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泡沫经济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泡沫经济的影响范文1
首先,对实际 GDP 增长率的影响不会大。正如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不会增加实际 GDP 和就业本身一样,房地产价格的下降就其本身而言也不会减少实际 GDP 和就业。然而,房地产开发商和所有者的财富会下降,这可能会造成总体消费的下降,这就是所谓的财富效应。有关财富效应大小的经验证据并不充分,而且严格倚赖于财富分配———财富分配越不平等,财富效应就越小。总之,财富效应对中国的自住房房主来说并不会太大。当然,如果房地产泡沫破裂,开发商会停止进一步的开发,这会给当地的 GDP 和就业带来负面影响,但是,鉴于中国几乎所有城市都出现了大量的过剩住宅,这正是应该做的。中央政府此时最不应该做的就是鼓励开发商开发更多的住宅,非常廉价的住房可能是例外。实际上,一个可能不错的想法是,收紧开发商可用的信贷,迫使房地产价格下跌至更合理的水平。中国经济负担不起新一轮的房地产扩张潮。
第二,房地产泡沫破裂会导致部分开发商和抵押贷款房主的贷款违约。贷款银行和金融机构会发现它们的房地产贷款抵押不足,不良贷款的数额和比率上升。他们需要提留更多的损失准备金,或者增加资本或者缩减资产,以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然而,当所有泡沫最终破裂时,这也一定会发生。不过,香港和台湾的经验(例如,1997-1998 年东亚金融危机期间)表明,自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率非常低,因此,完全有可能让贷款方和借款人达成适当的再融资方案。另外,抵押不足的贷款可以被出售。一旦贷款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得到清理,他们就有能力为中小企业等值得支持的借款人提供贷款。目前,房地产贷款“挤出”了中小企业贷款。
第三,房主会因泡沫破裂遭受明显损失,会影响他们的消费和投资行为。中央政府的当务之急应该是,确保自住房房主不出现违约和不被贷款人止赎(foreclose),能够继续住在自己的住房里,并尽可能以不引发道德风险且财政上负责任的方式补偿自住房房主损失。
政府应把重点放在帮助房主,特别是自住房房主而不是投机者,通过帮助房主,贷款银行和金融机构(包括住房公积金)也会因手中的不良贷款较少而受益。基本的思路是,政策性银行以较低固定利率的长期抵押贷款为自住房房主提供再融资,从而将不良贷款从原来的贷款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出来。这通常有助于降低房主持续的经济负担,为持有负资产的房主提供一种减少负资产的方式。为降低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他们必须持有 5%的新贷款直至到期,并对未来任何贷款损失的前 5%负责。基于自住房的要求,每位房主只可以进行一次再融资,即使他们拥有多套住房。另外,这类再融资有最大额的约束,因为目标受益者为中低收入房主。
我们首先考虑没有负资产的房主,因为他们只面对房产价值的减值。抵押品本身对贷款银行来说依然是足值的。
像国家开发银行这样的政策性银行向贷款银行和金融机构买入合格的自住房抵押贷款,并以较低的固定利率(例如说以 4.5%而不是 6.5%的年利率)和长期(比如说从 15 年延长到 35 年)的贷款对其再融资。由于低息和长期,就现值而言,再融资相当于对借款人的补助和单方面的转移支付。这有助于缓冲房地产价格下跌给借款人带来的冲击。
另外,通过再融资,借款人每月的现金流将会显着增加,还本付息后可能会剩下更多的钱用于增加当前消费。从政策性银行的角度来看,它能以准主权债的利率(比如 4%的年利率)融资,即使购入这些再融资贷款也可以有一个正的利差。因此,并不需要财政补贴。
刺破房地产泡沫时,应该采取配套措施以提振房地产市场低迷波及的建筑和建材部门。可以建造公共基础设施,也可以推进和资助教育、医疗和养老等公共消费。然而,建造更多高价住宅完全没有意义———唯一该建的房子是廉价房。
为区分自住房和非自住房,有必要制定并实施产权和授信实名制,以确保没有人能够欺诈或反复利用再融资政策。另外,应该实行全国性的地籍调查,并为房地产制定全国性的所有权集中登记系统,防止欺骗行为。
住宅房地产业的一些规则需要改革。例如,应该允许预付款房主在银行和金融机构设立第三方托管账户。房地产开发商只有按期建成住房并交付使用许可证才能从第三方托管账户中提取房款。预付款房主自己也不能从第三方托管账户中提走房款,除非开发商拖延完工及交付房产的日期。这样的安排可以消除很多房地产买卖中的风险和可能的纠纷。有了预付款房主的第三方托管账户,银行可能更愿意为有良好记录且经验丰富的开发商提供建设融资。因为政策性银行能够以准主权债券利率融资,它可以发行 35 年期固定年利率为 4%的债券。因此,它可以从银行和金融机构买入合格的再融资抵押贷款,支付服务费后依然有微少的利差来覆盖成本,不需要中央政府提供财政补贴。这些长期债券的潜在购买者包括国内外的国家级和省级的社会保障基金、养老基金、慈善基金、教育基金和人寿保险公司等。当银行和金融机构出售了再融资住房抵押贷款后,就可以有新的贷款能力为其他产业部门的活动融资,包括被房地产部门挤出的借款者。这有助于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供给。
泡沫经济的影响范文2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环境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且一直处于变化当中。经济环境变化之后,经济变量也会发生变化,在经济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就存在着产生泡沫经济的可能。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存在着重复建设,尽管经济体制已经转变为市场经济,而且经济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但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方式以及政府直接参与经济建设的习惯仍然存在,会导致泡沫经济发生的重复建设就存在,因而,泡沫经济发生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二、虚拟经济模式下防范泡沫经济问题的对策
1.支持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
在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满足资金融通的需要,就产生了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产生之后,社会融资的问题得到了良好的解决,而且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基于此,我国要适度的支持虚拟经济的发展。在发展虚拟经济的过程中,要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虚拟经济和虚拟资本进行科学的研究,进而营造出适合虚拟经济发展经济环境及政策环境;在发展金融衍生品时,首先要进行试点,以便于研究其可行性,具有极强的可行性之后在逐步的扩大规模;建立完善的制度及法律政策,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虚拟经济的发展以实体经济为基础,不过,实体经济的规模和速度并没有虚拟经济大,如果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就会出现泡沫经济,因此,我国要强化银行的贷款风险意识,加快国企改革的步伐,并建立金融危机预警系统。
