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范文1

【关键词】 核心素养;化学复习课;实践与思考

当下教育教学行业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素养”的培养,素养同知识一样可以通过后天的传授与培养而获得,并且代表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实力。化学学科中的核心素养,是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获得基本的化学学科知识,形成良好的化学思维,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主要作用便是为学生进行科学启蒙,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科学思维,为之后更加深入的高中学习服务。化学是一门实用且具有创造性的科学类学科,其中除了知识之外,还包含着思想观点、思维方式、科学方法等等有益于学生个人发展的内涵。学生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复习课堂,便是汲取这些内涵,让复习课堂更加的丰富,使学生在课堂获得的内容更多。

一、在复习中强调知识的规律与结构

初中化学学习中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在复习中教师就要为学生复习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领悟知识学习的规律,了解知识点之间的结构。化学符号有时既可以表示微观水平上的某种物质,转化到宏观水平上又变成对某种物质另一种状态的形容了。所以说化学符号有时可以成为联系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桥梁,这也启示我们,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为学生强化结构性质的联系。事实上就是要开放学生的思维,从宏观世界、微观世界与符号世界三个方面去考虑、看待化学问题,从而培养良好的化学思维。这样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形成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观念,逐渐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化学思想。如此,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将更加深刻,也能够从不同视角对物质的变化与状态进行解释与分析,能够更好地分析化学问题,更快速地解决化学问题。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第七章第三节“酸和碱的反应”时,宏观来看,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而从微观来看,是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各自与其他物质发生了反应。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看到动态的变化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离子之间的置换与反应。

二、在复习中强化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科学来源于生活,化学学科更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实际的生活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会更迫切地想要了解知识,去解释实际问题。所以在化学的复习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将知识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或者合作探究的方式,运用目前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和解决各种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比如在低楼层的楼房中,为避免潮湿而是用的“除湿剂”主要是什么成分,它为什么能够起到除湿的效果;交警在测试驾驶员是否酒驾时所利用的工具,是按照怎样的化学原理以及乙醇的什么性质来制作的;为什么我们在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使用高锰酸钾而不是其他的方法等等。成功地运用生活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复习课堂中形成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意识,在实践中提升探究能力,从而提升个人的核心素养。

例如学习苏教版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时,教师可以结合很多生活常识讲解淀粉与油脂、蛋白质与维生素的知识点,既靠近学生生活,又能够帮助理解。

三、在复习中运用趣味教学引导思维

思维能力应当属于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部分,不同的学科都有属于自己学科的思维方式。化学学科思维主要是要让学生理解宏观世界、微观世界与符号世界三重表征,理解不同世界中物质的不同性质与状态,多方面考虑物质的性质与反应,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所以在复习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引导,可以通过趣味性浓厚的教学活动来牵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逐渐走进化学的世界,在活跃而轻松的氛围中形成化学思维模式。

例如在复习元素周期表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享记忆方法,制作元素卡片进行一些记忆类的小游戏,缓和一下课堂气氛。学生能够在游戏中获得更多元化的记忆方法,提升知识记忆的效率。另外还可以组织一些小比赛,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世界中的状态与性质,并写出不同性质下所发生的反应等等,比一比哪组写得更多。

总之,复习课是学生比较不感兴趣的课程,相比起新课而言对学生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所以在初中化学的复习课堂中,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有考虑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否得到培养与发展。分析运用学生更喜欢的教学方式进行复习,开展趣味性浓厚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巩固知识,同时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自己的化学思维,激发出潜能。师生之间通力合作,将知识内容的巩固融入到能力发展的活动中来,以学生的学习感受为先,让学生在不断地实践与思考当中复习知识、提升能力,也能够成功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成就感。初中化学的复习课将不同于从前的枯燥,学生也能被激发出更大的潜能。

【参考文献】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范文2

关键词:生活化问题教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265-02

最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强调:“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体现“科学认识与观念”、“科学思维和方法”、“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课程目标体系,为高中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化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把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不再是枯燥的读书,使他们体会到化学知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或者耳熟能详的生活事例引出问题、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对生活事例的探究中学习理解课本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含有化学问题的实践活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中应用化学,让生活引进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回归生活是当今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

一、生活化问题教学的内涵

化学生活化问题教学,是指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关注生活、社会、科学中的各种现象,利用各种资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合作等方式理解化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应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问题探究,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这与我校开展的问题法教学不谋而合,生活化问题教学就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和化学教育“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归于生活”两者基础上的,以源于生活的问题出发,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运用书本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生活事物中学习和理解化学,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化学的作用,体验化学的魅力。

二、生活化问题教学的意义

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化学。高中化学生活化问题教学是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是实现新课改目标的有效策略和方法之一。化学生活化问题教学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实施生活化问题教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将生活元素融入化学课堂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课堂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还可使学生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如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加入一个科学小故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加入一个小实验就可以让课堂气氛达到等。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投身于课堂的学习中,让学生走进生活、融入社会,感觉学有所用,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有利于培养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生活,让生活过得更丰富,更有意义。在教学中,渗透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化学,如食品、保健、化妆品、药物、环境等,拓展生活视野。同时及时关注最新的科技前沿,如介绍载人飞船的船体材料、火箭燃料的助推剂,介绍最新研究的有机光伏技术等。实施生活化问题教学,创设生活化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培养社会责任感。生活化问题教学可使学生感知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如介绍侯德榜先生的侯式联合制碱法时,可以介绍时代背景和侯德榜先生的高尚情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关注与化学有关的如食品烹饪、美容保健、毒物、穿戴、环境、日用品、药物化学等社会热点问题,了解绿色化学、可循环利用思想,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

