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

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范文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改革创新中推进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是重大的时代课题。

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的当前,随着高等教育向普及阶段的迈进以及适龄人口的减少,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

据教育部的信息,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为933万人,比2010年减少24万人。据统计,自2008以来,全国报名参加高考的人数逐年降低,2008年为1050万、2009年为1020万、2010年为957万、2011年为933万。与此同时,高考录取率不断上升,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计划招生675万人,录取比例比上一年度增加近4个百分点,达到72.3%。北京、上海、天津等教育发达地区的录取比例均超过80%,甚至达到90%以上。

正如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袁本涛教授曾经指出的,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教育生源减少,首先波及的是民办高校和高职院校。由于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一方面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还不强,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投入不足、竞争能力不强、结构质量不尽合理,影响必然首当其冲。

以生源大省为例,山东省2008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为80万,而2011年已下降到58万,4年间锐减22万人,生源减少给高职院校招生带来巨大的冲击。2011年山东全省29万的高职招生计划,实际录取人数只有24.8万人,即使分数降到180分,仍有4万余计划没有完成。

就天津而言,普通高考报名人数自2008年的8.8万人,以2009年13.5%、2010年7.2%、2011年8.9%的幅度逐年减少,而录取比例逐年提高。从普通高考和春季高考的高职招生情况看,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出现考生数与高职计划数“倒挂”的情况。

以上情况的分析表明,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巨大的生源短缺挑战。按照教育部提出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迫切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努力构建适应新形势的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模式。

二、天津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模式发展脉络的疏理分析

研究改进具有天津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模式,有必要对天津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模式的发展脉络进行简要疏理和分析。

多年来,通过普通高考选拔学生,始终是高等职业教育招生的主要模式和渠道。除此之外,为大力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天津市也在不断地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模式。1999年以前,实行高职院校“三校生”对口招生,选拔优秀的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为中职毕业生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途径。1999年,以新一轮高考改革为契机,试点举办春季高考,开始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招收中职毕业生,初步形成“春季、秋季”两次高考的模式。2000年,天津职业大学等5所院校开始试点从应届初中毕业生中选拔新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初步实现了中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贯通。同年,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施高职升本科统一招生,对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2001年,春季高考专业考试由市级统测调整为各高职招生院校自主组织,高职院校的招生自得到更大体现。2003年,首次在重点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实施“3+2”对接模式的招生试点改革。2006年,允许应届高中生参加春季高考,初步探索普通本科与高职分层考试、多次录取的入学选拔制度。2009年,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背景下的新一轮高考制度综合改革为契机,在部分高职院校试点实施高职自主招生改革,从政策机制层面为高职院校由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多渠道有机衔接。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方面,由于高职自主招生规模较小,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主要依赖于普通高考的选拔依据和选拔标准,因此不能做到较好的融合。

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学习发展通道,仅有目前规模很小的高职升本科招生,不能满足学生进一步学习发展的需要,不能有效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普通高考是高等职业教育招生的主要方式,由于招生主体和招生对象的重合,有必要对普通高考和高职自主招生两种招生模式进行实证分析。

三、两种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模式的实证比较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独特的、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规律,为了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育目标,在招生时应选拔适合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模式改革需达到的目的之一。在这方面,普通高考和高职自主招生选拔出的学生是否存在差异,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需要进行实证研究。

为探寻两种不同招生模式选拔的学生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对天津2010年入学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是通过普通高考和高职自主招生两种不同模式录取的学生。为确保调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问卷对调查的范围、随机程度进行了严格限定,并通过克朗巴哈系数分析得出,该问卷编制的内在信度比较理想。通过主成分法对问卷的25个主观性问题进行因素分析,得出6个因子,分别为对学校和专业的满意度、对专业的了解度、学习自觉性、对学校生活的满意度、专业的社会需求、个体适应性。6个因子共解释了所有变量变异信息总量的79.32%,达到较好水平。

通过将6个因子变量的平均值进行比较,普通高考选拔的学生除在学习自觉性方面高于高职自主招生选拔的学生外,其余因子均低于高职自主招生。经过样本独立性检验,在学校和专业的满意度、对专业的了解度、学习自觉性、对学校生活的满意度、个体适应性方面差异显著,在专业的社会需求方面差异不显著。

通过以上的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高职自主招生更能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问卷调查显示,高职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对学校和专业的满意度、对专业的了解、对学校生活的满意度方面均高于普通高考录取的学生,且差异十分显著。因此较之普通高考,高职自主招生能够对考生是否适合某类教育以及适合的程度进行鉴别,既契合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又能满足考生的报考意愿。

