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的核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创新的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创新的核心

教育创新的核心范文1

关键词: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一、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发展现状

专业教育是指通过学校专门培养,使学生能够获得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自身素质、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和创业技能,通过专门教育,使学生掌握的创业基本知识,具备创业的基本能力。两种教育并不是相互独立进行的,而是相互促进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端技能型的创新创业人才。目前各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在“第一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创业基本知识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第二课堂”活动只是纳入了学分管理,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分转换。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创新工作室自2009年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探索。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二课堂”,积极以社团活动为项目载体,分专业类、兴趣类、实战类等组建创新创业型小组,结合专业教育,定期开展创新研发、众创空间等活动,培养和指导学院相关专业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与创新创业大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将专业知识进行大胆的创新试验、创业尝试,从而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

(一)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存在不紧密、不衔接的现象

各高职院校均按照教育部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但只停留在创业基础课上,并没有实现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和融合。目前,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教育的课程体系中,绝大多数是带有“创新创业”标签性质的课程,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大学生创业导论》等。而将创新创业教育的触角从普通的社会创新创业教育延伸至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课程却很少,依托专业课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作为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大学生创业,应该是有创新的创业,应该是站在所学专业领域的最高端、最前沿,走学术创业或专业创业的创新创业道路,以区别于社会上一般的创业模式,彰显大学生创业的特色与活力,若无法对自身所学理论有持续性研究,就会使得学生创业就业发展领域较窄,不利于产学研转化。具体表现在学生申报项目与所学专业严重脱节。据调研发现,我院电气类专业学生往往习惯从餐饮行业入手进行创业项目的研究,忽略了专业与创业项目的有机结合,缺失了核心竞争力。所以说,扎实开展专业教育过程中有效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实现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才是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唯一出路。

(二)专业教育中缺乏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知识和专业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教师

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基本都是有专业背景的教师来教授,很多专业课教师认为培养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人才即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关系不大,主要是创新创业课老师,或是学工部、团委等部门的主要职责,这无形中人为地割裂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联系。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门交叉学科,集合了经济学、教育学、法学、哲学等多种学科,甚至包括专业知识也涵盖其中。而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大都是来自于教授经济、管理类学科的教师,对专业教育的内容了解甚少,尤其是以理工类为主的职业院校。这就导致了授课内容变得单一,教师对创新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无法进行深度挖掘与反思,仅仅是创业基础知识的灌输。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讲授,还包括创业实践的锻炼。虽然部分高职院校也聘任了部分企业人员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但是这些外聘教师参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仅仅局限于开展讲座和比赛指导,对于学生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缺乏持续性。所以说加强具有创业教育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教育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

缺少“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实践平台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真正意义的融合,不仅局限在“第一课堂”中,“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育人效果也是不容忽视的。“第二课堂”即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基础设施和平台不完备,创新创业师生工作室、模拟公司等实践场地数量少,无法满足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兴趣和程度,学生在“第一课堂”专业教育的理论知识无法转化到具体的实践中。“第三课堂”即社会平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而高职院校建立的校企互动激励机制对学生的就业问题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在学生的创新创业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学生在实习中往往只是劳动力的输出者,无法对专业拓展方向和创新创业方向进行梳理,无法获取体现专业背景、符合市场需求的创业理念,对企业的流程规范、管理制度及企业文化感悟更是无法习得。所以说“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无法真正有效运行,学生在专业和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递进、资源共享、多维联动都无法发挥出来。

三、专业与创新创业有机融合的教育资源的建立与完善

(一)开展前沿微讲座

专业教育中不仅要学生掌握多方位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最前沿的专业发展形势也是架起专业与创新创业的重要桥梁。各专业通过定期开展专业方向的前沿微讲座,并纳入课程学分。让学生通过对学科前沿知识的了解、双创理念的更新,可自主进行创新实验,完成创意作品等,并将科研成果有效服务于社会。电子创新工作室在课下针对学生的专业开设不同类型的前沿微讲座,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不断升级。如针对电气系专业开设的《机器人创意设计与前沿科技》《信息化技术与物联网应用》等前沿微讲座,对学生把专业知识进行创业转化起到了助力作用。

(二)科研成果进课堂

产教研的融合也是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的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方式。积极鼓励教师将科研项目、技术成果、学术成果带入课堂,带动学生广泛开展讨论式、启发式、研究式的教学,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灵感。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趋向于能力和成果考核,真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电子创新工作室的教师在专业课的教授中,将自己的立项课题《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设备资源的设计制作研究》带到了课堂,学生通过低压电器展柜里的设备进行认知,对电工职业资格有了直观的印象,有效地促进了产学研的融合。

(三)教学与比赛互融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专业技术知识参与到“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各类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中。首先,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指导其结合专业进行实用性研究,鼓励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撰写论文、开发专利,夯实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的基础。其次,创业通过各类竞赛、活动等形式,筛选出具有发展前景的学生项目,之后将这些项目运行到创客空间等机构进行孵化。最后,将成熟的项目推向社会。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创新创业与专业实现了一次大融合。电子创新工作室的教师指导电气系学生在发表了《基于物联网的精准配方施肥的应用发展》论文,之后将论文内容进行深化,以《水肥一体化自动节水灌溉系统》项目参加自治区的“互联网+”大赛,获得铜奖。现已在获奖项目基础上建立了提供精准农业大数据技术和智慧农田灌溉技术的服务机构。

四、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

(一)构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借鉴“专业群”建设的方式,跨专业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各专业可根据自身专业特点与需求,创建适合于专业或专业群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纳入课程体系之中。例如:机电、机械等专业群的教育目的是积极鼓励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结合专业知识培育创新成果,促进成果转化,所以在创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时,应设置知识产权保护、成果风险防控等实务类课程;而文秘、管理等专业群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管理能力,所以在创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时,应设置设立公司企业、金融税务等相关法律法规等实务类课程。积极推动校内系部之间的创新创业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工作,从而达到课程体系实现“专业共建、资源共享、课程互选”。

(二)加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联合企业专业技术支持,与校外合作开展创业教育培训,构建专业课教师、创新创业课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协同联动的师资队伍,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交叉教学,形成多渠道、分层级的教学模式。形成“专业导师+创业导师+企业导师”三位一体的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指导师资团队,更好地将专业教育与双创有机融合。校友创业的优秀经验具有强大的示范作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建立校友企业创业导师制度也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电子创新工作室对毕业且创业的学生进行建档立卡,形成数据库平台,并对这些依托专业,进行创业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将其创业优秀经验进行资源整合和分享。校友以自己的创业经验和人生感悟来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专业技术和创业精神让学生得以敬佩,无形中对专业与创新创业融合教育进行了深化,实现校友的反哺作用。

