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方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据通信方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据通信方式

数据通信方式范文1

论文关键词:数据通信,电力数据网,远动通信,帧结构

1.1 数据通信一般概念

数据通信技术是近年来通信技术发展最快的的一个分支。一般地说,只要是以编码的方式表示信息,用某种信号形式在信道上传送这些编码的通信都叫做数据通信。数据通信所传送的信息可以是数据、文字、图象、声音等各种内容,可以通过电话网、分组交换网、专用数据网等各种通信信道进行通信。

计算机通信主要指计算机之间和计算机与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广义而言,数据通信也就是计算机通信,为通信而构成的网络也就是计算机网络,只是计算机网络侧重于解决计算机资源的共享和负荷的分担,而数据通信网则侧重于传输和交换。

1.2 电力数据网

随着各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立和运行,各级系统之间信息交互的需求已经越来越迫切。传统的解决方法是用所谓“转发”方式,即采用与RTU 通信相似的规约,通过点到点信道在两个主站系统之间传递信息。这种方法不够灵活,更不便于多个主站之间相互共享信息。因此,建立电力数据网,通过计算机网络在各级调度中心的主站系统之间共享信息,是必然的趋势。

1996年,原国家电力部已经在国家电力调度中心和全国各大网调和独立省调之间建立了电力数据一级网。96年以后,各大网调到省调之间的电力数据二级网也基本建立起来。目前,各省到地区/市之间的三级网也正在建设中。

电力数据网可以支持实时和非实时的各种网络应用。为了在各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之间共享实时信息,原国家能源部于1992年了“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作为国家电力行业标准,即DL 476-92。遵照这个标准,国家电力调度中心和各大网调/独立省调已经实现了调度自动化系统之间的实时数据通信。

截止到1997年,IEC TC57委员会已经制定了有关标准,即远动应用服务元素(TASE.2)协议,也称控制中心间通信协议ICCP,可使电网控制中心与其它电网控制中心、区域控制中心、独立发电厂等通过广域网(WAN)进行数据交换。今后电力数据网上的实时信息交换将逐步向这些国际标准过渡。

1.3 分站的各种通信方式

目前,电力数据网络分站和主站之间的通信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循环式,适用于点对点的远动通道结构,其主要特点是以厂站端为主动方,循环不断地向调度端发送遥测、遥信等数据。另一种是问答式,它的主要特点是主站掌握通信的主动权,主站可以按需要指定分站传送某一个或某种类型的远动数据,传送中有差错时主站可要求重传。问答式远动的分站为了准备遥测、遥信等数据,和循环式一样需要相应的硬件和软件,以一定的扫描速度来采集遥信和遥测等数据,并判别是否有遥信变位,遥测越阈值等情况发生。和循环式不同的是这些数据采集之后并不立即发送,而是先行存储,等主站需要时才将它们按规定的格式组装发送。可见问答式远动中分站的工作,对遥信、遥测而言可分为两步,一是数据准备,以一定的扫描频率采集实时数据,适当处理后存储待用,二是按主站的要求组装发送。问答式远动主站的工作主要是轮流询问各个分站,并接收分站送来的信息加工处理。和循环式相比主要是增加了主动轮询各分站的任务。至于遥控、遥调,在循环式中主动权也在主站,因此问答式和循环式没有什么差别。

当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实现远动功能时,分站和主站的硬件部分,无论是按循环式或按问答式工作,都必须提供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发送、接收以及输出执行等的物质条件,因而硬件部分对于循环式或问答式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问答式和循环式的主要差别在于软件,即在于主站和分站之间的对话方式。

厂站端远动装置遥测、遥信部分的主要功能是组织好遥测、遥信等远动信息发往调度端。远动数据的传送应按约定的格式进行,收发两端应事先对传送速率、同步方式、数据结构等相互约定,共同遵守。这些约定称为通信规约。发送端按通信规约的规定及时组织好要发送的远动字,然后按字节逐一递交给串行通信接口,再经调制器发往信道。调度端经解调器解调按规定格式逐一接收。

1.3.1 电力数据网循环式远动通信

循环传送方式的帧结构和字结构

循环式远动系统中,厂站端按约定的规则循环不断地向调度端发送远动数据。基本的帧格式见下图,每帧由若干远动字组成,以同步字SYN开头。一帧结束后再按规约规定传送下一帧,如此不断循环。以微机构成的远动装置通常以8位的字节作为基本单位,例如一个远动字占用6个字节,共48位,同步字可采用三组EB90H,也是48位。

