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工程生态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工程生态方向范文1
【关键词】环境专业;环境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院校,今年申请由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学校。同年9月份申请教育部批准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更名为沈阳科技学院。在申请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学校的过程中,学校加大力度进行教学、科研以及实验室建设,同时修改了学生培养方案,从2015级新生起就实行新的学生培养方案。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基本情况
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应紧紧围绕未来环保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坚持立足区域,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相关产业、工程领域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行,服务环境工程领域内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等技术型人才。
二、应用型学生培养的学期和课程设置
环境与生物工程系现设置环境工程专业方向,属工科。新的人才培养计划为3+1模式,即第1至3年在校学习理论课程及进行相关实验、课程实践,第4年进行社会实践,即第7个学期进行毕业实习,第8个学期进行毕业设计。此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充分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岗位就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使毕业生能够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此外,在课程的设置上也加大了实验及实践占总学时的比例,环境工程专业主要增加了环境工程制图与CAD、中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环境监理等课程,同时增加了环境化学实验,加大了原有的环境监测、环境工程的实验学时,也适当增加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课程设计的学时;在环境工程方向的专业方向课里增加了物理性污染控制、环保设备及中水处理与回用技术三门课程,在环境咨询的专业方向课里增加了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环境监理和环境规划与管理;同时也增加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课时,最后环境工程的实验实践课占总学时的比例可达到35%以上,这样就可以解决本科毕业生走向社会存在的实践经验少,动手能力差的问题。在环境生态方向增加了环境生态工程、生态修复和环境生物技术三门方向课,让学生了解学习生态修复报告的编制过程、学习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积累的生物学规律及对生物的影响和危害,生物对环境污染净化与去除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影响因素等。
三、专业核心课程与特色课程
1.核心课程:
环境学概论、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化学、环境仪器分析、工程流体力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制图与CAD、环保设备、环境监理、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环境工程专业外语、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
2.特色课程:
环保设备、环境工程制图与CAD、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理、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生态修复和环境生物技术等。
四、应用型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掌握污染防治和环境规划及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的能力,具有从事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可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
结语
在环境工程专业大方向不变的基础上,将增开三个方向的专业课,分别为环境工程方向:课程为物理性污染控制、环保设备及中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环境咨询方向:课程为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环境监理和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生态方向:为环境生态工程、生态修复和环境生物技术三门课程。这样,学生在系统学习环境工程专业的基本课程和特色课程的同时,又能掌握一些拓展的知识,对学生毕业从事环境工程设计、环境咨询、科研等都能起到辅助作用,让学生掌握的环境知识更加全面、系统,能够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这样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更快的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陆豪,吴祖良,江博琼,李济吾.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2011,00:206-209.
[2]吴奇,金文,雒新峰,俞赞琪,刘小冲,高宇.环境专业教学体系结构改革探索——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
[3]徐建平,蔡昌凤.环境专业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J].皖西学院学报,2011,01:59-62.
