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文化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欧美文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欧美文化论文

欧美文化论文范文1

[关键词]英美文学,三源泉,语料库,文学教学。

1英美文学与古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文学作品离不开原型,也可以说原型是文学作品的大语境。原型来自于人类的‘集体无意识’,是人类从祖先那里由遗传得来并持续到现在[1]。而神话艺术是上古时代社会、文化系统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正因为神话参与建构原始人的思维模式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千百年来,它成为原型后深藏在人们的深层意识中。古希腊神话,作为希腊最早的意识形态,它是欧美民族的原始先民以特有的幻想和想象方式,对民族发韧期那艰难、悲壮的漫长历程的艺术记载,是先民在上古严酷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为生存而进行拼搏奋斗的艺术表现,这里孕育着人类的智慧,抛洒着人类苦难的泪水[2]。从中可以触摸到希腊民族那丰满而活泼的心灵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希腊神话作为人类的童年文化,为英美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若干重要的母题,并由这些原型衍化、滋生出众多的文学作品。神话所蕴含的内核,理性的光芒,跃动的火种,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积淀在欧美民族意识的深层,影响西方作家尤其是英美作家的思维模式和创作模式。希腊神话对欧洲文化有特别大的影响,古罗马人在用武力征服了希腊后被希腊文化所征服并继承了希腊神话,于是罗马神话中的神与希腊神话中的神相混同,都被赋予了同样的经历和个性,只是在罗马神话中诸神有了拉丁文名字,于是希腊、罗马神话便融为一体,统称希腊罗马神话[3]。

英美文学作为英语语言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渗透着大量的希腊罗马神话。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西方的文学家们就经常以希腊罗马神话为素材进行创作。如在英国文学当中,莎士比亚曾多次运用希腊神话为题材进行创作,弥尔顿、济慈、雪莱、萧伯纳等许多诗人和剧作家也多次在其作品中使用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人物和故事。神话中的神和英雄们以超人的力量和顽强的意志同不公的命运和邪恶势力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故事同样启迪、激励了许多美国诗人和作家,如美国诗人朗费罗曾做诗讴歌为人类盗取天火而遭受天罚但仍顽强不屈的普罗米修斯,另外惠特曼、约翰巴斯和约翰厄普代克等都借古代希腊神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圣经》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世界尤其是在英美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文学名著[4],它在世界文学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圣经》的故事和传说等还是西方文化艺术的重要源泉,英美文学中很多伟大作品,包括诗歌、戏剧和小说都取材于《圣经》故事。英国诗人米尔顿的长诗《失乐园》和《复乐园》,拜伦的神秘剧《该隐》与王尔德的《莎乐美》,惠特曼的《草叶集》中的“亚当的子孙”,艾略特的《贤人朝圣记》等都取自《圣经》题材。有的文学作品连题目都出自《圣经》,有的文学作品更把《圣经》故事的寓意融汇到作品的情节和人物性格里,如美国戏剧家米勒表现现代人社会生存问题的名剧《堕落之后》,斯坦贝克的《伊甸园之东》等都寓意于人间并无乐园之说。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的标题取自《旧约传道书》。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直接引用《圣经》中的诗行、布道、箴言等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不了解《圣经》故事背景的人在理解英美文学作品时难免流于表面和肤浅,甚至可以这样说,不了解《圣经》就不能侈谈英美文学。 综上所述,自文艺复兴以来,英美文学作家深受这三大源泉的影响,创作了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不了解古代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文化,就很难理解英美文学的本质及其文化语境,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这三大文学文化语境的系统资料,为此笔者构建了一个英美文学文化三源泉的语料库。

2古代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语料库的构建

语料库可以简单地看作是用于语言分析的语言语料的集合。英国著名语言学家John Sinclair认为语料库是一个存储于计算机的自然语言的集合(包括书面和口头语言材料),用来反映语言的状态和变化特征[5]。国内近年来建立了许多语料库,但大部分是用于语言学研究、语法研究、词典编纂、教材编写或某一特定领域的研究等[6]。英美文学文化语境三源泉语料库,与现有的其它语料库有较大区别。构建语料库时首先要考虑建库目标,因为它决定语料库的类型和规模,决定语料的选择和整理,其次要考虑语料的来源,另外还要考虑检索软件的选用等方面。

三源泉语料库的构建目标:本语料库中要包括比较完整的古代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知识的语料,提供比较全面的背景资料,它的构建不仅要为广大英美文学教师、学者及英美文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鉴赏、解读英美名家名作的语料源,还要为英美文学鉴赏以及研究提供一个科学的平台,并且还可以用来改进英美文学课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文学、语言修养和审美情趣,有助于英语专业学生达到《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掌握文学评价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开阔思维,拓展知识结构,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与文化环境的了解”[7]的目的。

语料库的语料来源:本语料库的语料来源多种多样,有的来自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有关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典故的书刊、杂志,有的来自市场上公开出售的数据光盘,有的来自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源,有的来自国外大学图书馆,有的来自中国知网数据库等。笔者按照建库的目标和要求对语料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整理,构建起较为完整的英美文学文化语境“三源泉”知识体系的语料库。

语料库的结构:构建的“三源泉”语料库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①希腊、罗马神话语料库,其中包括英文语料Greek and Roman Ghost Stories,Myths and Legends from Greek and Roman Sources,Old Greek Stories,Stories from Greek Tragedians,Roman Stories等,汉语语料《古希腊罗马神话与传说》、《希腊罗马神话》、《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希腊神话》、《罗马神话故事》;②《圣经》故事语料库,其中包括英文语料Bible Stories and Religious Classics,The Wonder Book of Bible Stories,Wee One's Bible Stories,The Holy Bible(King James Version),Bible Stories from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Masterpieces等,汉语语料《圣经的故事》、《圣经事典》、《圣经故事赏析》、《基督教与圣经》、《圣经文学》、《圣经全传》等;③学术期刊语料库,主要包括近几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发表的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对西方文学,尤其是对英美文学影响的论文几十篇,如“论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影响”、“希腊罗马神话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希腊罗马神话与欧美文化”、“圣经与西方文学”、“圣经:英美文学的创作母题”等;④网络资源库,本语料库还利用Internet网的优势资源,建立与“三源泉”有关的文学背景、文学知识及文学评论的超级链接,这些链接除文字资料外,还提供一些图片、音频、视频等有关资料,如online-mythology.com;greekmyt hology.com;blueletter bible.org;geocities.com/Athens/Delphi/8991/roman.html等网站上有丰富的网络资源。“三源泉”语料库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语料库检索软件的选用:目前,功能强大、使用简单的计算机检索定位软件可以从网上免费下载,如英国利物浦大学Mike Scott与Tim Jones联合开发的MicroConcord软件,可以支持多文件多关键词的同时检索,支持通配符检索等,运行速度快,操作简单。而Wordsmith软件功能更加强大,不但具有词语检索、共现上下文等常用功能,还可以计算出检索词语的统计值及统计分布规律,能识别文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和词组等,它们都是语料库的常用检索软件。

“三源泉”语料库的构建完成之后,启动上述的定位检索软件就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进行检索等获得大量相关的文学语言实例和丰富的文化语境,同时发挥文本库的功能,这种基于语料库的操作方便、快捷、准确。

