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互联网金融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互联网金融教育

互联网金融教育范文1

当今,中国从工业时代转型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当代金融业的潮流和宠儿。中国的金融对内和对外改革仍在继续,随着人民币加入SDR 完成了对外改革这一里程碑的事件后,对内金融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十三五期间政府金融改革的核心就是普惠金融。2005 年联合国第一次提出普惠金融的概念,后被世界银行积极推出。我国自小额信贷提出后,就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政府第一次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目前,发展普惠金融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创新三农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也是其根本所在。因为普惠金融实质上一个扶持弱势群体的金融体系,公平、正义的普及到一切需要金融服务的群体和地区。农村是普惠金融的重点所在,农业应作为其服务的主要产业,农民应成为其服务的主要群体,农村应成为普惠金融的根本。

二、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意义

发展普惠金融,尤其是农村普惠金融,对我国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业发展需要普惠金融的支持

我国一直是农业大国, 农业人口占我国人口的大部分,只有农村真正富裕了,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普惠金融的理念是建立在传统金融反思的基础上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农村金融体系的缺陷,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实现更为公平合理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实现了公平正义

普惠金融的本意是为了让每一个人能享受到低成本高质量的金融产品,实现了经济上的人人平等。因此,推进农村普惠金融主要是针对那些难以享受到传统金融服务的个人或组织。在我国,农村相比城市弱势,农业相比工业弱势,农民相比城镇居民弱势。通过普惠金融,可以进一步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改善了贫困人口的教育,生活和医疗条件,提升妇女儿童的权益。

三、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薄弱

农村普惠金融的对象主要为农村居民, 由于农村经济的落后性和自然环境的制约, 以及政府政策扶持的局限性和风险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很多金融机构踌躇不前,不敢踏入这片土地,进入这块市场。截止2014 年底,我国仍有1500 多个乡镇未有金融机构出现。即便有,仍是以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等少数金融机构为主力军。而这些少数金融组织受到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 自身能力的制约以及数量上和规模上的限制, 无法为数亿的农村居民提供高效满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导致农村居民融资模式单一,理财模式单一,降低了农户信贷的可获得性和投资渠道的多元化, 金融的便利性不足使得农户的金融需求难以满足,制约了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

(二)农村居民金融意识不足,信用环境差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导致农村居民普遍受教育水平不高,经济意识缺乏,金融基础知识知之甚少或者根本不了解,导致农户在接受金融知识普及, 操作金融工具方面的难度加大,不利于普惠金融的推行。同时,政府和乡镇部门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对居民的信用意识引导,农村契约意识不足,信用环境较差,居民缺少风险防范意识。近几年,不少居民将自己辛苦得来的血汗钱投入到了无保障的民间借贷中,最终血本无归。

(三)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农村金融市场的供需状况不对称是造成信贷供给不足和金融发展受限的主要原因。分散的,封闭的小农经济和居住环境在农村地区仍十分普遍。由于缺乏制度制约和畅通的信息来源,使得金融机构无法走进千家万户,无法掌握农村金融的需求状况,资产负债状况和信用状况。同时,信息不对称也容易导致成本的增加, 一方面金融机构不得不提高借贷的成本和监督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导致金融机构的谨慎性提高, 使得农村居民无法享受到同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违背了普惠金融的本意,阻碍了农村普惠金融的推进。

(四)农村金融市场服务落后,覆盖率低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服务落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服务方式落后。广大农村地区仍是以传统的金融服务方式为主,即以营业网点为主,缺少互联网和POSE 机等现代科技手段和机器设备;二是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落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仍以办理存贷款和支付结算为主,其他产品和服务如理财、基金、保险等产品仍存在一定的空白。此外,农民选择的金融产品也大多与农业生产相关,而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相对较少。

四、互联网金融时代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优势分析

(一)实现了农村金融产品的多样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升级,很多的金融新产品被互联网金融企业推出,而在城市金融产品已经饱和的情况下,农村金融市场还是一片函带开垦的处女地,很多产品和服务还不完善,因此农村市场成了他们渴望进军的新市场,他们可以为农民和农业提供量身定制的各类新型的产品和服务,惠及到每一位普惠金融的参与者。

(二)改善了农村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金融机构与金融需求者之间的最根本的矛盾就是金融信息不对称。农村客户相关数据信息的分散性和收集的有限性使得传统的金融机构不仅无法对金融参与者的信息进行收集、监控和评估,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了交易的成本。而通过互联网金融的数据平台,可以将分散的的各种信息进行整合管理,不仅提高了数据的使用效率,实现数据的标准化,结构化,将不对称的信息扁平化,并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为评判客户信用状况,有效地规避违约和道德风险的发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互联网金融还可以为农村地区的居民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渠道和交易平台,方便了他们的投资理财的需求,鼓励和增加了农民的投资行为,使其脱贫致富,享受到了普惠金融带来的好处。

