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法重点归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法重点归纳范文1
一、存在的问题:
1、在热爱教师本职工作上表现不够坚定。我平时扎实工作,爱岗敬业,认真上课,努力学习,勇于创新。虽然我很清楚地知道,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但是在教育工作中经常受到各种不良风气、工作压力大等思想矛盾的干扰,使自己的思想偶尔的动摇,因而对教育工作有时不够认真、尽责。特别是在公务员提高了工资待遇,而我们教师工资还在原地踏步时,心里总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感到自卑。
2、在教育教学理论方面学习不够坚持。由于我本人刚踏入工作岗位,所以经常觉得自己的知识很贫乏,也经常学习各种各样的先进教育教学理***论,也学习新课程理念,积极参与实验活动,经常与办公室教师探讨相关的疑惑问题。但是而这些都不是经常性和自觉性的,很多时候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被动去做的。现在深入剖析起来,要想不断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教师,就得必须不断地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使自己的业务水平能尽快的提高起来。
3、在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方面不够公正、耐心。任何老师都比较喜欢优等生,这点我也不例外。对于后进生,我对他们缺少很多的关爱。
4、在教学工作方面不敢勇于创新。我虽然能运用新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工作,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但是,鉴于现在的学年会考我还是不得不按照应试教育的要求来进行教育教学,课堂上还是为能完成教学进度,为了让学生对某一考试题目熟记熟背而突略对学生各方面发展的训练和培养,没能真正地做到放手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
5、在于家长沟通上不够主动。尊重家长是教师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提高育人效果的重要环节。在尊重家长方面,我爱听取学生家长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但是由于时间原因,我很少进行家访。
6、在教学反思上不够坚
持。
二、我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现代教育理论、政策法规学习不够深入。
2、爱心没有很好的培养和树立。
3、缺乏刻苦耐劳精神和态度。
4、缺乏团结协作的精神。
5、缺乏敬业精神。
6、与家长联系不够。
三、整改措施
1、坚持理想,坚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信念。
思想上清醒、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理论要强。
2、转变作风,积极工作。
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教育工作,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质量观念。
教师法重点归纳范文2
1. 简单抄写教案
很多教师把备课看得很简单,不看参考书、不看教材就能写出教案来,有的甚至借来上年度的旧教案一抄了事。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教案同。教师们的这些教案看上去项目挺全,可细节基本看不到,越来越简单化。这样不拿备课当回事,不重视教法与学法的研究的教师,其教学效率、教学质量、专业素养也就自然很低。
2. 备课内容“换汤不换药”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统一设计了新版本的教案,可在工作中却发现,虽然一些教师在备课中能体现课改精神和新课程理念,能把以往的教学过程分解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各项内容基本不缺项,但多数课节却懒于写教学后反思及二次备课后的备课注释信息。这样,日复一日,教师们又在重复旧的模式,继续“穿着新鞋走老路”。
3. 随意叠加集备“成果”
一次数学科的教研活动,三位教师上的都是《分数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听后,感到很乏味,因为他们套用的是同样的模式:同样的复习导入,不变的课堂的导语;一样的讨论汇报,研究探讨不变的问题;一样的环节,一样的练习题,一样的板书,一样的总结。就这样,把集体备课后的“成果”机械地搬进自己的课堂。不一样的教师,面对不一样的学生,使用一成不变的教案,这样走集备的捷径,全然不顾内容是否切合自己教学对象的实际需要,怎能和新课堂接轨呢?由此,教学上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课堂。我们要时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持续启发引导学生在合作互助中学习,不断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与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关注个体的差异,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我们就应该摒弃备课中的陋习,做到以下几点:
1. 思想意识要过关
备课质量的高低诠释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底线。我们要把握时机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教学常规管理考评细则,不断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同时把备课情况和绩效工资挂钩,做到奖勤罚懒,让教师尝到认真备课的甜头。
2. 备课理念要达“标”
我们要组织教师深入学习2011版的《新课程标准》,认真仔细阅读有关参考书,弄懂教材新的思想理念,做到把握《新课程标准》,吃透新教材,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确定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关键点、突破点及知识的内在联系,科学地确定教学目标,选准本课的起点和基点,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在教师不断的课改实践中受益。
3. 教学设计要精妙
教师的备课,就是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最优教学方法,选编典型习题,预设好检测手段和巩固强化内容,写出具体可行的教案,并设计好板书及课堂小结。教学过程要求敢于打破常规,教材内容要敢于再造妙用。例题、习题的题目要紧扣《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学生实际,兼顾深度、广度,体现层次性,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的现代教育理念。
4. 教学方法要多变
《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现代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不拘一格,灵活多变。要减少教师不必要的讲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去发现问题,通过探索、亲历、体验、获取新知。要想办法为学生的积极参与提供时间和空间,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课堂发言,尽量多地增加学生动脑、动口、动笔、动手的时间,当堂训练、当堂纠错、当堂巩固,不留到课后。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以师生的情感互动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能力发展为主攻,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要把讲台让给学生,把黑板让给学生,把时间让给学生,把讲授让给训练,把被动地听和看让给主动地说和写。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归纳总结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课外活动空间,获得多样化的发展。
