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文明的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浅谈网络文明的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浅谈网络文明的建设

浅谈网络文明的建设范文1

【关键词】网络文化 校园诚信文化 途径

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波澜壮阔的网络文化蓬勃兴起,网络已经与高校师生生活、学习、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中的教师和学生更是每天与网络有着零距离的接触。如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冲击着高校校园诚信文化,深刻影响着高校校园诚信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网络文化环境的出现要求高校必须在继承校园文化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研究校园诚信文化的新情况、新特点,全力构建网络环境下的诚信校园文化。

一、网络文化在构建高校诚信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校园网络文化已经渗透到高校校园文化生活的各个部分和层面,并且对高校诚信校园文化的构建作用愈来愈显著和突出。

(一)网络文化对构建高校诚信校园文化的展示作用。网络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具有实时、开放、交互、虚拟等鲜明特点,并对诚信缺失现象进行监督, 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高校诚信校园文化的新发展和新面貌, 从而对构建高校诚信校园文化起到一定的展示作用。

(二)网络文化对构建高校诚信校园文化的促进作用。互联网具有开放、迅捷、扁平化等特点。基于互联网形成的网络文化,是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对构建高校诚信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资源共享理念而形成的互联网呈扁平化形态,具有内在的平等性。而网上论坛、网上投票、网上调查、手机短信等“在线参与”快捷方便,大大提高了构建诚信校园文化活动参与的效率。

二、发挥网络文化在构建高校诚信校园文化中作用的途径

积极探索网络文化在构建高校诚信校园文化中诸多作用的实现途径。发挥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促进高校诚信文化氛围的形成,必须结合网络文化的特点,积极探索其实现途径。当前,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探索以下几种途径:

(一)建立校园网络文化平台,打造校园特色网络文化品牌。广大师生参与高校诚信校园文化构建活动需要以一定的信息为基础,对相关信息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构建诚信校园文化活动参与的水平。这就需要高校建立信息的网络平台。平台应以校园网站设立的校园动态栏目为主导、以商业网站为补充,同时积极发挥手机媒体的信息传播作用。积极拓展网络学堂、网络电台、网络电视台、网络资源下载等网络媒介形式,鼓励教师、辅导员和优秀大学生利用这个平台建立博客、播客等,促进师生诚信互动,延伸校园动态沟通空间,使校园网络文化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强大的文化亲和力、凝聚力,进而激发师生员工参与诚信校园文化共建的热情。

(二)发挥高校全体师生主体作用,实现校内网络资源共建共享。教师和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力量,建设和管理校园网络文化必须以师生为本。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和形式,积极发挥师生的主人翁作用,共建、共享、共管、共创网上资源,通过“网来网去”的交流和“网上网下”的活动,倡导网络文明、网络自律,增强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把对校园网管理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文明上网的自觉行动,既活跃了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又提高了师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实践证明,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师生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对校园网络资源的共创、共建、共享、共管,是进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黄文秀.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的选择[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3):300-303.

[2]杨润涛.浅谈心理健康教育与现代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3(8):57-59.

[3]李唯一.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48-50.

浅谈网络文明的建设范文2

[关键词]信息化;新媒体;供电企业;舆论引导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4.064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4-00-01

众所周知,宣传是促进供电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供电企业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就要立足于职工思想工作的创新。而职工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

1 运用新媒体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是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爆炸式发展,传播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媒体受到巨大冲击,舆论引导能力在削弱,而互联网等新媒体以其形式丰富、互动性强、渠道广泛、覆盖率高等特点在现代传媒产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利用新媒体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就变得尤为重要。新形势下,作为供电企业政工人员,就要与时俱进,用新形式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传播正能量。

基于这样的认识,国网即墨市供电公司率先开通了“电力生产管理微信平台”(以下简称微信平台)。该微信平台是一个智能化的移动管理平台,它借助即墨公司自己的电力通信网,实现了电力基建、抢修、设备运行维护等高效自动化的移动管理。即墨供电公司同时将这一平台应用到精神文明建设中,把宣传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摆脱了传统媒体时效性差、互动性不强等缺点,利用平台吸引职工眼球,传播层面及教育效果超出了预期。

