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粮食安全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粮食安全概念

粮食安全概念范文1

粮食安全:世纪挑战与应对》指出,要实现“健康的民族和健全的生态”的发展愿景,必须实现粮食安全概念与国际的接轨。

国际社会早在1996年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已达成共识,粮食安全需要从供给、获取、稳定性与使用等四个方面综合衡量。目前,中国部分人士对粮食安全的理解不甚全面,满足于“保证口粮供给即实现粮食安全”的现状。一些现行的粮食安全政策、法规和监督机制也主要基于这一观念,而对质量和营养问题重视不足。

此外,在粮食消费层面上,则有相当一部分人铺张奢靡,导致营养的过量摄入和资源浪费。综而观之,作为一个雄心勃勃地迈向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粮食安全观念需要在充分考虑本国实际的前提下尽量与国际接轨,并对有关的指标体系、政策措施和监督评价方法做出相应调整。以国际标准衡量,中国刚刚达到粮食安全领域的“温饱”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当前粮食安全理念与经济发展进程中单纯追求GDP总量一脉相承,存在不可持续性。如何跨越单纯追求粮食总量阶段,真正实现国家、地区和家庭各个层面的粮食安全,包括粮食质量、营养安全和食品安全,让所有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不但能吃得饱,还能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吃得营养,吃得科学,是当前中国粮食安全领域亟须解决的问题。食品安全与营养问题迫切需要纳入国家粮食安全的议事日程。未来中国粮食安全的总体目标,应在保持总量供给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加强粮食品质改善,提高食品安全,确保营养健康。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则要争取尽早取消国内与国际、普通和特供市场的双重质量标准,实现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制定的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和规范对接,缩小与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距离;同时需要提高广大消费者对国内食品安全的信心,摆脱诸如瘦肉精、地沟油、三聚氰胺牛奶、残留农药等污染食品的困扰。这就要求各级政府与各利益相关者充分合作,在政策与措施方面有新重点、新方向,实现综合治理。

粮食安全概念范文2

1.粮食安全是经济安全问题。没有一个国家不对本国的经济进行监督管理,防止发生经济安全问题。经济越是开放,就越要加强经济安全监督管理。从宏观经济管理的条件和能力看,我国经受着全球经济危机的考验;从短期看,粮食经济安全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从长期看,我国粮食经济安全存在不少隐患,消除这些隐患需要长时间的艰苦努力。

2.农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内涵和动力。结构优化和升级是经济发展的长期任务,包括农村结构调整、城乡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规模经济和集中化等,核心是结构优化和升级。农业结构调整是一项战略性的系统工程,其目标是协调农产品的供需关系,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使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在总量上力争基本平衡,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在变化上保持协调。

3.粮食安全是一个包括“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营养安全”三个层次的完整概念,这三个层次既紧密相连,又呈递次发展。家庭粮食安全是一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粮食安全的基本目标。营养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最高层次,是一国粮食安全的最高追求目标。国家粮食安全是家庭粮食安全、个人营养安全的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根据我国国情必须从国家粮食安全概念出发,把握粮食安全。

4.现代粮食安全的概念包含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三层。在保障充足的食物供给和分配数量的同时,还要求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卫生健康,食物的生产和获取要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的基础上。

5.衡量一个国家粮食安全与否,主要以粮食库存安全系数为主,在此基础上还应考虑粮食产量波动系数、粮食外贸依存系数、贫困人口的温饱状况等项指标。不低于95%的粮食自给率;不低18%的粮食储备率;年人均占有量不低于400公斤;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16亿亩;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6.5亿亩;满足和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食物需求。满足这些条件,我国才能显著提高粮食安全水平。

二、稳定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途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剧,农业发展的目标、条件与环境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已从过去的资源约束为主转向以需求和资源双重约束为主。农产品供求的主要矛盾从供给总量不足的数量问题转变为供求之间因品种和品质不适宜而形成的结构问题和“农民增产不增收”问题。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1.有效配置农业资源。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是合理、有效地配置有限的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农业资源,使之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合同定购制度,使合同定购数量与价格的确定能切实起到保护农民利益的作用。通过资源整合开辟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产业链条,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加快农业资本积累的步伐,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生产成本中固定成本的增长。国家统一制定农产品分级标准,实行优质优价政策,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

