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特色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世界特色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世界特色文化

世界特色文化范文1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开发模式;长沙太平街

Abstract: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 which to embody the history of city is a stage in the history of urban development. Through an analysi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to protecting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aningful analysi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Taiping historical district for example, in order to propose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block development mode which to be related to organic theory.

Keywords: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organic renewal; development model; Taiping road in Changsha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12-0057-02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是在1968 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时候,正式提出来的。2005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规定“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称为历史文化街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特色正在逐渐消失,由于人们忽视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人类文明进程方面的重要作用,缺乏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意识和有效保护途径,导致许多传统建筑、街巷、历史环境在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更新中消失,对城市产生极大的破坏,以至于体现城市特色的历史记忆越来越少,城市面貌趋同性十分严重。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街区优势以及其自身的特色资源进行保护开发,成为各地政府以及专业人士不断探索的课题。

1历史文化街区特色保护的开发模式分析

1.1坚持长期循序渐进的小规模“有机更新”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新过的环境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依然会出现新的问题和矛盾,这是一个永久持续的过程。因此,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必须坚持小规模“有机更新”原则[1]。在历史文化街区内,不应进行大规模拆建的,而一种以逐步恢复街区历史传统风貌为目的,渐进式地 修旧如旧的整治过程。历史文化街区在综合开发的同时,建筑单体上也尽量以修缮为主,即使一部分废旧建筑需拆除,也应该控制拆迁规模,以滚动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建设周期短,容易被居民所认同;对街区原有肌理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目前长沙市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一期建设已经完成,但总体效果不佳,尚未形成一个各系统完整的历史街区。例如商业业态较为单一,前期规划的西牌楼饮食一条街、贾谊故居扩大所新建的公共绿地、太平街完全步行等,都因为没有在一期中建设而产生了很多弊端,街区总体气氛尚未形成,政府的投资收益微薄。

基于有机更新理论,长沙市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二期工程建议在总结一期得失的基础上,先不作大规模的拆建,建议二期优先改造西牌楼传统餐饮街,为完善业态布局提供条件;建设停车场及步行街货运通道和消防通道,改善消费目标人群的结构并满足经营、旅游的需要;完善公共绿地及排水管网、化粪池、路灯等相关市政设施。

1.2建立以股份公司 、社区参与、居民自助相结合的更新机制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若仅依靠政府部门的行政力量,必然会因为工作过于集中和政府财力有限,使得保护工作滞后于城市发展及居民生活的需要。同时,随着历史文化街区居民维护自身权利意识的加强,居民亦迫切需要参与到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更新改造之中。应尽快制定策略引导产权拥有者积极参与配合街区改造及今后维护,确定政府和私人出资费用与收益分担比例等。根据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的状况,建议成立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股份公司,明确政府、股份公司、产权人、商业经营者在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与运营中的责、权、利(表1-1)。

因此,需要建立以股份公司、社区参与、居民自助相结合的历史街区更新机制,让居民参与到历史街区改造的决策、规划设计以及实施的全过程中来,保证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公共利益的实现。其中关键在于解决产权问题,只有通过产权明晰,才能充分调动街区居民的积极性,才能形成有效的“社区合作”与“居民自助”更新机制,同时通过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财政支持,促使历史文化街区有机的自我更新。

1.3建立适应历史保护要求的土地开发管理新机制

就当前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发展现状而言,应当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建立适应新时期需求的土地管理新机制。对城市土地不同的分类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应该区分开对于城市历史环境影响比较大的历史街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建筑(群)及其建设控制地带以内的土地和以外的其他城市用地开发管理综合模式,即建立城市的土地开发储备制度和历史街区文化保护区土地管理控制制度的综合土地管理模式。

城市的土地储备制度,是指由城市政府委托的机构通过征用、收购、换地、转制和到期收回等方式,从分散的土地使用者手中把土地集中起来,并由政府进行土地开发,根据土地出让计划,将土地投入市场的机制。土地储备制度对于历史城市的有机更新和整体风貌的控制非常重要,对于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建筑(群)及其建设控制范围以外的一般城市土地的开发与管理,应在最大程度上实施土地储备制度。

目前,我国两百多个城市相继成立了土地收购储备机构,在历史文化名城中,如杭州、上海、青岛等已建立了土地储备制度并已有数年的实践。在历史街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建筑及其建设控制范围内的土地,应采取不同的土地管理模式,即由政府对区内土地实行统一控制管理,对重点保护建筑和重要节点的土地进行统一收购,区内土地不得转让给开发商搞大规模商业性开发,尤其在核心保护区内的土地,应坚持土地的非商业性开发出让制度。

2历史文化街区特色保护的开发意义

2.1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需要

城市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它本身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文化现象。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环境,保存街巷空间的记忆,保持城市景观的时间和空间的延续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连续世世代代生活在城市中人们的精神纽带。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实际上就是为了保持城市发展的延续性,是城市文化与精神的一种延续。[2]

2.2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促进城市良性发展

每个城市的发展都会经历保护、更新、再开发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总是相互交替、穿插在一起的。任何事物都应该是多样性和同一性的统一体。在城市的发展中对任何一个阶段的偏废,都不利于城市的良性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发生着迅猛的变化,由于过分强调经济效益,过度的城市开发,对历史文化街区产生极大的破坏,导致体现城市特色的历史记忆越来越少,城市面貌趋同性十分严重。因此只有将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形态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杰.探求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小规模改造与整治――走“有机更新”之路[J].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1996学术年会论文.

