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工程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工程的特点

环境工程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城市水利工程 水环境

Abstract: urban environmen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s in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gradually rise of new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nd also a new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development and the new task. As a modern city, the prerequisite and basis of urban water conservancy are more and more concerned.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water conservancy planning, put forward the modern city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rom the, from the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high starting, to an overall planning, overall consideration,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properly handle the various construc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relationship. Should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in play, and draining flood control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how to play its modific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s a must follow the important principle.

Key words: the city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water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的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内容,除满足防洪安全的要求外,还要提出改善和美化环境的要求。使城市环境得到保护、保持生态平衡、市民生活更趋舒适。城市水利工程建设应该主动适应这种需求,逐步实现从传统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的转变,注重水利工程的景观和美学要求,要用新理念进行规划设计。

1 水利工程景观设计的发展与需求

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对于改善水域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以改善水域环境和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的“城市环境水利工程”建设,成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现代城市的功能,对流经市区的河流归纳起来有两类要求:

①对河中水流的要求是:水质清洁、生物多样性、生机盎然和优美的水面景观。

②对滨河带的要求是:能反映本地独特历史、文化、风俗的滨河景观;能提供一充满鲜花、有人工景点、公园化的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空间;能营造一充满文化、艺术、科学气氛,具有现代气息、人水关系协调、引人入胜、便于人水亲近的滨河带。

人们提出这些要求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水利建设者应当适应这种趋势,满足社会的要求。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注入更多的人文、艺术、科学和现代气息,注重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美学效益。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水利可以称之为“大水利”,即“通过流域的综合整治与管理,使水系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都得到完全地发挥,使全流域的安全性、舒适性(包括对生物而言的舒适性)都不断改善,并支持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改造山河、兴利除害、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水资源,使之更好的服从人们的意志,更好地为人类造福,这不仅改变了自然界中天然水流的形态,也改变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国内外的大量实践都表明,许多水利工程不仅发挥了它们正常的工程效益,而且也越来越显示它们的环境效益,成为一种新颖的,十分引人注目的旅游资源,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开发水利工程旅游,已经成为水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生态经济环境水利阶段,人们普遍关注环境与生态问题,普遍重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强调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环境功能和美学价值,己成为国际、国内在水利工程设计方面的新趋势。

2 水利工程景观设计的原则

2.1技术与美学相结合的原则

水利工程建筑物和枢纽布局不能单纯追求美学效果,它首先要实现工程的基本功能,并满足技术优化的要求。即使是城市环境美化水利工程,其基本要求是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等。因此,水利工程的美学设计必须首先满足工程的技术、经济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景观构成元素进行美学调整。技术美学是水利工程的美学基础。

2.2生态环境(改善)保护原则

从生态学角度来说,河流是生态环境中能量转换和生物活动的廊道,为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在河道上修建水利工程,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河流生态环境、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另一方面,水利工程能改善河流的水质,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尽管河流生态系统有自我恢复的能力,恢复期与河流生态生命力有关,但不能百分百的恢复,有些河流的生态甚至完全不能恢复。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应注意对周边环境以及流域的生态进行保护,不应以生态的破坏、环境的退化为代价。注重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是水利工程景观(美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之一。

2.3强调个性和创新的原则

水利工程常常因其独特性和大空间的跨越带来景观特质和震撼的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映象,具有地标的意义。要发挥水利工程景观特点,必须在设计中注重水工建筑物的个性发挥,注重建筑物的布局和色彩方面的创新。同时,也要注重与周围环境(如:城市建筑)的和谐,综合考虑工程所在地区的地域性、文化性、整体性等方面的因素。

3 水利工程景观规划策略

3.1沿河绿地

滨水环境的总体构思应尽可能扩大沿河绿地,形成较为连续性绿化带,用绿色来勾画古城的轮廓,延续城市文脉。同时,以良好的绿色空间,优化环境景观质量,体现现代化城市的新形象。

