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酒吧文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酒吧文化论文范文1
那么,为什么在八十年代大谈后现代幽灵,如今又大谈现代性幽灵,其内在学理何在呢?在杰姆逊看来,处于后现代后殖民时期的人们已经无法逃离“晚期资本主义的引力场”。他得为这个破碎的、日益多极、多元化的世界提供一种总体理论分析模式,一个历史把握的基本方法。这样,他就觉得自己倡导的“全球叙事”比自由主义叙事、市场的叙事或其它的政治叙事,更具有当代有效性。
但杰姆逊所谓的现代性叙事的分析模式可以说仍然是后现代性的,只是后现代性这个词太理论化,还不够普及而已。他区分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时谈到了现代性是一种不完整的部分的完成,是反映了现代这一历史情景的一整套问题和答案,后现代性则可以说一种农业的工业化和无意识理论领域的殖民化和商业化。
在我看来,杰姆逊开始区分第三世界的前现代农业社会的彻底毁灭和第二世界的不充分现代性丧失了权力话语的状况。这位认同全球话语权力结构的学者,尽管曾经同情过第三世界,但还是终于将立场移到了西方中心主义上,认为只有第一世界即西方世界才可以在无意识领域广泛传播他们的殖民话语意识,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只能无条件地被动接受。我怀疑的是:他所说的“后现代的成就”果真如此吗?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杰姆逊以当今世界舍我其谁的学术大师的嘲讽口气训导沪上学人,并在后现代这个充满差异性的时代中,拒绝其他国家其他文化做出自己的自由选择,其的基本策略是,不同意区分信息革命、全球化自由市场意义上的现代性和令人厌恶的老现代性,只因为他认为这种区分毫无意义。
他在对第二世界、第三世界国家选择自己发展的道路做出的嘲讽,使我真正感到阐释中国或者发现东方不能靠任何“他者”。因为杰姆逊明确提出,仅仅用替换性的现代性方案或现代性不同道路的说法是不可取的,起码有一种标准化、霸权式的英美模式的现代性,还有一些“低贱者”的位置,可以根据自己的文化塑造一种不同的现代性。他讥讽地说,有拉丁美洲的现代性、印度式的现代性、非洲式的现代性等等,还有希腊正教或东正教式的现代性、儒家现代性,那么现代性的数目就可以和汤因比所列的宗教一样多。因为在他的心中,全球的现代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现代性只有一种——欧美霸权式的现代性。这一说法委实令人惊讶!其实在我看来,每个国家都有选择自己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可能性,中国的现代性与西方中心模式的差异是明显的,它也可能不同于日本、韩国、东南亚,或者中东、印度的现代性。杰姆逊认为这种多种多样的现代性都是毫无道理的,只能臣服于标准化、霸权主义的英美模式的现代性,这里隐含的文化霸权问题绝非可以轻轻放过的。
我再重新翻阅这位奔走于东西方的教授的著作时发现,其实他的观点一直是西方中心的——后现代状况是一种文化的根本断裂,过去所拥有的经验(前现代经验和现代经验)在当代业已失效,多国资本的新扩张最后完成了对前资本主义飞地的渗透和殖民化,人们面对的世界是一个非道德化的、令人压抑的、前所未有的新全球技术空间。文化艺术在错位中不断生产着文化话语。这种说法之所以中国学者视而不见,只是由于杰姆逊对中国文本的解读使本土学者误以为“文化白求恩”来到了中国。如今,我们可以在此清醒地听他的东方主义布道:“我们忽视了现代性的另一个根本意义,这就是全世界范围里的资本主义本身。(案:请注意,全世界范围里)资本主义全球化在资本主义体系的第三或晚期阶段带来的标准化图景给一切文化多样性的虔诚希望打上了一个大问号,因为未来的世界正被一个普遍的市场秩序殖民化。”在讲演结尾的这一垄断语式的说法,表明了杰姆逊的新世纪立场。
酒吧文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色彩 视觉感受 心理尺度 酒吧环境
前言
色彩作为酒吧空间氛围营造的主要媒介与形式之一,对其属性与审美法则的研究有着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论文通过对色彩心理学中色彩的感情、色彩的联想、以及色彩的性格对人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参考了色彩在情感语言方面的积极作用,结合酒吧文化,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分类归纳总结,为色彩在酒吧空间的设计找到理论支持,并为将来在酒吧空间设计中更好的发挥色彩的作用提供有益的帮助。论文主要采用比较分类法、文献综述法,并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结合相关图片和表格,以简洁明了的方式提供出适合用户自身需要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可以广泛借鉴的色彩搭配方案。
1 酒吧的格调与氛围营造
酒吧为浮躁、烦闷的现代生活开启了一扇窗户,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暂时“放松与自由”的归属空间。酒吧不只是可以喝酒和跳舞的功能性空间,更是“风格”空间、“氛围”空间。酒吧设计具有各种不同的格调:
1.1回归自然的格调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类被自己制造的产品包围,生活在一种人造的环境中:玻璃与水泥混凝土组合的标准住宅,车水马龙的交通,用现代电子仪器控制的工厂和办公室,紧张单调的工作节奏,这一切都使人容易产生疲劳,心理产生不平衡感,这使人们缺乏最需要的东西:情感。而回归自然风格的酒吧,就是赋予人们以人情味。
1.2传统欧式的格调
传统欧式酒吧中,古典的造型元素的使用使人们透视出敬畏的情绪,以及给人以豪华、绅士的身份。在此类酒吧的设计中使用古典欧洲传统纹样进行装饰并且利用木材的厚重感形成沉稳的色彩格调,使用凝重精致的室内装饰,贵重的摆设来营造庄重、优雅、宁静的酒吧空间氛围。
1.3突出现代感的格调
酒吧就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它会随着人们观念文化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从而产生不同的心理和情感上的改变,富有现代感的酒吧是酒吧空间中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在材料使用上,现代感的酒吧大胆使用现代科技成果与新材料,利用色彩、形态、肌理、材料进行对比,以高洁的设计元素来处理空间形态造型,在家具的选用上以前卫、现代、流行的家具为主,追求现代装饰工艺技术手段的结合,营造“酷”的形象。
2 色彩在酒吧空间中的氛围营造
2.1色彩中冷、暖色调在酒吧空间中的氛围营造
人在不同时间的感情、情绪都各不相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也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为了符合不同人的情绪需求,酒吧设计就要营造不同的氛围,而色彩的冷暖色调对酒吧空间的氛围营造具有极大的影响。
