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范文1

【关键词】经济奇迹 经验 经济体制 可持续性

中国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1年中国大陆的GDP总量达到472564亿元,合7.3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按照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人均GDP达到5434美元,首次突破5000美元大关,而在1978年,我国GDP总量仅为3645亿美元,人均只有190美元,33年来我国GDP年实际增长率为9.9%,而世界平均水平仅为3.3%,人民的生活水平每十年就翻一番,而同样的成绩美国花了30年。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被公认为是一个奇迹,33年的改革实践我们虽然付出一些惨痛的代价,但也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

一、中国经济成功的经验

(一)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

20世纪后期世界出现了两种经济体制转轨方式即俄罗斯的激进式改革和中国的渐进式改革。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采取了激进式的改革即休克疗法,对经济体制各方面进行全面变革,改革的结果是,总产出大幅度下降,经济增长呈L型曲线,通货膨胀严重,社会失业大幅度增加,汇率贬值,出口不振,经济陷入严重的衰退之中,休克疗法的失败使俄罗斯GDP几乎减少了一半,GDP总量下降到美国的1/10。而同期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却使中国摆脱了贫困的苦恼,经济实力大为增强。我国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有以下表现,第一是摸着石头过河,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我国改革首先由农村开始,在农村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后开始在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减少了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障碍。第二是定点实验,以点带面,全面推广。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从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特区开始的,1989年扩展到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等十四个沿海城市,1985年在城市开放的基础上又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辟为经济开放区,从而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带。1992年以来,又决定对外开放一批边疆城市和内陆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这样,中国就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格局。

(二)政府强有力的经济干预。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制定连续的经济发展规划,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制定了到2050年的奋斗目标,而且每隔五年都有一个五年规划,落实本期奋斗目标,正是这些宏伟的规划指导者中国经济一步一步向前迈进。二是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当我国需要哪些产业优先发展时政府可以集中力量支持优势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对一些落后产业进行淘汰,例如我国重点支持的航空,高科技产业,高铁等。当经济出现问题时政府通过调控可以使经济尽快脱离危机,2008年的金融危机,我国也受到了严重打击,政府及时出台措施,出台了4万亿投资政策,拉动了经济的发展。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稳定优先。

中国经济之所以能保持30年的快速增长,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中国过去30年的改革并非是一番风顺的,1985年出现了第一次经济过热,1988由于采取了放开价格的办法,导致了两位数的通货膨胀,80年代末90年代初受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影响,我国社会也出现了一些动荡,但是我们始终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保持了正确的方向,成就了中国30年的辉煌。

(四)一切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每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制度,什么样的道路,都必须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既不能急于就成超越历史阶段,也不能骄傲自满,裹足不前。改革开放前由于急于求成,超越历史阶段,结果不但不能促进社会进步,反而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匮乏,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后,中国从自身的国情出发,制定了适合自己国情的一些了政策方案,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中国奇迹的可持续性分析

中国经济经历了30年的辉煌,但中国经济能否取得持续发展,是否会重蹈日本的覆辙,这是众多学者专家所关注的一个问题。目前中国经济中虽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有利条件。这些有利条件足以支撑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我国拥有强大的人力资源和广阔的国内市场。

人力资源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重要因素之一,对经济的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人力资源丰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普及,我国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力资源优势逐渐显现。强大的人力资源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的保障。另外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如果把居民的消费市场开发出来将会极大地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积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适应经济的发展。

我国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积极的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使我国的经济体制与我国的的经济发展相适应,从制度上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我国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可以减轻经济的波动,把资源用在国家急需的行业,促进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四)充足的外汇储备。

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虽然我国资源相对匮乏,但是充裕的外汇储备可以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购买资源和原材料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琼琼.中国经济增长奇迹解析及对可持续增长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0,(10).

[2]陈兴芜.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历程及基本经验[J].重庆社会科学,2008,(12).

[3]宗寒.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J].理论学习,2008,(9).

