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产业融合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产业融合的概念范文1
在这样的背景下,该如何解读“融合”的概念,如何梳理“融合”的历史发展脉络,如何寻找到新一轮“融合”的具体路径,成为出版业必须深入思考的课题。
一、全面理解出版的基本概念
在探寻出版业的未来之前,有必要先行梳理出版的基本概念。透过各种表象看清出版业如何从过去走到现在,从本质的、基础的概念出发,去寻找更远的未来。
(一)出版=思想的(表达+表现+传播)
这主要是从文化的属性来理解出版的概念。以印刷技术为基础的传统出版业形态下,出版业务流程通常被概括为“编、印、发”,可以表现为以下流程:
思想是主观的,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感知、感悟后形成的。经历“对思想的表达”以及“对表达的表现”的过程,最终的表现结果会形成宏观概念的文化。表达的结果是内容,表现的结果是内容产品,传播的结果是内容服务。表达、表现、传播,都需要按一定的标准与规范,需要借助有形或无形、物质或非物质的介质(载体)来承载。
(二)出版= 信息的(描述+记录+传播)=信息+数据+服务
这是从信息属性来理解出版的概念。完成对世界的描述与记录是人类的历史使命。在现代信息技术出现之前,人类用笨拙的方式进行描述和记录。直到印刷技术普及,出版业成为履行该使命的重要参与部门。
出版业借助各种技术手段,按一定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式方法,对信息进行描述与复制,并以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方式将信息重组,记录为数据。描述的结果是数据,记录的结果是数据产品。描述、记录的过程中会形成标准与规则,即描述规则与记录规则。
(三)出版=内容(生产+传播+服务)
这个公式是对出版本质概念的高度概括,也说明出版文化属性与信息属性的高度统一。
在文化属性角度,内容的概念被强调为思想的表达,这里的思想表达既可以是人对具象的客观事物的认知,也可以是对抽象的主观世界的感悟;在信息属性角度,内容的概念被强调为客观的数据,客观数据既可以是非人力所控的客观世界的数据,也可以是人的活动带来的客观性结果数据。无论从哪个视角考察,出版活动的核心都将落到“内容”上。
(四)信息产业=信息技术产业+信息内容产业(含出版业)
出版业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实际上是文化产业(包含了出版业)与信息产业的关系。包含了出版业的文化产业是体,包含了信息技术业的信息产业是用。“体”与“用”的紧密关系靠着“内容”来维系。由此,基于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产业可以划分为信息技术产业与信息内容产业,而出版业正是信息内容产业的组成部分。
出版业不只是简单的对人类存量知识的传承、对人类增量知识的不断积累,更是要起到解放人类智力,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出版业最终要推动建立并不断完善“人类社会的知识累进模式”。
二、从四个维度理解出版业融合
融合,是不同领域的要素之间互相渗透、形成一种全新形态。传统业态与新兴业态的融合,必定是传统的要走到新兴(未来)去,传统业态发展为新兴业态。
融合绝不是简单的传统产业主体与新兴产业主体的融合,而是有多层级、各方面的角色参与。融合是新兴业态对传统业态的继承、扬弃。比如技术公司、网络公司与出版企业之间的融合,就不仅仅是浅层的资本联姻,而是要在产业要素层面实现融合,实现进化。
融合最底层、最基础的维度是出版与科技的融合。在信息社会的大环境下,我们需要从产业内与产业外两种视角、四个维度来理解融合。
产业链各环节的要素融合
这是基于出版业的产业链将发生变化的判断。传统出版业的生产方式是线性的,产业内部的要素也是线性地分布在产业链上。编辑、印刷、发行,不是循环的闭环,而是产业要素单一方向的流动。但是互联网发展以后,打破了这个线性,用户(阅读者)借助网络技术可能成为一次生产活动的主动发起者,而不再是被动的、只能在产业链终端等待接收(接受)内容的消费者。于是,所有的产业要素,在技术的支持下,同一时间展现在终端阅读者面前,并根据受众需求重新进行产业链的临时组合。
例如,图书馆用户基于对数字资源的重新整合的需求,提炼相关素材,形成一个新的个性化内容产品,具体表现为一本“书”,利用馆内POD印刷线,当场打印装订成书,这就打破原有的出版业产业链。用户站到生产活动的启动环节,用户自主性得到体现,是用户端发起的自出版行为。
再例如,作者进入线上社区(web时代社交网络),或是建立线上社群(移动时代社交网络),用生活化的日常交流、靠用户口碑与口味圈定相对稳定的社群对象,通过不断推送中短篇幅文章,对用户标签化,进而寻找用户其他需求、构建模式,形成线下活动。这是生产端发起的自出版行为。
产业分类层面的要素融合
这是基于资源层面的深度管理能力提升趋势做出的判断。通过政府、行业机构、出版企业与技术企业几年的努力,出版界的数字化生产技术装备配备水平正在不断提高。2013年央企转型升级项目实施后,一多半的中央文化企业配置了相关工具与系统,其中就包括数字化资源管理软件。2014年央企转型升级项目继续推进,在2013年基础上开始支持部分出版社先行开展资源库建设。出版企业的资源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对这些出版企业而言,在传统时代,资源的概念就是把单本书入库,现在则是能够实现把一本一本书的介质去掉,从内容层面做分解,通过一定的标引规则实现资源的分类、分层级管理,还要实现知识分类体系,进行知识角度的资源管理。这样一来,就具备了可以将内容分解,还原到数据、信息层面,进而不再区分大众、教育、专业的分类。
当要基于资源整合出素材、再重新组装成产品的时候,终端接收的内容产品会根据用户的消费需求进行主题投送,从主题的角度不再区分大众、教育、专业,从内容生产的角度看,同一主题的内容在资源层面出自同一个资源库。在最终的内容产品出口的地方,改为根据用户身份进行投送,而不再从生产者角度将内容分类。
内容产品实现生产端与消费端的“内外有别”,向“服务为重”转型。“内”是从生产环节内部(出版社内部),做好内容资源库,按内容的主题,做好不同主题内容的知识分类体系,对资源库进行结构处理,聚集过程中要对内容资源分出层次与层级;“外”是从消费环节(阅读行为)的用户角度,根据用户身份不同、同一用户的不同需求,划分层次与层级,设定产品最终呈现的内容范围,根据需求在生产端调取资源组装成不同的教育、专业、大众类的内容产品,但在同一端口投送;同时,设定好用户消费场景与付费模式。
出版业与其他内容产业的融合
从内容产品形态的发展趋势看,出版业与其他内容产业的融合是必然趋势。这是基于对新的信息技术时代商业模式发展趋势的判断,也是更深层次的对人类自身发展的判断。