环境工程生态方向范文2
我国的环境工程专业多脱胎于一些传统专业———如给水排水工程、化学工程、能源工程、农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等。在办学过程中,受母专业及师资的影响,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甚至培养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校际之间都有不少差别。为便于管理和衡量教学效果,200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确定了新的环境工程专业规范,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课程和要求,制定了一些核心专业课程。但由于环境工程专业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加上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建设,导致了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多样性和庞杂性。如有的学校以土木类专业为主的,环境工程课程体系就以此为基础,添加了许多该专业方面的课程;有的以化工类专业为基础,课程体系设置偏重于化工;有的以农学为基础,结果课程体系偏重农学。当然,课程体系设置的多样性一方面能充分发挥各个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为就业广开门路;但另一方面,若缺少了环境类的一些通用核心课程,使得专业不符合专业规范要求。笔者以为,应当以指导委的课程设置为基础,少量的课程可以根据学校特色加以引导,通过设置专业特色方向等进行实施。为积极应对就业形势,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也势在必行,本文以就业为导向,提出课程体系安排的一点想法。
面向就业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群建设
环境工程专业方向的设置是否合理,对专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将严重影响本专业的生源与毕业生就业问题。因此,在进行本专业的培养计划修订过程中,就业的导向作用必须得到足够重视,尤其在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以便未来学生进入社会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为有效进行课程体系整合和加强就业能力培养,根据本专业就业的可能方向,形成特色鲜明的多个支撑就业方向的课程群,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根据可能的就业方向,分设几个重点课程群,各位专业老师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加入相应的课程群中,形成课程组师资队伍,负责该门课程的建设。本文在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指导委员会的专业规范[4]要求的基础上,主要针对专业课这一部分进行课程群的一个划分。
1课程群建设目的
课程群建设是指围绕该专业的不同就业方向选取几门课程形成共同支撑作用;课程群中的课程相互之间形成有机联系,同时又自成体系。课程群是专业与具体课程之间的重要过渡环节,是建设师资队伍、制定培养计划和开展教学改革的重要平台。如江苏大学依据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学科特点,在培养“通才”的基础上,构建了“污染防治技术课程群”、“环境管理课程群”和“专业特色课程群”等方向课程;每个课程群由3门以上课程组成,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5]。同时,课程群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实践效果。
2基于就业导向的课程群
纵观环境工程的专业课设置,从环境要素角度可以分为:水污染控制工程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和资源生态类控制工程。总结环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大致为以下几个方面:政府环保部门或事业单位(选调生、公务员招考)、环保企业(公司)、报考研究生、跨专业就业和自主创业。根据上述就业去向划分为以下几类:工程设计实践类。该方向模块的主要课程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物理性污染与控制工程、生态工程。未来就业去向:政府环保部门或事业单位、各类环境保护公司和厂矿企业,这一方向应是学生就业的主体和专业主要的培养方向,需求的人才数量也大,而且以后可以进行环保工程师考试。环境监测类。该方向模块的主要课程有:环境监测及其实验、环境工程实验、分析化学和现代分析技术。该方向未来就业面向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如环境监测站)或企业中的环境监测实验室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环境评价。该方向模块的主要课程有: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评价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系统分析和清洁生产。主要从事环境评价和环境咨询服务工作,进行环评报告编制,进行环评工程师职业考试。而且随着环评机构、公司的增多,对于环评人才的需求量将会增加,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就业方向。环境规划与管理。该方向模块的主要课程有: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管理学、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系统分析、环境数学模型、环境生态学、环境遥感和环境信息系统。上述的就业面向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及事业单位、企业的环境管理部门或高校、科研机构。特色类课程。在完成基本专业课程配置的基础上,为充分利用学校学科特色,可增加该特色方向的一些课程作为未来就业的培育方向。例如:若学校的机械类专业较强,可以适当引导部分学生从事环保设备的开发研制或者进行环保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技术支持;若学校土建类学科较强,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工程施工、工程监理类课程,引导部分学生在该领域就业;若为农业类院校,可以引导环境与农学的交叉,吸纳部分学生就业;若为地质类院校,可以引导部分学生进入环境地质领域就业。这样,一方面保持了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体系的稳定,另一方面各个学校又具有自身的特色,对于就业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环境工程生态方向范文3
环境工程专业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作为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其发展目标是解决不断涌现的各种实际环境问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一门集自然、社会和技术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工程学科不仅研究水、气、固废、噪声等主要环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术和措施,还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探讨废物资源化技术,以及对区域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以获得最优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设置有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已超过300所。由于各高校的基础和重点学科存在明显差别,其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大多数理工科类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都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其本科生培养方案注重于对学生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我校的资源环境学院准备新设环境工程专业,在环境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不能照搬理工科类大学,一定要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并发挥现有优势,找准适合自己的立足点。
