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盈利模式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盈利模式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范文1
关键词:创意企业 战略管理 平衡计分卡 绩效评价
一、创意企业内涵与盈利模式关联性
(一)创意企业内涵
什么是创意企业?对此人们的看法不一。明确创意企业之前,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创意。在研究创意企业基本内涵的过程中,主要焦点集中在“创意”二字。传统企业形成与发展基础依靠的是土地、资本、劳动力以及各种物质资源等基本生产要素,而创意企业的形成与发展,最主要的是依靠“创意”而形成。此时可将“创意”视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其具有无法定量、估价难等特点,“创意”作为一种特殊的成产要素,很难通过市场来一次易获得。“创意”自身无法进行定价和估价。因此如何评价“创意”的内在价值,就需要通过建立企业的方式,来综合对“创意”进行评价,由此形成了创意企业。严格意义来说,创意企业是由创意而产生的,因此创意企业除了具有一般企业特征之外,更多的为评价“创意”所带来的生产力而存在。
促使创意企业形成与发展有两个主要机制,一是企业交易机制,二是产权机制。企业交易机制是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通过一系列的契约而形成的。企业作为契约性的主体,同市场其他签约人形成一系列的经济交易。创意企业根据创意对外界的资源进行新方式的粘合,通过市场对新产品的需求程度得出客户对新商品的期待,进而对创意的价值做出准确的量化。企业产权机制对创意利用进行最终的评定。产权机制就是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安排机制,获取剩余,实现价值是产权机制的核心。
笔者认为创意企业是以创意为中心,以商业运作方式和参与市场竞争为主线,通过学习和知识创新为顾客提供具有创意的产品和服务。创意企业最主要的特征是:以创意为核心要素,粘合其他生产要素,构建盈利模式。
(二)盈利模式与创意企业形成与发展的关联性
所谓盈利模式就是企业有效诊断和辨别在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创造因素,并在经营过程中通过利用各种资源寻求利润来源和创造利润的机会,通过一系列制度和安排所形成的生成价值、创造价值以及分配价值的组织机制和框架。通过前文关于创意企业的定义,发现创意企业的形成与发展与盈利模式之间存在高度关联性。
一方面,盈利模式是创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创意企业通过利用知识创新和提供创意产品和服务来实现价值,在实现价值的过程中这种知识创新与创意产品必须通过参与市场竞争、按照一定的竞争法则来加以实现,因此控制成本投入、探索更多的价值增值要素成为关键。盈利模式是创意企业创造价值的一系列制度安排,通过固定和系统化盈利模式,可以为创意企业提供更多的价值创造来源,提升创意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另一方面,创意本身就意味着盈利模式创新。创意作为一种可以物化的资源,可以为盈利模式构建提供支持。创意本身就可能是一种盈利模式,或者创意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和服务来弥补市场的空白。纵观世界许多知名创意企业,其本身经营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都和创意有关。
二、基于盈利模式、平衡计分卡的创意企业战略管理 框架的构建
(一)企业战略管理与盈利模式
战略管理是针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一种总体规划。战略管理也可看作是企业的一种总体发展理念的具体表达。创意企业离不开创意的支持,通过高端的科学知识加上创造力打造出来的新产品从而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创意企业得到收益的方式是战略管理。企业通过对原有创意中的不足进行不断的完善,获得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大众心思的产品,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使得企业的发展进入正常的发展时期。创意企业是将创意进行物化,通过新的产品获得的收益,从而实现自身的收益,为企业发展创造经济条件。这是创意企业的生存之本,也是立身之道。因此创意企业战略管理框架需要围绕如何进行更好的创意,将更多的创意聚合到一起,从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盈利模式。产业的这种增长离不开企业的发展规划。合理的规划使得企业可以取得更大的收益,这种管理模式是盈利模式。盈利模式是在企业获得收益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于创意企业来说,盈利模式的建立与其自身的特点分不开,因此,创意企业的盈利模式必须结合创意的特点开展。创意企业在制定盈利模式时,应将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有效地提高内部工作效率,实现资源与人力的充分利用。
盈利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根据市场、企业等多个方面的需求制定出来的,也就是说盈利模式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调整。之所以将盈利模式的构建视为战略管理的核心,是因为盈利模式的存在是创意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战略管理就是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服务的,显然战略管理的主要内容必须围绕盈利模式构建来进行,没有了独特创意,就无法形成独特的盈利模式,没有了盈利模式,战略管理将成为空谈。
(二)创意企业战略管理与平衡计分卡
创意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容和范围包含企业的方方面面。平衡计分卡主要内容有财务、内部学习、客户和内部经营思维维度。该方法也是一个新企业进行绩效考核的办法。该方法最开始的目的只是对企业的绩效进行管理,从而制定一些策略以能够达到战略目标。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平衡计分卡就是企业加强绩效管理的一种工具。结合平衡计分卡的内容,将创意企业战略管理规划为四个维度。
1.为顾客创造价值。顾客是创意企业获得收益的根本,顾客对于创意的满意度和企业的盈利模式有很大的关系,一切业务的开展应紧紧地抓住客户的需求心理,为顾客创造出更多的价值。采用为顾客创造价值实现企业自身发展的经营理念。
2.提高财务效率。财务的效率是企业进行快速运转的标志之一,任何一家企业进入发展期后,财务部门的运行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创意企业中,财务效率也就意味着创意与资源的连接是否紧密。当创意对资源利用的效率低时,创意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收到的效果就会较差,盈利模式面临破产,整个企业处于高风险的环境中。
3.不断学习。创意企业与其他的企业相比更加需要新的知识和技术,需要保持与时代的一致。因此,必须不断地进行学习才可以为企业发展带入新的发展元素,保持盈利模式的健康发展。只有建立完善的内部学习和知识创新机制,才能使创意企业具有深厚的创意内涵,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创意企业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动力。
4.人力资本培养。人力资本对于任何一家企业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意企业需要不断地产生创意维持公司的发展,对于人才的渴求程度更大,人才成就创意公司,为创意公司的成长带来希望和智慧。当缺少人才时,企业的处境就会变得十分艰难。企业提高对人才的重视程度,是企业不断发展下去必须采取的措施。从内容来看,企业战略一般包括了发展战略、竞争战略以及职能战略。而战略管理也是围绕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对于创意来说,盈利模式的构建是创意企业实现企业未来发展、参与市场竞争的根基,而提升财务效率,加强内部学习与知识创新以及培养人才则是战略管理所需要完成的重要职能,只有奠定好根基,完善各项职能,才能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创意企业战略管理目标,提升创意企业战略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三)创意企业战略风险管理
