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基础知识要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美术基础知识要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要点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要点范文1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教学;动手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主要分为绘画、欣赏以及手工三大部分,绘画是对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欣赏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而手工则体现在对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创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对小学美术教育中动手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绘画及手工制作的教学上,本文就这几方面提出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措施。

一、欣赏作品,加强学生动手意识

美术欣赏作品的选择需要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需要以及贴近学生生活,并且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范围,选择富有童趣以及哲理意义的美术作品,使学生在欣赏作品的美感时,能通过教师的讲解领悟画中的寓意。因此,在选择欣赏作品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选择:1.可以根据小学美术教材进行美术作品的选择,同时,可以采纳小学生的意见,收集学生喜爱的作品种类(如漫画、动物、植物等);2.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创造能力,将某些有意义的图片进行加工,让图片充满童趣,使其符合小学生的审美水平;3.教师可以选择学生的优秀作品作为欣赏作品,这类作品不仅可以让学生看到别人的有点和自己的不足,还能激起学生对美丽作品的向往和创作兴趣。

同时,欣赏课并不是单纯的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图片和美术工艺,而是要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自己动手实践。因此,欣赏与动手实践是相互联系的。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教师可以安排适当的操作活动,如在欣赏工艺品制作时,让学生模仿范作,自己绘画或者制作,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让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美术作品。

二、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小学美术教学利用情境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调动学生动手制作的积极性。小学美术中如何设置情境,需要教师通过美术教材以及捕捉学生心理变化,进行全方面的设置。例如,在学习上教版小学美术第四册《小人国里大世界》一课时,我用杰克・布莱克2010年主演的电影《格列夫游记》里面的片段,作为创设情景的素材,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用最直接的画面效果来解释夸张和对比的要点。孩子们就能很轻松的掌握到这一知识点,在接下来的自己的创作中,就能举一反三运用类似的方法,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来。

情境教学有许多方式,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借助一定的辅助工具,将书本上的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融入课程中的场景,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

三、活动教学,搭建学生动手制作平台

小学美术中的活动式教学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动手制作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课程内容或者课外拓展内容,组织学生对同一课题进行讨论。以上教版小学美术第六册《我喜欢的自行车》为例,我在上课的时候,就直接骑了一辆小自行车到班级里面。学生们很兴奋,围观。我问:有没有同学会骑自行车?当然有会的。我再说:我们到外面去骑自行车,学生们很激动。到了车棚边,我让几个学生试骑了一下。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自行车可以转动?它是有靠什么来工作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分析自行车的结构。了解了工作原理之后,再进行写生活动。相对来说这样学生会更感兴趣一些,没有觉得老师硬是把枯燥乏味的物理知识强加在美术课上。最后,在完成作业之后,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或者小组的作品展示出来,同学之间进行评论和评价,教师给出最终评价,对优秀的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并鼓励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留心身边的人和物。

四、开设手工制作课程,让学生“动”起来

手工制作课程是小学美术课程的主要内容,也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最好的方法。增加多样化的手工制作课堂,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美术制作的快乐和趣味。手工制作的课程同样需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实际情况,不仅要做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还需要达到培养学生审美、创新等综合能力的目标。例如,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陶艺》,我们在一年级中主要以泥片制作为主,学习粘贴、印压等简单技法;二年级教材中主要以学习泥条盘筑为主;三年级以手工捏制为主;四年级以自由创作为主并辅以模具成型;五年级则主要介绍陶瓷新彩技法以及施釉,以手绘创作为主。在技法上要求上呈递增状态,在内容选择上也是尽量符合各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既能照顾到孩子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又能满足到孩子们的心理需求。

总之,小学生具有活波、好动的天性,对新鲜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并在大脑深处孕育着无穷的智慧和想象力,教师通过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之后,挖掘学生的智慧和潜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出自己的作品,从而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玉斌.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教育革新(体艺之窗),2009,(9).

[2] 段丽娟.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J].大观周刊,2011,(11).

[3] 叶 娜.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学周刊,艺术教学,2012,(1).

[4] 尊文彪.浅谈“借形想象”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运用[J].早期教育:美术版,2011,(9).

