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文化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书法文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书法文化论文

书法文化论文范文1

数千年书法艺术的伟大生命力,在其根植于中华民族智慧,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根植于中华民族生产力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植于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沃土,所以传承的本质,应从中华文化寻根与发展中寻找答案。

当中华文明还处在襁褓中时,作为萌芽状态的书法艺术便诞生在华夏母亲的摇篮里。古老中华在文明进化之初期,由结绳记事的蒙昧时期到仓吉造字文化文明的转化,即根植了书法艺术惊人的智慧与灵根。据唐代张怀王灌《书断》记载:仓吉“博采众美,合而为字”,仓吉独具慧眼拮取自然之美造出文字,这叫作“依类象形”,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把古人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文字象图画一样再现自然,记载自然,传替自然信息,这种象形之美,就是中华书法艺术的美的萌芽和灵根,是先人书法美的伟大创造。

《汉文字是书法艺术的载体之本源,象形与会意是传统书法的艺术本源,汉文字以象形、会意为特色,在尔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变化万象,起源于象形意义的中国初期古文字,“形无定体,笔无定画”,至小篆经省改,才出现形体方整、笔画圆匀的定型化书体,但仍保留形象痕迹。经过汉代隶书的变化以后,汉字由繁复的象形文字,趋向于符号化、抽象化、简笔化,但它的象形性质依然存在,又如鲁迅所说:“将形象改得简单,远离了现实。篆字圆折,还有图画的余痕,从隶到现代的楷书,和象形就天差地远。不过那基础并未改变,天差地远之后,就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门外文谈》).可见中国书法艺术源于无法,变而有法。创新是结于有,起于无,又承于有,变于无。但万变不离其综,象形与会意的艺术本源没有变,汉文字的载体本源没有变。这是其他语言文字所不能比拟的。“象形”或“不象形的象形”,是汉字最基本的特点,也是继承与发展传统书法艺术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内容和规律。

那么如何对待书法艺术继承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呢?笔者认为:传承和创新是书法艺术发展历史过程不可分割的链条,继承首先是对先人书法艺术创新精神与成果的继承。

提倡尊崇优秀传统,必须解决继承什么?如何继承?笔者认为继承书法艺术的优秀传统,首先必须继承先贤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这些是先贤书法艺术智慧的结晶。只求复写传统的“传统唯美主义”或脱离优秀传统“创新”的“流行主义”对发展书法艺术都是偏颇的、畸形的、是不可取的,先贤探索的书法艺术发展规律和创新成果是传统书法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传统,优秀传统是创新的结晶,创新是传统的发展。只有深刻认识传统书法艺术发展的规律,才切身感受到创新才是揭示传统书法艺术经久不衰的发展规律的精髓所在。

继承传统,在于推陈出新。创新更是渐进中继承,继承中的变革。如石鼓文是上承西周金文的精粹,下启秦代小篆的楷模,被后人誉为“书法第一法则”,至今仍引人入胜。大篆、小篆、隶书(如前)都有其传承与演变的轨迹,小篆都是中锋、藏锋用笔、线条挺劲圆匀,富于立体感,结构整齐对称,它把庄严凝重与舒展自如统一与于崇高肃穆的气度之中,在书法艺术上折射了封建中央集权威严统一的特征,这是秦篆反映的时代精神。“隶书”作为书法史上一个伟大的变革。汉朝“汉承秦制”“秦篆汉隶”,汉朝隶书发展逐渐定型,与此同时草、行、揩都逐渐从隶书中演变出来。民间习隶书的热情蔚成风气。定型后的隶书彻底消灭了汉字的象形形态,造成了汉字形体的巨大变化。汉隶脱胎于篆书又大异于篆书,是从笔画到结字方正平直化的新书体。汉隶具有波、磔之美,创“蚕头”、“燕尾”笔法,用笔方、圆、藏、露诸法齐备。同时它又为未来书法艺术的发展前景开拓出广阔的前景,为后来的草书、行书、楷书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可见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是传承基础上的创新,继承也是创新基础上的继承。书法艺术的发展史本身就遵循着揭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史观。

流行书风该如何认识啊?笔者认为流行是传承和创新结合、推进社会文明的结果,流行书风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技法上都是深受社会欢迎的书法艺术极至之法,流行则是传统与创新的交融会合的“贝多芬交响曲”。历史上流行书风是因其释放了书写的效率,拓展了美的视野,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方能千年流行。根据社会生产生活需要去创新与发展是书法文化的生命。流行书风是适应社会生活需要而为社会广泛接受和喜爱的创新书体书风,脱离社会需要虽标新立异,矫揉造作、即使名噪一时,但终归不能“万紫千红总是春”。书法艺术流行数千年无一不与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结下深厚的根源,格调高古的甲骨文取代结绳记事适应人类蒙昧向文明的起步,小篆适应中华一统的文化文明的需要,是中华大地迈出了书同文的坚实脚步,隶书、草书都顺应了社会生产生活的书写便利解放生产力的需要,“草书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其后产生于汉代的草书,西汉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章》,东汉章帝甚喜爱,因而名“章”草,章草传承了隶书的笔画形迹,仍有波磔,字字独立不连,实际上是隶书的草率写法,杜度、催瑗便是东汉章帝时代闻名的章草书法家,汉末张芝传承章草又进一步“草化”,将上下字的笔势牵连相通对偏旁作了许多省略和假借,而创今草。张旭,怀素将书法艺术的创造性“心灵之音”得到神灵极至的发挥。通观古今流行书风无一不是传统与创新相交融的结晶。

