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媒体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媒体概念

传统媒体概念范文1

近日,资深媒体人何力做出了“内容重新为王”的论断。他说,在一个垄断的、相对封闭的情境下,传播效率不是很高的技术条件下,传统内容带来的商业模式和传统收益,在今天可能真的不行了。

“重新”二字,是何力从自身传媒经历而给传统媒体开出的药方。他的判断是,不管大家对媒体行业、传统媒体多么悲观,但在当今信息技术的条件下,也许正是优质内容的价值重新体现的临界点。在今天的新技术条件下,一些优质内容重新在市场上获取地位的条件逐渐成熟,不同的只是林林总总的呈现方式而已。

诚然,之于表现形式,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微博和微信是,卓有影响的自媒体是,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的一切终端呈现也是。从这一点来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就不是革命与被革命的关系,相反,二者之间是围绕“内容为王”主旨的进化论。证据之一就是众多优秀的传统媒体人成了新媒体的精英。在互联网媒体上能够获得几十万次甚至上百万千万次点击量文章,很多都是从传统媒体转载而来。

纠结于研究媒体范畴边界的人,要么不懂传统媒体,要么不懂互联网。从概念到概念,是无聊者做的无聊事,既不利于传媒业态的演进,也和新技术的日新月异无甚关联。

新华通讯社的新华网已经处于上市之前的临门一脚,人民日报旗下的人民网上市了,中央电视台的央视网影响力日隆,是将这看做是传统媒体的成功,还是新媒体的成功?

与此同时,传统媒体摊子铺得越大,亏损越大的声音也不绝于耳。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传统媒体时代,媒体是以精彩的新闻内容来吸引广告商,而随着受众接收新闻途径的改变,传统媒体本身逐渐被边缘。这是传统媒体被唱衰的主要逻辑。

这里要举举诺基亚的例子。曾经的手机巨头,没能跟上转型智能手机的大潮,而被苹果和三星挤下神坛。但今天回看,不是说手机没有了市场,而是诺基亚没能把握住用户需要什么样的手机。

传统媒体努力的空间并不逼仄,如同“重新发明手机”的乔布斯一样,传统媒体人亟需变革信息传播的方式,让内容制作方式与传播方式不断更新换代。媒体未来的走向,需要的是既懂内容制造又懂新兴技术的复合型传媒经营。

传统媒体概念范文2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信息传播本身就是全媒体的,无须人为融合,媒体融合概念易趋于大杂烩。媒体融合最早是由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大学伊契尔・索勒・普尔教授提出的。1983年他在《自由的科技》一书中阐释了这一概念,他强调立足于传播形态融合的各种媒体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信息传播趋势。

在我国,媒体融合意味着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是我国自从实施媒体融合战略以来所努力的目标。从表面上,新旧媒体结合的案例倒也不少,如在采访重大事件中,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站等联合制作原生态的内容产品,并进行共同消费。但是,巨大的投入带来的不过是不同技术下内容的复制,并没有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关键是并没有从融合之处衍生更加丰富的信息产品,也没有形成信息传输通道的多元化综合传播模式。

如果从媒体融合的进度来看,国内的媒体融合似乎还没有真正开始。根据美国西北大学瑞奇・高登教授的看法,媒体融合大概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即五种层次,这是他根据2003年美国当时存在的五种媒体融合形态归纳出的,即新闻表达融合、信息采集融合、结构性融合、策略性融合、所有权融合。按照这一归纳,我国传媒领域更多玩的是媒体融合的表面游戏,其进度还停留在最低层次即新闻表达融合这一层次。

其实,媒体融合是传统媒体的一种危机意识,在现实的商业竞争中,媒体融合成为传统媒体未来生存的希望与发展方向。新媒体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传统纸媒面临生存的危机。在这种形势下,传统媒体把希望寄托于新媒体的运用,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进行数字化转型。除了网站之外,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各大媒体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微博、微信与客户端。在一定意义上,笔者认为媒体融合是传统媒体自我革新的愿望。

当下,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传统媒体转型,至少需要认识到以下现实,在以下三个方面选择创新,或将有所突破。