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范文2

当前影响我国林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矛盾有

(1)政企不分。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政企合一、企业事业交叉的经济运行体制。而由此导致三方面的矛盾,一是存在一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如林区、县政府机关、教师同工不同酬,工资差距较大,造成大量人才流失。二是林区建设包括林区基本建设、公益事业、社会事业等,造成重复建设浪费严重。三是国有森工企业承担着庞大的政府经费和社会负担,难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正常的市场竞争。

(2)市场环境有效性不高。森工企业难以作为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竞争。一方面束缚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一方面降低了投资者对这一市场环境的信任程度,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生产布局结构不合理。

(3)原有的生产布局结构不能适应现在的林区经济发展。

(4)国有资产的管理不严。没有对国有资产进行合理的利用,没有人真正关心国家所有者的利益。可行性论述:目前林区经济发展体制改革面临难得的机遇。如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为林区生产布局调整、职工分流提供了有利的政策资金支持;生态保护区建设为林区改善自然资源环境提供了条件;西部大开发为林区基础设施的改造提供了有利条件,改善了职工生活条件,为吸引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可以为发展林区经济,振兴林区企业提供全面的经济支持。同时近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工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中小企业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

第一部分:现阶段林区经济发展的现状。通过对现有的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阐述进行林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第二部分:现阶段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对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分析问题形成原因过程以及问题的影响面。

第三部分:针对现有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对现阶段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剖析,寻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从根本上提出解决方法。

2011年3月1日3月30日毕业实习调研。

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范文3

财产性收入的提出表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经过近3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不仅国家财富得到极大增长,居民的财富也在不断提高,仅从统计局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的指标可以明显看到这个增长的过程:1978年全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余额为210.6亿元,而到了2005年底,则提高为141051.0亿元。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居民储蓄扩大了将近670倍。远远超过同期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应当说,居民财富的高速增长是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但从机制上讲,并非所有的财产都会产生财产性收入,中国居民财产的相当部分也同样没有产生财产性收入,在这样的情况下,财产性收入的提出就不是偶然的了。

自十六大以来,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成为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其主体思想已经提出,即人们熟知的“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调节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其中前三者被简要地称为“提低,扩中,调高”。其别需要注意的是“提低”和“调高”都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手段,但“扩中”则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手段和目标的混同问题在当时并没有解决。在本次党代会上,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提法,则与“提低”和“调高”两个政策手段协调地放在了一起。其目的不言自明,就在于使更多的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群体通过拥有财产性收入进入中等收入者的行列,从而实现“橄榄型”的合理收入分配形态。

在中国的经济传统中就曾经有过“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的思想,以朴素的语言阐述了有资产的阶层在社会稳定中的作用。而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具备一定规模的中等收入阶层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根基所在。其基本道理在于,中等收入阶层不仅意味着其具有相当的收入流量,而且还更多地意味着他们拥有着具有一定规模的财产存量。这样的家庭即便发生一些意外和变故,在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可以为其构筑一道防线之外,其自身具有的财产也可以变现以应对冲击。这个机制才是中等收入阶层作为社会稳定器的原因所在。所以,中等收入者的概念与一定规模的家庭财产是密不可分的。而此前在人大通过的《物权法》则在法律上对财产性收入给予了保护,如该法律第六十五条就规定,“私人合法的储蓄、投资及其收益受法律保护”。应当说,《物权法》为财产性收入提供了法律保障,使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提法则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而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则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他们之间是遥相呼应的。

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范文4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经营组织程度较低,缺乏层次性

一方面是在很大程度上解开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束缚,有效的激发出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对于农业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其缩减了农村生产经营的组织规模,降低了农业生产的集中程度,农产品生产效率较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产品不具有核心竞争力,造成农产品价格受到压制,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农产品市场体系落后,竞争能力较低

在市场经济环境之下,对农产品市场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说,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其他经济的发展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造成了农产品缺乏竞争力,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这一问题通常表现在下面三点:第一是组织化程度不高,导致农产品的层次水平与竞争力不强;第二是农产品交易手段落后,流通体系不完善;第三是农村配套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对农产品市场化发展造成了阻碍。

(三)农村配套设施不完善,服务体系健全

从现阶段农村硬件设施情况来看,其现代化水平较低,农村经济服务体系有待完善,这些情况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可以说是很大的束缚。另外,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还没有形成,不能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农村经济在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农村经济实际效益较差,金融服务体系的陈旧落后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这也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规模无法继续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建议

(一)不断完善农村经营制度

属于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制度。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经过近年来的实施已经得到了论证,国家政府部门在大的方针政策方面也予以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同时确立了下面几项原则:第一是坚持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模式不改变,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利益,最大限度的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第二,大力发展规模化经营,支持农民群众加快田地整合,让农业生产方式朝着规模化和效益化方向发展,逐渐实现产业化经营,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合理调整;第三,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经济发展配套制度必须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从而提升农村经济服务能力,比如说组建专门的农业技术合作社等,完善其他配套机制。

