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的成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通货膨胀的成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通货膨胀的成因范文1

【关键词】 通货膨胀;货币供给量;金融机构贷款额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3-047-02

通货膨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供应持续和过度的增长,超过实际需求量而引起的物价水平全面持续上涨或是币值的持续下跌。从其定义中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的产生通常与货币供给有关,因而本文分析通货膨胀产生的一般规律,即其与货币供给之间的相关性。

通常而言,货币供给量的过多供给,会通过各种不同传导途径,最终引起物价水平的整体上涨,继而形成通货膨胀。部分学者认为金融机构信贷额的变化,也是导致通货膨胀的成因之一。本文通过实证研究,验证货币供给量以及金融机构存贷总量是否对通货膨胀产生的影响。

一、实证研究

本文以相关指标变量为依据,建立相关时间序列,进行ADF平稳性检验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从而确定货币供给及金融机构存贷款额增长是否属于通货膨胀的一般成因,再通过方差分解法研究货币供给量及金融机构存贷款额对通货膨胀产生的影响。

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1986-2011年年度广义货币供给量增幅(IM2)及金融机构贷款增幅(IFL)及用CPI增长表示的通货膨胀率(INF)来衡量货币供给、金融机构信贷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数量关系。

(一)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由表1可知,INF、IM2及IFL原序列均不平稳,属于一阶差分平稳序列。

(二)Granger因果检验

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前提是平稳序列,但是INF、IM2及IFL均不是平稳序列,但均为一阶差分平稳序列,基于数据一致性原则,因而通过分析 IM2和IFL对INF的影响来研究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首先确定最优滞后阶数,并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其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IM2与IFL 都是INF的成因。这从侧面说明货币供给量及金融机构信贷的高速增长,都是通货膨胀产生的显性因素。这说明货币供给量的快速增长,必然会导致金融机构信贷的高速增长,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的产生。但是IM2与IFL 对INF的影响时间不同,影响程度也不相同。

(三)方差分解

从表3可知,在1-10预测期内,通货膨胀主要受其预期及其货币供给量增长的影响。上期通货膨胀是本期通货膨胀变动的主要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逐步减弱,其比例从100%下降至35.52%;货币供给量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明显增强,货币流通速度影响比重从0上升至62.5%,但是金融机构贷款量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作用一直较小。

参考文献:

[1]杜亚斌,徐路.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国际因素研究[J].上海金融,2008(10):20-23

[2]张志文,白钦先.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中国的经验研究[J].上海金融,2011(6):15-19

二、实证结论

通货膨胀的成因范文2

【关键词】通货膨胀 成因 对策

一、引言

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发行量超过了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量而造成的物价持续明显地上涨经济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它经常会导致相关经济体的经济运行出现紊乱,相关机构也会出台一些宏观调控政策以规避其对经济的不利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通货膨胀率也一直在低位运行,这种良好发展态势甚至被世界经济学家称为“中国之谜”。然而,自2008年以来,我国开始出现物价上涨、通胀高企的局面,相关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日益高涨,使人们越来越不堪重负。

2012年1月7日,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GPI)同比上涨5.4%。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6%。2011年全年GPI高于市场预期的5.2%,创下历史最高点。

二、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

(一)货币供应量过多

货币主义观点认为:货币供应量过多是引起需求拉动型通胀的主要原因,以M2为例,在2010年以后都保持在70亿以上。一方面,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为保证国内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制定了“保增长、扩内需”的经济调控策略,出台了4万亿投资的扩张性财政计划。为了配合国家出台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计划,我国货币信贷投放量也急剧增加。而信贷规模过大,会导致盲目投资和低资金利用效率现象的出现,这就导致市场需求的增加,造成资源的相对短缺,从而出现市场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的压力。

(二)成本推动

成本推动是造成我国通货膨胀的另一主要原因。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接连出现民工荒事件,加之我国政府不断出台措施提高劳动者福利水平,各地方政府也相继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得不提高工资,而工资成本的增加最终是要由消费者来承担的,工资成本的增加会推动物价的上升。

(三)美国政府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金融危机后,为了摆脱经济困境,美国政府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使得美元不断贬值,而美元是国际市场上能源和大宗商品的主要计算货币,这就引起全球范围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而我国对原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的对外依赖度过高,国际价格高涨必然会导致我国相关商品及下游产品的价格随之上涨,导致我国承受更大的通胀压力。