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开始的毕业设计(论文)是环境工程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也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毕业设计(论文)辅导环节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实际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和研究观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传统;3.使学生在方案设计、材料调查与搜集、工程绘图、理论计算、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外文阅读、使用计算机、查阅文献、经济分析、工具书的使用、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鉴于毕业设计阶段对于本科生培养的特殊重要性,本文就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设置安排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为我校环境工程新专业的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参考本文由收集整理的建议。
和理工科类院校不同,农业院校的环境类专业一般都源于土壤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学科,其本科课程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以土壤、农业化学和农业生态资源等专业的知识体系。因此,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安排上,也应与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从目前来看,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比较单一,重实验轻设计。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毕业只有毕业论文可做,而无毕业设计的内容供学生选择。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一般建设较晚,在师资、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方面和工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在工程设计及应用的教学、科研方面,农业院校环境类专业的基础显得更加薄弱。因此,目前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尚难以开展对学生进行毕业工程设计的指导;同时,由于学生们受专业课程设置所限,他们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与工科学生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很多学生也不愿意选择他们感觉更为吃力的毕业设计工作。然而,目前环境工程本科生就业的去向主要还是与环保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等相关的公司和企业,而诸如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监测站等事业单位现在大多都呈人才饱和状态,可接受的本科毕业生非常有限。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工程设计能力方面的弱势,在就业时与工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就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有必要通过毕业设计来加强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具有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所需要的基本工程设计基础和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我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时面临的不利局面。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未能充分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尚未充分体现农业院校学生现有知识体系的优势。与工科院校相比,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专业的历史沿革、学科组成和行业特性上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竞争力,需要在毕业论文(设计)这一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上充分体现农业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照搬工科大学的方法,而应走有生态特色的办学之路,培养出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护的人才。农业院校一般都具有生物、生态学科的优势地位,毕业生相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更扎实的生态学知识。此外,当前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又在其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考虑让一部分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时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的工作。这样一来可以发挥农业院校学生生态学基础扎实、生态知识结构较全面的优势,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并适应市场需要,为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特别是农村地区环境评价的单位输送可用人才。
3.毕业论文(设计)立题与实际联系还不够紧密,约束性题目难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由于教师设计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或来自于实际的工程项目,部分题目陈旧甚至经年不变,摆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些旧知识旧问题,使得设计成果没有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这在一方面打击了某些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使得某些本来就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同学更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工作应付了事。
为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质量,进一步加强农业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在毕业论文(设计)的设置和指导上可以考虑以下的一些改进措施:
1.加入一些和农村环境保护治理相关的设计类题目。
转贴于
由于目前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大多是在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设计的内容上受给水排水专业的影响较大。在水污染控制方面主要为排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农业院校如果照搬工科院校的设计内容,由于专业基础所限,无法与之进行有力的竞争。因此,应在设计内容上着眼于和农村地区和农业环境相关的工程。如目前农村受污染地下水的治理和农村污水的处理都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相关的工程也建设了不少。可以设定一些如农村小型给水站或分散性生活污水处理站的课题。在处理工艺选择上,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条件,一般应选择操作较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常规处理工艺,这样更符合农村地区的实际需要。比如用吸附工艺处理污染地下水,或用人工湿地处理畜禽类废水,都是可行的设计题目。学生经过这些设计工作的锻炼,将有助于他们在毕业后从事农村环保治理的相关工作,不仅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也可为农村环境的治理培养可用人才。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在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上也要考虑有工程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同时可以通过帮助青年教师去设计类单位进行工程实践等措施,提高他们的工程素养和设计能力,从而达到辅导学生的要求。