(三)积极搭建“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实践平台

教育创新的核心范文2

(一)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A。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大多是在一定的专业领域内进行,它必须有比较扎实的专业教育作支撑。这是因为,只有受到比较系统的专业教育,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才能为日后的创新创业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相反,如果弱化专业教育,只是片面强调创新创业教育,则是本末倒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就成为“空中楼阁”。为此,高等学校应坚持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主要载体,在专业教育中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和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拓展。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单纯地进行创业知识的传授和创业技能的训练,而是将创业作为一种精神、一种能力、一种素质的育成过程,其内涵是使培养的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具备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因此,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应结合学校服务行业或区域的发展基础、产业特征、发展规划和政策法规等内容,遵循职业教育规律,重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重组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而使学校毕业生不仅是一名求职者,更有部分毕业生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符合度。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目的一致。当前,许多院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割裂开来,具体表现为:将创新创业教育独立于专业教育,由教学部门在课内组织实施专业教育,由学工部门在第二课堂组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从而失去了教育的整体效应,削弱了教育效果。实际上,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都是为了培养适应行业企业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它们的最终目的一致,而且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因此可以说,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一个整体,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目的一致。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

(一)教育理念的融合。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正确的教育活动行为。为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教育理念的融合是基础。为此,高校的管理层要提高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在办学理念的顶层设计上要从单一的注重专业教育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并重转变,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是因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度,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认同度;而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认同度,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学校办学理念的顶层设计。这必然要求学校的决策者要将新的理念融入到各项管理制度中,通过制度的导向作用,使之得到广大教师的理解和价值认同,并内化为责任感,成为一种自觉追求,进而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活动和课外实践等各环节之中,从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从面向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转为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由相互脱离变为全过程、多层次的融合。对于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而言,由于职业岗位(群)主要面向中小企业,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更要树立融创新创业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的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要注重引导学生为自己或他人创造就业机会,而不是被动地等待他人给自己就业机会,要将创新精神、创业技能、创业素养等内容主动地嵌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中。

(二)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人才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它由特定社会层次和特定社会领域的需求所决定。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活动发挥着引导性作用,并通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完成。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由学校的办学定位及专业特点等因素所决定,就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而言,尽管各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各不相同,但在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方面都有着明确的要求。以我校为例,会计专业原来的培养目标确定为:为福建省中小型企业及会计中介机构的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纳税申报岗位、会计管理岗位、财务管理岗位和内部审计岗位培养具有相应的会计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从以上人才培养目标中可以发现,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并没有得到体现,从而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也就无法真正地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之中。为了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融入到专业教育教学内容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我校在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增加了“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明确要求,从而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和会计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扎实深入开展。

(三)课程体系的融合。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组成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为此,根据新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校重构了融创新创业教育于专业教育的新课程体系,具体如下:一是在专业课程中增设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项目。例如,在会计职业基础课程中设置了“新设企业会计恒等式建立”教学项目,在管理学基础课程中增设了“记账公司经营管理”教学项目,从而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渗透到专业教育内容之中。二是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在选修课方面,设置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法规、闽商文化、创业融资、创业计划书编写等课程;在必修课方面,设置了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企业经营沙盘对抗、新企业会计工作组织管理等课程。其中,新企业会计工作组织管理按照“核名制定章程办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证记证开立银行账户会计制度设计”等新企业设立的工作流程分别设计教学项目,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分阶段模拟完成一个包含上述全部流程的工作任务,使学生全面掌握新企业设立的创业技能。三是增设课外创业实践活动和专题讲座。如利用校外资源,对接财务管理公司、记账公司等企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企业委托的注册登记、税务登记、记账等业务,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心理品质和技能;聘请企业家、财务专家、营销专家、创业成功校友等开设专题讲座或创业经验分享交流会,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四是开发数字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开发微课、慕课等数字化教学资源,突破时空的限制,满足学生在线学习、自主学习的需要。

(四)教学内容的融合。专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主要阵地。为此,我们以专业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双培养、双提升”为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融入专业教育内容之中,具体如下:一是重组教学内容。例如,将“创业风险管理”融入企业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将新设企业会计档案的建立融入会计职业基础的实践内容;将“纳税筹划”融入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的教学内容。二是将创新创业活动融入专业技能竞赛。结合全省、全国开展的“会计技能大赛”“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大赛”“挑战杯”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用友新道杯”创业设计大赛等专业技能竞赛,组织学生开展市场分析、财务分析、成本预测、投资决策,制定创业计划书等,在技术技能竞赛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与此同时,我校以创新创业认知、创业模拟和创业实践为载体,积极探索实践“学业+专业+创业”的教育模式,并针对课程的不同特点,创新考核方式方法。例如,对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闽商文化、创业计划书编写等创新创业认知课程,通过制定商业计划、创业计划书等形式考核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简单运用;对于新企业会计工作组织管理等创业模拟课程按照工作任务的完成效果进行考核,从而形成了人才培养过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渗透、职业技能培养与创新创业项目相互契合、学生发展与创业实践相互依托的良性循环。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融合的实施保障

(一)建立健全管理运行机制。为了保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顺利实施,各高校应有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与之相配套。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成立组织机构。成立了由管理专家、财务专家、营销专家、就业与创业指导专家、创业成功校友等人员组成为主,校内教师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咨询与指导;成立了由二级教学部门负责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小组,具体负责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优化、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以及组织开展创新创业竞赛、创业论坛、专题研究和教学研讨等活动。二是制定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制定实施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办法》《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专门设置创新创业4个学分,放宽学生修业年限1―2年,允许学业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三是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制定了《创新创业奖学金评选办法》,对在创业实践、双创竞赛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扶持或奖励。四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教师考核。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与实践指导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内容,调动专业教师主动对接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打造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数量少、经验缺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导致难以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卓有成效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可以说,打造一支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既是高职院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坚持多措并举,切实加强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建设。一是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校外导师库。聘请25名具有成功创业经验的校友担任本专业的创业导师,按照“一个项目有一名导师”的形式对创业项目进行全程指导与服务。二是从会计师事务所、财务管理公司等企业中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业务水平的人员充实导师团队,负责创业计划书编写、新企业会计工作组织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和校内创业实践活动的指导。三是全面加强导师团队的培养培训。通过参访培训、研讨交流,主持或参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重组、实践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开发等,提升团队的整体水平。四是提高专业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或实践锻炼,支持和鼓励教师兼任企业财务顾问、兼职会计师,承担项目可行性研究等技术服务,积累经验,提高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水平。