“创意”包含着很多不确定性,创意企业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今天的“创意”可能到了明天就不是“创意”了,单纯的“创意”有时是可以复制和盗取的,因此创意企业其实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在战略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就是要对创意企业在创意初期、发展阶段以及发展稳定期进行风险诊断,以发现潜在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从源头上对风险加以控制和防范,从而为创意企业保驾护航。对于创意企业来说,风险的管理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盈利模式的风险。任何一个“创意”都要受到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因此按照创意构建的盈利模式同样的也要受到各种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创意企业发展后期,涉及到的因素和内容是非常多的。单一的盈利模式很可能难以满足实际的需要,难以处理现实中的问题。在迅速扩展中,对盈利模式修订的不及时很可能造成模式上的漏洞,影响到实际的工作。一旦大的漏洞突然爆发,会将企业带入发展的困境中,甚至直接失去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因此,企业需要建立起对风险的管理系统。
其次,创意思维的固定化、死板化。创意思维受到了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人员心情、思想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很可能按照习惯性的思维进行创造,得到的作品没有新意,得不到推广。创意产品化是创意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产品是创意思维的实在载体,也是创意中思维性和知识性的载体,是创造者意念的表现。一旦产品失去创意顾客会不接受,难以适应市场失去发展的机会。
最后,对战略风险进行度量和评价。企业必须对战略风险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企业发展的前景作出准确的判断。战略风险的度量和评价的方式既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战略风险评价的标准可以从创意思维、产品、市场三个方面进行,最后得到综合的评价,通过综合评价这三种风险,可以对创意企业未来面临的风险有个总体的把握,有助于制定合理科学的风险控制与防范策略。
(四)创意企业战略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是整个战略体系中最后的部分。绩效评级是企业对企业发展中取得成就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反映的最有利的交流方式。一般情况下,在绩效评价时会结合企业获得的数据进行集中的分析处理,发现企业战略中问题的所在。战略绩效的统计方式和统计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最常见的方式是EVA、投资回报率等。绩效评级的方法可以对经营风险进行客观的评析,得出企业发展所需的信息。根据创意企业的特殊性,企业更适合采用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方法,对企业的内部工作和企业成长等作出评价。平衡计分卡这种方式对于创意企业来说,可以将企业中面临的问题充分的展示出来。采用平衡计分卡的方式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价,可以提高创意企业的评价精度,也可以完善企业的整个战略管理系统。
三、优化创意企业战略管理的策略
(一)不断拓展创意企业战略管理内容
首先,盈利模式的构建是创意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创意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容必须以企业盈利为目的进行。根据企业的发展和需求,建立一些与盈利相关的评估系统和考核体制,目的是为了确定建立的盈利的风险性和对盈利模式风险性的考察,一个创意企业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立盈利模式时要让该模式具有独特性,避免其他企业复制和类同,给企业带来损失。然后,要确立战略风险的位置并加以控制,在对风险进行控制时,要对企业创新的风险、产品本身优化的风险以及市场的风险进行控制。在对企业创新模式进行管理时,可以通过平衡计分卡来实现,通过考核该模式绩效来突出,同时要做好企业内部和顾客的联系,将企业的财务效率和企业的效益最大化。最后,要指明的是要对企业进行定期的调整。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企业的内外部调整和战略调整,根据不同的目标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风险处理能力
对于创意的风险管理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主要是创意的思想、产品自身的风险以及产品市场销售带来的风险。(1)建立相关的风险管理机构和系统,收集与创新思维相关的风险信息,并且研究出该风险引起的主要原因,从而避免该风险的发生。(2)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系统,在风险发生前提前识别风险使损失最小化,同时要对风险引起的后果进行评估并确定相应的应对方案。(3)建立风险快速反应预警系统,在产品销售时对一些风险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及时处理,避免这些风险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损失,降低这些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同时对风险带来的结果进行处理和控制,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成本。
(三)引入平衡计分卡,细化战略管理操作框架
平衡计分卡能更好地将企业和顾客联系起来,提高顾客的价值和产品的质量,加强顾客对产品的认可度。通过平衡计分卡的管理可以将企业的创新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包含学习、顾客的价值等,这些是平衡计分卡的作用的体现。
企业的战略目标就是企业和顾客之间的关系的界定;企业内部流程的经营也是决定企业能否达到战略目标的一个因素,对于创意企业来说建立好与顾客之间的关系是战略的关键,对于创意企业的运营主要由创意项目的研发、客户的经营管理以及和其他企业合作组成,对不同的盈利模式创意企业,其对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也不同。Z
盈利模式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范文2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流通企业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产生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变化,然而这些变化在给流通企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给流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同时,也暴露出了流通企业现有盈利模式方面的不足,流通企业须从经营方式、增长方式、组织架构等方面做出改进,以增强其盈利能力,应对现有经济发展的特点。本文从供应链的视角出发,为流通企业的盈利模式改进提出新的思路,以促进流通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供应链;流通企业;盈利模式
【基金项目】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校级课题项目(cdyjd2014004)。
【作者简介】赵姣姣,新疆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战略管理。
一、引言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生产活动中的分工越来越精细,交易活动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二者矛盾的不断加深为流通企业的出现提供了经济根源。流通企业的产生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一两难冲突,从而推动经济不断发展,效率不断提高。流通企业能够专门从事交易的活动,提高交换的效率。因而,可以认为流通企业的本质就是交易的专业化生产者、提供者。然而,流通企业的利润发展空间受到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两头的挤压,商品的流通是供应链的重要环节,以供应链的视角来研究流通企业的盈利模式,从供应链的前后向进行整合,实现“产—供—销”环节的一体化发展以及企业拓展业务的增值,来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对流通企业的经营发展、获得持续的盈利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二、理论研究综述