[5] 张婷婷.美术教学促进动手能力的培养[J].电影评介,2011,(6).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要点范文2

美术教学活动在遵循基础课程改革精神的前提下,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学生兴趣、经验、知识的发展为目地,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以及扎实的美术基础知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美术教师个人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

美术教师个人教学计划1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的教学任务是五年科学和二年美术。五年科学是我第一次接触的新学科,而二年美术是我已经教过一遍的旧学科。

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做好本职工作,本学期我拟定了如下计划:

抓好常规教学。

1,认真备课,做到重难点突出,简明条理,课后分析评价恰当。

2,充实课堂容纳量,充分利用好教学时间。

加强自身建设。

从目前教育发展的要求出发,认真开展"两学"(学习业务和政治),进一步提高师表形象。具体做法是:

1,坚持参加集体学习,并与自学相结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法》,《新课程改革指导》,及各类业务书籍为主,借鉴先进经验,树立创新意识。

2,在学习中学会反思,改进自我。进一步规范教育言行,不迟到,不早退,维护集体利益,不做有损学校声誉的事。

三,关注学优生,进行培优训练

加强对尖子生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学科兴趣及个性特长。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各种比赛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总之我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做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

在科学课方面为了能尽快熟练本学科的,我也做了如下的计划:

课前准备:备好课。

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美术教师个人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继续以新课程标准的思想为指针,依据本校工作要点,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落实各项要求,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的功能作用,引领教师参与教学研究,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组织并开展好学校兴趣小组活动并落实到实处。

二、本学期的任务目标:

1、督促教师进行正常的教学工作,做到按表上课,不使美术教学成为虚设,而使美术教学落到实处。

2、通过听课、评课活动,促使教师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3、通过组织美术研讨和交流活动,使全体美术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4、通过各种美术竞赛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能从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品位,并使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营造出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5、通过课内教学活动和组织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培养一批美术特长生,以点带面足以带动其他学生学好美术,从而全面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三、方法和措施:

1、根据教导处的教学要求,并结合本学科特点,安排并组织教研活动。

2、杜绝不备课而上课的现象,使美术教学能正常开展。

3、通过听评课和研讨会,促进全体美术教师的经验和信息交流,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4、鼓励美术教师充分利用美术室现有模具和自制教具进行教学,发挥直观教学的作用。

5、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举办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激发全体师生的艺术创作兴趣,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6、组建美术兴趣小组并积极开展好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特长。

四、教研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制订、收缴美术教学计划。

2、成立美术兴趣小组。

十月份:

1、举办国庆书画展。

2、兴趣小组活动

十一月份:

1、参加组内听课评课活动。

2、优秀案例评比。

十二月份:

1、组织美术期末考核。

2、撰写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美术教师个人教学计划3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和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和理念,并运用新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使我校的美术教学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我担任二、四、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周课时每班两节课。我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针对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情况,通过美术课教学,将欣赏、绘画、工艺、手工融合贯通在一起,以多种有趣的教学手段来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使学生掌握绘画技法,继续接受色彩的传统教学和画画的技法、方法、设计和手工继续深入学习。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在教学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能够脱离开书本教材,自己独立的、大胆的去完成学习任务。

三、具体工作:

1、继续加强美术新课程标准和业务培训,深化教学观念和理念。

本学期,我将继续加强自身的业务培训,利用一切时间,自学、勤练、寻找自身的不足,要以课堂教学研讨为主要研究活动,加强自己对案例研究,使自己由认识新课程到走进新课程。

2、课堂教学活动。

加强课堂教学新理念、新模式及新教法的研究。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开展把“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学习,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教学研究。”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开发教材内容、运用新理念、尝试新教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针对于学生在心理上渐渐成熟的特点,针对于对知识高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研究的心理,我在课堂上将讨论交流、分工合作、资料调查、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欣赏等教学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有主,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展学习的兴趣和技能。

3、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我在教学中改变过去的评价观念,应关注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的表现-----兴趣、投入、积极、对探讨问题的贡献、对问题反应的敏感程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策略-----主动探究,能否与他人合作交流,能否汲取信息和运用信息形成个人观点,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效果和对自己观点的自圆其说,以及的体验和对学习方法的领悟等方面的评价。评价用语也要改变。过去教师习惯的“选出谁画得最好”、“那张最差”之类的语言,应改为“选出你最喜欢的画”------强调个性审美取向;“你能改进他的创造吗?-----启发创造思维,完善他人创造的语言。

四、教材的特殊处理:

1、新课程改革中虽然不提倡教师板演,但是我觉得一年级可以适当的示范,也能促进课程的学习。

2、一些手工课需要涉及一些现成的实物,而课本中的平面实物图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为克服这一不足,我在教学将准备一些实物,使教学更直观,提高教学质量。

3、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将有些课题进行删减或增加其它的内容,从而更利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本校美术课的特色教学。

4、要求学生作好材料的准备工作。

要做到:课前布置,课时检查,课后整理。材料的准备宁可充足有余,不可临时不足,影响教学进程。

五、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课堂秩序,防止意外发生。

美术课在操作过程中比较活跃是正常的。但不能因此影响教学秩序,影响其他班级上课。

2、自调颜料比较难把握,应该注意课室卫生,用品的清洗。

总之,美术教学活动在遵循基础课程改革精神的前提下,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学生兴趣、经验、知识的发展为目地,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以及扎实的美术基础知识,学会简单的美术技能和美术创造意识为教学的目标,提高美术教学工作的质量。本学期的科研小课题------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学习,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教学研究。

美术教师个人教学计划4新的学期已经开始,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情况,结合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做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特作如下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绘画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理解绘画的基本规律,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法,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够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二、教学目标:

掌握临摹、写生等基本造型技能和色彩、构图、透视等基础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其绘画技能。

三、教学重点、难点:

充分认识美术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合具体的理论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四、教学内容进度:

学校共开设素描、色彩、速写等美术高考必修课程。本学期开设素描石膏和素描静物、色彩静物、速写等基础课程。

素描:石膏结构与明暗、静物结构与明暗、基础透视理论课;

速写:人物速写;

色彩:认识色彩、色彩基础课、简单静物色彩写生;

周次日期工作内容:

第一周——第二周:素描静物

第三周——第五周:石膏几何形明暗素描

第六周——第十周:静物明暗素描

第十一周——第十二周:认识色彩

第十三周——第十八周:色彩静物

第十九周随堂考试

美术教师个人教学计划5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的教学任务是五年科学和二年美术。五年科学是我第一次接触的新学科,而二年美术是我已经教过一遍的旧学科。

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做好本职工作,本学期我拟定了如下计划:

一、抓好常规教学。

1,认真备课,做到重难点突出,简明条理,课后分析评价恰当。

2,充实课堂容纳量,充分利用好教学时间。

二、加强自身建设。

从目前教育发展的要求出发,认真开展"两学"(学习业务和政治),进一步提高师表形象。具体做法是:

1,坚持参加集体学习,并与自学相结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法》,《新课程改革指导》,及各类业务书籍为主,借鉴先进经验,树立创新意识。

2,在学习中学会反思,改进自我。进一步规范教育言行,不迟到,不早退,维护集体利益,不做有损学校声誉的事。

三,关注学优生,进行培优训练

加强对尖子生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学科兴趣及个性特长。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各种比赛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总之我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做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

在科学课方面为了能尽快熟练本学科的,我也做了如下的计划:

课前准备:备好课。

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要点范文3

关键词: 美术课程 小学教育专业 艺术教育

一、前言

“美育是国家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1]艺术素养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德国的诗人和美学家席勒认为,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2]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庭认为:“最好的教育不但帮助人们在事业上获得成功,还应该使学生更善于思考并具有更强的好奇心、洞察力和创造精神,成为人格和心理更加健全的完美的人。这种教育既有助于科学家鉴赏艺术,又有助于艺术家认识科学。它还帮助我们发现没有这种教育可能无法掌握的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我们无论作为个人还是社区的一名成员来说,度过更加有趣和更有价值的人生。”我国教育家何东昌也说过:“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艺术教育是培育高尚情操、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是育人的根本性的、基础性的教育。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心理形式和机能还处于发展的初级水平,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也还处于一个发展的初期阶段,这一特点就要求未来小学教师不仅能了解小学生艺术能力发展的特点,掌握其逐步发展的规律,而且自身应当具备多方面艺术素养和较高的审美水平,以便能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开展艺术教育,影响和引导小学生感受美、创造美。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在杭师大初教院培养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百年历程中,艺术教育课程一直以来都受到极大的重视,是富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之一。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需求的改变,师范教育向着高学历的方向发展,在培养模式、教学内涵、学生学历等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快速的、令人欣喜的变化和提高。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高学历小教师资培养的教学模式、教学对象等的变化,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职业技能却因种种原因,呈现出退步的迹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使美术教学这个具有悠久历史、极具特色的传统教学内容,能更好地为小学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二、小教专业美术课程设置与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小学教师培养过程中开设美术等艺术课程,其基本目的大致有二:一是通过美术等艺术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二是美术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掌握美术直观、易识、感染力强的基本特性,将其作为一种教学“工具”,以便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合理运用,丰富教学手段,加强教学效果。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现行的小学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教学,基本上是沿用专业美术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这种现状与高师小教专业的培养目标有诸多的不适应,具体有:

(一)培养目标

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从事美术创作、艺术设计的专业人才,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是围绕这个目标而设定的。

高师小教专业美术课是针对非艺术类普通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的,这些学生的专业是小学教育而非美术专业,培养的目标是高素质的小学文、理科教师而非专职的美术教师。美术等艺术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和必须的职业技能而设置的。

而现行的美术教材和教学方法都侧重于美术本身,强调美术的绘画表达能力、技能技巧的训练培养,按照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体系来进行教学,显然与小教专业设置美术课的初衷是不相适应的。其结果是,学生既无法达到专业院校的教学效果,又无法在一些与专业相关的重要内容的学习上得到应有的、足够的训练。

(二)课程设置

专业美术院校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每门课程的教学都是阶段性的,即每门课程都有一个较长的、连续的、稳定的教学时间(二至三周甚至更长的整天课时),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强化训练、消化和巩固。

而在现行的小教专业美术课程的教学中,美术教学不是其主要课程,课时安排往往是平均的、分散的,即每周2课时,这就不能像专业美术院校那样,保证教学有相对长的训练课时,因此也就无法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专业的美术院校是根据专业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更好地适应本专业的培养要求。

现行小教专业美术课的教学内容繁多,几乎包含了专业美术院校不同专业的主要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追求全面、“专业”。这样的设置看似可以让学生接受更全面的美术教育,但因为教学课时有限,每个内容都只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能也不可能深入,无法达到设置该教学内容的原来目的。

现行小教专业美术课在教学方法、教学要求上也是基本沿袭专业美术院校的“正规”模式,这种强调绘画,通过提高绘画技能来提高美术素养的想法是无可厚非的,但与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的目的及课时设置等现实,无疑是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

此外,与以前的专科教学相比,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上也有了较大的差异,艺术类课时有所减少,这也给美术等艺术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四)教学对象

专业美术院校的学生都经过相当时间(基本都在二到三年以上)的专业训练,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这与基本是毫无美术基础的高师小教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无法相提并论的:起点不同,即使课时相同,也难以达到相同的教学效果。

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分析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学美术就是学画画,而学画画就需要按照正规的学画“程序”进行;二是师资原因,美术教师一般都是从专业美术院校毕业的,在教学上就习惯地沿用了自己学习时所接受的方法;三是培养目标的模糊,认为美术课就是让学生学习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与深化,随着小教专业培养规格的提升,随着社会对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认识到现行的美术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教学培养的要求,有必要对现行的小学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进行重新探讨与研究,对教学目标重新定位,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编排,以形成一套适合高师小教美术教育教学、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行之有效的美术教学方案,使这一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具有新的时代特色和专业特色。

三、小教专业美术课程改革的思路及具体实施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培养出符合当前小学教育要求的、高素质的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就有必要对美术课程进行重新筛选、整合,根据高师小教专业的要求和专业特点,梳理出必要、适用、可行的教学内容,以达到审美、实用、可行兼顾的目的,制订可行的教学内容,研究、探讨适合高师小教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和实用性。基本思路如下:

(1)明确小教专业开设美术课程的目的,根据培养要求制订教学目标。

(2)根据教学目的和专业特点选择合适、实用、可行的教学内容。

(3)根据社会需求,开设模块教学,为学生的专长发展提供空间。

(4)根据专业要求制订考核标准。

根据以上的基本思路,我们首先明确了两点:

一是明确了美术课教学的对象:小教专业美术课的教学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小学美术教师。现在我院小学教育专业所培养的都是小学文、理科教学的教师,不是艺术类的小学教师。这类学生的特点是基本上都没有美术基础。

二是明确了美术课教学的目的:小教专业的美术课教学与其他艺术类课程一样,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或艺术教学能力,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及与专业相关的必备技能。

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调整,对美术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并确定了学习重点。