信息技术使得不同种类的内容产业之间打破了原有的边界,可以被直观理解的最简单的现象是,纸张、光盘这些外在的物理介质是出版业、音乐业、电影业所依赖的底层载体,但恰恰是因为这些载体的存在,只能形成一定范围内的载体流动,带动内容流动,如果内容要跨界,会受到载体的束缚。当新的信息技术出现后,出版业、音乐业、电影业的核心内容被抽象出来,回归到《著作权法》文字作品、美术作品、音乐作品、电影作品等“作品”的概念上,不再受限于载体,在互联网环境下成为可以交融的元素。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技术将改变人类社会。如果从科学的角度看,人脑在发生变化,人与外界信息的互动方式在发生变化,人体内部相关信息接收、分析、转化、消化、再生产、产出、传递、交流的器官也发生着变化。人对信息与知识获取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出现全新的需求。人眼需要同时查阅一个屏幕范围内的所有信息,需要不断跳转、链接,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同时,“兴趣点转化为知识需求点”,对内容产品形态的需求在发生变化。
近年来,众多网络作品版权拍售,成为下游电影、游戏市场的源动力。这是生产端主动发起的衍生形态,以同一主题为核心,形成立体的内容产品形态。国内作家出版社等部分出版社、盛大文学等网络企业已经开始实践此类项目。但是,目前仍然有一定的限制,包括政策上的、资本层面的、市场运作机制上的。
可以被即时吐槽的电影、电视剧,满屏幕滚动的是观众的吐槽。这些评论(吐槽)活动是什么?如前所述,同样是思想的表达,借助一定技术,表现出来并在用户面前呈现,这是大概念之下的出版活动,是消费端发起的新的内容产品衍生形态。传统出版机构应该得到的启发是,内容产品可以直接做到下游的其他衍生产品形态中,从而融为一体。
出版业与国民经济外部产业的跨界融合
这是出版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必经之路,也是出版史上已经确定的角色定位。出版业靠内容产品、内容服务融入其他产业的具体生产、营销环节,进而对其他产业的产品及服务带来“内容转换成价值――价值不断提升――内容消费数据转换为生产需求――支撑文化产品及其他产品再生产”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与外部产业的真正融合。
互联网是信息技术产业的产品。互联网具有颠覆性,可以将信息传递效率最大化,从而使很多产业原有的产业环节被取消,减少大量的中间环节,让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变为信息透明。但传统产业部门一定存在互联网企业无法颠覆的环节,出版业就是要找到这一门槛。
同时,由于出版业与信息技术产业同属于信息产业的范畴,所以出版业和信息技术之间并不是冲突关系,信息技术的出现与进化本来就是为信息的传递提供支撑的。所以,当互联网对其他产业领域造成颠覆的时候,出版业将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得以破茧重生,更好地融入其他外部产业。
三、政策关键词解读:从转型升级到融合发展
在深入理解出版的基本概念、出版领域融合的概念之后,我们回顾一下2014年从中央到部委的相关文件,提炼出其中的关键词,来解读出版业发展的政策导向。
关键词:转型升级
2014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这个文件是、财政部、总局基于出版业当前面临的形势,审时度势共同提出总体方向,在深入沟通基础上形成的一份文件,虽然并未作为发文单位,但相关部门对转型升级工作的认识与具体的指导与推动,是文件最终出台的原动力,文件内容的编写也有领导和同志们的参与。
1.文件指明了转型升级对新闻出版业的作用
文件提出,数字化转型升级是进一步巩固新闻出版业作为文化主阵地主力军地位的客观需要,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途径。
2.文件提出宏观方向与目标
在宏观方向上,文件指出,要提高新闻出版业在数字时代的生产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为人民群众的知识学习、信息消费提供服务,为国民经济其他领域的产业发展提供知识支撑,更好更多地提供生活与生产,推动新闻出版业成为文化产业的中坚和骨干。文件最终提出,要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在总体目标上,文件提出,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盘活出版资源、再造数字出版流程、丰富产品表现形式、提高资产管理能力、实现行业信息数据共享、促进新闻出版业建立全新服务模式。
3.文件明确了实施原则与工作步骤
文件归纳了实施原则:改革先行、扶优助强、鼓励创新、示范推广;分步启动、并行实施、迭加推进、市场调节。在实践中,财政部与总局依据该文件,采取中央企业先行探索转型升级路线,再推广至全行业的工作方式。
4.文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式与重点任务
文件表明,财政部、总局作为政府部门,将在未来三年内,采取“补需方”的方式对新闻出版业提供经费扶持,鼓励、支持出版业通过标准应用、技术升级、模式升级、人才升级实现全面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关键词:融合发展
8月,中央深改小组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文件强调,要通过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增强信息生产和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信息需求;文件指出,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文件提出,要从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根据这一文件,总局目前正在酝酿推动传统出版业态与新兴出版业态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键词:体制改革
10月,《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出台,是对深改小组指导意见精神的延续和贯彻。
文件提出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完善新闻出版管理体制;二是增强新闻出版单位发展活力,其中提到“鼓励和支持传统出版传媒与新兴出版传媒融合发展”;三是建立健全多层次出版产品和要素市场,其中提到“建立全国统一的出版产品信息交换平台”,还提到“促进出版与科技深度融合”;四是推进出版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五是提高新闻出版开放水平,提出“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化、社会化、本土化”的目标。
产业融合的概念范文2
