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星座文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星座文化论文范文1
关键词:话题作文;人文特质;开放;创新
作者简介:王世莲,任教于云南省嵩明县嵩阳一中。
随着中考语文改革的深化,话题作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原因是,相对于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而言,话题作文的写作形式和写作要求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写作空间和较多的选择自由;为学生们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提供了吐露真情、抒发真意的作文舞台,并成为高考﹑中考作文命题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话题作文的这种开放性的命题形式能让学生述自得之见﹑言自明之理﹑抒自然之情,具有鲜明的人本色彩,有利于培养和检测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正是推行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并适应了教育的现实要求和未来走向。
话题作文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自然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2000年3月,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指导意见》,在这个重要文件里,明确提出“作文要减少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为落实这一精神,在中考作文命题和平时训练中采用话题作文就成为一种大趋势,所以,话题作文的崛起就成为一种必然。
话题作文是只提供话题而不限定主题、标题,也不限定文体的作文。2003年昆明市中考作文题借鉴高考题的首创,明确提出“三自”方针,即“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它是让学生在同一个谈话中心下,叙述各自的不同生活经历,表达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或发表各自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和见解等。甚至可以合理地在现实基础上虚构故事、描述想象和联想等。话题作文的这种开放性特点为学生最大限度地施展写作才能、表现个性和努力创新提供了可能。本文就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特点作一简略论析:
一、主题开放
命题作文一般只提供一个中心主旨(又叫主题、立意、中心思想等),并有明确的审题要求,必须紧扣题意。其作文中心是固态的,强制性的。学生一旦走题,就可能导致全文的写作失败。
材料作文要求学生必须根据材料去确定作文主旨,即提炼出中心思想,作文中必须对其进行分析归纳,然后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展开议论,做出结论。这样,这类作文的写作就逐渐形成“引——议——联——结”的固定模式。即先引用材料、议材料现象,接着联系生活实际,最后总结归纳。这种固定模式就好像给学生写作画了一个圈,设了一些坎。并且材料中深藏不露的寓意也因学生差异而难以完全正确悟出。属于重复考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真正完全挖掘出学生的写作水平。并且因两类作文的主题单一而写出的作文就没有真正表现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更何谈直抒真意。
总的来说,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主题是固定的,而话题作文的主题具有不惟一性,有极大的开放性特点,学生的作文主题只要是由话题中生发而来即符合作文题意。作文主题强调的是“有关”,其立意和写作角度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开放性。且因不设置阅读障碍,所以话题作文的提示材料或引子都浅显直白,明确易懂,基本上不对作文的立意构成多大的限制。它的功能是为学生正确理解话题搭一座桥,不设坎。话题作文主题的开放性为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给学生在作文当中主题方面的创新提供了基础和可能。在作文当中,学生可以对主题做正面拓进,或围绕话题寻找不同的立足点,力求新颖;或对主题作深入剖析,以深刻取胜。同时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在与绝大多数人立意相反的思维方向寻找主题。“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从而写出立意新颖、见解独到、别具一格的文章出来。
如话题“诚信”,学生既可以谈诚信的重要性,也可以谈社会上的“诚信危机”,即正面颂扬或记叙事件,表明对“诚信”所持的态度:诚信重于一切。也可以进行逆向思维,选择一个与众不同的主题:在特殊情况下,某些特殊的领域,“不诚不信不为过”。这种独出一格的创新主题能让读者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话题作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它呈现出全方位的开放态势,即在写作主旨等方面尽可能地削减限制条件,不限立意,不限取材,给学生施展才华、特长留下广阔的空间,放开了以往其它作文样式的种种桎梏,创设了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展示平台。话题作文主旨的开放性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励并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语文命题观念的更新和理论上的发展,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文体开放