关于盈利模式的研究,不同的学者观点各异。其中的一种观点是将盈利模式视为商业架构,王方华、徐飞(2005) 在其出版的《利润胜经》一书中认为,盈利模式是企业通过对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及对企业自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资源进行整合而形成的实现价值创造、价值获得和利益分配的组织机制和商业架构。而另一种观点则将盈利模式视为盈利的方法,即认为盈利模式是寻求企业的利润来源、利润的产生的一种方法。汪旭晖(2010) 基于价值链角度对盈利模式进行研究,认为新型盈利模式的创新需要流通企业观念的转变,要将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与企业文化的创新相结合,通过有效的供应链协同降低企业成本,通过生鲜直采、贴牌、自有品牌商品开发等方式实现价值的不断可持续化增值,进而实现企业盈利。
近年来,现代管理理论得到了不断发展,特别是一些新的理论开始出现如流程再造等,“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也开始出现,供应链管理逐渐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法之一。供应链的形成就是企业上下游之间一种网络结构关系的形成,是由上游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商开始到制造和分销商、零售商、最终客户的网络结构组成的一种新的业务流程。一方面从企业的内部结构来看,供应链包括了材料采购、加工制造、产品分销等各个部门,这一部分可以被看成企业内部的供应链。另一方面从企业的外部网络来看,则又包含了原料的供应商、生产制造商、分销商以及最终的用户,而这一部分又可以被看成企业外部的供应链。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对其各个流程进行再造,可以使供应链各环节上的交易、物流等成本大幅度降低,进而达到增加流通盈利空间的效果。同时,基于供应链整合的新的盈利模式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潘文安(2009)经过调查研究,从供应链合作企业之间的关系角度探讨了供应链整合能力对相关利益者之间合作绩效的影响。该观点认为,供应链内、外部整合能力对企业间的合作绩效存在着直接的影响,对供应链外部的整合能力是提高企业间合作绩效从而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力量。由此认为,对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与企业绩效的提高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李飞、汪旭辉(2006) 对中国零售业发展中的零与供之间的关系和盈利模式发生转换之间的矛盾进行了分析,认为零售商对价值链的优化和改进应紧密联系其主营业务的盈利模式,并以沃尔玛和宝洁的合作为例介绍了供应链整合的方式。李凤珍(2011) 对我国零售业的盈利模式进行探析,提出了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和创造,打造和谐零供关系的思路。
三、流通企业传统盈利模式特点及不足
虽然我国流通产业正在迅速发展,但流通企业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得到快速增强。我国流通企业的盈利模式基本上是照着国外学,但是最传统的“进销差价”模式仍然占据着主要地位,其特点也很明显,流通企业主要是以产品的分销为中心,利润的获得主要是通过转移企业的商品价值,而不是依赖于企业之间的互相合作,上下游的企业之间完全是一种买卖关系。而“通路费用”模式和“类金融”模式则在大型流通企业中较为普遍。在“通路费”盈利模式中,流通企业凭借其强大的产品分销能力控制了上游生产企业,由此来向上游的生产企业收取一定的通道费用。“类金融”盈利模式主要靠对货款占用,从而进行规模扩张和重新投资来获取利润。从以上我国传统的流通企业盈利模式来看,传统流通企业的发展及其盈利模式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 流通企业规模较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流通产业的发展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可以通过扩大经营规模,使每一单位的商品或服务的成本减少、收益增加。流通企业为了使利润增加,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扩大其规模,以降低经营成本,获得更多的利润。然而,我国流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通过规模经济盈利的能力普遍比较低下。
(二) 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盈利渠道单一
一方面,近年来世界一些大型跨国零售公司,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等通过现代供应配送系统,运用采购、并购、网点扩张等手段大肆抢滩,现已掌控着全球范围最大的商品流通量。有限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地被一些外来力量不断侵占,原来市场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必然受到挤压,市场份额不断缩小,盈利能力随之下降。另一方面,传统流通企业盈利渠道单一。一是通过较低成本采购,并以高于其进价的销售价格出售给消费者,以赚取其中差价,或者是通过销售量的加大和规模的增加而获取厂家奖励。二是通过提供仓储、运输等简单的附加服务获得一小部分的利润。
(三) 流通成本高
流通成本的高低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流通基础设施以及市场环境状况、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决定一家企业盈利多寡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我国企业流通成本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并且一直居高不下。在我国商品的销售价格中,流通成本占了半数左右,这一比例远远高出了西方发达国家。
四、供应链视角下新型流通企业盈利模式特点及优势
(一)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1. 全面性。从供应链视角出发,把供应链上的每一个企业都看成是一个节点,研究重点为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整合企业之间的各种物流、信息、资金等,达到降低成本、快速反应、共同盈利的目的。
2.利益的协同性。流通企业供应链管理是建立在利益共赢基础上的,各个节点企业间实际上是一种合作性的竞争关系,实际上这也体现出了企业间核心竞争力的互补效应。当代的竞争也逐渐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亦愈加紧密,流通企业应关注如何扩大整个产业链上可供分配的总利益,而不再是利益分配的比重。
3. 信息的共享性。信息能否得到充分共享是流通企业能否及时对市场需求变化做出反应的前提,也是供应链上企业合作的基础。流通企业供应链的管理已从企业的内部扩展到了企业外部、从企业内部信息化扩展到企业外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互相协作。信息能够在企业间共享,才能为供应链进行有效和敏捷的反应做出保证。
(二) 供应链视角下流通企业盈利模式
供应链视角下的流通企业盈利模式通过供应链管理,再造流通企业的业务流程,加强企业间合作,降低各种交易成本、物流成本等,增加盈利的空间;也通过对设备共享、减少库存量、减少其他各种资产的占用等,以较少的资源投入量,获得更多的投资回报,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有效地解决我国目前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增强市场竞争力。图1为以流通企业为核心的产品供应链。
(三) 供应链视角下流通企业盈利模式与传统模式比较
供应链视角下的流通企业盈利模式是基于传统盈利模式发展起来的,通过比较分析两种盈利模式的不同(表1),可以给流通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芮明杰,袁成,胡金星,聂子龙.我国流通企业盈利模式的创新研究[J].当代财经,2005,(13).