第一,大数据的挑战与运用。在未来,大数据将成为数字媒体的最大亮点,或者说当前大数据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典型运用。而对大数据的挖掘和整理,相对于新媒体而言,这是传统媒体的短板,因此将成为传统媒体转型需要渡过的最大难关。

第二,信息的即时传播。随着网络门户、博客、微博等新媒体陆续诞生,信息消费变得越来越即时化,而即时传播是传统媒体的致命弱点。

第三,创新的媒体资源整合。媒体所拥有的资源,通常是一种多元化的组合形态,主要有信息资源、环境资源、媒体资源与受众资源,只有把这些加以整合并进行创新,探索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媒体融合才是有意义的。

以上三个方面,既是传统媒体的短板,也是传统媒体所需要面对的挑战与机遇,毫无疑问这恰恰是新媒体的优势。如果在这三个方面无限制和盲目增加投入,传统媒体无疑是在与时间赛跑,总归是跑不过的。在互联网世界里,人们或者应该意识到的是,如果都像澎湃那样或者只是像澎湃那样,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转型之路或将更为艰难。因此,传统媒体需要反思的是,除了像澎湃新闻那样的道路,传统媒体还可以做什么?在雷纳・班纳姆所说的机器时代里(按他的推算,现在应该是第五机器时代了,即信息时代),凡是技术问题都不是根本问题,关键在于其创新及其运用,传统媒体现在需要寻找的是其创新之路。

媒体融合已倡导十多年,但对新媒体发展而言,十年不过弹指一挥间。新媒体不但永远在发展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常常让人感到惊心动魄。微博来了,但微博很快便告一段落,因为微信让用户的体验更加波澜壮阔。同样的道理,澎湃来了,也许很快被互联网大潮所淹没。

传统媒体概念范文3

关键词:新媒体;自媒体;关系

引言

随着互联网与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与自媒体在21世纪的风头已经盖过传统媒体,然而在实际使用中,两者却存在令人尴尬的局面:新媒体与自媒体混淆。因此,对自媒体与新媒体的定义进行梳理,辨析两者的关系成为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这对新媒体与自媒体显示作用的发挥有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的与自媒体的定义梳理

新媒体比自媒体出现的更早,关于新媒体的定义研究有很多的说法,在传媒界也没能够对新媒体的概念进行界定,因此认为通常将新媒体成为“一个混乱的概念”。随着新媒体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媒体逐渐出现,而当自媒体出现后,新媒体与自媒体概念的较差使得混乱新媒体概念混乱现象更加突出。为此,通过对新媒体与自媒体概念的梳理,希望可以对两者之间的界限进行划分,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两者的效益。

(一)新媒体的定义

“新媒体”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提出,当时,戈尔德马克将新媒体制作电子录像,随着美国传媒界对新媒体这一概念的继续研究与深入,新媒体在全美乃至世界广泛流行。

我国对新媒体这一概念的研究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80年代,根据现有最早的英译译文,推测我国最早出现新媒体这一概念是在1978年,此后,关于新媒体的译文以及研究受到传媒行业的普遍关注。90年代后,我国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传统传媒业依托网络技术的便利,也逐渐朝新媒体方向迸发,新媒体因此逐渐成为潮流,而后,我国传媒界也尝试对新媒体的定义进行界定,在2000年,吴征就对新媒体的定义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可以将新媒体定义为交互式数字化复合媒体。

进入到21世纪,各传媒学界与传媒领域的领导者也对新媒体的定义进行了研究与概述,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所谓新媒体就是一个新的概念,是相对而言的,比如广播相对报纸就是新媒体,而电视相对广播也是新媒体,我们今天所接触的新媒体是通过计算机处理后的信息并通过网络形式传播的一种媒体形态”。而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控股有限公司执行主席吴征则认为,新媒体只是在表达形式上与旧媒体不同,其实在本|上新媒体与旧媒体没有什么不同。其中对新媒体概括比较全面的是宫承波在《新媒体概论》中的阐述,他汇聚了国内外学者对新媒体的定义,是目前国内比较认同的有关新媒体概念的阐释,文中对新媒体的界定为:所谓新媒体,指的是利用现代数字基础、网络基础以及移动通信技术,并借助现代互联网、无线通信网以及卫星的渠道进行信息传播,而以电视、电脑、手机为接受终端,向用户传播视频、音频、连接游戏等的信息或娱乐服务的一种传播形式的总称。