4.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在“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创造性新型人才,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不仅是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是自我发展的推动者,通过转变教师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从而实现“教的变革”到“学的变革”。坚持“生活化”教学理念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引导作用。所以教学“回归生活”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生活化问题教学的实施策略

1.从生活现象引入新课教学。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景,并从中引出学习课题,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生活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动力。

为了使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有效建构,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事实证据,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建紧密的联系,为学生建构知识提供有力的支撑。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知识有真切的感受,才不会只是在抽象的水平上对概念和规律进行记忆。

2.用生活经验理解化学概念。在化学教学中,为了克服学生在理解化学概念时的困难,可先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解决,然后再将其中的思想方法横向迁移到所学习的化学概念的研究中,为化学概念的学习提供认知支持。因此,“联系生活”的有效化学教学,必须充分估计学生可能存在的错误生活经验。

3.回归生活解决化学习题。把改革习题形式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作为突破口,进而改变传统习题枯燥、抽象、脱离实际的“纯化学”模式,增加习题的生活气息,更多地利用学生所面临的环境,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让习题回归生活、回归自然。这就要求教师在习题设计上多动脑筋、多下功夫,充分发挥习题的素质教育功能,让习题具有趣味性、激励性、挑战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解答化学习题,在动脑动手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利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4.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我们生活的世界,化学现象比比皆是,但我们却常常熟视无睹,问题就在于观念上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主动意识。在这些常见的化学现象中,有很多具有较强的启发性、代表性和应用性,可以将其转化为高中化学问题,使之走入课堂。如对氯气一节的教学,通过一则新闻报导材料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导课,并配有记者专访某化工厂氯气泄露事故的视频,然后结合教学情境向学生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如:①为何发生氯气泄露时,人应往高处逃生?②为什么可以用钢瓶来储运液氯?③氯气泄露后,有什么办法来处理?),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思考状态,同时也激发了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

5.创设宽松的实验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利用生活资源的元素做实验,可使学生独立的思考,大胆探索,敢于幻想,创造出自己的新思路、新问题、新设计、新途径、新方法,为了完成实验,学生获得充分的前期制作经验和动手欲望,而前期操作经验是相关技能或能力形成不可或缺的练习体验,且前期操作本身就是向学生传播非语言的教育信息,使化学实验增添了一个物化的信息源,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获得良好的首次效应和动手欲望,不自觉的程序逻辑式实验成为灵活的、自觉的探索性实验。这种成功的体验和喜悦能持久地保持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探索。

6.开发利用生活资源,搞好丰富的课外科技制作。为了充分发挥生活资源的这些独特功能,我们组织学生课外开展科技活动,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增长学生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将这些应用于今后的课堂教学,进一步发挥生活资源的教育功能。通过我们的实践来看,科技制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高中阶段的科技活动为学生今后的深造和走向社会后从事创新、原始创新和高科技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为新课程增添时代气息的源泉和活力,生活化问题教学是学习化学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生活化问题教学思想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它不是简单的回归生活和生活概念理解,而是借助于“生活知识”这个载体来容纳学习内容,利用“生活场景”架起知识点和应用能力之间的桥梁,用问题探究作导向,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层次,把握学习内容,充分挖掘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提高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真正起到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整体框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范文3

关键词:化学教学;科学素质;化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8-0041-01

科学素质是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素质,又叫科学素养。它是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品质的综合反映。没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做基础,科学素质将无从谈起。科学能力和科学方法是科学素质的核心要素。我们一再强调能力培养,强调“学会学习”其核心就是科学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学习方法的训练。对中学生来说,科学素养是学生在接受一定的科学知识过程中所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和完善自身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和能力。从科学素养内涵出发,结合化学学科特点,人们普遍认为化学科学素养是指一定结构层次的知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在品质。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通过实验探究获取学科知识,学会科学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化学学习的能力

学科知识是学科素养的主要内容,学科知识获取是提高学科素养首要任务,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是提高化学素养的基础。如何紧扣知识目标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呢?在教学中我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通过实验探究方式使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在探索过程中主动发现知识,同时提高获取知识能力。

二、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信息的获取和加工能力

学习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化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运用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与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除学科知识素养外,学科信息素养对解决实际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化学学科信息素养也就是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表的观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课堂教学中,对相关实际问题的探讨解决,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课前搜集实际生活中溶液的信息,在家中自行配制一杯溶液,增加生活体验,感性认识到配制溶液过程所需获得的信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信息分析,确定解决特定问题需要什么样的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和能力对信息进行处理,感受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提高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能力。

三、教学中贯穿“化学思想”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

学生将来可能会忘记具体的化学知识,但一些基本化学观念应印在脑海里,成为认识世界、做出相关判断的基本依据。因此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应该引领学生从化学学习中提取根本性的东西,上升到化学思想层面,形成基本的化学思想。

1.物质的微粒观、元素观。在“分子、原子”“元素”“物质的变化”“质量守恒定律”“水溶液的导电性、颜色”及“酸碱通性和中和反应”的教学中,学生逐渐认识物质构成的微粒性,物质多样性而其元素组成是统一的,让学生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获得认识物质世界的特殊视角。

2.结构决定性质。化学研究物质及其变化,不仅研究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即化学其实就是围绕“物质”进行研究或学习的科学,这种研究或学习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呢?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这就是化学的归因思想,因此,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制取”来学习物质的知识,是中学化学最基本的思路。

