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研究成果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研究成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研究成果

农业研究成果范文1

1.甘薯全价开发利用新技术

该技术包括甘薯颗粒全粉生产技术和甘薯综合利用加工“膳食纤维、甘薯汁、淀粉”技术,实现特色甘薯的“全价利用,无污染,零排放”,彻底解决薯渣、薯液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系列产品有甘薯营养全粉、甘薯复合营养大米、甘薯复合营养面条、甘薯罐头、甘薯汁饮料等。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一种紫心甘薯原汁的生产方法及其产品(专利申请号:200910026115.7)。

2.草莓精深加工新技术

该系列技术解决了草莓加工过程中的色泽、风味、营养及生物活性变化和损失问题,通过酶促与非酶促氧化控制技术,抑制草莓加工过程中的褐变与活性损失;通过非热杀菌技术(高压脉冲电场杀菌),解决高温杀菌对草莓汁风味与营养的破坏,保持草莓汁天然风味与营养;通过低能耗微波组合干燥技术,缩短草莓干燥时间,降低草莓产品干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该系列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草莓固有风味、原有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产品色泽鲜艳、风味优良、营养丰富,能够全面提升草莓产业加工技术水平。系列产品有速冻草莓、NFC100%全果草莓汁、活性草莓粉。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一种测定小浆果ORAC的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专利申请号: 201110114323.X)。合作企业为东海县黄川镇新桃草莓合作社和连云港天宏管业有限公司。

3.低值淡水鱼肉发酵香肠的生产工艺技术

该技术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对低值鱼进行深度开发、生产,以海产或淡水低值鱼为原料,在单一发酵剂的基础上,以混合发酵剂对鱼肉糜进行发酵,抑制肠道菌生长,提高鱼肉糜凝胶强度和白度,改善其风味、质地、色泽与保存性。该技术制备的鱼肉香肠产品,营养丰富、口感鲜嫩、食用方便,并且具有抗氧化、降血压等多种保健功能。该技术能充分利用我国低值鱼资源,为低值鱼的加工和增值转化提供一条新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产品有低值鱼肉香肠。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一种发酵生产低值鱼肉香肠的方法(专利申请号201010101412.6)。合作企业为雨润集团。

4.低蛋白营养挂面生产技术

该技术根据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特殊营养需求,采用低蛋白含量的谷物粉、果蔬粉为主要原料,通过预熟化加工和挤压成型技术,面条产品成型好,耐煮,不断条,口味接近普通面条,且具有特殊的蔬果清香。该技术生产的面条产品,蛋白质含量低于0.5%,其钠、钾、钙、镁等矿物质元素也远低于普通面条等食品,可以作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主食食用,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该技术还可以用于生产风味杂粮挂面、果蔬挂面等产品。产品有低蛋白营养挂面。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一种低蛋白营养面条的生产方法(专利申请号: 201010101414.5)。合作企业为北京百傲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二、果蔬保鲜技术

1.水蜜桃的贮藏保鲜技术

水蜜桃是江苏省特色水果,以皮薄、糖份高、肉质软、香气浓而享誉全球。成熟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正值我国高温天气,采后极不耐贮藏,常温下货架期仅1~3天。本项目组通过研究水蜜桃适宜采收期,采后处理方式,保鲜关键因子等,研发了以保鲜关键点控制并结合适宜保鲜剂为核心的水蜜桃保鲜技术体系,可延长采后水蜜桃保鲜期15~25天,损耗率控制在5%以内,贮藏后的水蜜桃仍具有被消费者接受的品质。

该技术已经在江苏省的徐州、宿迁、无锡、连云港、张家港、镇江等水蜜桃主产区、生产企业和农村合作社进行了推广和应用。

2.“丰水”梨的气调贮藏技术

“丰水”梨属砂梨系统,是日本著名三水梨中综合性状较好的一个品种,其成熟期为7月中下旬,正值梨果淡季,市场行情好,但采后品质劣变快,腐烂严重。近年江苏省“丰水”梨发展较快,苏北、苏中、苏南均有栽培,已成为江苏省主栽品种之一。目前江苏省生产上常采用常规机械冷藏保鲜“丰水”梨,然简单机械冷藏的“丰水”梨易出现果核黑心、果柄处霉烂、表面皮孔变大塌陷等系列问题。因此采后贮藏保鲜效果不理想。

2008年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项目资助了“气调贮藏技术对‘丰水’梨采后品质的研究”。该研究结果明确了采后”丰水”梨适宜气体贮藏的气体配比,并结合MA包装和CO2吸收剂等综合保鲜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简单机械冷藏保鲜丰水梨存在的问题,显著的延长了采后丰水梨的保鲜期和货架期。该技术在“黄花”、“黄金”、“幸水”包括“砀山酥”梨上都进行了推广,目前已经在山东、江苏、安徽等地结合企业的情况进行了示范和应用。

3.李果实采后保鲜关键技术

李是我国的特色水果之一,果实以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市场占位好、经济效益高等特点而备受消费者青睐。然多数李品种的成熟期在高温季节,果实采后呼吸旺盛,后熟迅速,一般采后数天,果肉很快软化,有机酸和糖分减少,风味大幅下降,货架寿命因此缩短。鉴于此,在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农产品产后综合保鲜技术研究”(编号:2006BAD22B04)的资助下,项目组成员选择“黑宝石”和“安哥诺”李为试验材料,对李果实采后贮藏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

研究成果分别在江苏、北京、陕西、山东和河北等地进行了示范和推广,对李果实传统的、粗放的贮藏保鲜技术进行了提升和改进,贮藏后可维持李果实原有的风味和营养品质,提高果实的商品率10%~20%。课题实施期内在示范点和应用单位共贮藏李果实约2100t,直接增值978.83万元,解决了采后李果实品质劣变快的问题,为提升李果实采后的贮藏保鲜技术提供了支持。

