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的主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亲子教育的主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亲子教育的主体

亲子教育的主体范文1

【关键词】亲子游戏;亲子互动;学生积极性;幼儿园

学龄前阶段是培养一个人各方面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该阶段的教育不能缺位,应该将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才能真正让幼儿教育产生最好的效果。所以,从国家政策的角度来说,已经将亲子游戏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手段,建议学校将该项教育方式作为推广。虽然各方面就概念方面已经达成了共识,但是对于亲子游戏的专门研究仍然极少。所以,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深入研究亲子游戏的作用,解决背后潜在的问题是目前来说比较重要的工作。

一、当前亲子游戏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幼儿园方面的不重视

亲子游戏的推广离不开幼儿园的重视和推广。幼儿园是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场所,也是亲子游戏的主要场地。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许多幼儿园对于亲子游戏给予的帮助作用微乎其微,进一步体现在教师在亲子游戏中的角色不重视,觉得自己和该项游戏没有相关的联系,更无法给予专业性的指导,亲子活动的效果也就无法得到保证。

(二)家长们缺乏科学的认识

家长在亲子游戏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是亲子游戏的重要参与者。目前大部分的家长对于亲子游戏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对待亲子游戏的态度都比较漠视。家长作为影响亲子游戏的重要因素,可是参与亲子游戏家长们却不是很踊跃,家长参与游戏时间不足的现象十分明显,并且让家长在亲子游戏中没有体会到参与的乐趣和价值,没有陪伴孩子成长的意识。

(三)主体价值的缺失

亲子游戏是面向全体幼儿和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活动,需要幼儿的主观性的参与,良好的互动才能真正实现该游戏的价值。在相关的研究过程中,忽略了幼儿主体地位的价值,缺少从幼儿角度出发的思维去考虑问题。幼儿是亲子游戏的核心,但是许多的亲子游戏设计都没有将幼儿的性别、年龄等因素加以考虑,没有从提高幼儿的实际能力为出发点。研究中幼儿主体的缺失,让家长成为亲子游戏的主角,幼儿只是游戏的配角,十分被动,没有将亲子游戏的真正价值体现出来,改变了原有的面貌。

(四)相关游戏的设计缺乏系统性和多样性

亲子游戏可以基于内容的不同有很多的种类。但是,当前的亲子游戏大多停留在体育类和智力类游戏,游戏的设计和开发也缺乏足够的深度。随着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展开,局限于少数几类的游戏设计已经不能够满足多元化教育价值的需求。缺乏其他亲子游戏种类的开发,不利于亲子游戏的进一步推广。有限的游戏形式让亲子游戏的吸引力大大降低,无法让幼儿享受到该项活动的乐趣,不利于幼儿园与幼儿之间心理距离的拉近。

二、促进亲子游戏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教师的参与度

提升教师在亲子游戏中的价值。在亲子游戏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和指导者,应该充分的尽到自己的责任。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教师认为自己在游戏进行过程中应该充当旁观者,由家长主导游戏,只有在家长需要帮助的时候再给予帮助。针对这样情况,首先幼儿园应该多组织一些经验交流会,让教师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更多的投身到游戏当中,将自己的心得及时的心得及时和家长进行交流;其次,教师自身也应该积极投入到该项活动中,积累更多的经验,为教学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最后,根据不同的家长和幼儿习惯,选择科学合理的指导策略,帮助家长更好的和孩子进行互动,最大效果的发挥教育作用,实现亲子游戏的价值。

(二)家长应该肩负起更多的责任

亲子游戏中家长应该承载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在亲子游戏中,家长看到的是孩子在家庭之外的表现,能够通过游戏中的表现及时的发现自己孩子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更加全面而深入的了解,给予孩子更多精神上的支持。观察孩子表现的过程,也是家长获得成长的过程,自己也能够学到很多东西。所以,需要家长将更多的精力和重心放在游戏身上。