教师法重点归纳范文3
关键词 教师 佳木斯 体育
一、前言
教育应当贯穿于人的一生,成为一生不可缺少的活动,应当使教育从纵向方面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横向的方面连接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使今后的教育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随时都能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特别以教师为职业的人,更应该注重自身接受教育。只有自身一直处在受教育的环境中,才能保证知识的储备量,也才能更好的教授其他人。教师职后教育既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础教育师资来源和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中学体育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中学体育工作的实施、体育科学的研究、学生健康水平和体育能力的提高、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论文以佳木斯市11所初中202名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掌握国内外关于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研究情况,了解相关政策法规,把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的成果,并确定了本研究的基本框架。
2.访问调查法
在研究过程中,先后走访了黑龙江省教育教研培训中心、佳木斯市教育学院,佳木斯市教育研究学院,与各学校负责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人员15人进行访谈,了解中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开展的具体情况及对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在培养目标、培训内容及培训形式等方面的建议。
3.数理统计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佳木斯市区初中体育教师自然情况
由表1可知,在被调查的202名体育教师中,从年龄情况来看,40岁以下的教师有170人,是佳木斯市区体育教师的主力军;在职称方面,中级职称的有96人,占总数的47.5%,接近一半,而特级和高级仅有19人,拥有高级职称的人数相对较少;学历方面,目前,佳木斯市区的体育教师仅有1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大多体育教师学历在本科层次,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处于专科及以下,学历偏低。从教年限中6—15年教龄的体育教师较多。
(二)佳木斯市区初中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动机
从表2可以看出,在参加继续教育的体育教师中,23%的体育教师把提高业务水平和更新知识作为参加继续教育的主要目的,希望通过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切实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17%的体育教师参加时候教育是因为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将想去转化为动机,推动自身去学习,提高业务能力,这对于不断完善自我,帮助很大。而有60%的体育教师参加职后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领证书、学历达标,晋升职称和保住职业。许多教师在对待教师职后教育的态度上,不是“我要学”,而是“要我学”。这种带有明显的个人功利性色彩的学习目的必然会导致把学历文凭当作目的去追求,把培训当成任务,使本该是“积极主动型”的职后教育变成“消极被动型”。
(三)影响佳木斯市区初中体育教师不参加职后教育的因素
1.主观因素
在未参加职后教育的教师中, 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体育教师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教师法》所规定的学历标准,因而不少人认为学历达标,接受教育的任务就算完成了,把接受继续教育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再有一部分教师是由于不能很好地处理家庭、工作、学习三者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年轻女教师,家庭、工作、学习矛盾突出。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昂贵的学费是影响自己继续接受教育的主要因素。
2.客观因素
首先,与省会城市相比,佳木斯市经济相对欠发达。政府和相关部门对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中学体育教师与其他科目的教师相比,个人收入相对较低。其次,由于观念的制约,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地位和作用也相对较低。体育教师群体被边沿化的现象严重,即使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指标,也被其他所谓“主科”的教师取代。再次,从体制而言,长期以来,教师职后教育自成体系,而师范院校属普通教育,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属于成人教育,分属不同的教育系列,体制上难以统一,导致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分离,职后教育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最后,在评价机制上,由于对教师职后教育的责、权、利无明确的界定,教师的职后教育没有真正和教师的经济利益、物质待遇、职称评定挂起钩来。仅仅依靠行政命令的手段,强迫教师参加职后教育,收效甚微。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佳木斯初中体育教师参加职后教育的动机相对比较被动,没有真正认识到职后教育对于教师自身的提高和完善的重要性,还停留在“要我学”的层次上;影响佳木斯市区初中体育教师参加职后教育的因素中,主管因素教师本身职后教育意识不够,客观因素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地位和作用也相对较低。体育教师群体被边沿化的现象严重,即使有接受职后教育的指标,也被其他所谓“主科”的教师取代。
(二)建议
提高佳木斯初中体育教育职后教育的意识;争取使其职后教育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加大职后教育的资金投资力度;各学校领导应给与高度重视,突出体育教师的重要性。
总之,没有固定的捷径和简单的模式能够使体育教师职后教育一蹴而就,也没有办法使众人轻易认同某一模式。但是,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模式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活动,必须面向全体体育教师,以提高体育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整体素质为根本目的,多形式、多渠道并举,坚持在职与脱产相结合,资格培训与提高培训相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效,从而造就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新型体育教师队伍。
基金项目:佳木斯市2009年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课题,课题编号:10004。
参考文献:
[1] 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会议材料[G].2004.12:18,29.