2.调整产品品种结构。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提高农产品品质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通过产品差异占据市场,避开通过激烈的价格竞争争夺市场。从过去的追求数量为主的“增产”战略转向以追求质量和效益为主的“增收”战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3.调整产业层次的结构。根据自然资源、市场情况和相关产业发展,调整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水产养殖业的产业构成,扩大市场需求大的产业的生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产规模,缩小市场需求萎缩的产业的生产,使各产业间相互协调、联动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地区产业升级,提高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4.调整产品层次的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要考虑资源、市场和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避免单一因素造成市场风险。在产品品质多样化、优质化的同时进一步实现农产品的专用化,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5.跳出“三农”抓“三农”,农业结构调整才会有质的突破。农业产业化就是产品、加工、销售、商品一条龙。实现分户经营的小生产向社会化的大生产并轨,在农民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农民走向市场,进入市场的经营机制,连接生产与市场、市场与消费,在吃饱吃好吃出健康中,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从根本上将剪刀差尽量减小。一是横向联合,二是纵向联合。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城镇化,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化。

6.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示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围绕抓龙头、建基地的思路,调整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强化服务功能,创新工作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扶持壮大农产品企业,走“公司+农户+市场”的模式,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增强产业化经营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7.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支重要推动力量,帮助广大会员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在市场销售上,做到统一安排、统一价格、统一销售,促使规范运转。

8.专业化,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按照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打破行政区划界限,跨区域制定布局规划,整村整乡推进专业化生产,大力发展一乡一业、多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加快培育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和专业乡镇,形成集中连片、联合发展的专业化生产格局,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9.标准化,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运用“统一、简化、协调、选优”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提高特色优势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实现“示范一批、带动一批,帮扶几户、带动多数”的局面,使新品种、新技术走向田间。10.科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依托。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服务体系,重视农产品的名牌战略,搞好品牌效应。推进农业标准化、信息网络化建设,促成名优产品+龙头企业+农户以及标准化+协会+农户等多种生产经营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资金优势和协会的技术优势和指导带头作用。健全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搭建农民受教育培训的社会化服务平台。

三、建立起有效的粮食安全风险防范机制

1.粮食安全风险防范监测指标和实施手段。风险防范机制以最小限度的效率损失为前提。建立风险防范机制,追求的是一定安全水平下的最小效率损失或一定效率损失下的最大安全水平。风险防范机制采用经济或法律手段,尽量减少行政干预。粮食贸易中的风险防范是粮食安全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其作用的大小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安全体系各个环节的协同作用。风险防范机制应尽可能与国际多边协议相一致。注重控制影响粮食供给和进口能力的因素。将贸易依存度作为监测和控制指标,将使风险防范机制滑向单纯对粮食进出口规模的行政干预。

粮食安全概念范文3

未来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两点建议:一是要全面理解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适度进口”,不仅仅是指粮食,而应该是泛指重要农产品。二是要排出一个农产品进口“优先序”,即在对我国谷物和主要农产品供求状况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从实际需要出发,对进口谷物和主要农产品的序列、规模以及进口国等制定出一个安排。

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良好,中长期看存在隐忧

客观而言,目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良好,供求基本平衡,市场价格稳定。我国是世界粮食大国,粮食生产量之巨、消费量之大、贸易量之多都名列世界前茅。迄今,我国粮食总产量、肉类总产量、蔬菜总产量、水果总产量等都居世界首位。粮食总产量连续增产更创造奇迹。从1993年到2013年,我国粮食连续增产,其中有6年粮食总产量都保持在5亿吨以上,其中201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6亿吨大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打下了牢固基础。与粮食增产相适应,我国粮食储备充裕,粮食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所提出的17%—18%的安全线,加强了国家粮食安全的后盾。从市场行情看,全国不分东西南北,粮食供应丰满充足,价格基本稳定,民众营养水平提升,恩格尔系数下降。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7%,农村居民家庭为41.1%,营养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位居前列。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之所以再次敲响粮食安全警钟,是为了警钟长鸣,防患未然。当然,也是在充分审视粮食产业,特别是种植业自身因素和客观评估粮食市场环境的基础上提出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清醒正视:从中长期看,我国粮食可持续安全存在着隐忧:

我国粮食呈“紧平衡”态势,而且态势更加“趋紧”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人口城镇化率快速提高,我国粮食消费依然呈刚性增长。2012年年末,全国城镇总人口达到7.11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52.6%,城镇人口的粮食消费水平比农村高出30%以上。我国粮食消费仍然呈刚性增长趋势,每年大体新增粮食供应量为400万吨。同时,由于城乡居民食物结构迅速转变,导致饲料粮需求量快速增长,已占据粮食总消费量的第一位,对饲料粮玉米消耗量迅增。综上所述,我国粮食总供给的增长赶不上总需求的增长,保障粮食供求基本平衡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