[2]王方华,徐飞.利润胜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李飞,汪旭晖.零售企业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6).
[4]汪旭晖.关于中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问题的战略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10,(8).
[5]李凤珍.我国零售企业盈利模式分析[J].流通经济,2011,(11).
[6]刘颖.基于供应链整合的本土零售企业盈利模式研究综述[J].市场周刊,2013,(2).
盈利模式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范文3
引言
证券市场作为现代金融市场的核心,证券公司则是重要的参与主体,这对我国的证券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在新的发展阶段,证券公司面临着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为了能够对证券公司的发展得以健康规范的进行,就需要采取新的盈利模式。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在受到内外环境变化的基础上,需要理清影响因素,构建新的盈利模式,从而使之能够适应当前的市场发展,所以加强这一层面的理论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一、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及其发展现状分析
1.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内涵分析
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主要是经济体在投入经济要素后获取的现金流方式及获得其他经济利益手段的混合,主要的核心就是对现金流入途径组合的获取。现阶段对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理论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本次的研究主要从几个层面来说明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从盈利的途径层面来看主要就是能为证券公司带来盈利来源的业务,途径愈多就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就愈强。而在方式上就是通过途径获得收入过程中借助的一些媒介[1]。将证券公司盈利模式中业务结构合理化的呈现就能够让其收入结构更加的均衡,在资源的配置上要能得到优化,对盈利模式的不断完善更新能使其更好的顺应资本市场发展。
2.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发展经过了几个重要的阶段,并逐步得到了完善,从发展初期的资本规模小以及资金实力有限,内部组织结构不完善等,随着时代的变迁,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现今我国的证券公司在经纪业务以及证券自营和资产管理等方面占据了大部分总收入,其中在经纪业务层面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占有比例较大,我国的证券公司开展证券经纪业务最为主要的形式就是营业部制,并已经从坐商向着行商进行了转变,而微型营业部的逐步设立也从成本上远低于传统营业部,而法律上的逐步完善也对证券经纪人队伍的发展提供了保障[2]。
另外,目前投资银行的业务层面在业务范围上主要是局限在IPO和证券发行与承销上,而像股权质押融资、约定式购回等业务的收入也有着一些不稳定特征。再者就是自营业务,这是指我国证监会批准经营证券自营业务的证券公司采用筹集资金,并在自己名义账户下实施的有价证券交易并获利的行为。券商收入来源中自营业务和市场的关系较为紧密,所以就有着不稳定性。最后就是在资产管理业务层面,通过专业信息优势来对客户委托对客户资产的管理运作。
二、证券公司盈利模式主要问题及问题成因分析
1.证券公司盈利模式主要问题分析
从我国的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发展情况来看,在诸多层面还存在着问题有待解决,主要就是收入的结构层面有着不合理的状况,其主要是依靠着经纪业务来盈利,来自投资银行及自营业务收入对总收入贡献相对比较小,所以在收入的结构上就取决于业务结构;加上资本市场的不发达,那么在证券公司拓展新业务能力以及空间上就会受到重要的影响。由于在业务的结构层面受到诸多限制就会使得收入的结构只能够向着低端二级市场经纪业务集中,最终就造成了证券公司在收入上不能够稳定[3]。
再者,我国的证券公司间的业务分工相对比较混乱,竞争激烈,存在着显著的行业周期性特征,证券公司的利润和市场大盘的交易有着重要关系,所以就会受到经济环境和国内外政局动荡影响。除此之外就是在监管的手段以及政策层面相对比较严格,所以这也会对证券公司起到制约作用,对监管的重视而对业务的轻视就会造成证券公司的自主活动空间范围变得狭窄,对一些新的业务的拓展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此外就是盈利的方式较为单一化,以及盈利的理念层面相对比较落后,对实际成本的控制相对乏力,这样就造成了证券公司的固定成本相对较多。再有就是盈利的状况不是很稳定,对传统的几种业务的依赖性相对比较大。在风险管理的能力上也相对较弱,主要就是券商风险意识不强以及内部风险组织制度不合理,风险技术水平低等等。这些层面的盈利模式问题要能够及时的进行解决,为创新模式打下基础。
2.证券公司盈利模式问题成因分析
造成证券公司盈利模式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层面来说,主要是由于证券市场化制度层面存有缺陷,证券行业发展初期采取的准入制度较为严格,所以在垄断利润上就有着重要显现,在固定佣金制度的逐步取消下,准入制度也逐渐地放开,而从我国的政策市场来看,系统性的风险层面相对比较高,再有就是创新业务的开展在政策层面的规范也没有得到完全建立,所以证券公司就不能顺利的开展新的业务来获取利润点。这在证券公司的业务结构趋同性上就有着体现,造成缺少差异化的经营格局[4]。
另外从政策层面以及市场层面来说,由于政策环境的不完善以及市场机制的缺乏合理性等,比较容易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在内部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以及缺乏创新精神和风险意识薄弱等也是造成问题的重要成因。
三、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创新策略探究
第一,对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创新要能够从多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在盈利模式的创新原则上要能遵循。主要就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及创新性原则,还有要对国外发达市场的成功经验进行借鉴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将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创新效果得以有效呈现。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层面来看,证券行业建设发展不能够只是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对长期的发展得不到重视,这也是券商重构盈利模式的重要基础。