(四)大量热钱的涌入,加大通胀风险

在经济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外来游资的大量流入增加了我国输入型通胀的压力。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但它疲软的经济形势以及较低的利息率都影响了它对这些流动性的吸引能力,加之美元不断贬值,使大量热钱把货币升值预期好,汇率稳定的市场作为目的地。近几年,我国人民币不断升值,汇率也保持相对稳定,促使国际上大量热钱以套利为目的进入我国资本市场,乘机在房地产、股票、债券市场中获取巨额利差,导致资本市场价格高涨,对我国经济秩序产生巨大的冲击,促使我国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

(五)农业基础地位不稳定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低、技术落后、竞争力不强,且农业基础设施普遍存在着落后、损坏的情况,很难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我国农产品供给始终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尤其是近几年,中国境内特别是部分农作物的主产区遭受了极端恶劣天气,比如南方雨雪冰冻灾害,2011年以来,旱灾、暴雨等也频频出现在西南、长江流域等地区,极端天气造成的自然灾害,给我国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加之耕地面积的减少和种植结构的调整也造成了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使我国粮食供给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由于在在GPI统计权重中,粮食占很大的比重,所以粮食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了GPI的上涨。

三、对通货膨胀的对策和建议

(一)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经济体最常用到的进行宏观调控的工具,其主要内容包括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数量、存款准备金率等的调整,以达到改变货币供给量的目的。针对目前我国流动性过剩,通胀高启的局面,应保证货币的合理供应,从源头上控制货币的投放量,使货币发行数量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保持一致。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合理利用货币政策,努力提高货币的购买力,通过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进而减轻货币通胀的压力。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息率,公开发行国债等手段来调控货币的供应量。自2010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十二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货币的流动性。

(二)综合运用财政政策

在我国总需求的三驾马车当中,目前主要是投资导致总需求过大,且主要是政府投资比重过大,成为形成通胀预期的主要因素。面对由需求引起的通货膨胀,需要压缩财政支出来抑制社会总需求,进而抑制通货膨胀。针对目前投资过热的现状,政府有必要调整支出结构,扩大民生类支出,减少投资类支出。同时,要优化投资结构,保持合理的融资规模。对一些过热的行业要在财政政策上加以限制,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三)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很多的缺陷,面对近期的通货膨胀,更显出诸多不足,因此应尽快完成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汇率升值不仅可以缓解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而且也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输入型通胀凸显的情况下,促进人民币以渐进方式升值,不仅可以使我国出口商品竞争力下降,促进企业转型,也可以降低进口成本,缓解物价上涨的压力。

(四)高度关注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供应充足是稳定物价的基础条件,是控制通货膨胀的决定性条件。首先,政府应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加大财政上对农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发展现代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的生产率。其次,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再次,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如种粮补贴、农业税减免等,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

(五)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应对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时,需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运用技术手段可以尽可能的降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成本压力,所以应鼓励技术密集型以及节能降耗产业的发展,注重以技术的进步来抵消成本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周敏.浅析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成因、影响及对策.中国集体经济2011(33).

[2]杨枝煌.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治理.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1(05).

通货膨胀的成因范文3

【关键词】通货膨胀;影响因素;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

一、引言

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一般认为由货币泛滥引起。通常,通货膨胀的发生与否及其大小是用某种价格指数的变化幅度来衡量的,国际上一般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增长幅度来观察某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我国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持续30年的快速增长期,然而,通货膨胀是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重大难题。我国的通货膨胀存在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特征。如何有效控制通货膨胀,维持经济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已然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的首要问题。为此,对近年来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各经济因素做出客观真实的分析,不仅有利于进一步认识中国经济,而且对于经济政策的制定也是相当必要的。

二、变量选取

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很多,但由于许多因素之间相互重叠,同时为了反映影响通货膨胀主要的经济因素,有必要从诸多的因素中选出有代表性的若干个。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考虑以下变量:

y: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因变量;x1:固定资产投资额,解释变量;x2:GDP,解释变量;x3:上一期实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解释变量;x4:外汇储备,解释变量。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

样本数据区间为1980~2012年,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年鉴,一些变量数据经原始数据加工整理而成。

y的上期值取100;x3,1978年为100;x4:用实际固定资产投资乘以(1+投资回报率),由于找不到投资回报率数据,用当年存款利率+3%的存贷差代替。

四、实证分析(因果关系模型)

(一)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对因变量和4个解释变量分别取对数,用OLS建立回归模型。

(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因变量y分别对4个解释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在10%显著水平下只有logx3不是logy的格兰杰原因。由于通货膨胀的预期自我实现功能,上期的价格对当期y应当有影响,但可能这种感性的预期表现在数据方面的精确度还不够,还是把x3作为解释变量。