楷书是数千年书法文化中应用最广与流行最持久的书体,草书是扬弃了汉隶的规矩追求书写速度,至今的简化汉字无不得益于草书创造性的书写艺术。魏太傅钟鹞对楷书作了重大的改革,以横代替“蚕头”、“燕尾”又融入篆书、草书中的圆笔法使楷书定型化,加之其超妙入神的书写艺术,新体楷书很快得到了推广。又如流行至今的行书据说为汉末书法家刘德升创造的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其法盖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刘书人称“风瞻妍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王羲之创造的行草继承古迹中古掘朴质的风格为妍美流便的新书风格,古人喻之为“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王羲之“博采众"美,熔铸古今”,其神韵超逸的《兰亭序》倾倒千载书家,可见流行书风不仅是当代的更是历史和未来的,不仅是书家自娱自乐,更是社会发展的责任和贡献,不仅是别出心裁,而是高超传统艺术和革新智慧交融的结晶。不是书家冥思苦想的结果,而是适应时代需要的产物。

书法文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煤化工;煤炭;新型煤化工技术

1煤化工技术的发展

1.1煤化工技术的发展现状

煤化工技术是将煤作为加工原料,利用一些化学手段将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其他用于生产生活的化学品的过程。煤化工主要包括煤气化、煤液化、煤干馏等化学加工方法。煤化工的发展历史比较长,早在18世纪后期,全球已经进入煤化工时代,并且在19世纪煤化工技术已经发展完善形成完整成熟的煤化工体系。虽然,在20世纪时,因为石油、天然气的利用削弱了煤炭化工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但是随着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日渐枯竭,煤炭化工产业又逐渐开始复兴。煤炭能源是我国能源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确保我国能源安全以及利用的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之一。所以,煤化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比较成熟,同时,在煤化工技术开发研究中,我国也处于比较先进阶段。我国目前仍以煤炭资源为基础能源的能源利用结构不能在短期内改变,因此,更好地发展探索新型煤炭技术是一个急迫而重要的挑战。如今,我国的煤化工产业发展基本处于集约化发展阶段,这样可以保证我国煤炭技术的充分研究利用,并且能够保证资源的合理有效分配,是适合我国发展实际的煤化工发展方式。

1.2煤化工技术

煤化工技术主要是对煤炭资源的再加工生产过程,主要的加工方式有:(1)煤干馏。其实更准确地说是煤焦化,也就是利用煤进行蒸馏加工后生产的焦炭、焦油以及焦炉气等。这些产品一般在化工、医药、农药等产业广泛应用。(2)煤气化。这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煤化工产品,没有普及天然气的地区,一般都会用煤气作为重要的燃料满足生活中的燃料需求。(3)煤液化。煤液化主要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煤液化是将有机质转化为流质产物,利用煤液化产品的碳氢化合物可以代替石油以及石油相关的产品。因此,目前煤液化技术是新型煤化工技术的主要研究发展方向。

2新型煤化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

新型煤化工技术是在煤化工技术的基础上,利用高新技术,获取洁净能源以及产品的新兴技术手段。新型煤化工不仅可以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并且可以使煤化工产品对环境和空气的污染降至最低,新型煤化工技术最重要的研究探索方向是煤化工产品可以代替石油及其相关产品。

2.1我国新型煤化工技术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状况比较好,以煤制油、煤制烯烃和煤制天然气为代表的新型煤化工技术已经实现商业化示范运行,并且在重要工艺阶段以及关键技术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根据我国煤化工产业的规划来看,我国的煤化工产业主要集中于新疆、内蒙、陕西省区,因此,这三个重要的煤化工产业地区也是我国新型煤化工技术的重点发展区域。

2.2新型煤化工的发展前景

新型煤化工技术的主要优势就是清洁能源以及有效利用煤炭资源。目前我国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前景较为乐观主要是因为以下几方面原因:(1)资源丰富。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虽然相对不足,但是煤炭储量较为丰富,可以满足新型煤化工产业的充足的煤炭资源需求。除此之外,我国的水资源也比较丰富,可以适应煤化工产业的耗水需求。(2)交通便利。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铁路组成的陆上运输网较为广阔,可以保证煤化工产品能够快速方便的运输,而且我国还有专门的煤炭运输铁路,可以确保新型煤化工产业的运输需求。

3结语

新型煤化工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效利用煤炭资源,并且可以代替石油资源,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我国石油资源不足的情况,所以,新型煤化工技术的发展极其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对新型煤化工技术也会有所帮助,能够对煤炭资源进行更充分的利用,这需要我国煤化工技术人员的不停探索和创新。

作者:张洁 单位:山东港通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书法文化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时代,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理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得不升级为数字图书馆,走产业化道路是必然选择。实现数字图书馆产业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数字图书馆是利用信息技术对有高度价值的图像、文本、语音、音响、影像、影视、软件和数据库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组织、规范性的加工和压缩处理,使其转化为数字信息,然后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高质量保存和管理,实施知识增值,并通过网络通讯技术进行高效、地传播、接收,使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从网上得到各种服务。同时,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还包括知识产权、存取权限、数据安全管理,加强机构、商业机构、政府和团体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等。可以说,图书馆数字化是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一个无限的、开放的、有组织的信息资源库大系统。

