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的劣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光伏产业的劣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光伏产业的劣势

光伏产业的劣势范文1

关键词:新能源产业;低碳经济;技术创新;品牌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1-0088-03

新能源产业是常州市全力打造的五大振兴产业之一,近几年发展迅猛,初步形成了以太阳能光伏和光热综合应用为主导,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和生物燃料生产等协同并进的发展格局。但常州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的国内外竞争对手,如果常州市不能及时调整新能源产业发展对策,就会在此轮竞争中处于下风,错过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因此,常州市必须针对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统筹兼顾,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对策,扩大优势,缩小劣势,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常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一)常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太阳能光伏产业是常州市发展最快、最有前景的产业之一,目前拥有规模以上的光伏企业30多家,2009年常州市光伏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产品涵盖高纯硅提炼、单晶硅拉棒、切片、电池片封装、组件、系统开发及安装、产品研发测试、光伏设备制造、LED应用等各个环节,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配套能力很强,并成立了天合光伏产业园和金坛光伏产业园等光伏产业集中区,常州已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光伏产业制造基地。

(二)常州市风能产业发展现状

常州拥有风电整机及零部件制造骨干企业近30家,2009年风能产业实现产值30亿元。风电产业已形成较为系统的风电设备产业链,产品涵盖风电整机及电机、大部件(轮毂、底座、轴承、齿轮箱、主轴、塔筒等)、叶片(含芯材、树脂等)等核心零部件。常州市风能产业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

(三)常州市核能装备产业发展现状

常州核电装备制造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东方机械公司、苏源电力装备公司、常州飞机制造厂等企业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参与了秦山核电站的开发建设和配套服务。目前全市共有30多家各类核能装备制造企业,涉及的产品主要有压力容器、电线电缆、阀门、水工机械、变压器、管道、大型吊具、压力泵、专用起重设备等。2009年核能装备企业总产值超过20亿元,成为常州市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常州市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

常州市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相对较晚,规模相对较小。产业链包括生物柴油的生产和垃圾、沼气、秸秆等生物质发电。卡特新能源、强林生物在生物柴油方面的产业化技术与规模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用地沟油及动植物油提炼的生物柴油已实现批量生产,利用炼油的尾料生产生物增塑剂、油等延伸产品,使企业达到零排放。生物能源公司、恒宁生物多年从事稻壳发电机的生产和改装,永康农牧沼气发电机组已建成并发电。

(五)常州市光热产业发展现状

常州太阳能光热企业起步较早,目前全市有近200家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产品涵盖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器、热水管及热水系统等。产业基础比较坚实,常州已成为国内太阳能产业集聚度较高的城市之一。但与国内一些城市相比,常州光热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度很高的品牌。

二、常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常常被用于制定发展战略和分析竞争对手情况。

(一)常州市新能源产业的优势

1.产业体系较为完整

常州基本拥有新能源产业的主要子行业,如太阳能光伏、风能、核能装备、生物质能、太阳能光热等,这些行业在中国新能源领域发展较早,有一定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研发积累,产品销往国内外,涌现出了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产业规模逐渐扩大,产业链得到延伸。以太阳能光伏产业为例,常州既有单晶硅电池,又有非晶硅薄膜电池,既有电池生产企业,又有光伏设备制造企业。

2.龙头企业影响力逐渐扩大

常州新能源产业的一批龙头企业在全国的影响力正在扩大。天合光能全球市场占有率由2008年的3.3%猛增到2009年的6.5%,被评为"2009最具竞争力境外上市公司”。2010年9月亿晶光电被评为“中国新能源企业30强”,亚玛顿玻璃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60%。

3.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市场竞争的加剧,推动了常州新能源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截止2010年5月,卡特新能源已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研发的“废弃油脂生产环保生物增塑剂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废弃油脂生产环保生物柴油关键技术研究”科研成果,先后通过中国石化协会组织的专家鉴定,整体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

4.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

常州近年来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已建立了一大批有一定生产与研发能力的新能源企业。产业规模的日益扩大,有助于技术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企业问的协作,从而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以光伏产业为例,常州先后涌现出100多家光伏生产及配套企业,集聚了天合光能、亿晶光电、华盛天龙、美晶太阳能等一批涉及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龙头骨干企业。围绕龙头企业,还有一些配套加工能力强、规模较大的企业,如顺风光电、东君光能、中弘光伏、灵晶半导体、亚玛顿玻璃等。

(二)常州市新能源产业的劣势

1.大部分企业缺乏核心技术

虽然常州一些企业依靠研发掌握了许多新技术,但新能源产业的核心技术依然严重缺乏。以光伏产业为例,多晶硅提纯技术掌握在国外企业手里,常州企业基本上集中在太阳能电池板非关键部件的加工制造上,而这一环节技术含量最低、工艺最简单,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附加值比较低。由于新能源技术水平整体偏低,零部件的质量以及运行可靠程度不高,新能源产业所涉及的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主要是从国外进口。

2.缺少知名品牌

常州新能源产业的特点是企业多、品牌多,但知名品牌少,特别是行业内排名前三位的业内公认的大品牌更少。常州市科技局2009年数据显示,天合光能在2007年全国可再生资源蓝天排行榜中列全国第二,亿晶光电电池片产量位列全国前十位,新誉风电位居全国同行业第四位,而其他企业的品牌排名相对靠后。在太阳能热水器领域,常州还没有进入全国前十名的品牌。