(三)有效地降低了农村金融的成本,提高了收益

互联网金融以大数据为基础开展业务,具有成本低,覆盖广,效率高等特点,而这与普惠金融强调的包容性和广覆盖是高度一致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对象是三农,即低收入的农民群体,农村企业以及小微企业等。他们希望得到公平合理的低成本服务,而这与传统金融企业的三大经营原则之一的盈利性原则是相互矛盾的。互联网金融主要依赖的是客户群的整体规模,即客户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单个的客户边际成本则非常低廉,这一客户群体中的每一位都能享受到低价格的产品和服务,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随着参与者人数的增多,收益不减反增。传统的金融机构在农村的业务办理渠道主要为广设营业网点,随着网点的增加,消耗了大量的成本,导致收益与成本不相符。

(四)促进了农村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并未真正的为三农提供有效的金融产品,只是一味地强调农村金融的高风险,不断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投资。这种方法并不能促进农村金融的持续发展,互联网金融所提供的产品,比如P2P,众筹等,是一种全新的金融产品,可以满足农村和农民的各种需要,同时能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提高了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从根本上促进了农村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五、互联网金融促进农村普惠金融的策略

(一)进一步加大农村金融的信息化,推广互联网金融知识

随着我国城市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深化, 农村的互联网金融进程依旧缓慢。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较低,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 年6 月的数据统计,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只有30.1%,而我国城镇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64.2%,远远超过了农村地区。二是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和信息渠道来源的狭窄, 我国广大农民对金融知识了解较少,对新型的金融模式更是闻所未闻,因此加快农村地区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推广普及互联网金融知识迫在眉睫,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只有提高农户对金融产品的了解和使用, 改变农民的金融意识和金融行为,使互联网金融融入到千家万户,才能真正实现普惠金融。

(二)进一步创新互联网金融技术,环境普惠金融的矛盾

通过互联网金融, 利用云平台和大数据可以降低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的供需矛盾,缓解普惠金融的信息不对称,从客户对资金需求的各个方面入手,降低信贷门槛,让有需求的客户能够进的容易,贷的安心。同时,推荐互联网金融,也缓解了农村信贷市场的高成本难题。通过推荐农村移动金融服务,试点建立直销银行,鼓励农民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可以快速地实现农村金融的低成本和高效率。

互联网金融教育范文2

虽然在目前人们对互联网金融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定义,但是,从整体的角度来分析,它的含义内容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来说,就是传统金融服务在当前互联网技术的作用下,改变过去的服务模式,由线下转移到线上[2],实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狭义来讲,就是在互联网作用下来合理配置金融资源,确保金融的各项功能可以顺利实现。在新形势下,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极大的丰富了金融功能体系,从金融功能的视角来对互联网金融分析,实质上也是对其自身新功能的一种完善和描述。

一、互联网金融的描述

从新形势下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形态来讲,它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第一,拥有和传统金融服务完全不一样的业务模式的特点;第二,实现了对传统金融模式服务功能的改进完善。它的业务形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网络信贷。网络信贷是近些年来出现的新的金融功能,在2010年得到了迅速发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信贷网站不断增多,并且成交量也在逐渐的上升;其次,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以“支付宝”为代表的新型支付方式在2003年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取得了极好的市场效果,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支付形式,众多的第三方网站也都开始了发展第三方支付业务,这就使得金融业务的商业附加值逐渐降低;第三,众筹融资平台。我国的众筹融资平台最早发展的是2011年的“点名时间”,当前也是规模最大、体系最为完善的平台,也刺激了其他网站的借鉴发展;第四,移动金融。移动金融主要是针对于手机银行业务来说,通过手机银行实现金融的相关服务,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加上人们对金融功能的了解,运用移动金融的方式来完成金融相关功能,像条码支付、POS机支付等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但是,从总体上来讲,这方面还处于完善成长阶段[2]。

二、金融功能视角下的互联网金融分析

从当前的金融服务功能的构成结构来看,它主要包含有五个方面的功能,即支付结算功能、资源配置、信息传递、风险管理以及经济调节。由于其自身业态的差异性,使得各项功能的完成还需要有层次性和针对性。

1.支付结算功能

互联网金融主要是依靠基础就是互联网网络技术,可以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完成金融服务的支付结算功能,在这方面最为典型的就是支付宝。从互联网支付业务的发生流程来看,它主要涉及到的主体有用户、第三方支付机构以及商业银行。相对于传统银行支付来说,它具有一系列的优势特点,首先,支付简单快捷,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二,成本花费低,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支持下,各个不同银行账户之间可以实现无额外费用的转账,改变了过去转账收费的模式;第三,担保保障,这方面最为明显的就是淘宝在每一笔订单生效后都会给用户提供担保服务,用户支付的资金需要由支付宝来完成转接[3],不是直接支付给卖家的。

2.资源配置功能

这一功能是金融服务体系的核心所在,对外的表现主要是刺激储存和投资优化。在互联网金融的带动下,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可以对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确保信用贷款的进一步完善发展,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所要做的事情并不多,只需要在网上形成一个行为数据就可以了,由此产生信用评价,进而在此基础上得到可授信度,这一系列工作的完成都是由互联网自动实现的,不需要过多的中间交易成本[3]。

3.信息管理功能

过去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在对信息的获取和管理上呈现出成本支出大、结构化数据、易于判别信息的可靠性以及管理的安全度高等特点。它与互联网金融相比来说,互联网金融在信息的获取和管理方面具有成本低、非结构化数据偏多、信息的共享程度高等的特点。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完善,这会促进互联网金融管理的成本和效率得到有效的改善,并有利于建立普遍性的信用体系[4]。