我国耕地、清洁水源和能源相对短缺

我国资源约束压力日益加重,特别是耕地、清洁水源和能源相对短缺。确保粮食的“双基础地位”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宝”,而耕地是其根本,淡水是其命脉,能源是其动力。国家第二次调查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全国耕地数据是20.27亿亩,与过去的数据比多出了2亿亩。人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虽然国家第二次调查数据多了2亿亩,但是并不意味我国实有耕地数量真的增加了,不过是运用先进手段把原有的、实有的耕地调查出来罢了。

另外,调查出来的2亿亩土地数据只是对生态的修复和生态建设有了一些回旋的余地。例如,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的林区和草原,以及25度陡坡地上的1.49亿亩的耕地,相当一部分还要有计划、有安排地退耕。还要需要正视的是,在我国耕地中,约有5000万亩因中度或重度污染已不太适宜耕种,必须启动修复;另有相当一部分耕地因工矿塌陷、地下水超采也不适宜耕种。

总体分析评价,我国实有的、适宜稳定的、利用度高的耕地也就有18亿亩多一些,这是我国赖以生存的命根子。令人遗憾的是,从1996年到2012年,我国耕地减少了1.3亿亩。固然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需要占用耕地面积。但是一些地方忽视农业粮食生产,盲目扩张城市,造大广场之类的“形象工程”,变相侵占和吞噬耕地,导致资源约束压力加大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我国农村严重缺乏有知识的年轻劳动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在中国和世界上都罕见的人口大迁移。据报道,至今我国已有2.8亿青壮年农村劳力外出打工。这种转移虽然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一些不可忽视的现象:一是,农村大批青壮年背井离乡,进城打工,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粮食产业副业化;二是,生产者老龄化,“空心村”现象日益严重,从事农业粮食产业活动的大多是老年人和妇女;三是,35岁以下的青年农民种粮意愿越来越淡薄。长此以往,我国“谁来种地”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偌大的农业粮食产业将“后继乏人”。

我国粮食产销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众所周知,在全国粮食产销格局中,粮食大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粮食安全的“中流砥柱”。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近年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商品粮供应能力发生了很大变化,即商品粮输出地区和输出量出现“双减”,由原来的13个减少到仅有的7个;商品粮输出量变小的有2个;粮食输出和输入基本平衡的省有3个;完全变为粮食输入的省有1个。显示出,粮食主产省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新矛盾和“瓶颈”。换句话说,在新的环境条件下,粮食大省急需破解一些新问题。以我国商品粮大省黑龙江、河南等省为例,都还“大而不强”,生产发展方式粗放,现代科技落后,突出表现为创新成果供给、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和农业科技人才等“三不足”。

粮油进口量明显增加,创近年来新高

自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年平均增长19%左右。2004年,我国农产品贸易出现逆差46亿元,到2012年增长到490亿元,9年间增长了10.65倍以上。当前,我国粮油进口总额已居世界第一。2012年,我国谷物进口总量达到1376万吨,其中大米234万吨、小麦369万吨、大麦252万吨、玉米521万吨。同年,我国进口大豆5820万吨,谷物加大豆共计进口量高达7196万吨。

另外,还进口食用植物油601万吨。在粮油进口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跨国粮商也全面进入粮油流通领域。其突出实例就是,跨国粮商目前已控制了国内油脂加工和市场的60%以上。目前,跨国粮商正向面粉、辗米加工业领域进军,虽然在整个加工业中占的比重还不是很大,但他们依靠资金、技术,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对国内粮食企业构成剧烈竞争和威胁。

严重自然灾害频发,必须注重防患未然

自工业化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严重水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对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严峻挑战。我国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损失严重。仅以2012年5月份为例,各类自然灾害就造成3825.2万人次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290.8千公顷,其中绝收126.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79.7亿元(不含港澳台地区数据)。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年)的评估数据,升温幅度在1℃—3℃时,粮食生产能力增加,超过这一幅度时,粮食生产能力降低。对此我国必须有所防范和加强抵御能力。

学习和领会“新战略” 保障我国粮食可持续安全

面对上述隐忧,国人怎能高枕无忧?实际上,我国粮食整体“大而不强”,粮食可持续安全存在风险,决不可掉以轻心。全面学习和领会“新战略”可以清楚看到,为保障我国粮食可持续安全,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基本点:

依靠国内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饭碗里主要装本国生产的粮食,做到小麦、大米、玉米三大谷物基本自给的同时,更加注重食品安全从源头抓起保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要强化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的监管能力。向民众提供更多优质、营养、安全、放心的粮油和食品。