世界特色文化范文2

【关键词】消费文化 综艺娱乐节目 《快乐大本营》

消费文化就是“伴随消费活动而来的,表达某种意义或传承某种价值系统的符号系统。这种消费符号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满足需求的自然性、功能性消费行为,它是一种符号体系,表达、体现或隐含了某种意义、价值或规范。”①上世纪90年代中国进入消费社会,媒体开始企业化运作,综艺娱乐类电视节目进入了消费文化占重要地位的时代,以《快乐大本营》为代表的综艺娱乐类电视节目纷纷出现。这些节目一般包含三重消费:第一、受众对该电视节目的精神消费;第二、受众消费该节目推介的影视作品和歌曲专辑等文化产品。第三、通过受众对节目的消费,媒体获得一定收视份额,吸引广告主前来消费广告时间。由此综艺娱乐类电视节目不可避免地充斥着消费文化的身影,其内容和形式具有鲜明的消费文化特色。

一、节目内容围绕消费偶像展开

以2012年《快乐大本营》为例,到10月27日为止的42期,每一期节目聘请的嘉宾全部来自于时下热播的电视剧、即将发行的专辑、即将上映的电影,而每期节目的内容也针对这些嘉宾进行编排。对于嘉宾的选择条件,一是受众喜爱,从而保证了节目的收视率;二是在符合收视率要求的众人中,来参加节目的一定是最具消费号召力的明星。他们在这档电视节目中,不仅要推销自己,也承担着把自己参与制造的文化产品推介给消费者的重任。

在此视角下,《快乐大本营》的受众就是即将发行的文化产品的潜在消费者,而节目的嘉宾则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代表,两者之间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而这些文化产品能否收回投资,产生收益,最终要由受众是否掏钱买电影票、买专辑、花时间看电视剧来决定,即受众的消费决定了这些文化产品的成功与否。因此,来参加节目的嘉宾需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演来展现文化产品的魅力,需要为这些文化产品进入消费领域涂抹一层或温馨、或浪漫、或典雅、或高贵的“油彩”,使之与明星形象相联系,具备符号价值,为人们所知晓、所喜爱,带动受众对这些文化产品的消费。于是我们发现电视综艺娱乐类节目的嘉宾主体成为娱乐明星等“消费偶像”,在节目中他们主要讲述自己吃喝玩乐等消费习惯,其身份符号更多的是一个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而媒体生产这些形象的目的是促进消费而不是促进生产,“对这些形象的塑造和描写,市场化媒体关注得更多的是形象的消费性特征而不是其生产性特征,形象的主要意义负载也就从承载价值过渡到了‘娱乐消遣’或‘生活示范’;媒体形象塑造的基本目标也由‘生产意义’变成了‘刺激消费’。”②

主持人和消费偶像通过对观众进行消费文化的启蒙与示范,将文化产品变成对受众而言“不可缺少”的东西,此外,节目还通过嘉宾与受众的互动,来增加产品的“符号附加值”和“心理附加值”,如对歌曲专辑进行签名留念,或是曝光明星们一些在电影中的表演细节,使得这些产品成为受众的心结,一定要消费的对象。最终,当受众如痴如醉于嘉宾的舞台表演时,他们也受到了一番消费文化的洗礼,成为一名令产品的生产者欣慰的消费者,最终达到将受众转化为消费者的目的。

二、嘉宾成为消费文化的象征性符号

以促进消费为主要目的的综艺娱乐类电视节目,其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谈话、游戏等互动环节,重点不在于表述这些嘉宾成名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以及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在于彰显这些嘉宾的生活方式和消费兴趣、消费习惯。这些环节的设置,透露出嘉宾和主持人大量的消费文化信息,如业余爱好、喜欢的玩具、旅游目的地等,呈现出明显的夸示性消费文化特点。如“钢琴王子”李云迪有收藏红酒的爱好,节目于是围绕收藏红酒设置了品酒环节,让李云迪和谢娜分别品尝三瓶去掉标签的红酒,对红酒的品质和价格进行鉴别。由于李云迪是高雅文化的代表,受众自然将其收藏爱好当作高品味的消费文化来了解甚至模仿。节目通过李云迪与谢娜的品酒比赛,让受众了解红酒消费的一些常识,从而培植出受众消费红酒和收藏红酒的心理欲望。那英喜欢购买香水,节目组就策划关于香水的使用与收藏的相关内容,请香水瓶收藏大师来展示他的收藏,请香水设计师来讲述每个人使用香水中应注意的细节等,从而带动观众对香水的使用和消费。此外范冰冰家里堆放的各种跳蚤市场淘来的饰物、吴昕家堆满的各种毛绒动物玩具,也都是这种夸示性消费的表现。

节目让受众感觉到明星们使用过的一些产品或其独特的消费习惯,是能够提高自身品味的象征符号。甚至明星们的休闲方式都成为重要的消费文化和符号消费的代表,如巴黎旅游、去跳蚤市场淘货、购买数不胜数的玩具,这些看似不经意间透露出的明星消费信息对于受众具有重要的消费示范意义,使嘉宾成为消费文化的象征性符号,让受众认为拥有了这样的消费行为,似乎便拥有了明星般的生活品质。因为一旦某种消费行为或产品成为社会或某个群体所崇尚的价值、个性、风格、地位、身份象征的时候,它就获得了符号价值。这种符号价值又使这种特定的消费具有心理价值,于是,消费行为便不可避免的发生。

三、主持人群被塑造为参照群体和社群感的符号

《快乐大本营》的受众群体是青少年,他们正处于自我认同感的形成期,而参照群体通过影响青少年的信仰、价值观、生活目标、行为准则、生活方式等影响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感,成为青少年构建、强化、维持自我认同的重要榜样。青少年时期也是人一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理念的养成期,其主要的消费引导者除家庭、亲友、同学之外就是明星偶像,通过消费引导,青少年的消费行为开始具有一定的符号价值偏向,即“通过某种产品而将自己编织进社会等级或特定阶层与群体的社会秩序的网络之中,这是使用者通过产品的消费而对自己进行的社会定位”,③青少年希望通过对这些明星偶像参与制造的文化产品的消费,找到自己的认同的青少年群体与社会定位。

