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防治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雾霾防治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雾霾防治措施

雾霾防治措施范文1

关键词:颗粒物;雾霾;形成;防治

引言

雾霾这种空气污染现象并不是最近几年才有的,而是自古就有,但当时的雾霾或者说过去的雾霾是在特定的天气条件下才会产生的,刀耕火种及火山喷发等,少见而且也能够自然消散。雾霾真正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是在进入到工业化时代开始的,尤其是成产生活中不停产生的颗粒物,导致雾霾逐渐严重起来。对于PM2.5(颗粒物的粒径小于2.5微米),也就是雾霾的罪魁祸首的治理是关键。

1 雾霾的形成与颗粒物间的关系

1.1 形成背景

雾霾污染之所以近年来逐渐加重,是因为我国在工业发展过程中,能源利用率低且排污能力差,导致污染物排放量大,这是很多经济发达地区的通病。另外,城市雾霾加重也有人均汽车拥有量增加的影响,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是非常严重的空气污染,也是主要污染源。另外,北方冬季雾霾严重,还因为冬季燃煤取暖和工业燃煤引起。这些是雾霾形成的主要的人为原因。

1.2 形成条件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雾是大气中的因悬浮而出现的水汽凝结,且能见度低于一公里的天气现象,而霾是空气中的大量的悬浮微粒与气象条件共同作用出现的现象[1]。雾和霾共同作用导致天气阴沉、空气质量差且能见度非常低。

1.3 雾霾和颗粒物的关系

雾霾当中的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空气中大量悬浮的颗粒物和灰尘是霾的主要组成元素,小冰晶、小液滴及微小的颗粒物与空气形成了气溶胶,气溶胶的分散形态为液体的小质点以及固体两种,分散质为空气[2]。气溶胶当中的一部分颗粒物由大气中已经存在的颗粒物由物理或化学作用间接形成,另一部分则直接排放至空气中。

颗粒物因为其直径(d)变化较大,从纳米到毫米不等变化,因此,颗粒物的形成、传播和危害都及极为不同,导致了雾霾的治理非常难,并且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伤害。d小于10μm(微米)的颗粒物均可以被人体吸入进入肺部,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容易致人产生疾病。而常说的PM2.5就更容易对人体造成损害了。PM2.5这种细颗粒物是很难用肉眼看到的,但却危害最大,通常是煤烟、汽车尾气、工业扬尘、二次无机气溶胶(大气中的一次污染物转化后产生)。而直径介于2.5-10μm间的粗颗粒物则是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都比较常产生的,例如,道路扬尘、施工灰尘等。可见颗粒物的成因和成分都比较复杂,最终形成雾霾是必然的,雾霾的治理之重还应该首推颗粒物防治。

2 治理雾霾的措施

雾霾是一种天气污染现象,必然会对人体和生产生活带来不小的影响。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导致各种疾病的多发,而且恶化的空气质量和灰蒙蒙的天气状况,不利于道路交通安全,航空、航运都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很多生产环节都会受此影响。治理雾霾迫在眉睫。

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强立法和惩治力度。雾霾在国外的发生情况要早于我国,他们的治理措施就是从立法和技术等角度出发。我国政府近年来积极加强了环保立法,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要求工厂、企业和地方注重雾霾的产生。各级各地政府更要将雾霾治理严格立法,加强惩治措施,对污染严重、技术不到位的工厂、企业进行惩戒,对绿色环保企业给予支持和鼓励,对各行各业都进行严明规范,从上至下一条心,务必将雾霾清理干净。

英国的伦敦作为雾都被大家所熟知,就是因为雾霾污染严重,甚至造成了一些人的死亡。1968年开始,英国出台防控法案,对废弃排放等进行了严格约束和处罚,此后经过几十年的立法和对交通、私家车治理,雾霾逐渐减少。

其次,企业要革新生产技术,形成绿色环保的产业链条。雾霾成因很多情况下是由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工厂和企业造成的,对于这类企业而言,技术改造急为重要,借助政府改造工程和政策支持,加强技术革新和设备升级,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节约能源,为减少雾霾形成做出应有的贡献。

再次,新型能源的推广和利用。雾霾的形成来自于空气中大量悬浮的颗粒物,而颗粒物的产生又来自于很多化石能源的使用,如煤炭、石油。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新型能源利用率能够降低颗粒物的产生。风能、太阳能、水能都是绿色环保的能源,不会产生污染和颗粒物等。而且这些能源是可再生的,能够循环利用而且非常清洁。各地区可以根据本地区的优势和特色,开发新型能源,并加强推广和利用,这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也需要各行业给予辅助和认可,积极使用新型能源,减少污染和消耗。

