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查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质勘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质勘查报告

地质勘查报告范文1

队保密办:

根据大队下发的关于《2020年保密和国家安全自检自查工作方案》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对保密工作的重视,强化对涉密内容的管理,力争保密工作一直安全进行下去,院结合我部门实际情况,立即开展自检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狠抓自查工作落实

自接到通知,院立刻开展自检自查工作,我部门及时下发文件资料,及时开展行动,强调落实责任,强化保密意识重要性,迅速对现有的5台公用电脑、1个办公U盘、存档文件、会议纪要逐一进行自查,通过自查,均未存在上网计算机存储和上传涉密信息,办公U盘未存储涉密信息、并未插入涉密计算机,存档文件、会议纪要均按照规范进行存档、保管,坚决切断涉密信息流向互联网的所有渠道。

二、宣传教育,增强保密意识

根据大队保密办安排部署,为加强我部门涉密人员的保密安全意识,强化保密措施,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促进部门保密工作的严肃性,决定不定期集中开展保密安全的宣传教育,严格执行保密工作法律法规,加强对涉密人员的教育培训,并将保密安全工作和业务工作同部署,结合实际情况,抓好贯彻落实,确保避免涉密资料外泄,进一步增强部门人员的保密安全认识,筑牢保密安全防线,将保密安全意识贯彻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真正做一名意识强、守规矩、懂防范的职工,杜绝涉密、泄密事件的发生。

三、加强制度和思想建设,堵塞管理漏洞

地质勘查报告范文2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质勘查,问题

1.建筑工程地质勘查中存在的问题

1.1地质勘查的报告水平和质量较低

由地质勘查部门所出具的勘查报告质量不过关,并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地质勘查报告的内容相当简单,甚至已经将土工试验的相关指标、评价忽略了,并且也没有比较明确的勘查结论以及相应的处理意见等,还有部分勘查报告中应该具备的内容被省略了,而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却反复提及;不需要图示的被标注了图示,而需要制作详细表格的却有省略了。

1.2没有对工程地质勘查引起足够的重视

地质勘查工作主要有两方面的任务,一个是对地质的构成加以揭示;另外就是提供相关的力学指标。处理方案的选择的基础是地质构成,而力学指标则是关系到工程造价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只有通过地质勘查,才能对地下的情况有所了解,由于建设场地的唯一性,相应的勘查结果也就不具有可比性,所以,对于建设单位而言,勘查单位的专业性、技术性以及操作的规范性十分重要,这些都将对建筑安全性、施工的顺利性产生重要影响。

1.3监管力度不够

首先,在勘查的前期,一般是由建设单位自主选择勘查单位,而由于专业知识的缺失以及对勘查工作重视程度的不足,因此对勘查单位没有进行严格的筛选;其次,在实际的地质勘查过程中,一般都是勘查单位独自完成,实际的勘查工作的进行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之下,尽管现今施工图审查会对地质勘查成果进行审查,但一般只要资料具备就能通过,因此,地质构成不符合实际以及力学指标不够精确的情况经常出现。

1.4勘查方式错误

有些勘查单位采取静载荷试验压裂探坑两侧的土层为标准对承载力进行判断,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在两侧所需要的压力不同的状况下,就无法准确确定以那一侧的压力值为准,并且压裂两侧的土层并不能表示所得到的压力值就是竖直方向的地基的承载力。

2.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确定地基承载力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问题,并不是单纯的依靠一种方法就能够准确的加以确定的,一般需要以下五种测定方法:一是依据相关规定中的表格来确定;二是根据静载荷试验的方法加以确定;三是根据静力以及动力触探的方式加以确定;四是依照土地强度理论进行计算;最后就是按照临近的条件比较接近的建筑物的经验加以确定。通过上述五种方法测出地基的承载力之后,还要经过详细细致的分析,取其综合值才是比较准确的地基承载力。

在上述五种测定方法中,一般较为常用的方法是野外鉴别以及土地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照相关规范中的表格,静力以及动力触探的方法以及借助公式进行计算。当前,我国的质监部门只认可现场静载荷试验法,这是在地址条件相对比较复杂、工程比较重大或者是土质分布极为不均的情况下才会使用的一种测定方法。在一般情况下,由于难以满足设备要求,或者是压力不够,很难实际应用此种方法。