《快乐大本营》面对这样的受众群体,适时地将主持人扩展到现在的五位,形成了主持人群。虽然五位主持人性格和风格各异,如谢娜搞怪无厘头,吴昕清新乖巧、维嘉英俊幽默,何炅亲和包容、杜海涛憨厚老实,五个人在这个群体中的地位和分工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他们每一个人对这个群体而言都很重要,对节目而言,缺一不可。而且他们在荧屏内外的相处非常融洽,媒体从未报道过他们工作中有摩擦、不和等负面新闻,他们被塑造成“快乐家族”,拥有青春、健康、积极、进取、成功的主持人群体形象,从而满足了青少年成长中的自我认同需要,“快乐家族”由此成为理想的青少年社群感的一种符号。而青少年认同“快乐家族”也就接受了某些特定的角色规范,行为准则和形象要求,并自觉自愿地按照这些来做。“人们接受了某种认同,也就是接受了某种认同的框架,并在这个框架内从事认同的管理、维护和创作活动。人们的消费活动,实际上也是在特定的认同框架内进行的”。④于是,主持人群体每期的服饰、语言、行为以及节目中透露的日常生活方式等都成为青少年关注的焦点,成为他们重要的消费参照群体。而节目为“快乐家族”设计的服装也凸显了青少年服装消费文化的特点:与央视主持人服装的大台风范、典雅不俗、难以接近截然不同,“快乐家族”的服装以时尚、活泼、个性为主,有时甚至与台下的观众融为一体,凸显出平民、大众、快乐、随意但亦很时尚的消费理念,成为青少年受众理想的参照群体以及象征符号,由此,《快乐大本营》不但成为青少年群体获取明星趣闻的一种时尚身份标识、彼此进行区分和认同的符号,也成为青少年生活态度和消费文化的一种表达符号。

参考文献

①③④王宁:《消费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②徐小立:《传媒消费文化景观》,人民出版社,2010

世界特色文化范文3

一、背景:高端电视节目的“午夜突围”

cnn电视台创始人泰德·特纳曾经说过:“任何时段都可能是黄金时段”,意在强调只要真正打造出契合观众口味的高品质电视节目,就不难培养起观众固定的收视习惯,并最终形成对特定电视节目及其所属频道的高度忠诚。特别是在当前网络等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之下,积极以优质自办节目开发电视频道的“泛黄金时段”,已成为各电视媒体在新时期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湖南卫视自2010年起,开始着力开发原本被电视剧与综合新闻节目“一统天下”的零点时段,将目标观众锁定在习惯于夜间收看电视的社会精英群体,并陆续推出了《变形计》、《零点锋云》、《岳麓实践论》、《天天向上》、《博物馆奇妙夜》等一系列着眼于高端话题的电视节目,收视率与同时段电视节目相比均名列前茅。而在“零点主流黄金人文带”已初具规模的基础上,湖南卫视又陆续推出了献礼建党90周年的“红色青春偶像剧”等节目,进一步加快了湖南卫视向提升电视节目“文化含金量”方向发展的创新步伐。

2011年1月30日,《非常靠谱》节目正式登陆湖南卫视每周日晚8点黄金时段,成为全国第一档关注中国传统家谱、姓氏文化的电视节目。从5月16日起,《非常靠谱》第二季调整至每周一晚24点15分播出,成为湖南卫视全力打造的“零点主流黄金人文带”中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开播半年多来的磨合与调整,《非常靠谱》的收视率已稳步攀升,在全国同时段电视节目中表现出色。

就节目形态而言,《非常靠谱》作为一档以社会精英为目标受众的脱口秀节目,由著名主持人汪涵主持,联合张发财、周忆军、郦波等文化名人及专家学者,以“围炉夜话”形式展开。此外,每期节目还会根据特定主题邀请一至两位嘉宾,以“姓氏标识携带者”身份共同参与现场讨论。而在对传统姓氏文化的表现形式上,《非常靠谱》在立足高端话题的同时,努力“化繁为简”、“寓教于乐”,以活泼、动感的娱乐化表现形式,为传统文化节目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

二、特色:文化为“体”,娱乐为“用”

(一)文化底蕴深厚

姓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文化基因之一,既有“雅俗共赏”的传播力、又有“家喻户晓”的影响力。作为洞悉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窗口,中国姓氏文化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自周代开始形成了稳定的姓氏制度。至北宋初年,钱塘儒生将500余个姓氏以《百家姓》为名收集成书,成为与《三字经》、《千字文》等文化典籍齐名的少儿启蒙读物。由此,姓氏文化开始在民间日益普及。而立足于中国传统姓氏文化的《非常靠谱》节目,正是在充分洞悉国人“寻根问祖”情怀的基础上,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姓氏文化资源所进行的一次创新性开发。这样的节目定位既能在内容上保证有题可选、有话可说,也有助于保证观众的收视热情与参与积极性。

此外,随着湖南卫视在世界各国的广泛落地,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得以收看到湖南卫视的电视节目。而对于这部分观众而言,《非常靠谱》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众多华语节目中可谓独树一帜。如一位澳大利亚华人观众就曾表示:“对很多移民家庭来说,在西方教育的大环境下,向子女灌输中华历史文化知识常常是徒有心而无力。如此看来,《非常靠谱》这档节目实在是我们这些海外华人的福气了。”[1]可见,中国传统姓氏文化既为《非常靠谱》节目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与丰富的节目资源,同时也有助于海外华人群体间文化凝聚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内容组织灵活

在《非常靠谱》开播之初,对节目内容的组织主要依靠有影响力的嘉宾聚拢人气,进而通过设计“为嘉宾寻根”的悬念追溯某一姓氏的发展脉络,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典故。例如在首期节目中,《非常靠谱》就邀请到了著名演员刘晓庆为嘉宾,通过查证其作为刘姓成员的家世背景,引出了与光武帝刘秀以及“湖广填四川”有关的一系列历史事件。而在此后有关姜姓、伍姓、谢姓的多期节目中,《非常靠谱》也分别邀请到了姜育恒、伍思凯、谢亚芳等娱乐、文化界名人,在探秘其家世过程中挖掘出了姓氏背后的个人经历与文化传承。