教师法重点归纳范文4
一、对末尾淘汰制的合法性分析
学校实行末尾淘汰制,就是学校制定教师业绩考核标准,根据考核标准对教师业绩进行考核并排名,排名处于末尾的教师由学校辞退的管理制度。学校具有这样的淘汰权吗?这要从不同类型学校下教师与学校的不同关系区别讨论。目前,我国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教育改革也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对不同类型下学校与教师的关系,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法律上也无明确规定,但归纳来看,无外乎两种关系,一种是上下级的行政关系,另一种是平权式的民事关系。
1.学校与教师属于上下级的行政关系,学校实行末尾淘汰制的合法性探讨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教师长期被看作“国家干部”,是国家公职人员,由国家干部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国家对教师实现统一分配的任命制,学校完全由国家举办,作为教育行政机关的附属物,学校行使法律授权或教育行政机关委托的对教师进行管理的职能。无论是教师工作关系的确立、工作岗位的变换,还是解除工作关系,均由国家决定,校方必须接受国家分配的人员,没有选择的自由。学校执行国家的指令,本身也没有用人自,更谈不上辞退权、淘汰权。教师则是由人事和教育行政部门按计划统一分配到学校,同样没有自。在这种行政关系下学校对教师实行末尾淘汰制,是属于越权行为,教师可向有关教育机关提出申诉。[3]
2.学校与教师之间是平权式的民事关系,学校实行末尾淘汰制的合法性探讨
教师任命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已经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时期,除公立学校需要发展外,还涌现了大批民办学校,教师聘用制就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而实行的新的用人方式。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教师的国家工职人员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学校也由过去的教育行政机关的附属物转变为可以依法自主聘任、自主管理的独立法人。学校、教师法律地位的变化,使教师的任用由国家任命制转变为聘任制成为必要,教育部、人事部的《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就指出,要全面推行教职工聘用制度。
聘任制的实质,是双方关系由聘任合同调节。即学校和教师在自愿、平等的前提下,双向选择,签订各具相应权责的聘任合同,双方行为严格遵循合同的约定,这种契约关系属于平权式的民事关系。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双方都有相互选择和淘汰的权利。
通过实施末尾淘汰制,校方以某些教师工作业绩排在末尾为由把他们淘汰出去,其实质是校方与教师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学校可以解聘教师三种的情况是:“(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这三种情况都没有说教师考核业绩排在末位就可以被学校解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所以,学校实行末尾淘汰制是否具有合法性,要根据聘任合同内容是否涉及末尾淘汰制来区别看待。
第一种,双方合约中没有关于学校将实行末尾淘汰制的内容。如教师没有履行合同内容或违背合同内容,学校追究其法律责任,可以终止与教师的合同关系,辞退教师。但教师切实履行了合同内容,无违约现象,而学校根据教师的工作业绩处在末尾就辞退教师则属于提前解聘的违约行为,是对教师合法权益的侵犯,教师可依法向有关部门提请民事诉讼。
第二种,学校与教师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对“末尾淘汰制”的问题达成了一致,并在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把“业绩考核成绩中排列末尾”约定为劳动合同终止条件,那么学校根据阶段评估的结果辞退教师,具有合法性。
3.对教师考核标准及末尾淘汰制实施程序的分析
教师考核标准制定得是否科学、合理,末尾淘汰制的整个实施过程是否公开、透明,直接关系到对教师评价的公正性。学校实现末尾淘汰制能否找到法律依据除了要根据学校与教师关系的不同而区分对待外,末尾淘汰制作为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在教师考核标准的制定程序及末尾淘汰制实施程序上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任何法规、规章在制定时,都应遵循一定的程序,正当的程序是制约权力的一种重要机制。它能避免或减少立法者滥用权力,以提高法的公正性。也只有通过严格程序,广泛收集不同意见后制定的法规、规章,才能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拥护。制定法律在程序上一般要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包括组织起草小组、收集有关的历史资料、深入调查、多方面征求意见,这一阶段对保证法的质量有基础性作用。二是法的审议、通过、公布阶段。[4]各学校欲将末尾淘汰制引入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时,应在教师考核标准的制定、淘汰制的实施上有一套程序。