2.高职自主招生更能迎合学生的兴趣潜质。问卷中“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动手能力强的特点符合我的兴趣特长”一项,高职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的平均值大于普通高考录取的学生,且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这说明,高职自主招生确实能够选拔出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学生,而这部分学生具备成为技能型人才的潜质,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也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3.高职自主招生更能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高职自主招生中,招生院校可以自主规定考生的报考资格、自主组织专业考试、自主确定录取标准、自主实施招生录取。在推动高职院校办学自合理归位的同时,加大了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增强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

4.普通高考录取的学生学习自觉性高。6个调查因子中,只有学习的自觉性方面,普通高考录取的学生高于高职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因子对应的问题是“我总是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和“我上课认真听讲”。究其原因,有高职自主招生选拔的学生文化基础偏低的原因,也有高职院校教学方式方法的原因。

四、具有天津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模式构建

基于以上的调研分析和实证研究,按照统筹兼顾、量力而为、持续推进的原则,努力构建和完善具有天津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模式。

1.扩大高职毕业生上行学习通道,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基于“职业教育是一个类型,而不是一个层次”的认识,教育部有意继续推进“普职渗透”,鼓励高等职业教育向前延伸和毕业生继续学习。因此,可在部分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高校试点联合培养应用型研究生;同时,研究制订本市独立学院试点进行高职升本科招生的办法,试点建立培养应用型本科,扩大高职升本科的规模。以上两项措施的推动实施,可扩大学有余力的高职毕业生的学习发展通道,有效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2.推进高职自主招生,提高选拔效率和质量。

经过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在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方面,高职自主招生比普通高考更具有效率优势。因此,可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本市高职院校全部实行自主招生,以利用制度优势,确保本市高职院校的优先、有效率的选拔,确保招生录取质量,同时使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模式更加有利于其培养目标的实现。

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范文2

论文摘要: 为进一步加快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推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有效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许多省市开始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能否实现预期目的?作者总结一些地市会考监考中的经验教训,认为只有像高考一样严格监考,才能促使中学积极实施国家的课程方案,重视薄弱学科、重视绝大多数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为进一步加快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推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有效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陕西省教育厅决定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学生开始,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在此之前,已经有几个省市公布学业考试实施方案。

实行全省统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非常必要,它是考核普通高中学生相关科目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主要手段,也是检查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公平、公正程度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保证普通高中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教育教学,有利于监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不断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水平。它对于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对于新课程背景下考试评价制度的重建,鉴定评价高中学生学习质量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考试结果将是高等学校招生选拔的主要参考依据。[1]

但是,实施高中水平考试要实现预期的目的,从会考的经验和教训看,关键是要严格考试纪律。

长期以来,许多省市实行高中会考。国家教委明确指出:“实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是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教育管理,推动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给中学以正确的导向。”实施会考的初衷是为了使学校由过去只重视高考升学率转向重视合格率;教育教学从面向少数学生转向面向全体学生,保证大多数学生达到高中毕业的实际文化水平;促进学校按教学计划开设各门必修课程,加强教学中的薄弱学科、薄弱环节,克服偏科现象;同时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以现代教育测量和评价理论为指导,科学评价学生个人和群体学习质量和学校教学水平。[2]

实施会考十几年来,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学校还是只重视高考升学率,不重视会考,许多学校只开设高考课程,不开设高考不考的课程;教学仍然主要面向升学有望的学生,背离了“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会考成绩的公信度与权威性丧失,谁也不会用会考成绩来评价学生个人学习质量和学校的教学水平。高中会考制度各项功能正在逐步弱化。

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应试教育的顽疾作祟,直接原因是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领导与教师都不重视会考,以至于许多地方会考的监考形同虚设,姑息学生考试作弊。

某地的几个学校在最近几年,高二理科学生没有上过一节思想政治课,学校甚至没有给理科学生购买高二思想政治课教材。同样,高二文科学生也没有上过一节物理、化学、生物课。但是,这些学校的学生近几年的政治课会考成绩不是“很好”,而是“相当的好”。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学校文科学生的物理、化学、生物会考成绩也是相当的不错。学生们毫不掩饰——如此大面积的“好成绩”都是集体作弊的结果。

