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策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校合作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校合作策略

家校合作策略范文1

一、中小学家校合作现状

(一)、班主任反映需家长支持推进的工作效果不理想

虽然经常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学生的情况,但是有很多班主任反映需要家长帮助推进的工作达到的效果根本不理想,甚至有些基本和之前一样。比如说有些班主任为了培养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会要求家长监督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保证阅读时间。这项工作布置下去后,一开始很多家长还是支持的,能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就因为工作忙等原因将这项工作推给家中的老人去监督或者干脆不监督了,家长的松懒懈怠直接导致学生中途而废,班主任的课外阅读培养工作就推进不下去了。类似这种情况的事例还有很多,有些甚至是只需要家长当天帮助监督学生完成某项作业,不需要长期坚持,一些家长还是做不到,学生第二天仍有没有完成的情况出现。

(二)、家长反映需要班主任帮助解决的问题达不到预期效果

学生在学校会遇到或者产生很多问题,一些家长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学校的问题后,反映给班主任,但是最终的解决情况让他们觉得不是非常满意,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比如说有的学生不爱吃饭爱吃零食,但是因其住宿,家长不可能不给孩子零花钱,为了防止孩子买零食吃,家长就找班主任帮忙监督学生,防止学生吃过多零食不吃饭,但是由于班主任要看护的学生很多,总有无法完全监管到位的时候,最终家长就会对班主任的工作产生不满。类似这种情况的还有很多,每个学生的性格都不相同,各自的问题也会不同,家长对班主任会提出特别照看自己孩子的种种要求,班主任无法细致地全部照看的时候,家长对班主任的工作就会产生误解。

(三)、家长和班主任互相不理解

教育孩子其实是非常需要耐心的,很多时候,家长和班主任处于互相不理解的状态,没有耐心去帮助对方推进工作。班主任给学生布置亲子作业后,家长会表示作业还需要家长帮助一起完成,自己也不是学生,还要做作业,甚至很多家长的想法是孩子交到学校了,就是学校全权为孩子的教育负责,与家长无关。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校园之外的区域受不到有教育目的的引导,被放任自流。这种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思想的家长还是属于少数,较多一部分家长还是能够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的,但是由于自己从事的工作需要经常加班或者出差等原因,做不到对孩子的时时监管和引导,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有些学生是长期与家中老人一起生活,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这种情况就更难做到对学生校外时间的监管了。班主任对学生家庭情况了解的不够仔细,就会对家长产生一定的误解,认为这个家长连自己的孩子的教育问题也不够重视。这样双方互相抱怨指责,学生如果听到,就会影响家长或者班主任在其心目中的形象,使学生产生同理心理对其产生不满,而不再听从其中一方的教导,对学生的教育带来消极的影响。

二、家校合作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

针对以上提到的家校合作的现状,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班主任或者学校相关人员应该实施一些措施,避免家长与班主任在教育工作当中的一些误会,使家长和班主任能够更好地携手开展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一)、加强对家长教育理念的灌输和更新

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它比任何工作都困难。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很多家长不理解学校或班主任布置的亲子教育作业,是因为他们缺乏认识,那么学校就必须对家长不断进行教育理念的灌输和更新。例如,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家长配合班主任工作对学生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还可以请做得比较成功的家长现身说法。另外,家长会期间也可以通过专栏宣传相关的专题知识。例如,孩子成长的几个关键期。想象力关键期:2―8岁;文化敏感期:6―10岁;黄金阅读期:8―14岁;独立关键期:12―15岁。通过一些知识的普及,教育家长抓住孩子成长的规律促使其健康快速发展。使他们能够认识到其实学校只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很小的一部分环境,接受教育的大环境是家庭以及社会,在这里,家长就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对于其看到的行为会产生效仿的意识,家长应懂得这个特性,并且在生活中为孩子做好榜样,告知孩子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又是错误的,将孩子带到良好的环境中去熏陶,孩子渐渐耳濡目染,就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孟母三迁”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家长的教育理念很重要,从这个角度上说,学校不但要教育学生,更要教育家长。当一个家长在孩子面前对其教师进行抱怨的时候,孩子自然也会对其教师产生不满,自然不会尊重教师或者听从教师的教导。一个孩子的行为习惯往往反映的是他的家长的个人素质,所以学校教育家长提高其个人素质以及更新、强化其教育理念刻不容缓。并且,教育家长的工作也要经常开展,长期坚持,只有@样,教育孩子的工作才会卓有成效。

(二)、班主任应多了解家长的想法

产生家长和班主任互相不理解的根本原因就是双方沟通不够,班主任应积极地找家长进行谈话沟通,多了解家长的想法,这样开展班主任工作也就更容易些。其实家长们深爱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可以成为优秀的人才,有些家长希望自己可以和老师一起参与到教育中去。班主任应将自己的教育计划以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及时反映给学生的家长,了解家长的看法,并一同为了改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制定出计划方案,一同努力实施。对于学生的教育,家长和班主任都义不容辞,均负有重大责任,都不要存在推卸心理。班主任要结合学生家长的情况来具体做工作,对于能够有充足时间监督学生校外行为的家长要多给家长布置一些具体任务,而对于没有充足时间的家长要另外想其他办法。这个办法也是因人而异,需要班主任与家长协调商定。比如说班主任布置的学生课外阅读家长监督的任务,一些家长因需要长期加班或者出差无法实时监督,那么对于有一定条件的家长来说可以进行远程监控,通过手机摄像头来监督孩子,或者家长可以直接检查孩子的阅读成果。班主任给学生以及家长布置完任务后应该定期地对每个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调查,对于无法继续完成任务的家长,应与其进行沟通,寻找解决办法。如果班主任对于事情的认真态度上去了,紧紧与家长沟通联系起来,那么家长也会慎重对待班主任正在推进的工作,并给予理解、支持。