综合国内外学术界对新媒体的观点,可以发现,虽然学者所给出的新媒体在角度上有很大的区别,使得概念的形式多样,但是都指出新媒体是继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的新的传播形式,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借助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高科技产品与技术,形成新的传播手段。

从旧媒体到新媒体的转变上来看,如果将新媒体的作为区分传统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显然在概念上会显得比较宽泛与粗糙,但是由于新媒体本身发展的较快,且各方观点不同,因此将其定义进行统一规范也就无从下手。所以,传媒工作者为了充分利用新媒体,就将以互联网与手机为载体的媒体形式。

(二)自媒体的定义

自媒体这一概念最早由“博客”形式创始人丹.吉尔默与2001年9月提出,在自媒体博客中,吉尔默提出了“新闻3.0”的想法,在他的理解中,将新闻1.0概括为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而新闻2.0则可以称作为新媒体,新媒体3.0就是以“博客”等互联网传播形式为趋势的自媒体。从这一概念上来看,自媒体出现的比新媒体晚。此后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出版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提出的“自媒体”报告。

吉尔默在博客中对自媒体的定义分析中,将自媒体称作草根新闻,并对自媒体的作用和前景进行了阐述,2003年,博客这种形式在互联网上出现,人们能够在任何时间、地点文字、图片,并且能够将其分享给他人,因此,博客也风靡全球,受到人们的追捧,媒体研究人员对自媒体这一概念谈论越来越多,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自媒体的功能与作用在不断发生改变。

我国对自媒体的研究也出现的比较早,但是大多数都是根据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的研究报告进行的定义拓展,在自媒体定义的认同上,传媒界普遍认可一种观念,那就是自媒体是具有交互性的,也就是在自媒体中,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通过现代互联网,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二、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关系辨析

通过对新媒体的定义进行分析,可以明确新媒体是继传统媒体之后的一种新的传媒形式,是媒体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随着自媒体的出现,新媒体与自媒体由于都是借助现代互联网与高技术手段进行传媒过程,这导致在实际使用与研究过程中出现两者定义混淆的局面。所以,为了更好的区分新媒体与自媒体,根据两者定义上的差异,对两者的关系进行辨析,有利于两者更好的发展。

(一)新媒体与自媒体并非接续关系

接续关系,指的是将自媒体定义为继新媒体后的有一种新媒体类型,关于自媒体是新媒体这一接续关系最早的认可者就是“自媒体”概念提出者丹.吉尔默,在其“新闻3.0”的想法中,提出媒体发展的趋势是“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的过程,在这一发展链条下,自媒体显然作为新媒体的接续。

在自媒体刚提出的一段时间,这种观念比较流行,很多研究者也将吉尔默的新闻发展方向作为思路,并且人们也认可当时比较流行的博客形式,将其作为新媒体的接续。但是从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发展上来看,两者显然不是接续关系,因为新媒体是以现代互联网为基础的传媒形式,涵盖的传播面非常广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媒体也逐渐出现,两者在信息传播形式上存在很大的共同点,就是两者都是借助现代互联网以及移动通信进行的传播活动,吉尔默所阐述的自媒体与新媒体是接续关系事实上只关注了两者的差异,却没有认识到两者在互联网背景下所具有的共同属性。

此外,从本质与技术背景上来看,新媒体与自媒体也有很大的相同之处。不管是自媒体还是新媒体,两者在本质上都是媒体类型的一种,都注重对受众的主观质量感受,并且都希望通过挖掘受众的需求来不断提升自我吸引力,两者同属一个传媒背景,并且在资源挣脱方面日趋激烈。此外,新媒体从报刊、电视、广播等演变之路可以发现,新媒体的出现不依托传统媒体,而是现代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因此人们很容易区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而自媒体却不同,它和新媒体产生的条件相同,其演变并不是跨技术的,而是在新媒体的基础上衍生的,为什么现代传媒人员会将新媒体与自媒体两者混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新媒体与自媒体两者都是在互联网科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媒体形态,两者不存在技术鸿沟,因此新媒体与自媒体并非继续关系。