在小珠三角的概念中,是以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这9个城市为中心的。产业的发展让这9个城市占尽改革开放的先机,并在最大程度上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中心,与此同时两化深度融合的新标准也在珠三角地区迅速得到落实。
1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到广东省开展“两化”深度融合及物联网应用情况调研时表示,两化深度融合是产业转型升级重要途径。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两化”融合工作,依托制造业大省优势,以发展智能制造作为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突破口,重点推动生产产品、生产过程、生产装备、生产服务智能化,加快“广东制造”向“广东智造”转变。广东两化融合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已经结出累累硕果。以制造业闻名的广东,过去30多年来一直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自2008年以来,广东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注重产业应用,强化示范带动,借力“两化”融合,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泛珠江三角洲地区概念(即知名的“9+2”经济泛珠三角地区概念)是2003年7月在国内正式提出来,“泛珠三角”包括珠江流域地域相邻、经贸关系密切的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东9省区,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
在这一城市群中,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等地凭借自己多年的工业产业基础迅猛发展,并不断与小珠三角城市建立起密切的经贸关系。
从2005年到2011年,广西工业从“小个子”变成“大块头”,全部工业总产值、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迅猛。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已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培育并初步形成以制糖、有色、冶金、电力、汽车、机械、建材、食品、医药等为主的一批优势产业,具备与国内外企业开展产业合作的良好基础。
2013年也成为湖南省全面对接珠三角和长三角产业转移,开展专业化、产业链、点对点招商。重点引进出口导向型、整机带动型和综合创新型企业的关键年。坚实的工业基础成为湖南省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
产业融合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产城融合;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1-0031-02
1引言
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强调的是产业与城市相互渗透,最终实现共同发展,两者不论缺少哪一部分都会出现产城脱节的现象,从大多数城市发展模式来看,通常都是在城市边缘或者郊区建设开发区,这种开发区功能单一,无法完全满足衣食住行等功能,这样一方面使城市发展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开发区的功能也无法实现。在这种背景下,产城融合的发展就变得迫不及待,本文从产城融合的研究方向出发,总结了定性和定量两种研究方式,提出研究的成果、局限性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2产城融合的产生
根据克鲁格曼中心理论,城市的发展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外溢、布网、整合、耦合,而产城融合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与城市功能的逐步完善,最终会实现产城融合,然而纵观我国整体产业与城市的发展可以发现越来越多产城脱节的现象,这样就迫使政府改变发展策略,提出产城融合的理念;所谓“产城融合”指的是产业与城市之间的融合与发展,建立在城市基础之上的产业发展,产业的发展包括产业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升级等,以产业为保障,促使城市配套设施的完善,实现城市自身的升级,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持续向上的良性发展模式。张道刚(2011)指出要实现产业与城市的“双向融合”,其实质就是要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1]。产城融合将人口、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纳入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随着产业不断优化升级、产业布局的完善,同时也需要不断完善城市的配套功能,实现产业与城市的同步发展。
3产城融合的研究现状
当前,国内学界对产城融合的研究可分为定性和定量研究两大类,其中定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城融合的概念及内涵、实现路径等,而定量研究主要包括产城融合测度研究以及产城融合的综合测评。
3.1定性研究
从产城融合的概念出发,刘畅(2012)等学者借鉴上海、苏州、成都等地的发展经验,分析了产城融合的内涵,并提出产城融合的核心内涵是产业布局耦合、城市功能齐全与综合配套设施完善[2]。孔翔(2013)等人通过对昆山的实地调研,指出“产城融合”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区域产业空间与社会空间相协调,研究认为,城市新区的发展主要带动了劳动力的大量聚集,而很难促使城市功能与社会网络的优化发展[3]。因此,改善区域内城市配套功能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如此,产业单方面升级发展忽视城市功能的完善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新城”变“空城”,所以,产业的转型升级依托城市综合功能的完善,当然城市的发展也需要产业布局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创新。