3英美文学“三源泉”语料库的应用

该英美文学文化“三源泉”语料库可以应用到以下方面:

1)“三源泉”背景知识查询。由于本语料库包括了与古代希腊神话、罗马神话和《圣经》有关的大量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资料、较为丰富的网络资源链接和相关学术评论文章,英美文学专业学生和爱好者可以比较容易地查询到他们在英美文学学习中遇到的与“三源泉”有关的文学文化背景知识,了解有关文学人物、原型、典故等的来源、背景和使用语境等。

2)文学课程教学。语料库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意识和学习能力并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研究能力[8]。语料库中除提供了英美文学文化语境三源泉的背景知识外,还包含一些图片、音频、视频片断,评论文章和链接网站等,可以为英美文学专业学生提供足够丰富的学习和欣赏资料,大大丰富了文学课教学内容。比如,在讲授英国著名剧作家萧伯纳的剧本《卖花女》时,许多教材上只有几段节选。学生在读完节选段落时,仍觉得意犹未尽,想了解得更多。利用该“三源泉”语料库,学生不但可以观看根据该剧本改编的电影片段,可以阅读作品中的人物评论及相关的学术论文,还可以从语料库中找到古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利翁(Pygmalion) 原型的动人故事,从而进行拓展阅读。这样的文学语料库在大大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另外,学生还会根据语料库中的介绍,进一步利用网络链接搜索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其它感兴趣的文学文化知识,在拓展文学课教学内容的同时使学生的学习形式丰富多彩。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遇到困难时,可以方便地到语料库中去寻找、探究答案,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基于语料库的文学教学不但能为语言、文学学习者提供丰富而真实的语言模式,并且计算机的多维性、集成性和交互性以及软件的强大功能也更便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和进一步研究。

3)英美文学研究与分析。利用文学语言语料库对文学语言进行定量与定性的分析是比较方便的。语料库为文学研究提供定量分析的基础,学生和研究者可以利用语料库进行词汇、语句、典故等统计,发现语言规律、特征,可以利用语料库研究和分析一些典型的文学模式,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学生和语料库使用者可以到语料库查询,利用计算机特有的检索和统计技术对相关资料进行检索,对英美著名作家在其作品中使用希腊、罗马神话、《圣经》典故、箴言的体裁(小说、诗歌、散文、剧本等)、人物(希腊神话、罗马神话或者《圣经》中的神、英雄或普通人物等)、场合语境(具体的使用语境及与上下文的关系)和寓意(取自“三源泉”中的最初意义还是作家进行隐喻、引申、指代等)等进行具体统计和分析,以反映作家的写作风格及其受“三源泉”的影响等,大大拓展了英美文学研究的视角和范围。

在构建英美文学文化语境“三源泉”语料库的过程中,将语料库语言学知识、先进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运用到英美文学的研究和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去,拓展了国内英美文学研究的视角和范围,为英美文学爱好者和英语专业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学习资源和研究平台,能为层次较高的文学学习者提供丰富而真实的语言基本模式,体现多媒体技术的多维性、集成性和交互性[9]。但是,笔者构建的这一文学语料库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信息量及检索手段尚须扩大与更新,要想使它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教学工具和研究平台,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努力和不断的探索,笔者会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实践中使之逐步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Jung C G.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M].London:Routledge,1968:119.

2古斯塔夫施瓦布.希腊古典神话[M].曹乃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

3陶洁.希腊罗马神话一百篇[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

4刘丛如,吴向军.《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以莎士比亚、海明威为例[J].中国宗教,2006,79(6):45-47.

5 John Sinclair.Corpus,Concordance,Colloc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6文渤燕.语料库及其作用[J].国外外语教学,2001,94(2):32-35.

7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 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欧美文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276-02

Exploration on the Strategies of Promoting the Humanistic Quality Relevance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Courses

Ding Shan

(Heilongjiang Polytechnic,Harbin, 150080)

Abstract: At present, colleges’ educational reform has put forward the integrated qualit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whose core is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courses provide the college students potent literary quality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so as to expand their quality;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courses help the students to change their knowledge into the innovation ability, and ultimately, realize the humanistic quality cultivation.

Key words: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humanistic quality; course teaching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教育的反思,教育的人文意义与价值正在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实践的主流。培养具有人文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已成为现代教育实践追求的目标。文学课程教学以文学为依托,既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够培养人文精神,其特殊性不仅在于它能为学生增添语言学习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学生在文学世界里耳濡目染优美的文学作品以培养高尚的情操,了解异域文化风情的独特魅力、开阔视野、不断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加强高等院校的人文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稳固的知识、能力,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二、英美文学课程对于提升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一)优化知识结构,开拓文化视野

大学英美文学课程可以锻炼大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学生通过阅读原版英美文学作品,可以直接获取生动的英语语言材料,切身感受英美语言的独特魅力,通过背诵名句和经典段落,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能力,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提高自身文学鉴赏能力。

此外,英美文学作品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生成的,尤其是一些伟大作家的经典文学作品,更加能反映国家民族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及社会现实。学生在英美文学课程的学习中,可以通过文学作品更加全面直接地了解英美国家的风俗文化、行为习惯、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等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状况,丰富自己的知识。

(二)提升审美情趣,陶冶文化情操

英美文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大学生阅读学习优秀文学作品,可以感知文学的魅力,获得较高的审美体验,提升自我审美品位。英美文学课程结合了人文教育和美学教育。文学作品是众多作家对生命的体验和感受,许多享誉世界的经典文学作品都属于英美文学范畴,诸如莎士比亚、哈代、狄更斯、艾略特、马克・吐温等文学大家都是英美文学中的佼佼者。阅读文学作品不仅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而且有助于塑造人的高尚品格。

英美文学课程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学生获得基本文学常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培养和锻炼学生品鉴文学作品的能力。同时,文学作品的内容大多惩恶扬善,宣扬真、善、美,具有道德教育作用。高校学生通过学习英美文学作品,可以了解欧美国家的历史文化、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接受人文精神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丰富经验,增长智慧,陶冶情操。

文学能培养学生的情感。英美文学作品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对培养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产生鲜明的影响。例如,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冒险精神,艾略特《荒原》中对现代人类精神困境的书写和解读,这些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个性塑造。阅读文学作品能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秘与伟大。作品能将学生带到遥远的地方,感受他们在生活中不曾经历过的人生:与主人公一起去爱、一起去恨、一起冒险、一起分享胜利、一起分担失败。他们对人生的洞察力会更敏锐。英美文学作品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同情、怜悯、包容之心,通过人文教育使学生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这就是人文素质培养。

三、在英美文学课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

英美文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和文学素质、培养其创新能力,是加强人文价值学习的有效途径,因此,英美文学课程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英美文学授课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认真选择教学材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英美文学课教材大都是文学作品“节本”或是“选段”。虽然课程教学要求学生阅读原著,但现在偏爱“快餐文化”的学生似乎更愿意读简写本甚至直接看名著改编的电影。如此一来,学生更注重实用功效,而不是精神收益,文学一词本身所具有的阅读实践意义也就不复存在。因此,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要服务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这一宗旨。在英美文学课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途径。