最后,汽车使用数量急剧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势必只会增加,汽车尾气是城市当中最为广泛和数量巨大的空气污染源。汽车尾气是PM2.5当中重要的一部分,治理汽车尾气,也是迫在眉睫。汽车尾气的产生,来自于当前多半汽车的发动机是燃烧石油的。很多城市在治理汽车尾气的方法上不尽相同,有的限号,有的为车装上“三元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的污染气体经过装置转换为无污染的气体,但是成本高且寿命短,效果不佳[3]。有的城市制定政策淘汰落后老旧机动车,加强检查监督,但是人力物力投放量都比较大,效果也未见好转。

最为合理的解决办法,还得从源头做起,也就是逐渐开发新能源汽车,并加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使用。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成为很多人的首选,不仅节能环保,还非常实用美观,但这要保证城市当中有足够充足的充电站和充电设备。现在可知的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油清洁化工技术GARDES,可以在达到国家IV/V标准的前提下生产清洁汽油,这种清洁汽油在汽车使用中能够降低污染物含量,减少有毒有害污染的排放[4]。相信在未来的不久,技术的革新和进步,会让更多新技术应用到汽车使用上。

无论是从何种角度出发,都是需要每个人,每个行业进行参与,全面治理,全民参与,才是最为科学合理的方法。

3 结束语

一到冬季,雾霾就成为很多人心中和口中挥之不去的难题,尤其是很多北方燃煤取暖的城市。一方面生产生活必须用到煤炭、汽油,一方面这些又是制造颗粒物产生的最大源头,颗粒物是雾霾当中霾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就成为了治理的关键。根据颗粒物的成分和成因,在治理上要从污染源、空气质量把控、政府调控和技术革新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改进,从立法角度、政策角度、新型能源利用、化石能源清洁等方面着手,减少或降低颗粒物的产生,从而减少雾霾天气的出现。

参考文献

[1]胡旭莹.天津市灰霾污染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12.

[2]王勤波,肖文娟,安勇,等.雾霾的形成原因及治理方法[J].科技世界,2014,23(07):256-257.

[3]张兴坤,张吉光.雾霾天气的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而与管理,2015,8(41):82-84.

雾霾防治措施范文2

【Key words】 Deep vein thrombosis; Physical prophylaxis;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eri-oper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25.034

腰椎融合术是治疗腰椎失稳症、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经典治疗手段,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并发症较少等优势[1-5]。但腰椎融合术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术后卧床时间亦相对延长,因而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增加,而一旦发生肢体深静脉血栓,严重时可产生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肢体坏死等后果,严重影响术后康复及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引起致命性的肺梗死[6-7]。对此笔者结合临床实际,采用多种措施方法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由于腰椎融合术手术区域紧临椎管、神经根,常规应用抗凝药物有可能会导致椎管内血肿,产生急性神经压迫等不良后果[8],因此笔者采取了一系列物理预防措施,在不使用抗凝药物的情况下有效地预防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现总结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2年11月-2013年6月,共计119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收入本科,完善术前检查共有114例患者符合腰椎融合术指针并接受手术,其中52例,女62例;年龄54~75岁,平均66.7岁;术前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失稳37例,腰椎管狭窄症47例,腰椎滑脱症23例,腰椎内固定翻修术7例。对于以上手术患者,笔者在术前劝导其戒烟、戒酒;术后第1天起采取早期床上活动肢体、早期下床活动、穿戴抗血栓压力带、双下肢气压治疗、予以足量的围手术期补液等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2 方法

1.2.1 术前宣教 患者长期吸烟、饮酒可能会导致凝血系统处于高凝状态,加之手术刺激及患者精神紧张,更进一步增加了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9],因此笔者在术前主动告知下肢深静脉血栓产生原因及可能后果,引起患者重视,劝导其于围手术期戒烟、戒酒。同时也有意识地劝导其改变高盐、高脂及高胆固醇饮食,避免一切可能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因素。同时告知患者术后需主动咳嗽、咳痰,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肌肉活动量,也避免了痰液堆积在气道中,导致术后呼吸道感染。

1.2.2 术后康复指导 大多数患者术后因为手术切口疼痛或害怕疼痛不愿意活动肢体,所以肢体血液循环速度减缓,加之术后凝血功能处于高凝状态[10],这在客观上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而在术后除了给予充分的镇痛治疗,还需告诉患者及其家属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多活动下肢,术后清醒即可进行下肢肌肉收缩锻炼,如膝踝关节的屈曲、背伸及舒缩小腿及股四头肌的收缩运动,这样有助于回流瘀滞在腓肠肌肌间静脉丛的静脉血,有效地减少肢体深静脉血栓的发生[11],术后24 h即可进行下肢抬高训练。如果无法配合主动肢体活动,还可以选择被动肢体活动,可采用的活动方式包括自肢体远端至近端用手指或手掌按摩肌肉,约5~6次/d,每次持续10 min左右;过程中注意避免用力过猛或速度过缓。可行下肢关节的屈、伸被动活动,如应用连续被动活动训练仪(contineous passive motion, CPM),2次/d,每次40 min为宜。如患者手术结束已卧床3 d,可告知其在允许的范围内佩戴夹克式支架早期下床活动,可先坐于床边,待适应后扶住站立或自行站立,最终达到自主活动状态。