一、图书馆走产业化道路的必要性

(一)面对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进入知识经济社会以来,图书馆的职能开始由被动的服务向主动的服务转变,图书馆的职能向知识服务转变。作为“生态圈”中的一员,图书馆的上游企业——出版商、文摘索引商、数据库服务商、零售商、技术运作商、服务提供商等,都在以市场化的方式运作;与图书馆处于同一环节中的信息内容服务商、集成化信息提供商也在以市场化的服务与我们竞争。外部环境的压力,迫使图书馆在与社会信息服务链和其它环节的交互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应该采集更为贴近市场的经营和运作方式,来提高经营效率,实行教育产业化的进程,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来管理、服务、经营和运作图书馆教育产业化的实现。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以电子媒介为重点,以网络为中心,以文献传递、资源共享、知识服务为特点的新型信息服务转化。信息用户需要图书馆提供针对性的、具体问题的、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提示我们应将核心能力定位在知识服务上,能够提供有效的知识应用、知识更新的服务,这是图书馆工作的突破口和新的增长点。图书馆既要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又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去考虑能够适应的经济负担,又要从知识市场的角度去了解知识消费及其附带消费,提供相关资源的特色服务;通过产业化经营,建立投入与收益的产业化运作机制,增强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功能,增强图书馆的经费来源,使图书馆教育产业化走进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二)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1、用户知识消费的需求。信息流速的加快、知识应用的直接生产化、持续学习与终身教育的必然性等各种社会因素,均直接冲击着个人与团体的知识需求与知识消费。知识需求意识与知识消费行为形成了一个空前的知识市场,包括书刊阅读、数据库检索、网站搜寻以及参考咨询等。在这个新兴的知识消费市场中,有传统图书馆熟悉的一般性阅读需求、资料查询需求以及相关的知识信息需求,更有相当专门化、高价值和高成本的知识消费需求,这种需求为图书馆的开展教育产业化的运作项目提供了市场。

2、用户知识信息个性化的需求。图书馆作为文献情报服务机构,是人们有效获取知识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经费的有限性、读者知识需求的广泛性和个性化,图书馆难以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传统服务为读者提供现有文献资源的检索借阅服务,无法按用户的目的或目标组织的知识信息服务,要进行类似这种个性化的服务,需要图书馆投入较多的人力和资金,是图书馆面临的新问题。针对个性化知识需求,开展产业化的经营管理知识服务,根据完成用户的知识信息个性化需求所耗的人力成本、资源成本对个性化服务的合理收入,不仅可以缓解图书馆经费短缺的压力,而且完全符合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二、图书馆的产业化道路途径

实现数字图书馆产业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了加速我国数字图书馆产业化发展的进程,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教育机构,都应该看到数字图书馆带来的巨大商机和意义,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一)从改革管理起步

1、改革高校图书馆用人制度。高校图书馆的开发利用,需要一批信息意识强、专业性强、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人才;信息市场化也需要一批善于公关和懂得市场学的人才。如何改革过去的一套用人机制,培养适合21世纪发展的人才?首先要落实完善以馆长为核心的领导体制,选拔德才兼备、擅长管理的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专家学者担任图书馆的“掌门人”,引进一批信息人才,聘请学者、专家、教师、科研人员与现有工作人员相结合;废除终身制,今后的图书馆员将逐步具有网络管理、网络导航、网络信息资源采集与分析研究提炼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让每一位职工都有一种责任感和紧迫感;实行竞争上岗、竞聘职位,对各部门及个人制订年终工作目标,实行部门主任负责制,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2、改进高校图书馆管理方式。对图书馆的效益评价,是图书馆管理方式的指挥棒。传统图书馆评价主要是以馆舍、设备、藏书量、阅览室面积等为指标的,今后将逐步转向以信息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服务的范围、功能与效果为指标。因此,高校图书馆首先要一改传统的内部机构按文献加工流程设置的办法,实行按服务功能设置,即在原有采编、典藏、流通等机构的基础上,增设特色阅览室、信息快讯部、技术公关部等。同时,随着图书馆工作人员及读者的心理的较大变化,传统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也要相应作如下变革:图书馆的管理思想将从物本主义向人本主义演变,以人为中心,管理重心要从对馆舍、设备、书刊的管理逐步转向对读者、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

(二)走合理的产业化策略

1、建立市场运行机制。数字图书馆建设引入了商业化的运行机制,在进行公益的同时,正在积极寻求其中的利润点。数字图书馆的核心就是知识和信息,而知识和信息既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内容,还可以是服务,它们可以以不同的商品的形态出现。无论是面对用户还是个人用户,数字图书馆都能找到自己的产业价值和利润来源,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产业实体。采用产业化运行机制的数字图书馆将极大地缓解传统图书馆长期面临的众多压力,如馆藏不断增长的压力,馆舍紧张与资金短缺的压力,为到馆读者提供借阅服务的压力等。这样不但能充分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巨大浪费,真正实现“资源面前人人平等”,还将为图书馆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如会员费收入、广告收入、网上出版物销售收入等。

2、联合攻克技术难关。数字图书馆既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又是科技含量很高的知识创新工程,其技术性、超前性很强。在图书馆数字化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技术难题。如用户界面是数字化图书馆与用户沟通的桥梁,标准而友好的用户界面将使用户不需特殊训练就能掌握各种信息源的检索操作,便捷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但目前的界面状况还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水平。又如数字化图书馆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却带来了语言的障碍,这就需要开发能够进行自动翻译的系统。诸如此类的技术难题都需要组织力量进行攻关,并注意对可行的新技术及时推广。