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往往只限定一种文体(又叫体裁、形式等),不准越雷池一步。而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要求“文体自选”,决定了其文体的丰富多彩,结束了话题作文之前只有记叙文、议论文这两种单调文体的情况。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特点,使学生作文的可写性增强,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围绕主题,文体可选中学生必须掌握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可选应用文,如书信、新闻、特写、报告等。选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剧本等。还可选杂文、寓言故事、童话、传说。选诗歌可写自由诗,甚至格律诗、词、散曲等。无论学生选何种文体,哪种形式,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叙之有序、抒之有情、说之有法,都可以视为作文中的上乘之作。如以诊断书写成的《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一文,病历报告本来是医学界的一种实用文体,但被作者运用到作文中获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作文通过“望诊”、“把脉”、“透视”、“血样采集”、四种形式,由表及里地刻画出丧失诚信者的某些特点,形象、直观、引人深思。然后又通过“基因鉴定”,含蓄地揭示丧失诚信的原因,给人以很好的启示。最后,“治疗方法”和“医生建议”则提出了恢复诚信的基本方法,使读者对恢复诚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作为医生的这种专用文体,它言简意赅,主要用于对患者病情的记录和相应的可行性治疗方案的提出。而正是因为它直奔主题、不拖沓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借鉴。如果选用该文体时操作恰当、运用得体,能最大限度地呈现学生的奇思妙想,给读者一种全新的领略空间。
话题作文开放其文体,淡化其要求,不限制学生具体选哪一种文体,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繁多的写作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选择最得心应手的文体来写作。
选择文体的思路是:如果逻辑思维缜密,平时好发表议论,并且判断准确,说理雄辩,就可以选议论文来表达自己的主题。作文要求深入剖析,以思想的深刻、议论的精辟来发人深省。如果视野开阔、联想丰富,长于记叙、描写、会编故事,就可以选记叙文、散文、小说等文体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要求要具体生动、形象丰富,以细节的描写来感人至深,以意境的刻画来打动读者,耐人寻味。如果平时喜好古今诗词,对诗歌的创作又颇有心得,不妨选诗歌来抒自己的挚热之情,表自身豪放之慨。如果思维清晰、细密、说话有条理,而且又擅长解说,也完全可以选说明文。
总之,如果议论文失去了深刻的理性美,记叙文失去了动人的感性美,散文失去了耐人寻味的意境美。就违背了话题作文文体的开放性特征。更进一步说,学生要会在文体开放中追求形式完美、创新,强化个性特色,这是话题作文个性特色的标志之一。其实,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在另一个意义上说就是鼓励创新,并且为创新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当然,创新、新颖不是弃文体要求而不顾,而是指话题作文文体特色鲜明,滋味足,耐品尝。
总的来说,话题作文文体的开放性特点,给广大学生足够的笔墨自由,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善于舞蹈的舞蹈,长于唱歌的唱歌,惯于用刀的用刀,精于使枪的使枪……每个人都能发挥优势,选择特长、展示特长,在写作舞台上各呈风采。
三、题目开放
话题作文主题和文体的开放性决定了其标题(题目)的宽泛灵活性。和题目单一的命题作文,桎梏较多、限制较大的材料作文相比,话题作文题目的开放性体现在可引用、化用某些诗词名句、俗语、书名、影视剧名称,也可借用某些公式,甚至可以使用其它语言中浅显易懂的词、句,如英语、日语等来作为话题作文的题目。“题目自拟”的宽泛空间给学生创设了标题上的别出心裁,追求“题不惊人死不休”的拟题思想。所以,话题作文的标题往往能展示学生的个性,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较好的发挥。这种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特质,更好地体现了对学生意志和兴趣的尊重。这更表明话题作文的开放特点有其科学性和进步性。话题作文的立意开放,能让学生围绕话题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文体开放,能让学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适合自己特长的文体;而题目开放,能给学生以较大的展示个性和才华的自由空间,在这个自由空间里,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广泛的作文题材范围、开放的立意要求和体裁选择,能把学生思维由单一引向多向,给了学生一方纵横驰骋的拟题天地。导引学生关注社会,多读书,多看报,从生活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使自己拟定的文章眼睛——题目“明亮”起来。这充分体现了话题作文拟题空间的开放性。