在城市转型发展阶段,传统产业布局规划表现出许多不适应之处,针对此问题贺传皎(2012)等首先从产业与城市的关系、产业布局影响要素等方面,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指出“重产轻城”的发展思路是不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出“产城互助”的发展理念[4]。林华(2011)则提出目前“产城不融合”现象很普遍,他从“产城融合”的概念出发,解读不融合现象主要体现在就业问题上,指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新城镇建设所带来的高素质人才的集聚是新城发展的关键问题,从而使产业与人口不断升级良性循环[5]。目前我国各大新区存在的产城脱节问题比较严重,主要体现在产业单一,城市功能不完善。因此,解决产城脱节问题,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城市功能的同步发展,是产城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针对产城融合的实现路径,李学杰(2012)等认为产城融合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产城脱节的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推进产业升级与城市功能的良性互动及相互融合成为目前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巨大挑战。他通过深刻解读产城融合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深入分析了产城融合的内涵是以人为本,实现产业和城市的双向发展,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6]。李文彬(2012)从转型发展时期开发区“产城融合”理念的相关背景出发,剖析了“产城融合”的内涵实质。他认为产城融合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由于不同地区综合水平不同,且发展特征和发展方式同样有很大的区别[7]。因此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清地区的水平以及出现问题的实质,结合规划实践,寻求区域间合作,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综合配套设施不断融合,逐步走向良性发展道路,提升整体的经济实力。
基于空间产业发展,蒋东华(2012)认为“产城融合”是一个复杂的网状形态,它不是单纯的两者相互促进,更表现为两者互为渗透复合发展,实现互融互通,创造更大的生产力,产城融合发展不能仅注重“产”,而弱化了“城”的作用。“产”与“城”不仅表现为一种互相促进关系,城市的建设依托产业的发展,更需要产业的合理升级与布局,而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城市的基础上,需要的是城市功能的完善[8]。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应立足于产城融合的基础上,要想实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以及现代农业化的协调发展必须努力促进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城市功能相协调。
对于产城融合的定性研究,学术界从概念到内涵,从引申意义到实现路径以及发展规划都有很深的研究,不仅研究了其内涵而且还更深地探讨了各主要区域产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更有少数学者初步探索了今后发展的思路。
3.2定量研究
目前,学术界关于产城融合的定量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如苏林(2013)等通过对上海张江高新区产城融合的具体解读,构建了4层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园区配套、城市化水平等,利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对每一层指标进行具体的分析,得出每一个指标的权重以及综合测评结果,最后对张江高新区产城融合做出具体的发展建议[9]。张开华(2014)等则通过对湖北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产城融合情况的解读,以湖北省12个地级市为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湖北省的产城融合程度进行测评,最后得出结论提出解决对策[10]。王霞(2014)等学者以城市子系统为理论基础,通过引进产城融合分离系数,采用因子分析建立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用熵值法为每一层指标确立权重,最终得出56个国家高新区产城融合程度及排名,并指出产城融合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11]。
相对于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却相当少,但通过研究仍可以发现,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均集中在产城融合的测评方面,主要是先采用层次分析法或熵值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然后再利用评价方法测度产城融合程度。虽然研究层次较浅,但已经有少数学者开始注意运用计量模型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当前产城融合的问题。
4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学术界对产城融合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总体的研究成果看,已经总结出一些产城融合的未来发展定位,为实现产城融合提供基础;许多学者通过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利用数理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得出区域产城融合的程度,并提出对策建议。但是,仍然存在研究的局限性:①研究资料过少,可参考性不足;②实证方面仍不够成熟,没有建立完整的体系,提出的建议可操作性不强。根据上述研究问题,可提出两点今后研究的方向:①深入调研,获得更多研究资料,补充其研究的参考性问题;②加强基本理论的认识,建立一套完整的研究体系,同时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力求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张道刚.“产城融合”的新理念[J].决策,2011(1):1-2.