3.2闸坝结合,扩展沿河水面。

规划河道可修建彩色橡胶坝,泵房外观可按风景区房屋标准设计,橡胶坝的主要功能是增加蓄水面积,以形成水面,形成人工湖美景。水边设置亲水步道、平台、桥梁、滨水建筑物等,供游人欣赏水面景色。

通过新建湿地连通闸向人工湿地定期供水,以增加水面及绿地面积,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给市民和游人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可为生态化污水净化技术的引进提供良好的试验场所。

3.3生态护堤

可规划采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植树、植草等生态工程护堤,既防止水土流失,又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对于河岸边坡较陡的地方,采用木桩、木框加毛块石等工程措施,这种护坡工程既能稳定河床,又能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避免了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在应用草皮、木桩护坡时也可以运用土工编织物,袋内灌泥土、粗沙及草籽的混合物,既抗冲刷,又能长出绿草。有利于堤防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3.4绿化树种及花草

沿河绿化树种,以合欢、国槐、银杏、杨树、柳树等乔木为骨干树种,以桂花、雪松、紫薇、黄杨球、桃树等灌木和牡丹、月季、三叶草、金边书带草、马尼拉草坪等花草为主要植被,形成多种类、多层次生态群落。

3 水利工程与生态平衡

兴修水利工程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人类在地球上修建的水利工程无外乎两大类,即蓄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工程。它们的实质都是为解决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平衡问题。

在我国,对生态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蓄水库。从表面看,它们都是为了解决水资源不足或充分利用水资源,但如果深入探究,却发现其中对社会、环境的潜在影响是巨大和复杂的。简而言之,其影响包含直接的或间接的、短期的或长期的、诱发的或积累的、一次的或两次的等等因素。所有这些影响,都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然而,应该看到,包括生态平衡在内的自然平衡本来就是动态的,人类正是通过不断地打破那种不利于人类健康发展的平衡,才能发展到今天。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既是动态的,同时又是随时存在着。问题在于人类怎样以一种最优的方式去分辨出那些不利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打破之,并更加自觉地重建一种新的平衡,即人工生态平衡。

结束语:

兴修水利工程将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水利工程的合理规划,对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兴建水利工程时,要将环保意识贯穿于工程规划设计及施工组织管理的每一环节。

参考文献:

[1]王蜀南,王鸣周.环境水利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

环境工程的特点范文2

>> 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创新+工程实践”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新形势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典型欧美工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比较研究 南华大学对核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新形势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面向注册执业工程师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修订 环境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探索 罗格斯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启示 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探微 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环境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环境工程专业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创新型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创新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创新型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浅谈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寓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于环境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 依托企事业单位 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布冠好,师超.当代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缺乏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9,(9):68-69.

[4]刘艳萍,邓一兵.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1,(1):21-22.

环境工程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环境工程;应用创新;培养机制

环境工程专业是运用环境科学、工程学和其他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控制和防治环境污染,以改善环境质量,促进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工程技术学科[1]。目前,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我国较多高校开设了以治理环境污染为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截至2015年,我国大约有366所大学成立了环境工程专业,且招生规模逐步扩大[2]。我国的环境工程学科是在70年代中后期才迅速发展起来的,其标志是1977年,清华大学在原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环境工程专业,这标志着我国环境工程专业开始了自己的发展历程。环境工程是21世纪重点发展的高新科技之一,是新型的交叉性学科,具有实践性强、综合性强和涉及领域广的特点。由于环境工程专业招生规模不断增加,导致学生培养质量和教师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现代环境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要求具有扎实的环境工程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工程设计能力,特别是在(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生物化学处理、可持续发展的垃圾填埋处置及环境污染修复的生态工程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独具特色,因此,原有的培养机制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寻求教一种全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以适应对创新应用型环保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培养模式相对滞后,需要完善。

