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特点

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特点范文1

一、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体制改革总而言之是发展体制改革,改革实际上是发展的内容,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发展的目标就是改革的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应该是改革的长远目标。

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也应该是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发展的任务也应该是改革的任务。这样把发展与改革的目标与任务统一起来,就能更好地实现发展与改革的融合。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我们曾经概括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上面的分析,我觉得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可以与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相―致,也就是说可以把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概括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建设社会生态文明一起,构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二、进―步解放思想

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时讲了这样一段话,“我们既不能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做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也不能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看成是完美无缺的模式”。按照这样的要求,我们需要对整个的理论体系从立场、观点、方法上去把握,把中央精神和各地实际结合起来,要创造性的,不拘拟于个别的结论,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指导我们解放思想。

三、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改革是探索创新的事业,群众是探索创新的主体,要鼓励探索允许试点,包容不同的选择,谅解实验的失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明年将要宣布建成,在这个体系建成之后。需要有一个适当的途径,继续鼓励改革创新。改革之初,我国有很多东西还没有立法。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时还没有《公司法》,国家体改委制定了两个规范意见,就进行了股份制的试点。现在法律体系逐步建立、完善起来,怎么进行改革创新是个问题。法律是不允许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那怎么办?我建议:第一在立法的时候就留下允许探索的空间:第二,法律体系形成以后可以在不违背法律基本精神的前提下,采取一些特殊授权的形式,允许一些地方进行试点、探索,就像早期允许广东、福建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一样,否则,我们必然会一刀切、齐步走。

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特点范文2

主持人语

危机挑战改革,危机倒逼改革。历史经验表明,危机往往是改革的重要契机和重要起点。过去30年,中国改革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就,受到了广泛称赞,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无论是农村、城镇国有企业改革,还是财税金融体制变革,大都具有危机导向的特点。

2009年是中国改革发展十分关键的一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与国内发展阶段的历史性变化叠加在一起,使短期困难与长期矛盾交织在一起,并使下一步改革发展面临着30年来未有的困难与挑战。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全面转型的双重压力,积极主动地布局下一步改革,寻求改革的重大突破,化“危机”为“转机”,已成为当前最急迫的全局性问题。中国如何掌握“战略先机”,需要改革对策。

防止扩大投资中的“国进民退”

常修泽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教授 常修泽:在金融危机的态势之下,中国经济社会生活当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如何有效地制止经济的下滑,或者从正面来说,就是扭转经济增速的下滑,成为我们当前宏观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任务。那么在这样一个保增长、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之下,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怎么推进,就成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想这里可以从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双向互动和双向的促进来把握。通过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来进一步释放能量,通过改革来促经济增长,来保这个增长。

第一个问题,是如何通过改革,特别是推进关键领域和一些要害部门的改革来释放能量,促进经济增长。同时,还有一个角度是通过保增长,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来倒逼中国的改革。比如说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问题,还有中国经济的制度性问题,或者叫体制问题,也就是经济体制问题,这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

要扭转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增长,就不可避免地要推进资源产品的价格改革。从短期和长期来看,要把这两个结合起来,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有中期的问题,有长期的问题,当然也有短期的问题,有标的问题,也有本的问题,因此我们的构思就是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就是立足于既要解决眼前的增速下滑问题,又要试图解决中长期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根深蒂固的结构性问题。

第二个问题,在新的条件下,怎样推进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或者叫政府体制改革。经过研究,我们觉得把资源产品的价格改革放在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之首,可能是适当的。因为我们现在经济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与资源产品价格有密切的关系,这是推进改革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比较好的现实结合点,也是下一步推进改革,特别是从保增长角度促进改革的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

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特点范文3

关键词:课堂教学;重视;探究能力;培养

新课程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那么,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本人在课堂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设疑问难,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和记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思考。”读书有疑,方始是学。这是古今中外学者的共识。历史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质疑,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质疑呢?

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疑点,运用设疑技巧,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发现疑点,激发其思维兴趣,培养其质疑的习惯。如“商鞅变法”一课,就可以导入设疑(秦国的商鞅变法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假如没有商鞅变法,秦国后来能统一六国吗?),课本结束时设疑(联系商鞅变法的内容,分析其特点是什么。如何评价商鞅变法?)