随着《非常靠谱》调整至零点时段播出,其对节目内容的组织也不再局限于以单一姓氏为线索,而是更广泛地联系了当今社会中的热点话题,为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寻找到了更多独具匠心的切入点。例如在题为《状元的姓名有何玄机》的节目中,《非常靠谱》就充分结合了“高校录取”这一时事热点,从现场嘉宾“水木年华”的状元身份以及其他文化、娱乐界名人的考学经历说起,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又比如在七夕将临之际,《非常靠谱》适时推出了以《爱情“你懂的”》为题的节目,以民间爱情故事“天仙配”引出“董姓”,进而与嘉宾、观众共同分享了与爱情有关的历史传统与文化风俗。

可见,《非常靠谱》在对节目内容的组织上始终坚持“以社会热点切入、姓氏视点植入、精英观点介入”[2],无论是以名人家世为线索,还是以时事热点为主题,都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就姓氏说姓氏”的狭窄思路,拓宽了涉及内容的广度与深度。特别是其中“融故事于人物、寓历史于现实”的鲜活设计,更是有效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广大电视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三)表现形式活泼

在节目的表现形式上,《非常靠谱》成功实现了将专业、精深的历史文化知识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活泼手段加以传播。首先,在主持人的选择上,汪涵的品牌效应可谓《非常靠谱》节目的一大亮点。其幽默而不失严谨、机敏而不失沉稳的语言风格以及扎实的历史文化功底,在节目中运用得恰到好处。其次,专家学者在《非常靠谱》中的讲解成功摆脱了“坐而论道”的枯燥形式,在语言通俗易懂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实物道具,与节目轻松愉悦的整体风格可谓相得益彰。最后,《非常靠谱》在其制作过程中还充分利用了电视媒介的“直感性”特征,通过添加简洁生动的图示、轻松幽默的视频短片以及韵味古朴的现场配乐等娱乐元素,强化了对相关历史文化知识的直观呈现,显著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与亲和力。

同时,《非常靠谱》节目的整体氛围并没有因为娱乐元素的使用而受到负面影响。相反,无论是主持人、嘉宾还是现场观众,在对姓氏文化的讨论中都始终保持着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虔诚敬畏之情。以《非常靠谱》关于“任姓”的专场讨论为例,汪涵及各位嘉宾主持虽然在与“姓氏标识携带者”大兵的对话中妙语连珠,但从烈女貂蝉谈到著名作曲家任光,其间风趣幽默的调侃始终没有脱离“任重道远”的主题,尤其强调了历代任姓名人在责任面前“敢于担当”的优秀品格。可见,娱乐元素在《非常靠谱》节目中的使用是因时而动、有理有节的。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非常靠谱》作为湖南卫视一档无成熟先例可循的原创电视节目,在对节目具体内容的协调安排、相关文化知识的规范表达以及与观众、网友的积极互动等方面,也还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首先,《非常靠谱》在以姓氏为线索不断推进节目内容的过程中往往有较大的随意性,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脱口秀节目收放自如、形散神聚的优势。这尤其表现在对节目内容的时间分配缺乏计划,容易受主持人、嘉宾的谈话热情影响,出现“厚此薄彼”的情况,造成话题之间的衔接不畅,进而影响节目的整体节奏。

同时,在谈及重要历史人物及事件时,《非常靠谱》中主持人与嘉宾对相关资料的使用与表达有时还不够严谨规范,主要表现在对所述典故究竟属于“正史记载”还是“野史传说”缺乏明确指示,对所引资料出处的交代也不够详细。这既容易给不了解相关历史背景的观众留下错误印象,也容易对希望进一步了解有关内容的观众造成困扰。

此外,作为以“寻找百姓家的传奇”为口号的电视节目,《非常靠谱》的百姓特色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除了演艺明星与文化名人之外,很少有普通百姓能以“姓氏标识携带者”的身份走到台前讲述人生故事、畅谈家国情怀。而网络及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作为当下电视节目与广大观众沟通的重要纽带,也未能在《非常靠谱》节目中得到充分的利用。

可见,湖南卫视要将《非常靠谱》真正打造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电视节目以承担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在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就总体而言,《非常靠谱》相比许多传统文化节目,已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因内容沉闷、形式单调而形成的收视瓶颈,同时有效避免了同质化、庸俗化等“娱乐过度”现象的出现。而正是这种以文化为“体”、以娱乐为“用”的创新理念,将《非常靠谱》成功打造成了一档具有独立个性且能同时兼顾传统文化底蕴与大众收视诉求的高端电视节目。期待《非常靠谱》能够在保持现有特色的基础上,以更均衡的内容组织、更严谨的资料使用和更广泛的观众参与,切实展现出中国传统姓氏文化由古及今的历史脉络,以及中国人以家族为纽带薪火相传的文化品格。

三、启示: 娱乐应尊重文化、观照现实

随着国人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关注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正日益受到市场的青睐。特别是娱乐元素的注入,已成为此类节目改变刻板形象、赢得观众喜爱的关键所在。然而,当前许多电视节目对娱乐元素的运用,又普遍存在着庸俗化、同质化、模式化等问题。要真正在传统文化节目中把握好娱乐与文化之间的融合限度,避免因迎合观众低级需要而降低节目的文化品味,湖南卫视的《非常靠谱》节目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非常靠谱》作为湖南卫视以娱乐形式解读中国传统姓氏文化的成功尝试,对同类电视节目的最重要启示正在于,其以实践证明了“没有娱乐的文化”与“没有文化的娱乐”一样,都是违背电视媒体传播规律的。娱乐元素的恰当使用,无论对电视节目的自身发展还是传统文化的电视传承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要真正将娱乐元素恰当运用于传统文化节目中,则应遵循以下两点原则。

