和利用,发展数字报业、网络电台、网络电视等。近年来,北京、上海、广东、江浙等公共图书馆事业比较发达的地区,都在努力探索依托联合图书馆网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路。

此外,强化政府网站建设,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利用网络招聘平台、网络交易平台等,提供网上求职、网上教育、网上购物、网上旅行预订,网上银行等服务,都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例如中国仅有15%的网民通过网络找工作,美国则已接近一半(46%)。特别是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工程建设不容忽视。据悉,我国农村正在建立远程教育网络,以保障农村儿童能够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即使在、新疆等边远地区。

乡村网络文化建设范文2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民上网现象;农村;文化重构;社会变迁

中图分类号:F302.4;F320.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5-1064-04

Cultural and Social Changes in Rural Areas Driven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ci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Phenomenon of Peasant Online

ZHANG Cheng-lin

(Department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123,Jiangsu,China)

Abstract: The Internet shoots into Chinese rural areas and surfing the Net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peasant life. Particularly, surfing the Net is becoming a new landscape of the rural culture and changing the channels of communication and distribution structure of the rural culture, intensifying the trend transition of the rural culture activities from public to private space; The multi-culture of the network world is reconstructing the rural culture after it is spread into the rural; The internet, as a sustainable technological social force, together with its resulting cultural influences, is promoting the changes in the social relation structure, concept structure and act structure of the rural areas in a dominant form.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easant online; rural; culture reconstruction; social change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2009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0日,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0 681万人,较2008年增长2 220万,增长率超过26.2%;全国99.3%的乡镇能上网,能上网的行政村比重达91.5%[1]。CNNIC的报告充分说明互联网正迅速进入农村和农民生活。技术发展与文化的变迁具有过程的一体性,一种技术,当它在社会中普遍得到认可和运用,并且这种运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就会衍生为一种文化[2]。农民使用互联网意味着一种文化新景观在农村出现。技术被理解为物质文化,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变化的一个基本方面[3],本研究将沿着技术-文化-社会的路径,主要基于社会学视角,分析上网带来的农村文化传播渠道的更改、文化活动空间的迁移、文化内容的改变和以上变化引发的村域社会变迁。

1 上网对农村文化的多重影响

1.1 上网改变了农村文化的传播渠道和分布结构

外来新文化在村域内传播、扩散的关键性人物是文化传播渠道、文化资源把持者角色,占据了村域“文化中心”位置,因此,传统村域文化往往带有地方精英的解释痕迹。互联网进入农村之前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如广播、电视第一次在渠道上实现了对村域文化精英的超越,起到了一定的去精英化作用,但作为单向文化传播媒介,其在传播手段和传播内容上不能满足村民对于便利性、多样性的文化需求,技术局限性使其不可能帮助村民彻底摆脱对文化精英的依赖,文化精英的权威地位仍能获得较高合法性,而互联网第一次在技术上为普通村民彻底超越村域文化精英提供了可能。依托海量的网络信息,基于需要的文化提供,即便是地方性、个人化文化需求也能获得及时、合意的回应。还有,上网使村民获取文化资源的渠道更加去中介化,村域内文化资源的扩散不再是经由精英流向村民的模式,文化传播由此改道,传统文化精英被旁落。同时,依托互联网强大的文化传播功能,普通村民也能获得丰富的文化资源,上网改变着农村文化资源的分布结构。

1.2 上网推动着农民文化活动由公共空间向私人空间迁移

如果说广播、电视开启了农民文化活动由公共空间向家庭空间的迁移进程[4],互联网则进一步把农民引向家庭。究其原因:一方面,农村公共文化日渐式微[5]。从公共文化硬件设施看,已有文化设施规模小、标准低,新建设施滞后。从公共文化活动的内容来看,一是农村既有的以传统文化为元素的公共文化因缺乏时代感而难以吸引中、青年农民;二是源自政府的输入性公共文化或是突出教化、娱乐缺失,或是供不应求,或是供非所需,被弃之一旁。另一方面,上网进一步使家庭文化内容丰富化,娱乐性增强,村民在家中就可以享受到便利、合意、时尚的精神文化体验。公共文化引力的弱化,家庭文化引力的强化,使农民更愿意留在私人文化空间而疏离了公共文化空间。

随着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农民网络使用深度增加,如果现实公共文化建设没有根本性改观,农村文化获取家庭化将是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当然,这也不完全意味着村民“脱出”村域现实公共文化活动,网络世界的文化还不能完全替代现实的文化活动,如健身活动、祭祀活动、礼俗活动还需要在现实空间进行。还有,上网农民在家庭里获得的文化资源也会从个人、家庭溢出到公共文化空间,形成对村域公共文化资源的回补,促进村域公共文化更新。此外,上网村民可能因能成为网络文化传播者而带来的“成就感”的吸引而乐意进入村域现实公共文化空间,未上网村民也可能因想获得对自己来讲不知道的、新鲜的网络文化信息而被吸引进来,现实公共文化空间又可能出现被激活的趋向。