其次,教师明确告诉学生一些质疑的方法。学习历史现象时要搞清楚“是什么”,探究“为什么”,懂得“说明了什么”。如,学习《中国的产生》一节时需要弄清楚:(1)什么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2)它与中的企业又有何不同?为什么会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为何分布在沿海地区而不是内地?(3)的来源为何是官僚、地主、商人而不是农民?(4)为什么说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学习后必须反思:“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资本主义为什么不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民族资产阶级为什么不能肩负起民主革命的历史使命?”……通过自学探究,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的基本内容,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最后,要求学生掌握“质疑—思考—释疑”的规律,只有沿着一个个疑问思考下去,才能弄清疑点的内涵与实质,达到真正理解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学生的质疑是教师始料不及的,甚至与教材的观点相反,教师切忌横加责难,在肯定、鼓励的同时,引导学生立足客观史实,正确对待历史,加强理性点拨,形成正确认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和制约整个教学过程的发现和教学的结果。因此,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特点、认知对象的不同,在课堂中创设适宜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如,在学习“经济体制——的实行”时,一上课,我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一、二自然段思考并回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原因、现实原因分别是什么?的弊端有哪些?你认为应该如何纠正?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并回答。后请学生分组讨论:(1)[学思之窗][历史纵横]反映了什么信息?小岗生产队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2)为什么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分小组讨论一番后,纷纷举手发言。经过各组互相提问并修改后得出正确结论。最后我再提问:“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几个小组成员之间迅速交换意见,学生很快从改革经营体制、管理体制、购销体制和调整产业结构去归纳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从对农民方面、农业方面、工业化现代化方面去分析其影响。这样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理解了知识的关键处,不仅牢牢地掌握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而且也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探究学习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二、重视课本中的史料教学,提高学生的史科分析、运用能力

历史教育从分析史料入手,尤其是从教材中涉及的史料入手,不仅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还可以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教学中,我利用新教材增加的文献资料和图片资料,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解读、判断、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如,在分析“——日军的滔天罪行”时,通过课本触目惊心的史实引导学生思考:(1)战争是残酷的,犯下种种反人类罪行的日本侵略者,也曾是上有父母下有妻儿的人,是什么使他们从人变成了灭绝人性的恶魔?(2)日本右翼否认日军在侵华期间制造的惨绝人寰的“”,认为只是在战争期间的某种屠杀,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3)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当代青年,应该怎样对待这段惨痛的历史?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当今的中日关系?我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必须冷静地剖析历史、正视历史,树立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由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学会学习,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加强纵横联系,培养学生把握历史基本规律的能力

历史事件是相互联系和承前启后的,历史上发生的一切事件都与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相联系。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充分而恰当地运用纵横联系比较的方法,把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人物事件放在一起加以分析,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在比较中加深对事件的理解,在比较中记忆知识。通过比较,从现象到本质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纵横联系法是历史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如,这里有两种方法:一是以一国历史为线索、以时间为纲的纵向联系。如,讲时期“八一三”时,可联系“九一八”、“一·二八”、、“七七”,把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的五次构成一个整体来讲述。二是以问题为线索,将同类问题或同一时间,不同国家间相类似的问题进行比较的横向联系。如,在讲述“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时可提出问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各国的经济体制进行了如何的调整与创新?你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学生对所学的苏、美、中等国经济体制的变革进行重新整理,得出基本的结论是:苏联开创了计划经济体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没有根据国情变化进行调整,改革不成功。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实行国有化和计划经济。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新的学习、思考角度的创设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了新的看点,原来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彼此借鉴,都在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这样,通过纵横联系,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知识,学会分析和把握历史发展基本规律的方法。

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如今的中学生知识面宽,他们往往不满足于课本上的东西,渴望教师能把他们带入广阔的知识领域。研究性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十分强调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实践性强,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教育教学作用,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和创新的场所,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中学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我因地制宜,选择贴近学生实际和生活的话题,组织学生开展“大埔乡土历史资源调查研究活动”,让学生全面参与活动的策划、设计、组织开展、总结反思的整个过程,这对训练学生的创新才能和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全面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了自主的发展。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就“文物保护”“环境治理”和“旅游资源开发”等社会问题各抒己见,积极撰写调查报告,并在我的指导下,由学生撰写的《大埔旅游资源开况调查报告》获得大埔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教师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和评判者,更是学生学习上的引路人和合作伙伴。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机遇,使每个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新课程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特点范文4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30年伟大历程,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1982年开始大致每隔5年进行一次,经历了六次大的改革。整体上看,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走的是一条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螺旋式上升的道路,与林德布洛姆提出的渐进决策模式相一致。因此,运用渐进决策理论研究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对进一步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概述