目前,我国大多高校制定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相对滞后,这主要是由于:(1)环境工程学科是一门交叉性的综合性学科,而大多高校采用的专业培养模式参考了其他学科专业培养模式,环境工程业本身的特点不够突出。在制定专业计划时,涉及物理学、化学、电工学、生物学、水力学、机械基础、力学和测量学等较多课程,涉及领域多但不精通,导致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工作后,处在一个广而不精的尴尬处境,与许多其他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专业生相比,竞争优势较弱。(2)我国大多数高校,为了维持教学秩序稳定,一个完整的教学计划通常使用较长时间,不可能每一届学生都更改教学计划。但目前,我国面临环境问题复杂性越来越突出,很多新型的环保产业应运而生。因此,对于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来讲,培养模式基本不变,没有与时俱进。同时也忽视了学生越来越需要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显著的针对性,制约了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能够自身的发展,难以实现“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21世纪环境人才培养目标。

2.实践教学环节较薄弱,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涉及面广,理论性和工程实践性均较强。实践教学是培养环境工程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将理论基础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过程[4]。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促进知识理论与实际结合,继续深化理论教学,有助于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环境工程专业大部课程都设置了对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课程、专业课程设计和参观实习等,这些实践教学大多安排在相应课程结束后进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工程实例的认知,大多依据课本知识,参照相应的设计手册,进行理论计算和设计,使得形成的设计方案理论化,与实际工程应用相差较远,没有获得较好的实践效果。对于兰州交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参观实习,主要包括认识实习(第4学期末)、环境综合实习(第6学期)和毕业实习(第8学期初)。但由于教育资源短缺、联系实习单位较少,实习时间较短、经费不足和学生不重视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学生主要参观给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和除尘装置等。在实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是走马观花,缺乏兴趣,尚未真正了解掌握处理工艺的原理、方法等。此外,由于大多水厂的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程序较复杂,学生们没有机会进行实际操作,故难以获得较好的效果,远远没有达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二、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机制改革探讨

1.优化专业培养模式,树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环境工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涉及学科领域广泛。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5]。优化专业培养模式过程中,应根据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开设课程和学分要求等方面,完善学生培养全过程,合理安排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主干课程与相关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的相关顺序,深入理解每门课程和每一教学环节之间的主、层次关系,以及他们的之间内在联系,以确定合理的时间顺序。创新应用型人才是指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学习及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同时还应具有较好的人文素质和较强的思维能力[6]。对于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根据专业特色优势,以培养“牢固基础,应用为主,兼顾创新”为目标,树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并将该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优化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一定协调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养之间的关系。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强化学生学习意识,激发主动学习兴趣。

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学习的意识和兴趣,而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首先,大学生步入大学后,懂得我国大学生数量较多,难就业已经成为较严重的现实问题,因此,从思想上一定要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强化完善自己,掌握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和奠定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为未来选择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教师要经常引导和鼓励学生。强化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讲解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对专业产生较浓厚的兴趣。同时,可以结合课程的考核方法,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同学既理解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意义,也明白学习成绩将按照严格的考核方法来进行。最后,教师要尽量使课堂内容丰富,并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增强学习主动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课前教师认真、充分地准备教案,在设计教学方式时,既要尊重教材,又要关注社会和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学生能力的提高提供有利条件。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强化理论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使教学内容的启发性更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首先,通过完善教学培养计划,可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为了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构建针对环境工程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环境综合实验等实验环节,通过这些基础试验环节,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基础实验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专业实验则可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环境综合实验的重点要求通过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目的。其次,重视和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丰富实践教学。对于环境工程专业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环境综合实习是教学培养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实习基地的建设是获得良好实习质量的重要保证。尤其是校外实习基地,可以通过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企业为学校通过实习场所,可谓双赢。

三、结语

为了培养创新应用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需在树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前提下,不断优化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模式。通过强化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21世纪环境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黄锦勇,刘爱华.基于环境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8):141-142.

[3]布冠好,师超.当代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缺乏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9,(9):68-69.

[4]刘艳萍,邓一兵.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1,(1):21-22.

[5]谷晋川,江元霞,杨晓静,何海宾,李庆刚,刘小兵.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优化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7,24(3):56-58.