上图循环式远动的帧结构

远动字基本结构见下图,其中第1个字节为地址字,用以识别各个远动字。地址字也称点号或功能码。最后一个字节为校验码,用作抗干扰保护。中间的4个字节为远动数据。如为遥测远动字则可传送2个遥测量,每个遥测量占2个字节共16位,其中12位为遥测量的数值,另4位用作标志位,表明遥测量的数值是否有效等。如为遥信远动字,则可传送2组遥信数据,每组2个字节16位,总共4个字节32位,可以传送32个开关量的状态。

8 8 8 8 8 8

上图循环式远动的字结构

1.3.2 电力数据网问答式远动通信

目前问答式远动装置的分站端大多采用模块式结构,一般按功能划分,以模块为单位。遥测量、遥信量等分别存放在指定的模块中。每个模块都有自己的地址。一个模块包含若干个字,例如8个字,每个字有16位,需要访问有关数据时可直接指定模块地址、字地址。传送的报文以8位字节为单位,附加起始位和停止位,但不带奇偶校验位。其报文格式、各种信息类型以及主站与分站之间的应答过程,此处就不再加以详述。

1.3.3 远动中的一般帧格式

远动中的信息,不论循环式或问答式,通常都以帧为单位进行传输。为了保证可靠、快速和高效率地传送信息,对于远动中帧格式的安排,一般要考虑如下一些基本问题。

(1)明确区分一帧的首尾,例如设置帧分界符,帧开始标志、帧长信息。帧的结束标志等。

(2)标明源站或目的站的地址。

(3)明确各种命令/响应帧的功用,规定相应的功能代码。

(4)采用抗干扰保护,确定发生差错后的重发以及防止帧丢失或重复的措施。

(5)保证用户数据的透明性,对用户数据应不加限制。

(6)根据接收站的缓冲器容量,为避免接收的数据过量而造成溢出,设置数据流控制。

(7)规定信息的数据格式。

(8)减少无效信息,提高传输效率。

各个远动设备的制造厂,对于上列问题的技术观点不尽相同,因而所采取的措施亦各有差异。需要传送的用户数据有各种具体情况,长短不一。帧的长度可按实际情况而定的,称为可变帧长。某些帧的长度可事先确定不再改变的,称为固定帧长。一般的帧结构格式如下图所示,图中帧分界符F表明一帧的开始;帧长字段L表明本帧的长度;控制字段C表明本帧信息的特征;地址字段A表明源站或目的站的地址;信息字段I安排用户信息;帧校验码字段FCC按抗干扰要求可以配置不同的校验码。

上图一般帧结构格式

上图中的这些字段并非每一帧都必须备齐,对于固定帧长的帧就毋需帧长字段。有的响应帧,如肯定确认和否定确认帧,有时会没有信息字段和校验码字段。

参考文献

[1]阳宪惠.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6).

[2]刘斌.电力线通信技术与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6).

[3]杨刚.电力线通信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6).

数据通信方式范文2

【关键词】:房地产 信息数据库 构建实现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种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房地产管理工作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发展,其实际工作中依附的高科技、信息化系统运用越来越普遍。以下本文就我单位在建立房地产信息数据库系统工作中的一些实践进行具体的阐述和分析。

1企业建立房地产信息数据库的意义

在房地产企业实际工作中,信息统计工作的地位已变得日趋重要,当前房地产管理和统计工作在实际操作中相较于之前的工作已经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房地产管理工作中的各级部门已经认识到如果脱离了基本的统计数据分析,将对房地产管理工作进一步的如何设计规划、如何制定目标、如何预测形势、如何开展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因此,要充分的发挥信息统计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就要对房地产各项基础信息进行统计数据并进行保存完整。因此,房地产管理工作中尽早建立一个完善的统计信息数据库,才能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功能。因此,作为主管房地产发展的职能部门,就更需尽早地建立一套较科学、较完备的房地产信息数据库系统。