(三)协整检验

为避免虚假回归,需要检验变量是否具有同阶单整性,以及是否存在稳定的线性组合。发现在5%显著水平下各变量一阶单整。对回归模型的残差项进行ADF检验,可以看出残差项序列平稳,因此各变量一阶单整且存在协整关系。

(四)经济学检验

结合简单的生产要素模型,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需求log

x1增加,导致logy上升;供给logx2增加,导致logy下降;外汇占款logx4增加,导致货币供给增加,从而logy上升;上期价格x3会使经济人产生对下期y的合理预期,x3越大y越大,两种力量综合作用后表现为后一种力量更大,所以log x3前面的符号为正。故log x1、log x4、log x3三个变量前面的符号应当为正,

log x2前面的符号应当为负,从回归系数看3个变量都通过了经济学检验。

(五)统计学检验

判断系数R2为69.96%,表明拟合优度欠佳;各解释变量都通过了t检验,表明各解释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显著;回归模型通过了F检验,表明模型总体线性关系显著。

(六)计量经济学检验及修正

1.异方差性检验。采用怀特检验,由于解释变量较多,为防止自由度损失,去掉了交叉项。发现nR2的拒绝概率为

0.6431,所以不能拒绝同方差的原假设,表明回归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

2.序列相关性检验。采用拉格朗日(LM)乘数检验,LM统计量为0.38%,在1%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表明存在序列相关性,进行序列相关性修正。采用科克伦—奥科特迭代法,由于在LM检验中滞后1期残差项影响不显著,所以只选取滞后2期残差项引入模型进行回归。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系数显著,对该模型的残差项进行LM检验,结果显示不存在序列相关性。

3.多重共线性检验。

可以看出,x2、x1、x3的对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90%,表明存在多重共线性。3个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用逐步回归法修正。由于x2和x1的对数相关性最强,去掉log x1重新估计,但对比含有log x1的回归模型,发现判断系数、F统计量增加许多,各解释变量t检验值增加许多,更重要的是增加logx1解释变量之后SC值和AIC值显著变小,说明增加的解释变量提高了模型解释力。

4.参数稳定性检验。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经济的变化往往导致计量模型的参数变化。1994年我国进行了税制改革,体制和经济改革全面铺开;从y(上年=100)数据看出我国从2003年开始出现明显通货膨胀。因此有理由认为1994年和2003年是两个明显的节点。分别以1994年和2003年为分割点做邹氏分割点检验都不能拒绝参数是稳定的,所以认为在1980~2012年各解释变量的参数没有发生变化。最终的因果关系模型为:

CPIt=exp(6.86+0.51lnIt-0.8lnGDPt+0.19lnPt+0.02lnFt-0.58ut-2)。

五、结论及建议

1.从模型看出,影响通货膨胀的最主要因素为需求、供

给。通货膨胀受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即使是单一因素的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因素的联动,任何一种单一的解释都是不准确的。CPI作为最终表象反映货币现象的物价水平变动,有时候不应受到过分关注,人们而更应该关注人均消费的商品数量。

2.进一步完善外汇管理机制。国家应加强外资流入和外汇占款因素对通货膨胀影响的深层次专题研究,建立外汇与人民币资金配套运行机制,加强对外资流入规模和配套人民币资金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外汇管理体制,建立适度外汇储备规模。

3.维护物价稳定的预期。鉴于CPI指数与通货膨胀的高度相关关系及预期在通胀形成中的关键作用,使人们确立未来物价将保持稳定的看法在防治通胀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政府首先应该在舆论上引导人们形成物价稳定的预期,使人们对未来物价可能所处的环境充满信心;同时,政府应动用储备予以遏制,并协调相关物资的生产以及进口计划,缩小未来的供求缺口,特别是对于粮价等牵涉城乡平衡发展大计、应该合理回升的因素,应通过调节库存储备和产量计划,使其价格保持平稳中略微提升的态势,避免因供求缺口过大导致价格突然暴涨现象的发生,进而对物价预期造成冲击。

参 考 文 献

[1]Jeffrey M.Wooldridge.计量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四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通货膨胀的成因范文4

关键词:输入型通货膨胀;成因;治理

一、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

(一)进出口贸易输入通货膨胀

首先,从我国进出口商品的结构分析。自2002年以来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呈现以下特征,初级产品在进口商品中的占比逐年提高,由2002年的16.69%提高到2011年的33.49%。而且在进口的初级产品中,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料、油及有关原料占到80%以上。而初级产品在出口总值的占比却逐年下降,从2002年的8.77%下降到2010年的5.18%。工业制成品进口额在进口总额中的占比逐年下降,由2002年的83.31%下降到2011年的66.51%;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的占比逐步走高,从2002年的91.23%提高到2006年的94.54%,此后一直保持在94%以上的高位。可见我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大量进口包括石油、铁矿石等初级产品,通过加工制造,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我国经济表现为对国际上铁矿石、原油、大豆等大宗初级产品进口和对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双重依赖。如果国际市场上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经由进口传导,首先推动PPI上涨,最终会推动CPI进一步上涨,从而出现全面的通货膨胀。