2 信息化时代要利用新媒体做好先进典型的宣传

2.1 运用好微信网络平台

在新媒体中,如今微信网络平台已十分普及。微信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在传播正能量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且职工易于接受,教育与自我教育效果明显。供电企业要利用好微信网络平台,把公司的每个亮点都在微信上展现和传播。要按分节点、有节奏的原则制订详细的传播策划方案,微信预报-微信热议-微信,这样的程式下,能对企业的热点新闻、先进人物进行很好的宣传。

2.2 运用好微电影

近年来,微电影正日益风靡,其表现直观,制作成本较低,传播途径喜闻乐见,职工接受度高,认可性强,喜欢看,也喜欢参与制作。因此,在供电企业中,充分利用微电影的形式宣传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会对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祈祷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先进典型身上凝聚了一股精神力量,这股力量正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用微电影形式记录这些先进典型的过程中,要注意多视角、多层次深度挖掘。

3 信息化时代企业新媒体的管理

3.1 运用新媒体宣传要做好前期策划

运用新媒体传播典型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策划,使得典型的传播有条不紊,传播的效益达到最大化。现在,微信网络平台十分普及,在传播过程中,要通过一系列的提前策划操作,让传播的时效性如同“剥春笋”般,将“亮点”新闻事件过程一点点地在职工眼前剥离,一次次吸引住广大职工的“眼球”,最终让大家充分感受到榜样的力量。

3.2 新媒体的内容一定要真实

在运用新媒体进行典型人物的传播过程中,压迫始终把握只传播人物事件,不进行评论和褒扬的原则,将事件本身原原本本呈现给大家,将评论和褒扬的权力交给职工。新媒体的一大特点就是互动性强,不像以往报纸、广播等单一的灌输模式。因此,要利用好这一特点,让职工积极参与新闻事件,在参与新闻事件过程中,不断感悟和反思,将这种感悟转化为自我教育,达到教育人的效果,在公司广泛营造出“扎根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的良好氛围。

3.3 运用新媒体信息要规范

微信平台、微博平台等新媒体很多都具有自媒体特征,每位职工都可随时随意信息。基于这样的特点,其规范性和可控性很容易失范。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对企业职工的涉及企业的内容进行规范和管理,不得随意。要规定对个人设计企业的信息时,需要进行审核。对正面信息,要核实其真伪,对负面信息,要及时和者沟通落实,能解决的立马解决,不能解决的报请上级部门。同时,对的信息及时删除,避免引起大规模负面舆情,导致企业形象受损。

4 让每位职工都成为精神文明传播的主角

新媒体的自媒体特性,使得每名职工都是传播者,人人握有麦克风,每名职工都能成为网上舆论的主角和微电影的参与者甚至是主角。因此,运用新媒体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要依靠广大员工,积极传播文明、引领风尚,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编辑公益短信,通过企业官方微信,号召职工接力转发,是一个快速传播文明的有效途径。通过文明接力活动这种形式,可让广大职工都参与其中,将“谦让、守序、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通过相互转发微信的形式,灌输到每位职工的心田,引导职工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身体力行,引导他人,共建文明企业,共建美好家园。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化全,丁晏.浅谈运用新媒体推进电力企业宣传工作[J].供电企业管理,2014(3).

浅谈网络文明的建设范文3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发展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设备为读者提供上网、资料查询、数据库检索等一系列服务的场所。电子阅览室的出现不仅仅代表了图书馆向现代化装备上的迈进,更重要的是它为读者提供了新型的教育方式。因次,如何在认清现状的情况下,建设和管理电子阅览室,引导读者合理高效利用图书馆电子资源,发挥电子阅览室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做好电子阅览室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存在的必要性

在信息化的时代到来之际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应运而生,根据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资料来看这也终将成为高校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从高校学生的角度来看肩一小部分学生 缺乏一定的经济能力段有能力购买微机但是当代大学生有极 其需要及时了解相应的专业 信息和就业信息,有的相关考试还会在网上进行在备考阶段又不得不使用计算机。在这种情 形之下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存在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在很大帮助学生完成很多活 动并及时帮助学生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和他人做好交由此来看, 电子阅览室是一个极其理 想的场所。事实上高校图书馆电子阅室在很久之前就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 运行并且取得了可观的成果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电子阅览室能够为读者提供参考服务、技术支持和各种软硬件设施并诸多功能结合在一起形成综合性动态的创新。从这一方面来看,电子阅览室是一个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并不断提 高信息素养的平台帮助学生和教师实现学术交流和共享。因此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发展一定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真正意义上为培养人才服务满足大学生主体对于信息和知识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存在问题