1.2.3 术后穿戴抗血栓压力带 抗血栓压力带采用特殊的材料和编织方法,对腿的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程度的外部压力,这种压力自踝部、小腿、膝关节、大腿下部、大腿上部循序递减。因此,抗血栓压力带可以起到保护静脉管壁,促使血液单向流动,加速血流回流等作用,避免静脉血液长期淤积在下肢,进而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12]。本科对55岁以上,术后估计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常规穿戴抗血栓压力带,穿戴过程中无患者自诉不适,它具有舒适性好、医从性高、效果确切等优势,值得临床实践中推广运用。

1.2.4 下肢气压治疗 气压治疗仪的脉动气流通过气道进入紧束在肢体治疗部位上的气囊的气室,气囊随着压力的上升可对肢体进行大面积的挤压、按摩,其挤压力和刺激可达深部肌肉、血管和淋巴管,加压时能使压力部位静脉血管尽量排空,加速血液回流,减压时使静脉血迅速自动充盈,从而显著地增大血流速度。静脉血流速度在挤压时可达无挤压时的1.75~3.6倍,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血液淤滞,减少了血栓的形成的可能性[13-15]。由于接受腰椎融合术的患者绝大多数为老年患者,因而笔者对其常规采用术后气压治疗。临床效果显示,其疗效良好、基本上不造成患者额外的痛苦。因而受到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广泛接纳,值得进一步运用。

1.2.5 围手术期充分的补液治疗 笔者在临床护理中发现,术后充分的液体灌注能够避免因组织灌注不足而增加血液黏稠度,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性。但需在保证充分补液的前提下,注意围手术补液速度不宜过快,补液量不宜过大,避免产生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16]。

2 结果

114例患者中,有72例患者接受单节段腰椎椎体间融合术,31例患者接受双节段腰椎椎体间融合术,11例患者接受三节段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手术节段共计167个。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采取上述物理预防措施,围手术期未观察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如患肢肿胀、增粗、疼痛、浅静脉扩张、皮肤色素沉着、行走后易疲劳或肿胀加重等。

3 讨论

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多数是老年人,因而其体质不及中青年患者,并存症较多,加之全身麻醉及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卧床时间延长,所以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增加。在本研究中,笔者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并未常规使用抗凝药物,据报道,使用肝素及低分子量肝素时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2%~5%,口服抗凝剂每年大出血的风险约为3%,因而需要慎重并在严密监护下使用[17]。同时,笔者也认为,术后应避免行下肢静脉穿刺,特别是反复静脉穿刺,防止大范围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血栓形成。笔者的研究显示,在物理预防措施得当的前提下,物理预防与抗凝药物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是基本相当的,且前者更加安全,可以避免术后出现血肿压迫神经等严重后果。但是如果患者具有明显的高凝状态,则需要在严密监护的前提下使用抗凝药物。术者在施行手术时动作及操作需轻柔,尽量减少组织损伤,做好伤口的冲洗与缝合,减少组织因子等促凝因子的生成与扩散。

在采取上述物理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围手术期充分的镇痛治疗也是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良好的镇痛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不适症状,提高他们术后主动活动的参与度,使得患者能够早期下床活动,缩短术后卧床时间,进而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采用超前镇痛、多元化镇痛的理念。即在术前予以充分镇痛,以提高痛阈;术前、术中、术后均予以镇痛,以保持于术后的无痛或轻度疼痛状态,可以大大减少手术后止痛药用药量[18]。临床上所采取的常用镇痛方法包括口服镇痛药物、肌肉或静脉滴注镇痛药物,对于疼痛程度较轻的患者,通常采用口服或肌注非甾体抗炎药物,如患者疼痛程度较重,可持续静脉滴注非甾体抗炎药物,对于疼痛程度极为严重的患者,必要时实用阿片类药物,如杜冷丁、吗啡肌注以缓解疼痛。

雾霾防治措施范文3

关键词:环境审计;雾霾防治;启示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8.075

1.雾霾防治背景

1.1国外背景

19世纪50年代,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美国出现了资源消耗巨大、浪费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颗粒物直径更小、对人体危害更大的雾霾污染频发。在1955年,洛杉矶雾霾事件中,致使400多人因中毒、呼吸衰竭而丧生;而后在1970年,致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从1970年到1979年,美国审计署出具了247份与空气污染治理相关的审计报告,通过一系列系统性、连续性政策措施,监督和推动政策措施的执行,大力加强了审计监督。到1979年“绿色十年”结束,不仅雾霾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而且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环保局、环境诉讼和审计监督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努力,建立覆盖全国的、有效的环境保护体系。联合国环境工作会议召开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标志着环境审计真正的纳入环境保护和环境责任管理领域。