1.3 上网推动农村文化内容由一元主导趋向多元共生

从时间维度看,当前我国农村文化主要包含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建国后形成的社会主义政治性文化和改革后输入的现代文化。社会主义政治性文化对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持续的重构,但又和传统儒家文化共享着“单中心”的政治价值观。农村实行市场化改革后,广播、电视、报纸等现代文化传媒为农村带来了具有多元因素的现代性文化,但是以广播、电视、报纸三大大众传媒为载体的文化,未摆脱“单中心”把关者的控制,以及大众传媒由于其传播内容的类似性、连续性、重复性和传播范围的广泛性而形成的“意见气候”功能,并未使农村文化走向深度的多元化,农村文化阵地依然在主流政治文化和传统文化共同统摄之下。

农村接入互联网后,由于互联网的无中心技术特性,使官方主流文化传播者几乎失去了对多元网络文化进行过滤的技术可行性,由此未经过主流文化侵染和改造的各种文化在网络世界大行其道,互联网为各种文化下沉到农村,进入农民生活提供了几乎无障碍的通道。网络文化的进入是对农村文化又一次解构的开始,而且,由于网络文化更彻底的多元化,带来的将是更彻底的解构。当然,儒家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政治性文化也内含于网络文化之中,但与多元文化混杂在一起,既非主流也非中心。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文化并不是对既往农村文化的彻底否定,只是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文化选择。同时,网络文化在被传播到农村后必然会遭遇既有文化的抵抗,特别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对于既有文化而言,网络文化只能做到有力冲击而不可能完全替代,只能与其共生而不可能将其遮蔽。因此,更可能的是网络文化将开启农村文化由“一元”主导走向“多元”共生、互构的进程。

2 网络文化效应下的农村社会变迁

2.1 文化传播渠道的更改引发农村社会关系重构

先生把中国传统农村的社会关系结构概括为以个体为中心形成的“差序格局”,但由于不同个体对村域内资源占有状况和控制能力的不平等,村民分化为普通村民和精英,围绕普通村民的“格局”和围绕精英的“格局”的影响力是不同的,两种格局在村域内不是平面化分布,而是呈层次化分布,位于高层的格局对其下层格局具有控制力,下层格局又往往对高层格局有依附倾向,以此为基础,传统农村的社会关系往往又表现为以某类精英为核心的中心――边缘式结构。

村民的社会地位与其资源状况具有一致性,村域文化精英的根基在于对文化资源的占有或控制优势。资源运用于获取某种利益就具有了资本的属性,与其他资本一样,文化资本同样凝结着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体现着社会资源的不平等分配。还有,布尔迪厄[6]的研究认为物质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三者可以相互转化。虽然由文化资本转化为另外两种资本形态将是一个耗费时间的复杂社会运动过程,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互联网进入农村后,其改变文化传播渠道及文化资源分布结构的直接效应将逐渐显现为调整村域内各种资源在精英与普通村民间的分布状态的间接效应,乃至成为一种持续性的推动村域社会关系结构演变的力量,在其作用下,具有层次化等级结构特征的村域社会关系将走向平面化。

2.2 文化活动的空间迁移引发农民认同观念重构

村域公共文化对村民认同感形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层面:首先,非正式制度规范认同。North[7]认为包括行动准则、行为规范以及惯例等在内的各种非正式制度根源于各种文化传统,是文化的衍生之物,并且文化就渗透在各种非制度规范中,对制度的渐进演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公共文化的重要作用在于建构村域内具有普遍约束力并与国家正式制度相一致的非正式制度规范,并与正式制度衔接和呼应,为其植入农村建构土壤,降低制度运行成本。其次,公共利益认同。在公共文化活动中,村民获得了话语表达机会,实现不同个体、家庭、群体之间的交流,知晓彼此的偏好、关切、利益及诉求,并形成对村域共同体的公共利益认同。第三,归属群体认同。通过开展公共文化活动,可以满足村民交往、精神和娱乐需要,进而培养对村域群体的归属感。

上网带来的村民文化活动家庭化对村域公共文化活动各个作用层面都具有扰动效应。一是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机制在于认同,而认同感是在村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过程中默化而成。在家中上网使村民参与现实公共文化的机率降低,参与缺乏将影响非制度规范在村域的社会化进程进而导致村民对其认同障碍,甚至会导致非制度规范的缺失。二是对村域公共利益的表达、认同带来复杂影响。一方面,上网带来的文化活动家庭化会导致村民之间交流减少,村域公共利益表达受到影响,表达的准确性和合法性降低。另一方面,随着村民网络使用的深入,很可能形成如村网站、贴吧、QQ群等形态的网络公共空间,网络文化空间对现实公共文化空间具有部分置换和替代功能,而且网络公共空间更具平等性,在网络公共文化空间,普通村民获得了同等话语权,为无顾虑地进行话语表达提供了可能,这为更真实的村域公共利益表达和形成更真诚的认同创造了条件。三是村民在家中上网导致参与群体性公共文化活动时间减少,意味着村民之间交往机会丧失,进而产生疏离感,彼此情感依赖下降,导致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流失。