1.1 理性决策模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政策科学在西方学术界逐渐兴起,在政治和行政决策领域中产生最大影响的是理性决策理论。理性决策模型起源于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以“经济人”的假设为前提,“决策者知道所有与具体问题有关的目标、信息,能辨别并有意义地评估所有选择,继而从所有可行方案中挑选出最好的一种。”[1]

然而社会现实不等于理论假设,理性决策模型的假设条件遭遇到诸多障碍。它遭许多学者特别是查尔斯·林德布洛姆与赫伯特·西蒙的强烈批评。“林德布洛姆指出:决策者并不是面对一个既定问题,而只是首先必须找出和说明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与看法。比如物价迅速上涨,需要对通货膨胀问题做出反应。”[2]

1.2 渐进决策模型 本文由收集整理

为了跳出理性决策模式的框架,弥补其中的不足,美国政治学家和政策科学家林德布罗姆提出了渐进决策理论。林德布洛姆在1953年所著的《政治、经济及福利》中提出了“渐进主义”概念;在1959年发表与《公共行政评论》春季号的《“渐进调适”的科学》论文中,他又提出了“渐进调适的科学”的概念;1963年,林德布洛姆在《决策的策略》中讲其政策分析模型称为“断续渐进主义”;至此,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基本形成。

该模型的基本假定是,决策者的资源(时间、信息、金钱)有限、决策者能力有限、目标与手段的相对性、过去决策的正当性与当前决策的不可预测性、沉淀成本、政治上的可行性,所以,公共政策乃是过去政策的调整,按部就班原则、积小变大原则和稳中求变原则是渐进决策模型需要遵循的三个原则。

渐进模型有其自身的特点:渐进模型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政策制定要以现行政策为基础,不能重打鼓另开张;渐进模型注重研究现行政策的缺陷,并不强调有所创新,也不是无所作为,只是注重对现行政策的修改与补充,以弥补现行政策的缺陷;渐进模型强调目标与方案之间的相互调适,不是一劳永逸,要注意反馈调节,在试探和摸索中前进。

2.从渐进决策理论看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1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采取渐进式改革的必然性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选择的是渐进决策模式,首先取决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各地政府的行政水平发展极不平衡,行政观念差距大,因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只能采取渐进模式,通过不断尝试来得到行政管理改革的最终成功。其次,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稳定的前提下积极推进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能选择渐进决策模式。再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渐进性决定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渐进性。每一次大规模的机构改革都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的进程为主要目的,适应发展市场经济需要的政府管理体制、管理职能、管理机构和管理方式,也只有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才能逐步建立起来,这也决定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只能选择渐进决策模式。

2.2 渐进决策模型在我国改革中的运用解析

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变迁,乃至人民的生活方式都在不断发生急剧变化,因而对政府结构与运行模式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进而对我国行政机构的设置和管理方式也不断提出新的挑战。

(1)1982年政府机构改革,从“精兵简政”到“废除干部终身制”。这次改革主要是精简机构、裁减人员,最终提高机构的运行效率,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没有转变政府职能。

(2)1988年政府机构改革——从提出转变职能到开创“三定”局面。这次改革的历史性贡献是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这一命题。但是这种机构改革仍然是为了适应当时计划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这就决定了当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政府机构必须进一步改革。

(3)1993年政府机构改革——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到政企分开。中国政府首次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即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着重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并明确提出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

(4)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从建设中国特色行政管理体制到大刀阔斧改革。1998年这次大刀阔斧的改革,国务院组成部门由40个减少为29个,政府机构和人员得到大幅度的精简,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3]

(5)2003年政府机构改革——从进一步转变职能到提高政府管理水平。这次改革主要在于抓住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另外以改革重点为突破口,完善政府机构设置也是这次改革重要内容。