(三)、学校应提供更多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平台

为了让班主任与家长更好地沟通,班主任工作能够更好地推进,学校可以提供一些沟通交流的平台,让班主任和家长能够及时沟通。现今网络科技非常发达,很多学校推出了自己的交流互动平台,这种平台只属于学校内部交流沟通使用,教师会及时将学习内容以及作业上传到平台上去,学生家长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在学校的表现并实时与教师以及其他家长沟通。相比微信、QQ、微博等公众平台,内部平台更加安全、可靠,更加专业,并且一些功能也可以实现定制,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教育要求增加一些除了交流沟通之外的功能,比如说可以增加学生日常表现显示功能,将学生平时的课堂回答问题情况以及小练习成绩等记录到平台中去,家长可以随时查看,这种就属于比较专业有特色的平台。学校应该多研究、利用以及改进这种平台软件,让软件的每个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家校合作策略范文2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家校合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3-0113-02

小学班级管理不仅关系着学生素质的提升,更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单纯靠学校或教师进行班级管理,已经无法满足当代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已经逐步被人们所认知,家校合作不仅能够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而且能够优化社会与学校教育资源,对学生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家校合作问题

1. 家校合作观念意识不强

首先,在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下,家长的教育观及学校的教育观产生了固化。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作为一切工作的核心目标。在家校合作中,这种“成绩”高于一切的观念,深深地阻碍了家校合作良好作用的发挥,对学生其他成长需要的学习持漠视态度,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受中国传统成才观的思想禁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对中国教育体制的影响较为深远。从中国教育的发展史看,“读书成才”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教育观,而且这种观念由来已久。同时,过于看重“成才”也是众多家长的心灵夙愿。他们将孩子送进学校,就等于将自己的全部希望放在了学校,以求自己的孩子能通过学习谋求未来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这种教育观念的偏执,对社会多元化人才储备的结构无疑是巨大的破坏。

2. 家校合作制度不完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制度性。家校合作也不例外,需要健全的组织与制度的支持。但是,在目前的小学班级管理中,学校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即使是存在家校合作的相关组织与制度,也只是摆设,没有实际意义。据相关调查显示,72%的家长与43%的老师都对是否建立过家校合作制度表示不知情。同时,家校合作作为学校日常工作中的一种,应该与其他教学管理共同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但据资料显示,82%的教师认为自己所在学校并未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对于家长而言,参与小学班级管理的权利有其名无其实,参与权微弱,还是只关注学生的表现与成绩,缺乏与学校的合作精神,沟通交流也没有完善的组织与制度作为规范,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

3. 家校合作内容不全面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合作内容还是比较片面,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智力教育,而忽视学生的品质道德与能力的发展。学校与家庭的合作,主要是围绕学生的学习表现、学习成绩进行的,一般学生成绩出现波动或者心理、行为出现异常时,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交流就会频繁。如果学生成绩优异,表现良好,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就会减少,没有进行定期的合作与交流,没有对学生品质、道德、能力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因此,家校合作内容过于片面,不利于家校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使小学班级管理处于失衡的状态,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升。

4. 家校合作实践不足

在小学班级管理的家校合作实践中,首先,家校合作次数不足,沟通交流的时间短暂,通常一个学期,大部分家长只在学期末与教师沟通一次,交流的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即使是与教师沟通次数较多的家长,一般也不超过3次。此外,教师由于忙于教学、班级管理,除非学生出现异常情况,否则也不会与家长进行交流或沟通。另外,在学校组织的大型家校交流会上,大部分家长也只是形式上参加,并没有真正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与意见,甚至一部分家长不愿参加,久而久之,学校也放弃了与家长的合作。家校合作的实践明显不足,时间力度不够,效果自然也不会明显。

三、小学班级管理的家校合作策略

1. 提高家校合作双方意识,提升合作效率

(1)从教师入手,提升教师的合作能力。在家长与老师的合作过程中,老师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合作的效果。教师是合作的主持方,需要具备开展合作活动的全面能力。①深入了解学生和家长,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家庭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沟通措施;②对家长持尊重态度。尊重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品质,也是老师必须具备的态度,不得以貌取人;③教师应作为家长的倾诉对象,家长能将对教师说出“心里话”,而不是对学生严厉管教,无限放大学生的生活不良行为。

(2)从家长入手,家长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①家长应主动参与学校管理,而校方可以搭建“家长校园”,研究家庭教育理论,促使家长提升自身的素质与修养,与教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②定期走进校园,教师也应定期走进学生生活,促进双方情感的交流;③积极参加校方举办的家长座谈会,会议内容不是传授家长理论性的教学观念,而是促进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在生活中学生所表现出的学习问题。

2. 完善家校合作组织、制度

家校合作要落到实处,建立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保证家校合作的实效性。例如,学校可以建立家校合作组织机构,召开家校合作大会。家长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学校设立的组织机构既要代表家长的意见,又要代表学校的意见。此外,将学生作为合作的主体,给予学生话语权,让学生有表达的机会。家长委员会不能形同虚设,要有一定的规范,与学校形成和谐的合作氛围,双方平等交流,各抒己见,共同商讨教学与班级管理问题,综合确立最佳解决方案,同时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促进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