3、讲究产品开发策略。数字图书馆作为一种网络产品,如何进行有效的市场化运作,如何营销,需要讲究一定的数字图书馆产品开发策略。只有适销对路的数字化信息产品,才能吸引广大的用户,为市场提供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信息产品,并获得利润。产品开发不是单纯地追求学术水平,开发的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权威,而在于市场择优劣汰的机制。首先,数字图书馆开发要规模化。一方面,数字图书馆如果不达到一定规模,不可能吸引用户;另一方面,数字图书馆实现规模化,就可产生规模效益。其次,数字图书馆开发要注意开发周期。信息本身具有时效性特点,过时的信息没有价值。这就要求数字图书馆经营者必须对数字图书馆的内容做到及时更新,以满足人们对不断变化的信息的需求。第三,数字图书馆开发要注意创新。数字图书馆的各种技术需要不断创新,才能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如查询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第四,数字图书馆开发需要高投入。一方面,数字图书馆经营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另一方面,数字图书馆许多技术尚不成熟,新技术的开发需要高投入。同时,数字图书馆还不为人们所熟知,经营需要大量的宣传费用。数字图书馆的高投入需要经营者广开融资渠道,多方融资。参考文献:

[1]刘磊.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知识服务产业化探讨[J].图书馆,2006,(3).

书法文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多元文化;美术文化;优化教学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的文化交流也在加强,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当前美术文化朝着多元化发展,促进了高校油画教学的进步。在高校油画教学中,要抓住多元化的发展机遇,完成油画教学的进一步突破及发展。

一多元美术文化发展背景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种文化的相互碰撞与交融,使多元文化不断更新、发展加速,新的文化层出不穷,对人们的观念产生了冲击。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反映文化变化发展的主要阵地,在多元美术文化发展背景下,艺术作品中也出现了许多变化。高校作为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到学生思想的发展变化。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多元的美术文化具备如下特点:其一,多样性,在各类文化的冲击下,多元文化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冲击。其二,联系性。多种不同的文化相互交融,实现联系与互动,在发展中进一步形成新的文化。其三,民族性。在当前多元文化发展下,我们要保持本土特性,坚持民族特色。

二多元美术文化发展背景下的高校油画教学

1.坚持油画的本质。尽管多元文化为文化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包容性,但是在高校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在信息快速传播以及自媒体的形成中,新的观点不断出现,一些良莠不齐的观点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带动下快速传播,对各方面造成冲击。具体到油画的学习与发展中,也会出现一些新奇的作品,这些作品背离了艺术对真善美的追求,有时甚至传播丑陋、消极、落后的思想。高校学生一方面是新鲜文化的接收者,另一方面又缺乏自己的判断,很容易被蒙蔽。此时需要在教学中为学生坚定“艺术是什么”“艺术来源于哪里”等问题的答案,避免学生误入歧途。在油画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三大阶段,不断出现新的突破,以及一些推动历史发展的画家。比如,莫奈追求光与影之下色彩的变化,其之后发展的印象派画作进一步丰富了油画的表达;凡•高追求油画中情感的表达,表现了油画在情感表达方面的张力,实现了油画发展的突破。这些大师尽管在某一方面发展和突破了油画,但是都是在油画的实质基础上进行的。当代高校油画教学需要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基础与前提就是引导学生认识油画发展的规律,实现教学的突破及完善。2.鼓励学生尝试创新。油画教学要想取得发展,就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创新。对于一幅油画作品,除了为学生讲解其本身的创新意义,还可以带领学生去重组一幅油画作品,探索其中的奥秘。一幅油画作品比较重要的是篇幅的布置、画面的色彩等,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带领学生一同探究其中的奥秘。如夏加尔的《散步》,夏加尔自己是行走在陆地上的,而妻子在空中飞着,在这幅油画中,教师需先引导学生思考,创新在何处,进而引导学生探索如何实现教学的突破及完善,这也是当前油画教学的一种思路。在《雅典学院》这幅画中,引导学生对画作中人物位置进行调换,看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等。这些简单的创新是要让学生仔细地领略简单的变化对教学可能带来的影响,从细节中重新探究油画的内容。3.立足于民族特色推进油画的发展。在油画学习中,需要坚持我国的民族特色。我国当前的油画教学体系,多数是引入西方的油画教学体系。一个民族的艺术要想发展,必然有民族特色。因此,在多元文化发展下,要坚持民族特色。例如徐悲鸿的《愚公移山》,画的是我国的传统故事,而画面上却是印度人,这种中西合璧的写实风格凸显了画作的艺术价值。很多人问徐悲鸿为什么画卷上的人物都是印度人,还都是的,他回答说,“艺术但求表达一个意思,不管哪国人,都是老百姓”,巧妙地将主题立意表达了出来,这幅具有特色的画作也成为经典。4.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加以引导。艺术学科侧重发展学生个体的特色,要想成为艺术大师,需要学生在坚守艺术底线的过程中实现绘画的突破。在当前高校美术教学中,整体上存在着重技术轻艺术的情况,这需要转变。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本身的情况入手,引导其实现个性化发展。如有些学生用色大胆,善于捕捉色彩的变化,教师要引导这部分学生从色彩入手,形成自己的特色;有些学生在绘画角度的选取上独特,则要引导这部分学生进一步以此为突破。在当前的高校油画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色,发挥学生的优势,实现教学的进一步突破与完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油画观,培养学生的油画审美能力。