其次,从我国进口商品的价格走势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初级商品价格指数显示,2010年12月商品价格综合指数比上年同期上涨24.0%,其中工业用农用原材料、有色金属和食品类价格指数涨幅居前,分别为32.1%、32.1%和26.5%。去年以来粮食、有色金属、贵金属等商品价格均涨势迅猛,西亚北非地区产油国局势不稳更进一步推动石油价格持续上涨。从粮食以及食品价格来看,因主产区减产,国际粮价于2010年下半年开始迅速攀升,油价快速上涨及全球谷物库存急速下降,助推国际粮价屡创新高。从铁矿石来看,实行了近四十年的铁矿石年度定价机制于2010年宣告终结,转而采用与现货市场挂钩的季度定价机制。新的定价机制令铁矿石价格与市场需求变化联系更加紧密,价格波动也更为频繁。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就会带动各部门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上升,进而带动整体物价水平的上升,并最终由输入型通货膨胀转化为国内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再次,从进口商品税负角度分析。由于我国进口商品需缴纳关税、增值税等流转税,随着进口商品特别是工业用原材料的价格上涨,税负明显加重,无疑也推高了输入国内商品的价格,或者提高了国内工业制成品的成本进而推高了价格。此外,由于我国能源、原材料的对外依存度高且无定价权,国际垄断企业肆意提高对我国出口商品价格,而政府无法通过相应的限价措施缓解企业成本的上涨的压力。

(二)国际资本流动输入通货膨胀

首先,持续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流入,导致本币投放增加。自2002-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差额(亿美元)依次为304.26、254.68、320.97、1020.01、1775.08、2643.40、2981.26、1956.89、1820.83。持续的贸易顺差,导致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国内基础货币大量投放。

其次,外商投资增加,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国际热钱的大量流入,进一步增加了我国的外汇储备,从而使外汇占款高企,增大了流通中货币投放的压力。

理论上讲,外汇储备的积累一方面表现为中央银行外汇资产的增加,另一方面表现为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和其他形式储备货币的增加。投放的基础货币通过银行系统的货币创造和货币乘数的作用,成为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然后,通过货币因素推高了国内资产价格,进而推高了PPI、CPI,加剧了通货膨胀。

可见,通过对输入型通货膨胀形成机理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对铁矿石、原油等大宗初级产品进口的依赖以及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的累积效应,成为引发我国通货膨胀爆发的主要原因,也是直接原因。

二、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产生的深层原因

政府投资驱动型与出口导向型交替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导致经济结构扭曲,弱化了市场的修复功能,是我国形成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际上走的是一条政府投资驱动与出口拉动交替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拉动中国经济走出低迷的是持续的投资增加。随着2005-2007年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明显增大,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全球蔓延,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接力棒又交到了投资的手上。可以看出这是一种明显的政府投资驱动与贸易拉动交替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过分依赖政府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会导致经济结构的扭曲。一是政府高投资大多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必然加重对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在国内市场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只能依赖进口解决,被迫接受国际大宗商品的涨价,进而推动生产资料价格的持续高涨;二是高投资容易加剧产能过剩,对国有企业的高投资,更加助长国有企业对上游产业的控制,过多的产能只能通过出口寻找出路;三是持续的高投资财力不可能长期支撑,有可能促使政府进一步加重税负或者增大赤字,从而使政府更加深度干预经济,导致市场作用受限,失去自我修复功能;四是政府及国有企业的大量投资产生挤出效应,民间投资的被挤出,加剧了投资体制的不合理。

与之相伴随的过度依赖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同样扭曲了中国的经济结构。首先,持续贸易顺差下累积的庞大外汇储备导致央行通过投放基础货币增加国内的流动性,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其次,次贷危机后,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通过贬值拯救美国经济,这就以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升值为代价。人民币预期升值,进而带来热钱的大量涌入,导致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剧。再次,中国经济长期依赖国际市场,通过大量进口原材料、大量消耗能源与污染环境以及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出口工业制成品,赚取较少的加工费。一旦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爆发,国内经济就会受到重创。结果造成了一方面人民币对内贬值,通胀压力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人民币对外升值的扭曲现象。为防止热钱的大量流入,央行一直慎重加息,维持着国内人民币存款的负利率,资金价格被严重扭曲,从而加剧了经济结构的扭曲,使流通中高货币量长期累积,通货膨胀不可避免。