环境工程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环境工程;管理;措施

正文

随着人们日益重视环境问题,进一步促进了环境工程管理行业,其主要作用就是研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从而能够有效的解决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环境问题,环境工程管理工作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必须要做好其管理工作,才能够真正的改善我国生态环境。

1.环境工程的目标和管理手段

1.1环境工程的目标

环境工程的主要目标就是满足当前环境的基本要求,并且不能违背其他要求的前提下进行环境工程活动。环境工程管理工作主要就是为了能够从整体上进一步提高环境管理系统的层次和水平,从而能够充分的发挥出环境管理的作用,使其保持在最佳的工作状态。环境工程活动不仅要重视目标的实现,还必须要重视环境工程在开展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必须要通过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化的效果,比如,如果发生产品会受到环境因素影响的时候,可以通过选择更好的产品或者花费更多的资金采购更为先进的仪器设备,另外一种方法就是不断的改善生产产品的环境,从而保障产品能够在环境比较好的条件下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工程管理工作,能够将环境问题纳入其内,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结合,通过成本最低的方法解决环境问题,保障环境管理工作能够在最佳的状态。另外,产品环境在进行改善的时候不能违背环境管理系统中的其他要求,必须要实现兼容的目的,生产的产品不能与系统出现矛盾的现象,必须要从多方面不断的完善和解决矛盾,通过矛盾的有效解决还能够进一步的升级环境工程管理系统。

1.2环境工程管理的手段

随着社会不断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环境工程管理的手段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比较常见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体现。其一,必须要建立与环境工程具有紧密联系的管理系统,必须要保障其具有完善和成熟的管理制度,才能够保障环境工程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实施。其二,必须要不断的完善环境工程管理系统内的各个子系统,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不断的完善管理制度,才能够保障环境工程顺利的开展。其三,必须要明确相关的责任,并且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员身上,从而更加细化管理工作,并且还需要落实环境评审和监督制度,保障环境工程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最终通过监督手段提高环境工程管理手段和水平。

2.提高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对策

2.1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及监测人才培养

环境监测工作本身具有诸多特点,比如技术型、综合性以及复杂性等诸多特点,随着环境生态日益恶化,进而导致监测工作所面临的现象十分的复杂,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必须要提高环境监测技术,进而对相关的监测人员和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测能力作为保障监测工作质量的基础条件,其主要指人员的综合素质、仪器设备的先进性以及专业的技术水平。必须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建设标准化的监测标准,积极的获得政府的支持,从而才能够获得充足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不断的完善环境监测工作的仪器设备,为提高环境工程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条件。必须要积极的对相关监测人员进行培训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才能够保障监测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监测技巧和知识,更好的开展环境工程的全方位管理工作。

2.2充分发挥质管的监督作用

必须要做好监督体系的建设工作,对相关的质量监督人员进行考核和竞争上岗,从而才能够保障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必须要对岗上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工作,充分的发挥出监督人员的作用,调动监督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最终才能够提高监督工作的质量,从根本上保障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2.3加强对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视

环境工程作为当今时代十分重要的工程,必须要从思想上重视环境工程的管理工作,从根本上保障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的充足,能够真正的发挥出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作用,最终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改善环境的目的。

2.4依靠信息科技加强管理工作

随着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必须要积极的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才能够不断的完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进而实现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自动化和网络化管理,从根本上提高了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环境工程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 环境工程 专业英语教学 教改

1.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产业知识化的今天,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将成为我们走向世界的必备素质。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会使既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又具备精深专业知识的人才成为市场争夺的焦点。据统计,说英语、学英语的人多达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二,世界上有85%的科技资料用英语出版,国际学术会议的工作语言一般是英语[1]。因此,培养一大批既有丰富的环境工程专业知识又有很强的英语应用能力的高水平环境工程人才,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探索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之路,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新路,任重而道远。为此,我们根据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讲授经验,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2.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词汇、语法特点及其具有的时代特征,按照原有的基础英语语言教学的模式,在实际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就会产生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