[2]刘畅,李新阳,杭小强.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J].城市规划学刊,2012(7):104-109.
[3]孔翔,杨帆.“产城融合”发展与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基于对江苏昆山的实地调研[J].经济问题探索,2013(5):124-128.
[4]贺传皎,王旭,邹兵.由“产城互促”到“产城融合”――深圳市产业布局规划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2(5):30-36.
[5]林华.关于上海新城“产城融合”的研究――以青浦新城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1(5):30-36.
[6]李学杰.城市化进程中对产城融合发展的探析[J].经济师,2012(10):43-44.
[7]李文彬,陈浩.产城融合内涵解析与规划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2012(7):99-103.
[8]蒋东华.产城融合发展及其城市建设的互融性探讨――以四川省天府新区为例[J].经济体制改革,2012(6):43-47.
[9]苏林,郭兵,李雪.高新园区产城融合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研究――以上海张江高新园区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13(7):12-16.
产业融合的概念范文4
一、生活业与广州旅游产业融合的背景
(一)“旅游+”新时代催化旅游产业的拉动力
在上年中下旬,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发表署名文章,宣告我国已经进入了“旅游+”新时代,需要开明开放开拓地迎接其的到来。并且,在文中提到,“旅游+”需要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推动力和产业融合能力,以及其集成与促动作用,为其他相关产业和领域的发展创新提供平台,助力新业态形成,提升其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
(二)国家政策呼吁生活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活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与中国人民生活品质提升息息相关的健康服务、养老服务、旅游服务、体育服务业要在产业融合中寻求发展,并要在发展中规范。
(三)生活业与旅游产业实现突破瓶颈的契机
新时代到来赋予我国生活业与旅游产业发展新的特性,也给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我国生活性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的状况在这种背景和潮流为突破产业发展瓶颈而生。广州正好借此契机,推动生活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促进生活产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与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生活业与广州旅游产业融合的相关概念及其融合原因
(一)生活业的概念
生活业是服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产业,它直接向居民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消费产品及服务,其产品、服务用于解决购买者生活中(非生产中)的各种需求。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大力发展生活业主要包括的重点内容包括:健康服务业;体育产业;商贸服务业;文化产业;家庭服务;法律服务业;养老服务业以及房地产业。
(二)产业融合的概念
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
(三)生活业与广州旅游产业融合的原因
首先,旅游业与生活业的融合是现代旅游企业为实现利润增值目标的主要举措之一。因为,产业融合的可以带来大量新业务和新产品,达到产业创新而由此获得更广范围的经济来源;而且产业融合的结果扩大了企业规模,从而达成规模经济,从而提高收益,如旅游业与商贸服务业的融合,产生了商务旅游、公务旅游以及会议旅游等旅游产品。而广州作为“三年冠”的“中国最佳商业城市”,为旅游业与生活产业当中的商务服务业的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为广州旅游企业发展商务旅游与奖励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助力。
其次,现在旅游需求的多样性与特定性是旅游业与生活业融合的决定因素。超出单产业范围的消费者需求,自然而然地在促成产业融合;由于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促成企业多产业合作,开拓跨产业业务,形成新型的产业业态以及旅游方式。例如,随着现代大众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平的提升,健身活动与旅游成为人们主要的锻炼与休闲方式,旅游产业与生活业中的体育产业的融合而成的体育旅游方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追求健美时尚的需求,体育旅游业应运而生。并且,随着广州2010年亚运会的举办,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的接连兴办,2015年亚冠足球联赛的举办以及2015年万达体育总部落户广州,都使得广州体育产业的影响力原来越巨大,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广州体育旅游业的发展。
第三,激烈竞争的市场与产业现状加快旅游业与其他服务业的产业融合。旅游业开放性强,产业壁垒低,是个竞争较充分的行业。而旅游业与生活业的融合可以更适应市场的变化以及现代市场竞争的特点,提升产业创新,增加产业价值,形成特色服务,应对市场竞争。例如旅游产业的与健康服务业的融合,形成食养旅游,依托“食在广州”的盛名,形成了一项特色的旅游服务。
三、基于生活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的广州旅游产业新业态探析
生活业与旅游产业具备很好的融合性,其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两者的融合表现在:首先,旅游业与商贸、食养健康、文化创意等生活业中的传统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广州地区的优势旅游资源的重新整合、拳头产品的再打造以及精品线路重塑;其次,旅游业同广州房地产业、咨询教育等生活业相融合,不仅可以盘活原有的区域服务业资源与旅游业资源,还能促进两大产业资源的资本增值与价值提升,并且可以达到两大产业资源配置及融合优化升级的目标,最后有效促进基于生活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的广州旅游产业新业态的形成。