采取现场静载荷试验来确定地基的承载力,主要有以下三种准确方法:一是强度控制法,也就是将比例界限值P0作为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一般在比较坚硬的粘性土、沙土、碎石土或者是粉土的环境下才会使用此种方法;第二种是相对沉降控制法,也就是依据沉降量汉语承压板宽度之间的比值进行确定,在粘性土环境下,这一比值要控制在0.02以下的压力就是地基承载力,而对于沙土来说,这一比值在0.01到0.05之间所对应的压力就是地基的承载力;第三种是极限荷载饭,在出现P~S曲线的比例界限的情形下,土地就会迅速达到其极限负荷值Pu,用这一极限负荷值除以安全系数,就能得到准确的地基承载力。

3.地基承载力以及与变形关系

对于设计人员来说,除了要懂得设计,还要学会阅读和分析地质勘查报告,找出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只是单纯的关注地基的承载力值,即使是需要这一数值,还要关注其他相关数值,如地基承载力的基本值、地基承载力的标准值以及承载力的设计值等。设计人员在使用地基承载力的标准值时不能直接依据该数值进行设计,还要结合宽度以及修正后的承载力的设计值。

使用承载力设计值进行设计是出于确定建筑物基础底面积的目的,但在实践中,设计人员还要注意关注变形条件。目前,建筑工程中多出现的质量事故多数都是因为没能够满足变形条件所导致的,如果不能满足变形条件,极有可能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倾斜等问题,要满足工程变形条件,地质勘察报告中的建设性处理意见必不可少。

4.地质勘查超前技术的运用

在地质超前的检测中,主要还是运用了新颖、快速、有效、无损的反射地震技术。这种技术当系统预报前方有溶洞、暗河水体、岩体层面等不良地质时,其规模、形态需要具体了解,就需地质雷达进行探测。探测方法:在开挖掌子面上,以上、中、下水平和左、有为骨架布置若十水平测线和竖线测线向前方探测,每条测线可构成一条剖面,各条剖面上的综合地质信息即构成了前方一定范围内的空问地质构造形态。测线的密度可视所探测地段的同岩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所要求的探测控制精度选定,围岩越复杂,要求的控制精度越高,则测线密度就越大,反之越小。根据探测资料,首先对各方面剖面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判定前方地质情况,并定量确定有关异常体、条、带等位置、深度及其空间分布情况,再结合具体的地质条件(如断层、节理、裂隙与隧道走向的夹角和倾角及其对隧道同岩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地压因素(静压、动压和二次平衡压),详细划分和界定同岩类别,以便主动采取超前支护措施。

参考文献:

[1] 杨永.工程地质性状与建筑工程基础.中外建筑,2001,02

[2] 张美元.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探析.商品与质量,2009,S6

地质勘查报告范文3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地质勘查工程地质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c)-0081-01

1高层建筑物施工中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1)建筑物场地的稳定性问题。高层建筑物地基变形的影响范围包括地表的松软土及土体下基岩风化带,其影响的深度较大,建筑地基的持力层和下卧层对地基土体的稳定性影响都很大。下卧层的稳定性主要决定于其岩性、土体的结构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各土层的抗震性能、场地距主断裂和活动断裂的最小距离等。所以应在完成城市地震基本烈度区划的基础上来选择高层建筑的场地,并通过勘探进一步查明建筑场地地质结构和条件,以便最终选择理想的高层建筑建造场地。

(2)基础类型选择的工程地质论证。高层建筑基础的主要形式有箱基、桩基及其复合基础这三种。箱形基础具有基底面积大、抗弯刚度大、整体性好等特点,尤其适用于软弱而不均匀的地基,可利用基础中空部分作为地下室,能有效减少高层建筑的不均匀沉降;桩基包括灌注桩、预制桩、钢管和墩基等,其具有承载力高、沉降量小、沉降速度慢、抵抗外力强等特点,适用于上覆较厚软土层的地基或膨胀性等土层,桩基的具体类型可根据地基的工程地质特征和施工条件选择;复合基础即是采用箱基下加桩基的复合基础类型,以应对单独采用前面两种基础类型不能满足高层建筑承载力或变形要求等的情况,复合地基部分土体被置换成增强体,可大大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这种地基竣工验收应进行压板载荷试验,其施工复杂,造价较高,应根据具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的要求来进行选用。