其实,不只是引用歌词诗句、名言俗语等能体现话题作文题目的开放性。巧用数字、运用科学术语、改变句式、运用标点、运用悬念、巧用修辞格等同样也能体现出话题作文题目的开放特点,使其标题在开放中新颖靓丽,并通过题目展现学生独特视角,张扬学生独特个性。
四、正确理解话题作文的开放特点
话题作文的“三自”方针体现了它的开放性,给了我们最大的写作自由空间。但要注意,话题作文的开放不等于毫无限制、随心所欲、任意发挥。如果对其开放空间理解、运用、发挥不当,写作时仍然可能造成严重失误。所以,我们在训练的前提要正确理解话题作文的“三自”方针的具体要求。“立意自定”是以正确审题为前提的,即是在正确解读材料、提示和要求的基础上明确话题的内容和范围。话题作文的材料虽然浅显易懂,既没有什么文字障碍,也不要求从中挖掘出什么微言大意,所以审题难度不大。但这并不等于可以不认真审题。准确认知,全面把握话题中所有文字,包括材料、提示、要求、注意事项仍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立意开放”的前提。“文体开放”不等于“快餐拼盘”、“四不像”,即记叙文议论化,议论文记叙化,散文杂感化。体裁开放的前提是不论你选何种文体,都必须符合所选文体的要求。比如选议论文,就必须具备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选记叙文,必须具备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反之,如果选小说却没有具体的人物、情节、环境的描写;写诗歌只是分行排列,既不押韵又毫无诗情画意,这些都是不符合要求的。话题作文开放文体不等于不讲究文体,不要文体。它是要求学生选最得心应手的、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体现其主题的一种文体。一旦确定了要写哪一种文体,就必须遵循这种文体的基本规律行文,突出文体本来应有特色。
“题目开放”,是给学生又一个创造的空间,表现个性的机会,如能充分利用,能给作文配上一个生动传神、画龙点睛、寓含哲理的题目,会使整个作文增色不少,甚至提高一个档次。但其开放的前提是:题目应与内容和形式相吻合,即题目要呈现出文体特色。如议论文应尽量拟论点型题目(如“以诚为本,以信为业”);记叙文的题目最好是对事件的精炼概括(如“诚信飘流记”);散文题目应尽量有诗意,有文学味,避免枯燥直白(如“归来兮,诚信!”)。但还有一点,无论标题如何精彩切题,在逻辑上都必须符合这个条件:作文题目所涉及的概念的外延,一定要比话题概念的外延小,而且一定要包容在话题概念之中。当然,也不能用话题作标题。
五、话题作文开放性特点所带来的局限
话题作文的开放和走俏,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新的思想,新的理念。它的命题内容联系现实非常紧密,有很强的时代感。由于题材源于现实、紧贴现实,且不少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所以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种题型把写作的视野由学校引向社会、知识由书本引向实践,思维由单一引向多元化,所以学生写作兴致很高,好文章精彩纷呈。
但是,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在实践过程中,话题作文也不可避免地显现出它的局限性。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解放了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写作空间。但另一方面,它题材宽泛、限制偏少、内容不设防线的特点也显现出来。多方开放性提示造成门户洞开、来者不拒的局面,出现了“话题作文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的戏说。作文的多、乱、杂,很难说哪个在话题之内,哪个偏离了话题,结果让一些宿构、套写、抄袭的文章钻了空子,造成了同一环境的不公平性。
从上述一系列问题来看,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特点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展示平台,学生在这里可以放胆抒情,放手写作。但在实践中出现开放无“边”的局限性,致使出现一些弊端。我们要正确认识话题作文的特质,把握其写作的规律,查缺补漏,这对促进作文教学改革有着既现实又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汤素兰.新话题作文[Z].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
[2]李景阳,李金国.新作文高考特快[Z].临汾: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孙军业,戴建国.高考话题作文例法辞典[Z].北京: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2.
星座文化论文范文2
一.审题
所谓话题作文往往是拟定一个命题围绕这个中心叙述事件或者展开议论、抒发感情、表达看法。话题本身往往存在命题过大或过小之嫌,这就需要适当加以限制或扩展。例如话题作文“生活”这个命题很大很宽泛,通过拟题可加以限制和缩小,例如a.生活需要喝彩,b.生活需要七彩阳光,c.生活二三事,d.生活如下棋等。这些命题从不同层面把宽泛的命题细化、具体化,从而让我们从迷茫宽广的思路中解脱从而把心思集中定格在一个点上。又如话题作文“家”这个命题乍一看范围过小,可是当你看到了这几个文题后,你的思维是不是会豁然开朗了呢?a.《家家有本难念的经》,b.《祖国是我家》,c.《家和万事兴》,d.《有爱就有家》。这四个题目通过拟题把“家”的概念从狭义层面推及到广义的社会层面上,也让我们面对被扩展开的题目思索下一步的行文。
二.拟题与行文