3.守恒思想。“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化学变化微观抽象,对学习和理解物质化学变化造成困难。守恒思想给研究化学变化提供了帮助,树立守恒思想就是抓住了化学变化的根本。特别是复杂的化学变化,守恒思想在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上有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4.分类思想。面对复杂的化学变化,分类思想在化学的学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分类研究,把性质相似的物质或类型相似的反应归类,使化学学习和研究有规律可循,可由点及面地掌握知识。还可通过不同分类方法,使我们从不同角度全面理解所学知识。

四、坚持科学态度,尊重客观事实,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在教学中紧密联系社会生活,面对“酸雨”“温室效应”“白色污染”“苏丹红”“三聚氰胺”等社会热点问题,能以科学的态度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而不是放大危害性,将“化学”当作危险、有害、毒害的代名词;在实验教学中,出现现象与结论不符合,教师能尊重客观事实引导学生查找原因反复实验;在“燃料的选择”“金属材料的使用”“化肥、农药的利与弊”“合成材料的使用”教学中,通过查阅资料,组织辩论、撰写小论文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以上是笔者平时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学科思想和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的科学素养培养。培养具有科学素养,能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事务和文化事物、从事经济生产的合格公民,是每一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范文4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生活化教学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几年过去,教育研究者与一线教师对核心素养的挖掘与落实做了充分的研究,但是面对中考的压力,许多学校的化学教学依旧以知识讲授为主,忽略了对学生素养的培养。初中化学知识点杂乱、枯燥,还涉及微观现象,许多学生感觉不好学也学不会,但是初中化学与生活联系密切,知识点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实例。因此将生活化教学贯穿于知识点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化学生活化教学与核心素养在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实施方法,以期为初中化学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一、核心素养与生活化教学的关系

2018年教育部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认知模型”“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即要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重视开展“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2]。化学是一门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生活中的吃喝住行处处都离不开化学。以疫情为例,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席卷全球,面对疫情,一些人心中出现恐慌,纷纷抢购口罩、酒精、84消毒液、双氧水等用品,甚至发生了喝消毒水抗、混用84消毒液和洁厕灵等闹剧。而醋酸,乙醇和过氧化氢等内容正是初中化学的知识,因此在讲到这些知识点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告诉学生醋酸、乙醇、过氧化氢可以用来消毒,还应该告诉学生它们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适用对象,提醒学生消毒液不能混合使用。将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传授学生化学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怎样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才是学习化学的真正意义。因此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贯穿于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初中化学教学以及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

二、核心素养与生活化教学结合的意义

(一)助力初中化学教学落实核心素养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而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形成适合自己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科学素养的深层次细化。生活化教学强调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将知识合理运用于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这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将生活化的情境与化学史料、化学事实、化学对社会影响的重大事件、化学方面的巨大成就相结合,不仅能够降低学生学习化学的难度,激发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还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理解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对于化学能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改善中学化学教学现状,推动教学发展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推行很多年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多年以来习惯使得化学教学并没有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我国在推行素质教育中遇到问题的改进与反思,但是,许多教师对于教育改革的内容理解并不深刻,导致这些改革措施在推行途中违背初衷,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化学作为初三学生才开始真正系统接触的课程,学生不仅需要适应新课程带来的陌生感,还要面对中考带来的压力,与之相对应的是学校、老师、家长对学生中考成绩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授课中也必不可避免地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但是却忽略了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初衷。学习化学的初衷,并不是要求学生系统了解化学知识,而是如何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可以改变课堂上“填鸭式”教学的现状,将课堂交还学生,使课堂教学进行得更加顺利。课堂上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将化学知识带进生活,由生活引入化学知识,降低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陌生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学生在学习知识之后可以清楚地知道所学知识可以解决哪些生活问题,不再刻板记忆化学知识点,这都有助于中学化学教学的发展。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九年级开始接触化学,一开始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充满期待,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化学知识点越来越多,需要大量的记忆理解,很容易激起初中生的叛逆心理,认为化学知识枯燥无味,产生厌学心理,但是初中生还有一个明显的心理特征,初中生的思维由抽象思维逐渐向理性思维转变。与生活化相结合,学生能够根据所给的情境做出合理的假设并且急于验证,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情境创设生活化、化学实验生活化、课后作业布置生活化,习题练习包含生活化知识,不仅能增强化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创新性,而且学生在知识上、情感上、实践能力上都有所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核心素养与生活化教学结合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陈旧对于一些经济发展相对弱的地区,初中生学习化学依旧是为了中考,每天重复的习题也是学生中考必须掌握的知识,为了考试在不断地学习,为了分数在不断地做题,“填鸭式”的教学依然存在,而核心素养是近几年才提出来的,对于很多一线教师来说,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在日常教学中,少有时间做科研,这就导致教师没有彻底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只是为了迎合核心素养,对于新课改的落实也不到位,这并不是很好的选择。

(二)对生活化教材挖掘不足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也是我们现代教育所提倡的,但是也是现代教育缺少的。比起高中化学,初中化学并没有系统学习化学概念原理,而是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现象出发,带领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这些变化的本质,例如:摇可乐冒出的大量气泡是什么?为什么发生这样的现象?一氧化碳为什么会引起中毒?初中化学知识点的编写具有很明显的结构性,包含着大量生活化的内容,但是没有将知识放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需要教师挖掘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课堂不是简单的生活现象导入,创设几个生活化情境不是生活化教学,没有将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学生不会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做不到教、学、做合一,也同样达不到生活化教学的目的。