人们泡酒吧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些人是为了能够发泄内心的痛苦,酒吧在设计方面就必须营造活跃热情的气氛,而色彩中暖色就可以很好的营造出酒吧中的这种氛围。而有的人泡酒吧的目的就是寻找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宁静空间。酒吧就必须通过各种方法去营造那样一种氛围。色彩中的冷色调就可以很好的营造出清雅、纯洁、宁静的氛围。
2.2 色彩在灯光作用下对酒吧空间中的氛围营造
酒吧的灯光可以为酒吧营造不同的动感,而灯光下不同气氛与效果的营造,都会受到不同的色彩影响。灯光在色彩的影响下才可以营造出各种各样的氛围,而色彩在灯光的作用下才能更好的发挥色彩的魅力,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色彩与灯光充分的结合才能产生令人神往的氛围,营造出我们想要的各种气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灯光与色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完美结合。宫灯、射灯、满天星等气氛灯现在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商业和娱乐性场所,酒吧通过这些缤纷多彩的灯来营造五颜六色的酒吧氛围。正确的进行酒吧空间灯光色彩设计可以成为其室内装饰气氛的催化剂,营造出泡吧者所期望的情调和氛围,取得最动人的效果。
2.3 色彩中的主题色与辅助色对酒吧空间的氛围营造
各种不同风格的酒吧会有各种不同的氛围,而每个不同风格、格调的酒吧都会有各种不同的主题,如足球酒吧、篮球酒吧、音乐酒吧等。要确定酒吧的主题就必须要考虑到色彩,色彩中的主题色与辅助色往往能够决定一个酒吧风格的主题,能够影响酒吧的氛围。
利用主题色与辅助色的合理搭配来制造不同的气氛也是酒吧设计的重要元素。
3 酒吧空间色彩运用的基本原则
酒吧空间色彩运用与氛围的营造首先要符合空间构图需求,其次形式与色彩要服从功能,在满足消费者各种需求的基础上考虑色彩对人视觉舒适度造成的影响,利用室内色彩改善空间效果,力图营造健康、舒适的酒吧灯光色彩环境。同时酒吧空间色彩的设计应用也要充分考虑酒吧建筑的周边环境与消费者对色彩的审美习惯,因此在设计中要注意民族、地区和气候条件等。最后在具体酒吧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光对色的影响,来营造合适的空间氛围。
结 语
酒吧的表情一如它的内涵,在静谧与喧嚣、粗犷与细腻、摇滚与古典等个性间寻求着平衡。通过了解色彩的概念及意义和酒吧的来源及定义,并根据酒吧的不同风格,结合酒吧空间色彩运用的基本原则,来营造出适合特定格调的酒吧氛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材料的不断出新,今后色彩还会在与新型材料的搭配方面为酒吧空间营造出更为痴迷和新颖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Bethan Ryder:《酒吧与俱乐部设计》,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 英〕吉尔-恩特威斯尔:《艺术照明与空间环境酒吧与餐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美〕罗克波特出版公司编,《室内色彩艺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美〕保罗-芝兰斯基、玛丽-帕特-费希尔著,《色彩概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简介:
酒吧文化论文范文3
德国啤酒能享誉全球,成为啤酒中的贵族,这还要归功于一位大人物,他就是四百多年前巴伐利亚公国的威廉四世大公,在那个粮食供应还不充足的年代,豪饮啤酒成了一种罪过,因为当时啤酒的原料与面包冲突,为了保证小麦与黑麦的供应量,制造老百姓消费得起的平价面包,大公禁令禁止使用这两种谷物来酿造啤酒,而只能用水,大麦与啤酒花。这本来为了保证市民温饱的法令最后间接促成了最纯净的德国啤酒诞生。
当然,时至今日,温饱已经不是德国人需要担忧的问题了,纯啤酒令悄悄地被另一项法律所替代,新的法律允许啤酒添加酵母,小麦芽和蔗糖,所以其实德国啤酒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纯粹了,当然新的法律又造就了新的工艺和口味,品性严谨的德国人依旧秉持着纯啤酒令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桶啤酒。
既然来到德国学习,就必须把啤酒这一课好好攻克下来,除了在大时大节约上三五知己到酒吧畅饮之外,还应该学习一下德国啤酒的分类与历史,回来才有谈资跟小伙伴们炫耀,哥在德国可是吸收了不少天地精华啊。
以下就来看看德国啤酒的大致分类吧。
麦啤(Wheat Beer)
使用大量去掉麦芽的小麦酿造的啤酒才能称作德国麦啤,最常见的两个种类是依据比利时工艺制作的Witbier和德国工艺制作的Weissbier。Witbier会将特别的香料,如芫荽、橙子皮等添加到啤酒中,目前市场中的福佳白啤酒与奥斯丁啤酒就是应用这种传统工艺的。Weissbier是纯啤酒令下的特殊产物,德国Weissbier虽被归类为White Beer,但它颜色并不浅,而只因为Wheat与White有相同的词根。德国麦啤在西部和北部被称为Weizen,在巴伐利亚州则被唤Wei?bier,Hefeweizen是未经过滤的啤酒的名字(Hefe这个前缀在德文中有酵母的意思),而经过过滤的Hefeweizen就成了Kristallweizen(Kristall在德文中的意思是水晶)。
淡啤酒(Pale Beer)
淡啤酒是一种使用浅色麦芽经过暖发酵加工的啤酒,首次出现是在1703年,因为用焦炭烘焙而成的小麦酿造,所以颜色特别浅,苦味却要比一般啤酒重。淡啤酒根据发酵方式可分为爱尔(Pale Ale)啤酒和拉格啤酒(Pale Lager)。拉格啤酒的名字是来源于德国的,意思是窖藏啤酒,它采用桶底发酵的酵母菌发酵而成,发酵后需要低温保存数月方可以饮用。
黑啤酒(Dark Beer)
并不是所有黑啤尝起来都像它看起来一般醇厚,苦,或酒精度重,黑啤酒之所以黑,是因为加入了烘烤过的谷物或麦芽,而其量可以是很少的,所以不同的黑啤酒都有各自不同的风味。黑啤在德国被称作Schwarzbier ,此酒采用底层发酵法,能散发出有浓烈的巧克力香气。黑啤酒拥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的同时,也含有很高的热量,因此已经整天被国外高脂重口食物困扰的同学们,不宜再经常饮用。
谈完啤酒,我们再顺道了解一下啤酒节吧。德国最大的啤酒节举行在9月底的巴伐利亚中心慕尼黑,为期16-18日。自从1810年,为庆祝巴伐利亚王储路德维希与路易斯公主结婚而向平民免费派发饭菜与饮料后,这个日子被人们记住,它逐步发展成一个全民参与的节日,并慢慢演变为后来的啤酒节。到了现在,参与啤酒节的不仅只有慕尼黑的居民了,而是来自世界各地向往啤酒文化的游客。
酒吧文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游客凝视 旅游符号 历史街区 什刹海
一、引言