尊重文化是前提。班拉杜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许多人类的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显示的各种行为方法而产生的,大众媒介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媒介。[3]而《非常靠谱》作为这样一种“学习媒介”,其成功正表明:知识教化与文化宣传是电视文化节目最基本的功能。因此,传统文化节目应以更好的满足广大观众的文化需要为根本目标,首先保证对文化知识的准确、广泛传播。如果为了追求电视节目的娱乐效果而牺牲了所传播知识的准确性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那么无论再花哨的节目形式、再广泛的传播范围,都将失去其存在意义。

观照现实是关键。对于广大观众而言,最鲜活的知识与最高级的娱乐,往往都来自于曾经经历或正在体验的现实生活。而《非常靠谱》以“明星家世”、“百姓故事”与“时事热点”为线索多角度呈现传统姓氏文化的尝试,在主题选择、内容组织及表达形式等方面努力发掘历史与现实间的契合点,才能真正将传统文化现代化、高雅文化通俗化,切实满足观众获取知识与享受娱乐的双重需要。

综合以上两点可知,只有既在内容上靠了传统文化的“厚重谱”,又在形式上靠了大众文化的“趣味谱”,才能真正打造出文化与娱乐良性互动的“靠谱”电视节目。同时,也只有这样“土生”于中国文化根基之上、“土长”于中国普通百姓之中的电视节目,才能真正抵御住外来电视节目的冲击,进而在中国本土乃至海外的电视节目市场中,树立起真正有竞争力的电视文化品牌。

注释:

[1] 参见<blog.sina.com.cn/s/blog_6f3fea0f0100q2ul.html>。

世界特色文化范文4

雨花石,被誉为“天赐国宝,中华一绝”“石中皇后”,主要出产于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是六合区一张独特的名片。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六合中专”)将雨花石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了师生“兼容并蓄、至善至美”的品格和争先、坚守、忠贞、包容、奉献的校园精神。

与育人理念相融合

六合中专曾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尝试,主要通过校内外实践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然而,这些尝试始终缺少地域特色。用六合中专负责德育工作的副校长许本洲的话来说,这一探索过程充满了随意性,是“无根”和“无意识”的探索。如何让校园文化变得“有根”“有特色”“差异化”,彰显六合之魂的“雨花石文化”引起了学校领导的关注。

2011年,六合中专正式提出将“雨花石文化”融入校园,并成为校园文化的核心,以“雨花竞技,技创风流”为主题,形成了完整的“雨花石文化”体系。

雨花石的形成,经过了原生形成、次生搬运和沉积砾石层三个复杂而漫长的阶段,历经数亿年的运动变化才成型,还要经过能工巧匠的细心雕琢,最终才成为精美的艺术品。雨花石的这一演变过程被学校领导提炼为“兼容并蓄、至善至美”的品质,将其作为校园文化的内核,体现学校领导对教育的高远追求。

“经水濯而清华,遇熔炼而忠贞;呈胜景而纯朴,遭湮没而豁达;担重任而不倦,育群英而无私。”用诗一般的语言解读“雨花石文化”,丰富“雨花石文化”的精神内涵,体现了学校在育人方面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培育人、愉悦人、塑造人、发展人,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进一步挖掘“雨花石文化”的深层内涵,学校将体现“雨花石”精神内涵的“争先、坚守、忠贞、包容、奉献”确立为校园精神。这是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拓展,也是关注师生成长过程、理解并尊重其成长过程中渐进式变化与幸福感的直接体验。

在此基础上,学校将“雨花石文化”的最高追求落实到教育追求上。雨花石的美体现在“品、纹、色、形、质、声、韵”等方面,根据这些特点,学校将教育追求总结为“七行诗”:育德当如石之品,润物无声,一枝一叶总关情;校景当如石之纹,序却随机,横竖侧看总相宜;技精当如石之色,悦目如心,行行出彩齐争艳;塑人当如石之形,方圆偏倚,天生我材必有用;治学当如石之质,脆硬润泽,因材施教当无憾;求学当如石之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意志坚;为师当如石之韵,坚柔稳严,桃李不言自淡然。

六合中专通过由浅入深、抽丝剥茧般将雨花石的精神、品质、内涵等融入校园,打造“有根可循”且独具魅力的校园文化,并将“雨花石文化”与育人理念完美融合。

与专业发展相得益彰

有了完整的“雨花石文化”理论体系,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学习、理解、继承和发扬雨花石文化。六合中专领导很早就意识到,雨花石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正逐步形成一条经济产业链,传承雨花石文化、开展特色专业建设是大势所趋。学校先后开展了4次雨花石文化产业调研,邀请南京市雨花石协会来校进行了三次专业设立论证,最终在工艺美术专业开设了雨花石雕刻方向,以文化促进专业发展,以专业推动校园文化传播。

雨花石雕刻专业采用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方式,从2010年开设至今已有五年历史,成为学校推广雨花石文化的中心和缩影。据许本洲介绍,学校主要从普及雨花石知识、建立专业标准、推动产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完善专业建设。第一届学生是以兴趣班的形式组织起来的,共招收了20多名“学徒”,他们平时正常上课,遇到与专业方向相关的课程和专业实践则跟着受聘大师学习。

在雨花石知识普及方面,学校通过组织相关教师编写校本教材《雨花石美学研究》,并开设选修课帮助学生掌握雨花石的形成、品鉴、工艺加工等知识;将历代歌咏雨花石的诗词文章选编成册,让学生通过晨读接受雨花石美好品性的熏陶。与课本相得益彰,学校还成立了雨花石校外资源调查兴趣小组,让学生亲身感受雨花石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这一以雨花石雕刻专业为中心,吸引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普及方式,让雨花石文化得以散播给校园内的每个人。

建立专业标准包含雨花石的雕刻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学校聘请雨花石雕刻工艺大师作为专业建设指导专家,规范专业实训中心建设,营造浓郁的专业实训文化氛围。指导专家蔡康麟大师是六合区雨花石雕刻工艺的主要传承人,也是该工艺标准的主要制定人,经验非常丰富,拿到石头便能很快判断出其价值、可雕刻的形状、雕刻方式等。如今年过七旬的他常年在校“助阵”,既培养学生也培养专业教师,是校内推广雨花石文化的“形象大使”。