3.企业平均规模偏小

除了几家龙头企业外,常州新能源企业平均规模偏小。如果不计天合光能、亿晶光电,2009年规模以上的太阳能光伏企业的平均销售额在1-2亿元。常州市生物质能产业龙头企业卡特新能源2009年产值仅仅5000万元,其他的企业规模就更小。

(三)常州市新能源产业面临的机会

1.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将迅速放大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市场规模

全球气候变化和化石能源的日趋枯竭,促使世界各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美国《2009年恢复与再投资法》规定将拨款约500亿美元用来开发绿色能源和提高能效,其中140亿美元用于可再生能源项目。欧盟宣布,2013年前将出资1050亿欧元支持“绿色经济”,发展新能源产业。世界各国将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未来几年,新能源产业市场会迅速变大。这些积极因素将帮助常州新能源企业扩大出口,提高产能,降低生产成本。

2.世界经济走出金融危机

在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经济刺激计划,携手应对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正在走出国际金融危机。2010年6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世界贸易组织联合的报告显示,2010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形势得到改善,预计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4.2%,全球商品贸易增长9.5%,外国直接投资将适度回升,发达国家失业率将下降。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将大大增加对新能源产品的市场需求,困扰新能源产业的产能过剩与市场需求不足的矛盾有望逐渐消除。

3.国家与常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我国对低碳经济一直非常关注,尤其是对新能源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继《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之后,《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也即将出台。在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中,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要达到15%。2009年《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出台,明确表示将对新能源产业进行着力培育发展,力争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4500亿元。常州把新能源产业作为五大振兴产业,力争到2011年,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700亿元。国家与常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常州新能源企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

(四)常州市新能源产业面临的潜在威胁

1.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

在国内外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新能源产业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新能源产业。2010年韩国三星电子公布了其在太阳能光伏领域的发展策略,其长远规划是在10年之内将太阳能电池产能扩充到数千兆瓦。TSMC购买从事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业务的美国Stion公司21%的股份,并从该公司获得CIGS工艺的授权。一些能源领域的巨头如BP、壳牌等企业也都进入新能源产业,国内石油、电力、煤炭等能源领域的国企也纷纷进军该领域。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增加,使常州新能源企业面对的是竞争日趋加剧的国内外市场,市场风险加大。

2.发达国家对核心技术的垄断

目前新能源领域的多数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风电领域主要由欧洲主导,而太阳能则是美国、日本、德国的企业掌控。欧美为了成为“下一个中东”,垄断性地掌握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并利用其技术优势垄断性地制定行业标准,以各种理由限制新能源技术的出口,从而使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新能源产业只能依附于欧美的先进技术。在核能、海洋能等方面,欧美不仅对中国设置了多重障碍,而且在中国研发这类技术时,还往往以国家安全等为借口,制约中国发展。发达国家对核心技术的垄断不利于常州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引进和研发,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后劲。

3.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

近年来,发达国家经常无端指责中国对新能源产业采取不正当的扶持政策,并威胁对中国新能源产品出口实施贸易保护措施。2010年9月9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向美国贸易代表署提交长达5800页的申诉书,指控中国的土地、低息贷款和财政补贴措施威胁美国的清洁能源产业。德国太阳能生产商conergy公司欲联合其他同行,向德国政府和欧委会申请对中国产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调查。

三、常州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对策

常州市新能源产业要想实现弯道超越,得到非常规发展,就要做到知己知彼,强化优势,克服劣势,善抓机遇,应对威胁。

(一)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

常州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瓶颈是缺乏核心技术,所以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在走自主创新之路的同时,要积极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与创新。加大与跨国公司、国内大型骨干企业、上下游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以充分利用其技术和人才优势,弥补自身的薄弱环节。利用外部的风险投资,形成技术创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共享技术创新成果与风险,从而在总体上增强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

(二)实施品牌战略

品牌和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知识产权,常州新能源企业在一手开发核心技术的同时,要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几年的运营,培育一批国内名牌,几个国际知名品牌。实施品牌战略要有好的品牌定位,通过产品的质量、品牌策划和战略规划来提升品牌形象。从抓龙头企业入手,整合品牌,做大名牌。

(三)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常州当务之急是重点扶持一批有实力或潜力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形成重点龙头企业带动,中小龙头企业、配套企业竞相发展的充满活力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格局。龙头企业要进行体制创新,调整优化企业股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鼓励和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龙头企业,以资本运营和品牌管理为纽带,开展跨区域、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合作,通过收购、兼并、租赁、控股和承包等方式进行资产重组,组建现代企业集团。

(四)积极开拓新能源产品市场

常州新能源企业要继续扩大产品外销,在出口中应避免过于依赖价格竞争,以免遭受国外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要避免市场开拓过程中的单打独斗,尽可能开展市场营销合作,利用已经形成的销售网络,发挥各自优势,实行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积极举办各类新能源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发挥展览平台促销作用。加强新能源产品促销工作,召开产销对接和产品推介会。