游客旅游的目的是离开自己的惯常生活地,去寻找差异、愉悦、解脱、怀旧或者刺激,他们通过“凝视”旅游地的人、物和事象去体验,完成旅游“朝圣”[1]的“人生仪礼”。“凝视”也是一种权力,游客通过这种权力途径和权力行为参与到旅游地的社会性建构当中。“游客凝视”主要关注将游客作为主体的建构行为和建构影响。本文以什刹海历史街区作为游客凝视的场域,基于游客体验视角,研究同一凝视主体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符号的凝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和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二、凝视研究
20世纪60年代末,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提出了“凝视”的概念,凝视作为一种目光投射,是主体施予客体的作用力,象征着一种权力关系,不仅是一种压制,也是一种生产[2]。在此基础上,1990年,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John Urry)提出了“游客凝视(tourist gaze)”[2]的概念,并迅速发展成为旅游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工具。诸多旅游人类学家不断地运用这一概念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对凝视理论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提出新的理论建设,提出“反向凝视(reverse gaze)”、“当地人凝视(local gaze)”等概念,试图将凝视权力从游客对旅游地居民的单向度研究转向双向权力施加,确认居民在旅游中的作用,强调旅游地居民在旅游的社会性建构中的能动性。后来有学者尝试以“旅游凝视(tourism gaze)”建构包含更多元化的利益主体的凝视研究[3],主张考虑游客间凝视、旅游掮客的作用、隐形凝视(主要指反思性的自我凝视)的作用,并提出诸凝视主客体之间是双向互动的,是互为主客体的,凝视的路径、重点及其发生的作用还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时的政治社会文化语境而变化。“凝视”是个隐喻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游客通过目光施加的行为力量,还包括表情、动作、口头表达等多元化的方式,将旅游动机、旅游诉求、旅游体验融合并表达出来,向旅游地、当地居民施加影响。程与米勒(Cheong&Miller)将旅游目的地的利益主体分为游客、居民和掮客(包括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学者、媒体人员、旅行社及其他旅游经营者、从业者等)三类[4],把旅游研究的关注对象从游客与旅游地居民的二元对立中解放出来。北京师范大学代改珍在其博士论文《都市民俗旅游资源的再生产——以北京什刹海胡同游为例》中提出旅游过程中“交互凝视(interactive gaze)”概念,这一概念在认识到旅游过程中权力主体的复杂多元化的基础上,将旅游生产所涉及到的主体全部纳入考察范畴,强调主体间的交叉互动,揣测、试探、协商、斗争、妥协、合作等,包括异质性主体作为群体的交互关系,主体内部个体的个性化权力态度及其行为,个体化的权力向度与群体的权力向度并不总是一致的;异质性主体在旅游场域中因掌握资源的差异,其权力位点不同,权力行为施加的时机和环节也就不同,权力地位也不对等,使得主体之间以及主体内部各个体之间的权力不均质化,且在共同的场域内共同施加权力行为,相互之间产生影响。
厄里认为是凝视是旅游体验的核心,在旅游者的目光的凝视之下,一切景观都被赋予了符号的意义,一切景观都变成了文化景观[5]。谢彦君、彭丹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学界对于旅游体验和旅游符号研究的成果,从游客的角度出发深度分析了符号解读的过程、影响因素及结果[6,7]。杨振之等运用符号学理论对旅游活动和旅游开发的全过程进行全面审视,指出符号化旅游是解决旅游“符号化”的一把钥匙[8]。白凯等将旅游目的地形象视为典型的标志化符号,认为人们总是通过旅游目的地的图像符号和语言符号认知旅游目的地的客观存在特性[9]。
三、什刹海历史街区游客体验调查分析
1.什刹海旅游发展状况
什刹海是北京城享有盛名的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景区由前海、后海、西海水域、沿岸名胜古迹和民居民俗生活组成。什刹海是京城内老北京风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什刹海,元代名海子,为一宽而长的水面,明初缩小,后逐渐形成西海﹑后海﹑前海,三海水道相通。自清代起就成为游乐消夏之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将什刹海地区列为重点保护的二十五片历史街区之一。
什刹海旅游业发展起源于什刹海胡同游,什刹海胡同游发起于1994年,到2000年前后,一直都是以徐勇为首的北京胡同游览公司在独家经营,每年接待15万人次左右,呈现以国外游客为主,国内游客为辅的特征。2000年以后,什刹海地区的国内游客数量迅猛增长,逐渐发展成为以国内游客为主,国外游客为辅的态势。2008年5月,西城区政府成立了特许经营办公室,对什刹海的胡同游进行特许经营,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几家有实力、有经验的公司进行规范化的特许经营,目前共有9家公司,共300辆三轮车共同经营什刹海胡同游旅游项目。目前什刹海地区已发展成为AAAA级旅游景区,策划了“逛海子、食滋味、居品味、行趣味、荡韵味、淘风味”等一系列旅游活动项目。
2.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本文采用便利抽样调查的方法,针对国内游客,于2013年10月上旬与中旬集中进行,调研地点主要是在什刹海历史街区,分散在烟袋斜街、荷花市场、酒吧街和金丝套保护区胡同(奥运人家)。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1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2.3%。
游客的人口学统计特征。运用SPSS18.0软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的被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统计特征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就被调查游客的性别来看,男女比例为54.7:45.3,男性游客的数量稍多于女性游客数量。被调查对象以中青年游客为主,24-44岁的游客占总调研对象的63.8%。就月收入水平来看,月收入在2500-5000元的游客最多,占总体游客量的41.7%,其次是月收入水平为5000-10000元之间,占总体的32.6%,月收入水平低于2500元或者高于10000元的游客相对较少。就受教育水平来看,绝大多数的游客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总体游客量的80.7%。就职业差异来看,专业文教技术人员的游客数量最多,占总体的33.8%,其次是学生群体,接下来就是企事业管理人员和服务销售商务人员,分别占总体游客量的13.4%和11.5%。就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绝大多数的游客是来自外省的,占总体游客量的81.2%,其次是北京市其他地方的游客,占总体的14.6%,而老城区的游客占总体游客量比重最小,为4.2%,游客量随着客源市场空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呈现出一种距离递增效应。