2.3 文化多元化引发农民价值观念重构

由于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经济能力、操作技巧等因素的差异,不同村民的涉网程度会有所不同,以及不同个体原有观念结构的稳定性差异,村民之间受网络文化的影响程度会有所区别。但基于对人类文化变迁规律的经验认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网络文化的多元性会切割具有相对整体性的传统村域文化,村民渐渐分裂为不同的亚文化群体。每种文化都隐含着特定的价值构成,网络文化在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内容的同时,也在分解着原来村域内相对一体化的观念和意义结构。由网络文化导致的观念结构的变化投射到村域现实生活当中,村民会发现在同一件事上与自己想法不一样的人多了;村干部会发现“刁民”增加了,按着自己意图处理村中公共事务的难度增加,往往需要综合和协调更多的观点和利益表达。

网络文化在将村民价值观念导向多元化的同时,又制造着整合性的精神力量,网络文化内涵的现代民主思想、公民责任意识、参与意识会使村民之间找到新的观念契合点,树立起新的具有普遍性的村域象征,在新的、更具现代性的村域公约下集结。此外,多元观念具有天然的积极因素,可以避免、约束、抵抗倾向性、极端性观念在村域内形成、发展和蔓延,使地方社会趋于理性。

2.4 最终引起农民的行动结构重构

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Embeddedness)理论认为:对社会行动和社会制度的理解,应被重新置于社会结构分析的基础上[8]。“嵌入性”理论对制度主义是一种补充和修正,它提供的启示是人的社会行动都是嵌入社会关系之中并受其约束,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化将影响社会行动结构。此外,人的行动还受观念引导和约束,是观念的表现形式,社会观念结构的改变也会影响社会行动结构。

前文指出了传统农村的社会关系具有以某类精英为核心的中心――边缘式结构特征,在这种社会关系结构统摄下形成的是主导――参与型(或追随型)的行动结构,村民的行动往往对精英有依附性。而网络带来的文化力量与市场赋予的经济力量、村民自治形成的政治力量将共同消解着原来村域内的精英中心结构并赋予了村民自主性行动的知识与能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各类精英的影响力彻底消融了,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普通村民认识到村域乃至地方精英不再是满足生活需要的结构要素,不依附于精英就基本可以获得用以满足生存、生活、享受和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资源。当然,理性的村民不依附于精英,一般也不得罪精英,而是采取一种自我满足式、消极化的抵抗。

罗伯特・K・默顿[9]认为文化目标和制度化的规范共同作用,形成占主导的实践,当然二者不一定具有持续的相关性。市场化的经济制度、村民自治的政治制度和多元网络文化具有导向的一致性。在此背景下,村民开始寻求个性化生活,随大流式、一体化的行动开始减少,村民行动向度将变得多样化。

3 小结

农民上网改变着农村文化资源的稀缺性,推动了文化知识和信息在村民间的扩散,村域文化分布结构趋向平面化。互联网是个人化、家庭化、无中转的文化资源传播渠道,达成了农民文化活动的便利性和独立性,重构着以往农村文化资源输入、接收、扩散的旧逻辑及其所形塑的社会关系。还有,当在家上网变得有吸引力的时候,村民对村域公共文化的需求就会降低,这意味着村民从现实公共文化活动的“脱出”和对公共文化的切割。此外,网络文化以其去中心化、互动化、多元化等特质,解构着具有保守、封闭、依附特征的传统村域文化,并与传统文化共构着新的农村文化图景。最后,互联网带来的农村文化各层面的变化影响着农村的社会关联方式、农民的观念和行动结构。当然,互联网进入农村的时间还很短,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还较低,其所代表的技术逻辑力量还远未释放,对农村社会的影响还未充分显现,需要持续的关注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EB/OL]. http://www.cnnic.net.cn/dtygg/dtgg/201004/t20100415_13712.html,2010-04-15.

[2] 沈 阳.论信息技术文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02-104.

[3]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M].周 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 财政部教科文司,华中师范大学,全国农村文化联合调研组.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6(4):101-111.

[5] 吴理财.农村公共文化日渐式微[J].人民论坛.2006(14):52.

[6] 布尔迪厄.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89-192.

[7] NORTH D.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36-39.

乡村网络文化建设范文3

论文摘要:本文着重阐述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从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到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最后对文化信息网建设提出几点思考。

信息的收集与传播是人们学习工作和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图书馆作为信息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其工作模式与服务项目正在由传统意义的借还服务向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转变,特别是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为人们了解文化、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建设地方文化信息网是通过互联网、卫星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将数字化信息资源传输到群众身边,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整体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这已成为当前公共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点。

1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

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功能是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将所有的文化资源整合起来,为公众提供切实的文化信息服务,从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达到对外宣传和弘扬本土文化的目的,营造良好的文化投资环境和建设环境,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因此,建设好地方文化信息网是摆在各级党政部门和文化事业单位面前的重要课题。