(三)有限的实验室条件限制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通过化学打开微观世界的大门,化学实验必不可少,但是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一些地区来说,化学实验室只储备了一些常见试剂,并没有达到可以做实验的要求,想要将学生组织起来完成一个系统的实验有点儿牵强。生活化的实验需要教师对一些实验装置、操作步骤等进行改进,在不改变实验结果的前提下,达到实验目的,以便更加贴近学生已有的认知,方便学生的理解。开展生活化的实验教学是教师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有效手段,能帮助学生更快获得知识与技能,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有效方式。

四、核心素养与生活化教学结合的实施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这么多年,教育一直在不停改革,从注重学生考试成绩逐渐向注重学生能力转变,但是,对于经济发展较弱的地区来说,依然更偏重于学生的成绩。教师可以在平时的工作中多与外界接触,学校也应该安排校间的交流研讨,组织学术交流活动,接纳新的思想理念、教学方法,并且将这些先进的理念思想合理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例如:在讲到“生活中的水资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查询当地水质现状、分析造成原因,在课前进行分享,课中大家可以一起做简易的净水装置。这些小改动于教师而言不难,但却是对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能力的锻炼,也是对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二)挖掘拓展整合生活化素材首先,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科学现象通常隐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作为教学情境。这些素材来自学生的直接经验,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贴近生活,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熟悉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从生活中感知化学知识,把化学理论、化学公式变成活生生的生活[3]。如今全世界都在关注肺炎的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肺炎为背景知识,设置化学习题,比如:酒精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生活中用纯酒精消毒对吗,酒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等等。其次,书本中虽然已经将一些知识放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但是还不够,需要教师的拓展,比如在讲到氯化钠时,教师应在恰当的时机渗透亚硝酸钠的知识,同样是盐一种,可以食用,一种用于工业,借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后,很多人都存在谈“化”色变的现象,教师需要在平时授课中整合生活化的知识,改变呈现方式,比如在讲到“燃料的开发利用”时呈现化石燃料的使用造成的不良影响,虽然学生直观感受到使用化石燃料的危害,也会让学生心里产生“如果不用现代技术开发使用化石燃料就不会有这些危害”的疑问,但是换一种方式呢,展现我国目前在新能源方面的成绩,提问学生使用新能源的好处,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原因,两种方式都能达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但后者更好。

(三)开发利用现代化技术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进步,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育界也掀起了阵阵波澜[4],在其推动下,各种线上教学设备应运而生。2020年—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国按下暂停键,国家发出了“停课不停学”的号召,随之一系列学习软件走进了莘莘学子的生活中,这些软件的研发给教育带来了诸多便利,例如通过仿真模拟设备,教师可以一边操作一边讲解,也可以和学生一起操作,帮助教师解决实验药品、实验仪器不够的困境。如今的学校应该在已有的条件下,充分开发互联网资源,学校可以分科建立生活资料数据库,学生通过阅览已有的资料进行实践扩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师也可以改进实验设备,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作为实验仪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设备,将化学史实、化学前沿信息呈现出来,通过这些形式,保证了学生的学习,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记忆、引发学生的共鸣,落实化学核心素养。

五、结束语

生活化教学是中学化学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在一朝一夕之间,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教师的不懈努力、学生的积极配合。面对时代的发展,核心素养与生活化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还会出现新的问题,还需要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不断改进、优化实施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庄冬梅.核心素养视阈下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9.

[2]庞红梅.以“素养为本”的元素周期律探究过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7):39.

[3]杨晓玲.以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9):5.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范文5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核心素养;课程建设;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3-0037-06

收稿日期:2017-02-14

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咨询课题子课题“工科学校创新创业现状调查及其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分析”(2016-XY-44-05);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青年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K015QGD003)。

作者简介:成希(1983-),女,湖南湘潭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大学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张放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我国高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中的重点领域,在建设过程中亟待新的课程理念来推进课程改革,让创新创业课程真正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精神和价值。当前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将核心素养作为教育之魂,以此为导向推进、引领和统领课程改革与建设,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这一理念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核心素养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1. 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

“核心素养”( Key Competencies) 这个概念舶来于西方。“key”一词在英语中指的是“关键的”“基本的、主要的、必不可少的”含义。“competence”主要是指能力、胜任力。自1997年以来,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欧盟(EU)等国际组织先后开展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在这些组织的相关文本中,这一术语取代了传统使用的以“读、写、算”为核心的“基本技能”(Basic Skills)以及能力( ability)、知能( literacy)等术语。近年来,随着世界教育改革浪潮的推进,美国、欧盟、新加坡等国家或组织根据自身的文化传统和人才培养需求,在教育领域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遴选和厘定了核心素养要素,并形成了具有内在逻辑体系的核心素养框架(表一)。尽管各个国家所提出的核心素养要素各具特色,但其目的都在于使个体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浪潮和知识经济挑战,提升国民个人素养与国家竞争力。

本文采用的核心素养的定义是:基于人的教育,从终身学习目标出发,指个人在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胜任力”,是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的最基础的、最关键的素养。其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键性。核心素养不是一般的、普通的素养,也不是学生发展诸多能力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面对复杂多元的信息化社会和未来情境的关键能力、核心竞争力,其核心就是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综合性。“核心素养”之所以取代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等概念,在于核心素养比“基本能力”的内涵更广泛,是集知识、能力、态度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涵盖了稳定的特质、学习结果(如知识和技能)、信念价值系统、习惯和其他心理特征[1]。它并非单一的能力素养,因而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整体性的功能。三是发展性。核心素养的提出是21世纪社会对人才素养要求的动态反映,目标上指向的是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的回答。