1.2国内背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企业排放越来越多的污染物,人类的排放量也大大增多,这些都使我国的空气质量严重受损。2013年,我国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频繁出现持续性的雾霾天气,不仅造成了交通事故等问题,也极大的损害了居民的利益。2014年1月4日,国家首次将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2014年2月,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聚焦重点领域,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但是我国的环境审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环境审计的内容单一,制约其发展;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2.美国雾霾防治中环境审计的实施情况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先后两次的洛杉矶事件,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因此,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时美国的主要问题。美国雾霾治理审计的主要目标及成果。

2.1审计目标

2.1.1明确治理政策的制定是否切实可行

为了达到治理效果,可能会出台多种政策,但是政策的可实时性、可操作性以及可能对未来发展造成的影响,都难以预测评价。有些州为了达到指标,虚报数值,弄虚作假。因此,必须明确治理雾霾政策的可行性,以便综合评价。

2.1.2明确政策的实施效果是否可信

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政策的宣传不到位、传达信息不明确等,企业和居民可能不信任或不参与政策的实施。而各州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等相关因素,欺上瞒下,最终的实施效果不言而喻。因此,必须确实政策实施效果的可信度。

2.2注重资金的使用性能

由于二十世纪70年代两部清洁法修正案还有其他相关法规中涉及到投大量的资金,而在七十年代美国审计署也先后出具了58份与空气污染治理资金管理和预算执行相关的审计报告。在审计报告中,审计署指出联邦政府对空气污染治理上的资金投入呈现高抛物曲线的状况,从1972年到1975年的短短3年中,空气污染控制方面,投入的金额大约900亿美元,且每年以大于25%的投入速度递增。但是高额的资金投入并没有取得环保局声称的收益比。

2.3注重政策的履行情况

美国审计署在审计过程中,不仅发挥审计的监督和推动作用,而且还很注重联邦政府及地方政府执行政策的效率和效果。因为美国在制定相关法规中,不仅确立了空气质量标准,而且还明确任务进程的时间表。1970年《清洁空气法修正案》中要求各州在1977年必须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审计署对各州的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追踪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2.4注重环保局的运行力

尼克松政府成立了具有独立机构、职能和最高环保决定权的环保局。环保局自成立以来,做出了大量成绩,但仍有很多不足。审计署在多份审计报告中,指出环保局存在任务量过大、人力财力不足、处理问题能力不足等问题。

2.5审计结果

美国审计署出具了247份与空气污染治理相关的审计报告,通过一系列系统性、连续性政策措施,监督和推动政策措施的执行,大力加强了审计监督。

3.中美环境审计的比较及启示

3.1环境审计的中美比较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环境审计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和政府的广泛关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审计机构已经开展了一些专项审计项目,环境审计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发展机遇。然而,由于起步较晚,中国的环境审计和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环境审计仍然有一个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在审计的切人点上,美国的环境审计以政策为主,环保局在环境方面有着最高的决定权;而我国的环境审计在收集、使用和分配的节能减排资金为突破点,主要审查资金使用是合理,绩效的开展深度不够。

(2)在审计中,美国环境审计的基础上,对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政策执行和实施,资金分配进行审查;中国环境审计模式主要是单一审计,具体单位,财政和财政收入和支出和其他相P经济活动进行审查。

(3)在审计范围上,美国的环境审计范围较广,从政府及有关部门政策履行情况的管理审计到依据环境政策分配的财政专项支出;而我国的环境审计以资金为主,对于绩效方面涉及不多。

(4)在信息披露上,美国的环境审计结果大多数都是公开披露的;而我国的环境审计结果主要以审计报告的形式,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公开披露较少。

(5)在审计问责上,美国的环境审计强调对单位和个人的问责;而我国的环境审计在这方面比较薄弱,有些地方还在追求着经济增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具体直观比较如图1。

3.2对我国治理雾霾环境审计的启示

(1)建立科学的雾霾防治环境审计评价的指标体系。审计评价是指审计机关根据审计目标分析判断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并公布审计意见的行为,是审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雾霾防治中的环境审计应在关注资金的使用绩效的基础上向上递推到政策和管理绩效的层次上。

(2)关注政策的执行效果。要使上级的政策下传畅通无阻,落实到位还必须保证决策的正确和客观,最后还要关注地方各区对雾霾防治的效果。

雾霾防治措施范文4

关键词:雾霾天气;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P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1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愈发严重,全国五分之一以上的国土遭遇雾霾天气的侵袭,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更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解决雾霾天气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迫在眉睫。本文将从自然因素与社会原因两个方面分析产生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为治理这一亟待解决的大气污染问题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一、我国雾霾天气产生的自然原因

据调查,去年我国大范围爆发的雾霾天气大多数出现在秋冬交替季节。这主要是由该季节特有的气候因素所决定的。一是当空气相对湿度较高,达到80%-90%时,雾滴易与空气中的细颗粒物相互结合,迅速推进污染的形成;二是水平方向的静风现象明显增多,随着城区高层建筑物的与日俱增,风速被减弱,导致悬浮颗粒滞留空气中,污染物不能及时排出;三是垂直方向出现频繁的逆温现象,即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大气层结稳定,上下层空气流动减少,从而使得近地面的大气污染物无法向高空扩散稀释,越积越多。