作者:陈淼 单位:郑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饶湘平.油画教学的误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2]崔卫.学校制度下中国美术教育的起源与早期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5

[3]王春霞.油画教学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

书法文化论文范文5

当前,我国正处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梦想的时代,在实现这个梦想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如何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作用,其功能定位显得举足轻重。正如欧洲的跨越式发展从14世纪的文艺复兴开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自然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复兴,如何传承中华民族5000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进而实现本民族文化的不断创新和世界不同文明的交融发展,公共图书馆作为人类最丰富文献信息资源的保有者,将在其中承担起最主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这一作用的发挥又取决于其功能的定位。如何对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的功能进行正确定位呢?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我国公共图书馆目前的功能定位现状。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对自身功能的认识尚处于相对较初级的阶段,表现在重藏轻用,服务基本上是一种被动的等客上门方式,大量人力物力花在信息的载体上,缺乏由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功能的转化。其次,我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尚未建立。因为图书馆尚未摆脱行政机关附属物的地位,一切人、财、物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制约,事业经费增长缓慢,再加上自身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对读者的需求和信息反馈不敏感,束缚和制约着公共图书馆社会功能拓展的规模和范围,最终导致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互脱节。面对现状,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图书馆,要想彻底改变本区域内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落后的面貌,就必须对其社会服务功能进行大胆的开拓和创新。我们知道,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想,每一个中国人必须做好迎接世界信息化浪潮的冲击和挑战的准备,这就要求每个社会公民都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积极获取各种信息资源,广泛开展交流和合作,分享人类文明进步的各种成果。公共图书馆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少数民族地区的图书馆,更要搭建和利用好这个平台,为本区域内落后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负起责任,行动起来,重新定位自身的功能,以期最大限度实现其本身可以提供的社会价值。那么,如何对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功能进行定位,本文将以我所在的内蒙古图书馆为例,探讨这个问题。

二、发展实践

内蒙图书馆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图书馆,其发展状况和水平由于历史和区位的原因,大大滞后于全国大多数省级图书馆。近年来,我馆重视新馆各项功能的完善,发挥自己的特色,在此基础上,我馆独创了服务全区读者的“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模式和“彩云服务平台”模式,这些新的模式都大大拓展了图书馆传统的服务功能和范围,实现了公共图书馆社会功能的创新,并将由此带动公共图书馆革命式的变革和发展,逐渐显现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些模式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并且首先在我区开始大范围的推广和实施,特别是数字蒙古包工程的实施,受到当地农牧民朋友的热烈欢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完善我们的数字资源,借助于数字蒙古包这个平台,积极主动地去为边远地区的读者服务,切实提高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从而最大程度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功能。我馆实施的数字蒙古包工程和彩云服务平台是如何拓展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功能的,下面给大家做一详细介绍。“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是我馆根据自治区地域宽广、人口分布不均和蒙古族游牧民的生活、生产习俗等特殊的地理人文条件,在现有文化共享工程网络架构和服务模式基础上拓展的一项特色基层文化惠民服务。工程具体的实施采用三级管理模式:首先,在互联网可以达到的乡镇(苏木),利用文化共享工程已搭建的硬件平台,设立大型的“一级数字加油站”;然后,在离文化共享工程各级站点较远的定居点(嘎查)建立“二级数字加油站”;最后,在分散的游牧点由移动数字加油员设置移动便携式加油站。该模式利用无线WIFI技术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为无网络覆盖的农牧民群众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数字文化服务,努力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该工程自2012年8月实施以来,截至目前已在内蒙古7个盟市、17个旗县建设了一级数字加油站23个、二级数字加油站2个、三级移动数字加油站104个,累计提供1500余小时精选视频资源、5万余册电子图书、3000余部有声电子资源,其中包括蒙文视频600小时,蒙文电子图书百余部。已累计服务农牧民60余万人。目前,我馆正在不断完善“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相关工作,尤其在蒙文数字资源翻译建设等方面,紧紧围绕全面提升边疆地区数字文化服务覆盖辐射能力这一中心点,开展后续的试点工作,今年计划在800个试点推行这项工程。“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的实施,让优秀的文化数字资源走进草原蒙古包和农区百姓家。实现了公共图书馆由过去的“点线服务”功能向“网面服务”功能的转变,解决了基层农牧民无法获取优秀的文化数字资源的难题,丰富了边疆偏远地区无网络覆盖农牧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和急需的实用技术信息,深受农牧民群众欢迎。“彩云服务平台”是由我馆首创的又一个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借助于这个平台,读者借书可以直接对接市场,无论想看哪种新出版的图书,读者只要办理了内蒙古图书馆新的读者证,即可到任意一个协议书店借到新上市的图书;到了还书期限,读者将图书直接还到内蒙古图书馆即可,10秒之内还书完成。读者还书成功后,系统会自动将图书入藏流通。我馆的彩云服务平台建立了读者、书店、图书馆“借、采、藏”一体化的服务管理平台。以往图书馆里的每本书到读者手里,要经过采、分、编、借、阅、藏等环节。现在彩云服务平台大大简化了旧的服务模式,该模式把读者前置,业务流程变为“借、采、藏”。这个变化看似一小步,实际上是彻底颠覆世界图书馆的服务流程。等于图书馆把采购图书的权力交给了读者,使读者真正有一种做图书馆主人的感觉。”而且,这种公共文化产业和事业的结合,既拉动了书店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文化消费,也大大提升和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下一步,图书馆将继续扩大服务范围,增加合作对象,并与网上书店合作,为读者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借书服务。2015年1月17日,文化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家领导小组对彩云服务软件平台进行了认证,最终认为,“彩云服务”图书借阅平台为国内首创,是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服务领域里的重大创新项目,值得在全国大范围推广。

