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质勘查行业形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质勘查行业形势范文1
关键词:地质勘查 事故起因 事故特点 安全投入
根据2009年相关部门对地质勘查行业的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08年底,我国共有35万余人在从事地质勘查的工作,到目前为止,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还在不断的增加,地质勘查行业不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队伍,也是一个不能够忽视安全性的群体。地质勘查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先行性行业,该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因此,其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方面的要求也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随着地质勘查行业的日益发展和扩大,其安全生产工作也不断的受到重视,地质勘查的安全投入已成为近几年人们讨论的重要问题。
一、地质勘查事故的基本类型以及其特点
地质勘查的内容包括了对地质进行调查、采样、评价、预查、详查以及深入勘探等。主要任务是帮助能源开采等行业提供良好的准备基础,准确的勘查并整理出科学的地质资料数据,为矿产开发日后的顺利工作做准备,从而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地质勘查是一项具有较大危险性的工作,工作中的有害因素具有多样且不定性的特点,因此,我们必须在工作前进行科学合理的安全投入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的发生。从以往的资料来看,地质勘查中发生的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因人而导致的事故
“人”是所有行业建设中的主导体,同时也是导致危险事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通常情况下,即使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在于“物”,但也无法完全排除人的主观失误,这种失误主要表现有三点:
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加强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养。对该行业的危险性没有深入的了解,在工作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没有对工作所在的地域进行深入的勘查,缺乏科学数据。某些员工在经济利益的诱惑和操控下,在工作中违反规定并进行违章操作。工作人员没有对工作所需的设备进行良好的日常维修和养护工作,导致事故发生。
员工自身素质低,缺乏安全素质的培养。个人性格和心理素质无法胜任地质勘查的工作,生理机能不符合岗位的基本要求,不能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在工作时产生极大的压力,情绪起伏大,安全技能不过关,由此导致事故发生。
安全措施差,在工作时没有预防事故发生的基本能力,对设备不够了解,不懂完善和修理设备,管理不到位,没有明确科学的分工,长时间的疲劳作业,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二)环境因素导致事故发生
地质勘查的工作环境普遍艰苦,地理位置复杂。这属于工作的外部条件,难以人为的改变,因此加大了勘查工作的危险性。地质勘查工作通常都在远离城市的区域进行,具有流动性和分散性,因此天气状况、地理位置以及周边环境都是引发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环境危害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突发的恶劣气象所诱发突发状况有时能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例如雷击、山体滑坡、雪崩、洪水以及泥石流等;极端且复杂的地理环境也能导致人为事故的发生。例如高原反应、失足坠崖、高原性心脏病、关节炎、雪盲等等;动植物也是环境危害中的一种。例如在野外地质勘查的过程中遭受毒蛇或者猛兽的袭击,又或者触碰到有害植物以及疫源性微生物的等,由此引发传染,导致工期停滞。
(三)设备导致事故发生
地质勘查的设备必须时刻保证其安全稳定性,而设备最初的安全和稳定性是由设计、制作和安装来共同决定的,但在工作中设备的安全性还需要人为的保养才能确定其基本的安全性,除此之外,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极大的危险。地质勘查中因设备而导致的事故主要指在工作不科学的使用坑深、物探以及钻探等设备。不同的设备导致的事故也有不同的特点。
主动或者是被动的物理致害,例如人体吸收了过大的放射性探测仪所散发出的辐射,设备在安装使用的过程中漏电而致人死亡,某些设备的外形庞大且具有凸起部位,都容易伤害人体健康,重则致人死亡。
化学致害。例如在运用某些化学分析仪器时,会导致化学液体或者气体泄漏使人中毒。
运转致害。运转致害主要是指在大型设备在运动的时候与其他设备或者人体发生碰撞、挤压或振动导致设备失控,导致事故发生。
能量致害。能量致害主要是指勘查设备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同时可能会伴随着辐射、电能以及机械能等能量向施工现场释放,最终加深事故的危害程度。
二、 地质勘查各种事故发生的概率特点
(一)天生性的伤害大于物化伤害
与其他行业相比较,地质勘查行业的危险性更大,工作环境更特殊。通常地质勘查的工作环境具有露天时间长、流动性大、作业人少等特点。交通方面主要以步行为主,受到毒物以及易燃易爆物品伤害的可能性较小,而环境因素大多是无法因人力而改变的,因此勘查事故的发生天生性较大。
(二)主观性的事故较多
主观主要表现为人的思想、感觉和意识方面。主观性事故主要指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受到了自身主观意识的影响,模糊了安全意识并将这种主观意识表现在了行为上,从而产生失误导致事故发生。
(三)突发事故较多
所谓突发事故就是指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所发生的灾难性事故。由于地质勘查工作的特殊性,很多由环境因素或者设备因素所带来的危害都是难以预见的,而这种事故也是最难避免的。
三、 地质勘查安全投入的结构和重点
安全是每个行业以及每个人能够持续发展和生存下去的基本需求和状态,只有安全了,才能将物质财产及人身伤害的概率降到最低。要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就必须全面做好安全准备,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大力开展安全活动。