4.芦笋采后保鲜技术

芦笋,是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在苏北地区栽培的较多。然而与其他果蔬相比,芦笋可食用部分为植物的茎尖及花蕾组织,采后的呼吸旺盛,衰败极快,常温贮藏1~2天后,笋尖的包片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松散、开张,幼嫩的侧枝芽体也松散伸长生长,以及腐烂变质,失去商品性。

从2009年开始,项目组针对采后绿芦笋生理特性及发病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发出一种抑制绿芦笋采后软腐病的保鲜方法,能够延长绿芦笋采后保鲜期10~15天,货架期3~4天,相关内容已申请专利,并在生产区进行了试推广。

5.甘薯采后贮藏保鲜技术及环保节能甘薯专用保鲜库建设

甘薯是我国传统的粮菜兼用的作物,由于栽培要求低,耐贫瘠,故我国的大江南北各省市地区均有栽培,但是甘薯因为采后贮藏方式比较传统落后,江苏常年种植甘薯的面积达200万亩左右,平均亩产约为1800kg,但每年因贮藏方式不当,造成甘薯的损失在40%以上,如遇低温天气,如2007年冬季低温以及2009年初冬提前降温气候,部分地区的直接损失高达60%以上。

该研究以确定最佳采收时间、采后预冷处理关键技术、病原菌发病规律及绿色保鲜技术研究等,根据预期贮藏期的长短,形成了不同品种(黄甘薯,紫甘薯,白甘薯)系列保鲜技术体系,有效控制甘薯在贮藏期,腐烂、发芽、皱缩、异味等生理和病理伤害,能保证甘薯的周年贮藏和流通,保持甘薯应有的商品性状。

6.杏鲍菇采后保鲜技术及专用物理活性保鲜袋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是珍稀食用菌之一,我国杏鲍菇栽培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目前已成为产量增长最快的国家。采后数天便失去食用价值。因此,生产上常通过烘干、风干法处理新鲜的杏鲍菇,但较冷藏相比,烘干、风干处理后可导致杏鲍菇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总量出现较大的损失。生产上,在杏鲍菇采收后常采用薄膜包装的方法进入流通运输及货架销售。因此,针对采后杏鲍菇的呼吸特性,并结合薄膜包装材料的拉伸性、强度、水与气的透过量等主要性能的研究,研发出了杏鲍菇专用物理活性保鲜袋。

7.草莓采后保鲜技术

草莓采后生理代谢活跃,室温条件下常因Botrytis cinerea病菌侵染导致大量鲜草莓失去食用价值。在生产中,利用高浓度CO2气体抑制新鲜果蔬真菌腐烂已较普遍,但不适宜的CO2处理易产生无氧呼吸,导致果实产生异味及表面颜色消褪,当果实由低温贮藏条件移至室温后这些伤害症状变得更严重。因此,研究了不同气体浓度对草莓贮藏效果的影响。明确了草莓采后适宜贮藏的气体浓度和伤害阈值浓度,可为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三、浆果精深加工综合利用新技术

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项目(cx(10)233)、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SBE200930324)、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SX(2010) 178)。

浆果中含有丰富的糖、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而且还含有活性多糖、多酚、黄酮等生理活性物质,对预防治疗疾病,促进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浆果精深加工综合利用新技术及多样化新产品开发为浆果种植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该成果的特点是采用生物酶解、膜分离技术和三效降膜浓缩等先进工艺,有效提高浆果的出汁率、果汁澄清稳定性和储藏性,生产果汁、果酱、果子爽、浓缩汁等产品;利用现酵工程技术,生产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特色果酒,最大限度保留了浆果的营养价值,香气浓郁,甜酸适度,是宴请宾客、馈赠好友的佳品。对浆果加工副产物的深度开发,生产食品功能性配料、功能油脂和花青素类产品。

该成果已在江苏南京、常州、连云港等地推广应用,现有物化产品黑莓浓缩汁、黑莓汁饮料、蓝莓汁饮料、黑莓果酒、蓝莓果酒、草莓果酒、黑莓籽油。

四、果蔬低能耗组合干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

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果蔬干燥加工中能耗高、生产周期长、产品品质差等问题,以提高品质、降低能耗为主要目标,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特色果蔬进行组合干燥研究,确定果蔬典型物料的最佳低能耗组合干燥工艺,并建立相应的果蔬干燥示范生产线,开发出苹果脆片、黑毛豆脆粒、甘薯脆片、杏鲍菇脆片、脐橙粉、苹果脆片、胡萝卜脆丁、南瓜脆片、冬瓜脆条和蚕豆脆粒等果蔬脆和速溶果蔬粉等多元化绿色低碳产品,并集成其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建立产品新工艺8个,制定产品质量标准4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8项、其中授权1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9篇。

五、万寿叶黄素制备关键技术研究及其产品开发

针对我国万寿叶黄素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引种并筛选万寿专品种,建立万寿种植示范基地,分别在叶黄素提取分离工艺技术、稳定性、抗氧化作用机制、化学结构分析、检测方法、安全性、物理改性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改进了万寿叶黄素的传统生产工艺,研制开发出叶黄素软胶囊、叶黄素片新型保健食品。该成果申报4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1项获得授权,发表24篇学术论文。物化的产品有叶黄素复合软胶囊、叶黄素复合片、强化叶黄素玉米汁饮料。

农业研究成果范文2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支撑体系 研究综述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产业支撑,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有其自身的支撑体系。自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提出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以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实践,理论界对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认识与研究也不断向前发展。

一、对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总体论述

根据文献资料分析,国内对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系统论述,主要集中在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现实意义、体系构成和构建三大内容上。