(一)采用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的普及推广,使得小学对教师的要求逐渐提高,往往希望教师在胜任常规教学之外,还能具有一定的个人特长;而在学生中也不乏身怀某方面艺术特长的苗子,希望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和机会,使自己的特长、爱好得到更大提高。必修课加选修课的模式,就是在我院培养具有较好艺术素养的综合性人才的前提下,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发展自己:我们把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涵盖在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在“综合培养、学有专长”的培养目标指引下,在第一学期到第四学期设置每周2学时,面向全体学生在“专业平台课程”中开设《艺术基础与欣赏-美术Ⅰ-Ⅳ》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所必须具备的美术技能,具备一定的美术素养;在第五学期到第八学期进入专业选修模块(与其他六个选修方向并列),设立“美术”方向模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必须在美术、音乐、书法、舞蹈这些艺术课目中选择一个进行学习。这样既能在必修课的教学中,保证学生具备必须的艺术素养和专业技能,又能在选修课的教学中,使得具有特长的学生能有进一步提高、发展的空间,使尚不具有特长的学生能具备一定的艺术特长,增加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筛选符合专业培养要求的教学内容

在必修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本着“适用、实用、易用”的原则,精简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适用,就是够用就行,不贪多求全,面面俱到;实用,就是讲究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为实用的技能;易用,就是将专业的内容尽可能地通俗化,让即使没用美术基础的学生也能听得懂、用得上。

经过筛选,初步定为:

1.美术基本概念

作为非美术专业的学生,教学重点宜放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让学生在了解美术的一些基本知识外,使学生能明确认识到:美术作为一种以“形象”传情达意的艺术形式,有着易识、易懂的特点,作为一种工具,它本身不存在“正”“反”之分,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就容易带有很强的倾向性。因此,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合理、正确地运用美术这个“工具”,更好地发挥其积极的、“正面”的教育、审美的功能。

二是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基本表达形式。不同的表达形式好比不同的“语言”,是作品与观众交流的渠道,只有掌握这些“语言”,才能更好地解读美术作品,更好地用作品与人交流。

2.基础素描

素描练习,作为“造型艺术的基本功,以锻炼观察和表达形体、结构、动态、明暗关系为目的”(《辞海》)。由于专业的不同、学习目的的不同,素描的表达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点训练是基本的,那就是正确的观察。我们保留素描课目,重点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训练学生的“眼”,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而表达形式则不作过多的限制。

3.教学简笔画

作为极具特色的小教专业传统课目,我们不仅保留,而且进一步予以加强。我们认为,虽然现在多媒体教学相当普及,多媒体的课件也相当精彩生动,但现场绘画的生动、活泼、明了的简笔画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魅力,老师的边说边画,既能保证教学过程的流畅,又会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我们把教学简笔画作为必须熟练掌握的职业技能,在教学中予以加强,要求学生能运用流畅的线条熟练地进行简笔画的绘制,并具备改写、创编的能力。

4.装饰色彩

色彩是绘画的基本要素之一。根据我们专业特点、课时设置的实际情况和今后的实际运用情况,我们选择了更为实用、应用面更广、相对容易掌握的装饰色彩作为教学课目。通过学习,重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配色的基本规律,色调的合理运用,色彩对生理、心理的影响等知识,能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合情合理地运用色彩。

5.美术字基础

在电脑应用普及的今天,美术字的书写已日益衰退,几乎消失。但我们认为,在一些特殊的场合,美术字的书写仍然应具有快捷、灵活、价廉等特点而大有用武之地。因此,我们仍然保留了这个课目,只是根据现实情况,把教学重点放在对美术字的应用和变化上:让学生了解不同字体的不同“性格”、掌握字体变化的方法和规律,能够合理运用丰富电脑字库资源,正确、合理地根据需要进行字体的变化。

6.黑板报基础

黑板报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已经逐渐“衰落”,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在学校的每一个教室里几乎都有一块非教学用的黑板,说明黑板报在校园文化中仍然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我们在保留这个传统课目的的同时,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了版面编排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在掌握黑板报编排要点的同时,粗略地掌握一些平面编排的知识,以便能够在课件、宣传品制作等平面设计中加以应用,更好地适合现实的需要。

7.手工制作基础

手工制作是一个内容涵盖很广的课目,也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课目。手工制作的学习和练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动手能力、工具材料的选用、色彩配置等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由于手工制作的范围太广,又涉及各种专用的工具与材料,我们觉得不宜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根据现有的教学设施及实用性、可行性,暂时选定纸雕、纸立体、折纸贺卡等以纸张为材料的制作,待设施条件逐步完善后,还将扩大制作的选择范围。