珍惜资源、节约资源保增效

我国水的绝对量虽算丰富,但由于人口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列世界第88位,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至于人均耕地面积更短少,多年来各地各种名目的“圈地运动”使耕地锐减。从1996年到2012年,我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1.3亿亩。我国应把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要实行最严格的保护耕地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粮田面积保持在16亿亩以上。

走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道路保稳增

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稳增,走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项根本性、战略性转变。从大力推进农业粮食产业现代化出发,要积极培育和造就稳定的、年轻的、具有较高素质的粮食产业骨干队伍,通过农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主体,实现农业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此外,要变“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为“三低一高”(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发展模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既促进农业增产,又促进农民增收。

加强科技支撑保产能

加强科技支撑保产能,包括占领农业生物技术、制种业的科技制高点,以水土为中心改良农田,提高中低产田的土地禀赋,健全以推广良种、良法、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技术、大田科学管理的实用技术为重点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首先,提高单产有潜力,我国粮食单产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国内省际单产差距也较大,有的亩产差距超过50公斤以上;其次,盐碱地开发潜力雄厚。我国现有盐碱地面积5亿多亩,其中有2亿亩具备改善的潜力,增产潜力可观;最后,主产区仍有巨大增长潜力。目前,黑龙江、河南两大农业省粮食总产量均超过千亿公斤,还有不少省份都具备粮食增长潜力,赶上这两个省就会大幅度提高我国粮食总产量。在未来,我国只要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同时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振兴现代种业,那么就必然会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进而提高粮食总产量,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前景是审慎乐观的。

加大各种投入的力度,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

目前,在粮食大省存在着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粮食主产区“贡献大”与“财政穷”的矛盾。解开这对矛盾的钥匙在于,把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以“包容”理念对粮食大省实行“大补偿”机制,即多管齐下加大财政扶持和“奖补”。

首先,必须对粮食大省加大公共财政扶持力度。无疑,扩大市场机制配臵资源的广度和深度是正确取向。然而,我们要清醒意识到,加强宏观调控和增加公共财政支持力度,是推进粮食大省“由大转强”不可或缺的措施。从理论方面考察,农业粮食是基础性、公益性、生态性产业,但在市场经济中处于弱势地位,必须从宏观上进行保护。从国际经验考察,东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对农业粮食产业都提供了大规模的财政补贴——体现在农业结构政策和社会政策。从实际情况考察,在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农业粮食生产条件和流通环境处于劣势状态,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长期背离价值,造成粮食主产区农民种粮吃亏,出现“农业大县、财政弱县、民生穷县”。不改变这种状况,就很难激发主产区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很难保障粮食的可持续安全。国家必须加大公共财政对粮食大省的扶持,乃至补偿力度。这是粮食主产区,特别是粮食大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民生改善、“由大转强”的必要步骤。

其次,对粮食大省多管齐下,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据统计,2012年中央公共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增长到12287亿元,同比增长17.9%。然而,与我国“三农”和粮食产业的薄弱基础和实际需求相比,还必须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必须多管齐下加强支持。包括继续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继续坚持和完善对产粮大县的“奖补”办法,健全完善国家粮食“奖补”办法,即取消按面积补贴的办法,国家提供的奖励和补贴要与粮食产量和调往外省的数量直接挂钩,以真正实现其鼓励农民种植粮食的目的,逐步改变“粮食大县、财政穷县”的状况,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财政增加”的最佳目标。促进粮食大省“由大转强”,实质就是“做大做强”我国的“天下粮仓”,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大省实现“由大转强”,就打下了民生安定、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的牢固基础。

“兴利避害”,善于运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在阐述这个问题之前,需要科学界定粮食的概念。如果把目前我国笼而统之的粮食概念进行科学分解,精确界定,那么,粮食的范畴界定为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谷物品种;把谷子、荞麦、燕麦、绿豆、红小豆等界定为小杂粮;把大豆界定为油料;把红薯、木薯界定为薯类。这样,就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关于粮食的概念完全接轨了。

粮食安全概念范文4

关键词:耕地压力指数;粮食安全;天津市

耕地资源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粮食是具有战略意义和广泛社会属性的特殊商品,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必须品,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有着无可比拟的政治社会意义[1]。确保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社会安定、国家安全、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2]。粮食安全的概念最初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粮食危机中由世界粮农组织FAO界定的,其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粮食安全包括粮食的产能安全、粮食的市场安全和粮食的消费安全[3]。