(一)商务旅游业:商贸服务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各国经贸合作与国际旅游逐渐融为一体,商务旅游得到快速发展。广州是“千年商都”,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之城,以及“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核心枢纽城市,也是我国入境商务旅游流最重要的集散中心。广州此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为商贸服务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而繁荣的商贸服务业能带动了人文景观的开发和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推进特色旅游商贸服务市场体系建设,带动、促进商务旅游发展,培育旅游餐饮消费热点,营造和谐旅游消费环境,为旅游业提供潜在的旅游资源。商贸物流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式发展的新模式,对于促进广州都市旅游业的发展、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都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意义。
另外,商贸服务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式发展的新模式,其内容更加丰厚,不仅包括只传统旅游服务的“食住行游购娱”的内容,还能向具有会展策划、旅游咨询等需求的商务人士提供增值服务。并且,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一系列商务流程都能通过网络业务方式来实现。现在商务旅游业能以最大限度满足商务旅游的企业或组织的个性化要求,提供量身定制的专业旅游产品。
(二)旅游房地产:房地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随着现代大众生活水平的优化以及休闲概念的强调, 旅游的观光功能不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而休闲以及体验的功能不断被提及, 旅游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创新迫在眉睫;于此同时, 近期在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下,国内房地产业开发销售前景不明, 房地产业的波动性增强,因此,房地产业也急需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这种背景之下,旅游产业与地产业的融合能达成双赢。旅游带动了房地产项目的关注度以及人流量,提升了房地产项目的价值及内涵;而地产项目能为旅游项目的实施提供充沛资金,有利于达成盈利的局面。旅游地产是房地产开发中的对于资源整合和产业整合应用的最卓有成效的一种模式。
近几年,我国旅游房地产业迅猛发展,试水旅游地产业的企业就接近两百五十家,并且旅游房地产市场被业界肯定与看好,觉得有广大的发展空间。其中以“观景、野外活动、休闲体育旅游”为主题的度假式别墅、公寓以及酒店就有上百家。从最早的深圳华侨城旅游主题公园项目拉动地产开发到后来的海南“南海传说”、三亚、博鳌等,旅游房地产项目原来越多,而且都基本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在广州花都,广州万达文化旅游城,将于2018年全面开业,预计每年接待超过2000万世界游客,让广州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万达文化旅游城融合全球顶尖文化、旅游、商业、生活理念,包括大型室外主题公园、大型舞台秀、酒店群、酒吧街等内容,是万达集团将全球优秀的商业地产开发模式通过研究比对,予以万达文化旅游城更多的文化特色,同时将旅游、观光功能结合起来的巨无霸型商业消费王国。
(三)文化休闲旅游: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随着文化的散播以及大众文化意识的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旅游业是一个包容性、开发性高的产业,旅游资源开发的成败与旅游产品设计的优劣是影响其产业发展的重要要素,而文化创意产业以其高包容度、强传播性以及创新性等特点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打开了新的窗孔。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新形态与正确方向。
近年来,利用旧码头或旧剧院等改造而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全国许多城市中不断涌现。广州的创意园发展势头迅猛。从2005年广州首个文化创意园――信义会馆开园后,各具风格、各种规模的创意园便层出不穷,共同彰显着广州的文化魅力与城市风采。与此同时,这些创意园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吸引着越来越多市民、游客前来参观与游玩。广州天古仓,以前还是破旧的仓储码头,现在已经成为名声在外的创意园。而位于广州大学城的岭南印象园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是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并能体验岭南乡土风情和岭南民俗文化的旅游景区,吸引无数游客前来体验岭南文化,进行休闲旅游。该景点连续三年被旅游行业评为最具吸引力文化旅游景区。
(四)体育旅游: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随着旅游业和体育业在国内外的蓬勃发展,产业体系与结构的日渐成熟,产业融合的步伐也在加快。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是现今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体育旅游的出现正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产业融合的产物。
广州气候四季宜人,水热同期的气候条件比较适宜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同时,广州具有丰富的自然体育旅游资源,如有白云山风景区、从化温泉、帽峰山森林公园与流溪河森林公园等,从山峰到湖泊,这些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形态都为开展多样化的参与性体育旅游活动提供了场所。
产业融合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品;概念设计;“跨界与融合”