教育创新的核心范文3

关键词:创新;教育;专业课;高职校

1创新型课堂模式的设计来源

我国传统教育早就明确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这与OBE(Outcomes-basedEducation)教学模式[1]的理念不谋而合,即教育结构和课程被视为手段而非目的。如果它们无法为培养学生特定能力做出贡献,它们就要被重建。创新力必将成为学生适应行业变革和终身学习的源能力。创新教育应该成为一个体系性的教育过程,而并非一门课程,或几次课、几个讲座,应该是从教育理念开始的大转变,必须把创新意识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课堂教学是教育的前沿阵地,教师主要在课堂上对于书中未涉及或涉及不多的内容进行拓展性讲解,需要在课程的培养目标设置上,从社会对未来毕业生实际能力的需要出发,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确立人才质量标准[2]。这就要求教师将专业课与创新教育相融合,亦可称之为“创新型课堂”,这是开拓师生专业视角的教育模式,是引导学生思维创新的教育模式,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模式,是师生共勉、教学相长的教育模式,也是充分讨论和实践的教学模式。

2创新型课堂模式的基本特点

经我校教师团队设计、研究、实践,初步构建了“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中,充分体现了“创新”的概念,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动手创造为特点。

2.1教学内容创新

创新型课堂针对教材中未涉及或涉及不多,但却紧跟市场或科研前沿的内容进行拓展。拓展内容的来源包括:网络资源、学术论文、企业资源、自主收集数据、自主实验研究等。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1)网络资源往往鱼龙混杂,一般解释的较为粗浅;学术论文质量亦参差不齐,有的观点还大相径庭,故需要尽可能多的浏览文献,再综合多方观点,了解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及研究方法,耗时耗力。(2)企业资源信息量大、实用性强,但可能涉及商业机密而难以获取,若能达成校企合作,由名优企业提供资料或者将企业中的人才请到课堂上来,则可大大扩充理论和实践教学资源。但是与名优企业的合作不是每一个学校都能轻易建立的。(3)自主收集数据和开展实验研究对教师的科研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实验时间和样本数量的限制,一般采用抽样调查和实验的方法,实验的数据和结果难免存在片面性,所以将科研实验带入课堂应更注重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对于实验结果则应持有客观的态度。因此,创新型课堂注重的是知识新进展的介绍,而非刻意追求完整的知识结构;注重方法的传授,而非内容的传授;注重辩证思维及观察视角的培养,而非绝对的是或否。同时,创新型课堂的备课过程不同于传统备课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而要增加“查资料、集数据、拟实验”环节来拓展未知、展示自学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我学习,从而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2教学理念创新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以“知者”的身份主导课堂,为学生解惑、答疑。然而在创新型课堂中,教师是疑惑的发起者,是解疑思路和方法的提供者,也是解疑过程的亲历者、演示者。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一起思考,共同实验,相互协作,更注重求知的过程和对知识的运用,并尝试对所获数据的分析,力求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实验可以不成功但要分析总结,寻求突破;数据可以不完善,但要能从中分析出进一步操作的方向;教师可以“不知”,但要展现出不畏困难、不断学习的精神。创新型课堂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思考,并提供一切可行的条件(包括开放实验室、文献检索等硬件设施以及课后师生沟通的平台等)鼓励学生参与到科研实验中,努力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后,以实现师生对知识的不断探索、不断更新,实现教育的“创新”。

2.3教学方法创新

在创新型课堂中,为成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突破疑难知识点的教学方法需要精心设计、提前演练,教师对学生掌握的知识程度要心中有数方可设计出难易适度的实验内容。一般来说,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科研知识,如市场文献检索、调研、现况调查方法(普查、筛查、抽查)、资料分析指标(发病率、患病率等)、实验操作技能等。具体分析如下:(1)文献检索: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馆进行检索,收集数据,如发病率,发生率、市场价格、品牌调研等,既可以作为课堂预习的内容,也可以作为课后复习。(2)市场调研:学生需要具备基本的调查知识,如普查、筛查、抽查。此外,还要具备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或教学团队,以便科学、高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3)科研实验:可以由教师设计实验,或教师将自己的科研项目带入课堂,让学生在课上现场实验,也可以“教师引导—学生设计—方案修改—课上或课后演练”的模式进行。以五年制高职眼视光技术为例,课程中“视频”视屏终端综合征(VDT)是由于各类视频显示器终端的运用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课程内容贴近生活、对接临床研究前沿,但原有知识体系内容不完整,数据缺失较多,通过基本科研知识的运用,使课程内容充实,同时通过创新作品方案、QQ空间日志宣传以及设计其他眼部检查实验方案,实现了课堂的延伸。

2.4学生评价创新

由于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实验设计、调研设计、创新作品设图2VDT创新型课堂教学方法设计计和实施环节可作为作业或者在课后的第二课堂开展,将此类开放性作业融入学生评价标准中,可以提升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同时推动知识学习转入应用阶段。只有通过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更好地巩固知识、更有效地整合知识,才能体现知识的价值,有效地树立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职业精神乃至社会责任感,从而实现“教学做合一”。课后对全班38名同学开展了问卷调查,回收38份,有效率100%。调查结果显示,有47.37%的学生对课堂中应用动画印象深刻,说明教学手段的改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有36.84%的学生对课堂中设计的实验环节印象深刻,该环节是在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下设计的,对于书本中未知的或知之不多的内容,通过实验设计让学生体验“发现”的乐趣,参与科研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另外有10.53%的学生对课程结尾时加入的“眼保健创新作品推介”感兴趣,5.26%的学生对课前做的眼健康调研印象深刻。可见,经过课程的引导,学生对创新的兴趣明显提升。

教育创新的核心范文4

[关键词]创业教育 创新 创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3-0170-04

一、创业内涵的核心:创新

创业的定义含义较广,概括来说,广义的概念着重对范围的规定,包括经营活动、企业组织等,有代表性的是出自于国际科学管理学会(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的“对家庭企业、小型企业和新企业的经营和创建”;狭义的概念侧重对创业活动所带来的价值创造的本质的揭示,如罗宾斯提出的“创业是个人或群体投资或组建公司,通过提供服务或产品,有意识地创造价值的过程,它包括价值创造,创建和经营一所营利企业的整个过程”②。广义的创业概念宽泛不专,因此除特别指出外,以下的分析阐述主要以狭义的创业概念为主。