2.建立虚拟经济的预警指标体系
为了保证虚拟资本和实体资本之间的比例处于最佳状态,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虚拟经济预警指标体系。通过预警指标体系,可以预测经济波动的趋势,当处于临界境界点时,在发出警报引起决策层注意时,还会提供一些措施和建议,从而有效地保证经济健康发展。
3.强化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泡沫经济风险
虚拟经济会受到实体经济的束缚,在发展的过程中,这种束缚被突破,而且效率越来越高,因而,虚拟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在金融市场中,经济制度的不完善、经济主体行为的异化,导致金融市场经常出现泡沫,因此,为了保证金融市场的正常发展,防止泡沫经济的产生,就需要加强金融监管。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运行规则,减少大炒家投机行为的发生,其次要限制资金的流动性,避免因为流动性太强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当前,在我国的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上,由于投机行为的过度发展,导致虚拟经济的发展过热,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必然会导致泡沫经济的发生,因此,要抑制投机行为的发展,将泡沫经济风险化解掉。
三、结论
泡沫经济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泡沫经济;房地产;GDP;投机;
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给民间和政府带来了很大的财富增长,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房地行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其他很多行业都无法比拟的。然而,从房地产行业发展具体情况来看,我国房地产业始终是单一的开发模式,这给社会民众都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从近几年情况看,由于很多人看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形势,造成该行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造成房地产行业出现供需两旺过热的现象,使得房价快速大幅度的上涨,形成了房地产泡沫经济,如不能合理解决这一问题,将会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我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
泡沫经济,指资产价值超越实体经济,极易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经济状态。由于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因此其资产犹如泡沫一般容易破裂,因此经济学上称之为"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经常会由于支撑投机活动的市场预期的破灭,而导致资产价值迅速下跌,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泡沫破裂。因此,房地产泡沫也只是一种表面繁荣的现象,其价格也远远的偏离了房子和土地的所固有的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形成一种虚假繁荣的现象,从而形成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都有其一定的特点,对经济造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如表1):
表1 世界房地产泡沫分析对照表
在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市场中是不会出现泡沫经济的,因为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运动都是以实物形态作为媒介的。因此人们认为泡沫经济产生于虚拟资本的运动,这也是泡沫经济总是起源于金融领域的根源。另外,作为不动产的土地,其特殊的价格构成了土地资产成为一种具有虚拟资本属性的资产,同时金融业与房地产业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使得每次经济泡沫的产生都必然伴随着房地产泡沫的形成。
泡沫经济产生的主要动因在于投机,资本的投机需求急剧膨胀,出于投机理念的资产炒作行为的盛行,使虚拟资产的泡沫越吹越大。因为直接的投资失败带来的是现实的经济损失,不存在泡沫问题,也不会出现脱离实体经济的泡沫。另外,信用交易、货币幻觉、资源配置失衡也是产生泡沫经济的主要原因。
由于在我国房地产投资活动的动机由长期投资转变为短期套利,楼市价格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人们不再将房地产视为一项长期的投资资产,而是非理性地将房地产作为一项短期投机活动的工具,从中以获取暴利为目的。房产作为一项固定资产,其所代表的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房地产开发商的大肆鼓吹、政府的刺激计划以及一些媒体不恰当的宣传使得投资者对房地产市场过分自信、盲目追捧,让全体国民产生"房价只会涨不会跌的错觉",使得价格迅速飙升,形成现在的房地产泡沫经济。
二、解决当前房地产泡沫的措施
从宏观上来看,房地产经济占到了我国经济的很大的一个比重,可以说四分之一的GDP都来自房地产行业,所以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房地产的兴起造就了很多的富人,解决了很多的就业岗位,改善了很多人的生活质量。但随着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房价一路走高,也套住了很多的中产阶级,制造了很大的泡沫经济,同时,还有好多中低层居民无法买得起房子,拉大了贫富差距。房子是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房价的高低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居民对这一需求的实现程度。然而,想要解决当前房地产业所遇到的问题仅仅通过国家政策调控房价的高低是不够的,也是暂时的,房地产既然已形成泡沫经济,只有刺破房地产泡沫,才能让居民人人都有合理的住房,安居乐业,才能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一)、规范土地市场,优化土地市场的供给结构。