就出游目的而言,大多数的游客来什刹海历史街区旅游是为了感受老北京文化,其次是来此观光和看风景,休闲泡吧会友的游客相对较少,购物的游客最少。约有四分之一的游客来什刹海历史街区观光看风景的同时,感受老北京的传统民俗文化。少数游客来此休闲泡吧会友的同时,感受老北京的传统民俗文化。根据出游目的的差异,可以将什刹海历史街区的游客分为文化型游客、观光型游客和休闲型游客。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外地游客来什刹海,多是为了感受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而对本地游客而言,则是来此放松休闲的,以观光看风景为主。
因此,目前什刹海历史街区的国内游客中,以中青年、受教育水平较高、中等收入者为主的外地游客占了绝大部分;在职业上,文教技术人员和学生是比较突出的两大类群体;外地游客与本地游客的出游目的具有显著差异,外地游客以感受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为主,本地游客则以放松休闲,观光看风景为主。
游客体验中的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体验主要体现在胡同、四合院、恭王府、三轮车、老字号和银锭桥等。相对而言,游客对酒吧和寺庙等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感知不显著。值得注意的是,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整体空间氛围的感知相对高于酒吧和寺庙,说明什刹海历史街区整体空间布局和环境氛围也是一种旅游景观符号,对广大游客产生旅游吸引力。
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不同的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体验也是存在差异的,由下表可以看出,游客对胡同、四合院、恭王府、三轮车和老字号这几个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感知最为显著,验证了孙九霞的研究观点,即游客凝视具有选择性,民俗村内,游客凝视只是带走“他所希望看到”的那一部分民族符号[10]。正如厄里所言,旅游凝视不仅是一种视觉体验,同时也包含了其他感官体验,如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等[11]。问卷调查发现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体验中的“老字号”的体验,既是一种视觉体验,更是一种嗅觉体验和味觉体验。很多游客到什刹海,尤其是到烟袋斜街,都会品尝中华老字号烤肉季的烤肉。游客感知体验到的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是什刹海的标志性景观,它们是老北京历史遗留的产物,同时也是典型的被什刹海胡同游的旅游经销商大肆宣传的旅游符号。厄里认为存在两种特别的旅游凝视方式,即浪漫的旅游凝视和集体的旅游凝视。浪漫的旅游凝视包括被看作欣赏原汁原味的自然美景,集体的旅游凝视则包括大量的人群的参与,正是多数人的交互作用建构起旅游的氛围。因此,从游客体验视角来看,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凝视是一种集体凝视。
旅游凝视是旅游文化研究的重要核心概念,凝视是旅游者主体的行为,旅游者类型的差异影响旅游凝视的内容[12]。统计分析发现,整体上来看,文化型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感知体验要显著高于观光型游客和休闲型游客;具体而言,在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中,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的胡同的感知最显著,其次是四合院,再是三轮车、老字号和银锭桥等旅游符号。基于游客对旅游符号胡同的感知最为显著,进一步分析游客对什刹海胡同的体验。分析结果表明,30%的游客认为什刹海胡同比较古朴宁静,36.5%的游客认为什刹海胡同承载了很多老北京故事,而14.5%的游客认为什刹海胡同缺乏生活味道,16%的游客认为什刹海胡同都是游客,剩下3%的游客则对什刹海胡同没什么感觉。相对而言,游客对旅游符号酒吧的感知并不显著,但是大多数游客对这里的酒吧还是比较喜欢的,认为酒吧建筑风格和装饰特色较为古朴,具有怀旧感,并且酒吧分布在前海和后海沿街,濒临什刹海,酒吧的视野空间和环境较好。
旅游凝视的功能在于空间的建构。旅游地在旅游者的凝视下被消费,旅游者凝视引起旅游地文化向“舞台化”、“表演化”方向发展,使得旅游地在时间和空间上被建构,最终发展成为一个与传统生活状态存在巨大差异的地方[13]。什刹海历史街区酒吧街的建立就是旅游凝视的结果,是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自我的现代性表述与主动建构的产物。
“游客凝视”不是一种孤立现象,也不是一种单纯的旅游现象。事实上,激发这种游客凝视消费活动的东西,已经变成了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工程[14]。进一步地统计分析发现在被调查游客中,39.9%游客认为什刹海历史街区能够代表传统老北京文化,来此旅游,他们能够较多感觉到传统老北京文化;17.4%游客能够深刻感受到老北京文化;37.1%游客在这里能够感觉到一点点传统老北京文化,5.6%游客则没有感觉。就不同区域差异而言,外地游客与本地游客对在什刹海能否感受到传统老北京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大多数的外地游客认为什刹海能够代表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就外地游客而言,不同的外地游客体验差异较为显著,约35%的外地游客认为什刹海历史街区比较能够代表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30%的外地游客则持相反的观点。就游客类型而言,文化型游客和观光型游客认为在什刹海历史街区比较能够体验到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而休闲型游客的感知体验则不相同。
游客体验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元素之间协调性。进一步分析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元素之间协调性的感知体验,结果显示,7.5%的游客认为这些旅游符号元素之间非常协调的,46.9%的游客认为它们之间是比较协调的,33.3%的游客对此持中立的态度,12.2%的游客认为它们之间不协调。总体上游客认为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元素之间是比较协调的。尽管酒吧是外来文化符号,但是什刹海前海和后海沿岸的酒吧整体外部建筑和装饰风格与周边地区相和谐。
