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降雨基本原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工降雨基本原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工降雨基本原理

人工降雨基本原理范文1

【关键词】初中物理;科学知识;激发兴趣

当前国家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曲靖市委、政府要求师宗县在2010年要率先普及高中教育,这已成为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即将实现的目标。应该说初中毕业能否升学对大部分学生将不再是最大的问题,但是社会的发展进步在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消极因素:网络时代的到来,加速了多元文化的涌入,各种思潮和社会现象的衍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学生的思想价值观逐渐呈现多元化的态势。我所执教的是乡镇初级中学,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有部分家长认为“读书无用”,他们是这样认为的:孩子从小学入学开始到大学毕业累计要花费上十万元的费用抚孩子读书。到头来大学毕业还是很难找到工作,倒不如让孩子识几个字就去打工挣钱。从客观上说:当前社会就业的形势确定非常严峻,另一方面农民工进城打工大多数从事的是建筑、餐饮、家政、环保等体力劳动,对文化素质的要求并不高。这些现实导致不少初中学生无远大的理想,在校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差,对读书缺乏兴趣。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好逸恶劳,厌学情绪严重。这对中学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阻力,普遍教师感觉九零后的学生真是难教。教师要提高教学的效益,就不仅仅是让学生升学的问题,一个既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就是要想办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物理教师就要想办法,使学生爱学物理、愿学物理。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多获得一些对今后的生产、生活有价值、比较适用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广开思路,扩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更新自己,具有广泛而扎实的知识,跟上时代,找到适合和适应于当代学生的教学手段来教书育人。我们作为农村初级中学的教师应多深入农村了解生产、生活的实际,阅读百科全书,上网查询相关资料,随时将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结合,让学生爱听、乐学。只要学生感受到老师所传授给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将来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就会使更多的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难教就会变成易教。我在农村初级中学从事物理学科的教学已有十余年的经历,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作了一些探索,下面就几个案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案例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物态变化,学生学习了物态变化的六种方式后,老师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人工降雨基本原理,因为人工降雨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作用。

近两年的初春,我市出现了连续近两个月都没有降雨的干旱天气,严重威胁到我市的农业生产,农业和气象部门启动了应紧预案实施人工降雨,人工降雨的原理是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人工降雨是让积雨云中的水滴体积变大掉落下来。要让积雨云中的水滴体积变大,就要人工使用催化剂。我国人工降雨的催化剂主要有两种:一是干冰(固态CO 2)二是碘化银(AgI)。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干冰遇到水蒸气升华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凝结成水滴降落到地面;或者部分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熔化形成降雨。用高炮将含有碘化银的炮弹打入含有大量积雨云的高空,碘化银在空中扩散使云中的小水滴迅速凝集达到一定的体积后降落。

教师通过人工降雨的分析,复习巩固了相关的物态变化知识,如:升华、凝华、液化、熔化等物态变化又切合生产生活的实际,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理念,培养了学生将科技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变枯燥为有趣,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案例2、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热和能第二节内能“STS”。

如果教师照本宣科的进行讲授,学生不易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球温室效应的关系,一知半解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兴趣,对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这样分析:由于生产生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汽车、炉灶、飞机、火力发电厂等排放的二氧化碳太多不能完全被绿色植物消耗,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包围在整个地球的周围,使地球上产生的热量难于向宇宙中散发,致使地球的温度逐年升高。地球温度的升高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地球的温室效应,是造成厄尔尼诺现象的直接原因,使生态失去平衡农作物病虫害严重,增加了农药的用量。农药的大量使用,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同时使农民的生产成本提高;地球气候异常,导致一个半球暴雨成灾,另一个半球干旱少雨;地球南北两极冰雪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浸没城市,企鹅和北极熊涉临灭绝。联合国正在推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来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达成一个新的国际气候变化框架协议,签署《京都预定书》,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教师通过这样的补充讲解,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认识到各种看似孤立的现象之间也存在联系,对经常在电视新闻中听到的“厄尔尼诺现象”、《京都预定书》有一个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冬季雪凌少的年份,夏季农作物和果树的病虫害会比有雪凌的年份严重。因为这些害虫卵没有被冻死,夏季将会大量繁殖。学生会把这些有趣的现象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相联想,破解困惑自己的难题,及时帮助家里做好庄稼的防虫减灾准备,这样他们就会感受到物理是有用的,从而产生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案例3:初三下学期进入复习课,复习课是很难上的,你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他不一定在下面听,往往是事倍功半。如何将枯燥的复习课上成学生真正参与其中互动,并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这是我们毕业班的每位教师值得去探讨的现实问题。