创新技艺是传播雨花石文化的有效方式。传统的雨花石工艺加工主要是抛光、拼装和制作简单的工艺用品,产品工艺简单、附加值低。学校在雨花石雕刻专业建设过程中借鉴了玉雕、牙雕的工艺方法,推出了雨花石俏雕工艺。一枚普通的雨花石通过俏雕后价值往往提高了数十倍,这也吸引着更多的学生学习雨花石雕刻工艺。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专业建设的主要职责,更是传播雨花石文化的重要途径。学校充分利用专业优势,与六合区48家雨花石工艺加工厂共同成立了“雨花石文化产业发展联盟”,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定期会晤、岗位技术培训、定标准培养等形式,有效地促进了六合区雨花石文化产业的发展。学校还邀请雨花石协会的专家和企业代表每年举办两三场讲座,让校内师生更近距离接受熏陶。

“精心打造雨花石专业文化,建特色专业,育特长学生。”学校五年来共培养了136名该专业毕业生,76人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5名毕业生在掌握了雨花石雕刻工艺技能后创业成功,实现了职教富民的办学目标,成为传承和推广雨花石文化的榜样。

以环境与活动潜移默化

在六合中专,你会流连于雨花石文化墙边,徜徉于雨花石文化大道,漫步于雨花石文化长廊,晨读于雨花石实训楼,小憩于雨花石荷池畔,驻足于“天落雨花”雕塑前。如果你有闲情逸致,还可以慢慢欣赏雨花石文化墙上按照淘石、赏石、品石、赞石、藏石、咏石、刻石、颂石等八个主题制作的八块大理石浮雕,以及长廊两边雨花石展示柜里定期更换的雨花石精品……

学校以“雨花竞秀,技创风流”为主题进行校园道路与长廊文化、墙壁文化、雕塑和园林小景等环境的设计和建筑物命名,将雨花石文化镶进浮雕、嵌入石壁,刻进师生的心中。

“第四周‘雨花之星?志愿之星’1309班张家伟同学,作为1309班的语文课代表,他每天积极配合老师按时组织同学早读;作为校学生会生活部部长,他带领全体成员每天认真完成教室、包干区、绿地及宿舍的卫生检查,并组织公布在公告栏内。这件事虽然繁杂,但他从不抱怨,兢兢业业地为校园的干净美丽立下汗马功劳……”

每周一评的“雨花之星”是学校渗透雨花石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完善、品格形成、能力提高而常设的活动,主要挖掘和表彰那些在劳动、学习、管理、志愿服务、道德等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每周一评,每次评选一位。除给予证书和物质奖励外,还在校园广播、校园网、校报、宣传栏等进行同步宣传。学校还对“雨花之星”进行跟踪观察,结果显示,凡是获得过“雨花之星”荣誉的学生各方面表现均良好。

其实,在六合中专的校园中,无处不烙下雨花石的印记。如学校先后举办了四届雨花石精品展,时间定在每年的10月份。每个班级都要上交作品,然后由学校组织专家选出精品,集中展出。除了学生的作品外,还有部分教师和大师的作品,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认识雨花石的自然美,体会其内涵美。

将学生社团冠以“雨花”之名,组织与雨花石文化相关的活动,也是校园文化的一大特色。如将校园龙狮队命名为“雨花魂”,将校园舞团命名为“雨花飞炫”,依据雨花石的意韵编排节目内容,让学生对雨花石的内涵有更深的体验;成立“雨花情”志愿者协会,每年为社会提供5000余人次的服务,内容涉及环保、关爱弱势群体、交通安全、义务献血、公益宣传等;校园文学社命名为“石韵”,文学社主办的校报命名为“雨花真彩”,每月一期,集中展现校园文化的精华……

同时,学校还结合雨花石姿态万千、个性独立、本真至善的特质,推行“角色教育”的德育工作模式,引导学生在家做一名好儿女,在校做一名好学生,在企业做一名好员工,在社会做一名好公民。

世界特色文化范文5

关键词: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郫县文化产业的资源特征:

文化产业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形态 ,既有一般物质商品的属性 ,又有意识形态属性。文化产业的特殊性 ,主要表现在它的“原创性”,要了解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必须把握文化产业资源的不同特征。

( 一 )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人文积淀

古蜀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赋予了郫县博大精深、独特神韵的历史人文底蕴,它们是今天蜀文化资源的主要源泉。现存的蜀文化资源主要有:

望丛祠:望丛祠已载入《中国名胜词典》是祭祀古蜀国望帝杜宇和丛帝鳖灵的祀祠,是全世界蜀人寻根祭祖的圣地,是全国唯一的一祠祭二主的祀祠,祠内望帝陵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帝王陵冢,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杜鹃城遗址:是成都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为古蜀国望帝杜宇建造的都邑,汉代扬雄《蜀王本纪》载:“杜宇一名杜主,代鱼凫王蜀,徙都于郫,即杜鹃城也” 至今在郫县县城北郊仍存古杜鹃城残垣。

古城遗址:是一处保存完好,内涵丰富的以城址为特征的蜀文化早期遗址,是成都平原史前古城群的代表性遗址之一,距今约4000年左右,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蜀文化孕育出了西汉哲学家、思想家易学大师严君平,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西蜀孔子”扬雄,大司空何武,宋代著名诗人张俞,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清代名将罗毓流,抗日英雄解固基,中科院学部委员萧伦,文学教授、语言学家殷孟伦,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等。客居郫县的一文人墨客如杜甫、陆游、范成大、张大千、叶圣陶等,在郫县留下深深的足迹,杜甫的《杜鹃行》、《野人送朱樱》等歌咏郫县的优美诗歌至今仍脍炙人口。