通过对创业概念的分析不难看出,创新是创业的核心,它或是在经济上带来增长,或是在理念上带来一种新价值,包括所有改造、变化、改革和新方法的引入。创业是要做一些从未尝试的、独一无二的新事情而不仅仅是模仿别人。关于对创业涵义中创新特质的强调,早在20世纪30年代,熊彼得就曾在《创业精神与创新》一书中有所论述,提出了“创造性毁灭”的观点,即用新的产品和生产方式来代替以往旧的产品生产和创造方式,以促使生产的发展。创造性毁灭行为的原始驱动力量是那些企业家利益最大化的天性,故而把突破性观念带入市场的创新行为。

创业本质上是企业家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认知能力和行动力,这种冒险意识实质上就是创新精神。这源于在复杂的创业过程中,除少数是在有范本的模式下产生,多数情况是依靠企业家如何看待和回应未曾开发和使用过的机会而形成的。在市场经济中,创新的关键在于赢得市场,至于他有多么巧妙、新颖或具有科学内涵都在其次。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则关键看它能否依靠创新意识来获得利益。由此可见,创新意识是创业的核心和基石,二者紧密联系,没有创新,创业成功的机率就会大大降低。

二、西方大学创业教育及创业的成功经验是依靠创新

虽然目前学术界不乏对发达国家大学创业教育经验的介绍,也提出了相关的经验总结和对我国创业教育的启示,但遗憾是的,这些研究往往因为欠缺对问题核心和本质的深入探索,得出的经验流于表面,所给出的启示也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关于创新是创业教育的核心这一结论的得出,不仅仅是理论层面的分析结果,更是发达国家大学创业教育实践的确证。

(一)发达国家的研究性大学是创业教育成功的典范及引领者

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是硅谷的最主要创建者,它于上世纪50年代开创了自己的研究园区,迅速而有效地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这种模式成为带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典范。据资料显示,截止到90年代,硅谷的4000多家高科技公司拥有30多万的高新技术人才,并创造出超过7000万个高附加值的就业岗位,可生产出相当于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仅就斯坦福商学院提供的数据,到了90年代中期,斯坦福创业企业的收入突破1000亿美元,占硅谷总产值的60%。而直接由斯坦福大学的老师和学生创办的公司约有1200多家,约占硅谷的50%。其中不乏雅虎、惠普这样的著名企业,也有像谷歌这样的新兴企业。

再如美国另一家知名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老师和学生创办的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可为富可敌国,是大学创业运营与商务活动成果的典型代表。据1997年波士顿银行发表的报告《MIT:The Impact of Innovation》(麻省理工学院:冲击创新)显示,麻省理工学院的师生所创建的公司如果加在一起看做一个国家的话,经济实力的世界排序应在第24位。全球范围内由麻省理工学院师生和校友创建的公司超过4000家,110万人就业,年赢利额超过2320亿美元,略低于南非的GDP,高于泰国的GDP。考夫曼基金会于2009年发表的后续研究报告显示这些数据都有大幅提升,这篇题为《Entrepreneurial Impact:The Role of MIT》(创业冲击:麻省理工学院的角色)的报告中指出,世界上由麻省理工学院师生创建的公司多达2.58万家,330万的就业人口可创造2万亿美元的价值,就销售量而言可以排在全球第17位,就GDP产出计算,保守估计可排在全球第11位。

通过以上两个大学的典型例子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全球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作为美国历史上后起之秀的斯坦福大学,虽然成立仅100多年时间,但已经迅速跃升为世界一流研究性大学,获得过诺贝尔奖16次,并在1994年由瑞士的国际教师协会评出的全球十佳高校里名列榜首,被誉为世界最佳大学的称号,这项评比的主要根据是学生素质、科研业绩和大学整体的学术成绩等指标。麻省理工学院的高新科技研发能力和水平堪称世界一流,2007年有报道称该学院对于近代“科学革命”的贡献世界领先。截止2009年,共有78位诺贝尔奖产生于麻省理工学院,他们都具备在该学院学习或工作的经历。该学院也是迄今为止产生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大学。

(二)创新能力是发达国家创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强大动力

发达国家的研究型大学所具备的超强科技研发与创新能力,以及对创业教育的投入和引领,是创业教育取得成功的直接动因。这是因为研究型大学学科齐全完备,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整合能力也较强,使得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有着明显的优势。麻省理工学院的50多所跨学科实验室可以很好地突破学科界限,实现科学研究创新。一旦取得研究成果,学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来积极支持鼓励师生把研究成果转化成专利,以及采取与企业合作或是自己创办企业的方式实现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斯坦福大学具有同样的特点,“通过建立学校与行业间的紧密合作,在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中塑造高新科技创新人才,聘请国外优秀企业科研人员作为顾问教授,真正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学校为激励师生发明新成果,专门设置了负责合同签署和管理的知识产权办公室、负责协调办理师生申请专利等事宜的技术许可办公室。在鼓励创业方面,设立了以体现利益共享的专利盈利分配制度,即除了专利毛收入的15%作为申请费用和办公费用以外,所余收入由发明人和所在院和系三方分配。据统计,自1954至1967的14年间,斯坦福大学专利收益不超过4.5美元,然而,从1970年知识产权办公室建立之后到1998年,专利为斯坦福带来3亿美元的收入。白宫科学专门小组在1986年的报告《美国大学和学院的健康发展》中指出:美国的富强依赖于大学的科研。

美国几乎所有创业教育成功的事例都与科技创新有关。比尔盖茨为IBM编写操作系统时,还在哈佛大学读书,哈佛大学鼓励创新精的神和所提供的适宜土壤。为WB日后创办世界瞩目的微软公司奠定了基础。来自斯坦福大学的威廉・惠利特和戴维・帕卡特是最早的硅谷创业者,1938年他们在自家车库里试制成功音频振荡器。从而得到了据说是全世界第一笔天使基金538美元,加上之后得到的1000美元的银行贷款,有力地保证了实验资金和发展经费,才有可能创办至今仍实力强劲的惠普公司。

三、我国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其根源

(一)我国创新教育的现状及现实困境

1 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大学对创业教育重视不够

我国的创业教育的推开是跟随着创业活动的兴起而逐步开展的。1997年清华大学成功举办了“挑战杯”第一届大学生创业项目大赛,之后由团中央、中科协和全国学联又分别在2000年在上海交通大学,2002年在浙江大学举办了第二届和第三届创业项目大赛,从而掀起了全国大学创业的热潮,许多创业小组此时于清华科技园区正式注册了公司,开始了创业生涯。教育部于2002年正式确定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8家开展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其中大部分学校因此创建了创业教育中心或创业管理学院等,以便系统推广创业教育课程,编写创业教育教材。