4.风险管理功能

在金融活动往来中,交易双方的交易成本和信息如果出现了不对称现象就会直接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增加。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对所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这样可以确保交易过程中成本和信息的对称,两者之间是一致的,并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实现风险管理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也是其风险管理功能的一种体现[4]。

5.经济调节功能

在当前经济态势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途是很好的,从金融的经济调节功能来看,它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等在金融体系的作用下来完成[3]。但是,因为互联网金融在现阶段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并不多,而且它是融合了互联网的开发、平等、协作特点的,主要取决于市场的活力,因此,它的这方面功能较为薄弱。

互联网金融教育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2

一、数据来源说明和研究方法说明

本研究以能从各方面综合评价银行竞争实力为原则,设计了9个评价指标,分别包含2011年网上交易额(X1),净利润(X2)、存款增长率(X3)、不良贷款率(X4)、成本收入比(X5)、贷款增长率(X6)、资本充足率(X7)、每股收益(X8)和每股净资产(X9)等影响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各方面因素,根据各大银行在网上公布的年报和新浪网,搜狐网等网页提供的资料对每项指标进行数据填充,得到原始数据。

本文就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具有代表性的26家银行的竞争力和8家互联网企业进行分析评价。搜集数据过程中,对于缺省的数据我们采用了取均值的方法给予弥补。

二、数据分析过程及结论建议

(一)主成分分析

1.主成分分析过程。此过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从表1中得到,前三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已经达到76%,这说明前三个特征值包含要调查信息的76%,可以认为已经包含原变量的绝大部分离散的信息。

由上式可知,第一主成分对应于原指标大部分系数符号为负数,绝对值差异不大,可以看做变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且和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正相关,比例最大,故该因子可以命名为每股盈利因子;

第二主成分只有存款增长率和贷款增长率为正,其余均为负值,且两个增长率占的比重都比较大,故该因子可以命名为成长因子;

第三主成分的主要相关变量为成本收入比和资本充足率,均为负相关,故该因子命名为经营质量因子;

2.主成分分析结果。按照第一主成份排序,从高到低前十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哈尔滨银行,平安银行,南京银行,重庆农商银行;

按照第二主成份排序,从高到低前十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永亨银行,恒生银行,中国交通银行,星展银行,浦发银行,中国招商银行;

按照第三主成份排序,从高到低前十是:星展银行,重庆农商银行,创兴银行,哈尔滨银行,徽商银行,东亚银行,永亨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

3.主成分分析讨论。从盈利角度出发,排名前十的银行中,国内四大银行都在其中,且排名都较为靠前。同时我们要看到像类似哈尔滨银行,南京银行等城市银行也排在了前十的位置,说明新兴城市银行的实力也不容小觑。总体来说,我们可以看到,盈利能力在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银行之间没有太明显的层次之分,不过平均来说国有银行总体的盈利情况最好。

从成长角度来说,排名前十的银行中可以明显的看到国有四大银行排在最前面,其次是外资银行,然后是股份制银行。这说明国家对国有银行的发展比较重视,这跟国内整体经济形势的金融市场竞争加剧也密切相关。其次是外资银行。随着国际化的进程推进,外国银行在中国投资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也与事实相符。股份制银行在各大银行在竞争中不处于绝对优势,主要是因为股份制银行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认识不够,准备不足,不过还是比城市银行发展迅速。

从经营质量来说,排名前十的银行中,国有银行在经营质量上没有明显优势,主要是因为这个成分跟资本充足率成负相关,资金利用率成正相关。所以排名靠前的几个外资银行和城市银行资金利用率较高而安全性较小,资金经常处于不充足的状态;国有银行则是资金利用率和安全性都是中间值,这也与事实相符。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并未显示出规模效应,相反,外资银行和城市银行成本费用的管理控制却卓有成效。

4.竞争力影响分析和政策建议。(1)银行想要在盈利上提高竞争力,不一定要通过提高规模来实现,有很多城市银行也能实现较好的盈利情况。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好的效,就要摒弃过去那种“规模至上”的错误观念,要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发展自己的特色,实行差异化战略打造创新性银行。(2)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较为粗放,这样的经营方式不利于银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再加上国有银行的各地分行较多,管理层次较为分散,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导致资金利用率较低。这种经营模式不利于国有银行的竞争力提高,国有银行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决定是否扩展。

(3)2013年中国的政策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席的上台制定了很多不一样的政策,当然也包括对经济政策的改革。各大银行应该抓住机遇,分析形势,找出最合适的道路,发展特色银行。

(4)国家应该更积极地推进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只有对国有银行实行“亿国家控股为主题,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革,才能从根本上理顺资本关系,使商业银行成为真正的产权实体和市场主体,有利于协调与国家、地方、国有企业等各方的利益关系,充分发挥他们的效能。