3. 丰富家校合作内容与形式

家校合作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丰富合作内容,采用多种交流方式。例如,家长会、交流会、学校开放日、微信、QQ、电子邮件、电话、短信等,增加沟通机会。对学生学习、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品质道德、行为、能力、性格、爱好等各方面情况进行交流与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对于出现波动的方面,双方要共同给出意见与办法,建立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模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 加强家校合作的实践

增加家校合作的次数,延长沟通时间。发挥家庭在学生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了解孩子的生活特点、生活习惯,加强与家长的交流,重视家长的意见和想法,使家长与学校成为合作伙伴,优化学校与家庭的教育资源,提高家校合作的实践性。

综上所述,家校合作是促进小学班级管理进步的有效教育方式,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进行改进。笔者相信,通过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有效提高小学班级管理水平,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潇怡.基于小学班级管理的家校合作策略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4.

家校合作策略范文3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dicates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profound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And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some problems i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re revealed. This article focus on the main problems embodied in pres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studies how to facilitate the profound of their cooper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students, teachers, schools, enterprises, governments and so on.

关键词: 校企合作;高等教育发展;互惠互赢;实施策略

Key words: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mutually beneficial and win-win;implementa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717;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0-0254-02

0 引言

校企合作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已逐渐凸显,人们纷纷意识到了校企合作互惠互赢的本质,认识到了它对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我们校企合作的“近况”不如人意,在我们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校企合作处于一个不成熟的初级阶段,只有不断解决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才能推进校企之间深度合作,才能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1]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1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的意义

加强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一次“双赢”。校企合作帮助了学校完成高等教育要求全面提高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服务能力和优化结构办出特色的任色的任务。通过深度合作,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教学任务中,并就行业发展提供实践基地和科研条件,分担了学校的教学压力。此外企业还根据行业需要提出对人才的要求,与学校一起指导对人才的培养,这对提升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有极大的帮助。

对于企业而言,校企合作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人才内在需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离不开创新,而学校为企业输出人才是最直接最快捷的渠道,企业通过对高校优秀学生层层遴选,不但节约了招人、用人等方面所需要的大量成本,更为重要的是为企业筛选出企业需要的各种优秀人才为之所用。此外,企业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科研资源,可以获得学校科研转化成的成果,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创新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会不断为企业注入新活力。

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还是培养学生,学生们可以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他们将有很多机会到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参观学习和实践。通过自身的实践,更加深刻的去掌握所学专业领域中他们将来工作中所必需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校企合作符合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需要,他不仅能使学生在实习中理解和强化专业知识、熟练操作技能,还能有助于学生们在企业的工作环境的熏陶下,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正确的就业观,从而对自身所学专业领域有进一步了解以及更好地找到自身将来的一个工作定位[2]。

2 校企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校企合作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国内高校纷纷与校外企业建立起不同程度的合作,甚至也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与国外的企业开展了合作,这说明大家已经逐渐认识到了校企合作互惠互赢的本质,开始积极地探讨和加强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但是,就我国目前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来看,校企合作还处于一个不成熟的初级阶段,大多数都是形式上的合作,合作的深度、广度以及有效度都远远不够,这与校企合作之间存在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有很大的关系。

2.1 企业只顾追求短期利益,缺乏动力

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参与性不够,使校企合作处在“一头热一头冷”、“校热企冷”的一个尴尬境地。这与企业发展的长远目光有很大关系,很多企业目光不够长远,只顾看眼前效益和利润,所以大部分校企合作只是短期的合作,他们并未明白校企合作需要长期的合作,才能产生更大的效益,这就导致了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缺乏实际行动,缺少对高校得人才投资,以及对学校科研转化成果等各个方面的投资。

2.2 学校对校企合作的认知和实施不到位

校企合作不能得到深度的合作和发展,与高校对校企合作的认知和实施不到位也有很大的关联。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大部分高校对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校企合作以“放羊式”的顶岗实习较为常见,绝大部分毕业前的高校学生都要有一段时间的实习的要求,有些学校为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与企业进行一些形式上的短期合作,而学生并不能在这种“形式主义”下学到东西,这种合作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相差甚远。还有一类是学校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理解不透彻。仍强调以课堂为主,完全依赖理论知识的学习,缺少实践,甚至没有实践。这样一来,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确实不能适应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不能适应企业环境中的工作岗位,致使校企合作不能得到很好地推动和发展。

2.3 缺少政府这一关键角色的参与

校企合作参与较多的是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互动,缺少政府这一关键角色的协调、推进和监督。目前,政府还未出台符合校企合作发展需要的相应配套政策来支持推动校企合作,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来保护校企合作双方的利益和解决相应的问题冲突,使得校企合作在推进过程中因制度不够明确完善出现方方面面的问题,从而导致校企合作的进展和效果不如人意。

3 推进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实现互惠互赢的实施策略

3.1 校企双方树立正确的合作意识和长远的发展战略

促进校企合作首先学校和企业要在思想认识上认识到校企合作的至关重要性,双方都要树立正确的校企合作意识,双方应该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认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重点以培养企业继续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突破原有的教育培养思维定式和思想禁锢,树立长远的发展战略和高层次的价值观,努力加大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和有效度,双方应充分利用各自资源,紧密合作,从而最终达到互惠互赢的目的。