三、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治理

从短期看,需要采取相应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控制流通中过多的货币量,减轻对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从长期看,需要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提升产业结构,扩大内需,从深层次解决问题。

(一)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从深层次解决问题

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要把扩大内需作为今后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释放我国的内需潜力,关键在于扩大消费。在当前政府投资不可能短期削减的背景下:首先,要注重发挥投资与消费的协调拉动作用,把增加消费需求作为主要的着力点。把投资增长更多的与扩消费、惠民生结合起来,实现一举多得。其次,增加消费需求,重点在于增加中低收入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这就涉及到收入分配改革问题,各级政府要重视收入分配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及增长率明显放慢,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实际增长9.8%;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5%。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实际增长7.8%;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剔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0.9%。收入的增长低于同期GDP的增长,更是低于税收的增长。再次,要正视我国当前贫富差距过大的现实。一方面国内消费增长乏力,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明显不足;另一方面,中国又是世界奢侈品的消费大国,尤其是通过出境旅游购物。这说明我国目前贫富两级分化严重,因此要妥善处理好公平与效率和劳资关系,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利用收入分配政策、税收政策、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等,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还有就是推动产业升级,在提高制造业技术水平的同时,将产业链向制造业两端延伸。如上游的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下游的订单处理、批发、零售等。积极发展如信息咨询、担保服务、风险投资、信托租赁、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降低原材料及能源消耗,减轻环境压力,增加产业附加值,逐步降低对国际大宗初级产品进口和低附加值商品出口的依赖。

(二)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加强流动性管理,抑制物价上涨

从长期看,治理通货膨胀的治本之策是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但从短期看,必须减少流通中过多的货币量,这就需要加强对货币的流动性管理。作为货币政策的制定者中央银行而言,一要分析和预测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动态,掌握好宏观紧缩的力度和节奏,继续运用包括法定存款准备率的调节、出售央行票据、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及浮动幅度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量;二要继续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改革强制结售汇制度,增强外币市场活力,增大汇率弹性,发挥对进出口贸易和投资的调节作用,逐步降低外汇储备;三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赋予商业银行依据中央银行基准利率自主定价的权利,中央银行通过对基准利率的调节,影响商业银行的筹融资成本,发挥市场利率对资金流动的调节作用。

由于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消费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马车在短期内很难有明显的改变,在一段时期里,经济增长仍需要通过投资和净出口来拉动。不过在运用积极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时,要严格控制政府投资范围,不与企业争利,主要发挥对民间投资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积极财政政策运用要与转变政府职能相结合,在财政收入政策调整中,积极运用税收政策,通过对中小型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减免税,以及财政补贴或贴息的办法,推动这些企业的发展,扩大就业;通过转移支付,支持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对中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增强其抗通胀能力;完善包括个人所得税在内的税收制度改革,调节不同收入者税负。在财政支出方面,向民生方向扩张供给;积极支持城市化进程,缩小地区差距;继续扶持粮食、生猪、油料、奶业、禽类的生产,改善市场供给;将一定财力用于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继续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等。

总之,引发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既有直接原因,更有深层原因。因此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既需要在短期内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遏制物价上涨势头,又需要长期努力,通过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税收政策等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能力,解决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参考文献:

[1]李学荣.2007-2008年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科技论坛,2011.1

[2]陈全功,程蹊.我国对外贸易影响国内通货膨胀水平的路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4.2

[3]黄慧慧等.中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特征及机理分析[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8.4

[4]康波,冷崇总.关于输入型通货膨胀问题的思考[J].价格月刊,2008.9

[5]林建华,任保平.中国通货膨胀的性质及宏观经济长期稳定的对策分析[J].商业时代,2009.4

[6]李梦凡.浅析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和解决路径[J].北方经济,2011.3

[7]刘子文等.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生成、维持、支持机制[J].中国金融,2008.21

作者简介:

通货膨胀的成因范文5

一、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1. 货币数量拉动的通货膨胀。Chen(1997)研究了我国长期内货币需求量与通货膨胀的相互作用机制;Hasan(1999)验证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对我国通胀的推动作用; 刘霖、靳云汇(2005)通过协整检验,分析了货币供应、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而孟祥兰和雷茜(2011)则进一步从长期和短期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发现短期内物价水平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相互促进。