(二)聚类分析

1.聚类分析过程。比较静态聚类法和动态聚类法的分类结果,认为动态聚类法的结果相对合理。进行动态聚类的结果如下:第一类:宁波银行,南京银行,重庆银行,徽商银行,哈尔滨银行,重庆农商银行;第二类: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第三类:创兴银行,东亚银行,星展银行;第四类:永亨银行,恒生银行;第五类: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平安银行,国家开发银行;

2.聚类结果分析。聚类的结果非常符合实际,国有四大银行作为一类,除了北京银行之外的所有城市银行作为一类,所有股份制银行作为一类,外资银行被分为了两类,但也大致反映银行分类情况。从这个分类结果我们也可以知道,国有银行从总体来看还是占有绝对性优势,单独排为一类,北京银行虽然作为城市银行,但其综合实力也能与其他股份制银行并肩,而在外资银行中,创兴银行、东亚银行和星展银行综合状况较为相似,而永亨银行和恒生银行差别不大。

3.聚类分析比较互联网金融模式和传统银行晚上银行竞争力。最后我们将传统银行和现代互联网金融新兴产业的领军企业进行一个分类比较。因为2013年的数据没有统计出来,而2012年的数据有大量残缺,故在此选用了2011年的数据作为代表进行分析,虽然结果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是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衡量的手段。

同样用动态聚类法,得到聚类结果如下:

第一类:工商银行;第二类: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第三类:支付宝;第四类:财付通、银联网上支付;第五类: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宁波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平安银行,南京银行,创兴银行,重亲银行,永亨银行,东亚银行,星展银行,恒生银行,徽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哈尔滨银行,重亲农商银行,易宝支付,快钱,汇付天下,网银在线,环迅IPS,首信易支付;

工商银行以绝对的优势单独作为一类主要是因为其用户数比较多,交易量也相对很大,占到了总共网银交易的34%市场份额。故其单独分为一类也在意料之中。国有银行在网银发展发面是最迅速最早的,而交通银行最近也跻身全球银行20强,发展势头迅猛,和农行、国行和建行作为第二类也与事实相符。

至于支付宝单作为一类,这个现象并不出人意料。2011年是互联网金融发展非常重要的一年,支付宝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和各大银行PK。2013年2月8日,支付宝官方发表最新数据,支付宝实名制用户已经接近3亿,使用支付宝完成的交易量为125亿!因为本文数据的滞后,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并没有显示太强的实力,但是已经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比起2004年的穷途末路,如今的支付宝发展迅猛,生命力非常旺盛。

互联网金融教育范文4

有个不太靠谱的命题:如何让赵本山和迈克尔乔丹搭上关系?其实很简单,通过分析两个人的社交圈子,兴趣爱好等,最终可以找出一条线路能让他们两个人认识,这就是隐藏其中的大数据魅力之一点点……

随着互联网的冲击,UGC(用户产生内容)不断发展,社交网络已经不断普及并深入人心,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上分享内容,由此产生了海量的用户数据。这些数据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冷冰冰、枯燥的数据,而是更加活生生、有趣的数据;这些数据不同于以往单纯的数字,它们声色结合、图文并茂。

比如,Facebook用户每天共享的东西超过40亿,Twitter每天处理的数据量超过3.4亿;而每分钟Tumblr博客作者会2.7万个新帖子,Instagram用户会共享3600张新照片……随着Facebook、Twitter、LinkedIn、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流行,对社交关系的数据挖掘成为近几年的一个技术热点。

玩的核心是消费者洞察

在一般商业前提下,社交大数据挖掘的目的,是投消费者所好。

不可否认,一个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的新浪潮正悄悄来到我们身边,这或许就是大数据(Big Data)导致的一个还不可名状的时代。

当下,社交大数据正在对企业,甚至于一些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下面,让我们来细数一下吧!

首先,与传统的营销方式相比,利用大数据营销,从前期的曝光,中期的转化,到后期的购买行为都是可监测的。效果可评估是大数据带来的最实质性影响。其次,在社交环节,越来越多消费者通过社交媒体反馈自己对企业产品、品牌形象的看法,这个过程会产生许多有价值信息,甚至包括一些潜在的市场需求。对一个企业来说,这些信息不仅可能使他们调整原有产品,甚至催生新的商业模式。消费者洞察,是大数据的核心价值。第三,大数据对某些行业来讲,意义更加不同。比如电影行业,金融行业,大数据能够起到预估性、前瞻性作用,企业可以据此建立一些模型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

同时,这又是一个移动盛行的时代,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加强调“社交”和“互动”。人们随时随地可以和朋友问候交流、分享资讯,只要带上手机,整个社交圈也就装在口袋里。交互性增强带来的效果是,不但产品可以为用户带来效用,用户反过来也能为产品导入流量。一个网友如果在微博上发文夸赞一家餐厅,经由他的社交圈的转发和扩散,就将为这家餐厅带来更多的访客。这个特征,也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创新指出了一个方向,那就是基于用户身份的信息交互和社交应用。

当下,所有行业都在积极拥抱移动互联浪潮,当然金融业也无法作壁上观。唯有移动起来的金融,才具备在下一个周期继续参与竞争的生命力。这其中,应用社交化的趋势和大数据,将对金融行业带来更多新的机遇,并将使金融行业逐步移动化、社交化,产生新的具有移动互联网特点的金融模式。这种金融模式将具有成本低廉、便捷的特点,能够使人们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享受金融服务。