在专业选修课的内容选择上,我们在“提高、延续、拓宽”上做文章。“提高”就是把某些教学内容在必修课的基础上适当加以提高、深入,使学生在这些方面有更深的了解和训练;“延续”就是把必修课中的知识进行延续应用,使学生能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拓宽”就是增加一些教学条件许可的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为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如:

选修课的素描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提高、深入。我们在选修课中让学生接触一些更为复杂的对象,培养学生正确的分析对象的能力;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明暗、空间的表现规律与技巧,进行一些相对长期的作业,训练学生细致表现的能力。

选修课的色彩教学是必修课的延续,侧重于色彩的应用上。在选修课的色彩教学中,我们把有关色彩的教学放在计算机上实施,一是利用计算机可以方便对各种配色方案进行修改、比较的强大、便捷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二是弥补现行美术教学中暂时没有设置计算机美术教学的缺憾。

选修课的手工制作既是必修课基础知识的延续,又是必修课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除了要求学生能按照教学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业,如选题、放样、构图、色彩、材料应用等,还要求作业具有一定的“成品”感,具备一定的审美要求。

中国画、版画、小学美术教学法等的学习,属于“拓宽”的教学内容,是在小学教师职业技能之外,让学生掌握一些其他的绘画知识和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以便将来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素质教育的需求。

此外,我们在筛选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在教学中注意教学内容之间在应用上的联系,如在简笔画教学中,要求学生注意运用在素描教学中学过的观察方法和构图常识;在简笔画创编、色彩配置教学时,除了注意作业具有的审美要求外,也要求学生根据美术的“教育”功能的特性,注意作品的积极、健康的内涵等。这样,一来可以不断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认识,二来可以利用这种“重复”的方式来弥补课时不足、作业量不足的问题。

四、结语

我们力求通过对美术教学的探索与创新,紧密结合当今小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特征和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为小学教学专业“量身定制”一套合适的、实用的、有效的课程教学方案。从初步实施的效果来看,这个方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专业老师的认可,在与其他兄弟院校进行教学观摩、交流时,也得到了同行们的肯定,认为课程方案另辟蹊径,高效实用。当然,这个方案还只是一个起步,还需在实践中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等不断地进行修正、充实、完善、更新,与时俱进;同时,我们也要抓住现在学校上台阶的有利时机,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根据当今小学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新、添置新的教学设备,增添更多合适、实用的内容,逐步完善、构建一个科学的、具有特色的小学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体系,提高高师小学教师培养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教体艺[2008]8号,2008.9.5.

[2][美]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3].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4]姚军.大学美育[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11.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要点范文4

关键词:比较法;观察比较;教学效果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美术的学习者首先要学会去观察。而这种观察无论是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临摹还是进行写生或美术创作,比较法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比较法都是一种非常重要并且运用普遍的方法。它既是美术教师传授专业技能的手段,也是学师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和掌握美术基本技能的方法。

一、比较法是提高学生美术技能的重要方法

美术学科的教学离不开一定的技能训练,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美术课经常被称为“技能课”。新课程改革以后,技能训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要求,但是美术课从根本上仍然离不开一定的技能训练。

美术技能训练首先是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而这种观察能力其实是一种在观察中进行比较的能力。

美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首先需要观察,没有观察,便没有视觉感知。而观察,无论是对物象的观察,还是对画面的观察,都是在比较中进行的。在初中美术课程中,从初一到初三无论哪个年级的造型训练都离不开比较法的运用。

如,在初一造型表现课《身边的物品》和《情感的记录》、初二的人物造型练习等,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是提高学生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这两课的教学中,作为专业美术教师,无论是让学生临摹还是写生,教师都必须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掌握素描和色彩表现的基本要点。

1.通过观察比较找出物体自身的或相互间的比例关系、空间关系,从而确定画面中所有物体的形体结构、大小比例、前后左右以及透视变化等关系。

2.在表现物体的明暗时,教师必须让学生通过比较,确定物象间的明暗关系。学生只有在掌握黑、白、灰之间的明暗变化规律后,才能正确地处理物体明暗变化中的“三大面”“五大调”的关系。

3.表现色彩时,教师要通过对物体间色彩的纯度、明度以及色相的比较,让学生正确感知物体的鲜明、深浅、明亮程度以及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微妙关系。