2构建房地产信息数据库的目标需求

构建功能较为完善的房产管理信息系统是为了实现房产业务办理的信息化、网络化目标。具体需求如下:构建该系统要能能基本实现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相互关联功能,实现以图管房、以图管档的思想;实现商品房的预售许可受理、审核、发证、归档及相关档案管理功能。实现房产测绘图形绘制、面积分摊与计算、生成分户图、成果报表自动输出等功能。系统要能提供通过图幅号或地号、姓名、证号等数据信息直接关联到相应图形的具置,并显示该图形所包含的房屋的具体信息(产权人、面积、抵押、按揭、查封等信息)等功能,另外通过具体的图形信息也能查阅具体的数据信息;系统所需要的基础图形由甲方提供。对于查封、抵押、冻结等情况的房屋如办理过户,系统要有自动提示功能,并可处理多次查封、轮候查封等各类情况。系统需具有较全面的统计功能,既能进行图上统计,也要能按照所提供文字条件进行统计,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系统需要提供较为强大的后台管理功能,需要具备完善的权限管理功能,要能灵活控制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作业环节的权限,并可根据需要由甲方安排指定人员进行调整。系统要能进行商品房的网上预售备案管理,能在网上查看到各待售楼盘的楼盘表、户型、面积、座落、销售状况等信息,能实现网上预售合同的管理等。

3房地产信息档案数据库系统的实现

针对目前的房产实物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要求采用最先进计算机数码成像技术,开发房地产信息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采信息化系统为基础的集中管理房地产信息档案网络化管理手段,实现房地产信息数据库共享,实现档案数据库的全数字化管理。

3.1基本需求

①人员权限设定

功能描述:实现用户分组管理功能。实现用户组权限管理功能(添加、删除权限)、用户在各个权限组之间切换,以达到科学合理利用房产管理系统的目的。可以列出系统所有的用户、其所在的组织、所在的用户组。管理员可以修改用户的密码、用户信息。用户可以修改自己的密码。密码使用MD5加密算法加密。可以列出所有的用户组和每个组拥有的权限,并可以添加、删除每个用户组的权限。

②管理员设置用户密码

选择了一个用户后,“设置用户密码”,输入两次新密码后,将把用户的密码改成新密码。

③用户修改密码:输入旧密码和两次新密码,系统检查后把当前用户的密码修改成新密码。

向组中加用户:选择一个组后,“添加用户”,输入用户信息,加入到组中。

从组中删除用户:打开组下的用户列表,选择一个用户,删除。删除时要求确认。

④修改用户组的权限:打开组的权限列表,列出所有的权限,通过复选框来增加、删除组的权限,并设置权限字段。

⑤性能需求:密码管理符合国家标准的密码管理体系。可管理的权限包括:房屋的范围、各种功能操作。

3.2流程规则

流程定制是一个系统开放与否的标志,随着时间的发展,很多房地产管理业务的处理方式和流程都在发生变化。在系统中,有权限的系统管理员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业务流程,只要简单的进行环节的调整和选择,就能实现流程的更改,从而不因为一个简单的流程的变化而需要系统的再开发、升级,影响正常的工作。

①业务操作流程:

②数据流图:

3.3业务规则

业务规则主要是指业务受理和业务流转的基本前提,是信息互动的关键。构建完善的业务规则库,解决好数据互动及数据相互限制与约束的问题,系统中引入完整、科学的业务规则,在每个业务环节,配合用户的操作,系统能自动提取业务规则库中的相关信息,推送给用户,并作自动判断、验证、关联计算处理等,并将业务规则与工作流管理紧密结合起来。业务规则库要像工作流一样,是可灵活维护的。

①业务操作流程:

②数据流图:

3.4要件定制

要件定制是设定每一业务所必须要收取的要件,这样办事人员可以根据设定的标准来收取要件,避免漏收、错收等现象,保证收件人员把好第一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①业务操作流程:

②数据流图

4构建房地产信息数据库的应用需求

房地产信息数据库量初期可设置达到100G的数量级,应选用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户可以改变数据库表字段的长度,增加新字段。为了提高数据的访问速度,可以把归档前后的数据分开,存放于不同的数据库。扫描要件存储一个数据库中。姓名、地址等字段最好设为100个字节。为了便于统计汇总,常用的参值同时保存名称和代码值。