(二)新媒体与自媒体并非等同关系

将新媒体与自媒体等同,事实上就是将两者概念混淆,既在定义上将自媒体看作新媒体,这也是目前传媒界混淆两者的原因。例如,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编在有关自媒体的研究报告中,将新媒体的定义归纳为“反思利用最新的鞑ナ侄危尤其是现代互联网、收集自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形式,都是新媒体”,这一概念阐述事实上将新媒体与自媒体进行混淆。然而事实上,两者却存在清晰的界限。

从上文对新媒体与自媒体定义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两者虽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却存在以下两种不同:第一,传播主体不同。新媒体的传播主体主要施工传统媒体的传播主体演变而来的,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也仅仅是“点到面”的传播过程,并非针对某一个体。而自媒体却更加大众化,传播者与接受者由于都可以是普通民众,因此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既可以是“点到面”的传播,也可以是“点到点”的传播,比如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工具,人们可以将信息分享给制定的好友,因此在传播上具有更强的针对性。然而,这种变化也并不能理解为自媒体是新媒体的一种接续,因为两者虽然在传播主体上有所不同,但是新媒体与自媒体却都是依托互联网这颗大树进行散枝的。第二,自不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不同,但是新媒体与自媒体的传播手段却相同,然而由于两者传播主体不同,所受的约束也不同,与传统媒体相同的是,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与传统媒体有着同样的约束,这是因为新媒体的传播者主要是正规的传媒结构,并且其“点到面”的传播方式要求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要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避免向民众传播错误的观点。而自媒体却不同,由于其亲民化的特征,因此比新媒体拥有更多的自与话语权,民众可以通过构建自己的自媒体平台,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来张扬自我个性,并且还能够实现传播者与接收者的互动,因此,在自方面,自媒体要比新媒体有更大的自。

通过对新媒体与自媒体的描述,可知两者有并非等同关系,而是存在个性上的不同。

(三)自媒体与新媒体是从属关系

自媒体既非接续关系,也非等同关系,究竟两者存在何种关系?笔者认为,自媒体与新媒体是从属关系,既自媒体是新媒体大树上的一个树枝,并非全新的物种。对两者关系进行具体分析,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自媒体属于新媒体,两者在技术背景上无区别。和新媒体演变方式不同,自媒体的演变更加顺利,自媒体的演变充分接触新媒体演变的经验,在数字科技与网络技术基础上不断发展与壮大,并且每一次互联网革命都会形成新一轮的自媒体形态。吉尔默所阐述的自媒体实施上都是建立在新媒体所依托的网络技术背景下,当时将博客视为自媒体的主要形式,但是随着互联网以及手机通讯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等降博客蚕食殆尽,从博客到微博到微信,虽然自媒体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是其所依托的技术背景却是永恒不变的。

第二,新媒体概念中涵盖自媒体,但是两者不等同。在所有关于新媒体概念的定义研究中,有几个概念是被公认的,比如美国《连线》杂志提出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又如“数字化、互动式是新媒体的根本特征”。而如果将自媒体的定义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新媒体的定义中其实涵盖了自媒体的定义,在区分两者的定义中,传媒学者往往认为两者只在传媒主体上有所不同,既新媒体与自媒体的传播主体由传媒机构变为普通大众,然而这种主体变化并不意味着两者是相互独立的,只能说两者是一种涵盖关系。随着传媒行业对新媒体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媒体在概念上既包括专业传媒机构“点到面”的传播过程,也包括普通大众主导的“点到点”的自媒体形式,因此将自媒体作为新媒体大树上的一个枝丫,两者属于从属关系。

三、结语

新媒体与自媒体作为当前广泛使用的传媒形式,使信息交流更加便捷,由于两者在技术背景与本质上存在较大的区别,因此在实际使用上两者经常会出现混用的情况,但是从两者的定义以及媒体属性上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两者有清晰的界限,只是一种从属关系,对两者的关系进行辨析,能够使两者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锦宣. “新媒体”的定义及其内涵探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7:28-29.