游客体验什刹海历史街区传承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途径。从游客体验的视角来分析什刹海历史街区传承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途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游客认为首先是留住居住于此的老北京人,其次是增加一些具有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参与性活动,第三是增加一些能够代表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文化表演。
游客对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体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发现,除了什刹海历史街区以外,游客认为能够代表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地区主要有故宫、前门大栅栏、天安门和南锣鼓巷。调研结果表明,这些能够代表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地方的整体建筑风格都与什刹海历史街区类似。
四、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的凝视分析
文章从游客体验的视角,分析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凝视。研究结果显示:
1.游客凝视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元素主要有胡同、四合院、恭王府、三轮车、老字号、银锭桥、酒吧和寺庙等
相对而言,游客对旅游符号胡同、四合院、恭王府、三轮车、老字号和银锭桥的感知体验要显著高于非酒吧和寺庙的感知体验。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被作为旅游资源,在复杂多元的生产主体的交互凝视下不断地再生产;其再生产是文化符号的解码、抽绎、再编码、重新结构与展演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内化为传统民俗文化的本真性;都市民俗文化传统经过旅游途径的再生产,在生产主体的交互凝视下被符号性地构建,呈现出来的已经不是“无旅游参与式”的传统本身,而是被客体化(把传统当作可以操作的对象)、被碎裂、叠拼的面向展演的传统,是各种内在的、外来的文化符号元素融合而成,呈现出“嵌合体化”的状态,游客凝视体验的是建构出来的民俗文化“奇美拉”。正如万建中教授所说,外来生产者会根据需求将民俗变成“权力资源”而加以利用,而民俗对于民众的规范力量是融入生活 。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符号“胡同”、“四合院”等的凝视就是什刹海胡同游经营者根据游客的需求将这里的传统民俗变成“权力资源”加以利用的,而“胡同”、“四合院”是当地居民生活的载体,融入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之中,是老北京“活着的历史博物馆”。
2.游客类型的差异影响游客凝视的内容
文化型游客和观光型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感知体验要显著高于休闲型游客,其中文化型游客的感知体验最显著。说明在交互凝视过程中,作为同一凝视主体的游客之间对同一凝视客体的权力态度和权力向度差异,即凝视主体游客之间权力非均质化,在共同的凝视场域什刹海历史街区对传统民俗文化符号共同施加权力行为。
3.游客凝视一项综合性的文化工程
游客凝视是一种权力,游客通过这种权力途径和权力行为参与到旅游地的社会性建构当中。游客凝视主要关注将游客作为主体的建构行为和建构影响。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传承了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基于游客感知体验和凝视的视角,其传承的首要途径是留住居住于此的老北京人,其次是增加一些具有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参与性活动,第三是增加一些能够代表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文化表演。
4.游客对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感知体验
除了什刹海历史街区外,还有故宫、前门大栅栏、天安门和南锣鼓巷等。这些能够代表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地方的整体建筑风格都与什刹海历史街区类似。
五、游客凝视对于历史街区旅游开发的影响
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是依托什刹海地区的古朴的建筑风格和整体的空间建筑布局。什刹海胡同是老北京活的历史博物馆,是广大中外游客了解老北京,理解新北京的重要方式。什刹海地区也是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因此,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保护对其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 历史街区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注重多权力主体的共同参与
旅游凝视处于一种涉及多个权力主体共同参与的交互式凝视的环境中,游客凝视的对象旅游产品是不断再生产的产物,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注意旅游凝视中权力主体游客的凝视。旅游凝视是一种交互式行为,不仅需要研究游客本身,也要研究东道主、游客与东道主之间互动的过程[15]。什刹海历史街区旅游发展过程中,作为东道主的当地社区居民是重要的权力主体之一,他们对该地传统民俗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再生产产生作用,因此,在什刹海历史街区旅游开发中,注重多元权力主体的交互凝视,尤其是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
2. 历史街区旅游开发过程中,遵循当地传统民俗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性
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发展要遵循传统民俗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即解码、抽绎、再编码、重新结构与展演的动态过程,并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注重对传统民俗文化原真性的保护。
参考文献:
[1](美)Nelson Graburn.人类学与旅游时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刘丹萍.旅游凝视:从福柯到厄里[J].旅游学刊,2007,22(6):91-95.