现在 ,基本各高校图书馆都配备有电子阅览室,规模也越来越大,但伴随着发展相应的问题也接踵而来,其中较明显的无非以下几种。

1.利用问题。并不是说电子阅览室的

机器的利用率低下,而是说电子阅览室的优势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电子阅览室,由于通过内部网络,本可以更快更全面访问到图书馆所建设的多项数据库,但对于大多数读者,那里成了单一的上网场所,以娱乐为目的,从浏览内容来看,不过是上网聊天、登陆娱乐网站、游戏等, 加上低年级学生读者对电子阅览室的功能缺乏了解,信息意识淡薄,信息素养较低,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资源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大部分读者缺乏电子文献检索技能,面对众多的二级文献不知所措,有的读者虽略懂电子文献的检索 ,但查全率和查准率不高。

3.管理问题。电子阅览室本意是为读者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但有一部分读者把电子阅览室当做一种盈利场所, 抱着娱乐放松态度而来,对阅览室所设定的规章制度不于理解 ,经常出现违反制度和不文明上机现象 ,管理工作人员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造成管理工作上的困扰。随着阅览室规模扩大 、 机器数量增加 , 外加一些读者的野蛮操作 ,工作人员的维护量也增加 , 工作压力也相应变大,经常出现顾暇不及的情况 。

三、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现状

3.1硬件及软件更新不及时电子阅览室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其设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师生科研和学习所必须的信息需求,其正常功能的发挥对于网络和计算机的依赖性是非常强的。 但是,因为高校图书馆的经费主要集中在购买与使用电子资源上,因此,很难保证电子阅览室各种设备更新和维护的及时性,从而导致当前许多高校的电子阅览室存在设备老化、配置低下的问题,甚至有的设备已经接近报废;有的计算机购买的年限已久,电脑超期工作,相关软件没有及时更新,导致电脑经常死机或者系统瘫痪不能正常使用;还有的电脑本身性能差加上更新不及时致使浏览网速慢等。不仅如此,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更新的速度也非常快,而相当一部分高校的电子阅览室在系统和软件的更新上也长期滞后。

3.2电子阅览室利用率低下调查资料显示,高校电子阅览室的读者通常为有上网需求却无上网条件的用户以及临时使用计算机的用户。但是,很多院校的外文数据库使用方法没有普及,特别是院校新生以及一些年长的教师职工,由于对网络使用不熟练又没有得到对应的指导, 导致很多外文文献资料基本没有得到利用,直接导致电子阅览室的利用率下降。 另外,随着我国网络和计算机的普及,各大高校几乎已经覆盖了网络,再加上计算机价格的下降,学生自有计算机的数量也在猛增。 这就导致电子阅览室读者的数量连年下降,直接影响了电子阅览室的利用率。

3.3管理方式和手段不科学高校电子阅览室设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高校师生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其维护和科学的管理是对电子阅览室正常运营和功能的充分发挥是非常关键的。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许多学生不了解电子阅览室开放的目的,由于很多院校的电子阅览室要收费,大部分都是按照校外网吧招聘“网管”的方式招聘电子阅览室的网络管理人员,而且有的人员基本管理意识也不强,而在学生的意识当中他们就认为电子阅览室也是一种盈利场所,有的家境不是很宽裕的学生就少去或者直接不去。 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于阅览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也不予遵守,经常发生不文明上机或违反制度的行为,对于管理人员也缺乏应有的尊重,直接导致高校电子阅览室在管理上存在困难。

结束语:高校电子阅览室是高校教书育人、 服务教育、 读者学习的重要场所, 是引导学生利用新型文献信息载体的最佳场所, 同时也是抵制社会网吧对当代大学生侵袭的最佳屏障。只有不断提高高校电子阅览室服务质量和水平, 才能真正提高高校电子阅览室的利用率, 真正发挥高校电子阅览室在教学和科研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敏;浅谈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现状与发展策略;科学中国人;2014(5)

[2]门德呼;浅谈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现状与发展;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10(1)

[3]曾卫华;浅谈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山东工业技术;2013(5)

浅谈网络文明的建设范文4

关键词 高校 宿舍管理 后勤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加强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必要性