3.2 教师、企业工程师双向交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企业工程师双向交流即教师进企业,企业工程师进校园,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学校,这无疑都是一次彼此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和互相提高的过程,企业家和教师优势互补,通过校企合作实现理论和实践互补,各取所长,各补所短,从而使实践与理论一体化。由企业选派企业内部的优秀高级技工或者专家进入学校,走进学生们的课堂,面对面的向学生们交流专业看法和传递行业信息,使学生们更好地去了解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通过高级技工或者专家的工作实践和案例,让课堂更加生动有活力,学生可以结合日常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和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们了解当前形势和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所需要的重要基本操作技能,从而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使他们对以后毕业参加工作有一个很好的准备[3]。

学校同样也可以选派校内的优秀骨干教师前往企业一线,首先,可以为企业一线的职工提供咨询服务和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强化职工的专业文化知识,甚至还可以针对企业所面临的技术难题来进行科技攻关,将解决出来科技创新转化为成果,为企业的发展再添新动力。再者,教师前往企业一线也有利于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如今高等院校的教师多为硕、博士毕业的老师,他们往往一毕业就走向教师的工作岗位,从而缺少一定的实践能力,而派遣他们去往企业一线加强了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了教师的知识水平,也加大了“双师型”老师的培养。其次,教师前赴企业一线不仅可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还可以及时的跟踪行业的发展,充分地了解企业对行业人才知识结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从而将行业信息回馈给学生和学校,使学生能更清晰的找准自己的定位,以及使学校更加准确的设定学生的培养方案[4]。

3.3 学校和企业合作开发课程、研发教材

一个合理的、有效的、科学的课程的开发对学生的培养影响重大,对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标准和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课程的开发首先要了解企业的需要,要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原则,因此学校应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深入企业认真听取企业用人单位的意见和要求,以就业为导向,论证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企业应让学校明确学生未来就业的岗位群,对每一个具体岗位的具体职责、任务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明确每一个岗位所要求的知识储备、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职业资格考核标准,进一步确定所开发课程的具体内容。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确定,紧接着便是课程对应的课程教材的研发,教材的研发要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按照开发课程的特点和课程的要求和最终目的,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或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教材内容,针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和生产实际需要,就教材内容、实训项目等与现场长期从事培训人员进行研讨,确定教材大纲,逐步修正,共同研发出紧密结合实际的实训教材,从而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

3.4 政府应积极发挥作用,加强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推动校企合作深度发展

推动校企合作深度发展不仅仅需要学校和企业的积极参与,还需要政府极大的发挥它的作用,政府应充分发挥统筹主导作用,努力统筹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高校与企业进行有效的深度合作。学校和企业分别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利益群体,如何让两者融洽合作实F双赢也需要靠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发挥作用,政府应在其中协调处理校企双方在合作中所出现的必不可少的利益、权利、冲突、责任与义务等问题上发挥重大作用,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和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护校企合作的实行,建立一个健全的评估制度来促进校企之间进行长久的深度合作。

4 结语

尽管目前在校企合作的道路上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但只要学校、企业和政府齐心协力,树立正确的合作意识,本着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水平、增强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及办出特色的初衷,坚守长期合作、互利共赢的信念,那么那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只要学校、企业和政府积极参与,加强彼此之间互动,充分发挥三者在校企合作中各自的作用,校企合作将在高等教育发展的道路上将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张世民.建设信息产业园,加强校企深度合作[J].教育与职业,2010(28):36-38.

[2]韦振锋,蒙玉玲.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学周刊,2017(6):14-15.

家校合作策略范文4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策略;科学评价

2003年,美国加格达奇区开始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一种被倡导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开始普遍应用于课堂。但在具体实施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如只有“小组”而没有“合作”;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自己顾自己,没有团队意识等等。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的标准。由于缺乏评价标准,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随意性较大,对学生的合作行为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操作规范,没有持续的要求,所以学生的合作行为随意性明显,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

根据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评价具有以下五个鲜明特点:一是以综合性评价取代量化评价;二是评价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三是既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映方式,又倡导帮助学生在评定中学会合作;四是强调评价问题的真实性、情景性;五是评价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必然离不开评价。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质量并使教学不断改进和完善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从而更好地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合作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尊重和保护学生自主合作,大胆探究的积极性。因此要注重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开展组内糊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第一,组内互评。合理评价是小组合作成功与否的保障。其中组内成员的互评是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的重要一环,评价的侧重点由评小组成员的合作态度,再到合作质量,最后到创新,循序渐进。如:单元检测后的班会课上,笔者让各小组对本组成员进行总结和评价,有的小组说到一个小组总的学习气氛,好的是能够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不好的是爱说小话,行为涣散。也说到某个小组成员的优缺点,在评价中有成学生低下了头,有的学生得到了莫大的鼓励。这样的设计,培养了他们对人、对事物客观公正、善于对待他人进步的精神。同伴的坦诚评价犹如剂一般,能使学生在与同伴的磨合中不断反省自己,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第二,组间互评。“小组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大家合作达标。我在注重组内互评的同时,更注重组间互评,让学生对合作小组集体做出合理的评价,从中反映学生集体或个人的素质情况。通过这种评价,可以使学生增强集体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并进一步提高其分析能力。

第三,教师评价。首先对学生个人表现进行评价。教师应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寻找学生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以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实践表明,及时有效地呈现激励性评价,能有效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对个人的评价包括个人参与的态度和表现的能力等。其次是对合作效果进行评价。主要是评价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有没有比以前有所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否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如:为达到小组合作的效果,笔者会根据小组活动效果每周评选2-4个优秀小组,对获奖组员进行奖励。一开始从外因上给他们营造了小组合作的气氛,让各小组实现了分工合作,互相配合,更增强了各小组的凝聚力。另一方面更是极大的鼓舞了各组的拼劲。

