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课堂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在线课堂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在线课堂教育

在线课堂教育范文1

关键词:在线交互;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22-0040-04

一、引言

2012年,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横空出世,紧接着以MOOCs为主要形式的在线教育异军突起,形成了一股浪潮。随后,沪江网、决胜网、传课网、多贝网等在线教育机构开创了在线教育的新纪元;2013年,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在线教育;同时,网易、新浪、360、金山等诸多互联网企业也顺势加入了在线教育这个大队伍,一时间,在线教育平台众星云集、各占鳌头。

而与在线教育齐头并进的是当前包括K12学校、高职高等院校正在开展的翻转课堂。

一边是在线教育,一边是翻转课堂,二者均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全新突破。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是为21世纪培养新型人才的目标量身打造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应当准确定位、把握尺度,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确保顺利实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益。在众多教育学者纷纷研究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正式化学习的大背景下,各种新的思潮不断涌现,但万变不离其宗,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任何形式都只是一种手段而已,最终的目的还是教育。

二、在线教育重在交互,旨在教育

1.在线教育进高校

(1)在线教育

从广义上来讲,在线教育是通过应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内容传播和快速学习的方法。[1]这种方法,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手段、方式,其重点是交互,核心是教育。

“在线”便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目前中小学校资源设备还不能满足广大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的需求,在线资源也大多数是学生回到家之后才能利用的。而根据笔者在一些校园里随机了解的情况得知,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是人手至少一台移动设备(智能手机占大多数),且在大多数高校已经可以满足学生畅通地使用宽带、无线WiFi,包括移动、联通公司提供的CMCC、CMCC-EDU、China Unicom等优惠套餐,在线学习的技术需求已经基本满足。因此,“在线学习进学校,以在线促课堂、以在线促学生、以在线促教师”在高校基本可以实现,关键是如何实施。本文以信息类高职院校为例,重点分析了在线课堂进入校园的应对策略。

(2)高职院校专业分布情况

据统计,当前高职院校的前20类热门专业及主要课程如表1所示。

由此可见,各类专业的课程基本集中在工程类、计算机类、会计类、管理类等,而这些门类的主要课程已经基本被各大在线教育平台所囊括。因此,在线教育是21世纪教学领域“量体裁衣”的经典之作,基本可以满足大多数高职学生的需求,在线教育进高校可以说是势在必行。

(3)在线平台对接传统课堂

通过浏览目前比较流行的在线教育网站,虽各具特色,但总的概括起来,在线教育平台主要具有以下四大特征:

丰富的课程资源:在线教育网站几乎包含了我国现在几乎各个级别的考试应试资源与课程,同时为广大待就业的学子提供了各类型的技术课程等;

强大的名师阵容:由于是面向各个地区的各类型客户(或者说是听众),且教学人力资源要求降低的同时,不同的网站挑选更为精通该门课程的老师录制视频或进行在线答疑,师资力量相对更加优质;

多元的交互平台:在线课堂趋向多元化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实现多元交互,如百度传课网提供面向PC端、IPhone、Andriod等的kk在线客户;

便捷的支付模式:2013年淘宝将视角向教育行业转移,淘宝同学的上线,将上百门课程纳入“囊中”,使得用户可以像在淘宝买衣服一样,通过浏览熟悉的界面,选择试听课程并可以通过支付宝、信用卡等直接购买课程。

诸多便利的条件,吸引了广大师生,尤其是酷爱上网的80、90后大学生。大学老师在响应号召实行翻转课堂的过程中,如果能引进有效的教学资源,势必会带来更大的成效。

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是教育发展的一个永恒目标,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初步具备,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在线课堂的介入能在很大程度上对其进行改进:

一是修正了学生学习的方式与方法。由于延续中学时候的习惯,高职学生往往拘泥于教师鞭策、指点下的有限性发挥,在线学习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与外界更多的人交流,听更多的想法;