我在复习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电磁波的相关知识时,在教材上科学世界介绍了微波炉的相关知识,在这里由于是复习课学生已有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将两部分的知识结合起来复习有新意,学生就会感兴趣,复习效果也会好一些。我是这样引导的:微波炉产生的电磁波能使食物的分子运动加剧,相当于是电磁波给食物内的分子补充能量,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分子的动能和势能都会增大,这样物体的内能就增加,温度迅速升高,因此易于把食物煮熟。同学们想:普通的炉具是热量是从外部通过热传递把热量逐步送到食物内部达到煮熟食物的目的,而微波炉的热量是直接深入食物内部加热,当然速度快、效率高。在这里将电磁波和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衔接起来,学生听起来就会有“新”的感觉,从而有了兴趣。

在这里我想到自己所面对的学生大多数是来自农村,在农村目前微波炉并不是很普及。但是电磁炉的普及程度高,学生有使用电磁炉的实践经验可结合介绍一下:电磁炉打破了传统的明火烹调方式,采用磁感应电流(又称涡流)的加热原理。电磁炉是通过其内部电子线路产生交变磁场,当把铁质锅具放置炉面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感线而在锅具底部产生交变电流(涡流),涡流使锅具内铁分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分子相互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由于电磁炉的热源来自锅具底部而不是电磁炉本身发热传递给锅具,所以电磁炉升温快、效率高、无明火、无烟尘、无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辐射、体积小、安全性能好等优点是一种绿色炊具。在此也可跟学生交流一下,怎样根据家庭的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购买合适的电磁炉。

在这里将分子动理论:热量——内前——温度——电与磁:磁生电——电生磁等相关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培养他们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也让学生初步懂得了一些家用电器的常识。

人工降雨基本原理范文2

[关键词]物理化学;教学方法

在这几年的物理化学的教学中,通过本身的了解以及多方的查询资料。深知物理化学是药学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其理论在药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是一门重要的药学类基础课程,并且对于其他的自然科学理论课程中而言,物理化学课程居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因此,如何运用好的物理化学教学方法,使学生更轻松、全面、系统地掌握物理化学知识,并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善思、敢想、有创见,是物理化学教学中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在担任物理化学教学的几年里,鉴于本人自身教学经验及查询资料组织总结了如下一些方法,希望与同行老师们能够相互切磋,在教学中有所帮助。

一、注重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

物理化学中概念抽象,对于新学习本课程的学生而言,好多的概念不好记,也容易混淆,后期授课过程容易出现学生跟不上趟而厌学的现象。除此,物理化学中公式繁多,每个公式都是由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可以得到物理化学的有关理论和数学的表达式得到的,所以都有严格的适用条件。学生往往是理解记住了公式,却忽视了其适用条件。所以,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反复推导才能熟练应用。如在推导热力学基本函数关系式时,只要记住最基本的关系式:dU=TdS-PdV,知道H,F,G的定义,就可以逐步推出其他三个热力学基本关系式:dH=TdS+VdP;dF=-SdT-PdV;dG=-SdT+VdP;比如通过焦耳实验确定热力学能是温度的函数U=f(T),可以接下来让学生尝试自己去推理焓、热容等与温度的关系,只有亲自推理印象才会更深。当然,在授课过程中,还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药专业方向,有关一些繁冗的公式推导过程在教学中可以大胆地舍去,只需强调其适用条件,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更加突出物理化学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