总之,随着“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的逐步应用,教师要十分注重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其缺陷和不足,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在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要树立“不是为了合作而学习,而是为了学习而合作”的理念,加强研究和反思,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成为有意于教与学的教学策略,在保证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更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意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评价是一盏灯,能点亮学生学习前进的方向。”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教师要采取正面激励性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小组活动。基于以上的认识,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标准是否有效尤为重要,诚然制定的评价标准,应该符合课程改革提倡的评价理念,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同时,还要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简便宜行,不能破坏教学过程的完整性。

如果如期达到了评价的目的,建立了预期的评价方法,就可以改善小组合作学习的状况,促使学生学会“合作、互动、交流”,让每一个学生的脑子和手都动起来,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愿望和积极参与的意识,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以满足教育活动科学化的需要,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03,(2).

家校合作策略范文5

关键词:实施策略;评价;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173-01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教学实践,成了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提高学习效率。在交流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会容纳他人的观点,养成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人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长,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学习方式,不要复杂化,更不要神化。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建设是保障,灵活实施是关键。

一、学习小组机构建设

1、学习小组的分组应遵循异质编组,同质结对,组间平行的原则。即在性别、学业、性格等方面具有异质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6个人最适合。班额大的班级可以8人一组。各小组之间尽量保证同一水平。这个工作一般由班主任来完成。小组成立以后,小组内再成立学习对子。这时首先考虑学习成绩,把学习成绩相同的学生结成对子。这个工作由任课老师完成。一个小组内各学科的学习对子可以不相同。小组合作学习中桌椅的排列方式既有利于交流又有利于听讲即可。

2、每个小组选举产生小组长一名,全面负责小组工作。组长任命各学科学长,保证每个人都有任务。学长负责本学科的有关事项。小组长任期为一个学期,使小组团体每学期都有新气象。

二、学习小组文化建设

把学习小组建设成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小团体,务必重视小组文化的建设。

1、小组确定“组名”“组名”要有个性,具有一定的含义。

2、小组制定“组训”“组训”是小组的精神旗帜和行动指南,应当成为小组成员的“座右铭“。

3、小组制定“组规”。“组规”应从小组实际出发,简明扼要地表达小组成员的行为规范。体现小组的奋斗目标。

4、小组制作“组牌”。“组牌”内容包括组名、组训、组规及小组成员名单。

5、小组培训。班主任通过班级会或小组会议,讲清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小组成员之间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对当前和将来发展的重大作用。任课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科特点,编写一份“课堂教学流程和学习要求”,让学生明白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的任务和要求,懂得小组学习中的责任和义务。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要领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要注意一下五大要领。

1、组织得力,引导合理。组织学生,引导学生是老师的工作的重要一项。课堂失去了组织和引导,无论采用怎样的方式都可能变成“闹剧”。教师要加强自己的理论修养和教学技能,灵活驾驭课堂,积极有效引导,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环境宽松,氛围和谐。合作学习需要轻松、自由、和谐的环境。这个环境由师生共同来创造和建设。它需要老师的策划、组织、引导能力和学生的积极向应的和觉悟保持的良好行为。

3、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小组合作学习必须明确学习什么内容,训练什么能力,体验什么情感,多长时间内完成。学习若没有目标就缺乏动力,没有任务就缺乏行动。具体操作时,老师明确交代学习目标和任务,同时做好引导和动员。小组长根据目标和任务组织小组进行具体落实。

4、方法得当,学习有效。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必须讲究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一般经过自学――讨论――展示的三个阶段。实施合作学习必须以独立思考,认识自我,生成问题为基础。这样才能参与讨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同学,提高自己。合作学习时,先进行学习对子之间的交流,然后再组内开展讨论。这么做既保证了学习速度有保证了学习质量。讨论与展示是分不开的。讨论需要开口说话,动笔写字,动身表演就成了展示。有了展示才有交流和提升,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5、评价准确,总结全面。好的评价是“激励武器”。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中,即时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的结合是简便易行的评价方式。

家校合作策略范文6

根据权威调研机构的统计,中国“CRT彩电“60%的市场份额集中在农村。因此,可以这么认为---“CRT”竞争优势的构建问题就是如何有效经营农村市场的问题。

作为08年中国家电行业的大事,“家电下乡”备受关注。那么如火如荼的“家电下乡”成绩如何呢?让我们聚焦首批试点省份中的河南和山东。截至5月7日,山东省家电下乡实际销售试点产品数量突破55万台,销售额达7.40亿元,其中冰箱16.58万台、彩电12.87万台、手机1.08万部;在河南省;截至到5月5日,全省销售家电下乡产品近46万台,销售额达5.38亿元,其中,彩电销售了21.16万台,冰箱销售了18.37万台,手机销售了6.41万部。相对于历史同期而言,销售势头涨势喜人。

我们可以看到,短短几个月的家电下乡工程成绩斐然。尤其是彩电品类的销售,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们说销量是需求的真实反映,农村市场的彩电消费潜力无比巨大。因而,“家电下乡”对于国内黑电生产企业来讲意义尤为重大。

乡镇市场对于黑电而言是如此重要,那么对于黑电厂商而言,如何才能抢得这块蛋糕?乡镇市场的经营到底需要怎么做呢?