土地是房地产发展的依靠,他也是房地产的源头所在,要调控房地产的价格,首先要从土地开始。然而在我国, 由于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个人不得占有土地,只享有土地所有权,一般是70年, 再加上上级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管,没有明确的规定, 从而导致土地转让所产生的巨大收益绝大部分被地方政府所占有,地方政府加强对当地土地的占用,以炒买、炒卖土地、哄抬土地价格等不良行为以增加当地的GDP。而中国却把一个地方的GDP的增加作为评判一个官员的标准,这也就助长了这种不正常现象的快速发展,土地的价格变得越来越高,有力的促进了房价的快速提升。所以国家要严格执行土地开发规划审批制度、严格土地招投标管理,控制一些城市过高的地价,利用相关政策提高"炒房成本",长期的严厉控制炒房行为。对违规违纪者, 包括土地用途与规划不符、以各种圈地谋取暴利为目的经营活动或政府官员违法乱纪等行为应给予严厉的制裁, 以保障房地产市场秩序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银行贷款监督,优化全国贷款项目。
房地产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银行是房地产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由于房地行业的利润很高,银行为减轻自身坏账的负担加大对房地产开发的贷款。有关数据显示,从2005年起,我国银行每年对房地产的贷款增幅都是高于20%,尤其是2009年,这一增幅达到了49.4%。由于房地产行业是一个不稳定的行业,如果房地产一旦泡沫破灭,银行的损失将是十分的惨重,甚至直接导致倒闭,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为确保我国银行业的健康、有序规范的发展, 我国必须要及时的建立相对严格、调控有序的管理系统, 以促使银监会对房地产信贷的监管的加强; 在继续支持居民首付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同时,要严格遵守两套以上住房购房贷款管理, 切实防范房地产的贷款项目风险的发生,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三)、加大打击投机力度,优化市场健康发展。
房地产投资活动的动机是由长期投资很快转变为短期套利行为,这种短期套利行为也就是今天说的投机行为。房价地价的不断持续上涨给全体国民的感觉是房价只会上涨不会下跌的错觉,楼市价格不断攀升的原因是人们将不再把房地产视为一项长期的投资资产,而是非理性地将房地产作为一项短期投机活动的工具以获取暴利。当前我国的投机度已经大于国际的警戒线, 因此我国必须加大对房地产投机的打击力度, 比如政府应该坚决打击炒地皮的投机商, 情节严重的应吊销其营业执照;加强对房地产投资的监管等等。另外,正是由于房地产是一个利润很高的行业,这是吸引国内外投机资金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应该通过税收和投资期限等措施把房地产这一较高的利润水平给降下来,这样才有利于抑制对房地产业的过度投机,才能确保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当前我国房价还依然很高,仅仅依靠以上几个政策,取得效果也是不很明显。房价可能会在一个范围内波动,但是这个范围还是很小,房价还是依然很高,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泡沫的问题。既然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已经形成泡沫经济,我们就应该想办法去解决这一泡沫问题,如果国家直接限价或让市场自由发展,结果只会导致经济的硬着陆,大量的开发商倒闭,银行坏账急剧增加,失业增加等等现象,经济处于萧条时期,对我国的经济有着严重的影响,美国、日本等国家就是很好的例子。既然硬着陆不行,只能选择软着陆。笔者认为当前国家除了要颁布一些政策条例外,还要采取一系列的具体措施,才能使得我国房地产泡沫慢慢得到破灭,以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不是很大。笔者认为,政府可以给房地产开发商一个规定期限,一般5年,对卖不掉的房屋以低价卖给国家;对卖掉一套房子给予一部分的补贴,并在一定范围内限制房价,使得开发商也不会损失太大,不会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影响过大,使得房价在几年内慢慢降下来,使之趋于合理水平,最终实现经济的软着陆,房地产泡沫得以解决。同时政府还要加强一些政策去维持这一方案的顺利进行,特别要加强对银行信贷的监管,以防过大的通货膨胀的发生。
小结
当前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已经形成泡沫经济,房屋价格的过高过快增长,不仅对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构成威胁,而且影响着居民的住房问题。另外,房地产的过快增长,也促使着物价指数(CPI)的提升,引发较大的通货膨胀,使得居民相对比较贫困。居高不下的房价不仅给中低层居民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而且也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解决房价问题变成了现在的当务之急,国家应该积极采取行动,解决当前房地产泡沫的问题,促进社会分配与再分配的公平,以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鲜超.中国发地产发展现状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9).
[2].周文杰. 探究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与控制策略[J]. 扬州大学学报(经济版),2009,12(7):41 - 42.
[3].张晓瑞,董亥宁.中国房地产发展现状和趋势[J].产权导刊,2008(6).
[4].刘纪学 ,汪成豪 ,董纪昌, 汪寿阳. 2010 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分析与预测[J]. 战略与决策研究.2010.
泡沫经济的影响范文4
Abstract: At present,China is in a critical period of financial reform,when giving full play of financial deepening to promoting China's economic growth,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bubble economy caused by over-expansion of the virtual economy in the process of financial deepening has become an urgent and important issue.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personal humble opin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irtual economy in hope to make constructive effor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irtual economy in China.