数据通信方式范文3

论文摘要:地理信息系统,它能把各种信息用地理和相关的视图结合起来,利用计算机图形与数据库技术来采集,分析数据,从而为土地利用,城市规划以及政府部门管理提供新知识为工程设计和规划,管理决策服务。作为基础测绘测量,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技术,学好用好地理信息系统,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数字产品。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已经经过了近20年的历程,国内外著名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中国的各个行业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所有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设的应用系统中,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最基本职能就是管理数字地形图,让用户能够轻松地利用它快速地检索所需要地区的地形数据,并按照用户需要的格式进行输出。我们目前接触过的地理信息系统有多种,但对其数据管理方式有所了解的并不多。

1、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方式

1 .1地理信息系统定义

地理信息系统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应用系统,它能把各种信息同地理位置和有关的视图结合起来,并把地理学、几何学、计算机科学及各种应用对象、CAD技术、遥感、GPS技术、Internte、多媒体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等融为一体,利用计算机图形与数据库技术来采集、存储、管理、处理、检索、分析和输出地理图形及其属性数据,从而为土地利用、资源评价与管理、环境监测、交通运输、经济建设、城市规划以及政府部门行政管理提供新的知识,为工程设计和规划、管理决策服务。此多种应用系统应用到地质测绘业,就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同时也是地质测绘服务业的重大创新和革命。

1.2空间数据的描述方式和特征

测量工作的土要成果是与地理位置相关的信息,这种信息称为空间信息或空间信息的描述信息。如果这些空间信息是以一系列X. Y. Z点串表现的点、线或多边形,这种形式为矢量形式;还有一种以像素阵列方式表现的点、线或多边形,如图片、图像等,这种方式称为栅格形式。现在测量的成果多为矢量形式,矢量形式是空间数据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矢量数据库的管理方法与空间数据的特征密切相关。空间数据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每个空间对象都具有空间坐标,即空间对象隐含了空间分布特征;

(2)非结构化特征使它不满足关系数据模型的范式要求,因而空间图形数据难以直接采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3)空间关系特征要求记录拓扑信息以表达多种空间关系,因而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

(4)分类编码特征,明确每一个、每组空间对象;

(5)海量数据特征等都对矢量数据的管理方法大大增加了难度。

1.3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方式

基于空间数据具有自身的上述特殊特征,国内外对空间数据的管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开发,长期以来,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的管理方法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

(1)文件与关系数据库混合管理系统

由于空间数据具有其自身的上述特殊特征,这种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难以满足要求,囚而大部分CIS软件采用混合管理的模式。即用文件系统管理几何图形数据,用商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属性数据,它们之间的联系通过目标标识或者内部连接码进行连接。

(2)全关系型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全关系型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指图形和属性数据都用现有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软件不作任何扩展,由CIS软件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使之不仅能管理结构化的属性数据,也能管理非结构化的图形数据。

(3)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由于直接采用通用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效率不高,而非结构化空间数据对GIS来说又十分重要,所以人们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进行扩展,通过定义操纵各种空间对象的API函数,使之能直接存储和管理非结构化的空间数据。

(4)面向对象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目前,面向对象数据模型是最适应于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因为它不仅支持变长记录,而且支持对象嵌套、信息的继承与聚集。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允许用户定义对象的数据结构以及它的操作。因而可以将空间对象根据GIS的需求,定义出合适的数据结构和一组操作。

2、空间数据的无线管理

现在的测量均是将测区按某种比例尺划分成若干图幅进行,在测区表现和浏览方面不直观。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管理多种测量数据之后,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的无缝管理,也就是将测量的成果成片的管理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提供作体系,在地质测绘的工作中,使我们可以直观的了解整个测区,以达到最为理想的工作效果。

实现无缝空间数据库有两个不同的阶段:

一是在逻辑概念上的“无缝”组织阶段。所谓逻辑要领上的“无缝”组织,只是从用户的视角来看待空间数据库,它基于Morton码的瓦片式大型地理空间数据库设计思想,并建立了一个“无缝”GIS数据库。然而,它们仍然只是一种逻辑概念上的“无缝”组织,能够完成地理数据的几何接边和逻辑接边,但物理上仍然按照图幅的概念进行存储管理,对同一地物实体在多个几何标识和同一地物标识间进行后台关联处理,对用户来说是不可见的,因而说是逻辑上的“无缝”组织。

优点:在用户视点上,系统便于操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地理空间数据库的组织弱点。