我们说,区域市场竞争优势的构建是通过两部分完成的,即:布局和效率提升。首先是布局,所谓布局就是终端网点的开发与规划;在完成了网络布局以后,重要的工作就是终端动销率的提高和乡镇市场的品牌建设,动销率的提高需要从终端日常管理、终端门店促销两个方面进行,乡镇市场的品牌建设需要重点通过店外推广来实现。因此,对于黑电厂商而言,乡镇市场的经营就是终端的日常管理、终端门店的促销和店外的推广三个方面的经营管理,即:终端操作和促推。

首先让我们来解读乡镇市场的终端操作命题

一个管理命题首先要明确的就是管理什么、由谁来管、管理的方法是什么。因此,乡镇终端操作这一命题需要明确的是二个层次的问题,即:谁来管理、管理的方法是什么。因而,对于黑电厂商而言,乡镇终端管理工作必须要解决系统管理能力的提升、终端网点的开拓和维护、产品出样管理和终端形象建设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中体统管理能力提升解决的是“谁来管理的问题”,终端网点的开拓和维护、产品出样管理和终端形象建设解决的是“管理的方法是什么”的问题。

1、乡镇终端的系统管理问题

乡镇终端管理问题的开始是乡镇终端体系的系统管理问题,如图所示:乡镇终端网点的管理需要通过厂家业务员、区域核心经销商和终端网点客户三个层次共同完成。通过对三个管理层次进行分工,同时整合三个管理层次对于终端网点的有效管理,进而实现对于终端网点管理的系统效率提升,形成稳定的终端网点管理体系。

1)管理分工,如图所示,在整个终端管理体系中分工状况如下:厂家业务员—区域乡镇市场的经营管理顾问,负责帮助区域核心经销商发育市场管理功能、制定终端操作的战术、进行市场秩序的维护、制定市场推广和促销的策略指引;区域核心经销商负责所辖乡镇终端的日常管理、物流配送、促销推广执行和产品出样、竞品对策等终端维护工作;乡镇客户负责自己门店的日常销售和信息反馈;

完成管理分工以后,乡镇终端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激发区域核心经销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调动乡镇终端客户的热情、信心和能力提升的问题。

2)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激发核心经销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呢?

·首先,必须要让核心经销商看到一种可能,一种可以短期赚钱、长期发展壮大的可能;

·其次,帮助经销商确立以乡镇市场经营为核心的经营战略,进而围绕乡镇网点经营配置资源、组建乡镇经营队伍;

·最后,做好整个区域乡镇的开拓和提升计划,确定乡镇网络的开拓节奏和操作方法;

不同于区域核心经销商,与乡镇客户的合作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因为,乡镇客户往往是以门店的形式同时经营很多品类和品牌、同时与很多厂商合作。因此,如何与乡镇客户合作,如何对乡镇客户进行管理尤为重要。

3)乡镇终端客户管理的要点和步骤

·首先,确定合作意向、达成合作共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开拓乡镇客户的时候必须签订合作意向书和合作合同(往往很多厂商忽略这一步),签订合同意味着长期合作的开始、同时可以有效的建立渠道壁垒;

·其次,确定乡镇经营权授予问题,由于目前乡镇市场的发展良莠不齐,因此,现实的情况是中国的大多数乡镇只能生存一家终端客户。那么这时候确定独家经营权对于有效激励客户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最后,帮助乡镇客户制定门店提升和发展规划,我们说稳定的客户关系不是通过交易来实现的、而是通过战略性的合作、共同发展壮大来实现的。因此,经营乡镇客户的基本原则是帮助客户提升自身经营能力;

2、终端网点的开拓和提升

基于市场的建设节奏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乡镇终端网点开拓和提升必须进行分类管理。终端网点建设的节奏如下:

·首先是区域分类,区域分类的前提是整个区域乡镇的信息搜集。通过信息搜集确定区域内各个乡镇的经济实力、需求状况、潜在客户状况和竞争状况。从而,确定重点区域、紧急开拓区域、潜在区域和问题区域的识别。进而,确定整个区域乡镇的开拓计划;

·然后是终端分类,通过每个终端的销售状况和竞争状况以及客户的合作状况进行ABC类终端的划分;

·最后是确定资源投入、产品出样、拜访管理频率;

3、产品出样

中国的乡镇发展良莠不齐,即便同一区域内的不同乡镇同样会存在差别很大的可能,因此乡镇市场的产品出样不同与一二级城市专业大连锁的“大数出样”规则。

因此,乡镇终端的产品出样必须依据以下原则进行:

·基本出样原则,基本出样原则是针对厂商而言,根据厂家供货状况确定必须出样的主推产品;

·差异化原则,根据区域的分类和终端ABC类别的划分,确定不同区域和终端有针对性的专品,差异化原则是实现利润产品销售规模的有效途径;

·竞争原则,竞争原则主要考虑的是有效打击区域内和终端卖场内的竞争对手,通过单品出样放量,有效抢占份额、阻击对手;

·站位原则,站位原则针对的是在那些我方不具备竞争优势的终端。在我方弱势终端中先将成品出样陈列、抢占位置,进而为下一步的发力确定基础;

在明确了产品出样原则以后,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产品出样的节奏和步骤。产品出样的节奏正确与否决定了能否快速打开市场,形成长期稳定的发展势头。

产品出样的节奏和步骤如下:

·首先是区域乡镇竞品出样调研,通过调研掌握竞品出样的型号、价格、功能卖点、赠品等状况;

·然后是我方产品出样的规划,根据竞品的出样状况确定我方产品的出样规划;