关键词:虚拟经济;发展;对策
Key words: virtual economy;development;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6-0082-01
1更新观念,正确认识和对待虚拟经济
对待虚拟经济,首先要了解它,认识它,然后利用它、完善它。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意味着经济形态的高级化,它的适度发展是以正常的社会需求和投资关系为基础的,它常常伴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国民财富的增长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而泡沫经济则不然,泡沫经济并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而是由虚假的高盈利预期和过度的投机行为带动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表面化的交易活动相当活跃,而内在化的物质生产却呈现停滞之势,因此它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国民财富的增加,而只是昙花一现的虚度繁荣。所以,对虚拟经济的发展决不能采取视而不见或全盘否定的态度,应当避免以传统实体经济的观念,把金融活动的虚拟性纯粹看作泡沫经济(即认为虚拟经济等同于泡沫经济),而要认真研究虚拟经济的运动形式和发展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
2夯实虚拟经济的运行基础
2.1 努力发展实体经济,为虚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虚拟经济的发展并不一定导致泡沫经济。只有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才会出现泡沫经济。而泡沫经济的产生是有主客观条件的。从主观上来看,主要是由金融投机引起的;从客观上说,实体经济的内在失衡才是导致泡沫经济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投机是泡沫破裂乃至引发金融危机的催化剂;而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和泡沫经济的根本基础,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才是内在原因。所以,实体经济的坚实发展,能有效化解虚拟经济中的泡沫,防止产生泡沫经济。
2.2 加强诚信建设,为虚拟经济发展奠定信用基础虚拟经济中虚拟资本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因此,虚拟经济是一种典型的信用经济,诚信原则是虚拟经济稳定运行的灵魂,良好的社会信用制度可以使虚拟经济参与主体方便、快捷地获取对方的真实信息,降低交易费用,减少风险,避免引起经济动荡。而我国现行的信用制度却远远落后于虚拟经济的发展对信用制度的要求,大大加剧了虚拟经济发展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企业虚假包装上市、虚假重组、联手操纵、信息虚假披露等给证券市场造成的极大破坏。因此,必须建立和强化社会信用制度。
2.3 坚持以实体经济发展为基础的渐进式发展原则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会极大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但若虚拟经济发展规模过大、速度过快,就会阻碍实体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发展历史较短,金融监管手段、方法落后,高水平的金融监管人才匮乏,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较差,因此,发展虚拟经济应坚持渐进式原则。
2.4 优化虚拟经济的内部结构,有重点、有次序的发展发展虚拟经济,不是盲目追求虚拟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而是要重视优化虚拟经济的内部结构。
①优先发展和完善证券市场(股票、债券市场)。我国企业资金筹集长期依靠银行贷款,国企70%的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29%是内部融资,只有1%是证券市场融资。要有效解决企业融资结构失衡的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证券市场。②逐步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发展衍生工具市场。我国衍生工具市场结构单一,缺乏金融期货、期权以及互换的支持,考虑到我国对商品期货运作和管理的经验以及国债市场和股票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可适时地、逐步地推出国债期货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出股指期权、股票期权、利率期货等合约。
3积极支持并鼓励适合我国经济环境的金融创新业务的发展
虚拟经济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突破实体经济约束、追求效率的金融创新过程,推进金融创新是发展虚拟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金融创新是金融业为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制度安排、金融工具等方面所进行的创新活动,它可以提高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增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我国作为资本项目未对外开放、金融深化自由化程度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相对近年来以年均约9%速度增长的实体经济,金融品种显得匮乏,从而导致不少资金因找不到恰当的投资工具,只能积聚在银行或被挤压在一些狭小的领域,没有充分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许多行业都面临异常严峻的激烈竞争,增加股票指数期货、金融期权等金融交易和服务品种,为企业提供多种防范和转移风险的工具,无疑会提高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
4强化对虚拟经济的监管
为保证虚拟经济的稳定发展,必须加强对虚拟经济的监管。监管的目标是寻求效率与安全的整合。加强对虚拟经济的监管应设计合理的监管体系及其执行系统。
首先,政府应在监管理论体系创新与建设上有所作为,集中一部分人力、物力进行研究与试验,设立专门的机构或委托科研院所进行监管理论体系的探索。其次,加强立法,健全执法机制,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保护市场参与者的合法利益,防止中介组织违约、个体投资者恶性投机,增强法制社会的信用观念。再次,政府发挥其在监管中的主体作用,统领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及其相关的政府或准政府机构,通过完善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对虚拟经济系统进行监管,以达到维护市场信用、保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防范系统与非系统风险的目的。