学术界对安全投入的构成有多种不同的划分,但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硬件和软件上的投入,硬件主要指物质和外界的环境。软件主要指人。要做好安全工作,必须从硬件和软件这两大方面入手,改善降低其中的不安全因素才能最终实现安全。
(一)安全硬件的投入主要有
1、安全防护设施,其中包括安全标志、漏电保护装置、连锁保护装置、施工地的安全排水设备、钻探避雷装置等等。2、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其中包括野外消毒药剂、防疫针剂、防毒面具等等。3、应急救援设备,主要包括氧气袋、照明设备、通讯定位设备以及医药箱等等。4、安全办公设备,主要包括录音笔以及摄像设备等等。
(二)安全软件的投入主要有
1、安全科学的技术研究。2、安全奖励以及安全补助津贴。3、专业应急救援演习。4、安全文化的宣传和教育。
就目前而言,人们对安全的渴望和追求是强烈的,但实际上对做好安全的能力却是有限的,尤其是在经济上的投入,没有任何行业愿意不惜代价地去保证绝对的安全,因为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安全。但就地质勘查这个行业来说,若将硬件和软件这两方面进行大量的安全投入,那么其所收获的社会和经济利益则会比他们所投入的更大更多。在减少事故发生的同时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实现了高效率和高质量的作业。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地质勘查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将其常见的安全事故进行了分类,并详细分析了事故的成因和特点。本文认为地质勘查行业进行安全投入是必要的,需要全面加大对安全软件和安全硬件的投入,唯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地质勘查行业的专业技术,从而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东云,王.论地质勘查行业的事故特点与安全投入[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1,18(4):104-108
地质勘查行业形势范文2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各行各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地质勘查因此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了显著的地位。尤其是在地质勘查的改革发展中,地质勘查单位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事业单位向企业经营化方向转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同时管理运行机制也发生了调整。在此基础上,做好地质勘查统计工作尤其重要。然而,国内地质勘查的统计工作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在一些问题上需要做好完善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1 地质勘查行业统计工作概述和意义
地质勘查统计工作,即针对地质勘查事业而进行科学决策及宏观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对于地质勘查行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有较好的监测及指导作用。对于我国的地质勘查行业的统计工作,有明确的政策支持:如《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就提出要全面地掌握地质勘查行业的基本情况,为该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好准备工作,国土资源部也曾出台过类似的政策,要求相关单位要定期调查地质勘查行业的基本情况,并对得到的数据展开仔细的核查及汇总,妥善地完成统计工作。[1]
1.1 地质勘查行业的统计基础知识
地质勘查统计工作一般由具备地质勘查资质,并且享受地质勘查事业费的单位执行这一工作,该单位主要包含中央及属地管理地勘单位、科研院所、矿业公司及勘查技术服务公司等。而统计主要针对的是矿产资源和工程地质等,并对其实施勘查、测试及评估,一般可分为如下五类:一是能源矿产;二是固体矿产地勘;三是二氧化碳和水等矿产地勘;四是基础地质勘查;五是地质勘查技术服务。具体的统计方式则是每年对地质勘查行业进行全面调查,通过“全国地质勘查单位执业信息报备系统”完成信息的传递,展开相关的统计和分析工作。
1.2 地质勘查行业统计工作的意义
首先,地质勘查统计数据关系着企业的决策。与计划经济时期不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地质勘查统计结果来进行经营方向的决策,而不能依赖于国家的计划和政策。
其次,地质勘查统计结果为相关单位的组织和调控提供数据支持。任何生产单位都需要组织和调控来达到各个部门、各个环节间的配合和有效衔接,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需要一定的数据支持才能良好完成工作,地质勘查的统计结果对于相关单位的科学调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2 地质勘查行业统计工作的现状分析
2.1 统计管理制度及统计机构不健全
虽然地质勘查行业统计结果对于相关单位的经营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有部分地质勘查单位没有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该工作主要由经营管理或者是财务部门等职能部门来完成,因此在统计过程中一方面是工作制度不够完善,如对于统计结果的保存、交接及审计等都没有明确规定;另一方面则是统计方式的不同等,导致未能全面且综合地考察相关的数据,使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威胁,不能全面及客观地反映出勘查对象的真实水平。
2.2 地勘单位领导不够重视,工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在地质勘查单位中,统计工作难以取得显著成绩,因此很多单位的领导对其不够重视,缺乏科学的了解。在一些地勘单位中,统计工作有的是管理或财务部门的人负责,还有一些则是临时兼职人员,只有少部分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对于兼职人员而言,不仅没有专业的基础统计知识,还缺乏责任心,对统计工作不能全身心投入。而管理及财务部门的人员则还有本职工作要完成,因此导致统计结果的质量不高。
2.3 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地质勘查单位的统计工作具有来源多、负担重、统计繁杂等特点,如市场地质勘查、矿业开发等多种来源,还有地质勘查的成果统计、探矿权的年检、变更、延续等都需要做好相关的统计。因此,统计工作的难度较大。而在信息和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给统计工作的简化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总体而言,地勘单位的信息化技术引入较少,大部分还是依据以前的方法来做统计工作,从而未能实现统计工作的高效性。[3]