首先,设立教师考核标准及末尾淘汰制实施程序起草小组,对起草小组人员的身份、比例应有一定的要求。笔者认为,法规起草人员至少应包括教育学专家、法学专家、学校管理者、教师代表,只有起草人员成分多样,且具有专业知识,制订出的末尾淘汰制实施程序及教师考核标准及才具有较高科学性和公正性。教育学专家的参与,会充分考虑到末尾淘汰制与教育的兼容性问题,会在制定教师的评价标准时考虑教师的工作特点等,使标准更合理。法律专家的参与,能保证将要指定的末尾淘汰制实施程序及教师考核标准的合法性,而不违宪,不与其他法相抵触,以避免学校和教师今后出现法律纠纷。教师作为末尾淘汰制的调整对象,自然也应该参与,但目前,多数学校在起草末尾淘汰制的具体实施细则时,起草人员构成单一,只有学校管理者。而只有学校管理者制订的末尾淘汰制实施程序及教师考核标准,其随意性、片面性较大,人为因素较多,大大减弱了其科学性,公正性。
其次,起草小组应充分了解末尾淘汰制的起源、发展,及在其他领域实施状况。如已有学校采用这种制度,应调查是哪类学校?效果如何?并形成一些书面文件。
再次,起草过程中多方面征求意见,特别是教师的意见。这既是在程序上保障教师权利的民主要求,也是制定出的实施程序及教师考核标准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得到教师认同的要求,任何一项改革,如得不到大多数改革主体的理解和赞同,注定会是失败的。
最后,形成的教师考核标准及末尾淘汰制实施程序草案应提交教职工大会审议。如通过,可以公布实施,否则不能,须再商榷。如学校没有通过教职工大会而强行实施,则只是学校单方面的意志,并不是广大教师意志的体现。
二、对末尾淘汰制的合理性分析
学校采用末尾淘汰制的初衷是激发教师的责任感、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但教育领域有区别于其他领域的特殊性,有自身的规律,教师的工作也有其特殊性、创新性,把末尾淘汰制这种产生于企业、运用于企业的人事制度引入教育领域,应考虑到这种制度与教育的客观规律,教育的理念、教育的功能是否具有兼容性,是否有利于教师的长远发展。
1.末尾淘汰制与教育规律相冲突
第一,企业职工的工作对象是工业产品,其数量和质量可以量化;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选择性、独立性、差异性的人,决定了对教师工作效果的评价具有不可量化性。
教育是教与学组成的双边交互活动。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以共同的教学内容为媒介,积极投入教学活动,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学生具有能动性、选择性和独立性等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并非消极、被动的。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能否被学生接受或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与学生的需求、兴趣、学习侧重点有关,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对于学生的“学”是外在的推动因素,这种外在的因素能否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生的有意识选择有关。
学生是具有独特性的个体,每个受教育者的情感、意志、认知水平、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都有差异性,而教育结果要受到学生自身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即使学生积极投入教育活动中,有将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的意愿,但在教育者相同、教育资源相同的情况下因自身综合因素的差异性,所取得的成绩也是不一样的。
第二,教师的工作特点――同时间内的多工作对象性,决定了教师对自己工作整体效果的不易掌控。
其他领域的工作者,工作对象在一定时间内是单一的,如有多个工作对象时,也根据重要性、难易性等原则依时间顺序分别处理,即工作者与工作对象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业绩有较强的掌控性,而教师大多是在同一时间内同时面对多个学生工作,其工作对象不是一个学生,而是一个由多个受教育者组成的系统。教师的工作效果,与系统内部的综合学习效果有关,而不仅是某个单个学生的学习效果。系统内部的综合学习效果越好,教师的工作整体效果就明显,系统内部的综合学习效果越差,教师的工作整体效果就越不显著。
教师对自身工作业绩的掌控能力与系统内个体的数量多少也有关系,系统内的主体越多,内部的综合学习效果可能出现的情况越复杂,教育者对自己的工作效果的掌控能力就弱;系统内的主体越少,内部的综合学习效果可能出现的情况越简单,教育者对自己的工作效果的掌控能力就越强。
各个学校在实现末尾淘汰制时制定的考核内容、标准因学校的不同而有不同,但有一点基本相同,即将教师的教学效果作为业绩评定的重要部分,而教学效果与学生的考试成绩直接挂钩。综上所述,教师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工作效果的不易掌控性,决定了对教师的劳动成果评价具有不可量化性和复杂性。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一个由多方面因素合力决定的结果作为教师业绩的重要评定标准,本身就是违反教育规律的,还要根据业绩排名将排名末尾的教师淘汰,是对教育工作者的不合理侵害。