(1)宿舍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随着学分制改革的深入,传统的固定教室教学的模式逐渐减少或取消,使得以学生宿舍为单位的学生活动越来越成为主流。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平均每天在宿舍的时间扣除睡眠时间约有5~6小时。相对于其它场所,宿舍给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环境进行相互交流和信息沟通。

(2)宿舍环境对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影响。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逐步深入时期,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普遍采用了物业化或准类似于物业化的管理。“人居环境”,“健康公寓”等社区公寓常用的词汇,成为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目标和定位。高校学生宿舍,也顺理成章地被称为“大学生社区”。建设健康、安全、舒适的公寓,营造自然和谐的社区环境,不再仅仅是建筑工程师的工作,而成为学校和人类灵魂工程师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3)宿舍是拉近与学生距离的窗口和阵地。宿舍是大学生的“家”,学生在这个家里放松地展示自己的个性、相互交流,加之学分制打破了原班级的界限,因此学生宿舍就成为学生工作者联系学生、了解学生、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场所。深入学生宿舍便于学生工作者更好地从学习、家庭、思想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全面掌握学生情况。①

(4)宿舍氛围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学生宿舍作为“家”,家的氛围对学生有重要影响和带动作用。比如,学习风气好的宿舍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起良性竞争;以玩乐为主的宿舍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宿舍风气,最终受害的仍是宿舍成员本人。

(5)宿舍管理在校风建设中起关键作用。宿舍管理作为校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着校风建设的效果,同时也关系到各项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现代高校随着高校扩招、后勤社会化改革、学分制改革等,都把加强校风建设的重点放在了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创建文明宿舍上。另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把学生宿舍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通过文明宿舍的创建,树立典型,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大学生创建一个宁静、整洁、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②

2 现代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存在的问题

(1)群体的“懒散现象”。部分学生间缺乏相互信任、理解和帮助,消极对待学习、生活乃至人生。投入在学习上时间少,成绩普遍一般,少数人甚至难以毕业。(2)超前的“情爱现象”。在校大学生恋爱己成为普遍现象,目前部分学生宿舍也演变成约会的场所,有的同学不顾及室友感受,不分时间地煲“电话粥”,严重影响他们正常作息。(3)变态的“情趣现象”。学习之余,部分学生宿舍成了社会化的娱乐场所,赌博、唱歌、网络游戏,时间久,涉及面广,影响极差。(4)危险的“烹饪现象”。一段时间学生在宿舍里自己做饭、烧水成为比较严重的现象,且多半使用的是违章电器。这种现象的蔓延给宿舍卫生、安全工作都带来很大影响和威胁。(5)网络进入宿舍,导致作息不规律。如今多数高校为学生宿舍提供了网络信号,宿舍内有的学生因为沉迷网络而导致晚睡,甚至通宵不睡,久而久之影响到整个宿舍同学的睡眠质量。晚睡也影响到一系列“早起、早读、早炼”活动的开展。(6)规章制度“纸上谈兵”。高校对学生宿舍的管理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但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仍不尽如人意。有的制度张贴在宿舍楼,有的已经发到每个宿舍,有的通过学院传达给学生,却没有深入人心,难以发挥真正的规范制约作用。③④

3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对策的探索

3.1 管理部门育德为先

首先在学生宿舍管理队伍中,深入开展“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活动,使之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自觉树立服务和育人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将管理和服务从行政式转变为育人式。

3.2 继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互动性的特点,目前,各大高校在学生宿舍区普遍进行了宣传橱窗、展板、条幅、电视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但仍有两个问题,有待进一步重视和探索。

第一,如何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现今因Internet的普及,网络文化已成为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政治观、道德观、思想心理和行为方式都带来广泛和相当深刻影响的一种文化现象。如何构建网上阵地,使思想政治工作适应网络化的特点,利用积极、向上、先进的思想和文化信息占领网络这个阵地,抵御腐朽、颓废、消极的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已成为当前的一大严峻课题。第二,如何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近年来,大学生中党员的比例在逐年增加,学生党建工作卓有成效。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身边的模范,但是,部分大学生入党的动机不纯,入党后再教育问题也有待进一步解决。因此,如何加强对学生党员的管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也成为了做好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3.3 强调服务意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衡量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硬指标之一就是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鉴于现状,有如下两个方面有待突破。⑤