(一)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通过介绍作品历史背景知识,作家生平,让学生对作家的写作风格和作品寓意有所体会,从整体和深层次上感受、领会文学作品。在文学课程教学中要真正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就应该认识到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首先是通过文学作品学习语言,其次是借助语言学习文学,第三是凭借文学学习文化。阅读文学作品实际上就是和作家分享人生感悟。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赏析有效地启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二)教学方法

很多英美文学课堂,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文学理论成为教学中的附属甚至是点缀,教师往往用大量的时间来解释词句,学生不能通过教师的引导欣赏到文学之美,没有形成对作品的感性认识,更谈不上运用文学理论进行理性思考了。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要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其学习兴趣,将先进的教学手段与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模式相结合,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和提高人文素质的目的。假如文学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往往会对讲授内容失去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真正提高教学实效。教师应引导学生系统有计划地循序渐进阅读,同时还应该介绍一些脉络清晰,浅显易懂的文学方面的书籍给学生看,还可以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阅读,提升教学质量。

可采用如研读短篇小说,朗读剧本和诗歌、分角色进行英语戏剧表演,开展课堂讨论等不同的方式来解读原著,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从多个角度赏析文学作品,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在英美文学课堂上,要注意的是,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熟练运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添加图片、音乐、视频等资料,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更要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自己有较高的中外文学素养,对课程内容及其相关知识熟悉,为更好地实施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活动打下基础。

(三)学习模式

由于文学作品篇幅都较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得讲解几乎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英美文学课教师应转变教学指导思想,必须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模式,课下进行延伸性阅读,提高文学鉴赏的能力。文学作品的阅读包括课前阅读和课后阅读。课前阅读要求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知识、主题思想、基本情节等本体内容。课后阅读则要求学生进一步阅读特定作家的其他作品或所论作品的其他章节或其他相关知识,加深对所论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教师不仅仅传授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给学生列出书单,让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品阅读,写出对作品第一感悟的读后感,此时还没有受到其它评论的干扰,他们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因此,这种写作练习对学生来说非常实用,不仅能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能大幅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应将强化人文精神和培养跨文化意识贯穿整个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

(四)考察方式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随时进行,对于学生在学习的各个阶段的情况加以考察,即形成性评估。这种考查方式能相对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相应的方式多样,如口头报告课堂讨论,课程论文,心得体会等,从而可以考察出学生的信息素质,在此过程中,学生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学习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正确的表达方式。通过学生的内化行为,对英美国家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最终达到文化认知和文化认可。

四、结语

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英美文学具有独特的人文教育功能,展示了作家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英美文学课程为学习者提供了权威的语言材料,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从整体上体验、领悟文学作品。因此,在研读英美文学作品的时候,既要学习文学家优秀的艺术创作手法,更要注重对文学作品精神内涵的解读,英美文学课程要将语言、文学与文化结合起来,实践中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学生思辨,培养创新能力,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孙 敏.英美文学课教学改革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7-6-13.

[2] 玲 艳.高校人文氛围的营造及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山两高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7).

[3] 张蕴初.英美文学在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及应用探讨[J].学理论,2011(2).

欧美文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 和制英语 日语词汇 特征

一、和制英语的产生背景

日本民族是一个很容易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这主要表现在日本的历史上曾经有两次大规模的汲取:一次是奈良时代对中国文化的吸收;一次是明治维新以后对欧美文化的汲取。与此同时,日本名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奉行扬弃精神的民族。在吸收的同时总是注重加工和改造。和制英语也恰恰体现了这一民族性。

日语词汇从其来源上看可分为:和语、汉语、外来语。在现代日语中,外来语一般是指来自欧美语言的、用片假名书写的词汇。外来语词汇的90%来自于英语,其主流为美式英语(矢崎源九郎《日本の外来》,岩波书店,1964年)。在这些英语词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经过了日本人的加工、改造后而作为外来语成为日语词汇的。

二、造词特点

“和制英语”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与“正宗英语”的不同。其构词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词形不同

1.将英语词汇缩短

五、和制英语产生的利弊

和制英语的出现可以说是语言国际化的一种表现。在时代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今社会,各国对外国语言也纷纷奉行起“拿来主义”,取其词源进行音译、意译或改造加工而成为自己国家的语言。日本也不例外,“和制英语”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大大丰富了日语语言。与此同时,和制英语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音节,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和制英语运用大家熟知的内容为基础进行再创作,所以便于记忆。

与此相反,和制英语的大量出现对日语语言也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第一,和制英语很多是经过随意组合的,具有太强的任意性。和制英语任意缩短、增长、重组英文词汇,使日语的外来语新词增加速度太快,以至于学习日语的外国人甚至连日本的老年人都对其莫名其妙,很多新词连外来语词典里也很难及时收录,所以学习起来感到很棘手。第二,词意有所改变的时候容易发生误解。这种情况在日本人与欧美人进行交流的时候比较容易发生。例如,日本人到美国人家去做客,使用“ムディ”一词,本意是想赞美对方家庭气氛很温馨;而美国人听到moody后,感受到的是被人批评为见异思迁。这时,两者之间就会产生误会,交流就会受到负面的影响。如果只是在日语使用者之间使用和制英语的话,一般并不会引起不必要的误解,但是会因此把本来的英语误用、误认,所以经常令一些学习日语的英语使用者感到困惑。同样情况亦出现于本来源自英语以外语言(法语及德语等)的词语,却被误以为是来自英语的和制外来语身上。第三,外国人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容易造成英语混乱。一般情况下,懂英语的外国人在学习日语时很感到很方便。因为有不少英语词汇是被原封不动地音译成日语的。但是,有一部分和制英语是把原来的英语进行了改造的,这种情况在和制英语中也占有相当一部分比重。

英语作为世界语言,是一种被世界多个地方的人所使用的语言。其用法的不统一及多样性,日语方言的差异根本无法与之相比。在和制英语之中,有一部分词语被理解为日本方语的英语。甚至有英语教师采纳大范围的和制英语,挑起了英语混杂的倾向。另外,虽然认识到以片假名标记会使词语的发音“与原来语言发音完全不一样”的人并不少,但是对于认识日语语言体系的人来说,他们会认为这是“日本口音、日本腔”。所以究竟缩略语是英式的还是日式的,词语呈现的效果完全不同,这一点必须引起教学者的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罗泽宇.对日语“年轻人用语”泛有特征的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12).

[2]董旭阳.关于和制英语的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11).