第二,从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具体创新上就要能将经纪业务的发展观念进行转变,将业务能力得以提升并抓住发展的重点,将业务的转型得以顺利实现。所谓观念转变,主要就是将依法经营和规范经营的观念得到有效落实,并要把实际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将发展能力得到有效增强并树立增值服务为核心的理念。同时也要注意,要把服务质量得以提升,就需要加强业务能力的实践,为客户的资金安全提供保障,以及深化和拓展通道业务等,将产品的多样化以及客户机构化和交易非现场化得以实现。
第三,要把核心业务作为基础,将业务结构得到有效优化,从我国的证券行业中能够发现,各个券商并没有实现业务上的差异化,同质化现象相对比较严重。所以我国的证券公司就要能够和自身的资本规模以及服务特色、人力资源等诸多层面的因素相结合,打造核心业务,构建有着层次性和多元化的业务结构,将业务间协同效应得到充分发挥[5]。同时,证券公司还可以采用增资扩股的方式以及兼并重组的途径对业务的规模加以扩大。
第四,从业务的创新上要进一步加强,这是对证券公司盈利模式改变的重要渠道,在这一过程中要能将证券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随着业务转型的速度得到进一步深化,在信用交易类的业务层面就将会成为证券公司盈利模式优化的重要因素。在新三板和个股期权在内的做市商业务发展就代表了创新发展的方向,证券公司也要能够从个股期权做市商业务中获取丰厚利润,并逐渐成为稳定利润收入来源。
第五,对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创新还要能在监管层面进行加强,从而推动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改变,主要就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创新以及差异化的服务目的及实质就是监督层迫切希望拓宽证券公司业务领域作为手段,对实际的问题加以解决。不仅如此,在风险管理的体系完善层面也要能够加强,首先就是要能够树立科学化的风险管理的理念,证券公司的全部业务要能够在风险可控范围内加以运作[6]。再者就是要构建风险管理组织的模式并使之健全的呈现,还有就是对风险评估以及计量体系要合理化的构建,以及在风险的规避机制层面得到完善化。
盈利模式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范文4
摘 要: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社在当前社会中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数字出版的出现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流媒体技术、存储技术、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融合传统出版的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业。数字出版业的出现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快速、高效成为数字出版的显著特点,它对传统出版业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在当前数字出版背景下,传统出版社该如何有效进行发展,以达到盈利最大化?笔者在此以传统少儿出版社的盈利模式的探析来探讨这一问题,它对于传统出版社的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数字出版 传统出版社 传统少儿出版社 盈利模式
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在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数字出版的出现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流媒体技术、存储技术、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融合传统出版的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业。数字出版在我国的起步虽然比较晚,但其发展速度极快,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已经形成了网络图书、网络期刊等新业态。
据统计,2006年数字出版产业达213亿元,到2009年的产值是2006年的3.75倍,年均增长率超过55%,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数字出版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不得不让我们去思考,去对传统出版业的发展进行重新的认识和思考,首先要正确认识数字出版为何在当前社会能够取得如此瞩目的成就,从当前社会发展来看,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 数字出版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
21世纪是电子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为整个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数字出版业借助新时代的高新技术,从传统出版业中分离出来,抓住机遇,迅速崛起,成为一匹黑马快速占领市场,所以数字出版业符合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
(二) 从其本身条件来讲,数字出版快速、高效的特点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当前社会行业间的竞争更多的是竞争产品和服务的效率,人们更多的愿意去接受那些快速而高效的产品和服务,而数字出版业借助计算机等高新技术,透过互联网和其它设备来提品和服务,其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因此为消费者提供了快速而又高效的产品和服务,这样就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三) 数字出版业的载体更能吸引消费者
当前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电脑以及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智能手机的出现和普及,为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载体,人们通过电脑上网来阅读自己喜欢的内容,或者通过智能手机来阅读自己喜欢的内容,这样既方便,又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更能吸引消费者。
(四) 数字出版业产品的成本更低,更具竞争力,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数字出版业的产品,因其环节少,成本低,价格自然远远低于传统的纸质产品,这样更具竞争力,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今更多的人愿意去在网络下载免费的电子书来进行阅读,而不愿购买纸质图书来阅读。