2高层建筑工程地质勘查的阶段的划分

(1)区域规划阶段。结合已有地质资料以及建筑经验,对区域的总体稳定性进行定性,对区域一般性工程地质条件进行阐述。

(2)总体规划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查明规划区内的工程地质条件,提供工程地质资料,以便于规划区内建筑特性的分带和建筑功能的分区。其主要工作是结合地貌、水文地质和地质结构条件进行工程地质的测绘工作,其勘测的范围应大于实际的建筑面积。此外,还需要做实验室研究、部分勘探及长期观测工作。

(3)详细规划阶段。此阶段的工作目的是详细查明活动层的地质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提供工程地质资料,以便于选择各主要建筑物的场地和配置各种建筑物。该阶段的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包括实验研究、勘探、野外试验、测绘和长期观测工作等内容。

(4)个别建筑物初步设计阶段。此阶段的地质勘查工作的目的主要是提供必要的地质资料和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以便于确定建筑物的型式、建筑物基础的砌置深度、施工时间及概算费用等。此阶段需要查明勘探点间距、勘探坑深度等所有的地质条件,本阶段需要独立地选择场地,应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测绘工作,其勘探工作量比较大。

(5)个别建筑物施工图设计阶段。此阶段的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主要是提供工程地质资料,以便于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基础加固处理、防治不良地质现象,并对建筑物地基做出工程地质评价。该阶段的地质勘查工作内容包括布置勘探坑孔并确定其深度,查明活动层的物理力学指标,必要时还应进行抽水和载荷试验。

3做好高层建筑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对策

(1)确立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规范和制度。工程地质勘查工程师在进行正式的勘查工作之前,应详细地了解和掌握建设单位对岩土勘测工作的要求,及其所负责工程的结构形式、用途、载荷大小,并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编制勘察规范和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时间计划,合理安排内业资料整理、土工试验、外业施工等环节,规定取样及试验、原位测试、钻探施工等技术要求,明确勘测过程中与规范和制度相冲突时应作出的技术调整要求。

(2)做好勘查现场的监督工作,保证勘查技术质量。开工前,工程地质勘查人员须结合建设方提供的各类报告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与核实;要对钻机所使用钻杆的尺寸和长度予以核对,确保其各部分技术参数符合勘测和施工的要求;岩土勘测工作中的各项原位测试项目,应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及其他相关规范和制度的要求;合理选择钻进方式,在对岩层进行钻进时,应根据岩层强度合理确定钻进速度,在钻进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粉土、砂土、软弱土层时,须采用泥浆护壁钻进法,并严格限制钻进速度;做好取样管理,取样时,应严格控制钻杆尺寸,不得通过切取岩芯管的方式取原状土样,对取好的样应及时贴好标签,并妥善保管;对于高程和水位的测量,高程的测量应首先选择黄海高程,若条件不允许而须采用假定高程,最好是将基准点埋设在不易遭到破坏的地方,应在工程施工结束后统一进行地下水位的测量工作;工程师要及时对外业资料进行核对和验收,确保原位测试数量和主要持力层的取样数量满足要求,同时,还要注意做好持力层的起伏情况的控制工作,对可能存在的异常点进行小规模钻探,探明具体情况。

(3)做好对勘查数据的提炼,提高地质勘查报告质量。做完地质勘查工作,得到勘查数据之后,还应结合项目自身及周边环境特点来做好勘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和提炼,以确保土层划分的科学性和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并做好与设计人员的沟通,对于差异较大的参数要进行必要的说明,使得设计人员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情况。

(4)加强回访,总结成果。工程地质勘查工程师应及时核对土层层位情况,查看现场是否存在防空洞和暗涌等可能导致不良地质作用的情况;为确保地基质量符合施工要求,还应采取措施对地基处理的质量进行检测;此外,工程地质勘查工程师应定期回访已经完成的项目部分,尤其是要记录好施工过程中与勘查报告不符的情况,并认真分析,以便总结经验,提高日后工程地质勘查的质量。

4结语

在城市高层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地质勘查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只有认真地做好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确保地质勘查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才能保证基础处理及结构施工方案的合理性,最终保证建筑施工过程的顺利及结构的安全。