1.构建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现实意义

吴群认为,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积极探索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大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龙头带动作用不明显;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中介组织管理不完善、发育不健全、行为不规范;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部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在农户与加工、营销企业之间还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管理体制不适应,扶持政策不到位,人才、技术、资金缺乏仍然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现代农业已不能单纯依靠农业自身内部的力量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而是需要依靠一整套完备的适应农业产业化的支撑体系来推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化支持体系,提升农业产业化运作水平,对于建设现代农业,推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构成内容

对于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构成内容,人们的看法各有不同,择其要义,大体上有“四分”、“五分”、“七分”、“十分”之说。

曹文志认为农业产业化支持系统至少包含区域基础支持系统、产业化的动力支持系统、服务支持系统以及容量支持系统四方面相互交织的内容。曹晔认为包括政策与法律、资金投入、社会化服务、市场体系建设以及农业科研、推广与教育等五个方面。吴群提出了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定位、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市场平台的构建、科技创新、资本支持体系的建设、组织制度创新、利益联接机制完善等“七分法”。

骆永菊则提出了实现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十大支撑体系,即市场决策机制、多元经营模式、多元化农业科技开发推广体系、产业化龙头、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市场主体协作机制、优势产品和特色品牌、市场网络体系、金融支撑网络,以及农业科技人才开发。

3.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构建措施与途径

刘金霞认为,要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撑保障体系,必须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市场建设,完善市场体系;二是加强科技教育投入;三是财政、税收部门要积极支持;四是金融部门要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

徐知斌和吴群认为,构建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应着重从培育区域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建立利益共同体、完善农业产业化市场导向机制、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探索农业产业化投资新机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构建农业产业化信息服务体系等多方面着手,加快农产品市场、信息、技术和质量标准支撑体系建设,构建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体系,完善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支撑体系。

二、对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子系统的研究

在从总体上探讨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构建的同时,更多的人对其子系统给予了大量关注,大体上可以归纳出人们对金融、财政、资本、政策、制度、政府、法律、信息、服务等9个方面子系统的研究。

1.对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撑体系的研究

对金融支撑体系的研究比较多,主要集中在其内涵、必要性与可行性、体系构成和构建金融支撑体系的对策措施等几方面。

邓俊锋、温晓平和赵敏娟等人认为,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体系,是指为了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目标,在中国人民银行领导下,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主体,以农村合作金融为基础,以农业保险公司为保障、以证券市场融资(直接融资)为重要补充所形成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从本质上来讲,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体系实质是为了促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在金融组织结构方面所需要建立的一系列金融制度。安增龙、姚增福等也从技术、经济环境、法律制度建设和体制运行等几个角度分析了其可行性。

关于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撑体系的构成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按渠道分成直接融资系统、间接融资系统和信用担保体系三个子系统,这一分法的逻辑层次不是很分明;二是按内容分为金融政策体系、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功能体系三个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的子系统;三是按性质将其分为商业性金融支持、合作金融支持、政策性金融支持和民间金融支持四种类型的支持。

在对策措施上,人们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强调政府的作用,完善金融支农法律法规体系,营造金融支持体系良好的生成空间;二是完善金融支撑体系的构建,体现主体多元化和运转有效性;三是创新金融产品和融资方式;四是优化农业投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五是完善机制建设,确保竞争有序。

2.对农业产业化财政支撑体系的研究

朱湖根系统研究了新阶段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按照公共财政理论提出了新阶段中国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原则和重点领域,从建立农业产业化投入稳定增长的财政引导机制出发,构建了新阶段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财政支持政策体系。

他认为,构建新阶段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财政支持政策体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带动农民增收、坚持遵循市场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坚持公共财政职能和坚持财政资金导引功能。重点领域是支持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和进行合理分工。同时,还要建立包括财政投入农业产业化的稳定增长机制、农业产业化信贷资本投入的财政导引机制、工商资本投入的财政导引机制和民间资本投入的激励机制在内的中国农业产业化投入稳定增长的财政导引机制。

3.对农业产业化资本支撑体系的研究

资本支持是农业产业化有力的助推器,但现阶段,资本支持不足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突出问题。吴群、冯青松和黎翠梅在分析了造成资本支持不足的原因后提出,解决资本支持不足的办法就在于构建农业产业化资本支持体系,其基本思路是,国家应从制度安排和政策扶持方面进行有效的调整,重新构建投资的激励信用机制,改善农业投资的效益;同时,应当积极探索增加农业产业化投资新机制,开拓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引导各种经济成分和各类资本投资农业、开发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努力形成政策性融资与商业性融资相结合,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相协调的多元化资金支持体系。

4.对农业产业化政策支撑体系的研究

牛永东分析了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他在梳理了国家和有关部门相继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后认为,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正逐步完善,并总结了农口企事业单位享受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5.对农业产业化制度支撑系统的研究

冯尚春提出,以农村基层村民自治制度创新为先导,以农地产权制度创新为基础,以农村税费制度改革为根本,构建农业产业化所需要的制度支持系统,是中国实现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嬗变的必经之路。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民以平等意识、民主精神和政治自由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制度保障,农地产权制度创新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是农业产业化的根本。

6.对农业产业化政府支撑体系的研究

农业产业化是一项长期战略,要经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面对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这些难点,政府的责任是建立一个支持、协调和规范,提供信息、基础设施及其他公共服务的支持体系,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农业产业化政府支持体系是政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并获得最佳成效而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给予的正确的、强有力的、具有远见的政府支持行为,并在此前提下和基本框架内,为实现政策目标所形成的符合实际的战略决策、实施步骤、实施方法、具体措施和宏观调控的基本体系。其基本结构有政策体系、投资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三个部分,主要内容有十个方面。建立农业产业化政府支持体系并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有五:一是政府应具备充分的权威和必要的、相当雄厚的财力;二是创造政策出台与实施的适宜环境;三是农业产业化政策要有针对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四是政策制定要做到损益有度、补偿合理;五是健全而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行为规范。