0 引言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是创意概念,是针对文化、知识形成完整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响、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美术、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创意产品的传播与推广,而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制作离不开概念设计中“跨界与融合”思维的应用,借助互联网这个高科技的平台,人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这种“跨界与融合”所带来的惊喜和变化,从西方到东方,从传统文化到前沿科技,从人类社会到自然世界,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跨界与交融”设计理念下的文化创意产品就像是一扇门,为人们打开了一条通往缤纷世界的通道。
1 文化创意产品中“跨界与融合”思维的特征分析
1.1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有着悠久而灿烂的传统文化,即便到了今天,传统文化也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代科技本身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科技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条件,现代科技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发展与创新。
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发展,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载体和主要手段。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一幅会动的《清明上河图》引起了轰动,图中采用了现代科技的手法,让所有的人物、动物全都动了起来。生动而真实地演示了北宋年间,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景象。显示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1.2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
以我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中华文化一直在与世界文化互相融合,这样不仅可以弥补东西方文化思维的不足,而且能够提供一种观察世界的全新视角,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美国迪斯尼公司在1998年拍摄的电脑动画电影《花木兰》,改编自中国民间乐府诗《木兰辞》,讲述了替父从军抗击匈奴的隋朝女将花木兰的战争爱情故事。该片塑造了一个与以往不一样的花木兰形象,加入了大量迪斯尼的诙谐幽默,又保留了东方山水画的气势与风格,同时也表现出了一幕幕温馨感人的情节。
影片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再一次让西方观众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1.3 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融合
我国历史悠久,古代的人类很早就学会了使用自然资源创造生活用具和工艺品,有时候会禁不住赞叹古代先民怎么会有如此高超的造型技巧。一直到今天,那些代表大众生活的民间工艺始终连接着人与自然,是经济和文化的双重载体。
民间工艺包括:编制、雕刻、刺绣、漆器、装饰品等,在人民生活习俗上,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事实证明,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2 文化创意产品中“跨界与融合”的应用
2.1 人性化的电子操作设备
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是人类社会成熟发展的重要特征,现代商业社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由最初的模拟阶段已经逐渐发展到目前的智能一体化,设计师越来越重视人性化的操作模式和体验感,针对不同的地域文化,融合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开发出了符合不同人群的电子操作设备,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例如智能家居、移动主题乐园、体感游戏、医学设备、VR交互技术应用等。
先进的电子设备也满足了人们休闲生活的需要,拓宽了人们的眼界,提高了对不同地域文化的认同感。
2.2 方便快捷的消费模式
现代社会中,消费成为了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消费的增长意味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规模。
伴随着互联网电子消费平台的出现,颠覆了人们长久以来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跨界与融合”成为了互联网消费平台的主流价值观。通过电子转账、信用贷款、手机支付等方便快捷的消费模式,人们可以更加广泛地进行商务活动、公益宣传以及民间交流活动,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为当地区域的经济发展也注入了持续性的活力。
2.3 “现象级”的影视内容开发
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兼具一体化和视觉化,人们早已进入了读图的时代,视觉的图像能够更加直观地满足人们的好奇心、想象力以及对审美的各种需求。
当下,以视觉和影像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上升期,热门“IP”的多元化已经形成有相当实力的经济增长模式,带动着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对具有“跨界与融合”思维的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多。
近几年,国内院线不断推出“现象级”的影视大作,这些影视大作无一不具有“跨界与融合”多文化元素的共性,不断刷新着口碑和票房新高的同时还逐渐影响着年轻的消费群体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4 促进世界融合的文化纽带