天津市除北部有占全市总土地面积4.5%的低山、丘陵外,大部分为低缓的滨海平原和洼地,受盐碱、干旱、洪涝、沙化等恶劣环境条件的限制,耕地自然肥力不高。由于长期持续干旱、污水灌溉,以及环境污染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地区耕地质量严重下降。调查显示,目前受盐渍化影响的耕地占耕地总量的40%,污水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量的49.2%,现存潜在沙化威胁耕地面积27 054hm2,全市中低产田面积达262 000hm2。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天津市多年粮食产量数据、人口数据、粮食播种面积数据、总播种面积数据和耕地面积数据均来源于天津统计年鉴。

1、最小人均耕地面积

当K

当K>1时,实际拥有耕地面积已达不到人均所需耕地面积的要求,表明耕地承受巨大的压力,需防止出现粮食不安全问题。

二、天津市粮食生产和耕地压力指数动态变化

(一)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

1、耕地总量变化

随着天津市各地人口的增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耕地被非农建设占用.1995年全市耕地面积54.91万hm2,到2009年减少到45.52万hm2,共减少9.39万hm2,平均每年减少0.63万hm2。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由1995年的43.78万hm2 减少到 2009年的30.66万hm2,所占总耕地面积比由80%变为67%。

2、人均耕地变化

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与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由于耕地面积的减少,人口数量的增加,结果是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1995年人均耕地面积0.058hm2,以后整体态势逐年递减,2009年人均耕地面积为0.037hm2,今后随着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的减少,人均耕地面积有继续降低的趋势。

(二)粮食的动态变化

1、粮食总产量和单位产量的变化

1995年本市粮食总产量207.46万t,2003年119.29万t,2009年156.29万t,15年间粮食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与粮食总产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1995年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为4739kg/hm2,粮食单位产量逐渐增大,到2009年粮食单位产量为5098 kg/hm2。

2、人均粮食产量变化

1998年本市人均粮食产量达220 kg,到2007年人均粮食产量达127 kg,说明这10年间人口的增长变化大于粮食产量的变化。按国际标准年人均粮食400~600 kg为小康水平计算,本市粮食安全问题越发严峻,需高度重视。

(三)人口数量的动态变化

1995年天津市常住人口为941.83万,2009年为1228.16万,15年间增加约286.33万左右,人口平均每年增加约19万。

(四)耕地压力指数变化

基于以上耕地、人口、粮食的动态情况分析,可以得出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根据相关研究,粮食自给率达到90%,即可认为是达到了可接受的粮食安全水平。本文研究中,结合全国总体情况和天津实际,设定人均粮食需求400 kg。计算得出:1995年耕地压力指数为1.638,,到2009年为2.849,总体趋势是逐年上升,耕地压力指数均大于1,说明粮食供给量小于需求量,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三、结论

1995--2009年,天津市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均粮食产量也明显减少,而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呈现降低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陈强强,李新文.关于甘肃省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的思考[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5,(1).

[2]王雅鹏.我国粮食安全的潜在性危机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5).

[3]Brown L R.World watch books:who will feed China:wake-up call for a small planet[M].New York:W.W.Norton&CO,1995:18-26.

[4]蔡运龙,傅泽强,戴尔阜.区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资源调控[J].地理学报,2003,(2).

粮食安全概念范文5

[关键词] 粮食产业价值链 粮食安全成本 物流链 信息链 组织链

一、粮食产业价值链概念的提出

价值链分析是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最早提出的方法。价值链是一个行业或企业的各项生产活动相互连接构成的一个动态的运动系统。而所谓价值链分析就是以价值链为研究对象,分析价值链的构成、价值链上每项价值活动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价值链上每项价值活动的成本及其成本动因、占用的资产、盈利状况等,以期发现企业价值链及价值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优化价值链的途径,从而使企业拥有竞争优势。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提高产生于粮食生产、收购、储备、销售等一系列的活动之中,我们可以将这些活动称之为粮食安全价值增值活动。这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经济活动即构成粮食产业价值链,每一项活动就是这一价值链上的一个环节。这些活动可以划分为基本增值活动和辅增值活动两大类。粮食产业价值链的构成可以用图1来表示。

从图1可以看出,粮食产业价值链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下半部分为粮食安全保障的基本增值活动,包括粮食产能建设、粮食生产、粮食收购、粮食储备、粮食运输、粮食加工、粮食销售等。这些活动都与粮食商品实体的生产和流通直接相关。上半部是粮食安全保障的辅助增值活动,包括产业政策的制定、市场体系建设、粮食科学研究、粮食对外贸易、政府行政干预等。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一个环节保障水平的高低可以影响其他环节的成本和效益。比如,增加粮食综合产能建设投入可以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从而降低粮食收购价格。虽然价值链的每一环节都与其他环节相关,但是一个环节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他环节的价值活动,则与其在价值链上的位置有很大关系。根据粮食商品实体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的流转程序,我们可以将粮食产业价值活动划分为“上游环节”和“下游环节”两类。