(二)民间工艺和活动极具历史性、艺术性

蜀积淀丰厚、传承数千年的民俗和民间风情,无疑也是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每年按农历次第举行的节庆盛会有:望丛恳亲大会,充分展示古蜀文化魅力,汇聚蜀商力量,促进全域开放。三道堰龙舟会,在端午节以赛龙舟和抢鸭子的活动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的地方特色。被称为“川菜之魂”的郫县豆瓣享誉全球;安靖刺绣为蜀绣精品,蜀绣作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是中华工艺美术中一颗璀灿的明珠,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

郫筒酒:是郫县郫筒镇的作坊生产的一种美酒。迄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三编”:(竹编、棕编、草编)制品巧夺天工,文艺民俗中的编织工艺:如背的荚背(一种细竹篾编的背篼)背,提的竹篼(竹编),戴的草帽(草编),扇的棕叶子编的扇子(棕编)等等。

(三)科教资源富集

郫县是成都市的大学城,有二十一所高校,近三十万大学生,每万人拥有大专学历为居西部之首。富集的科教资源,为文化创意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四)生态环境优美

地处都江堰自流灌区之首,居成都市上风上水,“八河并流”贯穿全境,空气清闲,气候宜人,是全国文明县、四川生态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际都市农业示范区、中国盆景之乡、中国韭黄之乡、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农家乐发源地。

(五)郫县古蜀文化的思想精髓

以望丛二帝为代表的望丛文化是古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望丛二帝功在田畴,望帝教民务农,死后魂化杜鹃仍然催农生产;丛帝治水劳苦功高,体现出一种以民为本、为民谋利和积极奉献的思想。望帝让贤于丛帝,体现出一种尊重人才、以人为本的思想;扬雄、严君平、司马光等历史文化名人体现出一种严谨的学术精神和科学精神。古蜀文化思想精髓,丰富了城市的内涵,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味。

二、郫县特色文化产业的现状:

(一)特色文化品牌优势不突出,缺乏品牌竞争优势

文化品牌是城市的形象,郫县文化资源丰富,但没有系统的打造,缺乏窜珠之线,资源零散,没有进行整合,未形成品牌,没有影响力,因而没有竞争力。目前有一定知名度的首推郫县豆瓣,其次是蜀绣。而最能代表郫县形象和最具研究价值的杜鹃城遗址,古城遗址,商周遗址,扬雄墓等精品文化资源未能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二)资源分散,开发利用不力

郫县文化资源丰富,但是散落在各镇村。未能保护的遗址已损毁,没有利用的已废弃,已利用的缺乏统一的规划,不能形成规模,更不能形成品牌。

目前郫县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单一,且是独立运作,没有与文化旅游、商贸旅游、现代农业旅游、特色工业旅游、教育旅游等嫁接融合。各种旅游缺少文化内涵,缺乏文化品味,文化与旅游分离,难以形成产业链。

三、郫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文化产业具有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当前发展文化产业必须着力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整合特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将对特色文化财产集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资源集聚化

特色文化资源是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基础和依靠。郫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每一个区域都有很多区别于其他区域的特色文化。依靠区位和人文优势,充实发挥城市的开放性和兼容性,经过挖掘、嫁接等方式,最大限度整合、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形成文化资源聚集效应与合力,推动文化经济产业发展。

(二)产业个性化

积聚特质、形成特色,避免趋同化、防止一般化,切忌成为某个地区产业发展的“翻版”和“复制品”,而要做本地文化产业的样板。郫县资源丰富且各具特色,按照“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古蜀之源、川菜之魂、蜀绣之乡、生态之城”等特色资源,着力望丛文化和扬雄文化的开发与建设,将文化产业与现代商务、乡村旅游、特色餐饮、特色农业等进行嫁接与融合,促进文化产业聚集发展上规模、特色发展上水平,并且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使集聚区品牌成为区域文化代表。

(三)产业规模化

特色文化产业的规模越大,市场竞争力就越强。政府应高效运用金融杠杆、贷款贴息、财政补贴等方式,带领和帮助有潜力、有影响力的优质企业、园区做大做强,增加产能,形成规模,实现高增长、高效益,同时要充分利用“郫县文化产业商会”的平台,强化其功能,凝聚商会会员企业的力量,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型产业目标。

(四)宣传扩大化

大力宣传古蜀文化的蜀祖、蜀源及人文的地位和影响,着力提高郫县的文化软实力,扩大县域的知名度及美誉度。提升望丛赛歌会为中国乡村音乐节。赛歌节将延续传统“赛山歌”的习俗,强调“乡土”和“原创”概念,以民间原创乡土音乐、民间乐器、民间曲艺比赛为内容,并广发邀请函,邀请各地民间艺人参与,促进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为国内知名的民间乡土音乐节。通过政府运作,将望丛赛歌会创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利用郫县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多方式、多渠道宣传,招大引强,精心策划“印象鹃城”项目,做亮、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品牌,使郫县——鹃城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中国的郫县,世界的郫县。

参考文献:

[1] 《成都市“十二五”规划统筹城乡发展思路研究》四川改革2009年第10期.

[2] 《成都望丛文化产业园总体策划报告》王志纲 2012年.