2.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这个概念来自于“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创业教育”概念,认为21世纪的青年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当拥有第三本“教育护照”即创业教育。1999年,我国政府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首先提出“创业教育”。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拓展创业教育内涵,正式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围绕“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学生灵活、持续、终身的学习打下基础。当前我国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际,基于创新的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和源泉。这在理念和内容上体现了对创新或创业教育的超越[2]。

创新创业教育的灵魂是“创造”,它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创办企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取得可持续发展。它并非一种学科教育而是一种新的教育范式和理念,旨在面向未来培养新型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因此,它的着力点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教育教学内容、方式和评价的改革,让学生个性和潜能得到自由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推进创新、创业。

3. 核心素养与创新创业教育

第一,从两者的本质上看,核心素养与创新创业教育都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核心素养的概念在目标上指向的是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的回答。它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基于人的教育的顶层设计[3]。其实质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即通过关键素养的习得实现个人的成功和促进社会良好运行。创造性的问题是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 创造性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4]。创新创业教育就在于激发人人都具有的“创造”天性和潜能,培B学生的创新意识、求异思维和创业能力,让受教育者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些都与核心素养所蕴含的“发展性”内涵基本一致,都体现出对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终极关怀。

第二,从两者产生的背景来看,核心素养与创新创业教育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知识经济的兴起不仅仅要求新的生产方式,对教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人们意识到教育的内容、形式、手段与所培养的目标不相适应的时候,人们就会进行调整或改变,使二者适合或基本适合[5]。核心素养和创新创业教育,都是在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都体现出新的社会发展时期教育的先导性和适应性。在推进方式上,两者都是以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式来推进,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课程与教学改革为核心。

第三,从两者内涵关系上来看,创新创业教育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2005年,欧盟正式《终身学素养: 欧洲参考框架》的8个方面中,“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作为一项关键素养被提出。美国P21框架确定的三项核心技能之一的“学习与创新技能”,指的主要是创造力与创新、批判思维与问题解决。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中国学生发展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将“实践创新”作为六大素养之一。从全球范围内不同组织或经济体的政策制定者的29个素养框架中,可筛选出18项核心素养[6],其中批判性思维、创造性与问题解决等七大素养为各国际组织和经济体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所关注、倡导并且培养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正是当今人们应当掌握的一种核心素养,是个体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可见,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一种核心素养教育,是当下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

2012年,教育部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提出,创业教育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并规定将《创业基础》作为高校必修课。2015年的《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在国家“动”下,众多高校迅速“跟进”,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数量增长迅速,从2002年教育部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仅开设《创业基础》等1~2门选修课程到一大批研究型大学开发出几十门课程并逐步开发出相对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一些大学积极推进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并积极引进海外优质创新创业课程。尽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致使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满意度依然不高。

1.课程目标模糊。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不一,对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目标定位也参差不齐。有的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狭义地理解为培养企业家的教育,将传统的商业教育中的企业管理类课程改头换面,或直接照搬西方商学院创业课程体系;有的高校将其泛化为一种素质提升培训,将学生创新实践课程、就业指导课程、职业生涯课程等纳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这些既说明当前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理解不深刻,也反映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边界模糊、目标不清晰。

2.课程内容同质化。由于对课程目标的认识不清,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成了“关于创新创业的课程”,大多开设“创业基础”等普适性的选修课程,课程中充斥着大量概论性或者导论性的内容,仅仅停留在零散的知识传授层面,课程内容同质化、碎片化,能力和素养也被弱化、边缘化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独立学科为主的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不同学科参与程度低,创新创业内容缺乏与专业、学科的融合,不能满足不同学科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

3.课程体系简单化。当前我国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还不健全,还没有形成涵盖创意、创新、创业的完整链条的课程体系,单一的课程结构并不能支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目标。一些高校重创业、轻创新,更多的是关注培训创业者的课程,却缺乏培养创新者的课程。一些高校在开设课程的数量和内容上看起来很“丰富”,但课程间相互没有关联,学校并未深入思考为何而开设,只是将关于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毫无层次和结构地简单堆砌,使得一些创新创业课程只能沦为边缘式、补充式的课程,难以纳入学校整体的课程体系中。

4.教学方式形式化。创新创业教育之所以被认为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关键在于它倡导探索未知的、体验式的学习理念,构建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尽管一些高校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并大力推行翻转课堂、“大班授课、小班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但课堂“形似却未能神似”,“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授、轻创新”的现状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师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还有待激发和培养,创新创业课程未真正体现出创新创业的精神内核。

三、核心素养理念对课程建设的影响和意义

国际上优秀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是解决现阶段我国所面临的一些教育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当前,我国以“核心素养”引领和统领课程建设,其目的就在于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来重构我国课程政策、课程标准,加强课程体系构建,推进课程改革。它对于课程建设的影响和意义主要体现在:

第一,引发课程观念革新。核心素养改变了过去对知识的绝对化,从“教”的角度转向了“学”,不是“为了知识的教育”,而是“通过知识来获得教育”,通过知识来提升人的素养和能力[7],超越了传统的知识技能观。因而,核心素养引发了一种新的课程观,即课程价值取向由“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本位”,从过去重视教学当中学科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完备性,转向重视学生核心能力和素养的生成;从过去重视学生知识结构而忽视学生能力培养,转向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8]。