总的来看,国内大学的创业教育与实践都有重视不足的弱点,以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北大和清华两所大学为例,在创业教育方面并没有起到引领作用,拥有国内最好生源的这两所大学所培养的毕业生毕业时往往选择出国留学,毕业后走创业道路的微乎其微。北大校长周其凤对创业教育在北大的遭遇曾有过这样的解释:北大致力于培养世界一流大学都喜欢的最好的本科毕业生。创业教育为目前的状况就不足为怪了。

2 我国的创业还停留在缺少科技创新的传统行业阶段

与发达国家毕业生创业相比,我国社会关注的“创业”范例多是以传统种植养殖业或小贩式经营为主,而以申请专利或科技创新而创办企业的极少。例如,被媒体广为宣传的濮阳昔日文科状元郭可江从中央财经大学毕业之后,回到家乡范县种植蔬菜成了千万富翁。再如“山旮旯里的金凤凰”,报道的是毕业于四川理工学院的女大学生陈红梅毕业后养鸡致富,并帮助乡亲们的事迹。这些国内宣传的“创业”案例都具有科技含量低的特点,局限在不用文化程度多高就可以胜任的传统行业。这种提倡勤劳致富的自强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将之作为“创业”范例来报道和宣传定会为国内新兴的创业教育与实践带来误导,它科技含量低,与创新也毫无关系。国内这种对创业教育的理解显然与发达国家的概念有天壤之别,而如果我们都沿着这个层次去理解和实践创业教育,国内的创业教育就很难有所作为,大学也很难在创新体系建设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我国创新不足的根源

诚然发达国家创业教育和实践取得成功有许多因素,科研力量的雄厚、创业文化的氛围、知识产权的保护等,关于这些因素业内学者已多有论及,以下仅就创新这一角度分析国内创业教育需要正视和克服的问题。

(一)经济增长方式缺少创新

1 垄断是国有企业财富增长的主要方式

对比国有企业以行业垄断为主的财富创造方式,发达国家则一向主要采取以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为内核的自由竞争方式。例如美国历史上始终不移地坚持采取以法律为主的各种手段反对垄断,保持经济发展处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之中,洛克菲勒集团的拆分便是其中的案例典型。而在国内,国有大企业享有国家最全面的资源和各种优惠政策,如果经营不善还有政府的高额补贴来扶住支持,中国的“电老大”、“铁老大”便是这类垄断企业。对比中美两国2011年评选出来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全都是国有垄断的企业,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国银行、中国移动等10家企业,这10家企业所创利润占中国500强总利润额的四成;而对比美国排名前lO位的企业多分布在计算机软件行业和硬件设备、汽车、生物制药等科技密集型企业,如通用电气、福特汽车、惠普等。

2 房地产和廉价劳动力是私有企业的主要财富增长方式

我国有“世界工厂”的称号,事实上,低附加值的低级产品和廉价劳动力是长期以来我国主要的经济增长方式。在销往世界各国的产品中占大多数的是科技含量极低的初级产品,如农产品、服装鞋帽、箱包玩具等,他们之所以能占领市场依靠的主要是劳动力成本的低廉,这些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性商品所创造的价值,难以与高科技产品所创造的价值相比。具外经贸部一份资料报道,每年我国向法国出口的一亿双鞋是法国人口数量的两倍,而换来的外汇才仅仅等于一架空中客车。中国纺织品出口利润十分低,约8亿件衬衫的出口额才能购买一架空中客车。

另一方面,私有企业对见效快、利润高的房地产业的投入比例远远大于依靠科技创新而发展的实业。在这股靠房地产积累财富的风潮中,有些国有企业也卷入投资房地产的行列中。从中国“2011年度胡润排行榜”前十名的富豪中,可以看到房地业富豪占4位,前100名中占44位,接近一半的比例。而美国富豪人物往往以从事科技创新类行业为主。美国同年“福布斯富豪榜”中,软件业的比尔盖茨位居榜首,其他还有从事IT行业的谷歌公司老总拉里・佩奇。苹果公司老总乔布斯等。与中国的富豪相比,美国富豪的影响力是世界性的,他们在某个领域的创新所取得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了世界。而我国只是有远离科技创新、依靠卖房子积累财富的像潘石屹这样的地产大亨。

(二)缺少创新的传统和文化

多年的应试教育和社会风气,使人们缺少对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推崇,论文抄袭、考试作弊、假证满天飞,国内对创新精神的蔑视可见一斑。许多企业即使花费许多时间和成本走科技创新之路,所开发的新产品很快被别人抄袭和模仿去了,在我国“山寨”俨然发展成为一种文化。许多企业有这样的共识,比起庞大的创新科研投入,抄袭和模仿成为成本小、惩罚轻、效率高的获利方式。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大学生就业首选是国有企业或公务员,而不是创业,目前全国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除高考之外的第一大考试。出现了年薪20万的IT界白领也甘愿报考公务员的事例0。甚至那些拥有很好家族企业背景的“富二代”也不愿意接班,而是热衷于去报考公务员。据一份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关于国内在各行各业居前三位的182个家族企业的调查显示,只有18%的“企业家第二代”愿意接班,82%的企业接班人不愿意或非主动接班,他们的志向和大学毕业生一样,热衷于考公务员,或是热衷于“当官”。创新的环境缺失造成了创新的动力不足,这与支持创新的社会制度不完善有很大关系。我国虽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努力多年仍效果不佳,企业在巨额投入资本进行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之后,常常很快被“山寨”,配套的法律制度又很难做到切实的保护。这种环境促使企业不再愿意将精力和资金投入于科技创新方面。此外,根深蒂固的官本位传统文化也严重障碍着创新氛围的形成,“当官”的观念要求工作上力求稳妥:缺少冒险精神,这在根本上与创新精神是相悖的。在人们热衷于“拼爹”和“当官”的时代,以冒险为特点的创新创业被人们冷落就不足为怪了。

(三)投资体制不利于创新创业的发展

我国目前的投资体制倾向于国有大企业,对中小企业发展不利,这种投资体制使创业者在初步发展时期举步维艰。例如中小企业聚集地的温州,近年来出现了民间借贷资金链的断裂导致私人企业老板出现跑路或自杀的情况,不难看出我国其他中小企业面对的困境是资金来源短缺、税收负担沉、收费名目繁多、利润率低。相比国有企业有国家投资的保障、房地产企业仅仅依靠盖房子和买卖地块就能获得资金的情况,以实业为主的中小企业生存状况令人堪忧。鉴于此,大学毕业生选择自己创业远远没有去国有企业或进入公务员行列有保障。