(五)进一步加大与优化新能源产业的扶持政策

常州市要加大财政政策扶持力度,在预算中安排更多的财政资金,补助、奖励常州市新能源优秀企业,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能。要大力减轻常州市新能源企业的税负,降低新能源产品的价格,提高市场份额,扩大产量,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六)改善融资环境

利用国家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机遇,积极帮助常州新能源企业争取国家和省级更多的项目资金投入,帮助条件成熟的龙头企业发行股票,上市融资,争取发行中长期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开发设计新能源产业信托基金。搭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主动向金融机构推荐重点发展的新能源产业项目,促进金融机构对新能源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资金的长效机制,鼓励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积极开展对新能源企业的融资担保。大力发展常州本地的风险投资公司,引导外地风险投资公司投资于常州新能源产业。

光伏产业的劣势范文2

黄鸣,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提案人。5月5日,联合国第十四次可持续发展大会,黄鸣作为民间代表,也是大会唯一的企业家代表,介绍了中国太阳能“工业革命”经验,阐述了能源替代的商业化推广模式,引起了与会人士的广泛关注。

中国太阳能产业何以领先世界?

截至2005年,中国太阳能集热器面积总保有量7500万平方米,节煤1.75亿吨,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约1.7亿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生产国和使用国,仅皇明一家每年太阳能推广量就相当于欧盟的总和,比北美的两倍还多。

《经济》:中国太阳能产业发展壮大的成功经验是什么?

黄鸣:西方国家“政府补贴、社团推介”的发展模式,使可再生能源产业陷入了“扶持――发展――萎缩――再扶持――再发展――再萎缩”的怪圈。西方模式以政府为主体,需要大量政府补贴,这就注定了其不可持续性。中国太阳能产业发展模式不同于西方,以企业为主体,走商业化之路,注重的是消费教育、科普教育、体验营销,培养了消费群体,故而市场能够快速启动、急剧放大,而且具有可持续性,同时中国率先建立了与大规模推广相适应的太阳能工业体系。

《经济》:中国太阳能产业独特的发展模式和工业体系能够复制并对外输出吗?

黄鸣:中国式太阳能商业风暴和工业革命能够成为全球模板。

《经济》:为何许多常规能源相当贫乏、公民环保意识很高的西方发达国家,太阳能利用反而不如中国普及呢?

黄鸣:根本的问题是没有商业化、市场化,同时也存在生活方式、消费习惯、成本价格、售后服务等诸多影响因素。

太阳能产业需要何种产业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1日起施行,本属太阳能产业发展一大利好,而业内人士却对这部法律颇有微辞:一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定得太低,国家对替代性能源产业的扶持力度显得相对薄弱;二是实施细则迟迟没有出台,在实施过程中对违反本法的行为如何强制制裁,没有明确规定。作为可再生能源之一的太阳能产业,发展速度之快有目共睹,而整个产业的混乱状况也令人揪心。

《经济》:以热水器为例,目前电热水器与燃气热水器仍占压倒优势的市场份额,太阳能热水器的市场份额只有5%,这是否表明太阳能产业在成本价格上并不具备竞争优势呢?

黄鸣:太阳能在成本价格上不具备优势,但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成本低于电热水器与燃气热水器,一般情况是3~5年收回设备投资,等于白用十多年。太阳能热水器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增长。

《经济》:如果太阳能产业自身已有价格优势,国家还有必要出台产业政策加以扶持吗?

黄鸣:当前太阳能产业发展还面临一些障碍,例如太阳能进居民小区问题。许多发达国家都从税收等方面给予太阳能企业一定支持,鼓励优先使用太阳能产品,我国也应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投资加强太阳能产业本身的能力建设,使太阳能产业像IT产业一样高科技,像汽车、家电产业一样成熟。

《经济》:目前国内太阳能产业规模约200亿元,而生产企业多达5000余家,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欲扭转这种混乱局面,应靠国家政策规划还是靠企业兼并重组呢?

黄鸣:太阳能产业的自发整合并不容易,国家应提高产业进入门槛,推出更为严格的国家标准。

太阳能产业发展方向:

光热还是光伏?

中国新首富、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掌门人施正荣的成功故事,无疑刺激了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超常态发展。所谓光伏产业,指将太阳光能通过太阳能电池转化为电能的产业。在过去一年里,进入这一产业的中国企业至少有30家之多,与无锡尚德相同规模或更大规模的企业就超过10家。相形之下,太阳能光热产业显得有些落寞,迄今为止尚未在资本市场上演神话。

《经济》:光伏产业链很长,上游是晶体硅制造业,中游是太阳能电池片及其封装工艺,下游则是太阳能设备商。光伏会成为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方向吗?

黄鸣:太阳能产业的优势在于光热,而不在于光伏。目前光伏技术存在相当大的缺陷,在转换效率、电池组件造价和光电系统发电成本方面,很难与现有的常规能源竞争。从可再生能源的各种转换方式来看,光热的转化效率是最高的,能效>52%;从设备成本和制造效能来看,光热系统每峰瓦系统投资

《经济》:无锡尚德的成功是否意味着我国发展光伏产业具有比较优势?