(三)发挥幼儿的主体优势

尊重幼儿在亲子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在亲子游戏开展中,在幼儿和其家长的互动之间,应该多鼓励幼儿自己表达和展示,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情的思考能力,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的和家长进行交流,而不是简单的应付游戏。同时,教会幼儿调动自己的积极思维去参与游戏。因为被动的参与效果是不佳的,只有自己喜欢去做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所以,应该创造一个包容和谐的游戏环境,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四)管理部门的支持

有关幼儿亲子游戏推广过程的缓慢,和管理部门的职责缺失也有很大的关系,许多方面还有待完善。在素质教育的价值背景下,应该将亲子游戏研究更加科学化和精细化。当然,一方面应构建亲子游戏的框架体系,做好相关的顶层设计工作,灵活的架构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也要拿出更多的经费和奖励来推进亲子游戏的实质进步,鼓励相关的研究取得重大的突破,在概念和实验方面都能够取得重大的突破。

三、结束语

3~6岁的幼儿是培养能力和塑造性格的关键时期,也是教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门。所以,对于亲子游戏的改进和发展一刻也不应该停止。这个过程需要我们更方共同的努力,教师、家长、幼儿园都应该去认真的对该这一过程,不能仅仅当作是一项游戏,其本质是一项启发学生心智的过程。同时,不同的人都能在这一阶段学到自己意想不到的知识。所以,开展亲子游戏,对于各方面都是有利的,能够在幼儿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凯珍,周志雄,桑凤英,刘秀梅,李琳.北京市3~6岁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的现状[J].科技文汇,2012,10:56-58.

[2]孔虔.关于3~6岁幼儿亲子游戏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J].科技文汇,2016,11:88-91.

亲子教育的主体范文2

【关键词】亲子游戏;现状;对策;反思

亲子游戏是父母与孩子之间,以亲子感情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活动,是亲子之间交往的重要形式。是以孩子与父母的互动为核心内容,是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和爱护孩子身心健康、开发潜能、培养个性的一种游戏。如何在幼儿园中进行亲子游戏是当前幼儿教育工作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笔者通过实际开展各种形式的亲子游戏,进行了深入反思,现谈谈一些体会:

一、弄懂亲子游戏对于孩子成长的现实意义

亲子游戏不仅有益于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密切亲子关系,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孩子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也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孩子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物体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的态度、方法会迁移到孩子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去。反过来,孩子在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又会进一步丰富亲子游戏的内容。

父母与孩子多做孩子亲子游戏,不仅可以陪伴孩子快乐的成长,还会有助于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和增强与人交流的能力。父母要给孩子做表率作用,做到言出必行,言而有信,这样会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很大的帮助。另外,亲子游戏可以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游戏,学习,有助于孩子寓教于乐。

二、现阶段幼儿园亲子游戏的现状分析

1、亲子游戏的主体是父母与孩子,但总显得有些缺失。往往以父母为主体呈现较多,而忽视了对孩子主体地位的展现。其实,只要父母在做亲子游戏前主动向老师询问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打好基础,做好思想准备,在游戏中根据孩子的当时的表现,给予指导即可。

2、游戏的互动环节趋于父母包办的特点。在最初开展的亲子游戏活动中,常常只能看到父母的双手,即使能看到孩子的双手,也是在父母的牵引下。这种全部由父母包办的亲子游戏已经丧失了游戏本身的目的,其实,父母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只需在一旁认真观察孩子的表现,这样既帮助了孩子,树立了父母的信心,又为以后孩子与父母的合作游戏打下了基础,为孩子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

3、教师在亲子活动中缺位现象严重。教师在亲子游戏中,不仅是活动材料的提供者、活动的引导者,还是父母和孩子的同伴。因此,教师要尽量从父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了解父母的困惑,从而提供有效的帮助。教师在活动中适宜、新颖的表现,能够提高孩子的兴趣,同时也给父母提供了正确的示范。但是,这一重要的作用往往被忽视,甚至会被抹杀,出现缺位现象。

三、如何破解当前幼儿园亲子游戏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1、唤起父母主动参与活动的愿望