综上所述,数字出版业因其独有的优势而迅速发展,这对于传统出版社的发展来说是巨大的挑战,然而对于传统出版业的发展来说又是一次极其重要的机遇,面对来势汹汹的数字出版业,传统出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运行和发展,这对于今天处在数字出版背景下的传统出版业来讲至关重要,所以笔者在此以在数字出版背景下的传统少儿出版社的盈利模式的探析来探讨这个问题。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面对数字出版的迅速发展,传统少儿出版社要更好的进行发展,必须迎合数字出版的发展,而不能逃避这一现实,在这一基础上,转变传统的盈利模式,才能够在今天的出版行业的发展中立足,那么传统少儿出版社该如何转变盈利模式,又成为问题的重点和关键所在。
先谈谈当前传统少儿出版社的现状。
(一) 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
传统出版社的纸质图书虽然还是市场的主体,但是其市场占有率逐年的下降,究其原因就在于数字出版业的迅速崛起,更多的孩子和家长更愿意选择数字出版物,加上政府的政策支持,数字出版业更是如虎添翼,迅速发展,这样传统出版社的纸质图书的市场占有率逐步下降。
(二) 传统出版社图书出版的周期长。
传统出版社的图书有其生产和销售流程,而这一流程的周期比较长,一般消费者拿到图书所需的时间相比较较长,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读着更愿意选择数字出版所带来的便捷服务。
(三) 传统纸质图书定价相比较过高。
传统的纸质图书因其生产和运输成本比较高,其定价就相对比较高,这样读者就更加愿意接受价格低廉的电子图书。加上,电子图书采取先免费阅读20%内容后再决定是否在线支付阅读,这样的模式更能吸引年轻的读者选择。
面对传统少儿出版社的现状,在数字出版背景下来探析如何转变传统少儿出版社的盈利模式,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转变。
(一) 建设专业少儿出版门户网站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数字阅读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普及,网民人数的剧增,使得互联网的巨大力量迅速显现出来,阅读对象和阅读方式的数字化,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出版转型,实现产业的升级是当前传统出版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专业少儿出版门户网站符合整个社会的要求,同时,传统少儿出版社也可以开拓多元化营销渠道。
(二) 转变观念,融合数字出版技术,建立专业的数字出版机构
互联网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而智能手机又使得手机阅读成为人们重要的阅读方式之一,所以传统少儿出版社要成立专门的数字出版部门,研制和开发具备教育的儿童作品,发展适合读者习惯的平台,来更好的盈利。
(三) 转变主导观念,将读者要求作为主导,树立服务观念
传统少儿出版社的发展必然要以读者的需求作为主导,因为市场经济环境下,必须以市场需求作为战略导向,而市场需求即就是读者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出版符合读者需求的图书,以此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究其根本是服务和产品的竞争,出版读者需要的图书固然重要,但优质的服务同样是企业之间竞争的关键所在,把服务作为企业的根本职能,才能在竞争中占有有利地位。
(四) 与数字出版社合作,实现互赢。
当前数字出版虽然发展迅速,但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数字出版盈利模式尚不成熟,还处于探索阶段,传统出版社发展了这么久,其盈利模式以成熟,这样与数字出版社合作,可以实现互赢。
(五) 培养数字化出版人才
要实现与数字出版的合作,就必须培养数字化出版人才,这样更加有利于传统少儿出版社盈利模式的转变。如果不懂得数字化出版,根本就谈不上盈利模式的转变,很多传统出版社的高层管理者根本不懂数字出版商业模式,这样对于企业的盈利模式的转变来说,根本行不通。数字出版是一门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所以传统出版业的发展必须培养专业的数字化出版人才。
总结:传统少儿出版社的发展,必须转变其盈利模式,盈利模式的转变既要保证自身本来的优势,又要增加自身的竞争力,这样才能够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能够更好的发展。(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盈利模式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范文5
创新对于一个国家来讲,不仅会加快其前进的步伐也会缩短发展历程,商业模式贯穿一个企业的进展全过程,见证企业的成长,商业模式的成功标志着企业所处的经济地位。经济手段的不断变化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强大动力,信息和管理技术相融合是现代商业模式的基本要求。
一、商业模式的角色和地位转换过程
1.在古代时期,商业模式理论还没有产生,但古人的智慧已经从中获得一些有用经验。曾有记载“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物,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在市场中,以交易为获得手段,以自身需求为交易目的,在交易的前提下,所组织的各种商品信息,宣传手段和性价比构造都是商业模式的内容。传统的商业模式以简单的“需求―交易―获得”流程为代表,其运行要求较低,规矩较少,较为实用和便捷。
2上世纪90年代是商业模式发展的黄金时期,做出最大贡献的当属信息技术,它以强势的姿态挤进市场经济发展,商业模式理论正式进入人们的生活。在信息阻塞的时代,消费者无法正确了解商品的实用性和优越性,存在信息传递的困难,而且交通闭塞无法为商品提供便捷快速的运输方式,在经营者和投资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信息闭塞,阻断了可利用商品的发展前途,信息技术在经营者,投资者和消费者三者之间有信息传递的作用,为合作提供了条件。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市场营销手段和企业经营管理模式都有一定程度上的传播,为促进企业商业模式的发展提供动力。
3到20世纪中期,商业模式进行了一次变身,在市场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人们对于圣夜模式体系开始进行探索。时代变革催生了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推进了时展,在这一循环过程中,具体的表现为人们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交易而是将目标建于超市,专卖场等新颖的经营方式。商业模式是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发酵剂,以丰富多彩的营销手段为具体表现,加快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使得商业模式融入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二、关于对商业模式的具体理解