在实际教学中,我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和学生成功的范文运用于教学之中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效,现敬呈出来全当抛砖引玉。
1.添加前后缀拟题法
这是一种比较普通常见的拟题技巧,也很适用于半命题作文,可以起到限制、缩小或拓展话题的作用,使行文的对象和内容更具体。例如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添加前缀可添加为:a.幸福的味道,b.幸福的颜色。添加后缀可添加为身边的幸福等。在实践作文中,学生们通过这样的添加打开思路写出了优秀的作文,比如杨俊红同学的《身边的幸福》列举出我们身边种种温馨幸福的画面:母亲怀抱中的孩子,寒风中相偎的卖菜父子、夕阳下牵手的银发夫妻。用生动的镜头式画面向我们讲诉着身边一个个感动人们的幸福故事。刘帆同学的《幸福的颜色》用小标连缀叙述了幼年时、童年时、少年时幸福给“我”的不同感受和“我”对幸福色彩的理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运用修辞格拟题
在实际写作中运用修辞格拟题也可以很好地打开思路。现把写作实例加以展示。
①运用比喻拟人拟题
例如:a.家,爱的港湾。b.往事如歌。c.机会是条鱼。d.幸福有约。e.机会来敲门。成功的作文有冯欢同学的《往事如歌》运用日记体写出了三个阶段的“往事”,分别表现了:一首欢快的歌;一首凝重的歌;一首昂扬的歌。叙事生动、行文简洁明快而又紧扣话题。
②运用对偶、反问、设问的拟题
例如:a.宽容与纵容。b.我宽容我快乐。c.馨香·心香。d.幸福是什么。e.成长有谁听。其中较成功的作文有文翀同学的《幸福是什么》通过题目设问、创设问题作为行文线索导入情境,并且用“幸福是什么”反复提问引发思考。通过小鸟、学生、建设者、游子的回答,使文章迭宕起伏、气势如虹。何婷同学的《成长有谁听》,运用三个广角镜头回答这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展示出“小草聆听”“校园记录”“自我奋进”的三幅画面,不仅照应了题目而且使行文有序、思路清晰。
③化用歌词,俗语、名言等拟题
例如以“成长”为话题的同题作文比拼中,刘帆同学《隐形的翅膀》化用了歌词拟题,行文用三个排比段分别写出父母的关爱、老师的关怀、友谊的激励三个内容,并把这些成长中的无形的帮助比喻为帮助我成长的“隐形的翅膀”。可见拟题对作者行文思路的打开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文帅同学《365个日出》运用日记体记录了成长不同阶段的五篇日记,串起了一幅成长的珍珠项链。
3.运用等式、方程式拟题
还以“成长”话题为例好的拟题有《成长=耐心+宽容》或者《成长=X+Y》。
星座文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新形势;群众文化工作;市场经济
一、前言
在市场经济新形势的影响下,群众逐渐倾向于各种更为自由化和多元化的选择。这也给群众文化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就目前来说,传媒的兴起、多元化的群众文化构成对传统的群众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现代社会中, 在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以及就业方式多样化趋势的带动下,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基于多年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实践经验,粗浅地阐述了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二、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受到的冲击
1.消费多元化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的影响下,文化消费的多元化对群众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人们的文化消费出现多样性的选择,例如,以商品化的各种网吧、舞厅、ktv、电影院等迅速普及,主要是由于其文化样式十分灵活,逐渐深入群众的生活。而对于传统的群众文化来说,由于其较为单一、枯燥,不能够满足日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特别是对于时下的年轻人来说,更容易被遗忘。
2.大众传媒的兴起
大众传媒的兴起对群众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例如电视、互联网和手机等,它们不仅能够给人民群众带来精神满足感,而且还能及时为群众提供他们所需的各种信息。因此,它们得以迅速在国家范围内发展起来。就目前来说,无论你身在何处。不管是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何种事件,通过大众传媒,你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详实的消息。再者,从发展趋势来看,互联网和手机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所以,不管是谁拥有了媒介市场,谁便能拥有最广泛的群众。
3.群众文化结构的多元化
随着群众文化结构多元化的发展,个性化对群众文化发起了新一轮的冲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越来越强,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文化上的自我欣赏和自我参与。与此同时,群众的审美需要也逐渐趋于多元化。由于阅历、年龄和知识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群众文化的欣赏结构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面对群众文化结构的变化,群众文化必须做出改变和创新,以占领新的文化消费市场。