陈鹤琴先生说过:“孩子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孩子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亲子活动作为一个新型的家园沟通平台,给了孩子一个在父母、老师面前表现自我,施展个人才艺的机会;给了父母更加了解、贴近自己的孩子的机会;给了老师得到更多与父母充分交流与沟通的机会。如今我们的父母文化素质相对提高,他们懂得应该配合幼儿园的活动,但是往往他们都是以一种旁观者的身份来参与活动,而对于活动的内容以及如何配合老师一起教育孩子则是一无所知了。其实,亲子活动不仅是认知的活动,更是一种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孩子和父母一起活动能感到快乐,便能密切亲子关系,同时还有益于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孩子们会把和父母一起活动中获得的对待事物、对待人际交往中的态度、方式、方法迁移到自己现实生活中去。

2、多挖掘新、奇的亲子游戏,在游戏中增强孩子的自主性和动手能力

趣味、科学、多变的亲子游戏最能吸引父母与孩子。作为组织游戏的教师,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趣味、科学、多变的亲子游戏最能吸引父母与孩子。根据季节,安排户外亲子游戏。在不同季节里,我们把亲子游戏的目标侧重于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感受力、观察力,发展孩子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例如:我们在春季指导父母与孩子在草地上采野花、捉虫子。并组织孩子与父母以及教师一起谈谈自己的感受。

3、教师应具备专业的亲子教育能力

不少老师认为,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教学能力就可以很好的开展亲子教育活动,亲子教育活动和日常教学活动没有什么差别。其实组织一个成功的亲子教育活动对组织者有更加专业的要求。它包括:一是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它包括婴孩子生理、心理学知识,家庭教育理论和方法,孩子教育的基础理论,熟识教材、教法、评价方法等。二是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很好的发挥沟通和指导作用,了解父母和孩子的心理需求,细致的观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活动,以推动孩子之间,父母之间,孩子、父母和老师之间的互动。三是较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简明流畅、通俗易懂,有感染力。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活动,以不同的风格来组织活动。四是指导父母开展亲子活动,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向父母介绍好的育儿方法,传授纠正孩子不良行为的亲子游戏。

参考文献:

[1]李生兰. 孩子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亲子教育如何教育. 亲子书刊,2004.

亲子教育的主体范文3

【关键词】亲子阅读;早期阅读;家长角色

亲子阅读是早期阅读的重要形式,是一种以读物为载体,亲子间共建意义的活动。亲子早期阅读注重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传递,强调父母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分享,以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培养幼儿阅读习惯为主要目的。在亲子阅读中,幼儿是阅读活动的主体,家长则占有主导地位,家长对自己在阅读活动中的角色定位,直接影响到阅读活动的质量。

一、家长在亲子阅读中的角色“错位”

角色定位是建立在角色认知基础之上的,角色认知是指家长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职责和功能的认识,角色认知的失调是导致亲子阅读活动开展低效的重要因素。

1.“识字启蒙者”

“识字启蒙者”的家长以追求高识字率,推行“工具式”阅读是其典型特征。他们认为阅读是帮助幼儿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手段和工具,亲子阅读的首要目的在于教会幼儿识字,为后期的阅读打下夯实的基础,阅读活动也就成了枯燥无味的识字教育、知识教育。

2.“布道者”

“布道者”的家长认为,自己在幼儿知识学习、品德塑造上有着不可懈怠的责任,亲子阅读正是传授幼儿正确的、科学的知识,引导幼儿向着“真理”、“美德”发展的重要途径。这类家长常常在阅读过程中对幼儿“施压”,通过“你知道了什么”、“故事告诉我们”等问题,引导幼儿往自己预设的价值方向发展,以确保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受到教育。

3.“代读者”

“代读者”的特征是独揽阅读的责任,在阅读活动兼主体和主导地位,孩子则是他们最忠实的听众。这类家长常常认为幼儿由于识字水平的限制,不具备阅读的能力和技巧,有的家长即使在孩子有能力独立阅读的情况下,依然延续“代读者”身份。然而,只有幼儿能够独立阅读,才成为真正的阅读者,家长过分地代读,幼儿无法完成“依赖式阅读”向“独立阅读”过渡。