来自各个学校的监考教师都知道学生根本没有学过一些课程,如果严格监考,许多学生会考成绩会不及格,将无法取得毕业证,无法参加高考,可这并非是学生的错,故而监考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严格监考,有些教师由于无法面对两难的处境,只好拒绝监考。学生当然明白,如果考不及格,后果很严重,但是又没有学过相关课程,在监考不严的情况下,只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对会考也不十分重视,大家都清楚当地中学为了集中精力抓高考,没有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如果严格监考会导致当地学生大面积不及格,这会影响到自己的政绩,所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于会考监考基本上是例行公事式的走过场,口头上讲得非常严格,实际上采取放任的态度。因此,尽管省关于会考监考有一系列的文件规定,有各种各样的违纪处罚办法,但那只是为考前培训做样子而已的。 转贴于

于是,本应非常严肃的省级考试,其考场纪律远远不如学校的平时考试;本该具有十分权威性的省级水平测试的成绩却完全不能够代表中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这样的考试已经丧失了当时的功能,除了增加学生负担、扰乱正常的教学计划之外没有多少积极意义。

会考监考不严,还造成严重的负面作用。除了直接影响学风,还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学生参加会考后,普遍感慨:做人不能做老实人,做老实人太吃亏了。那些平时在各个方面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在会考面临道德和利益的冲突时,也大都选择了作弊。这种会考实际上给学生上了一堂消极的政治课,它完全背离了会考推行素质教育的初衷。

课改以来,许多学校认为高考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国家要求的课程,只要不高考的就不开设,包括一些必修课;或者不按规定课时开课。什么研究性学习、什么通用技术、什么校本选修课,统统不管。反正学生学分由学校给予,学校还能让学生不毕业?学分认定时坚持宽松原则,甚至没有开的课程如通用技术等,学生的学分都一个不会少。

现在要实行学生学业考试了。这是一个正确的导向,有利于学校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但是,这次学业水平考试如果依然采取以往会考监考的那种形式,则不仅不能达到目的,还会事与愿违,造成更恶劣的社会影响。

所以,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关键在于严格考试纪律。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像重视高考那样重视学业考试,要求监考像高考监考一样严格,督查要像对待高考一样认真负责,还要启动高考的现代化监视技术、电子屏蔽技术,考生和监考考试违纪也要与高考违纪同样处罚,并且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只有这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才会重视学业考试,学校才会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开课,才会关注每一个学生,才能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陕西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陕教基[2008]18号.

[2]国家教委.关于在普通高中实行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教基[1990]017号.

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范文3

[关键词] 自主招生;高考制度;制度逻辑;利益相关者;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04X(2012)04-034-04

“自主招生”逐渐成为公共领域中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相关专家、学校、学生及社会人士等都自主参与到这次大讨论中。自主招生考试改革从产生到如今的逐步扩展,并延伸至各个层次、类型的高等院校,已经被部分高校和学生群体接受,但是,质疑与反对改革的呼声一直存在。基于此,本文从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目的上寻找原因。这里主要包含两个方面,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是为改革而改革,解决目前高考制度设计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还是为拓宽人才选拔范围,提高人才选拔效率,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渠道。总之,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是基于一定的改革目标推行的制度重塑的过程。但是,如果仅仅局限于单一的目标设计,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大范围推广,将依然存在固有制度所引发的困扰高考制度实效性和价值得以实现等问题存在。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诸多质疑也表明了高考制度改革尚未形成合力,在考试形式和录取方式上的改革未顾及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简化了高考制度所坚持的效率和公平的内涵。因此,立足于高考制度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讨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目标导向和改革重点有助于重塑高考制度和谐发展的生存环境。

一、破冰之旅――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发展

自2003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自主招生的制度建设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根据创新人才选拔和专业培养需要,积极探索以统一考试录取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学校自主选拔录取、自我约束,政府宏观指导、服务、社会有效监督的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机制”的指导思想,有效的规范了自主招生考试试点院校的改革,并为后续自主招生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规范。2001年,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破冰之举,拉开了我国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帷幕。截止目前,参与自主招生的普通高校数量也由22所增加到80余所,自主招生考试参与主体的类型也出现了高职院校的身影,考试形式呈现出复旦大学的水平考试、五校联考及北京大学等高校与香港大学联合考试等多种形式,具体操作也呈现出新的改革趋势,如北京大学推行校长推荐制及免费师范生院校倾斜于免费师范生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对于高校探索符合自身要求的招生考试形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影响逐渐由试点工作逐步推广开来,并在与高考改革相关的改革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一度使外界产生了“高考改革=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误识。