参考文献

地质勘查报告范文4

关键词:资源储量; 报告评审 ;问题及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的作用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是指综合描述矿产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质量、数量及其经济意义的说明文字和图表资料,包括矿产资源储量的各类勘查报告、闭坑地质报告以及矿产勘查和矿山生产、水源地建设阶段用于筹资、融资、探矿权或者采矿权转让过程中说明矿产资源储量的有关资料。是由具有相应勘查资格资质的地勘单位受矿业权人或矿业权行政管理机关委托,经相应的地质勘查和综合整理编制而成的地质勘查成果。

众所周知,采矿权人采矿需要交纳采矿权价款,开采的资源储量与矿产资源补偿费及资源税挂钩,矿山开采年限与资源储量挂钩。近年来,由于矿业市场投资的多元化,加之国家的有关法制不健全,一些地方对资源储量评审工作盲目市场化,受利益驱使,出现了种种弄虚作假的情况。比如一些企业在改制时,投资者为了少交采矿权价款,往往将储量做小,造成国有矿产资源资产的流失;而有些企业在融资、筹资或包装上市时,为了吸引股民投资,造成绩优股的假象,往往又要求将资源储量做大,以蒙骗股民。各矿产地的矿产资源储量状况不能是地质勘查机构自己说了算,而必须由相对权威的评审机构审查评价、鉴定验收。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是评审机构对矿产地质勘查机构取得的矿产地质成果的审查评价、鉴定验收。其内容包括:对矿体地质特征,开发利用内外部条件,矿产种类、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等技术数据等阶段性认识的认可。它是资源储量管理的技术支撑。是为国家掌控资源家底、维护国家资源权益、保护与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服务的,是政府资源储量管理以及矿产资源管理的关键性基础工作。它依据和参照国家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国家和有关部门的矿产资源储量技术标准(各矿种地质勘查规范),国家和有关部门的与矿产资源勘查及矿山生产和水源地建设有关的技术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国家的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矿产资源以及环境方面的规定而进行的。

本文总结了在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希望能引起重视,以求共同提高。

二、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些地勘单位不做野外地质工作,靠在室内“编”地质报告进行矿权申请、延续、变更,所编写的报告东拼西凑,凭空想象,质量可想而知。或者报告编写单位与勘查单位不为同一主体,存在着勘查资质随意出租,使不具备资质和勘查能力的单位承揽地质勘查工作,影响了勘查质量及报告的质量。

2、评审目的不明确。

评审目的的确定,应与评审范围对应,在申报表、评审意见书和储量报告等资料中表述一致。同时,评审主要围绕评审目的展开,针对评审目的做出评审结论,目的与结论也应一致。经常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勘查和报告编制、提交、评审的目的表述不清楚、一致,甚至不属于规定的评审备案范围,也编制提交评审备案。由于经评审备案的矿产资源储量都是储量登记统计的依据,而常把登记统计作为主要评审目的,有的甚至错误地将勘查工作的目的与编制报告的目的人为分开,把编制报告的目的表述为登记统计等,这都是不符合文件规定的。

3、对以住地质工作成果和矿山开采资料收集研究不够。

对于以往工作,应要叙述本次勘查工作之前所进行的各项地质勘查工作及提交的成果及评审情况。已生产的矿山应阐明矿山建设、开采情况、生产规模、开采方式、生产规模、资源储量变化情况及矿山经营、效益状况等,均需对其资源储量变化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搞清历次报告的关系,避免资源储量的重上、漏上。

4、水工环地质的研究程度不足。报告相关章节的内容基本上是很简略的简述,定性内容多,缺乏实际数据。

5、样品的采集和分析不按规范。

矿体(层)直接顶底板样品采集不全,影响了对矿体准确控制和对矿床的正确评价。基本分析样品没有按规范进行内外检,体重样代表性不够,缺少组合分析样、物相分析、全分析样等。