(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从现阶段国内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说,目前依旧存在非常严重的劳动力剩余问题,这一问题是因为农业人口较多所导致的,因此解决农村人口过剩是确保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国家政府部门应当积极支持农民群众到城市就业,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解决好当前农村劳动力剩余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水平。一方面要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尽可能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应当对农村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土地流转机制改革,处理好农民和土地之间的关系,让农民群众能够摆脱过去那种单单依靠土地过活的现状。

(三)增加农民群众经济收入

提高农民群众经济收入是减小城乡差距,解决城乡矛盾的有效举措。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提升农民收入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只有农民群众的收入增长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够稳步实施。第一,应厘清收入分配关系,降低农民群众负担,从农业税的取消到国家政府部门颁布多项惠农政策,都直接展示出了我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解决了农民群众的收入问题,也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三农问题;第二,促进农村企业的建设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很多中小型企业也在农村扎根,政府部门应当引导和鼓励农村龙头企业的发展,转变农村落后的面貌,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四)进一步完善惠农政策

当前我国政府出台的惠农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说不管是对种粮大户或者分散的种粮农民,在领取惠农补贴过程中依旧需要经过各种繁琐的手续环节。对于单个补贴项目来说,因为补贴标准较低,对于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也非常有限。因此,我们应当进一步完善惠农政策并真正将其贯彻落实。第一是国家可以适当的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比如说农田水利建设,尤其是要注重农村环境建设以及生态建设;第二是应当实施城镇化的管理模式,村委会应当学习居委会的管理方式,管理费用由国家给予,让农民群众能够享受和城市居民相同的劳动保障与最低生活保障,尽可能的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奔小康的目标。

三、结语

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范文5

财务会计计量模式通过两部分构成,即计量属性与计量单位。计量单位就是指记账本位币的问题,我国一直是将人民币为本位记账币。计量属性就是指对被计量的对象的价值实行度量,不同的计量属性所计量的价值不一样。2006年我国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公司在把符合条件确认的会计要素入帐登记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时,应该依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施行计量,对其金额进行确认,会计计量属性主要涵盖:重置成本、历史成本、现值、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

二、我国对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现实选择

(一)会计目标,即会计工作应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决策有用论与受托责任观两种观点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当代公司两权分离,管理层与股东形成典型的的委托——关系。委托方的一种即是股东,其最关注的热点就是资本的保全问题,关注其补偿与资本投入过程,目标是最大化的投资价值,而管理层对公司受托实行管理。在薪酬、业绩的压力下,常常追求的是企业规模,对会计信息进行操纵,而做虚假报表。委托方为达到其收益最大化,资本保全的目的,指出会计信息计量应以事实为基础,对所产生的经济事件进行真实的反映,而管理层为了对受托责任的践行情况进行反映,也对可验证的会计信息需求较高。因此,如何在我国体现受托责任呢?历史成本计量对于受托方和委托方都是能够接受的,中国的经济体制主要是国有经济,整个经济体系中占据最大规模的是国有经济,而两权分离形成的国企特殊的受托责任制,和一般的受托责任制有异。我国愈加重视的是如何经由分配资源,达到其调控宏观的目的,如何避免流失国有资产等。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历史成本计量是必然占据主导地位的。

(二)政治经济环境的必然选择从中国的社会制度角度来看,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由国家来掌握经济命脉,由政府来调配生产资料,是在政府的计划管理下实行市场经济的,同时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所采取的方案是“渐进疗法”,是依照国情按顺序颁布各项措施,而非是如“休克疗法”一般各种措施同时出台,这也是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符合的。后事之师,前车之鉴,国际上有着无数经济体制改革的案例。斯洛文尼亚、波兰历史上政府权力不强,不会对国家经济做出太多干预,有较强的国内市场传统,同时其地理位置也决定了他们与西方国家联系密切,且受西方国家较大影响,因此,他们采取“休克疗法”令经济成功转型,迅速地融入了全球经济;乌克兰、俄罗斯中央集权,市场经济传统比较弱,长期推行计划经济,采用“休克疗法”后宏观经济政策难以协调,改革引起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就中国的社会制度而言,会计信息首先要考虑国家需要是改革模式所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的经济颇具“杂糅”的特点,这也是我国会计目标双重性的主要原因,因此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的并存是最佳的选择。综合前文所述,表明了中国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的客观性和必要性,而这些年来我国科技的进步,会计人员素质的升高则使得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成为可能。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学历水平,整体素质均在不断的提高。提高的能力,使得会计人员可以更好的对公允价值进行理解,研究分析其具体使用。综上所述可见,双重计量模式——以公允价值为辅、历史成本为主是中国当前情况下的现实选择。