泡沫经济的影响范文5
虚拟资本是资本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指同实际资本相分离的、本身无价值却能够带来“剩余价值”(它其实是对剩余价值的一种分割)、并具有独立的价值增值运动规律的各种资本凭证。它一般以货币、票证(本票、支票、汇票、大额可转让存单等等)、股票和债券、金融衍生产品等形式存在。虚拟资本的形成是与货币的产生分不开的。货币开始时本来是为突破物物交换的缺陷而出现的一种交换媒介,但货币产生(并由纸币取代金属货币,而成为一种价值符号)后,在交换媒介功能之外,又增加了价值储藏功能,使得货币具备了转化成资本的可能性。在借贷关系或者说信用关系出现后,资金借贷双方联系日益密切,资金需求者愿意向资金供给者支付利息,货币本身产生了“收益”,货币也就转化成了虚拟资本(借贷资本)。虚拟资本的出现,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一般说来,资本越多,企业所产生的利润也就越大。企业若只能利用自身积累的资本,企业规模将难以扩大,经济效益就会受到极大的制约。若存在虚拟资本,企业不但可以利用自有资本,也可以利用虚拟资本,其规模的扩大、竞争力的增强及利润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正常情况下,虚拟资本规模越大,企业效益从而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益就会越大。正是由于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虚拟资本才能够得以发展。继借贷资本这种最原始的虚拟资本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股票和债券、证券化资产以及金融衍生品等不断出现,资本的虚拟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当今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虚拟资本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趋势,并且越来越与实质经济相分离,而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经济体。
据有关资料,截止到1997年,西方各主要工业国家的金融资产的总额都已超过其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倍以上。美国经济学家彼得•德鲁克在80年代将这种经济称为符号经济,并指出,符号经济已取代实质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飞轮。另一位美国经济学家林顿指出,目前世界上每天的金融交易中,只有2%与实质经济有关系,符号经济与实质经济有日益分离的趋势(袁钢明,1999)。虚拟资本发展到现在,按照其虚拟化程度,大致可分为四类:借贷资本(包括外汇)、股票和债券、证券化资产以及金融衍生品。借贷资本主要出现在银行和企业之间(外汇只有在出现借贷关系时才可被称为资本,它一般出现在国际借贷关系中);股票和公司债券则是最明显的虚拟资本,它们与实际资本呈一一对应关系。证券化资产是因资产证券化而发展起来的。银行将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抵押贷款、信用卡贷款等各种信贷资产经过重新包装后实行证券化,或者在一些低信用等级的证券中加入较高信用等级的证券,并用其作为抵押发行新的债券,从而提高资产的流动性。这些信贷资产及初级证券本身就是虚拟资本,经证券化后,新出现的证券化资产是虚拟资本的虚拟资本,虚拟化程度更高了。虚拟化程度最高的是金融衍生产品。金融期货、期权合约的买卖者都并不真的拥有合同中规定数额的证券或货币,也不必在交易清算时真的买入或者卖出这些证券或货币。特别是指数期货和期权交易,实际上只是就指数的涨落打赌,无任何实际的对应物。这是最彻底的虚拟资本。对虚拟资本分类后,我们可以估算出其规模的大小。从银行对企业的贷款规模,我们可以计算出借贷资本的总量。股票和债券(包括公司债券和政府债券)的规模可从其发行总额得出。外汇一般为政府、企业、个人所持有,但作为(借贷)资本出现,其规模等于国家、企业进行投资时利用外汇之和。证券化资产规模可以根据证券化资产的总量来计算。
以上三者加总,基本可得出虚拟资本的发行总规模。虚拟资本除发行规模外,还存在与之密切相关的交易规模。交易规模在数量上比发行规模大得多,它是虚拟资本的发行规模、二级市场上的价格以及交易次数的函数,可以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上的交易额得出。而第四类虚拟资本,包括金融期货、金融期权、远期协议、金融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则由于其虚拟化程度太高,离实质经济甚远,基本上无对应的现实资产,我们只能得出其交易额。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目前全世界衍生工具交易总量已突破40兆美元(王文灵、于瑾,1998)。80年代以来,各主要工业国家的金融资产迅速膨胀,交易规模迭创新高,这在西方被称为经济的“金融深化”(麦金农,1973;格利和肖,1960)。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格利和肖在创立金融深化理论的同时,向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荐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的好处,使得80年代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资产也快速膨胀,在有些国家,其速度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金融深化与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和国际化结合在一起,世界金融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交易额达到惊人的程度。这一方面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泡沫经济的出现及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埋下了祸根。
二、虚拟资本与泡沫