二、粮食产业价值链的分析方法

1、识别粮食产业价值链

识别粮食产业价值链的主要内容是划分粮食产业的主要价值活动,在纵向上构成粮食产业活动的价值传递系统。在识别粮食产业价值链的过程中,既不能分得过细,也不能过于笼统。比如对于图1中“粮食销售”活动可以进一步分解为营销组织、广告宣传、销售业务、促销等价值活动。我们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这些活动都直接作为价值链分析过程中的单独价值活动来展开分析。在识别粮食产业价值链时我们遵循以下原则:如果有关价值活动具有以下特征之一,则将有关活动作为一项单独的价值活动:其一,在粮食安全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大;其二,该活动的成本动因与其他活动有显著差异;其三,该活动的成本功能与他活动有显著差异。根据上述原则,将粮食产业价值链分为粮食产能建设、粮食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七个环节。粮食产能建设是起点,销售是终点,其他环节是连接产销的中间环节。

2、识别成本动因

通过成本动因分析,可以从根本上挖掘降低和优化粮食安全成本的途径。成本动因也称成本驱动因素,是影响成本结构的决定性因素,它可以是一个事项,一项活动或者作业。粮食安全成本动因支配成本行为,决定成本的产生,并可作为成本优化的依据。成本动因可以分为宏观成本动因和微观成本动因。所谓微观成本动因是指与农户、粮食流通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相联系的成本动因,如生产经营规模、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科技水平、运输距离等。这些成本动因主要涉及农户和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影响产生成本的有关因素。宏观成本动因是与粮食产业价值链中的价值活动相联系的成:本动因,它具有以下基本特点:其一,这些因素的形成需要较长时间,而且一经确定往往很难变动,因此对粮食安全成本的影响是持久和深远的;其二,这些因素往往发生在经济活动开始之前,其支出属资本性支出,构成以后的粮食安全活动的约束成本;其三,这些成本动因多属于非量化的成本动因,在具体分析时难以量化;其四,这些因素决定了粮食安全成本水平的高低,也对保障粮食安全的方式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3、识别战略环节

价值链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在一个有许多环节构成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来自企业价值链上的某特定的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把价值链理论的这一思想应用到粮食产业价值活动的分析上来,我们把必须由政府控制关键环节称为“战略环节”,这些环节决定了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高低和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一些非战略性的活动则可以尽量利用市场以降低成本。以下四个方面是粮食安全的战略环节。其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其二,粮食收购环节粮农利益的保障;其三,粮食专项储备的丰吞欠吐;其四,粮食运输环节的紧急调运等。

三、粮食产业价值链的优化路径

1、整合物流链

整合粮食物流链应重视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第一,突出整链协调运作意识。只有整个粮食产业价值链协作互动,每个环节的作用才能有效发挥。因此,要强化整链运作意识,产业链的各行为主体应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确保粮食产业链的整体利益大于各参与者的局部利益,使上下游各环节利益与整个产业链的利益紧联结起来。应根据客观形成的粮食产销布局,科学筹划主要粮食品种(小麦、水稻、玉米)的基本物流走向和产销平衡体系。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手段,不断优化粮食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从原粮收购到成品销售全过程相关的运输、库存、包装、装卸、销售一体化运行的管理模式。第二,不断完善粮食现代物流网络。中国从1998年开始的大规模国家储备粮库建设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全国粮食总仓容已基本满足需要。今后粮食流通设施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完善现代粮食物流网络上。粮食流通设施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四散”上,在国家储备粮库和流通中转库之间,粮食流通要相互衔接,理顺流向;在储备库和流通中转库之间,在粮库铁路、水路之间,加强符合散装运输作业的设施建设,加快铁路专用线、散装车辆、码头及粮食接发散粮设施建设,做到中转库与储备库之间,铁路、公路、水路运输方式之间散粮运输的无缝连接,实现三种运输方式的连接和互动,为实现粮食流通“四散”作业提供设施保证。第三,提高粮食加工增值水平。粮食加工增值是粮食物流环节的内容,也是实现粮食物流现代化、科学化的重要体现。应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粮食加工水平,向多层次精深加工发展。要制定鼓励政策,扶持加工企业、饲料企业和粮食购销企业向生产领域延伸,以企业为龙头,以农户家庭