三、研究结论

书法文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书法空间——时间 形式构成 积淀 文化精神 选择

中华民族利用语言的视觉形式创造了书法艺术,使其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这是中国历史中最为独特的文化现象之一。当代中国,书法学习方兴未艾,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同中华民族今天的文化心理结构仍保持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毋庸讳言,书法始终是我们接受艺术教育、深入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拟从文化精神的角度对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作一简略论述。

(一)

书法艺术所显示的磅礴的表现力是无可比拟的,但其表现内容只有在具有相应的心理结构的个体中才能被感知。一个对唐代历史缺乏了解的人,即使感觉到了唐代狂草中奔放不羁的激情,也很难把它与唐代的某种时代精神联系起来;一个对中国哲学缺乏了解的人也绝不可能把书法作品中黑与白的对比看作阴阳之道的象征,进而把它看作世界构成法则的反映。这种对主体自身固有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结构的依赖,反映了中国书法艺术的一些重要的特点。

中国书法仅以黑白、点线为表现手段,成为“东方艺术美学的核心”(陈振濂),“中国文化核心中的核心”(熊秉明),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成功的诀窍何在?成功的诀窍即在于书法的美学构成。当西方的美学家们领悟到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区别之时,他们无疑忽略了中国书法这个游移于时空范畴的具备两栖特征的特殊艺术门类!宋代姜夔《续书谱》有言:

予尝历观古之名书者,无不点划振动、如见其挥运之时。

他无疑读出了静态的点线结构中蕴含的动态的“势”,这“势”正是书法艺术实现从空间属性向时间属性转换的关捩,它使线条的旋律、节奏、神韵等,一切视觉艺术不直接表现的种种内涵,在书法家的笔下都获得了淋漓尽致的反映。在中国书法史中,姜夔的阐述无疑建构起了书法美学构成的新起点。

书法艺术的生存形态是空间的,但它的表现形态中却更多地渗入了时间推移的特性并留下了明确的痕迹。书法艺术特殊的空间——时间性质(抽象空间的连续分割),暗示了书法艺术形式构成无比重要的意义:它是作品所有的精神内涵的载体。这种“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是我们得以进入书法艺术深层文化内蕴的“桥梁”。人们常用“积淀”这个词来概括历史文化内涵进入书法艺术形式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无数个体选择中的共同成分——集体的选择、时代的选择、民族的选择的结果,渗透和承纳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审美意识、时代精神等。因此可以说,书法无疑是东方艺术乃至东方文化的象征。且来参证历代书论的阐述:

同流天地,翼卫教经。(项穆《书法雅言》)

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虞世南《笔髓论》)

情动形言,取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孙过庭《书谱》)

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孙过庭《书谱》)

可喜可愕,—寓于书。(韩愈《送高闲上人序》)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刘熙载《艺概》)

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余今曰:人正则书正。(项穆《书法雅言》)

吾观楚公钟,知其俗悍;观齐侯,知其民便;观晚周文字,而谲诈之风炽矣;秦刻险而祚短,汉篆宽平而运长。(曾熙《跋毛公鼎》)

将点线、黑白作为宇宙意识的寄托,把点线运用作为人们自然规律感受和心理节律的表现形式,将视觉形式的构成方式视为时代气息、社会风尚的载体,几乎积淀了我们民族文化所有的精神内涵。

(二)

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与汉字有着不可分割的连体关系。汉字的初创只是为了实用的需要,但它的取材与方法,却孕育了审美意识的萌芽:

古者庖栖氏之王夭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下》)

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兽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是为古文。(唐张怀《书断》)

在今天看来,这些描述显然附加了浪漫想象的成分,汉字也绝不是某一个人的创造,但是,只要我们对汉字的最初状况稍加考察,仍不难发现其中的合理内核:汉字的确是人们仰观俯察、博采众美的结果,体观了先民对世间万物的审美观照;汉字之美来自自然,同自然之妙有,得自然之真谛。所以说,汉字与书法是一对孪生兄弟。

甲骨文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其中已蕴含了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笔法、结体、章法无不备至。笔法有粗细、轻重、徐疾的变化,结构随体异形,任其自然,章法错落多姿而又和谐统一。这一切充满了殷商时代的气息,具有天地造化之美,中国文化的精神已初露微曦。

西周金文书法笔画厚重,结体谨严方整,章法错落自然,书风浑厚雄健,充满质朴凝重的气息,显示周王朝雄强蓬勃的时代风貌。

小篆是秦统一六国后确定的标准文字,经李斯等人整理简化,其笔画停匀,圆健遒劲,结体平稳,上密下疏,沉着舒展,既体现了秦王朝一统天下的精整、威严的总体风貌,又反映了前儒所宣扬的克制、理性的仁和中庸之道的审美心态。