除此以外,在画面的构图,虚实、强弱对比关系等方面,教师也同样需要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在获得生动准确的感知后才能画出好的美术作品来。

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是学生掌握美术基本技能,形成基本美术素养的关键,也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二、培养学生美术欣赏能力同样需要比较法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是新课程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美术课中的要求。

因此,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以及每一课中部分欣赏内容的教学,都是落实这一目标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美术欣赏课内容枯燥,美术欣赏课一直被认为是很难出彩的。根据10多年教学的经验,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很多大师作品看上去很美,但往往离学生的生活体验太远。学生只能远远地观赏赞叹而无法走近,更谈不上产生共鸣了。

所以,如何让学生走近大师作品,是上好美术欣赏课的突破口。

在教学中,我根据初中美术欣赏课内容的直观性、可感性、形象性等特点,将比较法在美术欣赏课中进行了尝试。

如苏少版第13册美术课本的第一课《自然与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景物画赏析一),本课是属于欣赏评述课。在这一课中,课本提供了多幅优美的风景画和景物画作品。在教学中,我并没有让学生从第一副作品开始,而首先是让学生欣赏荷兰画家霍贝玛的《林间小道》。由于我们的学生都生活在农村,他们可能没见过真正的大海,但他们对农村的这种《林间小道》再熟悉不过了。

由于学生具有切身的体验,因此他们容易对画面中的内容与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进行比较。由于选对了突破口,学生找到了比较对象(与家乡林间小路的比较),也就是比较项,因此学生表现很兴奋。有的认为画家把树木画的很传神,有的认为小路非常真实,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不少学生能说出画面中焦点透视带给他们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在对画面表现的内容、场景与生活中的物与景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感官认识,从而在情感上与作品产生了共鸣。

有了这样一个好的情境导入,于是我趁热打铁,将同类的作品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让学生找出不同画家作品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从而让学生对不同画家得表现技法、艺术风格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认识。

这样,通过比较不仅使学生形成了直观的印象,同时对其他大师作品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由于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学生对本课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来容易上刻板的欣赏课立刻变得生动起来。通过这一堂课,学生不仅找到了走近大师作品的途径,也真正懂得如何去欣赏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了。

三、掌握比较法要点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如何运用“比较”这一手段进行教学活动,是运用比较教学法的根本所在,也是解决绝大多数美术教学问题的关键。

因此,能否掌握运用比较法的基本要点并且加以灵活运用,是成功运用比较法的关键,也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在教学实践中,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一些专门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专家研究的成果,得出运用比较法的几个基本要点。

1.让学生找到比较的对象,即比较项

这是运用比较法的第一步。学生只有明确了比较的对象才能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标准。有了标准,学生才能确定要表现对象在画面中形状、大小、长短等位置关系。

如在造型训练中,无论是让学生写生还是临摹,都是以客观对象为参照物,在自己表现对象与客观对象之间进行的比较。

在临摹的过程中,学生比较的对象是范画中物体,而在写生练习中,学生比较的对象则变成了真实物体。这两种形式,无论哪一种都是通过观察比较获得正确感知,从而确定要表现物体在自己画面中的大小、长短比例、前后左右、明暗虚实等关系,最终达到协调一致。

2.进行比较法训练,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

比较的能力是需要训练的,它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学生只有通过长时间不断的训练,才能逐渐提高自己观察、判断和表现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观察、比较,再观察,再比较,不断纠正不准确的判断,最终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感知,提高对事物分析的综合能力。

因此,每节课中教师都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地观察比较、不断训练,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和能力。

除此以外,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要养成这种观察比较的习惯,留意对身边不同物体形体结构的观察比较,对不同物体、景象以及相同物体、景象在不同光线下明暗色彩的观察比较,对自然界景观中各种透视变化的观察比较等等。

3.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观察比较法

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教师要常常提醒学生要有整体的观念,要求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养成一种从“整体到局部再整体”的习惯。而学生这种习惯的养成首先就要从观察比较法的训练开始,要让学生在开始观察物体时,就养成“整体观察比较法”:先保持对事物整体的印象,再观察细小的部分,以便更好地反映整体;然后不断地重复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观察进行反复的比较,找出不协调的部分,最终达到整体与局部高度统一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俊编著.新思路基础美术造型训练丛书(一):对比训练范本.吉林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