2.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体现资源与环境的紧密结合,设置适量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题目。工科院校的环境专业一般更侧重于各种污染治理技术工艺的开发与研究,对环境与资源的重视不足。农业院校则注重于从宏观侧面上分析环境与资源的关系,将自身对土壤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优势体现在资源和环境管理方面。为进一步体现农业环境院校学生在这方面的特点,有必要在毕业设计时通过设置合适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课题来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另一方面,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在当前对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其中主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做工作设计不同,由于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学方面有较扎实的基础,因此和工科院校学生相比并不逊色,甚至某些方面他们做的比工科院校的学生要更加深入,相关的知识结构也更加全面。为本科生毕业设计设置适当的环境影响评价课题,不仅发挥了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环境评价方面的一些优势,也可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效的帮助。当然,这同样也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加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课程,对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也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一个可取的方法是鼓励青年教师考取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来保障本科生培养的质量。
3.将毕业论文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或课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环境工程专业由于本科就业的压力较大,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选择毕业
转贴于
环境工程生态方向范文4
关键词:工程素质;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改革
工程素质是指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在进行工程实践活动时所具有的潜能和适应性,它实质上是一种以正确的思维为导向的实际操作,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工程素质包括广博的工程知识素质、良好的思维素质、工程实践操作能力、灵活运用人文知识的素质、扎实的方法论素质和工程创新素质,它具有如下特征:敏捷的思维、正确的判断和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融会贯通,把构思变为现实的技术能力,综合运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工程建设活动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使其达到预期目的的能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发现推动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科学原理,工程科技则把科学原理变成改造世界的能动力量。要想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就要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工程素质的形成并非知识的简单综合,而是一个复杂的渐进过程,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素质要素融合在工程实践活动中,使素质要素在工程实践活动中综合化、整体化和目标化。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贯穿教育全过程,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不同的工程专业对工程素质有不同的要求,需要不同的工程环境,因而高校要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培养,这也给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环境工程专业的工程素质要求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环境工程专业包括原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农业环境保护、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等专业。新的环境工程专业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备城市和城镇水、气、声、渣等污染防治以及给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不断重视和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环境建设与管理,钢铁、冶金、石化、机械等污染严重的传统企业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需求量明显增多。这就需要高校尽快培养出大批熟悉工程技术和污染治理工艺、设备,懂得法规政策,会管理,关注环保生态、民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素质,要从以下四点做起。
1.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要使学生掌握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环境规划与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2.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学生要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和运营管理的能力,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的能力,以及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的能力。
3.使学生具备工程师意识和职业迁移能力
工程师意识就是学生在承担具体的工程任务时,具有良好的责任意识、成本意识和市场意识。职业迁移能力则主要是指在职业变化越来越快的时代,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工程师应该具有自我获得知识、迅速转换职业的能力。
4.使学生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接受过工程教育的学生要具有技术决断的能力、处理多学科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动员人力资源能力和与他人协同工作的能力等。
二、对环境工程专业进行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1.课程体系框架的构建
课程改革要着眼于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以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三类基础课构筑平台。培养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工程实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把专业理论与解决工程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际教学中可将课程体系分为三大模块: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独立设置。
通识教育平台课程是传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基础性、通用性和长效性作用的课程,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主要包括《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及程序设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大学物理》《工程化学》《文献检索》《体育军事理论》等,选修课主要包括艺术类、人文科学类、科学技术类、经济管理类、身心健康类等。