隶书的出现是书法发展史的一大关捩,它完全改变了篆书线条的整齐划一。隶书的波磔运笔中所含的“S”形运动意味明显加强,使人们心里久久积蕴的情感运动节律得以痛快淋漓地展示出来,渗透了书家的意兴,有了更为丰富鲜明的生命意态的内涵之美。于是,作为造型材料的点线,逐渐演变为抽象的抒情符号,成为蕴含民族审美理想和审美习惯的有生命意义的形式。从汉代文化的时空背景看,汉代书法受到时代精神的辐射,反映了汉民族对于雄强豪放气势的崇尚,是人的力量对象化的体现。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心理时空中,我们看到了铺采文、气度恢宏的汉赋,霍去病墓前那气势古拙、浑穆质朴的兽雕群……

三国时,隶书向楷书演化;两晋、十六国时,草、楷都有发展。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最璀璨的明星。后人以“晋人尚韵”作为对晋代艺术审美风貌的概括,这与当时的玄学思潮紧密相关。“有晋中兴,玄风独振。”玄学作为一种本体论哲学,是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其宗旨是“贵无”,其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对魏晋人所亟亟追求的理想人格作理论建构。魏晋时兴起的“重神理而遗形骸”“重自然”而轻雕饰的美学观念,以及新兴的山水诗与山水画,深深浸润着玄学意蕴。魏晋士人徜徉山水,诗琴自乐,放浪形骸之外,追求一种“不与时务经怀”的“萧条高寄”的生活,这种轻人事、任自然的价值观进入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铸造了中国古代士人玄、远、清、虚的生命情趣。纵览“二王”书法,其流婉腴润的运笔,萧散迂阔的结构,朗旷清逸的意态,超然自得的气度,调畅逸豫的神韵,无不与“玄学”精魂一脉相承。

南北朝时期,南朝社会相对稳定,书坛为“二王”书风笼罩,以继承“二王”为能事,成就不高。北朝书法主要反映在碑刻上,故总的风貌与南方迥然不同。“杏花春雨江南”的书法代表尺牍表现出的是秀美——阴柔之美;“铁马秋风冀北”的书法代表碑刻表现出的是壮美——阳刚之美。这差异与书法用途及南北方自然、社会环境不同有关。“一代之书无有不肖乎一代之人与文者。”(清刘熙载《艺概》)在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文化的大融合过程中出现的“北碑”,其精神气质无不与北方游牧民族尚武悍之气暗通。

转贴于

“唐人尚法”。有唐一代,楷书名家辈出,群星璀璨。尤其是颜真卿的楷书端庄雄伟、浑厚朴茂,凛凛然有大丈夫气,遂成为中国书法史上阳刚之美的典型代表。颜字豪迈恢宏、法度严谨风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盛唐政治理性与活力的写照。唐代自贞观、开元之治而达到鼎盛,威名远扬,到处充满了蓬勃向上的活力,唐文化呈现出一种兼容并包、气度恢宏的景象,进入了史诗般壮丽的隆盛时代,具有一种明朗、高亢、奔放、热烈的时代气质。此时,各个艺术领域都一改初唐含蓄妍媚的时尚,把它们各自所涵蕴的审美追求集中在美学精神这个聚焦点上,唐诗的风采,唐塑的丰满,唐画的丰丽、唐书的丰腴,唐乐的丰韵,唐舞的丰艳,都与这个时代的美学思想一脉相承,既充满着现实主义精神,又弥漫着浪漫主义气息,表现了唐人那种健康丰满的文化心态与豪放丰华的艺术情趣。

“宋人尚意”。苏轼是开启“尚意”书风的杰出人物。其《黄州寒食诗》为其“意造”的典型代表作:时轻时重的笔触,欹侧不拘的结体,疏密错杂的布白,都与诗句内容相吻合,传达出作者因政治倾轧而被贬黄州的愤慨、屈辱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黄庭坚不斤斤于点画是否合乎法度,而注重点画表现出的感情,在他看来,只要点画有情,病处也美,这与苏轼的“貌妍容有颦,璧美何妨椭”若合一契。

“明清尚态”。明代时,由于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市民意识的觉醒,导致了明代文化艺术以反映市民生活为主流的创作审美倾向,因此在形式美感上似乎更趋于自由通俗,接近现实,表达人情,真正开拓了文化艺术美学的社会容量,从而也更显示了艺术反映生活的积极效应。清代的文化艺术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明代的传统。李泽厚《美的历程》论道:“如果说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那末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却是世俗人情。这是又一个广阔的对象世界,但已不是汉代艺术中的自然征服,不是那古代蛮勇力量的凯旋,而完全是近代市井的生活散文,是一幅幅平淡无奇却五花八门、多姿多彩的社会风习图画。”

纵观书法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从“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到化意为象的生命意识的表达,从朴素的“周天”意识到民族宇宙观的深化,从为实用需要而创造到审美功能的自觉强化……我们看到,书写之美,在无意识的呈现到有意识的追求过程中,显示出书法艺术构成的多因性、系统性,折射出我们民族文化精神的熠熠之光。

(三)

如上所述,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一门重要的艺术,就在于它与传统的哲学思想、社会心理、政治理念、审美意识、思维方式、伦理观念等中国文化的血缘联系。