三、新形势下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措施
1.拓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
对于群众文化来说,其发展不被任何环境和方式所束缚。可根据群众实际的需要,积极拓展群众文化发展的空间。就目前来说,现今流行的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街头文化、老年文化、商业文化、青少年文化等等,都属于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如果能够充分将这些空间利用好,那么群众文化工作就能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
2.发展通俗文化事业
(1)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时,一定要从根本上革新传统群众文化工作的各种落后体制和模式。比如,一提到传统的城市群众文化的建设,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城市各级单位举办的各类比赛。在大多数群众的观念里,这类比赛多是按照固定的模式和套路走,而且此类比赛几乎不能在环境上为观众提供舒适的艺术欣赏氛围,因此根本不能吸引群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再次欣赏这类艺术的活动的欲望和情绪。所以,类似于此类严重缺乏欣赏性的文化活动需要进行彻底地改革。
(2)要积极培养表演人才以及通俗创作群体。主动创造合适的条件为群众文化工作者提供方便有利的进修机会,进而提升群众文化工作者的整体水平。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大群众文化工作的投入,进一步应用和完善现代化的各种表演设备也是发展通俗文化所不可或缺的。
3.发展城市广场文化
广场文化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曾经的计划经济时代,广场文化曾一度非常繁荣,在当时的城市,广场发展成为城市居民主要的日常活动场所,大大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物质精神生活。可以说,广场文化是现代城市文化环境以及综合文化实力的核心标志之一。近
来,随着市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要日益扩大,虽然广场文化失去了以往独一无二的精神地位,但是,就目前而言,广场文化依旧是精神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一般来说,广场文化主要分为四种形式,即街头文化、大型娱乐演出活动、健身休闲文化以及广场美化。 构建完善和谐的城市广场文化,必须要注意以下三个核心要素。第一,在构建城市广场文化时,一定要避免过度浓厚的经济色彩和政治色彩,以免使其功利性过强。与此同时,广场文化应该侧重于能够有效减轻居民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疲劳及其所产生的各种压力等方面,保证人们在广场文化中享受到高度愉悦的心理满足。第二,在完善和创新市场文化之前,应重点考虑到绝大多数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审美心理。近年来,虽然许多城市居民的实际收入与之前相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也上升了一个层级,但对于群众来说,其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所占总支出的比例仍然比较低,所以,考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第三,所构建的广场文化一定要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和激励性的特征。应当以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根本宗旨,大力弘扬时代的主旋律,严格抵制一些低级趣味,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则相背离的落后的和腐朽的精神垃圾。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是以市场经济的确立为前提发展和创新的。它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最终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若要得到有效的开展,必须准确把握时代的发展脉搏,按照一定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如此一来,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更好地挖掘出群众文化的潜力。
参考文献:
[1]潘宇.新形势下加快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1(01)
星座文化论文范文4
后来因为某人的出现,对我某些字的纠正,让我的普通话有了大大的提高。尽管如此,我的普通话还是说的很糟糕。就是我一直觉得,完全标准的普通话,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应该也没那么重要。因为没有人会去在乎你的发音是不是标准。而是只要大多数人能听得懂就好了。
直到语音打字出现。
前几天小妹就告诉我说,他的手机有语音打字的功能。明天我拿我的新手机试了试,果然也有语音打字的功能。可是前提是你的普通话必须说的很标准。这个时候我才发现普通话真的很重要。因为有些字,你说的不标准,语音是识别不出来的。