缺点:因为其物理底层依然是分幅方式管理地图,其分割地理实体的机制依旧,通过多个几何标识进行后台关联处理使系统的灵活性降低;查询检索依然不便(通过关联涉及多图幅或多专题):地理实体的完整性与一致性维护;数据分步管理等对“关联机制”的“压力”;插入或修改数据库会使“关联机制”不得不作相应的变动。所以逻辑上的“无缝”在本质上依然没有解决问题。

二是在逻辑上和物理概念上真正的地理空间数据库无缝组织阶段。物理概念上真正的地理数据无缝组织是从底层、从设计者的视角解决了传统GIS的分幅管理的问题使客观对象在地理数据库中以唯一的几何和物理标识被记录,这样从本质上(物理结构)使客观世界中的完整地物对象得以在计算机中被存贮。这样,不但从用户视角看,其在逻辑上是无缝的,同时从设计者视角看,其物理地层结构也是无缝的。

优点:从内到外统一了逻辑与物理的“无缝”概念,从本质上解决了GIS数据组织上的弱点问题。

缺点:数据的入库要求过于严格,在现实情况下有一定的难度;对己有GIS数据库的改造工作量较大。

数据通信方式范文4

关键词:数据中心;分布式能源;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1引言

数据中心是企业对价值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处理有机组合。数据中心电能巨大,对供能可靠性要求高,同时冷负荷需求大,数据中心这些特点适合配套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本文详细介绍了上海某数据中心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必要性及经济性。

2数据中心负荷需求

上海某数据中心建筑面积10500m2,其中主机房7000m2,辅助区大约3500m2。

2.1电负荷

数据中心电负荷需求主要包括:制冷系统主机房设备耗电、冷却塔水泵耗电、风机耗电、辅助设备耗电、建筑照明等常规设备耗电。根据数据中心提供资材料及参考国内类似已建数据中心相关负荷统计信息,数据中心电负荷大约10000kW(扣除制冷负荷)[1]。

2.2冷负荷

数据中心机房电子信息设备等工艺设备散热量很大且散热集中,空调负荷主要为机房设备散出的显热,即使在冬季也由于机房向室外散热量小于设备发热量而仍需供冷,因而冷负荷随季节变化波动不大,全年均需供冷[2]。数据中心冷负荷需求主要包括:机房主要工艺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新风引起的冷负荷、围护结构形成的冷负荷、照明散热和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根据数据中心资料分析、《电子信息机房设计规范》中负荷设计方法、参考国内类似已建数据中心相关负荷统计信息,数据中心夏季冷负荷需求为8400kW,冬季冷负荷需求为7700kW[2]。

2.3热负荷

数据中心服务的供热范围包括辅助区和公摊区,由于辅助区及公摊区大部分房间属于内区,故夏季数据中心整体建筑对热负荷的需求很少,根据项目提资材料分析及参考国内类似已建数据中心相关负荷资料,数据中心冬季热负荷需求为120kW。数据中心负荷需求见表1。

3建设方案

分布式能源是以“效益规模”为法则的第二代能源系统,它是“规模效益”为法则的第一代能源系统的发展与补充,特别是以天然气为燃料的能源利用系统,实行热电冷联产,可以大幅度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和减少能源输送损失[3]。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是以燃机或者内燃机作为原动机,设备(余热锅炉或者溴化锂机组)利用烟气余热向用户提供冷负荷与热负荷。

3.1方案1

2台由A公司生产的单机容量为5.75MW内燃机配2台单机制冷量为4.87MW的烟气热水型溴化锂热组(其中2台机组为补燃型),方案1装机示意图见图1。方案1系统性能参数分析见表2。方案1经济性分析见表3。

3.2装机方案2

3台的单机容量为3.3MW内燃机配3台单机制冷量为3.3MW的烟气热水型溴化锂热组(其中2台机组为补燃型)。方案2装机示意图见图2。

数据中心分布式能源站系统性能参数分析见表4。方案二经济性分析见表5。

4方案对比分析

4.1技术方案比较

方案1采用2台由A公司生产的单机容量为575MW内燃机配2台单机制冷量为487MW的烟气热水型溴化锂热组(其中2台机组为补燃型),整套系统发电气耗为0152m3/kWh,供冷气耗为2806m3/GJ。

方案2采用3台由B生产的单机容量为3.349MW内燃机配3台单机制冷量为3.3MW的烟气热水型溴化锂热组(其中2台机组为补燃型),整套系统发电气耗为0.161m3/kWh,供冷气耗为25.7m3/GJ。