4.“旁观者”

“旁观者”家长认为,亲子阅读就是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和创造条件,自己是孩子阅读活动“局外人”。这类家长认为亲子阅读就是“看着、守着”孩子阅读,孩子自己在故事的王国里,自己没必要参与到其中,只有在幼儿发出请求,或者是在闲暇的空隙与幼儿短暂的交流,然后又各自回到“自己的世界”。

二、亲子早期阅读的特征分析

1.亲子阅读是幼儿、家长、图书三者互动的过程

幼儿、家长、图书三者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幼儿是图书的主人,图书是幼儿和家长沟通的桥梁,家长则是让幼儿感受到图书生命的“传递者”。因此,在亲子早期阅读过程中,必须在幼儿、家长、图书之间建立一种平衡的相互作用机制,一方面,突出幼儿在整个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幼儿不仅是图书的阅读“主人”,也是亲子阅读活动围绕的“主体”;另一方面,成人在阅读活动中充当有“有协助能力的人”,幼儿在选书、阅读、回应过程中依赖成人的协助,只有在于成人的互动下,幼儿才能领悟图书的“生命意义”,感受亲子间的亲密情感。

2.幼儿是亲子阅读的主体

幼儿始终是亲子阅读主体,幼儿在阅读活动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幼儿是图书的“主人”,家长是协助幼儿有效阅读的“成人支持者”,图书的选择、支持策略,都是围绕幼儿展开的。首先,发展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是以幼儿为主体的集中体现。亲子阅读不是以知识的学习为目的,而是引导、激发幼儿的兴趣为起点,最终唤起幼儿阅读的主动性,只有成为主动的阅读者,幼儿才真正学会了阅读。其次,3-8岁是幼儿自主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培养幼儿学会阅读,掌握自主阅读的基本,学会独立思考,成为一名自主阅读者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

3.亲子阅读是情感的阅读

亲子阅读中体现出的情感性是最原始、最自然,也是最持久的。“念书给孩子听,就好像和孩子手牵手到故事的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一个充满温暖的幸福时光。”亲子通过阅读相同的读物,产生共同感兴趣的话题,通过交流与对话,增进亲子间的情感。首先,亲子阅读是爱的传递过程,父母的一句言语、一个眼神无不弥漫着父母的浓情厚意,使幼儿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幼儿对自己的依恋,拉近了亲子间的情感。其次,父母与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真实、坦诚进行交流和对话,在亲子之间建立起来相互的理解与信任。最后,父母的在阅读中的情感表露,营造了宽松、和谐的阅读心理氛围,对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有重要意义。

4.亲子阅读是分享的阅读

亲子阅读是一种分享的阅读,是亲子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氛围中,坐在一起分享图书的状态,也是亲子对故事的意义建构过程。

三、亲子阅读中家长角色的重构

1.家长是阅读环境的创设者

阅读环境是维系阅读活动的生态土壤,家长作为阅读环境的创设者,需要从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方面着手。物质环境是亲子阅读活动开展的前提,需要创设丰富的、适宜的、多样的、具有教育意义的阅读环境。营造宽松、支持、愉悦的阅读心理环境保障阅读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一是鼓励幼儿的自主行为,如为幼儿提供书写、绘画工具,允许他们参与成人的阅读,甚至在报纸或杂志上完成“涂鸦”活动。二是在阅读过程中,要提供开放性的提问环境,鼓励幼儿探索知识,说出自己的看法。此外,对孩子萌发的想法要持保护、支持和鼓励的态度。

2.家长是亲子阅读的引导者

正如柯南(1994)指出那样“幼儿虽然可以通过视觉直接感知图书的某些画面的意义,但要真正读懂图书却是困难的”,他们仍然需要“有能力协助的大人”来传递故事的意义,家长作为“协助者”,其重任在于“引导”。家长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特点,了解幼儿的学习需要、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为幼儿选择适合的图书和指引方式。其次,家长作为引导者,担当着引领幼儿共同推进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角色,家长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提问策略、评价策略、反馈策略等。如家长运用语言交流和肢体动作等方式,引导幼儿关注读物;通过复述策略帮助幼儿理解内容、回忆故事情节;根据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故事的节奏。