[2]张美玲,罗忆. 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传播特点和优势分析[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45-49.

[3]邓新民. 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 探索,2006,02:134-138.

[4]张骁. 自媒体的分类和发展路径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5.

[5]吴潮. 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定义梳理及二者关系辨析[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05:33-37.

传统媒体概念范文4

[关键词]网络第四媒体/媒介网络媒体第二媒介时代“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

Abstract:InternethasahistoryofelevenyearssinceitisservedforthecommonpeopleinChina.Weshouldstudytheconceptionsdescribingthe“Internet”inahistoricview,discover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phrasesreflectedbythoseconceptions,andeventuallyfindthenatureofInternet,andtheInternet’sculturalandsocialmeaningtowardthehumanbeing.ThenwecandevelopanewframeworkwhichissuitableforunderstandingtherelationbetweentheInternetandcommunicationorthetraditionalmedia,andthegrowthofitself.Myopinionisthatnetworkisactuallythevirtualworld,notthecommunicativemedia.

Keyword:network;thefourthmedia;networkmedia;thesecondmediaera;networkasavirtual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

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

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

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

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

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

“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

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

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

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

(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

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

“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

“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

“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

(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

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

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

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

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

(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

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

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

“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

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

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

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书目]:

[1]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炘炘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传统媒体概念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 媒体格局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快速进步,电视、报纸及其广播这三种以前在中国占据主要位置的传播手段已经明显感觉到一种危机感。新媒体快速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并悄然地影响着和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各个方面——技术、市场和观念。

1 新媒体概述

     新媒体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近40年前。1967年,美国CBS技术研究所所长发表了一份开发EVR(电视录像)商品的计划,第一次提到了新媒体这个词语。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罗斯托在向尼克松提交的报告中,也多处使用“新媒体”,从此,“新媒体”开始在美国社会流行并扩展到全世界。

在20世纪中后期,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领域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播方式逐渐丰富、传播信息逐渐加大、传播速度逐渐加快,与以往媒体截然不同。当今媒体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数字报纸、数字杂质、网络、数字电视、数字广播、触屏媒体等。相对于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来讲,这类新媒体被人们称之为“第五媒体”。

随着数字技术及其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新传媒”也应用而生,且延伸出来多种形式的媒体。“新传媒”的“新”主要表现在技术层面上,也会体现在一种形式上,例如互联网;而一些新媒体是通过传统媒体引进新技术之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新的媒体形式,例如电子报纸。新媒体能够为大众提供个性化内容,是交流者相互交流的一种新的媒介。

2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冲击分析

2.1 新媒体的进步使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直以来,传统媒介主要是以大众媒体作为主体,以报纸和电视作为中心,而新媒体以其自身的诸多新特点正在对以往媒介生态结构产生影响。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媒体的传播优势及其自身的技术正在逐渐被弱化;第二,大众传媒的垄断市场正在逐渐被新媒体打破;第三,人们的媒介消费观念也在悄无声息的发生着改变,现已经形成了新型消费群体。

2.2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影响的典型表现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冲击的典型表现是市场冲击,即广告商不再把大众传媒的市场推广平台作为唯一投入重点来替代媒介的选择趋向多元化。

2.3 新媒体的经营手段和营销机制有相对优势

由于新媒体在传播上超越了原有的新闻概念而转向信息化概念和数字概念,传播政策、内容、容量及其手段等特点也是以往媒体不具有的。此外,新媒体创造了新型的消费市场,扩大了商业的空间,投资主体也正在朝向一种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3 媒体格局定义

一般来讲,“媒体格局”主要是指各个媒体之间形成的各种力量对比组合的一种结构。因为发展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媒体之间各种力量对于与组合的结构总是处在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下。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那么媒体相互之间的对比将会发生要素重组和序列变化,直至产生新的媒体结构。