2.末尾淘汰制与教育的理念相违背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化。对受教育者,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通过“教”、“育”转化他们。教育对社会、对个人的作用与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的缺少是相对应的,如果人先天完美无缺,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古人云:“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从古代教育家的思想里体现出教育的理念是“育人”原则,而不是“放弃”原则。
教师作为向他人传授知识的人,是教育者。但同时教师在教学知识、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方面也是需要不断完善、积累、学习的,从这个角度看,教师也可能成为受教育者,对于后进生,主张“育”,帮助他们发展,对我们的教师,教育工作者,为什么不能多一些宽容,给他们一个改变、发展的机会,而不要采取淘汰、放弃原则。
教师是教育领域的一线工作者,其教育思想、理念直接影响到教育实践,而在教育领域内对教师采取末尾淘汰制,会无形中给教师灌输一种“你是最差的,所以你必须被淘汰”的思想,当教师带着这样的思想进行教育活动,会对教育、对学生产生怎样的不利影响,是教育管理者在引入这种制度时必须慎重考虑的。
3.末尾淘汰制与教育的深层次功能相冲突
教育的功能不仅是向受教育者传授人类几千年文明中积淀下来的既有知识和经验,更深层次的功能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应对未来的能力,如自我教育的能力、自我控制的能力、识别利用环境的能力、选择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育和完善是潜移默化的,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几年甚至几十年。[5]它们是极其重要的,对人的终生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教育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作用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效果怎样,不是像书本知识那样可以通过考试来测量的,它是长期潜伏在受教育者身上,在具体的环境下才能体现的。而且这些能力一旦形成,不像书本知识那样容易遗忘,对人的发展具有长效性的作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对人的培养具有潜在性、长效性,不能追求短期效益。各个学校在实现末尾淘汰制时制定的教师考核标准与学生的考试成绩直接挂钩,可能会导致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短期行为,只注重对既有知识的传授,重视学生应试能力的培育,而忽略对人的终生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的其他能力的培育。
4.末尾淘汰制不利于教师的长远发展
⑴末尾淘汰制对教师年龄结构的影响
迈出学堂,走向讲堂,青年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是可以理解的。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方面存在不足,最后到教授的内容广博,教学方法多样、教学经验丰富,是大多数教师的必经历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经历一个适应期,对自己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工作内容的适应,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的适应,教师只有适应了来自各方面的要求,才能慢慢进入工作状态,进而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而采用武断的末尾淘汰制,会给在适应期的教师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不仅不能提高其工作效率,反而会造成一些负面效应,影响其创造力和潜力的发挥。
末尾淘汰的结果,较大可能是淘汰这部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方面存在不足年轻教师,而对教师队伍中新生力量的淘汰,必然会影响教师的连续性发展,造成教师年龄结构的失衡,不利于教师队伍的长远发展。
⑵末尾淘汰制对贫困地区教师数量的影响
我国目前教师数量增长较快,但分布不平衡,在一些发达地区,教师队伍已完成数量的扩张和学历达标。[6]而在贫困地区,师资流失,教师数量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实现末尾淘汰制,只会加剧这种状况,把已有的教师淘汰了由谁来填补岗位。
教师管理的真谛在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动性、艺术性决定了其工作不同于企业流水线上的工人的生产劳动。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教师需要的是真心的关怀和信任,末尾淘汰制这种只惩不奖的教师评价制度正缺少了这种人文关怀。只有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才能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唤起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自主创新精神,才有利于教师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斌华.末尾淘汰制评述[J].全球教育展望,2004(12):24.