7.对农业产业化法律支撑体系的研究

法律作为利益调整的重要机制,必然在合理分配利益资源、规范农业产业化的运行等环节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我国有关农业产业化的法律规范还存在缺陷和不足。因此,我国应当着重从市场主体法、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等与农业产业化相关的法律切入,建立和完善包括农业经济组织、农产品市场、农业投资、保护农民利益、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等五个方面的农业产业化法律体系,通过立法和制定保护农业的政策、加强市场的调控法律保障以及推行《农业保险法》等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解决农业存在的问题,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8.对农业产业化信息支撑系统的研究

张方云、李岳云在农业产业化决策信息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从操作层面上论述了农业产业化信息支持系统的数据管理系统和系统模型的建立。他们认为,要在分析研究农业产业化链上各节点―农户、龙头企业、市场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调控者―政府部门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网络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建立农业产业化信息支持系统,一方面满足农户、龙头企业的各类信息需求,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有序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各级政府部门了解、掌握农业产业化动态,以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证。

倪杰、夏太寿则以江苏省为例,分析了农业产业化信息支持系统的意义、原则、构成和功能。他们认为,因为农业信息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条件,是现代化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国民经济信息化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杠杆,所以,农业产业化需要信息支撑与服务。他们还具体分析了农业产业化信息支持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结构框架及目标和系统的信息资源加工处理、信息传输和决策支持功能等三大主要功能。

9.对农业产业化服务支撑体系的研究

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业产业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具有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社会服务体系是组织农民联合走向市场的桥梁、政府联系农民的传感器、龙头企业联结农户的纽带、农业专业化的剂和农业规模化的黏合剂。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仅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也是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环节。可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依然存在的各种问题,使我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正成为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由此,人们纷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构造、要求、特征和原则以及完善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等问题加强了研究,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三、对我国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研究的评价

从上述对我国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到目前为止,国内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研究中至少还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对子系统的分析多,从总体上论述的少;二是对支撑体系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不明,导致对农业产业化的体系区分不规范,争议较大,从逻辑上讲,产业体系和支撑体系应该是有区别的,但前述研究显示人们常常将它们混淆不清,这不利于对农业产业化的研究,也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三是没有理顺支撑体系的结构分层关系,作为一个体系,肯定是由若干上下隶属、大小包含的各级子系统构成,结构分层关系不理顺就难以有效地进行体系构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对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研究正方兴未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进行和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对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研究也将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吴 群:新时期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内涵及对策[J].现代经济探讨,2004,10.16~18

[2]曹文志:试论农业产业化的支持系统[J].农业经济问题,1997,9.20~21

[3]曹 晔:略论农业产业化的支持体系[J].软科学,1998,1.42~44

[4]骆永菊:实现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十大支撑体系[J].河北学刊,2004,2.193~197

[5]刘金霞: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撑保障体系探讨[J].农村金融研究,1999,4.11~13

[6]徐知斌:完善海南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探讨[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1,4.4~7

[7]邓俊锋 温晓平 杨生斌:论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体系[J].山西农业科学(农业经济版),2001,6.19~20

[8]邓俊锋 赵敏娟: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的生成机制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35~37

[9]安增龙 姚增福 王乐玲:黑龙江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J].时代金融,2007,6.40~42

[10]宋 彤:对构筑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的思考[J].新疆金融,2003,11.50~53

[11]刘希宋 王赵德海: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J].商业研究,2002,6.143~145

[12]齐成喜 陈柳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5,8.43~46

[13]宋晓芹:论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制度扭曲和路径选择[J].金融领域,2007,2~3.36~37

[14]郭桂琳: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2.4~6

[15]朱湖根:新阶段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财政支持政策体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7,8.43~46

[16]吴 群 冯青松:资本支持体系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发展[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5.19~23

[17]黎翠梅:推动我省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支持问题研究[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15~16

[18]牛永东: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逐步完善[J].农村实用技术,2006,8.48

[19]冯尚春:建立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制度支持系统[J].农业技术经济,2001,3.50~53

[20]周洁红 柴彭颐:农业产业化与政府支持体系[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9,3.12~14

[21]王 宁 王雪梅 王 冕:论农业产业化的政府支持体系[J].四川财政,1996,8.34~37

[22]李 卓 马勇涛:论农业产业化的法律支持[J].辽宁农业科学,2005,(6).32~33

[23]刘 勇 江 华: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产业化法律体系探讨[J].南方农村,1998,4.24~25

[24]张方云 李岳云:试论建立农业产业化信息支持系统[J].农业经济问题,1998,11.38~39

[25]倪 杰 夏太寿:江苏省农业产业化信息支持系统的构建[J].经济师,2002,11.214~216

农业研究成果范文3

关键词:农业科技传播;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科学技术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推动力。要想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增收增效"促进,三农-发展,就必须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对农村及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30%~40%,与发达国家的65%~85%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农业科技传播是关键因素。

1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1)有效应用率低且呈地区性失衡。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矛盾突出,虽然农业科技成果产量较多,但应用于现实生产并获经济效益的成果屈指可数,主要是因农业科技成果在整体结构分布方面欠缺合理性,在生产前后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农业科技成果存在地区性不平衡现象,东部区域农业科技成果数量较多但低水平重复问题严重,而西部区域成果数量少,无法为农业改造工作提供有利技术支持。