一方面,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既要在理论层面上不断完善,也要自觉体现出制度建设本身应有的文化品位。高校建立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细则,调动大学生创建“文明宿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做好文明宿舍的评选表彰工作,以评促建。同时对每个学生进行全方位考核,构建德育考核体系,量化考核指标,文明宿舍创建情况和个人考核成绩相结合,直接与学生的推优入党、评奖评优,甚至毕业分配相挂钩。

另一方面,管理水平。在管理上要强化服务意识,结合现代管理理念和心理学专业知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生活上体贴入微,精神上主动关心,整个管理的过程能够得到大学生的积极响应。除此之外,应将管理公开化,减弱人为因素的暗箱操作。同时,宿舍管理部门,也应该及时保持与院系间的联系,互通信息,相互支持。

3.4 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大学生宿舍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除了院系辅导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这支主力军,还不能忽视学生干部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两者相结合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有效的管理体系。学生骨干是学生群体中的积极分子,综合素质往往较一般同学突出,在同学中有较高威信。他们的言行容易诱发身边同学的认同、模仿,长久下去形成一定的导向,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该作用甚至可能超过教师们的课堂和生活中的教育。

为了更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领导作用,学生宿舍园区可以成立园区自我管理委员会或类似的由管理部门牵头,学生干部为主体成员的组织,对学生公寓内学生宿舍纪律、卫生、安全、学习进行检查,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强化寝室长制度。配合学校的“文明宿舍”、“十大寝室长”等集体和个人的评选活动,鼓励先进,鞭策后进;通过组织各种类型的文体、科研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收集、反映学生意见,督促宿舍管理部门不断改善公寓软、硬件设施,营造适宜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

3.5 加强宿舍生活区服务质量

高校领导及各级有学生口的管理部门应该对学生宿舍及周边环境建设给予高度重视。首先,要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岗位职责,学生宿舍的管理部门应在全校全年财政预算为大原则的前提下,有计划逐年对学生宿舍的各种设施进行维修、更换和添置,经常保持宿舍设施的完好性,通过征求基层意见和建议,适当增加服务项目,注重宿舍区篮球场等娱乐设施的建设。

3.6 健全校园网络建设,营造健康网络文化

高度重视校园网建设,通过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信息数据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地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网站,比如西南交通大学的“心力网”,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状况,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建立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如学生聊天室、BBS论坛、贴吧等,积极鼓励、支持学生管理工作教师进入学生的网络生活,通过公开个人微博、博客、E-mail信箱、QQ等,加入学生组建的校友录而成为学生的笔友、聊友和朋友。正确引导大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把主旋律引到校园网络上来。

3.7 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增强集体意识

良好的宿舍环境可以在集体活动中形成。通过活动,宿舍成员拥有了展现自身才能的机会,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增加同学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并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应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有益活动,诸如全校范围的寝室装潢大赛、宿舍间的体育竞赛、宿舍内部的学习竞赛活动等。

3.8 进行教育模式创新,丰富学习、生活内容

空虚、无聊是现代学生经常发出的感叹,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在求知意识、创新意识非常强烈的学生时代,校方应当通过举行一些有意义的学习活动,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外环境,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比如开放性实验、科技创新月等活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丰富了课外生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生沉迷网络等消极面对大学生活的现象的出现。

4 结语

总之,加强现代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是做好学生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必须根据新时期的宿舍特点,不断探索宿舍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找出工作中的不足,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抓好宿舍建设,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注释

① 陶华蕾.大学生宿舍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出国与就业,2010:113-114.

② 钟志宏.高校后勤社会化背景下学生宿舍管理策略浅探[J].读与写杂志,2009.6(11):160.

③ 郑现镇,张朝喜.浅谈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高校后勤研究,2008(4):70-71.

浅谈网络文明的建设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媒体人;时代意义;期许

引言:一个时代的稳固和发展不只要注重物质文明建设,也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人是精神文明的载体,也是时代文化的窗口。不论是对于一个新时代而言,还是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而言,人这个主体的个人素质和能力都占有重要的位置。目前,我国处于建立新媒体时代的雏形的阶段,在此阶段,主体媒体人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建设时代文化的蓝图里,媒体人的个人素质、能力范围等等都是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逐一列举媒体人的工作流程、媒体人的影响等,突出媒体人在新媒体时代的时代意义。

1  介绍新媒体时代和媒体人

1.1 新媒体时代的概念

新媒体时代的出现引起了各界学者的深入分析思考,至今仍没有得出一个确切的结果。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术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其研究对象都大同小异,例如:手机媒体、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等,甚至还有一些期刊提出了新颖的“新媒体”代名词,例如:播客、博客等。那么,新媒体到底是如何定义的呢?