总而言之,由于国内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企业发展现状,使得创新难以找到合适的环境,创业也没有合适的土壤。谈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回避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否则就是不切实际。只有正视问题,抓住问题的根源,并力图改善,才有可能为创新创业教育奠定一条坦途。

四、对我国创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把创业当做一个系统工程看待,创业教育就不可能仅仅是各个大学举办几次创新竞赛,或是在学校开设一些与创业有关的课程那么简单,它应当是从创业理论研究到专业设置到课程安排到科技发明创新等的系统工程。对创业的认识不应局限在摆个小摊、开个网店或者养鸡、养猪等,而是应当扩展到知识产权的申请与保护、风险资金的投入与运用、公司的运营和管理等诸多方面。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必不可少,与此同时,适宜的创业环境更是必不可少,科技创新依赖于国家完善的专利申请与保障制度、投资体制的支持和相关税收制度的鼓励。对我国创业教育及实践提出泛泛的解决策略没有实际意义。观念问题、政策问题、体制问题和文化问题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向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学习是必要的,但必须建立在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目前创业所必需的创新等各种条件在我国还不成熟,创业教育的前景并不乐观,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现阶段就不能搞创业教育,与中国同是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依靠软件行业的发展就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为我国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教育创新的核心范文5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核心素养;课程建设;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3-0037-06

收稿日期:2017-02-14

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咨询课题子课题“工科学校创新创业现状调查及其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分析”(2016-XY-44-05);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青年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K015QGD003)。

作者简介:成希(1983-),女,湖南湘潭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大学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张放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我国高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中的重点领域,在建设过程中亟待新的课程理念来推进课程改革,让创新创业课程真正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精神和价值。当前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将核心素养作为教育之魂,以此为导向推进、引领和统领课程改革与建设,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这一理念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核心素养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1. 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

“核心素养”( Key Competencies) 这个概念舶来于西方。“key”一词在英语中指的是“关键的”“基本的、主要的、必不可少的”含义。“competence”主要是指能力、胜任力。自1997年以来,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欧盟(EU)等国际组织先后开展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在这些组织的相关文本中,这一术语取代了传统使用的以“读、写、算”为核心的“基本技能”(Basic Skills)以及能力( ability)、知能( literacy)等术语。近年来,随着世界教育改革浪潮的推进,美国、欧盟、新加坡等国家或组织根据自身的文化传统和人才培养需求,在教育领域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遴选和厘定了核心素养要素,并形成了具有内在逻辑体系的核心素养框架(表一)。尽管各个国家所提出的核心素养要素各具特色,但其目的都在于使个体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浪潮和知识经济挑战,提升国民个人素养与国家竞争力。

本文采用的核心素养的定义是:基于人的教育,从终身学习目标出发,指个人在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胜任力”,是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的最基础的、最关键的素养。其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键性。核心素养不是一般的、普通的素养,也不是学生发展诸多能力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面对复杂多元的信息化社会和未来情境的关键能力、核心竞争力,其核心就是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综合性。“核心素养”之所以取代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等概念,在于核心素养比“基本能力”的内涵更广泛,是集知识、能力、态度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涵盖了稳定的特质、学习结果(如知识和技能)、信念价值系统、习惯和其他心理特征[1]。它并非单一的能力素养,因而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整体性的功能。三是发展性。核心素养的提出是21世纪社会对人才素养要求的动态反映,目标上指向的是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的回答。

2.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这个概念来自于“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创业教育”概念,认为21世纪的青年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当拥有第三本“教育护照”即创业教育。1999年,我国政府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首先提出“创业教育”。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拓展创业教育内涵,正式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围绕“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学生灵活、持续、终身的学习打下基础。当前我国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际,基于创新的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和源泉。这在理念和内容上体现了对创新或创业教育的超越[2]。

创新创业教育的灵魂是“创造”,它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创办企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取得可持续发展。它并非一种学科教育而是一种新的教育范式和理念,旨在面向未来培养新型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因此,它的着力点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教育教学内容、方式和评价的改革,让学生个性和潜能得到自由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推进创新、创业。

3. 核心素养与创新创业教育

第一,从两者的本质上看,核心素养与创新创业教育都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核心素养的概念在目标上指向的是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的回答。它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基于人的教育的顶层设计[3]。其实质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即通过关键素养的习得实现个人的成功和促进社会良好运行。创造性的问题是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 创造性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4]。创新创业教育就在于激发人人都具有的“创造”天性和潜能,培B学生的创新意识、求异思维和创业能力,让受教育者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些都与核心素养所蕴含的“发展性”内涵基本一致,都体现出对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终极关怀。

第二,从两者产生的背景来看,核心素养与创新创业教育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知识经济的兴起不仅仅要求新的生产方式,对教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人们意识到教育的内容、形式、手段与所培养的目标不相适应的时候,人们就会进行调整或改变,使二者适合或基本适合[5]。核心素养和创新创业教育,都是在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都体现出新的社会发展时期教育的先导性和适应性。在推进方式上,两者都是以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式来推进,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课程与教学改革为核心。

第三,从两者内涵关系上来看,创新创业教育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2005年,欧盟正式《终身学素养: 欧洲参考框架》的8个方面中,“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作为一项关键素养被提出。美国P21框架确定的三项核心技能之一的“学习与创新技能”,指的主要是创造力与创新、批判思维与问题解决。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中国学生发展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将“实践创新”作为六大素养之一。从全球范围内不同组织或经济体的政策制定者的29个素养框架中,可筛选出18项核心素养[6],其中批判性思维、创造性与问题解决等七大素养为各国际组织和经济体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所关注、倡导并且培养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正是当今人们应当掌握的一种核心素养,是个体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可见,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一种核心素养教育,是当下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

2012年,教育部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提出,创业教育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并规定将《创业基础》作为高校必修课。2015年的《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在国家“动”下,众多高校迅速“跟进”,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数量增长迅速,从2002年教育部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仅开设《创业基础》等1~2门选修课程到一大批研究型大学开发出几十门课程并逐步开发出相对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一些大学积极推进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并积极引进海外优质创新创业课程。尽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致使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满意度依然不高。

1.课程目标模糊。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不一,对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目标定位也参差不齐。有的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狭义地理解为培养企业家的教育,将传统的商业教育中的企业管理类课程改头换面,或直接照搬西方商学院创业课程体系;有的高校将其泛化为一种素质提升培训,将学生创新实践课程、就业指导课程、职业生涯课程等纳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这些既说明当前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理解不深刻,也反映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边界模糊、目标不清晰。