二是适应90后大学生的心理。90后大学生的一个典型特点是自尊心强、课堂上表现为因害怕出风头或说错被同学笑话而不愿意回答问题。在线课堂是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一起学习的人相互并不认识,所以让他们更有勇气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在线聆听了优秀教师的讲解,自然有很多想法,在课堂上与教师沟通交流的过程,也是教师与教师间接流的过程。

2.在线教育的重点是交互

在线教育的交互分为个别化交互和社会互,前者是学习者和学习资料之间的交互,后者是学习者和教师或学习者之间的交互。[2]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线交互的实现更加便利,教师和学生均能实时进行对话、教学,充分实现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通过互联网庞大的计算处理能力,将待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和分析,最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3]

大数据(big data)技术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需要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实现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4]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高速实时处理在线教育平台产生的复杂海量数据,为在线教育平台实时洞察学习者的变化、把握学习者的需求、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支持。对在线教育平台上大量的不相关信息,进行深度分析,为未来教育需求趋势提供预测分析,使得在线教育更加精准、可靠、人性化。

云计算与大数据结合应用,前者强调计算能力,后者看重存储能力。如果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为在线教育实现更好的互动教学再添一笔。

3.在线教育的本质是教育

无论是新的技术还是新的产品最终都是为教育服务,华丽的平台外表内含的本质仍然是教育,都是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发展教育事业的举措。因此,在线教育仍不能脱离传统教育的轨道,即使在各个高校已经倡导学生课下自学,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开始向翻转课堂转变,但由于一些老教师不能完全颠覆多年教学的方式,新教师经验又不是很丰富,课堂驾驭能力有限,完全实现和真正实现“翻转”显得举步维艰。

在线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育,那么丰富、优质的课程资源才是保证师生长期坚持学习的根本。大规模的在线教育除了为广大师生用户呈现出精彩丰富的教学资源外,更要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让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在线学习,将课下学习交流的心得反馈到课堂上,让在线课堂完美地对接传统的课堂,有效地支持翻转课堂教学。

三、交互新实现,在线促翻转

“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制作的数字材料(音视频、电子教材等)自主学习课程,然后在课堂上参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活动(释疑、解惑、探究等)并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形态。[5]

将在线课堂引进教学,不打乱翻转课堂实施的初衷,且在原先学生只是单一地进行百度搜索、文献下载和看网络视频的方式下,提前让学生感受实时互动,获得更加真实、更加丰富的收获,也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1.在线教育平台应用调查

整理目前较为流行的一些在线教育网站,给学生一周的时间课后浏览、了解后,进行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调查某高职院校近200名学生对不同在线教育网站的青睐度(共发放问卷178份,收回问卷154份,其中无效问卷为0,回收率为86.5%>40%,调查有效),具体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将以上15种在线教育网站归纳为5类,具体如表3、图3所示:

由此可见,面向就业类的网站更受学生青睐;其次,对于新观点、新技术云集的一些网站也吸引了一大部分学生。因而,将在线教育这个元素引入课堂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价值。

2.在线学习进入翻转课堂

本文以学习《XML基础教程》为例,选择某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1301、1302两个班级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两个班都以学习“使用CSS设置XML样式”这一章节的内容为教学研究内容,学习内容为CSS的“显示属性、字体属性、颜色属性、背景属性、文本属性、边框属性”6部分内容,每个班分小组进行学习。

(1)初步实验以上机操作结果为主,具体研究内容及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两个班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后,上机结果显示,1301班的完成任务比例远不如1302班。且从每个人完成的效果看,1302班的学生对各个显示属性掌握得更加牢固完整一些。而1301班的学生大多局限于课本的简单内容,作品不具有发散性和创造性。显然,利用在线学习的效果明显比陈旧的课前预习、查找资料的方式更占优势。

(2)课堂汇报结果展示

各组完成任务后进行汇报,并进行小组互评,结果显示:1302班在内容和汇报表现中均优于1301班(见表5)。

(3)试题测验结果分析

内容学习完成后,对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笔试测验(试题均为单项选择题,共20道题,每题5分),设1301班的平均成绩为M1,1302班的平均成绩为M2,方差分别为S1,S2,经计算可得:M1=59.125,M2=67.75,1301班的平均成绩小于1302班,可见引入在线学习元素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成绩:S1=167.359375,S2=114.9375,1301班学生成绩的方差较大,可见不稳定性较大,波动大于1302班,说明在线互动教学能稳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总结