多年来,环境工程专业英语一直没有规范统一的教材,这也是工科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早期教学所用教材一般是自选原版英文科技书刊或由任课老师自行选编。采用原版英文书刊,多数与专业课内容重复或变成科普形式,无益于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由教师将英文书刊的一些文章汇编而成的教材,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文章的难易程度和知识结构难以合理设计。这不仅会妨碍教学由浅入深地进行,而且会影响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

2.2学生学习兴趣低,对本课缺乏重视。

首先,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本身是一种正规的书面体,是以表达科学概念、工程过程理论和事实为主要目的的,与基础英语相比,其内容论理多,涉及环境工程专业性很强的词汇多,此外,课程内容的阅读对象是相关环境工程专业的科技人员,相对于基础英语来说,缺少文学作品中的韵律、节奏感,读起来抽象、枯燥,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其次,学生对本课缺乏足够的重视。学过两年的大学英语之后,学生接触到专业英语的感觉是句子长、词汇多,对于词汇的词义选择茫然。一些工科类院校为了压缩学时学分,削减这一课程的学时,将课程性质定为选修课,缺少像CET一样的考核办法和硬性指标,这些从另一个角度也削弱了专业英语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2]。

3.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

3.1着重提高学生基础英语水平。

大学生目前的基础英语水平是制约环境工程专业英语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影响到专业英语教学。学校可利用课余时间为英语水平差的学生开设相应辅导班,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以尽快提高英语水平。

3.2改进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教与学。

根据目前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教与学的情况分析,提高和改进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是提高专业英语教师的业务水平;其次是改进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最后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3提高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材的适用性。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教材编写是完成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的基础。教材编写要考虑语言和专业内容两个方面,应将一般科技知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强调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选录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最新文献,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特点,收集各种不同文体的期刊[3]。

4.结语

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英语与其专业知识是息息相关的。由于现有专业英语教材缺乏现场特色,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旦解决则对于培养专业型实用性人才至关重要。对此,专业英语教学建议如下:(1)加强与具有英语语言环境测控类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培养学生使用专业英语的能力;(2)专业英语教材应随环境工程专业发展适时更新,随着国外先进生产现场设备引进编写新的教材,内容涉及现场设备英文说明书、使用手册、商业广告、国际学术会议等;(3)设置专业英语写作课程,传授科技论文写作方法、技巧,促进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上一个新台阶[4]。

参考文献:

[1]张秀清.生物工程专业英语教改实践与探讨.科技创新导报,2011,21:157.

[2]栾国颜,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教学探讨与改革.化工高等教育,2007,1:4-6.

环境工程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环境工程;可靠性工程;融合

根据可靠性定义我们可以得知可靠性的基础是环境工程。在特定的条件下可靠性才能实现。环境工程的目的是提高产品对环境的抗压能力以及减少环境对产品的影响,其手段包括对各种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工程实践过程中的监控。从二者的定义来看,二者既联系密切,又相互具有区别。对可靠性的研究只有在规定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这种条件并不能完全代表实际使用的条件,因为我们提供的并不最恶劣的使用环境。如果产品因为服役中的恶劣环境或者因为某些极端原因出现了损坏或者故障,这只能证明产品的环境适应性极差,在这种情况下对产品的某些特性进行讨论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要在提高产品的耐环境力的前提下,即提高环境适应性的前提下,进行可靠性研究。

一、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

1、环境工程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从20世纪90年代起,外国一些国家包括英国和美国开始把环境适应性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 对环境条件、分析、设计、试验、控制等进行了明确,在产品的整个研发周期中贯穿应用各种综合环境进行试验,已达到产品环境适应性的标准。

环境工程以故障的机理分析作为重要基础,随着环境工程地位的改变,对环境的条件分析、试验以及环境的适应性设计等这些因素都需要了解设备对于环境的反应尤其是造成故障的机理。因此,环境工程的重要基础是分析环境对产品的作用机理。环境工程需要有强大的技术作为支撑,同时强调专家作用。环境工程的目的是保证在环境工程基础上形成的最终成果和工程经验,即环境适应性设计技术。环境工程的出发点是产品实际服役环境,目的是确保产品在真正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环境发生问题。