虚拟资本能带来巨大的收益,但收益与风险往往是相伴而生的。虚拟资本在增加收益的同时,其所带来的风险也会相应地提高。这种风险的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泡沫”。金德尔伯格在为《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编写词条时,曾指出泡沫是由投机行为引起的。投机行为大致遵循凯恩斯的“选股如选美”理论,或者所谓的市场接力棒理论。投机者普遍存在“博傻心理”,对金融资产的购买并不是看中了它的价值,而是见到大家都看好某一金融资产,自己也加入这一行列之中,期望自己手中的“接力棒”能传到下一个人手中,自己获取投机带来的风险收益。而由于只要大家有相同的预期,在相反的预期未形成主流之前,市场接力棒就会不乏接手者,从而带来市场的火爆,以至资产价格远远超过价值,形成泡沫。其实,除了投机带来的泡沫外,投资中也可能存在泡沫成分。企业为了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可以向银行贷款,也可以发行股票和债券等。因此,在存在虚拟资本的情况下,存在着两种资本运动形式,一种是实际资本运动,另一种是虚拟资本运动,两种资本运动都有获利的要求。虚拟资本运动依赖于实际资本运动,其获利必须以实际资本运动为基础。但虚拟资本运动也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银行贷款和债券,一般都是在贷款或债券发行时,约定一个固定的利率,企业在一定的时间里,不管经营状况如何,都必须还本付息。虚拟资本运动能否实现价值增值,必须以企业实际资本(基础资本)运作的有效性为前提。一旦企业经营不善,或遇到整个经济的全面衰退,企业破产倒闭,实际资本创造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实际资本运动进行不下去,则企业先期的银行贷款和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较之实际资本来说,就成了空中楼阁。企业资不抵债的部分或者说虚拟资本超过实际资本的部分,实际上也是一种泡沫。因此,泡沫可以说是虚拟资本市值超过所对应的有效的实际资本的部分,包括投机带来的泡沫和实际资本缩水两个方面。其中投机带来的泡沫主要由资金供给者的炒作引起,而投资带来的泡沫则主要由企业(资金需求者)引起,它是由于企业投资失误,经营不善,或整个经济衰退,使得实际资本缩水造成的。
三、虚拟资本与泡沫经济
泡沫是虚拟资本的伴生物,但是,泡沫并不必然导致泡沫经济,只有在虚拟资本中泡沫的成分不断加重,资产价格普遍大幅度地偏离或完全脱离由实质经济因素决定的资产价格,泡沫成为一种普遍而大量存在的虚拟成分时,才会导致泡沫经济。我们可以用资产价格的基本计算公式来估计泡沫的严重程度,判断是否出现了泡沫经济。资产价格的理论值(基础价格)等于资产未来的金融性收益与长期利率加风险升水之比。但是,在现实中,资产实际价格总是在不断变化,因此,实际的资产价格常常与理论上的基础价值相背离。当资产实际价格比资产理论价格要高时,我们就认为经济中出现了泡沫,泡沫程度等于实际资产价格高出基本理论价格的部分。当二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最终使经济领域的各个环节都普遍出现严重脱节时,我们可以认为,泡沫经济出现了。泡沫从理论上看确实存在,但是,使用现实的数据推算泡沫程度极为困难,主要是资产基础价格的测定困难。因此,在实证研究中,一般根据资产价格增长和实质经济增长的异常程度来判断一定期间资产价格是否出现了泡沫。以日本为例,1983年,东京股市上日经平均股价只有8800日元,到了1989年,日经平均股价最高达到38915日元,6年间上升了3倍以上。
日本城市土地价格也上涨迅速,从1984年到1989年,上涨了约两倍,东京和大阪等大城市甚至达3倍。土地价格上涨使得普通住宅价格与一般职工年工资的比率,从80年代中期的5倍上升到1990年的10倍,东京市中心更是上升了近20倍(胡坚,陶涛,1999)。这无疑是泡沫经济的表现。泡沫经济的产生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从主观上来看,我们前面已分析过,主要由金融投机引起。人们在“博傻心理”支配下,金融资产价格越高越买,越买价格越高,从而导致金融市场超常规膨胀,引起泡沫经济。从客观上说,实质经济的内在失衡才是导致泡沫经济的根本原因。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对这一点已有深刻的体会。被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指责为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的索罗斯坦承,“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正是东南亚国家经济中内在的结构失衡才使他有机可乘(李罗力,1997)。索罗斯“打败”英格兰银行,也是英格兰银行存在内在失衡促成的。
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实质经济归根到底是虚拟资本及泡沫经济的基础,投机者不能不考虑自己投机炒作的金融资产的顺利转手问题。只有在实质经济确实存在问题时,投机才有较高的成功可能性。投机是泡沫破裂乃至引发金融危机的催化剂,是外在原因,实质经济存在的问题才是根本的、内在的原因。金融投机的猖獗与实质经济的失衡相结合,导致了泡沫经济。也正是这两个原因,使得泡沫经济必然会走向破裂。虚拟资本,从而泡沫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要受到实质经济的制约,如果没有实质经济的支撑,在实际资本的增值运动受阻时,虚拟资本的增值运动也会难以进行。无实质经济支撑的泡沫经济必然会走向破裂。泡沫经济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金融投机。从投机的作用机制看,泡沫经济存在着破裂的必然性。投机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博傻”的过程,投机者都期待有更傻的“傻瓜”来接手。只要有新的加盟者,使得金融资产接力棒能够不断地传下去,一场金融游戏就能得以维持,金融泡沫就不会破裂。但是,这场游戏注定会结束。让我们略作计算来加以说明。假设一项金融资产价值为V,第一个人a1按照比原值高10%的价格购买,这项金融资产价格就是V(1+10%),前一个人赚得10%的收益;a1也在赚得10%后就抛,这项金融资产价格变为V(1+10%)2,这样,前面的每一个人都在赚得10%后抛出,被n次转手的这项金融资产价格就会是V(1+10%)n。要使游戏不断玩下去,n将趋向于无穷大,永远不停止,这样V(1+10%)n也会趋向于无穷大。若货币发行量可以无限增大,以适应这项金融资产增值的要求,泡沫还是不会破裂(这里不考虑泡沫经济会带来的其它问题)。但是,货币的发行量总是有限的,从而使得泡沫的破裂带有必然性。货币发行的有限性正是金融泡沫膨胀的终结者。
四、中国经济中的泡沫风险
我国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商品价格由国家计划决定,基本上不受市场的影响,而金融交易更是近乎为零,因此,基本上没有出现什么泡沫现象,以至人们对“泡沫”十分陌生。但是,进入90年代,自从深沪股市建立和房地产市场开放以来,中国人近乎在一夜之间,领会到了泡沫的威力。不仅股票二级市场上有泡沫,中国股市一级市场也存在泡沫现象。在中国上市公司中,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是“一年赚,二年平,三年亏。”企业股票在发行时,账面上是盈利的,经过两三年,原来盈利的企业出现亏损了,账面资产缩水。我国目前股票的发行价格大部分是按照15倍以上的市盈率来确定的。企业亏损后,股票市价超出其相对应的资产许多,我们认为也是泡沫。在股市泡沫严重膨胀的同时,中国也出现过房地产泡沫。一块地皮几经转手,价格上升好几倍。疯狂炒作引起的房地产泡沫比起股市泡沫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并且股市炒作的参与者绝大多数是居民个人,而房地产的炒作主要是由有实力的企业进行的,资金量大,泡沫膨胀厉害。