3 促使地质勘查行业统计工作更好发展的措施
在上述内容中,我们主要分析了地质勘查行业的统计工作为相关单位的经营和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持,并指出了目前统计工作的开展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而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方法,希望能更好地推进统计工作的发展。[4]
3.1 以国家政策为指导,健全统计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
加强地勘统计的宣传工作,让地勘单位从上到下真正地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单独设立统计机构,配备专业的统计人员,并完善统计管理制度。具体以《统计法》为基础,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统计管理制度,使其能做到依法统计,客观、真实地反映地质勘查行业的现状。在统计工作中,以地勘行业的整体情况为基础,结合行业发展的现状,适时适度地调整统计指标,使其能最大程度上给相关单位的经营和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3.2 做好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综合素质
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我们对统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在地质勘查行业中,其统计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而很多工作人员并非科班出身,因此我们要定期地组织相关的技能培训,使其拥有更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统计能力,并且充分地运用于统计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等。只有让工作人员真正地意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才能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地勘行业的统计事业中,而不是得过且过,不负责任。同时,提高其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结合行业现状,改进统计方法,并参与到单位的经营发展中。
3.3 提高统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在统计工作中,除了数据的收集和汇总外,更重要的是现代化服务型统计的建立和完善,这部分的工作对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计算机的快速处理能力及网络的便捷,我们能更好地完成统计工作的收集、汇总,还能结合国内外地勘形势与行业发展,最大限度地利用统计结果。
地质勘查行业形势范文3
关键词:固体矿产勘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一般来说,我们会将除了液体矿产、或是气体矿产以外的固形矿产统称为固体矿体,而固体矿产勘查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是由地质勘查技术人员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一个地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产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从中得出准确的固体矿产勘查成果资料,通俗讲是一项寻找矿产的活动。可以说,地质勘查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固体矿产勘查的质量控制管控十分必要。
1、固体矿产勘查面临的问题
1.1固体矿产勘查人才相对紧缺
解放初期,地质矿产勘查产出比还是相当高的,很多人愿意投身到矿产勘查的行业当中去,涌现了很多人才。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勘探地质行业一度从解放初期的繁荣景象走向衰退,很多技术人员放弃地质找矿,从事其它行业,甚至是整个勘查团队转行,造成矿产勘查人才大量流失,同时一些开设地质学的科研院校也取消了此类专业。2000年后,地质业开始复苏,大批的毕业生来到生产一线,但由于地质勘查工作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刚毕业的学生仍无法胜任,同时缺少有经验的师傅指导。这导致了目前30、40技术人员这一中坚力量相对紧缺的现状。
1.2固体矿产勘查资金不足
资金是固体矿产勘查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它为矿产勘查提供物质基础。资金投入不足对我国矿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资金投入不足主要是(1)由于我国政府部门和地方各企业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投入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而且固体矿产勘查投资风险大,多数矿产勘查资金投入大、资金回收周期长,因此导致资金审批难、投入缓慢;(2)由于缺乏长效机制,可长期依靠的公益性资金投入微乎其微,政府部门对此类性质的矿产勘查投入的责任模糊不清,延续性差;(3)我国矿产资源市场还没有健全,致使买卖信息不对称,造成了金融市场上的融资困难。这些原因都造成了固体矿产勘查投入明显不足。
1.3固体矿产勘查工作难度增加
一方面,建国初期,我国地质勘探的方向主要是露头矿和浅位矿。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原先的浅层矿、露头矿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经过多年的开采,这些矿山均面临资源枯竭。在这种形势的迫使下,我国的矿产地质勘查方向不得不转到隐伏矿和深位矿。另一方面,建国初期优先在交通和经济发达地区开展找矿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原先的矿产地或资源枯竭或不适合开展找矿工作,这样矿产勘查工作不得不转向西部的高山、荒漠。这些转变无疑都大大增加了找矿难度。
1.4固体矿产勘查技术落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更新、更好、更准确的地质勘查技术被发现。但是我国的勘查技术人员还在使用比较传统的勘查技术,对于新的技术、新的方法还不能熟练掌握,难以应用到实际的勘查工作中,从一定程度上使矿产勘查工作不能顺利进行,这极大的阻碍新的矿产矿地的发现。