方案2整个系统采用3台机组,对于数据中心处于不同阶段、不同时间段不同负荷时具有更加灵活的调节方式,同时供冷气耗比方案1低,对于冷负荷需求大的数据中心来说,方案2更加适合。

4.2经济性比较

从以上技术经济分析表格可以看出方案2的初投资比方案1小,机组单位造价比方案1机组单位kW造价低(总投资同时考虑上海市关于冷热电联供工程的补贴政策);方案2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比方案1高,投资回收期比方案1短,综合技经分析方案2优于方案1。

性能1数值内燃机额定功率/kW13×3.3MW内燃机单循环效率/%143系统天然气耗量/(m3/h)13×820内燃机排烟温度/℃1404内燃机排烟流量/(kg/h)13×17881内燃机缸套水可供热负荷/kW11844烟气热水溴冷机排烟温度/℃1151烟气热水溴冷机制冷输出功率/MW13×3.3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183发电气耗率10.161供热气耗率125.73

表5方案2经济性分析

序号1项目名称1单位1指标11工程静态总投资(含价差)1万元11171721建设期利息1万元1324.6831工程动态总投资1万元112041.6841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1%115.6351财务净现值1万元17252.7361投资回收期1年17.1271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1%133.1381财务净现值1万元18059.6191投资回收期1年14.07101投资各方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方1)1%128.79111财务净现值1万元17129.4121投资回收期1年14.53

4.3效益分析

在数据中心建设冷热电联供系统有利于解决数据中心的能源供应紧张等问题,保证数据中心供能安全,降低用户用能成本,数据中心冷热电联供能源站节能减排效益分析见表6。

表6数据中心节能减排效益

指标1单位1数值能源站年耗气量1m3/年113530000供热代替标煤量1t/年18929发电代替标煤量1t/年117406年节约标煤量1t/年19526年减排CO2量1t/年137956年减排SO2量1t/年1436年减NOX1t/年1170

2014年11月绿色科技第11期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向数据中心供电电价比电网电价低0.2元/kW・h,仅此一项,数据中心年运行成本降低约1000万元。

5结语

数据中心是高科技、高耗能单位,不断增长的能耗问题制约着数据中心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具有清洁、高效特点,系统提供电能的同时还向用户提供冷(热)能。上海某数据中心采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供能,减少企业建设成本(备用电源),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项目将设为上海乃至全国数据中心采用先进供能模式提供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谷立静,周伏秋,孟辉.我国数据中心能耗及能效水平研究[J].中国能源,2010(11):42~45.

数据通信方式范文5

一、数据通信网络与网络安全的涵义

1.数据通信网络。数据通信网络就是指通过电话、电缆或光纤等信息传输通道进行计算机和客户端之间数据的相互传递,通过网络实现对信息的客户共享,客户可以对搜索或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更改和打印。数据通信网络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可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国际网。一般的单位、企业或者学校都是建立的局域网来传递信息,局域网的覆盖面积较小,但网络较为稳定,便于企业或学校进行内部的管理,也有利于信息的加密。广域网的覆盖范围大约是一个城市,辐射范围较大,便于城市人的信息搜索。国际网就是我们统称的“上网”,因特网早已成为大多数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数据通信网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网络安全。随着因特网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网络传递的信息越来越多,网络安全也逐渐成为客户更加关注的重要问题。众所周知,网络是由很多个节点和服务器终端构成的,信息和相关数据的传递应当受到保护。网络安全就是指保护传递的数据不受泄露,网络系统能连续运行。网络中传递的很多信息应当是私密的,是无法对外共享的,尤其是企业的网络更怕受到不明黑客的攻击。企业的数据通信要尤其注重网络安全和网络维护,以防外人盗取企业的商业机密。

二、数据通信网络维护之我见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数据通信网络对于国家和个人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维护数据通信网络的稳定性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价值。

数据通信的网络维护主要是维护数据通信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证数据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预防网络瘫痪现象的发生。维护数据通信网络是一项长远的工程,虽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却是企业长足发展的重要保证。提升数据通信网络的稳定性有助于数据通信效率和准确性的提高,能帮助企业赢得长足竞争力,推动企业自身的发展。