3.家长是幼儿的合作者

亲子阅读是家长与幼儿围绕亲子读物开展有效交流的阅读形式,是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的阅读创造。首先,亲子合作的前提是平等,家长必须充分尊重幼儿,实现在互动、交流过程中的“对等”关系。其次,加强阅读过程中亲子间的互动,通过简单的“亲子对话”,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故事、情感的分享,实现对图书的创造和再创造。最后,家长在亲子阅读过程中,要学会聆听,尽量把更多的主动权留给幼儿,让幼儿来带动成人启动阅读。

4.家长是阅读活动的示范者

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对象,他们的阅读行为和态度都深深影响孩子,如果父母喜欢阅读,而且乐于追求阅读的乐趣,那么孩子更倾向于喜欢阅读,并且在阅读能力上表现更为优秀。家长作为示范者,需要全身心投入到亲子阅读活动中,建立主人翁意识,从阅读的“局外人”变成“局内人”,共同与孩子建构故事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真美.在绘本花园和孩子共享绘本的乐趣[M].台北:远流出版社,1999.

[2]松居直著.刘涤昭译.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M] .山东:明天出版社,2007:17

亲子教育的主体范文4

【关键词】亲子活动 幼儿园教育 应用探析

将亲子活动引入幼儿园的教育中来,在孩子接触到的亲情的基础上,更好的展现出自己的优点,不仅能成为幼儿园和家庭进行深入交流的媒介,还能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特殊的学生与教师互动、增加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信任度,更新学生、家长与授课教师之间的交流方式。当然,在亲子活动的不断开展中,活动的时效性与效果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并不是家长监督学生的主要方式,而是将这种教学方式看成是促进家长与学生之间情感的方式,更好的培养孩子兴趣的开发与受教的合理性。

对幼儿园的教育机构来说,注重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不断更新家长与学生之间的监督学习理念,让作为旁观的家长能够生科的体会到幼儿教育与家长的正确监护的内在联系。尽可能的降低制约幼儿发展的各种可能,但又不能刻意的安排学生的受教育程度,需要尊重学生的自己选择,培养出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与选择的高质量学生。

一、更新教育理念与模式,注重活动的设计

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在不断追求学生成绩的现代社会,会不断地给学生施加越来越多的压力,可能是精神上的,“看看人家的孩子,你怎么就不会呢”、“你要好好听老师的话,不要….不要…不要…”等,又或是实际学习上的压力,如舞蹈班、瑜伽班、英语班等等,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学生的技能,但这字儿确是孩子身上无尽的无形压力,他们不能违背自己的父母的意愿,因为那是他们的好意,但他们也有自己的自由。

例如,家长会的合理设计就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在学校了解学生的需求后,针对性的展开家长会的研讨,包括方案设计、活动主题等等,家长会也是另外的一种提高家长参与教学的一种方式。关于“我不想参加各种培训班,我只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项目而不是全部,我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多来学校看看我的表现”、“回到家没时间跟爸妈说话,只有学校开展的家长随堂听课与做活动的时候,才是我最开心的时候”等等这些言论或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再比如,在家长会后进行《二人三足跑》的亲子活动,要求学生与自己的爸爸或妈妈各自一组,展开比赛,并注意安全。学生的快乐就是建立在这样的活动中的。

二、注重亲子活动的有效指导作用

作为幼儿园的教育者,在设计活动主体及内容的时候,要照顾到孩子的身心发展,因此活动设计首先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尽量实在顺其自然的情况下,使得活动能够得到全面而又具体的实施。幼儿的年龄特点关系的把握上,活动的项目意义与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特点的结合。为了放松学生的心理状态,邀请家长参与进来,使之变得更加生活化、游戏化和生动。家长的角色主要是考虑到参与此活动的可行性。