1.5固体矿产勘查体制落后
我国现有的地质勘查单位绝大部分都是在解放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国家是出资人和收益人,而且对矿产勘查行业管得过严、过死,这样就导致私人无论是在资产、人员、装备、机制、特别是独立融资的能力、抵抗风险的能力与市场匹配的条件差距甚远。私人投资矿产勘查行业变得举步维艰,但是在如今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模式阻碍了矿产勘查的发展,不利于矿产勘查行业的扩大发展,以前的勘查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2加强固体矿产勘查质量管理的重要举措
2.1确保地勘项目部质量
在实际的地质勘查工作中,地勘项目经理部组建工作是非常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对于固体矿产勘查质量管理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其中,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第一负责人,是要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管理。因此,这就要求项目经理不单就有较高专业技能知识水平,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管理能力,有着先进的管理观念,并能够对固体矿产勘查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强化与完善。此外,地勘中的项目经理部中要配备水平较高的专职技术负责和足够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切实保证了项目班子质量,选择高素质人才组成的项目经理部,才能充分保障固体矿产勘查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2加大矿产勘查资金投入
资金在矿产勘查每一个环节都起着很重要的地位。造成固体矿产勘查资金投入不足的原因很多,要加大矿产勘查资金的投入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全国性的“地质勘查基金”,给予勘查单位适当的补贴,有效地调动更多的资金进入;(2)促进矿产勘查企业与开发企业深化合作或重组,以大型矿业企业为导向,建立适合现阶段的现代化企业制度,组成勘查开发企业联合体;(3)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加强矿业权市场规范化、标准化,消除行业垄断和地方性垄断,保证地质勘查企业的市场收益;(4)加强政府部门对地质勘查的组织协调,尽量减少企业的勘查风险,鼓励和促进企业有信心投入地质勘查行业。
2.3加强矿产勘查理论研究
研究矿床形成的基本原理就是成矿作用的动力学问题,它是地球化学过程动力学的分支。因此加强矿产勘查理论研究特别是隐伏矿、深部矿理论研究,通过成矿模式建立相应的勘查模式。对已有的矿床还应进行反复研究和总结,在新矿床的预测方面,对已有的理论、假说、不应照搬,也不应全盘接受。不应仅限于对已知矿床的研究,不能只满足于采集一些证据性的数据和样品得到学术上的结论。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理论、形成新的理论指导。这样对于隐伏矿和深部矿的发现就变得更加容易。然后结合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特点,依照自身的实践经验,合理和正确选择矿产勘查靶区,增加发现矿山的成功率,依靠先进的技术,寻找新的矿产资源。
2.4引进先进矿产勘查技术
先进的矿产勘查技术对整个勘查活动意义重大。不断引进先进的勘查技术,提高矿产资源勘查效率和准确度。目前地质矿产勘查的先进技术主要有以卫星和雷达为技术手段的卫星遥感技术、以计算机数据处理和信息采集为应用的物探技术、以化学为基础的地质分析和各种偏心提取技术、深部钻探技术、信息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这就要求地质勘查人员能够熟悉操作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因此必须加强对勘查技术人员的仪器操作技术培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有更多精确、复杂的设备被发明,必须及时更新勘查设备,提高矿床勘查的成功率,使其勘查工作能够迅速地实施。
2.5勘查单位应建立并落实质量体系
首先,想要确保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固体矿产勘查质量,就必须加强建立完善的固体矿产勘查质量管理体系,并对其中所有涉及的环节、资源以及程序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从而确保最终固体矿产勘查结果的真实有效性。在当前的固体矿产勘查管理体系中主要包括的内容有:支持性文件、程序文件、手册等等。其中,程序化文件是整个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实际的固体矿产勘查质量体系建立过程中,一般的流程顺序为:第一,相关的地质勘查单位应该确立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制定统一的规范标准和勘查方法,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第二,编制相应的质量管理手册以及程序文件。第三,固体矿产勘查质量管理体系在应用中,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领导作用,尤其是管理阶段的人员,更应该注重对下属人员质量意识的培训教育,以此来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其次,地质勘查单位要定期举行评估大会,对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讨论,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改善对策,从而逐步提高固体矿产勘查质量管理水平。
结束语
我国的地质勘查依然还存在很多问题,不能盲目冒进,随着国家对地质矿产勘视,地质矿产勘查的问题会逐一被解决。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相信通过广大的地质勘查技术人员不断探索和实践。我国的地质矿产勘查将会取得卓越的成就。在国家规范的体制和正确引导下,在矿产勘查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的前提下,地质矿产勘查必将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的服务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厚民,吴良士,李建武,王安建,王勇毅,王高尚. 矿区范围的划分与勘查程度的确定[J]. 地质通报,2014,05.
[2]黄林. 浅谈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质量管理中的若干问题[J]. 低碳世界,2014,11.