二、联系与实际相结合

物理化学是理论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的东西具有实际意义,那些看似无用的理论推导和公式不单单是一些符号和字母,其中很多的理论知识不仅与大家熟悉的生产生活有关而,更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通过例证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解释实际现象和问题,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对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例如在讲自发过程和非自发过程时:水总是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气体总是自发地从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地方流动等等,而他们的相反过程虽然可以发生,但都是需要外力做功来完成的。在此处可以启发学生去发现并尝试解释生活中的自发现象,最终得出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是--不可逆性;在讲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知识时,通常可以研究人体能量代谢与代谢速率为例子引入问题和进行推理,同时介绍与之相关的药物稳定性预测、药物的生产过程等;如讲真实气体临界状态时,我们给学生提出临界点是物质非常重要的特性,它导致了一种新兴技术的发展,即超临界萃取技术;讲述渗透压概念时,可以将其与医院常见的打吊针相联系;讲述渗透原理时,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反渗透的应用包括海水淡化、环境中污水处理等;讲述界面现象时,对描述弯曲液面饱和蒸汽压的开尔文公式的定性定量讨论,可以解释人工降雨原理,喷雾;讲相平衡时,学生可以明白炼油厂中的精馏塔如何利用相平衡原理来实现组分的分离;讲述界面现象时,对描述弯曲液面饱和蒸汽压的开尔文公式的定性定量讨论, 可以解释人工降雨原理,喷雾干燥工艺原理,液滴蒸发现象;讲胶体化学时,学生可以从胶体化学的角度讨论黄河三角洲形成的原因,解释卤水点豆腐;讲化学动力学时,可以问生病吃药时,为何不同的药一天吃的次数不同? 在高山和山脚下煮鸡蛋为什么所需时间不同? 引这种理论与应用的结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再次,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介绍现代科技成果、前沿发展动态、重大发现、科研课题,不但可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内容,更重要的是可激发学生 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最后,物理化学教学中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具体和抽象等辩证思维方法。

三、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高等学校发展过程中一个永恒的话题,高校教师通过科研,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介绍现代科技成果、前沿发展动态、重大发现、科研课题;通过科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可以不断地完善教材,充实教学内容,并进行教学改革; 在教学上就会得心应手,所讲授的课程内容也会更加生动、翔实,会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同时,不但可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可激发学生 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尤其是在实践中融入自己的科研方面的内容,会使得课堂内容充实而丰富,这样教师既容易讲,学生也愿意听,更易于接受。

四、适当运用辅助工具

现代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步深入教学,尤其多媒体已经普及化。把多媒体引进课堂,许多教学内容形象化,能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成为解决当前学时不足矛盾的重要手段。比如在讲解相平衡的知识时,利用水的气液平衡动态效果来演示相变的过程,就显得直观、形象。授课过程中要多了解学生理解、记录隋况,多收集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意见,适时做出调整。同时,在实验教学方面也可以尝试用多媒体,我们学校已经进行了初步的试验,学生可以自由登陆学院网页进行实验内容的提前预习,总结,效果良好。

总之,教好物理化学课程并非易事,以上只是本人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对教学方法的认识和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还在不断研究、探讨和改进,希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人工降雨基本原理范文3

关键词:物理化学;课程改革;化工专业;实践导向

0引言

“物理化学”课程是高等院校化学、化工、制药、材料和生化等专业的学生必修专业基础课之一.“物理化学”课程综合运用数学、物理等学科的理论和实验手段来解决化学反应中出现的问题,并研究在化学变化中所遵循的规律.物理化学是多种学科的理论基础,尤其在理科、工科化学系列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物理化学”课程的理论性强、公式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觉得内容过于抽象而难以理解[1-2],同时所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联系较小,造成学习的畏惧感,学习效果不理想.鉴于物理化学在化工相关专业知识结构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尤其对后面要学习的“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和“催化原理”等课程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因此,“物理化学”课程的建设对高质量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多年来,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物理化学课程组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在物理化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想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完成“物理化学”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和验收工作,成效显著.“物理化学”课程团队被遴选为学校重点建设的课程团队.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以实践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工科思维,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工科物理化学教学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1调整理论教学内容,侧重工程实践导向