[3]吴茂英.旅游凝视:评述与展望[J].旅游学刊,2002,27(3):107-112.
[4]Cheong S-M, Miller M L, Power and tourism: A Foucauldian Observation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0, 27(2):371-390.
[5]邓小艳.符号消费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路径选择[J].广西社会科学. 2010,(4):38-41.
[6]谢彦君,彭丹.旅游、旅游体验和符号--对相关研究的一个评述[J].旅游科学, 2005,19(6):1-6.
[7]彭丹.论旅游体验中的符号及其解读[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5.
[8]杨振之,邹积艺.旅游的“符号化”与符号化旅游——对旅游及旅游开发的符号学审视[J].旅游学刊,2006,21(2):75-79.
[9]白凯,孙天宇,谢雪梅.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符号隐喻关联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资源科学,2008,30(8):1184-1190.
[10]孙九霞.族群文化的移植:“旅游者凝视”视角下的解读[J].思想战线,2009,35 (4):37-42.
[11]John Urry.The Tourist Gaze[M].London:Sage,2002.
[12]周宪.现代性与视觉文化中的旅游凝视[J].天津社会科学,2008, (1):111-118.
[13]张秀娟.“旅游凝视”视角下的民族文化建构研究——以广南县“世外桃源”风景区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2012.
[14]周志强.从“游客凝视”到“游客化”——评《游客凝视》意识形态批评的理论贡献[J].文化与文学,2010,(1):138-142.
酒吧文化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是高职高专教改的关键之一,也是教改的当务之急。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几年来在教改试点过程中,通过对课程改革观念、课程体系结构、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环节和课程评价机制六大方面整合,对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作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社会认可的实效。
一、整合高职高专课程体系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尚存在系统性偏差,这一偏差集中表现在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异和距离,导致这一偏差最直接原因是课程建设滞后。因此,探索以就业为导向,整合高职高专课程体系,应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重庆教育学院是一所专门从事教师教育的高校。为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先后开办了旅游管理、旅游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等14个高职专业。2001年,旅游管理专业通过重庆市高职高专教改试点专业的申报评估,2002年3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改试点专业。2006年5月,被重庆市教委授予示范专业称号。
2001年旅游管理专业申报教改立项之时,就明确了教改目标:
转变高职人才培养的教育观念:不断深化对高职教学改革的认识,逐步树立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
更新高职人才培养的模式:逐步形成贴近行业岗位群技能需求为主的人才质量目标体系;构建以“行业基本素质十职业岗位技能”为主线的高职课程体系;实行“双证书”制,实现学习、实习和就业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高职人才培养的途径:通过产学研结合培养适应行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整合课程体系是教改的关健环节。
二、高职高专课程体系整合的六个方面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把课程建设分为三个层次:决策层次(观念,指导思想.);管理层次(专业方向、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操作层次(课程内容、教案、课表、教学方法)。根据以上整合思路,具体作好六方面整合。
(一)整合课程改革观念—转变教育观念
1.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
观念决定行动,更新转变教育观念是高职教改的先导。由普通历史和地理的专科教育,转向以职业技能为主线的高职教育,首先必需转变观念。为此,院系从申报教改立项之时就开展了一系列高职教育思想学习与讨论,对高职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观念形成了共识:改变学科型的人才观,树立以行业为先导、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观;改变以全面掌握理论知识为本位的质量观,树立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岗位技能为核心的质量观;改变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树立以课堂与职场相结合、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为主动适应重庆旅游业发展需要,准确把握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的趋势,根据高职教育特征和教改要求,明确了:
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主线—以“行业基本素质十职业岗位能力”为人才培养主线。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职业道德良好、理论知识足够、职业技能熟练、综合能力较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饭店、旅行社主要岗位服务与管理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二)整合课程体系结构—定位专业方向
打破传统的重理论、轻技能、理论与实践分离的以学科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构建以职业技能为本位、以“行业基本素质十职业岗位技能”为主线的高职课程体系。
1.明确新课程构建原则
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后,以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来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这是确保教改成功的关键。我们遵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制订了《重庆教育学院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原则性意见》,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作为教改的重点,提出了构建新课程的原则:淡化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的界线;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线;强调职业岗位技能,构建职业岗位课程板块;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