总之,进入大数据时代,金融行业的客户信息、交易信息、资产信息、信用信息等数据经过有效采集和整理分析,将会成为具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内部数据结合外部数据将形成具有重要价值的数据资产,可以有效帮助金融企业进行精准营销,降低运营费用,提高欺诈防范能力,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为决策提供有效支持,同时帮助金融企业了解客户需求,开发出符合客户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产品。

每分钟的心情状态终将被考量

社交大数据营销,是为了更好地辅助金融决策。

金融业是产生海量数据的行业,大数据正在改变着银行的运作方式,特别是对理解和洞察市场和客户方面正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平台的内涵更深入更延展,分享、交流等社交元素开始与更多金融服务相互融合,由此产生的多种商业价值也随之凸显。

金融市场价格走势很大程度上受市场情绪的左右,社交网络提供的情绪数据为金融交易带来巨大机会。一些机构以社交网站为交易策略中心的平台正为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目前风靡华尔街的算法交易正是让大数据为其服务的一种案例。一些算法交易公司凭借的就是通过跟踪全球互联网上的头条新闻以及微博数据等捕捉政治、经济方面的变化对市场的影响,并将其作为股市投资的信号。一些提供专业服务的技术平台风起云涌,如MarketPsych公司和路透社合作提供了119个国家的18000多个独立指数,如每分钟的心情状态――乐观、忧郁、快乐、恐惧和生气等,为金融机构的自动交易提供第三方服务。

当然,信贷管理是长期困扰银行的难题,大数据准确和有价值的信息为银行信贷审批与决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工具。包括微信、微博在内的社交网站以及搜索引擎、物联网和电子商务等平台将人们之间的人脉关系、情绪、兴趣爱好、购物习惯等生活模式以及经历一网打尽,并将其加入到巨大的个人信息库中。银行利用这些更加准确和丰富的数据在信用分析和客户评级方面做出正确判断和决策,让信贷决策不再仅仅凭借滞后的数据和束缚手脚的条条框框,而是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从信用分析发展到行为分析,为信贷审批带来全新的方式。

还有一些消费信贷创业公司正研究开发以社交图谱为依据的FICO信用评分系统,利用15个变量决定其信用等级,预测单个借贷者是否会违约。一份内部研究显示,根据物以类聚的原理,个人贷款偿还可能性和其朋友偿还债务可能性呈正相关。大数据从一个新的纬度提供信用分析参考,逐渐降低信贷方面的高门槛。

由于大数据可以整合更多信息,并可以更准确评估客户风险,银行可以为不同风险客户提供不同价格的贷款。如果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彼此拥有足够信息,金融中介的作用会变得越来越模糊,正在崛起的数据银行已对传统商业银行构成巨大挑战。

可见,大数据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客户全方位信息,通过分析和挖掘客户的交易和消费信息掌握客户消费习惯,并准确预测客户行为,有针对性地推销产品和服务,满足银行对潜在客户量身定制服务的需求。另外,在品牌管理和客户服务反馈方面,大数据通过对人们在思想、情绪和通信方面的数据化情感分析,获取并汇总顾客的反馈意见并对营销活动效果做出准确判断。

大数据时代涌现了更多的金融与商业的跨行业联动营销。如:西班牙的桑坦德银行每周发给其分行一份可能对该行某类产品感兴趣的客户清单,其中有些就不是金融产品。花旗银行新加坡分行在观察客户信用卡交易的基础上,借机提供相关商店和餐馆的折扣。信用卡公司和其他零售商也在涉足这个领域,Visa 与服装零售店Gap联手向在Gap店附近刷卡的持卡人发送折扣券。亚洲花旗有25位数据分析师,2012年在新加坡设立了一个新的“创新实验室”,将数据分析师和大机构客户与孟加拉的大型分析中心联系在一起,如果客户签下服务,刷信用卡,系统可以查看任何一天客户购物和吃饭的地点,以及偏好,如果发现该客户喜欢意大利餐,快到午餐时,如客户所处的位置附近有一家著名的意大利餐馆,银行可以发送短信,提供那家餐馆的打折券,使得第二次交易出现。系统甚至有能力找出客户接受这项优惠的比例。这些灵感正是借鉴从亚马逊营销图书的经验,客户的喜好不仅仅取决于他所买到书,还取决于相同客户买了什么书。

金融机构最为关注的是风险管理,而大数据在管理交易、信贷风险和合规方面大显神通。许多金融机构早已采用大数据防治欺诈,保持交易方面的合规,如在庞大的数据库中核对黑名单中的名字,区别同名同姓。信用卡公司用大数据分析客户大规模的交易规律,大大降低了风险。

计算机科学家、统计学家正在开始与社会科学家协作

社交大数据,助互联网金融大道盛行。

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金融行业在不断被改变,随着金融行业不断触网,互联网金融已经显示出诱人前景。

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通过社交网络或电子商务平台可以挖掘各类与金融相关的信息;大幅提高信息搜集效率,智能满足用户金融需求;在供需信息几乎完全对称、交易成本极低的条件下,优化交易方式。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不仅在于信息搜集和处理,还能有效地将众多交易主体的资金流置于其监控之下,降低风险控制成本。