(6)2008年政府机构改革——从大部制改革到注重民生的服务型政府角色的构建。改革中对渐进决策模式的运用,首先体现在政府机构改革方法步骤的选择方面。其次是在转变政府职能这一改革重点上,思路逐渐明朗化。

2.3 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1)整体上继续推进渐进式改革,注意改革的连续性,适当拉大改革的周期,同时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相衔接。以“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行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理的行政管理体制”为指导,塑造公共服务型政府。

(2)坚定地以政府职能转变作为政府机构改革的基础,但要加强对转变政府职能工作和机构改革工作的分类、分层次指导。从以往的历史经验来看,机构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于精简。[4]十七大提出的大部门制改革应该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在论及转变政府职能的时候,要区分不同层次的政府,实事求是。

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特点范文5

应该说,随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确立了在农村经济中的决定性战略地位。如果说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金融体系表现出了很强的适应性的话,那么随着体制转轨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体系再也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寻求农村金融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成为必然,而这种变革和创新是根本性的,非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如何打破既有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垄断地位,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提高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成为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显而易见,发展体制外的农村民营金融能够推动农村金融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全书在概述已有的农村金融研究、农村民营金融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农村民营金融概念,指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内生出了民营金融的创新主体,农村民营金融的发展是必然的。进而分析农村金融需求以及农村金融供给情况,提出发展农村民营金融是解决资金供求矛盾的关键。从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市场准入、金融监管、市场退出等方面探讨了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发展。检讨和回顾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历程,分析既有的改革难以取得实效的原因,提出发展真正的农村信用社的措施和对策。在界定农村非正式金融概念的基础上,剖析了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制度优势及其发展的必然性。

作者力图在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贯彻理论分析与比较分析、实证分析、案例分析等有机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求对农村民营金融的发展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和准确的把握,提出农村民营金融发展的可行操作思路和措施。作者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1.重新界定农村民营金融的概念。农村民营金融指农村地区主要由民间资本构成并掌握着经营控制权进而通过资金的融通活动或借贷活动为农民、农村企业等提供各种服务的金融形式。农村民营金融不仅包括正式金融,而且还包括非正式金融,不仅包括民间金融,而且还包括民有金融。这一界定突破了农村非正式金融、农村民间金融、农村民有金融等概念仅仅侧重于某一方面农村金融形式的概括,而忽视了另外一些金融形式的局限。特别是明确提出农村民营金融系统包括农村正式金融(民营部分)和农村非正式金融两个部分,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农村民营金融的特点及其制度优势。[HT5”SS]

2.探讨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状况。重新划分了农村金融需求,并对各种农村金融需求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总结了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展望了农村金融需求的发展趋势。概括了既有的农村正式金融与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各种形式,特别是实证分析了农村金融供给对农村金融需求的满足情况,剖析了既有农村金融机构的局限性。描述了农村民营正式金融与民营非正式金融的发展概况,显示出了农村民营金融强大的生命力和良好的竞争力。

3.明确提出发展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通过比较历史和现实中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发展情况,指出其发展的必然性。但是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发展需要各种明确的、规范的制度进行监管,从市场准入、金融监管、市场退出等方面探讨了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发展。明确提出农村民营金融作为试点应该实行混业经营。

4.提出发展真正的农村信用社。检讨和回顾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历程,分析了发展真正的农村信用社是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进一步指出了目前发展真正的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障碍,提出了发展真正的农村信用社的措施和对策。

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特点范文6

关键词:医院 融资合作 利与弊 探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584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77-01

国内医院大致可分为三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社区医院、县级医院、市级医院。自2006年新医改之后,国家开始强调医院的公益性,并将公益性原则贯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通过取消药品加成的方式来减轻病人和病人家属的经济负担,适当减免其医疗费用。这一政策对病人和患者是一种福利,但从医院方面来讲,医院的盈利额便会在整体上有所下降,如果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医院终将走向自负盈亏的道路。为此,国内医院想要不断发展,通过正当渠道谋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就要开始探寻更多的融资渠道。

1 医院体制改革和融资合作现状

1.1 医院体制改革的现状。医院融资合作和医院体制改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医院实行融资合作的根本原因就是体制的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国内医院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医院内部医疗设备、技术、药品等等都开始呈现出老化、落后、亟待更新现象。再加上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国内现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已无法再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经济体制的改革也迫在眉睫。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这一宏观背景下,医院也开始推行医疗体制改革,但目前所采取的诸多措施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和解决医院的运行机制,以及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就是说,我国当前所推行的医疗运行机制改革并没有起到实际作用,改革处于停滞状态。