   其实,“新媒体”这个词语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在1967年第一个提出的。对比传统媒体,新媒体是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出现于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发展以后,是利用移动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通过手机、数字电视机、电脑等终端以及无线通信网、卫星、互联网等渠道,向用户提供娱乐和信息服务的媒体形态和传播形态。其实,严谨的定义,新媒体就是数字化媒体。

 1.2 媒体人的概念

媒体产业的工作人员,一般来说,是指从事与新媒体、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有关职业的人,如主持人、记者、电视人、导播、电视编导等。另外,传媒行业里的设计、制作、业务、推广、策划等职位的工作人员也都可以称为媒体人。

1.3 新媒体时代的必要性

如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国之间和各城市之间交往越来越频繁,全球化进行速度也越来越快,愈加便捷的交通工具和电信网络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利用信息通讯技术进行交流变得普遍也方便快捷。站在全球范围看,信息化已经成为这个时展的主流,各国都把发展信息通讯技术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之一。现在,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推动信息社会的发展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媒体作为这个时代的新宠儿,在它迅速发展起来的同时,它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  媒体人的时代意义

   媒体人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主体,不仅是新媒体时代的创造者和发起人,也是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人和创新者。

2.1  媒体人的责任和义务

在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当下,我国媒体产业开始改变陈旧的新闻传播方式和固化的新闻策划方案,大力弘扬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和必要性,以及具体到每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媒体产业今后的发展不可限量,根据我国国情,发展我国经济和社会,赞扬每行每业的先进典型代表和时代性人物,正确开展舆论监督,以人为本,宣传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等是每一个媒体人的基本职责。媒体人有着自身的时代使命,除了爱国热情、责任心和正义感以外,还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条理清晰的头脑。直播、连线、通讯、微薄等一切能够调动的传播手段都适应于各种紧急的报道服务,媒体人用他们独有的视角和写作手法诠释了一条又一条精彩的新闻事实。

2.2 媒体人对新媒体时代的影响

    媒体人创造新媒体时代,也发展新媒体时代。一个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都源于这个时代的主体——人民,新媒体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媒体人起到决定性作用。

首先,媒体人也是新媒体时代的一份子,虽然他们影响这个新时代,同样他们也被这个新时代影响。媒体人能够深入基层,站在人民的位置上考虑问题看问题,他们从人民学习、工作、生活中搜集到的素材和新闻都是人民本身在关注或是需要被关注的方面,并且他们采写新闻时所运用的语言方式深得人民的喜爱和赞赏,让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人民能够理解和受益。

一个适应本国国情和时代需求,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媒体群体对于一个时代的发展有绝对的促进作用。媒体人是新媒体时代构造成功的建筑师,承担着把新媒体时代往正确积极的道路上带领的责任,肩负着让我国的未来蓬勃发展的历史使命,每个媒体人知道,媒体工作不仅是众多行业中的一种,而且是一种精神,让我国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的向往。

随着生产力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媒体人渐渐成为传媒产业影响力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载体。而随着媒体产业的不断壮大发展,媒体人也以其崇高的爱国热情、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姿态展示着我国独特的魅力,媒体人的形象对于媒体产业甚至整个新媒体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在这个传媒产业空前发展的时代,媒体人已经成为影响人民心理、国家文化和时代特征的关键力量。

3 总结

    新媒体时代,一个新时代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人为因素的影响。媒体人,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代表性人物,不仅在建设过程中推波助澜,也在发展过程中添砖加瓦。本文介绍了新媒体时代,对媒体人也下了定义,让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新媒体时代、媒体人和媒体人的文化素养、责任和使命。重点分析了媒体人对新媒体时代的影响,呼吁社会关注媒体产业,促进媒体产业的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样的,我也看好新媒体时代今后的发展潜力,衷心希望媒体产业能够如火如荼的发展,新媒体时代能够在我国的历史上抹下绚烂的一笔。

参考文献

[1] 陈亮.浅谈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策划[J].《网络新媒》,2009年.