2.课程内容同质化。由于对课程目标的认识不清,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成了“关于创新创业的课程”,大多开设“创业基础”等普适性的选修课程,课程中充斥着大量概论性或者导论性的内容,仅仅停留在零散的知识传授层面,课程内容同质化、碎片化,能力和素养也被弱化、边缘化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独立学科为主的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不同学科参与程度低,创新创业内容缺乏与专业、学科的融合,不能满足不同学科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

3.课程体系简单化。当前我国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还不健全,还没有形成涵盖创意、创新、创业的完整链条的课程体系,单一的课程结构并不能支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目标。一些高校重创业、轻创新,更多的是关注培训创业者的课程,却缺乏培养创新者的课程。一些高校在开设课程的数量和内容上看起来很“丰富”,但课程间相互没有关联,学校并未深入思考为何而开设,只是将关于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毫无层次和结构地简单堆砌,使得一些创新创业课程只能沦为边缘式、补充式的课程,难以纳入学校整体的课程体系中。

4.教学方式形式化。创新创业教育之所以被认为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关键在于它倡导探索未知的、体验式的学习理念,构建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尽管一些高校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并大力推行翻转课堂、“大班授课、小班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但课堂“形似却未能神似”,“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授、轻创新”的现状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师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还有待激发和培养,创新创业课程未真正体现出创新创业的精神内核。

三、核心素养理念对课程建设的影响和意义

国际上优秀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是解决现阶段我国所面临的一些教育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当前,我国以“核心素养”引领和统领课程建设,其目的就在于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来重构我国课程政策、课程标准,加强课程体系构建,推进课程改革。它对于课程建设的影响和意义主要体现在:

第一,引发课程观念革新。核心素养改变了过去对知识的绝对化,从“教”的角度转向了“学”,不是“为了知识的教育”,而是“通过知识来获得教育”,通过知识来提升人的素养和能力[7],超越了传统的知识技能观。因而,核心素养引发了一种新的课程观,即课程价值取向由“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本位”,从过去重视教学当中学科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完备性,转向重视学生核心能力和素养的生成;从过去重视学生知识结构而忽视学生能力培养,转向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8]。

第二,改变课程结构设计。知识观是课程设计的哲学基础,知识观的转型势必引起课程设计的变革。核心素养是跨学科的,高于学科知识的[9],因而任何一种核心素养都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可以完成的。在这种新的课程理念下,课程结构设计也发生了变化,由强调学科内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习得的分科课程,到强调学科间的互动、共同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结构的改变,以及新的整合型课程(或单元)的建立。

第三,推进教学内容及方式的革新。核心素养作为主体诸多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品格等的综合体现,在教学内容上,重视统整认知、技能与情意等面向的学习内容并加以实践。在教学方式上,回归生活世界,强调情境中的互动学习,在问题情境中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只是技术性的技能。这些都将使得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思路

综上分析,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缺乏一种先进的且具有适切性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理念来进行引导。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核心素养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教学是核心素养从理念转化为实践的关键环节。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应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图一)。

1. 课程体系:分层、分类

在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理念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应改变传统的标准化、同|化的课程建设模式,根据每个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以及学生素养发展需求来设计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

一是分层设计课程目标。根据学生兴趣潜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分层设计课程目标,每一层次目标都应体现知识、能力和品质等素养内涵。如,第一层次以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思维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培养21世纪具备良好创新创业素养的社会公民,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基于创新创业的思想价值体系。第二层次围绕“创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未来在工作岗位上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这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同而异,既包括学术驱动型,也包括职业驱动型。第三层次针对创新创业方面具有专长和兴趣的学生并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主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企业家”,以及运用创业的原则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型创业者”。

二是分类开发多元课程。从知识结构来看,可以分为创新创业通识类、启蒙类课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类课程,跨学科交叉创新类课程以及基于创业过程和按照特定主题开发的强化类课程。从教育方式上看,可分为渗透性课程、普及性课程、重点性课程和专业性的课程。根据课程类型不同,又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环境课程,涵盖讲座、案例教学、交互讨论、阅读等形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每一大类课程都可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目标和创新创业的内涵结构来设置若干模块,每一个模块都有独立的课程目标,既相互独立,又都反映每一个学习领域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教师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施教,科学设置各类课程的比重和结构,帮助学生实现多元化生涯发展的可能。

2. 课程内容:融会、综合

核心素养体现了从知识本位向学科本位转变,但并不意味着课程内容脱离了知识,而是将课程内容的确定依据从知识在学科中的意义,转向知识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意义上来[10]。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而言,当前最重要的并不是要重新设计出全新的课程,而是要明确现有知识体系中哪些能够提升创新创业方面素养,并以此作为创新创业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依据。

一是将创新创业的理念和知识融入到各学科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融合,关键是要把创新和创业思维、技能融入到现有学科课程中,明确相关素养与已有学科课程之间的对应与关联,使核心素养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融会贯通。我国对创新创业教育以及核心素养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高校更多的是结合学科、行业发展趋势,在专业课程中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取得“学科知识”与“基本能力”两者之间的均衡。如聚焦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或突破对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的重大影响,把学科发展脉络和国际学术前沿等融入课堂教学,将课内教学与行业实践相结合,开设“行业产业发展与创业”等课程。这不仅明确了创新创业课程在学科教育中的定位,反过来也塑造了专业课程。

二是整合现有课程资源开设跨学科综合课程。核心素养是对于知识、能力、态度的综合与超越,任何一种核心素养都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可以完成的。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就具有综合性学科的特点,它是包括心理教育、风险教育等在内的多维度教育,且当下的创新创业越发呈现出学科交叉和产业跨界的趋势。在创新创业专门课程建设中,如果仅依靠商业、经济学科来开展边缘教学内容,这样的课程建设只能浮于表面进行。因此,必须依靠整个大学的课程体系,从跨学科的角度打破被专业、学科所割裂的知识、技能体系,综合社会组织、文化价值、经济政策、法律实践等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使创新创业教育成为跨学科、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3. 教学方式:情境、体验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带来一种新的课程观。在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新的变化,他们除了向学生传递客观知识,还要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激励者,学习条件的创造者和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通过组织基于行动或体验式的教学活动,挖掘和激发每个学生的才能和兴趣,并渗透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情感倾向、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中,使之能够在未来的职业、个人和社会生活中有效地适应各种情境。