2. 实体经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Gerlach等人(2005)在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中加入未观测到的遗漏变量,验证了1982~2003年期间产出缺口对中国通胀的影响; 王煜(2005)根据菲利普斯曲线,运用VAR方法研究了产出缺口对于我国通货膨胀的贡献。

3.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Kojima等人(2005)通过VECM和SVAR等方法检验了电力产出缺口、单位劳动力成本及工资缺口、进出口原材料价格等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李力、杨柳(2006)实证研究了1996~2005年间我国通胀的成因,通过建立ARMAX模型,着重分析了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 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能源价格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范志勇(2008)基于超额工资增长率的实证研究,否认了2000~2007年中国存在“工资-通胀循环机制”;丁守海(2008)以1984~2006年数据为样本,采用VECM模型,发现我国存在从农民工工资——城镇劳动力工资——物价水平——农民工工资的单向循环和螺旋上涨机制。

4. 输入型通货膨胀。刘元春、阎文涛(2008)建立了多个变量的VAR模型,认为2006~2008年中国通货膨胀属于输入型通货膨胀;丁守海(2008)利用Johansen检验和VEC模型,验证了国际粮价暴涨对我国粮食价格的推动作用及其间存在的协整关系; 张成思(2009)从人民币汇率水平和M2/GDP两个指标入手,分析了汇率水平传导对我国通胀水平的影响,认为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抑制通胀的效果并不明显。

现有的这些文献,大都是从通胀成因的某一类型出发有所侧重地选取变量加以研究,缺乏综合各种因素的实证分析。本文在综合各类文献的基础上,选取包括经济增长、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货币供应量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等指标的诸多变量综合研究了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

二、实证分析

(一)模型选择与设定

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时间序列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单方程估计方法相比,VAR估计方法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从而将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扩展为由多元时间序列变量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估计方法可用于预测相互联系时间序列的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并利用方差分解来识别这些冲击,从而解释各种经济冲击对经济变量的影响。

(二)数据描述与处理

由于CPI、M2、GDP和CRB数据都有一定程度的季节性,为消除季节影响, 运用X-12方法对上述变量序列进行季节调整,同时为减少数据波动和消除异方差性,对各变量序列取自然对数。本文实证分析结果均通过EVIEWS6.0软件实现。

(三)ADF单位根检验

在建立VAR模型之前,需要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变量之间的协整性,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检验时依据AIC最小化原则确定是否包含趋势项和常数项,具体检验结果见表1。ADF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lnCPI、lnM2、lnGDP、lnNEER和lnCRB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接受原假设,为非平稳序列,但上述变量序列一阶差分后,均拒绝原假设,为平稳序列,且所有变量序列均是一阶单整的。

2. 滞后阶数确定

为确定VAR模型的滞后阶数,本文依据LR、FPE、AIC、SC和HQ五个准则来判断滞后阶数,具体情况见表4。表4显示, 依据AIC、SC和HQ三个准则选出的最优滞后阶数为1阶,因此将VAR模型的滞后阶数确定为1阶。

3. 稳定性检验

(六)脉冲响应函数

2. 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率的冲击。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冲击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路径是先上升达峰值后再逐渐衰减。具体情况是:一个百分比的lnM2冲击对lnCPI的正向影响在18个月左右达到0.0028的峰值,随后正向影响逐渐减弱,从第37个月开始转为负向影响,且负向影响呈缓慢增强趋势。

3. 经济增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通货膨胀率的冲击。二者对通货膨胀率冲击的影响趋势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差异在于冲击对lnCPI正负向影响期间的长短和影响峰值到达时期不同。lnGDP冲击对lnCPI的正向影响期为28个月, 峰值在第11个月出现;lnCRB冲击的正向影响期为26个月,峰值在第9个月出现。lnGDP冲击对lnCPI的负向影响从第29个月开始,峰值在第41个月左右出现;而lnCRB冲击从第27个月开始产生负向影响,峰值在第39个月出现。

4. 汇率对通货膨胀率的冲击。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冲击仅对通货膨胀率产生微小的影响,其影响路径一直逼近在零值附近,无论是正向或负向影响均较小,表明lnCPI对lnNEER冲击的反应很不敏感。