[2] 赵敏.浅谈媒体人的压力和自我调整[J].《新华网》,2011.11.11.

[3] 段丽娜、张弘.新时期重塑新闻工作者形象及职业精神的现实意义[J]《新闻窗》.贵州财经学院.2011年第5期,60-62页.

[4] 张跃涛,战玉雷,刘树艳.新时期新闻工作者的宣传作用[J].《现代视听》,2009年第S2期.

浅谈网络文明的建设范文6

一、加强建设力度,全面协调发展

在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必须把图书馆的发展置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大系统来考察,才能实现其全面协调发展。首先,从图书馆与外部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来看,大力发展图书馆事业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这是由图书馆作为组织知识、传播文化、开发智力、促进知识交流、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的基本职能所决定的。其次,从图书馆内部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来看,图书馆作为一个整体,有着自己完整的业务链。只有全面综合考虑,实现图书馆的部门设置、职能划分、人员安排、资源配置等业务的优化链接,才能发挥其整体功能和效益。因此,全面协调发展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中,图书馆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1)全局性,即确立图书馆在整个社会中应有的发展态势,同时既要统筹兼顾、把握全局,又要因地制宜、有所戎亍#2)全体性,即图书馆建设作为社会性文化基础工程,需要调动政府、民众和社会各界的力量,体现“共建共享”的现代思想。(3)全方位性,即图书馆要适应知识经济和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全方位地拓展其服务功能,不断满足人们对知识信息广泛与精深的需求。图书馆的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图书馆与社会大系统的协调、均衡发展。图书馆作为一个在不断变化着的动态环境中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子系统,只有与社会大系统保持协调、均衡的发展,才能促进这个“有机体不断地生长”。二是图书馆内部结构、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协调发展。三是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协调发展。

二、拓宽服务范围,开发新的服务方式

在信息时代的当今,图书馆的馆藏已经不仅仅是指该馆所拥有的馆藏文献,而是指其所能提供的所有信息资源。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功能迅速扩大,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化,用户不用出门,鼠标一击就可以查阅各类信息资源,甚至通过网上书店购买、阅读书刊,网络已经基本涵盖了图书馆传播信息的职能。图书馆能否继续成为社会大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首选,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图书馆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资源对图书馆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认识到网络资源对公众的心灵、价值观和各种行为的影响。面对新形势,图书馆应积极采取应变措施,主动拓宽服务范围,开发新的读者服务方式。

我们还应该看到,信息时代给图书馆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机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引入,使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中拥有更为完善、坚实的后盾,为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持。教育信息化是图书馆文化的基础,网络信息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图书馆在网络信息资源中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资源,拓宽图书馆文化服务的范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图书管理员认真思考的问题。图书馆要致力于建立适合文化发展和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网络信息资源,并能够净化网络环境,提供一个健康、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库。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应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建立并开放自己的微机室和电子阅览室,以满足读者新的需求。作为图书管理者,要为读者提供充足的电子读物。当然,互联网是个巨大的仓库,应有尽有。可是,这个仓库过于庞杂,良莠混杂,还需要图书管理者利用搜索引擎把网络上大量分散的各种资源收集起来,分类整理,编目处理。把这些资源上传到自己的图书馆网站上,并增加多种检索途径,便于读者查找。

目前,许多图书馆都构建了自己的网上图书馆,用于交流图书资料等信息。许多网上图书馆不仅分门别类地提供了自己的藏书目录,甚至每本书的内容或精华均有“简介”。这不仅方便了读者提高了藏书的使用效益,而且充分展示了这些图书馆的文化底蕴。这种做法值得我们仿效。

总之,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作指导,立足图书馆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图书馆当前的各项工作,保持图书馆具体持续发展的潜力。这就需要采取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科学的管理手段对图书馆进行综合监测和治理,形成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图书馆环境。营造满足人们求知活动的良好生态环境,是21世纪图书馆的重要任务。新时代下的图书馆不仅仅具备传统图书馆的各项功能,同时也应该具有科学与文明并进的多方面的建设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张颖.浅谈如何加强图书馆建设和服务

[J].大众文艺,2009年(6).

[2]李明玉.浅谈加强图书馆建设积极为课

程改革服务[J].科技信息,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