例如,家长在《盲人敲鼓》活动准备的过程中,可以协调学生和家长的配合,可以让家长在活动过程中,家长根据学生的方向上的指引,进行快速的找鼓并敲鼓的动作,这种能够对学生的解说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家长与学生的默契也能得到提高。这种指引作用就是心里与身体的协同作用下产生的。

同时,家亲子活动的基体授课教师的指导作用也是相当重要的,他们是加强孩子与家长进行交流的纽带。活动的方式或者是指导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活动中的互动指导,学生、家长与教师的亲子活动中,指导是随机性的,并不能一直在关注自己的孩子的表现并立即作出反应,而是在恰当的时刻给予适当的教导,包括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家长怎样引导孩子顺利的完成合作式的游戏;例如,在《快乐投沙包》,这样的活动正好和上一个相反,这是一个考虑到家长的解说与学生配合的作用。如果遇到问题,教师应及时给家长提供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家长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

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统一

幼儿园亲子活动在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学习与交流环境条件基础上,还能通过这样的亲缘关系,在幼儿文化教育中实施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师与家长共同组织的、学生与家长积极参与的、更好的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幼儿园亲子活动教育模式。不断尊重学生的多元主体性,让家长、学生及教师都能更好的参与其中,不断增加互动性,从师幼间、亲子间、幼儿间,再到教师与家长的能起到积极作用的交流讨论与学习方面的互动。

案例:在《我给爸爸(妈妈)穿鞋子》的亲子教育活动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认识父母的鞋子,然后再请来几位家长将自己的鞋子脱下并打乱,让学生准确的分组进行给爸爸妈妈穿鞋子大战。在案例中,孩子能够感受到有些趣味性,也能对他们基础的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这样的案例突出表现出教师的教育价值,授课教师在准确了解到幼儿的个体发展特点和个体需要的同时,能及时的制定教学发展规划,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授课方法。同时家长也能对幼儿教育理念的提升拥有更清晰的认识,并提供更深刻而又有价值的家庭教育方法。

总结

总之,亲子活动以其生动、活泼、有效、实用的教育形式,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环境、和谐的心理环境以及家长经验交流的机会,是幼儿园教育的延伸。今后我们将义不容辞地引领家长更好地走近亲子教育,倡导亲子互动,增强家园合力,共促幼儿成长。

参考文献:

亲子教育的主体范文5

时展呼唤亲子心理活动

我国传统上对家庭的定义是:有一男一女(父母亲)及其后代所组成,居住在同一家户内,共同生活,彼此具有血缘、婚姻或领养关系,形成济单位,照顾子女和情感互动的整合体。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的时代变迁,传统的家庭定义太过狭隘了,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现况和不同族群的文化价值观。比如分居家庭、单亲家庭、隔代教养、继亲家庭等,在传统意义上,都已经不能算是一个家庭了。这样的家庭虽然不同于主流社会对家庭的理解,但是在当下的社会却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因而又被称为多元家庭。

亲子心理活动,实际上就是团体辅导中涉及亲子辅导的那部分活动。简单地说,也就是亲子团体辅导,活动或辅导的参与对象是父母和孩子,依据亲子之间的心理纠葛,利用一定的团体心理活动,化解隔阂,消除矛盾,达成和谐关系。一是重视培训。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最大的要素,若要活动取得长远效果,对家长的培训指导是重中之重。二是强调沟通。沟通是合作和关系处理的前提与重要桥梁,无论是家园沟通、亲子沟通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沟通是我们整个活动能够进行和必须在活动中学习的最重要因素。三是现场参与。活动要达到该有的效果,必须要有现场参与,肢体接触、语言交流、团队游戏等都能够让家长将理论付诸实践,也能让孩子通过团体活动切身体会亲情互动,唤起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感流动。