相比而言,我校开设化工专业的历史较短,所用物理化学教材也一直沿用我校化学(师范)、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学专业使用的《物理化学》(第五版、南京大学傅献彩等编写)教材,以相应的《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南京大学孙德坤和沈文霞等编写)作为学生的指导资料.在授课的过程中,虽然也积极拓展部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与化工实践过程联系不密切的矛盾.但随着我校化工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如果继续使用偏重理论教学的物理化学教材显然不合时宜.以课程体系的改革为契机,基于实践导向的新教材的选用成为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从2014开始,精选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写的《物理化学》(第五版)[3]工科教材作为我校化工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材.与原教材相比,天津大学编写的工科“物理化学”教材增加许多与实际工业生产相关的知识点,如真实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真实气体状态方程、二组分液体部分互溶系统的温度-组成图和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温度-组成图,以及多相化学反应等,目的是帮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物理化学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有利于化工专业学生的工科思维的养成.另外,工科“物理化学”教材将电解质溶液、可逆电池电动势及其应用和电解与极化作用3部分内容合并为电化学,将化学动力学基础(一)和化学动力学基础(二)合并为化学动力学,既优化教学内容,又适当降低理论深度,更重要的是拓展学生的实践视野.本教材在我院近几年的使用过程中,获得学生良好的反响.另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对工科物理化学课堂教学的支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物理化学课程内容的抽象性,注重通过演示与基本原理相关的实验现象对接实践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直接关系[4],更好地突出物理化学理论知识对工程实践的指导作用.在授课过程中,除讲授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外,还注重把从事物理化学方面的科研体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有机地融入到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物理化学在生活和化工行业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学生加快适应工业生产的能力和科学创新的思维能力[5].

2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注重实例说明理论

由于化工专业的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与生产实践更加紧密相连,所以,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之一.物理化学内容抽象、公式多而杂,在课堂讲授中要更加注重结合具体实例来阐述理论内容,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接受所学的理论知识.例如,讲授界面现象中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时,用他们所熟悉的人工降雨和暴沸现象来说明开尔文公式,只有水蒸汽液化凝结成新相小液滴(凸液面),小液滴逐渐长大才能从天上落下雨滴.由于新相小液滴刚开始很难形成,即水蒸汽的过饱和蒸气压pr非常大,天空中的水蒸汽气压很难达到pr,因而需要采用人工的方式提供小液滴形成时的凝聚中心,大幅度降低pr的数值,使雨滴顺利形成.同理,液体受热气化形成新相小气泡(凹液面),小气泡逐渐长大才能从液体里逸出,但新相小气泡开始很难形成,即液体过热也不沸腾,是因为液体中的小气泡压力很小达不到外界大气压的数值,因而需要向液体中加入实验中常用的沸石(孔中含空气)增加初始小气泡的大小,使气泡压力很快达到外界大气压值,保证气体从液体中顺利逸出,避免形成过热液体,引起事故.总之,利用具体实例讲授比较抽象的物理化学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理论中更接近实际生产和生活,激发他们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潜能.

3多方位理解实验原理,提高动脑与动手能力

伴随着物理化学理论教学内容的调整,也将相关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例如: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反应热的形成,如果不能及时地移除多余的热量导致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将对化工生产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所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测量与调控在化工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物理化学实验中涉及到多种类型的温度计(如玻璃温度计、贝克曼温度计、热电偶等)用于测量反应体系的温度.作为温差测量的贝克曼温度计,广泛应用在恒温槽的组装和性能测试、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实验中.由于精密电子温度测量仪器的普遍使用,使得贝克曼温度计在实验中的利用率逐渐降低,但它仍可以作为一种简便的辅助仪器使用.另外,温度效应常常在实验中有所体现.如醋酸-水-氯仿三组分系统的相图绘制实验,其成败与温度的关系比较密切.然而,大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这个现象,也并不清楚隐含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中,温度影响到各组分间的溶解度,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无法观察到明显的浑浊现象,导致不能很好地判定滴定终点.因此,如果能够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相图,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萃取过程,理解相图中物系点和相点的概念,对于化工产品分离条件的筛选起到良好地指导作用.其他的实验项目,例如: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活性炭比表面积的测定、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测定等,温度的影响均不可忽视.合理的安排实验是保证学生理解并掌握实验原理的前提.但由于参与实验的学生人数较多,普遍的做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采用循环的方式开展实验.如果物理化学的理论课与实验课在同一学期开设,在循环实验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部分实验项目早于理论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则显得非常被动,对实验理论一知半解,造成他们更多地关注实验操作过程,只动手、缺乏动脑,实验效果并不理想.鉴于此,将实验课的开出时间较理论课程滞后一学期,先让学生充分学习理论知识,再开展相关实验.通过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试讲实验内容、回答问题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验过程中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步骤,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良好.同时,依托我校的安徽省化学工程实训中心,还可以进一步开设与物理化学相关的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为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化学原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人工降雨基本原理范文4