(七)方差分解

其中,lnCPI对自身的贡献度在滞后1至4个月时均保持在90%以上,在滞后17个月时仍然保持40%左右的贡献度,其后基本平稳,成为引起通货膨胀率变动的主要原因。lnGDP对lnCPI变化的贡献度在滞后15个月左右逐渐稳定,其后一直在25%上下波动。lnM2对lnCPI的贡献度在初期直至滞后25个月左右逐渐上升,其后贡献度基本稳定在22%左右的水平。LnCRB的贡献度在经历16个月左右的上升过程后,于第17个月开始缓慢下降并在第26个月以后基本稳定在接近16%的水平。因此可以认为,短期内,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主要来自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适应性预期,在滞后一年以上的长期内,通货膨胀的成因较为复杂,除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适应性预期这一主导因素外,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的扩张和输入性通胀均造成一定的通胀压力。

三、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我国宏观经济数据,运用VAR模型考察了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率、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输入性通胀对于我国通货膨胀率形成的动态作用机制,结合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率、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上对我国通货膨胀率具有解释作用,且上述变量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通货膨胀率受到自身冲击时的反应程度显著大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冲击,但对来自汇率冲击的反应不敏感。

第二,无论是短期或长期,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适应性预期都是导致通货膨胀的最重要因素,与短期不同,长期内随着经济过快增长对投资和消费的拉动作用、货币供应量扩张以及输入性通胀的时滞效应逐步释放,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压力也随之增加。因此,在短期内治理通胀的政策应以降低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适应性预期为主,长期内应在权衡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同时,综合考虑通胀预期、货币供应量扩张和输入性通胀等因素。

通货膨胀的成因范文6

摘要:本文通过对2010-2013年间14个经济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探究该阶段引发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通货膨胀;因子分析

一、 引言

通货膨胀是一国总体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宏观经济现象,它通过改变商品和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影响社会生产、交换与消费,从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引发社会危机。因此经济社会的通货膨胀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是各国政策制定者制定经济政策时考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的物价持续攀升,通货膨胀趋势明显,对社会的生产生活产生显著影响。2010年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是继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又一轮显著通胀。从成因来看与以往通货膨胀有所不同。

目前,通货膨胀相关理论显示,不同的社会经济状况引发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理清引发通胀的原因有利于政策制定者对症下药,相机选择合适的经济政策缓解通胀,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运行。从我国近几年执行的宏观经济政策中我们可以看出,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需要不同应对政策。就成因来看,通货膨胀可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结构型以及外部输入型。与需求、成本、经济结构、对外投资与贸易相关的各种经济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总体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因此探究我国通货膨胀成因需要综合考虑国内各种经济因素以及其相互关系。本文通过搜集2010-2013年间中国经济社会不同领域的多个经济指标月度数据并对其进行因子分析,探究各经济因素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并由此提取出引发我国该阶段通货膨胀的主要因子,最终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 文献综述

通货膨胀问题由来已久,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数不胜数,尤其是理论方面,对通货膨胀成因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而实证方面,具体研究通货膨胀动态发展的文献也不在少数。本文中笔者将概述关于通货膨胀成因的相关理论,并列举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实证研究成果。

货币学派对通货膨胀的研究较早,货币因素引发通货膨胀也是最早被认可的,货币主义的代表学者费雷德曼(1968)提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凯恩斯学派的代表人物凯恩斯(1938)提出:货币数量增加能够引起总需求增加,不一定引发通货膨胀,当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以后,需求的继续增加引发通货膨胀。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首先提出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鲍尔默和托宾进一步对劳动力成本进行研究,提出“劳动合同理论”和“相对工资理论”解释通货膨胀的形成。20世纪70年代蒙代尔总结发展输入性因素导致通货膨胀的理论。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对通货膨胀的动态观测和实证检验方面也卓有成效。其中使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国内通胀成因的文献就有如下一些。孙晓满(2011)对2000-2010年我国的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此阶段中国的通货膨胀主要由货币因素和输入性因素引发。周沫、张紫鹏、周宗安(2012)对2010-2011年我国的通货膨胀成因进行研究,得出政策因素、结构性因素和输入性因素等综合引发该阶段的通货膨胀。徐晓丽、夏成孝(2012)对22种因素进行降维分析,最终得出2000-2011年成本因素最大程度引发通货膨胀。由此可见,国内学者通过选取不同数据对中国特定时期的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不同时期通货膨胀形成的主导因素不同的结论。

三、 研究方法与数据选取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究2010-2013四年间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主因,研究方法是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的主要作用在于给数据降维,找出主因子,以此分析得出引发通胀的主要。根据以往理论,通货膨胀形成的有不外乎货币因素、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结构性因素、输入性因素以及公众预期等。

货币因素引发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超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该因素一方面是治理通胀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若使用不得当会加重通胀危机,因此货币主义主张实行单一的货币政策以避免货币超发带来的通胀,但目前货币政策是我国调控经济发展的重要宏观经济政策,国家掌握货币发行以及利率制定权力,因此在考察我国通货膨胀形成原因时,需将货币因素纳入其中。本文选取的代表货币因素的指标有M2当月同比增长率、M0当月同比增长率、社会融资规模当月值、银行间同业拆解利率。