世界特色文化范文6

[关键词]高校 发掘特色文化 培育特色文化

[作者简介]万思志(1973- ),男,江苏淮安人,东北林业大学高教所,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036-01

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基本功能之一。大学要充分发挥这一功能,就必须具有深厚的特色文化底蕴,这也是大学发掘和培育特色文化的重要动因。大学文化表现在学校的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实验室、办学思想、校训、校风、校徽、规章制度等各个方面。但是,一般认为,大学文化可以划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几个方面。无论是综合性院校还是行业性院校,如果能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发掘和培育自身特色文化,往往会起到提纲挈领之功效。

一、发掘特色文化

1.在物质文化方面发掘本源文化。所谓本源文化是指影响或决定着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形成和特征的文化,它属于物质文化范畴。大学的物质文化范围很宽泛,包括师资、科研、管理、制度、学科、专业等各个方面。考察中外高校的文化特征可以发现,凡是有自己特色文化的高校,也往往拥有自己的特色学科。一方面,学科是大学基本功能得以发挥作用的载体,人才培养的质量、科学研究的水平、社会服务的侧重点及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都与学科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大学各方面的特色追根溯源都与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师资、学生、管理制度、建筑等特色以及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特色,它们都是学科不同方面特色的体现。可以说学科有特色,大学文化就有特色;大学文化有特色,大学就有特色。因而,学科是大学物质文化的本源,特色学科决定着大学的特色文化。发掘大学特色文化,在物质文化方面就是要发掘具有本源性的特色学科。

2.在精神文化方面发掘高尚文化。大学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发源地,其在人们心目中具有高尚性,具体表现为自由、独立、创新、宽容、不向世俗低头等。具有特色的大学精神是大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一流大学都很重视特色精神文化建设。然而,在我国,近十多年来,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不但没有特色而且呈颓废之势。不少高校紧紧围绕市场经济,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不顾自身办学条件,盲目设置热点专业和扩大招生规模,各项配套措施跟不上,结果导致教风、学风每况愈下。甚至一些教师不务正业,甘愿做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这些现象与大学的自由、独立精神背道而驰,大大损坏了大学形象,使大学精神文化低俗化。因而,为争创一流大学,必须重振大学精神,发掘具有本校特色的高尚的精神文化。

3.在制度文化方面发掘人文文化。大学制度文化既包括各项制度也包括在制定和执行制度中所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等观念因素。大学是一个思想激荡、自由探索的场所,其本身充满了人文气息,而大学制度作为一种规范,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出人文关怀。然而,不少高校的制度文化却缺少人文性,显得柔性不足而刚性有余。如在学生管理上,要求所有学生必须按部就班地学完全部课程,而没有考虑到有些学生是不需要学习部分课程的;又如在教师管理上,要求教师每年必须发表一定量的论文和完成一定量的课题,而不考虑教师的科研兴趣和能力。这些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教条化,把教师和学生当作工厂里的机器和产品,要求一致性和标准化,忽视了学生和教师是有个性的人,应当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在这种缺乏人文性的制度文化中,学生失去活力,教师失去创造力,这样的高校是无法跻身于一流大学之列的。

4.在行为文化方面发掘理性文化。大学行为文化是指学生和教师等大学主体在学习、教学、科研等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化,它的主要作用在于使全校师生员工在行动上保持一致,为共同的目标奋斗。由于学生和教师学识丰富,有理想,有抱负,社会责任心强,因而整体素质高,在行为上具有高度自觉的理性,这使得大学行为文化具有很强的理性特征。然而,目前不少高校中的学生和教师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出现了诸多非理。如不少学生不安心学习,以勤工助学名义周旋于生意场,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甚至失去理想追求,道德败坏,走上犯罪道路。又如有些教师主副业颠倒,在公司企业挣外快;学风浮躁,搞课题主要是出于经济目的,缺乏创新性。这些非理严重背离了大学追求真理、崇尚学术的本质,腐蚀着大学文化,使大学人心涣散,失去凝聚力。

二、培育特色文化

1.继承传统。高校在建设文化过程中,应当继承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否则文化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失去方向。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过程中,许多高校出现浮躁情绪,以校园占地大、高楼多、学科门类齐全、学生人数多自诩。不少很有特色文化的高校紧随市场步伐,丧失了自身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这样,不少高校因为没有继承自身的优良传统,从而在文化建设中迷失了方向。高校培育特色文化,应始终坚持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优势学科,清晰地认识到只有将传统优势学科做好做出特色,才能为培育特色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要把优势学科置于学科建设的中心地位,将有限的人、财、物等资源优先用于优势学科的建设,这样就使得学校的文化建设既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又有明确的发展方向。

2.与时俱进。高校在文化建设中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与时俱进,两者相辅相成。与时俱进的基本要求就是不断创新。高校文化建设既要随着学校物质基础建设不断创新,又要满足国家对人才和科技的新需要。不少高校在发展中存在一手硬和一手软的情况,一方面是学校的高楼越来越多,办公条件越来越好,学生数量越来越多,教师待遇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却是对国家关于人才和科技的新需要置若罔闻,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即待业,所谓的科研成果也是温室花朵,无多大实用价值。由于学校建设没有跟上时代步伐,文化建设也就缺乏新鲜的时代血液。高校要培育特色文化应抛弃规模扩张的老路,而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求最大、不求最全、只求最精”,可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适度扩大规模,将主要精力用于提高教师素质、创新内部管理体制等软件建设,不断加强和改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同时应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契机,积极响应国家对人才和科研的新需要,既培养具备绿色理念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又参与重大科学研究以解决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这些将为学校的文化建设增添新的时代色彩。

3.立足地域。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大学必然具有地域特色文化。每所高校都根植于一定的地域土壤,受该地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其文化必然打上地域文化烙印,其特色文化必然表现出浓郁的地域性。因而,每所高校在培育自身特色文化时,必须从地域文化中吸收营养成分。目前,我国高校掀起了一股争创世界一流大学之风,其中有些高校特别是中央部委高校,它们虽身处地方,却在很大程度上仅从科研、论文、师生比等量化技术指标出发,努力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而脱离地域土壤甚至中国土壤,忽视培育自身特色文化,甚至有些学校抱怨自己身处祖国边疆,这种地域环境限制了学校发展空间。高校要培育特色文化应扎根于地域,一方面,应从地域文化中直接汲取营养成分。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特色文化,如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其创新精神、拼搏精神等往往就比较突出;而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其艰苦奋斗精神、勤俭节约精神等就比较明显。身处不同地域的高校应直接吸收当地的文化精华,使自身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参与地方的经济社会建设,为地方建设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基本功能之一,高校在服务地方的经济社会建设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地方的文化气息,这对培育自身的特色文化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