股市泡沫和房地产泡沫都是泡沫的表现形式。在我国,除这两种泡沫之外,还存在更严重的泡沫形式,这就是由于实质经济结构存在问题,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而造成的泡沫。这种泡沫集中反映在银行不良贷款上。现在,我国企业融资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介于存款人和企业之间,起资金融通作用。这中间的关键是企业经济效益必须好。企业效益好,银行、存款人和企业之间的资金循环才能正常。如果企业效益不佳,则不论破产与否,都会给银行带来风险。若企业进行破产清算,清算价值难以还清贷款,银行会出现坏账;若企业拖欠贷款,银行会出现呆账。企业风险还只是单个的风险,当这种风险通过不良贷款转嫁到银行时,就会出现巨大的系统风险。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导致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存在,这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颗定时炸弹。泡沫经济对实质经济最大最坏的影响,还是在泡沫破裂之后。在泡沫经济的高涨阶段,人们心理预期高涨,消费和投资不断膨胀。因此,在泡沫经济崩溃后,金融资产将面临着全面缩水的窘境。一方面,人们收入锐减,将减少消费支出,从而导致消费需求不足;另一方面,金融资产的缩水,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企业出现大量的不良负债,银行等金融机构出现大量的不良债权,信用制度遭到破坏,企业和银行将面临破产倒闭。从宏观经济方面来看,将出现投资和消费的双萎缩,同时引致螺旋式的通货紧缩,最终导致经济危机,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社会和政治危机。
五、加强虚拟资本风险管理的建议
前面的分析表明,虚拟资本是把双刃剑,在能够带来收益的同时,也隐藏着导致泡沫和泡沫经济的可能性。因此,对于虚拟资本,我们的对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使虚拟资本收益最大化,另一个是如何使虚拟资本风险最小化。这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或者说,这二者是合而为一的。我们在使虚拟资本收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能实现虚拟资本风险最小化。麦金农、格利和肖反复论证过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好处,我们前面也分析过虚拟资本的巨大收益。要使虚拟资本收益最大化,很重要的就是促进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如果我们能够破除金融经济中的重重壁垒,促进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让国民经济的虚拟化程度更高,将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盲目的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却会带来巨大的风险。推进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引入竞争机制有几个条件:一是微观竞争主体要具有硬的预算约束。软预算约束的企业可以把风险转嫁给政府、银行或其他股东和债权人,扰乱竞争秩序,从而引起金融危机。二是宏观经济基础结构要相对合理。金融危机归根到底都是由不合理的经济基础结构引起的,现实经济的失衡在虚拟经济的推波助澜下,就会产生难以预料的恶果。三是要有必要的金融监管,以防范金融风险。
泡沫经济的影响范文6
关键词:泡沫经济;货币政策;灵活性
中图分类号:F8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7)05-0052-03
一、全球经济失衡和美国的汇率、利率调整循环
当前国际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美国拥有巨额经常账户逆差,而盈余则集中于其他少数国家,全球经济发展失衡。这种情况不是近些年才出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和美元霸权确立以后,除个别年份略有顺差外,美国其余各年度都是逆差,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种情况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还导致了美元危机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由于长期的巨额经常账户赤字会影响市场对美元和美国经济的信心,历史上美国往往通过美元的升值―贬值―升值和美元利率的上升―下降―上升循环,改善经常账户赤字,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特里芬难题。
例如在1985年,当经常项目逆差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美国开始采取弱势美元政策,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大幅下降,美国的贸易赤字、财政赤字有所缓解。但与此同时,经济开始下滑。因此从1995年开始,美国继续转而实行强势美元政策,经常项目逆差继续增长。这种美元升值―贬值―升值的循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强势美元给美国带来的持续经常项目赤字状况。同时,这种汇率升值贬值的循环,引起了价值和财富转移:在美国实行强势美元时,美国的贸易逆差开始积累,各国以更高的代价逐步积累起美元资产,当各国美元资产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美元发生贬值,这些美元资产价值迅速缩水,美国贸易逆差减少,以较低的价格收回美元。
另一方面,由于美元在国际货币中处于核心地位,美国货币政策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可以从本国经济的景气循环出发,通过上调或下调利率水平,灵活调节国内、国际因素引起的经济波动。美联储在决定利率政策时,基本上不考虑钉住美元或以美元作为货币政策名义锚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因此美元利率的调整,往往会引起国际汇率水平的波动和资本流动方向的变化,从而对一些与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国家的经济金融稳定造成冲击。
图1中,1985-1990年的美元利率下降、上升,1995年前后的美元利率上升分别对日本经济泡沫的形成与破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如何在全球经济失衡的背景中,通过保持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克服美元的升值―贬值―升值和美元利率的上升―下降―上升循环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对于一国保持宏观经济内外平衡至关重要。通过对日本1985-1990年货币政策的回顾,可以增加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二、“广场协议”和日元快速升值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走出“滞胀”,美国实施了以减税、放松管制为核心的财政政策,与此同时,美联储则通过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来抑制通货膨胀。1979年,在连续三次提高利率后,美元利率明显高于大多数西方国家。