(2)缺乏科学而完善的沟通传递机制。我国农业从业者非常多,且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农业科技成果必须要通过相应的形式走出实验室,投入到生产实践中,方便广大群众了解。在此过程中,文字形式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而多媒体形式则能够起到较好的宣传作用,有利于促进成果提供者和生产者交流以及深入沟通。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持有者"传播者及接受者尚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缺乏沟通传递机制,容易导致部分农业科技成果无法顺利应用至实践环节,没有形成与农业生产相适应的成果应用形式。

(3)传播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部分农业科技传播和推广者长时间在较为闭塞的基层环境工作,其知识结构相对陈旧,掌握科技信息较少,大多数推广人员受教育水平低。有数据表明,至2007年,编制范围内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中仅有45%左右的人员属大专以上学历,非专业人员占据的比例大于2/3。目前,很多农业推广人员在专业素质及专业技能方面有待提高,无法做到快速捕捉农业科技价值,且他们对于农业新型技术以及新型产业等没有形成良好的知识敏感度,不利于顺利开展农业科技传播工作,影响推广效果。

2优化农业科技传播的途径

(1)充分发挥传播学理论的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传播学繁荣发展,大家对农科科技传播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但研究内容主要是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得比较少。所以,借助传播学理论进一步分析农业科技传播实践工作,挖掘农业科技传播的主要制约因素,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提高实践工作效率和质量。

(2)不断构建高水平人才队伍。针对农业科技传播研究以及学科建设工作,必须不断构建高水平人才队伍,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保障。农业科技传播事业的顺利发展要求建立一支具备丰富传播学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的人才队伍,确保学科梯队在知识结构方面日渐趋于合理。针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以及建设,应明确学科带头人员,对农业科技传播的具体方向以及全局性"关键性领域中凸显其引领作用。此外,必须借助全日制教育及在职教育培训等不同途径,对农业科技传播研究人才进行全面培养,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传播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积极作用。

(3)构建先进而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我国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无法满足,三农-工作要求,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尚不完善,机制不够灵活,人才队伍不够稳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发展后劲方面有待增强。其次,农业科技企业以及专业协会"各种技术中介等均属于非政府组织,其发展速度有待加速,无法满足市场在服务方面越来越多元化的要求。所以,要强化农业科技传播工作,确保服务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互适应,确定政府部门的引领地位,坚持多方共建"机制灵活以及模式多样的服务体系,提高体系应用的快捷性以及高效性,促进其公益性及经营性的有效结合。

3结语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一是应用率低且呈地区性失衡;二是缺乏科学完善的沟通传递机制三是传播人员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有待提升。因此,必须要制定相应的解决途径,充分发挥传播学理论的积极作用,不断构建高水平人才队伍,构建先进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促进农业科技传播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家章"李思经#农业科技传播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应用

[2]#安徽农业科学

[3]顾君,邹远辉,王吉凤.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

[4].南方农业学报,

农业研究成果范文4

 前言

节水农业是指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从而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实现高效益产出的农业技术措施。节水技术的综合技术体系包含水资源、工程、农业、管理等多个环节:农业节水技术的合理利用,会提高地下水资源的利用率、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体系。由地下水、地面水、土壤水和经过净化处理的可利用废水构成了农用水资源。我们要采取多项工程措施合理开发利用农用水资源,如合理开发利用地上水和地下水技术、综合利用多水源技术和测试改造机井技术等。工程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其中灌溉工程节水技术是节水农业技术的主要技术,节水效果最显著的技术措施也是灌溉工程节水技术。喷灌技术、低压管道灌溉技术、微灌技术、膜上灌技术、渠道防渗技术和改进沟畦灌溉技术等都属于灌溉工程节水技术。

1 灌溉模式

农业节水技术体系。农业节水技术体系主要是制定了经营管理和工程管理制度,让各种管水组织得以建立健全,使计划用水,优化配水,合理征收水费等措施得以实施。农业节水技术体系主要包括蓄水保护墒情技术、适时本文由收集整理种植、栽培技术、秸秆或地膜覆盖保护墒情技术、化学药剂保护墒情及应用保水剂技术、选育抗旱节水作物品种及限量灌溉技术等。

1.1 喷灌技术

喷灌设备系统是由动力机、水源工程、各种管道、水泵、喷头及控制设备等组成。喷灌技术是利用专门的设备把水喷到田间,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水送到灌溉地段,喷洒器喷射出的细小的水滴在空中形成雾状散开,均匀地对灌溉地段进行灌溉。喷灌系统分为移动式、半固定式和固定式三种:移动式喷灌系统是指喷灌水源固定不动,其他所有部件都可以移动的喷灌设备系统。管片与水栓连接,除地面上的喷头和装有喷头的支管可以移动外,其他部分固定不动的喷灌系统统称为半固定式喷灌系统;固定式喷灌系统是指除喷头外,所有部件都固定不动,或者各组成部分都固定不动。

1.2 渠道防渗技术

我国大多利用渠道进行农田灌溉要输水,可是渠道防渗技术处理不好,渠道输水就会损失大量水资源,所以,渠道防渗水是节水灌溉的主要内容之一,此项技术措施一直被列入农田灌溉的重中之重。把渠道边土压实、用混凝土砌渠、渠道内铺塑料防止渗水等技术措施是渠道防渗几种方式。合理利用这些技术能有效地减少农田灌溉过程中因渠道渗水而损失水资源,提高农田水利的利用率,使作物充分得到灌溉,同时进行防渗处理的渠道还提高了抗冲击性能,增加输水能力。

2 存在问题

一是节水灌溉还没有完全普及。喷、滴灌等一些节水灌溉新技术和新设备在多数地区还是示范,只有大规模推广和大范围使用节水灌溉技术,才能获得丰产丰收。二是一些地区成形的工程设施监督激励机制缺乏,管理权限混乱,职责不清、使用不方便。三是资金投入馈乏,由于设入原因使一些灌溉工程修理跟不上而老化,从而影响灌溉作用,影响农田水利建设应发挥的作用。与此同时,一些新建设的节水灌溉工程因为配套资金往往不到位,使发展规模严重受限。四是在节水技术工程安排不合理,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相关的针对性,所以就不能获得节水工程的最大效益。