七年的制度]进,自主招生考试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为后续之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是,历经七年,自主招生考试改革能否担起我国高考改革趋势的大旗,将面临诸多现实和改革实践操作的考验。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是推进我国高考制度取向多元化的一次具体的实践,从理论上来说是对高考制度的公平和效率的回归。而其得以存在的价值在于解决高考现存的诸多危及公平和效率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如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提及的“自主招生考试能不能解决高考面临的问题,需要从实践上回答,而不是从理论上回答”[1],我们不能否认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制度设计是推进高考改革的一项有益的制度安排,但是,从制度文本到实践操作这一过程忠实地反映制度设计的初衷才是自主招生考试改革应该坚守的价值底线。我国自主招生考试的改革是在招生录取制度上的破冰之旅,改革的终极价值尚需实践来检验,最终落脚于利益相关者对此次改革实效性的评判。

二、谁的奶酪――利益相关者的身份获得

自主招生考试改革重塑的制度逻辑重新定位了高考制度的利益相关者。所谓制度逻辑指某一领域中稳定存在的制度安排和相应的行动机制。这一制度逻辑诱发和塑造了这一领域中相应的行为方式[2]。制度变迁是一个多重逻辑过程,自主招生考试改革从试点到具体的制度安排及相应的配套措施建设都规定了制度框架内的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分配问题,交织成为复杂的制度逻辑过程。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所引发的制度逻辑重塑是对高考制度的反思、重构、实践过程的一系列环节的有序整合。从现实来看,这一制度变迁的直接利益相关者是高校、学生、政府,三者成为这次改革中直接的利益相关群体。

从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制度现实来看,自主招生考试体现为一个从实践领域到制度框架的]进过程,与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密不可分。不可否认,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萌芽先于相关制度安排的进程。但是,从萌芽、自主发展到有序发展的一般进程往往需要经历一个艰难的秩序调整过程,而政府在其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政府的主导主要体现在相关环节的制度设计上,制度成为政府对自主招生考试改革规范和约束的杠杆。政府的参与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我国实行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高考管理是教育管理体制的应然组成部分,政府参与是履行政府责任所应尽的义务。政府的参与将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由一次民间行为转变成为一项政府行为,成为实现政府教育管理目标的一次探索性实践活动;其二,政府是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利益相关者,改革所带来的利益分配与政府存在直接的关系。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是高考制度改革的一次具体实践,根本目的在于提高高考制度设计的效率,维护制度公平。高考制度的效率直接指向高校人才选拔的质量,将影响高等教育的人才产出质量、规格;高考制度的公平衍生于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公民社会中政府作为的制度安排。政府参与的目的在于保证制度改革的效率提升,及效率提升方向和措施的合理性、合法性,同时最大程度的维护高考对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最大限度的体现高考制度公平,体现社会正义。总之,政府作为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必将长期扮]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主导者角色,并以服务者、监督者的角色参与到自主招生考试的具体实践中来。

高校是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试验田,是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推动主体,所坚持的改革举措是以体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从发展现实来看,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是我国高校的自发行为,高校成为自主招生考试改革得以推动的主体。从自主招生考试的内涵来看,自主招生考试的主语为“高等院校”,是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基于不同的选材标准而按照自身标准进行的选拔性考试方式。高校对人才选拔制度的一次次尝试将一项民间行为转变为一项政府行为,但是,其仍然附属于高校,是服务于高校选材标准的制度设计。自主招生考试从发生至今,已经走过7个年头,参与的主体涵盖了重点高校、普通高校及高职院校等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国自主招生改革虽然已经成为一项政府行为,但其本质属性依然与高校密不可分,不同类别高校的参与印证了自主招生考试改革也应该是学校争取招生自的主动出击的尝试。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看,高校是自主招生考试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高考制度设计所引致的人才选拔的质量、规格与高等院校的适切程度直接决定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产出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程度。自主招生改革的实践和制度行为将高校作为改革的主体,是对其利益主体地位的关照。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是为了高校的切身利益而进行的制度重塑,将参与自主招生考试的高校在改革中的利益最大化。

学生是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参与者,也是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对象。一方面,高考制度是建立于公平和效率基础上的人才选拔制度, 其最终落脚点是“学生”。诚然,学校是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是应然的参与者,但是,学生是这项改革的对象,是评价改革是否有成效的载体。追求公平和效率是制度设计的初衷,若将高考制度置于效率要求和公平追逐的视阈内,其最终得以具体化的对象仍然是学生。另一方面,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是通过多元化的考试和录取方式,保证学生能够得到符合自身要求的教育机会。从北京大学中学校长推荐制上可以看出,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是基于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而进行的一次改革实践。无论校长推荐还是学生主动报考,学生是一切制度设计的核心所在。部分高职院校成为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持续深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影响范围上继续扩大。到如今已经形成分别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为首的“华约”和“北约”两个自主招生考试的重要阵营,参与自主招生考试的高校的主体角色体现出了多元化的取向。不同类型的高校的参与,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了更为宽广的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渠道。学生是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直接利益相关者,是改革成败的承载主体。随着自主招生考试改革实践的逐步深入,学生依然扮]改革过程中举足轻重的角色,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也成为衡量自主招生成效的重要杠杆。