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培养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它与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一起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奠定宽厚的基础,也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主要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电工电子学》《机械设计基础》《生物化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等,选修课主要包括《微机原理及应用》《环境科学基础》《化工工艺》《环境生物技术》《环境化学》《环境生态毒理学》《环境地质学》等,其中《生物化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生物技术》《环境化学》《环境生态毒理学》《环境地质学》等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特有的专业基础课程,而《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则替代了原来的《化工原理》课程。
2.环境工程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
专业方向课程是建立在前两个模块基础之上的、培养学生具备适应未来工作环境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同样也设必修课和选修课。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应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特点的学生制定多样化的培养规格,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要。依据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在培养“通才”的基础上,建设污染防治技术课程群、环境管理课程群和专业特色课程群等专业方向课程。污染防治技术课程群由《水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噪声污染控制工程》组成,环境管理课程群由《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法规》《环境经济与资源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组成,专业特色课程群由《环保设备》《绿色氧化技术》《农业环境保护》《排水工程》《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置》组成。这些课程之间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并将近年来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有效减少了课程间的重复,加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课程群的构建充分体现了人才培养改革方案中对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等方面的要求。
在进行课程改革的同时,高校还应根据自身特色加强课程内涵建设。例如:河南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着重于矿产采、选、加工过程及纺织印染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地面塌陷、地面挖损的治理和开发利用,在《水污染控制工程》《绿色氧化技术》等课程中融入纺织印染废水的水质特性、染料成分分析及降解机理等内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置》课程则结合煤矿安全工程专业的重大危险源管理理论,介绍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置技术,使得新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提升内涵、强化特色”的战略指导思想。
3.实践环节教学改革
大多数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都会走向生产企业污染治理第一线,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这种从业特征决定了环境工程专业的教育必须紧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实验教学内容太少,教学方法呆板,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认识实习的收效甚小。环境工程专业主要涉及与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工程等相关的公司或企业,认识实习时间一般为1至2周,只能安排学生一天参观一个企业,这种认识实习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
生产实习安排不够合理,通常是将学生重复安排在认识实习单位,并且很少安排学生进行具体操作,只是让学生随意参观。
毕业设计环节需要进行科学的设置和安排。目前的毕业设计环节以实验为主,注重毕业论文的撰写,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
因此,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1)强化课程独立实验教学内容和工程设计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科学素质,引导学生树立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精神。例如:适当减少实验的约束条件,教师只给出大体的方向,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独立撰写实验报告,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2)科学安排实习环节
实习环节包括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二者的目的不同。认识实习是“感知”实习,生产实习则是“实践”实习。环境工程专业实习单位主要有设计院(环境影响评价和工程类设计)、水务集团、环保公司和垃圾处理公司等。学校在认识实习的安排和设置上应该起主导作用,积极寻求校企合作伙伴,在兼顾全面的同时突出重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的岗位进行生产实习。此外,生产实习的时间也应适当延长,以便于让学生对企业的管理、运行和实际操作有较为详细深入的了解。
(3)确保毕业设计质量
毕业设计环节是学生走出校门、踏上社会前的最后一步,因此学校必须严格把关,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量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课题。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毕业设计与在用人单位的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较好地完成毕业设计;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尽快适应将来的工作。为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设计类课题不得少于75%。此外,教师还要进一步规范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使毕业设计的质量得到可靠保证。
环境工程专业肩负着为国家环境保护事业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使命,环境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决定着未来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进步速度。为此,在大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工程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增加学生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从而培养更多环境保护事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高峰.面向21世纪的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1).
环境工程生态方向范文5