1.2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重要性

互联网技术在公共图书馆普及以来,各省级图书馆不同程度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开展了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但通过网络整合各种资源,使所有业务系统集成为一个体系相关、业务数据融会贯通的技术协同平台还没有出现。随着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必然会出现技术应用与数据资源的重复和交叉。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要充分利用各省的人文资源优势、文化品牌优势,通过文化标准的统一和文化资源的整合,促进本地文化在互联网上的传播;通过搭建网络文化平台,丰富网络文化信息量,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

2地方文化信息网的目标定位和信息资源内容

2.1地方文化信息网是政府网

作为政府网站,目的在于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扩大对外交往的渠道,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作为文化网站,旨在将文化和科技结合起来,借助因特网这种高科技手段宣传本土文化,传递文化娱乐信息,将文化作为资产来盘活,形成自己的网络文化产业。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也不仅局限于政府机关的工作内容和简单的信息,而应将各种文化元素和文化服务内容融人到网站中,努力建设内容丰富、服务完善的本土文化网站,最终把这个网站建成海内外人士了解本土文化和为群众提供文化信息服务的窗口,为资源共享打好资源基础。

2.2地方文化信息网主打地方文化信息

随着文化信息网站的逐步建设,各地都在对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公共资源的重复建设问题,造成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所以地方文化信息网在资源建设定位方面,应该充分整合本地特色资源,开发地方民俗资源、旅游文化、舞台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数字化加工,这样各地方文化信息网才能丰富多彩,各具特色,这样的文化信息网才能吸引读者,增加点击率。

2.1开发地方民俗资源现今地方民族民俗文化已成为地方民族经济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又一亮点,成为地方民族旅游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成为地方民族教育的重要内涵和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地方各类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的声像化采集与利用,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对于地方民族文化信息产品的开发,地方民族文化宣传有着潜在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对于地方民族文化教育、民族学科资源建设、民族的对外文化交流,以及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实现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的多样化、电子化、网络化、共享化的重要方略。

由于地方民俗内容丰富多彩,诸如民族的衣着打扮习俗,居住、饮食习俗,生产、旅行习俗,买卖交易习俗,婚姻、丧葬习俗,姓名、称谓习俗,人际交往习俗,岁时、节日习俗,信仰、迷信习俗,礼仪、禁忌习俗,游艺、娱乐习俗,结盟、议事习俗,财产分配与继承习俗等等。所以数字化方式可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如录音、摄像、扫描、拍照等。

2.2.2开发本地旅游文化资源挖掘地方文献,发挥旅游信息中心作用,是人们认识各地区的重要工具。其内容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它记载着本地区大量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等文献资料,如本地秀丽风光、历史上本地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历史遗迹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产品等。图书馆可根据旅游经济的需要开发馆藏资源,按照不同的主题对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与之相配套的旅游信息二次文献,建设旅游特色数据库。通过富有地方特色的专题数据库,使本地文化更全面地予以展示,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本地。

在网页制作方式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图片、音视频等相结合的方式,使页面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2.2.3本地舞台艺术的数字化本地舞台艺术包括地方戏曲、民歌、戏剧、舞蹈、曲艺等多种形式的民间群众文化艺术,是本地区的特色艺术。比如山西的道情、罗罗腔、碗碗腔;福建的闽戏、高甲戏、莆仙戏、歌仔红戏;湖南的花鼓戏、荆河戏、辰河戏等等。这些地方戏曲只有依照地域划分,进行本地化的数字化加工,才能全面具体的展现给广大群众,并且对这些珍贵的民间艺术加以保护,得以长期流传。

在数字化加工技术方面,可采用摄像、图片采集、原声传送等方式。

2.2.4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一itage,又译为无形文化遗产),其概念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在巴黎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总则》中的界定,它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公约》从概念框架上对此定义作了具体的说明,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口头传颂和表述;(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川并进而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促进、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比较抽象化,其内容与上述地方民俗、旅游文化、舞台艺术三方面有关联也存在一些重复,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区分和标引。在数字化加工技术方面也可采用摄像、图片、扫描等方式。

2.3地方文化信息网的栏目设置

根据对现有的16个地方文化信息网的研究,地方文化信息网在栏目划分方面要以表现本地特色文化资源为基准,栏目设置要根据本地资源类别进行分类。以我馆负责建设的三晋文化信息网为例,共分十二个栏目,分别是:三晋纵横、文化艺术、旅游观光、人物春秋、文物博览、地方民俗、山西特产、魅力山西、晋商文化、锦绣太原、古籍珍品、三晋文苑。基本上全部都以本地资源进行加工建设的。有部分地方文化信息网是以服务宣传为目的的,所以加设了一些服务公众的栏目。

3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要坚持实际性和特色化的原则,为资源共享提供平台

资源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而坚持世纪性和特色化建设原则,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在进行文化信息网建设时,一定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建设的总体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设备和网络环境配置计划,引进优秀的软件平台;要遵循技术能力和社会需求优先的原则,先易后难,从小到大,要有步骤、宏观有序进行;在具体实施中各地要在国家的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行规则的基础上分散建设,同时突出各资源库在统一标准下的专有特色,突出本地资源特色,做好本地区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工作,真正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传播优秀文化的作用。