[2]孔令泉.单位实行末尾淘汰制教师状告幼儿园 [N].人民法院报,2002-12-12.
[3] 丁文珍.我国公立学校教师聘任制研究[J].中国教育政策评论,第2辑:84.
[4] 李步云.法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542.
教师法重点归纳范文5
[关键词] 机械基础;自主学习;素质教育
[DOI] 10.13939/ki.zgsc.2016.28.192
1 前 言“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一门主要的基础课,该课程与其他专业基础课共同搭建起一个机械类专业理论基础平台。同时该课程具有涵盖面广、知识量大、章节联系松散、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理解和记忆的内容多等特点。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现对工作原理理解不清、对应用特点产生混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等现象。另外,该课程与后续课程衔接紧密,是“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是实训、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必须依托的基础性课程。因此,教好和学好“机械基础”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提高教学质量的环节很多,其中课堂教学仍是一种极有成效的方式。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就成了提高“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中关键的一环。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极为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呢?
首先,我们应该从转变师生在课堂上的关系入手。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从单纯的讲听的关系转变为注重交流沟通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师生双方对话交流的教学模式。在对话教学中,教材成为一种媒介,教学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目的,真正成为教育的基本途径。
2 以人为目的的对话教学的特色
对话教学建立在民主的、平等的教学上,是沟通的、合作的教学,是互动的、交往的教学,是创造的教学,而这些最终都是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教学。
2.1 体现了民主和平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每个人都有可能行动跟不上愿望,学生也一样,在他想做和能做之间恰恰需要我们用耐心、理解、鼓励、支持甚至宽容,为他们架起一座桥。无论学生处于何种境地,教师都要对他怀有信心和耐心。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能使真心“修行”的人早成“正果”,这个领进门的师傅至关重要。在“修行”的过程中,资料、参考等条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引导”与“自觉的参与”。
如笔者在讲授平面四杆机构及其应用这节内容时,先向同学们讲清楚组成四杆机构的各杆件的名称及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然后引导同学们举出在实际生活中看到的和四杆机构有关的一些运动现象。同学们纷纷踊跃发言,提出了许多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运动类型。如公共汽车车门的启闭;雨伞的开、合;起重机的吊装机构;电扇的摇头装置;汽车雨刷器的运动等。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四杆机构的类型,对他们提出的每一种运动形式进行分析,把抽象的运动原理融入实际的运动形式中,让学生真正掌握机构运动的原理并能加以变化运用,在他们参与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在这种交流活动中获取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对话和交流的欲望。这样的做法,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思想集中,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这就是潜移默化,是一种不知不觉的引导。这种引导能在默默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学的能力,深受学生的欢迎。
2.2 谈话与对话具有互动与交往的特色,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所在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互动过程中还实现着多种视角的对话、沟通、汇聚、融合。根据教育心理学,在平等对话、交流中,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都更加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学习潜能可以得到更大发挥。通过对话,师生共同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课堂效率的提高成为可能。也就是说,将课堂时间腾出一些让给学生,大家针对具体问题一起讨论,师生共同总结,让课堂变成师生思维碰撞的空间。学生们敏捷的思维和发问可以诱发出教师的经验与智慧,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力和思维的能动性;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将学生中出现的模糊认识给予纠正,引向正道。同时教师又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向纵深引导,进行理论的深入分析和总结。这样可以使学生头脑里的知识产生新的升华。
如在学习轮系这一章时,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会判别轮系的转向,表示方法及周转轮系和混合轮系传动比计算,进行一次自学加讨论的思维引导和实践,以调动学生的主导参与意识。做法是给学生提出自学要求和自学讨论提纲。然后让学生按提纲先进行一般性粗读,以便了解内容厘清思路,找出重点、难点,并提出问题。接着进行重点精读,掌握提纲要点、重点,突破难点,解答问题。最后教师进行汇总,重点提示讲解和引申,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以加强巩固。这样的做法,可以使人人开动脑筋,并能使课堂学习生动活泼,不枯燥呆板,进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 对话注重交流,充分体现出以人的发展为目的
3.1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会被取消
在对话教学中,如果没有教师参与,对话将不会存在,教学的目的将不会达到,显而易见,对话教学对教师素质要求提高了,它不赋予教师法定的威严,但并不排斥教师因可爱、可敬而自然赢得的爱戴与尊敬。例如,经常以“很好!”“很有新意!”“你真会动脑筋!”“你的想法真令人惊奇!”等语气赞扬学生的新观点。学生即使不成功,也不轻易否定,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尤其当学生对教师和书本的观点有异议时,教师不要马上给予价值判断,而要与学生互相切磋,共同探讨,求得正确的结论,并尽量消除学生怕答错的思想负担。