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看似是毫无关联的两种工程技术,但是他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却非常紧密,具有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等作用,是处在共生状态下的两套工程体系,而他们之间的有机融合所产生的效应,对人类、社会、国家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他们之间关系的深入研究,加快他们两者之间有机融合的脚步,是推动现代可靠性工程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从环境工程的概述与可靠性工程的概述开始进行分析,从而对他们的基本内容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进而对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研究,实现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
环境工程;可靠性工程;关系
1环境工程的概述
1.1环境工程的内容
环境工程是提升环境质量、研究防治环境污染并从事该项工作的科学技术,与不同领域中的环境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如生物学中的生态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化学、环境卫生学、环境医学等领域,但是其根本还是以对环境污染源的治理为主。同时环境工程也是一门复杂、庞大的技术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对治环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措施研究、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废物资源化技术、发展少害或无害的闭路生产系统、改革生产工艺等方面。环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治理环境污染源,促进良好环境效果的提升,争取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这也是环境工程发展的主要方向。
1.2环境工程的发展
19世纪50年代初期,从英国伦敦发生霍乱疫情发生起,人们才开始对饮用水进行消毒与过滤,从而真正拉开了环境工程的序幕,当时的环境工程还被称为卫生工程,主要包含环境卫生、垃圾处理、给水和排水工程、水分析等内容,在当时环境工程的成立与实施,对霍乱、伤寒等水媒病发生概率的降低,获得了颇为显著的效果。环境污染是从人类进行活动的开始而逐渐同步的。自然环境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是这中自净能力发挥需要污染物的数量不超过环境维持正常状态的范围,但是一旦超出环境容量,必将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平衡。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与冲击非常严重,造成的环境污染局面也非常严峻,同时,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与健康的恶劣影响也逐渐鲜明,致使对环境污染的防治性质从卫生工程低水平过渡到真正意义上的环境工程。环境污染最主要的源头是工业生产中所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以及人类生活等污染物的排放,而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控制与管理,也成为了环境工程的最基本任务
2可靠性工程的概述
2.1可靠性工程的定义
可靠性工程是一门与提升产品或系统在自身寿命周期时间内可靠性相关联分析、设计、试验的工程技术。而产品可靠性是在规定或是有限的时间内,受规定条件影响的前提下,能够有效的实现与发挥出特定标准范围功能的能力。而影响可靠性能力的主要因素不仅包含规定的使用条件,如维修条件、环境条件、设备条件、试验条件等因素条件,还包含设计技术,如分析、总体设计、分项设计等因素。
2.2可靠性工程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对电子设备可靠性开始进行研究,从此拉开了有组织地进行可靠性工程研究的序幕,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电子设备等产品的可靠性技术已经向机械、建筑等不同行业延伸,而技术所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如建筑工程、工业生产等都需要可靠性工程技术的支持,才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3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
通过上述对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两者概述的分析,我们能够从中总结出他们两只之间的紧密联系,可靠性工程中可靠性能力的提升会受到他所在地域环境条件的影响,提升或降低该项工程建设的可靠性,而工程可靠性的不稳定或不符合标准,将使各项产业生产或工作效率不达标,如建筑工程、工业生产、水利工程等可靠性的不合格,不仅会直接导致建设或生产质量的降低,还会增加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排放量,造成环境污染,影响环境工程防止污染的有效性。此外,可靠性工程中可靠性能的强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改善周遭恶劣环境的质量情况,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两者之间具有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等作用,而他们的关系具体表现如下:
3.1可靠性工程是环境工程的客观要求
良好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它不仅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等方面所需物质的来源,也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的自然环境条件,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与环境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而可靠性工程建设是提升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主要途径,同时,由于各地区环境情况的不同,很多从环境中获得的物质所需,还必须通过可靠性工程建设才能够得以实现,如水源短缺或是水污染严重等环境情况而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这种可靠性工程建设能够弥补自然环境中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改善周围环境,降低环境污染程度或是弥补当地资源匮乏的环境情况,这从本质上符合了环境工程的基本内容,因此,可靠性工程是环境工程的客观要求。
3.2环境工程所保护的良好环境是可靠性工程的重要保障
从可靠性工程的定义中就能够看出,产品可靠性能力发挥的是成度高低与规定环境条件的影响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只要在符合标准的良好环境中,可靠性的发挥才能得以真正的实现,而环境工程是以提升环境质量为己任,以防治环境污染为根本的一种科学技术,对环境质量提升与环境保护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人类不断破坏环境的今天,环境工程存在的重要意义也更加突显,而他改善环境的有效性也终将决定可靠性工程中其可靠性能的提升与发挥,因此,环境工程所保护的良好环境是可靠性工程的重要保障。如建筑工程建设、水利工程建设都会对需要工程建设地区进行实地勘察,会考虑周遭环境中气候、湿度、水资源、地质等各项环境因素。
3.3可靠性工程对环境工程的不利影响
可靠性工程建设,虽然会弥补周遭环境中的不足,但也会对周遭环境中其他方面产生不利影响,从而降低环境工程管理与防治的有效性。以水利工程建设为例,展示可靠性工程对环境工程的不利影响。首先,对水资源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对水库采取的节流会影响下游河道的水资源流量,致使周围水位逐渐下降,而在对水资源进行重新分配时,生态环境对水的需求不在水资源分配的计划当中,受到分配者的忽视,因此,水利工程作用发挥的过强,会直接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影响水质的同时也会使河流自净能力的降低,出现湖泊、池塘干涸等环境问题,增加环境工程的工作量。其次,对土壤条件的影响,一是改变土壤质地,出现土壤沼泽化情况,影响土壤肥力,不再有利于农作物的自然生长;二是污水的排放过量,超出水体环境容量,影响水体自净能力,导致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情况的出现。
4结束语
通过对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两者之间关系的深入了解,我们能够充分看出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他们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将会发挥出他们共同的作用与优势,提高环境保护的同时也发展现代可靠性工程的良性建设,促进人类、社会、国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超,梁宇生,杨坤,等.风沙区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及防治策略[J].煤炭技术,2016(05).