黄鸣:某一企业的成功往往具有偶然性。就光伏产业整体而言,我国不仅没有比较优势,而且还有若干劣势:首先,核心原料和关键技术不在我们手里,;其次,主要市场集中在国外,且市场容量有限;最后,光伏产业一哄而上,已经造成产能过剩和无序竞争。

《经济》:我国太阳能光热产业优势体现于哪些方面?

黄鸣:首先是成本优势,美国热水器每当量(KWH)综合成本0.04美分,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在15年寿命期内综合成本在0.013~0.019美分之间,而常规电能(扣除税费、资源税)在7~9美分之间。其次,中国太阳能光热产业已经形成成熟的工业生产体系,拥有核心技术,工艺设备领先,检测体系完备,市场网络发达,商业模式更是举世瞩目。

能源替代:理想抑或现实?

黄鸣代表民间提出了一份能源替代时间表:2010年,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能源比例10%,太阳能占5%;2020年,替代比例25%,其中太阳能占12%; 2040年替代比例55%,太阳能占25%;2060年,替代比例90%以上,太阳能占50%。

《经济》:能源危机并非自今日始,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悲观派就发出了一系列警告,而世界经济并未遭遇“增长的极限”,反而迎来了一轮快速发展。关于能源枯竭的说法是否有危言耸听之嫌?

黄鸣: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可再生资源几十年内将消耗殆尽,这是毫无疑问的。

《经济》: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一直未有大的突破,这是否由于成本原因?

黄鸣:可再生能源也有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之分。实践证明,太阳能热利用等一次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要明显高于二次能源,如中国最高水平的热利用装置的转换效率已经达到50%以上,采集热能折合成电力成本只有0.15元/kwh。

《经济》:目前,电能仍是主要的能源形式,而太阳能发电成本比传统煤电方式高出10多倍。

黄鸣:许多情况下可以不经过电能这一环节,例如用煤或太阳能发电,再用电烧水,这样的能源利用方式效率太低了,肯定不如直接利用热能。

光伏产业的劣势范文3

【关键词】太阳能 产业 SWOT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长期处于一个高水平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促使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能源产业升级。基于如上背景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在未来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以及推广前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太阳能资源的保有量的巨大,在此方面有研究表明,由太阳输送到地球表面的太阳能总量达到了每秒80万千瓦。在理想状态下,对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进行收集,按照5%的发电效率进行计算,每年发电量可以达到现有能源消耗总和40倍作用。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太阳能发电的低成本。在采用太阳能发电的过程中仅需要对设备进行首次投入以及较低的维护与管理成本即可完成发电项目,综合的发电成本大约在1美元每万万瓦时一下,这个发电成本远低于火力发电等传统的能源成本。此外,由于不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减少,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资源也具有较大的战略意义,而在碳排放等指标方面太阳能也具有显著优势。本文从我国未来太阳能产业发展的角度对其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太阳能产业在我国未来的发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的太阳能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以及实践指导。

二、我国太阳能产业发展

目前,针对太阳能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发电方面,而其他二次资源的利用均以太阳能发电为基础。我国太阳能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主要表现为工业集中发电、民用发电以及直接应用型发电等三个部分。

在工业集中发电发展方面:我国首座太阳能发电厂在2005年10月29日在江宁竣工投产,年发电能力61.3万千瓦时,发电厂采用镜面反射集中供热,热力发电的原理。虽然发电量较少,但是为我国太阳能发电的工业集中化奠定了基础。经过了接近7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拥有规模以上太阳能发电厂进20座,分布在宁夏、青海、新疆等省份。

在民用发电方面:我国太阳能民用发电产业发展较为广泛,此方面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社区或者单元楼为基本单位,在楼房墙体或者广场区域等空地面积架设光伏太阳能发电设备,利用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发电成果对本小区或者本单元楼的生活用电进行供给,或者采用双套供电设备对居民用电进行辅助供给。

在直接应用型发电方面:我国太阳能利用主要依赖于直接应用型发电,此种发电设备由于与电气的使用设备相链接,具有使用方便、安装方便、节约成本等特点,在生产与生活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生产方面直接应用型太阳能发电设备主要表现为一些大型的公共设施方面,比如市政亮化系统、交通监测系统、交通指挥系统等。而在民用方面则主要应用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玩具等。由于直接应用型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广泛应用,其对我国太阳能产业的普及以及太阳能应用的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以及群众氛围。

三、我国太阳能产业的SWOT分析

(一)我国太阳能产业的优势

我国太阳能产业发展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太阳能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与国外的同期指标相比,我国太阳能发电的使用率占到总能耗的比重不足3%,而国外先进国家此比例大概分布在15%25%之间,且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按照我国能耗总量进行计算,在太阳能发电应用占到10%的情况下,需要投产总计为63.9万瓦。其次,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环保意义,在温室效应严重的今天,我国政府在能源结构以及产业升级等角度严格控制碳排放,而太阳能作为0碳排放的能源产生工业具有较大的环保意义。最后,太阳能发电与传统发电以及用电器设备相比成本较低。这主要表现为太阳能发电仅为一次投资,在生产过程中没有燃料的投入。而在生产与生活应用过程中,则表现为太阳能应用设备的引入降低了配套管线的架设成本。