6、资源储量估算中存在的问题

a、资源量估算工业指标选取取不合理。在资源储量报告中,对一个矿床使用的工业指标,个别报告直接套用规范中的一般工业指标,出现不具体的区间值,而不是具体值。如岩金矿床边界品位采用规范中的1~2g/t,最低工业品位2.5~4.5g/t……,,这种不确定值的使用是不允许的。对一个具体矿床应有具体工业指标。或者,在一般工业指标敬意值之间随意选择取低值,或高值,不进行矿区实际情况分析,出现有用的工业指标选择用不全,没用的又抄上。另外,随着选矿技术的提高和矿产品价格的上升,受经济利益驱使,矿业权人随意降低工业指标,虽然是经过预可研论证,但往往论证单位是营业性质的,所以结果可信度差。

b、矿床勘查类型确定及工程间距选择不当。

有些勘查单位为减少工作量,节省勘查费用,往往不根据矿体的复杂程度,随意将勘查程度高定,工程间距放稀了。

c、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不当,没有用其它方法进行验证。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不适合矿区实际,使简单问题复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导致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可靠程度低。

d、矿体的圈定、连接、外推不当。

很多报告存在外推过大,将矿体外推起点置于没有有控制的矿体边界上,存在“见矿就连”的现象。

e、对采空区范围的圈定,为节省成本,很少进行实地测量,而是对1:1万地质地形图进行扫描后变换比例尺,制成矿区地形图。或者使用测量仪器精度不够,影响整个勘查工作的真实性、可靠性。

7、资源储量估算的表格、图件很不规范。报告文、图、表不符,缺乏检查校对。

三、提高资源储量报告评审的一些建议

1、地勘单位要加强技术力量,严格按勘查规范工作,实事求是,客观反映勘查成果,对勘查中存在的问题要详细如实反映。不能根据矿业权人的要求估算矿产资源储量,甚至代为编造虚假资料。野外第一手地质资料如原始编录、样品采集等应按规程进行,发现问题要及时补救,地质报告编制应按勘查规范编写并进行初审。

2、矿业权人要有风险勘查意识,根据工作区地质情况,按照相应勘查阶段所要求的控制与研究程度,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才能摸清资源储量分布情况,降低投资风险。

3、地勘行政管理部门以资质管理为入手,奖优罚劣,促进勘查质量的提高,对于弄虚作假事件必须严肃处理,降低或者取消地勘单位的勘查资质,对矿业权人吊销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当前实行的由矿业权人和项目勘查单位出具承诺书,保证提交资料的真实性,有利于分清法律责任,应当继续实行。

4、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必须具备法定的资质,评审报告的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评估师资质,报告评审专家组人数要按要求,并实行评审专家组责任制,并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湛的业务技术水平。对储量变化幅度较大的核查报告和重要地质勘查报告,评审中心要加大实地核实和原始资料核对力度。

5、要尽快重新建立我国在矿产勘查及矿产资源储量的质量保障和控制体系,在勘查的程度上、勘查工程和原始资料的质量上、资源储量控制程度上加以监管,应该坚持设计审查和野外验收制度。资源储量评审不能只审查资料,必须到现场实地检查,才能保证质量,防止弄虚作假。

6、应尽快解决评审机构定位问题,要根据我国国情进行储量评审机构的机构改革,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四、结语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是为国家提供资源的信息依据。储量报告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所提供资源储量的可靠性、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风险大小、矿山建设和生产中的一系列工作的布置。因此必须提高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的质量 ,这既是矿产资源勘查人的责任 ,也是储量报告评审组织和评审专家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办法,国土资厅发[2000]54号

2、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资格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1〕172号

地质勘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煤田;地质勘查;项目管理

DOI:10.19354/ki.42-1616/f.2016.17.27

如今我国正在努力向经济大国迈进,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化的地质勘查也应时而生并且在逐步的壮大。然而,地质勘查想要长久以及平稳的发展却并不容易,地质勘查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自身的质量需要通过地质勘查报告来体现,因此,相关单位必须采取相关策略提高地质勘查的质量,从而提高自己在市场的竞争力。

一、项目的概念和内容

项目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美国项目管理协会认为:项目就是为了创造某种独特产品或服务的一次性努力。

项目所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第一,依据范围划分,可以分为范围的规划、范围的界定以及范围的调整等。主要是控制项目的工作内容,从而完成既定的目的。第二,根据成本划分,可以分为资源的配置、成本的预算以及费用的监控等。主要是控制费用,保证实际费用不超过预算的费用。第三,根据质量划分,可以分为质量规划、质量检查以及质量保证等。主要是为了达到质量的标准从而对相关活动进行监管。第四,根据风险划分,可以分为风险识别、风险量化以及风险控制和对策研究等。主要是针对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预防。