前期情感铺垫,增强活动效果

面向父母,进行主题亲职教育 问题家庭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作为问题家庭特别是农村问题家庭的父母,其育儿知识的缺乏将导致育儿问题更为严重,亟须幼儿园的指导和帮助。因此,针对问题家庭,我们预设进行针对性的亲职教育:通过家长会,向家长传达科学育儿经验;组建家长沙龙,探讨育儿知识,分享育儿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专家指路,了解育儿共性问题,请专家来答疑解惑,直击问题为家长传经送宝;通过微信订阅号、班级微信群等向家长定期提供科学育儿知识,实时反馈幼儿在园信息,解决家长育儿难题。

面向幼儿,进行亲情主题教育 由于多元家庭的家庭结构不完整,容易导致此类家庭中的幼儿在某些特定情绪、情感、感受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受到影响。因此,幼儿园针对此类问题,要积极面向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亲情主题教育。例如:为多元家庭幼儿预设主题活动《完美的一天》,将印度尼西亚小男孩Azka的漫画作品《Story of a Broken Home Kid》做成自制绘本,设计相关教学活动。

创设主题,设计实施亲子心理活动

在前期工作顺利进行的当下,我们要针对主要问题,设计相应的亲子心理活动。

开展团体性亲子心理活动 亲子关系不佳的家庭,主要是父母与子女沟通交流不顺畅导致的。因此,让父母多一些与孩子接触的机会,多进行一些肢体接触,很可能就会使亲子关系的改善变得有起色。为此,笔者所在幼儿园组织了亲子运动会、亲子游戏大赛、欢乐美食节等一系列亲子游戏,增强家长和幼儿的互动交流。在同乐的气氛中,让家长和幼儿、家长和幼儿园、家长和家长之间增进了解,加强合作;在同乐过程中,让家长接受教育,增长知识。

开展个别群体亲子活动 对于部分特殊家庭,可以进行个别亲子心理辅导。但在召集过程中,为避免让孩子与家长产生“被特殊”对待的感觉,本园以班级代表家庭为由头组织活动,每班抽取多元家庭幼儿,并混合一两对正常家庭。活动设计需要有针对性进行。例如:本次活动以离异家庭中孩子归属爸爸的幼儿家庭为主体,那活动要求参与家庭爸爸前来参加活动,前期准备围绕“我爸爸真棒”让孩子搜集素材等,有的放矢进行亲子心理活动辅导。同理,对于隔代教养家庭幼儿,主要针对受挫能力设计亲子游戏过程;而对于单亲家庭幼儿,则以情绪体验为主来设计亲子游戏过程。

此外,本园在开展此项研究时虽然受到条件限制,还有一些不足,但是也取得一定成效,受到学生家长的普遍支持。我们认为:多元家庭亲子心理活动开展的重点是提高家长的育儿理念,转变家长的教育思路,再辅以幼儿园的大力配合,才能让孩子从中受益,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林伟泓.多元家庭之我见我思――谈隔代教养家庭和单亲家庭[J].读与写杂志,2014(5).

[2]国晓华.农民工子女家庭亲职教育探析[J].教育探索,2014(21).

[3]杨慧青.幼儿园现场指导式亲职教育活动初探[J].幼教天地,2009(3).

亲子教育的主体范文6

关键词: 亲子沟通 家庭教育 指导模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可见,幼儿园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家教指导的职责。如今的父母工作繁忙,虽然拥有丰富的育儿理念,但是缺少时间与空间和孩子在一起,无法共同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孩子的教育问题十分关键,尤其是处于启蒙阶段的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是生活的“必需品”,又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剂”。为人父母,要了解子女的内心世界,经常与子女进行沟通,帮助子女解决成长道路上的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家庭亲子沟通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教机构,探索以亲子沟通为载体的幼教家庭指导模式迫在眉睫。