在线教育以其人性化的界面加内容,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实现了完美的对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诸多高校利用翻转课堂革新教学的大背景下,在线课堂将再次实现华丽的蜕变,真正走进校园、走近学生、走入教学。

本文通过一堂课对两个平行班级做了实验,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基于在线教育的翻转课堂是否可以顺利地被广泛应用,仍有待继续研究与考量;另外,由于条件限制,班级人数和学生水平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且本次评价也较为主观。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应当创造条件继续进行实验研究,并从横向、纵向等多维度评价学生,真正地让在线学习融入教学中。

参考文献:

[1]陈丽.术语“教学交互”的本质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4(2):24-28.

[2]邢丘丹,焦晶,杜占河.云计算和大数据环境下的在线教育交互研究[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3(3).

[3]高兴媛.在线学习平台反馈功能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1):50-51.

[4]涂兰敬.专家观点:“大数据”与“海量数据”的区别[J].网络与信息,2011(12):37-38.

在线课堂教育范文2

关键词:现代教育;课堂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程度正不断加深,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正不断融入到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之中,不但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与运用。教育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根据高校课堂教学的特点,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等新的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用来改进高校课堂教学方法,达到充实课堂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及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现代教育技术

1.1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中活动相结合的理论和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及应用,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目标。

1.2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将文、声、图、像集于一体,使教学知识的来源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充实,更加形象生动,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充满创造力的学习环境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使得学生的学习视野更加开阔。再者,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更多,他们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学习知识面窄,思维不够开阔等弊端。

1.3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手段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手段主要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代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仅仅依靠教师和教材的单调的教学方式,教学活动中学生面对的不再仅仅是文字教材和教师的板书,还包括图文并茂的音像教材、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以及通过信息网络实现的灵活互动的现代教学系统。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之后,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功能,通过对大脑产生多重刺激,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2、现代教育技术具体实施方式

2.1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主要是利用了计算机人机交互的特点,能充分利用它实现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多媒体教学将计算机的图、文、声、像有机的结合起来,产生了一种比以前的电视机更加合理的教学方式,不但使得教学过程图文并茂、丰富多彩,而且还可以实时反馈,具有极大的灵活性。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对于高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极大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彻底改变了学生以往被动学习的状态。

另外,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还有利于发挥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教师拟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步骤之上的,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绝对主体,学生在教学仅仅只是以一个被动接受者参与教学活动。在多媒体教学活动中,在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态度对学习内容进行一定的选择,同时结合自己习惯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充当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还是知识传播方式的改革者。

2.2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知识传播的一个主要载体,因此在信息化不断加快的今天,学校还应该采用开放教学及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为达到这个目的,学校应逐渐建立并完善以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络、校园网以及因特网为特征的网络教学模式,并将之有效的融入新的教学环境之中。

通过教学网络,授课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将教学课件、学习指导以及参考书目等内容上传至主服务器,然后学生可以上网浏览自己所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必要时还可以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这不但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教学程序,还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有裨益。

同时,学校网络与因特网连接后,学校还可以和外校进行合作教学,实现远程多媒体教学,这不但实现了学生和本校的教师进行信息互动交流的目标,学生还能和外校的学生及教师进行学习和生活上的交流,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学校的资金,充分挖掘现有教学资源的潜能,合作教学还能充分发挥出各个学校的优势资源,做到各取所需,补足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3、现代教育技术的利弊

3.1对课堂教学的推动作用

3.1.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代教学媒体的图、文、声、像手段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改善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3.1.2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及教学资源,网络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及承载的主体,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极大的丰富教学内容,扩大教学容量。

3.1.3促进师生间的交互,借助计算机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资料上传到网络,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性的学习。若遇到较难的问题还可以以在线或离线的方式和教师进行交流,加强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3.2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存在的误区