中国哲学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宇宙和人生的看法,对于生命意义、价值观念以及赖以安身立命的终极根据的叩问,都是通过哲学加以反映、凝结和提升。中国文化的宇宙是一个气化流行衍生万物、生生不息的宇宙。“气”是宇宙的根本,也是具体事物之为具体事物的根本,因而也是书法艺术的根本。对非质实而虚灵之气的摹拟,以浓淡枯实、周流运转的书法来表现,是我们民族特立于世的文化现象。南齐谢赫以“气韵生动”为绘画第一要义,其实这也正是我们整个民族艺术的根本精神。“气”是宇宙的根本及运动,“韵”就是宇宙运动的节律,也是艺术作品与宇宙生气相一致的蕴藉风态。“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意思是:书法的本体就是阴阳统一的“气”,书法必须在创作的每一步骤、环节、层次、方面等充分体现“气”化的万物之道、万物之理,而后才同自然生命一样有艺术生命力。

而以儒道为代表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观,讲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步,把在思想上、行为上及艺术创造上寻求这种同步作为对美学规律的感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则天之明,则地之性。”(《左传·昭公二十年》)“夫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乐和”,既是政治思想,也是艺术美学观点,而归根到底是“天地之经”。古人说:“声应相保曰‘和’,细大不逾曰‘平’”,有“声”有“应”互相配合、照应,便是“和”“细”“大”的限度内的变化统一,就是“平”。天地万物的关系如此,人的社会生活关系如此,艺术美的创造也如此。这种从天地、自然万象的存在运动感悟而来之理,由原始宇宙意识逐步发展形成为儒道的宇宙观、世界观,进而发展成为社会观、艺术观。在阶级对立的社会,这种思想被利用为统绐阶级的思想武器,因而有三纲、五常的制定,“仁政”的赞许,“替天行道”的“王道”之治的政治理想,这些主要是儒家思想和经义,反映在艺术上则追求“中和之美”,无乖无戾,无过无不及,讲究“充实之为美”“不全不粹不足以为美。”甚至在书法结构的造型中,也反映封建宗法社会的思想意识,如文字组合讲“朝揖”“管领”“避让”,用笔讲“心正则笔正”等等。而道家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大象无形”“大巧若拙”“返璞归真”“为无为”“法自然”……更为书家所身体力行,奉为创造艺术美学境界的圭臬。书法理论家直接将此观念化为书法理论认识,刘熙载说:“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至善。”这正体现了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

如果说刘勰的《文心雕龙》是儒道互补思想在文学理论上的总结,那么孙过庭的《书谱》则是儒道互补思想在书法创作理论上的具体发挥。“情动形言,取会之意”,这是儒家的艺术观念;“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则属于道家的美学思想。两种思想互为补充,互为渗透,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创作心境下,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出来。如:唐楷法度森严,体现了封建鼎盛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也反映了儒家寓教于艺的积极用世的美(转第125页)(接第109页)学思想。唐楷作为后人学习实用书法的范本不失其妙,但作为审美对象,作为政治上失意精神上寻求自由恣肆的补偿,则为宋代文人所不耻:“安排费工,岂能传世?”(米芾《海岳名言》)话虽由米芾一人说出,思想则是许多人共有的。此时道家的“无为”而得“天地之大美”的思想被强调起来:“无刻意做作乃佳”“返璞归真”“尽得自然”,更成为时代的审美追求。元明清时,人称:“法不宗晋,便入恶道。”(项穆《书法雅言》)晋人之妙安在?不过契合和体现了“真朴”“虚静”等道家思想而已,王羲之的书法,正是完美地体现了这种思想的典范,故而被推到“书圣”的地位。这种哲学意识和文化氛围长期笼罩着民族艺术的美学追求,并由此形成民族艺术的独特风貌和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格调。书法艺术结构的多样性组合定位、用笔浓淡枯润的虚灵性,使之在形成“囊括万殊,裁成一相”的抽象美时具有了审美的多样性,正如道之执一以驭万,书法也因其“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再来审视一下魏晋时的“言意之辩”。它围绕《易传》“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之说而展开。《周易》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符号,启发人们把握事物的抽象意义,崇尚一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对“言、意”矛盾的思辨,促使人们为语言寻找一种表达意蕴的图像形式。庄子有言:“得鱼而忘签”“得意而忘言”,王弼则主张“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表明中国思维穿透语言,把握语言形式层面之“象”,进而穿透形象而领略其背后之意蕴的特点。这反映人们企图以视觉转换方式达到对世界的感悟与理解,预示了语言的视觉形式得以发展成为重要艺术样式的必然性。《易传》把八卦配之以男女、阴阳、天地、日月、风雷、水火、山泽,由此演绎出一整套宇宙万物产生与变化的观念,伦理修养、政治、生产等也尽行囊括其中。而书法点线结构的丰富变化,是易象所无法比拟的,其线条、结构的运动变化与人的情感节律极易达到共鸣,与意蕴表达极易达成同构。至此,书线的点线结构已成为了各种内涵的载体。生命世界所具有的各种精神、内涵,已层次井然地转移到对作品的感悟之中。易象和书法都表达了民族精神生活中语言所未能穷尽的那一部分内容,它们都是民族语言观念的产物,已成为我们民族思维方式的独特现象。

综上所论,中国书法承纳着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蕴含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它旺盛的生命力正是在此基础上得以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中国书法杂志社,《书法艺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7年7月。

[2]陈方既,《书法艺术论》,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7月。

[3]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

[4]《书学论集——中国书学研究交流会论文选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3月。

[5]吴中杰主编,《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8月。

[6]熊秉明,《书法与中国文化》,文汇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