地质勘查行业形势范文4
一、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企业化主要意义
(一)提高成本核算质量
使用企业化的成本核算方法,可以全面严格的进行成本核算,能够真实反映地质勘查项目的成本,有利于准确的核算地质勘查项目的成本与收益。首先,可以分清成本超标的责任,可以实现对所有部门和人员的具体监控,有助于落实成本考核的制度。其次,可以强化地质勘查单位的成本管理意识,使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从本职岗位出发,有效防止出现成本超标问题,从而实现了在事业体制下无法实现的高效成本管理目标。
(二)成本折旧核算优势
企业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对成本折旧的核算更科学,更有利用在反映出固定资产的余值。首先,采用企业化的成本折旧方法,可以减轻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可以更真实的反映出地质勘查单位的实际资产状况。其次,可以清晰的反映出地质勘查单位固定资产的损益情况,可以在细致的数据分析中,反映出地质勘查单位在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三,实现了地质勘查单位资产合理配置的目标,对于满足地质勘查单位进行资产的优缺点分析,科学的选择筹款方式有重要意义。
(三)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使用企业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提高了地质勘查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消除了财务管理工作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问题,方便了地质勘查单位与业务相关单位的账目往来,提高了地质勘查企业的办事效率。首先,提高了地质勘查单位抗风险能力,有效的消除了财务管理中的隐患,为地质勘查单位建立了良好的财务环境。其次,稳定的提高了地质勘查单位的盈利能力,对于促进地质勘查单位的市场化改革有重要的意义,是当前地质勘查单位适应市场化竞争的需要和基本前提。第三,可以消除信息不对称对地质勘查单位带来的影响和问题,可以通过财务管理部门对市场信息的收集,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确定战略发展方向,从而找到合适的项目,助推地质勘查单位的有效发展。
二、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企业化基本特点
(一)财务管理目标特点
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的企业化有双重任务目标体系,不仅体现出地质勘查单位追求地质勘查的社会效益,同时还要体现出地质勘查的经济效益。强调在财务领域反映出地质勘查工作的成本,为地质勘查事业的发展和勘查技术水平的提高得到必要的资金支持,从而实现地质勘查工作价值的最大化。首先,必须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地质勘查单位的日常业务活动进行全新的核算,尽可能的在当前体制下扩大收益,实现地质勘查单位利益的最大化。其次,要通过社会化地质勘查项目来弥补公益地质勘查项目中的亏空,通过企业化的财务管理来实现收支平衡。第三,还要通过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的企业化运行实现积累目的,为地质勘查事业发展提供必要动力支持,做到科学确定地质勘查财务管理目标。
(二)财务管理任务特点
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的企业化运行,使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的任务体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要求地质勘查单位既要承担事业单位单位的财务管理职能,同时还要承担企业性质的财务管理任务,不仅要完成针对公共财政系统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预算编制,履行财务监督和迎接检查等任务。同时,作为企业性质的地质勘查单位要构建新财务管理模式。例如,地质勘查单位作为国有资产的管理人,必须依法进行经营管理活动,从而有效应对国家对地质勘查行业投入日益减少现实和满足社会地质勘查工作的需要,围绕着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筹集勘查资金,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等任务,以及进行必要的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科学的进行利润分配,在真正实现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自收自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地质勘查单位的技术水平,促进地质勘查事业快速发展。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特点
信息化是地质勘查单位的发展目标,同时也是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必须围绕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总趋势,按照企业财务管理的结构,提高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效率,更好滿足地质勘查单位的实际财务需求。首先,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实行企业化管理后,对内财务管理强调在财务数据统计支撑下,实现财务成本的有效控制,切实减少不必要的财务开支,强调财务支出与收益的合理比率。其次,地质勘查单位对外财务管理要求往来账目清晰,保证财务数据如实反映收支情况,同时能够在数据信息分析基础上,实现财务资金的高效利用,全面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发挥出企业化财务管理积极作用。
三、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企业化注意事项
(一)注重创新管理理念