三、我国财务会计计量模式未来发展趋势

(一)多属性计量模式在相当长时期内的并存发展趋势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多属性计量模式在中国并存的事实,同时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可以知道,这样并存的状态还会在很长的时间持续。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使用的是“渐近疗法”,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体为国有经济,推进其它多种所有制模式协调发展的改革,而且特大型国有垄断公司的改革一直难以真正的推动,能源、金融等行业垄断民营资本依旧难以进入。如此改革虽然有利于我国整个经济体系的平稳运转,然而肯定会导致多重体制的问题。如此多重体制的产生也使得我国财务会计的计量应当采用的是多属性多元的计量模式,目前公有制最需要的是通过历史的成本所衡量的会计信息,同时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的会计信息更被其它所有制所重视。当前经济体制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由此,我国财务会计计量模式也肯定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为辅,历史成本计量为主二者并存。

(二)多属性计量模式最终向现值计量单一模式转变的发展趋势

第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尽管速度不快,然而却一直在坚定不移的前进着。随着资本市场的高度发达,改革的完成,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形成,作为签订公平契约的重要前提,公允价值计量,必将成为会计计量的唯一选择。

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范文6

一、我国会计国际化建设的原则

(1)国际化与国家化并存原则

会计作为一门管理科学,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个有助于投资决策或解释、评价企业经营业绩或受托者受托责任的“商业语言”,而且受社会政治、经济、法律、传统习惯、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环境因素的制约,从而使各个国家在会计政策的制定和会计实务的处理方法上体现着经济利益的不同分配及其格局,因而从维护本国经济利益出发,各个国家的会计政策及其实务处理方法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使各国会计的现实态度又不同程度地体现为国际化与国家化的并存,而且这种并存将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基于此,国内有些学者对会计的中国特色问题提出质疑,认为中国会计的“特色”阻碍着国际化进程。我认为,具有一定的国家特色并不能影响或阻碍会计国际化进程,关键是看这种“特色”能否促进或有利于本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强调国际化与国家化并存,绝不是否定中国会计的国际化趋势。事实上,会计的国家特色不会影响其国际化进程。一定意义上讲,会计国际化无非是各国会计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和发展,这一点可以从当代会计发展的历史中得到佐证。在一定时期内体现本国特色的会计思想或方法,在未来环境变化之时可能成为国际公认的会计思想或方法%从而步入国际化的坦途。因此,会计国际化从其内涵与时代性要求来说,具有双向运动的特征,对某些有益于经济发展的科学会计思想或方法,尽管目前还体现为国家特色,但在国际化热潮中也绝不能轻易地加以否定,这最终会阻碍会计科学的世界性发展。

(2)比较研究于我有利原则

会计国际化理当建立在各国会计共同性的基础之上,不能以某个国家的会计模式作为准绳而强行“国际化”。对中国会计国际化建设来说,绝不能全盘照搬,盲目引进,而应当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对发达国家的会计进行系统研究。通过研究比较其与我国会计的差异之所在,探究产生差异的原因、背景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而作出是否借鉴或在何种程度上借鉴的正确抉择。

强调会计国际化,无非是期望世界各国在会计政策的制定和会计实务的处理等方面遵行国际通行的做法或惯例,使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具有可比性和可理解性,达到信息的国际共享。各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总是与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会计国际化目标无一不是为发展本国经济,实现本国经济的国际化而提出的。因而可以说,“于我有利”才是推动会计国际化的根本动因。在中国会计的国际化建设中也应坚持这一原则。我国会计改革和会计准则的制定方面体现了“于我有利”的原则。如会计准则由政府制定并颁发,“两则”并存,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恒等式,按谨慎原则允许运用后进先出法、加速折旧法以及提取坏账准备,成本核算采用制造成本法,建立全新的财务报告体系等。这些改革和建设,尽管尚需完善,但却使中国会计向国际化方向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3)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原则

会计国际化是一个艰难而又复杂的过程,对中国会计来说,这一过程应当是在本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的双向运动中进行的,也应是在持续的借鉴与输出的交替更换中实现的。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会计国际化进程的一个较长时期内,学习和借鉴仍将占重要地位。为了把国际化建设的成本减少到最低限度,应当坚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即把国际化建设的必然性目标有重点、分阶段地组织实施,力求实现国际会计惯例和我国实际比较完美地结合。

