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的优缺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居家养老的优缺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居家养老的优缺点

居家养老的优缺点范文1

【关键词】养老模式;老龄化;老年群体;养老需求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127-01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009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67亿,占总人口的12.5%,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1899万,占老年人口的11.4%。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达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中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1]。而且相对于其他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和地区,中国所走的将是世界前所未有的“在低收入阶段进入老龄化”的道路[2]。然而,何种养老模式适合我国国情、 何种养老模式才能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等问题接踵而来。因此,对我国养老模式现状及需求作进一步探讨十分必要。

1 我国养老模式现状

通过文献检索及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养老模式主要有三种,即家庭养老、社会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家庭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是两种较为传统的养老模式,三种养老模式各有优缺点,但结合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社区居家养老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最佳途径,是城市养老问题的重大战略选择[3]。

1.1 家庭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是一种环环相扣的养老模式。该模式以家庭为载体,自然实现保障功能,并完成保障的过程,这就是于1983年提出的家庭养老的“反馈模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莱因认为,家庭养老是我国未来20-30年的主要养老模式。但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现代化生活方式,特别是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开始步入老年阶段,养老方面出现了巨大的压力问题。调查显示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实际的生活质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1.2 社会机构养老模式 社会机构养老是以社会机构为养老地,依靠国家资助、社会资助、亲人资助或老年人自备的形式获得经济来源,由养老机构统一为老年人提供有偿或无偿的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以保障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养老模式。西方发达国家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机构养老也较为成熟,其优势在于服务专业化,老人能得到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老人休闲时间多,集体生活能排解孤独;减轻了子女负担。但这种模式在我国的发展仍存在问题,韦克难将问题归结为以下三点:第一,床位不足、设施不完善;第二,由于受传统观念的约束,老年人对养老院的服务等存有顾虑;第三,有些养老院的收费偏高,不适合所有普通工薪阶层[4]。如果能将这些问题解决,机构养老无论对于老人还是子女而言都是好事。虽然现在很多老年人及其子女都还未从陈旧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家庭养老模式仍是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并将持续很长时间,但最终将会被社会机构养老所替代[5]。

1.3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社区养老”最早出现在英国,之后西方国家纷纷效仿,并将此模式定义为由家人、志愿者和专门护理人员共同承担的一项任务。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原则是“以人为本、依托社区、互助而助”,并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出发,将社区照顾模式分为社区居家照顾和社区养老机构照顾两个子系统,其核心就是为老年人提供完善的服务[6]。虽然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符合我国国情,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法律法规不健全、资金缺乏、服务机构设施不完善等。要解决以上问题,就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拓宽资金渠道、完善服务设施特别是医疗保障设施,同时要成立专业的人员和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家庭养老的专业化建设奠定基础[7]。

2 我国不同老年群体养老需求

老年人作为一个群体具有一定共性,但因家庭结构、年龄、收入、职业、性别、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养老方面具有不同需求,因此有必要结合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不同老年群体养老需求的侧重点,从而提高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前瞻性、针对性与有效性。

2.1 空巢、孤寡和独居老年群体的需求 空巢老人是子女不在身边居住的老人,孤寡老人是没有法定赡养人或扶养人、无劳动能力或经济来源的老人,独居老人是子女离家并丧偶的老人。这类老人一般经济不能完全自立,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生活自理能力一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其养老服务需求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照料服务、亲情慰藉和健康保健护理服务,通过为其建立健康档案,了解老人们的日常起居和健康状况,提供恰当的护理服务以满足其身心需求。

2.2 高龄老人群体的需求 高龄老年群体是指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其养老服务需求主要包括医疗应急呼叫服务、健康保健护理服务、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和亲情慰藉等。

2.3 独生子女老年群体的需求 独生子女老年群体是指只有一个子女的老年人,这类老年人目前占城市老年总人数的49%,并持续增加。养老服务需求除了生活照料之外,主要是精神文化需求,因其子女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陪伴老人,导致老人的内心孤独感和烦躁。因此针对此群体应重点提供精神文化类服务,如提供心理健康咨询、组织相关娱乐活动等,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2.4 候鸟式家庭老年群体的需求 候鸟式家庭老年群体是指在异地养老的老人,他们或者以度假的形式变换于多个地方养老或者往返于自住地和子女居住地等。这个群体的老人经济收入一般有保障,健康状况较好,心理适应能力强,归属感较好。其养老服务需求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保健护理服务、健康信息服务和精神文化类服务。

2.5 进城老人群体的需求 进城老人群体主要是进城务工老年人和跟随进城务工子女居住的老年人,经济水平一般较低,文化水平不高,社会归属感一般或较差。其养老服务需求主要包括医疗需求、家庭和邻里亲情的照顾以及法律援助。

综上所述,我国老人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物质生活需求、日常生活照料需求、健康保健需求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通过对不同老年群体养老需求的分析,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应大力开展和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及社区养老服务系统,以满足老年群体多方面的需求,从而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胡秀英.老年护理手册[M].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1-29.

[2] 孟艳春.中国养老模式优化探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0,9,32(9):56-58.

[3] 莫邦豪、熊跃根.高龄化进程中城市老年人的社区照顾:论家庭、社区和政府的联结[J].香港老年学报,1998,12(2):12-14.

[4] 韦克难.论我国社区照顾养老的必然性及其中国化[J].天府新论,2007,(1):102-105.

[5] 陈赛全.中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0,(3):30-36.

[6] 徐祖荣.城市社区照顾模式研究[J].人口学刊,2008,(1):49-53.

[7] 邓娟.社区养老--新型养老模式的构建[J].当代经济,2011,(21):30-32.

作者简介:

彭德忠,男,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和中医养生康复.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