目前,互联网金融主要有五种模式:一种是以拍拍贷、人人贷、点名时间等为代表的线上P2P模式和众筹模式;第二种是阿里、京东、苏宁为代表的电商介入金融领域,形成的各自互联网金融模式,阿里最具代表性,衍生的金融模式也较多;第三种是涉及到银行支付结算体系的第三方支付,目前有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200多家支付企业;第四种是互联网企业介入的金融服务领域,更多以服务金融机构为主要模式,本身不介入金融领域,像数米网、铜板街、东方财富网等基金代销网站,还有如融360、好贷网的金融信息服务模式的网站;第五是互联网货币,如比特币。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阿里金融等拥有海量客户、数据资源的第三方支付和P2P等。对于传统金融业,这种形式的互联网金融主要挑战了什么呢?可以认为其在于:客观上割裂了银行和终端客户的直接联系,银行客户开始分流,银行被电商前台后端化;银行资金开始脱媒,小额高频度的资金流水通过第三方或者P2P进行流通、投资。

金融机构希望能够收集和分析大量中小微企业用户日常交易行为的数据,判断其业务范畴、经营状况、信用状况、用户定位、资金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解决由于小微企业财务制度的不健全,无法真正了解其真实的经营状况的难题。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阿里小贷,首创了从风险审核到放贷的全程线上模式,将贷前、贷中以及贷后三个环节形成有效联结,向通常无法在传统金融渠道获得贷款的弱势群体批量发放“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的小额贷款。接下来,我们还原一下其做法:

首先,通过阿里巴巴B2B、淘宝、天猫、支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收集客户积累的信用数据,利用在线视频全方位定性调查客户资信,再加上交易平台上的客户信息(客户评价度数据、货运数据、口碑评价等),并对后两类信息进行量化处理;同时引入海关、税务、电力等外部数据加以匹配,建立数据库模型。

其次,通过交叉检验技术辅以第三方验证确认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将客户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上的行为数据映射为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通过沙盘推演技术对地区客户进行评级分层,研发评分卡体系、微贷通用规则决策引擎、风险定量化分析等技术。

最后,在风险监管方面,开发了网络人际爬虫系统,突破地理距离的限制,捕捉和整合相关人际关系信息,并通过逐条规则的设立及其关联性分析得到风险评估结论,结合结论与贷前评级系统进行交叉验证,构成风险控制的双保险。阿里小贷还凭借互联网技术监控贷款的流向:如果该客户是贷款用于扩展经营,阿里小贷将会对其广告投放、店铺装修和销售进行评估和监控。

可见,互联网金融借助社交网络等新平台产生了海量用户和数据,记录了用户群体的情绪,但大数据库无法自己总结人类行为模式的规律。计算机科学家、统计学家正在开始与社会科学家协作,找到把大数据策略和小数据研究相结合的新途径。利用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可以对其客户行为模式进行分析(比如事件关联性分析),这类似于工程上的“对照实验”,即观察、测试不同条件下,机构投资者或普通金融消费者对产品的反应,识别其中的因果关系,提高客户转化率,改善服务水平,实现互联网金融的精准营销。例如,领先的零售企业通过监控客户的店内走动情况及其与商品的互动,与交易记录相结合开展实验,就可以指导选择商品种类、摆放货品、调整售价。再如,有保险公司通过精细化分析客户风险、财富变化、家庭资产价值等数据并不断更新其背景资料,向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保单。未来,保险公司还将使用个人位置和汽车运行信息对车险产品定价,向客户提供交通和天气状况、停车事故高发区域和速度限制变化等实时信息,开发有利于安全驾驶的产品。

在大数据盛行的年代,互联网不仅影响到金融,它还是整个消费习惯的改变。随着70,80,90后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人群,他们多年已经养成了互联网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更倾向于选择通过互联网,便捷、高效地来解决借贷、理财、投资等各方面的金融需求。

未来社交关系与大数据还将在互联网贷款、购买保险、证券投资等发挥极大作用。金融和数据拥有天然的数据化基因,因为金融本身就是信息和数据,做金融的本质就是做信用。大数据技术提供的有据可查的信用数据,为构建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提供了保障。

什么时候隐私可以成为伪命题?

社交大数据掘金路上,隐私问题忡忡。

当然,深度的社交大数据挖掘中最敏感的问题仍然是用户隐私的问题。社交网站从一诞生起就与这个问题相伴相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隐私问题显得越发重要。在未来掘金社交数据的道路上,一方面要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良好服务,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只有符合用户需求和用户安全的商业利益,才能成为可持续的商业利益。

互联网金融教育范文5

文章分析了社会对互联网金融人才的能力需求,指出了构建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文章详述了高职院校应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和专业能力拓展课程四方面来构建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进而提出了促进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有效实施的路径,如建立由学校、行业、企业组成,专兼结合的复合型教学团队;夯实基于“双导师制”的校企合作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等,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高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课题项目]