2.以“一个专业、二个方向”构建新课程体系
在要求每年对重庆旅游行业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群能力进行市场调查,持续追踪岗位群技能变化基础上,制定出了旅游行业几个主要岗位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将专业细分为饭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两个方向,并结合双证书制的推行。
一个专业,即旅游管理专业。市场调研表明,旅游管理人才适应面广,就业面宽,持续发展可能性大。以旅游行业必需的基本素质要求设置“行业基本素质”课程。
二个方向,即把专业细分为饭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两个方向。按照不同岗位的能力要求,设置“职业岗位技能”课程。
3.按需设课,构建课程模块
按照上述原则三次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后的2006年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由三大模块组成:
基本素质课程(包括基础素质课7门;行业基本素质课12门);职业岗位技能课程(限选:饭店方向与旅行社方向)各6门;行业素质拓展课程(任选)10门。
4.按照“前期平台、后期分流”安排课程流程
前期搭建平台,在第一学年完成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后期根据岗位实施分流,在第二、三学年用职业岗位技能课程充分保证技能的培养;在此基础上,以行业素质拓展课程拓展学生综合素质。
针对重庆地方旅游经济发展实际,设置了《重庆历史与文化》、《重庆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2门地方特色课程。
根据行业特殊需要,强化外语听说训练,一年级开设《旅游英语》,二年级根据不同方向分别开设《饭店英语》、《导游英语》、《英语听说训练)),三年级开设《基础日语》,三年外语学习不间断。
5.注重人文修养,加强素质拓展
为了提高学生人文修养,拓展综合素质,加强学生对口就业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设置了10门行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包括《中国历史与文化》、《旅游会展服务》、《旅游应用文写作》、《推销与商务谈判》、《旅游美学基础》、《食品营养与卫生》等,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修7门课程。
(三)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高职教育课程目标的实现,最终有赖于教材特别是专业教材改革的进程和质量作保障。近几年来,根据需要,对现有教材进行整合,同时,自编了适应旅游业、饭店、旅行社要求的部分地方性和实践训练教材。
1.突出应用,整合课程门类
根据“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界线”的原则对课程门类进行整合重组,减少理论性内容,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如:将“旅游公共关系”与“公关礼仪”整合为“旅游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旅游企业会计”与“旅游经济管理”整合为“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与“重庆旅游资源”整为“重庆旅游资源与开发利用”;“饭店康乐经营与管理”与“饭店酒吧经营与管理”整合为“康乐酒吧经营与管理”。
2.抓好结合:增强课程功能
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应知”内容纳人相关主干课程,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应会”技能纳入相关实作训练课程,增强了课程承载职业考试的功能。如:将导游证书考试涉及的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景点导游解说等知识和技能分别纳人《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与技巧》、《旅游法规与案例分析》、《普通话》、《职业道德修养》等课程中。 3.紧扣需要,实现教材整合
突出应用、主辅整合、与时俱进,完善教材体系。具体做法是:
(1)必修课以选用高职类统编教材为主,不断更新,并辅以自编教材。行业基本素质课和职业岗位技能课程使用公开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占总教材的91%,自编教材占9%。
(2)通过购买,自编拍摄,加强技能培训声像教材的建设。第一,购买旅游声像教材;第二,摄制了重庆部分旅游景点声像资料,如《江津四面山风景区》、《大足石刻》、《三峡黄金旅游风景区》等。第三,自编拍摄了服务技能操作技术声像教学录像片,如《餐饮教学》、《客房教学》、《形体训练》等声像教学片。
(3)编写地方性教材。为了让学生了解重庆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编写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重庆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重庆历史与文化》、《旅游项目策划理论与方法》。
(四)整合课程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
1.教师实现了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四个转向
围绕课程整合,引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一,结合高职特征,教师实现了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四个转向:第一,以教师单纯知识传授转向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模拟教学;第二,以教师单纯口授转向大量采用多媒体教学;第三,以学生只会操作转向既会操作也懂管理;第四,以学生被动学习知识转向教、学、做一体。
2.努力形成教与学互动的局面
行业基本素质课教学重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设计,大量运用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职业岗位技能课程的教学突出动手能力训练,即在训练场所,采用教师讲解与示范—学生观摩学习—学生现场实做—教师剖析纠错—学生强化训练—教师考核验收的教学流程,将教、学、做紧密结合。
3.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旅游系实作实训基地”面积逾1000时,能满足导游、中餐、西餐、调酒、客房、前厅、茶道、公关礼仪等职业技能训练,建有多媒体教室8间、英语语音训练室2间、导游技能实训教室2间,专业实作室均配有多媒体设备。院系对专业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开展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培训,组织课件制作比赛,鼓励制作高质量的教学课件。
4.鼓励申报学院、市、国家三级“精品课程”
院系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保证人、财、物投入。《旅游学概论》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饭店管理概论》被评为2006年院级、市级精品课程,被推荐参加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