制度是自主招生考试改革内在逻辑秩序的实体形式,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所形成的制度逻辑体现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制度变迁正是这些自愿或者不愿参与其中的群体争取各自利益的过程,体现在这些不同群体的行为行使和相互关系之间的变化上。制度设计的导向成为自主招生考试者制度改革的风向标。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方向源于高校主体的实践探索,体现了高校在追逐自身利益所进行的探索性实践活动,但是其规范有序发展是在制度规约下进行的。从另一方面来说,高考制度乃至教育制度变革的多层次性和多重性才诱发了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实践和制度重塑,将变革的多重性变为具体的改革实践,学校应然承载了制度所赋予的责任,并最终通过学生与高等教育要求的契合程度而体现出来。因此,从根本上说,自主招生改革是我国高考制度的一次制度逻辑内在秩序的重塑,是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重新制度化的过程,政府、学校及学生成为制度实践的主要载体,并承担了将制度变革中的交易成本降低到最低的责任。

三、重分奶酪――利益相关者权责秩序的重建

(一)政府的利益导向

在自主招生考试改革中,政府的主导地位为其相应的制度行为提供了可以依赖的身份保障。高考改革以公平和效率为原则,通过推进改革促进公平,提高制度的效率。但是,政府在自主招生改革中限于高考制度改革仍然难以充分体现并深化高考改革公平的价值取向。因此,政府在自主招生考试改革过程中的主导者角色应与其利益相关的环节紧密结合,兼顾与改革相关的潜在影响对象,建立相互关联的改革的长效机制。长期以来,我国高考与户籍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全国统考,分省录取的制度设计到分省命题的格局都是建立于特定的户籍制度之上的。但是,我国户籍制度根深蒂固,影响范围广,因此,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与之相关甚微,但是目前来看,户籍依然是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最大羁绊。因此,通过深化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给依附于户籍制度的高考松绑,成为一条具有可行性的实践尝试。自主招生考试改革可以从名额分配和考生选择范围标准上作出相应的规定,把好入口关,将人才选拔的标准回归“人才本位”,突破地域限制。

(二)学校的利益导向

高校是自主招生考试的主体,需要制定符合学校教育特色的选拔标准,关注人才选拔的质量。就高校自身而言,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它们的天职。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不在于它网罗了各地的高考状元,而在于它培养出了真正的顶尖人才。高校需要有清晰的学校定位和发展方向,并结合学校的发展录取学生,让每一位被录取的学生在大学期间都能得到最适合的教育[3]。高校的主体地位集中体现在其对自主招生考试的形式、内容及录取等环节的具体设计上。在国家政策范围内,高校应以其改革主体的身份,将人才选拔置于改革的重中之重,将学生进入高校的后续可能发展作为评断改革成效的惟一依据。因此,作为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利益相关者之一,高校的主体地位获得认同的前提在于其能否做出符合其主体身份要求的改革举措,并保证改革的实效性得以推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三)学生的利益导向

学生作为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成效的承载者,是优化改革最难控制的因素,但却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利益相关者。鉴于自主招生考试依然体现的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学生的利益是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获得符合自身要求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自主招生考试为学生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多条道路。我国自主招生考试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统一高考、自主高考并行,平行志愿等多种录取形式改革也处于起始阶段,相关制度建设尚未对于自主招生考试给出细致、明确的规定,因此,学生的选择机会或者受到限制或者可以有多重选择。无论哪一种现实都有碍于学生合理选择的确定。因此,以服务于学生为根本目标的自主招生考试改革应首先受到学生的接受并理性的看待。学生参与自主招生考试是利益使然,在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要将未来发展及自身发展定位结合起来,选择适合兴趣及个人发展前途的学校,不应抱着尝试的心态,以防阻碍制度效益的最大化,其最终受害者依然是学生。

[参考文献]

[1]柯炳生.关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几点认识[EB/OL].中国农大新闻网,2011-2-20.

[2]周雪光,艾云.多重逻辑下的制度变迁: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10,(40).

[3]杨德广.有感于“千名‘状元’无顶尖人才”[N].科学时报,2010-11-23.