3 发展措施

3.1 合理安排农业节水

在以增产为目的的农业生产中,我们无节制地打多井、深井,并且盲目地扩大灌溉面积,这样做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型节水。因此,我们要统筹考虑农业节水的可持续性和宏观性。农业节水涉及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村经营方式及产业结构、还涉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种粮效益等诸多方面。所以,我们还要统筹考虑农业节水作业中遇到的层层困难,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完全的农业节水技术规程。

3.2 合理规划

区内拦蓄与区外引水系统是灌区利用地面水的主要方式,蒸发、出流与开采是其消耗的主要方式。所以要开采要适量,在冲积平原或河流的中下游,很难从外面引进水源,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就要发展井水喷灌,用井补渠;要是地下水严重不足,就得想尽一切办法减少用水并控制上游引水,同时加大当地储存水资源工程的建设,使农田水利基本事业健康发展。

3.3 加大力度

节水工程一次性投资较大,而大部分农民还不富裕,建设农业节水工程资金还是一个主要问题。所以,农业节水工作应归各级政府统一管理,统一建设,并给农民一定的优惠政策、扶持部分资金,把农业节水工程列入政府重要日程,让节水工程得以顺利发展,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3.4 搞好中低产田节水灌溉

在节水灌溉过程中,不能盲目引进,切忌搞不适合当地推广的“样板工程”。要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规划,选择适当的节水灌溉技术,特别注重中低产田的改造,扩大中低产田节水灌溉面积,向中低产田要效益。

农业研究成果范文5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政府主导机制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现代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要求做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因为该项工作是连接农业科研教育单位与农民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但由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过程复杂、转化环境的选择性和转化效用的迟延性等特点,致使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并不高,无法真正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进行细致分析,探索积极的解决策略。

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科技成果供需不平衡,内在发展动力不足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虽然总体数量较多,但尚未实现在数量和质量上与需求之间的配比――数量充足的农业科技成果要么质量不高,可转化性差,要么是需求大而成果数量不足,导致无法实现预期效益。加之现阶段农业科技成果多集中在种植业和产中环节,林畜牧业和渔业成果及产前和产后成果匮乏,导致农业科技成果总体结构的不合理,内在发展动力不足,难以形成良性的发展循环。

1.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受众素质不高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以家庭联产承包的分散经营方式为主,导致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用农业科技成果。再者,我国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农业技术教育和农技培训,对科学技术的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有限,对于新的农业科技成果顾虑也颇多,不敢轻易采纳应用,这都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贡献率较低。

1.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不健全

虽然有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但由于没有优化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成果转化及推广服务体系和配套完善的中介组织的促进,使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能较低。由于转化过程中政府的资金投入不足和管理滞后等原因,致使大批农业科技成果无法实现由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加之对农业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不利于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加大对农民利益的维护力度,因此无法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持续和稳步进行。

2 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分析

2.1 资源禀赋

资源禀赋是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首要基础保证。一个地区的农业相关资源的丰富程度,包括耕地面积大小、气候条件优劣、地理位置是否优越等因素,以及相关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充足,将直接影响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益。

2.2 政府作为

各级政府的政策体系,即对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应政策支持力度及对与农业相关企业和产业的扶持力度,都直接影响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效益。政府对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投入多寡、资金投向等安排都会成为刺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种动因。无论是从农民还是农业相关企业角度而言,都势必会导致结果呈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差异。

2.3 科研教育水平

与农业相关的科研教育水平也会影响到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益。产、学、研水平的提高和科研成果可转化性的增强会显著提高科技成果本身的质量,而农业相关教育的普及和农技培训都将大幅提升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受众的综合素质,进而为潜在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提供支持。

2.4 市场机制及配套的服务体系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机制以及市场中从事相关服务的中介组织的成熟和完善程度,对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市场机制和配套的服务体系健全,势必会形成良性循环。科研人员工作热情的提升,农民对于新的科技成果的积极利用,相关产业的发展顺畅以及大量资金的涌入,都会促成农业科技成果的积极转化,促进社会生产的进步。

3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益的对策

3.1 建立基于政府主导机制的发展模式

虽然有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模式有很多,但是如果在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较多,且其成果丰富的情况下,多数时候倾向于选择基于政府主导机制的发展模式。该模式利用政府设立,以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推广为主体的科研推广机构,主要从事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服务工作,实现跨部门、跨学科的联合开发应用。其基本特征是政府主导性、服务对象具有针对性、社会公益性和研发成果具有创新性。政府利用政策制定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的职能优势,更能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即时跟踪,促进成果的研发、应用、推广和创新,从而在根本上保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稳步发展。

3.2 提高科研教育水平,促进成果的有效转化

为了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数量、质量和普及的可行性,必须要提高农业科研水平。而为了保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效果,则必须要提升受众对成果的接受和利用能力。因此,可以尝试完善科研体制,鼓励大量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的科研成果提高产出。加强科研单位和农户以及农业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成果转化机制,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3.3 完善市场机制和配套的社会服务体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虽然能对某些行业实施调控,但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因此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必须完善与之配套的市场机制,努力加强国家农业推广机构的改革和建设工作,稳步提升农业推广人员素质,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市场,培育和发展各种民间农业推广组织,健全农业推广体系。这样可以营造出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外部环境,通过完善的技术交易市场和立法保护制度等平台,调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益的分配机制,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最终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积极和高效转化。

参考文献

[1] 屈晓娟,邵展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制约因素及转化模式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2013(6):33-36.