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企业化与地质勘查单位更好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密切相关,只有地质勘查单位按照企业化的方式进行有效运营,才能不断提升生存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更好满足地质勘查事业的发展需要。财务管理企业化应当从企业财务管理基本理念出发。首先,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改变过于那种单纯的记账管理模式,要在科学进行财务管理职能定位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核算,体现出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作用,将财务管理企业化运营模式与地质勘查单位的需求相结合,更好的满足地质勘查工作的实际需求。其次够围绕着行业发展趋势,地质勘查市场动态,以及地质勘查单位现有技术水平,科学的配置有限的资金,实现合理调配各种资源目的,做到以市场为中心,有效解决地质勘查中的问题,实现全面成本控制预算。第三,树立成本意识,对成本进行全面的控制,将财务管理与其它单位管理相结合,实现围绕财务数据开展科学的成本控制工作,消除地质勘查单位运转中的浪费问题,全面降低日常工作损耗。
(二)注重做好会计核算
企业化财务管理的核心是会计核算,实施企业化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关键在于采用科学的会计核算方式,全面清晰的计算每笔地质勘查业务的收支情况,从而依靠财务会计核算,为地质勘查单位寻找现代化的工作经验,使地质勘查企业更好满足现代地质勘查需求,并且促进地质勘查企业的长远发展。首先,必须做好现有资产估算,在全面清算现有设施设备的基础上,保证资产的完整性,实现对现有资产的統一管理和科学实用,这样有助于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体现出企业化资产流动特征。其次,采用企业化的财务核算方式,围绕着主营业务的需要,切实改变传统的不适应市场的财务管理模式,能够采用新版会计制度中的科目,全面反映出地质勘查单位的经营活动。第三,通过信息化的财务管理软件,不仅要做好具体的会计工作,而且还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在相关数据的支撑下,从财务数据中总结企业的运营得失,促进地质勘查单位快速发展。
(三)全面提高成本管理意识
企业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意味着绩效与成本控制挂钩,只有注重地质勘查中的成本控制,才能提高地质勘查的效率,满足社会对地质勘查单位的实际需求,也只有降低地质勘查的成本,才能在同行业中保持良好的竞争优势,从而有效应对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首先,树立成本核算的理念,使地质勘查单位的基层职工认识到成本的重要的意义,从而全面节省成本支出,强化员工的节约意识,切实降低管理费用与勘查费用等。其次,及时收集成本信息,在具体软件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有效的节约地质勘查工作成本的方式方法,使各种野外作业,内业分析,工程计划部门等进行全面的优化改革,不断提高地质勘查的绩效。第三,不断总结成本控制的有效经验,形成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这些才能发挥出财务管理企业化的真正意义。第四,形成激励性机制,以财务成本控制数据为基础,对有效节约成本的人员和部门进行必要奖励,这样才能促企业化管理方式的全面推广,使人人重视成本控制。
四、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企业化具体措施
(一)科学界定地质勘查单位性质
为了推动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的企业化,从根本上有效贯彻落实财务管理企业化的各项制度,消除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企业化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必须清晰的确定地质勘查企业的性质。首先,真正的实现事企分开,探索地质勘查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按照市场化的经营管理规律,全面科学界定地质勘查单位的财务管理章程,完善地质勘查单位的财务管理企业化制度,不断提高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企业化的水平,发挥现有人员财务人员的作用,实现优化财务管理目标。其次,落实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企业化的责任,由法人对国家投资进行全权负责,充分保障法人的自主经营权,从而对内部进行优化管理,对外保证以企业化的方式来运营勘查项目,实现对地质勘查项目竞标、财务支出审核、勘查业务成本核算,勘查收益计算的全面有效执行。
(二)完善内部控制的有效机制
财务管理的企业化运营,必须从地质勘查单位的内部做起,要完善地质勘查单位财务内部管控机制,坚决制止内部控制方面出现的不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制度约束力较差,地质勘查成本超标等问题,全面提高地质勘查单位的财务管理质量。首先,认真落实各部门和具体人员的财务工作职责,切实发挥所有人员的财务管理作用,实现全员参与财务管理。做到财务往来票据和佐证材料的齐全,认真执行外业食宿等支出规定,完善经手人制度,保证地质勘查的往来账目符合企业化运做程序。其次,完善财务管理的监督机制,按照财务管理的岗位和职责不同,形成相互约束的监督体系,注重合理划定地质勘查单位领导的审批权限,重大财务支出事项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后决定,采用利益相关人的回避制度,有效地质勘查单位人员在企业化运营中谋取私利问题。
(三)做好微观层面的把控工作
地质勘查行业形势范文5
[关键词]固体矿产 地质勘查 找矿方法 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156-1
矿产地质勘查技术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科学,不仅需要专业人才的大量培养,也要不断地深入探索寻找新的勘查思路,探寻更为先进科学的措施与技术,是每个矿产地质勘查与找矿技术工作者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安全、高效、发展、创新”是矿产地质勘查与找矿的核心内容,应当始终贯穿于矿产勘查的全过程,保证勘查质量,在激烈竞争的矿产资源市场中,使矿产企业能很好地生存、发展。
1地质勘查技术的原则
1.1统筹规划。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商业性质和公益性质的地质勘查进行统筹规划,统筹调查矿区地质和矿产勘查。对地方地质勘查工作和中央地质勘查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对国内地质勘查和对外开放的地质勘查领域进行统筹规划,地质勘查工作的部署和规划,至少需要提前10年来进行,只有这样,才可以将地质勘查基础工作的先行作用给充分的发挥出来。