生产为基础,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通过“企业+农户”、“订单农业”等形式,把粮食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连接起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2、贯通组织链

(1)在粮食生产环节,应改变分散的农户为粮食产业链起点的现状,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扩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户的覆盖范围,从起点上消除粮食物流的杂乱无序状态。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组织规划、协调沟通等手段将分散的农户、专业协会、合作社、企业等组成粮食产业链组织,实现粮食生产与市场的有效链接,这种产业链组织可以是紧密的,也可以是松散的。

(2)在粮食流通环节,着力培育大型粮食物流企业。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集仓储、装卸、搬运、加工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粮食物流中心。粮食流通组织的创新应致力于在规模和功能上的突破,粮食流通企业应积极谋求与上下游交易伙伴的合作,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目前“小而散”的粮食企业进行必要的改组、改制、兼并和调整,形成“大而强”与“小而专”并存的粮食组织结构模式,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粮食企业集团,逐步形成粮食产业联盟。

(3)通过创造宽松的法律和政策环境,推进粮食生产组织与粮食流通企业的集成。首先,制定一系列涉及粮食产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如粮食关联企业法、粮食产业链组织信贷法、粮食产业链组织市场竞争法等,规范农户、粮食购销企业、粮食加工企业等市场主体的权力与义务。其次,出台向粮食产业链组织倾斜的信贷政策。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应留出专项信贷资金,对粮食产业链组织的经营和发展提供信贷支持和政策倾斜,鼓励商业银行向一些经济社会效益好的粮食产业链组织提供信贷。第三,推动粮农进入粮食产业链。只有对农户放开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才能使他们从粮食深加王和贸易中分得利益。要不断进行组织创新,实施粮食产业化经营,让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使农民不再单纯生产经营原粮,而是在较大程度上满足粮深加工和大流通的要求,真正进入市场。

粮食安全概念范文6

关键词:粮食安全 粮食价格 流通体制

一、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1.“粮食安全”的内涵。20世纪70年代爆发粮食危机,由此“粮食安全”概念逐渐付出水面。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定位是“保证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的了足够粮食”。

粮食安全有一定的衡量标准,主要指标有:外贸依存度、粮食储备水平(一般要求粮食储备要达到粮食需求量的18%左右,低于14%即处于粮食危机边缘)、粮食产量波动系数(通常波动系数应该控制在2%左右)、低收入阶层粮食保障水平几个方面。

2.外国粮食供求现状及我国粮食安全形势。(1)我国粮食供需现状。从供求层面分析,我国粮食供应主要依靠自主生产,自主生产占粮食供应的90%以上。但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受到的制约因素也越来越强。一是我国粮食生产资源不断受到压缩,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耕地面积极少,水土资源污染不然严重;二是粮食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中的原料成本都大大提升,人力物力投入加大;三是农业基础设施及科技投入有待加强。

从需求层面个上讲,当前我国粮食需求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是从需求用途上看,口粮需求比重下降,饲料用粮及工业用粮需求增加,这会对我国粮食生产添加新的压力;其次,我国粮食品种需求差异加大。由于受到饲料用粮及工业用粮的影响,玉米、大豆等品种需求加大,国内生产逐渐不能满足需求;再次,从地理需求上看,我国粮食区域间的供需不平衡将加大,“北粮南运”局面没有得到改变。

(2)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分析。目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粮食生产资源约束增强,粮食供求平衡压力增大。我国耕地和粮食耕种面积逐年减少,耕地质量不断下降;粮食食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经营方式落后,粮食生产力水平较低。

居民粮食消费结构升级,粮食社会需求结构矛盾比较突出。从粮食消费社会需求结构变化看,口粮在粮食消费中的比例逐渐下降。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由主要依靠谷物的数量型向肉蛋奶等质量型转变,引发了饲料粮消费的快速增加。同时由于新兴生物制药、食品加工、酿酒及燃料乙醇等行业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工业粮消费的不断提升。由此可以看出,随着人口的增加,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升级及粮食生产资源约束加强,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我国粮食供需还将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社会需求结构性矛盾将会日益突出。

二、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分析

1.国内粮食生产环境因素。第一,国内自然资源环境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影响。首先,耕地面积是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我国粮食耕地面积由于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耕地面积减少速度大大超过了粮食单位面积生产速度。其次,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均衡,直接影响到我国粮食生产。最后,由于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粮食生产也受到一定的波动。第二,农业基础设施因素。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基础设施对我国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还有很大空间可供挖掘。另一方面,我国耕种机械化程度不高,与发达国家很有很大的差距。第三,农村市场劳动力资缩减。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带动一些沿海发达城市经济的增长,就业机会也逐渐增多,为了增加收入,农村劳动力纷纷走出农村,寻找致富途径,农村缺乏足够的优秀强壮劳动力。第四、体制和政策因素。一方面,我国从2004年开始的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以及农村减免优惠政策,给我国粮食生产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必须看到我国粮食生产在体制和政策上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不完善的粮食储备制度。中央在粮食储备上还不能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建立灵活的应对机制。