On System Logic and Interest Orientation in the Reform

of Independent Admission Examination

LI Xiao-wa

(Editorial Office of Journal of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Guangzhou, Gudong 511483,China)

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范文4

【关键词】高考体育;积极性;有效途径

2012年2月,山东省出台了《山东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体育测试实施办法》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反响,这不仅是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强音前奏,也是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其积极意义不容忽视。

一、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从世界的范围来看,很多发达国家的大学入学考试都涉及到体育科目,如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德国、法国等,体育作为高考总分或必修科目都从不同程度上进行考察。这不仅是我国高考加试体育改革的依据,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体育课程改革对素质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我 国中考加试体育的实施已经证明,中考加试体育对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地位,对体育考试的认识,学生体质健康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虽然高、中考加试体育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结果,但若能充分发挥考试的指挥棒作用,也利于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反过来说,中、高考加试体育是我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二、利于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2006年12月23日,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阳光体育运动)。从 2007年开始,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如今,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已经有6年多,由开始的“轰轰烈烈”到现在的“断断续续”,其效果令人担忧。在应试教育文化的影响下,社会只认同考试中体现的价值,与考试无关的科目被边缘化。因此,有学者认为:“改革中考、高考及就业制度,是“阳光体育运动”形成长效机制的重点。而改革中考和高考制度需要政府的努力,也需要社会的推进以及各个主体的认同”。

2012年,在山东的体育测试办法出台后,学校在考试制度的助推下,开始重视高中体育活动的效率。如早锻炼、课间操以及课余锻炼的实效性;加强体育环境的建设力度,如完善各种体育设施、场地等,作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硬件保障;家长也会为学生参与各种体育锻炼提供有力支撑;学生由于考试的压力,会文化学习的同时,挤出更多的时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学校体育锻炼出现了空前的壮举,有的学生甚至在节假日进行体育培训。结果证明:高考体育加试有力于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三、利于提高学生体质的健康水平

我国中考加试体育确实能关注到学生的体质健康,体育中考作为一种手段对遏制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提高运动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中学段和大学也在施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不如初中学段,反而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

大学生的体质问题不能只追究大学的体育教学,它与高中体育教学及考试制度有着连带关系。由于我国高考升学制度的原因,高中体育教学(特别是高三体育教学),被其他学科挤占,社会、学校和家长没有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学生从没有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到不想参与体育锻炼,因此,高考升学压力是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如今,体育作为高考的必考项目,高考加试体育必然引起社会、学校、教师及学生的高度关注,最终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

四、利于提高体育学科的地位

首先,社会高度关注。山东高考加试体育实施办法公布后,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一是媒体对此问题极为关注。如,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对山东高考加试体育作为热点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宣传;二是参与讨论的人员多层面。如领域专家、学者、教师、家长、学生等的参与,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两会上,不少委员提交了把体育纳入“中、高考”必考科目的提案;三是讨论很深刻。与会人员不仅对高考加试体育的利与弊、实施与操作问题,而且对今后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多维度、立体化的讨论。

其次,学校十分重视。由于高考的压力,学校不得不把高三学生久违了的体育课回归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据了解,目前山东省的各个高中,高三开起了多年不上的体育课,每周都有两节课。同时,通过加强教学监控,增置器材等措施要出政绩,提高学校的声誉。

此外,地方教育部门将根据高中学校的体育师资要求进行配备教师,对体育教师的培养加大力度。教师本身也要加强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在教学中下工夫。此外,家长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和学校、教师间的联系,提高孩子的被关注度。而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也会有极大的转变,甚至会挤出更多的时间额外参与体育锻炼。

总之,社会、教育部门、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都会高度关注体育,这一系列的举动和措施无形中提高了体育学科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Z].教体艺[2006]6号.2006,12,23.

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范文5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新高考方案 问题

一、江苏省2008年新高考方案的内容评述

1. 内容

今年3月,江苏省2008年高考方案获教育部批准。从2008年开始,江苏省实施“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新高考方案。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业水平测试”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七门。其中有两门选修,五门必修;“综合素质评价”则包含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学校录取时,按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考成绩划定省最低控制分数线,各高校再参照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所评定的等级,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的整体表现,决定是否录取。

2. 评述

教育界人士和广大受众均认为,江苏省2008高考新方案有利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代表了当今素质教育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该高考方案作为教育指挥棒,必将科学引领素质教育发展,把当下正在蓬勃开展的素质教育进一步引向深入。