二、煤田地质勘查项目管理的特点

煤田地质勘查项目管理并不是一项单一的项目,它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控制工程。在这个工程中,主要有五个项目管理内容:具体内容的规划、施工时间及施工进度、投资情况、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假如能够对上述五个部分进行有效的管理,那么我们不仅可以保证项目的质量,工期也将会缩短,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如今我们的地质勘查项目已经不仅局限于商业性地质勘查项目,还出现了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多种地质勘查项目的出现对于相关单位发展勘查项目有一定的探索和创新的意义,因而我们要加强对勘查项目的管理。

三、如何实现煤田地质勘查项目的高效管理

项目质量的合格和活动的安全是煤田地质勘查项目进行高效管理的前提条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开拓,我国的地质勘查项目也随之发展起来,但是随着勘查项目的增多,勘查项目的质量却成为一个很大问题。虽然旧的勘查管理体制已经不存在,但是新的管理体制却尚未完善,导致勘查项目管理出现了很多弊病,从而使管理工作变得无力。针对这个现象,查看相关材料,并提出了关于如何实现勘查项目高效管理的几点策略。

(一)依法勘查是项目管理的基础。煤田地质勘查是一项风险极高的实践活动,为了保证管理不出现安全事故,我国不仅对资源的勘查、开发实行统一的管理,而且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从而保证勘查行为的规范。同时,勘查单位为了使勘查成果和经济效益得到法律的保证,勘查必须依法执行。假如没有依法执行,盲目的勘查将会造成结果不能转让,勘查费也就无法收回,由于没有办理勘查权利所获得的资源储量也不能登记,将会自食恶果。所以,依法进行勘查管理是取得良好勘查效果的保证,只有这样,不论是勘查的结果还是经济利益都可以得到法律的保障,促进勘查市场平稳有序的发展。

(二)勘查设计是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科学合理的勘查设计方案是煤田地质勘查项目顺利进行实施的基础和保障,除此之外,项目管理的重点还有勘查设计方案的控制以及管理。举个例子,假如勘察设计的理论应用于实践时无法科学性的实现,即在勘查设计时对于煤田的构造程度、煤层的稳定性以及煤层资源的含量计算有误,那么不论是工程量的计算还是勘查经费的预算都会因此出现错误,从而导致整个项目出现经济损失。因此,选择勘查设计方案一定要慎重。

(三)监理作用是项目完成的保证。国家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地质勘查。为保证地质成果的真实准确可靠,也为保证煤矿事业的顺利开展,我们必须把煤田地质工作作为工业建设的前提和保证。通过很多事例,我们发现不论是初步考察煤田地质情况的团队还是设计团队都是由同一单位进行监督、管理和审核。那么在项目的施行过程中,有关项目的设计、审核、施工及监管都是由一个单位或者企业进行,工作很容易产生懈怠,从而直接导致了勘探程度低或者是资料的可靠性差、勘探的成果与预计的成果差距较大等问题。因此,在煤田地质勘查项目管理中,应保证有第三方的参与。监理单位的职能应当包含组织协调、合同管理、资金的投入以及工期和质量等。

(四)质量管理是整个项目管理的主线。质量问题是贯穿单位存在和发展的主线,它保证了项目的质量合格以及满足了客户的要求。勘查项目的质量管理由两部分组成:技术工作质量和工程施工质量。其中施工质量管理又分为工程的施工工艺管理、材料质量管理、勘查进度管理、勘查突发事件以及技术应变管理等。

技术工作质量管理的高效确保了地质勘查项目的真实性、有效性以及科学性,施工质量确保了预计结果与勘查结果的相一致程度。因此,在勘查钻孔完工后,我们应该组织专业人员并且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验和验收,对钻孔进行合理的评定,同时对一些没有达标的进行补救。各手段之间要相互配合,这样才能保证地质勘查的施工质量。