(4)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原则

会计国际化的改革既不能超前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也不能滞后,应当是同步。“超前”会使会计改革失去依托,缺乏明确的目标,“滞后”则会影响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甚至可能拖改革的后腿。所谓“同步”并不是同时,而是指会计国际化改革必须紧紧跟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做到相互配套,相互协调。近十多年来,我国会计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财政部颁发了《中外合资企业会计制度》以及《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第二阶段,为适应深化企业改革的需要,财政部和国家体改委联合颁发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第三阶段,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及分行业的会计制度。改革实践证明,每一步会计改革无不受到经济体制改革的制约和引导,同时,也说明中国会计的国际化不仅是会计自身发展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会计改革也有自身的规律性,不应该也不能完全被动地适应经济体制改革中所采取的措施。会计改革方案、措施和步骤应该自成体系,相互配套,不应该亦步亦趋地紧跟经济体制改革的每一措施。为了国家财力的需要,经济改革采取一些迂回措施是可能的,但是会计改革就不能盲目适应,否则,只会导致会计工作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所以,在保证会计提供经济体制改革所需信息的前提下,要保证会计改革的连续性和改革方案的配套。

(5)统一性与选择性并存原则国际化的一个主要标志,它要求各国会计事务的处理程序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但是考虑到各国会计差异的现实,对某些会计业务可以在要求的框架内制订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供各国会计工作者选用。这样做可以加快会计国际化的进程,适当排除一些阻力。

二、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与措施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可以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和做法。

(1)了解借鉴阶段

借鉴的前提是了解,借鉴必须建立在切实吃透、弄懂国外会计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才能博采众长。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系统学习,深入了解国外会计的丰富内涵,吸取其精华,借鉴其合理内核。由于会计协调在这个阶段大都是自发进行的,因此自发性是该阶段的主要特征,学习借鉴国外会计中先进的合理的成分则是该阶段的工作重点。

在了解借鉴阶段,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主要措施:

①加强与国际性或地区性的会计职业组织的联系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协调活动,学习和了解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会计经验。

②中国会计学会、注册会计师协会、有条件的高等院校乃至政府会计主管机构,应该设立专门的外国会计、国际会计的研究机构,以搜集、整理和研究国外先进的会计信息资料,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③在制定和修订会计准则时,应充分参考借鉴国际会计组织的经验和内容,使我国新出台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保持一致,避免出现“走回头路”、“朝令夕改”的现象。

④加强会计协调理论的超前性与务实性研究。超前性要求会计研究具有预见性,研究国内已经存在但不普遍、甚至还未出现的会计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办法,研究国际上已经出现的会计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探讨其在中国运用的可能性。务实性要求会计研究“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使会计理论研究成果能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⑤深化改革会计教育,培养国际会计人才。在会计教育过程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国际性教育,如开设西方会计、国际会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税收、经贸外语、会计电算化等课程,提高会计人员处理国际会计业务的水平。

(2)协调阶段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尚有一定的距离。针对这个现实情况,我们要充分利用会计的商业语言作用去沟通、发现、寻求与各国会计的共同之处,在此基础上,通过协商调整我国会计准则中的某些内容,以使其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基本一致,为第三个阶段的规范统一打下基础。

在协调阶段,应该采取以下几种主要措施:

①加强国际性的会计双向交流与合作。一方面,我国通过国际会计职业组织积极地、辩证地学习和吸纳西方各国会计理论与方法及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有益成分;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国际讲坛向国外介绍中国会计,使国际会计职业组织的决议中包含适应中国情况的内容,实现双向的交流与合作。这样,既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又便于我国对外投资。

②针对我国会计准则中与国际会计准则中不一致的内容,与主要会计发达国家和国际会计职业组织共同协商解决,实现我国会计的国际化。

③建立健全政府或民间会计协调组织机构,具体领导和负责我国会计协调活动,以它们的强制性或权威性来引导会计协调活动走向新的阶段,取得更大的成就。

④加快我国审计的国际化进程,保证我国财务报告鉴证的广泛适用性。从1996年开始实施的第一批《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包括《独立审计准则序言》、《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等七个具体准则和一个实务公告,基本形成了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的框架。它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基本符合国际惯例;二是反映了中国的国情;三是体现了与其他法律法规相一致的原则;四是现实性与超前性相结合。可以说,独立审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审计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轨道,同时对推动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接轨的进程也将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3)规范统一阶段

在协调阶段的基础上,各国会计之间的差异己日益减少或消除,这就为全球会计的规范和统一创造了条件。在这一阶段,各国会计都在自觉地缩小差异,趋于统一,因此自觉性是其主要特征,规范和统一各国的会计实务和会计准则是该阶段的工作重点。

在规范统一阶段,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主要措施:

①以国际统一的会计准则作为本国会计实务处理的标准和依据,遵循国际统一的会计概念基本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