3.2要积极关注基层文化生活,实现最广泛的资源共享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国家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中国的西部与东部、乡村与城市之间已经架构起四通八达的信息通道,人们的交流与沟通已经可以跨越时空瞬间完成。但是,在我国的基层村镇,知识的贫乏导致的贫困仍随处可见,愚昧、落后的思想和认识仍然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如何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丰富、充实的精神食粮,就成为我们文化工作者在进人新世纪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新世纪的图书馆将是一个高度网络化、共享化,对全社会信息资源具有保障功能的崭新体系。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整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用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实现最广泛的资源共享。

3.3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需要有力的统一与规范

我国的网络化建设一直存在着各自为政的问题。由于缺乏有力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使得信息网建设各行其是,造成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在同一区域内各个专用网络系统间互不相通,相互独立的局面。在网络信息资源内容上,资源开发分散,重复现象严重,浏览一下各个网站的资源目录就会发现,大多数站点都存在着设置的信息栏目贪多求全,提供的信息内容大同小异,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文化信息网建设重点在于地方文化资源的建设,如果没有统一与规范,在信息的交流与互动方面会产生障碍,不利于资源共享。重视文化信息资源的内容结构、调整,优化其内容构成不仅是网络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用户的迫切需求。

3.3.1形式的统一通过对各地的文化信息网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三种形式,一是以政府网的形式出现;二是文化信息网,以地方文化信息为主打但其中也有政府网的职能;三是数字文化网,以数字化图书馆为主打。如果将这三种形式的网站加以规划整合,规范成统一的形式,可能更趋于合理化。

3.3.2数据格式的统一文化信息网的数据格式多以视频数据、图片数据为主。不同的平台使用不同的格式,给数据交流造成很多不便,如果各信息网提供唯一的元数据接口,相信用起来可能更方便一些。

3.3.3后台数据尽可能用大型通用型数据库如SQL,ORCLE等。

乡村网络文化建设范文4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市教育局年度工作要点为统领,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抓好德育常规,注重德育创新,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性、规律性、实效性,切实把素质教育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在全面培育青少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二、工作任务及主要措施

1.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深化中小学德育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选择。要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坚持价值引领、文化涵育、实践育人、务实创新,分学段有序推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中小学课程教学、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及社会实践活动中。要结合实际,挖掘和丰富校本资源,深入开展宣讲、社会实践、读书征文、评先树优、才艺展示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全体师生的自觉实践。

2.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班委及团队干部作用,积极探索建立班级民主、法治的管理模式和评价制度,促进班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通过开展“乡村少年宫才艺展示”、“优秀童谣征集、推广、传唱”等活动,不断拓展、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创新学生社团内容、方式、方法,促进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呈多样化发展。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校园文化示范学校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学校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学校的辐射引领作用。进一步净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合理使用互联网、手机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规范和加强学校网站、班级网页、博客、论坛、贴吧、QQ群等网络空间管理,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自觉抵制网络不法行为。

3.推进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工作。全面贯彻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把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重点,突出在“做”中养成好习惯,着力于“把话讲好、把字写好、把歌唱好、把地扫好、把操做好”基本行为习惯的“五好”教育。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拓展与延伸”上下功夫(学校家庭社会),与新闻媒体共同谋划开展“八礼四仪”系列活动,实行线上线下互动,网上网下联动。充分利用乡村学校少年宫、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文博场馆等平台,深度推进“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开展“文明小义工”活动(与志愿者队伍、“爱心小天使”等相结合),积极推动文明礼仪和美德少年先进事迹进家庭、进夏令营。配合市文明办对全市50所“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及9所“文明护照”推广校的专项资金使用及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和检查。

4.深化“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充分运用“我们的节日”这个载体,深入挖掘节日文化内涵,组织开展“我们一起过大年”“凭吊革命先烈”“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我的端午情怀”“向国旗敬礼”“孝要让您看见”等主题实践活动。讲好历史故事、革命故事、改革开放故事和身边故事,引导全市中小学生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培养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美好情感,自觉把个人梦想与中国梦联系起来,把个人成长进步与祖国未来发展联系起来,从小立志做有道德的人,做文明有礼的人。

5.发挥德育基地功效。探索建立学校整体谋划、班级分层(类、级)指导、学生自主安排、家庭共同参与、社区及校外教育场所积极配合的育人体系,积极开展“红领巾寻访”“七彩夏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展演展示、“馆藏文化进校园、进课本、进头脑”等活动,充分发挥示范性实践基地和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实践育人作用,让学生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提高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有效利用本地教育资源,建立本校、本区域定点综合实践基地,充分满足学生校外实践活动需求。