(五)安全生产是勘查管理的主题。安全是人们不断关注的主题,安全管理为生产活动提供了保障。勘查的安全管理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人身安全管理,二是生产安全管理。其中人身安全管理是最主要的方面。第一,生产活动的减员主要是由人身伤亡造成,从而影响了生产活动正常有序的开展。第二,人身伤亡将给当事人以及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严重的负担。第三,人身伤亡对多方都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不仅影响生产单位经济、信誉,也影响了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以及精神状态,甚至埋下了更多的安全隐患。除了人身安全管理,生产安全管理也很重要。生产安全管理主要包含机械事故或其他生产中的事故,给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对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的管理,假如有不安全的因素、有隐患没有排除、有安全措施没有施行,我们坚决不能进行生产。我们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遵守制度,认真做好勘查工作。

(六)切实保证报告质量是目的。前面做好的勘查项目的工作就是为了给后续的工作单位提供一份质量合理可靠的报告,所以一定要保证该报告的真实性、有效性、科学性。当然,在提交的报告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假如出现图文不符或内容矛盾等错误,可能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第一,编制人员懈怠工作,没有认真对报告的内容进行审查。第二,没有对整个项目进行综合考量,急于追求效益,忽视了质量。第三,项目负责人未能对各专业及章节的技术口径进行审查,导致出现前后矛盾。所以,我们应当从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入手,进而保证地质报告的质量。

总结:根据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当今市场化的地质勘查形势下,地质勘查单位的信誉以及体现质量的报告已经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不仅要做好勘查设计,还要发挥监理的作用,并且对质量的管理进行强化。同时,保证安全生产也必不可少。只有这样,煤田地质勘查项目才能顺利的完成,报告的真实可靠才会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地质勘查报告范文6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质勘察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高层建筑首先应注意的问题是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在此基础上保障其质量。地质勘察是建筑建设最为基础的关键的环节。要设计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必须通过地质勘察对欲施工地点的地质进行全面了解,促使施工顺利进行。

二、高层建筑工程地质勘查阶段的划分情况

1、可行性研究勘查阶段

可行性研究勘查阶段主要是针对即将进行的施工场地进行稳定性以及适宜性作出正确的评估。此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

(1)搜集与建筑工程地质相关的材料,例如:区域地质、地形、环境气候、是否存在矿区等,并采纳当地的施工经验

(2)对现有的建筑工程勘察资料进行分析整理,通过去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查,对地层的结构以及岩土性质进行充分的了解确保这些条件满足施工需求。

(3)可行性研究勘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在施工场地选择比较大的地方进行测绘工作,这样一来勘查的工作量就会增加。

2、区域规划阶段结合己有地质资料以及建筑经验,对区域的总体稳定性进行定性,对区域一般性工程地质条件进行阐述

3、总体规划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查明规划区内的工程地质条件,提供工程地质资料,以便于规划区内建筑特性的分带和建筑功能的分区其主要工作是结合地貌、水文地质和地质结构条件进行工程地质的测绘工作,其勘测的范围应大于实际的建筑面积此外,还需要做实验室研究、部分勘探及长期观测工作。

4、初步勘查阶段

初步勘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是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场地内的地质稳定性进行评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施工单位提供详细的地质资料以及施工设计中能用到的所有技术参数,这样更有利于施工单位选择关于建筑物的相关技术以及施工方法和费用。

(2)初步对施工场地的地层结构、岩土性质、地下条件、等多种地质条件进行勘查充分了解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然后分析这些原因对施工场地的稳定性以及未来施工中可能造成的影响。

(3)初步勘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查明各勘探点之间的距离,然后勘查地基挖坑的深度以及施工中需要的其他地质条件。

5、详细勘查阶段

详细勘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按照施工图纸所设计的方案进行勘查工作,再根据不同的建筑物提供不同的技术资料以及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技术参数,最后对建筑场地地质的岩土实际情况作出详细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发生因为设计、地基、地质、防治等原因发生的问题。详细勘察的具体内容应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施工条件的政策,详细勘查阶段的地质勘查工作主要包括:布置勘探坑孔并确定深的程度,然后按照活动层的物理学指标进行勘查工作,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进行抽水化验以及荷载能力试验。