[2] 张伟.河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农业科技管理,

2013(5):81-84.

[3] 陈毛华,曹流俭.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12):3673-3674.

农业研究成果范文6

[基金项目]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9402203)

[通信作者] *萧伟,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E-mail:

[作者简介] 张亚非,硕士研究生,E-mail:

[摘要] 目的:应用近红外(NIR)光谱分析技术,建立热毒宁注射液产业化生产中萃取液浓缩过程绿原酸含量及固含量质量控制指标的快速定量分析方法,实时反映浓缩过程的状态,真正实现萃取液浓缩过程质量控制。方法:收集金青萃取液浓缩过程中样品,经过异常点剔除、光谱预处理和波段选择,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分别建立NIR光谱与绿原酸HPLC分析值和固含量之间的定量校正模型,并对未知样品进行预测。结果:绿原酸含量和固含量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 1,0.994 0,验证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 4,0.998 4,RMSEC分别为0.814 6,2.656 1,RMSEP分别为0.704 6,1.876 7,RSEP分别为6.01%,2.9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无损且准确可靠,可用于热毒宁注射液萃取液浓缩过程中绿原酸含量及固含量的快速监测。

[关键词] NIR光谱;热毒宁注射液;萃取;绿原酸;固含量

中药浓缩过程是中药生产的关键工艺过程之一,目前,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多数以比重值判定浓缩终点,缺乏对整个浓缩过程有效的指标性成分实时监测的手段,无法适应生产过程在线质量控制的需要[1],易造成不同批次浓缩液质量的不稳定,导致最终产品批次间的质量差异,因此,研究中药浓缩过程的在线质量控制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近红外(near-infrared,NIR)光谱技术具有样品处理简单、分析速度快、无需消耗试剂等优点,可实现中药生产过程的在线检测,用于实时监控中药实际生产过程的质量。目前,NIR光谱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中药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2-8]。

热毒宁注射液是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原国家二类新药,处方由3味药材组成。本研究首次将NIR光谱分析技术引进热毒宁注射液生产的萃取液浓缩过程,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该过程的定量校正模型,实现金青萃取液浓缩过程中绿原酸含量与固含量的快速检测,为实现热毒宁注射液金青萃取液浓缩过程的在线质量监控提供了可行性实验依据与技术保障。

1 材料

AOTF-NIR光谱仪(BRIMROSE USA),配套使用SNAP光谱采集软件和CAMO化学计量学软件;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AL104-TC电子天平(METTLER);立鹤牌电热恒温干燥箱(山东潍坊精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

金青萃取浓缩液来自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热毒宁注射液生产车间,绿原酸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753-200413,纯度>98%);甲醇(色谱纯,TEDIA;分析纯,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冰醋酸(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 方法

2.1 样品收集

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金青萃取液浓缩开始后,每隔15 min取样1次,剩余2 h时每隔10 min取样1次,最后1 h每隔5 min取样1次,对样品进行编号,并记录浓缩过程中温度和蒸气压,本实验取样6个批次,分别记为A,B,C,D,E,F批次,每批次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取样20个左右,共收集123个样品。

2.2 近红外光谱采集

对收集到的金青萃取液浓缩样品,在恒温水浴锅内加热至恒温(与实际生产浓缩温度保持一致)后,将近红外液体探头伸入样品液中采集样品的透射光谱,设定光谱扫描范围1 100~2 300 nm;波长增量2.0 nm;扫描次数300次;光程5 mm;检测方式为透射,每个样品采集3张光谱,取平均光谱值作为样品的近红外光谱。

2.3 固含量测定

量取10 mL上清液至已烘干至恒重的扁形瓶(X0),称重(X1),置烘箱105 ℃条件下烘干至恒重,计X2。固含量(mg・g-1)=(X2-X0)/(X1-X0)。

2.4 绿原酸含量测定

2.4.1 色谱条件 Kromasil C18 (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1%冰醋酸溶液(20∶80);进样量10 μL;流速1.0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327 nm。方法学考察符合定量分析要求。

2.4.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吸取1 mL 浓缩液,用50%甲醇稀释至预实验确定的相应倍数,摇匀,用0.45 μm滤膜滤过,即得。

2.5 光谱数据处理方法与模型性能评价指标

光谱异常点判别后,在适宜光谱预处理基础上,选择合适波段,PLS建立近红外光谱数据与绿原酸含量和固含量2个质量控制指标之间的定量校正模型。CAMO化学计量学软件预测残差平方和(PRESS)的最小值确定最佳主成分数,以相关系数R2,模型的校正集和验证集预测误差均方根(RMSEC,RMSEP)、验证集相对偏差(RSEP)来考察模型性能。

3 结果与讨论

3.1 质量控制指标测定数据

整体上,金青萃取液浓缩过程中固含量和绿原酸含量均随着浓缩过程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含量分布见表1。按照含量测定值分布范围,验证样品的含量范围需在校正集的含量范围之内,选择E批次所取样品作为验证集,其余样品作为校正集。

3.2 模型的建立

3.2.1 异常点剔除 实验过程中不可避免引入各种误差,如波长的漂移、操作误差、测量环境等的变化,可能导致样品光谱出现异常,从而引起模型精度的下降。本实验异常值的剔除分别采用三维空间分布值(influence)和线性相关性(correlation)这2个统计量来对照检验剔除,同时参考光谱杠杆值(leverage),经过异常值的剔除对模型进行优化。influence是指图1-A中的样品三维空间分布图,做定量分析的样品在主成分空间会因光谱性质的相似性而分布的相对集中,而离散在比较远的区域里的少数几个点就是异常值,如图1-A中B-4点。correlation是指图1-B的线性回归视图,图中横坐标是实测值,纵坐标是PLS回归计算过程中交互验证得出的预测值,图中大部分的样品点都分布在离回归线比较近的两侧,有些直接在回归线上,说明预测值与实测值很接近或一致,因此那些离回归线比较远的离散点就是异常值,如图1-B中的B-4点。leverage是指图1-C中的样品杠杆值,通常位于被测组分浓度或性质的均值处的样品杠杆值较小,位于被测组分浓度或性质范围两端的样品具有较大的杠杆值,但在图1-C中明显发现B-4样品的杠杆值远大于其他值,它有可能不代表被测样品的实际情况,故考虑其为异常值,该指标在模型优化时的作用不是太重要,只是作为辅助参考指标。3个指标同时锁定B-4为异常值,故在模型建立前将B-4样品剔除。