1.2 医院融资合作现状。医院可采取的融资方式很多,比较常见的主要包括委托经营、合作经营、租贷或抵押等等。然而在这些融资方式中,相对可行的融资方式还是融资合作经营,常见的融资合作方式有委托经营,或经营合作租赁。合作租赁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医院和商家外部进行合作,且可以在外部组建实体,双方根据合同内容进行灵活管理。在这种融资合作模式中,医院负责提供所需场地、技术人员以及相关的设备设施;外部商家则主要负责提供相应的资金、技术支持以及医疗所需的大型先进设备、医疗材料等等。

2 医院推行融资合作经营的必要性

上述提到,国内现阶段所采用的融资方式主要有委托经营、合作经营、租赁、贷款等。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国内医院由于受到经济体制限制以及相关国策的影响,无法适时将院外资金融入医院内部,促进医院经济发展。而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国内医院开始考虑融资合作经营方式,推行一院两制,以投入资金的多少来决定股份分红和各方的权利、责任意思义务。

3 医院融资合作的利弊

3.1 融资合作的“利”。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国内医院推行融资合作方式,以多力合作、共赢手段来促进医院经济增长的主要好处是:①促进医院经济增长;②深化医院运行机制的改革,使医院管理机制能够与市场经济体制相接轨实现国内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③可有效防止资产流失;四,能够维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发展等等。

3.2 融资合作的“弊”。融资合作经营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医院带来巨大利益,同时又存在一定的弊端。对于医院来说,其在发展中由于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想要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就必须从外部探寻机会,开展适量的融资合作经营活动,助推医院经济更快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医院开展融资合作经营活动所面临的风险是巨大的,而这些风险便是融资合作中的“弊”。现站在法律角度来对医院实行融资合作所面临的风险作详细分析。

3.2.1 医院产权风险。目前,绝大多数情况下,医院的院长仅是资产的运营者管理者,而非所有者,其授权范围、决策权限、财务控制及发展动因等方面均不明确。当医院对外合作项目中涉及产权归属、收益所得归属等具体问题时,极易搞不清谈判合作主体,是医院上级主管部门还是其他专设机构。因此,医院在开展对外项目合作时,其首先解决的问题是授权范围、决策权限问题,这是处理其他一切问题的最根本前提。

3.2.2 管理运营风险。管理运营风险主要是指医院内部管理行为所带有的风险因京。现阶段,我国国内大部分医疗机构都存在“一支笔”现象,医院内部所设立的相关的监督机构只是一个摆设,并不能在实际管理中起到作用.医院监督机构的监督力度小、效果也比较差。另外,国内还有一些医院并没有没置专门的法律部门,医护人员以及医院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强,不能做到事前预防、事中审查,事后应对来规避法律风险。

3.2.3 品牌归属风险。目前,在对外合作时,医院最应关注、重点警惕的是以品牌等无形资产开展的项目合作。由于品牌输出首先攻击的是市场需求而非供给,主要利用医院廉价的人力和资源,加之受众认可的品牌效应来提供医疗服务。目前,固有医疗机构展开医疗项目合作时,一方面缺乏品牌价值意识,很少利用自身品牌价值来加码,谈判利润分成,隐形损失较大。另一方面缺乏品牌保护意识,当运营多年的品牌价值显现时,不懂得利用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来保护现有利益,甚至被合作方占得先机。

3.2.4 过程审查风险。合同是规范合作双方行为最基本的约束性文件,是规定合作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文书,是解决合作双方争议问题的根本依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签订合同时未对合同条款逐一措辞修订、严审把关,导致医院方权利偏少、义务加重。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不断深化,国内医疗事业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也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逐渐从传统的经营管理机制中转变出来,与时俱进的引进了融资合作经营方式,从根本上作了相关的改变。然而鉴于医院服务的特殊性,融资合作经营除了能够给医院带来利益之外,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巨大的经营风险,这就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对融资合作有着正确的认识,并认真做好利益权衡,以免融资合作失败,给医院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