3.2.1为技术而技术,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只是将传统“板书”内容搬上了大屏幕,而在黑板上的板书基本上为零,仅仅是把现代教育技术当做了一个较为先进的板书工具罢了,对实际教学的促进作用并不大。

在线课堂教育范文3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在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同时对其应用带来的利葬也做了一定的抢述,以期对参与高校教学改革的工作人员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程度正不断加深,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正不断融入到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之中,不但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与运用。教育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根据高校课堂教学的特点,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等新的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用来改进高校课堂教学方法,达到充实课堂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及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现代教育技术

1.1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中活动相结合的理论和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及应用,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目标。

1.2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将文、声、图、像集于一体,使教学知识的来源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充实,更加形象生动,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充满创造力的学习环境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使得学生的学习视野更加开阔。再者,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更多,他们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学习知识面窄,思维不够开阔等弊端。

1.3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手段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手段主要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代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仅仅依靠教师和教材的单调的教学方式,教学活动中学生面对的不再仅仅是文字教材和教师的板书,还包括图文并茂的音像教材、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以及通过信息网络实现的灵活宜动的现代教学系统。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之后,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功能,通过对大脑产生多重刺激,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2、现代教育技术具体实施方式

2.1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主要是利用了计算机人机交互的特点,能充分利用它实现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多媒体教学将计算机的图、文、声、像有机的结合起来,产生了一种比以前的电视机更加合理的教学方式,不但使得教学过程图文并茂、丰富多彩,而且还可以实时反馈,具有极大的灵活性。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对于高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极大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彻底改变了学生以往被动学习的状态。

另外,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还有利于发挥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教师拟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步骤之上的,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绝对主体,学生在教学仅仅只是以一个被动接受者参与教学活动。在多媒体教学活动中,在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态度对学习内容进行一定的选择,同时结合自己习惯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充当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还是知识传播方式的改革者。

2.2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知识传播的一个主要载体,因此在信息化不断加快的今天,学校还应该采用开放教学及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为达到这个目的,学校应逐渐建立并完善以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络、校园网以及因特网为特征的网络教学模式,并将之有效的融入新的教学环境之中

通过教学网络,授课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将教学课件、学习指导以及参考书目等内容上传至主服务器,然后学生可以上网浏览自己所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必要时还可以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这不但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教学程序,还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有裨益。 同时,学校网络与因特网连接后,学校还可以和外校进行合作教学,实现远程多媒体教学,这不但实现了学生和本校的教师进行信息互动交流的目标,学生还能和外校的学生及教师进行学习和生活上的交流,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学校的资金,充分挖掘现有教学资源的潜能,合作教学还能充分发挥出各个学校的优势资源,做到各取所需,补足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3、现代教育技术的利弊

3.1对课堂教学的推动作用

3.1.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代教学媒体的图、文、声、像手段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改善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3.1.2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及教学资源,网络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及承载的主体,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极大的丰富教学内容,扩大教学容量。

3.1.3促进师生间的交互,借助计算机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资料上传到网络,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性的学习。若遇到较难的问题还可以以在线或离线的方式和教师进行交流,加强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3.2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存在的误区

3.2.1为技术而技术,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只是将传统“板书”内容搬上了大屏幕,而在黑板上的板书基本上为零,仅仅是把现代教育技术当做了一个较为先进的板书工具罢了,对实际教学的促进作用并不大。

在线课堂教育范文4

一、窗含西岭式――补充背景性资料

杜甫有诗――窗含西岭千秋雪。尽管对着小小一扇窗,却能看到广阔的天地。同样地,教材中的许多课文短小精练,背后却有丰富的背景资料。读者要想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文,仅靠“啃”课文是不够的,必须收集背景性的阅读资料,在熟知作者和文本背景的前提下阅读,才能准确把握。《半截蜡烛》讲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与突然闯入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的故事。为了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形成正确的认知态度,除从“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寻找相应的材料外,我还给学生补充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二战中的轴心国和同盟国》《日本偷袭珍珠港》《请你把我埋得浅一点》《广岛、长崎上空的蘑菇云》《点亮心烛》等文章,供学生选读参考。