2、可靠性工程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20世纪50年代,美国第一个产生。20世纪80年代,可靠性在我国取得飞速发展,我国的工程型号的可靠性因此也变得越来越规范化。

初期,因为技术限制,我国的可靠性方法是基于概率统计的,后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造成故障的机理进行研究。具有目前来看,可靠性工程的研究对象越来越复杂,水平也越来越高,可靠性工程有了综合性、智能化、实用性等特点,并且不断朝着军民两用发展。

二、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的相关性

1、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的区别

可靠性的主要验证指标是产品的可靠度,而环境工程的关注焦点是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工程和环境工程不仅在描述上有很大区别,在技术上也有很大差异。

1)环境工程一故障机理分析为主,可靠性依赖的是概率等宏观表现出来的数据。环境工程主要研究各种环境要素在机理上的反应,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产品,以便对结构、材料等方面的故障采取措进行控制。而较早期的可靠性工程把握故障的特性的手段是用宏观的概率统计的数学方法进行分析。

2)环境工程的特征是综合性,环境工程要把对实际环境的考虑作为任务的重中之重。而可靠性工程的手段是简化的方法。进行可靠性研究是要使用简化和还原方法,因为造成产品故障的原因多种多样,必须对可靠性研究进行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否则研究会有一定的难度。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忽视了一些造成故障的关键细节,尤其是实际环境中的细节。

3)环境工程主要利用的是不同专家在不同领域所获得的关于工程的经验。可靠性研究的手段主要是大量的数学工具。环境工程的研究对象是各种复杂的环境条件,环境工程中问题的解决,利用的主要是不同领域的专家所取得的优秀经验,因此在进行环境工程研究时,学会利用专家经验至关重要。

4)环境工程的主要方式是定性判断,可靠性强调的是定量。只有通过环境工程定性的对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进行判断,才能确保产品在实际环境下的使用的可靠性。而可靠性的很多指标的主要方法都是定量描述。

2、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的密切联系

以控制产品故障为目的的可靠性工程的内容包括环境工程以及其他管理活动。因此,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在技术方法有一定程度的相互融合。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互补的关系。

1)环境工程的试验和可靠性工程的试验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互融合的部分。环境工程的研究内容包括环境和可靠性试验的环境条件。而且,可靠性试验一定程度上也都可以说是环境试验。合理的环境工程可以增强可靠性环境工程和可靠性工程都经历由单一环境走向综合环境的过程,可靠性工程通过环境工程来得到保证。

2)环境工程设计与可靠性工程设计的融合。环境工程重要内容包括环境适应性设计,而它的许多内容和可靠性设计工程的内容相互重合。如果可靠性设计中对技术的要求过高,一般技术无法完成的情况下就要必须通过环境工程来进行一定的设计,促使产品对环境的耐力的提高。这也是环境工程的内容,其工作内容就包括这部分。

3)两者具有相同的研究重点。环境工程和可靠性工程都注重对环境效应和故障机理的研究,同时关于问题研究的角度以及对问题的处理方法两者都有一定的相似性。着重于研究失效的原因以及失效的规律和带来的影响。通过对其失效的研究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产品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好的达到合同的要求。

4)二者可以进行统一管理,而这贯穿于整个产品的研制和生产过程,所以在进行计划大纲的制定、安排可靠性工程的工作、环境工程的工作的时候要注意两者之间关系的协调,使得整个过程在协调、有序的前提条件下进行。同时二者大纲的制定都是为了对环境工程和可靠性工程中的产品的研制、生产和使用的实施规划。二者之间可以相互借鉴,使得产品达到合格的要求。

总结:

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在确保产品可靠性方面有互补的部分。两相和部分功能的有机融合使产品更易达到合格要求,故障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环境工程和可靠性工程有了可以相互融合的条件,二者的相互融合也必定会成为发展的大趋势。

参考文献

[1] 蔡健平. 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的关系初探[J]. 装备环境工程,2013,01:66-69+101.

[2] 王德言. 环境工程与可靠性[J]. 环境条件与试验,1988,Z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