欧美文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 西方现代主义; 东方文化; 文学批评; 东西交融

一、“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的关系

在某种程度上,西方现代主义可以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达到一定程度后结出的艺术硕果。作为“对西方艺术乃至对整个西方文化某些传统的有意和彻底的决裂”[1]167 ,西方现代主义作品频频出现描写东方物品和人物、表现东方诗学和宗教、借鉴东方艺术形式和技巧的现象,说明导致现代主义与传统“决裂”的思想不仅源于马克思、弗洛伊德、尼采、弗雷泽等西方思想家对自身文明的反思和质疑,也源于传入欧美诸国的东方物品和典籍所带来的直观启示和思想冲击。王尔德笔下的“庄子”、庞德诗歌中的“观世音”、普鲁斯特小说中的“中国瓷器”、T.S.艾略特诗作中的印度佛教“箴言”和“中国花瓶”、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诗歌中的“五绝七律”形式、乔伊斯小说中的“汉字书写”模式、弗吉尼亚・伍尔夫创作中的“观物取象”实践、本雅明思想中的“犹太教卡巴拉传统”、苏珊・桑塔格美学观念中的“静默”、雷克思罗斯诗歌中的“禅意”、玛丽安・摩尔诗歌中的“中国绘画”之道……所有这一切都昭示了西方现代主义作家对东方文化的自觉意识、主动汲取和积极融合。

西方现代主义作品对东方文化的表现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瓷器、丝绸、帷幔、水墨画、茶叶、扇子、家具等富有东方情调的物品或简笔勾勒的东方人物随处出现在作品之中,有意无意地描写想象中的东方意象和东方形象,营造出浪漫虚幻的意境或意犹未尽的神秘氛围;其二,基于创作者对中国哲学、文化、社会制度、艺术形式的了解,作品的整体构思自觉透射出东方思想,通过形式技巧、叙述视角、人物风格、主题意境等多个创作层面,或隐或显地表现出基于东西方艺术交融之上的全新创意。这两种表现方式的差异主要源于对东方文化的观察视角的不同。前者立足于对东方物质文化的直观感知,其作品侧重以意象方式隐喻对东方文化的想象,比如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后者根植于对东方精神文化的内在领悟,其作品从多个方面表现中西文化的创造性相融,比如庞德的诗歌。当然,两种表现形式的界线并非十分清晰,很多时候它们是模糊的、共存的。

西方现代主义对东方文化的表现得益于“东学西渐”的进程。以“中学西渐”为例,几千年中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西渐催生并促进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方面,自秦汉开始,中国的陶鼎、陶鬲、青铜剑、丝绸、服饰、瓷器、茶叶等物质文化产品通过商品贸易和文化交往活动传入世界其他国家。在17、18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VOC)的全球贸易活动的推动下,中国的瓷器、绘画等文化产品开始大量进入欧洲市场。中国物品不再是欧洲皇宫贵族手中的珍稀宝物,更多的欧洲市民有机会欣赏、珍藏、模仿中国艺术。那时正是欧洲现代美学形成的前期阶段,在中国文化成为欧洲人生活的一部分的氛围中,中国瓷器、绘画直观呈现的生命理念、思维方式和艺术手法激发了欧洲人的想象力,荷兰乃至整个欧美的艺术开始吸收中国意象和思维,而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到了欧美艺术界的广泛认同,于是便有了西方现代主义作品中东方意象不断出现的现象。

另一方面,自元代开始,随着海陆交通逐渐便利,元朝上都开始聚集来自阿拉伯、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等世界各地的使节、商人、旅游者和传教士,有学识的欧洲人撰写了在华游记,从政治、社会、人文、地理、贸易、风俗等诸多方面向本国民众介绍中国文化思想。16世纪之后,大量欧洲耶稣会会士往来于中西之间,在向中国传播基督教思想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向欧洲介绍中国文化。他们不仅撰写介绍和研究中国文化的书籍,而且翻译重要的中国典籍。就像利玛窦、金尼阁、柏应理、冯秉正等传教士所翻译的四书五经、《通鉴纲目》等以各种方式影响了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等西方哲学家一样,理雅各、翟理斯、阿瑟・韦利、欧内斯特・费诺洛萨、劳伦斯・宾扬等传教士和汉学家所著的有关中国的书籍和所翻译的中国经典深深影响了奥斯卡・王尔德、埃兹拉・庞德、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詹姆斯・乔伊斯、玛丽安・摩尔等西方现代主义作家。他们从中国文化中获得了深刻感悟,要么借中国思想之剑表达自己对西方弊病或缺失的批判(比如王尔德),要么借中国艺术之形全面创新西方艺术(比如庞德、威廉斯)。总之,在经历漫长的中西文化交往后,西方现代主义作品中出现了一种融中西文化为一体的创作倾向。

二、“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的研究进展

然而,在整个20世纪的西方现代主义研究中,“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之间的关系较少引起欧美学术界的关注。学者们对现代主义的内在研究主要集中在性质、术语、背景、思潮、作家、作品以及欧美国别研究等议题上[2],外在研究则集中在现代主义与哲学、现代主义与文化经济、现代主义与文化政治、现代主义与性别、现代主义与视觉艺术、现代主义与电影等跨学科审视上[3]。西方批评界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核心共识基本锁定在艾布拉姆斯在《文学术语汇编》中对该术语所作的界定,即西方现代主义思想和形式上的剧变源于尼采、马克思、弗洛伊德等西方思想家对支撑西方社会结构、宗教、道德、自我的传统理念的确定性的质疑[1]167-168。也就是说,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现代主义者们的全球性开放视野和胸怀并没有获得20世纪西方批评家的关注,西方现代主义研究大都限定在西方主流研究方法和理论视野之中。

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批评界开始有学者自觉研究东方文化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关系,不仅翔实论证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曾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的事实,而且在反思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开启了东西方研究的新视角。美国新奥尔良大学钱兆明的专著《东方主义与现代主义》(1995)是研究初期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他在序言中将自己的研究与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作了比较,揭示了“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研究的基本特性:

对萨义德而言,东方特指穆斯林的东方。对我而言,东方指称远东,特别是指中国。如果说直到19世纪初期,东方“只确切指称印度和圣经之地”(萨义德),那么到20世纪初期,东方则指称中国和日本。的确,对重要现代主义者叶芝、庞德、艾略特、威廉斯、斯蒂文斯和摩尔而言,他们的文学模板的丰富源泉来自远东而不是近东。因此,研究远东对现代主义的影响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对萨义德而言,“东方主义是一种文化和政治事实……”。因此他的研究涵盖了多维度的复杂体系。对我而言,它只是一种文学研究。我所理解的文学东方主义不是一个抽象的术语,而是指具体的中国诗人――屈原、陶潜、李白、王维和白居易……现代主义作家庞德、威廉斯通过费诺洛萨、翟理斯和阿瑟・韦利与中国伟大诗人进行了对话。对萨义德而言,“东方几乎是欧洲人的杜撰”,是西方用以界定自身的重要他者文化……然而考虑到庞德和威廉斯对中国的热诚,我认为这一思维模式是有局限的。首先,庞德与威廉斯并不相信西方文化至上。其次,东方之所以吸引两位诗人是因为东方带给他们的是亲和力而非差异性……在本研究中,中国和日本不是被视为西方的陪衬,而是现代主义者实现自身的确切例证。[4]1-2

这段话阐明了“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研究的三个主要特性:第一,研究范畴上,重点揭示中国、日本等远东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第二,研究焦点上,重在文学研究而不是作政治文化论辩,聚焦于远东文化中具体的诗人、作品、技巧对西方现代派个体作家的影响及影响途径。第三,研究立场上,重在揭示“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之间借助西方传教士、汉学家的书籍而展开的文学对话,以及该对话在创作中的表现。