二、车毂辐辏式――罗列关联性资料

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有明确的写作对象,有的文章语言有特点,有的表达方式较为独特。教师可以教材中的课文为原点,结合“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思想主题、写作对象、表达技法等相似的文章供学生阅读,形成“1+X”的教材模式。学生有了多篇文章参考阅读,能够进一步发现文章的写作技巧和主旨情感。“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编排的特色是“多层次的辐辏状结构”,即从一个圆心向四周一层层辐射,又如涟漪般向外一层层推开,形成丛书单元的内在逻辑结构。如《安塞腰鼓》一文短句较多,倒装句、反复手法的运用富有节奏美。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文中写作手法的魅力,我们提供了汪国真的《感谢》、高洪波的《种眼泪的孩子》、格思里的《我要把自己寄给你》等文章,引导学生阅读比较。学生对于这一类写作手法的文章有了初步把握。

三、凹凸互补式――弥补缺失性信息

教材中有的选文受篇幅限制,会省略一些内容。小学生在学习这样的选文时,易出现认知断层,理解得不完整、不准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认知空缺及时填补,使学生获得相对完整的认识。这就像木器上有凹有凸的榫卯,彼此契合。教材是固定的,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空缺,以学情来确定“大教材”。如学生对《钱学森》一课所讲述的故事理解有障碍,我们就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等配套阅读材料及时跟进,讲到“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时,补充《最年轻的终身教授》;读到“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时,讲述《钱学森被捕》的故事;讲到“在总理的关怀下”时,补充“中美大使级会议上的交涉”和“用战俘交换钱学森”的故事;教学“为我国的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时,让学生自读《第一枚国产导弹》的短文。这样,大量的补充性材料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教材文本的理解。

四、打井深挖式――探究疑惑性问题

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理解文字内涵,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读,循着疑问去思考、查阅资料,以获得较详尽的解答。这种解答方式类似于层层剥笋、打井深挖。有经验的教师善于揣测学生的疑问进行预设,引导学生共同擘肌分理、析疑释惑。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时,学生对海洋动力不甚了解,我们就补充《海洋动力有哪些》的文章,让学生知道海洋热能、潮汐能、波浪能、海洋风力等都属于海洋动力。有的学生不懂什么是潮汐能,我们又补充《潮汐是怎么回事》的短文,让学生初步知道:受月球引力的影响,海水会产生潮涨、潮落现象,利用涨落形成的势能可以发电。当然,打井深挖式补充应该适可而止,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和接受程度,不要影响对原文本的解读。

五、倒推逆行式――呈现相对立现象

在线课堂教育范文5

一、课堂中的不公平表现

(一)课堂座位安排不公平

学生座位虽然不能对学生学习起实质性的作用,但作为教师一定都经历过“排座位”的难题。家长对子女上学后的第一个关注点就是座位在第几排第几座。一个教室就那几个座位,教师除了考虑高矮外,还要考虑近视、听力等身体因素。但常常有些教师却把那些学习成绩好、社会地位较高和与自己有特殊关系的学生安排在靠近讲台的座位,而把那些成绩较差和教师心目中所谓不听话的学生放在后排。这样一来,学生座次就代表着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和身份,蕴含着明显的歧视和不公平。在优秀生、社会地位较高者与班里的所谓“差生”、社会地位低的学生之间人为地制造了一条鸿沟,违背了“平等考虑”的教育公平原则。

(二)师爱给予不均等

根据人的天性,教师潜意识里会对学习成绩好、家庭社会地位高,在班级中担任职务的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关爱。而对学习落后、不讲卫生、调皮捣蛋、家里经济条件差的学生比较疏远。再加上一些人情世故、功利因素,师爱的分配就更趋向于不均。甚至部分教师为追逐个人私利,打着因材施教的幌子为那些家庭经济状况优越且能为自身带来更多“回报”的学生施以特殊优待,而对那些来自社会底层且与自身无多大利益关系的学生,相对关爱少得多。比如现在的有偿家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三)课堂师生互动不公平