1商业模式的基本概念
商业模式在企业发展中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作为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纽带,肩负着重要的市场意义。商业模式的概念没有具体定向,只是根据企业的选择所总结的一些概述。可从经济角度,管理角度,发展战略角度来看待商业模式。从经济角度来说,其定义易于理解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从管理角度出发,所属的范畴为营销手段和市场经营模式,其含义较为抽象,不再单纯以获益为主要目标;从发展战略来看,其重要的意义是提高企业的综合指标,在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发展手段等方面的综合叙述。
2商业模式的结构和要素
商业模式的框架主要有内部运营结构,外部营销结构和财务结构,大部分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商业模式包括这三种结构,具体划分可分为三类,经济类,管理类和战略类,其基本架构相似,区别是侧重点不同。
商业模式的要素包括,价值主张,盈利模式,网络构架,资源组成,基础设施等多方面。价值主张的本质是满足顾客的需求,以服务创造价值。盈利模式是在满足客户的需求的同时达到盈利的目的,盈利模式提供客户一个可接受的价格,愿意让顾客掏腰包买自家的商品,根据需求量和商场的价格大致情况,调整成本与利润之间的关系。
三、现代企业商业模式存在的疏漏
1商业模式的定义模糊不清
定义好比整个事件的出发点,包括目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对于现代企业商业模式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就无法从实际贴近商业模式,对于商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商业模式涵盖的内容比较广,在总结其定义的过程中具有复杂性,不易被总结。
2对于商业模式认识不清
商业模式是不同于发展战略和发展手段的,商业模式是一种发展方式和方向,发展战略和发展手段是以促进企业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具体方法,商业模式包括他们。由于对于商业模式的认识不清导致发展眼光的狭隘,企业呈现出不健康的发展趋势,导致企业内部结构不平衡。
3不能体现商业模式的关键性作用
企业不能完全理解商业模式的重要作用,在选择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厚此薄彼,一贯的追求经济效益,商业模式的关键性主导地位被无知的经济欲望所掩盖,导致整个市场被经济追求充盈,可能会带来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不公平交易,最终会导致市场经营崩溃。
四、现代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战略
1价值核心以顾客为主
市场交易的基本动力是消费者的需求,满足顾客需求是商业模式的最基本和最有突破性的战略。一切以顾客为主,坚持“顾客是上帝”进行商品交易必须在绝对公平的环境下运行,顾客是市场的主力军,具有正负两种作用。
2技术创新是商业模式进步阶梯
没有技术支撑的商业模式只是一个空壳,创新基本的动力是技术。如果企业坚持传统的商业模式,就相当于坐吃山空,守着旧日里过活,会被市场竞争所淘汰,因此技术创新是不能摒弃的。
3营销管理的创新
如何了解商品的销售前景,如何保证商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怎样保证商品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营销管理是最重要的实现方式。在适应全新的市场环境过程中,营销管理作为指南针,起着绝对性作用。营销管理包括销售情景预测,消费者需求调查,商品宣传手段,商品销售渠道等方面,营销管理的创新满足了现代市场经济模式的基本要求。
4服务模式的创新
服务决定了商品的高度,对于一个有品位的商品来说服务决定其本身的价值。服务模式的创新以尽量满足消费者对于商品的评估,促进服务在商品价值中所占的比重。寻找新的市场或是发掘新的利益锁链,在商品的设计过程中融入最新的美学观念,满足消费者对于商品幻想,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体系,减少消费者的困扰。
5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企业的资源设备在新的管理模式下发挥最大的利用程度,管理模式的创新意味着企业构架的全新整理。对人才的重新分配,资源的重新整合,设备的重新安排,保证企业的商业模式在全新的管理模式下健康发展。
总结
创新是什么,创新为企业带来新鲜的血液,带来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要想站稳脚,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必须遵循自然法则―创新。技术创新为企业带来商业前景,商业模式的创新为企业带来全新竞争局面,为企业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提供强有力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张赫挺,李申伟,商业模式研究现状及其发展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4(05).
[2]徐雪松,关于现代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两点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09).
盈利模式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范文6
关键词:传统媒体;竞争;盈利模式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0-0053-02
一、引 言
当今的中国市场显然已经不再是之前可以通过某种产品或者一个创意就能独步天下的时代,如一些专家学者所观察的那样,中国市场在成长的过程中迅速进入了同质化严重的微利时代,那么谁才能赢得未来呢?而事实上,只有那些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得当的、运营良好的商业模式,才能持续获得比同行更高的利润。对于提供信息且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媒体行业,尤其是传统媒体行业,更加需要具备赢利的商业模式。
二、优化核心功能
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它们的核心功能都是提供信息,沟通受众,服务受众。而作为传统媒体要想与新媒体竞争,就需要优化自己独特的核心功能,而这种功能必须是传统媒体独具的,或者是不容易被复制的,而与之相对应的模式也可以称之为差异化的盈利模式。
(一)差异化内容
与网络的即时速度相比,传统媒体的任何抢先报道都将湮没于巨大的信息海洋,因此这里的差异化内容不是单纯地强调独家新闻,而是指要根据各种传统媒体自身的特性,量身打造属于自己的差异化内容。《金融时报》中文网首席经济事务评论员陈旭敏就认为,《经济学人》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懂得杂志应该作什么。在网络速度下,杂志报道新闻是完全没有竞争力的,因此,专访、专栏和深度调查更成为杂志的差异化内容。而对于报纸来说,让报纸真正具有价值的是印刷在纸张之上的文字和图片信息,而非承载信息的新闻纸本身,因此报纸也可以做好深度报道,培养知名记者和编辑,在竞争充分情况下,记者与编辑的业务能力就成了核心功能,他们所呈现的新闻内容也是差异化的,百姓喜闻乐见的。同时也可以根据《文摘报》的形式,发掘旧闻新读的价值等。对于差异化内容的制定,同样适用于广播电视行业,如湖南视“快乐中国”定位下的一系列内容的制作,包括偶像剧,选秀比赛,同时还实现了内容的二次乃至多次售卖等……