第二,改变课程结构设计。知识观是课程设计的哲学基础,知识观的转型势必引起课程设计的变革。核心素养是跨学科的,高于学科知识的[9],因而任何一种核心素养都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可以完成的。在这种新的课程理念下,课程结构设计也发生了变化,由强调学科内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习得的分科课程,到强调学科间的互动、共同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结构的改变,以及新的整合型课程(或单元)的建立。

第三,推进教学内容及方式的革新。核心素养作为主体诸多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品格等的综合体现,在教学内容上,重视统整认知、技能与情意等面向的学习内容并加以实践。在教学方式上,回归生活世界,强调情境中的互动学习,在问题情境中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只是技术性的技能。这些都将使得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思路

综上分析,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缺乏一种先进的且具有适切性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理念来进行引导。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核心素养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教学是核心素养从理念转化为实践的关键环节。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应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图一)。

1. 课程体系:分层、分类

在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理念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应改变传统的标准化、同|化的课程建设模式,根据每个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以及学生素养发展需求来设计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

一是分层设计课程目标。根据学生兴趣潜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分层设计课程目标,每一层次目标都应体现知识、能力和品质等素养内涵。如,第一层次以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思维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培养21世纪具备良好创新创业素养的社会公民,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基于创新创业的思想价值体系。第二层次围绕“创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未来在工作岗位上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这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同而异,既包括学术驱动型,也包括职业驱动型。第三层次针对创新创业方面具有专长和兴趣的学生并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主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企业家”,以及运用创业的原则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型创业者”。

二是分类开发多元课程。从知识结构来看,可以分为创新创业通识类、启蒙类课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类课程,跨学科交叉创新类课程以及基于创业过程和按照特定主题开发的强化类课程。从教育方式上看,可分为渗透性课程、普及性课程、重点性课程和专业性的课程。根据课程类型不同,又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环境课程,涵盖讲座、案例教学、交互讨论、阅读等形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每一大类课程都可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目标和创新创业的内涵结构来设置若干模块,每一个模块都有独立的课程目标,既相互独立,又都反映每一个学习领域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教师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施教,科学设置各类课程的比重和结构,帮助学生实现多元化生涯发展的可能。

2. 课程内容:融会、综合

核心素养体现了从知识本位向学科本位转变,但并不意味着课程内容脱离了知识,而是将课程内容的确定依据从知识在学科中的意义,转向知识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意义上来[10]。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而言,当前最重要的并不是要重新设计出全新的课程,而是要明确现有知识体系中哪些能够提升创新创业方面素养,并以此作为创新创业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依据。

一是将创新创业的理念和知识融入到各学科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融合,关键是要把创新和创业思维、技能融入到现有学科课程中,明确相关素养与已有学科课程之间的对应与关联,使核心素养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融会贯通。我国对创新创业教育以及核心素养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高校更多的是结合学科、行业发展趋势,在专业课程中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取得“学科知识”与“基本能力”两者之间的均衡。如聚焦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或突破对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的重大影响,把学科发展脉络和国际学术前沿等融入课堂教学,将课内教学与行业实践相结合,开设“行业产业发展与创业”等课程。这不仅明确了创新创业课程在学科教育中的定位,反过来也塑造了专业课程。

二是整合现有课程资源开设跨学科综合课程。核心素养是对于知识、能力、态度的综合与超越,任何一种核心素养都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可以完成的。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就具有综合性学科的特点,它是包括心理教育、风险教育等在内的多维度教育,且当下的创新创业越发呈现出学科交叉和产业跨界的趋势。在创新创业专门课程建设中,如果仅依靠商业、经济学科来开展边缘教学内容,这样的课程建设只能浮于表面进行。因此,必须依靠整个大学的课程体系,从跨学科的角度打破被专业、学科所割裂的知识、技能体系,综合社会组织、文化价值、经济政策、法律实践等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使创新创业教育成为跨学科、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3. 教学方式:情境、体验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带来一种新的课程观。在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新的变化,他们除了向学生传递客观知识,还要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激励者,学习条件的创造者和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通过组织基于行动或体验式的教学活动,挖掘和激发每个学生的才能和兴趣,并渗透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情感倾向、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中,使之能够在未来的职业、个人和社会生活中有效地适应各种情境。

一是推进虚拟情境式教学。按照“以社会为中心”、“以创新创业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范式,虚拟或者模拟一种基于创新创业的“亲身体验”环境,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讨论等方式,使学习者能够有机会系统地将知识、理论应用于常见问题的解决,并通过深入探讨成功的创新创业案例的过程以及创新创业现象中的个人特质和行为,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活动过程的内外部规律,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二是探索基于真实项目的教学。在课程中设计关于创新、创业的真实情境,将创业技能与项目设计相连结。比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要求管理专业的学生修读“从实验室到市场”(lab to market)课程,参加课程的研究生在教师和商业导师的指导下,创造新的产品或服务,并经历使其商业化的整个过程。当下,我国高校应聚焦创新创业教育和技术创新的专业化实习,将学生与教师新兴科研项目、技术转移办公室、风险投资公司和企业直接关联起来,更多地将教学场所放到创新实验室、实习实践基地、市场乃至企业现场,与研发线、生产线和客户线相衔接,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来应对现实世界所面临的挑战。

五、实施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关于理论核心的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创新创业课程,必须深入研究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创业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与维度,建立起核心素养知识、能力、价值等方面的结构目标。只有首先解决这个问题,才能编写出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创新创业课程教材,才能在课堂上处理好核心素养与学科知识体系的关系,使核心素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衔接,核心素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相一致,避免核心素养与课程建O“两张皮”而导致核心素养泛化为一个概念的现象。