如果说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旨在以东方人的目光反观西方文化,对西方的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进行宏观的文化政治批判,那么,“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研究通过揭示真实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在西方现代主义作品中的微观表现,旨在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创新作出新的阐释。前者从社会、历史、政治、种族等多维视角出发,揭示西方对东方的话语建构性,以及这种建构性背后的文化霸权机制和所导致的问题、困境;后者以东西文化实际交往的史料为证,阐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亲和力,重在论证并揭示东西方对话的积极作用。从某种角度上说,后者是对前者的一种推进,昭示着东西方研究从问题走向对话的发展趋势。

这一时期,西方批评界的“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研究充分体现了聚焦远东、探讨创作影响和文学对话的三大特性。除了钱兆明的《东方主义与现代主义》翔实论证屈原、王维、道家思想对庞德的影响和李白、白居易以及传统的汉诗技巧对威廉斯的影响外[4],其他有影响力的专著在此前后陆续出版。威廉・贝维斯的《冬天的心境:华莱士・斯蒂文斯、禅定与文学》(1988),探讨了佛教对现代主义作家斯蒂文斯的影响[5]。钱兆明的《现代主义与中国美术》(2003)以英美博物馆的展品和文献证明庞德、华莱士・斯蒂文斯、玛丽安・摩尔等西方现代派作家接触东方文化始于中国古字画、青铜器、瓷器等,他们在文学创新中借鉴了中国美学思想与创作技巧[6]。帕特里夏・劳伦斯的《丽莉・布里斯科的中国眼睛: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现代主义与中国》(2003)探讨了英国“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与中国“新月派”之间的影响关系和文学对话[7]。钱兆明的《庞德的中国朋友》(2008)以翔实文献证明庞德一生所结识的大量中国教育家、哲学家、汉学家、诗人朋友曾参与他涉及中国文化的诗歌创作[8]。在萨比娜・斯尔克等人主编的《美国诗人与诗学中的东方和东方主义》(2009)中,15位西方学者研究了19至20世纪美国诗歌和诗学中的中国、印度、犹太等东方文化元素和思想[9]。另外还包括罗伯特・克恩的《东方主义、现代主义和美国诗歌》(1996)[10]、玛丽・佩特森・屈德尔的《庞德的儒家翻译》(1997)[11]、辛西娅・斯坦梅的《玛丽安・摩尔与中国》(1999)[12]和钱兆明的《庞德与中国》(2003)[13]等。用具体的史料进行翔实的论证是这些专著的基本特点,东方文化曾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事实得到了扎实的论定。

同一时期,随着论著的出版,专题性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相继召开。“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分别在美国耶鲁大学(1996)和英国剑桥大学(2004)召开,引发国际学术界对本专题的广泛关注。耶鲁研讨会宣读的论文论题包括:日本翻译者费诺洛萨对中国诗歌的翻译、美国诗人斯蒂文斯与中国艺术、英国诗人叶芝与日本戏剧、英国现代主义作家斯特恩与中国、英国诗人庞德与中国等。参会的学者约三十余位,来自美国耶鲁大学、德国贝鲁斯大学等。剑桥研讨会宣读的论文论题包括:伯格森与老子、研究、美国诗人庞德与Paul Fang、梅兰芳在美国、徐志摩和萧乾与朱利安・贝尔、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等。参会的教授和学者约五十余位,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纽约城市大学、中国香港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在这两次研讨会上,远东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以及东西方文学的对话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在中国批评界,比较文学领域最先开展中西文学对比和“中国形象”研究。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出现以主题形式比较为主要特征的中外文学对比研究。以伍尔夫研究为例,伍尔夫与萧红、伍尔夫与张爱玲、伍尔夫与丁玲等平行比较曾得到探讨,但研究的力度和影响力较弱[14]88-89。伴随着萨义德的东方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盛行,多元文化、文化对话、文化形象等议题引发人们的关注比如“文化对话与文化误读”国际学术研讨会(1995)在北京大学召开,随后出版的会议论文集《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乐黛云、张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发表了三十余位中外学者的文章,探讨“文化相对主义与多元文化”、“文化对话与文化误读”、“文学形象与文学翻译”、“后现代与文化身份”等议题。,欧洲的“形象学”理论被翻译引进[15]。这一切推动了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研究,它依循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以及法国理论家莫哈和巴柔的形象学理论,重点探讨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的想象性和建构性比如周宁的《永远的乌托邦――西方的中国形象》(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着重探讨几千年来西方的“中国形象”不是天堂就是地狱的虚构性,指出“中国形象”只是映照西方价值观的一面镜子。另有八卷本“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丛书,葛桂录、钱林森、卫茂平、汪介之等分别出版了英、法、德、俄国作家与中国文化等方面的专著。,尝试从文学作品直接描绘或间接涉及中国的片段中推导出西方对中国的“总体认识”[15]17,154。所发表的论文或笼统阐发美、英、法等国别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或细致剖析谭恩美、汤婷婷等海外华裔作家作品中的中国形象,或探讨赛珍珠的作品,也探讨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平托等人的游记中的中国形象,对西方作家的探讨则更多关注他们对中国的“想象”,对毛姆、索尔・贝娄、杰克・伦敦、笛福等都有涉及。这些研究为“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自觉的“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研究可追溯到1999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的“第18届庞德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庞德与东方”。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德国、瑞士、英国、意大利、丹麦等国的63位国际学者和17位中国学者研讨了“庞德对中国文化的解读”、“中国古诗词对庞德的影响”、“庞德与孔子”、“庞德与日本”等议题[16]127。

2009年,“首届中国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召开,开启了本专题在中国境内的第一次大规模研讨。来自中国、美国等28所高校的近80位专家学者研讨了“美国现代派诗人与中国”、“庞德与中国诗歌”、“卡夫卡与中国”、“伍尔夫与中国”、 “艾略特与佛教”、“贝克特与中国音乐”等议题,涉及文学、文化、哲学、宗教、音乐、美术等多个领域[17]47。

2010年,“第三届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召开。作为耶鲁大学和剑桥大学研讨会的延续,本次学术会议在国际范围内进一步推进了本专题研究。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韩国、中国等12个东西方国家90余所高校的1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议题包括:西方现代主义作家与东方、文化交融中的东方与西方、东西方作品对比研究、西方作品中的中国和印度、西方现代主义与日本、西方现代主义的东方式阅读、美国诗歌中的佛教和儒教等,涉及文学、音乐、美术、哲学、建筑、宗教、诗学等多个领域参见彭发胜《“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载《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第3期,第237-239页。[Peng Fasheng,″A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Modernism and the Orient′,″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No.3(2010),pp.237-239.]2010年国际研讨会上国际学者的英文版论文将发表于钱兆明主编的Modernism and the Orient, 新奥尔良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2009年国内研讨会和2010年国际研讨会上的中文版论文将发表于高奋主编的《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在上述几次会议上,中外学者宣读了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部分于Modernism/Modernity、《外国文学》等国际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在保持原有特点的基础上,当前研究在方法、意识、重心和境界上得到拓展,值得总结和分析。