(五)整合课程教学环节—加强实践环节
以“行业基本素质+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围绕高技能人才应该具备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建立相对独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与理论教学密切配合、校内外紧密结合、具有旅游高职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要求做到:
1.目标清晰,结构合理
实践教学体系以职业岗位能力、行业基本素质培养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目标,形成了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并与理论教学体系、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在课程设置上以职业岗位能力课程(限选板块)为实践课程主体,辅之以行业基本素质课程中的实践部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技能与能力训练。
2.内容完整,重点突出
形成以行业基本素质为基础,职业岗位技能为重点,基本技能、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训练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基本技能实践包括公共基础实作课,如计算机操作、普通话训练和专业基础课程的认知实习与社会调查。职业技能分为饭店职业技能与旅行社职业技能;饭店职业技能包括餐饮、客房、前厅、康乐酒吧等实习实训;旅行社职业技能包括旅行社业务、导游业务、景点导游等见习与实习。综合能力训练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
3.形式多样,环环紧扣
采取“三段渐进式”训练形式,即课内基础阶段、课外强化阶段、校外深化阶段。课内基础阶段包括课堂演示、课堂实作,此阶段学生主要在课堂和校内实作基地进行。课外强化阶段包括课余自行练习、技能培训和素质拓展等,此阶段主要在校内实作基地和实习基地进行。校外深化阶段包括日常外派服务、校外技能培训、假期社会实践和综合实习,主要在校企合作基地进行。“三段渐进式”的实践环节紧密,形式多样,有利于学生技能与能力的逐步提高。
4.统筹兼顾,注重实效
将实践教学内容与职业鉴定考核内容紧密结合,统筹兼顾,提高教学实效性。根据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在教学中,对操作性强的课程,如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导游业务、公关礼仪、菜点酒水等课程中的实训部分进行整合,制定一套适应教学的行之有效的实践实训考核办法及评分标准。在实践教学中既注重与国家职业技能考核的衔接,又兼顾行业现行操作方法和规范。全体学生在专业技能课程训练结束后,能通过职业资格考试,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经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核批准,建立了“重庆教育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鉴定工种包括“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前厅服务员”、“营养配餐员”、“调酒师”、“茶艺师”、“公关员”等。本专业教师已有9人次取得相关工种的“考评员”资格。
(六)整合课程评价机制—改革考核方法
1.以能力考核为重点,改革考试方法
确立以考核行业基本素质和职业岗位技能为重点的考试指导思想。明确考核的内容、方式、时间等原则,既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要求,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探索“三结合”考核形式
酒吧文化论文范文6
在这两个月中我获益匪浅,增长了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我认为我出色的完成了我的实习计划,同时实践了IAESTE的国际交流的宗旨。我彻底的利用了这两个月,在这两个月里,我对工作这个概念有了真正的了解,同时也学会了真正的独立生活。
在抵达柏林后,当地的IAESTE把我安排在德国学生Martin的寓所里。第二天,有人把我带到了BAM的所在地,并给我介绍了BAM的联系人巴托麦女士。在签署了一些协议后我被带到了我所在的实验室。我见到了我的负责人诺尔豪斯先生,他是一个非常亲切的人。他带领我参观了BAM的主要实验室,并给了我一些学术论文,我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进行大量的阅读,`对工作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我的实习就在当天正式开始了。
我所在的部门是焊接技术部,该部的主要目标就是为工业和须良好焊接密封技术的领域服务,寻找优良焊接的技术参数,并解决焊接老化和细裂的问题。我的工作计划就是在两个月中完成六组不同参数的IRC实验,在IRC的基础上进行Drilling-Hole的测量实验。并对焊接剖面进行金相面显微照相。同时对所有的测量数据进行图表化和统计,以便更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在第一周内,诺尔豪斯先生会对我的工作进行必要的指导。
从第二周开始,我就开始独立进行各项实验的准备和调试,直到准备工作的完成。然后诺尔豪斯先生会和我一起进行实验过程,通常实验过程是由计算机控制的,我们在旁边进行监督。试验完成后,我们把数据带回办公室进行处理。在这过程中,我经历了实验的所有步骤包括操作车间内的机器对样品进行加工。
一个实验的真正进行过程一般为10到20分钟。但实验的准备工作往往要持续一天。在实习中我对工作这个概念有了明确的了解,在实验室中大部分时间我是独立工作的,每个细小的步骤都由自己完成。我每天都要进车间对样品进行加工,操作电锯,砂枪,打磨机等机器。我认为这段实习经历对我今后所从事的任何工作都将有很大的帮助。这是我从当学生到真正进行工作的一个转变。
在德国每个人都很遵守时间,在工作时间每个人都很努力的工作。其他实验室的同事也经常在车间内操作机器对样品进行加工。我认为我开始了解了真正的研究方式,那就是自己设计实验,加工样品,独立或合作完成。
工作之外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柏林IAESTE每周都会发给实习生一周计划,基本上每天晚上都会有安排,如去酒吧或看电影。每周五晚上更是有Stammtisch,就是每周五晚去一个不同的酒吧,喝啤酒或跳舞。我在柏林认识了很多朋友,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我们一起去郊游,泡吧。
在柏林的两个月里,我去过了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波茨坦,汉堡,慕尼黑,和巴黎。我和朋友一起去的哥本哈根,参加了由当地IAESTE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大型接待活动。
约有150名从世界各地赶来的IAESTE实习生来参加这样一个活动。每天晚上都有Party,我们天天派对至深夜,结交了很多朋友。白天我们的足迹踏遍了哥本哈根的所有景点。傍晚时分,我和我的几个朋友走在哥本哈根的街上,常常能看到艺人的演奏。
其余所有的地方都是我一个人去的,独自旅行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近当地人,了解当地的文化。我先在网上了解当地的交通和露营地,及相关的旅游资讯。然后到旅行社购买往返火车票或汽车票。在周末我就带上帐篷和睡袋出发了。
旅行之前我先要在网路上了解好当地抵达的车站与露营地的交通,抵达露营地后,搭起帐篷然后找到游客信息处,得到旅游地图,及各景点的基本信息,开始一天的旅行。在旅行中我变得更独立了,开扩了眼界。我知道了以后如何独立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