一、幼儿家庭亲子沟通存在的问题

幼儿的家庭沟通氛围还不够,家长的教育理念与行为影响了教育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有些家长望子成龙,但在与孩子沟通中,缺少方式方法,往往适得其反;有些家长文化程度高,教育子女的办法多,但由于自身工作忙,孩子都是由老人照看,几乎没有时间与孩子沟通、学习和游戏。这是现代家庭亲子沟通存在的普遍现象。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专门机构,在家园合力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从现有的各种资料来看,目前人们已经开始注重家庭沟通、家庭学习,但还未形成一种良好的亲子沟通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为此,我们一直在探索构建以亲子沟通为载体的幼教家庭指导模式,以此提高幼儿园指导家庭教育的水平和家长的家教水平,使以亲子沟通为载体的家庭教育指导更科学化,更有实效。

二、构建“家庭亲子沟通”指导模式的重要意义

所谓亲子沟通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是挑战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挑战传统的亲子关系的新观念。在家教指导中突出家长的主体地位,创设开放的、多元化及个性化相结合的指导内容和组织形式,使家长积极参与其中,以达到多方互动、共同提高的效果。这对幼儿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成长乃至性格和谐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幼儿的认知构成、高尚情趣和思想道德的形成起到奠基作用。

三、探索构建家庭亲子沟通指导模式的途径和方法

基于家庭是塑造孩子健康人格的第一环境,家庭的沟通是健康的家庭形态和理想的教育模式的认识,我园着手开展了一系列构建以亲子沟通为载体的家庭教育指导的活动。

1.开设家长讲座,提高家长对亲子沟通的认识。因为家长的受教育水平不同,教育观念不同,导致也形成家庭沟通的不同模式和类型。如在开学初,我们举办了“新生入园准备什么”、“亲子沟通中的艺术”、“赏识教育”等讲座,这些讲座的内容紧紧联系了现实,富有实用性和指导性,符合家长望子女成才的心理需求,因此受到家长的普遍欢迎。

2.把家长请进园参与各类活动,为家庭沟通提供现实依据和家庭教育的素材。在家长半日开放活动中,家长们和孩子开始忙忙碌碌地精心制作《小鸟的家》。他们将各种环保材料进行着有机的组合,在热闹、温馨的氛围中,一个个极富创意、造型独特的鸟窝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有毛线织的、有牛奶箱做的公寓式、有鞋盒做的半开放式……一个个美丽的名字、一个个智慧的碰撞、一个个亲情的演绎……使整个活动意义深远。家长和孩子们沉浸在活动之中,留恋着活动中的喜悦和感动。与此同时,我们也会组织家长参与教育活动,畅通家园沟通的渠道邀请家长来园当“老师”。在家长这个群体中,他们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工种,有着不同文化背景。我班依依的爸爸是个医生,我们请他来园当了一回“爸爸老师”,现场给小朋友讲述如何预防感冒、咳嗽等,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到非常新鲜,学习兴趣也随之增强了。这种活动大大丰富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

在活动中,家长不仅耳闻目睹自己孩子在幼儿园里各方面表现,而且学到适时的教育引导方法,了解教育的内容和层次性特点,从各方面认识孩子的长处和不足,为家庭沟通提供现实依据和家庭教育的素材。实践证明,这些活动获得了促进家庭沟通的明显效果。

3.建立幼儿园网站,让家教指导的沟通主阵地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幼儿园网站是一个家教知识、教育资讯、教子经验交流的平台,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我们制作了各班的班级主页,鼓励家长关注班级主页,关注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经常与家长进行网上沟通与交流。网络的指导形式使他们方便又及时地获得家教的信息和指导,以便更好地取得家园一致教育,形成家园合力。由此,我园的亲子沟通家教指导模式已形成多元化格局。

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有效沟通能恰当地传递父母对孩子的那份真挚的爱,让白纸上呈现五彩缤纷的图画;而无效沟通不但是亲子关系发展的障碍,对孩子来说更是一种伤害,白纸上呈现的一切都会让父母后悔莫及。以亲子沟通为载体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的探究已经成为家教工作的一个部分。为了孩子的明天,让我们共同学习探索更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

参考文献:

[1]雷雳,王争艳,刘红云,张雷.初中生的亲子沟通及其与家庭环境系统和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2.01.

[2]胡悦.亲子沟通与青少年健康成长[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