本文系2016年度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高职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Y201636161)和2015年度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驱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互联网金融产品推广’课程为例”(项目编号:kg20157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互联网金融主要利用互联网、信息通信等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并提供中介服务。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已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迅猛发展,导致专业人才的大量短缺。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和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联合课题组2016年的《中国互联网金融人才体系建设研究报告》指出,在未来5~10年内,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人才缺口将达百万人以上。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从业者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金融人才已难以满足互联网金融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一、互联网金融人才能力需求分析

互联网金融具备金融和互联网两种属性,这就决定了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互联网思维,既要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对业务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常见风险有较强的防控能力;又要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数据分析、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技术知识。因此,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也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方式,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技术与金融创新。

二、构建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

构建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可以更好地规范人才的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应按照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来设置课程,促使课程结构与岗位能力相匹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互联网金融人才。

1.夯实基础,强调能力。高职院校应设置专业基础课程,使学生全面掌握现代金融业务的基本原理、方法等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互联网金融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并在加强信息技术与金融产品交叉结合的基础上,注重加强学生的基础能力培养,提高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强化实践,突出特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环节,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应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互联网金融人才。

三、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兴行业,教育部2015年才将互联网金融专业新增在高职高专目录中,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尚未形成完善的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高职院校只有及时关注行业需求,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才能为社会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1.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高职院校应将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四类: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和专业能力拓展课程。第一,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现代金融基础、经济学基础、会计基础、高等数学、商务礼仪、互联网金融概论、金融市场调研、经济、金融法规与案例等课程。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系统学习,可以加强学生对互联网金融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从而提高其互联网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第二,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金融数据分析、网贷与众筹、互联网金融支付、移动应用开发、互联网金融营销、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征信知识与实务、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及法规等课程。这类课程设置的学分相对较高,通过系统学习可使学生掌握互联网金融的专业知识,着重培养学生在互联网金融营销、金融数据分析、系统运营、移动开发、征信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业务能力。第三,专业实践课程分为实验课和实践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应独立设置,如互联网金融业务体验、互联网金融市场调研、IT综合技能实践、毕业设计等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可采取“工作室”或“小组制”进行,教师通过分组的形式,安排学生到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实地调研与业务体验,从而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实践课程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由理性认知转向感性认知,教师将实践活动引入课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其实践能力。第四,专业能力拓展课程也叫专业方向课程。职业院校应设计模块化的能力拓展方向,如移动应用开发、互联网金融营销、互联网金融系统运营等方向。互联网金融涉及多学科的知识,行业迫切需要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学生可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行专业能力拓展,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互联网金融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特点。第一,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融合,培养复合型互联网金融人才。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金融相结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通过合理分析、科学规划,高度重视各学科之间的融合和渗透。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实践等模块之间既相对对立,又相互补充。只有学科之间、行业之间互相渗透融合,才能共同促进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第二,体现技术性和信息化特色,突出金融科技的应用性。在互联网时代,以大数据和区块链为代表的新金融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降低了金融创新的成本和难度,扩展了金融创新的想象空间和覆盖领域。互联网金融主要提供新渠道,将传统的各类金融互联网化,没有从根本上变革金融业的生产方式;金融科技则通过技术的创新实现金融业务的创新,打造新的生产方式。因此,在课程体系中设置技术性、信息化的课程,可以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应用性,促进科技与金融从分立走向协同共赢。第三,以岗位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课程实践教学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在互联网金融专业中独立设置实践课程,如互联网金融业务体验和IT技能综合实践课程等。互联网金融业务体验应安排在学生进入订单班之前,由订单企业进行对接,为期1~2周。学生在行业师傅的带领下参与企业的真实项目,提前体验未来的工作,获得感性认识,从而指导未来的工作选择。IT技能综合实践主要以“工作室”和导师制的形式进行,学生进入“工作室”后,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技能实践,参与技能考核,从而有效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有效实施的路径。第一,建立由学校、行业、企业组成,专兼结合的复合型教学团队。师资队伍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应积极引入名师(高校名师)补充师资力量,引入名家(企业骨干)充实专业实践力量,引入名生(知名高校高材生)完善师资专业方向。具体专业课程的设置应由学校和行业共同制定,课程教学工作由行业专家和教师共同完成,其中,50%以上的订单班课程教学由订单企业一线专家承担。第二,夯实基于“双导师制”的校企合作订单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和混合所有制形式下的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第一,加强校企合作,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机制;第二,每月常态化走访行业企业,及时了解企业的人才培养需求;第三,持续吸引更多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走进课堂为学生授课,并大量引入企业最新技术和案例充实课程教学内容;第四,深入探索“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大二阶段按照专业方向推行“校内导师+行业导师”的学生专业、职业发展指导机制;第五,在优化订单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与更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保障学生的优质就业、对口就业。第三,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第一,教师应根据课程具体情况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如合作式学习、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讲授教学法、分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角度扮演法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教师应充分利用立体化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授课,如课程网站、案例、项目实例、视频教程、微课、阅读材料等,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三,教师可通过“工作室”或“小组制”等多种途径,采取生产性实训、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形式,指导学生完成移动互联网金融产品应用开发、金融产品营销方案设计、推广方案设计、客服流程设计、网站开发等任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四、结语