我想以后我一定得好好练习说普通话。因为语音打字真的很方便,前提是你的普通话很标准的话。既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也可以写出很多你自己想写的东西。
星座文化论文范文5
要写好议论文,应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些语文基本功扎实的学生,能写出优美的散文,却很少能写出像样的议论文。这里,除了立意不高外,最主要的是说理不透彻,引用草率,安排失当,随意总结,陷入了议论简单化的泥沼。
1.层意单一
这是论证简单最常见的病症:文章除了首尾外,中间一大段,一个观点(即中心论点)加上几个角度相同的事例,看上去篇幅不短,但只有一层意思。
譬如《坚持就是胜利》一文,本论部分先重申“只有狠下苦功,坚持到底,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实际上是对引论的强调),然后就分别叙述了李时珍、爱迪生、陈景润等是怎样百折不挠,坚持科研,最后取得辉煌成就的,这样简单的“三段论”式结构(加引论和结论)自然不能把道理说透。
还有一种情况,初看文章有几个段落层次,实际还是层意单一:主体部分分节列举性质相同而内容不同的事例说明中心论点。
如《祸患常积于忽微》,第二、三、四节分别举了日常生活、学习生活和经济领域事例来论证中心。这三节只是选了不同方面的事例,而证明的还是同一个问题(三例为同一观点统率),层意只有一个。
要知道,议论文中的本论部分要围绕中心多角度论证,层层分析,有例有理,才能从各个方面把道理分析透彻。主体部分至少要有两个层次,前后构成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每个层次都有分论点,分论点共同支撑总论点。
2.随便戴帽
没有弄清材料的含义,把随手拿来的事例强行放入预先设计的论述圈子中,就算完成了一个例证析理过程,这就是随意戴帽。
如《说“勤”》的正文这样说:“现在不少学生进入高中后,成绩急剧下降,就是不勤;社会上有不少人之所以不能取得成就,就是不勤;还有些社会渣滓为什么会走上犯罪道路,也是不勤。由此可见,勤才会出成绩,勤才能有建树,勤才可成有用之人。”取得成功,当然少不了勤奋努力,但因素是多方面的,不能一概而论;犯罪可能因好吃懒做,但主要的是缺少自我约束,思想不正,归根结蒂是个人世界观问题,不能轻率地指其“不勤”。
再如《索取与奉献》正文这样写:“社会上许多不法分子之所以犯罪,就是因为只讲索取,向国家和集体到处伸手,要这要那;而一些伟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们从不索取,默默地把一切奉献出来。”这表面上是点到了正题,而事实上没有作客观实在的阐述和分析(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并未从本质上挖掘根源,揭示原因,这样的归纳总结自然不能准确中“的”,阐明道理。
因此,分析论证时要准确选例,求实分析,合理推论,事、例一致,让例与理紧紧相扣。
3.轻重失准
通常有两类病症:
①先后倒置。把有些是递进关系的层次先后次序放倒了。如《粉笔头是武器吗》,先分析乱扔粉笔头的危害及实质,然后列举乱扔粉笔头的几种表现。这不符合一般思维规律,应调换一下位置。
②不分主次。一种是重点不突出,或主次意思“平分秋色”。如《借鉴与创新》,借鉴是创新的重要条件,要创新非借鉴不可,但借鉴只是手段,创新才是目的。显然议论的重点是后者,而不是前者,这样才符合本意。学生作文时往往注意不到这一点,而是平分秋色,机械地“一分为二”,有的甚至把分析重点放在前者,主要意思凸显不出来。
另一种是对事物进行辩证分析时,过分地强调负面。如《说“汗”》一文,为说明“汗”与“果”之间的关系,举了个具体事例,某学生原先成绩不错,可进入高中后不下功夫,懒于思考,怕动脑筋,致使成绩下降,最后高考落榜。分析时却重点强调反面教训:这也是一件好事,一件大好事,它为学生敲响了警钟,也教育了我们,使我们认识到,不肯流汗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似乎坏事就是好事了。
4.堆砌误叙
议论文用例有几条原则:①角度与观点相一致;同一观点统率下的几个事例最好能有所变化,有所侧重,不机械重复。②事例引完,要稍加阐释,分析含义,以使观点与材料更好地扣合。③精选事例,准确裁剪,扣紧中心,取其最有用的部分(当然不是“断章取义”),与论点无关的一概舍掉。
一些学生不注意这些,以为“事实胜于雄辩”,事例越多越好,名例越多越管用,因而同一观点下常堆叠多个角度相同的事例,且不加分析,这就是堆砌事例。有时,事例不需要叙述的部分也统统写进去,使观点与材料只有部分相一致,这就是事例的误叙。如:
“司马迁写《史记》用了18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28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30年,马克思写《资本论》历时40余年……歌德写《浮士德》竟用了60年,等等,这些成功的事实告诉我们:‘勤能补拙’。”
一口气列出多个名人事例,角度相同,又不加以阐析,只是简单地堆叠(应试作文有字数规定,且有时间限制,一般情况下不须列出这么多,一定要经济);另一方面,叙例不准,材料与观点不是很一致(或者说这些事例推不出“勤能补拙”的结论):只讲了花了许多时间(就算“勤”吧)――这可算是时间与成功的关系,但没有扣到“拙”上。
这种事例的堆砌与误叙,自然不能有力地证明观点,而其中的误叙在事实论证中又常常出现(材料的堆砌要明显些)。比如,为证明“好学与成才”,引李时珍事例,习惯上把他怎样苦读,怎样实践的事例一古脑儿叙写出来;论述“实践的重要”,同样是全面地引述一遍,不会根据要求,在不损原意的情况下进行适当“切割”,“取我所需”。事实上,这种用例必须慎重删削(当然不是断章取义),相情而定。如证明前者,只要用30周岁前已读800种医书,笔记攒下几箱子即可;证明后者,只要用冒险吞毒药事例;说明“学和干”,可两者结合着叙。
5.就事论理