二、我国雾霾天气产生的社会原因

(一)生活污染废气排放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各地旧区改造、新区开发工程如火如荼地开展,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由于人们缺乏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建造过程中产生的扬尘、灰尘、粉尘等悬浮物的大量沉积导致空气不易扩散,无疑造成空气的严重污染,助长了雾霾天气的形成。

随着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机动车数量亦与日俱增,2013年我国机动车数量突破2.5亿辆。这不仅导致城市交通不堪重负,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也成为雾霾天气加重的首要因素之一。据统计,每千辆汽车每天排出一氧化碳约3000kg,碳氢化合物200~400kg,氮氧化合物50~150kg,而汽车尾气含量构成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烟尘微粒如某些重金属化合物、铅化合物、黑烟及油雾、甲醛等均是构成雾霾天气的主体。

随着秋冬季采暖期的到来,人们生活取暖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尤其是北方城市更需要使用采暖锅炉和生活锅炉燃烧大量煤炭来维持其正常的生活。然而煤的燃烧必然导致二氧化硫和其他烟尘、粉尘等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因此烧煤取暖亦势必加剧了雾霾天气的形成与恶化。

(二)工业生产废气排放

尽管自然因素与生活污染废弃的排放是我国雾霾天气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工业生产废气排放产生的污染才是造成雾霾的根源。以江苏为例,据绿色和平组织统计报告:2012年江苏水泥产量达到167754667吨,位居全国第一,占到全国总产量的13.3%。另外在钢铁方面,无论粗钢、钢材还是生铁,2012年江苏省的产量都是全国的三甲。 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过度发展必然依赖庞大的煤炭消费。长三角2011年共消费了4.83亿吨原煤,工业废气排放量达到86677.1亿立方米,工业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是居民生活排放的25.8倍;氮氧化物排放量是居民生活的116.2倍、交通排放的3.7倍;烟尘排放量是居民生活排放的 27.8倍、交通排放的15.9倍。而这三种大气污染物是形成PM2.5的主要前体物,也就是雾霾的根源。

三、我国雾霾天气治理对策

制定相关国家政策。首先,科学规划城市布局,在城市规划中,要根据城市自然地理环境,充分考虑大气扩散条件,预留空气通道.特别要注意研究城区上升气流到郊区下沉距离,将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布局在下沉距离之外,避免这些工厂排出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区;其次,减少机动车辆废气污染,政府部门要重视机动车辆的污染防治力度,实行奖励和制约两手抓政策,推动汽车使用的燃油质量和机动车排放标准开展速度相一致,提高汽车燃油清洁能力。另外政府要加大对机动车环保监管力度,完善车辆环保验收机构的监督机制,全方位控制汽车排气总量;同时开发取暖新型能源,发展新能源,减少煤燃料的燃烧和排放,不仅可以降低雾霾天气的产生,更是降低大气污染、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必要措施和手段。针对采暖期的北方,更应该发展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一方面使部分地区、部分生产生活用新能源来代替煤燃料成为可能,另一方面要提高环境和大气污染治理设施的投入,开发脱硫新技术,尽量减少和降低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粉尘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从而降低空气污染,减少雾霾天气的产生。

四、健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

空气污染的加重反映了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也曾因工业污染废气排放,汽车尾气排放等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天气的出现而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但通过颁布《清洁空气法案》等相关法律法规,使得空气质量得到全方面有效的治理。而我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与治理并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使其遵照严格的排放标准,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缺乏对企业排放的污染物的严格控制,导致了污染的加剧。因此,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强制执行,依法处置重度污染企业是治理雾霾天气的首要措施和手段。

参考文献:

[1]林云,李美玲,宋党育.焦作市城区雾霾天气成因与对策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41):27-31.

[2]李金岚.论雾霾天气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0):146.

[3]渠雪.浅谈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J].科技资讯.2013(11):144.

[4]董娜,聂英.雾霾天气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以长春市为例[J].吉林农业,2013:49-50.

[5]刘翠,薛科社.西安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J].地下水,2013(35):220-221.