(二)个性化增值服务
Web2.0带来的理念就是服务的亲和力,可操作性及可用性。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竞争,并不意味着双方之间的排他性,而是提供更多个性化增值服务,面对挑战,传统媒体就必须整合各种各样传统的和新型的介质,也即是媒介融合。要强化传受互动,让传统媒体真正影响生活。传统媒体可以充分利用其他新媒体的资源,如网络、手机等,建立和加强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在纸上、纸下和线上开展读者活动,不仅加强了与读者的联系,并在更深层次上发挥大众传媒的社会守望功能。通过长期互动,传统媒体可以充分了解读者的需求和期望,形成它独有的数据库资源,这也为广告营销等经营活动提供支持。比如现在的个性增值服务有试听、试阅读、试下载等,它们既可以让受众真实体验,又能实现与受众的即时交流。而在未来的竞争中,谁最能体现受众的需求,贴近受众的心理,谁能在受众碎片化的情况下,争取某一领域的受众最大化,也就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
三、利用先进技术,实现传统媒体数字化
新技术的革新,已经改变了传媒的生态结构而且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因此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如果固步自封,对新技术和市场的变化反应迟钝,那就面临着生存危机。麦克卢汉认为,一种媒体并不完全取代另一种媒体,只是把它逼到了最适合自身特质的角落中去了。因此传统媒体只要能够利用先进技术,优化自己的硬件设施,还是能够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的。
随着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和媒体带来的海量信息,逐渐消解了传统媒体把持信息收集与的权威,传统媒体的“按份售卖信息”的盈利模式自然也就变得无处发力。面对这样的现实,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并不是单一的技术平台(网络版)的改造,而是必须通过这一数字化实现产业价值的创新,建立新的盈利模式。
作为传统媒体的旗帜,纽约时报集团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转型,通过研究它的转型路径,传统媒体对新媒体产品的开发与布局的思路,总结它的实践经验,将对我国的传统媒体寻求未来的盈利模式具有启发意义。
在内容上:1995年,《纽约时报》就成立了专门的数字媒体公司,并将报纸内容原封不动地搬上网站;随后成立了独立核算的《纽约时报》数码公司,负责纽约时报网站和波士顿环球网在内的50余个网站的业务,并设有各种类型的数据库以供读者查阅;2005年纽约时报集团以4.1亿美元收购了生活类资讯网站,通过它来生产更加符合互联网价值规律的内容――“关于知识的知识”[1]。
在经营上:1995年的数字媒体公司是沿用传统媒体的团队与经营思路;到1999年初,公司以网上网下两结合的模式建立一个独立个体,组织6个工作组专门负责《纽约时报》及其网络版的产品开发、营销、管理和内部协调。工作组直接对“数字领导委员会”(由首席执行官和执行总编辑等高级官员组成)负责。经过磨合,公司最终又把所有的互联网部门合并成一个新的独立公司“数字纽约时报”;同时,《纽约时报》还成立了业内第一家网络研发部门,来研究互联网用户的喜好,以此满足广告主强烈的精准投放需求。
在收费策略上:《纽约时报》网站经历了从对国外免费到国外收费,再到国外免费,最后又转向了对高价值产品(如网站推出的“时报精选”)的收费模式。
根据2009年6月尼尔森公司的报告,它的网站位居全球新闻时事网站前五,并达到了持续盈利。
四、资本联姻传媒
媒体经营的目的在于实现资本的增值,媒体的经营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资本的增值要求。媒体经营管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资本运营的过程,是对媒体的各种要素进行配置,促成其有效流动、优化结构的过程。媒体经营的目标即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实现资本的最大增值,追求最高的投资回报率。
(一)资本运营
媒体的资本,指的是媒体经营性资产,包括和新闻业有关的广告、发行、印刷、信息、出版等产业,也包括媒体非新闻业的产业部分。现如今,从“报业集团热”的背后可以看出媒体经营者对于重新配置资源强化竞争优势的心态,但是仍然不乏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扩大经营规模,既没有达到从规模数量型向优势高效型的转型,也没有实现从粗放型的发展向集约型的转变。而媒体之间的竞争,需要有大资本进行支撑,但是由于媒体自身行业的特殊性导致资金的积累非常有限,过程漫长。现阶段,我们已经借鉴国外媒体在资金积累上的办法,如媒体的跨行业合并,从行业外得到自己的资源;二是允许媒体以上市公司的身份出现,从社会上获取资本;三是行业外大资本投入媒体产业运营。湖南卫视通过与盛大的合作,就是为了借助盛大的优势,拉长自己的产业链,占有广泛的受众,实现了内容的资本化,最终达到双赢。
(二)“微支付”
微支付,顾名思义,是相对于宏支付而言的一种新型电子商务支付方式,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简单高效,而且每一次交易的费用非常低,如网站为用户提供搜索服务、下载一段音乐、下载一个视频片段、下载试用版软件、手机提供铃声下载等,由于所需费用少,受众或消费者对此不敏感,而形成的一种成功的赢利模式。美国市场调查机构Strotegy Anolytlcs的一份虚拟世界战略服务研究报告中预测:微交易的收入规模将从2008年的10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173亿美元。传统媒体在具体措施上,可以将信息内容进行专门化的制作,如《纽约时报》的做法,精选内容收费;也可以将信息的呈现方式由单一新闻变成富新闻,而在这方面的典范就是豆瓣网,用户在浏览评论,看推介信息的同时,还可以获得书的购买信息等,从而将人与书,书与书,书与网站,人与网站紧密结合起来,用户驻留的时间越长,那么这个平台就可以从这些附加服务中开发市场,提供衍生品,获取增值收益;也可以利用其它的终端产品,如电子阅览器、手机等,实现增值收益,从而实现了内容的多次售卖,达到盈利的目的。
五、结 语
通过以上的初步分析可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并不是毫无招架之力,相反它们的关系更趋向于竞争与合作。而作为传统媒体,它需要做的就是在变动中不断更新自身的传统盈利模式,创新盈利模式,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内容优势以及公信力优势,打造差异性的不可复制的内容生产力,在传媒行业里创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形成自己的稀缺资源,提升核心功能。同时,又要利用先进技术,与时俱进,改进自己的经营平台,开辟新的新闻生产模式。更重要的是,优化配置自身的这些要素,实现资本的最大增值,追求最高的资本投资回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