议论文的观点要新颖独到,更要有针对性,通过分析能上升为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不为原事所拘囿。教材上所选《过秦论》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虽是对秦亡历史教训的总结,但也同样适用于后世统治者,对当今也有借鉴意义(苏洵的《六国论》是议论文的典范,值得一读)。如果就事例论道理,理论始终跳不出事例所具有的范围,那也就不可能有很强的指导性。此病症在应试作文中常出现。如《祸患常积于忽微》主体部分这样写:“学习也是如此。有不少同学遇到疑难问题,既不好好钻研,又不向老师请教,长此以往,问题越积越多,越多就越糊涂,最终成绩逐步下降,以致挂起了红灯笼。工作也一样,某些企业领导,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做着他们的所谓‘大事’,却不注意‘忽微’,最后导致失火,损失惨重。”就学生学习、工厂安全(这是个别、特殊)举例说理后,却没有根据这些事例的分析再联系实际,综合概括并加以升华,得出对其他各项工作也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我们说,这样的就事论理浅了,缺少深度,跳不出圈子,还是犯了议论简单化的毛病。
因此,对个例进行分析后,一定要再作适当拓展,由个别指导一般。
6.论点交叉
星座文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类比;造型;叙事;神话精神
神话是人类古老文化中的一笔巨大财富,从远古的氏族社会到现今的后现代社会,神话精神仿佛无所不在的影子依附于文化产品。作为一直关注“命运”主题的导演陈凯歌,他的影片《无极》便是深得神话精神浸染的艺术创作,命运在此披上了神话的外衣,显得既唯美又玄奇。此片观后,我深深地为它的浓浓的神话气息所打动,其实,在现实社会中,同样有着各种神话,“汽车神话”、“城市神话”、“登月神话”等。从古至今,一路观来,神话精神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人文特质或者科技发明的潜动力,拥有着不可估量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影片《无极》自从公映以来便备受非议,很多观众,包括不少影评人士均认为,该片是导演陈凯歌的失败之作。原因是影片故事严重脱离现实,情节性不强,特技制造的华丽场面掩盖不了故事的贫瘠等,众说纷纭。笔者在此,无意对此评点成败,仅就这一现象所反映的特定文本内涵——神话精神进行初步探讨,以飨读者。
一、神话精神之一:现实生活的神话性类比
影片中颇具浪漫色彩的是人在天上象风筝一样飞。能够在天上飞,一直是人类肢体运动空间的神话性想象,这是应用已知的不可能来推想未知的可能的神话类比思维的体现。在此,影片使之如同梦一般得以实现,令观众沉醉于那神话环境的想象中,得到了玄奇而又快乐的审美体验。类似的例子,如速度飞快的雪国人昆仑,更是以神话般的能力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磨难。如果按照中国传统神话特有的模比整体观的思维来理解,这样的导演处理,除了视觉风格的浪漫玄奇外,更是从整体上模糊的映现了人物心灵深处一些东西,即人物内心深处潜意识的神话性渴望的外现。
从影片中可以看到,在那样的一个阶级社会里,拥有神话般的力量对生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地位最卑微的奴隶,如昆仑,如果不具备神话般的速度,怎么可能在蛮牛阵中顺利逃生!以至后来,“跟着你,有肉吃!”,他得到大将军光明的赏识,也是因为其具有超常的奔跑速度。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当人们无法对现实做出合理恰当的解释或无力改变现实的时候,往往寄予其一种神话般的想象。而这种想象也并非是毫无依据的,而是在类比现实中已知的事物基础上得出来的,比如鸟儿类比风筝在天上飞,速度奇快的动物(超过了蛮牛)类比出雪国人的超常能力等。而影片中奴隶昆仑的形象的塑造,就是这种神话思维的类比产物,是全片神话性风格的必然要求,是全片主题表述的神话性动力元素。
众所周知,混沌的、直观的和整体性领悟的思维方式,是早期社会人们思维的共同特征。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了一种连续无限整体观或万物相通,大化流行的有机整体意识。这种意识以一种思维的流动体的形式成为神话的外显动因,成为整个影片神话精神脉络的时隐时显的推动力。“神话是以类化意象为基础的思维形式,以直觉感悟为过程的思维程序,以形象化语言为媒介的思维符号,这一切,又都蕴含着某些审美的价值潜能。”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人类不及动物之处极多,他们不仅渴望得到动物的惊人力量(熊、虎),灵巧四肢(鹿、猫),强韧的筋骨,敏锐的视觉、听觉和嗅觉,还渴望具有奇异的再生功能(蛇、蜥蜴),神秘的预知能力(如对地震、天灾的“预知”)以及那出入于地下和水中、翱翔于天上和想象中的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接触的能力。可是,如果科技的力量决定了人类得不到这些,他们在潜意识中就会用幻想的方式模仿和崇拜,进而通过某种方式反映在其创作的文化产品(如影视产品)上。
比如,远古时代的神话、巫术(巫师、跳神)、预知术(占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等,向我们展示了原始心理(思维)所创造的一个奇特的“世界”,这是一个同时包含着原始功利、原始宗教、原始审美等原始人类创造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虽然浑沌,但却包含着未来科学、艺术、道德丰富基因的文化母体。这个文化母体以文化遗传的方式影响着后世的人类思维,在影片《无极》的文本内涵中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文化母体的神话魅力,观后,令人久久回味于心灵深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认为,“人由于心理内部不同自我之间的冲突,以及人一生中在愿望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生与死之间不断感受到的冲突而处于可悲的境地。”作为补偿,社会文化在压制人的本能冲动的同时,也提供了三个发泄口:宗教、科学、艺术。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看,宗教中“神”的形象所散布的精神信息是满含着神话的内涵的,而科学的起源和艺术传播的特质也离不开神话精神的功劳,这些均反映在其本体的神性之上。由此,神话精神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也依然会继续发挥着重要的启发功用和指导意义,影片《无极》所带来的神话之风多少能够说明当前社会文化对其渴求的程度,一个健康的文化母体不应因神话精神的缺失而营养不良。回归现实来看,当前社会文化中的心理现实主义追求,也应该伴随着神话精神的发展而得到良性发展,神话精神的生命力远远超出人的想象,人由此也只能用神话去想象神话,但绝不可低估神话。