美联储的高利率政策增加了美元对国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大量海外资金流入美国,导致美元持续、大幅上升。1979年至1985年2月,美元与其他10个发达国家货币的汇率上升了73%。美元的大幅升值导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特别是对日本逆差增加。1981年,美国对日本的逆差为199.6亿美元,到了1990年,上升到692.8亿美元。
1985年9月,为改变美国对日本巨额的贸易赤字和美元升值的局面,在美国政府的策划下,美、日、英、法、原西德五国在纽约的广场饭店召开了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决定共同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降低美元对日元和欧洲货币的比价,史称“广场协议”。随后,各国在外汇市场上实行协调干预,抛出美元,买入本国货币,诱导美元下跌。1985年底,日元汇率从1美元兑240日元上升到1美元兑200日元。1986年,各国继续执行协调干预和缩小利差的金融政策,美元再次贬值,日元汇率升至1美元兑150日元。1988年初,日元进一步升至1美元兑120日元,比1985年底上升了一倍。
三、实行超低利率为“泡沫经济”埋下伏笔
日元大幅升值使日本出口下降、进口增加,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到极大冲击。为防止经济增长下滑,日本实施了宽松的财政和金融政策。
日本银行1986年上半年三次调低贴现率,从原来的5.0%分别降至4.5%、4.0%、3.5%。美元再次贬值后,日本银行又于1986年11月和1987年2月两次下调贴现率,使之降到2.5%这一前所未有的低水平上。从1987年2月到1989年5月,2.5%的超低利率维持了两年零三个月,为“泡沫经济”埋下了伏笔。
日本的国内储蓄率一直较高,宽松的金融政策又造成货币供应扩张。在政策宽松、资金充裕的大背景下,日本掀起了一轮设备投资热潮,投资的增长远高于消费的增长。1987年到1990年,民间设备投资以平均14.1%的高速度上升,实际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8%、6.0%、4.4%和5.5%,是同一时期西方发达国家最高的,称为“平成景气”。
低利率更是刺激土地和股票价格持续而急剧地上升。1984年到1989年,日本的土地价格暴涨了约两倍,东京和大阪等大城市甚至达2.5-3倍;日经平均股价1984年还只有11000多日元,随后一路上升,1987年底,日本股票市场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股价上涨在1989年达到最高值39000日元左右,比1984年上升了两倍多。资产价格膨胀异乎寻常地超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形成了以“土地泡沫”、“证券泡沫”和“银行泡沫”为特点的“泡沫经济”。
日本的货币供应量在1986-1990年的增长远远超过名义GDP的增长幅度,实际经济增长率也呈上升态势,但是除股价、地价以外的普通商品价格几乎停留在原有水平上,没有发生变化。因此,面对货币供应、贷款急速增加,地价、股价等资产价格暴涨的情况,日本银行虽然发出过信号、提出过警告,但在制定、执行政策时并未反映出紧迫感,没有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与此相反的是,为了阻止投资者将资产从美元转向日元,引起更大幅的升值,日本银行持续地保持低利率。日本银行坚持认为,考虑到利率平价的影响,只有在美国保持较高利率的情况下,日本银行才有灵活调整再贴现率的余地。
四、持续加息使泡沫经济破灭
资产价格的上涨毕竟难以持续。到了1989年5月,由于资产价格出现持续、大幅上涨,日本政府逐渐感受到了压力,在美、欧各国纷纷加息的背景下,日本银行也不得不从1989年5月开始上调贴现率,此后又于10月、12月两次上调,使贴现率达到4.25%,贴现率的快速上调成了泡沫经济破灭的导火线。
从1990年开始,日本股价持续下跌。1990年8月30日,日本银行第五次上调贴现率至6.0%,对股市更是致命一击,股价在一个月内就跌至最低点20000日元,较年初的39000日元下跌了约50%。1992年8月18日日本股价降至14309日元,与1989年最高点相比下降了63%,成为日本历史上空前的“大股灾”。
紧接着地价也出现下跌。1990年4月,大藏省对不动产融资实行总量限制后,土地价格上涨势头被遏制。1991年全国地价下降4.6%,六大城市下降了15-25%,部分地区甚至降到一半以下。已竣工的楼房不再有人问津,曾经炙手可热的土地和住宅成为滞销货,房地产公司和在土地投机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纷纷破产。
股价和不动产价格暴跌后,企业财务运营逐渐陷入困境,纷纷破产,银行等金融机构出现了巨额不良债权,信誉受损和收益下降。金融危机进而对实体经济带来很大影响。1990年“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陷入了零利率和通货紧缩的陷阱,实际经济增长停滞,开始了为期十年的经济萧条。
五、从日本泡沫的经济形成和破灭看货币政策的灵活性
“广场协议”之后,日元的确出现了大幅升值。但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真正对日本经济产生破坏性影响、最终导致日本经济陷入长达十年萧条的并不是日元升值本身,而是日本银行连续失误的货币政策。
在日元升值后,出于对宏观经济紧缩的过度担心,日本银行实施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快速下调了贴现率,使得金融市场流动性过于宽松;出于对汇率升值的过度担心,日本银行忽视了国内经济平衡,持续地保持了低利率;在低利率和过多的货币刺激泡沫形成后,日本银行又过于担心资产价格上升,匆匆忙忙快速下调了贴现率,导致泡沫经济的破灭和金融市场的崩溃。
2004年国际货币基金/世界银行年会期间,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谈到全球经济失衡时提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经常账户出现顺差或逆差是不可避免的,改变失衡在短期内难以实现,有关国家能做的是使国际金融体系尽可能保持灵活性,以吸收可能的冲击。
具体到货币政策,在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情况下,经常账户出现顺差或逆差不可避免,流动性过剩是世界性的现象。在此情况下,货币政策保持灵活性是十分重要的,要对有可能出现的国内外经济冲击保持预调和微调,而尽量避免剧烈的货币政策调整导致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出现大的波动,这就是本文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黑田东彦,日本汇率政策失败所带来的教训. 国际经济评论,2004,(1,2)
[2]王宇. 国际经济协调中宏观政策的可能失误-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与破灭. 经济研究参考,200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