雾霾防治措施范文5

关键词:汽车尾气排放;雾霾;防治

中图分类号:S471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进入2013年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几乎每天都被一片厚重的阴霾所笼罩,这也使得“空气质量”、“PM2.5”等词成为新年的频用词汇。雾霾袭城,大雾笼罩下,汽车尾气排放成为引发雾霾的罪魁祸首之一,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因此,提高空气质量,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成为当务之急。

2 雾霾天气的成因

2.1人为原因

雾霾天气除了由气象因素导致,化学工厂、汽车尾气增多、农作物燃烧、工业燃煤及气溶胶二次污染等人为因素引起大气中颗粒物含量加大是雾霾天气出现的另一重要原因[1,2]。当前,许多城市的污染物排放已经濒临界限,对气象条件要求十分敏感,环境空气在较好的气象条件下能达到标准,但是只要出现了不利的气象因素,空气质量和能见度会立刻下降,导致雾霾的发生。另外,除了城市自身所产生的废气(及颗粒物),还有一些周边地区的废气(及颗粒物)顺着大气环流进入,导致了该城市的环境空气污染问题更加严重。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各国(尤其是中国)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汽车在带给人们生活快捷和方便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如噪声污染、有害气体排放、大量固体废物产生和交通事故等[3]。其中汽车排放的废气是一种流动分散污染源,它常常聚积在繁华地带和居民集居的地方。现代化城市高层建筑物不断涌现,使汽车排放的污染物不易稀释扩散,造成局部地区汽车排放物浓度过高。由于汽车排放物的排放高度在地面附近,处于人们呼吸区域,严重污染人类生活空间及呼吸层的同时,还容易形成雾霾层。

2.2气象原因

气象环境是进一步促进雾霾天气出现的另一重要原因,依照国家气候中心的气候评定分析指出,秋冬季节是雾霾天气出现的主要季节,此时的气象条件是造成最近雾霾天气频发的主要原因。九月份开始,出现在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冷空气较少,且强度不大,地面风速较小,有助于水汽在大气地层积累,给雾霾天气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环境条件。同时,青藏高原南边暖湿空气强度较强,从而导致了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异常活跃,这股暖湿气流顺着西南方向将丰富的水汽运送到我国中东地区,从而引起了这些地方空气湿度大,另外也促进了地层逆温的产生,给雾霾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众多城市的高建筑物不断涌现,引起了风流在经过市区时被强有力地阻碍下来并出现了摩擦,从而降低了风力,往往产生微风或者静风,从而不能促进悬浮颗粒的分解和消失,最后只能长期积累在城市中或者郊区附近。

2.3雾霾的危害

形成雾霾天气的有毒、有害颗粒物散播在空气中,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雾霾天气中的PM2.5比重较大,其颗粒物较小,比表面积相对较大,可吸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随PM2.5能轻易穿过鼻腔中的鼻纤毛,直接进入肺部,甚至渗进血液,从而引发包括心脏病、动脉硬化、肺部硬化、肺癌、哮喘等各种疾病,影响身体健康;二是雾霾通过对太阳光的吸收与散射,导致太阳辐射强度减弱与日照时数减少,从而影响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会造成农业减产、绿地生态系统生长受阻等;三是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容易引起交通堵塞,发生交通事故。

3 汽车尾气净化处理的技术防治对策

3.1 机内净化技术

机内净化技术是通过改善发动机性能来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的量。近年来又开发了空气离子化和燃油磁化改质的研究,促使燃油的充分燃烧。

3.1.1 提高燃料质量,开发清洁燃料

(1)在燃油中加入添加剂

在汽油中加入水,使水所占的比例达到10%,可以减少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及铅尘的污染效果。

(2)使用合适的添加剂

在机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固体添加剂,就可以显著加强发动机的汽缸密封性能,从而使燃料燃烧充分,有害气体减少。

(3)采用新型燃料能源

在汽车上可以使用压缩的天然气体、新的配方汽油、太阳能、电力、生态燃料的蓄电池等为其提供动力,减少污染气体往大气中的排放。

(4)推广乙醇汽油

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替代能源,是用普通汽油和各种植物纤维以及粮食加工成的乙醇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的。而且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燃料,符合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能源替代战略。

3.1.2 废气再循环控制系统(EGR)

废气再循环技术是一项广泛应用的技术。通过使一部分废气流回进气管,降低了最高燃烧温度,抑制NOx的生成 。但EGR率过大会造成燃烧恶化的现象,使燃油消耗率增大,HC排放量上升。电子控制废气再循环系统还可实现非线性控制,控制范围和自由度大,更符合净化的实际需要。

3.1.3、汽油机直喷技术(GDI)

汽油机直喷技术是把汽油直接喷到燃烧室内与空气混合后燃烧,它同时具有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优点。直喷技术达到了均匀燃烧和分层燃烧的目的,极大提高了混合气体的混合程度,达到完全燃烧,有效降低未燃烧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汽油机直喷技术还能增加发动机的压缩比,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可节能30%以上。

3.2 机外净化技术

机内净化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尾气中的有害物质,还需要机外净化共同协同处理。机外净化是指在汽车尾气排出气缸进人大气之前,通过发动机外净化反应装置,把CO,HC和NOx 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绝大多数的汽车尾气污染物是来自排放后的尾气,因此机外净化是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的快捷而有效的技术手段[4,5]。目前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催化净化转化器上,而催化剂直接关系到催化净化效果的好坏。因此,开发高效实用的催化剂在控制汽车尾气排放中是至关重要的。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催化剂。