(二)我国太阳能产业的劣势

我国太阳能产业的主要劣势表现为技术发展较慢、土地使用费用较高以及安装成本较高等方面。在技术发展较慢方面主要表现为我国太阳能产业的主要技术来源于国外技术的转移与转让。而我国自主的太阳能发电技术相对落后,少有自主知识产权,这对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控制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土地使用费方面则主要表现为,太阳能发电由于发电效率等问题其对太阳能电板的面积要求较高,我国的土地使用单价成本较高,这就造成了太阳能发电厂的整体投资过大,回收成本周期较长,进而降低了企业对太阳能发电的投资热情。在安装成本较高方面则主要表现为,与上文相对应,我国太阳能发电的主要技术来源为技术转让,因此在太阳能产品的生产以及太阳能发电厂的建设过程中首期的投资过大。

(三)我国太阳能产业的机遇

我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基于主要表现为太阳能新市场的开发、国家电网的开放以及太阳能产业的国家重视。

在太阳能新市场的开发方面:国家鼓励清洁能源的使用,这使得太阳能的新的利用方向的开发得到了各大企业的重视。近些年,太阳能汽车、采样能照明设备、太阳能发热设备等新科技产品层出不穷,极大的刺激了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此外,电价、天然气等家用能源价格的上涨也是太阳能产品开发的根本动力。

在国家电网开放方面:国家从2013年开始将逐步开放我国电网,在开放的过程中允许中小型以及个人发电厂的电力资源并入国家电网中,这直接导致了过去的太阳能发电仅为自用的民用太阳能发电体系可以利用这一政策进行合理的盈利。从个人太阳能发电的角度去考虑,此政策的出台能够刺激太阳能发电厂的小型化,这直接解决了土地成本等问题,使得太阳能发电的利润空间更大。

在太阳能产业的国家重视方面:国家对于清洁能源的开发与使用始终保持支持与扶持的态度。在我国太阳能开发过程中我国政府实施对此类高精尖企业的免税等相关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以及产品的创新。

(四)我国太阳能产业的挑战

我国太阳能产业的挑战主要来源于其他清洁能源的挑战、传统能源的挑战以及应用环境的挑战等三方面:

在其他清洁能源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与其他清洁能源相比,太阳能发电电力转化率较低,以水利发电为例,其电力转化率大约在75%到70之间,而太阳能发电的综合效率不足10%;此外,在发电规模方面太阳能发电也无法与其他清洁能源甚至是传统能源发电相比较。

在传统能源的挑战方面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太阳能发电与传统能源发电在发电规模方面具有明显的劣势。以我国第一个太阳能发电厂为例,其年生产电能仅为63.9万瓦,不足中型火力发电厂的5%。这样的发电效率必须通过大面积的建设才能够满足电耗需求。而另一方面则表现为针对太阳能直接使用以及太阳能电能使用的配套设备开发较少,太阳能的使用无法满足正常家庭需要。在传统的家庭劳动过程中如洗衣、做饭等,均没有太阳能配套产品的开发与使用,进而对未来太阳能产业的发展造成了限制。

在应用环境方面:太阳能发电以及应用收到环境影响较大,在地点选择方面应该选择阳光充沛的区域,在一天的使用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太阳直射等问题。此外,对于阴天、下雨等太阳能较弱的天气也会导致太阳能产品的失效,进而造成了太阳能产品推广困难的情况。

四、太阳能产业的未来发展对策

我国太阳能产业的未来发展对策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需要各个企业增加科研力度,从太阳能发电效率、太阳能发电场地的综合利用、太阳能直接利用设备的开发等环节对太阳能产业进行综合的自主知识产权开发。

其次,我国政府应该增加对太阳能产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分别从税收、推广、政企合作、有限采购等方面对相关的企业进行扶持,并对优秀的太阳能开发技术予以奖励。

最后,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应该积极的宣传太阳能以及太阳能设备的使用优点,并对其环保意义、经济意义、社会意义等多方面的意义进行多角度的宣传。

五、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发现太阳能产业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存在技术瓶颈、土地使成本较高、安装成本较高等劣势,同时受到其他清洁能源、传统能源以及应用环境等方面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增加自主知识产权、提高国家扶持支出以及宣传太阳能应用价值等三方面的优化对策。希望对今后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提供可行方案。

参考文献:

[1]唐正艳,李勇,陈克禄,王如竹.我国太阳能产业专利状况分析[J].可再生能源,2011,(05).

[2]杨书林.我国太阳能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导报,2011.(21).

光伏产业的劣势范文4

关键词:新能源行业;SWOT;发展;宁夏

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发展和推广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而宁夏拥有丰富的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已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宁夏新能源产业正步入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时期,亟需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优势,进一步优化产I布局,开拓区内外市场,形成建消契合、资源互补的产业格局,从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发挥绿色清洁能源的助推作用。

一、宁夏新能源发展现状

(一)新能源行业发展政策

随着国内外新能源行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由于传统能源污染环境的压力,加之传统能源不可再生,宁夏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新能源行业发展的政策。详见表1。

(二)新能源生产和消费情况

宁夏新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变化。由表2可知,宁夏新能源生产量由2008年的29.28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15年为171.85万吨标准煤,占当年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为3.10%;新能源消费量由28.65万吨标准煤增加到164.75万吨标准煤,占当年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2.90。详见表2。