3.2.2 光谱预处理 所采集的光谱中不仅包含了样品中的有效信息,还包括由于外界环境的波动、随机噪音、样品背景干扰所产生的信息,因此在建模前需要对光谱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噪音,净化谱图信息,扩大有效信息,提高模型的精度和预测效果 [9]。本文比较了原始光谱及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分别与Savitzky-Golay(S-G)平滑结合等光谱预处理方法,以RSEP和R2的大小为依据来优选合适的预处理方法,不同预处理方法结果见表2,3。经过比较,发现绿原酸含量和固含量建模时均选用一阶微分+S-G组合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可以达到最优的结果。

3.2.3 波长的选择 尽管PLS可处理全谱信息,但建模包含大量的多余信息,因此有必要选择特定的波长范围,以消除无关干扰,缩短建模时间,提高模型精度。在1 300~1 600,1 800~2 250 nm处样品吸收强度存在差异性,且溶剂和样品的光谱图差异较大,见图2。本研究采用交互验证分别考察了这2个波段对所建绿原酸校正模型性能的影响,见表4。采用1 300~1 600 nm建模得到的绿原酸校正模型与其他的相比性能要好,且明显缩短了建模时间。从基团的近红外吸收特征角度分析,1 300~1 600 nm包含醇类和酚类的羟基伸缩振动的一级和二级倍频峰,而绿原酸属于酚酸类成分,故在此波段建模可以较好的反映绿原酸的吸收特性。

3.2.4 定量校正模型的建立 经过异常点的剔除,光谱预处理和波段选择,将A,B,D,E,F批样品作为模型的校正集,第C批样品作为模型的验证集,采用一阶微分和S-G平滑处理后,在1 300~1 600 nm应用PLS建立绿原酸的近红外定量校正模型,应用全波段建立固含量的定量模型,其中绿原酸含量和固含量的主因子数均为5,校正集样品的预测值和实际测得值的相关性图分别见图3,4,图中NIR的预测值接近实测值,绿原酸含量和固含量校正模型的R2分别为0.992 1,0.994 0,RMSEC分别为0.814 6,2.656 1,表明模型的预测值与标准对照方法分析值之间的相关性较好。

3.3 模型的验证

用所建立的模型对验证集的绿原酸含量和固含量进行预测,验证集绿原酸含量和固含量的线性相关性图分别见图5,6,图中NIR的预测值接近实测值,绿原酸含量和固含量校正模型的R2分别为0.994 4,0.998 4,RMSEP分别为0.704 6,1.876 7。金青萃取液浓缩过程中绿原酸含量和固含量预测趋势与实际测定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RSEP分别为6.01%,2.93%。能够满足中药实际生产过程中实时监控分析的精度要求。

3.4 重复性实验

为检验模型预测的重复性,对一未知样品的6次扫描光谱绿原酸含量和固含量进行预测,见表5,绿原酸含量和固含量6次预测结果的RSD分别为1.6%,1.1%,可见模型较为稳定可靠。

4 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热毒宁注射液金青萃取液浓缩过程中绿原酸含量和固含量2个质量控制指标的近红外快速质量监控方法,在模型建立过程中通过软件判定异常点,并对其进行剔除,增加模型的预测精度;通过原始图谱、对图谱进行一阶微分、二阶微分及微分后求导等处理后分别建模,并对模型的性能及预测效果进行对比,选择合适的预处理方法;对样品和溶剂的光谱图进行对比选择合适的建模波段,最终模型的预测结果较为理想,为将近红外过程分析技术引进热毒宁注射液金青萃取液浓缩过程在线质量监控提供了可行性实验依据及技术保障。实验所用样品均取自于企业不同时间段的实际生产过程,与在实验室制备的样品相比,样品更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

本研究建立的近红外过程分析在线质量监控技术,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无损且准确性高,有望推广应用于中成药浓缩过程中各质量控制指标的快速检测,为在线实时监控中药实际生产过程,保证最终成品质量的稳定均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延莹,张金巍,张培,等.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丹酚酸B纯化在线质控中的应用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220.

[2] Woo Y A, Kim H J, Ze K R, et al. Near-infrared(NIR)spectroscopy for the non-destructive and fast determination of geographical origin of Angelicae Gigantics Radix[J]. Pharm Biomed Anal, 2005, 36(5):955.

[3] Rager I, Roos G, Schmidt P C, et al. Rapid quantification of constituents in St. John′s wort extracts by NIR spectroscopy[J]. J Pharm Biomed Anal, 2008, 28(3/4):439.

[4] Wu Y, Sun S, Zhou Q, et al. Fourier transform mid-infrared (MIR) and near-infrared (NIR) spectroscopy for rapid quality assess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Honghua Oil [J]. J Pharm Biomed Anal, 2008, 46 (3):498

[5] 陈雪英,李页瑞,陈勇,等.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赤芍提取过程质量监控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1):1355.

[6] 白雁,刘建营,雷敬卫,等.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杞菊地黄丸的水分含量[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3,30(1):52.

[7] 王运丽,史新元,吴志生,等.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