在构建科学的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过程中,高职院校对接了互联网金融企业对人才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明确了学校培养互联网金融人才的目标和定位,也促进了校企间的合作与交流。高职院校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这不仅可以培养企业满意的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也为学生提供了对口就业的机会,从而促使互联网金融专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作者:熊建宇 单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互联网金融教育范文6

第二作者:施欣宇,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012级,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

摘要:2013年6月13日,天弘基金与支付宝合作推出余额宝,至2014年4月22日,余额宝7日收益率为5.1880%。余额宝的推出在许多支付宝用户,熟悉网络交易的中青年及高校学生中掀起一股存钱进余额宝赚取收益的热潮。新型的理财方式让人们相信互联网金融将给金融行业带来革命。

关键词:余额宝;互联网金融;政府;监管;金融体制(一)互联网金融政府该管及其理由

余额宝同时引发了一部分的人群关注了解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典型案例。何为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是指以依托于支付、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它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结合的一个新兴领域(含义摘录于网络)。但是,互联网金融并非由近2年开始。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包括我们日常熟悉最常使用的网银支付等。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虽符合经济规律,但也与大部分新生事物一样,在其发展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存在着信息安全等问题: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受到部分公众的喜爱,原因在于其对社会公众个人而言方便性,收益高。就个人而言,也是互联网金融发展时代的受益者,日常手机支付,通过第三方软件网络购买产品十分方便,个人也更加倾向于将个人拥有的资金转入余额宝,以获取对比于将目前拥有的少量活期资金存入银行以获取微乎其微的利息收入高出多倍的收益。小微企业通过互联网金融进行信贷更具效率性。但是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性大,政府部门对于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也较弱,不法分子能够利用互联网金融进行诈骗和违法犯罪非法筹集资金,危害到使用者的财产安全。

二:现代政府的经济职能与市场机制的有效和失灵有着直接关系。当前,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行业共同发挥巨大的作用。政府应当履行其管理职能,矫正市场存在的不完善。给予互联网金融一个较好的发展环境,为消费者服务。

三:互联网金融一味追求扩张,增大影响,而缺少了必要的规范和监管。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过快会带来风险控制的严重漏洞和失控的风险,所以监控必须介入,制度必须建立,为今后互联网金融的稳步发展做铺垫。发达国家的互联网金融业相比于我国,实行业务监管为主的监管体系,主体介入某项金融业务,由其相关监管部门监管,而在我国实行的金融监管体制下,互联网金融的管理体制没有严格的划分,需要政府部门的介入监管。

四:“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监管机构”的三无状态。从p2p行业来说,p2p行业的从业者和投资者或多或少存在投机的心态,p2p的本质是民间借贷,从业者和投资者难免沾染明见的借贷风气,从而可能给经济发展,给投资者,理财者造成损失。这种新兴事物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规范,去引导其朝有利与民生经济的方向去发展,完善互联网经济。

(二)政府如何管理互联网金融

政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管理互联网金融:

一:完善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法律法规,明确市场准入、资金流动与退出方面的规则,建立统一标准的互联网金融交易监管体系,促进其健康稳步发展。

二:对社会公众进行道德约束和教育,通过完善教育机制,提高公众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此减少利用互联网金融进行非法融资等违法犯罪。

二.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互联网金融是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等互联网工具,实现其作用的一种新兴金融。在很大程度上,网络的虚拟性等特征导致了其安全性较弱。对互联网加强监督与管理,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性。更好的发挥互联网开放平等信息分享的精髓,实现金融业务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优势。

三.引导加强互联网金融内部建设:首先,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管理者的监管,对其进行培训,教育,对高管进行资质的审核,设定相应的准入门槛。最终营造权责分明、法理明确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同时修正现有法律,完成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特殊性的补充,对投资者要提供公平的金融服务,不转嫁融资成本,引导投资者做小额分散投资。

(三)目前政府举措及评价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央行采取举措主要有:表明总的态度为继续支持鼓励互联网金融金融创新方向不变,需要坚持底线思维,加强规范管理;暂停二马和中信的虚拟卡二维码合作;央行下发《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一条写明“个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金额不得超过1000元,同一客户所有支付账户转账年累计金额不得超过1万元;央行明确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五大原则(互联网金融创新应服从宏观调控和金融稳定的总体要求等);

这些举措表明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于传统的金融行业而言是一个冲击,通过互联网金融,可以看出原金融体制的不足之处。政府、央行不应当通过采取措施来遏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作为政府,应当发挥监管职能,完善监管体制,促进互联网金融这一新生事物的健康发展,满足社会公众的信贷需求,给社会公众提供便利的信贷环境,发挥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但是,互联网金融史对传统金融的补充,并不是与传统金融进行对立,互联网金融弥补传统金融在服务平民方面的不足,从而可以优惠与更广大的人民群众。为促进整个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满足多层次市场的要求,政府应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引导和监管,鼓励其发展。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金融创新与挑战,我们要怀着谨慎乐观的态度,多方权衡,以最符合中国国情的监管政策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抓住这一深刻变革金融业的机遇。

参考资料:

[1]互联网金融已被金融监管部门认可,利率市场化正在加强,中国资金管理网.2014.03.06

[2]王国刚:从互联网金融看我国金融体系改革新趋势201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