三、注重网络安全,加强数据通信网络管理

1.对当前数据通信网络的安全性进行科学评估。要确保数据通信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首先需要技术人员构建完整的数据通信平台,并对当前网络的安全性进行科学评估。技术人员应当根据数据通信网络的使用要求和评估方式,全面细致的依照网络环境进行安全调整,对潜在的用户群和传输信息源进行安全识别,全面掌握数据通信网络的现状并对当前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2.分析数据通信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网络安全的维护主要是对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安全确认,防止计算机终端和信息网中的软硬件设备遭到破坏,防止数据通信网络的IP地址遭到恶意攻击,保证数据库中信息的保密。技术人员应当在对数据通信网络安全性科学评估的基础上细致排查安全隐患,通过设置网管限制、设置防火墙等方式对系统漏洞进行完善,避免不明非法用户的侵入,减少数据通信网络存在的威胁和风险。

3.制定相应的预防数据通信网络威胁的措施。通过对数据通信网络进行安全评估并分析安全隐患,技术人员可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措施,维持数据通信网络的稳定性。

四、结束语

在全球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中,数据通信与网络内容也得到了大幅度的丰富,数据通信已经成为当前通信方式的重中之重。因此,不论是从基础概念上还是实际应用中,网络安全都是当今时代重要的研究课题。随着数据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保证数据通信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尤为重要,仍需创新性的采取多种方式维护当今网络安全,给众多用户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网络通信环境。

参考文献

[1]高宏杰.浅析数据通信交换方式及其适用范围[J].民营科技,2010(2)

[2]李琳.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系统构建技术[J].硅谷,2010(9)

数据通信方式范文6

【关键词】数据通信网络;网络安全;安全问题;有效策略

在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据通信网络借助计算机以及多种智能客户端逐渐普及,数据通信网络应用者逐渐增多,借助网络平台共享各类数据与资源,更能应用于企业工作、大众娱乐等多种环节,网络时代已然到来。但是,在数据网络传递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安全问题。只有高度重视网络安全问题,致力于打造安全、稳定网络环境,才能发挥数据通信网络应用价值,为大众构建安全的数据通信网络环境,真正做好数据通信网络安全管理工作。

1数据通信网络维护的重要性

在数据通信网络[1]应用过程中,除了技术性影响因素,还存在人为破坏问题。不法分子利用数据网络通信漏洞,容易攻击企业网络,不仅会导致企业网络运行受到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企业重要信息外泄,致使企业经济受损,出现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无论是从技术角度考量,还是从数据网络通信安全性角度分析,都应做好数据通信网络安全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网络运行导致企业受损。对于数据通信网络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应对,并进行维修工作,从而保障数据通信网络数据与资源安全。

2数据通信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2.1网络病毒入侵问题

对网络病毒进行分析,网络病毒本身的传播能力强、破坏性强,一旦数据通信网络被病毒所入侵,不仅会导致网络数据资料泄露,还会使整个网络呈现瘫痪现象。近些年,随着网络普及,破坏性极强的网络病毒问题时有出现,这些病毒伴随着网络安全管理强化工作不断发展,而部分人员为谋取不正当权益,借助网络病毒攻击各大网站以及企业账户,势必会增加网络病毒危险性,破坏网络稳定运行环境,进一步威胁数据通信网络安全性,阻碍社会经济与科技进一步发展,对社会与科技发展极为不利。

2.2网络系统漏洞问题

当前的网络系统中大多数据通信网络主要应用Windows与Linux系统[2],上述两种系统处于数据通信网络系统底层,网络中任何形式的操作都在此系统之上进行。在上述系统中构建内部操作体系,并在这一设置过程中,在网络系统上设置访问权限与系统参数,确保网络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数据通信网络信息被篡改与破坏。但是,正是由于底层系统具有复杂性,系统内部很容易出现多种攻击,致使系统信息数据被更改,从而拒绝数据通信网络服务请求,引发多种安全问题,不利于维护数据通信网络安全。

2.3网络软件漏洞问题

计算机在系统支持下,能够下载多个软件,正是这些不同软件,能够为企业工作与大众生活构建良好网络环境。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软件都具有极强安全性,部分软件本身存在一些漏洞,软件的使用者大都没有较高计算机水准,难以发现软件漏洞问题。而这些软件存在的漏洞,很容易为病毒以及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从而以软件漏洞为突破口入侵数据通信网络。虽然软件在更新过程中,能够对漏洞问题进行修补,但多数的软件使用者并没有及时进行更新,增加软件漏洞被利用率,从而引起数据通信网络安全问题。