二、神话精神之二:空间造型语言的神话性塑造
在影片造型语言的应用上,影片充分体现了神话的魅力,这也是符合全片神话性唯美玄奇的风格化追求的。其实,“银幕世界的空间造型设计包括了具象空间造型设计、中介空间造型设计和抽象空间造型设计三类”,在影片中,明显具有神话性特征的是具象空间中的场景和环境。
例如,海棠精舍的华美造型,成为影片神话叙事强有力的造型支撑,这对于光明与倾城的感情表述和人物性格展现起到了有力的烘托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空间造型语言在此的功能,已经推动了影片叙事的进程,强化了影片“命运”主题的表达效果。
时常出现的海棠树镜头,成为全片爱情变化的浪漫象征,纷飞飘落的海棠花给人一种无限美丽而又隐含一种莫名忧伤的“命运”征兆感觉。在此,摄影风格是柔和的,唯美的,色彩斑斓的画面形成片中人物的淡然美丽的神话性想象的氛围。
奴隶昆仑和黑衣鬼狼在空心铁球里的追跑打斗,屏风环中无欢和鬼狼的打斗,都是在封闭型、圆环形的空间中进行神话性叙事,这种“圆”或“环”的造型内涵,暗含了神话的循环精神。其实,在古代神话中,生死不是绝对的,生命也并非不可逆转的,人与神、动物和植物多是在一种循环的轨迹中进行互融变化。影片在此间的造型设计,除了叙事上的推动和渲染作用外,更是神话性本文的合理建构。实际上,在影片中,开头满神关于命运的预言,“一旦选择了就无法改变,除非时光逆转”与结局昆仑对倾城的爱情表述,“时光逆转,生命可以从头再来”形成了神话内涵的“圆环”型叙事特征。不言而喻,此间的“圆环”型叙事空间造型恰恰是为其“命运”主题服务的,起到了对人物情感变化和命运循环之间的冲突与交融的重要表征作用。
时间的扭曲和空间的回环是神话世界中的重要构成方式,正是因为这样想象性的塑造,也就使得影片的文本脱离了世俗的惯例纠缠,化身于精神的自由世界中。在此,存在就是被想象的,神话恰恰就是想象的母体,一切叙事语言的言语,所有造型风格的隐喻,均把神话这一独特的精神本质留在了影片现象文本的核心。
三、神话精神之三:后现代文化对传统爱情叙事模式的神话性浸染
现今,人类社会发展到后现代阶段,文化艺术的状况及发展趋势与传统阶段和现代阶段相比,“在观念、感受、形式、内容和风格等价值取向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当代电影也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后现代特征,这在影片《无极》的爱情叙事模式上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体现。
后现代社会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充分表现在年青一代的个性追求和爱情价值观上,而针对主要受众(年青人)而制作的商业电影《无极》自然也将此考虑在内了。现实中,后现代爱情价值观呈现出物欲外显、率性而为的特征,这在影片的爱情叙事模式中得到了体现。其实,影片的爱情叙事路线仍然是在坚持传统的三角恋爱模式,即倾城、光明与昆仑之间发生的曲折爱情故事的基础上,吸纳了后现代爱情价值观的神话性浸染效应的叙事模式。
其间,此种明显的文本特征体现在倾城的情感态度的数次转变上。作为女人,在那样的社会里,有着自己的生存方式的适应性特征,她屈从于权力而又率性而为,其命运的变化也是体现了因女色而“倾城”的神话性想象的。这在神话性上,权力、美貌与忠诚、嫉妒之间的相互噬咬,构成了传统爱情价值观受到世俗生活的神话性浸染的后现代爱情叙事模式。
此外,片中“满神”的符号性意义,在此体现为一个情感和命运的预言家,是叙事角度的全知者。她的视角,她的无所不知的神奇能力,使影片抹上了一种奇幻神圣的浓厚神话色彩。“满神”在此的功能,就是一种权威力量的代表者,而倾城的选择恰恰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乎的只是自己的感觉,她的这种做法恰恰是对权威力量的反抗,或者说是对命运的不屈服。在影片的开始,作为小女孩的倾城在和“满神”的对话中,她对命运的选择,恰恰是与最终结局的“时光逆转,生命可以从头再来,对爱情的另一次选择”的命运相呼应,这既可以说是倾城的“率性而为”的后现代爱情性格对命运的一次胜利,也在叙事模式上实现了对权威力量(满神)的叛逆性胜利。
后现代爱情观是当前青年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青年创作群体的创作风格和制约着其它创作者的文本叙事特征(以青年为主要接受群体),影片《无极》就是这种制约创作或者说迎合创作的作品,只是在这样的现实主义下,导演仍将其深切的神话情怀表达于爱情叙事模式中,将其浸染成绚丽斑斓的爱情魔方。
四、结语
神话精神,作为视觉文化,尤其是影视作品的独特人文特质,有着不可估量的创作意义。它通过类比、造型和叙事等方面的文化性渗透,使得影片《无极》的魅力得以提升,观众的接受效应得以加强。尽管影片存在着故事情节上的明显缺陷,但此间,在神话精神内涵的阐释和神话性风格的塑造方面,笔者认为,影片确实做的是很成功的。因此,片面地将影片《无极》看作一部失败的作品是有失妥当的,影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现实社会对神话精神的需求和神话精神的独特文本功能,理应对其做出一定程度的肯定。
【参考文献】
[1]邓启耀.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2]郝朴宁,李丽芳.影像叙事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