首先,语、数、外三科目,是各门学科的基础,是对学生的一个最基本的文化素质要求,把这三门学科纳入统考是天经地义的。通过统考,引导学生打牢这三门学科的扎实基础,突出强调了学生基本的知识功底。若考得太多,则可能分散学生的精力。但不考也不行,无以体现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而考语、数、外三门,真可谓恰如其分,好钢用在刀刃上,能全面、客观地体现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其次,学业水平测试,是对高中生在校学习情况的全面检测。测试的七门课程中有两门选修,这使学生有了自我选择的空间,有助于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把精力投放在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上,从而有利于施行个性化的教育。加之学业水平测试实行等级评定,而不再是分分必争的百分制,考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不必斤斤计较一分、两分之得失,从而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最后,综合素质评价方面,可谓涵盖了学生素质的方方面面,凸显了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例如,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评价,已不再像以前那样,仅仅是停留在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生动体现在平时的表现中――助人为乐、尊敬师长、见义勇为、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并为其献爱心等。又如,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方面,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自学能力、交流互动能力,能从多媒体网络中获取信息、并充分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与同学、教师和身边的人进行友好交往、团结协作、良性互动,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再如,在对学生运动和健康、审美与表现的评价方面,更是通过锻造他们的健全人格和健康体魄来培养他们的高雅志趣和审美情趣,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和谐和永续发展。可见,通过综合素质评价――主要是从实践、行动上来检视,而不是从考分、卷面上。这也有很重要的现实导向作用,必将生动地体现、有效地引领素质教育的教育价值观。因此,可以肯定地说,08高考方案,是一个充分体现素质教育时代要求的新方案、好方案。08高考,必将有力地推动素质教育发展,奏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主旋律。

二、从江苏08新高考方案看实施素质教育

1. 反思旧高考方案的局限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当今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鲜明主题,也是当前我国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但原先的旧高考方案在推动素质教育方面效果不甚明显,甚至有悖于实施素质教育。原因在于:高考作为指挥棒,作为检测学校教学质量高低和教育成败与否的试金石,更多地是体现了应试教育的要求,考生比来比去主要就是比总分高低。常有一分之差,名落孙山;或一分之差,天渊之别。通过高考,难以看出学校与考生素质教育的好坏。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作为两种根本对立的教育价值观,似乎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有的学校坚持搞素质教育,却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而有的学校搞了应试教育,紧紧围绕高考这根指挥棒,却取得了不坏的高考成绩。这样一来,就不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不能真正把素质教育搞好,也就不能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地发展。由此便形成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格格不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尴尬局面。由此,有人提出:要废止这个沿袭多年的选拔人才的高考制度。

但笔者认为,我们大可不必因噎废食。如果因为过去的高考更多地体现了应试教育而取消高考,恰恰是对高考本身的曲解。高考作为一种考试选拔制度,它本身是中性的,不仅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同样也需要高考,问题在于如何把高考的方案进行科学的设计、严密的论证和公正的操作,进而使之成为一个能深刻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新高考方案,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2. 08高考与素质教育

08高考新方案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科学、有效地破解了原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对立和矛盾的难题。通过改革、改进高考的内容和形式,并使之完善,不再单纯地把考分作为唯一的评价和选拔标准,考试的目的也从对应试者的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测转变为对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乃至全面的综合素质进行检测,从而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推进。更重要的是,08高考新方案在体现升学的高考和平时践行素质教育两者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的态势。我认为,这是最难能可贵之处。可以说,08方案是深刻体现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观、科学引领素质教育发展的高考新方案。

08高考方案的推出不是偶然的。最近几年的高考指挥棒一直都在引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就拿我省07年语文高考来说,作文题目是《怀想天空》,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广博的各科知识才行,而不是囿于语文课本知识。只要是由天空引起的怀想,都可以写――大自心忧天下,国家兴亡,小到家庭聚散,个人情感波澜。当然,也可以与当前的热点――“和谐”、“创新”、“节能减排”等联系起来,无一不可写,只要写得情真意切,皆为佳作;再如,今年的化学高考试卷上出现了不少新情境试题,部分阅读面不够、化学知识面不广的考生稍稍会感到头痛。新情境试题是与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接轨的,而新课改要求学生掌握适应时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知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新课程改革本身就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因此,只有综合素质强,各科知识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有效应对。而08高考方案则是在一个全新的层面、更高的层次上凸显了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尤其是在可操作的层面上把素质教育的内涵和要求诠释得较为充分。如语、数、外的基础科目考试:怎么考?――统考;考什么?――考应用、创新能力和综合、全面素质,而非考课本的死知识。又如,学业水平测试,是全面衡量学生知识水平的一个标杆,在测试方法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测试全省统一,手段可以多样化,在内容、形式、方法、评价等方面都有别于语、数、外的统考,具有很大的实效性、选择性和针对性。这使学生可以有充分的创新空间和个性拓展的可能,打破了以往惯常的死记硬背、唯分是举的传统做法。而综合素质评价则更是从考生的行为来测试,而不是从卷面考分来测试,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都是从日常的行为、行动上来证明他的素质高低,而不是用卷面的分数来证明其素质优劣。