表面上看,课堂时间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相同的,但是相同的时间对每个学生成长的实际意义却是不同的。教师基本上以中上学生为标准来关注他们的课堂反应:教学内容是否可以理解、教学进度是否适中、教学方法的应用是否合理等。如果他们理解了,掌握了,教师一般便认为课堂任务已经完成了,目的也已达到了。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班级学生学习机会差异悬殊的现象,教学时间对全班学生而言表面上是一致的,可实际上部分学生课堂实用时间少,他们在学习机会和质量上有着较大的差异。

比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获得分析课文的机会有多有少,大约只有1/5左右能力强、思维敏捷的学生能参与分析课文的全过程,3/5左右的中等生长期只能得到部分参与分析全篇课文的机会,还有1/5左右的学习困难生因理解能力差而长期得不到独立分析的机会;再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例,教师们往往以全班学生是否“掌握知识”为准则,新授课凭籍优生的“配合”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而众多的复习课上,又常常忽视中上学生的提升要求,往往以关注少数学习困难生为主,反复机械地进行题型训练。这种关注或忽视,都意味对学生不公平。

(四)教师对学生课堂评价不公平

现行的教育评价、教师评价制度,使教师对学生个别差异因无奈而漠视,课堂产生了许多不公平的现象。教师以“分”看人,把学生按考试分数分成优、中、差,给予差别对待。初中教师,会把有限的教学时问或学习机会更多地给予成绩好的学生,而外待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因为他的成绩来自考进重点高中的学生数;而小学教师则会更重视学习差的学生,他的考核成绩来自全班学生的合格率。当前,社会看教育主要看大学,是看培养了多少大学生或造就出多少拔尖人才;教育行政部门看教育看高中、初中,看其升学率的高低,认为升学率高的学校自然教育质量高;初中评价教师,是看其培养出了多少优秀学生,而所谓优秀学生也只是能考进重高的学生;小学评价教师,重点看其合格率,合格率高考核分数就高。这种评价就无形中迫使教师把有限的课堂教学更多地倾向于“优秀生”或“后进生”,而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后进生”或“优秀生”的培养。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座位的编排,课堂提问的次数和难度,接受表扬和赞许的概率等等。师生之问的交往也多是在这些学生中进行,课堂成了他们个人表现的舞台,他们成了课堂的“主角”,而另外的学生则成了课堂教学的“看客”,处于课堂教学影响的边缘,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五)课堂师资不公平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课堂教学的公平与否与教师个人关系密切。由于受教育程度以及其他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教师的素质差异悬殊,尤其是职业道德素质。这种差异必然导致课堂上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对待学生的方式。如:有的教师教学方法简单,态度粗暴,对那些接受知识有困难的学生缺乏耐心,也从不考虑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需要;有的教师在课堂常规管理控制方向上,只把注意力放在学生不良行为的管制上,而忽略了对课堂教学积极向上气氛的激发,过多地对学生进行负面批评,而较少对学生进行正面表扬。另外,由于教师素质的原因,人为地约束和窒息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和学习动力。诸如此类情形成了课堂教学不公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二、努力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育公平

(一)加强自身师德涵养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和实惠,这种价值观也渗入学校教育中,侵染着课堂教学。有些教师淡忘了自己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比较注重实惠和功利,崇尚等价交换的商品价值原则,追求个人私利,在课堂教学中实行“家长给我多少好处,我就给你孩子多少惠顾”的原则,变因“材”施教为因“财”施教,造成课堂教学的不公平。学校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主课堂和主渠道,教师的岗位在学校、在课堂,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进行有偿家教干扰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丧失了教育公平的原则,损害了人民教师的声誉。“关爱一切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弓f路人,学校和教师能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爱每一个学生,直接关系到每一位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师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呵护学生的心灵。

(二)教师要关爱“众生”