三、“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的当前研究特征及未来趋势

在全球化语境下,中西学术界越来越关注东方文化在现代思想体系中的作用欧美学者已经广泛意识到以往研究中的欧洲中心论倾向,日益重视在研究中涵盖东方文化和东方文学,比如“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学与文学史”等项目的设立与投入便是极好的例证。参见宋达《当代北欧学界重构世界文学图景中的现代东方文学》,载《外国文学评论》2011年第4期,第223-227页。[Song Da,″Contemporary Nordic Academic Reconstruction of Oriental Literature in the Realm of World Literature,″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No.4(2011),pp.223-227.],具有二十年学术积淀的“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研究日益获得中西学者的广泛关注。当前研究在方法和思想上表现出值得关注的特征,预示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其一,在研究方法上,学者们更注重从东学西渐的历史背景入手,对西方现代主义作品中的东方元素进行全面而充分的文化研究,文学解读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提高。

比如,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纳达尔的论文《现代主义书页:乔伊斯与汉字书写的图形设计》在“东学西渐”这一悠久而广阔的历史背景中,揭示了现代主义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页面与汉字印刷视觉形式相似的缘由。论文详尽论证了乔伊斯了解中国的多种途径:乔伊斯所接受的耶稣会教育体系与中国古典教育体系相似,他曾阅读传教士的中国游记,他所处的西方流行文化充满中国的建筑、陶瓷、书画、丝绸等,他所居的城市对东方文化充满迷恋和兴趣。论文追溯了几代欧洲人对汉字表意性的兴趣和研究及其对乔伊斯的影响。立足于这一开阔的文化交融平台,论文最终论证并阐明汉字独特的印制方式和视觉效果帮助乔伊斯确立了他的文本观和图像式页面[18]。美国西北大学克里斯汀・弗洛拉教授的论文《普鲁斯特的中国》,以普鲁斯特笔下的人物临终前凝视着17世纪荷兰画家维梅尔的著名画作这一场景为解读对象,层层剖析,揭示了普鲁斯特心目中的中国的重要价值。论文指出,这一场景折射出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曾将大量中国瓷器和画作运往荷兰的历史,以及中国艺术曾对维梅尔等画家乃至对欧洲现代美学产生影响的事实。透过这一场景,论文不仅揭示东西方文化艺术的联结是在世界贸易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且证明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作家在追寻新的历史感时曾对17世纪以来欧美文艺作品中的中国元素给予了特别关注。论文通过这一场景昭示了东西方文化杂糅、同化、创造性改写与本土化的交往和接纳过程C.Froula,″Prousts China,″ Modernism/Modernity,No.2(2012),该文即将发表。。

上述两篇论文的研究对象都很细微,前者解读《尤利西斯》中页面设计的内涵,后者探讨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中某个场景的意蕴。然而它们所做的文化研究较为透彻,因而结论深刻。前者追溯了16世纪欧洲耶稣会会士进入中国之后,中国文化西渐融入欧洲人的生活和思想的历史进程,从教育、书籍、文化、生活、文字、印刷术等多个层面揭示乔伊斯小说页面的东西文化交融特性及其深层历史内涵;后者首先追溯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全球化贸易带给欧洲的东方文化冲击,接着又从20世纪的西方对17世纪西方艺术中的中国元素的认同和接纳出发,回溯东方文化被西方本土化的文化交融过程和思想催生过程。基于东学西渐的文化史平台,两篇论文透视文学形式与场景,不仅还原了东西文化思想交往和融合的全过程,而且揭示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过程和内在本质。

当前,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界正在积极呼唤“文化转向”[19],欧美现代主义研究则日益重视对东方文化的解读在西方现代主义作家作品研究中,越来越多的著作开始涵盖对作家作品的东方文化解读。比如在Ira B.Nadel的Ezra Pound in Context(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中出现从东方、孔子视角切入的研究。 ,在这一发展态势下,对西方现代主义作品的东方文化解读将会获得进一步的推进。

其二,在研究意识上,学者们注重揭示现代主义诗学思想背后的东西文化交融特性,阐明东西思想碰撞正是催生新诗学的途径。

比如香港城市大学的张隆溪在《选择性亲和力?――王尔德读庄子》一文中,透过奥斯卡・王尔德对翟理斯所翻译的《庄子》的解读,剖析王尔德批评论文中诸多关于庄子的评述的真实用意,不仅阐明了王尔德的文化批判思想乃英国乌托邦思想与中国庄子思想的结合的事实,而且指出王尔德意在用庄子的思想批判自己那个时代的英国中产阶级价值观和现代政治体制[20]。中国人民大学郭军的论文《本雅明的“两面神”精神之价值与意义》揭示了本雅明思想范式的“两面神”特性,即犹太教卡巴拉传统与的结合,阐明本雅明思想的东西文化交融特性。浙江大学高奋的论文《中西诗学观照下的伍尔夫“现实观”》探讨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现实观”融主体精神与客观实在物为一体的本质,阐明其内质与中国传统诗学的“感物说”和“观物取象”相通[21]。云南师范大学郝桂莲的论文《禅话“静默”》从禅宗视角解读了苏珊・桑塔格的“静默”思想的内涵,剖析了桑塔格静默思想的禅宗意味 郭军和郝桂莲的论文均将发表于高奋主编的《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这些论文将研究聚焦于揭示西方现代诗学的东西兼容背景,采用整体观照研究方法,自觉认识到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在研究过程中坚持从感到悟的兼容和洞见,而不是用理性去判断、取舍或规约,因而能够揭示出思想产生过程中的中西对话互动特性。“在物质主义、规约主义、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都受到严重的批评”[22]36 的当代研究取向中,这一基于感知的综合研究意识将日益成为更多学者的自觉意识。

其三,在研究重心上,学者们重点关注现代主义作品在形式、技巧、主题上东西兼容的重构特性。

比如,钱兆明在《威廉斯的诗体探索与他的中国情结》中探讨了美国现代派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在新诗体探索过程中对李白、白居易的五绝和七律的借鉴,用大量文献论证了中国古体诗与威廉斯“立体短诗”之间的渊源关系[23]。中国人民大学孙宏的论文《论庞德对中国诗歌的误读与重构》指出,庞德在汉诗英译的过程中不拘泥于词句与语法,而是力求传达中国诗歌的神韵,其译作是对中国古典作品的重构[24]。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剑的论文《艾略特与印度:〈荒原〉和〈四个四重奏〉中的佛教、印度教思想》指出,在艾略特的《荒原》中,基督教、佛教、希腊神话、东方生殖崇拜、渔王神话等多种思想融合在一起,构成其诗歌隐喻;在艾略特的后期诗作中,则更多地用佛教和印度教阐释基督教的教义[25]。

上述论文的共性在于揭示现代派创作中东西兼容的重构特性。不论是对威廉斯“立体短诗”的形式探源,还是为庞德的创造性翻译正名,抑或对艾略特诗歌中多元思想融合特性的揭示,这些论文不仅揭示了文学创作的东西方对话特性,而且揭示了创造性重构对文学作品形神兼备的意义和价值。略有欠缺的是,目前对现代主义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庞德、艾略特等重要作家作品上,更多作家作品的创意需要去关注和揭示,这也正是本专题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其四,在研究境界上,学者们对东方意象和思想的解读表现出现代主义作品超越欧洲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心境。