2.关于课程机制的问题。在课程开发方面,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学科课程以及跨学科交叉创新课程是课程建设的难点。由于我国长期沿袭的是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使在局部进行了课程改革,但是专业教育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及教学相关制度依旧根深蒂固,课程建设中专业决定课程的现状依然难以改变。因此,树立“课程构成了专业,专业是由课程来体现”的大学课程观[11],推进大学组织结构、管理机制调整,才能为教师和院系创造实践机会和工作架构,并进行课程创新、学科间的合作和新的教学模式试验等。

3.关于师资队伍的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创新创业课程实践性很强,尤其是情境体验式教学的推广,对课程的授课者和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校不仅要整合不同学科的教师力量,还必须引入企业界、创投界和相关行业组织参与,形成校内外协同合作机制。此外,如何改革现有的教师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促使教师参与到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来,使具有创业精神的教师成为创新者并将企业家精神传授到学生等等,这些都是在课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蔡清田.国民核心素养之课程统整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16(2):8.

[2] 石国亮.时代推展出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67.

[3] 刘义民.国外核心素养研究及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4):73.

[4] 王伟廉.中国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历史与现状[J].大学教育科学,2008(2):43.

[5] 徐华平.高校创业教育的哲学阐释[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0):70.

[6] 师曼,等.21世纪核心素养的框架及要素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33.

[7] 余文森.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3.

[8] 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

[9] 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范文6

关键词:化学教学;问题;学科形象;常见错误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6-0027-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6.007

当前,我国化学教学的总体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学生往往学了很多琐碎的知识,但缺少对学科的整体理解和核心素养的习得;做题很多(其中不少题目是经不起科学推敲的),但可能并不明白科学精神为何物,更为严重的是学到最后心中留下的可能是一幅被扭曲变形的化学学科形象。这些问题既阻碍了学生的成长进步,也不利于化学学科本身的长足发展。下面将这些问题概括成三个方面并作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一、化学常被贴上“知识琐碎、理科中的文科”的标签

这当然是由某些不恰当的教学方式造成的,其后果是直接导致不少学生因此对化学学习缺乏热情。最典型的例子是在必修1“元素化合物”这一模块内容的教学中,不少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反应的掌握(这是很多学生学习化学的第一大拦路虎)只停留在冷冰冰的机械记忆层面,甚至有学校也专门安排早读让学生记忆化学反应方程式,而老师课堂上也是频频抽查学生上黑板或在练习本上默写这些化学反应。本来记忆也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但若学生光靠着死记硬背和默写众多枯燥而零碎的化学方程式来学化学,而对个性丰富的物质和变幻无穷的反应缺少真正的理解与热情,显然违背了化学教学的初衷。如此,化学被部分师生贴上“知识琐碎、理科中的文科”的标签就不奇怪了。

引起上述问题的罪魁祸首应当是以下两股力量的合谋:一是部分教师自身学科修养不够,在教学中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课堂缺乏学科核心思想和主旋律的统领,没有学科“精气神”和系统逻辑的支撑,学生自然觉得琐碎和没意思,甚至老师自己都觉得没意思;二是我们的大环境所致,即教育功利心太重,老师们疲于应付考评而习惯于围绕考点教学,于是有意无意地放弃了更高层次的教学追求,学生最后脑子里充满了琐碎的考点但没有形成整体的、有味道的化学。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与教学用心。还拿 “元素化合物”内容的教学为例,学生难以掌握好众多化学反应的原因很可能是我们的引导和示范不到位,比如:有没有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化学反应方程式这一核心化学用语的妙处(跨国家跨学科通用、形式简洁、内涵丰富)?有没有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与物质性质和结构的关系以及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即要“上挂下联”)?有没有和学生一起由衷地赞叹某些物质或反应(如合成氨、硅晶体)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有没有引导学生在具体反应实例中感受化学“点石成金、变废为宝”的独特魅力……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真的做好了上述引导,那么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等化学知识就不会主要靠死记硬背了,也就不会觉得化学琐碎和没意思了。

二、化学教学没能在学生和公众心中树立起客观、公正、美好的学科形象

现在不少学生和公众对化学学科存在误解,甚至把“环境污染、食品中毒”等牵涉面很广的复杂社会问题都简单归责于化学,更有极少数学生和公众极端而肤浅地认为化学就是“有毒、有害、污染、爆炸”的代名词,这完全扭曲和抹黑了化学的学科形象,从而使一些学生对与化学化工有关的专业和职业不感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导致热爱化学和报考高校化学专业的人数不多,最终将使化学学科吸引不到更多优秀人才,最后这门学科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也将因此受阻,这绝非危言耸听。

学生和公众对化学的误解主要是因为对学科缺乏深入了解,同时反映出我们的一些教学做得不到位或欠妥当(当然还包括一些媒体不当的报道与宣传)。比如我们的教学中有没有注意引导学生对“化学品和化学反应具有两面性”产生深刻认识?一些教师常用化工原料泄漏中毒事件来引入氯气或苯等物质的教学是否妥当?当课堂上介绍与化学有关的环境问题时,有没有首先告诉学生污染源的分类(有天然和人为两大类,且人为污染的罪责也主要在于相关部门的管理不力)以及化学在环境保护方面所承担的积极角色?再如,让学生进实验室做实验时是否有充分的安全保障措施……