6.强化学校德育队伍建设。健全学校立德树人专项督导考核机制,明确学校干部及教职员工立德树人的职责和规范,不断提升团队干部、德育课程教师等德育骨干教师的育人能力。推进班主任工作共同体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人生导师作用,完善班主任与学科教师、与家长委员会协作加强班级建设的工作机制。强化班主任培训工作,各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德育研讨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例会,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交流带班体会,探讨育人方法,研究工作策略。继续办好“班主任系列论坛”,组织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开展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成果奖评选,评选表彰优秀班主任、先进班集体。

7.开展法制教育活动。进一步完善预防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工作机制、德育导师制,重点突出引导与防控,多途径、多形式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提高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进一步发挥法制副校长和校外辅导员的作用,完善警校共建、校所联防机制,不断开辟法制教育新途径。利用“6.26”禁毒宣传日、“12.1”防艾宣传日等节日,深入开展“远离”“拒绝”“严防艾滋病”“远离网络垃圾”等宣传教育活动,有效预防和减少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8.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各校要积极组织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校内外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举办科技节、科技小制作比赛、科技环保夏令营等形式,提高师生科技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加强绿色校园建设,打造生态校园,增强环境育人功效,认真抓好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确保中小学环保宣传教育普及率达100%。继续深化“四个一”(“节约一滴水,节约一粒米,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度电”)、“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保护地球小主人”等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良好品质。

9.重视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转化。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分解方案》,建立特殊学生(包括外来务工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的信息档案,注重实施个性化教育,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话吧、阳光心理等活动,重点解决行为习惯偏差、心理负担过重、人际交往障碍、青春心理烦恼、升学困惑等问题,使学生成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

乡村网络文化建设范文5

关键词:乡镇群众文化;发展思路;经验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243-02

一、乡镇文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们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始终保持我们文化事业的重要方向。总体来说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了很大进步,并且今年来乡镇文化建设有了很好地的发展,我国的群众的文化面貌有了新的发展 。但是目前我国乡镇群众文化的建设仍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在部分农村,特别是经济很不发达的地区,群众的文化生活还很滞后和贫乏。

二、乡镇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城市和乡村文化建设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我国的村级文化阵地不仅功能比较单一而且设施较为简陋,城市文化阵地却越来越蓬勃发展,当然城市文化生活不仅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发挥更多的影响作用,但是农村文化还是在日渐萎缩,出现了严重的荒漠化的倾向,这是令我们担忧的地方,会严重影响我们农村农民的素质。与此同时,也不利于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还会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社会的快速、稳步发展。

2、农村的文化队伍建设颇具特色,但也有很多问题,如人员少、能力弱、年纪大,文化队伍配备的不健全。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师资力量,我们需要一批拥有专业文化的专业人员。但在文体专干中, 专干文化工作和专职文体专干较少,文化站工作人员多参加乡政府工作,缺少时间来专门抓文化工作,本职工作需要时偶尔应付对待;行政村级尚未配备专职文化专干,使镇村文化建设难以取得实质性发展。

3、可以看出的是,镇组织开展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增多,同时这些活动具有较好的群众性、传统性和连续性,有利的丰富了群众文化活动。但尚没有形成定期举办的制度,但活动没有形成制度化、经常化、多样性,缺新意、少吸引力、少影响力,活动的次数和覆盖范围均十分有限。更有一部分村各方面条件不足,活动很少。

4、群众文化活动和设施建设的基础和保证是经费问题,目前情况是文化设施较为欠缺,没有文化活动经费。对于农村人民来说,没有资金群众文化活动不能得到保障,正常的群众文化活动不能有效的开展。为了经济的发展,有的地区把影剧院、文体广场拆除作农贸市场,大部分乡镇没有群众文艺广场,这是不正确的,更有甚者,连一间文体中心专门的办公室都没有,情况十分严重。这与小康社会的文化要求差距很远。文化站原有的阵地设施还赶不上60年代或70年代的发展水平, 原因是每年得不到增建和维修,先前的因年久失修被拆除,造成了其数量的萎缩与减少。这些都成为文化发展的阻碍,所以必须要保证有专项资金。

三、乡镇群众文化建设的经验方法

1、阵地上要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地域文化创新活动是提高阵地活动活力的重要基础之一,比如我们可以举行一些地域文化进乡活动,例如,电影下乡,字画下乡,歌曲舞蹈下乡等,积极的开展地域性文化品牌活动,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要树立品牌意识,并以积极的文化活动来提升自己乡镇文化品牌知名度。与此同时,如果我们想要更好地建设乡镇文化,就应该从我们自身情况出发,我们应该重点抓发展力度,积极争取资金的投入,以此打造地区文化品牌,形成自己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文化特色。第二,文化与本地区的民俗息息相关,所以我们要重视我们乡镇自己的文化特色,弘扬自己的文化旗帜,并以此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让文化传承下去。第三,把乡镇的文化遗址列成重点,开辟一些古文化特色的景点,以此来加快地区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业来带动文化发展。第四以开发生态旅游文化为特色,特别是注重“农家乐”和农业生态观光项目的开发建设力度,加强投资,扩展领域,开发项目,不断做大做强。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费是乡镇文化的重要保证之一, 只有保证资金的投入,我们才能真正做好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而且在经费的利用上,要根据具体情况,要将经费合理使用,不同的乡镇可能有不同的改革重点,这就要求我们的乡镇干部对本乡镇文化有透彻的了解。同时,我们应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乡镇文化建设,如果能带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加,就能使我们的群众文化活动精彩。最后我们要大力建设文化基础设施,这是繁荣文化必须要做的准备。在当今社会,网络媒体兴盛,但是可能各种条件都有不足之处,因此我们可能不能够大量的通过网络文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所以发展乡镇文化,只能从加强基本设施建设处着手。总之如果我们想繁荣自己的乡镇文化,提高文化竞争力,我们必须要带动文化参与人群,只有参与的人群扩大,文化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扬。当然如果可以我们还是应该积极地利用互联网现代科技,因为毋庸置疑我们身处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为此,我觉得乡镇要加强对互联网的学习,我们弘扬乡镇文化,积极推动先进文化的传播,不仅有利于乡镇发展,更有利于乡镇人民素质的发展,对人民有很大的意义。