当今世界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的格局,无论是官方机构还是民间组织,、跨界与融合已成为总的趋势。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跨界与融合,能够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有就业机会,能够消除贫困地区的落后和疾病,帮助更多的儿童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一些有广泛影响力的世界性组织同样也起到了文化桥梁的作用,它们共同促进了世界的融合与发展。例如,奥运会这种全球性的体育盛会,参与范围广,竞技水平高,世界各国的运动员都能够在其中享受到不同文化交融所带来兴奋和喜悦。
在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文艺表演,这些节目精彩纷呈,令人回味,充分展示了世界不同地域的文化符号,形象地再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3 综述
优秀的文化创意产品能够提供先进的精神服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及身心体验。互联网时代下,“跨界与融合”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与之相对应的文化创意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追捧。
年轻群体仍然占据消费的主体,他们注重自身的精神体验,注重文化与科技相互交融的感受,注重在今天这样全球一体化的互联网时代如何塑造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马尔科姆・巴纳德.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2] 艺术与设计出版联盟.设计的精神续[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产业融合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媒介融合 新媒体 传媒梦工厂
一、媒介融合已成发展趋势
媒介融合的概念,国际上很早就讨论过。最早定义“媒介融合”这个概念的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此后,人们开始从融合的角度来探索媒介传播的发展。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互联网逐步兴起,作为“第四”、“第五”媒体的网络、手机等新的媒体形态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应运而生。到了20世纪九十年代,报刊杂志开始与网络进行融合。二十一世纪以后,计算机数字技术依托互联网呈现高速发展趋势。直播卫星和无线通信层出不穷的传播新技术的应用,数字化和多媒体的传播态势变得势不可挡。
我国传统主流媒体在与新媒体的融合中已由被动转为主动,全媒体这一概念已被广泛接受。历史从没像今天一样,拥有如此纷繁复杂的媒体形态,异军突起的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以电台电视为代表)努力争先,特别是以党报为代表的传统主流纸质媒的体生存空间受到了严重的挤压。因此,只有主动出击,顺应时展的趋势,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才可能化危为机,开拓生存的空间,媒介融合态势日趋成熟。
2011年5月5日,美国纽交所门口飘着巨幅的蓝白色“人人”标语,“人人网”当日在美国成功上市,这个依靠社区图谱为成长模式的网站的成功给国内的互联网创业人带来不小的震动。而在1999年初,“人人网”只是陈一舟和他的两个朋友商业计划书上的设想。
对于当下很多年轻人来说,“豆瓣网”已成为他们买书、看电影、听音乐和社交的最佳平台,而在2005年初,这个打着“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小网站只有杨勃一个人,一台电脑和一杯咖啡。谁也没有预料到,当初那个定位小众的网站如今俨然成了兼具商业模式的大社区。
互动、分众、社会化传播,使得过去的传播学理论,大众传媒的运行模式遇到了重大挑战,但同时也开启了新的传播模式和新的媒体形式。随信息革命而来的是信息交互成本的降低,电脑、手机、阅读器等便捷的传播媒介使人们不再依赖于油墨。电子商务的兴起,社会化配送体系的完善,以兴趣图谱为核心的商业模式的成熟,使得基于信息革命的文化创新注定不仅仅是小众群体的自娱自乐,更是有巨大潜力的产业。
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5.13亿,其中手机网民达3.56亿,同比增长了17.5%。每天,数亿个连接设备都会产生和上传海量的信息和数据,这也直接诞生更加个性化、聚合化满足用户的新需求。在移动已是大势所趋的新格局下,社会图谱、兴趣图谱、云、社会化、数据库这些关键词会勾勒出怎样的新媒体图景?当2012年初,跨国集团纷纷手拿巨额支票将目光投向新兴媒体,未来的传媒格局又会展开怎样的演变?这些都是留给新媒体创业者的想象空间。
二、浙报集团倾力打造“传媒梦工厂”
影响媒介发展与产业变化的因素有许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媒介之间能够出现相互共存的多元化模式。媒介融合形式有很多,它包括区域之间相互融合,媒体形式之间的相互融合,甚至有的融合出现在非媒介产业中,其他行业与媒介行业的融合。媒介的逐步融合,不论是媒介传播的具体过程还是传播的方式,都使得媒体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传媒梦工场”(Media Dream Works)为例,它正是媒介融合的态势下一个新兴的产物。“传媒梦工厂”是由全国首家将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的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于2011年10月31日创设的媒体创业孵化基地品牌,以“传媒梦工场,文化新硅谷”为目标,欲打造一个全国一流、具有标杆意义的新型媒体内容与技术应用孵化基地。
去年10月31日,浙报集团组建“传媒梦工场”,正式启动为期5年的以新媒体为核心的全媒体战略行动计划,内部发展转型、外部联合扩张和积极孵化未来三方面并举,以各种融资方法投入20亿元,实施集团的全媒体转型,并打造中国首个致力服务于媒体创业创新的“传媒梦工场”。正如外界所见,浙报集团“传媒控制资本、资本壮大传媒”的发展理念促成了“传媒梦工场”的出现,而其“传媒+资本”的理念无疑给众多在文化产业发展热潮中苦觅出路的传媒人打了一剂强心针。它昭示着传统媒体的产业变革号角已然吹响,新媒体创新创业的蓝图正在展开,这将开启互联网浪潮下媒体与资本共舞的新格局。
传媒梦工厂以新媒体为核心,以“采编运营全媒体化,产业布局全国化”为路径,通过内部发展转型,外部联合扩张,和积极孵化未来三者并存,推动集团在全媒体方向实现战略转型,打造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终端服务平台,全国首家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的省级党报集团,内部发展转型,外部联合扩张,以“传媒控制资本,资本壮大传媒”积极孵化未来,更注重科技与人文合翼,致力寻找信息革命浪潮下的人文力量,通过解放人文及传媒领域的创新机制,释放传媒人的创业热情,将互联网创业文化延伸到媒体内容领域,打造传媒业创新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