(三)新能源装机规模

截至2015年年底,宁夏新能源发电累计并网容量为1131.00万千万,占西北五省新能源发电累计并网容量的18.40%,占全国新能源发电累计并网容量的6.56%;其中风力发电累计并网容量为822.00万千万,占西北五省风力发电累计并网容量的20.65%,占全国新能源发电累计并网容量的6.36%;光伏发电累计并网容量为309.00万千万,占西北五省光伏发电累计并网容量的18.40%,占全国新能源发电累计并网容量的6.56%,详见表3。

(四)新能源发电限制出力情况

截至2016年年底,宁夏新能源发电量为181.07亿千瓦时,利用总时数为2932小时,弃用电量为23.35亿千瓦时,弃用率为12.90%;其中风力发电量为128.69亿千瓦时,利用总时数为1594小时,弃用电量为19.32亿千瓦时,弃用率为13.05%;光伏发电量为52.38亿千瓦时,利用总时数为1338小时,弃用电量为4.03亿千瓦时,弃用率为7.15%。从市场供需角度来看,宁夏新能源装机规模增长过快,社会用电需求增长放缓,制约消纳能力提升,详见表4。

二、宁夏新能源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

一是地理位置较好。宁夏地理优势和地貌特征蕴含丰富的光能、风能,具有发展风电和光伏产业的优良条件,同时国家“十三五”规划确立宁夏为全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承接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探索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经济转型升级的任务。因此,宁夏发展新能源产业具有先天区位优势;二是发展速度迅猛。2015年,宁夏新能源装机容量占到电力总装机容量的36%,成为全国新能源外送基地。截至2015年年底,宁夏风电累计装机容量1096万千瓦;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306万千瓦,超额超前完成宁夏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实现风电装机5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200万千瓦的目标。另外,宁夏已与中民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在盐池建立2000兆瓦全球最大的单体光伏发电站项目。

(二)劣势(Weakness)

一是新能源自我消费及外送能力不足。宁夏地域范围小,人口少,新能源自我消费有限,近年来外送电量也持续快速下滑,弃风弃光限电的形势严峻,新能源再建项目审批受到限制。2015年,新能源发电消费仅占全区全社会用电量的15.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2016年全年,全区弃风率和弃光率分别为13.05%和7.15%;二是新能源发电成本与售电价格错配。由于新能源核心技术尚不成熟,装机成本高,发电成本亦高,而新能源标杆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不断下调,影响了新能源实现平价上网的速度和进程。此外,因价格补贴机制不完善、补贴资金征集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参与市场竞争、健康发展。

(三)机遇(Opportunity)

一是政策导向机遇。《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建设现代能源体系,并确立宁夏为全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国家十三五能源战略规划》明确提出能源生产布局继续西移,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宁夏十三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太阳能,有序开发风能。上述政策导向将有力助推宁夏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二是“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发挥宁夏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的作用,加强与阿拉伯国家地区的能源合作,围绕《中国―阿拉伯国家科技园建设总体方案(2016~2020年)》,利用中阿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中阿科技园推广光伏利用模式。

(四)挑战(Threats)

一是周边省份同质化竞争。近年来,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新能源发展较快,光伏、风电装机不断扩容。从光伏累计装机容量看,宁夏排在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之后,甘肃是宁夏的近2倍;从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看,宁夏排在内蒙古、新疆、甘肃之后,内蒙古是宁夏的近3倍;二是可能产生新的污染。风能、光伏在能源转化过程中可能会带来隐性、间接污染。如光伏产业链附属产品硅晶电池的使用会产生污染,风车的应用会增大雾霾发生的可能性;三是全国新能源发展的多元化。目前国内新能源除风能、太阳能外,生物质能、核能等新能源发展也较快。从清洁性和产业链延伸度看,生物质能等更具优势。

三、政策建议

(一)完善配套措施,提升宁夏新能源本地消纳和外送能力

一是建立新能源优先消纳制度,提高风电、光伏电力消纳比重。为加快绿色能源消费和实现非化石能源占比20%的目标,政府应出台新能源优先消纳政策,鼓钗仪工业优先消费风电、光电,从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宁夏自身新能源的消纳能力;二是加快电网联通,促进区内外新能源消纳。加快推进配套电网建设,形成“源、网、荷、储”协调发展、集成互补的新能源互联网,保障新能源本地并网和跨区跨省输送。

(二)落实绿色金融政策,助推宁夏新能源电力平价上网进程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 财政部 发展改革委 环境保护部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银发〔2016〕228号)和《〈关于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美丽宁夏建设意见〉主要任务分工方案》(宁党厅字〔2016〕38号)等文件精神,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发行绿色债券,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建立专业化绿色担保机制,积极开展PPP融资模式,多渠道探索绿色金融助推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以新能源核心技术研发和实现装机设备“本土化”为抓手,从“供给侧”降低风电、光伏发电成本。同时,政府应完善并网价格补贴机制,多方合力加快实现新能源平价上网的速度和进程。

(三)优化供给结构,不断增强宁夏新能源多元化竞争力

立足于宁夏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结合宁夏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应合理限制风力、光伏装机规模的增量,实现最合理的清洁能源发电规模,发展重心向“建设、消费同步”转移,提高利用效率;统筹协调电源电网建设及区域布局,优化供给结构,促进新能源产业升级,强化新能源环保机制,增强其多元化发展的竞争力,逐步形成高效、清洁、经济、互动的现代能源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君言,陈梦玫.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可再生能源走廊――宁夏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6(01).