3、组织上健全业余团队。在生活中,我们的业余团队是文化资源中的关键性资源。所以我们要将业余团队建设好,只有这样文化艺术才能丰富生活,提高人民素质。业余团队的建设可以使“地域文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盘活镇(街道)文化资源,也给了“地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此外,地域文化品牌如果想实现辐射,就必须要让企业人员了解现代农民中在企业工作的占很大比例,是企业的力量之一,只有重视地域文化才能促进企业经济和文化发展,更好的发挥文化的有力宣传作用。首先是协助企业办文化;除此之外平时活动搞杯赛;另外还应该给大型活动做冠名,从而促进企业经济对文化的推动作用。

4、校园文化育新苗,群众文化长久远。校园文化是乡镇文化的摇篮,“地域文化”要为校园文化提供必要的支持。如文化站文艺辅导进校园,培育新苗;各类文化活动进校园,利用重大节日举办民间文化艺术节活动,让师生共同参与,通过活动, 可以增进艺术水平的交流, 通过活动, 给广大的学生和民间艺人提供一个展示艺术才华的机会。我们的学生团体是文化创作的源泉,也是文化艺术的延续人,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乡镇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发展,让师生积极的参与,让文化不断蓬勃发展。

5、举办乡镇民间艺术舞蹈比赛活动。乡镇艺术来自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的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创作属于自己的文化,代表了自己独有的特色,我们要重视和鼓励人民群众创作。举办乡镇民间艺术舞蹈比赛等活动可以使文化创作有表现的舞台,只有能够表现出来才能传承下去,文化与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我们要重视民间活动,从而更好地推动经济和社会向前发展。

四、结束语

挖掘乡镇资源,发展利用好乡镇资源,是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我们相信,建设好乡镇群众文化,我们的群众文化活动, 一定会更加丰富多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会更加灿烂辉煌,定会成为国际舞台上独竖一帜的中华民族文化之花。

参考文献:

[1]余达亮. 新形势下如何进行城市群众文化建设[J].2010(18).

[2]张灵杰.乡镇文化之我见[J].2011(15).

[3]刘俊杰.谈谈乡镇群众文化的现状及发展建议[J].2011(16).

乡村网络文化建设范文6

[论文关键词]检察文化 发展状态 管理功能 工作抓手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检察文化是检察人员的精神家园,如何发挥检察文化教育、引导、规范、凝聚、激励等特殊作用,为检察事业科学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检察文化是一种发展状态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规律性,社会发展规律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的变化过程,检察事业发展也遵循同样规律。以仙居县检察院的发展为例,从一个侧面我们可以将它分成四个阶段,也就是四个发展状态:一是从1979年3月恢复重建至1997年,主要特征是基础设施的改善、人员的选调、组织机构的逐步完善,我们称为“艰苦创业阶段”。二是从1997年至2006年,主要特征是争先进位意识不断加强、工作业绩显著提升、多项考核进入全市领先行列,我们称为“争先创优阶段”。三是从2006年至2010年,属品牌品质建设阶段,以创检察品牌为目标,以提升检察品质为根本,仙居县人民检察院荣获了全国检察系统文明接待示范窗口、省先进检察院、市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仙居检察的基础设置、队伍素能、执法形象都有了新的改变,此阶段称为“品牌品质阶段”。四是从2010年开始,为进一步实现仙居检察事业科学跨越发展,院党组审时度势,提出深入开展检察文化建设,出台了《仙检文化建设实施纲要》,检察文化建设每年有计划有成效深入推进,此阶段称为“检察文化阶段”。

艰苦创业阶段、争先创优阶段、品牌品质阶段到检察文化阶段,是一个从低级发展状态逐步向高级发展状态迈进的过程,后者包容前者,最终实现用检察文化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检察队伍,挖掘检察人员潜能,激发检察人员积极性、创造性,优化检察资源配置,提高检察工作效率,全面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充分展现检察文化的内驱力作用。