3.2 学生的个性得到重视,激发了主动探讨知识的欲望
对话教学能把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通过对话形成个性,的确具有深远的意义。学生在对话教学中,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听话者,而成为与教师完全平等、相互尊重具有民主合作精神的对话者。
3.3 教学的中心变化了
“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为有效”。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教”教科书,学生“学”教科书,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完教科书,教师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学完教科书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教材实际上充当了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桥梁。如果没有教材,教学活动几乎无法想象,教材显然是教学的中心。而在对话教学中,教材成为一种媒介,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成为目的,教学真正成为教育的基本途径。这一模式能够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的习惯,在生活中不断地去观察、体会、挖掘、收集。
教师法重点归纳范文6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努力,为学校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力争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教育学期总结汇报资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初中教育学期总结汇报一
在这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二班,三班的英语教学。由于基础差,教学经验不足,所以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老教师学习。经过努力,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七年级教学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个人工作情况总结。
一、教学计划
七年级是小学到初中的转型期,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都开始发生转变,所以我时刻注意学生对这种转变的适应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我努力把学习内容归类,用尽量简洁却有趣的方式教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知识,以免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两个班的人数都在50人左右,要想对所有学生进行细致的辅导,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每周都会制定目标,针对广泛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们已经逐渐的适应了初中的教学模式,知识上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而且知识的运用也较好。
二、教学成绩
在这一年的学习中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掌握初一应该掌握的英语知识,而且能够较为熟练的运用,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非常有帮助。另外,除了课本知识的学习我还注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希望他们逐渐增强自制力,为学生从老师教的学习模式向自学型学习模式转换打好基础。本学期的英语期末考试中,七(3)班平均分是55.18分,居同级同类第一;七(2)班平均分是26.11,居同级同类第二,可喜可贺,但与外校比起来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学生基本上都能把所学的知识掌握,但是在知识的灵活应用方面却仍旧存在困难。另外,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注意力投放在其他的地方,英语字母的书写仍然是一个问题,这不仅不利于教师的教学而且严重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从而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产生很坏的影响。
四、改进的措施
只有掌握了这一学期教学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的进行改进,所以我常常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以期有更好的教学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经过思考,我发现还有以下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对该年级教学重点不明确,从而导致有时候教学思路不明确,教学内容过多。其次,在掌握课堂方面有欠缺,不能时刻从总体上注意到学生的学习状况。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延伸拓展做的不是很好。鉴于以上几点,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真正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帮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让学生逐渐建立起自信,在轻松快中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
以上就是我对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总结,在这一年中我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同时也学到了很多,体验了很多的快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多学多思考并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初中教育学期总结汇报二
本学期,我任教三年级的语文,能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天职。自觉遵守《教师法》,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教育改革的形势以及学生的实际,努力提高自己的教研、教育、教学的能力。我任教的班级教学质量也能达到学校制定的成绩指标。现在将我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在教学工作岗位上,我认真执行教师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服从学校领导的工作安排,一切从集体利益出发,为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尽职尽责,坚守岗位。做到坚持早到学校,不迟到,不早退,不缺课,不无故请假,认真执行学校的作息制度和各项规章制度。