所谓动态图表是相对于静态图表而言的,指试题中某些条件或因素(如数据、趋势)是动态的,有一定的变化过程,并且这些条件或因素的变化影响其他因素甚至结果的变化。这类试题的条件或因素之间有明显的关联,内容涉及面较广。此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用变化的思维分析问题,能力要求比静态图表题高。本文就三类典型的动态图表题的解答作一些分析。

1.“温―压―风”的动态及影响

分析“温―压―风”的动态及影响,首先要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这是学气运动的基础。学生关键要抓住以下两点关系:①“温―压”关系。如下图中甲、乙、丙三地。②“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如下图中①②③④。

其次,在等温线图中进行“气温变化规律”分析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①判读气温的大小及指定区域的温差。分析某一区域最高(低)温度、最大(小)温差,一般通过直接读取图中信息即可得出结果。②分析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主要分析某一时段内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变化幅度大小。对于变化幅度大小的问题,除了通过计算求解外,在等温线图中还可通过等温线的疏密直接判读。③分析气温的空间变化规律。某一时段区域内气温的空间差异比较,可通过等温线的弯曲情况来分析。

【例1】“地―气”(大气和地面)系统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完成(1)~(2)题。

(1)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则该地气温最高的月份是

A.4月 B.6月

C.7月 D.8月

(2)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但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大洋环流

B.大洋环流、海陆分布

C.地形起伏、海陆分布

D.大气环流、地形起伏

解析:该组题考查的是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影响气温的因素。

(1)辐射差额是能量收支的差值,当能量收入大于支出时该地增温,反之该地降温。只有当能量收支平衡,即辐射差额为0时,该地气温最高,从图中可以看出是8月。学生容易误选7月,究其原因是其对大气受热过程的相关知识掌握得不扎实,读图基本技能不过关。

(2)影响气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但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结合第1小题的判断,该地气温的影响因素有海洋的调节作用、大气环流和洋流(暖流增温)等因素的影响。

答案:(1)D(2)A

【例2】影视剧中女主角往往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头发向后飘,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结合“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甲图)和“该地气温变化特征图”(乙图),回答(1)~(2)题。

[TPh22.TIF,BP]

(1)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低的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的镜头,如果你是导演,你认为拍摄效果最好的时间段是

A.16时至次日8时

B.6时至18时

C.18时至次日6时

D.8时至16时

解析:该组题考查局部地区热力环流的成因和实际应用。

(1)该题涉及的考点是海陆风的形成,核心知识点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温―压―风”关系。题干中明确指出是在“海风吹拂下”,由此推测①处气压较④处高,海面气温较陆地气温低。同一水平面气温比较,①

(2)该题考查“温―压―风”的动态。从陆地、海洋气温随时间变化可知,海洋上的气温只在8时至16时(两条曲线的交点间)低于陆地,说明此时间段近海面气压高于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满足拍摄要求。

答案:(1)B(2)D

【例3】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冬季情况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海洋,空白部分为均质裸地。判断图中B、D两处的风向分别是[CD#4]、[CD#4]。

[TPh23.TIF,BP#][HJ2.1mm]

解析:要判断B、D两处的风向,就应该知道同一水平面上B、D两侧气压的高低;要判断B、D两侧气压的高低,也就必须知道B、D两处与阴影部分相比气温的差异。根据题目中“阴影部分为海洋,空白部分为均质裸地”这一信息来推断,同一纬度冬季海洋温度比陆地高,由此可画出此地区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如下图)。由于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从而不难得出B、D两处的风向分别是西北风、东南风。本题的思考过程简要归纳为:风向气压差异气温差异冬季陆地和海洋的热力性质差异热力环流气流偏转。

[TPh24.TIF,BP]

答案:西北风 东南风

2.水量动态及其影响

水量动态(包括河流、水库、湖泊水量的变化)与补给类型有密切联系,如水库水位的变化除了与河流流量有关外,人为控制(水库的调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此类试题往往以流量过程曲线图或者表格呈现水量数据变化,要求学生动态分析变化特点、影响因素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生备考时要重点掌握以下两个方面。

(1)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判读。

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流量的大小;水量的季节变化;汛期出现的具体时刻和时间长短;枯水期出现的时刻和时间长短。