[2]秦艳.产业发展与能源足迹关系研究――基于广西、宁夏的对比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5(01).

[3]郭立伟,沈满洪.新能源产业发展文献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12(07).

[4]徐枫,陈昭豪.金融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3(08).

[5]许小平.新能源及新能源产业发展价格的对策研究[J].价格月刊,2014(10).

光伏产业的劣势范文5

一、推进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

几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加强资源节约使用,严格限制环境污染重、资源消耗大、技术含量低的项目上马,全面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节能降耗。通过努力,全市工业近年来实现了经济总量持续增长,能耗总量基本持平、单位能耗大幅度下降,水耗总量与单耗均保持大幅度下降的良好态势。

在狠抓节能减排的同时,积极支持新能源开发。目前我市在太阳能、风能、地热、锂离子二次动力电池技术研发等方面有所突破。预计2007年我市太阳能产业销售总额将比2005年增长三倍。光伏发电技术成功运用于朝阳沙滩排球场、丰台体育馆等奥运场馆项目建设。

二、制定能耗标准,加强工作指导

为细分量化节能降耗指标,加强分类指导,组织编制《北京工业能耗水耗指导指标》,上半年第一批《指标》已通过市长办公会审议,并正式实施。指标主要涉及能耗、水耗总量大和单耗高的42个中类行业中的65个小类行业。指标正式实施为新项目准入、现在项目改造及不达标项目退出提出了依据。第二批《指标》组织制定工作正在进行,预计年底可推出,将对全市工业节能降耗产生进一步的影响。

三、制定相关政策,强化政府引导

由市工促局、市发改委、国土局、规委、环保局等部门研究制定的《关于北京工业开发区(基地)建设项目节约土地和资源的意见》,自颁布以来对促进开发区节能节水节地发挥了作用。去年以来又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特别是了《北京工业能效水效指南》,对工业39个大类、188个中类行业能耗、水耗总量、万元GDP能耗水耗做出了明确规定。今年上半年,编制完成了《关于推进北京市工业开发区建设生态工业园的意见》和《北京生态工业园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试行)》,提出了生态工业园试点工作的程序步骤,密云、林河开发区和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三家试点生态园建设启动。印发了《北京市关于加快退出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工业企业的意见》,明确了近期7行业劣势企业的退出标准、验收程序及退出奖励办法等。

下一步,继续深入推进各项工作,尽快完善相关政策。一是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包括光伏发电入网补贴、推广绿色电价制度、制定对光伏企业的增值税、所得税和关税实行减免、设立太阳能产业投资基金、鼓励政府采购等。二是强化节能节地节水政策引导,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制定和推进相关工作方案,研究制订节能降耗、资源再利用及相关环保产业的鼓励政策和支持措施。

四、推进示范项目,促进全面发展

近几年我们精心选择了一批项目给予支持,如盈创再生聚酯项目是资源再利用项目,是世界上单线产能最大的回收利用废旧聚酯生产作业线,每年可回收处理废旧聚酯瓶6万吨,约占全市年废弃量的三分之一。其产品各项指标优于国家标准,获得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质量认证,可替代原生料做食品与药品的包装材料,项目相当于每年为国家节省30多万吨石油。国家发改委对该项目给予进口设备减免税优惠政策。节水方面,我们支持首钢冷轧生产用水以城市污染水处理后的中水作为主要水源,经深度处理达到工艺水质控制指标后用于生产。冷轧年总用水量303万立方米,中水使用比重61%,水重复使用率达96.8%。

通过支持项目,全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显著。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2381.7万吨标煤,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0.06%。为北京成为全国唯一完成国务院降耗目标地区做出了贡献;全市消纳废纸19.1万吨,同比增长10.4%,消纳废塑料5.35万吨,同比增长218%。

五、推进搬迁淘汰,促进节能减排

在推进首钢搬迁的同时,积极推进其他企业的搬迁改造。焦化、造纸一、木材防腐厂等重点污染企业去年关停。今年正在搬迁改造的企业10多家,化二、有机等正进行停产前的前期准备,按要求年底停产。

狠抓落后产能淘汰。近几年大力清理整顿“五小”企业,关停一批小水泥企业、小煤矿及各类小型矿山。全市行政区内工商注册的水泥立窑生产线和平板玻璃平拉生产线全部淘汰。今年确定全市首批退出22家高耗能高耗水企业,完成后预计年节约能源11.3万吨标准煤,节水184万吨,减少废水排放152万吨、废气排放40250万立方米、固体废弃物排放35743 吨。

光伏产业的劣势范文6

[关键词]太阳能 光伏硅片 切割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6-0034-01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能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传统能源产业的压力可想而知。而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源,其可再生、无污染的优势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光伏发电所需要的硅片成本虽然下降,但是其切割成本却一直居高不下。目前来说,较为常见的太阳能光伏硅片切割技术为内圆切割技术与多线切割技术两种。