1.2拓宽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有着更为广泛的矿产需求,并且要求越来越高的矿物精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对地质勘查工作的应用和服务领域进行积极的开拓,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另外还需要结合我国康婵资源的具体情况,将重点矿区的勘查工作以及重点矿种的勘查工作给作为所有工作的重点。提高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实现地质勘查广度和深度提高的目的。
1.3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和创新地质勘查技术和成矿理论,建设和完善地质创新体系,大力发展地质信息技术;有效的结合起科研技术和勘查技术,进行科技创新,提高我国的勘查能力。对体制进行完善,扩大合作:要对地方和中央政府关于地质勘查管理方面的政策体制进行健全和完善,将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积极性给充分调动起来,创新地质勘查机制,实现多渠道发展的目的。
1.4立足国际。扩大合作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资源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就要加大矿产资源领域对外开放的力度,鼓励国内外企业合作开展境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并且扶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与国际接轨。
2主要地质找矿方法
2.1地质填图法。运用地质理论和有关方法,全面系统地进行综合性的地质矿产调查和研究,查明工作区内的地层、岩石、构造与矿产的基本地质特征,研究成矿规律和各种找矿信息,构成了地质填图法。
2.2砾石找矿法。砾石找矿法是根据矿体露头被风化后所产生的矿砾,在重力、水流、冰川的搬运下,形成了矿床的有效范围。利用这种原理,沿山坡、水系或冰川活动地带研究和追索矿砾,进而寻找矿床的方法。
2.3重砂找矿方法。重砂找矿方法是以各种疏松沉积物中的自然重砂矿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实现追索寻找砂矿和原生矿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地质找矿方法。
3地质矿产勘查存在的问题
3.1基础薄弱。近年来我国的矿产储量的年增长率日趋缓慢,多数金属矿产增长甚微,危机矿山越来越多,目前地质矿产勘查的技术难度也在不断的加大,国家对地质矿产勘查资金的投入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地质矿产勘查形势的需要。
3.2管理分散。地质矿产勘查单位之间由于各自的隶属关系的不同而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工作范围和技术领域,各自掌握着分散的地质矿产勘查资料,资源整合难度很大,不利于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重大突破,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支撑与服务的力度不够。
3.3体制乏力。我国现有的勘探单位大部分是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建立的,当时地质勘查的出资人和受益人均是国家。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政府开始退位到公益性的地质勘查,大部分投资的主体和受益主体在市场,而原有单个地质矿产勘查单位无论资产、人员、装备、机制,特别是独立投融资能力、抗风险能力与合格市场主体的要求相距甚远。
3.4创新不够。具有宏观影响的找矿成果很不突出,地质行业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难以脱颖而出,在国际地质学术领域研究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4提高矿产地质勘查质量的措施
4.1政府可以完善相关的法律措施充分维护探矿者的权益。首先完善有关勘察矿源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体系,降低探矿者的风险、提高探矿者的利益。其次解决“探矿权”和“采矿权”两权分割的问题,确保“探矿权”可以顺利向“采矿权”过渡,且要落到实处,以便吸引更多资本注入到矿产勘查项目中,并且要给予新伙伴必要关照和支持。
4.2综合应用现代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的找矿方法有了巨大的进步。将各种找矿方法进行有机结合,通过研究岩石物理性质的差异,去寻找从地表到深部的状况和成矿的规律。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各种糖密仪器的使用,提高测量的准确性,从而获得可靠的数据,为技术人员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为了保证找矿的质量,提前将地质勘查的规划部署工作完成,相关部门要做好统筹规划,积极做好相关部门的人员和勘查的准备和保障工作。
4.3全面分析研究勘查地区的地质条件。矿层的稳定性、构造、矿床水文地质、矿山工程地质等地质要素都要弄清楚。弄清楚该区域的地质条件后,紧接着则要分析各种地质要素在矿山开发中所占据的重要程度,及勘查时的难易程度。然后根据项目任务确定此工程的布置原则,确保工程的每个环节顺利实施。
5结束语
矿产地质勘查的工作是一项精密的、精确地、不容有误的工作,矿产勘查工作也同样是矿产行业中的重中之重。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工业化进场将会越来越快,那么就需要更多的矿产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地质勘查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对勘查力度适当加大,建议在今后的找矿工作中,综合多种勘查方法加以查证,以期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白明辉.固体矿产合理勘查开发指标体系的构建[J].青年科学.2010年04期.
[2]陈廷愚,耿树方等.成矿单元划分原则和方法探讨[J].中国地质.2010(04).