“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教师不但要爱“尖子生”,还要爱“后进生”,更不能歧视所谓的问题生以及有某些缺陷的学生,务必抛弃成见,克服偏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目前班级授课制的制约下,每个班级客观上存在着优、中、差三类学生。即使教师对全班学生采取“平等对待”的教学态度,这种平等的对待也一般地只是适合于班级中学业成绩居中等的大多数学生,而对优生照顾较少,对差生照顾尤少。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照顾任何一方都有失公平,这是在班级授课制的框架下教师的课堂教学所处的一种尴尬境地。因此,我们在呼吁教育平等时,更关注教师要关爱“众生”。

(三)大力推行小班化教学

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虽然节省师资,可以快速地传授知识,但却不利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会影响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育实践也进一步证明,班级规模会以潜在的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与行为,而只有小型化班级才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有助于课堂教学公平的实现。目前,由于班级人数多,学生作业批改不过来,教师就可能减少作业或减少作业批改次数,简化批改方式。班额加大,在单位工作时间里教师与每个学生的交往频率也会下降,对学生在学习与参加活动中的必要指导也会受到影响。至于对学生的个别的教育,就更难以集中时间和精力了。因此,为实现课堂教学公平,避免因班级人数太多而造成的客观上的不公平现象,就得减少班级人数,大力推行班级规模小型化。

(四)改进教师评价机制

在线课堂教育范文6

【关键词】自造悬念; 形象教学

首先,我谈谈我在三十年的教学生涯中的一些认识。小学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采用“填鸭式”的教学,这种教学法往往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认为自己是为父母教师学习,这样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对学习灰心失意,用这种态度学习自然事半功倍,教师与父母的心血难免付诸东流,如果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认为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促进学生主体意识 的发挥,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这样教与学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样“寓教于乐”呢?我认为重点在“寓”上,在什么样的情形下“寓”?怎样“寓”,现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1 有人说过:“一个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她(他)所在的环境”

接到一个班,首先要和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与你在情感上初步达成共识,这样,他们才会认真去听你的课,才会让他们认识到学好你的课是一种光荣,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学生必会努力学习,那样教起来也轻松自如。

2 自造悬念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而儿童的好奇心更为强烈,利用这一点,把教学重点营造悬念,调起学生的胃口,如在教学生“年、月、日”时,可以提出小朋友今年八岁了,却只过了两个生日,,是父母忘了吗?不是。今天我们共同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悬念可使学生兴趣大增,认真热情地投入认识过程,懂了,悬念得到解答,学生学得愉快,记得牢。

古人云:“学则需疑”怀疑是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思考的有效动力,如果教师巧妙对难点设疑,就可避免学生“遇难而退”,而且还教会学生一种解决难题的一种方法。如:在教“通分“过程中,比较4/5与3/4的大小后提出问题:4/5与3/4,分子与分母都不相同,如何比较大小呢?此时可让学生们各自提出自己的方法,这样大大增加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开动脑筋,由学生讲出自己的答案,比从教师口述出来更易被接受和记住。

3 形象教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对于数学中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想象还原于生活。如:“甲、乙两地相距50千米。甲地有一车以5千米/小时的速度由甲向乙驶去,问10小时可以到达乙地,可以让一个学生用步行的走发来做实验。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地效果。

4 促进学习,理念先行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成功的先决条件,而教育者的教学行为又是受其头脑中的教育教学理念所支配的,因此,本学期,全市数学教师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理论学习计划,采用个人自学与集体辅导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认真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及有关新课程的理论丛书,使全体教师树立起四个观念:(1)教育观:基础教育要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打基础,要面向每一个儿童的需要,努力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2)课程观:课程不是静态的封闭的文本,而是动态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来的体验与会话。教师不是课程的被动实施者,而是应该和学生一起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课程的积极开发者和主体。(3)教学观:教学已不再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是课程的创生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动发展的过程。(4)评价观:新课程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而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则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甑别为主的评价观,取之以关注过程的,以质性评定为主,侧重发展的评价观。从而为课改工作的顺利、健康地进行作好准备。

5 增加学生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