二、检察文化是一种管理功能

检察文化建设涵盖检察思想政治建设、执法理念建设、行为规范建设、职业道德建设、职业形象建设等方面,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可见,检察文化活动的核心是管理功能。我们只有厘清系统工程的内容和层面,把握管理功能的实质,才能形成清晰的、战略性的、统一的检察文化建设思路和体系。按《仙检文化建设实施纲要》内容要求分类,该院将检察文化建设活动分四个层面:

一是理念文化层面,理念文化建设是检察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包括我们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能、组织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独具检察特色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仙居县人民检察院在文化建设工作中,把检察理念文化建设摆在首当其冲的位置,在充分认知和感悟的基础上,经过广泛征求干警意见,按照以弘扬检察职业道德为根本、以传承当代仙检精神为主线、以融合区域文化为辅助的思路,确立了“崇法尚文、敏思慎行、自强不息、创新发展”这一“仙检精神”,形成了独具仙居特色的检察理念文化。

二是物态文化层面,包括检察机关的办公环境、各种设施、装备以及在工作中使用的物质载体所构成的器物文化。物态文化就是将固态的建筑及设施,融入符合检察机关特点的文化元素,让无声的文字和图案,彰显检察文化,感染和熏陶干警,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素质。它包括环境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和科技文化建设等。如仙居县人民检察院充分利用办公场所的空间,大力加强了庭院文化、长廊文化、室内文化和楼梯文化建设,投资建造了“六大长廊、两个活动室和一个篮球场”,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为干警理解、领会和践行“仙检精神”提供了场所。

三是管理文化层面,通过相关制度规定以及理念和价值观的引导从而实现内部有效管理的过程中蕴含的文化形态。管理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和情怀文化。制度文化是以检察制度和制度的执行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制度是文化的根基所在,只有从制度建设入手,注重从制度和规范层面加强检察文化建设,才能真正内化于干警的心灵,外化于干警的行为。近年来,仙居县人民检察院健全完善了内部工作制度,形成一套符合检察工作特点的工作机制体系,使之成为指导干警的行为准则。检察情怀文化是突出以人为本,倡导安全工作快乐活动,关心干警生活和发展需求,将干警的个人价值追求和整个检察机关的价值追求统一起来,为干警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使其产生“以院为家”的亲切感和“仙检发展,我在其中”的责任感。

四是行为文化层面,行为文化是检察工作人员在各种行为和活动中表现或创造出的文化形态,包括履行法律监督、接受岗位培训、处理人际关系、进行调查研究以及生活娱乐等多方面的内容。发展行为文化主要从发展细节文化、团队文化、执行力文化、快乐文化、廉洁文化等方面着手。发展“细节”文化,提升队伍整体形象,注重干警各种行为举止的文明规范,展现检察干警的法治精神和职业荣耀感;注重干警言谈表述的精确得当,彰显检察干警的专业水准和为民情怀。发展“团队”文化,增进队伍的凝聚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要求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形成一股牵引力;注重激发干警的活力,在思想上高度整合,在行动上达成默契;倡导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明确肩负职责,将自身言行与检察机关荣誉联系起来,对检察事业无限忠诚,全身心投入。发展“执行力”文化,提高工作效率,确立“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的工作执行理念,把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保障政令畅通工作理念转化为广大干警的自觉行为。发展“快乐”文化,营造和谐工作环境,创造条件广泛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干警的业余生活,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增强检察机关的生机和活力。发展“廉洁”文化,增强队伍的自控力,通过切实贯彻执行各种廉政纪律规定以及培育廉洁理念,使广大干警在履行法律职责及日常生活中养成洁身自爱的行为习惯,以其实际行为诠释检察权的神圣与荣耀。

三、检察文化是一种工作抓手

检察文化建设作为检察工作的发展战略,必须要靠具体的举措来落实和推进,为此,仙居县人民检察院设置了相当固定的“六项工程”作为工作抓手,并每年根据上级院部署的各类活动要求,不断充实完善。学习强能工程,创建“仙检大讲坛”、“仙检论坛”、“仙检赛坛”和“仙居检察期刊”等三坛一刊学习平台,引导干警树立自觉学习、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理念,增加知识积累,改善知识结构,增强业务综合能力,实现检察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快乐检察工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轻松活泼的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丰富广大干警的文化生活,寓教于乐,从而提升干警的精神品位和文化品位。青年培养工程,出台《加强青年干部培养锻炼的意见》,积极为干警搭建学习、工作、人才输出平台,充分调动青年干警工作、学习积极性,为年轻干警施展才华提供平台,形成人才合理流动和良性循环。文明形象工程,强化干警服务大局、服务民生的宗旨观念和爱民护民工作意识。动员干警深入企业、乡村和社区,听民声、了民意、察民情,加深了干警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意。维护权威工程,提高检察干警的法律监督能力,严格履行各项检察职责,惩治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健康的法律监督文化导向,使“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深入广大干警内心。典型示范工程,用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引领检察队伍建设,促进检察事业健康发展。通过开展“十佳”评选活动,“品牌科室”创建活动等典型示范工程,引领检察队伍建设,促进广大干警学先进、超先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