从世界整体发展情况来看,传媒业从报纸“一枝独秀”,到后来与广播共同发展,再到报纸、广播、电视共同进步,最后到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并驾齐驱”,如今又迎来了“多种媒体并存”的全新状态。在世界这一发展格局当中,媒体格局总是在不断变化和进步,特别以互联网为主体新媒体出现后,使以往媒体格局被彻底打破,形成了报纸、广播、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并存的新格局。

4 中国媒体格局变化特点研究

4.1 传媒竞争促进格局发生变化

经过对中国媒体格局多年的研究发现,竞争在此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管是微观受众覆盖率、媒介经营收入、媒介接触时间,还是宏观上的媒介形态和经营等,其实都是传媒竞争的一种经过。我们可以说媒体格局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媒体间的相互竞争。

从目前形势来看,中国媒体格局发生变化正在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发生变化,及其传统媒体相互间的激烈竞争呈现出来的。像一些诸如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假如想要得到生存地位,就一定要与传统媒体进行竞争。而像报纸、广播、电视等以往媒体应对竞争也需要迎接艰巨的挑战。他们不仅要与新媒体进行竞争,同类型媒体之间也要相互竞争,假如没有竞争,那么媒体将会停滞不前,竞争造成了媒体格局发生变化。新一轮竞争又会催生新的媒体格局发生变化。

4.2 媒体格局之所以发生变化,主要是因技术、市场、制度共同作用

纵观世界和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新媒体的进步及其格局变化的主要是技术、市场和制度发生变化造成的。现代化传播技术为市场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市场需求同时又是催生技术发展的最大动力;相应的制度安排是市场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在媒体格局发生变化的过程当中,尤其不能够忽视技术产生的作用。目前媒体格局发生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新媒体作用产生的一种结果。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兴起之后,不仅引发了新闻、信息、舆论等发生变革,同时彻底改变了以往传播的关系,改变了新媒体发展的整个格局。

总而言之,技术、市场及其制度的变化及其进步,不仅促进了传媒体的进步,同时造成了传媒业格局在不断发生改变。

4.3 媒体格局变化应始终遵循大众与市场需求

从整个媒体格局来看,不管是哪一种媒体产生,哪一种媒体格局发生变化,都是会受到大众与市场影响的,因此,一定要遵循大众与市场的需要。

报纸之所以会出现,并且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它使得人们在享受新闻信息当中得到了满足。丰富、新鲜的信息,便于保存及其阅读等特点,使得它经历了数百年而不衰。

广播的产生及其发展,打破了以往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极大的增加了新闻传播的速度,增强了新闻传播的效果,延伸了人们的听觉,使得人们对此倍加关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广播发挥出了巨大的舆论宣传作用,这使得人们对其作用的体会逐步加深。

电视的出现,将图像、声音及其文字等形式汇聚到了一起,使得人 们能够同时接受声、像、文字的传播,使得人们体会到一种生活的快乐和享受。电视延伸了人们的视觉,使新闻传播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互联网的出现及其发展,引发了一场空前的革命,其具备着大容量、超文本、高速度、多媒体形态等特点,使得新闻传播正在朝向一种便利、快捷、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能够很好满足人们的需要。此外,它也是一种交流和交往的平台,带给人们根本性的变化。

现如今,手机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手段逐渐在人们信息传播过程当中展现自身的特点。在较短的时间内,中国已经真正成为了世界上具备手机数量最多的国家,这可以说明手机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具备着其他媒体不具备的特点。

总而言之,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和将来,任何一个媒体的出现及其发展都是要满足大众和市场需求的,要服务于大众和市场。每一次媒体格局发生变化也必将使得信息传播朝向满足大众和市场的方向发展。

4.4 媒介融合是目前媒介发展的趋势研究

根据多年来网络媒体发展的情况分析,网络媒体之所以能够取得迅速的进步和发展,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在传播技术上对于其他媒体进行兼容,使得自身具备多媒体性、虚拟性、超链接性及其互动性等特色。以往的媒体要想真正应对这种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借助于新媒体技术,实现媒介之间的融合和发展。