08方案作为一个高考指挥棒,已不再仅仅是以综合各科分数的“一考定终身”为评价和选拔标准,而是以考生的统考科目(语、数、外)、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选拔人才的新价值取向。这无疑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有利于学校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含糊地说,08方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较强的高考新方案。

总之,一切有利于素质教育的高考方案才能算得上是好方案,而一切有助于应试教育做法的高考方案便是不好的方案。

三、实施08高考新方案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当然,鉴于08高考方案尚未经过实践的检验与印证,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有时还需要未雨绸缪,设想种种可能,并找出应对的策略和方法。在实施新方案的过程中,往往还要经历一个相当艰巨的实践过程,需要克服许多甚至有的是从未想到过的新问题。

诸如:1.学业水平测试中的等级界定的标准把握。笔者认为,等级界定的标准,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把标准修订得更为准确、精确。等级间的区分度也应更为明确、具体。2.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的人情因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钱、利益所衍生的人情关系,还有诸如领导与被领导的上下级关系等等,都将考验我们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公正,这对教育的诚信、公平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3.传统应试教育的惯性作用。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思维定势,笔者也担心该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会被人们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最终还是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窠臼。4.每一等级是否还能进一步细化。学业水平测试所评定的某一等级,譬如A级(80―100分),能否再细化一点?可否再分为A1级(90―100分)、A2级(80―89分),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选拔人才,做到好中选好、优中选优。因此,笔者觉得,不仅学业水平测试的各个等级急需相当明确的区分度和极具科学性的界定,而且每一等级也应再作进一步的细化,以更有利于人才的科学选拔。

笔者还认为,再好的方案都是人去执行的。不难想象,习惯于多年应试教育的人一下子转轨为素质教育,这其中显然有个自我的学习、培养乃至痛苦的改造过程。只有这些人能自觉地赞成这个方案,并全面地实施这个方案,且忠实地执行这个方案,才能把这个改革成功地推行下去,把这个好事做好。否则,也会引发争议、质疑乃至夭折。因此,我们急需对该方案施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种种问题,尽可能想得充分一些,并做好积极的应对之策,把好的方案落实好,努力使之成为一个全面、科学、客观、公正的高考评价制度,进而使选拔、择优与教育综合评价有机统一起来。

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范文6

某次讲课比赛,本人的题目是《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这节课涉及生物、物理、化学以及日常生活内容较多,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本人谈一下有关做法和认识。

首先,本节课是讨论化学能如何转化为电能的问题,即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电子转移,通过实现电子的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实现它们之间的转化。在这里关键问题有两点:如何实现电子的定向流动,电子为什么会自动地定向移动。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应该探讨清楚的问题。

为此,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并请教了几位物理教师,明白了电子要发生定向移动,必须存在电场或在导体两侧存在电势差的道理,实际上学生已经知道、清楚了这个问题。所以,作为教师必须要知道、了解的更多,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在此基础上,我又查阅了有关资料,弄明白了电极电势产生的原因,以及电子如何在电场中运动的问题。

其次,在追溯原电池起源的问题上,通过查找网上信息,我了解到:有关电池的研究已有数百年历史。它起源于一位意大利解剖学家和医学教授在一次解剖青蛙时的一个偶然发现(一只已解剖的青蛙放在一个潮湿的铁案上,当解剖刀无意中触及蛙腿上外露神经时,死蛙的腿猛烈地抽搐了一下)。后来,另一位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伏打读到有关论文,多次重复了实验,证明了:只要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放入电解质溶液,就会产生不同的电极电势,这也是推动电子定向移动的本质原因。后来,伏打发明了伏打电池。这是一项重大发明,它使人们第一次获得了比较强的稳定而持续的电流,为科学家们从对静电的研究转化为对动电的研究创造了物质条件,导致了电化学、电磁联系等一系列重大的科学发现,加深了人们对光、热、电磁化学变化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再次,联系到生活实际。通过实物展示和借助多媒体课件,介绍大家常见的干电池的工作原理,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加强了同学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通过这节课我体会到:

1.对于知识的理解不能单纯从某一学科孤立地理解,那样是不会推动科学的发展的。理科综合的提法,是非常有道理的,不仅如此,它还应该是一种更广泛的各学科之间的综合、渗透,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对科学知识的整体认识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