[2]刘丛,马利民.中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对策[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
[3]郭庆功.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合理治理研究[A]//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5.
[4]秦彩霞.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探讨[J].江西建材,2016(15).
环境工程生态方向范文6
[关键词]生态经济;环境工程建设技术;实践运用
科学技术的进步会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当然还有可能会加速城市化进程。现阶段,国内城市正在向着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而人与自然的矛盾也在逐渐突出。因此,生态经济的概念逐渐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及重视。新形势下,我们需要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而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则应当以环境工程建设技术的运用发展为前提,通过整合各个方面的细节问题,营造出全新的规划建设格局。
1.发展建设生态城市的作用与意义分析
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老百姓对于城市的需求其实也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过去,民众对于城市的要求主要以安全为主。而新形势下,他们则更加关注城市的生态、绿化以及环保问题,再加上生态环保问题正在日渐严峻,因此需要重视生态城市的建设工作,进而为城市居民营造出更加和谐、稳定的生活与居住环境。首先,发展建设生态城市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而为其营造出贴近大自然的生活居住环境,增强城市居民的幸福感。[1]近几年,虽说高速发展的经济为城市居民带去了非常优越的物质生活,但却也在使得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加,因此他们很少有机会可以放松自己的身心、去亲近大自然。而加强生态城市建设则能够为城市居民创造亲情大自然、缓解生活和工作压力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发展建设生态城市还能够为城市吸引来更多的产业投资并且引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之后便可以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最终实现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当提高对这类问题的关注度。[2]其次,发展建设生态城市还能够提高城市的生态能力。由于城市在快速拓张中消耗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之后还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废弃物,所以应当重视城市生态能力的提升工作,进而提高对于环保工作的关注力度,最终实现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新形势下,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已经成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举措,而且对于城市生态能力的提升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需要立足于现阶段的基本实践进一步推进各项细节工作的创新改革。这方面的改革还能够让城市资源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并且可以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各个方面的细节工作上,对此需摆正认识。
2.环境工程建设技术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应用实践分析
2.1节能减排技术
节能减排技术是环境工程建设施工领域非常有代表性的技术内容,也是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必须要用到的技术。如果可以在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中用好节能减排技术,则能够减少以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硫为主的有害废气的排放量,之后便可以减少城市中的雾霾或是烟尘天气,进而营造出优质的城市空气环境。对城市居民来说,这方面的优化改革还能够减少其日常生活中的不适感,降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3]再者,如果能够利用好节能减排技术,则可以改善城市中的能源结构,进而减少煤炭资源的消耗情况,构建起全新的城市经济产业体系。以电能为例,如果是近海城市,其实可以利用好水力发电,而内陆地区的平原城市则可以利用好风力发电,以降低在电能生产中对于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除了电能生产之外,还需要做好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工作,进而实现这部分资源的循环利用。这一环节的工作中,需要先划分固体废弃物的类型,之后再根据不同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处理再利用措施。具体可以划分成可回收固体废弃物以及不可回收固体废弃物两种类型。如果是可回收废弃物,那就需要通过建立集中处理厂的方式来对其中的资源进行处理、再利用,以达到“变废为宝”的效果。[4]如果是不可回收固体废弃物,则需要根据废弃物类型以及是否存在污染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常用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堆肥、焚烧以及热解等。近几年,城市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因此实际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处理工作,进而利用好其中的资源。此外,节能减排技术还体现在对于太阳能的实践运用之上。近几年,光伏发电站已经成为国内的大热门。今后各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这类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进而营造出全方位、立体化的电能生产体系,减少污染物排放。