三、高层建筑物地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筑物场地的稳定性问题

高层建筑物一旦发生地基变形,不仅仅是地表的软土结构以及基岩风化带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建筑物地基的持力层以及下卧层对地基土体的稳定性也会受到不大影响,因为下卧层稳定的首要前提条件就是岩性和土体的结构以及水文地质条件、抗震性等因素所以,高层建筑场地应该选择己经完成城市地震烈度的区域,然后经过更进一步的勘查工作证实高层建筑场地的地质结构能否满足各项施工条件,以便高层建筑工程顺利进行。

2、基础类型选择的工程地质论证

(1)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具有抗弯性强、刚度大、整体性能突出的显著特点箱形基础适合的地基情况复杂且不均匀的施工现场,箱形基础可以充分利用中空的部分作为地下室使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有效的减少高层建筑物因为地基软弱或是不均匀从而发生沉降现象。

(2)桩基

桩基的主要特点是承载能力较强、发生沉降现象的几率小、发生沉降现象的速度比较慢、抵抗外来力量较强,它适合上覆比较厚而且是软土层的地基或者是具有膨胀性的土层。施工中应采取何种类型的桩基主要依据建筑工程的地基特征以及施工场地的条件而定。

(3)复合基础

复合基础主要是采用箱基下加桩基的方式方法,复合基础的运用能够弥补箱形基础和桩基在单独使用中的不足,它可以更好的满足高层建筑关于承载能力和变形等情况的发生。复合地基的部分土体被置换成增强体,因为它可以再很大程度上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从而降低了沉降的发生率,使用这种地基应在工程验收阶段进行压板载荷试验,而这种施工工艺比较复杂而且造价比较高,所以在运用复合基础的时候应根据建筑工程地质的实际条件以及要求进行使用。

四、怎样做好高层建筑工程地质勘查工作

1、建筑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人员应在正式施工之前,全面的了解施工单位对于岩土勘测工作的各项要求,以便更好的掌握地质结构、用途以及荷载能力,然后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勘查情况进行编制,制定出完善的施工方案,合理的安排施工时间以及整理施工中所需要的资料等内容,规定取样以及实验、钻探等施工技术要求。

3、在建筑工程未开始施工之前,建筑工程地质勘查人员应结合实地考察结果建立报告并进行整理,首先应该核实的是施工现场用到的机械设备是否符合要求,例如钻机上用到的钻杆尺寸和长度,保证报告中给出的技术参数真实准确并与施工现场保持一致,岩土勘测工作关于各项原位测试项目必须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以及满足建筑工程在施工中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应根据岩层的实际强度确定要钻进的速度,钻进的位置在地下水位之下的粪土、砂土、软土层的时候必须采用泥浆护壁钻进去,并严格控制好钻进的速度,然后做好取样准备,在进行取样的时候,应该检查钻杆的尺寸确定切勿超过岩芯管取原状土样,对己经取好的样本应及时贴上标签并进行保管。在对高程进行测量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果黄海高程不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假定高程,然后将基准点埋设在不容易受到损坏的地方是最理想的效果。待整个建筑工程竣工之后安排进行水位测量工作,建筑工程师还应该进行外业资料的验收工作,确保原位测量的数量与主要持力层的取样数量满足条件,与此同时还应严格控制持力层的起伏状况,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小范围内的钻探工作,查明具体情况将现场的勘查监督工作做好,确保建筑工程的勘查技术质量。

4、在获得地质勘查数据之后,地质勘查工作人员应根据高层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作出分析,并结合施工环境特点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更好地提高建筑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的质量。除了科学合理的进行土层划分工作之外还应准确的记录好测量数据,在建筑工程未施工之前应与设计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以便确保施工单位更好的掌握建筑物的相关信息施工单位应加强同访工作,建筑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人员应还合适土层层位的情况,然后查看施工现场是否还存在影响地质作用的不良情况发生,保证地基质量是按照施工要求完成的,还应该采取对地基质量的相应措施,避免发生问题的时候毫无头绪,详细记录施工过程中与勘查报告不同之处,并及时采取相关补救措施,待工程竣工之后总结勘查、施工经验,为今后建筑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保证质量。

五、结语

地质勘察是城市高层建筑的一项重要环节,为确保基本处理与结构施工设计顺利进行,有必要做全面准确的地质勘察工作。

参考文献:

[1] 牛仲耘 张仲灵:《浅谈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质量管理》,《科技促进发展》,2010年06期

[2] 黄光琼:《工程地质勘查及高层建筑物地基处理措施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