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国外需求。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由于社会总需求超出社会总供给导致的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就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来看,国内需求不足,投资过热,国际收支顺差是主要特点。国内投资过热带动货币市场、股债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的的发展,并由此带动利率等货币因素。而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货币增发,因此国家的外汇储备规模是考察国外需求对国内通胀作用的重要指标。本文选取的总需求指标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率、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长率、固定资产累计增长率、外汇储备规模。代表总供给的指标采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由于生产要素价格上涨或者利润上升带来的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工资水平和原料价格的上涨对产成品价格的推动作用明显。从我国现实经济状况来看,农产品和初级原料产品的价格上涨能够直接导致物价上涨。因此本文选取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PPI生产者物价指数等能够反映生产成本的指标作为研究指标,探索成本上涨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除国内经济因素直接影响通胀水平,国家价格体系的冲击也是重要因素。国外物价变动以及货币增减能够通过国际投资和汇率传导至国内物价体系。本文选取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作为外部传导指标进行研究。

上述数据均采用月度数据,运用SPSS17对数据因子分析,对于某些指标的某些月份数据缺失,笔者采用前后数据平均值代替。对于本文数据收集的不足之处在于有些比较重要的指标没有包含在内,而是采用相关的指标进行代替,例如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月度数据代替GDP数据,缺失我国近几年工资状况数据,而PPI作为生产者物价指数只能包含一定的劳动力成本的信息。

四、 实证分析

以CPI作为通货膨胀指标,其他成因类指标分别为:广义货币供应量M2,、流通中现金M0、社会融资规模、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外汇储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等14项。

2010-2013年CPI当月同比增长率如下图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CPI的增长趋势。CPI同比增长率从2010年开始一路上涨直到2011年7月达到最高,之后有所降低,于2012年10月达到最低点,从2013年以来又经历波动上扬。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4项成因指标进行因子分析,首先对所选指标进行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体检验,从下图可见KMO值在0.8以上,因此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并依据特征值提取出两个公因子,从图3碎石图可看出,前两个公因子的特征值满足提取条件。从图4的公因子方差可以看出变量多数变量的方差能被公因子方差解释,如果以公因子代替变量指标,原来变量的信息能够得到较好保留。但是M0指标被解释的程度较小,信息损失较大。从现实角度来看,由于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狭义货币的使用与实际的社会需求相差较远,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也很松散,因此可以接受公因子替换过程中M0信息的损失。

因子1较大程度解释了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率、房地产累计增长率、PPI、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外汇储备规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这些指标都是货币因素以为的社会总需求和生产成本相关的因素,以此把因子1成为实体经济因子。因子2较大程度解释了社会融资规模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都是货币市场相关因素,因此称因子2为货币市场因子。

将主成分分析得到的因子值与通货膨胀指标CPI置于同一图中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实体经济因子的变化趋势与通货膨胀变化趋势是一致的,通货膨胀变化稍有滞后性,但是在通货膨胀最为严重的时期,实体经济因子的变化并不一致,说明实体经济因子能够解释2010-2013年相对低通胀的时期,而对于高通胀的解释能力不足。

看出货币市场因子得分与通货膨胀指标CPI走势基本一致,且比实体经济因子与通货膨胀的趋势更为接近,因此能够更好的解释这一阶段的通货膨胀原因。该因子主要解释的原始变量为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社会融资总规模以及广义货币供应量M2。这些指标都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指标,因此要控制通胀,需要控制社会的货币发行与融资。

五、 结论与建议

通过前述实证检验,可以看出影响2010-2013年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很多,与社会总需求、生产成本、国际贸易相关的各实体经济因素对通货膨胀都有影响,但是与通货膨胀关联程度最强的还是货币市场因素。可见货币还是该阶段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尤其是高通胀时期,货币因素更是通胀形成的主要原因。

2010-2013四年间中国经历了一个通胀循环,目前看来通胀状况有所缓解。基于对我国最近一轮通胀形成原因的研究以及我国当前的经济状况,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如下。

首先,规范金融秩序,完善政策体系。国家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有利于规范政府行为。完善政策指标,加强对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检测,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以及前瞻性。

其次,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的过程是逐步取消政府对存贷利率的直接管制,有利于加强货币市场的竞争力,活跃资本市场,从而有利于减少政府通过增发货币进行融资的可能性,因而有利于防范恶性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