据流量过程曲线分析原因:①流量是由河水来源决定的;②洪水期出现在夏秋季节、枯水期出现在冬春季节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地中海气候区河流的情况与之刚好相反;③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有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有冰川融水补给;④春季和夏季共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有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⑤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被封冻的缘故,而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⑥流量过程曲线变化和缓,则该河流多为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影响地表径流,如引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影响地下径流,如对地下水进行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等;影响水汽输送和降水,如人工降雨等;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其中影响最显著的是地表径流。

【例4】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表为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读表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大

B.3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大

C.6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小

D.9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大

(2)该水库最有可能位于

A.西欧地区 B.东南亚地区

C.地中海地区 D.中亚地区

解析:该组题以表格数据呈现信息,反映水量盈余率的变化情况。

(1)由水量盈余率的定义可知,当水量盈余率>1时,水库水收入大于支出,蓄水量增加;当水量盈余率

(2)选项中的四地都在北半球。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地区4~8月水库水流出量大于流入量,说明夏季降水少;10月至次年2月水库水流入量大于流出量,说明冬季降水多。因此该地为地中海气候,该水库最有可能位于地中海沿岸。

答案:(1)B (2)C

【例5】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图1是某水库在洪水出现时段的径流调节示意图,图2是该水库蓄水前后对库区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

A.t1 B.t2

C.t1和t2之间 D.不能确定

(2)有关该地区在水库蓄水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时库区空气容易形成对流运动,降水量增加

B.库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明显减少

C.库区以南30千米处降水增加可能与地形有关

D.库区的蒸发量变小,降水量减少

解析:(1)该小题类似于例4的第1小题。水库里的水量是变化的,当进水量大于(小于)出水量时,水库水量增加(减少),当进水量与出水量相等时(图中两条曲线相交,即t2时),水库水量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水库蓄水量达最大值,水位最高。

(2)水库夏季蓄水后,水面增加,在同一水平面上比较,库区气温较周边低,下部气温低于上部气温,空气稳定,不易产生对流。据图可知,距离水库较近的地区,降水量明显低于蓄水前多年平均值,而库区太阳辐射总量也会因天气原因增加;水库蓄水后,库区与周边陆地的热力差异发生改变,可以形成热力环流,库区水汽蒸发量增大,当湿热水汽沿迎风坡爬升时即可产生较多降水。

答案:(1)B (2)C

【例6】图1为我国某河道示意图,该地岩石由比较容易侵蚀的砂岩组成,乙为一河心沙洲,P、Q是航道。图2为该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古人把财宝藏于左岸,“自飞瀑左行八百步”(古书记载)。读图,完成(1)~(2)题。

(1)若现代人在甲地发现了古人埋藏的宝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古人的记载存在较大的偏差

B.图示区域地形东北高、西南低

C.河流自东向西流

D.Q河道为该河主航道

(2)该河所在的地区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A.棉花 B.甘蔗

C.柑橘 D.甜菜

解析:明确河流地貌、河水流量和沙洲一年内面积的变化是解答该题的前提。

(1)执果索因,寻求关联。在甲地发现了古人埋藏的宝藏,是“果”。寻求关联的思维过程如下:宝藏位置河流地貌类型水流偏转方向河流流向。

(2)该题的落脚点是经济作物的分布。学生在审题时要抓住一个重要信息“图2为该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该图是动态图形,由此可以联想到沙洲面积与河流水位的关系。从沙洲一年内面积的变化可以发现,春季和夏季其面积变小,所以水量大,从而得出该地出现春汛和夏汛的结论,故该河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是甜菜。这个逆向的思维过程如下:沙洲一年内面积的变化河流水位高低汛期情况河流所在区域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

答案:(1)C (2)D

3.人口动态及其影响

人口动态主要有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

首先是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间的关系。该类试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人口增长模式变化图,着重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等。其次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包括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该类试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人口金字塔图,着重考查劳动力数量的变化、抚养比、职业构成。人口年龄结构中我国人口老龄化是最突出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该类试题往往要求学生借助人口在空间上的数量变化图表(如迁出、迁入率),结合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化的原因,以及这种变化产生的影响。

【例7】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一年内城市人口因迁入和迁出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下图为“2002~2010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