比如,牛津大学罗纳德・布什的论文《20世纪西方与中国的同化:美国诗人庞德〈比萨诗章〉中的“观音”想象》着重探讨了庞德《比萨诗章》中“观世音”意象的内涵。论文追踪庞德的观世音意象的最初来源(即汉学家宾扬和费诺洛萨的著作),剖析庞德未发表的战时意大利手稿将观世音与圣母玛利亚合一的意蕴,解读庞德《比萨诗章》的手稿笔记中观世音的“柳枝”的“治愈力”内涵,最终阐明庞德的观世音象征着“上天的慈悲情怀和自然的治愈能力”[26]。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刘燕的论文《渴慕、猎奇与同情:〈尤利西斯〉中的中国形象》用形象学研究理论分析乔伊斯作品中的中国形象,指出主人公布卢姆对中国的浓厚兴趣与奇异想象、同情和渴慕,体现他超越欧洲中心主义,倡导和平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全球视野和普世情怀[27]。

上述论文的共性在于揭示西方现代派作品的超越意境。无论是揭示庞德的“观世音”融基督教与佛教为一体,还是阐明乔伊斯作品中中国形象的正面定位,均说明批评家已充分感应并认同现代主义作品超越二元对立的心境,体现中西批评界旨在实现东西方融合及人与自然融合的积极取向。

欧美文化论文范文5

书名:《中国文化的重建》

作者:余英时

定价:26元

看点:十九世纪以来,中国遭受了“千古未有之变局”。在西潮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有了那些变化?知识分子又如何肆应此一变局?作为一个思想史学者,作者对这些问题展现了深刻的观察和思索,汇集成为本书。余英时先生从历史研究的立场和文化精神层面来讨论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关系、“五四”问题、民主制度、士的地位、儒学的困境、个人观等等问题。心得:书中文字和观念均力求雅俗共解,辅以作者清通之文笔,读者当更能深入了解这段变迁的过程,及面对未来的因应之道。

书名:《篡明:朱棣和他的大明王朝》

作者:杨林

定价:42元

看点:中国古代通过宫廷夺取帝位的人屡见不鲜,而藩王从地方起兵夺得帝位的却只有朱棣一人。本书书写了永乐皇帝朱棣跌荡起伏的一生,既有他的卓具才能,也有他的残暴凶狠,可谓“既是圣主,又是屠夫”。从朱棣和他的大明王朝中,读者能够窥测到中国十四、十五世纪之交诡谲多变的历史风云。

心得:读一遍,看到朱棣的狠和忍;读两遍,悟到朱棣的才能和智慧。这本书比《德川家康》更跌荡,比《明朝那些事儿》更耐人寻味。

创意设计系列

书名:《美学的经济》

作者:詹伟雄

定价:45元

看点:白色iPod为何热卖?郭台铭与尼采有什么关系?设计为何是21世纪国家的国力指标?如何由纪律的个人,变身成美感的个人?《美学的经济》是一本财经散文,它无法提供标准答案,但有着60个不同的思考方法,帮助你在面对时刻变迁的社会时,激荡出更多的想象力。

心得:虽然本书探讨着台湾社会的未来走向,议题杂七杂八,但思索的线路却是清晰而单纯的,即我们如何应对即熟悉又陌生的世界,这是对工作和人生的重新思索。

书名:《关键设计报告》(一部影响人们近四十年生活的交互设计史)

作者:[美]比尔•莫格里奇

定价:188元

看点:这本书讲述了交互设计所有最基本的东西,包括它的发展历史、交互设计领域里的关键人物、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著名案例,尤其有价值的是在第十章里面介绍了IDEO 的创新方法卡片和IDEO做交互设计的过程。此外,书中收录了那些影响人类近四十年生活的42位交互设计师的精彩访谈。

心得:这是一本解读科技产品如何影响全球人类生命与灵魂的设计史诗,所有设计师、科技人员和IT从业者都必读的圣经。除精彩文字叙述之外,本书配置了超过700张全彩印刷的图像,以及一张摘录所有访谈内容精华及互动设计操作示范的光盘。

艺术建筑大师系列

书名:《建筑家安藤忠雄》安藤忠雄唯一、亲自执笔的传记!

作者:[日] 安藤忠雄

定价:88元

看点:此书是安藤忠雄唯一、亲自执笔之自传,摄影大师荒木经惟亲自拍摄封面,书中有大量安藤忠雄的照片,以及建筑照片和手稿。安藤在书中剖析了自己与自己的想法,甚至顽固的个性。

心得:这是一本极为诚实的自传,它的动人之处并不是辛酸苦涩的成名之路,而是那心心念念,想要再多作一点什么的急切与热情。建筑的故事必然伴随光和影两种侧面。人生亦然。有光明的日子,背后就必然有苦涩的阴天。

安藤大师年轻时打过拳击,经历疯狂。他把清水混凝土建筑做到极致,深具东方哲思,我喜爱到近乎崇敬。到日本拜访他,才发现,这是一个诙谐可爱的小老头子。

――王石

书名:《艺术创业论》――为什么我的一幅画能卖到16亿?

作者:[日] 村上隆

定价:39元

看点:一个36岁还在日本捡超市过期食品的年轻艺术家,一个在日本备受争议的艺术家,为什么到了美国摇身一变,就能将自己的画买到了16个亿呢?最受瞩目的日本鬼才艺术家村上隆首次公开艺术创业的秘诀。他以过来人的身份,详述了自己在欧美艺术世界成功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村上隆的经营哲学。书中有村上隆对日本欧美文化的个性观察,也述及和知名人物的交往。

心得:书中的村上隆丝毫不讳言艺术是一种赚钱的手段,为了实现他理想中的“艺术创业”,他认为艺术不但要投入金钱,也要拥有国际视野及宣传战略。如果不明白艺术行业的运作逻辑,艺术家就无法生存。

书名:《鲁迅论》

作者:刘再复

定价:未定

看点:本书乃刘再复先生多年来对鲁迅研究成果的合集。全书共分四辑,分别收录了20世纪80年代及之后作者独自进行鲁迅研究的成果以及作者与李泽厚、林岗等以对话形式探讨鲁迅现象的相关文章。

心得:全书不但立场客观,而且思想深邃,对鲁迅思想、性格的理解颇多独到之处,又善于把这种理解体现在对鲁迅作品的分析和对鲁迅生平的叙说之中,可谓近来鲁迅研究的又一力著。

书名:《罪与文学》

作者:刘再复、林岗 著

定价:未定

欧美文化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进入后奥运时代以来,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国际上传统强国比起来仍然有较大差距,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弱,与我国文化资源大国的地位不对称。通过对我国该产业发展中的一些关健性问题的分析探讨,提出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对外发展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可应对采取的一些策略.