一、常见太阳能光伏硅片切割技术分析

(一)常见太阳能光伏硅片切割技术

1.内圆切割技术

内圆切割(IDsaw),其原理示意图如下。所谓内圆切割,指的是通过利用圆盘型刀片内圆的刃口对硅锭进行切割。在进行内圆切割时,圆盘型刀片会进行高速的旋转,轴向振动因此产生。此时随着内圆刀片与硅锭之间的摩擦力不断加大,可能会在硅锭上残留一些切痕甚至细小的裂隙。这样一来,切割结束后可能就发生硅片崩片甚至飞边的现象。

2.多线切割技术

多线切割技术(Wiresaw)原理示意图如下,是当前进行光伏硅片切割的主流技术。当进行多线切割时,导轮上需要利用钢丝刻制出精密的线槽。需要注意的是,线槽的精密程度必须与切割线的直径相吻合。除此以外,还必须确保按照顺序缠绕的四个导轮线槽上下平行。这样一来,钢丝线就借助线槽构成两张平行的线网,以此来确定切割而成的硅片的厚度以及切割锯痕的宽度。在多线切割机中,导轮的动力来源于发电机,其旋转可以有效的保障钢丝切割线的高速运行。基本而言,切割线在导轮的带动下速度可达10m/s-20m/s。此时,喷砂机会将砂浆喷射到线网之上。因为切割丝的高速运转,覆盖其上的碳化硅研磨料就能对硅锭进行切割。而钢线的放出与收集都需要依靠线轮。多线切割机所能切割的硅锭直径并不是无限大的,而是取决于几个导轮之间的空间。目前来说最为常见的多线切割机所能切割的硅锭直径在150毫米到200毫米之间,并且伴随多线切割技术的发展,一些性能优良的多线切割机所能切割的硅片直径可达300毫米。

(二)内圆切割技术与多线切割技术比较

内圆切割技术每次仅能切割一片,可谓效率低下,而且切割的硅片容易破损,可能会耗费较多的原料。而与之相比,多线切割技术的优势就体现出来。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多线切割技术效率较高,它不像内圆切割一次只能切割一片,每次切割数量几乎可以达到上千片。其次,多线切割技术可以加工直径更大的硅片,这能满足当前形势下对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需求。另外,多线切割技术所具备的精密度也比内圆切割技术高的多,并且多线切割技术所能切出的硅片更薄。这也就意味着当硅锭相同时,多线切割技术可以获得更多的硅片数量,这能够节省大量的原材料。第四,多线切割技术对于硅片的损害几率较低,不易导致破损,能够提高硅片的使用率。第五,这也是多线切割技术所具备的最为明显的优势之一,即其耗费的原料非常少,仅为内圆切割技术的一半左右。

但是,作为主流的多线切割技术现阶段依然存在问题,影响了其性能的进一步发挥。在利用多线切割技术进行切割时,导轮上需要覆盖上千条钢丝切割线,每次加工虽然可生产上千片硅片,但是如果有环节出问题的话,那么带来的损失会十分严重。具体而言,与内圆切割技术相比,多线切割技术具有以下劣势。

第一,对硅片厚度的调节难度较大,尤其是在切割的过程中,对于硅片切割的质量无法进行有效的监测与控制。与之相比,内圆切割技术则每次切割一片,其质量控制和监测较为容易,对于厚度的调节也比多线切割技术更简单。第二,多线切割技术的生产成本较高。具体表现为金属线的使用,通常金属线只能使用一次,并且其生产制造价格成本高。内圆切割技术使用的内圆切片机成本远远低于多线切割机。第三,多线切割技术对于切割过程要求更为严格,因为如果在切割时发生故障,比如金属切割丝断裂,则会导致整个晶硅棒报废。也就是说,多线切割技术存在潜在的风险。

二、电火花线切割技术在太阳能光伏硅片切割中的应用

常见的太阳能光伏硅片切割技术各具优势与不足,因此为了满足日益复杂的光伏发电系统,探寻更为先进的太阳能光伏硅片切割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众多技术人员为了进一步降低硅片切割的损耗,并控制硅片的厚度,不断进行研究,而最终电火花线切割技术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的最佳选择。

但是众所周知,应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中的硅片电阻率范围为1Ω・cm到10Ω・cm。硅片电阻率在该范围内意味着其具备导电性,但是与其他金属相比其电阻率却较高,因此其导电性能与其他金属相比差一些。这也就意味着晶硅原材料在放电的过程中对加工电流有种种限制。这样一来,在切割太阳能光伏硅片时并不能直接使用普通的电火花线切割技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外在这方面较为成熟的技术是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技术,而我国则在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技术上发展的更加深入。依托于电火花线切割技术原理而发展的高电阻半导体放电加工模型已经被验证,其前景广阔。

结语:

综上所述,太阳能光伏硅片的切割成本决定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推广。目前来说,较为常见的硅片切割技术为内圆切割技术以及多线切割技术两种。这两种切割技术在应对常规硅片时具备其特有的优势,但是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硅片切割技术所要面对不仅仅再是一般面积和厚度的硅片。虽然因为硅片的特殊性,电火花线切割技术不能直接作用于其上,但是相信通过不断创新,利用电火花线切割技术切割光伏硅片的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刘宇.光伏行业硅切片废水预处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2] 石志学.太阳能光伏硅片切割技术及切割钢丝生产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