2.2污水回收利用技术
由于城市生活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水,所以需要重视这方面的污水处理工作,当然污水处理也一直都是城市管理的重点工作。新形势下,在建设环境工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革新城市废水、污水的处理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结合各个地区的水资源消耗和利用情况来制定水循环措施,进而实现这部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期间,需要严格规划好污水或是废水的利用级别,规范相关水资源的再利用途径,解除各方的后顾之忧。此外,还应当明确这方面改革中的监督管理部门,以规避相关环节的违规或非法操作,保证改革效果。现阶段,常用的污水回收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分散式和集中式两种。实际工作中,其实可以按照两种技术模式联合应用的思路来保证改革效果,进而实现生活污水、生产污水的循环应用。可以尝试将处理后的水资源用以城市灌溉或是道路清洁,当然要保证在使用之后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3.促进环境工程建设技术运用发展的措施分析
3.1提高对于环境工程建设技术的研发革新力度
新形势下,想要推进环境工程建设技术的应用发展,需要先提高对于相关技术研究工作的重视程度,进而为相关工程的规划建设打好基础。第一,应当做好环境工程建设技术革新研究的宣传工作,进而让参与工程建设的有关单位、政府主管部门都可以认识到这部分工作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相关技术人员才会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进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推进有关技术的发展革新。[5]需要强调的是,环境工程建设技术的发展革新也需要发挥出资金的支持作用,可以打破原有的技术瓶颈,进而推动环境工程的良性发展。由于环境工程的规划建设很难在短期内看到效果,而且对人员、设备也拥有非常大的需求量,所以是否具备充足的资金链会直接影响到各项工作的落地实施情况,有助于顺利完成生态城市建设的改革目标。
3.2建立完善的环境工程技术管理制度
制度是落实实施各项细节工作的参考依据,而且会影响到各项工作的落地实施效果,因此需要提高对这类问题的关注度。具体来说,这里所指的“环境工程技术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技术规范、污染治理工程运行规范、污染治理技术规范等内容。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能够提高实际工作质量,进而为相关技术的优化革新以及环境工程的规划建设打好基础。具体来说,在制定制度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第一,保证管理制度的完整性和时效性。完整性即需要让管理制度涵盖各个环节的细节工作,进而营造出各环节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工作格局。时效性即在制定管理制度时需要顺应时展趋势,进而保证各项细节工作的改革落实效果,并且避免错失技术的发展机遇。完成管理制度的建设之后,相关负责部门还需要做好管理制度的宣传工作,进而引导其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开展工作、加强环境工程建设,最终完成建设生态城市的改革目标。
3.3做好环境工程的过程化监督
在推进环境工程建设技术应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环境工程的过程化监督工作,进而环境工程建设技术在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环境工程建设技术的应用实践是一项复杂而且繁琐的工作,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很容易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外,不同技术以及施工人员对于相关技术的应用实践也会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所以需要做好过程化监督管理。具体来说,先要深入实地进行考察,之后才能够制定出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期间,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提高管理效率,并且利用建模的方式来做好相关数据的汇总分析。此外,相关单位还可以在完成环境工程建设或技术研究工作之后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对工程价值进行研究评价,进而明确工程技术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其中的经验,为后期各环节工作的落地实施打好基础。从宏观监督分析,这一环节的优化改革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的违规操作问题并且进行解决处理。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在把控好相关细节问题的基础上完成环境工程规划建设和技术创新的改革目标,进而提高工程质量,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
3.4引进专业的环境工程建设人才
和其他工程项目相比,环境工程的综合性更强、专业要求更高,既需要多方面统筹运营的管理型人才,又需要执行力强、专业度高的技术型人才。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环境工程建设有关的政策律法和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才能建设出更优质的环境工程项目。首先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通过薪资待遇、政策福利等方式吸引国内外环境工程建设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学习借鉴优秀企业的技术经验,提高本单位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掌控力。其次要加强与各大高校的交流合作。[6]高校是培育专业人才的摇篮,可以定期从高校聘请专家教授到相关单位进行培训交流,也可以组织工作人员外出学习,以拓宽他们的思想和眼界。此外,还要基于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对工作人员进行技能考核,以强化他们的思想意识,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推动各项工作的良好开展。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