3.2.1 贵金属催化剂

铑、钯、铂是汽车尾气治理催化剂中最常用的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热稳定性好及机械强度大等优点,在催化剂市场上占有较大优势。但是贵金属催化剂受空燃比的影响大,且容易发生铅、硫、磷中毒,高温性能也不太好,且价格昂贵。因此,寻找新型催化材料又成为了新的任务。

3.2.2 光催化剂

光催化降解技术是通过利用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导体材料(典型的是二氧化钛)进行催化降解反应的技术。光催化氧化降解技术具有安全、长效、可再生等诸多优点,也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仅如此,它在汽车排放污染物的生态环境降解方面的作用也举足轻重。对于汽车尾气污染问题的治理,必须通过对汽车构造进行优化,使尾气污染控制效率提升。同时设计汽车尾气净化处理系统,做好发动机结构的安装及调试,也会改善尾气污染控制效果。

4 结束语

随着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汽车排放尾气净化技术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汽车的各种这排放法规也在不断严格化、规范化,对汽车尾气的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会使得汽车尾气净化处理技术更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渠雪.浅谈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J]. 科技资讯,2013,11:144.

[2]李金岚.论雾霾天气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0:146.

[3]鲁选超.浅议我国城市汽车尾气污染防治[A].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China Law S、ciety Ass、ciati、n 、f Envir、nment and Res、urces Law)、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China Law S、ciety Ass、ciati、n 、f Envir、nment and Res、urces Law)、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1:4.

雾霾防治措施范文6

关键词:京津冀;机动车保有率;趋势研究;大气污染;对症施策

一、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机动车尾气不容忽视

2014年末,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459811万辆,比上年年末增长1522%。其中,民用载客汽车保有量1232670万辆,比上年年末增长1671%;民用载货汽车保有量212546万辆,比上年年末增长571%。2014年北京、天津、河北机动车保有量分别达到了5324万辆、28489万辆和997万辆,是1980年的三地机动车保有量的6581倍、6832倍、10732倍。汽车保有量的急速增加直接导致汽车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加大,空气污染加剧。

《京津冀2013年元月强霾污染事件过程分析》这一报告指出京津冀区域PM25来源解析中,燃煤占34%、机动车占16%;其余50%来源于工业、外来输送、扬尘、餐饮和其他。由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分别的《2014环境状况公报》来看,其雾霾源解析报告显示,北京机动车排放PM25居本地排放源之首,占比311%;天津、河北机动车排放PM25分别占本地排放源的200%和150%。因此,机动车污染治理已经成为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

二、模型的建立

(一)Gompertz生长曲线

Gompertz生长曲线在生活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其符合很多事物的生长发展规律,即依次经历缓慢生长期、加速增长期、减速增长期和生长饱和期(即开始衰退)四个时期。Gompertz生长曲线模型为:

Yt=Kabt

(二)理论过程

根据实验表明,汽车保有率和人均GDP呈显著正向相关。汽车保有率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快速增大,但是这种速度并不会一直持续,而是会经历缓慢生长期、加速增长期、减速增长期和生长饱和期(即开始衰退)四个时期。所以我们选取Gompertz生长曲线来拟合民用汽车保有率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建立方程如下:

F(X)=γeaexp(βx)

其中,F(X)为汽车保有率,X为人均GDP,α、β为负的待估参数,γ为汽车保有率的饱和水平。上式经数学变换的得:

ln(lnγ-lnV)=C+βX+ε

C=Ln(-a)是一个常数,ε残差序列(满足零均值、同方差、相互独立)。我们对数据进行线性化处理,令:

Y=ln(lnγ-lnV)=C+βX+ε

由于京津冀同处于相我国政治经济环境下,并且地理位置相邻,所以必然会受到许多共同的因素影响,所以我们允许该面板数据存在同期相关和截面异方差。因此,我们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的似不相关回归(SUR)估计来估计方程的系统参数。

(三)模型的建立

1、数据收集与处理

由《中国统计年鉴》收集了京津冀三地2000-2013年的民用汽车拥有量、年末常住人口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数据,利用民用汽车拥有量、年末常住人口的比值得到每年的民用汽车保有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以2000年为基期的消费价格指数进行调整。

2、建模过程

在国际上,工业化国家通用的汽车保有率的饱和水平为062,所以使用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估计时采用此标准。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到S3=075、S2=023、S1=004,进而我们得到F1=9364、F2=17716。查F分布表我们得到在5%的显著水平下,F1、F2显著大于临界值所以拒绝H1、H2,因此采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进行分析。