1文化创意产业分类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出文件将创意进行分类定义的国家,其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将该产业分为设计、软件、表演、音乐等十三个类别.,涉及类容较广。英国著名创意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则将创意产业分类为专利、版权、商标、设计四大类别。根据我国国情,便于实际操作和分类,国内很多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分类方法。在国内,台湾、香港、上海、北京、广州都各自提出了不同的文化创意产业定义及分类。其中广州市的分类最为细致,其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特指创意产业中与文化相关的门类,主要指利用人们的‘智力资本’进行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流通的新兴产业,他的核心价值是创意,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利用并实现知识产权的交易,是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本文所讨论的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与分类皆引用广州市的定义及分类。

2现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发展中的存在的问题

在《2003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一书中,李向民、王晨二人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一文中,对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这篇文章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发展上仍然存在以下几种不足:

(1)对国家文化形象系统的定义、开发和宜传不够重视。

(2)现代商业媒体的影响力不够。

(3)争取国际话语权不仅是:政府的事情,也包括一国人民在国际上说话的权利。

在文化对外贸易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从行业来看,我国在核心文化产业领域依然处于劣势,逆差明显。

(2)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阻碍了我国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对外贸易渠道,文化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文化服务对外贸易落后明显。

(3)伴随着总量逆差的减少,文化贸易结构逆差凸显。

在对外发展存在诸多问题的同时,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国内发展环境、自身发展方式等诸多方面还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和限制。对此有很多国内学者提出了各自的分析,综合来说,国内文化创意企业发展存在以下一些限制不利因素:

美国是文化创意产业超级大国,其发展文化创业产业是主要由市场自身去引导运作,政府并不主导建设。这当然与美国比较开放的政府监管有一定关系,发展到现在,美国的文化创意企业有一套比较成熟完善的市场运作机制。对于高风险性的项目,总能找到自由投资人为其输血投资,正是这种很高的投资灵活性是值得国内一些投资机构借鉴的。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国内很多投资机构不愿意为其投资,导致很多计划胎死腹中。而且根据日本、美国等文化创意强国的经验表明,文化创意产品的附属衍生品才是真正利润的主要来源。由于发达国家有比较完整和严厉的版权保护法律法规,真正拥有版权的企业可以有效得到应得的利润,这就促进了其更强更快的发展。反观国内环境,虽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版权法律,但大多已经跟不上时展,处罚措施不完善不严厉,盗版商违法成本低,侵权现象严重,造成了不管是国内文化创意产业还是国外企业都不能得到合法的衍生品返回的利润。再加上国内文化创意产品在国际上本来知名度就很低,在国外市场更难获得接受,因此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收人来源就非常有限,很难将企业做强做大。更严重的是,以动漫产业为例,国内很多原创厂商做出的产品质量低下,为了减少成本,将制作层层转包,根本不是以市场为导向来制作产品。他们更多的是为了得到国家现有的动画播出补贴来回收成本,为的只是能将动画播出,而不管观众反映如何.也不考虑能否在国际市场寻求发展。这种畸形的发展环境怎么可能产生一流的企业?企业自身实力低下还如何能在海外获得自己的话语权?除了资本获得难度,国家过度过严过于敏感的文化创意管制也是限制国内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相较于国外强国政府扮演的辅助和疏导角色不同。我国现在的文化创意产业管理机关不仅管理混乱复杂,部门间权责不清,界线不严,而且管理内容有时过于敏感且有双重标准嫌疑。虽然出台的多项管理办法有利于市场上企业的自律和行业的发展。但是对于企业生产内容过度的干涉导致企业有很多不必要的限制,无法充分发挥自身实力。在对比下国际上的文化创意强国,虽然政府对内容也有限制和约束,但也有对市场的疏导。以电影、游戏为例,美日欧都有完善的分级制度和约束处罚措施,而国内虽然很多专家学者早就提倡也应该建设我们自身的内容分级制度,但至今未见采纳,导致内容一刀切。一些刺激内容小观众和成人一样能看,而有些适合成人观看的却不被容许。对题材的不合理管制导致企业很难进人目标市场,限制了发展。正是这种内容限制,对一些文化创意企业来说就只能为国外代工生产,产品只能通过国外发行商发行,有时甚至只能做为廉价劳动力。而在我国生产制造领域30年的发展表明,这种代工模式很难在国外市场打响自己的品牌,只能作为“微笑曲线”上那低端利润的获得者。

4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海外发展方式研究

(1)国家在宏观方面引导帮助企业发展,在海外市场对我国本土企业整体打包宣传提升知名度。由于海外市场进人壁垒较高,很多文化创意企业不能像我国其他生产型企业有大量的自由资金去开拓海外市场。因此我国政府方面可以通过举办中国文化周、文化创意作品巡展等方式帮助那些资金规模较小但有发展潜力的工作室、企业集中宣传,既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知名度,又可以帮助企业发展.加大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帮助本国企业发展壮大。在微观方面要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独特性,给予适当的资金扶持。但不能采取一刀切,大包大揽的方式,要对每个企业的风险及潜力合理评估,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并可建立特别的风险监管部门,建设如其他实体经济一样的更加有力的风险防范体制。停止盲目建设所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并对现有的园区进行重新审核。对那些空置率高,实力不达标的要进行清理整顿,将那些资金去帮助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企业和工作室。

(2)在法律法规方面国家不单要进一步完善,更重要的是加强执行力度.若无法切实保护企业合法利益,那等于切断了企业的生命线。要进一步用新思维新方式帮助企业维护自身权益,如鼓励建立民间私人专业维权公司、机构,提供国家法律援助,建立进出口保险机关帮助企业用较小的成本来降低其在海外经营的界险损失。要进一步明确国家文化监管部门的权责,减小企业运行成本。减少对文化创意内容的过多干预限制,给企业一个更加宽松自由的发展空间。

(3)企业自身应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宏观协调下停止互相间的恶性竞争,应该更加着重于提高自身水平,文化创意产业不同于其他实体经济,其高附加值更多来自于消费者对其的认可。由于亚系文化产品在全球仍然被主流的欧美文化挤占市场,但最近几年来对欧美流行文化的不断反思已经使亚洲文化在全球有升温的态势,随着我国实力的发展,企业应该对本国文化资源有足够的自信,不能一味附合欧美观众传统欣赏口味,在发展欧美市场时可以适当融合本身元素,这样才能在实力强大的欧美同行包围中创造差别化,提高自身竞争力。 (1)大多数地方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并未能正确认识,导致行业在一些地方盲目、过度发展或不被合理重视,导致国内行业发展不平衡、混乱,不能很好的形成产业链。

(2)政府虽然出台了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办法,但在实际实行中缺少经验而造成不能形成有妙的文化创意产业扶持和管理平台,不能有效分析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并提供后续政府服务。

(3)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制度不合理,导致专业核心文让创意产业人才匮乏,普遍出现了盲目跟风设立教学机构戴学科,教学市场混乱,培养出的人才或缺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素质或缺少高端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导致低端从业人员泛滥的同时,高端人才却极度匾乏。

(4)缺少健全的版权保护法律,现有法律法规实施不力,造成正规文化创意企业的合法利润大量损失,限制了国内企业的正产生存和发展.

(5)国内企业缺少足够的自律组织,造成某些行业企业无序混乱竞争,不能有效组织起行业发展内部规则,不利于建立合理的竞争市场。

3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英国是对文化创意产业认识较早,并加以重视较早的国家。尤其是英国著名学者霍金斯的《创意经济》一书可算是创意经济学的宝典。英国属于以政府引导为主的创意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政府的大量扶持政策和战略规划引导和规范本国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制定产业战略。伦敦和曼彻斯特城已经成长为最具代表性的英国两大创意城市代表,是英国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在这两个城市中,又分别有很多细分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对曼彻斯特、谢菲尔德、伦敦、利物浦四座典型城市的成功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分类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