因此,在如今各种媒介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及其手机等不断出现,它们正在以各种方式进行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一个立体的媒介网络格局。多种媒体需要具备一个不断发展、日趋复杂的系统才能够融合,共同进步。“并存”、“互补”、“融合”、“创新”,是新的媒体格局下媒体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各种媒体一定要清楚的分析当前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媒介融合过程当中掌握主动权,从而使得自身得到充分的发展。

新媒体生机勃勃、前途无量,但是新媒体替代旧媒体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呈现螺旋式推进的规律,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数字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及其它们各自的特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进步受到了人们的关注,面对快速发展的新媒体,传统媒体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进行自我完善,无疑需要进行融合。但是从当前形势来看,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仍然存在着比较大的依附性,传统媒体较为丰富的资源,对于新媒体来讲是非常宝贵的。因此,与传统媒体之间进行合作是新媒体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传统媒体需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就是开辟出自身的传播渠道,不能够盲目进行,被新媒体取代。

传统媒体概念范文6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0-0093-02

本文将新媒体看成是一个具有时间特性的概念,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对出现于传统媒体之后的各类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统称,它是媒介发展历程中呈现出来的一种最新形态,是区别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具有交互性与时效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全天候与全覆盖等特征的一种崭新的媒体样式。它虽然会呈现阶段性的具有表征性的特征,但就其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

一、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与冲击

在以往的“大众传播”时代,传统媒体的传输与接收方式都是比较固定的,而且面对的受众对所传达的信息也是被动接受和排他接受的。而在三网融合态势下发展的以数字化、网络化和个性化为特征的新媒体时代,用户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这使得“大众”媒体逐步向“分众”媒体转变。然而受众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新媒体的出现必然与传统媒体产生竞争,在分流受众的同时也在分割着广告收入这块诱人的蛋糕。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网民规模继续稳步增长,网民总数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底提高5.4个百分点。网民数量增多,每个人每天用于了解接收信息的时间是基本固定的,花费更多的时间在网络上就必然减少其关注报纸或者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时间。根据央视市场研究(CTR)的分析,超过六成的网络视频用户表示自从他们接触视频后,看电视的频率明显减少,有两成人表示他们不再看电视[1]。

对任何一种传播媒介来说,注意力资源是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各大传播媒介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对注意力的争夺,当作为新媒体的网络媒体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网络用户时,其附加的广告收入也在节节攀升,有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新媒体行业中移动新媒体和网络新媒体收入总和达到135000亿元,已占到中国传统媒体行业总产值的1/4[2]。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媒体带来的受众群的分流和广告收入分割的冲击原因有很多,主要表现为新媒体在时效性、交互性、主动性以及投资成本方面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相互依存

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我们不能只看到新媒体对传统媒体造成的负面影响,目前新媒体没能替代传统媒体的事实证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相互依存关系,新媒体的出现不仅仅对传统媒体造成了挑战与冲击,更有深层的依存与推动作用。

(一)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内容的依存

大家如果留意观察就会发现,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并没有出现许多大型的原创的网络媒体,真正成气候的还是传统媒体如美联社、CNN以及其他大报大台的网站。就连雅虎、美国在线这样的网络媒体,其新闻内容还是依靠传统媒体提供的新闻。雅虎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吴伟鸣曾说过:“我们从来没有自己的编辑、采访、写作人员,我们做的是整合整理的工作,yahoo上的每一条新闻都是拿来的,自己的一条也没有。如果有一天,与我们合作的媒体不高兴了,跑掉了,yahoo就会垮掉……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我们是唇齿相依的关系。”[3]新媒体在“内容为王”理念的指导下,需要向受众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内容,他们为内容的来源和质量而苦恼。

我国出于新闻控制的缘故,只规定了有限的几个主流新闻网络媒体如人民网、新华网等具有新闻采访权,各大门户网站未被赋予新闻采访权。新闻是吸引用户的第一手段,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要想吸引受众的眼球必须要依托传统媒体提供的内容。

(二)传统媒体对新媒体传输渠道的依存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也面临着信道单一的发展瓶颈,如何开拓多种渠道、吸引受众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当务之急。