·最后是出样产品的卖点提炼,通过竞品功能卖点分析,找到差一点和竞争点,确定我方产品的功能提炼

4、终端形象建设

终端形象建设的目的是通过最大化的抢占乡镇终端的卖场空间,建设终端形象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促进销售、提升品牌形象,打击竞争对手。

终端形象建设包括终端展位管理、展台管理、产品陈列管理、终端美化管理、终端赠品物料的管理。

·展位管理,展位管理的步骤如下:掌握各乡镇门店卖场的整改计划、及时沟通抢占有利位置、善于站位、要么贴近畅销品类和品牌、要么抢占客流量最大的卖场通道

·展台管理,展台管理就是保证展台布置的规范化和生动化。展台规范化和生动化包含以下四部分工作:保持展台标识和形象的统一、控制展台破损、保持展台清洁、做好展示器材的合理摆放

·产品陈列管理,产品陈列管理是卖场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适合的产品产列可以将产品形象更好的展示出来,同时通过有波次的产品陈列可以更好的拉动消费者购买高端产品。产品陈列管理的原则如下:掌握产品陈列的原则(由高到低、由低价到高价、由系列到系列)、吸引消费者关注原则、方便消费者体验原则、方便展示原则、产异化原则(与竞争对手相比形成鲜明的吸引力)

·终端美化管理,卖场生动化管理主要指厂家在卖场内的形象包装管理是否做到鲜活、生动、有吸引力、清楚的表达了品牌的形象。做好终端生动化要求我们必须做好一下几点:全面抢占卖场空间,挤压竞争对手卖场包装的空间、条幅、墙体、喷绘、楼梯贴、海报、易拉宝、价签、功能卡、爆炸贴一个都不能少、突出主题,切忌杂乱无章、在适当的位置进行适当的包装

·终端物料管理,终端物料是卖场生动化和卖场促销活动的资源,终端物料往往不被重视、或者不能得到充分的使用。因此我们需要做好物料的管理:保证物料的合理利用、严控物料浪费、发挥物料的最大效果、争取客户物料资源、事前预算,事后保管。

乡镇市场的促推管理

在完成了终端网点的布局和确定了终端门店的管理操作以后,乡镇市场的经营管理重点就是终端动销率的提高和乡镇市场的品牌建设工作。终端动销率的提高除了依靠终端门店的日常销售管理外,非常重要的就是终端促销活动的拉动;而乡镇市场的品牌建设决定了厂商在区域内的长期经营效率。

不同与一二级市场成熟的营销环境,在乡镇市场进行促销管理工作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难

点,首先让我们解读乡镇市场促销推广的难题所在。

1、乡镇市场促销推广工作的难题

和一二级城市市场相比,乡镇的促销推广工作的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地域分散、消费者分散,以山东青岛即墨市为例,即墨的龙泉镇全镇下辖70多个村。分散的地域导致一般的促销活动很难将消费者集中起来,因而促销的效果很难保证;

·促销成本过高,在山东省,一个县城下辖的乡镇往往超过20家以上。为了拉动销售,当然是每月、每周都有促销最好。但是,如果每个乡镇每月、每周都有促销活动,那么促销的成本是巨大的,巨大的成本下如何保持利润,是个难题;

·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产品众多,在中国的农村市场上最活跃的产品其实是假冒伪劣产品。以厨卫产品为例,光一个“樱花”在农村市场就可以看到“深圳樱花”、“广州樱花”、“日本樱花”等等。众多的假冒产品让相对封闭的消费者很难识别真正的正品是哪个,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做花钱促销确实假冒产品在得利;

·乡镇客户的促销能力有限,很多乡镇客户的日常销售都还停留在坐店经营阶段,缺乏科学有效的促销经验和方法;

·媒体资源匮乏,在一二级市场,“公交广告、报纸、户外广告、写字楼广告”、“路演、小区促销、小区包装”等等推广媒介和推广方法层出不穷。但是,在农村市场很难找到成熟有效的大覆盖面的媒体资源,因此导致促销推广缺少高空拉力;

那么在乡镇市场这样一个经营背景之下,如何才能有效的通过促销推广活动获得预期的成效呢?

只有建立起一套有效的乡镇促销推广体系,才能通过系统的方式解决现实的难题。

2、构建有效的终端促销体系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适合农村市场终端门店的促销形式有哪些?

·买赠:彩电搭配的较适合的产品有DVD、光碟、音响等其他相关黑电产品;

·抽奖:抽奖活动有利于拉动现场人气、增加消费者的参与度,值得注意的是抽奖的

时候设计的抽奖台阶(购买什么型号,多少钱的及其)需要仔细研究;

·现场演示:当新品上市,或主推品出样后,可以通过现场电视播放、拜访现场相关宣传物料的方式,展示电视的画面、性能、原理、获奖情况等;

·现场演出:通过在终端门店附近搭建舞台,请一些乐队、歌手进行现场演出的方式,这种促销有利于聚揽人气;

·折价:直接在电视的售价基础上进行打折的销售方式,使用于滞销品的销售;

·优惠券:一次消费达到固定金额以后,可以获得在购买其他产品的时候进行折价的优惠凭证;

·组合促销:将几种促销方式组合起来进行。如:可将抽奖、演艺、游戏有奖问答等结合起来,让消费者充分推广参与进来,形成互动式的促销活动;

寻找到适合的终端门店促销方式只是构建乡镇促销推广体系的基础工作。有效开展乡镇

促销推广工作更需要做好科学的“方案准备、过程控制、预算管理和效果评估”等四个方面的工作。(根据厂商分工管理的原则,促销活动的规划、制定主要由厂家业务人员确定;促销活动的相关资源准备以核心经销商为主、特殊资源向厂家业务申请;促销的具体执行由核心经销商辅助乡镇客户完成)