地质勘查行业形势范文6
关键词:地勘单位;会计管理;问题;对策
所谓的地质勘查会计,指的就是地勘单位核算、分析以及预测经济活动、并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的一种专业会计形式。由于我国地质勘查产业所实行的一系列政策以及管理要求有着一定的限制作用,使得地勘单位会计管理工作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
一、地勘单位会计管理工作不够规范的原因分析
我国的会计工作之所以会存在很多的问题,并不是在会计核算上出现了问题,而是在会计管理工作上出现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前不够完善的会计制度,使得会计管理工作中的财务内控制度无法适应当前财务改革的发展步伐,同时,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够有效,所以,无法与新形势下的发展相适应。(2)实际的会计管理制度无法相融会贯通于会计管理理论,不能准确地进行预测和分析。(3)当前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存在着普遍不高的问题,并且,会计工作人员不能积极地参加进修学习活动,特别是对于一些工作经验比较长的会计工作人员来说,即使他们在会计工作上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和水平,但是,他们由于自身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是有限的,使得其不能积极参加学习进修新业务的相关活动,最终使得他们在实际的财务会计工作过程中,常常会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来进行相关的财务处理工作。
二、地质勘查单位会计管理工作的特征分析
由于当前我国的地质勘查工作有着自身的一系列特点,例如:工作周期比较长、前期投入比较高以及工作风险比较大、投入产出不成比例或者比例不够确定等等,使得地质勘查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往往是不同于其他企业的。
1.地质勘查会计科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由于地质勘查会计管理工作其业务内容与一般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的业务内容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地质勘查会计管理工作在设置一些管理科目的时候,难免会具有自身的一些独特性,同时,这些特殊的科目也仅仅只在地质勘查单位而存在。
2.地质勘查单位会计核算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地质勘查单位其工作过程就是通过勘查地质情况,从而能够客观地分析以及了解地质情况,并且能够根据勘查所得的结果,将其提交给与其相关的矿产分布以及矿产储量的书面报告,这是信息化产品的一种重要形式。所以,地质勘查单位所进行的会计核算工作是相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的。地质勘查单位通过将勘察成果资料进行转让或者出售,从而将主营业务收入以及利润更好地获得。地质勘查会计活动中所进行的成本核算环节,自身具有一定在双重性特点,因此,地质勘查会计活动中的成本核算需要从实际的地质项目以及工作项目出发。而地质勘查单位的主营收入则是通过科目来实现的,地质勘查单位在进行科目分配的时候,往往是按照4:3:3的比例,从而根据这种比例将其转做成地质勘查单位的发展资金或者公益金等。
三、如何有效地加强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工作管理
1.不断建立健全会计控制运行机制
随着地质勘查单位逐渐实施的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以及地域性的管理模式,使得地质勘查单位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事业单位,而是逐渐转变成了具有独立的企业法人的经济实体之一。所以,对于地质勘查单位来说,在实际的会计管理工作中,需要严格遵循市场机制的运营模式,并且逐渐建立健全符合企业发展的管理制度。地质勘查单位的管理层需要对相关的工作条例严格执行,并且将相关的职能人员配备齐全,而总会计师作为地质勘查单位的中心,队长应该辅助总会计师来对企业的经营目标进行划分,根据实际的经营目标,将其划分成不同区段的管理等级,同时,要从现在的企业组织架构出发,对责任中心再次进行划分,使得责任中心能够对自身的权利范围以及相关责任足够地明确,只有做到这些,地质勘查单位的经营活动才能够更加有效、稳定地发展下去。
2.逐渐确立和完善以会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无论是什么形式的管理模式,都是在会计活动的基础上建立的,并且实施统一的管理模式,更加有利于企业进行管理工作。
四、不断加强地质勘察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
1.不断确立和巩固会计管理在地质勘查单位中的重要地位
所谓的会计管理工作,实质上指的就是企业内部收集、分析、整理以及报告各种信息的过程,对于企业管理工作来说,不断明确和巩固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由于地质勘查单位不能够深入地认识会计管理工作,并且缺乏专门的部门来对会计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使得会计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率并不理想。
2.不断加强会计队伍的建设力度
(1)要在地质勘查单位内部逐渐将人才储备机制建立健全,并且将会计队伍的结构不断加以完善,同时,还需要在实际引进人才的时候,对人才的实践工作能力足够地重视,并且对人才进行一定的分层管理和利用;(2)逐渐将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健全,使得人才的专业技能得以有效地提升,并且在高素质高质量业务能力的会计管理体系建设上狠下功夫;(3)逐渐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综合性的考评,并且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加丰厚的奖励和报酬。
3.对单位会计责任主体进一步确定,使其具有更高的权利以及责任
由于会计人员常常会出现擅自更改职权的情况,并且在出现工作问题的时候,常常会将责任推到其他人员身上,这样的行为给企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所以,应该将会计作为单位责任主体进行进一步地确认,并且提高会计人员的主人翁意识。
4.不断强化地质勘查单位法人治理机构的会计责任
目前出台的《会计法》,不但使得法人治理机构的会计责任得以明确,并且使得企业管理层的维权意识得到了增强。会计人员也能够承担自身相应的法律责任了,使得地质勘查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法制化。总之,地质勘查单位作为具有相当规模的特殊行业群体之一,要想让自身的发展更加健康和稳步,需要将地质勘查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不断加强,使得会计管理工作能够相适应于当前客观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管理的相关要求,进而将地质勘查单位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作者:李姝 单位:河南省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参考文献:
[1]王文山.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0,0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