2009年《纽约时报》周一至周五的日发行量为100万,周日为150万。但作为新媒体的时报网站出现后,在美国国内的常规浏览量为2100万[4],时报手机网站仅在2009年9月份的浏览量就高达4000万;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中国,自从《人民日报》网络版开办以来,每天的点击量达三四万次、《南方周末》网络版每天的访问量也高达三万人次(不重复IP)。传统的报纸媒体在充分发挥自身内容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借助于互联网的渠道平台实现了更快更好的发展,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发展中的合作并存。

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

一方面,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巨大挑战和技术革新,传统媒体为了谋求自身的生存发展,必须寻求一种革新求变的途径,与新媒体的融合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另一方面,新媒体在现实情境中的发展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乐观,对传统媒体内容的依赖决定了它目前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扮演渠道运营商的角色,这两方面内容都要求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各自领域中以及领域之间展开多种形式的各做,即所谓的“媒体融合”。这种融合则具体分为传统媒体内部之间的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以及新媒体内部之间的融合。

(一)传统媒体内部之间的融合

在传统媒体内部最早进行媒体间互动融合的是报纸媒体和广播媒体,始于1950年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即是两者互动融合的典型代表,与此同时报纸媒体与电视媒体也进行着不同形式的融合,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周刊点点评”都是将报纸内容电视化的有益尝试。在面对重大突发性事件时,报纸也经常从广播电视中获得新闻资料、图片从而丰富报纸发行物的内容。

(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传统媒体在建立相互发展平台的基础上,还通过与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进行深层次的互动与合作,以求在新媒体领域获得进一步发展。

例如网络电视台,一种传统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的新媒体形式,它的诞生受益于传统电视台丰富的内容资源、广大的受众群以及权威的影响力与公信力,但它并不是传统电视媒体的克隆,不再采用集中控制式的单一线性传播模式,而是借助于新媒体技术不仅实现网络与电视的同步直播,还发展了电视节目点播、搜索、下载以及互动评论等功能,这就打破了传统电视台单纯传递信息的角色,提高了受众在信息传递中的主动性。

传统电视媒体也可利用三网融合的契机积极与手机媒体进行业务融合,大力发展手机电视业务,2011年全国电信第一季度运营情况显示:1~3月份,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89027.0万户,其中3G用户达6190.2万户。如此庞大的用户群,电视媒体若能与手机媒体开展好手机电视业务,定能取得更加长足的发展。

手机媒体与电视媒体的互动融合产生手机电视业务,满足人们随时随地收看电视节目的需求;与报纸媒体的融合形式即是于2005年10月上线的手机报业务,是指中国移动联手全国各大权威媒体机构,通过手机为客户提供的新闻、体育、娱乐、文化、生活等各类资讯信息的服务,其业务形式以彩信为主。据易观国际的《2009年第3季度中国手机阅读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第3季度中国手机阅读市场用户已达1.49亿户。

(三)新媒体内部之间的融合

新媒体之间的融合要比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遇到的阻碍要少很多,由于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在时间上很接近,特点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很多网站很早就已经开始尝试做手机的内容供应商,新浪、网易、搜狐以及Tora这四大互联网综合门户网站所占手机内同供应商的市场份额在80%以上。

优酷网与苹果公司的合作是目前手机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的融合的典型代表。据优酷网首席技术官姚健说:仅一个月优酷网的访问量借助ipad增长了一倍,而iphone4增长了二倍。现在的3G手机更是能够使用户轻松地实现手机上网、手机购物、手机视频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正是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融合的结果。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笔者认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依存度不会越来越低,逐渐由新媒体替代传统媒体的过程,而是两者之间的发展态势是依存度适当减弱但两者趋向于相互融合。虽然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会带来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其融合发展是其必然的趋势。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融合绝非只是技术上的融合:传统媒体利用新媒体技术使受众获取信息、实现传播;也不单是内容生产和资本上的融合:新媒体借助于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实现自身发展;两者之间的融合最终必将是观念和文化上的融合,并且这种融合是随着媒介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动态过程。

参考文献:

[1] 陈刚,赵梅.电视媒体的新机遇与电视广告经营的发展[J].电视研究,2011(1).

[2] 程天飞.浅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J].新闻传播,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