首先,教师自己要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进而认识到在化学教学中“宣扬绿色化学、展示安全化学、塑造魅力化学”的重要性;其次,要尽量想办法解除部分学生对化学的负面误解。比如,可以用一氧化碳(煤气中毒)、丙硫醇(一般人通过洋葱接触)、黄曲霉素(存在于霉变食物)等物质为例让学生明白:很多有毒有害的物质并非化学和化工带来的(上述物质显然都是先于化学学科而存在的),反而是化学告诉了我们生活中这些潜在的危险及其避免方法。又如,为了消除部分学生对化学实验室的恐惧和厌┬睦恚可以让学生在网上观看和感受国内外一些一流化学实验室安全、舒适、温馨的一面;第三,可以像美国中学化学教材那样以一定的篇幅介绍与化学相关的各种有意思、充满挑战的工作以吸引学生,并通过教学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展示化学的功劳贡献(如大量新药物新材料的合成等);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要经常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客观地看待化学品和化学反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氯气”的教学,知其毒性固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其作为基本化工原料以及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

三、过于绝对化甚至有明显科学性错误的结论在课堂教学和资料习题中时有出现

1. 关于电解时电极上物质的放电顺序。这在很多师生心中是固定绝对的,一般资料对此都给出固定的顺序,并且仅限于阴阳离子(如阴极Ag+>Fe3+>Cu2+>H+酸>Fe2+>Zn2+>H+水>Al3+>Mg2+等),而不指明这个顺序只是经验的、相对的,实际放电顺序与电极材料、离子浓度、超电势、电流大小等因素有关。如工业上曾用汞作阴极电解氯化钠溶液获得钠汞齐(因H+在汞电极上放电时超电势很大)进而与水反应制烧碱;又如,工业制苯胺的一种方法是用电解法使硝基苯在阴极得电子被还原成苯胺(电有机合成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所以,如果我们平时把电极放电顺序过于绝对化,是不利于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和后续发展的。

2. 升高温度电离常数一定增大吗?很多老师和资料都给出了绝对答案,认为升高温度一定促进电离(还从化学键断裂要吸收能量的角度进行解释)。其实,温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因为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过程既包含化学键的断裂还包含离子的水合过程(后者是释放能量的)。比如HF,它的电离过程是放热的,所以升高温度反而抑制了电离。再比如CH3COOH,文献表明它的电离常数并不是随温度升高单调递增的。事实上,对于大多数电解质,当温度变化不大时,可以认为其电离常数基本保持不变。

3.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Ksp与其溶解度之间都可以相互换算吗?曾见过这样的习题:已知CaSO4常温时溶解度为0.21g,请换算出CaSO4的Ksp值。结果换算出的Ksp值比实际文献值大一个数量级。因为事实上,溶解的CaSO4并未完全电离,计算表明饱和CaSO4中真正电离的CaSO4不到其溶解总量的一半(另一大半溶解的部分仍以化合态CaSO4存在),因而其Ksp与溶解度之间不能简单换算。事实上,只有BaSO4等少数(溶解部分全部电离且离子不明显水解的)难溶电解质,才可以进行溶度积Ksp与溶解度之间的换算。

4. 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往往强于氧化产物。不少资料以“二氧化锰氧化浓盐酸制氯气”的反应为例来说明这一比较物质氧化性强弱的经验规律,即认为二氧化锰氧化性强于氯气。而事实上,查标准电极电势知:Eθ(Cl2/Cl-)=1.36V,而 Eθ(Mn02/Mn2+)=1.23V,即标准状态时Cl2氧化性其实略强于MnO2,这也正是该反应要用浓盐酸才能进行的原因。上述提及的比较物质氧化性强弱的方法只是一种有局限的经验方法,并非普遍适用,不能机械乱套。

5. SO3是平面正三角形结构吗?事实上SO3的立体结构与其状态有关,气态时分子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中心硫原子轨道采用sp2杂化,而SO3在液态和固态时为链状或环状结构,都不再是平面型,硫原子轨道为sp3杂化。而我们很多资料试题在考察SO3分子结构时并未指明物质状态,这是很不严谨的。

当然,教学教辅中还有其他一些流行性错误,如认为“HCO3-与Ca2+不会发生沉淀反应、MgCl2比NaCl熔点高、铝与酸性相同的盐酸和硫酸反应速率相同、足量锌分别与等量的盐酸和醋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一样多、等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碱性比醋酸钠溶液强” 等,都是不查资料、不做实验、不深入学习思考导致的谬误,此处不再一一细说。

造成上述问题的客观原因与化学学科本身特点有关:化学是一门关于泛分子的学问,其研究对象本身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它的不少结论目前还只停留在经验或假设阶段;而主观原因则是我们老师缺乏深入学习思考和独立批判的意识,遇到问题不愿投入精力研究实证,所以才有那么多劣质教辅资料充斥着我们的课堂坑害我们的学生。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老师同样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通过自身努力来避免。首先,我们对已有的任何理论都应持一种保留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力求在教学中克服“简单化、绝对化”的倾向;其次,我们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学,如在备课或习题命制中,相关问题一定要先查证资料或做实验反复推敲,切忌想当然的主观臆造,从而确保教学不出或少出科学性错误。

如果我们教师都能通过立意高远、内涵丰富、科学严谨的教学解决上述化学教学的三大问题,让学生领悟到化学独特的逻辑体系、深刻的思想魅力和在人类生存发展中的重要担当,那么不但学生会真正喜爱化学,而且化学学科本身也一定会吸引到更多优秀青年学子,从而发展得更好更快。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