注:Durbin-Watson stat统计量括号中的值为无加权估计时的统计值。

从表中可以看到,拟合优度为0999,拟合效果非常好。由于F统计量的结果非常显著,即回归系数之间没有线性约束关系。同时由杜宾-沃特森检验值可以看出,在使用加权最小二乘估计时DW值明显大于不加权估计时的DW值。因此,在使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时,各模型随机误差项基本不存在一阶自相关,GLS更优,估计个结果也更准确。所以京津冀的民用汽车保有率符合“S”型发展曲线,即随着人均GDP的不断提高,京津冀的民用汽车保有率都会经过生长阶段进而进入加速增长阶段,在达到拐点后即进入减速增长阶段,最终达到饱和状态的发展过程。得到方程如下:

YBJ=1.377-2.40×GDPBJ+εBJ

YTJ=1.377-1.73×GDPTJ+εTJ

YHB=1.377-3.63×GDPHB+εHB

由此可以求出最大长期收入弹性为Emax=ae-1(146),即当长期收入弹性达到最大值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期收入弹性开始呈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弹性变为1。也就是说,当达到最大收入弹性后,收入就不再是刺激汽车消费最关键的因素。长期收入弹性的计算公式如下:

E=aβXeβx

经计算北京的长期收入弹性在2007、2008年达到了最大值,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已经呈现递减的趋势,即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减速增长期,收入不再是刺激汽车消费最关键的因素。天津和河北则在2012、2013年达到最大长期收入弹性,接下来其弹性值也会逐渐递减,直至弹性值变为1。

3、汽车保有率的预测

由于前文建立的面板数据模型使得汽车保有率的预测结果与真实值拟合效果较好,所以我们在运用指数平滑来预测人均GDP的值,再代入模型,进而得到京津冀三地未来民用汽车保有率。

从预测结果来看到2020年北京的民用汽车保有率将达到036,即平均3个人拥有一辆车。由于汽车保有率的增长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等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经济相对落后一些的天津和河北民用汽车保有率也达到了027和030,即平均4个人就拥有一辆车。

如上文所述,2013年后京津冀地区虽整体进入减速增长的阶段,但是民用汽车总量的增长数量仍相当惊人,由2014年的4~6人拥有一辆汽车到2020年3~4人便拥有一辆汽车。

三、治理京津冀汽车尾气的社会现有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京津冀汽车尾气污染严重,社会存在的问题凸显

1、公共交通建设不完善。公交车的频率低、发车时间不协调、换乘不方便等一系列的问题使得大量居民更倾向于驾驶私家车出行,过多的机动车运行产生更多的尾气,加重了京津冀的雾霾污染程度。

2、老旧车辆淘汰困难。尾气排放标准大概每三年调整一次,调整周期明显比机动车的使用周期短。如果为了尾气达标而淘汰车辆成本太高,所以一般车主并不会选择主动淘汰已不符合环保标准的老旧车辆。但是,这些老旧车辆在达到使用年限后,若仍继续使用,其污染程度将会成倍增加。

3、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检测、监督制度不完善。由于机动车数量多,流动性非常大,所以机动车尾气的检测主要依靠年检的方式。有时机动车的一些小问题也会引起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的增加。所以,仅靠年检是远远不够的。但是目前我国并没有对机动车尾气排放实行实时监控,很难及时发现尾气排放超标车辆督促其及时维护。

(二)联防联治、对症施策

1、加快发展公共交通体系,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在上下班高峰期增加公交车的发车频率,降低乘客的等待时间。完善交通网,提高站对站换乘效率。

2、制定科学合理的老旧车辆淘汰政策。淘汰老旧车辆涉及众多人的利益和可承受程度,实施强制性的政策必然是行不通的,我们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老旧车辆淘汰政策。根据交通发展情况并结合地区空气质量和机动车数量适当延长机动车尾气标准升级时间频率;增加长车龄的检测频率;鼓励车主淘汰老旧车辆可以适当给予补偿或以旧换新等政策。

3、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检测、监督。加强环保标志、排放达标、净化装置和执法审查的力度,严把质检关,从源头上控制超标车上路行驶。可以实施定期或不定期抽检、实时监控网络,并明确违规处罚细则。同时要建立京津冀机动车尾气检验的数据库,实现检测数据共享、信息公开,大家共同监督协力对抗大气污染。

总之,我们彻底转变利用汽车的消费来拉动地区经济的想法,继续不断发展和完善公共交通体系,提高公共交通的比重和综合效率。更要明白,仅靠关停污染企业这种“大伤筋骨”的做法并不是最优的选择,还应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出行,做到既要让企业转变生产工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还要让公众转变生活方式,实现绿色出行每一天。(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赵颜颜.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源浅析 [J].经营管理者,2015,4月,中期:139.

[2]王娟.华北地区多地雾霾成因实证分析[J].科学大众,2014.

[3]李金岚.论雾霾天气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3,(10):146.

[4]朱成章.我国防止雾霾污染的对策与建议 [J].中外能源 ,2013,06:1-4.

[5]殷挺凯.雾霾灾害的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J].经济研究导刊 ,2013,13:259-260.

[6]京津冀2013年元月强霾污染事件过程分析.

[7]2013年环境统计年报.

[8]2014环境状况公报.

[9]2014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