A.2005年 B.2007年

C.2009年 D.2010年

(2)2006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市

A.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B.出现逆城市化

C.产业升级和转移

D.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人口数量变化及其原因。

(1)学生要弄清几个概念和关系:人口总量等于户籍人口数与增加人口数之和;增加人口等于自然增长人口与机械增长人口之和;增长率乘以人口基数等于人口增长数;若增长率为正值,则人口总量继续增加。所以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2010年。该题容易误选C,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上述关系不清楚,尤其是没有把握人口基数和“若增长率为正值,则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这个关键点。

(2)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说明迁入人口的绝对数量减少,其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市产业升级和转移,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减少。

答案:(1)D (2)C

【例8】下图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1岁人口数量比值的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1)~(2)题。

(1)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

A.2019年,2066年

B.2066年,2019年

C.2001年,2019年

D.2001年,2066年

(2)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

A.数量 B.职业构成

C.性别构成 D.年龄构成

解析:(1)由题干可知,该国从2001年起,每年新生人口都比2000年减少20%,这说明2000年出生的人口是最多的,故18年后该国的劳动力人口最多,即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同理,65年后,2000年出生的人口将转化为被负担人口,那时劳动力人口负担最重。

(2)出生人口的减少,导致最先发生变化的是小于18岁的人口的数量,故原来为这一年龄组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行业将出现劳动力过剩,剩余劳动力将向其他职业转移。

答案:(1)A (2)B

【例9】下图示意我国近几年的劳动年龄人口变化及未来预测。读图,完成(1)~(2)题。(1)2000~2020年,我国

A.年轻劳动力人口数量逐年提高

B.中年劳动力人口比重逐年减少

C.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上升

D.老年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2)根据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化预测,未来一段时间我国

A.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B.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

C.老龄化问题加重

D.人口大量外迁

解析:解答本组题的关键是清楚各年龄组劳动力比重的变化趋势。

(1)2000~2020年,我国年轻劳动力人口比重逐年下降,中年劳动力人口比重在波动中下降,老年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先升后降。

(2)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呈下降的趋势,老年劳动力人口所占比重较高,这说明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死亡率应呈上升的趋势;年轻劳动力人口所占比重较低,说明年轻劳动力缺乏,就业压力减小,此时人口不可能大量外迁。

答案:(1)D (2)C

二、解答图文结合动态图表题的一般方法

1.全面、准确获取信息

对于图文结合类问题,学生往往只重视图表内容,而忽视了题干文字所承载的信息。如例8中题干文字包含着三个重要解题信息:①曲线的含义(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劳动力人口负担问题);②劳动力负担的含义(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是在劳动力人口比重最大的时候,劳动力人口负担最重是在老年人口和青少年人口比重最大的时候);③出生人口数量变化等。学生如果不能准确把握①②信息,解答第1小题时就会遇到困难;如果不理解③信息,就无法完成第2小题。

2.找出动态因素的关联

因为试题中某些条件或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其他相关因素的变化,所以解答这类试题时找到动态因素的关联点十分关键,并且学生要有明晰的思维过程。如例2中,“温―压―风”是紧密关联的,当温度升高(降低),气压则降低(升高);气压的变化会引起风力、风向的变化。又如例6,学生从试题提供的“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中可以抓住沙洲面积大小与河流水位的关系,水位又与补给类型有关。再如例8、例9,人口的年龄变化直接与劳动力人口数量、人口老龄化等相关。

3.理解相关概念,把握解题关键点

①理解地理概念是解题的基础。如例1中的“辐射差额”、例4中的“水量盈余率”,学生要清楚这些词语的含义,由此找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推测。②动态中的“平衡点”是解答问题的关键。例1(1)中的气温最高月份、例4(1)中水库蓄水量最大的月份,均是“收”“支”平衡时。

4.作图辅助思考,呈现具体形象

有些涉及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的试题往往考查事物的变化过程和发展趋势,时空性很强,比较抽象。解答该类试题时,学生需要作图以辅助思考,使隐性信息显性化,文字信息图像化,抽象问题直观化,让知识之间的联系充分显现出来,从而使难题变得容易。如例3考查读图能力以及应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考查了逻辑推理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风是动态的,解答此题时如果用常规思维显得有些困难,但如果通过作辅助图,将“温―压―风”整体联系起来,呈现出具体形象,逆向思维,则难点可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