二、与学生和睦相处,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要使自己的教学取得好成绩,就必须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喜欢自己,亲近自己。所以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师爱是一种无私的爱,爱得深沉,持久,学生对老师的爱往往刻苦铭心,终身难忘。我在实践中找到了"对症下药"的良方,就是:管理好班级学生,要学生都喜欢自己,首先是深入实际,从每个学生入手,一有空我就常到班上去,除了尽快地认识学生的名字,避免弄错学生的现象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
如他们的兴趣、性格、学习情况、家庭情况等,同时知道了哪些学生的性格是内向的,哪些学生的个性是好动、顽皮的。从中找到制订帮助学生上进的方法,做到有法可依。确实,沟通与交流成了师生之间的一条重要桥梁。由于我常与学生促膝谈心,和睦相处,逐渐地我与学生的关系更为密切,从中也物色了一些得力的助手协助我顺利地开展教学工作。
三、自订学习的奋斗目标,制订好,增强学习信心。
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差悬殊,统一标准,统一要求是不可能的,老师靠硬手段去压更是不行。怎么办好呢?我一改以往的教育方式,采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由家长协助监督。让学生自己订出每一单元测试的目标成绩,每个人都以第一单元测试成绩为基础标准。指导学生订目标成绩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订出的目标成绩要明确,要紧紧围绕自己的目标成绩去学习。每次订出的目标成绩都先由家长过目、签名。每次实现了目标成绩都在班上给予表扬、鼓励,并向家长报喜。
不能实现目标成绩的则鼓励他继续努力,直到达标为止。在实施学习目标时,我还采用了"一帮一"的方法,以优带差,营造一种互相学习,互帮互助,你追我赶的优良学风。诱导他们明确学习目的,明白个人成绩关乎到整个班集体的荣誉,能否取得先进班,班级的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因而我通过各种途径,鼓励学生为班集体的荣誉而共同努力,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成绩而奋斗。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强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学习成绩终于能达到学校的成绩指标。
四、家访工作。
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取得好的成绩,除了他自身的努力,老师的教导外,也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我非常注重家访工作,除了利用电话与家长联系,互相沟通教育孩子外,还利用节假日、晚上亲自到学生家中与家长座谈。我觉得家访工作做得好,是教育学生的成功之路。
以上是我本学年度在思想,工作,学习上所下的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课堂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有待认清形势,更新观念,不断地挑战自我,努力向上,争取更大的进步。
初中教育学期总结汇报三
本学年以来,自己一如既往地担任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在思想上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坚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进取精神,同时服从领导安排,认真负责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人师表,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培养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关心社会,自觉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一、任现职以来,我始终把教学工作放在第一位,把成为一名品优的学者型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鞭策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把握新目标英语学科的改革趋势,了解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的方向,从教的几年既忙碌又充实。在学校里,自己都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此期间,我还对轻松过好听力测试关及中考英语总复习方面进行探讨,对每年的英语中高考英语试卷进行仔细揣摩,通过反复的做题去深入体会,而且还将通过对试卷的理解与分析作为去找到提高自己英语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力求务实、高效、创新的新理念,针对全体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课内外作业来鼓励学生扎实基础,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核心位置上,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课堂中采用加强英语基础知识训练的方法,精讲多练、训练归纳每一个语言点,使知识系统化,注意指导解题方法与技巧。在认真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结合典型事例、个别辅导、适时激励等方法,注重学生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比如在平时的英语训练中,多利用学过的短语和重点句型培养学生的口语运用能力,达到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的目的。
三、在严格要求学生,积极听课、虚心求教的同时,比较注重学生德育和日常管理的常规教育,尽可能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并及时和他们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而达到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对班上存在的后进生进行综合了解,全面分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他们,同时还注重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提高社会与家长的教育功效。因此,在转化后进生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四、在教学中我注重教学常规的落实,切实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掌握住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并在讲课时能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不是以教案而教学,而是为教学而写教案。我还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好个别辅导,每次学生的作业都及时批改,每次批改做到有分数和日期,鼓励学生及时完成作业。课后自己还不断地学习、充电。我在教学之余,认真参加学校的业务学习,参加各级培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