2.国际宏观环境因素。第一,新生能源原料的需求影响粮食安全。由于世界石油价格一路攀升,不仅仅使得粮食生产和运输成本提高,而且代来另一个新的问题,即发达国家纷纷寻求新的能源来替代石油资源,这其中,使用粮食资源来生产生物燃料占了很大的比重,影响了粮食安全。第二,国际粮食投机商操纵市场,扭曲粮食价格。尤其表现在,大量国际资本纷纷进入农产品期货市场,使得粮食等农产品预期价格高于实际价格,粮食价格被恶意抬高。第三,发达国家的农业高额补贴,对发展中国家农业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发达国家对农业的高额补贴,压低了国际粮食价格,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人力物力大大减少,由此引发粮食安全问题。

三、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难点及考验

由于受到国内农业生产环境因素,农业生产成本,国际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粮食生产还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未来我国粮食生产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1.粮食生产投入因素配置难度加大。主要表现为工业化、城市化加剧带来的粮食生产用地减少,水土环境污染加重,自然灾害的频发,农村市场劳动力减少及老龄化趋势,这些因素都将对我国未来粮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粮食生产必备资源的如何配置,粮食生产资源如何有效利用,这些都是未来我国粮食生产必然要解决的难题。

2.粮食需求的结构性增长问题。首先,我国人口每年都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这些增加人口对粮食需求呈现刚性增长趋势;其次,我国城乡人口在粮食消费结构上逐渐从数量向质量转变;再次,饲料用粮及工业用粮也逐年增加;最后,粮食用于生物燃料制造逐渐得到推广。如何平衡粮食需求增长的结构性问题是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3.粮价上涨并没有使得农民增收,对粮食生产促进作用有限。自从我国进行农业改革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为农民减负,取消农业税并给与农业生产补贴,粮农的账面收入是提高了,但与此同时,农业生产成本也大大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没有明显的提高。

4.政府宏观调控压力增大。由于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我国政府在粮食生产上的宏观调控压力不断加大。一方面表现为国际宏观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如粮食生产运输原油价格波动对粮食价格及生产成本的影响。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发展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除了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之外,还存在诸如重大疫情、食品安全等突发事故,这些事故的直接影响就是影响粮食价格,造成粮食的不安全因素。

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分析

1.优化生产环境,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首先,要稳定粮食耕地面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高粮农积极性。政府在工业化用地,城市化用地以及农业用地的问题上要起到调控的作用,严格保护农业耕地,防止出现各类建设用地侵占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灌溉,提倡农业种植机械化,促进农业规划、集中化经营,提高农业种植水平,以此带动粮农生产积极性。其次,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种植科技含量。在粮食生产上要改变以往的粗放式经营方式,利用科技水平,科学种植,以科技带动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增加粮食生产中的科技投入,建立优秀的科技生产队伍,推广粮食生产新方式,新模式。

2.联社粮食安全的政策保障体系。首先,健全粮食生产与采购的保护措施。如:继续加大惠农政策,完善农业生产扶植体系,依靠政策激励与价格引导调动粮农生产积极性等。其次,完善粮食安全金融保障体系。对设计粮食生产、流通、运输等环节的配套金融服务要不断深化,提高对粮食生产环节的金融支持。再次,加强农业政策保险体现建设,在信贷支持和保险两个方面为粮食生产提供有力支持。最后,建立健全粮食储备体系。要根据我国粮食供求状况合理确定粮食储备数量,建立系统化的粮食吞吐机制等。

3.利用国际市场,最大程度地降低粮食安全的风险。我国粮食供给内生性极强、外向型不足,国际粮食市场满足我国粮食供给的空间有限,不能依靠国际市场来填补我国粮食的缺口,必须坚持实行粮食立足国内、自给自足、适当利用进出口调剂余缺的方针,保障我国粮食市场的供求平衡,降低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赖。同时,开展多元化的国际粮食贸易,破除国际资本垄断。要同多个粮食贸易出口国建立自由双边贸易和开展援助活动,在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农产品贸易机构,进行国家与地区间互惠的粮食生产贸易合作,实施多样化的农产品贸易,减轻我国粮食需求压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