1)终端门店促销活动的准备工作

终端门店的促销准备工作包括:促销计划(包括年度规划)、卖场布置、产品出样、赠品资源配置、促销宣传、人员组织、促销道具等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主要解决的是终端形象、产品供应与展示、信息传播、人气拉动、顺利实施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具体如下:

·促销活动前必须制定好详细的促销计划书,将整个活动的流程和相关物料、责任人确定无误;

·场地和位置、卖场包装空间、出样产品的确定,确定好促销活动所需的位置和卖场内需要包装的空间,最重要的是要保证促销时货源的充足;

·促销宣传单页的设计,在确定了促销时间和促销内容以后,就需要设计好相关的宣传单页。保证在大型促销前几日内将促销单页送达到预期影响的每村、每户;

·促销道具,常规的促销道具有:舞台、促销桌/椅,展示架,音响设备,抽奖箱,促销服;

·宣传品,常用的促销宣传品有海报、横幅/条幅、宣传页/册、广告VCD碟片、易拉宝;

·赠品,活动前必须保证赠品的数量、库存和到达时间;

·人员,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确定参加活动的人数,分别确定对应的工作内容,并针对本次活动做好培训工作,对临时聘用的促销人员尤其要做好培训工作;

2)门店促销的过程控制

门店促销过程控制的目的是保证促销活动按促销规划的要求准确执行,保证促销效果的实现。促销过程控制的内容如下:

·现场展示的管理,在促销当日必须确保门店内已经完成的布置、产品已经上样、堆头和赠品摆放无误、店内条幅海报张贴完毕,现场的舞台、拱门、条幅、海报等相关展示、宣传物料合理布置、按要求摆放整齐;

·现场信息传播的管理,活动主持人的讲话时间、节目的演出、宣传单页和产品单页发放严格按照促销计划书准时进行;

·现场赠品发放的管理,严格按照促销计划书规定的发放标准和发放流程进行发放;

3)促销费用的预算与控制管理

促销费用的管理需要科学化和具体化,促销费用预算必须和促销的成绩挂钩,体现正向的投入产出比 。因此,费用预算的管理必须依据以下步骤操作:

·事前预算,在做促销方案的时候,根据本次促销预期达到的销售规模和对本次促销的要求做好相关预算,同时注意发动厂家、经销商和客户三方投入,明确各自所出资源明细;

·过程监控,活动过程中严控促销赠品和折价等相关资源的使用状况,同时需要注意不要少发资源,以免影响效果;

·事后盘点,促销活动结束后要进行本次促销活动资源使用的整理分析,为下次促销活动提供参考;

4)促销效果的评估

促销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拉动门店的销售,但是促销本身是一种资源投入活动,没有成效的促销活动就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此,促销活动需要进行成果评估。评估要素如下:

·销量,通过销量对比本次的资源投入,分析投入产出比;

·现场客流量,通过现场客流量评估,分析本次活动的集客效果;

·资源使用率,通过赠品、折价等资源的投入量和销量对比进行评估,分析资源的使用效率;

·促销方式,通过促销活动整体产生的效果对本次促销活动的方式进行整体评估,比如集客方案是否正确,信息传播方式是否正确,卖场包装是否足够吸引;

·未来两周的日常销售,有价值的促销活动除了拉动当日销售以外,更应该对未来销售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对于促销的评估跟应该关注未来的销售状况;

3、组织有效的店外推广

店外推广对厂商在乡镇的长期销售有着重大影响,如果说终端促销是下游推力,那么店

外推广就是销售的上游拉力。店外推广需要解决的是专业的推广队伍和有效的推广方式。

1)组建专业的乡镇推广队伍

乡镇推广队伍的组建对乡镇推广工作的成效意义重大。以青岛即墨市场为例,在当地,海信组建了专业的乡镇推广队伍。即墨市下辖23个乡镇,海信的乡镇推广队伍达到了10人以上,定期对乡镇客户进行拜访,解决问题、监控日常销售、组织活动、阻击对手,导致的成果就是海信电视在即墨市场遥遥领先于所有竞争对手。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海信在即墨市场实行的是“直供模式”,厂家直接通过区域营销平台向乡镇客户供货。因此对于那些采取区域经销商制的电视厂家而言,跟现实的是以经销商为核心,发挥经销商组建乡镇推广队伍,这里面厂家可以适当的投入相应的资源,实现成本和效率的双重统一。

2)寻找有效的店外推广方式

在农村市场,店外推广的形式非常有限,正如联想陈绍鹏所言“最好的方式就是墙体广告”。在这里介绍集中有效的推广方式供大家参考。

·集市促销:大多数乡镇每月都有集市,可以在集市的时候到集上发放单叶,摆放电视机包装箱进行堆头,更进一步的可以进行现场电视机以旧换新活动。即进行了品牌推广,又可以现场销售;

·墙体广告:如“买家电,到三联,价格便宜,质量保证”等内容的条幅是农村市场最好的广告推广形式;

·户外条幅:在乡、镇、村政府和市场等标志性建筑附近悬挂条幅,可以最大程度的辐射消费人群;

·电影下乡推广:定期的在各个重点村镇组织播放电影,电影播放前可以播放企业宣传片、电影播放场地可以拉条幅、张贴海报,甚至可以现场售卖。打造以文化传播为方式的品牌推广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