3数据通信网络安全问题有效解决策略

3.1不断强化网络加密技术

在数据通信网络运用过程中,网络传输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每一台计算机以及智能设备运行过程中,都会出现数据传输行为。但是,如果数据通信网络数据传输本身存在问题,势必难以保障网络运行安全性。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为解决网络运行存在的多种问题,应做好数据通信网络传输工作,不断提高数据网络传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针对这一问题,在实际的应对工作中,首先应给予断电加密工作充分重视。断电加密的方式相对简单,在用户获取相关数据前,用户本身的信息并不会被泄漏,此种加密方式安全性相对较高,但并不适合所有数据通信网络加密工作。其次在数据加密工作中,应结合链路加密方式[3],结合数据通信网络具体情况,做好链路加密工作,最大限度提高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避免重要信息被窃取。最后,应做好节点加密工作。对节点加密工作进行分析,此种加密方式主要通过设置密码,将对应的节点进行连接与加密处理,在此种加密处理方式中,应对信息密级进行针对性处理。对于数据通信网络加密技术进行分析,此种加密方式安全级别加高,适合企业以及各种大型网站,从而避免病毒入侵以及人为因素干扰,降低网络安全性。

3.2做好操作系统维护工作

数据通信网络操作底层操作系统本身相对复杂,具有开源性特点,漏洞问题在底层系统在所难免。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为提高底层操作系统安全性,维护网络整体安全性,针对网络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应做好系统定期检查工作,只有精准掌握系统情况,并做好漏洞修补工作,针对系统漏洞进行更新,才能提高系统整体安全性。此外,应结合先进技术,做好系统漏洞修复工作,引入漏洞扫描技术,对系统进行定期扫描,并结合系统存在的问题,制定专业修复方案。在修复过程中,可以综合端口扫描方式,对数据通信网络设备端口进行扫描,并将扫描情况与系统服务情况进行分析与对比,并结合漏洞做好处理方案,对漏洞进行匹配处理。最后,可以在系统漏洞扫描中,模拟不同黑客攻击方式,并在模拟攻击过程中寻找数据通信网络系统中潜藏漏洞,从而开展系统性修复工作。只有不断提高维护与修复可行性,才能规避多种系统漏洞问题,规避底层攻击,提高数据通信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3.3应选择正版网络软件

很多计算机用户使用者,并不具备正版软件使用意识,绝大部分的计算机使用者,所选用的多为盗版软件。盗版软件虽具有相应功能,但是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很容易携带病毒,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问题。而且,盗版软件本身漏洞较多,在使用过程中极易被病毒攻击。因此,应做好数据通信网络宣传工作,不断提高计算机使用者安全意识,并对正版软件购买者提供一定优惠,从而加大软件维护力度,并在软件使用过程中,及时进行软件更新工作。最后,应做好软件的日常应用于管理工作,在日常使用中,对网络软件进行查杀,对垃圾程序以及网络垃圾进行清理,第一时间处理带病毒的软件。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处规避软件漏洞带来的安全问题,提高网络软件运行安全性,提高数据通信网络运行可靠性,解决网络软件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3.4及时更新网络防火墙

对网络防火墙进行分析,防火墙安全性决定着数据通信网络安全,防火墙对数据通信网络来说具有不可或缺作用。因此,在研究网络安全问题时,应充分重视网络防火墙工作,只有构建科学、安全的网络防火墙,才能提高计算机运行效率与网络安全性。因此,在防火墙设置工作中,应充分运用转入式防护墙技术结构,并针对网络使用者要求和防火墙存在的问题做好优化工作,各类病毒进行筛查。对于数据通信网络登录系统进行分析,可以结合动态密钥方式[4],将网络登录与手机号、动态密码绑定在一起,有利于规避非法登录,最大限度降低病毒入侵概率。相关工作人员应结合安全操作要求,对操作进行全面限制,在不断筛选与过滤中进行层层加固,并引进数据通信网络信息过滤技术,不断提高防火墙的安全性。在每一次的网络访问中,针对端口协议、各项规则以及信息进行处理,对所要反馈的信息数据进行快速核查,不断进行端口协议优化,做好动态保障工作,才能真正地提高网络运行安全性。在提高网络运行与数据传递效率同时,维护网络安全,为广大网络用户打造安全、绿色网络环境。