一是推进虚拟情境式教学。按照“以社会为中心”、“以创新创业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范式,虚拟或者模拟一种基于创新创业的“亲身体验”环境,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讨论等方式,使学习者能够有机会系统地将知识、理论应用于常见问题的解决,并通过深入探讨成功的创新创业案例的过程以及创新创业现象中的个人特质和行为,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活动过程的内外部规律,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二是探索基于真实项目的教学。在课程中设计关于创新、创业的真实情境,将创业技能与项目设计相连结。比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要求管理专业的学生修读“从实验室到市场”(lab to market)课程,参加课程的研究生在教师和商业导师的指导下,创造新的产品或服务,并经历使其商业化的整个过程。当下,我国高校应聚焦创新创业教育和技术创新的专业化实习,将学生与教师新兴科研项目、技术转移办公室、风险投资公司和企业直接关联起来,更多地将教学场所放到创新实验室、实习实践基地、市场乃至企业现场,与研发线、生产线和客户线相衔接,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来应对现实世界所面临的挑战。

五、实施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关于理论核心的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创新创业课程,必须深入研究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创业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与维度,建立起核心素养知识、能力、价值等方面的结构目标。只有首先解决这个问题,才能编写出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创新创业课程教材,才能在课堂上处理好核心素养与学科知识体系的关系,使核心素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衔接,核心素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相一致,避免核心素养与课程建O“两张皮”而导致核心素养泛化为一个概念的现象。

2.关于课程机制的问题。在课程开发方面,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学科课程以及跨学科交叉创新课程是课程建设的难点。由于我国长期沿袭的是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使在局部进行了课程改革,但是专业教育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及教学相关制度依旧根深蒂固,课程建设中专业决定课程的现状依然难以改变。因此,树立“课程构成了专业,专业是由课程来体现”的大学课程观[11],推进大学组织结构、管理机制调整,才能为教师和院系创造实践机会和工作架构,并进行课程创新、学科间的合作和新的教学模式试验等。

3.关于师资队伍的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创新创业课程实践性很强,尤其是情境体验式教学的推广,对课程的授课者和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校不仅要整合不同学科的教师力量,还必须引入企业界、创投界和相关行业组织参与,形成校内外协同合作机制。此外,如何改革现有的教师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促使教师参与到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来,使具有创业精神的教师成为创新者并将企业家精神传授到学生等等,这些都是在课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蔡清田.国民核心素养之课程统整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16(2):8.

[2] 石国亮.时代推展出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67.

[3] 刘义民.国外核心素养研究及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4):73.

[4] 王伟廉.中国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历史与现状[J].大学教育科学,2008(2):43.

[5] 徐华平.高校创业教育的哲学阐释[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0):70.

[6] 师曼,等.21世纪核心素养的框架及要素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33.

[7] 余文森.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3.

[8] 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

[9] 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

教育创新的核心范文6

1.1 以传授具体知识转向指导研究方法 涉及什么是教育的问题。对于教育的本质大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复需教”。若说具体知识是“器”,那么研究方法就是“道”,达于“道”需要“器”为辅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科学技术的时代意味着:知识在不断地变革,革新在不断地进行。教育应较少的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追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即学会如何学习。”

曾经重视具体知识大于研究方法关键在于具体知识相较于研究方法更基础、更接近生活、所需条件也更少。当前侧重点转移是因为当前的知识更新速度相较于以往更快,所导致的智权失衡频繁,智权的重心已经不在固有知识的运用,而在于新知识、新技术所带来的重组机会。所以,如何开发或识别、运用新知识及技能才成为新的关注点。

1.2 以理论为本转向理论结合实践 涉及如何做好教育的问题。这种转向其实是个战术问题而不是战略问题,但意义十分重大。解决两个问题:①知识是否有效吸收的问题。传统教育重记忆,轻实践,创新教育重视理论实践并重,因为实践中必然要调用头脑记忆,其实这是个更优的学习方法。②传统教育轻实践其可行性在于教授的知识可用于实践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当前这一原则已不能通用,从相对静态模式到动态模式的转变有利于向社会需求靠拢。正如游泳不是靠理论就能学会的,实践理论相结合才是有效的方法。校内开展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活动、校外采用校企协同培养,是该转向的实际体现。

1.3 以学校为本转向以学生为本 涉及教育主体的问题。向服务型转变绝不是控制力的放弃,区别在于台前与幕后,强硬与巧妙。教育不止于技能性的训练,其核心在于人格的培养,人格培养的核心在于共同价值观或者说强化向心力,不能聚焦的群体和能力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力。以学生为本只是根据学生个体先天天赋差异、后天兴趣爱好的不同而进行的技能性培养。在技能性培养方面,底线是熟练应用其所学用于推动社会进步,即掌握“器“;上线是不限于所学,也能很好的发现和处理各类问题,即掌握“道”。

现实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软件方面:①倡导宽容的教学氛围,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②教师梯队建设。③优化教师年龄层比例。④尝试双导师制。⑤控制师生比在其科学范围内。⑥倡导由学者委员会取代校长负责制。硬件方面: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建设与完善。

1.4 以被动知识灌输转向主动汲取知识 涉及教育客体的问题。是所有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影响教育创新多大程度上成功的核心问题。换句话说,学生对于:我是谁?我这一生想要成就什么?我该怎么做?对于这三个问题的性质理解反映为被动吸收还是主动汲取,对于这三个问题的程度理解则表现为主动汲取程度。

当前不止于研究生教育,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不足是我国教育中的通病。其原因其一,在于传统文化重情感轻理性、重群体轻个体;其二,在于通识教育中对于个体自我意志的发生、发展、强化、弱化、选择等规律的教育不足;其三,主体对于主体自身的研究规律有别于主体对于其他客体的研究。传统教育说“不疑”,创新教育要说“常疑”。而后方能“有不疑”。实际措施有:①提倡文理综合;②问题教学法;③从唯物辩证法里获得灵感。

2 教育创新中的技术要点

2.1 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创新的结果不能对其主体产生正回馈,那么创新对于个体就没有价值。如果知识产权不能保护创新,其结果只能是抄袭风起,创新灯灭;表症虚热,里症实寒。

2.2 创新性评价体系 如果没有合理的创新评价体系,那么后果有三点:①最终将回归应试教育分数制,所不同只在于如何在提高分数上创新,故而背离了教育创新的本质。②教师的执行上看会面临激进性策略与保守性策略的选择。激进领导性策略是勇于开创新教育模式,保守跟随性策略是维持原教育模式。但由于标准缺乏,保守跟随性策略是优选策略,不利于创新教育的开展。③会受领导个人因素影响,增大创新教育的不稳定性。

3 教育创新中的补充(教育创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

3.1 企业与学生对于教育创新结果的反馈 由于企业和学生对于教育创新成果具有最直接的反应,所以建立毕业生与企业对于学校创新教育结果的反馈机制有利于学校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动态调整创新教育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